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Exploring the Mysteries of the Avatamsaka Sutra (Huayan Jing Tan Xuan Ji) 華嚴經探玄記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六(第四)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

昇夜摩天宮自在品第十五

[0212b29]釋名夜摩天約法十行可知品名化主起用應感何處所謂
夜摩夜摩夜摩夜摩日月可知時節大集經赤蓮華青蓮
俱舍論釋名樂天樂天光明孔雀菩薩天主牟修樓陀
開導悲泣生厭前後齊名自在何故自在
不動空居天故稱自在不同兜率標名行入解故自在解行相接忉利夜摩不同
在此

[0212c17]二來起行十行是故來者明法昇天次第
明法起用是故昇天約法

[0212c21]化主約法義理體相用無礙前知
佛如來

[0212c25]釋文初二正說讚佛昇天菩薩化主
菩薩初果能化初中初十覺樹法王二十
夜摩三十天王十方諸佛殿五十天王獲益歎佛十方諸佛昇華七十寶殿廣博何故十方圓教法門
法界一法一切是故十方無盡一說一切中有三重無礙一一
一切昇天動靜是故一切處不動昇天具德無礙圓融
文中第三中有二嚴
十萬表位殿可貴具德中有二十三初七器世間莊嚴十萬
眾生世間莊嚴十方如來正覺世間莊嚴初七外事十法法門因相
二果三德七法教相前後第四殿機緣相契
第五天王獲益慧益善根
理實過去一切諸佛十行表位向前次第名稱向後迦葉向前此處
十行第六第七殿可知

菩薩品第十六

[0213b05]釋名自體故云菩薩

[0213b06]來意

[0213b07]釋文三義從來佛神力菩薩分量遠近
十萬分齊同上本處三世間世界同名見法明白導引世間
菩薩同名行法成法十度修萬行森然相似名為可知

[0213b17]第二放光出處

[0213b19]第三偈讚菩薩即為初一事理佛德義門

[0213b20]以是佛神力普觀十方一地無我偏心說法
三十方等四十夜摩會同時而十一初七歎佛自在初一
放光初一下半十方十方顯示覺樹夜摩文人
一一閻浮道場菩提樹歎佛初一歎佛半偈一應離世
無礙上半下半盧舍那一切上半下半可知

[0213c07]第二因果初一上半佛德下半離垢大人菩薩初一
菩薩所以上半智明下半佛德初六佛德校量初一六度圓照
五見獲益明知初一供佛校量

[0213c17]第三殊勝名勝初四歎佛深廣照理見佛初二二法
成佛佛心佛身日喻佛身普照六喻不知
不知何況愚癡說中初一廣大甚深同法初三釋疑中一
三世生滅相下半所有虛假是故無性無性
無生疑云緣起無性所生所生即是妄想妄想所生由此妄想
無生所生無生不生緣起
如來藏隨緣所生是故隨緣不動無生所生所生
圓成所生所生故云所生如是

[0214a11]第四信樂不懼惡趣無畏初二說法所聞此處華藏
法處廣大隨緣不變一偈利益佛法有益所聞
所聞利益上半所聞必得故云究竟
過去佛有益上半下半可知四有現在佛法有益能信
上半下半由此成等正覺法勝難聞
總結上來一切佛法勸修勸持勸說勸持勸說勸持上半勸修二嚴
勸持能行修行利益菩提

[0214b02]第五分別慚愧歎佛雙結初一歎佛證法上半法勝下半歎佛
證智初一明證上半一切佛說一佛無不是故難思初一
上半下半上半中有無分別智不從世間分別智不從愚癡色法攝論分別
色法愚癡理智為了因故愚癡不生
境智寂照智相下半
如此方能法滅初五上半下半上半下半初一性別
虛妄性相無相迷悟智相
妙智上半伽陀良藥一切下半可知雙結上半佛智下半法勝

[0214b28]第六理事無分別精進歎佛差別初一諸法性相差別知名分別
深知初一真妄交徹非法金色無體即真
真心隨緣非法心體是故楞伽如來藏作善不善涅槃不善名為無明善法
無明無二無二即是實性之謂維摩經不二法門皆是無實眾生
眾生非法定性眾生無我眾生無我眾生眾生理事無我無二
無我眾生即非可知三生生法無生猶如未來
猶如未來過去無生生法不生猶如已滅猶如五法涅槃
可取煩惱無餘無有差別差別數法空性隨緣十數
智慧解故差別皆是故云皆是真理隨緣異法不異無法八體有為恒常
九執同喻可知

[0214c29]第七世間空名成就染淨真佛一成初六緣起無生
無相初四世法不生顯出初二生空二法初一歸本後半
眾生眾生不知世間輪轉世間不知世間故而流轉世間世間
四重外道(云云)。出世世間名為出世間世間出世可取故云上半
下半初三出世表示空也
無相初二世間一類出世初一迷失上半
下半明理出世出世無所有成行上半妄見下半明法

[0215a22]第八佛法堅固歎佛法身初七初二能所草木
地中草木種實不可得應機現有差別不可得無量平等可見一明非有
非有非有非有應機大用明體若干三明證見法身破相歸真證實

