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ing the Mysteries of the Avatamsaka Sutra (Huayan Jing Tan Xuan Ji) 華嚴經探玄記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四(此從第二會初盡此會竟)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名號品第三
[0166c08]亦作四門分別 初釋名 二來意 三宗趣 四釋文。
[0166c09]初中三。先分名者自下明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謂從此至第六會來。辨說所修五位之圓因成十身之滿果。令諸菩薩解此義相故以為名。二會
名者名普光法堂會。然釋有五義。一約事。謂佛於堂內放光普照故。名此堂為普光。於中說法又名法堂此依主釋。二約法。謂真俗遐周曰普。妙智照達云光。境
智玄軌為法。此普光即法。又詮普光之法。堂內說此。依主為名。法通二釋。堂唯依主。三約境。謂普體光用。法通教義。四唯約智。
亦如境說。五約實。謂無礙法界一塵一行。皆遍因陀羅網重重顯現。故稱為普。即普圓明煥曜。故復云光。無不正軌。故亦云法。則
法應緣成陰為堂。皆持業釋。如以三空為門等。例准可知。又信該六位稱普。滅惑顯理為光。陰機為堂。三品名者如來之名號
依主釋。或如來則名號。以十號中如來為一故。於中名謂釋迦等別名。號謂十號諸佛通名。又召體為名。標德為號。又亦名號無別。如文內說。
[0166c29]二來意亦三。先明分來者前既舉果勸生信樂。今明彼果能得之因令生正解故次來也。二會來者修因之中信最
初故故次來也。又謂前會明所信之境。今辨能信之行。義次第故也。問名號等三豈屬能信。答為成信故同會辨之。問前豈不成信。
答凡約境生信。境有二義。一標舉境法明有所在。二攝以就心令成信行。前會據初義。此中約後義。又前會果廣而因略。相從
俱屬果。此會因廣而果略。相從俱屬因。問等是果法。何故前會明依。此中說正。答依報麁現易見故先辨。正報細隱難知故後說。
又若約佛先須淨土棲託。後辨正報。又亦可互在隨舉皆得。問明修因之中。何故此會與第六皆有果法。同會中間諸會無此例耶。答此會是修因之始而與果同會。而
果在會初。十地等是成因之終。亦與果同會而果在會後。此等為顯依果海以起圓因。因滿還融歸圓果。此乃文中宏致始終之幖幟者也。三品來者有二釋。一云前品明
依果。此明正報。正報之中不過三業。此品明身業遍應。謂名號依身而立故。四諦品明佛口業普周。光明覺品明佛意業遍覺。三
輪攝伏。俱是正報。然身業最麁。故先辨耳。二釋云。准下問答又此品明國土海義。前品既辨世界海。即明體隨緣顯其果相。今即
約緣反顯明其果體。辨相所依之實故次來也。各通三世間思之可見。又前會約華藏。此約忍土。有意(云云)。
[0167a28]三明宗趣者亦三。先明分宗通至第六會來同是一番問答故。須同辨。謂是二周因果。初相後體。前
是因果緣起。後是理實。二約會亦二。謂人法。人亦二。謂所信能信。所信中化主內證土海為體。七日思惟為相。又即如其像為相。
加說為用。又現通及光照為用。助化中文殊以信中妙慧為體。吉祥勝德為相。又遍一切處為相。所說益物為用。謂說偈等。二
能信中亦二。先約因證淨為體。具德為相。殊勝功業為用。竝如賢首品說。檢出(云云)。
[0167b10]二約果信中所顯無盡法界為體。十身勝德為相。應機化益為用。亦如賢首說。法亦二。先約境謂信中平等土海為體。約機說十。
及勝德為相。與行教相應為用。二約行謂信行內證為體。融攝諸位為相。成佛益生為用。問未知此舍那佛是何位中佛。答若說
信法即信中佛。餘位亦爾思之。三約品亦二。一約相以如來身名普應廣益群生為宗。二約實以十佛國土海為宗。
[0167b18]四釋文者。於此修因契果生解分一番問答之內長分有三 初序分 二請分 三說分。
[0167b20]此中序亦通第六會已來。請說亦爾。
[0167b22]初中有三。先舉佛所在明器世間。二善覺知下歎佛功德明智正覺世間。三與十佛土下歎菩薩功德辨眾生世間初中相傳。
普光堂在菩提樹東南可三里許熙連河曲內。佛初成道諸龍見佛樹下露坐。遂為佛造此法堂。良以諸龍多為陰覆供養故耳。又以堂近樹故與場同舉。又依此經以菩
提樹為本。餘處皆不離此也。又此中初始得者約信法辨之。蓮華藏者信行開敷離染攝德。約法准之。又大集經中菩薩得蓮華陀羅尼故。凡說法處皆有蓮華座。餘義竝
同前釋。
[0167c04]二善覺智下釋智正覺世間殊勝。於中十句。文同攝論受用身二十一種殊勝功德中初十句。如下第七會初二十一句總
具。今依攝論及佛地論釋此十句。初一總餘九別。總中善覺智者彼名正覺。謂具後九德名善覺。以順理離邪名正名善。開明照察名覺名智。別中初無二念者是一向無
障功德。謂離二障故。異凡小故。又於遠時方等境無知不知二現行故。是故由無二念名善覺智。二了達法性者論名趣無相法。此是能入無二功德。亦名調化方便功
德。謂自能入離有無相清淨真如。亦令他入故。三住佛所住者是觀所調化功德。謂住大悲常觀世間故。又是任運無功利樂有情不休息功德故。又安住聖天及梵住
故。四等如來者謂得諸佛相似事業功德。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別。即理智益生三法無別。五至無礙趣者是永斷所治功德。謂修二障對治道成就現前。已到解脫一
切障處所依趣故。六具不退法者是伏外道功德。謂證教法彼不能轉。伏彼顯已正道法故。七無壞境界者是伏魔怨功德。謂違順中境不能礙心。雖在世間八法不污。
以世境嬈心障善稱魔。此降彼故。八住不思議者是安立教法功德。謂所說勝教超過一切尋思境故。九等達三世者是記莂三世功德。謂記莂去來皆如現在。分明無
別故名等達。具此九別成初總句。同異成壞准思可見。
[0168a03]三釋眾生世間中有二。先簡定其人。後歎其實德。初中有四。一簡多異少。謂十佛國土微塵數故。二簡大異小。
謂大菩薩故。三簡終異始。謂一生補處故。四簡新異舊。謂從他方來集。然此四位以前望後。展轉奇特皆可准知。三中一生有三
義。一約人中。二約天上。三約下生之身。此就化相。若約實報四種變易報中。唯有末後無有生死一位猶存。故云一生。此經意約
前義辨也。二歎德之中。文有八句。義有七對。初二句藥病一對。謂初句了彼機器種性。後句深證所授法界。二常善思等明染淨一
對。謂如攝論中依他起上遍計染分名生死。圓成淨分名涅槃。二分不異名一依他。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是故經說。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又中論云。世界與涅槃
無毫釐差別。此名染淨無礙。四句融攝。或以本從末唯世間。或反此唯涅槃。或相融而雙現。或形奪而兩亡。巧觀此理名曰善思。
恒觀不息名曰常思。三因果一對。謂諸眾生報果業因種種差別。明了此等皆依眾生諸識心行而得成立。四教義一對。謂義是所詮
諸法之義。味是能詮諸法之教。則名句味身。五縛解一對。謂觀彼世間相即空故名離世法。不待壞世。六理事一對。謂緣所起法
名曰有為。無性真理名曰無為。會緣即真而不壞緣起。是名究竟分別無為。泯理唯事而不失理。名曰究竟分別有為。下文云。於有為界出無為界而亦不壞有為界。無
為亦爾可思准之。七三世一對。謂知三現在各攝過未。及相即入。是為十世。靡猶無也。貫謂通也。於此三世無不通達。上來序分竟。
[0168b06]第二請分此中通請下五會文。於中有三。初念請。二念問。三念現。問中裕梵等法師離為一百二十四問。謂初十問法身自
體之行。中間一百問報身起修之行。後十四問方便身平等之行。又若合中間九十問為九問。即總四十三問。光統師合隨喜心等為一問。即為三十四問。初十問先際佛
法。次十問中際佛法。後十四問後際佛法。至下第六會來答之。今依此釋總分為三。初十問因所依果。次十問果所起因。後十四
問因所得果。攝論云。無不從此法身流。無不還證此法身。欲明因依果成還能剋於果。果能垂於因還為因成果。因果相成緣起無性無自性故。即真法界無性即體
不礙緣起故。真法界不壞因果。因果緣起理實之義案此而立。又初十問此會初三品內通答之。若別分四諦答說法一問。光覺
答勢力正覺二問。此品答餘問。通答順文。明難下三品別自有問。以信不成位故。無懸問十信之言。不同十住等。此初十問二
釋。一約依正二果為問。謂初一通問淨土依報。二通問法身正報。三問土嚴具。四問法身所證。五問土離染。六問證後說法。七
問前土體。八問正報光輪。九問應緣起土。十問現正等覺八相等事。二唯約土海為問。以准下文及瓔珞經此會明國土海義故也。十中前五明土眾德具足。後五明
土體用圓備。又初一是總餘九是別。別中土有九義。一別住義謂紅蓮華等如攝論說。二具德義謂理行事等各有校飾。三軌持義謂
土法比證所得不同。四離染義謂自性與相及用等淨。五成教義謂約言顯土如說世界等。六自體義謂理智識事皆有體故。七妙用義謂威光攝伏等。八緣起義謂隨眾生機
佛剎起故。又令隨剎而起因行。又隨剎佛出故亦云起。此順兜沙經。又隨因緣具而剎得起。如起具因緣世界等。九現覺義謂諸剎海現成正道以依正無礙故。餘義准下
答中知之。次因中十問從昇須彌下至菩薩住處來答之。初九問約位自行。後隨喜下問隨緣化物行。初中十藏何故。問在迴向
後。下答在迴向前者。以藏有二義。一是出生義故在迴向後。出生地上證智故。二是收攝義故在迴向前。收攝諸行令成迴向故。由此二義二處互顯故不相違。十願初
地內答。十定十忍品答。以觀心納理為忍。止心不散為定。止觀無礙唯是一心故。二處各顯一義。以諸菩薩緣真俗境皆有二
義。一不顛倒。二不散亂。具如梁論說耳。十自在十明品答。以作用明委故立二名。以別翻菩薩本業經彼問中亦名十明故。兜沙
中名十飛法。又十頂不見別答。古人有將梵網經於此計會云此脫錯。恐難依用。今尋彼經十一處說法。六處同此。彼云化樂天說十禪定。初禪說十金剛心。二禪說十
願。三禪說十忍。四禪摩醯首羅宮說心地法門。不云重會普光及祇洹重閣。又此問與彼有同不同故難用耳。有云不思議品有
答。但不思品等既答後果問。不可屬此。又僧祇品明十大數。因位窮終數中之極。故亦得云十頂。但此品初自別有問。故亦難屬。
壽命品中十重佛土上至窮終。賢首佛剎最極際故稱為頂。然有十重故云十頂。亦得無傷。以彼品初既無別問故得為答也。此中約望下尊高為問。下文就當處相續
而答。又但此經下文別有問者即於此無問。下若無問而有說者即是答此問也。故須知之。隨喜心下明問菩薩隨緣起行。即菩薩住處品答之。以彼文中明菩薩隨機
