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hu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三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0517c21] 第四教所被機者。夫教因機顯離機無言。 上說義理弘深。未委被何根器。若明能應 者十身圓音。今直彰所被。通有十類。前五
揀非器。後五彰所為。前中一無信非器。以 聞生誹謗墮惡道故。二違真非器。依傍 此經以求名利。不淨說法集邪善故。下經
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三乖 實非器。謂如言取文超情至理不入心故。 論云。隨聲取義有五過失。上三皆是凡
愚。故下文云。此經不入餘眾生手。四陜劣 非器。謂一切二乘。出現品云。一切二乘不 聞此經。何況受持。故雖在座如聾如瞽。
五守權非器。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隨宗 所修行布行位。不信圓融具德之法故。下 經云。設有菩薩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
蜜。不聞此經。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 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故。後五顯所為 中一正為。謂是一乘圓機故。出現品云。此 經不為餘眾生說。即通指前五。唯為乘
不思議乘菩薩說。即正為之機。謂一運一 切運。圓融行位即深不思議。又能遍達諸 教。即廣不思議故。文云。非餘境界之所知。
普賢行人方得入等。二兼為。謂即時雖未 悟入。而能信向成種。如出現品食金剛喻 故。地獄天子十地頓超。大海劫火不能為 障。約未悟入故名為兼。三引為。即前權
教菩薩。不受圓融之法故。十地之中寄位 顯勝。借其三乘行布之名。彼謂同於我法。 後因熏習方信入圓融。以離此普法無所
歸故。權教極果無實事故。四者權為。即是 二乘。謂既不聞。況於受持。故諸菩薩權示 聲聞。或在法會。而聾盲彰其絕分。或示在
道而啟悟知可迴心。五遠為謂諸凡夫外 道闡提悉有佛性。今雖不信後必當入故。 出現品云。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除二處。 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無為坑。
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 亦於彼曾無厭捨。前三非器。是溺邪見。第 四非器。是墮深坑故皆揀之。今四及五明
佛無厭捨故。示而誘之熏其成種。又彼品 中。明不信毀謗亦種善根。謂謗雖墮惡 道。由聞歷耳終醒悟故。又云。如日亦與 生盲作利益故。又如大海潛流喻中明。無
不具有如來智慧故。又破塵出經卷喻中。 若除妄想皆見佛智故。此皆明有自性住 性。即是所為。況法性圓融感應交徹。無有
一法而非所被。第五教體淺深者。無盡教海 體性難思。從淺至深略明十體。一音聲言 語體。二名句文身體。三通取四法體。上三
皆能詮體。四通攝所詮體。五諸法顯義體。 六攝境唯心體。七會緣入實體。八理事無礙 體。九事事無礙體。十海印炳現體。十中前
五唯體。後五亦體亦性。又前四通小。後六唯 大。前七通三乘。後三唯一乘。前八約同教。 後二唯別教。就前三中。大小乘中通用四
法。一聲。二名。三句。四文。取捨不同。各有三 說。小乘三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如是佛教 以何為體。一云。應作是說語業為體。謂
佛語言。唱辭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 表是。謂佛教。其名句文。但顯佛教作用。不 欲開示佛教自體。發智論中亦同此說。二
云。名等為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 第安布。次第連合故。聲但依於展轉因故。 謂語起名。名能顯義。評家意取語業為體。
雜心論同俱舍。俱舍論云。牟尼說法蘊數 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謂若語 為教體即色蘊攝。名為教體。即行蘊攝。此
乃雙存前二。情無去取。故致或言。正理論 中意符名等故。彼第三釋前頌竟。又云。詮 義如實故名佛教。名能詮義故教是名。由
是佛教定名為體。舉名為首。以攝句文。顯 宗第三亦同此說。三者然俱舍意。情無去 取。若取其雙存。即合四法以為教體。若經
部意亦唯取聲。故正理十四破彼師云。汝 不應立名句文身。即聲為體。大乘有三。大 意同前。一云。攝假從實以聲為體。離聲
無別名句等故。深密第五云。如來言音略 有三種。一契經等。既云言音有三。明以聲 為教體。雜集論云。成所引聲謂諸聖所說。
二云以體從用名等為體。能詮諸法自性 差別。二所依故。故無性論破經部云。諸契 經句語為自性。不應理故。成唯識第二。 亦破彼云。若名句文不異聲者。法辭無礙
境應無別。唯識云。此三離聲雖無別體。 而假實異。亦不即聲。三云。聲名句文合為 其體。由前二說皆有理教。為定量故。深
密第四云。不可捨於言說文字。而能宣說 故。淨名云。有以音聲言語文字。而作佛事 故。十地論云。說者以二事說。聽者以二事
聞。謂善聲善字故。以余之意亦應雙取。若 就前二有去取者。寧依名等。良以音聲一 種。正就佛說容為教體。流傳後代書之
竹帛。曾何有聲。豈無教體。書雖是色亦與 名等為所依故。亦色蘊攝。前淨名十地通 取四者。但言所用非正顯體。仁王云。是