[0215b04]第九觀心真如如來初六明心四明初四一半初二畫師
妄法二明後半畫師不知緣起無知中意一切眾生緣起
名言我見六道緣起虛假無不是故其二差別唯一真如
歸本六道異形唯心緣起真如門後緣生滅門是故無二唯一緣起二門無礙
一心起信論一心二種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二門攝一切法之謂文中二義
畫師高下初二明初上半四大真心彩色緣起上半
真妄即真下半故云
是故不異畫像後生滅門畫師能變五蘊上半
能所下半本末所以變為是故明心能變心體境相非心
變故離心能變是故不即不離非唯四大不明四大何故不同不變
不同上半畫師工巧能變無住難思下半變相無體後半畫師不知
眾生自心一偈可知第二明心凡作眾生
心作心作凡夫能所故云第二勸修
一偈本末本末真理本覺眾生能變能變三緣
融通無礙隨一不異故云差別一舉勸修上半已知下同明知
身心不即不離上半身下半現身一偈勸修上半下半理觀會心實則
如來

[0215c29]第十體用深廣智林初三歎佛法身一明歎佛大功德歎佛應現色聲
初一六塵香味故云不可取色塵聲塵法塵無量無量
皆是不可取離言說相二義八時無益不知法身言說有無欺誑
如下過失明法身心行處明言不可思議第二一偈歎佛所得功德可知第三歎佛應現初三
無身現身無身三明佛語無聲無聲中一如意珠黃色二義
佛身二義同喻如是智慧莊嚴廣說應知
可見應機不可一舉佛地大智二義應機故云
自受用身無色功德佛地論(云云)。第二佛言初一半偈故云不知
勸學莊嚴無上道遠離一明半偈可知佛地說說機緣

功德菩薩十行品第十七

[0216b04]釋名十度利潤功德結果行體行相菩薩
功德異名如下金剛幢迴向品相十行法則菩薩十行人法

[0216b09]二來序分正宗正說

[0216b11]第三一明三乘二明行法一乘普賢行初中聖教因果二度阿僧
地前第二精進僧祇三地四行虛空三昧四法四德樂德地前方便人中第三十行人攝論
第二思慧六忍種姓種性本業經方便瑜伽
十地第三聲聞使得輪王三天第二行者仁王經第二種性身受心法不淨無常無我三善根
過去現在因果未來我人知見眾生外道不能本業經二種
十行十度二果波羅蜜三乘法顯第三圓教
行者十行前後諸位一切是故滿究竟第十滿因陀羅法界自在成就如來無礙解為人大師法輪
無礙法輪究竟菩薩果分不可說

[0216c08]第四釋文正說中有其所其所位階始終
一三昧加分本分成分偈頌
何故入定殊勝將至標本廣說究竟說法
偈頌初中何故入定入定成功不異故云承力
故云菩薩佛果二義二義制伏調
制伏永不修行調伏故云三昧

[0216c27]第二加分所為初中一明諸佛現身同名
四明初中諸佛佛剎之外一處散居散居云何
且如東方佛世界塵數功德從此向東佛世界塵數功德如是向東展轉佛世界塵數諸佛各各相去
如東增長大眾諸佛功德
因果法爾功德法力能者希有
功德不知無心渴仰不得欲樂他方諸佛自說
三句盧舍那本願力是故何者舍那過去盧舍那佛菩薩十行同名功德發願成佛
是故舍那現在威力是故諸菩薩善根十住善根力諸菩薩
自利利他理實第二所為廣說普賢十行
前後諸位無不無不甚深甚深成果
眾生差別眾生如來藏開示解釋故云分別眾生一切法一切眾生融通分別如下第八
眾生眾生眾生眾生眾生界眾生界乃至菩薩眾生界法界無二無二無生無滅法性真實如是所知
煩惱所知無不故云一切三乘聲聞現行證入真理故云無礙
諸法隨順到彼岸究竟自在所行法界圓融自在無礙下文因陀羅法界自在成就如來無礙解之謂便
一法攝一切法一行一切一身一切有無如是善巧故云成就一切方便窮盡諸佛方便大海成果成就種智
成約如量智種別理智如理智一切法同一知根知眾根器
不同同一一切聞持陀羅尼如下第九中說一句
廣說甚深所謂菩薩十行

[0217c02]第三相中初一口業當時有事結集
初一何故名為成行軌範名為自在無障礙
滯礙不疑無異緣故云安無畏心安不懼解發故云佛智眾說
見法分明故云無癡無明所知障四見次第故云世間章句真正故云清淨故云
無量法界法門故云最勝與果法相不懈不貪故云無垢所得故云不退無退無退無退


[0217c22]第四本分先行行相行業顯德普賢圓融具德不思議總有
一切一切處一切念念法界是故不思議甚深廣大則是無自性
真如行相宛然性起殊勝超過位圖四攝在地
一切前後諸位不思議利他
一念眾生界不思議圓融一行一切行一一行定量不思議因陀羅
重重無盡不思議十成成佛所以無盡如下所行圓教三乘不得如此以此
有漏如法究竟法界如下二門
如法虛空如下第八虛空身處二義一行能破證入畢竟法性虛空故云究竟二行出生無量愛果
故云究竟以此三世諸佛所行是故如此前行決定當真
空當三世怯弱

[0218a23]二行相中顯要三世諸佛十行略作十門分別釋名體性建立
種類定位行相所得

[0218a27]釋名行體歡喜別名
名為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歡喜自行
淨持三聚精勤無盡止觀般若照理善現觀法實相般若現前七巧勝行
所行無礙大願善根尊重根器善於法化言行相應不空得名第八第三第五第七離過
功能可知體性中有三門三昧十行然後
三昧法體本分行業不可思廣大以是廣說
二諦悲智無礙心境圓融無礙法界無邊以為體性可見體性如下釋文()。

[0218b21]第五十行二分果分同性平等不可說故此不論因分四重仁王經本業
自體普賢行如下普賢行品不依自體即如長行四會相從自體圓融如下中說
文中一世界十行如此十方十行以此一說一切合為一部中有十行動地
十行即為