普應諸處起勝行故。此約能依之行為問。下就行所住處為答。依此而判中際佛法中。問答相屬亦極明耳。下明隨緣化他中。初
見他少善而心隨喜。二化眾生令紹佛種。謂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等。此二是化他心。下明化他行。謂云何不斷。以救度故。何處救。
煩惱妄想中故。如何救。知根行故。以何救。解法藥故。云何救度成。謂令離集垢超苦難決道疑證愛滅。如次四句應知。後際中
十四問。不思議品至普賢品通答之。於中勝法者是菩提勝法。同上文。不動轉者是無功用故。餘義多同前會釋。
[0169a29]第三說分中通下五會答前所問。於中分三。初此會中答前初十問前際佛法。二從第三會下答中際佛法。三從不思議品下答
後際佛法。就初中二。先集眾顯圓。後對緣正說。前中二。先明能集。後明所集。初中有二意。一望前為答問。二望後為集眾。前
意中知心念者領所問也。又舉受法心器量也。即如其像現神力者現像答也。滿其器也。謂如其所念如上一百二十四問。及下至第六會來所說法門答此問者。皆於
如來法界身中無不圓明頓現其像。是故展後五會而不延。一身頓現而亦不促。又六位歷然而不殊。圓融即入而不壞者良由此也。令眾覩此以沃虛襟則為答耳。
以彼念云願為我現故今現之也。下經云清淨法身中無像而不現故也。又像者緣集所成無礙之義。以機心器量印於佛身而成此像。又以佛身應機而現此像各有空
有二義及有力無力義。四句融攝無分別義思之。又以應機現像動攝功能為神通力也。二為集眾者世尊舉集眾人。知心念者辨集眾所由。如其像者明稱法合
機。現神通力者正明召眾令集。又如所說像而現神力。使他方菩薩見此通光。知說某法而來集此。亦使此眾見佛此像。知定說我所問之法歡喜而住。何以知者以如來
身光有其二種。一密故難知。二顯故令知。令知之中隨其所應。將說何法。而佛身光先現彼像令眾見已知說某法。如說般若時(勘智論)。如說法華時
(云云)。故云如其像現神通也。二所集中十方內一一方各有三世間可知。又各有八義。一遠近。二出土名。三標佛號。四主菩薩。五攝眷屬。六來此致敬。
七化作座。八依本方坐。世界同名色者表信位法相麁顯著故。佛同名智者表信中最初始覺從本覺起故。菩薩同名首者表信是因初故。其文殊名義略敘五義。一者名
文殊師利或云尸利。或云漫殊室利。或翻為敬首。或云溥首。又云濡首。又云妙德。又云妙吉祥。此中十菩薩依梵本同名室利。兜沙經中亦同名師利。又梵語喚頭為
室利。吉祥德等亦為室利故致翻譯不同也。二出處者若依文殊般涅槃經是此土婆羅門家生。佛滅後四百年。於香山頂已入涅槃。若依此經是東方菩薩現在清涼山。
寂調音經亦云。是東方去此萬佛世界。國名寶住佛名寶相。彼土菩薩也。三明師資者。依放鉢經昔為釋迦師。此經云是三世諸佛
之母一切菩薩之師。四明位者若約因是十地菩薩。以常住首楞嚴三昧故。若約果依首楞嚴經於南方平等世界成佛號龍種。五明德用者依如幻三昧經降魔場等是調
生力也。依現寶藏經迦葉擯等是勝通力。從空決定論難叵當慧力也。此約三乘。如下光覺品一切處等是一乘也。諸方菩薩皆頭面禮佛者。禮佛義略作三門。一禮數。
二敬儀。三明得果。初中三業禮有二意。一以有三處禮故。二顯佛有天眼天耳他心故。二敬儀有七。如孔目(云云)。三得果者有二。一近得五果
(云云)。二遠得佛果如賢首品說(云云)。依方坐者依智論第十二。外道他法輕佛故坐。白衣如客故坐。一切五眾身心
屬佛。是故立。若大阿羅漢事已辨者許坐。餘三果不聽坐。大事未辨故。如王有重臣坐餘皆立。今此竝是大菩薩故是以坐耳。
[0170a06]第二對緣正說中分二。初三品正通答前問。後三品因論生論。別問別答。又釋前三是能發行緣。後三是所發行相。又釋前是所緣果
境。後是能緣因行。以此信行是住之方便自無別位故。初無問也。
[0170a11]就前三品中有五。初歎眾希有。二牒問總標。三徵標顯體。四徵體辨相。五徵相明用。
[0170a13]初中何故問佛文殊答者。以即同佛慧故。吉祥妙慧達土海故。增諸菩薩踴悅心故。何不入定者以信無位故。前會豈有位耶。以是果德深
細故。此中豈無果法耶。以為成因故。通具廣因故。歎希有者略由二義。一以此一會即是一切虛空法界等處會故。二以此即是法門故竝如光覺品說。
[0170a20]二牒問內佛出是牒前七八二問。阿耨菩提牒前示成正覺。或佛出牒示成正覺。七八二問略不牒。阿耨菩提是通結。餘句同前可知。總標初句
不思議者貫通諸句。故結云皆不思議。不思議者此中大意於一味法界義分為二。一能隨之土海。二所隨之機緣。此二無二通融無
礙。若以緣從體即當相圓融無別可別。言說不及也。若以體從緣即復印成差別緣起。約此殊形緣起反顯土體妙極難思。是其意也。由此義故不思之義有於三種。一
寄緣之詮反顯土體絕緣之義。此即言在緣中意居緣外故云不思議也。二既約緣顯土。以緣起塵算故。令土體從緣印成差別。此即明土無別之別別而不別故不思
議也。三緣無別緣以體即緣。是故差別緣起即是甚深土海。此謂理至近而難識故不思議也(思之)。
[0170b08]第三徵標顯體中。先徵標云何以得知不思議者。後顯體云以諸佛法隨彼所化等法界故。二門雙融故無限際故。此約體略釋也。
[0170b11]第四徵體辨相中。先徵體云何以得知差別無邊等法界故。後辨相云未論十方盡空世界。且約此一娑婆
界說略辨十種。以顯無盡。餘無邊界應准知之。此種種身等有諸德。釋為佛身等。是故下辨名號不同。則釋種種名也。今細尋
此文。及准兜沙經。此乃是所化眾生非是能化之佛。以此句長是西國語法。應云教化一切種種身等乃至不同之眾生為一句。所
見亦異別為一句。義即可解。但為佛土平等無別可別故。寄於所化眾生差別以辨土海差別之相。於十句中。初一總舉五蘊身
差別。二依身立名不同。三身在一切處。四隨種種處有種種形。色謂白黑等。五隨有身命有脩短。六識能取得諸境。或修行證
得分齊。七境體入根。或智能入法。或悟入門異。八略唯六根。廣二十二根。或信等五根。或利鈍生熟等。如下第九迴向諸根海處說。
九諸趣差別。或四生五趣如生行稠林等。十業異報殊如業行稠林等。依梵本及兜沙經此一一句皆有種種言。存略故爾。是故結云
種種不同眾生也。所見亦異者非直業報依正差別無邊。心中懷見悕望各異。兜沙中名各各有聞佛聲。又亦前九句辨報差別。第十
明業差別。此顯見差別。又說此眾生差別分齊為土海相者有三義釋。如上標中不思議處辨。可於此思之用耳。
[0170c08]第五徵相辨用中。先徵相云所隨根器差別可爾能隨差別云何可見。釋用云異機印現佛法多門難可具說。就異論三。初身名普應用。二
言教遍周用。三光輪窮照用。並與下為則。又可分二。一佛二法。佛中亦二。一身二名。法亦二。一實二權。於中佛身及實教差別難
明。光覺品同說。佛名權教易辨差別。此二品別論。又釋此初二品文殊舉義答酬前所問。後一品如來舉事答釋成前義故。就前
二品中辨名教二法。既此差別如上所問。佛剎等義差別難思。與法界等意存於此。即為通答也。就初釋名別中二。先顯名
別。後是皆下釋別所由。前中二。初徵後釋。釋中三。初辨此界。二十方界。三盡窮法界。問此中名號為唯是舍那佛名。為通餘佛。答
若約三乘。唯此界內百億萬是釋迦名。餘十方界是別佛名。若約一乘。盡法界總是舍那名。問若爾何故上文云十方諸佛說法知彼
心行等。答皆此佛所化處。故無別佛也。又是釋迦海印中現故無別佛。又釋如一佛名既遍十方。餘十方佛皆各如是遍於十方也。又若三乘機。於諸四天下中隨各聞彼
當處佛號未必知於餘處佛名。若一乘機。一時頓納一切名號以應一切機之名。一機能受者是普賢機故。一機即是一切機故。又此名號若依小乘是實名。三乘初教即假
即空之名。終教此名即平等同真如。經云名字性離。是名解脫也。頓教一切皆絕名。無名俱離。圓教亦俱離不礙名故。今一名即
一切名。一切名入一名而不壞不礙。攝一切法界盡。因陀羅網名也。問此大千界依餘經論大圍山內平滿有百億四天下。上方下方不得更有四天下。若上下皆有則一一
四天下皆有上下。故應有三百億。云何仍說唯百億耶。答若小乘實處理無改動。若三乘雖即空真如等。而不礙事故不壞本事。若此一乘事即無礙融改自在。是故此中
明處隨教而圓融。應十數顯無盡。此娑婆一界有二種融。一以說法之處即為當中。為成主伴融彼百億令有上下。使得圓故無三百也。二縱於最東近圍山邊一四天
下為說法主。即是當中融彼餘四天下還有十方眷屬具足。以諸四天下皆望他為伴望自為主故。是則圍山亦隨融移改也。餘十方界等融義准之。此約一乘教。若約三乘
不得如此。如餘經論說之。娑婆此云堪忍。悲華經云。是中眾生貪瞋癡等過梵王忍之故為名也。放鉢經(云云)。須菩提此云善實。訶
尼此或云捨義或云生滅。以本語難定也。婆伽婆有六義(云云)。伊那婆那此云王林。謂佛為太子時在此林中生故立此名也。第
二釋別所由中三。初牒機。二施化。三化意。初中二意。一云此等名號遍法界者。猶自且依於佛有緣可化眾生有此差別。非謂
一切。二云此機何得於佛有緣。謂佛往昔多劫修時。見聞隨喜等故有緣也(更有逆順云云如別記在)。二施化中五句。初句總說三輪攝化善
巧。二語業方便。三身業方便。四意業方便。五施化稱根。又釋初句身現威儀以攝生故云種種方便。二語業梵音等。三所說法謂為
人天說業報等。為二乘等說於權道即四諦是。三化意者謂隨說人天二乘等法意。欲令其知如來法。
四諦品第四
[0171b14]四門同前。
[0171b14]一釋名者。四是數。諦是義。謂理實故能生無倒解。故俱名諦。即帶數釋。此品非是解四諦義。但明四諦名字不同故名四諦品。
[0171b17]二來意中五。一為釋成前品末權道之義。二依前身業次辨語業故也。三前明能說之人名字不同。此明所說之法
名字不同故來也。四答前問中佛說法問故。五為釋成前機所印成差別法中權教異相故次來也。
[0171b22]三宗趣者。以無邊甚深諦海為宗。及同上土海。四諦義略作五門。一釋名。二辨相。三體性。四業用。五種類(別時作)。
[0171b25]四釋文中三。初明此土諦名。二辨娑婆外十世界中諦名。三顯十界外盡空世界諦名。初中四諦內一一各三。先列名。二結數。
三辨意。謂為應機令調伏故立此名。調者調和。伏者制伏。謂調和控御身口意業制伏除滅諸惡行故。何故文殊說者。明妙慧善達實諦義故。又何故唯顯四諦差別。謂
是權教差別易知故。又為寄顯法故。何者謂此小乘局處之法尚有如此遍空世界差別不同。則知一乘通方之法差別無邊。理不疑故也。又為破計引機。何者謂演彼小
乘局法令遍故。使失本執。便顯一乘無邊法界。令其趣入故。又此約一乘共教為則故。通收下位故。生苦之集故云苦集。苦盡之滅名苦滅。至苦滅之道故云苦滅道。
不得單言苦道。以道非生苦不同集。又非滅苦不同滅。但能證滅應云滅之道。以滅是苦滅故云苦滅道。餘文可知。
如來光明覺品第五
[0171c15]四門同上。
[0171c15]初釋名者。謂如來之光明光明之開覺。謂依體起用依用成益。皆依主釋可知。
