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ing the Mysteries of the Avatamsaka Sutra (Huayan Jing Tan Xuan Ji) 華嚴經探玄記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六(盡此第四會)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佛昇夜摩天宮自在品第十五
[0212b29]初釋名者有二。先會名約處名夜摩天會約法名十行會。準釋可知。二品名者。佛是化主。依體起用。赴機云昇。應感何處。所謂
夜摩。夜摩者若具云蘇夜摩。蘇者此云善也。夜摩此云時也。謂此天無日月可知時節。故大集經云觀赤蓮華開是晝青蓮華開
是夜。俱舍論釋名唱樂天。亦名多戲樂天。天者是淨義光明義。此天著樂全不念善。賴有孔雀王菩薩。及彼天主名牟修樓陀天
王。每以開導。或實天失伴。悲泣告王。或化天墮水。怖令生厭故也。問前後俱是不離而昇。應齊名自在。何故此會獨標自在。答
不動昇遊。此空居天過前地居故稱自在。創越地居不同兜率故獨標名。又約行入玄過前解故。以自在表之。又以解行相接故。次忉利而至夜摩。俱是內凡不同
前信。以感果在此表行離相。故屆此空天。
[0212c17]二來意者亦二。初會來謂依解起行故。答前十行問故。是故來也。二品來者。謂明法是前會住極。昇天是此會由致。隣接次第。是
故須來。又明法解深起用入行。是故昇天。故須來也。此約法辨。
[0212c21]三宗趣中亦二。初會宗者。約人化主及助化。約法教事及義理。皆各體相用相融無礙。準前知之。但就行
為異。二品宗者嚴處請佛如來赴感。是此所明。
[0212c25]四釋文者。此會有四品經。初二是序。後二正說。前中二。初是請佛序。後是讚佛序。又初是彼昇天。後菩薩集。以佛是化主故
於先。菩薩是伴次居後。又初果後因。初能化後所化故也。初中科文。一釋同前會初說又釋有七。初十方覺樹法王同現。二十方諸
佛各昇夜摩。三十方天王各嚴座請佛。四十方諸佛受請昇殿。五十方天王獲益歎佛。六十方諸佛同昇華座。七十方寶殿各皆廣博。何故皆於十方同辨。以圓教法門亘
周法界凡一法起必一切俱現。是故將說此法。理非偏局故致十方無盡同說。即一說一切說等故。此中有三重無礙。一一即多故。
一樹下佛即一切樹下也。二動即靜故。樹下之佛即昇天也。三動靜則一多故。是故一切處不動昇天也。此是十佛具德無礙圓融之
相。非餘宗所辨。思準之。文中前之二段同前會釋。就第三嚴請中有三。初遙覩勝緣。二嚴座表根。三請佛顯欲。嚴座中初總後
別。前會一萬此中十萬者。表位增相。又前殿非寶此中寶嚴者顯行可貴具德之相。別中有二十三句。初七辨器世間莊嚴。次十萬天
子七句顯眾生世間莊嚴。後十方如來下九句智正覺世間莊嚴。又釋。初七外事嚴。次六內報嚴。後十法門嚴法門。嚴中。初句因相。
二果相。三德相。四定相。五願相。六勝相。七法相。八用相。九妙相。十教相。三請佛中。初結前後正請。第四受請昇殿顯機緣相契。
先明此土。後類餘方。第五天王獲益中。亦先辨此界。後類餘方。前中先得定益。後發慧益。慧中先憶自善根。後歎昔十佛顯今
處勝。理實過去一切諸佛皆同於此說十行法。然今為表位相漸增故。於前會十佛向前次第舉此名稱佛等十佛歎之。向後迦葉等向前諸餘佛。非不皆曾同於此處說
十行法。第六昇座。第七廣殿。並準前可知。
菩薩說偈品第十六
[0213b05]初釋名者。自體妙因。行集文斑。教則顯彰。故云菩薩說偈。
[0213b06]餘義并來意及宗。並同前釋。
[0213b07]四釋文者。三義同前。初集眾內。先此界後類通。前中初顯所從來處。後佛神力下明菩薩集來。前中初分量遠近者顯位漸增故。
前百此十萬等。餘分齊同上準之。二正顯本處三世間相。世界同名慧者。用前解慧為行所依故也。佛名同眼者。表行心見法明白故。又表行諸度導引世間故也。
菩薩同名林者。表行法界之行成法界之德。德高方樹。行廣稱林。十度欝爾齊修萬行森然潛發。法況相似故名為林。餘文可知。
[0213b17]第二放光中。足指是光出處。但足指有行住二力。前彰住此顯行。故別也。餘同前釋。
[0213b19]第三偈讚中。十菩薩偈即為十段。初一總敘此會事理。後九別顯佛德義門。
[0213b20]先德林者標別說人。以是會主故先首說。承佛神力顯歎說所依。普觀十方者四意。一地論云。顯無我慢無偏心故。二顯所說法遍十
方故。三十方等化故。四十方夜摩同有此說。合會同時而方說故。十一行偈分二。初七總舉會中事。後四歎佛自在德。前中初一
頌此品放光事以近故先顯也。次二頌前品中事。於中初一半頌此界。下半頌類餘十方。次三頌此品中事即十方處通頌顯示。次一頌不離覺樹而至夜摩等。文人中是前
一一閻浮也。道場是前菩提樹下也。下四歎佛德中。初一歎佛德深用廣。各半偈顯。次二釋前用廣。謂一應世離世。亦各半顯。二
一多無礙。上半標下半釋。此即現一盧舍那身。一切樹王下現者是也。後一釋前德深。亦上半標下半釋。可知。
[0213c07]第二悟因果益故名慧林。十偈分二。初一標章。謂上半舉佛德難逢明值可慶。下半舉眾難遇顯值可欣。離垢大人是菩薩也。後九釋中。初一
釋菩薩眾難遇所以。上半顯自智明。下半辨益物勝。後八釋佛德難逼所由。於中初六正顯佛德。後二約解校量。前中初一明佛為燈破闇。二六度圓照三勝德超情。四
寂用益生。五見聞獲益。六因深果厚下明知解益中。初一寄對供佛校量解益。後一寄對廣施以彰迷損。
[0213c17]第三由悟殊勝法故名勝林。十偈分二。初四歎佛光深廣。後六明照理見佛。前中初二舉喻。後二法說。前
中八句。初句喻佛成佛之時。二喻佛心垢障盡。三喻佛身放淨光。謂日喻佛身也。四喻光普照。五喻光廣多。六喻不知邊。七喻智
尚不知。八喻何況愚癡等。下法說中。初一顯光廣大。後一顯光甚深。以同法性。下六中。初三離相。次一離性。後二釋疑。前中一
離三世相。二離生滅相。下半明觀益。後諸偈皆準此。三離所有相。次一離性以從緣虛假。是故無性。無性故無所解也。次二釋
疑顯無生。疑云若緣起無性何因有生。釋云由所生故。所生即是妄想。以妄想依緣而起故名所生。由此妄想執故說有生。而
實無生。此約所執性。又釋。所生是果。由待對此果說因能生果。既依他無生因。亦無待故不生也。此約緣起性。又釋。所言有生
者是明如來藏隨緣義也。由所生者由能薰薰故。是故隨緣。能薰既虛。所薰不動。故亦無生。以彼能薰亦是心之所生故名所生
也。此約圓成性。此偈是待所生泯能生。後偈類能。遣所生。故云所生觀亦如是也。
[0214a11]第四由信樂深理不懼惡趣故名無畏林。十偈分五。初二明聞信此佛所說法益。先辨所聞。此處者此華藏處也。又是此佛所說
法處。上二句顯廣大。次句辨隨緣。下句顯不變。後一偈顯聞信此法利益也。二有二偈。明聞餘方佛法有益。先明所聞。初半顯
聞處廣也。次句所聞深也。下句聞不忘也。後偈彰利益。上半牒前所聞。次句用之求佛。下句明求必得。故云究竟等也。三有二
偈。明聞信過去佛法有益。各上半舉所信。下半明信益可知。四有二偈。聞信現在佛法有益。於中初句能信。次二句所信。佛下
句所信法。後偈顯益。以得聞難故也。又釋。前偈上半明信現佛。下半明信益。謂彼由此信成等正覺等也。後偈顯法勝難聞也。
五有二偈。總結上來一切佛法結勸修學。於中初偈勸持勸說。初句牒上法。次句勸持。次句勸說。下句歎勝勸之。後偈勸持勸行。上半勸行由勸修行成二嚴也。次句
勸持與前別者。前由持故能說此由持故能行。下句明修行利益。謂得菩提也。
[0214b02]第五離無漸分別故名慚愧林。十偈分二。前九別歎佛法。後一雙結前二。前中初一歎佛所證法。上半法勝。下半信益。後八歎佛能
證智有二。初一明證法周盡。上半明一切佛說自所證。次句明一佛慧證無不盡。是故難思也。後七明無證為證。於中初一標
章。謂上半無證下半為證。謂上半中有五。一約智釋。謂此正證無分別智。不從世間分別智生。亦不從愚癡及色法等生。故攝論云。此智非智非非智。非智非是分別
智。非非智非是色法。此中非智據愚癡也。二約境釋。謂所證理智但為了因。非生因故。愚癡無智生了俱非故。皆云不生也。三
約境智正會釋。謂智如境故非智。境如智故非無智。四約寂照釋。謂智即寂故非智。不失照故非無智。五約絕待釋。謂智相盡故非智。無智可待故非無智也。下半中
如此無智之智方能照法滅闇故為證也。後六偈中。初五釋上半章。後一釋下半章。五中皆上半舉喻。下半法合。初一愚智性別
喻。二同成虛妄喻。三二性相乖喻。四愚智緣隔喻。五用無相成喻。此五皆顯愚智事別。俱不真故。迷悟斯絕智相盡也。後一釋
妙智勝用。中上半舉喻。伽陀此云良藥。謂能除一切毒。下半法合可知。後一雙結中。上半結佛智勝。下半結上法勝。
[0214b28]第六勤觀理事而無分別故名精進林。十偈總歎佛照無差別智。初一總餘九別。前中諸法性相無差別義。唯佛能知。然委細具知名分別
知也。次句備知。下句深知。別中皆初喻後法。初一真妄交徹喻。謂依真起妄如金現色。非法是妄喻以金色。無體即真故性無
別。又真心隨緣為法非法。心體不殊故性無別。是故楞伽云。如來藏作善不善因。又涅槃云。與不善俱名為無明。與善法俱說
之為明。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此之謂也。又維摩經不二法門品皆是此義也。二兩俱無實喻。謂眾生約內報
喻法。非眾生約外器喻非法。皆無定性。俱不有。又釋。以眾生即無我故。眾生不真。無我不礙眾生故。非眾生亦不真。理事相奪故皆不真。經云。於我無我無二者
是無我義。又以眾生即非故非相亦離。故皆不真也。法合可知。三生無滅相喻。謂生法即無生。猶如無滅相。又此未來當相即無。
猶如未來無過去相。四滅無生相喻。謂生法即不生。猶如已滅法。又過法即無過。猶如無現未。五法體離取喻。謂涅槃離相故不
可取。約報煩惱滅處說餘無餘。而實滅理無有差別。六性無差別喻。謂數法不殊法同空性。七隨緣成異喻。謂以十數為本。增至
多十。智慧於上作百千等解故云差別。然於彼數皆是諸十故云皆是本數。況彼真理隨緣成異。求彼異法不異一真。略無法合。八體堅無壞喻。謂雖同有為而恒常湛
然。九執異乖同喻。可知。
[0214c29]第七達世間空名力成就。林偈意明會染淨空。顯歎真佛。十偈分二。前九會境。後一成行。前中初六約緣起性以顯無生。後三約所執性以
顯無相。前中二。初四顯世法不生。後二類顯出世。前中初二生空。後二法空。前中初一偈半推末歸本。後半以本顯末。謂心隨薰
變以作眾生。心既如幻不真。即心眾生寧容有實。下二中。初由不知世間虛故還復輪轉於空世間。後由不知世間苦故而常流轉於苦世間。此中世間非自作非他作。
有四重。一約外道(云云)。下二類出世中。初標。謂翻此世間名為出世間。世間既空。寧有出世而可取耶。故云二俱非真。上半理
實。下半情妄。後偈釋中。初三句釋顯世空。下句無世對故。出世亦不真。又準此文。但遮世名出。無別表示故亦空也。二約所執
無相中亦二。初二世間空。後一類出世。前中初一徵情後一顯理。前中初句徵體。次句徵相。下二句明凡迷失。後偈中。上半明
情執無。下半明理性顯。後類出世中。佛及法是出世。並約情計。俱無所有。下明成行。上半滅妄見真。下半明法佛常現。
[0215a22]第八照佛法身名堅固林。歎佛法身體寂。十偈分二。初七顯法。後三成觀。前中初二標能所二章。先顯所歎體寂。謂地生草木。然
於地中求草木種實不可得。喻佛應機現有差別於佛求別意不可得。故下云無量身非佛等。後顯能歎平等可見。下五廣釋中。先三偈釋前能歎空。一明業非有。二以
業類身身亦非有。三以業身類識識亦非有。下二偈釋前所歎非有中。先明應機大用。後明體非若干。下三明行益中。一證見法身益。二破相歸真。三證實離相。
[0215b04]第九由觀心真如故名如來林。十偈分二。初六明心作凡。後四明心起聖。前中初四偈半舉喻。後一半法合。前中初二是畫師造畫