[0218c03]體性無貪善根三業假實通論
真如起信論知法性體慳貪隨順修行檀波羅蜜同法之中無貪功德終教下文無盡
圓融法界圓教

[0218c10]二明種類無畏便有失
毒藥不善內中慳心有益便施與支節安樂
饒益等於有情利樂施與天魔損害菩薩惡業瑜伽初心菩薩未能
十住論安慰道心善根未成速成必當相與一身王位依正故云內外
內外瑜伽二法第十迴向無畏施財施濟危施法
無畏施救拔苦厄根緣相應作業二種暫時種類
瑜伽離世間十門第六迴向一百二十

[0219a03]六度財施無畏持戒應酬法施一心
方便是故十行財施十度萬行如下第七地中應知

[0219a09]因果隨分(云云)。地前因地(云云)。得佛果佛性論第二
二種貪愛法施無明由此貪愛無明輕薄以是因緣解脫果成佛大功德賢首品


[0219a16]五祕密行者天子文殊師利答言何故不捨云何不捨
不捨諸佛法眾不捨一切眾生以是

[0219a20]釋文財施觀察明法法師行體
歡喜時下歡喜菩薩他生三從三輪初中正行
二簡其所其所施主對法論第八施主數數成性數數為主
捨離一切主義則是解脫二等大喜故云無悔對法無染
意樂四句未來資財現在名聞三不當來人天勝處現在利養
為何貧苦二攝修行出離是以施物四學諸佛所行
行令兼行傳授

[0219b14]第二眾生標舉中有方便念念成行方便
依止依止對法依止依止本願力波羅蜜多修習正行對法依止自體波羅蜜多修習正行無盡
依止施行施行對法論第十二菩薩依止意樂波羅蜜多意樂諸菩薩一有一剎那假使殑伽沙世界滿
七寶布施殑伽沙等身布施如是殑伽沙大劫一有如是乃至一切有情如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速得成就
如是差別菩薩意樂不厭菩薩施波羅蜜意樂廣大意樂乃至菩提暫息歡喜
施者恩德意樂施者菩提無染意樂有情報恩當來異熟好意有情
以此有情迴向菩提論文意樂廣大意樂從不以求
歡喜意樂如是恩德意樂福田善友三世
意樂成果眾生成佛然後自得可知第三三輪波羅蜜
如是觀時下二執三輪人執福伽羅數取趣數數舊翻名人瑜伽第八十三
五蘊我我所現前有情賢聖如實了知唯有無餘愛著意生種類摩納縛迦
依止養育者增長一切士夫補特伽羅數數厭足命者和合現存
所有般若十三瑜伽更加作者二受見者知者士夫()般若二法
法執眾生界法界體空故云離欲三性四相無所有不能依據緣成二觀相中初三三事
莊嚴論我相三相布施世間波羅蜜世間不動不出著名出世波羅蜜世間不見
不見所生福業不見異熟果不見得等流果八不見得佛地不見菩薩地所得

[0220a13]第二法施起意饒益三世眾生無明四住苦因三受苦果四明
不得當下起意饒益自修當成苦因苦果可知

[0220a20]第二饒益亦作一體三門三事三身語表業菩薩戒
三業真如起信論知法性體無染隨順修行戒波羅蜜無盡法界(云云)。二種
差別菩薩三歸戒善生經五戒在家菩薩戒文殊八戒世間菩薩戒十戒沙彌所持出家菩薩戒
方等經二十四在家菩薩瓔珞無盡在家出家菩薩瑜伽四波羅夷戒戒相出家在家戒經重樓
戒經聲聞四重瑜伽四重出家菩薩受五戒十戒具戒菩薩戒四重樓閣漸次攝論戒學
毘奈耶瞿沙毘佛略菩薩戒十萬種差華嚴經無盡戒品藏品離世間

[0220b12]瑜伽論七眾所持解脫菩薩律儀戒六度十地攝善法戒四攝四無量饒益
有情對法論第十二中說

[0220b16]攝論大生即由所得勝利善趣由此資糧當得地上所得自性戒
無上菩提律儀戒斷德法身智德報身眾生化身恩德

[0220b21]五祕密菩薩破戒天子文殊破戒答言破戒
何故破戒三惡道思惟惡道成就眾生以是故稱破戒

[0220b26]釋文離過行體菩薩如是堅固初中淨戒
淨戒六塵化人二利堅持其所其所不為世間為何離生大過煩惱
苦因悲苦苦果律儀戒眾生不違悲願故云弘誓救拔故此攝眾生戒
歡喜攝善法戒菩提滿第二中有能持律儀戒眾生長夜
三從捨離難作能作中有爾時菩薩是故明心不違
方便內心不為捨下見佛初發心見佛中間
未曾何況從事有形二明眾生二我
其所饒益三觀一切憶念創見貪著愛樂不捨不厭
何以地前淨戒地上不退成菩提涅槃
他人令眾生淨戒乃至涅槃諸菩薩家業法爾是故應作三世諸佛
因時安人淨戒乃至涅槃故云不及無知平等法
眾生倒相即是平等一切法第二眾生緣起顛倒妄想離生
無生生起離生
相依內外空無所有一切法皆是虛妄不實三觀自知
授與戒學定學慧學故云清淨涅槃菩提第三
一起願心修善喜事成就佛安住佛果眾生平等遠離業障煩惱成就
成果證智