[0171c17]二來意者有七。一前明身語今明意業故來也。二為別答前功德勢力等問故。三前二品別明人法遍。此為雙顯二遍
故。四為前但論佛名普遍。此顯佛身實德亦遍。前說四諦權教普遍此辨十偈實教亦遍。謂長行及頌二處是也。五為斷疑故謂前
品文殊說佛名法名差別普遍。恐眾疑故。佛以身光照現彼事令眾目覩疑網自消故來。六非直如前但佛名諦名遍虛空法界等世界。而今如來即此說華嚴時亦如是
遍一切盡空世界。一一皆時同處同眾同說同。即自驗見為下軌則故來也。七前佛名諦名則多名別別遍。以是權故。今明一法一會即圓融遍。以是約實故。又前是差別
遍。此是無差別遍故須來也。
[0172a02]三宗趣者。先宗後趣。宗有二。一開二合。開中三。一能照之光。二光所照境。三照所成覺。此三各二。一
身光照事境令眾覺見。事無限礙即長行所辨二智光照理境令眾覺見。理無差別即頌中所明。二合者良以理事俱融唯一境故。故得一事即遍無邊而不壞本相。由境
無二故。身光即智光。唯一無礙光。如涅槃經云。是光無相非青見青也。又亦則事覺即理覺。平等唯一覺。又以此光不異覺境三法圓融唯一法界。雖平等絕相而具一
切恒不雜亂。以無障礙故。二明意趣者顯此無礙理事有多意趣。略謂五種。一近與信中菩薩為所信境故。二遠與下文一部為則。以下諸會等中皆結通云一切
世界亦如是說者指此文也。三為顯如來出世以一乘圓教於須彌樓山等一類世界施化分齊故。四為顯一會則一切會故。第一卷云其身遍坐一切道場者是也。五顯
理事俱無障礙。令眾生捨執依法故也。
[0172a21]四釋文者此光所照隨處無限。大約總數有二十五重。前九別說。後十六同辨。則為十段。此中非是二十五度放光。亦非一放光
次第漸照二十五處。但一放光則並頓照。同時顯現。以引機入法令漸覩見。自近及遠故有次第。
[0172a27]於初段中二。先佛以身光照事。令眾得見。後文殊智光說法。令眾得聞。前中二。初明能照之光。二明所照之
境。前中初放光人。次光出處。後顯光數。足下相輪放光者有三意。一初義表信為萬行首故。二卑義表信行最微故。三本義表信
為萬行之本故。智論第九云。足下放光者身得住處皆由於足。此之謂也。百億光明者以所照世界雖復無邊皆是須彌樓山世界故各有百億四天等為所照故。是故光明
亦唯百億。二所照現中二。先明照現本世界中染淨等事。二如此見佛下明照現自法會普遍之相。前中四。一現人界。此海邊有
大樹名閻浮提。因樹立此洲名也。弗婆提此云勝身。以生彼者身皆殊勝故。狗伽尼此云牛貨。以彼以牛為貨易故。欝單越此云勝生。以定壽千歲衣食自然故。二現佛
興。於八相中初三未是出現相故此不論。
[0172b16]問佛初成道第二七日。放此光明如何却現菩薩生等。又佛始出世。何因乃現有般涅槃。答下文云。於一念中顯現三世一切佛
事。此明現在攝過未也。問若爾何不現彼無量劫事。答此中文意但為論此世界中佛興之事故。不說餘耳。三現諸天可知。四此世界等一句總結悉現。二現自法會中
二。先現本會。二以佛神力下現新眾來集。於中佛神力者是前則如其像現神力是也。所集中有三世間等可知。又如此處光照無邊界一一眾會皆悉顯現。彼一一會皆亦
如是。光照無邊以法無二與此不別也。又諸光交往不相突礙。以各見當處光照他不見他處光照自故。何以故主主及伴伴皆不並故。主伴伴主皆不違故。問此諸會云何
相顯。答有二相。一以此光照彼令彼現此攝成一會彼處亦爾。此同法華分身諸佛。二即此一會佛及文殊等融遍法界。是一切會。以圓教中未有一法不則一切者。是故
一文殊從東來則是一切處文殊一時來。縱今西方過無邊世界說華嚴處。亦見文殊從東十剎外來。東方亦爾。未有見彼過向西者。乃至賢首亦然。以是一乘緣起門
不雜故思之。二智光覺中二。先此處後結通。此中頌意只融會前光所照諸事。於中二義。一約境有三種初一頌明法離情謂。二
有八頌會事同理。三末後一頌顯事無礙。皆依前起後。二約心者一恐眾見前光所照事隨相執取。是故初偈約佛遣之。令眾捨相離乖理之失。又涅槃經云。如來非
無流。何以故。如來常行有流中故。又佛地論明。佛非流非無流故也。二恐眾生疑。何因此事而得普遍。故次八偈會事同理。令眾見真顯順法之得。三疑云事既同理
則平等無二。何因得有事事普遍。故後一偈明則理之事故。而得一事則無量事也。八頌中初一前既知佛是無流法便為過失。未知若為是無失邪。今云觀佛無所有是
無失也。以佛功德法從緣無性自散滅故。又釋觀佛及法悉離性故。此即會前放光之佛明離見也。二會前光所照處。又明前依正俱絕住著。三明依正不二也。又明佛身
及無流法俱無所有故不二也。心隨者是方便觀也。入者是正證觀。四通會三世間。我是眾生我執也。佛是智正覺。此二主伴平等。彼
二所住是器世間。無所住故離諸有也。又我謂妄執。佛則真智。此二平等是標也。下二句釋真智。於理住無所住。妄我當體遠離
於有。五通會五蘊。數是緣起俗數之相。謂五蘊若有可在俗數。以蘊空故無有數。又會前所放百億光等及所照世界諸數量等。
皆依五蘊色心上立。求此五蘊實無彼數。故云無數。六絕能所觀。非直所見世界等空。能見之智亦無所有。又見者是人。此亦空
也。七即用常寂觀。謂此佛出世即無起故。又如此空理現前名為佛出。則空佛名無起。八二空觀上句人空次句法空。轉如是相
者一約執轉却二執之相。二轉現二空理相。皆下一句明觀益。並可知。一中解無量等者。為明此一會等中而有無量會等無量會等中而是一會。是前光所照處也。於中
初二句標次一句釋後一句益。標中通論此有同體異體。各有相容相即。准上釋應知。此文且明相容故云一中無量等。然通同異體也。二釋中略舉二因以釋。一由展轉
生故。二由非實故。初門者總攬如此盡窮法界差別之緣成一緣起。是故一一諸緣相望各有二義。一約體。具空有義故有相即。
謂若無一即一切緣全失自體。何以故。以無一時多無所成無所成故不是緣也。是故有一即有一切却一即却一切。此即一切是空義故。泯自即他。以一是有義故
攝他即自返上。即一是空義故亦泯自即他。多是有義故攝他即自。由二空二有各不俱故無不相即時。一空一有不相礙故恒時有相即。又由一一緣中空有不二故
不壞自而即他。妙義思之。二約用。有有力無力義故有相入。謂諸緣起非各少力而共生故。即一一緣各有全作義全不作義。何
以故。若無一緣餘全不作。則一有力餘皆無力。餘緣亦爾。是即一有力故能容多。多無力故潛入一。多有力等亦爾。亦由二有力二
無力不俱故。無不相入時。一有力一無力無礙故常恒相入耳。又於一一緣中各由有力無力不二故。不壞在外而恒相入思之。由緣起門中有此相作等義成一多故云
展轉生也。此即一多更互展轉相生故得一中無量無量中一也。二非實故者亦二門。一相即義。謂一非實一故能攝多。多非實多
故能即一。又多非實多故能攝一。一非實一故能即多。又即多之一非一。即一之多非多。何以故以不實故。又即多之一方名
一。即一之多乃名多。何以故是不實一故。多亦爾。又是亦一亦不一。亦多亦不多。何以故。不實故具二義。又非一非不一。非多
非不多。何以故。不實故絕二相也思之。二相容門者。謂一事是不實以無性故。無性真理既無分限。是故於一事上觀無性時。無
不圓盡法界真如。若觀一少事無自性時。不得圓盡法界真者即真如有分。便同有為。是故一事無性即攝真盡。攝真盡時餘一切法既不礙存。而即真故同理俱在一
事中現。多中亦爾准之。又由俱不壞本事故不是相即門也。由不實之事攝真理故得相入也。又可前展轉生約異體即入。此門約同體即入思之。又但此經中相即相入
義釋皆有二門。一約緣起相由門。二約法性融通門。故是此二文也。由展轉生故不實。即二門不別。又由相即容二門各攝法盡
故亦不別也。然義恒不雜思之。此下文與此同者應准此知。此文且約相容義說。故云一中無量等知之。觀益者達此正理於緣不懼故云無所畏也。以境法無礙故令
智無畏也。二結通中唯結此一娑婆界中百億閻浮處。非是後文盡空界等。次第二重云一切處文殊者。但是十方十佛國土各百億
處。非是第三重處。乃至末後方為盡法界。文意如此應知。
[0173c17]第二重照十方各十世界。長行同前。偈中分二。初六歎佛。後四歎菩薩。初中一顯佛求道之因。二轉正法輪。初
句標。次句釋不常。下二句釋不斷。三大誓為本。四慈力伏魔。五內智斷證。六外智化益。歎菩薩中。一遊剎。二念佛。三救苦。四護法。皆下句結因果。
[0173c23]第三重照十方各百世界。偈中作二釋。一初一偈歎報身德。餘九歎化身德。前中初二句明大智德。次一
句大定德。下一句大悲德。又釋以理智照真故。覺諸法如空得心淨無礙也。以量智了俗故。覺諸法如幻得調群生也。二釋初一
是總餘九別。總中由應機現起故。如幻故。令見差別。由則不起故。如空故。平等一味。由起不起無二故。調伏眾生。則常心淨故。
云無障礙。下九偈中各具此無二義故用常寂也。又前三句明淨緣起體。下一句明緣。下九偈以體從緣正明緣起相。於中或見者有三義。一就一人異時見。謂如初時見
初生乃至後時見涅槃。次第而見。二多人同時見。謂有人見正說法時則於彼上有見涅槃等。皆無障礙互不相見。三一人同時見。謂見初生時於中則見涅槃等。如下文
八相微細等。良由淨心無礙故得圓融普應。於中一初生。二行七步時。三顧眄十方時。四師子吼說天上天下我獨尊時。五出家。
六成道。七轉法輪。八現神力。九入涅槃。
[0174a15]第四重照千世界。偈中分三。初二明法身。次四辨解脫。後四明般若。法身中初一明理應緣起。謂初句標深。下釋無所取相亦
無有能取智。然不住此故應機現也。後一明現即不現故離諸塵也。二明解脫中三。初一何者解脫。謂初句明脫體。下三句明脫
用。謂機感相應名和合起。次二偈半辨何處解脫。謂初一離苦縛離分段故不在世間。離變易故號人師子。次一離業縛。謂根境
本空虛妄業盡故俱脫也。次一句離煩惱縛。次一句通結永盡故長流不轉也。下半偈明由何解脫。謂由二利圓滿故。如文。三明般
若中三。初一照真。次二了俗。後一雙結真俗融無礙也。
[0174a28]第五重照萬世界。偈中勸諸菩薩修十種業。一慈悲業。二信心念佛業。三善慧業。四無間業。五長時業。六觀身實
相業。七觀心實境業。八神通業。九分別佛土業。十了知多佛業。於此十中。初一緣眾生行。次四緣佛行。一信。二慧。三觀。四求。次
二入觀行。一自二他。又一身二心。後三起用行。初一通用。下二智用。一知土二知佛。
[0174b07]第六重照十萬世界。偈中依梵本各四句為一頌。總有十一偈。於中二。初七言六偈明佛體性寂滅。後五言五偈明妙用自在。前
中初一明執色乖真。二妙相超情。三顯超情所以。謂以非相為相故。四相即非相故無合散。五明佛無五蘊。若約小乘佛有有
流五蘊。如婆沙等說。若約始教。佛有無流五蘊。如成唯識等說。若終教及頓圓等佛無無流五蘊。如佛地論云。如實義者如來身土
甚深微妙乃至非蘊界等法門所攝。但隨所宜種種異說。六明佛外身內心不異。以俱脫故。無二故。絕色心也。二妙用中三。初一