名句味諸佛所說故。然大小諸宗。雖通用 四法而理不同。謂薩婆多宗四法皆有實 體。經部聲有實體。名等是假。若大乘中。或
有四皆非實。或有四皆如空。俱不立故。淨 名云。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十地 論釋空中風相等云。風喻音聲。畫喻名字。
皆不可取。佛藏經云。諸法如毫釐不空者。 則諸佛不出世。又下云諸法畢竟空。無有 毫末相。有說四皆事理無礙。或說四皆圓融
故。宗不同也。第四通攝所詮體者。瑜伽八 十一云。謂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 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
境界。即依於六文顯於十義。此明教義相 成。若不詮義教文何用。故通取所詮成契 經體。又十住品云。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文
義相隨理無舛謬。方為真教。又瑜伽云。佛 菩薩等是能說者。語是能說相。名句文身是 所說相。故皆通取。不同前義剋取所說。第
五諸法顯義體者。謂但能顯義理。一切諸法 皆為教體。淨名第三云。有以光明而作佛 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 人而作佛事。有以佛菩提樹衣服臥具。乃
至八萬四千諸煩惱門。眾生為之疲勞。諸 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又十卷楞伽第四 云。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故。有佛國 土。直視不瞬。口無言說名為說法。乃至
云。有佛國土動身名說。又香積世界餐香 飯而三昧顯。極樂佛國聽風柯而正念成。 絲竹可以傳心。目擊以之存道。既語默視
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苟能得法契神。 何必要因言說。況華嚴性海雲臺寶網。同 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說法。華香雲樹即
法界之法門。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于何 非教耶。下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又 云。一切世間諸境界。皆悉能令轉法輪等。
其文非一。第六攝境唯心體者。總收前五並 不離識。唯識等云。一切所有唯心現故。起 信亦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心真如門。
二心生滅門。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 以此二門不相離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 即心自性故。唯心現。然有二門。一本影相
對。二說聽全收。前中通就諸教以成四句。 一唯本無影。謂即小乘不知唯識故。二亦 本亦影。謂大乘初教。謂佛自宣說。若文若義。
皆是如來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顯現。名 本質教故。佛地論第一云。有義。聞者善根本 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
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若聞 者識上所變文義。名為影像。佛地論云。如 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
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 名為佛說故。二十唯識論云。展轉增上力二 識成決定。護法論師等。皆立此義。然云文
義相生。復說五心集現。謂如說諸行無常 即有四聲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詮義。此十四 相。於聞者識上聚集顯現。然西方多釋。今
略舉其一。謂如說諸字。有率爾尋求二心。 然未定知諸字所屬。無決定心。次說行字。 由先熏習連帶解生。有三心起。謂率爾尋求
決定。以決定知諸字所屬一切行故。聞諸 行字。雖知自性然未知義。為令知義復 說無字。但有二心。謂率爾尋求。未有決定。
以未定知無字所屬。後說常字。由前字力 展轉熏習。連後字生具起五心。謂率爾尋 求決定染淨等流。於最後時。四字周圓方能
解義。總十二心。初二。次三。次二。後五。故有 十四相。義如前說。餘如別章。三唯影無本。 謂大乘實教。離眾生心佛果無有色聲功
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大悲大智為 增上緣。令彼所化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 說法。是故聖教。唯是眾生心中影像。夜摩偈
云。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 心。謂說如是法。龍軍堅慧諸論師等。並 立此義。四非本非影。如頓教說。非直心外