[0221a24]第三即是亦作

[0221a24]一體瑜伽論善根相應眾生受苦精進相應緣法
三法勝解以定無法正智境智如故通論四法三業
起信論知法性體隨順修行忍波羅蜜

[0221b03]二修方便莊嚴論三思能忍三思苦苦
由於行苦無知云何三思聲聞自利不以菩薩利他得以一切眾生無非
親屬二修法想打罵不可得三修無常想眾生加害四修眾生三苦
攝取本願智論對治風雨智論

[0221b16]種類唯一智論眾生二法信忍十如十忍品離世間品

[0221b19]祕密文殊答言如是何故答言如是文殊
煩惱二乘無有愛念以是故我(云云)。

[0221b23]釋文菩薩成就初一標舉謙卑自行
三業自謙愛語三毒現成
自有苦事不能安忍忍行不加不害故云智論
能忍能忍不為名利自高可知不虛
三業不害謙卑不舉愛語不是二教
自修離過三毒故云忍行能忍
能忍眾生傷害多劫安心能忍
三身俱空生忍初中不忍初七自行
調心護身口過三明不見法理不明寂靜方便修正六行
自愛不受惡業失利無始得度第二自勵往昔身心
受苦無窮不忍多劫以此自勵我有身心苦因有所惱害何不自責涅槃經
手刀我身得名乃是我身譬如如是有身以此自勵往昔未曾凡愚身心
惡業地獄無量劫饒益成就菩薩以此自勵生歡喜前門為重不退
喜受歡喜調心忿故云調攝調攝無上故此受苦第三
二門思益經諸法念念不住無有恭敬節節不動知心不在亦復不在
四大地水火風未曾有生空真實明法諸法利他
是故可知思惟第四生忍先有眾生一句救護
修善故云攝取故云不捨地前地上不退得究竟菩提諸佛因時修行
眾生饒益不忍惱害故云所行

[0222b01]第四無盡即是精進波羅蜜四門

[0222b01]二法起信論知法

[0222b03]二種瑜伽精進被甲精進加行精進厭足精進究竟三業
離世間品精進

[0222b06]祕密文殊懈怠答言何故懈怠不以身口意如是發行不捨
以是故我懈怠

[0222b10]釋文菩薩成就如是精進行體
能行菩薩前行先行菩薩離過
名勝小名三修善行第一四化離過不能無上不能
齊名下同等等離過大小煩惱通有(云云)。被甲精進精進意中
其所所為中有二十初三斷惑知法初中現行
種子習氣初一初二受法樂欲
二分差別三根有利四心知法初四理法如來藏恒沙功德
實性如來藏平等因位前後三際無生平等佛性自性
引出自性無生。次數差別無生三佛作業無生證果智門
佛果佛果大用無盡神通權實智慧方便一句佛教初四加行
正體二十初三自利利他利他初七化法可知
第二難行堅固中有舉重
成果攝論精進瑜伽厭足精進

[0222c19]第五即是禪波羅蜜亦作四門

[0222c20]別境起信論知法

[0222c21]二種瑜伽現法樂住靜慮饒益有情靜慮四攝有情神通功德靜慮
十八下文無盡

[0222c24]祕密經文我有亂心何以亂心無有住處中心解脫成就一切諸眾生無有住處以是故稱亂心

[0222c28]釋文止息攝論諸菩薩諸位中常二行顛倒散亂文中
現法樂住菩薩成就寂靜功德菩薩利益眾生初中十一初二
離亂歷法相從初一受持流轉悲願身故
二種不知後生相續凡夫大集經凡夫受胎愛女是故入胎
內情分明遂即昏亂菩薩無癡瑜伽第二入胎正知不正知
輪王正知入住不正知獨覺正知菩薩不正知有情修道起行可知魔事止觀惱亂是故
起信疏(云云)。一句多劫第二離亂
何以所謂菩薩十七句法一體二相理法具德
二行教法處世染法分別世法二智十一所知普遍十二所知
無量十三明了十四通名十五不共十六因位所知有限十七果位所知
法經四句正法三修四智常行
宿是故如是廣大善觀是故十二十二
自行利他中一體空菩薩六塵能不高大動亂是故正定
不錯入理不錯常行本心菩提願念佛真理利他成化
此等常行故云不行如是不為第二
不能尋思方便相生不停不可得聞者好惡如實
一切證法明相法性不能菩薩正念菩薩法性成長亂心如幻三昧經
大地須彌須菩提一劫打鼓不能何以入空第二功德功德漸次增長離亂三定
四智增長無間滿第三眾生離亂一切成因究竟

