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ing the Mysteries of the Avatamsaka Sutra (Huayan Jing Tan Xuan Ji) 華嚴經探玄記
Scroll 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九(第六會)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一
[0277a06]將釋此文四門同前。
[0277a06]初釋名亦二。先釋會名者他化天會約處為名。謂他化作樂具自得受用顯非己力。表入地所證真如非由緣造故名也。二品名者。此品名有四
種。一別譯本名漸備一切智德經。二下文名集一切智智法門品。此二就功能立名。謂十地因行能集生一切佛智德。然十德漸增
故云漸備。三更別譯一本名十住經四此中名十地。此二約義帶數受稱。謂十是一周圓數。地是就義約喻為名。謂生成佛智住持故也。餘釋總別名等下本分中辨。
[0277a16]二來意中亦二。先會來意者前是阿含行滿。次明入證成果義次第故是故來也。二品來者。前明迴比向證。今明迴已得證顯行不虛故
次來也。又前約比位寄顯普賢圓滿行德。今約證位寄顯三乘差別行德。顯法次第故次來也。是故前諸位內皆悉廣顯普賢自在之
德。於此地上絕無其名者是此事也。豈可地前深廣證地反劣。但是寄顯不同故也。問宜應證地是深順同普德。地前位淺。應順
三乘。何不爾耶。答此中文意為顯教相不同故爾。謂若於地上得普賢德則與三乘教便不別。今明若是三乘行位則於地前實不自在。顯此一乘則不如是故於彼地
前則便自在得普賢德。是故若准此普賢地前而取地上其地上行相甚深。甚深非如此說此即下普賢行品是也。若准此三乘證地行相而取地前其地前行甚極麁淺。不
同前說。即是瑜伽菩薩地內十二住中初二是也。問何故不齊。謂一乘地前有普賢德。一乘地上亦有普賢行如普賢行品說。三乘地上德如此品說。三乘地前行文中何不
說。答此經宗明一乘故是故一乘行廣。論三乘位略辨也。又釋以一乘十地甚深故通攝三乘等總為十地。仍以六相陀羅尼門融顯無盡成普賢十地自在之義。地前
則未能如是。但直顯普賢故不同地上也。
[0277b14]三宗趣者亦二。先明會宗。謂約人有化主及助化各有體相用並通性起及修生可知。約法有生了因果及差別平等二
種因果。亦是修生本有因果亦有教事及義理體相用準前可知。但通性起為異。餘義準知。二品宗者。此品約總正以十地證行為宗。別說有十義。一約本唯是果海不可
說性。二約所證是離垢真如。三約智謂根本後得等三智。四約斷謂離二障種現。五約所修。初地修願行。二地戒行。三禪行。四道品
行。五諦行。六緣生行。七菩提分行。八淨土行。九說法行。十受位行。六約修成有四行。謂初地信樂行。二戒行。三定行。四已上總
是慧行。慧行中四五六是二乘慧。七地已去是菩薩慧。七約位有二位。謂證位阿含位。是十地之位故也。八約寄乘法。謂初二三地寄世間人天乘。四五六七地寄出世
間是三乘。八地已上出出世間是一乘法。故以諸乘為此地法也。九約寄位之行。謂於十地成檀等十度行。十約報現十王事相。餘義下當別辨。
[0277c05]四釋文者亦二。先科簡後釋文。初科簡者今此會中有十一品。問此會與前二三四五會何別耶。答有五別。一
前有流此無流。二前末此本。三前不共。謂是普賢德故。此為共。謂此十地通三乘人天等共採故。地論云亦能生成人天道行可
知。四前但論因行此會通果故。五前比位此明證位。問此會何故無昇天集眾等序耶。答為表此會證法無二不可以事相標其玄趣。此則前麁後細故。二為地前攝
一乘別教普賢之法故有昇天集眾表勝方說。地上寄位同於三乘故隱彼自在之相同餘經而說。此則前細後麁故也。此文分二。初九品明緣修因果。後二品辨性德因
果。初中亦二。先六品顯因位德滿。後三品明果位德現。就前中亦二。先十地一品顯其證位。後五品明位中行用。前中亦二。先
長行散說。後偈頌總攝。前中亦二。先明所說十地。後他方菩薩來證此說。前中亦二。先顯此界所說十地。後結十方無盡世界所說十
地。就前此方所說中。或總為一或分為二或三四五乃至於十或為四十八段言一者謂總是一十地法門也。言二者初正說十地後動地雨華等明感瑞顯實。或為三者謂序
正流通。此中所辨要唯教證既殊三分亦異。就教三者初至起分是其由序。以起發正說故。二本分已去是其正宗。於中雖後有廣有略同說地法判為正宗。三地利益
分下辨法力感益判為流通。二就證三者。初一序分判為由序。二三昧分是證。正宗。因入此定正顯實證故。地論云此三昧是法
體也。三流通之義釋有二類。一以己之德流被信地。說為流通。若從此義加分已去皆是流通。以說自所得令信行地菩薩證入地故。二顯法利益流及末代。若從此義
即地利益分方是流通。今據前義說也。或為四者於正說內自分為二。先是法說顯地。後影像分寄喻彰地。教證准前故為四也。或為五者并後結證偈頌怗前為五。或為
六者隨行以分。初至起分是起化之由為生物信。二本分中略說地法歎其殊勝起眾樂欲。三請分之中彰地出言令生正解。四說分中廣明修相令物起行。五影像分
中寄喻顯德。六地利益分中明德成證實感化斯現。故地論云以得法力大地動等。或為七者從初至請即為六分。說分通十。總為第七。或為八者分後地利益分異前故
有八也。或九者分影像分為第八。利益分為第九。或十者增其偈頌。此十次第有其三義。一就化相通為起說。二就化意通為
顯證。三隨宗要證教雙辨。初起說者。如來將說先記時處現相集眾。發起所說以之為序。由序既興。將為眾說時。金剛藏默入
三昧顯己自證能為眾說。又為受加故。次第二明三昧分。由入三昧十方諸佛讚歎與力故。次第三明其加分。既得聖力欲為眾說。但定無言說宜從寂起故。次第四明
其起分。從定起已略宣地相起後廣說故。次第五明其本分。然彼本中略說地名不廣分別。大眾渴仰聞名欲義。相與啟請故。
次第六明其請分。眾既請已正為廣陳故。次第七彰其說分。乃至十地通亦名說。法說難解宜以喻顯故。次第八明地影像分。為說
既竟宜顯法勝益。勸信傳通故。次第九明地利益分。既長行散說。宜以偈總攝令易受持故。次第十明於偈頌。二顯證者為化之
意宗為顯證。於中初分顯證由序。後九正顯證相。九中前三就相顯證。次四就說顯證。次一就益顯證。後一重述證德。前三之
中。初三昧分寄入顯證。二加分因加以顯得證之相。地論云何以故加。由得大乘光明三昧法故。三寄出顯寂說必宜起即顯所入寂滅離言故。地論云定無言說。是故宜
起。次四之中。初本分者略說顯證。二請分拂相顯寂。說及影像寄相表德。說分寄修表德。地影像分借喻顯德。地利益分就所攝化顯地利益故。地論云以得法力動地
雨華等偈頌可知。三隨宗要證教雙辨者。初一是其由序。後九正顯證教之相。於中初一入三昧顯示正證。後八次第明起言顯教。同初門辨。又可隨地不同分為十也。
或為四十八者。初地第十各八分。二地二分。三四與九各四分。五六各三分。七地五分。八地七分故。合為四十八也。問論云初地所
攝有八分者如序分等。是十地家序何故論主判入初地收。答地論科文有四例攝。一以後攝前例。以前序等後近初地是故以後初地攝前序等。是以名為初地所攝。而實
序等屬於十地非唯初也。二以前攝後例。以影像分地利益分前近法雲地是故以前攝後法雲所攝。而實彼二屬於十地非唯法雲。三當相分文例。謂非攝前後如中間諸
地。或二分三分等皆當相攝也。四顯地該收例。謂顯十地是陀羅尼法。是故分諸地文改勢廢興隱顯前却即一一地皆有四十八分