喻。喻妄法依真。次二明畫心造畫喻。喻妄依心。後半明畫師不知畫心喻。喻緣起無知。此中意說。一切眾生皆依真緣起。本識
之心隨名言有支我見等薰。有六道身現。緣起虛假不礙無不壞有。是故會攝有其二門。若會緣從實即差別相盡唯一真如。若攝
末歸本即六道異形唯心而轉。約初緣起不存。是真如門故。約後緣起不壞。是生滅門故。是故存壞無二。唯一緣起二門無礙。唯是
一心故。起信論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之謂也。今此文中畫亦二義。一依
壁故唯平也。二依畫師巧心故似有高下也。初二偈明初門。謂初偈上半喻隨薰布異。次句顯異在妄情。下句相盡同真。四大喻真心也。彩色喻緣起虛相也。後偈上半
明真妄不即。上句明能造非所造喻。攝妄之真不即妄。以性真故。下句明所造非能造喻。依真之妄不即真。以性虛故。下半明妄不離真。謂以虛徹真虛盡真現故云
不離。是故不離不異不即思之。次二偈明畫像依畫心喻後生滅門。此畫師心喻本識等能變之心。畫色喻五蘊身所變之報。上半明
能所不即。下半顯本末不離。謂以心本形末所以不即。心變為報是故不離。此明心能變境。心體非境。境從心變。境相非心。從
心變故。境不離心。能變境故。心不離境。是故雖不即不離而要唯是識非唯境也。問前偈但明彩不離四大。不明四大不離彩。何故與此不同耶。答前明真不變妄。此
顯心變於境。故不同也。後偈上半明畫師工巧心喻能變識。無住為本故難思也。下半顯所現畫色喻所變相。各從心現無體可相知。後半畫師不知此畫皆從心現。喻諸
眾生迷自心量。下一偈半法合可知。第二明心起佛中。如心佛亦爾。將凡類佛。如心造凡作佛亦爾。皆從心起。如佛眾生然。
將佛類凡。下二句會以顯同。謂心作佛。心佛無別。心作凡夫。心凡無別。能所依同故云無別也。又釋。此是第二結勸修學中。初
一偈融結本末。本末有三。一唯本謂真理以就性淨本覺名佛。二唯末謂所變眾生。三俱謂能變之心。以依真能變故。此三緣起
融通無礙。隨一全攝餘。性不異故云無差別也。次一舉益勸修。上半明佛已知。舉上勸下。次句勸下同上。下句結明知益。次一
偈明身心不即不離。上半身心相別故不即。下半依心現身故不離。下一偈勸修。上半舉所求。下半勸依理觀。謂此會心入實則
是如來。返此為去故也。又釋。亦是心變佛相而現故也。
[0215c29]第十知佛體用深廣故名智林十偈分三。初三歎佛法身離相。次一明能歎佛得大功德。後六歎佛應現色聲。前
中初一明離六塵相。謂初句離香味觸三塵故云不可取也。次句離色塵。次句離聲塵。下句離法塵。次一離量無量相。無量是
多。有量是少。皆是妄計俱不可取。次一離言說相。有二義。一謂如八時不應說而說故自他無益。二不知法身非言說境。而謂如言而為他說則墮有無。四謗等故欺誑
自他。如下隨聲取義五過失等是也。上二偈明法身心行處滅。此偈明言語路絕故不可思議也。第二一偈明歎佛所得功德可知。第三歎佛應現德。六偈分二。初三明佛
身相。謂無身現身身則無身。後三明佛語相。謂無聲現聲聲則無聲。前中一所現非真喻。謂如如意珠以黃衣映則作黃色。此有二義。一珠非黃而現黃。二所現之黃非
實黃。佛身亦爾。機映而現。二義同喻。故下句答云佛亦如是也。如智慧莊嚴經廣說此喻應知。二能現離見喻。謂依空現色而空
非可見。喻佛應機現色而佛非色不可見也。下一舉法合。謂佛地。大智有二義。一圓明義前喻顯之。二離相義後喻顯之。皆有應機現色。而非色故云莫能覩也。準此
文。自受用身無色等麁功德明矣。佛地論(云云)。第二明佛言聲中。初一明非聲非不聲。各半偈顯以依詮會實。故云離聲不知也。
次一歎深勸學。莊嚴無上道趣實之益。遠離諸妄捨虛之益。後一明非說非不說。各半偈顯。可知。亦是佛地無說說在機緣明矣。
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第十七
[0216b04]初釋名者。十度利潤體名功德。有莊感之功如華結果。眾行交飾如華聚。又德是行體。華是行用。聚是行相。菩薩是人。有彼德
者則有財釋也。此是功德林之異名。如下金剛幢迴向品相似。十行是位法則帶數立名。菩薩之十行亦依主受稱。人法題章。
[0216b09]二來意者。前序分既彰。正宗宜顯故也。又前眾既集。次正說授故次來也。
[0216b11]第三宗趣者有三。一明約三乘寄位法。二明別行法。三一乘普賢行位法。初中諸聖教散說多門統收有十。一因果二度中是因度位。二七阿僧
祇中地前三內第二精進行僧祇攝。三地前四行中成破虛空器三昧行。四法身四德了因中成樂德了因種。五地前方便四人中是第三十行人也。此上並如梁攝論等說。六
六慧中是第二思慧位。七六忍中是行忍。八六種姓中是性種性攝。此上並如本業經等說。九三持中是行方便持攝。如瑜伽地持說。
十地前除四障中是第三伏除聲聞畏苦使得銀輪王報王三天下。第二明其別行者。仁王經第二性種性位有十心。謂觀身受心法不淨苦無常無我。三善根則施慈慧。三
意止謂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已過我人知見眾生等想及外道倒想所不能壞。本業經亦同。又行有二種。一通謂信等
十行。二別謂此十度。此中明別非通。別中復二。一因。二果。此中明因波羅蜜也。此並約三乘教中寄法顯行。第三就圓教明普
賢行者。則此十行中具攝前後諸位中行。一切皆盡。是故此位滿際則至究竟位。如第十行滿云入因陀羅網法界自在成就如來無礙解脫為人中雄大師子吼為法輪王轉
無礙法輪等。解云此是究竟中菩薩猶非是佛。以果分當不可說故。
[0216c08]第四釋文者。此正說中有二品。初品明其所行。後品顯其所成。又初是約位階降行。後是通相始終
行。又初是位。後是行。又初自分。後勝進就初品中七分同前。一三昧分。二加分。三起分。四本分。五說分。六證成分。七偈頌分。
何故爾者。欲明依證起說故先入定。顯法殊勝故佛同加。說時將至故從定起。言不頓彰故略標本分。非略能具故後廣說。顯所說稱周故結證究竟。於所說法令易受
持故有偈頌分。初中何故入定者有六意。同前釋。此中三。先舉入定人。謂行成功德如林說十故不異名入也。二顯非己力。謂推化歸佛故云承力也。三正明得定。謂
潛神證契故云入也。菩薩者標人別法簡佛果。定善伏者舉能顯異。善有二義。一巧能義。二順理義。伏亦二義。一制伏義。二調
伏義。初是約障巧能制伏。令永不起故。云善伏。二是約行修行順理。調伏之行故云善伏。三昧同前釋。
[0216c27]第二加分中三。初總顯能加。二釋加所為。三正辨加相。初中五。一明諸佛現身。二彰佛同名。三歎此得
定。四明由加得定。五彼佛自釋作加所因。初中。問此諸佛為當過萬佛剎塵之外一處併有爾許佛。為當散居耶。答是散居。云何
散耶。且如東方過萬佛世界塵數剎外有一功德林佛。從此向東復過萬佛世界塵數剎外復有一功德林佛。如是向東展轉數至萬佛世界。塵數諸佛各各相去。數亦同
前。如東方餘九方亦爾。又多佛加者增長大眾敬人重法心故。又顯諸佛聚力同說故。二佛名同者四意同前。一令功德林增踴悅故。二彼佛同得此法故。三顯此位中
具因果二德故。四於此門為能加佛。法爾皆得功德林名。以法力故。三歎此得定中。乃能者是希越之辭。顯能入此希有之定。何
故爾者。以功德林默入斯定。眾既不知所入是何。無心渴仰不得為說。須佛歎顯起眾欲樂。四由加得定者。謂彼他方諸佛自說彰已作加令其得定。五釋自作加所由中
有三句。初由盧舍那本願力故是故作加。何者地論釋。舍那過去曾見有一盧舍那佛加菩薩說此十行法能加佛同名功德林。因則發願。願我成佛亦有斯事。今如本成。
是故加也。二云亦是舍那現在威力相感同加。是故加耳。三云又諸菩薩善根之力應聞此法感佛同加故也。又前說十住則云以法慧善根力故。今云諸菩薩者顯前劣此
勝故多也。又前顯自利增。此顯利他廣。又是文綺互影略。理實齊有。第二明加所為中。初句是總。謂欲令汝廣說普賢十行法
界前後諸位及諸因行。無不此至。無不此收故。云甚深。甚深有九種。一養果深。謂長本有之因令成果故。此約自智。二照性深。
謂分折眾生性類差別故。又知性種異故。又於眾生如來藏性開示解釋故云分別。又知一眾生則具一切法門及一切眾生。以性融通而分別故。如下文第八行中云不
離一眾生著多眾生不離多眾生著一眾生不增眾生界不損眾生界。乃至云菩薩深解眾生界法界無二無二法中無增無損無生無滅法性真實。如是等此約所知。
三除障深。謂障約煩惱礙約所知。種現正習無不盡故云離一切等也。若依三乘此中寄伏聲聞畏苦黑障現行。四入法深。謂證入真理境不礙心故云無礙。下偈云悉入
諸法界隨順到彼岸究竟得自在法日之所行也。又亦能入帝網法界相即相入圓融自在無礙之境。下文云入因陀羅網法界自在成就如來無礙解脫此之謂也。五巧便深。
謂巧以一法攝一切法。又巧以一行一位各攝一切。一身赴一切有無俱不滯。如是多門善巧故云成就一切方便。下云窮盡諸佛方便大海故也。六成果深。謂能成就種智
果故。前養據始此成約終。是如量智種別而知故。七理智深。謂如理智覺一切法皆同一性故也。八知根深。謂善知眾生根器差
別。又知生熟不同。又知同一如性。又知一根則一切根等。如諸根海說。九聞持深。謂成十種大陀羅尼。如下第九行中說。下一句
結。謂廣說如上。總別十種甚深之法是何位法。所謂菩薩十行是也。
[0217c02]第三加相中三。初一句告說是口業加。二意加中二。先加後釋。此並當時有事無說。結集者如事而結之。
前中十句。初一總餘九別。問何故此中與法前與智耶。答所與是一。但前會為成解見理增故名為智。此中為成行軌範增故名為法。總中謂起說自在名無障礙。又與無
礙辯令說無滯礙故也。下別中。一於法不疑情無異緣故云安住。又與無畏智令說時心安不懼他壞。二解發自中故云無師。又與同佛智令對眾說同佛無師故也。三
見法分明故云無癡。不雜無明故。又令說時無所知障礙故也。四見法次第故云不亂。又不雜餘乘及世間章句等。五所解真正故云清淨。又智體無過。六所解廣多故云
無量。又是稱法界法門。七所解深勝故云最勝。又與果法相應。八令說時不慢不諂不懈不貪故云無垢。九所得不忘故云不退。又言無退失。又無退於理。又無退屈故
也。下釋偏加所由并身加及起分。並同前釋。
[0217c22]第四本分中二。先行體後行相。體中行業不思者標體顯德。謂此普賢圓融之行具德超情名不思議。此行不思總有十種。一廣
大故。謂以一切身於一切處遍一切時念念頓修稱法界行。是故此行名不思議。二甚深故。謂此廣大行則是思數皆無自性。則
同真如。而彼行相宛然不失。是性起之行故亦不思。三殊勝故。謂超過餘乘非下位圖度故亦不思。四攝位故。謂此在地前能攝
一切前後諸位名不思。五證理故。謂此行能證不思之理名不思議。六斷障故。謂此行能頓斷難斷不思之障故。七利他故。謂此行
能一念廣利盡窮眾生界故不思議。八圓融故。謂一行則一切行一切行則一行難定量故名不思議。九重成故。謂此所作如因陀羅
網重重無盡故不思議。十成果故。謂能成佛不思之果故亦不思也。所以辨十欲顯無盡。如下偈中大龍所行等準知。此約圓教辨。若約三乘則不得作如此釋。以此猶
是有漏位故。廣如法界究竟如空者顯前不思之相。然法界有十。如下說。今舉二門以釋此行。謂行寬名廣。行深曰大。此廣此大
皆稱性成。故曰如法界。虛空亦有十義。如下第八地虛空身處說。今亦舉二義。一行能破相證入畢竟法性虛空故云究竟如空。二行能出生無量愛果如依空現色色無
盡故云究竟如空。下釋中先徵後釋。以此行是三世諸佛之所行故是故如此也。又釋。前行業當觀相善決定。不思當真實善。法
界當勝善。如空當因善。學三世等當不怯弱。餘同前會釋。
[0218a23]二行相中先標數顯要。謂三世諸佛同共說故。二列名。此十行之義略作十門分別。一釋名。二體性。三建立。四
種類。五修相。六定位。七行相。八所依身。九所離障。十所得果。
[0218a27]初釋名者有二。施戒等十從行體為名。歡喜等十約行用為目。今辨後名。於中總名如品初釋。二別名者
施悅自他名為歡喜。歡喜則行名歡喜行。此約自喜。是持業釋。又亦歡喜之行名歡喜行。此約令他歡喜。成自行故依主釋也。二