[0223c04]第六善現般若波羅蜜

[0223c04]別境

[0223c05]二種唯識論一生二法俱空瑜伽加行正體證智後得智
利他俱生下文十慧無盡應知智論般若五度是以慧眼波羅蜜

[0223c10]祕密文殊何以智慧不畏生死煩惱迷惑眾生娛樂生死煩惱不畏
迷惑眾生一處安住娛樂成就是故無有智慧

[0223c15]釋文行相菩薩初中四句初二無所有三業體空示現三業
開釋染淨前體開釋由此體用染淨俱空名為寂滅身口意業
加行不生不滅正體證實菩薩如是
無礙大悲攝化由是初三唯識無相何以空無
隨心唯識有所無所得唯識無體
之謂無生無量心性同一取法無性相等無所得無所得無有
不生之謂示現無相相者無相現前無底
如如二空同一真性無相起名業報加行故云善方便出生離生離生則是總結加行
自下第二證智境智相如不為生滅故云不生真理故云涅槃即是不無故云非有有無故云言語
世智故云一切自下倍增故云長養剎那
增益二明煩惱障所知障無著
真理過世由此分別世法第三後得智理會方便菩薩如是明理無礙如實正解
寂滅體空深法染淨入佛
佛法入世六染全體染淨不二世法不待不待未曾
未曾佛法故云世法佛法不可未曾世法不可未曾世法故云佛法真實佛法
入世不為世法何以真實法界不可壞若爾何以世法入佛世法世法入佛不論真妄如此
所以如此染淨世間攝化涅槃大悲第四大悲中有安住三世
不捨第二不成調惡業寂滅煩惱
滿一句三障解脫中法受苦
危徑苦果煩惱苦因合法恩愛苦因在生苦果四惡趣(云云)。閻羅王聖教
地獄趣瑜伽第二瑜伽菩薩地經文未見如此經文別有閻羅王
變化如觀三昧第五二十唯識論菩薩瑜伽第七十七法王故知菩薩正法念經
閻羅王罪人說偈言得人修道至寶空手叫喚何為中有眾生眾生眾生中有不在
解脫煩惱三障脫因不見
解脫果無窮生死不得正道

[0224c15]第四眾生道理第五三句調解脫

[0224c18]第三以此般若是故可知

[0224c20]第七無著無住善根悲智無住無著無著方便後得智種類
迴向方便拔濟方便下文可知

[0224c24]分行無著菩薩諸佛進行一念成滿大智
自利無著菩薩如是觀大悲利他無著先見初中
十四初四淨土念念無間中一無著無著無著所行無著
無著法住無著念念明法身行初三見佛無著法寶
無著初一聞法聞法僧寶無著一見二見聲聞菩薩僧三寶無著自己
無著法行修正淨土二見法身以此淨土
無著唯一淨法一切世人菩薩何故不如染淨寂滅平等憎愛
對法相待無自性憎愛第二大悲觀法便入眾生性
是故化生無著無著化法不著無著大悲化教無著方言故云種種
無著六道眾生所居化行無著二乘化行故云無著三昧他事無著此等智圓
轉而第二進行勝行得受記大悲攝化三不大智照理無著初中實教
諸佛無著心領佛說故云實教無礙故云修行故云菩薩行五行不動故云菩薩
成德故云解脫故云念著所行故云故云受記受記如下離世間品大悲眾生
爾時菩薩濟度大悲增長大悲隨逐流轉生死不知
不斷遠離常行流轉苦果相續不見邪見
種種不遇正人是故邪見正人法入善友空生正法三不正思四棄
修行由此邪慢受苦爾時菩薩悲心增長不著大悲隨逐無著成化眾生多劫
大悲心隨逐眾生多時一生多生念念不絕無間一一化行長時
第三大智照理無著先有無著何以何故菩薩一切不著
一切緣起法非有猶如是故不著下次疑云世間不成出世
實有三義佛果三義起用
無礙眾生不著疑云何以菩薩起行
不實菩薩行如夢安得三義一體無義現實有用緣故如夢遂便驚覺自身
菩薩未成自心究竟是故修行三義無明未盡成佛無明
多劫豁然大悟佛果現前夢中本性具德宛然如下第八地中由此上文菩薩行無著疑云菩薩行如夢無所有何故
菩薩行二乘所聞法如三義緣成本義三言聖教
是故說說此等自行無著疑云果行世界
三義神力眾生眾生世界性相無實有情上文穢國
疑云何故善惡差別業報化身古德是故
因果三藏意生意生身化身三義非有
兩相宛然因果業果三義是故疑云業果俱空眾生差別
畫像三義高下畫工無礙無礙眾生真如成像空義業果
變故無礙空有無礙則是宛然無所有是故攝化不著疑云眾生如此何故菩薩說法說法如實
即此言說實際無言向來四門利他行無著第三究竟滿足無著自行
先行一念時速滿十方三行如法照見法性
二明諸佛決定所有方便無著了知自己迅速一念遍十方世界解行成就知己心性隨緣
理事無礙不一定故云迴轉迅速由此大行大悲利他行先行乃至無著
大慈未成下標調遠離化行正化一言
造業各異方法施設四攝差別故云和合五趣不同故云流轉各別分齊差別
不等當下正化可知