也。如序分等。既全屬初地所攝。即知亦得屬第二地攝。餘地例然。餘地科文於初總有。如是準知。十種地內總有四百八十分可知二。
[0278c16]釋文者初地八分文處分齊準論可知。就序分中有三世間。初智正覺。二器世間。三眾生世間。或分四。一時。二主。三處。
四眾。彼論經中為論主別釋此品。一部別行。是故取此經初如是我聞致此品首也。又彼中言第二七日者取經初始成正覺之文。今此中無者以經初有故。同是一部故即
經初始成則是論經二七。明知華嚴一部總是第二七日同時說也。若不爾者此品之初何不別安二七之言。豈此品初脫彼文耶。是故當知。有人臆判華嚴十地已前諸會
是初七日說。唯十地品為第二七日說者恐不順文也。又地論主釋初七日但思惟行因緣行自受法樂始未說法。是故名初時及勝處說。故知初七非說。爾時即是二七之時
顯時勝也。以佛具於三德六義於世獨尊。故名世尊。即梵名婆伽婆。義同前釋。此主勝也。他化等者顯處勝故法勝。有三重勝。
一他化天勝簡下五天。二在王宮勝餘天宮。三摩尼寶殿勝餘殿。問欲頂高出表法勝者。色界彌勝何不在彼。答地論云。此處感果故。謂機感在此。是故此說謂感是能
感機也。果是如來赴根酬欲之相也。又釋表所證真理非自作故寄他化顯也。又上二界是難地非修行身故不在彼。修行之身要是欲界。他化最極寄顯法勝故在此也。
又第七地攝報果位在此天王。寄顯十地攝法寬故。何者以第七地是菩薩位故攝上一乘。是出世位故攝下二乘。表此十地通攝五乘故也。又此天寶殿準密嚴經此他
化天摩尼寶是十地菩薩常所遊履。又準大乘同性經此處有報佛淨土。又準上兜率莊嚴此殿亦更過彼故與虛空法界等。然表行德證真純一無雜故以摩尼寶顯
之耳。是故此天處有五義。一凡處。二七地菩薩處。三十地菩薩處。四佛處。五圓通具前諸處。無障礙故。與大菩薩下顯眾生世間。
於中有五。一簡定其人。二歎其人德。三列德者之名。四結名者之數。五標眾中上首。初中準論經有四。一簡大異小謂別地前。
二簡住異退謂別於七地已還。三簡始異終謂別於十地初心等。故彼云皆一生得阿耨菩提等此文略也。亦可於阿耨等是此終位不退即是簡住異退。四簡新異舊亦
是簡主異客。於中諸義並同前釋。二歎德中二。先別。後如是下總以菩薩功德不可頓顯故先別歎。非別能盡故須總結。前中亦二。先略後廣。以菩薩德廣難以頓彰故
先略歎。非略能周故須廣顯。前中二。先明自分行滿。謂菩薩二智證遊真俗名行處。窮盡彼際因位成滿名悉自在。後勝進行。謂佛慧入處。是果位所得圓智契如名為
入處。明此菩薩以勝進慧亦隨得入。故云悉皆得入。前是自分成在己位故云自在。此是勝進仰成纔云得入。二善能下廣歎中二。先十一句歎自分德。後一切菩薩無作
下八句歎勝進德。前中二。初五句明行修具足。後六明德用圓備。前中二。初二句明利他行。一正教輪。二神通輪等者等取記心輪。
二具足下三句明自利行。一具願是起行心。二正起行修行通三際名一切世。各盡多劫名一切劫。此是長時修也。然遍諸剎故
云一切國。此是無餘修。又前是一切時此是一切處。常修者是無間修。三具足菩薩下明修所成德。謂福智成滿故云具足也。二德
用圓備中二。初三歎利他勝能。一能饒益者總舉所作益相。謂令眾生修出離因。二能到等者明窮盡菩薩巧慧之際。顯到能化
智岸。三能令等者明成所化益相。生死是苦果道是集因涅槃是滅果。門是道因。以了因能顯故云門也。後三歎自利德。一行修殊
勝謂化他不斷自行。二眾德圓滿禪謂四禪。定謂八定。解脫謂八解脫。三昧謂三三昧。通謂六通。明謂三明慧謂三慧。又此菩薩既
並悉是一生補處準下文中十禪定十解脫。謂不思議等十百千等三昧十神通十明十慧皆悉無盡也。三諸所施等者顯妙用自在。謂依前通慧所作巧現故云善能示現也。
第二勝進中八句。初四明殊勝三業攝修所行。後其身下四歎廣大三業備具諸德。前中初歎身業勝。言無作者無功用也。謂無功之大用即是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也。二
於一念下歎語業勝。謂攝法上首請轉法輪。三受持下歎意業勝。謂持正法大心供也。四常能修下明攝修所行。謂依前三業修
起菩薩諸勝行事。二後四之中。初歎廣大身業如普賢身遍現諸剎。二其音下歎廣大語業。三其心下歎廣大意業。四一切菩薩下
明備具諸德。上來別歎竟。如是下總結無盡。三列名中。同名藏者謂表地法有含攝眾德出生果用故也。故地論云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解脫月一人不名藏者表受法之
機清涼器故也。四如是等下結數。依論經此中有第五所從來處。謂種種佛土。此中無者前已云從他方世界來集故此不繁也。五金剛藏為上首者標顯會主也。金剛略有
二義。一是利義。論云一切煩惱難壞此法能破。二是堅義。論云善根堅實猶如金剛故不異名說下釋藏義。何故名金剛藏者。此問意
云為藏中有金剛故名金剛藏。為是以金剛為藏故名金剛藏。答云藏即名堅者此顯以金剛為藏非是藏中有金剛。其猶樹藏者此喻顯是堅是藏。謂樹心堅密而有生長
功能故下合云生成人天道行等是釋堅藏也。如孕在藏者此喻能破而是藏。謂子能被胎而出也。力最大者合此喻也。餘義如別集十地論疏中釋。第二三昧分內六句分
別。一釋名者。梵語正音名三摩地此云等持義同前釋。大智慧者從業用為名。謂此定中發起無漏聖智慧光明能破無明故立此名也。謂此定與智俱。即以如此不
散亂無漏智為十地體。又正證名智慧後智名光明。又論經名大乘光明者謂此二無我慧過二乘故名大乘。破無明故名光明。此則過地前也。又此慧能運轉諸行令
至佛果故名為乘。約功能立名。唯識論第九云。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體性者。別境五中以無漏慧俱定數為性。又以三法為體。一
定。二慧。三真如。是故為無為為性。以具能所證故。三業用者有二。一謂依此定能受諸佛三業加被。二依此定發後得智宣說十地。以是赴機感滿佛本願為其業
用。四明種類者。謂此地上諸菩薩等所得三昧雖復多門統論四種。一大乘光明三昧。二集福德王三昧。三賢護三昧。四首楞嚴三昧。
此翻名健行定。謂十地菩薩名為健士。健士所行故名健行。又初二三地得初定。四五六地得第二。七八九地得第三。十地故佛得第四。廣釋此定如諸本攝論
(應撿)。五明入定意者有五意。一受加二審根。三證法。四表深。論云顯示此法非思量境界。謂非同地前未證真法但正思量而能有說。此一文
中顯後二義也。五成儀軌者謂諸聖說法皆先入定如佛將說法華大品皆先入定。豈可如來有不在定。故知說法儀式皆爾。此經諸會為式大同。六釋文者。一標入定
人是上首故。二明入所依謂仰稟佛力名承佛威神。三正明入定。謂簡異果定名菩薩。大智等同前釋。問既是菩薩定何故承佛力耶。答有四義。一為推化在佛故現承
力。二雖實自得對佛勝人不得自在。縱極小事亦須仰承。以非佛加無一法事而得成故。三雖分證得窮滿在佛故承也。四佛既出世汎令弟子有所造作。皆與其力
故須承也。
[0280b17]第三加分中有三。初總明作加所因。二顯加所為。三正辨加相。初中二。先明作加。後舉所因。前中二。先現身同名。
後同讚顯加。前中五句。一處遠近。二佛頭數皆倍前會可知。三現身令眾見以生信心。四同名令主聞以增踴悅。五結十方同。二同讚中四句。一讚其得定。二顯己佛
數。三彰己名同。四正辨作加。第二釋作加所因中三句。一舍那往願力。二現在威力。此二是緣力亦是果力亦是他力。三汝有等是