淨持三聚雙益自他。三忍力息除自他恚恨。四精勤修攝勝德無盡。五止觀雙運癡亂斯絕。六般若照理善現朗然。又觀法實相般若現前。七巧起勝行於空不滯。又以無
著之心起諸所行。八無礙大願攝勝善根深可尊重。九深達根器善於法化。十言行相應不空受稱。又此十中得名有三。謂第八從德立名。第三第五第七約離過受稱。餘
並從功能為目。可知。二體性有二。先總後別。總中有三門。一約所依。以善伏三昧為體。以依此定證十行體然後說故。地論
云此三昧者是法體故。二約本。以本分中行業不可思等為性。此是思數廣大等十義如前釋。以是廣說之本故為體也。三統收。約
境二諦雙融。約行悲智無礙。復心境圓融。無礙法界具無邊德以為體性。思之可見。二別辨體性者各如下釋文處辨(餘門待別作)。
[0218b21]第五說分中釋十行有二分。一果分同性海平等不可說故此中不論。二因分約緣隨說有四重。一唯約比位行。如仁王經及本業
經等說。二唯明自體普賢行。如下普賢行品說。此不依位。三以自體行從位而說。即如此中長行所說。四會攝位相從於自體圓融之行。如下偈中說。今說分中唯辨後
二。文中有二。初明此一世界十行。後如此下明十方界中十行。以此一說則一切說故合為一部。前中有二。初正辨十行。後動地
等顯說益相。前中別釋十行。即為十段釋初行中作六門。
[0218c03]一辨體性有三。一約隨相亦三。一以無貪善根。二彼俱思。三兼取三業無表。假實通論此三為性。此約
初教。二約性或以真如為性故。起信論云知法性體無慳貪隨順修行檀波羅蜜。此顯順同法性之中無貪之功德故也。此約終教。三約實準下文於施門中所攝無盡
圓融法界為性。此約圓教。
[0218c10]二明種類者。施有三種。謂財法無畏。財中亦三。謂外內俱。外中二。一無過之物隨索便施。二有失
之具。謂刀杖羂網毒藥等皆不應施。增不善故。二內中亦二。一約自破慳心於彼有益則便施與。仍亦有二。一施身力等。二施支節等。二若自慳已破於彼或雖有安樂
無饒益。或俱無等於餘有情有廣利樂則不應施與。或天魔等故欲損害菩薩而不與無犯。以救彼惡業故。此上並如瑜伽等說。或初心菩薩未能耐苦。且許而未與是
亦無犯。故十住論令說偈安慰彼乞者。言我初發道心善根未成就願我速成就後必當相與故也。三俱中亦二。一身及王位依正同捨。故云內外施。如十藏說。二吐食
及髮抓皆亦內外施。如瑜伽等說。二法施至下第十迴向於彼當辨。三無畏施者。或以財施濟危。或施法存軀。或施二免苦。皆則
無畏施也。或俱非。謂於怨不酬等。或救拔苦厄。總說有二類。一根緣相應者救之。二作業受報二種定者暫時捨之。又此施種類
瑜伽地持九門。十藏離世間各十門。第六迴向一百二十門並如彼等說。
[0219a03]三收攝者有二。一約三檀攝六度行。謂財施攝初。無畏攝二。由持戒故應殺不殺。由忍故應酬不酬故。法施攝三。謂勤說一心說不倒說
故。由方便等四助前六故。是故十行總在初攝也。二只一財施亦則十度及萬行等如下第七地中說。應知之。
[0219a09]四因果者有三。一隨分果謂大財等(云云)。二位果謂地前因地上果(云云)。三得佛果。佛性論第二云。
捨有二種。一由昔捨物施他今即損於貪愛。二由昔捨法施人今則輕滅無明。由此捨故貪愛無明並稍輕薄。以是因緣得解脫果。又成佛果大功德聚等。如賢首品
說。
[0219a16]五祕密行者。商主天子經云。又復問文殊師利汝寧慳耶。答言我實為慳。又問何故。答若心不捨是即名慳。又問云何不捨
名慳。答我常不捨諸佛法眾而不捨一切眾生。以是義故說我為慳。
[0219a20]六釋文中三。謂標釋結。釋中二。先明財施。後觀察下明法施。前中北臺意法師云。先明行體。後從菩
薩修歡喜行時下淨治此行。又釋分三。初明行順理自慶歡喜。二菩薩修下遂物求心令他生喜。三從離諸我想下明離三輪以成檀度。初中先釋後結。釋中三。初正行施
行。二簡其所離。三顯其所求。前中三。初施主者。對法論第八云。為大施主者此顯數數施義。由串習成性。數數能施故為主也。
捨離一切釋顯主義。則是解脫捨舒手施也。二等心等者。是論中無偏黨施義。三者行成大喜故云無悔。二所離者是對法中無染
意樂也。於中四句。一不望未來資財之報。二不求現在名聞。三不期當來人天勝處。四不悕現在利養。三所求者既不求報等
為何事耶。下十句顯其意。一救現貧苦。二攝令向道。三益令修行出離之行。上三是以施物攝生。四學習諸佛本昔所行。是自
分始。五正憶。是自分終。六勝進始。七是勝進終。上四是隨物而行。八弘顯。此行令他施習。九兼行而說。令他受學。十結傳授意。上三以行益物。
[0219b14]第二對緣行施生眾生喜中二。初總以標舉。二隨方下別顯其相。於中有二。先明修施方便。後於念念下正明成行。方便中貧
處者是依止苦田。願生者是依止願。對法云依止願修。謂由依止本願力於波羅蜜多修習正行。豪貴者是對法依止報修。由勝自體力於波羅蜜多修習正行。財無盡者
是依止大財修成施行。二於念下正明施行中。依對法論第十二中。菩薩依止六種意樂修波羅蜜多。一無厭意樂者。謂諸菩薩於一有情一剎那頃。假使殑伽沙等世界滿
中七寶以用布施。又以殑伽沙等身命布施。如是經殑伽沙等大劫。如於一有情所如是乃至於一切有情界如是施時皆令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速得成就修
行。如是差別施時。菩薩意樂猶不厭足。是名菩薩於施波羅蜜多無厭意樂。二廣大意樂。謂乃至菩提施無暫息等。三歡喜意
樂。謂遇受施者等。四恩德意樂。謂見受施者於已有恩以助我菩提故。五無染意樂。謂雖於有情興大施福而不希報恩當來異熟。六善好意樂。謂廣施之果皆施有情。
又以此福共諸有情迴向菩提。具說如彼論文。此文有四。初明無厭意樂及廣大意樂。無財曰貧。空盡曰寠。二從不以求索下
明歡喜意樂。三作如是念下明恩德意樂。謂生我福故名福田。起我行故名善友。我今應下結報其恩。四從我於三世下明善好
意樂。於中三。初用行成果以濟眾生。二施福與生令先成佛。三然後自得可知。第三明離三輪著成波羅蜜。於中二。初觀解破
執。後如是觀時下觀成捨相。又釋。初通離二執。後別泯三輪前中先七句明離人執。於中福伽羅者此云數取趣。謂數數取諸趣故。舊翻名人是也。依瑜伽第八十三有
八名。一我者於五蘊起我我所見現前行故。二有情者謂諸賢聖如實了知。唯有此性更無餘故。又復於彼有愛著故。三意生者謂此是意種類性故。四摩納縛迦者謂
依止於意或高或下故。五養育者謂能增長諸有業故。能作一切士夫用故。六補特伽羅者謂能數數往取諸趣。無厭足故。七命者謂壽和合現存活故。八生者謂具生等
所有法故。依大般若有十三名。八同瑜伽。更加五種。一作者。二受者。三見者。四知者。五士夫(更檢三本)般若論中釋。二法界下七句明
離法執。一謂眾生界空與法界無別。二體空無取故云離欲。三性無定實。四相無所有。五不能自住。六非可依據。七緣成離作。二觀成捨相中九句。初三見三事空。
莊嚴論云。施有三礙。謂我相他相施相。著此三相布施是世間檀非波羅蜜。以於世間中不動不出故。離此三著名出世波羅蜜。以世間中能動出故。四不見生福之
田。五不見所生福業。六不見因施得異熟果。七不見得等流果。八不見得佛地大果。九不見於菩薩地中所得小果。
[0220a13]第二法施中二。初念傷物苦。二起意饒益。前中謂觀三世眾生。一無明所覆。二四住所纏。此具苦因。三受深苦果。四明闕正濟。
謂不得佛三堅之法故也。我當下起意饒益。於中先自修佛因化他同習。二自當成佛令他同得。令淨對前苦因。順滅對前苦果。下結可知。
[0220a20]第二饒益中亦作六門。一體性者三門。一隨相門。謂於思上假立無表。亦有三事。一思。二無表。三身語表業。故論云菩薩戒以
三業善為性。二約本亦以真如為性。起信論云。知法性體淨無染隨順修行戒波羅蜜。三約實以無盡法界為體(云云)。二種類者
有十類差別。一依梵網等經有菩薩三歸戒。二依善生經五戒。是在家菩薩戒。三依文殊問經八戒名世間菩薩戒。四亦依彼經十戒。謂即沙彌所持者名出家菩薩戒。五
依方等經二十四戒亦在家菩薩受。六依瓔珞梵網十無盡戒通在家出家菩薩所受。七依瑜伽地持四波羅夷戒。觀此戒相多分似是出家所受。亦兼在家。八善戒經及重樓
戒經等八重戒。謂聲聞四重上加瑜伽中四重。故為八。此文局為出家菩薩受。以先受五戒十戒具戒方得受菩薩戒。如四重樓閣漸次成等故也。九依梁攝論戒學云如
毘奈耶瞿沙毘佛略經說。菩薩戒有十萬種差別。十依華嚴經有十十等無盡戒品。如十藏品及離世間說。
[0220b12]三攝行中。依瑜伽論。七眾所持解脫戒是菩薩律儀戒攝。六度十地等是攝善法戒收。四攝四無量等是饒益
有情戒攝。又有攝義。如對法論第十二中說。
[0220b16]四得果者亦三。初隨位得果。攝論名大生攝。故謂即由戒所得勝利勝善趣攝。二由此資糧當得地上所得勝報及自性戒。三
得無上菩提果。謂由律儀戒得斷德法身果。由攝善戒得智德報身果。由益眾生戒得化身恩德果。
[0220b21]五祕密中菩薩亦破戒。如商主天子經云。又復問云如我惟忖文殊所說。汝於今者亦是破戒。答言我亦破戒。
問何故。答若人破戒彼墮三惡道。我故思惟墮於惡道成就眾生。以是義故稱我為破戒。
[0220b26]六釋文中三。謂標釋結。釋中二。先略辨離過以明行體。二菩薩如是下對緣廣顯堅固行用。初中亦三。先舉淨戒行。謂自
持淨戒不染六塵。說此化人成二利行。下顯二意。先明所離。後但堅持下明其所為。其所為中盡不為求世間勝報為何事耶。為有四種。一為離生死大過患故。煩惱
等是苦因。悲苦等是苦果。此是律儀戒所離。二下於眾生不違悲願故云不負。謂稱本弘誓而救拔。故此攝眾生戒所成。三上順
佛意故令歡喜。此是攝善法戒所成。此上是因圓。四為菩提果滿故也。第二對緣廣顯中有三。先明難持能持。則律儀戒。二從作是念眾生長夜下明難救能救。則攝生
戒。三從我當捨離下明難作能作。即攝善戒。前中有六。一非其境逼。二爾時菩薩下深見其過。三是故下明心堅同佛。四不違
方便而內心逾堅。五不為下釋顯堅相。於中先順釋。寧捨下返釋。六自見佛下舉輕況重。謂從自昔初發心來名見佛來。中間至
今未曾起想。是舉輕也。何況從事是況重也。謂想尚不起況有形事。下返結其無。二明攝生戒中三。初念眾生為欲所縛。二我
今下建志標其所作饒益。三觀一切佛下依標順理以法正益。前中五句。一未得思求名憶念。二創見纏染名貪著。三得已深味名愛樂。四久處不捨名常流。五於後不厭
名永沒莫能出也。二標意作益中二。先標所作。後何以下釋顯其意。前中三。先立地前淨戒。二令得地上不退。三成菩提涅槃果。
下釋中。先徵意他人有惡於已何急。下釋。此是我業。謂令眾生立於淨戒乃至涅槃。是諸菩薩家業法爾。是故應作。三世諸佛本
在因時亦同作此。安人淨戒乃至涅槃故云離諸非行。下傷已不及行之太晚。由我無知昔來不作。今始方為。猶恨遲耳。三依標順益中亦三。初總明得平等法為說
除倒。二不離眾生下辨釋倒相。即是平等。三悟一切法下明觀解之益。第二中眾生是依他緣起性。顛倒是妄想所執性。謂依似執實。不離生有倒依執似起。不離倒
有生。二倒能起生倒內無生。生能起倒生內無倒。三倒從生起而非生。生從倒有而非倒。四即生非倒。倒非內。離生無倒。倒
非外。五生亦爾。相依相奪俱非內外。空無所有下類餘一切法。皆是虛妄不實。三觀益中。先自知之益。未度下化他益。於中九句。
一令度苦。二令脫集。三授與戒學。四與定學。五與慧學。六令離麁惑。七細習亦盡故云清淨。八令得涅槃。九得菩提。第三攝
善戒中五。一起願心修善上順故令佛喜。二出所喜事成就佛因安住佛果。三成觀解謂覺眾生平等了法亦空。四遠離染障。於中離惡是捨業障餘是煩惱。五成就淨
德。初句是因。悉得下成果。初得教智。後空慧是證智。
[0221a24]第三無恚恨行即是忍度。亦作五門。
[0221a24]一體性者。瑜伽論云。忍有三種。一耐怨害忍。以無恚善根相應慧數為體緣眾生為境。二安受苦忍。以精進相應慧數為體緣法為境。
三法思勝解忍。以定慧二數為體緣無法為境。以正智入觀境智同如故。又通論四法為體。初無嗔。次勤。後慧并思。是三業通前
