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hu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Scroll 2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十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明法品第十八 (第十八)

[0649b06] 來意 發心 行相釋名梵本
法光一法慧智 能所進趣行法分明 知法二明能詮
軌則有法 三明用法境智明明
修行法體無明 即是通有 不同教理
起行 第四 三分正說三結
長行祇夜 問答進趣不能精進 佛子分為
莊嚴別有 莊嚴一切諸佛不共
究竟一乘不退 平等性三世諸佛離生 道者即是圓教離生因故
一句世間得出世法入住正位諸世間不分 現在諸佛攝受領得佛護
決定至於菩提 三世諸佛無上菩提無量不出 略舉
無不 諸菩薩 行體成德
自利云何修習 修習 不放逸法入順行
順德積德利他說法不捨自行 四生三寶末後一句總結二利不虛
佛子可知第二復次成德 中分 成因成果
十二初十一字無明行法 無明黑闇
無明別有無明故事 黑闇降魔四問究竟 即是所知習氣善根
三惡八難云何 淨德云何成就依正三業 功德云何莊嚴滿足
十一一切智云何十二 眾生乃至佛事第二餘下
如來第二諸如來護持 正法便 開示演說教理
一異二攝修行 舉世諸佛灌頂 一切如來守護
菩薩愛敬善根 方名護法 可知第二爾時初一
上文初一 修行後五成德
成果第二正說 中分長行偈頌 利益
佛子具德三諦 第二成行 成德即為
中有五十二十修習三十 歡喜修習不放逸 總則不放逸
屬於修習 不放逸修習 根門放逸涅槃不放逸
不放逸一切善根增長 精進三根對治放逸成滿一切出世間善事
中有二十一總總結中一對治破戒放逸三聚
名為三德三身捨身護持 菩提心可知自心
遠離修善無住 疥癩二乘反復
過分使相續當令相續觀察一行清淨不放逸得無清淨清淨
決斷無念 現前二相成就三等持 名為
學者惡作名為寂然能不 所以如此
清淨清淨等引清淨妙慧清淨 平等攝受清淨利益大地 勝鬘譬如大地四重一者大海
二者草木四者眾生菩薩大地荷負重任善知識非法 人天善根成熟三乘隨機
利益同行清淨彌伽 善財承事清淨 三十初十前生
行相純熟究竟 如次配屬可知菩提 佛法無邊誓願
九結第十 成行相者修習 中一不退成上精進
不惜正念 四加行觀空方能不息證入 得法深法法印
多種 非常無常苦空無我寂靜無我我所
優陀那菩薩藏經第二鄔陀南鄔陀南涅槃寂靜無為法決定有為決定無常
第七第八瑜伽四十六有分 無常涅槃 有為一切無能
故云不著唯一實相 起行小心增廣八智 見方佛法無法
無諍純熟究竟成熟 云安初二入理加行 救生隨緣十度
願智十度 十如 菩薩住處分為
住地 初三分行資糧加行一度莊嚴三智實相
進行良緣 不厭 深心二法
法華大乘其所得法 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不住法門 不能進趣不住
十善一佛方便 無異復次住地十一 一切法
證智三修加行四攝所知 分齊進德修業 身等八分十善
法界非一 自心相應因由 心學分位
神通分別決擇所得 無得何所十一如是 三佛
可知第三大行清淨二十初十 故云清淨大同十行十度十行
即是十度故此下文說法廣明 可知眾生
傾動難得本願善法眾生清涼大悲 眾生廣度眾生
有力真實中文菩薩 三世諸佛體性三世諸佛善根同等第二菩薩既得
得勝他力善勝同行助道真智意樂 修行增進第四大願
二十初十勵志 滿全同初地一成眾生 佛國土供養護法承事
上首如來 不空現成正覺 五七一二四十
佛子菩薩成滿 滿深心 菩薩
菩薩可知第五佛子 菩薩藏前生 前行蘊積無成
可知第六菩薩應化說法分為 蘊積福智用以佛子
所謂正解中分 具德初中先知 一識習氣之子
種性因緣聞法發心成性聞法隨緣知心希望差別貪欲
初二可知二種 事理觀法推求不信業因 觀察十二因緣邪執自性
對治四等相似三觀不可 重者勝義婬欲 輕者可以為人四分
雜集十三求人天樂生死 乃至非想行苦可知 樂事空寂成事 菩薩總結隨宜說法時下
二法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審定 了義不依不了義經立法
佛教 真際法性真法人法 念佛 善順隨宜終歸平等