因力亦是自力。謂自他因緣因果等合方得成此十地之法。第二論釋中二。先釋前後生後。前中四。一釋多佛加可知。二釋同名
加。於中有四。一徵問本願釋。二徵願顯多釋。謂舍那本願使多佛同加也。三法通古今釋。謂此是同證同說之法故云是法體
也。然有二釋。一即後十億塵數諸佛過去亦曾同作加剛藏菩薩受加說此十地法門今成正覺亦在此法門故有說處即能加。是彼佛本願也。謂此剛藏菩薩當成佛時
亦同此事。此釋順論文。二約舍那佛釋。謂舍那本行菩薩行時見一舍那佛所能加諸佛同名金剛加說地法。舍那今成正覺。本願今成故彼能加佛亦名金剛故云不異名
也。此釋順經文。以經云舍那本願故令諸佛加也。如涅槃經云往昔此處有佛名釋迦侍者名舍利弗目連有大利益我因此興願故今亦同之在此說法是類也。四又是
下明同名增踴釋可知。三何故不言下釋十億之數三句。一通徵顯多釋。謂若直舉無量或容不至十億塵數。以言總無定故。同下文多百千等。又釋前會百萬佛剎塵數
諸佛此中十億者以百萬為一億故。是故方便漸次以顯多佛。若直言無量則乖方便故不言也。又釋此顯多佛者以十數為則以顯無盡故云多佛。若直無量但得一
重無量非是重重無盡。是故十數多於無量也。二何故定言下徵定數同釋。三此經下為則大同釋第四彼佛下釋作加四。一先作是願者釋本願加二今復自加者釋現在威神
力加。三後餘佛加者簡後異前。謂此並是舍那力加非是餘佛加餘佛加在後文處辨。四故言等舉經帖也。生起後中何故加說此法者生後所為。謂說此地法故也。復
云何加生後加相。以文在後遠是故不舉。下文對顯。
[0281a04]第二釋加所為中。二十句文依二利分。初十共他自利。後十共自利他。以二利行相融相攝同在地中本後二智之處
具足。今以寄顯文義差別故分二別。前中論主作四門解釋。一總釋顯本。二依本開末三明會末歸本。四顯本末無礙。初中總論地法緣起有六義。一一切菩薩是信行地
者舉所被機。謂地前菩薩未證真如但依信心而起行故。無著般若經論中亦同此名。問若唯地前是所為者。何故下文解脫月歎眾請中云此眾有五種阿含淨四種證
淨。又下大眾請中為十力淨心。論釋云未入地者令得淨心。已入地者令得十力。又約下文轉生時益亦通外凡。據此等文即通
外凡及地上。何局內凡迴向等位。答有二釋。一理實是通。誠如所說。但今論主就於教力益強處釋。何者謂地上菩薩設不得教亦能
自進假教義微。外凡之人設令蒙教未能依教即令入地。教益亦弱。唯信行地得教便進。故異外凡闕教不進故。異地上假教義強故。偏就釋。無著論云此位菩薩欲
入初地先求教授教誡。是此義也。二如初地加行位既名信行地。即諸地之前俱加行位皆名信行。以攝論中意言無分別觀通四位。故知地上亦有也。如外凡遠位亦通收
彼。然據親入內位現證故約此辨也。二不思議佛法名出世間道品者此是所得之法。然有二釋。一約因謂十地法體是出世間無流之法。心言路絕名不思議。通生佛果
故名為道。下云大聖道者是彼因故。十位品類差別名品。又道是智品是檀等行眷屬也。二約果謂佛果所得之法。故名佛法。非下位圖度名不思議。令地上菩薩分證此
法名出世道品。地智所遊曰道。分證未圓名品。三明者見智。得證者般若經名悉知悉見。楞伽中聖智聖見聖慧眼及餘論眼智
明覺等皆此類。創矚名見委照名智。智照非比故名為得。冥神契合故復名證。初二觀解。後二行契。各初始後終可知。四欲宣者。論
云。說者於中分別者於此能所證得法中以言分折十位差別明地行優劣巧慧等異故也。五入者信樂。得證者謂地前信樂遠有入義。地上得證現成交入。通論入義必從
彼至此故具始終也。亦信始樂終。得始證終。六智慧地者謂十地智。如本分中說者謂此證理聖智有生成住持佛果等用名地。始從歡喜終至法雲本分中顯可知。此
上六義融合無礙。通教及義通證及比通境及智通人及法通因及果。混通無礙總為一團。名十地法。若展之於後種種差別皆悉於此總句中出。是故名此為根本入
上來總釋顯本竟。自下第二依本開末分成九句。於中四位。謂願樂位。見位。修位。究竟位。初四寄在地前願樂位。次一寄初地。
次三寄修位。後一明究竟位。問此中正為說十地法。何故乃說地前及佛果。答為顯十地前有起下之功後有成上之義。又釋由十地證智。放阿含光。是故地前是此
十地阿含分攝。由此地智依果海成故。有佛果上不思佛法及下鳥跡所依空等並是其事。初中初一約聞慧修善根名攝一切。二明思慧之始簡擇道理。論中智方便者
釋善分別也。道品釋佛法也。三思慧之終謂因思廣知。彼彼義釋諸法。種種知釋廣知。四明修慧無疑立教可信故云決定說。謂修通二利今據利他菩薩。化他即是自
成佛法故入自利收。論中隨所思義是上思慧所思。名字具足是聞慧所持故決定說也。上來顯信樂。自下辨得證。五見位智謂由地前加行位終觀於唯識無境之義依無
間定雙印於彼能所取空。彼增上力引起識中本性無流生起大智照遍滿法界名為初地入真見道。論中一切法平等智釋無分別智。謂於初地正證真如無能所二相
故云平等。唯識論中或云有智無境。以真絕相故。或云雙泯。以境智相如故。今辨四句。皆得可準知之。見道時中善淨者釋善
淨不雜。謂離二我分別隨眠。此文善分別者是彼不雜之義。謂煩惱離故名分使永斷名善。此無間道中斷障之義。又釋善淨不雜是
解脫道中證彼無為清淨之義。故云不雜。此善分別者是領證無為之義。又釋無分別是根本智。善分別是後得智。勝進道中起行
之義。六明修道位中地地別斷一無明。故於煩惱障亦永伏離故云世法不染。名不放逸入。魔法是世法也。七明修位中智行轉進名地地轉入。謂無流善根永離一切三不
善法故云清淨。無貪等者等取無瞋無癡也。復有善根能為出世間道品因者是諸地中加行善根也。八十地學窮名菩薩盡入。下大盡分中明第十地菩薩入如來十
種祕密之智。以祕隱深密難可測知故名不思議。法雲契入名得彼智力。如歎淨名云諸佛祕藏無不得入此之謂也。九究竟位明因道既圓佛果斯剋。窮滿果原名佛
盡入。論中入智者釋得字也。
[0282a13]上來第二依本開末竟。自下第三會末歸本。言是諸入者牒上九入。為校量等者顯其無別之別。謂寄地上乃至佛地校量地智差
別次第轉勝之相。非謂根本入中亦如此等行布次第決定差別。是故融末歸本顯無二矣。前依本起末明無別之別。今會末歸本明別而無別故也。第四明本末無礙者。謂
明六相總別無礙故也。釋此六相義作六門。一明教興意。謂破定執見以顯緣起圓融之法。此理現前一切惑障一滅一切滅一切行位一成一切成等。二種類者。不自不他
生等四句。及不有不無等四句。并不生等八不十不等。皆悉會事入理。是此流類。但彼等入理以順一寂。今此入理圓融彼事便
相即相入成普賢法。有斯左右耳。三明所出者。此文出在下經第四大願中。經家自說非是論主率意而作。四明建立者。何故唯六不多不少者。謂汎論緣起法要有三
門。一末依於本有起不起。二彼所起末既帶於本。是故相望有同有異。三彼帶本之末既為本收。是故當體有存有壞。若不具此三不成緣起。三中各二故但唯六。五問
答決擇者有二。初逆謂非總非別等各各互相形奪諸相皆盡故也。二順謂亦總亦別等各各順相成就等思准作之。六釋文有五。一約法舉數。謂於所說法中有六種相等。
二辨定教義。此言說解釋者是定教。謂於此中安此六相之言說為欲解釋經文。應知此意。又釋此中釋六相非是此處經文。但是論主解釋之意應知。除事謂陰界入等者
此辨定其義。謂約道理說融通非是陰等事相中辨故除簡之。三列名可知。四釋相中。別依本者明依總開別。滿彼本者還能成總。謂要依本之別方能滿本故也。增相
者是前九入漸增之相以顯異也。緣成和合略言標顯。緣散無作廣辨因緣。如世界成壞者舉喻以顯。謂如百億四天合成一娑婆界略言標顯為成。若分別廣說百億