[0226b12]第八尊重

[0226b12]釋名菩薩願行深廣可貴

[0226b13]體性大願行體後得智瑜伽第四十九殊勝波羅蜜多勝解三法起信論
(云云)。

[0226b16]種類唯識論二種菩提願二利四弘瑜伽如下

[0226b19]功能由此大願從此功能尊重

[0226b21]釋文分行菩薩進行中有善根增上生長
初一一起高出三行難測四生六行取捨
尊重第二行相中有內心願行外緣逆順成行
三行尊重二行不退第三菩薩利益安住尊重分行念念二利自利轉增理實
一切行願以此利他由此菩薩見聞不虛第二進行尊重心行尊重
尊重初中無礙心行菩薩如是無盡心行菩薩雙結二行初中無礙
眾生明理無礙初中生死涅槃不住中流云何不住生死中流法師不住
生死無處中流不住無故不住中流如東流水不住南岸不住不斷中流若爾南岸
何以涅槃中流度眾生在此是故生死何以離岸一切眾生如來藏彼岸妄心
此岸彼岸故此由此兩岸彼岸故此此岸
中流是故菩薩居中未嘗菩薩能化不能眾生能所圓融無礙理事
一切無著眾生無著
有著一切不著修善因位未成滿不生
不滅功德滿不生大涅槃不滅成果成果不盡果位成果後說增損不虛
不違無二初中化眾生有損何故無二同法是故
不著同法得無法界無二增損
菩薩自心無染有著不能無礙無礙初五中分初二無礙
眾生眾生可知眾生界如來藏無礙
無礙可知雙結明理無礙真理失事故云不虛事相即真是故無二
同理攝事不增不減經眾生界法界無二即此法身流轉五道名為眾生法身
眾生眾生法身法身眾生有言眾生界法界有別人名一闡提第二菩薩如是無盡
無盡起行善能分別明慧到彼岸
分別身業普現意業無染語業廣說中法一切法不斷自行
不捨是故起行無盡二利殊勝功德無盡淨法界二利可知雙結二心一行是故
兩相究竟無礙心行入理究竟無盡心行無窮入理入理恒生是故雙非
斷惑性空無可本末無相無依智圓不依空無
世間佛法無染非凡二乘四果自下第二尊重成就重心
前心修習菩薩行者修習智慧照行入理譬如虛空化行
自行無念初五可知何故正法領受無邪緣故
二乘能不正理能不起行無退故云不退自行無念寂滅
無念功用無念不為十法動念三時三科正報依報內外根境
就位以此大願無念何以無念諸法平等之中無有智行無念何以向者
無二無二故云無不不二無二能所宛然故云無不
明理無礙菩薩功成差別行相
明理一行差別虛空有餘不成差別正覺無成
無行無行明理不違成功不違歸寂
萬行初一真理不違正行行相自利調伏利他行
因果二行不待不違可知二明功成中有三世如來無礙
是故本覺故云不斷佛性二行故云正法是故
辯才無染安住無畏三不捨下無著第三修習
菩薩如是成就尊重智慧智慧菩薩行者大悲教化
難得人天出生解脫如是中有明心無異
調伏惡人善人惡人明慧善友滿世間不為名利
菩薩邪見惡人不顧不得名利明慧善人攝化得名不為善人得名菩薩行無異
愛言極少不為調三學斷惑
何以一切諸佛法如是

[0228b03]第九善法

[0228b03]善巧智力說法

[0228b04]二來大願力度(云云)。

[0228b05]三體攝論後得智大悲無邊智能

[0228b06]攝論二種一切正行對治二修一切善行堅固決定

[0228b09]種類前後

[0228b10]差別第九無礙辯圓教滿便成佛不待可見

[0228b13]釋文三結第二相中分行進行三句法益淨法
生熱清涼弘揚正法辯弘顯正法名守護弘法十身多劫宣化不絕佛種不斷是故智論般若流行世間則是佛種不斷之謂
此等善法中有成就成就問答成就成就初中持法方能演說
持法分明故云清淨說法無障礙初四四辯行入佛境諸佛一切智甘露
歡喜自證無盡同理說文無盡正方異言無量
正語現身不可可知第二應化成就
一一開化無礙三句各各
差別宣說不違開化無礙多音開化無有障礙設有一音開化無礙自在
無礙圓音第三爾時問答成就微細成就世界顯微自在中一頭一中有無量一念
乃至過未菩薩一切眾生一言多言明智辯才有餘自在在地
自在圓教普賢如此瑜伽第四成就義利
受持照理周備成果第二進行如此分行故云
安住初地安住二利佛子三千界三業
故云三千乃至不可稱數世界可知一切法無礙意業作佛事三業以前三業他事
摩訶薩利他十身

[0229a03]體性淨法界根本智後得智三法可見境智境智唯一法界

[0229a06]相者一一初中無不無邊法界無不一切法界身無能
未來世無不一切同生同生不動故云不生不生不滅不異不生不滅
不及言語道斷無有則是真如真如故云不實以是理性真實是故妄染無礙
日出自在應用此等定出分段生死非但變壞不能不為四相
三際不可以無相通名依止

[0229a22]三相二門三身中法不實法身不生不滅無相報身未來化身
十身離世間品十身(云云)。

[0229a27]天王十身(云云)。約法集經十身(云云)。地上
天王法集經十身三乘地前如此如下離世間十身地前地上三身
果位定分三乘菩薩地前分段地上變易迴心二乘地前是故若一
中有方便地前地上變易一一佛地分段白淨寶網轉輪聖王普見肉眼十地菩薩如下善財
分段普賢法門分段過患第二他者十身化導眾生別有一生離苦
出路趣入俗諦真諦斷惑成因

[0229b17]清涼池得佛作法

[0229b20]第十真實亦作

[0229b20]釋名言依成德稱言不虛故云真實真實即行得名

[0229b22]二次實智

[0229b23]三體後得智大悲

[0229b24]攝論不住生死涅槃利益凡聖成事

[0229b25]種類機智十智如下

[0229b27]以此第十滿足波羅蜜增上無不是故滿普賢無邊境界
下文因陀羅法界自在成就如來無礙解

[0229c02]釋文本誓菩薩成行一切法下行成德二行
初中標舉略釋菩薩成就舉事初中能行
由此始終無二第一誠諦始終誠實總有自行菩薩誓言
菩提便發誓不虛平復妄語平復起行利他行菩薩
度眾生救度自行滿本誓滿因果菩薩
行當成佛言行滿後果成佛師子吼獨尊人中師子吼三義
義通可知略釋能行起行故云實語證入諸佛平等實性入理
善根緣事無二無二能行無二三世諸佛
佛果故云隨順不捨本誓何以不捨初中十力顯德不捨不捨本誓眾生菩薩
十力淨行品淨名經得佛轉於法輪涅槃不捨菩薩菩薩行意中二我當下
本願何以勇悍謂言發自本誓是故是故
殊勝便故云是故眾生救度
無著調解空滿具德能變上來成立本誓不可