故也。又起信論知法性體無嗔離惱故隨順修行忍波羅蜜。
[0221b03]二修忍方便者約初忍。莊嚴論云。由三思五想即能忍受。三思者。一思他毀我是我自業。若報即重自造苦苦不
由於他。二思彼我俱行苦。以彼無知於苦加苦。我今有知云何復爾。三思聲聞自利尚不以苦加人菩薩利他豈得以苦加物。五想者。一修本親想。一切眾生久來無非
親屬故。二修法想。打罵者不可得故。三修無常想。眾生性是死法尚不應嗔。況加害。故四修苦想。眾生不離三苦。止應令離不
應加。故五修攝取想。本願令樂不令苦故。又智論云。若被毀害但思對治法不應起瞋。如遭風雨但求遮法而不嗔之。廣如智論有多門辨。
[0221b16]三種類者。或唯一。謂忍度。或二。智論云一眾生忍二法忍。或三。如前。或五。謂信忍等。或十如下十忍品及離世間品說。
[0221b19]四祕密者。商主經云。又問文殊汝有嗔恚心耶。答言如是。又問何故。答寧不嗔心。是不愛耶。答言如是。文殊言。我
於煩惱二乘無有愛念。以是義故我有嗔心。餘門如別說(云云)。
[0221b23]五釋文中。釋內初標行顯意。二菩薩成就下對緣辨相。前中初一句總以標舉。謙卑下別顯。先顯自行。後教人。
前中先約三業性有忍想。謂自謙敬他是心忍相。和顏是身忍相。愛語是口忍相。下約離三毒現成忍相。初約離嗔。謂不自害
等。自有苦事不能安忍。自刑害等。違安苦忍行。於怨不加名不害他。此是耐怨忍雙辨前二故云俱也。智論有二忍。一於違能
忍。二於順能忍。上是違忍。二約離貪。於順能忍。謂不為名利起慢自高傲他及俱並可知。三約離癡。不言自是離慢也。不虛是他離諂也。雙離不俱也。又於所作自
不言是。於所愛處不言是彼是。二俱捨不言兩是。此是法思忍相。又釋。約三業。初由和顏故不害。次由謙卑故不舉。後由愛語故不是也。二教他化亦是顯意。為欲
教人斷惡先自修忍。於中先教離過。二以大忍下成治行。謂具三忍治三毒等故云大忍。二對緣辨忍行相。謂難忍能忍。於中
有二。先廣舉害辱。二於辱能忍。前中四。一多眾生。二多罵辱。三多傷害。四經多劫。此難忍也。二安心能忍。於中亦四。一深見嗔
過忍。二思往勵今忍。三身苦俱空忍。四同佛攝生忍。初中遭苦生恚。反舉不忍。下彰其過有八句。初七失自行過。於中。一
不自調心過。二不護身口過。此二無戒失。三明無慧由瞋覆心不見法理名不明了。四由瞋暄心令不寂靜。此障修定方便。五障修正定。六行虛非實過。上是妨善
失。七增惡過。謂由自愛身不受他侵故致瞋惱以增惡業。下明失利他過。何能令喜明無始善。而得度脫明無終利。第二思往自勵中。謂自思於往昔因護此身心。起
諍造惡受苦無窮。今若不忍更重增苦。多劫無憩。以此自勵令心喜忍。又釋。由我有此身心為苦因故。令他得有所惱害事。苦本在已。何不自責。故涅槃經云。因
手刀杖及以我身故得名打。我今不應橫瞋於他。乃是我身自招此咎。譬如因的則有箭中。我亦如是。有身有打。以此自勵。又釋。我於往昔未曾不有凡愚身心。或由
惡業於地獄等處尚無量劫虛受大苦無一饒益。況今受此小苦成就菩薩大忍之行。以此自勵。故生歡喜。對前門忍說此為重。勸心不退勵心令進。由見此益於
辱喜受名心歡喜。調心離忿。攝不造惡故云調攝。下釋調攝意。先徵後釋。為令自他住無上法故此亦是安受苦忍。第三身苦俱
空忍中。對前二門說為復更思也。思益經云。諸法念念滅其性常不住。於中無罵辱亦無有恭敬。若節節解身其心常不動。知心不在內亦復不在外身怨及刀杖皆從
四大起。於地水火風未曾有傷損。此中初是生空。無真實下明法空。此自觀也。諸法空下明利他。方欲為他說空。豈得自迷不
忍。是故下結可知。此亦法思惟忍也。第四同佛攝生忍中。先有七句念眾生苦。後一句欲同佛救護。前七中。一愍其有惡。二益
令修善。三安其樂果。四不令著樂故云攝取。五速令至佛故云不捨。此令至地前。六令得地上不退。七令得究竟菩提果也。下明同佛行。謂諸佛因時修行此法我
今亦同方於眾生作大饒益。何容不忍反加惱害。故云佛所行等也。
[0222b01]第四無盡行即是精進波羅蜜作四門。
[0222b01]一以勤思二法為體。依起信論知法性等。
[0222b03]二種類者。依瑜伽有三種精進。一被甲精進是始修。二加行精進是次修。三無厭足精進是修究竟。以三業策勤為性。依此文
及下離世間品俱說十種精進。
[0222b06]三祕密者。商主經云。問文殊汝有懈怠。答言有。又問何故。答夫懈怠者不以身口意發修諸行。我今如是。亦不發行亦不欲行不捨不
取。以是義故我名懈怠。
[0222b10]四釋文。釋內有二。先標行顯意。後從菩薩成就如是精進下對緣辨相。又亦前是當位行體。後是難
行能行淨治此行。前中二。先標行。後菩薩復作是念下顯意。前行中二。先行體。二彼菩薩下明離過。前中初句總餘九別。別中過凡
名勝。二越小名最。三修善行極名第一。四化他行極名大。五離過行極名妙。六上能過下名上。七下不能加名無上。八下不能
齊名無等。九過下同上名無等等。二離過行中離大小煩惱。通有十種。如文(云云)。上是被甲精進亦名勤勇精進。二顯意中。初不
欲惱生顯其所離。後正顯所為。此中有二十句分三。初三為斷惑。次七為知所化攝生。後十為知法理。初中初句伏離現行。次
句正害種子。後句離殘習氣知所化中。初一總餘六別。別中初二知染過。一知苦報轉。二知惑集因。後四知受法之器。一樂欲
多門。二分齊差別。三根有利鈍。四心所念異。三為知法中。初句總餘九別。別中初四為知佛理法。一知如來藏具恒沙功德不
空實性。二知如來藏在染當相平等。三約因位前後三際不殊。四在果淨位亦無生平等。又此三亦是三種佛性。初約自性住。次
約引出。後至得果。又初是地論中自性無生。次數差別無生。三佛果作業無生。次二為證果法。初句標。下句釋。謂以一巧智門廣攝
佛果之法。次二欲知佛果大用法。一知佛無盡神通德。二知佛權實智慧德。方便是權也。後一句知佛教法。又亦得。初四約加行。
次二約正體。後三約後得。又此二十句中。初三約自利。後約利他利他中。初七知所化器。次九知化法藥。後一正以法授機。可知。
第二對緣難行顯行堅固。於中有二。初假舉重苦以要問。顯行。先二問後兩答。二假以塵海令數要顯。亦先問後答。答中二。初
令他免苦利。後自他成果益。此上亦是攝論中難壞精進。瑜伽中無厭足精進。
[0222c19]第五離癡亂行即是禪波羅蜜亦作四門。
[0222c20]一以別境中定為體。起信論知法性等。
[0222c21]二種類者。依瑜伽亦有三種。一現法樂住靜慮謂八定等。二饒益有情靜慮謂依此起四攝攝有情等。三引神通功德靜慮謂能引
十八變等。又下文有十種以顯無盡。
[0222c24]三祕密者。商主經文殊言我有亂心。何以故夫亂心者無有住處。我於聖中心得解脫。成就一切諸眾生故無有住處。以是義故稱我亂心。
[0222c28]四釋文。釋內由修觀離癡習止息亂。梁攝論云。諸菩薩於諸位中常修二行。一不顛倒。二不散亂是此行也。文中三。
初是現法樂住禪。二是菩薩成就寂靜下引生功德禪。三菩薩聞此下利益眾生禪。初中二。先總後別。前中十一句。初二句標二章。謂初
句標離亂後句標離癡。次八句歷法通辨。相從為四。初一約所受持。次二約流轉受身。此是悲願留惑受身故不癡亂。下六地云
死有二種作。一以不知故。令後生相續者是約凡夫說也。又大集經云。凡夫受胎。男於母生愛女於父生愛。是故入胎癡亂也。
又在胎內情識分明出時苦逼。遂即昏亂。菩薩異彼。入出俱無癡亂等也。又瑜伽第二云四種入胎。一正知入而不正知住出。謂
輪王二正知入住不正知出。謂獨覺。三俱能正知。謂菩薩。四俱不正知。謂所餘有情。次三約修道起行可知。後二約覺離魔事。以修止觀時多為魔邪鬼等惱亂是故辨
之。如起信疏中(云云)。下一句結多劫修也。第二別辨中二。先明離癡。後明離亂。前中初牒前。於無下顯後。於中先由離癡闇聞
法不忘。二何以下釋成。前中三。初總。二所謂下別。後菩薩聞此下結。別中十七句法。一體深。二相妙。此二理法。三具德。四多德。此
二行法。五教法。六因法。七果法。八欲願法。九處世離染法。十巧分別於世法。此二智法。十一所知普遍名廣法。十二所知多門名
無量。十三明了剖折法。十四真通名共。十五俗別不共。十六因位所知有限量法。十七果位所知無分限法。下結。由離癡闇雖聞多
法經久不忘。下釋中。先徵。後釋有四句。一不惱他定。二常護正法。三修善不歇。四智慧常行故不忘也。二釋不亂中二。初聞多
聲由無宿障。是故不亂。後如是等下聞廣大聲由善觀察是故不亂。前中三。先聞六聲。次明十二不亂。後無四障。釋十二中。初
八自行不亂。後四利他不亂。前中一知聲體空故念不亂。然菩薩於六塵境悉能不亂。以高大聲是動亂中強是故偏舉。二正定不
廢。三所緣不錯。四入理不錯。五檀等常行。六本心不忘。謂習菩提願。七念佛定。八證真理下明利他。一將起化智。二正成化事。
三化所成益。四觀化事空。雖聞彼聲不廢此等。本所常行故云不亂也。下釋成所由中由無四障。謂前二不行惑業兩障。後二尊人重法。故得如是。不為亂也。第二廣
聲不亂中二。先總明廣聲不能亂。二釋不亂所由有三。初尋思方便觀。先觀聲相生滅不停。次觀彼性亦不可得。後觀能聞緣會為聞亦無聞者。二聞好惡下明如實離染
觀。三知一切下明正證法性觀。於中先明相盡與法性等。後明性顯此聲非直不能壞亂菩薩正念乃與菩薩作入法性境反成長道緣非是亂心境。如幻三昧經中。
假以大地為鼓。須彌為槌。於須菩提耳邊一劫打鼓亦不能令微念心亂。何以故。入空定故。第二引功德中引成六種功德漸次增長。初明離亂得定。二離癡引智。三定
增攝伴。四智增長悲。五定圓無間。六智滿當果。第三益眾生定中三。初益令離亂。二於一切下益令離癡此令成因。三究竟下益令得果。
[0223c04]第六善現行即般若波羅蜜。
[0223c04]一以別境中慧法為性。
[0223c05]二種類者。唯識論云有三。一生空慧。二法空慧。三俱空慧。瑜伽亦三。加行。正體。後得。又有四慧。一能證智。二後得智。三
利他智。四俱生慧。下文十慧以顯無盡。如彼應知。又智論云。若無般若五度如盲。是以慧眼道餘令得成波羅蜜。
[0223c10]三祕密者。商主經云。文殊言我是無智。何以故。夫無智慧者不畏生死不悕煩惱共迷惑眾生同處娛樂。我亦於生死煩惱中不畏不
悕。共迷惑眾生一處安住。同彼娛樂為成就故。是故稱我無有智慧。
[0223c15]四釋文內有三。初牒前起後。二無所依下正明行相。三是菩薩住此下彰行益用。初中四句。初二合標。謂無所有三業體空。無所示現三業用
空。後二開釋。謂開染淨。無縛染空。無脫淨空。釋前體空。下句開釋用空。由此體用染淨俱空名為寂滅身口意業。欲依此起觀
照達深理故先牒舉。二顯行中四。先明加行智。推相入實觀。二不生不滅下明正體智。相盡證實觀。三菩薩作如是念下明後得
智。依實起相實無礙觀。四以大悲隨相攝化觀。由是即實之相故唯相亦無過。前中初三句明唯識無相觀。謂觀所取相空。始無所依終無所住。何以知境空無依住。以
隨心住故。此明正住唯識觀。此即依識遣妄境也。辨中邊論云。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舊論云。由依唯識故境無體義成此
之謂也。次明識體無生觀。無量心等者觀能取心性同一切所取法性同無性相等猶同也。此是依無塵以遣識。辨中邊論云。依境無所得識無所得生。舊論云。以塵無有
故本識則不生。此之謂也。示現無相相者印前所取空。謂無相之相現前故也。深無底者印能取識空。以識空為本。識盡故無
底也。如如性者雙印二空。謂心如境如。同一真性。雖於如中無相可起名離業報。然此加行能起正證故云善方便出生離生。離生則是證位。謂總結前加行有起證功
能。自下第二明正證智。謂境智相如之理不為生滅所遷故云不生滅。泯同真理故云涅槃等。此明不有。不有即是不無故云非有說有。有無既絕言猶無起故云言語道
斷。簡證異比。謂世智有依住。此中無倚故云離一切等也。自下顯證益有五句。一增善益。由證真故令先所起善極倍增長故云長養等也。初剎那無流智起則更受