差別。合一娑婆無所依住故為壞。五餘一切等者勸於一切處準類知之。第二共自利他中十種始終經本略無始終總句。始者信。欲親近等者此明求法之初。非信不求非
欲不能忍苦求法。由內起信欲是故外能親近善友。為得法方便也。終者念持。諸地者此明得法不妄憶念所受任持不失。所持是何謂諸地法也。理實此二通在諸
地。以下十句皆名始終故。若寄位分始在地前終在地上。同上入中信樂地前得證地上復有阿含及證。如是次第依初相應知者更以一翻釋始終義。始配阿含終配證。
得如次配釋同前應知。故云初相。指前始終相也。阿含正音名阿笈摩。古翻名淨教。又譯名來。以此言教從無煩惱人邊來今譯名傳。謂此聖言是三世佛之所同說。
但古今諸佛相傳而說。非新制作故名傳。又依此論上下文內阿含及證總有九重。一行教相對。音聲言教名為阿含。一切功德說
以為證。猶下說中字義二藏是也。二約位地相對。解行已前依教修行名為阿含。初地已上說之為證。猶下解脫月第二請中歎眾是也。謂地前起聞思修等名阿含淨。
初地已上一切行德通名證淨。三修成相對。一切地中聞思修報生識智。此等四心緣照之解名曰阿含。真智出言以之為證。故下論言聞思修等是則可說。以可說故名曰
阿含地智離文名之為證。四真偽相對。一切地中真偽合修名曰阿含。捨偽契真名之為證。猶下所明義說二大。說大阿含方
便修。義大是證行成也。五相實相對。世間修中得彼證相名曰阿含。契本實相名之為證。猶下所說增上妙法光明法門。增上是
證。光明是教。六體德相對。就彼離相所成行中無始法性本隱。今顯名之為證。依本所成方便行德依教修生名為阿含。猶下文
中練金所況金體喻證釧等嚴具喻於阿含。七體用相對。前體及德相從為證。依此所起隨順世間教智之用名為阿含。猶下文中珠放光等所況法。是珠輪等淨喻於證體。
光炎等喻於阿含。八自分勝進相對。自分所成體德及用皆名為證。能受佛教稱曰阿含。猶下文中歎金剛藏二力是也。妙智及辨名為證力。於佛教法念堅淨慧名阿
含力。九約詮就實相對。真智之體說以為證即此證體。約言分十名為阿含。猶下文中虛空跡處所況法。是虛空平等喻地證智。
故下論云。字身住處證智所攝。空中之跡喻地阿含。故下論云。非無地智名句字身。名句字身是阿含法也。此之九種通上及下。應
准知之。此中別辨十句始終中。初三地前思修利物。次一見道。餘六修道。此十始終狹於前入。以彼入中前該聞慧後攝佛盡此不同者。理實齊通。但以聞慧及佛非是
正地。前已明故不重辨也。一攝始終。謂稱思宣法故云實說。實說成德故名為攝。以彼聞慧從他受法師義不便故不論也。二欲始終。是思慧上品增上求心名之為欲。
菩薩教化欲令眾生契合諸地故云令證一切佛法。此是安住義也。念是其欲。隨順是令證。三行始終。即修慧。於此加行位中正觀
意言唯識等觀名之為行。以非證位是故名為觀分時中。於彼地上真無流法作帶相觀。是故於彼無流道品但能修相觀未得無相觀也。復依相觀說授前機名
為分別。攝論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等。唯識論帶相觀心等並此位行也。是意言觀故。經中名說。論經名觀。其義一也。四證始
終。即見道位。大智光明是根本。智。善分別者是後得智。以自嚴者二智成德。又論經擇字是此分別。分別中勝名善分別。勝者法無我
故過小名大。治惑曰明。此事中彼時中皆善知者釋方便字。是相見道故有此知。論既不顯。今作三釋。一此事中者是此見道事
中也。彼時中者是地前觀分時中也。正照於此兼巧知彼名皆善知。以為方便。方便猶是以自嚴義。二釋此事同前。彼時是後修道
位中所有行相。以此後智照前達後名皆善知。三此事中者是此後智相見道中。彼時中者是彼本智真見道時中。皆善知者巧具二智用。以自嚴名為方便。又釋以法真見
道兼知彼故云皆善知也。五修道始終。謂出世智辨其智體。智力明有入法功能。法是行法。義是義理。是智所入。謂此法義能出生
具智名具智門。修道智力能入彼門故云也。後五始終論主寄治五障翻對以釋。問此處五障為實為虛。答亦實亦虛。謂有此障者不得此位。得此位者無此障故。是
故假對此障翻顯治行。即十種釋中顯發釋也。論中先別辨五障。後舉經對顯。今並通釋一一障中各二。先舉障名。謂不能以正
摧邪。下釋障義。已說正義。他言能壞自行失也。眷屬離散化他行失故成障也。下舉經顯治。隨彼所著顯己正義對治邪執故云隨所應住。次第說故此標也。下句釋。
以得無礙樂說辨才智慧明故。是故能破他也。論經此二合為一句。二不能答難者此列名。前明不能破此明不能立。於問芒然失自利行。設言不信失利他行。下舉
經顯治。謂證得無礙大智地故云具足等也。三於小起戀失於二利不妄大心故以成治。四於生怠化亦乖兩利。化物不疲故以成治故云教化成就等。五於化不巧
故無方便亦失二益。以五明等一切處法明達巧慧名決定智為能治也。又此五障中。初一不能破他邪宗。二雖能破他而不能立自己正宗三雖能立破而情樂小乘。
四雖不樂小乘而嬾化他。五雖化不疲而無化他方便。是故至五化行略周。上二十句總明加所為竟。自下第三明其加相。於中有三。謂口意身加。此三加次第有其二
門。一約他方佛。先口加者乘前言便勸說。於先說由內智淨覺為因。是故次明意加與智。得智堪說事次起定故。後身加摩頂
令起。二就舍那佛。先意次身後口。為令得定定由意力。是故居先。身光照燭以增威德雲臺說偈。口業加教。方能有說。是故此三從微至著成於說耳。
[0283c24]就初口加內十句。初句是總。汝當說者令其辨說即是辯才。謂隨所得法義憶念不忘說故法門差別。如論應知。汎論方便有
三種。一發起方便。謂如加行發起根本即七方便等。二無住方便。謂由悲智巧相導引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如方便度等。三集成
方便。謂諸緣起巧相集成如六相方便等。今此當於集成方便故云此善巧等也。下九句別中分二者。謂自他二力以諸緣起法皆有因緣親疎二力成故。他力中二。一如
來神力。二智明加故。經中二句顯之也。自力中分四者以因中有四義故。一有力能作義。二無力不作義。三具二義故能引眾生。
四泯二相故稱理成德。又釋此四漸次釋疑。疑云何故得加。以有因力故。若是有力何須復加。以因不作故。若是不作應無用。以由無作方堪益物。若逐機益物應
失自體以身淨圓滿故。又釋初二自利。一教行。二證行。又一相。二體。次一利他。後一二利滿故成德。成德中三義內。一當位顯
益。後二寄對辨勝。初因位窮終故云菩薩盡。位滿成益故云有二利益。謂法身真理唯是無分別智正證。依止非是染心意等所取
故云也。楞伽云。取相名識。不取名智。理智合成依止義故云法身智身。十地終心受佛職相故云受佛位故。如法雲地受位分說。在因位中有此益相此位不改因故云
現報利益。謂一切佛放益一切智光入此菩薩頂故云於一切佛得受記。受記即是受位也。二轉此因位至成果之處故云後報利益。此是十地菩薩攝報果處。便於此處
成報身佛。理實剛藏猶未成。此當必成故結德在身。如下佛盡亦同此辨。摩醯此云大。首羅此云自在。智處有四義。一以下三禪慧多定少令智不勝。四無色中定多慧
少智亦不勝。此第四禪定慧等故是故智勝故云智處。二此處五那含。天是聖人所生處。聖人智勝故云智處。三此處有十地菩薩攝
報果。彼菩薩攝十度行別成智度故名彼處以為智處。四此處成報身佛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故名此處以為智處。此是世間中最高勝處。於彼現成佛故云世間高大之
身。後二寄對顯勝中。初一對下彰出。於彼二乘無少分同故云不同盡。又彼二乘見有世間而超過故。於此世間超而不盡。見有涅槃而可取證。於出世淨亦未得盡。