第七菩薩如是不捨波羅 前生正說便 十度自修利他一向大悲
平等佛果時下 不捨十度即為 相中
波羅蜜可知 內外心下契理平等波羅蜜 無餘利樂
長時不退轉無間加行 勇猛被甲 禪定中文十一
五欲所以禪定 五塵云何
師子 五欲如火
家世過於怨賊 菩薩即如何所二入次第 四禪受想九次第定十地
世間一切安住 不出正思惟心性自性
消滅煩惱愛見故云一切清淨 出生起信真如三昧無量三昧門上文一三昧
難行引發神通精義 以致逆順自在難行 滅定出入非非想乃至初禪名為
初禪出入第二禪乃至滅定名為 逆順 名為師子三昧
自在一切應有四句 一切一切入一切 一切悉知
定分 總結體用三昧 等持有心散心三摩鉢底
等至有心無心諸位功德名為等引即是智印一實
智論百八三昧第二寶印三昧 實相般若相應 菩薩一定一切三昧
十一亦即 無邊無際 難行二世二三
現法樂住功德饒益 有情清淨 第三出世間
加行即是根本 第二五根第五六入 出自清淨靜慮證入自在
第七神通變現自在清淨 第六一切清淨十一煩惱 清淨第四瑜伽
十三十行之中般若 三句聞法 不倦聞慧
聞慧不生 思慧學而作意 如理煩惱中善
捨煩惱善觀皆是修慧 悟入宿思量功用 悟入一中一切名為普門二智
總結故云休息連環 其中定慧 互相故而不同
合於六度以為方便 方便不厭 觀空便般若般若不能方便觀空方便非唯三萬
般若能行萬行不用 不得一行所以 萬行不為得意
不通七方便現世 方便愛見悲智 方便起用 一切無染凡聖雙非六行
觀察進趣現相不著 無生現生十度眾生化現初九拔濟迴向瓔珞因果
方便進趣方便第七 有無第四三不 不受第四
盡心窮盡國土佛果 菩提利樂二三
自行神通 二利 標名釋義契理深心
無力修習 瓔珞通力通力二修 三變通力九十二
知根名為 初四輕重知根欲樂 二行三心知法理法
法界成就有情現法 瓔珞三智無相知法真實三變 即如第二一切種智
第八佛子眾生 中分化度三結本誓清淨
滿事理不捨相應莊嚴 十度大乘其所下生 墮惡道化度
初二惡果三塗 無間發心童女勤修 八難聞法惡因 色貪不淨通語貪財
無貪無貪不淨觀 少欲知足二種 非情同體
二種 緣起流轉三界循環皆可 三地色界
無生正觀得無無色 諦觀示以三乘
本寂 本誓師子吼決定 第九佛子三寶使不斷
分為所以 化眾生三寶 總結初三
諸位十信 三賢登地佛種差別云何 發心唯有 大願成因發心不退轉
大願菩提願利樂有情 戒經如常 種子成佛真如無漏 發菩提心總有三心大悲
大願大智大悲 妙理心性金剛種種差相者法藏不斷
因緣不斷教理 行證不斷復次領教解行未能差別受法六和敬
統理大眾清淨復次 解行解行 不能六和三業 見利口和無諍
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三業同體真實一切恭敬 弘法三學
不斷三寶化化不絕第十菩薩如是善根方便不空 前生三寶所行
不空三業無瑕 迴向不空無瑕無瑕 不空反覆相成之內
三業內外 尚可三業不可 作下無瑕
不空方便方便不空 方便慧不空所行不空迴向 不空第二菩薩如是廣明
不空利他不空初中 一切清淨煩惱 不空止寂
初四依正莊嚴 莊嚴涅槃涅槃 有成入涅槃即是金剛
一切處無非金剛涅槃 成道菩薩成就 眾生利他不空中有
可知菩薩不空不見 不宜無行 上來第二佛子菩薩
摩訶薩成德第一成因 果德十二
降魔害人
一切惡魔慈善根力三福 可知方便智出生一切
菩薩即是上文七事波羅蜜總持方便加行 方便出生地善巧方便
五法根本智內證 是故出生 佛子成果
成果勤修上來 次第無邊世界護持正法勤修 成因當成護持
成德 第一如來法藏守護開演 護念外道無能
守護受持攝持正法無有窮盡無邊一切世界演說 聞者
諸眾生舉世 端正菩薩愛敬端正 在前第二佛護之中七善知眾心下
善根力增長白法三業 心下十種自在皆是善根自在 增長白法八菩薩如是開演
甚深法藏佛子菩薩如是攝持 正法莊嚴正法亦即
第二重頌初六 偈頌成行偈頌成德初二偈頌不放逸
大行大願菩薩藏應化說法四一 不捨自行眾生得度
不斷三寶善根方便 不空菩薩成德初一 成因成果
初二 第九攝持正法莊嚴一身 現身威猛無畏
三心不動怯弱四智智慧五法說法第三契理 第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十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5 No. 1735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