智光照。次二身赴感無礙。初一一多無礙。後一理事無礙。後二舉妄顯真。初一舉妄。後一顯真。如是真實者是前妄想也。由迷人
謂妄為實不見妄實。悟人見妄無實即見妄實。以稱妄法故。又迷人有妄不識妄故無妄實。悟人無妄故識妄識妄故得妄實思之。
[0174b25]第七重照百萬世界。頌十偈。初一獨拔超世。二妙絕心境。無依者無境也。三性治離染。上句性離。次句治離。下二釋成。四
離妄解真。五轉不轉法輪。六離有無想名正意思。七約真諦法絕一多。八約俗諦。於中初二句一多無雜。後二句顯了知之益。問
上云一中解無量等。與此相違。如何會釋。答此中緣起有四句。一一中有多以一無性故。二一中無多以一不壞故。三一中亦多亦不多。以不壞一而無性無性而不礙
一故具二義也。四一中非多非不多。以二義全奪融雙泯故。又由初故有二。以若非無性即壞一故。由二故有初。以若壞一無無性故。是故二義唯一事也。此約不
壞。前約無性故不相違。是即由一中無多故一中有多也。返上亦爾。第三句與第四句俱不俱相順亦爾。並無礙成立。思准之。
九觀三法相盡名念菩提。一諸法。二眾生。三國土。十觀三法如性名了佛法義。
[0174c14]第八重照一億世界。西國數法有三種億。一百萬。二千萬。三萬萬。下文百千百千名一俱胝。俱胝者此云億。是千萬為億。此中據千
萬為一億。對法論(云云)。二十偈歎佛善巧力。二頌為一義。皆先舉所作。末後一句結由巧力。於中有十。一智斷圓滿力。二大
智樂境力。三無功成事力。於中三法。一眾生。二化處。三內禪。並離著故云巧力也。四理智入實力。五示果攝生力。六智入深密力。七
境智雙亡力。八記時了處力。九了達群機力。十善達三際力。於中初一約俗後一約真。
[0174c26]第九重照十億世界。二十偈。歎佛利他行。亦二頌為一事。於中初二總標化意。次十六別辨化事。後二結用同體。初中師子吼者決
定度故。別中八對。皆初一舉所救。後一辨能救。初對中前一救癡愛眾生。如人墮海由四義難脫。一水深。二波峻。三被網繫。
四黑闇故難脫也。眾生亦爾。此中愛有二義。一已得多故如海。二求不足如流。癡亦二義。一不見過故如冥。二見有樂故結網。
後一是能精進行為能救。即是佛悲境故云是佛境也。二救五欲眾生。謂色等五境昏心為醉。實無謂有故云興妄等。三度著我眾生。慧者是佛。本際是我。我是生死本
故佛能滅也。下三句是所救。初句前無際。下句後無窮。無我法為寂滅也。四救惡趣眾生。初偈是深苦。後二句是重苦。五救外道邪
見眾生。六救著三有眾生。七救無明眾生。八救長囚眾生。下結中二偈。初六句因圓。初句有緣。二行本。三行處。四行廣。五二句行
深。下二句果滿。同一切三世間身故也。
[0175a16]第十有十六重。以別說難盡故總論之。亦二十偈。初六舉果歎德。後十四明因趣入。前中初二內智契真。於中初二句一念觀多
劫。次二句一念泯三際。次二句知緣起即真。次二句功畢具果。次有二偈明勝德外彰。於中初二句名遍。次二句離染。次二句身
遍。次二句說遍。下二偈明依正因果。於中初福因得依果。後智因得正果。後十四中通論教修七種行。初二偈修二利行。先自利。
初句福。二忍。三定。四慧。後利他。二二偈成見佛行。初見應後見真。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者有三門。一約三性。二約三無性。
三約雙融。初中復二。初別後總。別中三性各有二義。所執中一是情有二是理無。依他中一是幻有二是性空。圓成中一離相二是體
實。此上三一一各融不二為一性故。總者所執是無。圓成是有。依他是俱。以真妄該攝二相盡故無二也。二約三無性者初無相
觀境中。所執有無皆虛故。又無有有無故俱離也。依他無生性中。無幻有有性空不二故俱離也。圓成無性中。無二性有真理亦不
二故俱絕也。三約雙融者。三有三無。圓融無礙二相絕故俱離也。三二偈教說法行。於中初二句是所化境。樂是信樂。信樂非一故
滿十方也。次一句化處。次一句正說。次二句化益。先離染後成德。下二句功成。四二偈受法行即是見正說法身。以七覺為法
輪故也。五二偈明捨相見真行。六二偈佛等生界行。七二偈生滅無本行喻。上來通答前初十問竟。
明難品第六
[0175b19]五門分別。
[0175b19]初來意有二。先分來者前明所依果法。今辯依果所成因行故也。二品來者所成行中。位前方便信行最初。信中解行及
德。明難辨解。居初故來。
[0175b22]二釋名者。菩薩是人。明難是法。簡異果法故依主釋。明難有四義。一約心境。難謂真俗幽邃。明謂妙
智朗照。二約教義。難謂十義甚深。明謂往復顯暢。三約論道。謂難問。明答。以通問答故名明難。何者但舉法直諮曰問。非理詰責
為難。隨問直陳曰答。委釋顯煥為明。四分賓主。約賓則長行中明設於難。約主則偈中明釋於難。故曰明難。
[0175c01]三料簡者。就此因中或分二。初比位。謂此品下至迴向二證位。謂十地品下證位。或分三。初三品是
位前方便。昇天品下十三品明三賢正位。十地下六品明十聖真位。或分四。初從此盡第三會為十解。以信是住之方便無正位
故。攝屬十住中。二第四會十行。三第五會十迴向。四第六會十地等。或分五。開信異住故。又光云義分或三。初三品明始起於先
際。二從昇天下明善修於中際三不思法品等明終顯於後際。或分四。初未信者令信。二第三會下已信者令入。謂解行也。三十地品下已入者令純熟。四不思品下已純
熟者令解脫。
[0175c14]四宗趣有二。初通後別。通論此三品明十信行法。於中作八門辨。一釋名。二出體。三發心。四定位。五行相。六除障。七進退。八德用。
[0175c17]三發心者謂始從具縛不識三寶名字等。創起一念信等。此約始教。如本業經(云云)。終教如起信論修行信心分(云云)
。圓教如賢首品初(云云)。以小乘非此故不約說。頓教無位故亦不說(云云)。亦可小乘亦有初信義。如小論(云云)。頓中亦有信
(云云)。
[0175c24]四定位者此十信法於始教中自是位。如梁攝論云。如須陀桓道前四位。謂燸等。菩薩地前四位亦如是。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
又彼論及佛性論等皆云。地前修四行。謂十信修信樂大乘行。十解般若行。十行三昧行。十迴向大悲行。又為除四黑障正使故。謂
初除闡提不信障。二除外道我執障。三除聲聞畏苦障。四除獨覺捨大悲障。又信成淨德因種。解成我德因種。行成樂德因種。迴
向成常德因種。又仁王經寄四輪王報。謂鐵銅銀金。以此教義故知。十信亦是位也。若約終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無別
位故。本業經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名字。謂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迴向心。八護心。九戒心。十
願心。增修是心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中。心心有十增成百法明門名入習種性中。故知無位但是方便行也。又准六種性六忍六慧等文故亦是成證。又仁王但言三
賢十聖不言四也。又此經中後四位皆有入定。出已列十名辨十義等。唯信中無此。故得知也。又本業經但有四十二賢聖不說五十二故知。問若爾何故仁王經十信為
種性位仍只立三賢位耶。答此有相攝故如是。何者義准有四句。一以本位攝方便故唯有三賢。則沒信名唯論住位。引文可知二以方便攝本位故即十住名十信。
沒十住名也。故仁王經云。十信十止十堅心。則不論十住但名十信也。三開方便異本位故。則如住前有此十心為方便等。四於方便處假說正位。如前始教。若約
圓教有二義。若依普賢自法一切皆無位。若約寄法則同終教。然信滿入位之際。通攝一切後諸位皆在此中。無不具足。此則約行攝位故也。問信既實無正位。何故始
教說為位耶。答為始教機麁智淺行位不分。影似小乘教故說四位。終教機細智深剋實分異故也。
[0176b03]五行相者若始教行信等十心行(云云)。若依終教如起信論中四種信心五門修行等(云云)。若圓教如此三品所說
(云云)。
[0176b06]六除障者始教如前除闡提不信障。終教如論深伏煩惱等(云云)。若圓教如文總滅百障等(云云)。竝是滿心時滅。
[0176b08]七進退者修信未滿一萬劫以還一切皆退。以是不定聚故。依本業經如輕毛隨風等(云云)。
設第六有不退心者但是作此不退之心。以非是位故。未得不退也。亦有人解將此為信不退者義恐不可。以經中說如輕毛故。無位故。論說修信未經萬劫皆有退
故。若至萬劫信便已滿。非第六故。若就始教以隨麁相說信為位。是故今後三賢亦隨相麁說。是故至十迴向以上方得不退。如佛性論第一卷說。問彼論中是敘薩婆
多師說。豈是大乘耶。答雖是薩婆多說然非彼宗。以說有十迴向名位故。小乘無此位也。若終教中信滿入住則為不退。如起信論信成就發心不退故。及此下文深心淨
信不可壞等(云云)。以圓同終故。入位已後方說為不退信也。以因從果稱故如信忍等。
[0176b25]八成德者始教中成淨德因。及得鐵輪王報亦能進入十解等。終教能成十住位已則能少分見法身佛。現八相成道等事(云云)。
圓中通成後諸位。若約因得普賢三業遍周法界。約果遍塵世界成等正覺。如賢首說。二明品宗者以十甚深義為宗。信中成解行為趣。
[0176c03]五釋文者。此中三品則為三。初品明信中解。次品依解起行。後品解行具故成德耳。又釋初行次願後德位。就初中二。初正辨
十義。後結通普見。前中依遷禪師釋為十甚深義。於中分二。初文殊問眾人答。明妙慧導眾行。後眾人問文殊答。明以眾行成
妙慧。又衍法師云。初一人問多人明。一中解無量。二多人問一人明。無量中解一。又文殊為法主故。多人同問佛境深法也。初一是
緣起甚深。二教化甚深。三業果甚深。四佛說法甚深。五福田甚深。六正教甚深。七正行甚深。八助道甚深。九一乘甚深。十佛境界甚深。
初緣起者。諸法依阿賴耶識自性緣生方得集起故也。何故最初辨此義者。攝論云。菩薩初學應先觀諸法如實因緣以成正信解故。此之謂也。於中先問後答。亦是先明
設於難。後明解於難。前中二。初總告。何故最初問覺首者。謂創發厭求非初覺不起。如善財初發於覺城故。又緣起甚深亦
非覺不達故。二正難中此難何因生者。凡諸菩薩起信解行等皆依如此唯心道理。得異凡小而成正行故。起信論云。有法能起
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所言法者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是故於此而起難問。問意云。心性是一果報種種。云何
一心而生多報。又心性既一。果亦應一。果報既多。心亦應多。設爾何失。謂心若隨報成多則失於唯識。報若如心為一則乖於