今菩薩皆盡彼際故云不同盡。後一望上顯同。謂於佛果窮盡彼際故云佛盡。經略此句。謂二力之中自力勝故以多義顯上。故云校量轉勝上上也。又釋此佛盡理實剛
藏猶未成就。何故此中辨耶。以為顯自力辨勝故此說耳。第二意加中二。初十句正明意加。後十句釋偏加所以。何故就意加釋
者。以意加是本故。又前口加有自他二力。今意加亦爾。初十明他力正加後十明自力堪加。初十句內初句亦總亦別。餘九唯別。
[0284b22]問意加與智何故初句明色身勝餘九顯名身勝。名身是語。此但身語。何關意業。答此有二義。一智慧勝故威儀亦勝故舉色身
以彰。又欲觀其智當觀其說故舉名身以表示耳。又汎論名身亦通意業。如分五蘊為名色即四蘊名名等。二釋但彼諸佛所。與之智略有二種。一與處眾無畏之智顯
之於色身。二與說法無礙之智彰之於語業。是故論中皆名辯才。初中內德不虛名真實。眾內莫善加名無上。由眾中無上故處之無畏故。論經名無畏身也。名身九內。
初二句為一對。謂初一於說無滯。後一於義深達。又初總知無礙。後善入差別。初是四無礙中樂說辨。謂智宣妙辭理無所倚礙故云無著。不為癡礙令言中歇故云
不斷。此釋無障礙。辭無謇澁故云無滯。此釋樂說。通釋可知。二由照法差別堪正宣說故云堪辯。依相續解脫經有四種成。一
以有成因緣名相言說諸法得成。二所作成一切所作各有成辦。三法成一切諸法成立。四助成以智言說助成諸法。今言緣者是
彼以有成也。二法者是彼法成也。三作者是彼作成也。四成者是彼助成也。又古德釋云。一緣者如山中草木得緣即生不假功力。
二法者謂以法而成如有法成易無法成難等。三作者謂加功用力如造舍等。四成者謂內外相假而得成等。今更釋。緣是作法之
緣。如欲作柱匠斧木緣。作是眾緣。扣擊造作。法是所作柱法。成是識心了別方成。謂若無識心了別彼所作柱但是無分別法。要待
識心以構畫為立其名方可說成。是故此成即是不成。故云成不成也。問准此釋義及前經文法當第三。何故論中法居第二耶。答謂初舉能成之緣。未知此緣是誰緣。
故次舉法明緣所屬。未知此緣如何造作。故次明作。未知作已為成不成。故後明智助成之矣。論約此辨。是故法在第二。又此
四釋差別。經中名分別。成不成釋清淨以離相故。三任放等者次二一對。初於說自在。後於機巧化。初任意放縱辯溢圓音故云任放辯才。雖言義超越而辭無停擁故云
說不待次言辭不斷。異義雖多而終結歸本故云處處隨意不忘名義。以隨門異說不忘本宗故云善憶念不忘意力加。故者釋加字也。四能說應機巧宣名能說辯。此
列名。下釋。隨所應度者巧能應機也。種種譬喻巧能說也。後巧能除疑故名能說。以善能機決定無疑故云與善決定之慧五不
雜等者次三一對。初一證理。後二起說。理同無異故云不雜。三種同相智。有說。三空門是。有說。所證三無性理是。有說。依金剛仙論
說無常苦無我是。有說。助道證道不住道。謂同相三道是。有說。依別翻本自相同相不二相。即世諦真諦一實諦是也。義雖通前依
本為勝。照達此三故云至一切處智。六教出等者此二起說。初一說令起行。後一說無怯懼。又初於熟教出。後於生不畏。並可
知。八九二種為一對。初知佛教法。後依知而說。知教多門名無量辯。六正見者。古德有說。即總別等六相解釋聖教成正見
故。有說。依金剛仙論。一真實智正見能知理法。二行正見能知行法。此二教旨。三教正見能知教法。四離二邊正見知前理法不同情取。五不思議正見知前行法成德
出情。六根欲性正見知前教法說隨物心。又相傳說。西國別有六正見論一忘想。二忘想依。三亦忘想亦非忘想。四忘非忘依。
五非忘想。六非忘想依。初即現行忘想。二即所依染心。三聞等三慧。四淨教為依。五證真正智。六真如為依。又初二外凡。次
二內凡三賢位。後二地上聖位。九同化者三業齊同成此化事故。又釋此三輪化是一切如來同用此化故云同化。又釋此中令金剛藏三業俱同如來化事偏名同化。非彼
前八而是不同佛無畏身等。等取口意。三種教化總舉隨所度等釋經中起字。珠勝釋莊嚴是上妙也。謂身業神通輪。意業記心輪。
口業正教輪。並是神力各成事故云神化故也。自下釋加所以中。先徵後釋。徵意云有力者明佛有普加力。有悲者明有普加心。自有普力無普心亦不致疑。自有普心
無普力亦不可怪。今明佛有能普加力亦有平等悲。何故唯加剛藏一人。故致問徵故云何以故也。下明釋意有十句。初一是總得此三昧法。餘者不得故。復何故得此
三昧者下別顯有二因故。一以是菩薩往昔本願力所致故。二由此菩薩具彼三昧之行德故。故云三昧身攝功德有八種。於中初四自利。後四利他。前中初一是起行之
本。即欲樂心故云趣盡地。盡地即是十地滿也。徹至終位故云深心。情無異願故云直心然無二也。餘三是行德。一證理行。二
是助道行。三不住行。又初一智德。二福德。三斷德。由後智所現身增福令成滿故云身轉淨也。雖在後智位。不捨正證故令習
氣亦不行故云善修本業也。後四利他中。初一利他方便。後三利他行體。一身。二語。三意。初身業神通能生淨信故云以決定信力
攝取通故。此文會釋經論也。以光明是通能生彼信依是生信故說此通故云攝取等也。二語業巧說前後無違故云不壞。能一一字中攝一切字故云總持。三意業正智
教授眾生不異照理平等一相故云不異。此則離彼執化之慢故云智印善印也。論主又釋八德俱成三昧之因。由此而得彼三昧故。八中前四因有二釋。一配前四句
如次應知。二配後四句從後向前。精進因是離慢。不忘因是陀羅尼。勢力因是通淨。彼不染因是聞攝淨。是故此四因通收八句俱為自利。又後四因配後四句從前次第
可知。轉法理因者有二。一轉深從淺說而不失自深法。如轉大乘深理從小乘等說。如論云一真實理門二隨轉理門。以於總持門中巧轉變故。二轉真從妄說而亦不
失自真法。如在外道位佛法不行處假彼尊言誦持自法。彼執諸法常。菩薩亦云常。而菩薩意以諸法即真如故是常。不同彼計。然與彼語同任持自法亦同。四祕密
准可知。如是化者得自利。不忘者此有二義。一以此四句逆為自利順為利他。是故利他不忘自利。二以此末後句教授於他不礙照理。出顯化事故云不忘自利。第
三身加摩頂令覺。下論通有四種。一如意通於自身脩短得自在故此於內根。二幻通轉變外事。器世界等。三法智通照理入法。四聖自在通苦中生樂等。此中不離彼
等經略此句。是如意通非餘三種故云也。餘義同前釋。
[0286a04]四起分中四義內。初二是本入所為。後二是今出所為。初事訖者審理故儀則故。二得勝力者受加故。三說時至者機
熟故。四定無言說者要須言聲故餘同前釋。
[0286a08]五本分中作三門。初釋名者以略為廣本故亦與請為本故。二來意者。因前加起略說地體起後請分。略說地相起後說
分。若望以後成前。由請分顯深成前地體由說分廣宣成前地相。此則本末互成也。三釋文者此文有三。初辨六決定為地體。二列十名顯地相。三舉三世同說明地要
勝。初中此六決定既是地體。今作五門釋。一釋名。二通辨地體。三與地持瑜伽六決定相攝。四分其行相。五釋文。初釋名有二。
先釋總名。六是數。決定是義。數義彰名即帶數釋也。謂聖智證真決擇揩定順理離過復名為善。即地持三決定中證決定也。通論
有六義。一約行體決定堅固不退。二望所證決定己證。三約煩惱決定能斷。四約所信決定不疑。五約所化決定能度。六望佛
果決定能成。二列名者。一觀相善決定。謂彼正智照理名觀。契同一味名相。此當體得名。二真實者則實智離倒惑之過。證理不