薰成令其增益故也。二明斷障益。謂順證名入。捨妄名離。斷煩惱障種名無縛。害所知障種名無著。三證真益。謂證昔未證
之真理。四超位益。謂過世間也。五起智益。謂由此證理能起後智分別世法。第三明後得智中二。初明以理會事方便思求。二菩薩解如是下明理事無礙彰如實正解。
先總次別。別中八句。初解世寂滅知妄體空。二解佛深法知真離相。三染淨雙融故等無別。四即染恒淨世入佛法。五不染而染
佛法入世。六染淨門別故不雜。謂全體即淨而不失染。舉體則染而不失淨。是謂染淨不二而二。七釋不雜義。以世法虛故不待壞不礙存。以不待壞故未曾不即佛
法。以不礙存故未曾雜於佛法。故云世法不壞。八以佛法真故不可破不礙隨。不礙隨故未曾不則世法。不可破故未曾雜世法。故云佛法真實等也。又釋。佛法雖
入世間不為世法所壞。何以故。以真實法界不可壞故。問若爾何以不言世法入佛法世法亦不壞耶。答以世法入佛法可有壞盡故不論也。以真妄不齊故如此
也。所以如此蹂蹋染淨為欲常於世間攝化而恒住涅槃故。下大悲攝生而不乖觀理者是此法也。第四大悲觀中有五。初安住三世等明依理起悲。二建攝生志。三以己
愍物四自誡不捨。五對緣正救。第二中五句。一我不成生誰成者化令成善。二調離惡業。三寂滅煩惱。四喜得因成。五淨得果
滿。三以己愍物中。是一句顯己所解。後正愍物苦有二。先明具諸重苦。二不離三障下無解脫樂。前中法喻合。法中見生。受苦
是現苦。趣危徑是當苦。此是苦果。煩惱纏是苦因。合法中。恩愛繫是苦因。在生死等是苦果。此四惡趣義(云云)。其閻羅王依諸聖教
說有五種。一是地獄趣攝。如瑜伽第二說。二是鬼趣攝。如瑜伽菩薩地說。更有經文未見。三非二趣攝。如此經文別有閻羅王趣
故四是變化作。如觀佛三昧經第五說及二十唯識論等說。五是菩薩作。如瑜伽第七十七云。炎魔名法王。為作益為作損應言唯作益。故知是菩薩也。又正法念經中。
閻羅王為罪人說偈言。汝得人身不修道如至寶所空手歸。汝今自作還自受。叫喚苦者欲何為。問此王為斷中有眾生。為斷本有眾生。答斷本有眾生。以中有不在地
獄中故。無解脫樂。中初明有障。謂不離煩惱業苦為三障。下明無脫。文有三對。一無脫因。謂癡闇是有障。不見真明是無治。二
無解脫果。謂無窮生死是有障。不得脫亦無治。三成前二。謂初明有障。不覩正道明無治。
[0224c15]第四自誡中。眾生有是重苦。若不先化彼而自先成不應道理。第五正攝生中三句。成善調惡度令解脫。
[0224c18]第三大段行益。以此般若行勝餘行故。是故前諸行後皆無此益。如文可知。
[0224c20]第七無著行以無住心集諸善根。又以悲智相導巧無住著無著之行。無著則行則方便度也。以後得智悲為體。種類者有二。唯
識論云。一迴向方便。二拔濟方便。下文有十種可知。
[0224c24]釋內有三。初自分行中修無著行。二菩薩於諸佛國下勝進行中修。三於一念下明成滿行中修。前中二。初明大智行
彰自利無著。二菩薩如是觀真下明大悲行顯利他無著。前中三。先見淨不染。二覩穢不嫌。三雙釋前二。初中二。先別釋。後此菩
薩下牒結。前中十四句。初四成淨土行。於念念中是無間修也。於中一觀嚴剎無著。二詣佛供無著。三造修巧無著。謂無所行是無著
也。四所成業無著。謂思是業體泯以入真名無思法住是無著也。二於念念下十句明法身行。於中初三見佛寶無著。次二於法寶
無著。初一聞法處。後一正聞法。次三於僧寶無著。一見僧處。二見聲聞僧。三見菩薩僧。上八於三寶境修無著行。下二於自己
行修無著行。一於攝法行中修。二造修正行中修。二牒結中二。初牒前淨土行。二見佛下牒前法身行。下結以成嚴。謂以此等法嚴彼淨土。結別成總顯初句也。二
於染無著中唯一句者。以淨法順求易著難捨故約多門。三釋中先徵問。一切世人愛淨憎穢。菩薩何故不如是耶。下釋中。初對問總釋。觀染淨法寂滅平等故。無憎愛
下別顯六對法。並相待相奪。各無自性故不憎愛也。第二大悲行中。初牒前入後。謂牒前觀法性智。便則順入眾生性中。以同
性故。是故化生而常無著。下正顯相有七。一於所化無著。二於化法不著。三於化心無著。謂大悲同果住佛所住。四於化教無著。謂隨方言異故云種種語等。五於
化處無著。謂六道等是眾生所居。又是化行無著。謂以二乘等是所化行處故云道。六於起化所依無著。謂依三昧起化他事。七於遊剎無著。此等並於諸行及事令智圓
轉而無滯著。第二勝進行中三。先自成勝行。二得受記已下大悲攝化。三不著身下大智照理以顯無著。初中九句。一悟實教。於
前所遊諸佛國處以無著心領解佛說盡理之教故云實教。二尋教得旨故於道無礙。三依教立行故云於法已立。四因修行成故云具菩薩行。五行成不動故云住菩薩
心。六依心成德故云成寂解脫。七德成離相故云不念著所行。八離相入證故云住淨道。九證成攝果故云受記。受記義如下離世間品中具說。二大悲行中二。先念眾生
無善有惡。二爾時菩薩下興悲濟度。又前是大悲增長。二是大悲隨逐。前中二。初明由癡愛故流轉生死。謂不知苦無見滅。闇
無信不斷集。心不真者遠離道。此上癡過也。常行染者是愛過。流轉者由前癡愛集業故苦果相續。二不見佛下明由邪見慢故
受種種苦。於中二。初由障故不遇正人法。是故起邪見。二不求下明由慢故謗正人法入魔邪境。於中初不求善友。二聞空生怖者拒聞正法。三不正思故謗。四棄捨等
明倒修行。下明由此邪慢著有受苦。二爾時菩薩見下結悲心增長不著自善。二大悲隨逐中三。先起化心。次顯無著。後成化行。前中初總顯意。謂為多眾生各經多劫
各無暫離不去如毫端。明大悲心隨逐眾生如犢逐母等。二別顯悲深。謂多處各多時為化一生。多生亦爾。念念不絕明無間修。下一一毫處具等明起化行。是長時修
也。第三大智照理以明無著所由。於中先有十句直辨無著。後何以故下釋成所由。釋中先徵問。何故菩薩一切不著。下釋中約
八喻顯。一謂總釋。以觀一切緣起法界非有為有猶如幻故。是故不著下次第遣疑。疑云世間幻火不成燒用。佛今出世廣益眾
生。豈同彼耶。釋云如電亦有照闇等用。豈是實有。然電有三義。一忽有義。二照闇義。三速滅義。佛果三義。一即寂起用。是忽有
義。二即用恒寂。是速滅義。三寂用無礙廣益眾生。是照闇義。此顯上於佛不著。三疑云。若佛如電何以菩薩起行往求因既不
虛果寧不實。釋云菩薩行如夢安得是實。然夢亦三義。一體無義。二現實義。令夢者見有故。三有用義。與覺為緣故。如夢中因走遂便驚覺返顧無來不走望自身本不
動。菩薩既未成佛。於自心大夢未究竟悟。是故修行亦有三義。一證理故空。二無明未盡故實。三能成佛果故用。謂於無明夢內
勤勇多劫。豁然大悟佛果現前。返望夢中都無所作。順顧本性具德宛然。如下第八地中夢度河喻知之。由此釋上文於菩薩行無著。四疑云。若菩薩行如夢無所有何故
經說此是菩薩行此是二乘行。釋云所聞法如響。響亦三義。一以聲谷等緣成義。二無本義。三言詮義。聖教亦三。一機感佛應。二當
體無本。三稱根詮示。是故此教是不說說也。此等釋上於自行無著。五疑云。向說果行等可狹是空。世界事廣。此應為實。釋云如
化。化亦三義。一神力持起。二非眾生數。三有眾生用。世界亦同。一自識變起。二性相無實。三盛貯有情。此顯上文觀淨穢國心
無所著。六疑云。若土如化不有何故彼因有善惡差別。釋云業報起如摩㝹摩化身。古德釋云。此名重化之身。謂化上更起化。是故
因果俱化故也。今更問三藏師。摩㝹摩此云意生。或云意成。即意生身也。彼身更起化故復云化身。此亦三義。一兩化俱非有。二
兩相現宛然。三有因果生酬之用。業果三義同此準知。是故即有是不有也。七疑云。若業果俱空者眾生報類由何差別。釋云由
心畫故畫像亦三義。一平泯義以同壁故。二有高下義以畫工不失故。三無礙義平高無礙故。眾生亦爾。於真如平壁心畫成像。一是空義泯同真故。二有義業果不失故
心隨薰變故。三無礙義謂空有無礙。則是全空相宛然相顯無所有是故攝化不廢。恒無所化故不著也。八疑云。若眾生如此何故菩薩赴機說法。釋云所說法如實際。謂
即此言說常同實際。非謂無言方為同彼。向來四門釋上利他行中無著義。第三就究竟滿足行中明無著者。於中三。先自行。
二化他。三釋成。前中三。先行廣一念是時速。二滿十方是處廣。三行大。四如法界顯行勝。五如空彰行廣。謂由照見法性而成
此稱性之行。二明解廣。謂解知諸佛證理決定所有方便。三釋成前二以顯無著。謂由了知自己之心迅速一念能遍十方世界。頓成解行如前成就。又知己心性隨緣而
起即亦無起理事無礙不一定住故云迴轉迅速。由此故能稱法而起大行。二大悲利他行中。先行。後乃至下明無著。前中五句。初
覩勝生喜。二起大慈下自他不憂。三未成下標其化意。謂成善調惡。四遠離下明起其化行。五若聞下在有正化。謂一言音不
同。二造業各異。三諸方法則名施設。四攝眾差別故云和合。五趣向不同故云流轉。六所修各別名諸行。七分齊差別亦是所緣。八
得位亦殊。九趣果不等。十我當下起願正化。三雙釋可知。
[0226b12]第八尊重行作五門。
[0226b12]初釋名。菩薩願行深廣高勝可貴立名。
[0226b13]二體性者。以大願為行體。然是後得智故。瑜伽第四十九云。悕求後後地智殊勝性名願波羅蜜多。又以信欲勝解三法為性。又起信論
(云云)。
[0226b16]三種類者。唯識論云願有二種。一求菩提願。二利樂他願。或四弘五願。如瑜伽說。或十願如下說。
[0226b19]四功能者。由此大願通遍諸行。由資令高勝。從此功能名尊重行。
[0226b21]五釋文辨相內有二。先明自分行。後彼菩薩下顯勝進行。前中有三。初明行起所依。謂諸善根。善是順理義。根是增上義。生長義。
於中九句。初一總餘八別。別中。一起行心堅。二高出情表。三行深難測。四生德廣多。五證寂難動。六行妙無對。七取捨心息。八
廣行同佛。具此諸義故名尊重。第二正顯行相。於中有四。一內心堅謂起願行二念。二外緣勝謂逆順二緣。魔是逆緣亦能成行。
三行成尊重謂淨苦二行。四願成不退。第三此菩薩下明行成利益。於中安住尊重行已者結此自分行已成也。念念下正明二利。先自利中於患轉離於德轉增。理實通
增一切行願。約願顯者以此是願度位故也。下明利他。由此菩薩內具實德。令外見聞皆不虛也。第二勝進行中三。初修成尊重心行。二依心修成尊重慧行。三依慧修
成尊重悲行。初中亦三。先明修無礙心行。二菩薩如是下明修無盡心行。三而菩薩下雙結二行。初中二。先依理起化明無礙行。
二於眾生數下明理事混融無礙之行。初中法喻合。問既不趣生死不趣涅槃應言不住。此二中流云何偏言不住生死中流。答遠法師釋云。前不趣二處是離有也。不住
中者是離無也。謂生死無處名斷中流。不住此無故云不住中流。今更釋如東流水。不住南岸。不住北岸。亦得說言不斷北岸中流。以中無別體約岸分故。若爾南岸亦
得。何以不言涅槃中流。釋以所度眾生在此岸故。是故偏就生死而論。約彼亦得。問何以離岸無別中耶。答如於一切眾生以如水之如來藏為彼岸以如波之妄心為
此岸。以即波之水非動故彼岸非此以即水之波非靜故此岸非彼。由此義故兩岸俱存。又以非動之水即波故彼非彼岸。非靜之波則水故此非此岸。非此非彼是謂
中流。是故菩薩居中未嘗不即則。凡小在岸未甞不即中。依此義故。菩薩是能化終是不能。眾生是所化終亦無化。以中邊相即能所圓融無礙思之。二理事混融中作二
釋。一約相。二就實。前中初句是總通於一切。心無所著下別顯中。先直辨有五對十句。一上云無著者非是於一眾生無著餘皆
有著。亦非是多離一蓋。以一切俱不著故也。二益以修善不增。化令斷惡不損。此望因位未成果說。三善滿果起不生。惑障永
盡不滅。又功德果滿不生。住大涅槃不滅。此望初成果說。四縱皆成果。生界不盡果位不長。此望已成果後說。五雖如上說無增損等然此化事成益不虛。化事雖復不
虛然不違前說。故亦無二。此都結前也。下釋中二。初中徵問。現化眾生有增有損。何故乃言無二。釋以生界同法界是故無增
損生。滅等無倚著。釋前不著一多等。後釋中。先徵問。設同法界豈得無二。釋以法界無二故令生界亦無增損等二也。二約實
釋者。初句顯菩薩自心無染。以有著之智不能照此無礙法故。下顯無礙相。初五對中分三。初二為一。會事令融。一多無礙。初