[0230a18]自下第二本誓三句不捨度生無上智隨一救度成滿本願
無不究竟故云滿足

[0230a22]自下第三成德滿成就普賢法界自在中有成因滿足摩訶薩大悲成果滿
菩薩因果二利成滿菩薩無盡自在自行滿令眾生
自在一明無不空法無量無礙一處一切處無依
自在二明無不內含一切三世間由此法界是故未來諸佛菩薩
令眾生先知現身說法自身眾生不著法化眾生是故
三結無盡滿無盡二入三昧理智無二眾生二者舉凡上來
同等智度論第四復次十住菩薩無有差別文殊師利觀世音具足佛十力功德作佛
廣度眾生乃至諸菩薩菩薩不能遍知月光大於十地十住第十
第十第二果德得佛妙覺文中如來功德得佛
十力二入法界成佛無礙解不思議解脫不思議品成人無畏其實
大法法王成佛無礙智微細無明七絕生死成佛無垢微細無明變易
眾生正法攝化古佛攝化方便可知上來正說

[0230b28]自下第二動地功德敬重功德作樂十行三天
十行上來總是一世界中說十行

[0230c03]自下第二十方無盡世界十行合同結成一部十行一切十行上來一說一切

[0230c06]自下第六明證成分此處一切處菩薩來集舉證是故
行法圓融菩薩世界諸佛同名功德何故此處世界功德凡是盧舍那佛世界華藏娑婆說法菩薩
凡是同法此處彼此即此[*]上來十方
十萬十行屬於猶自十方是故十方一切處上來一切明證
重頌別有十方二觀眷屬
六行利他十行眾生善根差別量器總結此等
重頌七言五言梵本四句總有一偈偈頌長行不同始終
無始是故一一一切別無因此果行因果圓融為此行門法界
約同教攝中根別教上達別無圓教辯才辯才不待言辭不斷文中歎佛功德
令人願求二十一切菩薩行令人因果二行歎佛初二舍那化主
歎佛無垢無罣礙歎佛廣大歎佛十方佛以是初一二嚴滿
滿斷德第二菩薩行初七偈頌本分行業如法
分別十行差別末後行業不思議初一見佛二見
成德廣大無礙尊勝可知十行初一十行
偈頌歡喜初三無畏施語意二法說教財施涅槃經
五品心中十善即為五十五十第二偈頌饒益
初一律儀戒不能攝善法戒法行二行一偈攝眾生戒化行下半總結三聚
第三智慧不可量偈頌初一勝解受苦自修忍心上半
明心安忍上半身行無礙安忍上半菩薩能忍
四修佛法偈頌無盡初二加行精進勤修精進悉知眾生修行精進被甲
精進眾生地獄厭足精進一智神力第五偈頌中一
現法樂住上半加行分別世間色法經論下半明慧不動離亂功德無盡正法
乃至多劫不退第六無量偈頌善現加行正體後得智大智自行不捨菩提心大悲利他
不捨化眾生增大第七甘露偈頌無著初一方便滿足故云究竟悲念眾生語言道心無著
安住偈頌尊重初一解法無相無量劫行菩薩道不計眾苦憂惱普眼見佛
三世佛解脫不思議解脫究竟究竟眾生恭敬見聞不退轉
前心愛樂諸佛妙法眾生眾生第九具足偈頌善法初一成就清涼
問答成就現身前金色身十身第十究竟四十六偈頌真實中分初三
初一二身無礙如意通前言行相初三偈頌十力正言不虛
偈頌佛性善根深入智海十二起行上文初三堅信
知心三業自在知根偈頌成因滿初四二嚴
滿後五三業一身如次應知上文菩薩不可窮盡修習解脫
偈頌成佛果德初七上文初一如來無礙解無畏生死流入
智慧海饒益眾生三八窮盡諸佛方便大海不二三世諸佛正法
初四二利成滿三自初一通性不論一定
利他一切知見三業殊勝一生三身光勝應機第三總結十行可知

十無盡藏品第十八

[0232a06]釋名故云菩薩人法諸菩薩所行菩薩一周
蘊積出生一一內含法界故云無盡一一各一切行相故云無盡一一出生果德無有窮竭故云無盡無盡
菩薩可知

[0232a13]二來普光正位起行同上梵行品始終通行前行成立
十地十行究竟進趣同上明法品迴向二義十行
約出迴向義通問答

[0232a21]二門一同一法大小契經三乘雜藏名相大小
獨覺十如離世間品無盡如此中正行法具足普賢法界為此

[0232a27]釋文一舉釋名三體四攝

[0232a29]初中功德以是行法建立三世異同法界大王三世故云

[0232b03]釋名樂欲心淨對治不信樂善由此出生名為
三業惡作法力賢善對治無慚止息惡行世間對治無愧止息惡行
多聞聰敏無貪簡擇
妄為任持記念經久所持應機
慚愧得名五功施行聞持

[0232b19]三體中有二門慚愧十一三法自體別境二法自體三業
善思無貪相應智論以定二種融通總是一法法界澄淨
水珠二法離過法界性能五法多義六法自性七法自性八法自性
九法自體任持十法界隨緣應機是故一法

[0232b30]四攝行者二利分別別論自利利他通論二行本末分別初一
道元功德分別分別
守分則是七聖財念持守護使損失增長行相分別初四離過
修善六度中間可知三修初二
生起次第分別是故起行離過慚愧莊嚴戒行光潔故云白法眾生
為首所聞內外現前必須正念必須憶持辯說二利