無佛色聲。眾生心內影像亦空。性本離故。亡 言絕慮即無教之教耳。須彌偈云。法性本空 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淨名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 聞無得。龍樹等宗多立此義。此前四說總 合為一。圓融無礙。自淺之深攝眾生故。 第二說聽全收成二四句。一約同教以成
四句。謂一佛真心外無別眾生。以眾生真心 即佛真心故。則唯說無聽故。所說教唯佛所 現。二眾生心外更無別佛。以佛真心即眾生
真心故。則唯聽無說故。所說教即眾生自 現。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等。三佛 真心現時。不礙眾生真心現故。說聽雙存。
二教齊立。四佛即眾生故非佛。眾生即佛故 非眾生。互奪雙亡則說聽斯寂。故淨名云。其 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二
約別教以明四句。謂由不壞相生佛互在 故。一眾生全在佛中故。則果門攝法無遺。 生尚在佛心中。況所說教不唯佛現故。出 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
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 又佛性論第二如來藏品云。一切眾生悉在 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
故。一切眾生決定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 如來之所攝持。故名為藏眾生為如來藏。 又下出現品中明。三世劫剎眾生所有心念 根欲。尚皆一身頓現。況佛智廣大如虛空
耶。二佛在眾生心中故。則因門攝法無遺。 佛尚在於心中。況所說教非眾生心現。故出 現品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
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 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 佛成正覺。此明佛證眾生心中真如成佛 故。本覺無異。以始同本。總在眾生心中。
從體起用。應化身時。即是眾生心中真如用 大。更無別佛。如起信中多明此義。而是自 心體用。今以此經心佛眾生無差別故。佛
證眾生之體。用眾生之用。三由前生佛互相 在時各實非虛。則因果交徹。隨一聖教全 在二心。故眾生心中佛。為佛心中眾生說
法。佛心中眾生。聽眾生心中佛說法。四由 生全在佛則同佛非生。佛全在生則同生 非佛。兩相形奪二位齊融。即隨一聖教俱 非二心。則佛心中眾生無聽。眾生心中佛
無說。是以賢首品云。因緣所生無有生。諸 佛法身非是身。又偈讚品云。如來不說法。 亦不度眾生。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從
得道來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等。是故此四 於一聖教圓融無礙。方為究竟甚深唯識道 理。第七會緣入實體者。前來六門同入一實
故。亦有二義。一以本收末。二會相顯性。 前中以諸聖教從真流故。不異於真。故攝 論中名為真如所流十二分教。唯識第十釋
勝流真如云。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 法最為勝故。彼宗雖不立真如隨緣。而說 佛正體智證最清淨法界。而於後得安立
教法。名為如流。以本收末。亦名如為教體。 二會相顯性者。謂彼一切差別教法。從緣無 性即是真如。是故虛相本盡真性本現。如
來言說皆順於如故。金剛三昧經云。如我 說者義語非文。眾生說者文語非義。仁王 二諦品云。大王法輪者。法本如應頌如。乃
至論議如等。此經明教即是如。不說如皆 是教。若取諸法顯義皆為教體。一切法皆 如也則無如非教。第八理事無礙體者。謂 一切教法雖舉體即真。不礙十二分等事相
宛然顯現。雖真如舉體為一切。不礙一味 湛然平等。由如無礙。佛之音聲亦順如無礙。 皆與如智而相應故。如前義分齊中廣明。第
九事事無礙體者。文義皆圓。文即圓音。此中 亦具十種玄門。現相品云。佛演一妙音周 聞十方國。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即同時
具足相應體。十住品云。欲具演說一句法。 阿僧祇劫無有盡。而令文義各不同。菩薩 以此初發心。即廣陜無礙。體亦名純雜教。
一句不壞陜也純也。文義不同廣也。雜也。 又云。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 等。皆一多相容教也。出現品云。如來音聲普
入一切。譬如書字等。此亦相入即相容也。 十住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 隨文。即相即教體。出現品云。道場皆聞不
出眾外。各各隨解。即隱顯教體也。又云。 如來言音唯是一味。隨諸眾生心器異故。無 量差別。亦隱顯教體。亦純雜教也。又云。如
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如善口 女等即微細教也。阿僧祇品云。於彼一一修 多羅。分別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諸法中。
又說諸法。不可說等。一法既爾。餘法亦然。 交映重重無盡無盡。即帝網教也。觸事皆 法。即託事生解教也。一念頓演。即十世教
也。如諸會中此方所說十住等。十方亦爾。 即主伴教也。若隨說一法一門。皆有無量 修多羅為眷屬等。即眷屬教。雖不得為 主亦是伴類。此且約言說。若類通諸法皆