虛故相形立名。三勝者過劣故具勝德故。亦當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諸能成果故從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無限局。體用得名。六不怯弱者謂因入果德情無怯
懼。此從心境立名。第二因此通論十地體性差別略作十門。一以此六決定為體。以此正是所說十地之本體故。二以前大乘光明三昧為性。以此定中具含止觀證法無
礙故。論云此三昧是法體故也。三以教證二行為性。以加行緣修唯是教行。本智契理唯是證行。後智具含二義通教證。如下論
說。四以證助不住三道為體。亦通釋可知。五唯約所證真如為性。以能證智緣成相盡同真理故。梁攝論云出離真如為十地體。
下文鳥迹同空等是也。六唯約能證之智為性。無性攝論云法無我智分位名地。此論下文亦云上來所說皆依智地。今此亦依智地
故也。七具含境智。謂真理妙智如前二說。梁論後文亦云如如及智為性。八約通收。唯識論云總攝一切有為無為功德為性。九
約因果。如下文大海十相別喻十地總一大海以喻佛地。又云地有二分。則所畫太空以況果分能畫十相以喻因分。是故通能所依俱是地體。十通約諸門。謂信等十行
為成地法故。檀等十亦爾。又三漸次等諸門並如下辨。悉為地法體。第三與地持瑜伽六決定相攝者。地持云決定相有六。一能自修習起菩提願超餘一切淨願。二者無
等不共果超餘一切世間境界。三者隨度諸眾生苦不共一切聲聞緣覺。四者發一念願性自然樂無量淨法及無厭行。五者得無盡常不退轉。六者增長勝分究竟大菩
提。是真實願。解云此中第三是地論中第五。以地持意攝二利方為因故。餘相會釋可知。四分行相者。此六中。前五是自分行。後
一是勝進行。前中初四自利行。後一利他行。前中初三明行體德。後一顯行功能。謂有成果之功故也。前中初二行體圓。後一行德
備。前中初一明行自體。後一顯行離過。是故自體離過攝德為因。二利行圓成就佛果也。此行相也。
[0286c10]五釋文中。若不自說者前雖入定受加眾人不知出定為為說法為為餘事。是故自說顯為說法令眾請法。設令眾知為
說法事然復不知欲說何法。故亦不知所請分齊。是故自說十地名體歎勝令請。初句此總。菩薩願者標人別法。於大菩提立誓趣求名發菩提心。亦則是願。故會釋顯
同。簡地前願故云決定。決定則是證智真實。是故決定則是善。善即是決定。故云善決定者則是決定。別中六內。一正智真證不
同帶相觀心。以不雜無明之過故名一味相也。二以超出世間可壞之法故名真實。真實故非世智所見。三明此智同彼所證法界具勝德。論中二釋。一案文釋。謂大法界
故名勝。此釋經中大字也。一切佛根本故名勝。此釋經中廣字。法界字後別釋。二開義釋。先標四名顯法體無異。但隨法相說此四義即為四別。一釋大謂一切法是
法也。法爾是界也。界是真性故云法爾。下皆准此。二釋勝謂淨法界智超過凡小。三釋廣謂大乘法界廣集大行。四釋高謂無流白
法高出世表。又釋初顯所如法界。謂論中名勝。經名大。廣及高皆是異名無別體性。此並顯法之體狀。釋法字也。一切法法爾
者釋界字也。餘三釋能如法界之地智。一正體智。二加行智。三後得智。又古德云。一證道。二不住道。三助道。又釋初一正證智。後
二是後得智。後得智中。一巧集大行以成利他二反緣觀內以成自利。此三皆悉稱同真性故云如法界也。四為因義。一為生因生菩提有為果。二為了因了涅槃無為
果。又釋此一真智有二功力。一為依因以依起應機報化用故。二為攝因以攝用歸真故。又初則應機示有虧盈。後則相續盡窮未來際。又初則外起化用。後則內證
真性。又初則寂而常用。後則用而常寂。經中略無常果因。五大悲益物普周生界故云遍覆亦名大也。次前善決定是前常果因。此
願者是此大善相導故。大善不住涅槃。常因不住世間。故云世間涅槃非一向住也。六上入佛境故云不怯。文中三。初為一切佛
護者標也。何以故者徵嘖也。下釋。謂入三世佛智地故為之護也。此六中六相圓攝可知。地體竟。第二地相中四。初寄問發起。二
舉數歎勝。謂此地法以能生成佛智住持故三世諸佛同證同說。是故今此亦同彼說。三依數列名。四結名顯勝。就列名中且依地論略釋別名。餘論釋名。及十障等義
並如下廣釋中辨故論云成就無上自利利他行。初證聖處多生歡喜故名歡喜地。解有三義。一二利創成故。二真理初證故。三聖
位新得故。遂本期心故生歡喜。二離能起誤心犯戒煩惱垢清淨戒具足故名離垢地。此亦有三義。一離煩惱即因離。謂能起誤
心等。二離惡業即果行離。謂犯戒等。三對治離。謂清淨戒具足也。此中誤犯尚離故即亡言。三隨聞思修等照法顯現故名明地。
此亦有三義。一以此地得四地智慧光明相故如明得定等故。下論云彼無行無生慧此名光明。依是光明故名明地。二依此地禪發起後地慧光明故如大乘光明
三昧等。餘論名發光地故。地持云三昧照明故名明地。地論云三昧地故定慧合說。三得三慧照法故名明地。此約當地加行等
釋。地論唯就此門釋。四不忘煩惱薪智火能燒故名焰地。此有二義。一內證之智焚燒惑薪故名為焰。即前地聞持名為不忘。恃
此起慢名為煩惱。為是所燒從喻名薪。則是解法慢障。能燒之智。就喻名焰。問前後諸地豈不燒惑。何故獨此稱焰。釋有二義。
一就寄位言此地寄當出世間無流故。二以三學寄此地當慧初得故也。二就後智起用故。下論云彼證智法明摩尼寶光中放阿含光明。入無量法門義光明智處普照
示現。以此義故此地釋名為焰。五得出世間智方便善巧能度難度故名難勝地。此亦二義。一得出世等釋勝義。能度等釋難義。又對前三地得出世難故。下論云十
平等甚難得故。故云得出世間智也。二對前四地能隨世間難故。下論言又現世間最難得故。故云方便善巧也。即下五地中十平等心及諦觀等是初義也。慈悲利生及
五明處等是後義也。此二相違難以相到。於此地中能令相到故以為難。故云能度難度。度猶到也。後諸地亦有此義何獨此耶。釋以初得在此是故得名。六般若波羅
蜜有間大智現前故名現前地。此有二義。一對後彰劣。謂證空實慧名為般若。七地已上念念常現。今此未能故名有間。二對前顯勝即前般若名為大智。此智現故名為
現前。此地就後義立名。若前義應名有間地。七善修無相行功用究竟能過世間二乘出世間道故名遠行地。此亦二義。一此位之中善修行離有相現無相行故云善修無
相行。此釋行字也。二功用究竟等釋遠也。於中有三義。一有功用行位至窮滿最為後邊故云究竟。二望前三地隨有之行相同世間。今此望彼己為懸遠故云能過世
間也。三望四五六地修習道品諦觀緣起相同二乘出世間位。今此過彼故云能過二乘出世間道。故名遠行地。八報行純熟無相
無間故云不動地。此亦二義。一報行純熟故不為功用所動。以由修起名為報行成熟。在此無功任運成諸勝行故云純熟。下經釋名中名無功用地善起先導也。無
相者不為相所動也。無間者以無相觀恒現前故不為煩惱所動也。下經釋名為加行地他不動故。九無礙力說法成就利他行故名善慧地。此亦二義。一得四十無
礙辯名無礙力。此釋慧。二巧說益生名說法成利他等。此釋善。此義如下文當辨。十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名法雲地。此亦二義。一為法器之身名曰法身。然能普周法
界故名為大。能受諸佛雲雨說法名具足自在。二為出法之身名曰法身。普遍一切名之為大。能降注法雨滅塵生善故云自在。下釋名分中具廣分釋。故名法雲地。此十
地得名有四對。一約法喻者或唯就法立名如歡喜等。或唯約喻如焰地。或法喻合目如法雲地。二約體用者如歡喜善慧約體立名。所餘就用為目。三約無他自義者
如離垢不動約無他立名。所餘約自義為稱。四約當位相形者如難勝遠行相形為號。所餘約當位立名。四是十地下結名歎勝可知。第三我不見下彰地要勝釋顯諸