標後釋。著猶置也。謂於一眾生置多眾生於一不增於多不損。於多置一返上可知。眾生界者是如來藏也。以性通相融故得事隨理而無礙。次二為一。明事已同
理起盡無礙。亦一標一釋可知。後一雙結前二。明理事無礙。謂同真理而不失事故云不虛。現事相而即真。是故無二。下釋中
二。先釋事同理。後釋以理攝事。不增不減經云。眾生界法界無二無別。即此法身以惑污故流轉五道名為眾生。又云。法身則
眾生眾生則法身。法身眾生義一名異。又云。若有言眾生界法界有二有別者。我說彼人名一闡提也。第二菩薩如是下依無盡
心修無盡德。於中二。先直顯後釋成。前中先依理起行後勝德自嚴。初顯福勝。善能分別下明慧深。以照法原際名到彼岸。二
悉分別下明外化普應。初身業普現。次意業無染。後語業廣說。二釋成中法喻合。法中謂雖於一切法離諸欲際而不斷自行之道
不捨化他之行。是故依寂起行行德無盡。令前二利德相殊勝故也。言功德無盡者德廣也。入淨法界者證深也。合中二利可知。三雙結者謂融前二心為一行故。是故形
奪兩相俱泯。於中五對十句。初對約行修。謂究竟是無礙心行。以入理息求故非究竟。是無盡心行以生德無窮故。以生德則入理入理恒生德是故雙非。下並準此。二
約斷惑。謂照惑性空無可斷離。異本末照故非不離。三約證理。謂由理無相非是可依。則由照此無依之理。令智圓明非是不依。四約所成。謂證理之時約染空無可
捨故非世間。淨非斯有故非佛法。又無染可厭無淨可欣。五約位非凡少。謂得果是二乘四果等。自下第二依心修成尊重慧行。於中初句牒前起後。謂成就重心是牒
前心也。修習菩薩行者正明依前修習智慧之行。於中二。初明照行入理智。二譬如虛空下理行雙融智。前中初明化行無教。二
自行無念。前中初五對十句。正顯可知。二何故下釋成。於中無受無轉者。無正法可領受。無邪惑可轉滅。又不納異緣故無受。正
行堅住故無轉。又於上五對二乘等法而能不受。於不教正理而能不轉。秤理起行而無退歇故云不退也。二自行無念中二。先正顯後釋成。前中行是寂滅時者牒前也。
不念等正顯無念。此同八地無功用行故無念也。不為十法動念。謂三時三科三位。內是正報。外是依報。內外具二。又根境識三亦
得。後一就位結。以此位中雖修大願而亦無念。下釋中二。先釋何以無念者。以了達諸法平等之中無有智行而能趣向所緣所成故無念也。後釋何以無向者。以能向所
向無二故無二亦離。故云無不二也。又此亦是釋前起後。謂理行不二釋前也。雖合而無二然能所宛然。故云無不二。此起後
文也。二理行雙融智中二。初正明理行無礙。二此菩薩下明功成德立。前中二。初法喻標起。謂無差別顯行同於理行相泯也。非不
成等明理同於行行功存也。此二是一行准喻中只非無此無差別之虛空。非謂有餘物。是則法中非不成此無差別之正覺。非謂無別約理成等約行。此明以無成
為成思之。下釋中。先釋無行之行。後釋行即無行。又初明理不違行行攬理而成功。後明行不違理理泯行而歸寂。先釋初義。
謂攬理之行雖萬行而恒寂。此是八地之行也。於中初一句正顯真理不違正行。下彰即理之行相。先自利行。二調伏下利他行。不
壞因果結二行。謂不礙存故不待壞故也。下釋行不違理可知。二明功成德立中有二。初於佛能等。謂三世如來皆同成此無礙
之行。今亦得彼是故同也。此是總。下別辨。初顯內本覺故云不斷佛性。二行雖即理而造修恒起故云不壞正法。是故等佛。二於
法能興。初句總。辯才下別顯有三。初興法之辯無染。二安住下明興法之智無畏。三不捨下明興法之行無著。第三依慧修習尊
重悲行。於中初明牒前起後。菩薩如是成就尊重智慧者牒前所成深智慧也。修菩薩行者依彼修此大悲行也。下正顯中二。先總標悲行之意。謂先化令出障教化成。下
化令住道。又前令出惡難得人天益。後令出生死得解脫益。二如是教下以事考心顯成悲行。於中有二。初明心無異求。二但
欲調伏下唯為益生。前中先直辨後釋。前中先惡人後善人。謂設彼惡人各有明慧善友滿世間。我終不為名利等故競化為修。又
釋。菩薩終不於邪見惡人捨化。以彼不顧恩不得名利故。於明慧善人而攝化。以彼顧恩得名利故。云我不為善人得名利處修菩薩行。下釋無異求。一縷是利中極
少。一愛言是名中極少。少尚不為。況多也。二唯為益生中。亦先直辨。為他調者授三學。淨者令斷惑。度者令得果。下釋中先徵。
何以不求己安但為益生。釋云一切諸佛法如是者舉佛類己。下彰己同佛。於中初化心同。二欲令下化益同。
[0228b03]第九善法行中作七門。
[0228b03]一以得善巧智力說法為機故名也。
[0228b04]二來意者。大願漸淨增成力度。又(云云)。
[0228b05]三體性者。又依攝論以後得智大悲無邊智能為體。
[0228b06]四業用者。依攝論有二種。一思擇力。能伏一切正行等所對治障令不起。二修習力。能令一切善行堅固決定。
[0228b09]五種類者。或二力如前。又有十種如前後說。
[0228b10]六差別者。此位同第九地無礙辯力故也。以約圓教此位滿後則便成佛不待餘故。文內顯之可見。
[0228b13]七釋文中四。一標。二辨。三結。四嘆。第二辨相中二。先自分行。後勝進行。前中初總顯其相有三句。初以法益機。謂能以淨法
除生熱惱名清涼法池。二弘揚正法。謂以持辯弘顯正法名守護。三弘法之益。謂以十身多劫宣化不絕名佛種不斷。是故智論云。令般若流行世間則是佛種不斷此之謂
也。此等亦是略顯善法行名。下別辨中有四。一持成就。二說成就。三問答成就。四語益成就。初中由持法不忘方能演說。故先明
之。十中皆初明持體後顯業用。由持法分明故云清淨。依此說法故無障礙。此是總句餘九是別。初四持起四辯。五由行入佛境。諸佛為說一切智甘露之法灌其心頂。
持此不忘說稱物機故令歡喜。六由內自證法故起同證之辯無盡。七由入同理之辯故說文義廣多無盡。八由善正方言故。能異異言論名無量辯。與前何別。前據語
圓義足故名正語。又是當義之語故別於此也。九能現身同佛。歎不可盡。下顯業用可知。第二隨所應化下明說成就中二。初
正顯說相。二隨所應於一一下明開化無礙。前中初明所應之機三句。一隨多所化熟機。二各各以彼所解言音。三各隨彼根宜
聞差別。下正為宣說。說稱化心名不違悲。二開化無礙中。初多音開化無有障礙。二設有下以一音開化無礙自在。又前是一多。
後是多一。此二無礙是一圓音。第三爾時下明問答成就者。有四義微細過前說成就。一前但云世界未顯微細處自在。初假舉此中一毛頭一念中有無量眾。二一念類餘
念乃至盡過未劫。三異語異問。四菩薩無怯畏言。設一切眾生問尚一言答。況此少眾況以多言。此明智力辯才有餘自在。此在地
前。得此自在者是圓教中普賢位也。若餘宗未得如此。如瑜伽等說。第四語益成就者。顯上所說言具義利五句。初句總。二言具
深慧。三能成福藏謂受持生福。四照理周備。五能成果智。第二勝進行中二。初總標。後如此下別釋。前中初牒前。謂自分行成故云
安住。同下初地中安住地分。次標二利兩章。二釋中二。先略。後佛子下廣。前中先釋自淨。前自分中但言於三千界現佛三業。今
顯過彼故云如三千乃至不可稱數世界。身口可知。於一切法無礙明意業淨。作佛事者明此三業所作。下釋益。他謂以前自淨之三業能作化他事。二廣釋中二。先廣前
自淨。後摩訶薩下廣前利他。前中初標數。二別釋十身作五門。
[0229a03]一辨體性者。以淨法界及根本智并後得智三法為體。如文可見。又總唯境智為性。又境智雙融唯一法界為性。
[0229a06]二釋相者。一一身皆先標後釋。初中理無不證故入無邊法界。世無不超故滅一切世。世滅理現為法界身。二理無能滯
故向未來世。無不生故一切趣生。前則超世令盡此則遍世同生。三雖遍趣同生然住寂不動故云不生。四雖即生不生然彼趣中身恒不滅。此不異不生而不滅者言
不及故言語道斷。五彼離言身無有實狀。以則是真如故。又釋以真如為身。然真離相故云不實。以是理性真實故是故離實也。六離癡者體出妄染。隨應者淨用無礙。
如日出雲照用自在。七雖起應用常無來去離死。此等釋成。準此定出分段生死。八非但用無來去。亦乃體無變壞。亦是緣不能阻。九非直不為四相所遷。亦乃妙絕
三際。不可以已未等言而取故。十無相不礙相。通名身者皆有依止義故也。
[0229a22]三相攝者有二門。一約三身。謂此中法界不實不壞一相此四是法身。不生不滅無來無去無相此四是實報身。未來離妄此二是化身。二
約十身三。初約下離世間品說十身(云云)。
[0229a27]二約勝天王經十身(云云)。三約法集經十身(云云)。四得處者有四位。一或唯地上得。如勝
天王及法集經十身。此約三乘辨。二或唯地前得。如此所說。三或通二得。如下離世間十身。四或非地前非地上得。如三身十佛
等果位得故。五定分齊者。若三乘中菩薩。地前必是分段之身。地上方有變易身。除迴心二乘地前亦有。是故此十非彼所攝。若一
乘中有二說。若攝方便言地前地上俱有變易。以一一位終至佛地故。若就自教言俱是分段。以白淨寶網轉輪聖王得普見肉眼等是十地菩薩故。如下文說。又如善財童
子以分段身至普賢位。然並是即法門之分段故非過患也。第二廣前益他者。先牒前起後。謂依此十身化導眾生。句別有十。一生善。二離苦。三住樂。此上世益。四
示其出路。五令其趣入。六令解俗諦。七令得真諦。八令其斷惑。九令成因位。十示果令向。
[0229b17]四嘆中。初作清涼池總歎也。得佛法底釋能作法池所由也。又初結歎前自分。後結歎勝進也。
[0229b20]第十真實行中亦作七門。
[0229b20]一釋名者依言依行。成德稱言行不虛故云真實。真實即行。持業得名。
[0229b22]二次第者。行力轉勝增入實智。
[0229b23]三體性者。以後得智用為性。兼以大悲等。
[0229b24]四業用者。依梁攝論不住生死涅槃是智用。利益凡聖是智所成事。
[0229b25]五種類者有二。一照物機智。二授法藥智。又有十智如下說。
[0229b27]六所成者。以此位同下第十地滿足相故智波羅蜜增上。餘行無不皆具。是故此位行滿已入普賢無邊境界故。
下文云。入因陀羅網法界自在成就如來無礙解脫等也。
[0229c02]七釋文中亦四。標釋結歎。釋中三。初舉本誓言。二此菩薩下依言成行三得一切法下行成德立。又初即言實。二行實。
三益實。初中亦三。初總標舉。二略釋。三此菩薩成就下舉事廣釋。初中如說能行者。謂行稱初誓而成。顯先言實也。如行能說者。言
稱終成之行。顯後言實也。由此始終實言無二故名第一誠諦之語。然此始終二誠實言總有三類。一約自行。如菩薩初誓言捨眼。若有乞至如言而施。有問其故答。為
菩提。此言何證。便發誓言事若不虛令眼平復。表非妄語。眼隨言平復。此則初言能起行。後言能增行。二約利他行。如菩薩初
誓度眾生如言救度。縱自行滿亦不就果。要稱本誓以盡生界。此亦初言能起。後言能滿。三約因果。謂如菩薩初發誠言。要修萬
行當成佛果。如言行滿後果成佛。師子吼言。我獨尊等。此即初言辨因。後言顯果。下云人中雄大師子吼等。是此門也。上三義中。
於此行內。義通具三。文唯後二可知。二略釋中二句。初釋如說能行。謂如言起行故云實語。證入諸佛平等實性起入理行也。
善根齊等起緣事行也。二釋如行能說。謂雖成廣善而不乖化志。不失先言故無二語。以終不改始故名無二。此即初能行故實。後終不改故無二也。此並三世諸佛同
行順佛果智故云隨順等也。三廣釋中二。初行德雖高而不捨本誓。二何以故下釋不捨意。初中先成十力智顯德尊高。後而不捨下明不捨本誓救攝眾生。菩薩之行
十力之義如淨行品處已釋。淨名經云。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下釋意中三。初反釋。謂舉失。違誓自誡不應。二我當下順釋。謂酬
遂本願以理自開。三何以下轉釋。謂憶本念今令心勇悍。於中二。先憶本謂言發自裏。豈還自食。此恐違本誓失。二是故下念今謂由非他所請而能廢自為他。是故令
自德成殊勝。今若捨救便乖此德。此恐違現德失。由前起後故云是故也。又釋我於眾生是有勝德堪為救度。若捨不救則違
此德。於中六句。皆初標後釋。一無著故勝。二能調故上。三解空離闇。四願滿已得。五具德能變。六佛念能攝。上來成立本誓。顯不可違。