[0232c20]相中

[0232c20]成就如是無量對法起信二明聞法何以
所以理法信教初中十法初三無相有理無名空無無相
無相所願無生一緣不實無體自守四信圓成無性無量無上不可
不可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上相不可得無上之謂聞法初二
何者眾生界法化法界何處空界何處涅槃界三世
二義一則無所有所能思議此等十法無邊無盡智能故云三性三無性
信佛平等無量無邊佛智所知隨信後門
初一信佛十法佛智所知故云如是廣大云何佛智
無邊菩薩信佛十方佛智可信大用不虛可信諸佛明體增損可信中有佛智生滅
第二相中初一如來佛果成行無邊不退
四緣不能深信信從涅槃無明
具足攝論第十一菩薩自證不由不成家業法爾功能
四句護法四德四住二利可知

[0233b06]第二一一光統初一攝眾生戒攝善法戒律儀戒第二
外道鹿第四無疑一切往昔五逆罪惡習涅槃經
何故持戒何故歡喜何故歡喜乃至大涅槃第五造立服氣法外第七斷常
持戒即是無明犯戒第八中邪一方三維四下十住論第二邪命
激動抑揚有人貪求利養阿練若衲衣乞食若一常坐
漿如是頭陀行供養恭敬利養改易威儀名為有人利養檀越家語父母兄弟
親戚無異有所相與有所不計遠近問訊供養貪著檀越牽引人心如是激動
不計財物如是尼師受用隨意
檀越衣服供養親舊必當如是示現激動抑揚有人利養檀越不能
父母兄弟姊妹妻子親戚檀越俛仰施與有福人身不空阿羅漢語言檀越
無餘我家抑揚有人僧伽梨尼師資生
貴人檀越貴人供養以此餘利第九諸法無行經破戒
應當久久得道涅槃破戒應當無量何故
慈心悔過惡心未熟可知

[0233c23]慚愧涅槃自不作惡作惡
發露俱舍論無慚善人不見無慚功德功德尊重敬畏
無愧經部自身過失過失無慚瑜伽對法唯識(云云)。
無慚六親父母兄弟妻子是故三義可知

[0234a06]第五多聞摩訶薩次第初四十二緣生(瑜伽)。理實
出世間有無五蘊取蘊積集世間小乘五分法身五蘊出世理實有為
三界眾生所為有為無為法開合虛空擇滅非擇滅小乘真如
掌珍論不動第四禪滅定百法論真如善法真如不善真如
無記真如瑜伽對法擇滅二義擇滅滅定不動滅定是故擇滅
一切法真如三性顯示假實真如無為建立佛地論(云云)
真如安立相分安立三轉異義如此無為無處虛空
涅槃無間道所得名數起名五十二因緣無為俱舍論僧祇部犢子部十二因緣無為法如來出世不出法常
經部法師涅槃經三世流轉有為廢人法相無為十二因緣陰界
一切皆然涅槃經以此緣起無自性造作無為涅槃十二因緣則是佛性大品菩薩十二因緣
猶如虛空不可六法如來藏不生無為真如無相三惑
隨緣不變四諦記錄上來小乘無記虛妄不可記錄
智論十四十六俱舍論外道郁胝歌佛世間有無邊始終無常
斷常所以世間無故不應理一切生死世間不應理世間常住涅槃若非常住一切斷滅自然涅槃
必定一分不得涅槃一分自然涅槃若非非常非得涅槃非得涅槃自得涅槃自然涅槃尼乾不可
如來四問以外梵王解脫如來人意解脫如來智論第二
第十七瑜伽俱舍舍利弗阿毘曇總計第三四句不如如來從前向後故云如來四句有人神我
如來不受不滅不如不受虛空不受我有細說
不受不同不如不受第四四句眾生我有眾生有用
可知上來小乘外道因此眾生可知

[0234c14]第六十門一一次第一一各初中宿乃至要命
最後在後少壯輪王內外瑜伽剪髮內外妻子一切妻子
過去聞已正觀直觀方便菩薩三世貪心
無貪善根相應通論四句三世前門
未來現在三義同上可知現在淨法二乘佛菩薩現在緣成不同過未無緣是故不同第十
菩薩三觀過患好物惡物法身自在

[0235a05]第七法成菩薩明慧無盡初中明慧正說
所知深妙四諦十法五蘊無明三乘五蘊緣成
無性以為菩薩成道生死涅槃聲聞
所行道品成果涅槃十二緣覺無邊法界菩薩聲聞即是聲聞已知
所行法則道諦未盡即是集諦後說涅槃緣覺菩薩可見
二種小乘菩薩故云云何一總
非我無二明相不實體空三不三句對法堅固所有
一切說中云何何等十法略舉如故
不可壞何以現見破壞何以緣起不到色心菩薩成就自悟
無盡初三自利利他初四自利利他

[0235b06]第八菩薩菩薩初中一念過去一生
過去一劫至多一佛無量四念一佛授記無量五念一佛出世無量六念一佛無量十二部經一會一時說法無量
一法無量煩惱乃至無量十念一三昧乃至無量淨念
分明三不遍淨塵念不生種種塵念不生離垢
光曜廣照無極樂修不息無礙發意不待思量四句一世二根持法不錯

[0235b22]第九十一一一乃至無量三界四劫五佛一部至多
說法煩惱十一三昧佛境

[0235b26]第十甚深功能
廣說不違自在所持十法何以自在
法光深法無礙四句一明自在普照自在不捨
自行何以無礙即是究竟滿空法界清淨法身無垢真身故云無量
分齊一一無邊無間自體不為七言甚深無底

[0235c12]第六初一初一令眾生菩提十門唯有二行
三行四行五行六行行入名下總結此後應有偈頌不足或是上來第四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六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5 No. 1733 華嚴經探玄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