為教體。即所詮義。義即普法具十玄門。如 義分齊。第十海印炳現體者。如前差別無盡 教法。皆是如來海印定中。同時炳現。設所化
機亦同緣起炳現定中。是故唯以三昧為 教體。如出現品辯。此約果位。若約因位。 圓信亦得印現。賢首品云。如是一切皆能 現海印三昧神通力。以上十門該羅收攝。
未有一法而非教體。然後二門正是經宗。融 取前八無所遺矣。第六宗趣通別者。語之 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先明其通後 顯於別。前中通論一代佛教。諸部異計各
是一宗。謂十八本二各不同故。以義相從更 復合之。然隋朝大衍法師。總立四宗。一因 緣宗。謂薩婆多。二假名宗。謂即經部。三不真
宗。謂諸般若。四真實宗。謂法性真理佛性等 教。又此四宗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 相。四名顯實。初二小乘。後二大乘。各初淺
後深。此亦有理。但收義不盡。以十八部中 但判二故。今總收一代時教。以為十宗。第 一我法俱有宗。謂犢子部等。彼立三聚。一
有為。二無為。三非二聚。非二即我。又立五 法藏。謂三世為三。無為為四。第五不可說 藏。我在其中。以不可說為有為無為故。然
此一部。諸部論師共推不受。呼為附佛法外 道。以諸外道所計雖殊皆立我故。二法有 我無宗。謂薩婆多等。彼立諸法不離色心。
或立三世無為。或分五類皆無有我。以 無我故。異外道計。又於有為之中立正因 緣。以破外道邪因無因。然西域邪見雖九十 五種。或計二十五諦從冥生等。或計六句
和合生等。或謂自在梵天等生。或謂時方 微塵虛空宿作等。而為世間及涅槃本。統收 所計不出四見。謂數論計一。勝論計異。
勒沙婆計亦一亦異。若提子計非一非異。 若計一者。則謂因中有果。若計異者。則 謂因中無果。三則亦有亦無。四則非有非
無。餘諸異計皆不出此。雖多不同。就其結 過不出二種。從虛空自然生。即是無因。 餘皆邪因。此方儒道二教亦不出此。如 莊老皆計自然。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若以自然為因能生萬物。即是 邪因。若謂萬物自然而生。如鶴之白如烏 之黑。即是無因。周易云。易有太極是生兩
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吉凶生大業者。太極為因即是邪因。若謂 一陰一陽之謂道。即計陰陽變易能生萬
物。亦是邪因。若計一為虛無自然。則亦無 因。然無因邪因乃成大過。謂自然虛空等生 應常生故。以不知三界由乎我心。從癡
有愛流轉無極。迷正因緣故異計紛然。安 知因緣性空真如妙有。言有濫同釋教者。 皆是佛法之餘。同於涅槃盜牛之喻。乳色 雖同不能善取醍醐。況抨驢乳安成酥
酪。廣明異計。如瑜伽第六。顯揚第九第十。 婆沙十一十二。及金七十論說。中百等論 亦廣破之。今但說正因緣已總破諸計。是
如佛法之淺淺。已勝外道之深深。三法無去 來宗。謂大眾部等。說有現在及無為耳。其 過未之法體用俱無。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
部。就前現在之中法在蘊為實。在界處為 假。其成實論經部師即是此類。五俗妄真實 宗。即說出世部等。謂世俗是假以虛妄故。
出世反上。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等。一切 我法唯有假名。無實體故七三性空有宗。 謂遍計是空。依圓有故。八真空絕相宗。謂心
境兩亡直顯體故。九空有無礙宗。謂互融 雙絕而不礙兩存。真如隨緣具恒沙德故。 十圓融具德宗。謂事事無礙主伴具足無盡
自在故。然此十宗後後深於前前。前四唯小。 五六通大小。後四唯大乘。七即法相宗。八即 無相宗。後二即法性宗。又七即始教。八即
頓教。九即終教。十即圓教。又第七亦名二諦 俱有宗。謂勝義真實故不無世俗。因果不 失故是有。如深密瑜伽等第八亦名二諦
雙絕宗。謂勝義離相故。非有世俗。緣生 如幻故是無。如掌珍頌云。真性有為空如幻 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等。即般
若三論中一分之義。九二諦無礙宗。如維 摩法華等。義如前顯。然十宗五教。互有寬 陜。教則一經容有多教。宗則一宗容具多
經。隨何經中皆此宗故。若局判一經以為 一教。則抑諸大乘。又夫立教。必須斷證階 位等殊。立宗但明所尚差別。前之六宗執 法有異故分六宗。斷證次位不離八輩合
為一教。餘義如前立教中辯。第二顯別宗 者。一切諸經各自有宗。今此別明此經宗 趣。然楞伽云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者。
斯言遣滯。若無宗之宗則宗說兼暢。略以二 門分別。先敘異解後申今義。前中略舉十 說。一衍法師以無礙法界為宗。二裕法師。
以甚深法界心境為宗。謂法界門中義分 為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法界即是一心。 諸佛證之以成法身。是故初品中云。無盡 平等妙法界。皆悉充滿如來身。末後明入
法界品。故知唯以法界為宗。三有說。以緣 起為宗。法界緣起相即入故。四有云。以唯 識為宗。經說三界唯一心現心。如工畫師
故。五敏印二師同以因果為宗。謂此經廣 明菩薩行位之因。及顯所成果德。下文不 離此故。六遠法師以華嚴三昧為宗。謂因 行之華能嚴佛果故。七笈多三藏。以四十
二賢聖觀行為宗。說其行位令成觀故。八 有說言。以海印三昧為宗。逆順理事乃至 帝網。如海波澄一時現故。九光統律師。以
因果理實為宗。以因果是所成行位。理實 是所依法界故。十賢首以前各互闕故。總 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宗趣。謂前之二