佛同說所由。於中二。初我不見等者明盡十方虛空法界諸佛世界無有一世界不說如是十地法門。是知若有不說此法之處彼非佛土。二何以故下釋成。先徵嘖云諸
佛差別。何故同說此十地耶。釋中有四句。初最上妙道是其證行。以是諸佛同所證入離此更無是故同歎。二最上明淨是阿含行。
以是諸佛同所修行離此亦無是故同說。三所謂分別下顯前阿含行相差別。四是事不思下顯前證行玄妙難測。上來三段總本分竟。
[0288a29]第六請分中作四門。一釋名者重法慇懃啟請令說故以為名。二來意者有四意。一為令大眾敬重法故。二為起說由
故。三因請顯地法甚深離言相故。四令眾既解地法超情後聞說分寄法之說不隨聲取離錯謬故。是故若無請分則後說分不得說故。若無請分則眾聞說分不正
解故。三明請分分齊者有七。一約起說然有二種。一就菩薩請。謂彼剛藏欲說地法。眾若不請不顯法重則不說故。要賴眾請方得起說。二約佛請然有三義。一就
佛請。謂彼剛藏欲說地法諸佛不請不顯法重不得令眾尊敬攝受。徒說無益。是故要待佛請方說。二就佛加。謂剛藏欲說地法懼有不堪不得宣說侍佛放光加被
聽眾令其堪聞方得宣說。三就佛教。謂彼剛藏欲為眾說懼眾不信默住不說。待佛教已方乃宣說。大眾知是如來所教言雖寄傳金剛藏口皆是佛教語必可信方得
說也。二約正助。謂解脫月一人是正請。佛及眾人是助請。謂解脫月是眾上首知眾有疑為之啟請。請中云此眾堪聞。若此大眾不自彰德顯示同請。則解脫月言便成虛
謬。令金剛藏何由得說。故須大眾顯已堪聞助成彼請。又解脫月請中云諸佛力加。令人信解。若佛不加解脫月之言復是虛妄。令金剛藏何由得說。故佛加請。三約因
果。謂菩薩四請為顯地法。是諸菩薩所學法故。如來加請為彰此法諸佛所證既佛菩薩同依此法故。顯要勝令人敬重故方說也。
四約說儀。謂解脫月覩默騰疑為眾先請。一人之感未若多人故。次第二明大眾請。同類啟請率感猶漸故次第三明佛加請。五約顯法。謂不請自說不顯法重故。解脫月
為法先請。一人之請顯法不勝故。次第二大眾同請。菩薩學人顯法未極故。次第三諸佛加請。六約儀式有二。先明解脫月。何故
三請。釋有二義。一諸經請法不過三故。多即繁廣少則不愍至故。隨一化儀去廣去略故唯三耳。二酬請。至三更不酬故。如下
說之二何故大眾及佛唯一請耶。釋是助請故。顯前所請令圓滿故。故不至三也。七約所歎。謂諸經中請不過歎人歎法。歎人之中不過說聽。說聽無過歎法。有益方乃
說故。三請之中。前二歎人。後一歎法。眾及佛請亦同人法。
[0288c17]第四釋文者。於中有二。先明剛藏說已默住明菩薩及佛正興五請。二爾時金剛藏觀察下明請既滿足示說分齊令眾正知。就
前中隨人分三。一解脫月請。二大眾請。三佛加請。初中三請即為三對。皆初說者默違。後明啟請。第一對中。初說已默住。後解脫月
騰眾疑請。謂仁者堪說。大眾堪聞。何故不說。此名怪默請。第二對中。初剛藏顯已默意。謂法難說證信難得故我不說。後解脫
月歎眾重請。謂既云證信難得。今此菩薩眾有證有信。仁者宜說。此名歎機請。第三對中。初剛藏舉損以違。謂此眾雖淨餘樂小者聞生疑惑故我不說。後解脫月歎法
重請。謂諸佛護念令人易信。勿慮餘疑。此名歎法請。其解脫月請義有餘。金剛藏違請理盡。但為重法默待餘請不即為說。初
對中二。先剛藏默住。二爾時下明因啟請。前中二句。一初說地名已牒前起後。二默不分別正待後請。論云何故默然住者問
也。謂前不請自說。今何故默住。下對釋之通論默意略有五種。一欲令大眾渴仰請法。二為令諸佛同請顯法尊重增眾尊敬。三為使諸佛加被聽者於說能受。四欲令
諸佛教說令物生信。五欲因默令請顯地法寂滅離言絕相。今此論中唯就初二義釋可知。二就請中二。初明大眾生欲生疑。後時大菩薩下明解脫月為眾正請。前中二
句。初明聞名欲義。對前說十地名已。二各作是念下覩默生疑對前默住不復分別於中何因何緣者是疑怪之辭也。是金剛藏說已默住者便所疑事也。何因何緣通釋。是
一。蓋是世人疑怪之常辭。於中分別何因對彼說者生疑。謂金剛藏不能說耶。何緣對彼聽者生疑。謂我等大眾不堪聞耶。二明
解脫月正請中二。先舉解脫月領眾疑念。二偈顯請辭。前中論云何故解脫月先請者。徵問記發向前大眾同疑。何故解脫月專輒獨請。下釋以此是眾中上首故汎是
眾首皆須為眾作所應作。餘問即亂者餘非上首。非眾率伏故成亂也。故別本云餘者成亂。為調伏眾故今顯解脫請令眾調伏。今為調眾不為亂眾是故唯令解脫月
請。二偈頌辭者。頌有二種。一言巧故少字攝多義也。二言美故諸讚嘆者多以偈頌。故又凡作文具二事名巧。一有理即初少
字等是也。二文美即後讚等是也。五偈中作二門釋。一徵請分別。謂徵者徵其默意拂遣眾疑。請者請彼令說遂眾心欲。初二頌徵其默意故云何故也。後三頌請彼令說
故云願為分別說也。二就所歎說聽分別。謂初一頌歎說者堪說為遣大眾何因之疑。後四頌歎眾堪聞為遣大眾何緣之疑。是故論云此五偈示說者聽者無諸過。故若
有過者則不應說。此總釋也。謂反舉有過可不應說。今既無過正應可說。次別顯無過。謂淨覺無過是初偈也。同法決定是第二
偈也。同法者簡異生眾也。異末後二偈也。決定者明有根器。異第三偈也。有樂聞者是第三偈明同法眾有樂欲也。復示餘者淨
心者是第四偈。明異生眾名為餘者。又顯此眾皆堪聞法者。是第五偈。通結二眾無不堪聞故。別本云又顯此眾無一人不堪聞故。迭共相瞻住者舉偈顯成皆堪聞也。
就初偈歎說者中。經偈慧字當是論中覺字。聖德無量。何故唯歎淨覺。以意在請法偏歎說因是口言。行者行是因義。由覺起言故名覺觀為口言行。問八地已上乃至
諸佛皆言不待思。何故此中金剛藏是第十地菩薩而有尋伺言說所因。釋有三義。一示現為彼說法儀故無過。二既是淨覺即是無功用之念智是亦無過。三如八聖道中
正思惟通於佛地故亦同此應知。下別釋為二。初攝對治者明能治之行現前令所治障不起。二離諸過者明麁過久離正行光潔。所治障中。一凡夫語起所因之覺與常等
四倒而和雜故名為雜覺。二二乘發言所因之覺與自性等八種妄想不相捨離。與前雜覺為所依因名雜覺因。不見法空妄取染淨名憶想分別。此辨其相也。念智二治
如論可知。三過者初慳嫉不說。二雖不慳嫉懶墮不說。三雖不慳不懶說不巧妙令人不樂。初中慳者惜自所知故云其心悋法嫉者妬他過已故云忌他勝智。不瞋等
者等取不貪以不瞋離妬不貪離慳故也。不癡屬前念智故此不取。此經中略無功德具。然義亦不少。謂此剛藏既於本分說諸菩薩十地名。已明於三過無不皆離。第
二後四偈歎聽者中分三。初二偈歎同生眾。次一偈歎異生眾。末後一偈總歎二眾。初中二偈。初一歎根。後一歎欲。根是宿習。
欲是現起。若單有欲無根雖聞不解。有根無欲設聞不受故須並歎。又釋前偈述前大眾覩默生疑。後偈述前大眾聞名欲義可知。就初偈中今諸大菩薩等者論中名
決定。決定者黠慧明了故者。決定是根根體是智。智中知教稱黠。入證名慧。此二無闇故曰明了。下別辨中。一以是上求菩提之根器如經菩薩故。二積行既久名稱遠
聞如經大故。三根器堪聞令說者攝受如經說是名故。次偈明有欲中。論云有阿含決定等者料簡根欲也。謂有唯阿含決定無證決定不可為說。有非顯前決定無
現前決定者。阿含及證二決定約是根非欲故云非現前。雖有此根若無現前欲樂亦不得為說。故云無現前決定。如是根欲有闕不能聽法結成也。大智有二。謂證法者
明此同法眾具根本智。先已證法。二現受者明具後得智堪能現受證教法也。此二明有非現前決定也。咸皆欲聞者明有現前決定欲樂心也。次頌辨異法眾中直云菩
薩不云大。故清淨者離六濁故。一不欲濁者無心喰採。二威儀濁者形不恭肅。三蓋濁者五蓋覆心。四異想濁者妬勝望人破壞