業果。設若救言。若立唯一性心無有能熏可如所難。今明心性雖一隨善惡業等能熏轉故生果報異。此有何失。後遮此救。重更難云。業不知心心不知業等既不相知。
何成熏習。熏習不成何得種種。難意如此。文中二。初舉法設難。後五句遮救重難。前中三。初一句舉法案定。次一句正顯相違。
後五句釋成違相。初云心性一者謂心之性故。是如來藏平等一味故云一也。又心即性故。是第八識無二類故云一也。云何能生
種種果報者顯相違也。此是本末相違難。三或至善趣等者釋成違相。於中五對。初一約依報。善趣是人天。惡趣三塗。二對約正
報。於善趣中眼等諸根有具不具。惡趣中亦爾。三對重就依報。於根具中屠獵等為惡處戒施等為善處。根不具中亦爾四對重約正報就善處中有端正醜陋惡處中亦
爾。五對就端正中有苦樂。醜中亦爾。如是種種差別故云不同。報既如此不同。其一心之義何在。自下五句古人釋云。約不相
知為難。謂心以覺知為性。能生於業。心之與業竝得相知。云何經言業不知心心不知業等。此釋恐不順文。何者此不相知等與上諸句為同成一難。為更成別難。若
同成一難。前心性是一果報種種。正是相違。故已成難。此不相知於彼何用。若成別難。復因何義而生此難。故知文意少別。是故
今釋不同古也。謂此即是遮救重難。然救在文外。設若救言心性雖一。然有善惡業等熏習種子功能生果有別。所依心性一而無二故無失也。今重難中有五對。初一約
能依所依不相知故不成熏。此中業是能依心是所依。離所無能能不知所故業不知心。離能無所所不知能故心不知業。既不相知何成熏習。熏習無故豈得因業心
生多報。此等相知約性力說。但無性無力。故不相知。非約情知。上約本識因相說。第二約果相。謂因果不相知。果謂異熟。果
報具有二義。一能受報心。是本識種子識。二所受報相。是果報識。以種是果因不自因故。受不知報。以報是因果不自果故。報
不知受。既不相知因果斯泯。心生種種。其義安在。第三約新熏不相知。謂於此報上受謂採納則諸轉識。以為能熏不同受報。心
謂集起則第八識。以為所熏。互無自性。各不相知。熏習既亡。一心云何能生種種。故瑜伽云。不見藏住不見熏習。是名菩薩菩
薩。第四約親疎不相知。謂種子為因。所依本識為緣。以相待無性謂不自不他不共等故。親疎相盡。故不相知。因緣既離。心生何
在。第五約境智不相知。智謂能知即諸識見分。法謂所知即諸識相分。俱依一心各無自體。自體無矣。誰共相知。心境既亡。能所斯
寂。心生種種其義安在。又釋境法是心變故不知心。心託境生故不知法。無有境外心能取心外境。是故俱不相知。相無不盡也。
[0177b29]第二答中二。初一頌讚問勸聽。上半歎問會機。下半勸聽許說。後有十偈。舉義正答。於中初五偈答後遮救難。以救義若成
本難方遣故。須先答後五偈答前本法難。此中答意。明藏識緣起有其二義。一是不起義以無自性故。二是有起義有此無性
緣起故。此二不二。是一無礙甚深緣起。此中由不起故成起。是故只由諸緣不相知故而成熏習。有種種法生答後難也。二由起
故不起。是故只由諸法種種生故。各無自性唯一心性答前難也。又前即不礙一心即是種種。後即不礙種種即是一心。緣起正理無礙鎔融是其意也。前五偈中。初一法
說。後四喻況。或可長為五分。一宗二因三喻四合五結。諸法不自在者立宗也。謂諸法是有法。不自在是法。法與有法和合名宗。
於中有二義。一藏性緣起能所熏起攝多法。故云諸法。以互為因緣更相繫屬。各各不得自有所在。二從諸緣起無自性故無自可在。二出因者何以得知不自在耶。
因云求實不得故。以本識諸法互依緣起更相形奪各無自性故云求實不得。此有二義。一約本識明不自在。以依彼諸緣無自性故云求實不可得。二約能熏等法
明不自在。以依本識無自體故云求實不可得。或通論有四義。一諸法依識故於諸法求實有不得。二本識為依故於本識求實無不得。三諸法起識故於諸法求實
無不得。四識隨緣起故於本識求實有不得。或開為八句。謂各有有無俱不俱四句。故准思可見。又釋此有四句。一以不起不異起故求不起實不得。是故不起不自
在。二以起不異不起故求起實不得。是故起亦不自在。三以無二故求二實不得。是故無俱自在。四不礙二義故求俱非實不得。是故無俱非自在。何以如此不自在者
以緣起自在故。何故不實者以緣起理實故。三是故一切法下結也。以結隨法故在宗因後。明合隨喻故在喻後說。二俱不相知者如上能所熏中各有有無二義。以二有
二無各不俱故不得相知。以一有一無一無一有各無二。故無可相知。正由如是不知等故得有一切法。故云一切不相知也。此顯非直平等一味不壞諸法。亦乃只由
平等有諸法也。四喻中有四喻。此藏識四義。一相續因果依他義。二互為因果生識義。三受熏義。四相依持義。初云如駛流者唯
識論中明阿賴耶識恒轉如瀑流。是此義也。此中無絕是彼恒義。流流是彼轉義。故彼論云。恒言遮斷。轉表非常。若細別分凡水流
時要有四義。一有能流之水。曲有三。一水體清淨喻本識。是如來藏本性清淨心。二土雜成濁喻如來藏自性清淨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三遇冷成水喻如來藏還與
妄識俱成本識緣起。故楞伽云。如來藏名阿梨耶識。而與無明七識俱等。二相由故流。以喻本識自相義。謂後水推故前得流。或
前水引故後得流。各有有力無力等。互不相知而得流注。此即不流之流。如云江河競注而不流此之謂也。經中名流注生滅。唯識
論第三云。如暴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乃至謂此識性無始時來剎那剎那果生因滅。果生故
非斷因滅故非常。非斷非常是緣起理。乃至應信大乘緣起正理。謂此正理深妙離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設。觀現在法有引後用假立當果對說現因。觀現在法有酬前相
假立曾因對說現果。假謂現識似彼相現。如是因果理數顯然遠離二邊契會中道。諸有智者應順修。學又依楞伽云。剎那息煩亂寂靜離所作。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
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無間相續性妄想之所熏。解云前論中生滅隔念。經中生滅同念。是故則不生不滅之生滅(更思之)。經約終
教。是不生滅與生滅和合名阿梨耶識等故。論約始教唯生滅是識。細剋亦不成生滅。以生時無滅應非有為。以相不具故。若有滅應不得生。以相違故。是故終教中
同念。以各虛假故不相礙也。又依真心故得同。隨相故有異(更思之)。過去滅能成生。當來滅能壞生。生法能壞過滅能成當滅。又一
滅相望前生能壞。望後生能成。一生相望前滅能壞。望後滅能成是故相續無絕(更思之)。又生由滅起故。是故生中具有滅。具有滅
故。令生不住還復成滅。滅由生有故。是故滅中含於生。含於生故。令滅不住還復成生。是故生滅交涉。前後同時。不相障礙。
流注不斷。又一生相中有四種滅義。同時具足。一性不成就名滅。二由滅故起是故具滅。三能成滅故具滅。四由生滅俱是夢妄
計妄中看有前後。理實照時皆無前後。是故生時還有滅也。(更思之)前念滅流流至於生。後念生流流至於滅。生滅二流故云流
流。未得治道已前無暫停止故云無絕已。二流各無等不相知也。三依風故有二義。一依風得流。喻藏識因相義。謂依惑業風熏習種子而漂流故。此約因相辨。二依
風起浪。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唯識第三云。又如瀑流雖風等擊起諸波浪而流不斷。此識
亦爾。雖遇眾緣起眼等識而恒相續。此中一風吹故流。二由水故流。故云流流。互依無性各不相知。或種子流及所依識流等。雖
不相知而有流。上文業不知心准之。四依地高下故流。喻本識果相義。依種種受生地報故流。人天處為高。惡道處為下。此
約果相。此中心與報為二。無性故不相知。上報不知受等准之。或帶物而流。故唯識云。又如瀑流漂水上下魚草等物隨經不捨。此識亦爾。與內習氣外觸等法恒相
隨轉也。第二燈焰喻成依者有三義一生識義。二互為因果義。三執受義。初生識者如依前焰燒炷故後焰得生。明照前境但一念故不暫停。六識亦爾。名言等依本種子
識故能生後識照於境界。前滅後生間無暫停。此中以本識如爐油識中諸種子如燈炷。所生現行六識如炎無體速滅故不相知。二俱不相知者古人云。炎爐為二。炷油為
二。四法和合而生各不相知。此恐無理。文意似取前焰後焰為二。由速滅不住無體可以相知。六識依本無體亦爾。心不知受等准之。二同時互為因果義。如攝論第二
云。論曰。譬如燈光與燈炷生及燒燃一時更互為因。釋曰。由炷體依止能生光炎故。炷是光炎生因。光炎則此生剎那中由能燒燃炷。光炎則為炷燒燃因
(乃至云云)。論曰。應知本識與能熏習更互為因。其義亦爾。如識為染污法因。染污法為識因。釋曰。此阿梨耶識為種子生因。若無此識三業生滅
無可依處。如體謝滅功能亦爾。故由此識諸法體生。功能亦立。是故本識為彼生因。彼法亦爾。若彼法無此識。起在現在無有道
理轉後異前此變異是彼法果。解云。此中前念炎炷同一剎那更互生燒。各有因果亦同時謝滅。後炎亦爾故云炎炎。未至治際此
法恒起。故不暫停。以二因二果不俱故不相知。一因一果無二故無可知。又亦能燒炷之炎及炷所生之炎故云炎炎。以生理不停故則是燒。燒理亦爾故云不暫停。不
相知如上。此中互為因果義略作二重。各有三門。一護過。二顯德。三示過。如問答中(云云)。三執受義者。此中明燈有二功能。一
內燒炷燋。二外發光照。喻此本識有內外執持。瑜伽云。此識執受有二。一內執受種及五根身。二外執受器世間。猶如燈炎內
執膏炷外發光明。此之謂也。此內外二故云炎炎。恒執無間故云不停。內外為二。以無性故不相知也。第三風喻熏習義者。此
中風有二義。一有力能動他。喻轉識能熏成種子等。二無體義。謂此風不能自現動相。要吹物令動方知風相。此動乃是物動故
知風無自體。諸能熏法不能自成種子。要熏本識成種子已方顯能熏。此種乃是識種。故知能熏無性。二俱不相知者風物為二。
依物之動則風無性。隨風之物物無自性。亦二無二有不俱。一無一有無能所。故各不知也。識中亦爾准之。故云諸法亦如是。第
四地喻相依持義。如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虛空虛空無所依。心義亦爾。境界依妄心妄心依本識本識依淨心淨心無所依。又釋現行依種子種子依本識
本識依真如真如無所依。不知者空與風為依。自無體故不知風。風與水為依自依空故無力能知水。水望地亦爾。識中亦准之。上來答後遮救難竟。第二答前本難中
五偈分二。初二正答前難。後三便顯觀門。前中難云。心性既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今答以隨諸轉識熏習故生。非是一心自作