[0230a18]自下第二依本誓言而成所化。於中三句。初由前不捨得此度生無上智慧。二隨一切下正明救度。三隨其等明成滿本願。謂
如言所作無不究竟故云滿足已也。
[0230a22]自下第三行成德立者。謂此位滿成就普賢法界圓明自在之德。於中有二。先成因滿足。後摩訶薩住大悲下明成果德備。以德滿
菩薩具此因果二用故。前中三。先標二利。二釋顯成滿。三此菩薩義身下結德無盡。前中得自在智標自行滿也。令眾生淨者標利
他圓也。二別釋中二。先顯前自在亦二。一明身無不至等空法界。無量無礙者明一處現即一切處現故也。無依者明身起無本
故得自在。二明身無不容內含一切。謂三世間等悉身內現。由此法界之身竪含三位橫該九世。是故未來諸佛亦於中現。二此菩薩
下顯前令眾生淨。於中三。先知化器。二隨其下現身說法。亦是化自身內之眾生。三於化不著。謂以諸幻法化夢眾生。是故雖化
恒是無化。三結德無盡中二。先由前外化滿顯量智無盡。二入諸三昧下由因行圓顯理智無二。眾生依二者舉凡顯聖。上來因
德竟。同等覺位也。智度論第四十。復次十住菩薩與佛無有差別。如遍吉文殊師利觀世音等。具足佛十力功德等而不作佛。為
廣度眾生故。乃至云。是諸菩薩於餘菩薩為大比於佛不能遍知。如月光雖大於日即不現。解云。彼約十地名十住。是第十地。
同此第十行中業用也。第二同果德用中。初牒前起後。得佛下正顯所成。此同妙覺位。文中通成如來十種功德智。一得佛圓明
十力智。二入帝網法界智。三成佛無礙解脫智。謂不思議解脫如不思議品說有十種。四成人雄無畏智。謂吼其實德故也。五得轉
大法輪智。謂法王宣法故。六成佛無礙智。顯無微細礙無明。七絕生死下成佛無垢智。顯無微細著無明。亦顯變易盡處也。八
廣益眾生智。九興護正法智。十無功攝化智。謂能盡同古佛攝化方便。下結及嘆可知。上來正說竟。
[0230b28]自下第二明說別益有二。初動地者生信功德。二雨供等者是敬重功德有四。一雨供。二作樂奏十行曲。三天光。四
天音讚十行德。上來總是一世界中說十行竟。
[0230c03]自下第二大段明十方無盡世界所說十行。供等亦爾。與此合同。結成一部。謂一十行即一切十行故也。上來一說一切說總明說分竟。
[0230c06]自下第六明證成分。於中二。初明此處證。後明一切處證。前中四。初明菩薩來集。二歎此所說。三各舉證事。四是故下
述意成證。問既由行法圓融令彼菩薩世界諸佛同名功德。何故此處佛及世界不名功德。答此經中凡是所證皆悉同是盧舍那佛。世界同是華藏娑婆。其說法菩薩即從法
受名。凡是能證必同法名。以主伴異故。若此處望彼此為能證。即此名同彼彼名同此。是此經中[矢*見]例宏致之所爾也。上來十方
各十萬剎同說十行。總屬於此一主之伴。猶自非是十方主攝。是故後更結於十方。明一切處同證。上來一證一切證總明證說竟第
七重頌分中二。先敘意後正頌。前中句別有十。一觀十方顯同說。二觀眷屬令樂聞下正顯說意。三為令紹果。四為令淨因。五
願堅。六行續。此上自分。七勝進攝佛。此上自德。下明利他。八說十行眾生善根差別令物習學。九量器授法。十總結。此等竝約
因門而說故俱名種。又是性種之位故也。正重頌中。七言五言梵本無別。俱以四句為頌。總有百一偈耳。此中偈頌與前長行文勢不同。略論五例。一前即約位始終布
列而說。今即會融前說令無始終。是故一一行中具一切行也。二前約別行此明普行。以普別無礙二文互顯。三前唯約因此通果行。以因果圓融為此行門法界故也。
四前約同教攝彼中根。今顯別教被斯上達。以同別無礙為一圓教故也。五前約不雜辯才此約任放辯才。說不待次。言辭不斷故也。文中有二。初有五偈歎佛功德
令人願求。二十方一切下頌菩薩行令人習學。顯此位中具因果二行故。又為由佛加說故。先歎佛由行所說故。後頌行。前中二。初二頌歎舍那佛。此化主故。於中初
一歎佛無垢無罣礙智。次二句歎佛勝德廣大。後二句歎佛證行圓淨。二歎十方佛。以是助加故。於中初一顯二嚴果滿。謂解真
惠深。無等福勝。速究滿果。次一真悲廣益。後一顯智斷德齊。第二頌菩薩行中三。初七言六偈頌前本分中行業不思。廣如法界。究
竟如空。二句句廣分別下頌前說分十行差別。末後四偈結歎顯勝。前六偈中顯六種行業皆不思議。初一見佛離妄行。二見理
成德行。三無功廣大行。四寂用無礙行。五願堅尊勝行。六攝位多門行。各一頌顯可知。二頌前十行中。初一總說十行。下別顯中。初
六偈頌歡喜行。於中初三無畏施。一離害益生。二濟苦令安。三語意受惱。次二法施。一究義。二說教。後一財施。百福者。涅槃經
說。下中上上中上上五品心中各修十善。即為五十。始修五十。終修亦爾。故有百福。百福嚴一相也。第二善入下五偈頌饒益行。
於中初一頌律儀戒。謂過不能動。次二頌攝善法戒。一順法行。二離二行。次一偈半攝眾生戒。一化處。半化行。下半總結三聚。
第三智慧不可量下四偈頌無恚恨行。於中初一法思勝解忍。次二安受苦忍。謂自修行時有苦堪耐。一忍心苦。謂上半舉所修。心
無怠明心安忍。二忍身苦。亦上半舉所修。身行無礙明身安忍。次一他不益忍。上半舉所忍境。菩薩悉救舉益翻損正明能忍。第
四修習佛法下五偈頌無盡行。於中初二加行精進。一頌前勤修精進等十句。二頌前欲悉知眾生根欲性等故修行精進。次一被甲
精進頌前為眾生受地獄苦等。後二無厭足精進。一智光遍益物。後一神力常益生故無足也。第五善解下二偈頌離癡亂行。於中一
現法樂住禪。上半加行。頌前分別世間色法。經論等。下半住定。明慧彰離癡。不動顯離亂。後一引功德禪。無盡地者頌前聞受正法
乃至多劫不退忘等。第六無量下二偈頌善現行。前加行正體略不頌。後得智中。一大智自行頌前而亦不捨菩提心等。二大悲利他
頌前不捨化眾生增大慈等。第七佛甘露下四偈頌無著行。於中初一頌前受真記。以方便度此中滿足故云究竟也。次一頌前悲念眾生等。後二頌前於語言道心無著。第
八安住下八偈頌尊重行。於中初一頌前深解法界住無相住。次一頌前於無量劫行菩薩道不計眾苦而生憂惱等。次二以普眼見佛
亦是頌前與三世佛等。次一延促解脫是不思議解脫亦得。頌前非究竟非不究竟等。次一頌前若有眾生恭敬見聞皆得住不退轉
等。次一頌前心常愛樂諸佛妙法。後一頌前不離一眾生著多眾生等。第九具足智下三偈頌善法行。於中初一頌持成就清涼法池
等也。次一頌說及問答成就等。後一依定現身頌前金色身及十身等。第十究竟下四十六偈頌前真實行。於中分五。初三總頌。
初一忍智過盡。次二身土無礙。一如意通。一幻通。次二有七偈。頌前言行相應。於中初三偈頌所成十力智。次一頌正言行不虛。下
三偈頌入三出佛性及善根等。三深入智海下有十二偈。頌前依誓起行如言攝生。上文略此中廣。於中初三授眼雨法。次二堅信
知心化。次不思下四偈顯三業自在化。次二知根授法。後一結嘆顯勝。四彼智無與等下九偈頌前所成因滿之德。於中初四二嚴
兩利滿。後五三業二用極。一身。二意。三語。四身用。五語用。如次應知。是上文此菩薩義身味身不可窮盡也。五修習佛解脫下十
五偈頌前所成佛果德。於中二。初七偈別頌上文。後八通頌彼德。前中初一頌前成如來無礙解脫人雄無畏等。次一頌絕生死流入
智慧海饒益眾生等。次三八相恒寂頌前窮盡諸佛方便大海。次一頌前觀不二地等。次一頌前護三世諸佛正法。下通頌此行德。
於中八偈。初四二利成滿德。先三自利中。初一偈歎色根勝。偏歎眼耳及身是通性故不論鼻舌。次二歎心勝。一慧。一定。又初
歎通歎智。後一歎定歎慧。下一利他。次一切知見下四偈三業殊勝德。一生處勝。二言辯勝。三身光勝。四應機勝。第三四偈總結十行。歎以顯勝可知。
十無盡藏品第十八
[0232a06]釋名者。標人別法故云菩薩之十藏。非是人法合目。謂此十種是諸菩薩所行之法。菩薩之十藏。依主立名。一周圓數依則說十。
含攝蘊積出生名藏。此一一藏內含法界體非限分故云無盡。二一一各攝一切行相故云無盡。三一一皆能出生果德無有窮竭故云無盡。無盡即藏。持業釋。約十帶數。
菩薩依主。三釋可知。
[0232a13]二來意者有五義。一為答普光十藏問故。二前明正位今依位起行故也。同上梵行品。三前明約位別行此辨始終通行。四前行位成立今辨淨治
彼行。同十地等信等十行。五前自分究竟今勝進趣後。同上明法品。准問應在迴向後。今此辨者但藏有二義。約蘊攝義。在十行
後。約出生義在迴向後。義通二處。問答互顯。
[0232a21]三宗中作二門。先通辨藏義。或一同一法界藏。或二謂大小。或三謂契經等并三乘等。或四加雜藏。或五謂名相等。或六謂大小
各三。或九謂獨覺亦三。或十如下離世間品。或無盡如此品。二別顯此宗者。此中正十種行法該始括終。具足普賢法界行德為此品宗。
[0232a27]四釋文中。通文及義總作六門。一舉數。二釋名。三體性。四攝行。五釋相。六結歎。
[0232a29]初中功德林說者以是會主故。又表此行法眾德建立故。三世同說者謂佛出雖異同說十藏顯此十種法界之行。如大王路三世無易。故云同說。
[0232b03]二釋名者。總名如前。別中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由此含攝出生諸德。故名為藏。則持業釋也。下並同此。
二防非名戒。三業善為性。止惡作善為業。三慚者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四愧者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
業。五喰教廣多聞慧為性。聰敏為業。六輟已惠人無貪思為性。破慳為業。七慧者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八念者於曾
習境令心明記不妄為性。定依為業。九持者任持所記念慧為性。經久不忘為業。十辯者巧宣所持以慧為性。應機為業。此上
十中信慚愧念慧。此五各當體得名。餘五功能受稱。謂戒施行用立名。聞持辯智用為目。
[0232b19]三體性中有二門。一約相。謂信慚愧是善十一中三法各當自體為性。念慧是別境五中二法亦當自體為性。戒以三業
善思及表無表為性。施以無貪相應思為性。依智論持以定慧為性。聞辨二種俱以慧用為性。二約融通。謂總是一法界之行。隨義說十。一是法界性自澄淨義如清
水珠。二法界性自離過義。三四俱是法界性能滅過義。五法界攝德廣多義。六法界自性放捨義。七法界自性開覺義。八法界自性明
照義。九法界自體任持義。十法界隨緣應機義。是故一法界為性。
[0232b30]四攝行者作七門。一約二利分別。別論前九為自利後一為利他。通論皆具二行。二約本末分別。初一是
行本故上云信為道元功德母等。餘並依成故是末也。三約正助分別。慧正餘助。四約資導分別。慧為能導餘為所導。餘是能資
慧是所資。五約財守分別。前七則是七聖財由念持守護使不損失。由辨販致令得增長。六約行相分別。初四離過行。一是本。二
防未起過。三四殄已起過。餘六修善行。聞是修始。施慧修次。六度皆修。舉初舉後。中間可知。後三修終。初二自熟。後一化他。七約
生起次第分別。信為入法之初。是故先辨。依信起行離過為先。故次明戒。戒或有犯深生慚愧莊嚴戒行令其光潔故云有二白法能救眾生過。既防離將增善品要
以博聞為首。為求所聞要必捨自內外。既忘私為法必正慧現前。正慧既現必須溫念增明。正念既明必須憶持令久。持既不忘。要須辯說於他令二利行圓方為究
竟。
[0232c20]五釋相中釋此十藏則為十段。
[0232c20]就初信中四。謂標釋結歎釋中二。先明修相。後成就如是無量下明修成。前中三。初明對法起信。二明由信故聞法不怖。三何以下
釋不怖所以。又釋初信理法。次信教法。後信果法。初中信十法。於中初三信所執無相。空謂情有理無名空。空無空相名無相。
無相故無所願求。次三信依他無生。一緣起無作。二如幻不實。三無體自守。後四信圓成無性。一性德無量。二勝故無上。三深不可
到。四常不可生。又初一切法中量不可得。上亦不可得上。文云上相不可得故號為無上此之謂也。二由信故聞法不怖。於中十句。初二於勝上法不怖。次四廣多法