師。但得所依法界。三四二師但明緣起。五 六唯明因果。七唯因修八唯果用。並皆互闕。 故賢首意。取光統而加緣起法界之言。由
光統師以因果即緣起。理實即法界故不 開之。賢首以因果是緣起中別義。理實是 法界中別義。故加總名。以法界有事理及 無礙故。緣起體上之用故。所以加之。二申
今解者。依後二師而頗為改易。若取言略 攝盡。應言法界緣起不思議為宗。若取言 具。於第十師加不思議。此則攝一總題。理
實即大方。緣起即方廣。法界總該前二。因果 即佛華嚴。觀其總題已知別義。而法界等 言。諸經容有。未顯特異故。以不思議貫
之。則法界等皆不思議故為經宗。所以龍樹 指此為大不思議經。斯良證也。淨名但明 作用不思議解脫。蓋是一分之義。未顯法界
融通等不思議故。不同也。若就題中分 體宗用。則以理實為體。緣起為用。因果為 宗。尋宗令趣理實體故。法界總攝上三。 今釋前義略分為二。一釋名。二顯義。今
初。法界名體。廣如本品。今略申其二。一事 法界。二理法界。二法俱含持軌二界。則性分 不同互用皆通。二顯義中曲有四門。第一
別開法界以成因果。謂普賢法界為因。遮 那法界為果。是故因果不離理實法界。於 中十事五對即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二差
別因果。三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證入因 果。下當指文。而此因果互為宗趣。一經始 終不離因果故。但因果為宗。不違所依法
界。第二會融因果以同法界。法界門中。亦 有十事五對互為宗趣。一教義相對。謂舉 教為宗顯義為趣。或以義為宗顯教為 趣。以辯義深令教勝故。二人法相對。舉
人為宗令知法為趣。舉法為宗令得人 為趣。三理事相對。舉事意令趣理故。舉理 意在融事故。四境智相對。舉所觀境令成 觀智故。舉修成智令證同真境故。五因果
相對。舉彼修因令證果故。舉其勝果勸 修因故。五對別明是宗之趣。五對相即為宗 即趣。上五周因果。不離此五對之法。即事
理法界。況因果無性當體同真。所以但用 法界為宗。亦不違因果。第三法界因果分 明顯示。亦有十義五對。一無等境。此有二
位。一在纏性淨法界。為所信境。二出纏 最清淨法界為所證境。二無等心此亦二義。 一大菩提心。為普賢行本故。二信悲智等
隨行起故。三無等行。此亦二義。一差別行。各 別修故。二普賢行。一即一切故。四無等位。此 亦二義。一行布位。比證別故。二圓融位。一證
一切證故。五無等果。此亦二義。一修生果。今 始成故。二修顯果本自具故。此上五對。各初 句為宗。後句為趣。又上五中。初一真法界。
二即緣起。又二三四皆緣起因。後一緣起果 故。光統具用二義為宗。無所違矣。第四法 界因果雙融俱離性相。混然無礙自在。亦有
十義。一由離相故因果不異法界。即因果 非因果也。此即相為宗離相為趣。或離相 為宗。亡因果為趣下九準思。二由離性 故。法界不異因果。即法界非法界也。三
由離性不泯性故。法界即因果時法界宛 然。則以非法界為法界也。四由離相不 壞相故。因果即法界時因果歷然。則以非 因果為因果也。五離相不異離性故。因
果法界雙泯俱融。逈超言慮。六由不壞不 異不泯故。因果法界俱存。現前爛然可見。 七由五六存泯復不異故。超視聽之妙法。 無不恒通見聞。絕思議之深義。未甞礙
於言念。八由法界性融不可分故。即法界 之因果各同時全攝法界。無不皆盡。九因 果各全攝法界時。因果隨法界。各互於因
果中現。是故佛中有菩薩。普賢中有佛也。 十因果二位。各隨差別之法。無不該攝法 界故。一一法一一行。一一位一一德。皆各總
攝無盡無盡帝網重重諸法門海。是謂華嚴 無盡宗趣。上之四門。初一即體之用。次一即 用之體。三即體用雙顯。四即體用鎔融。又初
一即因果緣起。次一即理實法界。三即雙明。 後一即不思議。既以第四融前。則四門一 揆。故即照而遮。即遮而照。雙照雙遮圓明
一觀。契斯宗趣矣。第七部類品會者。既知 旨趣沖深未審能詮文言廣陜。於中有四。 一彰本部。二顯品會。三明支類。四辯論
釋。初中性海之詮。常說遍說。言窮法界 難可限量。今自陜之寬略為十類。一略本 經。即今所傳八十卷本。及舊譯六十卷。皆是
十萬偈中之略譯未盡故。二下本經。謂摩訶 衍藏。是文殊師利與阿難海。於鐵圍山間 結集此經。收入龍宮。龍樹菩薩往龍宮。見
此大不思議經。有其三本。下本有十萬偈四 十八品。龍樹誦得流傳於世故。智度論名 此為不思議經。有十萬偈。梁攝論中名百
千經。西域記。說遮拘槃國有此具本。三中 本經。即彼所見。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 一千二百品。四上本經。即彼所見。有十三千
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此 上二本。非閻浮提人心力能持。故不傳之。 五普眼經。即海雲所持。以大海量墨。須彌
聚筆書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 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 況能盡。但是入深法界菩薩陀羅尼力之所
能持。已下諸經。並非凡力能受。六同說經。 謂約一類須彌山形世界。遍於虛空容毛 端處。以言聲說無有窮盡。如不思議法品
云。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轉如是等差別法 輪。一切世法無能為喻。如是盡虛空界。一 一毛端分量之處。乃至一一化身。皆如是說。
音聲文字句義一一充滿法界等。又阿僧祇 品云。光中見佛不可說。佛所說法不可說。 乃至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法門不可說