種種故云眼耳乃至因此轉眾苦。前或至善趣等五對皆約報辨。故通云眾苦也。此中眼等五識可知。心是本識有集起義故。意是末那有思量義故。情是識則第六是了別
義故。此八各有根。五根可知。意為第六根。七八互為根。皆有生識義。是故云情根。因此能所熏和合轉眾苦。疑云既隨熏轉眾
苦即是成多心。云何仍說唯一心耶。答云此能熏諸法若是實可使隨熏失一心。眾苦既虛假故得一心實不轉疑云若實不轉云何前言隨熏轉眾苦。答云但示現轉非
是實轉。疑云於法性若有此示現亦得相違。答云但隨他有示現。於彼法中無此示也。何以無者以示現無所有故。此偈中上半明不染而染。下半明染而不染。下三偈便
明三無性觀。初一遍計無相觀。謂上八識等。約執但是虛妄都無所有故云也。次一明依他無生觀初句觀。方便尋思等。次句觀境
有者是前眼耳等。無所有者以眾緣無性故空也。次句正觀以見無所有理故云不倒也。下句釋云。以得見法之眼不雜無明故云淨也。後一明真實無性性觀。於中虛妄
是所執性。非妄是無相性。實是無生性。不實是依他性。二觀若成是出世間。二觀若無是世間。約觀智說。此等有無相待不實。故云
但有假言說。有無俱亡方入無性性觀也。此應廣說三性二性等觀約解約行分之。
[0179c22]第二教化甚深何故來者。前明攝心入理。此辨後智救生。財是法財故也。於中先問後答。此中問答似少不同准答取問。問
中應云。如來既十隨教化。云何復說眾生則非眾生。答中明身命等皆空故。是十隨教化則非教化。以眾生非眾生教化亦非教
化。此有何失。又准問取答。難意云。如覺首所說。眾生既空。云何教化。教化之時若如聖智稱理見空。則不成化。若同凡執橫計
為有。即不能化。此是有無相違難。答意眾生是空空是眾生。大品云。非以空色故名色空但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解云。以即色之空方是真空非斷空故此非凡智
境也。則為如此眾生以如此十隨說如此法門。方為真教化。難問中二。初一句舉正義。二云何下顯相違。於中古人將隨身是總。今初一是總餘十是別。初一是發心時
得道時等。論云。難處生者待時故。二隨其報命。或長時或短時應受化故。則於彼時而教化之。三隨其所受身時。如待得人身
方教化等。四隨所作行業時。如待作惡行方得法忍。如淨諸業障經說善行等准之。五隨當起何欲樂而受化時。六隨起何誓願而受化時。七隨起何意念何事時。八
隨起何方便而欲造修時。九隨起何思惟照察時。十隨起何籌量計度時。十一隨起何等見應受化故。如來爾時則便化之。既如此隨機屈曲教化。而說眾生則非
眾生。其理安在。第二答中二。初一偈讚德勸聽。上半歎文殊德以智中不雜無明故云明智。能照唯心之理故云境界。何故恒照此境者以常樂寂滅行故。後九偈中二。
初七正答前問。後二遮難重答。前中隨時一問無答。以總不離別故。初三偈答隨身一問。次二答隨命一問。次一答隨行一問。後
一通答餘七問。初中先二明人空。初一昔來謂我在身中故。今明身無我亦無。則以界分別觀觀是身不可得故。則達所執身中我有即是無也。次一昔來謂身依止於我。
今明我無身亦無。則尋能依身分觀所依之我不可得故則於身不著也。次一以內類外明法無我。於中初二句標次一句釋下句益。如此隨身則非隨故。不異眾生
則非眾生。是故無失也。就答隨命二偈中。初一觀境後一觀智。前中身謂名色則果報身。命謂正受生識則是本識。本識與身從始
至終更互因果和合無二。喻說可知。此互為因果非二乘愚夫亂識境。故言不可知。此義誰能知。以智者能觀察故則佛菩薩法如智
也。所以得知身命更互為因緣者。以分別依他無常法更互為因故有身命。以常住法不成因故既云無常。即有非有各無自性故云空無我。及離增益損減等一切相。就
答隨行一偈中。由本識與意識諸熏習法更互為因故。業功能生非有人法等故云無我猶如夢。非唯業行獨絕二我。業所得報我性亦寂故。其因果似前後異。無我義
同曾無異也。次一偈答後七問。以隨欲樂等七皆是心數。依心王不自在故。故舉心王總收通答。故云唯以心為主故。又釋。一切
世間法唯是自心變異所作心為其本故云主也。然愚夫不了唯心義故。妄隨分別起此欲樂等七種心念。以皆取相故悉是顛倒。是顛倒故則空無所有。是故隨之則非
隨也。下釋遮難。恐有難言。若眾生如此則空自是法門。隨亦爾者何須更化。釋云。以不能解諸法則是無二故。是故化之。又更
難云。則此不解真實之眾生豈不則是空耶。釋云。以從緣起故非無。速滅不住故非有。此二不二是眾生故云無異相。是故得教化。前偈明須化。後偈明成化。
[0180c05]第三業果甚深內先難後明。難中二。先舉法正難。後然法性下遮救重難。此中難意。若四大中無我者誰作善惡。誰能受報。此中執有作用
應有作者。是以用徵體難。設小乘救言。雖無我人作者然有善惡因果法故得如此也。猶是法執。故重難云。然於法性無善無惡。此顯法空。既於法性空無善惡。若無
作者更因何法而有業果。故知有我。我既實有無我之理安在。難意如此。前中二。先一句舉正義。下顯相違。於中五對十句。初
一約受報計有受者。二約作業計有作者。三約報中差別。內約行外約身。若無作業者何因有此別。四約多少報。如經中說。能
作多業受報亦多。少亦爾。故知有我。上約生報。五約現後報。下遮救難可知。亦是覆却重徵。第二答中。何故寶首答者。謂事中
顯理得可貴多寶。於中有二。初一偈法說。下九喻況。前中二義。一舉義正答。二引佛證說。非已能知。初中上二句明業果不壞。下一句明無作者。謂隨其所作諸差
別業熏於本識。本識依他變似其業所起果報。故有多報等種種不同。但是諸識緣起互相集成無自性故得有業果。實非四大中別有人我能作業受果故云造者無有
也。此則由無性理故法性無善惡。由無性故成因果故有業果差別。此但有無性之因果。何關有我人。故云四大中非我等也。如此正法理數決定。三世諸佛之所同說
故云諸佛說也。楞伽第一云。我常說空法。遠離於斷常。生死猶如夢。而彼業不失。此之謂也。下九喻中皆有二義。謂業果歷然而
無所有故成喻也。一明依他離性喻。謂本識如鏡。隨熏所現業果如像。此是依他義。內外無所有者明離自性義。此有三重四句。一約像。謂無質不現故。內無所有非
鏡無現故外無所有。由是一像故俱無所有。由是像故俱非無所有。以凡是像義必由內外方得現故。二約質。謂面南像北故質內無所有。由如面而現故質外無所有。
俱不俱可知。三約鏡。謂鏡鐵堅密間無空處。不受物故像非內也。凡欲觀像者皆臨鏡觀之。所以非外。俱不俱等准之。如此無
所有而影像歷然。業如像性如鏡故云亦如是也。起信論云。二者因熏習鏡。謂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
一心。以一切法則真實性故。此之謂也。第二明無知成因喻。謂本識如田。業等如種子。多類種子同一本識故各無自體可得相
知。然識功能不失壞故而能為因。如純淨土得雨生草。此多草種於彼土中求各各性皆不可得而能為因。縱深掘地所得之土得雨生草。草種同土雖多年不失。此亦
爾經云。業雖經百劫而終無失壞。遇眾緣合時要當酬彼果。故云業性亦如是也。又水土為疎緣。種子為親因。各全奪有無故。
是故不相知。識中准此知之。第三因能現果喻。謂業性如幻師現果如幻色。雖似有而非有故也。第四果法無念喻。謂由咽喉等
因緣和合出聲。實無我能。但從名言熏習生似於言說。如木人出聲無自念云我能出聲及非我出聲之二念也。又木如藏性。匠如妄想業等。木人如眾生報相。故無
我非我也。第五因體無雜喻。謂鳥在[穀-禾+卵]時未辨音相。出[穀-禾+卵]隨類方有異音。口業種子在本識中同無記性。無若干相。至受生處
報熟之時能出眾聲。又功能生果不同如鳥出[穀-禾+卵]。業體性空無別如鳥在[穀-禾+卵]。此乃喻是
前後。約法同時。第六現果無來喻。謂如父母為緣受生識有煩惱業等種子為因。此識與赤白和合時名因緣會則此名受生。無別來者雖無來去而報漸長不妨諸
根各別。業亦爾。思動身等造業。無別來處。後若熟時感報差別。第七苦報無本喻。謂以惡業熏自心故令心變作種種苦具。還自
惱害。然彼苦具雖外無來處。然惱害事不壞。業亦如是。雖無自性然感報不滅故云業性亦如是也。第八勝果無根喻。謂善業熏心心幻現果亦無根本。小乘說輪王滅
後七寶貯在鐵圍山中。後聖王出七寶還復現於王前。今此不爾。但由業熏自心變現。無別寶體使之來去。業性亦爾。論云。善惡
熏於心。何故異心說。第九有無同性喻。謂有流業未得果。及治道前為本識攝持功能不滅。名為成。至其得果及得治道時。業功能盡。名為敗。尋其成時無所從來。
求其敗時亦無所趣。此竝不壞世間說第一義也。
[0181c05]第四佛說法甚深。初難中二。先舉法正難。後遮救重難。前中二。初舉正義。二正設難。謂十種相違。一法是一味真如也。難
意云。所覺既一設教種種。義若非一可使隨言竝實。即乖一味應失所證。義若一味而不隨言即諸教種種皆應虛妄。此是教義
相違難。彼若救言。我此所證一味理中具多德故。是故諸教各顯一德故不相違。為遮此救故重難云。而於法性中分別推求如此多種實不可得。不可得故教便乖義。又
釋此是體用相違難。謂覺一法是體。應機現多是用。若以體從用應乖失一法。若用同體種種便虛。若言一法之內有種種故不相違者。而法性中求種種不可得故不
成救也。十句中。初一總餘九別。一教聲普遍。二教力攝生。三聲聲差別(已上口業)四身業。五意業。六身用。七依報。八嚴土。九分齊。若具
說應一一句初皆云唯覺一法云何無量也。答中德首答者顯法理德深故。於中二。初一偈歎問略答。答意云以一味法界是無分別義非是一數之一。是故隨緣成多而不異
一味。一味湛然而不礙種種。此二無二。是故諸教竝實而一味理存。如此無礙。是故名為甚深微妙義也。又釋。此不異多之一。是如
來所覺。不異一之多。是如來所說。是故一為甚深。以不異多故。多亦爾。反上可知。故云甚深妙義。求功德者以知一起多堪攝
生故。求此一得。又知多歸一堪證理故。求此多得故名智者也。下半偈德首自顯約法為名也。此中九喻竝顯不改一無分別而成事差別。一明法能荷載萬機喻。二
緣滅眾惑喻。三入器無變喻。謂如法界勝流義等。四拂動諸根開覺喻。謂熏成種子動令厭求也。五應欲隨潤喻。龍如佛身雷如梵音雨如正教無分別故不異一也。六
緣生眾德喻。謂依淨法界成修生諸行等。七無垢照機喻。八應機無往喻。九隨緣不變喻。此上諸門皆不異一。無分別而現多種利益事。如梵應大千喻如說無量也。身
無異喻一味常存也。餘門竝准。
[0182a15]第五福田甚深難中。初正難後遮救重難。難意上既云佛德無異。則應設施得果不殊。如何今見得報差別。此是緣果相違難。恐彼救言。佛田
雖一若人於佛興上妙供。佛於此人生親愛念。故得勝報。弊惡返之。為遮此救故後云如來平等無有怨親。此是三念處法也。正難中初舉正義後顯相違。於中初句總