不怖。何者所化。謂眾生界。以何法化。謂法界。何處化。謂盡空界。化置何處。謂涅槃界。後四寬遠法不怖。謂三世入劫為十世也。
此十中不思有二義。一則無所有而說有故非可有。無所能思議。二此等十法並無邊無盡非餘位智能知故云不思。亦由二信故聞之不驚。一由信達三性三無性理
故聞初門不驚。二由仰信佛智平等無量無邊此既佛智所知我亦隨信。此聞後門而不驚也。初義如前顯。後義釋中彰故也。三
釋中先徵後釋。釋中初一句顯信佛心堅。次句明前十法是佛智所知。故云佛如是知也。彼境廣大佛云何知。良以佛智亦如彼境無
盡無邊故。彼既佛知。菩薩信佛故不驚也。十方下釋佛智是可信所由。先大用不虛故可信。二彼諸佛下明體無增損故可信。於中有十不。此文顯佛智非生滅法同無
為也。第二修成相中二。初一句總乘如來乘趣於佛果。二別顯中。先成行體有八句。一稱所信故無邊。二體堅不退。三所信不雜
故名不亂。四緣不能沮。五深信離相。六信從慧起。涅槃云從聞思生也。又有慧之信名有根。無慧而信長無明。無信而慧長邪
見。信慧具足方得入法故。梁攝論第十一云。由菩薩自證施故行施。不由信他故行施。前信有根故成信。後信無根故不成信。七順同古聖。八家業法爾下顯行功能有
四句。一能護法。二能增因。三能順果。四德從佛生。三是名結。四住此歎有二利可知。
[0233b06]第二戒藏中三。謂標釋結。釋內二。先開十章。後一一牒章廣釋。光統云。初一攝眾生戒。次八攝善法戒。後一律儀戒。又第二中不
受外道烏鷄鹿狗戒等。第四中以先不犯故後無疑悔。准此文。似故犯一切戒人往昔曾作五逆罪來。是彼惡習也。又涅槃經云。
何故持戒。為不悔故。何故不悔。為歡喜故。何故歡喜。為悅樂故。乃至為得大涅槃故。第五中不食蘇鹽等為更造立。又斷穀服氣等法外立制等。第七中若以斷常見
持戒。即是雜無明故名犯戒。第八中邪命或四種。一方口食。二仰口食。三維口食。四下口食。又十住論第二云。誰名五邪命法。一
矯異。二自親。三激動。四抑揚。五因利求利。矯異者。有人貪求利養故。若作阿練若。著衲衣若常乞食若一坐食若常坐若中後
不飲漿。受如是等頭陀行作是念。作是行得供養恭敬。我作是行或亦得之。為利養故改易威儀名為矯異。二自親者。有人貪利養至檀越家語言。如我父母兄弟姊
妹親戚無異。若有所須我能相與。若有所作我為作。我不計遠近能來問訊。我住此者正相為耳。為求供養貪著檀越能以口辭牽引人心。如是等名自親。三激動者。有
人不計貪罪。欲得財物作得物想如是言。是鉢好若衣好。若戶鉤好。若尼師檀好。若我得者即能受用。又言隨意能施。此人難
得。又至檀越家作是言。汝家羹飯餅肉香美衣服復好。當供養我。我以親舊必當見與。如是示現貪相是名激動。四抑揚者。有人貪利養故語檀越言。汝極慳惜尚不能
與父母兄弟姊妹妻子親戚。誰能得汝物者。檀越愧恥俛仰施與。又至餘家作是言。汝有福德受人身不空。阿羅漢常入出汝家。汝與坐起語言。作是念相。檀越或生是
心。更無餘人入出我家。必謂我是。是名抑揚。五因利求利者。有人以衣若鉢僧伽梨若尼師檀等資生之物持示人言。若王王等及
餘貴人與我是物作是念。檀越或能生心。彼諸王貴人尚能供養。況我不與是人。因以此利更求餘利故名因利求利。第九中。諸法無行經云。若見破戒人不說其過惡。
應當念彼人。久久亦得道。問涅槃云。見破戒者應當擯默呵嘖舉處。當知是人得福無量。此文何故將護不呵。豈為攝生。答彼據
慈心呵令悔過。以根熟故。此約護彼。恐更增惡心。根未熟故。餘文可知。
[0233c23]三四二藏慚愧者。涅槃云。慚者羞天。愧者羞人。慚者自不作惡。愧者不教他作惡。慚者內自羞
恥。愧者發露向人。又俱舍論云。無慚者若善人所呵於中不見怖是名無慚。無羞者於功德及有功德人不尊重。無敬畏心名無
羞。無羞者是無愧。經部說。觀自身由過失不恥名無羞。觀他身由過失不恥名無慚。又瑜伽對法唯識(云云)。慚藏釋中三。初念
昔自他無慚之過。於中先自後他也。六親者謂父母兄弟妻子為六。二自惟下舉過自誡。三是故下正修慚行。愧藏中三義。同慚可知。
[0234a06]第五多聞藏釋內二。先所學之法後摩訶薩下明其學意。前中亦二。先開十章後次第釋。十中初四約十二緣生(檢瑜伽)。理實
出世間亦有無取五蘊。今是取蘊擔苦積集。故是世間。又約小乘亦得。又五分法身翻前五蘊。故為出世。又理實有為更通餘位。
今取三界及眾生並是惑業之所為。故是有為。於無為法中。一開合者。或唯說三。謂虛空擇滅非擇滅。此約小乘。或說四。加真如。
如掌珍論說。或說六。加不動。是第四禪及滅定如百法論等說。此二約初教初說。或說八。於真如中開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
無記法真如。如瑜伽對法說。此約初教終說。四中擇滅有二義。一滅惑障名擇滅。滅定障名不動及滅定。是故總攝在擇滅中也。
八中欲漸展一切法悉真如故。開善等三性詮門顯示。二假實者。唯真如無為是實。餘並是假。以於如上假建立故。如佛地論說(云云)
。又真如中亦二。一安立是相分故。二非安立非識現故。初假後實。三轉異義者如此文六無為。一事無處名虛空。二性淨之果
名涅槃。三無間道數斷結所得名數緣滅。四餘緣不起名非數緣。五十二因緣是無為者。依俱舍論僧祇部犢子部並說十二因緣是無為法。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此法常住
故。經部師破如彼說。又遠法師引涅槃經釋。就人論三世流轉是其有為。廢人談法法相常定。故曰無為。如十二因緣陰界入等
一切皆然。如涅槃經說。今釋。以此緣起各無自性各無造作故名無為。涅槃云。十二因緣則是佛性。又大品云。菩薩觀十二因緣
猶如虛空不可盡等。六法界者是如來藏體。實不生滅故是無為。又於一真如義立此六。一無相義。二所證義。三惑盡義。四性淨
義。五隨緣義。六不變義。亦是為因義。有記中四諦等者。約順理善有可記錄故。上來多是小乘法。下無記中虛妄法不可記錄故
也。智論說十四難。此中十六種。俱舍論有外道名郁胝歌。此云能說。問佛世間有邊無邊等四。此約始終為問。常無常等四約
斷常問。所以不答者。若彼執我為世間已我無故答不應理。若執一切生死名世間四答亦不應理。若世間常住者無一人得涅槃若非常住即一切皆斷滅自然涅槃。若
具二必定一分不得涅槃一分自然涅槃。若非常非非常者應非得涅槃非非得涅槃。問若自得涅槃有何失。答若自然得者由涅槃至。得隨屬道故如尼乾雀握不可
定答也。如來有異死等四問此約縛解問。以外執梵王及已師已得解脫名如來。由觀問人意故佛不答。以彼執已解脫我名如來。既執有我故佛不答。餘檢智論第二
第十七瑜伽俱舍舍利弗阿毘曇并正疏總計會具作之。第三四句中如去不如去等四中。如來者如從前來。向後亦爾。故云如來。非是佛。四句何別。有人計神我與陰一
陰滅我亦滅。若言還如來時去此語不受。二計我與陰異陰滅我不滅。若言不如來時去此亦不受。三計我體常如虛空。說有來去俱不受。四執我有麁細說無來去亦
不受。謂麁我與陰一。同滅故如去。細我與陰異。不同滅故不如去。不受。第四四句中。我是體眾生是用。由我有眾生。依體有用。
二反此。三雙存。四雙反。餘文可知。大況上來所學之法並小乘及外道等法為知故。為欲因此攝眾生故下明學意可知。
[0234c14]第六施藏中。釋內先列十門。後一一次第釋。一一各三。標釋結。初中由久宿習乃至自食。亦有施心。謂捨所極要命受中夭。附
近死邊名最後難。又諸施中最在後故。內施中少壯輪王者明難捨能捨故。內外施依瑜伽剪髮剔吐等為內外。此中通依及正。唯除妻子。一切施中并有妻子故別也。
七過去施中。初舉所貪境。二聞已下以理正觀。於中先直觀空不失方便。後況其謝滅。三菩薩下正成捨行。此三世施但捨自貪心。
與無貪善根相應故。入此中收。又通論四句。一捨而非施。如三世施。二施而非捨。如自食施身蟲等。三亦施亦捨。如前門。四非
施非捨。如信藏等。未來現在亦各三義。同上可知。現在所貪中淨法內但舉二乘者。以佛菩薩現在緣成非不求故不同過未謝及未至無緣起故。是故不同前。第十中
四。初乞至。二菩薩喜。三觀身過患。四開意成施。謂縱是好物我尚應捨。況此惡物。又縱無所益我尚應施。況復令我得三堅法身財自在。
[0235a05]第七慧藏釋中三。初明照法成慧。二菩薩成下明慧成益相。三顯無盡義。初中二。先明慧自照法。後明為他正說。前
中初總舉所知。二釋成能知深妙。前中以四諦歷知十法。謂五蘊無明愛及三乘。五蘊約染果。癡愛約因。此七皆當相是苦。緣成
是集。無性即滅。顯滅為道。以為詮門顯滅故。又是菩薩巧迴成道具用。故如論諸惑成觀分生死為涅槃。後三約淨。聲聞是人。四
諦為法。所行道品為集。所成果為涅槃。十二緣是緣覺法。無邊法界是菩薩法。又釋知聲聞即是知苦。以聲聞苦是已知故但舉
其位。二是彼所行法則道諦。三彼惑習等未盡即是集諦。已有斷故法後說之。涅槃是滅。緣覺菩薩準可見。二釋能知中。初問意。
知有二種。一隨相知如小乘人。二稱理知如菩薩人。今但言知於此二中是何知。故云云何知也。下釋。是稱理。知有六句。一總
舉因起。二非我下二句顯無二我。上句明相不實。下句體空無。三不取下三句明對法離染。不取堅固對前上句。不取所有對前
下句。三知一切下釋不取所由。二為他說中。初句標。二云何下釋。釋中三。初總。二何等下別。於前十法略舉九門。以即同如故
不可壞也。三何以故下出所由。先徵現見色等是可破壞。何以言不壞。釋以從緣起自他共言皆不到故色心俱離也。二菩薩成就下慧成益中二句。一少功廣達。二自悟
非他。三顯無盡義。中十句內。初三自分。於中先二自利後一利他。後七勝進。於中。初四自利後三利他。
[0235b06]第八念藏釋中三。初對境明念。二菩薩下顯念勝相。三菩薩作是下彰念益相。初中有十。一念過去一生至
多。二念過去一劫至多。三念一佛至無量。四念一佛授記至無量。五念一佛出世至無量。六念從一佛受經至無量。十二部經如別章。七念一會一時說法至無量。八
念一法器根至無量。九念一所治煩惱乃至無量。十念一三昧乃至無量。二顯念勝相十句。一妙念者妙過餘人。二淨念者所記
分明。三不濁念者不雜闇障。四遍淨念者於法悉明。五離塵念者於所念事不生貪染。六離種種塵念者不生餘結。七離垢念者不
計我能。八光曜念者廣照無極。九樂念者樂修不息。十無礙念者發意即知不待思量。三彰念益中四句。一世苦不亂。二根淨不染。三念堅不壞。四持法不錯。
[0235b22]第九持藏釋內十一法。一一品經乃至無量。二佛名。三界名。四劫名。五佛記。六一部經至多。七會
名。八說法。九根。十煩惱。十一三昧。下結歎中。唯佛境者顯因深徹果故也。
[0235b26]第十辨藏中亦四。標釋結歎。釋中二。先舉辨體謂後得甚深智故。二顯辯功能有二。先自分。二此菩
薩下勝進。自分中初廣說不違典是總顯。下別辨。於中二。先明說自在說前所持十法也。二何以故下釋自在所由。二勝進中二。初
總顯謂法光辨演深法。二以廣長下別辨。於中二。先無礙說有四句。一明說益。二善入下於教自在。三入普照下於義自在。四不捨
下明不失自行。後何以下釋無礙所由。謂此位即是究竟位故成此滿空法界清淨法身。是無垢真身故云淨也。歎中十句。一無量
者多門故。二無分齊者一一皆無邊故。三多門無間。四和雜不壞。五自體無斷。六不為緣斷以非是可斷法故。七言無怯憚。八懸遠甚深。九廓然無底。十攝法釋成。
[0235c12]第六結歎十藏。初一句結。下歎勝。歎勝中。初一句結歎謂令眾生得菩提故。下十門別顯。別釋唯有七句。各標釋。一歎行利。二行常。
三行廣。四行巧。五行多。六行堅。七行入理。是名下總結歎也。此後應有證成及偈頌等。文不足。或是略故耳。上來總第四會竟。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六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5 冊 No. 1733 華嚴經探玄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