等。此意但約一類音聲說法。已不可結集。 豈下位能持。七異說經。謂樹形等世界既異。 其中眾生報類亦別。如來於彼現身立教施
設不同。不可定其色與非色言非言等。 則部類難量。八主伴經。謂遮那所說。雖遍 法界然與諸佛互為主伴。如說十住時。 十方來證。皆言我國皆說等。則前七經皆
有主伴。九眷屬經。謂餘根器不能聞此通 方之說。隨宜說教令入此門。皆為此經勝 方便。故名為眷屬。故下經云。普眼修多羅。
以佛剎微塵數修多羅為眷屬等。則前八 皆有眷屬。十圓滿經。謂此上諸本。總融為 一無盡大修多羅海。隨一會一品一句一文。
皆攝一切無有分限。故現相品云。毘盧遮 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 等故。七十三中名圓滿因輪此之謂也。第二 品會差別者。即顯今經與晉譯同異。今經
九會。以晉經第七會初闕十定品重會普光。 故唯八會。今有三十九品。初會有六品。 彼經唯三十四。由初會中唯有二品。一世
間淨眼品。即今世主品。二盧舍那品。即今現 相已下五品。初會闕四兼闕十定。故唯三十 四品。餘諸品會大同名有小異。至文當顯。
第三明支類者。於中復二。先顯支流即別 行經。藏中兜沙經一卷。是名號品。菩薩本業 經一卷。是淨行品。小十住經一卷。是十住品。
大十住經四卷。及漸備一切智德經四卷。並 是十地品。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是十 定品。無邊功德經一卷。是壽量品。如來性
起微密藏經二卷。是出現品。度世經六卷。 是離世間品。羅摩伽經三卷。是入法界品。 此等並是隨器受持大本支出。二明流類。
謂修慈經一卷。金剛鬘經十卷。如來不思 議境界經一卷。並是華嚴流類而非本部別 行。或是別行來未盡者。未敢詳定。餘如纂
靈記辯。第四論釋者。略舉其四。一龍樹既 得下本。遂造大不思議論。亦十萬頌備傳 西域。此方十住毘婆沙論十六卷。即是彼論
釋十地中初之二地。二世親菩薩。造十地 論釋十地品。魏朝勒那三藏。又菩提流支各 翻一本。光統奏請。令二三藏參成一本為
十二卷。即今見傳。三北齊劉謙之。於清涼 山感通造論六百卷。備釋一經。四後魏僧 靈辯。於五臺山頂戴此經。行道一載。遂
悟玄旨。造論一百卷。亦傳於世。第八傳 譯感通分二。先明翻譯年代。後明傳通感 徵。前中此經前後通唯二譯。并其補闕四本
不同。一晉義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 跋陀羅。此云覺賢。於楊州謝司空寺翻梵 本。三萬六千頌成晉經五十卷。或六十卷。
沙門法業筆受。慧嚴慧觀潤色。謝司空寺者。 即今潤州興嚴寺是。由興華嚴故。二大 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此云
日照。於西京大原寺。譯出入法界品內兩處 脫文。一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中 間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二從彌勒菩薩後至
三千大千世尊微塵數善知識前中間。文殊 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十五行 經。大德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師等 同譯。復禮法師潤文。依六十卷本為定。三
證聖元年。于闐三藏實叉難陀。此云喜學。 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諸闕。計 益九千頌。通舊總四萬五千頌。合成唐本八
十卷。大德義淨三藏。弘景禪師圓測法師 神英法師法寶法師賢首法師等同譯。復禮 法師綴文。四即於前第三本中。雖益數處 却脫日照三藏所補文殊。按善財頂之文。
即賢首法師。以新舊兩經勘。以梵本將日 照補文。安喜學脫處。遂得文續義連。其文 之要至下當辯。今之所傳即第四本。其第
三本先已流傳。故今世上之經。猶多脫者即 第三本。願諸達識見闕而續之。二明傳通 感應者。自晉譯微言則雙童現瑞。唐翻至
教則甘露呈祥。冥衛昭然親紆御筆。論成 西域則地震光流。志徹清涼則感通玄悟。 其書寫則經輝五色。楮香四達冬葵發艶 瑞鳥銜華。讀誦則眇然履空。煥若臨鏡。
每含舍利適會神僧。涌地現金色之身。 昇天止修羅之陣。觀行則無生入證。偈讚 排空。海神聽而時雨滂沱。天童迎而大水 瀰漫。講說則華梵通韻人天共遵。洪水斷流
神光入宇。良以一文之妙攝義無遺。故一 偈之功能破地獄。盥掌之水尚拯生靈故讀 誦思修功齊種智。宿生何幸感遇斯文。其 事跡昭彰備於傳記。第九總釋名題中。先
解經題後明品稱。今初。總題包於別義。 該難思之法門。無名之中。強以十門分別。 一通顯得名。二對辯開合。三具彰義類。
四別釋得名。五展演無窮。六卷攝相盡。七 展卷無礙。八以義圓收。九攝歸一心。十泯 同平等。今初。諸經得名有其多種。或以人為
目。或以法為名。人有請說等殊。法有法喻 等別。或體或用或果或因。乍複乍單其類繁 廣。今經受稱亦多種不同。一從數彰名。如
梁攝論第十勝相中云。百千經者。是華嚴經 有十萬頌是也。二從喻受名。如涅槃及觀 佛三昧經。名此經為雜華經。以萬行交雜
緣起集成故。三從法彰名。如智論釋囑累 品。名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四從義用 受名。如下離世間品及出現品。各有十名 者是。依今梵本。云摩訶毘佛略勃陀健拏驃
訶修多羅。此云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今略 雜飾字耳。前三異名義多總略。二品十目多 從別義。又局當品。故今譯者具以六字