十句別釋上總中不同之言。一色相好醜。二人中四姓及五種姓等。三如貴而非富富非貴等四句是家。四眼等根具闕好惡及根機利鈍等。五生財金粟等。六等一布施有
得奇特財物。如樹提伽白疊以釘入地七寸不穿等。七眷屬善惡等。八既各卑己行施。應同得自在。今乃有。或於一人得自在餘處不得等。各有分齊。階降不同。九福
德多少。十智慧淺深遮救可知。答中目首者見此法明白故。答意凡施佛由二因。一由施者用心不等故。遂令得報千差。如溫室
經說。皆由用心不等故。二由佛大悲不思議故。究竟皆悉令得解脫故。大悲經第二云。下至畜生能念佛者。悉得最上涅槃盡煩惱際。況于人等。又如下性起見聞之益
等。是故偈中眾生故有異。是初義也。能燒一切有是後義也。此二無二。同一報故不相違也。引十喻示。一緣能現果喻。二應機隨
解喻。三善巧隨順喻。四應感令喜喻。五物感現形喻。六善除惑障喻。七殄滅智障喻。八悲情普被喻。九動令生厭喻。謂不令堅
樂也。十焚燒盡滅喻。謂令得涅槃也。
[0182b15]第六正教甚深難中三。初舉教力。二為知下舉行力。於中十法分三。初總知五蘊。二知三界染淨報別。三知癡愛是報緣。三若知下
以行難教顯教無力。難意為因教法斷惑。為因勤觀諸法斷惑。若因教能斷則不須精進。若因勤行能斷則教無增損。謂此教法於德不增於惑不損。又釋得教不
增失教不損。以無用故。此是教力相違難。答意以教是精進之緣勤觀扶教方能斷惑。是故速出。教有勝力懈怠乖教則無教力。是故難脫也。難者以行力奪教力。答者
顯行由教力故也。以應教離懈怠故。進首答之。偈中三。初一勸聽總說開二章門。次一偈辨精進順教釋速出門。三有八偈明懈怠違教釋難脫門。一多聞懈怠喻。是
人先已小聞尚不能領悟。如小火也。今更強求廣多聞誦。如濕薪也。以新舊俱失都無成益故為懈怠。又此人欲以少時頓學多法。學既不成遂成懈怠。二無力懈怠喻。
是人薄福少心力。復數廢習。無所成故為懈怠也。又此人雖亦多時然數間斷。故業不成名懈怠也。三偏修懈怠喻。是人背善知識偏於經卷求習聞慧。無所得故懈
怠也。又此人雖無間斷。然闕緣故業亦不成。四倒修懈怠喻。是人聞說書持經卷便證解脫以不知別時意故。久而不得便生懈怠。又此人雖有外緣竝是錯學之人。妄
取倒求。故顛墮也。五過求懈怠喻。是人不自知無聞慧。徑望總達一切佛法。既不能達便生懈怠。又此人雖外有良緣內因有闕。謂無信心手無持戒足。不攣定弓不
茹智箭。云何能射煩惱大地。六少力懈怠喻。是人以剎那意識則望究盡佛法深海。既不得入。便生懈怠。又聞一念稱佛滅多重罪。但稱一句則休云我罪已滅等。七小
治懈怠喻。是人聞佛教能滅煩惱火。則以小聞望盡滅之。久而不盡則謂佛教無用。併皆棄捨。故是懈怠。八無求出意喻。亦名執
我慢高喻。是人聞說眾生則真如。以不解迷悟故。則云我既是真如則是已證得法界更何所修。則生懈怠故也。
[0182c27]第七正行甚深難中三。初引佛語舉正義。二云何下設難顯違。於中初句總。次隨十種垢法是別。恒上心現行故不離心也。三心無所行
等是結難反徵。謂雖聞正法無心依行而欲斷惑。故知佛說聞法能斷其義何在。又釋此是遮救重難。謂若救言。若依教行即能
斷惑。故聞法能斷義還存者。今重難云。此依教行既是心有所行何能斷惑。若依道理。要須心無所行方能斷結故。是故聞法終不能斷。答意則此心無所行名如說行。
故能斷結。若但唯聞實無斷義。可有聞而不行。無有行而不聞。故曰一切佛法以聞法為本故也。此與前正教甚深何別者。前以行徵教難。教力攝行答。謂若無教勤行
不成故。此中以教徵行難。行能行教答。謂若不行多聞無用故。執教成行故。法首答也。十偈初一勸聽總答。非但積多聞者明
多聞不是過患。但是唯也。以闕行為失故也。後九舉喻顯失。一不如說行喻。二隨說廢思喻。三計文迷行喻。四自謂非分喻。亦名耽文失行喻。五惡業障礙喻。六不
解自說喻。七不見自義喻。謂前約教此約義。八廢正成助喻。謂如牛王目比丘誦八萬法聚永度多億眾得道。自身不免墮地獄等。九隱非現是喻。謂如調達善說
法內懷朽爛等。又倚恃此說非分自高。返為所害等。問何故此中訶毀多聞。十住品中乃讚多聞。答為信中行劣恐滯文故。又是聞熏之初令成一心無倒聽聞故。十住已
去行勝故。不滯著故。能廣利生故。
[0183a28]第八助道甚深難中三。初舉正義。二何故下設難顯違。於中六度四等為十。此約行辨。若約位論則加方便等四為十。此中般若應是
世間慧攝。不爾非難故。三此一一法下結難反徵。難意云智慧為眾行之主。何不唯讚此而歎餘行。餘行離慧皆不得菩提。何須讚之。此即以助徵正難。答意者以正助
相資答。以能會助同正故。智首答之。十偈中分三。初一嘆問勸聽。次二偈開二章門。謂初偈明果非一行成正要待助資。後偈
明眾生樂欲別。隨根故別讚。三釋二章。初三偈釋隨根別讚。又涅槃中於慳等人前不得讚施等者據根未熟。為將護故。此文約根熟故。餘亦爾。後四偈約法喻。釋初
相須章門。施為攝他。戒為自攝。此二通為眾行之本。已修善根忍防不失。未生之善進故令生。又忍護外煩。進防內慢。故云防
護。禪定伏除。智慧求斷。故云安穩。又禪攝外散。慧證真理。故云安穩。四等益生稱悅自意。故云安樂也。
[0183b19]第九一乘甚深難中三。初舉正義。二設難顯違。三結難反徵。難意一切諸佛同修一乘。因行既同。得果應一。云
何今見諸佛世界種種不同。乃至法住如是十種各各不同。無有不具如是一切差別佛法。而言唯以一乘。其義安在。此是以因徵果難。因同果亦同。亦是以果徵因難。
謂果異因亦異。答意理實因同果無差別。但隨眾生感見差別。非是諸佛自有優劣。以明達一乘順相故。賢首答之。十偈分二。初
二偈就實以明因果俱一。明上唯一乘得出也。於中先因一後果一。因中初半明所依法性一。下半能依行修一。果中初半所證法
身一。下半修生勝德一。於中心是大定齊。次是大智齊。此二是內同。力無畏等是外化用齊。通論有三。初體同。次德齊。後用等。二有
八偈。明以體從緣現有種種。明上世界等不同。是隨機見異。非佛有別。則展轉釋疑。於中初一明佛隨機現差別。二疑云何
故現異。釋以眾生業異見差別故。三疑何以得知眾生俱依自業見異。釋以眾生既不見諸佛法身眾等故。明知是但見自心所現差別。非是佛體有若干也。此明報佛身
土地前二乘俱不能見也。四疑真佛平等眾生不見。誰能見耶。釋本行廣淨等者得見故。此明地上菩薩見實報身土。五疑地前眾生
既不得見。何由得入真。釋以佛力自在各令分見後還令入。六疑佛力既自在。何不則令眾生一種見耶。釋佛無憎愛。彼依自
心故見差別。七疑云我今現見佛自差別。豈開我心。是故差別過在於佛。釋云若不唯汝心可如所責。既實是汝自心變現故非佛咎。八疑云若佛不自有差別現。何故有
常見有不見等。釋云淨心器者自心感見。以佛是心法如是故也。
[0183c24]第十佛境界甚深。上來文殊問多人。今多人問文殊。首伴互彰故。上論餘法餘菩薩說。今辨佛境界。同請
文殊者久已成佛顯智深故。又文殊問皆以理反徵相違結難。今但諮請不敢難者為顯尊故長故眾首故。又此佛境界通二種。一所證境謂真俗等。二分齊境。謂依小乘三
十四心以去是佛境也。若三乘十地滿後是佛境界也。若一乘十信滿後是佛境也。則如此辨在信中者是也。又三乘等不通因位。
一乘因果同故。亦是普賢境界。餘義如性起說。文中二。先問後答。問中四。一總告。二結已說。三歎文殊。四正陳請十一句。初二問
自利德體。次五問利他德用。次三問所益眾生。後一結其廣大。又初一是總果體也。二以因成果。問體證境因。三入處謂因圓果滿
乘化普入世間等。四所度謂入世間辨所度生也。五辨知度生法之智。謂知法界法門之智。六所設法藥。七應機差別說。八明
機入法。謂非染識所識也。九既非染識境。云何令得知。十既得知已照除何法。又釋此三問令所化如次得三慧益應知。十一總結佛境廣遍何處。答中十偈內第八一偈
答八九二句。餘偈次第答餘九問。初偈答境界。上半舉所入法。此通二義。一齊者等也。謂齊等虛空即是真如為所緣境也。二
齊者分齊也。謂齊法性真空已去是佛境。又上句深下句廣也。下半明眾生證入。言無所入者。以眾生則是法身故無更入。如常在
虛空。豈得更言入虛空也。二答因者一他分因唯佛能分別。二自分因說不盡。以多劫修故。又多故說不盡。等佛故唯佛能分別。
唯佛能分別顯深也。說不盡廣也。自餘者除佛以外餘人說不能盡也。三答入者。上半明隨緣。下半明不變。謂寂而常用故普入
也。用而常寂故寂然也。和而不同故云不同世所見。正由能入故不同也。四答度者。謂入在世間作何等事。謂度眾生。上半舉度
生。下半明度數。五答知度生法。之智。謂上半是能知。下半所知。六答法藥。謂初句明法體。次句法用。下半明用不異體故唯佛
知也。具分別有二。一以無異法界隨機多說多故難知。若具分別唯佛知。二此多說則無異。無異則多說。此各不壞二門不礙即一。此難分折。若欲具分唯佛能知。七
答知音說法智。上半所知。下半能知。謂雖了知眾生言音而以說法。然常無作故無分別。八答識中二句。初句不可議故言語道斷。非耳識等所識。下句不可思故心行
處滅。非心思量也。又非染識亦非染心。如楞伽云取相名識不取相名智故。四依中不令依識也。九答決定知中二句。初句舉法。謂自性清淨如來藏法。下句示
令決定知也。十答照中。上半照除煩惱障證寂滅涅槃。下半照除所知障得菩提平等行世間。又無明者無能照也。無所行者無所照也。平等行世間者絕能所而照
故云平等行。行猶照也。十一答廣中。上半所知廣。下半能知廣。
[0184b24]第二結通普見。明此則是一切處文殊共一切處覺首等說法。前品光照令見眾會。此中佛力令眾見所說法事。謂因果也。文有三。初辨此
界。二顯東方。三類九方。初中三。先明佛加眾。二明所見十事。三如是下結。十中前五因。一行所軌法。二依法成行。三行非出世。
四依身等起行。五隨根欲所樂而作行業。後五果中。一總。二依。三正報中持毀。四正中說法。五總結。又釋。初一是智首所說六度行
法。二是寶首所說業性義。三是進首所說懈怠難脫義。亦是法首多聞過等。四是財首所說隨身隨行教化義。五是德首所說佛法一味
隨根分多。亦是目首因一隨緣多等。六七八是覺首所說心性隨緣果報不同等。九十是賢首一乘文殊佛境可知。類餘方中。是前光覺品所辨者是也。
淨行品第七
[0184c13]釋此品四門同上。
[0184c13]一釋名者。依梵本名圓淨行品。無性攝論中名清淨所行經。謂三業無過云清淨。心起願稱行。行順普法名
圓。此持業釋。又淨是理。行是智。理智無礙為圓。依主釋也。又願是能淨。行是所淨。令行光潔。稱性名圓。以是普賢願行故也。
又願無垢名淨。即願是行故云淨行。
[0184c19]二來意者。前解次行。又前行次願。義次第故來。
[0184c21]三宗者以願海為宗。但願有四種。一誓願謂行前要期等。二行願此有二種。一與行俱起。二但對事發願。則此是行以防心不
散故。三行後願謂以行迴向願得菩提等。四自體無礙願謂大願究竟同法性海。任運成辨一切諸事。此中唯論行願。餘者義通可知。