約法。五不足功德濁者多病等障。六癡濁者愚闇無解。下明對治。無瑕者離初二濁。一內無不欲聞之瑕。二外無威儀不嚴之瑕。無
穢者是淨義。離於蓋濁以五蓋穢染心故。安住堅實中者離異想濁。以於所說法修行堅固不雜餘想故也。具足功德者離不足功德濁。具足智者離癡濁。於此六中
隨相往分初二及第四約欲。餘就根可知。末後一頌總歎二眾求法純至。論中二眾相瞻。經中瞻仰法主。有何義耶。迭互相瞻顯齊心求法情無乖異。瞻仰法主明注想
專求心無雜染。自有求法而懷妬慢。是故初言皆以恭敬心也。齊心趣證如蜂欲就蜜。專意求教如渴思甘露。經中略無初喻。初請竟。
[0290a29]第二對中二。先金剛藏乘前啟請顯已默意。後解脫月因言重請。前中亦二。先序意。後偈頌。序意中。欲令眾悅者是總酬答相。謂
前大眾見默不說。生疑生欲以惱其心。解脫為請。今此說偈。為遣彼惱令生喜悅故云也。頌中六偈別顯令喜之相。初有二頌明法難說。次有二頌顯法難聞。次有一
頌喻難說聞。末後一頌舉難結默。以直云難說不言自身無智不能說。去前大眾何因之疑故令生喜。亦直云難聞不云此眾不堪得聞。故去大眾何緣之疑令生悅
喜。於論中名大智。故無所畏故。離不堪答離不正答也。就二偈中。初偈顯難說之法。後彰難說之義。又釋初正顯難說。後辨
難說所以。初中菩薩所行者是出世間智故謂證智也。此是難法之體。言第一難思者顯其難相。謂體出名相說為最難。在相無所名未曾有。又此一偈內。初句明證行。
次句辨難相。次句分別十地顯教行。後句諸佛根本彰此證教二行。是出生佛果之處故為根本。由約證行最難故難證也。約教行未曾有難故難信也。佛者覺佛智故者
謂覺悟佛果之智方名佛也。第二頌釋難所以。論中先生起內。彼菩薩行事義住不可如是說者。行者彼前菩薩所行也。事者彼前地事分別也。此行與事即理而成名為義
住。並超言表故云不可如是說也。此偈中所以難者以非四心所能知故。一以微故非聞慧境。二思慧非麁。此應可得以難見故非彼境也。三修慧行心。此應可得
以離念故非彼境也。經中略此句。亦可同於非心及中攝矣。論中名世間修者為簡地上但取地前故也。四既非地前所知地上報生之智亦非地前應得彼法。以
彼但是從因所生變易等報異熟心識非是照實之智故非境也。故論云心境界者是心地也。故云非心所及也。下云心地者隨心。所受報又隨心。所行境亦名心地。既非四
心是誰境耶。唯智境故。是何智境耶。唯根本智。以彼見實義故。何故非餘境。以是無漏故。經中佛字是論中無流也。如是甚深者
結上離四心也。如是可解者結上從智慧出也。以是智慧照現故名為出。如是不可說者結上無流。是出世佛境故。聞則迷沒者謂執言取法迷覆真理故云名迷沒。論中
隨聞取著者解悶也。謂沒在言中故。聞者即聞非是不聞者解迷也。謂隨言取實名為則聞不知地法寂滅離言名非不聞。釋難說竟。持心下二偈明難聞。於中持聽法
之心。堅如金剛。此為總句。信堅證堅為別。若無堅信於他分法不能受故。若無堅證於自分法不能入故。是故要具此二方堪聽法。如智論中無信即不受無慧即不解
信慧具故方能入法。亦同此也。先釋堅信謂深信佛智慧者。論云唯佛所知非我境者仰推如來自更無知故顯信深也。勝鬘經有三種正智中。初仰推智亦同此也。佛
菩提下彰深而信也。明佛果德等同法界分量斯絕故云佛菩提無邊也。顯佛自德無邊。又為眾生機感萬差佛為說法有祕密顯了諸乘差別。前後相違。極無限齊故
云佛化眾生所說法門種種也。此明外化無邊。於此二處自己不知而能信受故云信故也。以為第一妙者以此所信為第一。為
微妙尊所信也。心無疑難者顯難信處而能信也。後偈辨證堅。論中何者心地問所證法。云何無我智問能證智。隨心下答所證法隨心所受三界中報者明五根身也。又隨
心所行一切境者明六塵境也。如此內外根境皆是心識所依故名心地也。無我智者下答能證智。通而論之內外法中皆具二無我。寄別言之。於內身得我空。於外境得
法空。經中離計我者約內報明我空也。及離心所行地者約外境明法空也。如是菩薩者具此二堅方乃堪聞。則顯此法只是難聞非是不可聞。寂滅下一偈辨第三喻
難說聞中。作二門釋。一隨經。二會論經。中畫空者如虛空不可彩色所畫。此寂滅智。非名句所詮。如執疾風者如疾風不可執捉。此無流智。非音聲能說故云說甚難
也。二會論顯意中亦二。先顯意後釋文。顯意云何。此中二喻事有三重。一太空喻以所依平等果分。二畫風喻以能詮言說之教。
三畫風住處喻以所說十地因分。然此三義有其四句。一如空雖平等約風畫遊履非無住處。雖有住處以空為體故離相難見。此則約風畫而不無就太空而不有。
然此不無即是不有。故難說難見也。此約十地因分辨耳。二就平等果分亦離有無。謂如虛空體淨故不無。隨風畫有住處故不
有也。然此不無即是不有。故不可見。三約風畫動作故不無。不能自現相故不有。然此不無即是不有。故亦不可見。四混前三
句。謂淨空不有即是風畫及處不無故。無說無示不異說示風畫及處不有即是淨空不無故。雖如幻說亦則是無說無示。問此與下鳥跡何別。答此中文意。以言即不言之
教示彼有即不有之義。是故難說難聞況之於說。下文鳥跡處直辨所詮十地不可宣示。況之於證。有此不同也。二釋文者。此論
釋中有三。先解喻。二如是佛智下解合。三畫者重合前中喻。內有四重三句。一約畫。二約風。三雙辨。四合喻。初畫中三句者。
一如空中畫色是初句。總舉喻相。明動筆之畫。二如壁是第二句。別辨畫處。明其不無以空中畫處有相難明故更轉喻壁上顯示。謂彼空中畫處不無如壁上畫處相似。
三是中不住故不可見。是第三句別明不有以彼空畫不得停住故不可見也。二約風。三者如空中風是初句。如樹葉是第二句。是中不住等為第三句。義同畫釋。三雙
辨三者。一此動作者是初總句。動是風作是畫也。二非不空中有此二事者是第二句。是雙顯不無。謂於空中非無風畫二種處事也。三如是虛空處事不可說處者是第
三句。雙顯不有。謂此二處事空為體故不可分別此是畫處此是風處此是高處此是下處。故云不可說處也。前云不可見此云不可說。約聽約說也。四合法三句者。一是
畫風如說者合初句。謂說中具有聲名等故兩喻同合說也。二以非自性下超合第三句不有之義。離相難見也。謂所說十地不同能詮故不可見。然出三因。一以風畫處自
性無故同於虛空故不可見。二何者非性。以不能自住故。三云何不住。以是客故。謂風畫處望於虛空非本有故是客也。由是客故不住不住故無性。無性故不可
見。地法況之可知。三非不於中有此言說者是却合第二句。問此明所釋地法不無。何故乃云非不有言。答十地差別由言分異旨從詮目故云言說。由彼空中風畫不無故
說有彼風畫之處。此中亦爾可知。二顯所喻勝妙中。如是佛智者是十地智。即是經中寂滅無流智也。如是地智之言說謂無說之說等。由此顯示校量地法出過言議故云
勝也。三明立二喻之意者。於中先畫合名等。次風合音聲。後以說聽要藉此二故須二喻。謂若無音聲耳識不聞。若無名等意識不解。如是可說者牒前以二事說也。
如是可聞者牒前以二事聞也。如是難見者牒前顯示地校量勝分別難見也。何故不說者生後偈也。謂如上說只言難見非難說聞。何故不說。後舉偈答以證信難得
故我不說。難證者解第二句。難信解第三句。此偈下解第四句。默然之義如論可知。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九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5 冊 No. 1733 華嚴經探玄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