為名。則人法雙題。法喻齊舉。具體具用有 果有因理盡義圓故標經首。二對辯開合 者。題中七字有十事五對。一教義相對。謂經
之一字是能詮教。大等六字是所詮義。二 就義中法喻一對。謂大等是法。華嚴是喻。 三就法中人法一對。謂大方廣是所證無障
礙法。佛是能證之人。亦名境智一對。四就 法中揀持一對。大之一字是揀方。廣是持。 即揀大異小。揀實異權。揀果異因。亦
是體用一對。大方是體大方無隅故。廣即 是用。五就人中。借下華字以喻其因。即因 果一對。佛是果故。是以單用華字則但喻
因。若合以華嚴。則亦喻上之四字。至下當 明。三具彰義類者。謂大等七字義皆無量。 並略以十義釋之。初明大十義者。一體
大。謂若相若用等。皆同真性而常遍故。即 是大字。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此明 體不變易。如人最長故名為大。又云大者。
其性廣博猶如虛空。此明體遍。二者相大。 謂恒沙性德無不具故。互相即入微細重重 等。具十玄門。皆其相故。即經方字方者法
也。三用大。謂業用周普如體遍故。即經廣字。 涅槃云。又大者。能建大義即是約用。良以 涅槃無廣。廣與大同故。以廣釋大。方廣無
大。大與廣合故。以大釋廣。今經具有故 各配之四果大。謂智斷依正普周法界故。 即經佛字。五因大。謂發菩提心起解行願
證。精勤匪懈成諸位故。即經華字。六智大。 謂大智為主。運諸萬行遍嚴一切無所遺 故。即經嚴字。七者教大。謂一文一句無不
結通。遍於一切十方三際重重無盡故。即是 經字。八者義大。謂所詮法盡窮法界。乃至 帝網無所遺故。即總是六字。九者境大。以
上法門。普以無盡一一為化境故。十者業 大。謂盡三際時窮法界處。常將此法利 益眾生。無休息故。如攝大乘等七種大性。
不離於此。二方十義者。方者法也。即前十 大皆名為法。謂體法相法等。三廣十義者。廣 者多也。用多繁興。包無不盡故。則前十皆
多。即明一遍一切名之為大。一攝一切 名之為廣。亦可反此。此約離釋。若合釋 方廣二字。亦有十義。一廣依義。謂言教繁廣
為生依故。二廣說義。宣說廣大甚深法故。 三廣破義。破一切障無有餘故。四廣超義。 無有諸法能比類故。五廣治義。具攝無邊
對治之法。為能治故。六廣攝義。通攝無邊 異類法故。七廣德義。具攝二嚴諸勝德故。 八廣生義。能生無量廣大果海故。九廣絕
義。非是心識稱量所能知故。十廣知義。具 足種智破邪見障無有餘故此之十義。前 四即雜集第十一中四義。後六即入大乘論
第一中六義。四解佛十義者。即是十佛。大 即法界佛。方即本性佛。廣即涅槃佛。及隨樂 佛。佛即成正覺佛。華即願佛。及三昧佛。嚴即
業報佛。經即住持佛。總不離心。七字皆是 心佛。釋十佛義。如八地中及離世間品辯。 又佛地論第一說。佛亦具十義。謂具一切智
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 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 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又真諦引真 實論。亦有十義恐繁不引。
[0525a26] 五釋華十義 者。一含實義。表於法界含性德故。二光淨 義。本智明顯故。三微妙義。一一諸行同法
界故。四適悅義。順物機故。五引果義。行為 生因起正覺故。六端正義。行與願俱無所 缺故。七無染義。一一行門三昧俱故。八巧成
義。所修德業善巧成故。九芬馥義。眾德住持 流馨彌遠故。十開敷義。眾行敷榮令心開覺 故。然華有二種。一草木華喻萬行因。然或
因與果俱。或不與俱。二嚴身華通金玉等。 喻於神通眾相等。唯與果俱。前十義中。一 五九十局於草木。餘通二華。六釋嚴者。即
上十華同嚴一佛為嚴不同。亦是十義。又 上十華。如次嚴前十佛。即是十義而總別無 礙。更有十義。一用因嚴果以成人是佛華
嚴。果由因得故。二以果嚴因。以顯勝成果 之後。令一一因行皆無際故。三以人嚴法 而顯用。謂佛曠劫修因。方顯法之體用故。
四以法嚴人以顯圓。若不得法之體用。因 果不能圓妙故。五以體嚴用。以令周。 謂用不得體不周遍故。六以用嚴體而知 本。若無大用。不顯體本之廣大故。七以
體嚴相而知妙。謂相若有體。便即入重重 故。八以相嚴體以明玄體。若無相不顯體 深玄故。九以義嚴教超言念。由所詮難思 能詮言離故。十諸因互嚴以融攝。如禪非
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等。 又上來互嚴。皆有相資相即四句。今且約理 行互嚴。以明。初相資四句者。一理由修顯
故。以行華嚴理。二行從理發。則以理華 嚴行。梁攝論云。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 還證此法身故。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非 真流之行。無以契真。非起行之真不從
行顯。良以體融行而因圓。行該真而果滿。 是故標為佛華嚴也。四理行俱泯二而不二。 以理之行故非行。行之理故非理。是則能
所兩亡超情絕相。非嚴非不嚴。是謂華嚴。 相即四句。理行全收準思可見。則法喻交 映昭然有在。七釋經十義。雜心五義。已見
上文。佛地論有二義。一貫穿所說。二攝持 所化。即雜心結鬘一義合之應除結鬘開 成六義。依此方訓復有四義。一常二法並
如前辯。三經義。即眾生徑路四典義。令見 聞正法故。寶雲經中亦有十義。恐繁不 引。第四別釋得名者。先得後釋。先得名者。
大以當體受名。常遍為義。常則竪無初際。 遍則橫該無外。方以就法得名。軌持為義。 雙持體相軌生物解故。廣以從用得名。
包博為義。包則廣容博則廣遍。佛以就人 得名。覺照為義。照則朗萬法之幽邃。覺 則悟大夜之重昏。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 身為義。感果則萬行圓成。嚴身則眾德備
體。嚴以功用受名。資莊為義。謂資廣大之 體用。莊真應之佛身。經以能詮得名。攝持 為義。持性相之無盡。攝眾生之無邊。後釋
名者。一就法中體用相對。大之方廣。謂有 體之相用故。方廣之大。有相用之體故。皆 依主釋。若相即者。即持業釋。二就人中果行
相望。佛之華。非因位之行故。華之佛。非餘 行之佛故。亦通相即。三以人法相對。大方 廣之佛華嚴。非小權乘之佛等故。佛華嚴之
大方廣。非因位所得法故。相即可知。四 教義相對。亦通二釋。教望於義。及前人望 於法。兼通有財。並可思準。第五展演無窮
者。謂初於最清淨法界。開為理智兩門。即 涅槃菩提之異。又理開體用即大方廣。智 開因果即佛華嚴。總連合成詮。即題中經
字。又展此目以為初會。初會總故。十海是 理。十智是智。十海之中含於體用。十智之中 亦含因果。又華藏世界及遮那遍中。即依正
二果皆是佛字。大威光太子略示因華。彼二 所證所觀即大方廣。即總成一會。所信因果 體用。又展此會。以成後八四周因果。各因
是華果即是佛。其所修所證之體用。即大方 廣。又展此九會遍周十方。謂如第二會光 明覺品辯一類之會已遍十方。餘會亦爾。
又展此諸會各有主伴。如說十住。十方菩 薩皆來證云。十方國土皆說此法。則前遍法 界之會。各有重重主伴。乃至遍於塵剎異
類界等。無盡時會。皆不出大方廣佛華嚴清 淨法界。第六卷攝相盡者。謂從後漸卷乃 至不出九會。九會不離初會。初會不離總
題。總題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無智。 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則理智不二。亦攝 智從理。離體無用攝用歸體。體性自離。
故體即非體。本來清淨強名之清淨法界。 是以極從無盡乃至一字無字。皆攝華嚴 性海。無有遺餘。第七展卷無礙者。謂正前
展時即後常卷。正後卷時即前常展。展時即 卷故。無量無邊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 卷時即展故。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
契經海。第八以義圓收者。上來諸門。或以 七字攝盡。如前已辯。或以教義攝盡。或 以理智攝盡。或以人法攝盡。或信解行證
攝盡。或唯普賢文殊毘盧遮那三聖攝盡。 謂大方廣即普賢。普賢表所證法界故。華嚴 即文殊。文殊表能證故。佛即遮那具能所
故。又大即普賢。普賢菩薩自體遍故。方廣即 文殊。文殊表即體之智故。華即普賢。普賢 行故。嚴即文殊。文殊以解起行故。佛即圓
解行之。普賢文殊證法界體用之普賢文殊。 成毘盧遮那光明遍照。第九攝歸一心者。上 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一心即法界
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心體即大。 心之本。智即方廣。觀心起行即華嚴。覺心 性相即是佛。覺非外來。全同所覺故理智
不殊。理智形奪雙亡寂照。則念念皆是華嚴 性海。第十泯同平等者。為未了者令了自 心。若知觸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
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則成就慧身不由他 悟。然今學法之者。多棄內而外求。習禪之 者。好亡緣而內照。並為偏執俱滯二邊。
既心境如如則平等無礙。余曾瑩兩面鏡。鑑 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 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
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 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 重而本覺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
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心境既爾。境 境相望心心互研。萬化紛綸皆一致也。唯 證相應名佛華嚴矣。第二釋品名者。梵云 薩婆嚕鷄印拏倈驃訶柰耶鉢攞叵婆娜忙
鉢里勿多。此云一切世間主莊嚴法門威德 名品。今文存略。世者時也。即是世間主者君 也。謂即諸王及佛。然世間有三。一器世間即
是化處。二眾生世間即所化機。三智正覺世 間即能化主。主則唯二諸王及佛。主於器 界及眾生故。佛非世間。從所統受稱。妙謂
法門體用深廣難思。即主之所得。嚴謂嚴 飾。乃有多義。一器世間嚴。謂其地堅固等。 二眾生世間嚴。謂眾海各具法門威德故。三
智正覺世間嚴。謂於一切法成最正覺。三 業普周法門無盡故。所以長行諸王之嚴。 偈頌讚德皆顯嚴佛。眾生不嚴不感佛興。 正覺不嚴不能為主。器界不嚴非真佛處。
復由佛嚴顯遇者有德。眾生嚴輔顯佛超 勝。如是互嚴亦為妙嚴。諸經無此廣嚴故。 但初名序品。今明序已兼正。故廣讚諸嚴。
以為華嚴之由序。舊云。世間淨眼品者。謂 所得法眼能淨世間。故淨即嚴義。餘如前 說。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三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5 冊 No. 1735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