[0184c27]四釋文中二。先問後答。以對緣巧願非智不熟故。智首問也。顯事近而趣遠微妙難知故。文殊答也。
[0184c29]問中相從為十一分二。初七明自分因行。後四明他分果行。前中二。初三明三業成福智。後四明福智之
果。前中九種三業分三。初三離過是創修故。謂離三毒。次三成三行是次修故。謂一自得不失。二他不能動。三能攝得他故令
讚也。後三顯三德是修終故。謂一福德。二斷德。三智德。皆以後釋前可知。二果中二。初明福果中十句。一依果勝。涅槃說。常生
中國有佛法處。二種姓勝。地持論說。生於上族。三富而貴。是家勝。亦是如來家生。四身有善色。亦是諸根完具。五身有福相。亦是
相好具足。六念定亦是勝。念亦是總持不忘。七慧觀亦是報生智。於法能解。八意趣謂向理等。九威德勝。亦是自在勝。謂情無怯懼。
依智論菩薩別有四種無畏。一總持無畏。於法記持不懼忘失。二知根無畏。知根授法不懼差失。三決疑無畏。隨問能答不懼不堪。四答難無畏。有難皆通不懼屈滯。
十常自開覺。亦是覺他。謂覺知生死。心生厭離。二明智果中九句。初二勝凡夫。次二勝二乘。五深故不可量。六功能廣故不可數。
七離分別故情不能思。八體實故不可稱。九離言故不可說。第二因力成行中二。初一能成之力。二善知下所成諸行。前中八力。一
因力者。如梁攝論云。多聞熏習與阿梨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則是性習二種姓備故云具足。二現行勇意。是攝論
中正思惟力也。謂思量是意義故。三巧便入法。亦是依思動身口而起行故云方便。四善友助成。是攝論善知識力也。五所觀現前
引起觀智故。六機根已熟。堪為入法之器。又具信進等根。又是資糧善根當攝論福智二力也。七防心照理止觀俱行。八止觀熟已得深禪定。此上八種皆能成行滅惑得
果之勝用。故同名力也。於初菩薩云何而得令彼具足。故為問也。第二成行者。謂依前諸力得成解行有三。初善解法相行
有十法。一蘊。二界。三入。四緣起及三界三世。各善知差別而不可得等。二攝念入理。行亦十法。謂七覺三空照真理故。三廣修
十度行可知。第二問勝進果行中四。一內謂具十勝德故。二外謂十王敬護故。三悲德普覆故。四智德獨超故。初中十力略作三門。一釋名。二出體。三建立
(別作)。三悲德中九句。一作善友覆蔭。二救其現苦。三令其離怖。四為得樂之處。五炬除惑闇。六與大智明。七燈照現理。八引至方便道。九引至究
竟處。又釋九句相從為四。初二句化生除障。謂覆蔭眾生令外惡不干名舍。在苦能拔為救。次二句化物生善。謂始為物歸終為趣向。次三句教生智慧。謂令解教法
為炬。見理法為明。令知行法為燈。後二句導以起福。謂生福之始為導。成福之終為無上導。更別解如下第一迴向經中自釋。
尋之具辨。四問智德獨出中七句。初第一者位過世間。二大者德體無待。三勝者行用殊勝。四上者下不能及。五無上者上無能
過。六無等者餘無能等。七無等等者無等大聖自相等故云無等等也。又釋第一有二義。一大二勝故云第一。謂化德過人名大。
自德過人名勝。大有二義。一上二無上故云大。勝有二義。一無等二無等等故云勝。
[0185c05]第二答中二。先歎問二通答。前中多饒益是授因行。多安隱是令得果。此二標也。慧利釋初也。安樂釋後也。又釋初益成出
世因果。後哀愍下令益人天因果。又佛地論第七云。令修善因名利益。令得樂果名安樂。又令離惡名利益。令其攝善名安樂。又拔其苦名利益。施與樂名安樂。此
世他世世出世等應知亦爾。二通答中三。初標意答。二偈頌答。三結益相。初中二。先舉意總標。謂成熟身口意是以願淨三業也。
能得下明所得益相。二於佛下釋成三業得妙功德。於中二。初明自分因行。於中三。初明意業勝德。二去來下明語業勝德。於中
初總辨。二不捨眾生者明法輪應機。三明達實相者法輪應理。四斷惡者法輪離過。五具善者法輪具德滿。三色像下明身業勝德。第
二勝進果行中初具種智。二於法無礙。三辨定德。佛為第一。簡異佛故云第二也。
[0185c23]第二舉頌正答中二。初標起後正答。答中有一百四十願通答前諸問。何以爾者以一一願中皆有六義故。能隨事轉本所習防淨
三業巧成菩薩二利行。體契普賢法具上諸益。是故通答彼諸問也。一轉捨事。二轉成法。三轉他令離過。四轉他令入法。五轉顯自過。六轉成自行。且約初一願作
之。餘一一皆准知。謂初願轉所居事家。是轉捨事也。二願成所證空法。是轉成法也。如淨名經云畢竟空寂舍。斯之謂也。三願
眾生離家難。是轉他令離過也。四入空法中。是轉他令入法也。五自雖居家由此發願。轉自見家之心不作世間家解故。令過患不入自心。是自轉離也。六既不見世家
則見為法。悲念眾生令入此空法。是自轉成悲智行也。此六中前四當成以是要期誓願故。後二現就以是則行願故。所以有此六義者以凡一願上必有三義。一所依
事。二所為眾生。三自智緣彼。此三皆有捨世事成法門之二故有六也。如此隨事防心不隨世法。常遊法理不失正觀。是其意也。又此下諸願中隨事逆順差別相從略
辨十勢。一轉事入理勢。如初偈轉事家入空理等。二轉染成淨勢。如若得五欲是染功德具足是淨等。三相似類轉勢。如布施轉令悉捨一切心無著等。四轉因成果勢。
如頂禮佛塔是行因得道無見頂是果等。五轉世同出世勢。如在房室等為世。賢聖地為出世。六轉依同正勢。如見城郭是依報也金剛身等是正報也。七轉偽歸真
勢。如見仙人等。以仙非真脫故。轉向正真究竟解脫。八轉人同法勢。如見疾病人等。身空是法以知人病身則是真空法故何苦不脫。九轉境成行勢。如受著袈裟等。
是境離三毒心歡喜是智斷二行也。十轉虛同實勢。如若在伎樂為虛法樂為實。餘偈皆各類知之耳。就此文中長分為十。初明菩薩在家時願。二從以信捨家下明創出家
時願。三從受持淨戒下明既出家已受禁戒時願。四從若敷床座下明既具戒已修定慧行時願。以出家人三學是其正所修故。五從下床安足下明既出定已於住處
進止威儀時願。六從手執錫杖下明為乞食利生故疾速進路時願。七從見趣高路下明在路見聞諸事時願。此中二。初見依報事。二從見嚴飾人下明見人物事。八從
入里乞食下明行至聚落乞食時願。九從若入水時下明食訖禮誦時願。十從昏夜下明晝夜寢覺時願。如是始終隨事發願無空過也。智論第十二云。智慧人有二。在
家名婆羅門。謂七世清淨。生滿六歲皆受戒出家名沙門。此云息惡。問何故瓔珞明入理願此經多明對事願耶。答此經順一乘。在事益大。彼約三乘。在事不勝故入
理辨也。
賢首菩薩品第八
[0186b21]釋此品作四門。
[0186b21]一釋名者。依梵本名跋陀羅。此云賢。室利此云吉祥。或云德或云首或云勝。是故非是初首之首亦非上
首之首。此等梵語皆有別名故。此但為顯吉祥勝德超絕為首。當體至順調柔曰賢。賢約體性首約德用。是持業釋。於此信滿入普賢位。具有二義。若約果則下文賢首
佛剎等。此中約因故云菩薩也。或唯約人賢首則是菩薩故。又以此人是說法者從人為名故。或唯是法菩薩則是賢首故。所說亦
是賢首菩薩法門故。或人法合目則依主釋也。
[0186c03]二來意者。收前行願以成普賢廣大德用故來也。
[0186c04]三宗者明普賢行位體及相用廣大無邊始終俱括。應在信門該攝諸位成佛妙果。是此所明也。
[0186c06]四釋文者。此中二。先問後答。
[0186c07]問中亦二。先經家序列。何故文殊問賢首答者。以信收萬行非妙德無以發起。信該六位非賢德無以宣揚。又
達深顯慧淨德彰福。二以頌正問中二。一結前二問後。此中亦二。先問甚深行。後問廣大德。何故此中問答皆以偈頌者。釋有二義。一以始德深廣該徹窮終散說難周
故以偈頌總攝。二顯圓德勝妙故以美辭讚述。地論云。偈頌者以少字攝多義故。諸讚歎者多以偈頌故。是上二義也。
[0186c16]就賢首答中總有三百六十三頌。前十三五言。後三百五十七言。於中總長分有八分 一歎深難說分 二略示行相分 三略辨勝能分
四攝諸行位分 五無方大用分 六喻況玄旨分 七校量勸發分 八顯實證成分。
[0186c22]就初中有七頌。於中分三。初二明德廣說略可知。次四釋略說所由。後一結已略相。就第二釋中。初一辨德廣所依。二明依心
德勝。前中有四種難故雖是初心令此功德廣大無邊。一處難謂於生死苦惱之處而能發心。此為難故生德廣也。二時難謂久已發心一向不動未足為難。今則反此。故
生德多也。三境難謂能求此無限菩提。以心從境故廣大也。四心難謂若發心進退不定生德不廣。今則反此故廣大也。一頌四句如次應知。此是起信論三種發心中當最
初信成就發心。故云初也。同下文十住初發心住及發心功德品。此約信終彼就住初故無二也。既以信滿入住方為信。何不住滿入行為住耶。釋云信不成位故不例也。
二所起勝位中。初一舉小猶無盡。後二顯多則亡言。何得說之。而不略耳。三結說中少分者有三重。一多劫所修此難辨。故且論一念功德。二則此一念之中功德自如
來窮劫說不盡。是故且論一時中所說功德三則此一時所說功德。猶自深廣唯佛能說。菩薩不知。是故復於佛所說中分取小分菩薩所知而今說之。又此少分與彼廣大
通融有四句。一以此少分不異多故。攝少同多則此所說亦是不說說也。如鳥所履之空不異未行之處廣大空也。是故性起品云。如鳥飛虛空經遊百千年行處未行處皆
悉不可量。若人百千劫演說如來行已說及未說皆悉不可量。二或攝多同少義亦圓備。如地論云。如實滿足攝取故。三或二俱攝
故亦說亦不說。四或二俱不攝故非說非不說。竝准思之。問何故此中信位菩薩得有如此廣大功德。答此是普賢法界行德。但就
信門。於中顯現故說不盡。若分別論總有四句。一或唯約信門當相階降以辨。則此信但是善趣位如輕毛等。如瓔珞本業及仁王
等經說。此約三乘。二或唯約普賢當體德辨。如普賢行品說。三或俱。謂約彼信門顯此普賢德。如此品所說。此約一乘因分說。
四或俱非。總不可說。此約果分離言之處。是故圓教中所明信位與彼三乘中十信義別不同也。
[0187b05]第二從非是無所因下六頌明略示行相分。於中二。先一總標因緣釋成發心廣大所以。此中因者謂如來種姓。緣者謂
習所成性。又地持瑜伽因有四種。一種性具足。二佛菩薩善友攝。三起大悲心。四不怖大苦。緣亦四。一見佛神變等。二雖不見佛然得聞法。三雖不聞法見法欲
滅。四見無佛法處眾生造惡。又有四力。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謂宿習大乘聞熏等。四方便力。謂聞法方能修善等。又四因四緣及
自力因力發心決定。他力方便力發者不定。又起信論智印經有七因緣發心。謂三堅四退如彼應知。此上約三乘。若依此經有十
種發菩提心因緣。如下文說。此約一乘。又以如來藏內熏為因所餘為緣。二釋所發心相。此中通論有十義。俱是心心廣大功德
因緣之義故云非是無所因等也。十義心者。一初二句明正直趣理心。論云直心者正念真如法故。二次一頌明深信三寶心。三有一頌遠離四過心。四句各一可知。四一
頌大願度生心。五二句明大慈大悲心。謂拔苦與樂故也。六一句嚴淨佛剎心。七一句廣供諸佛心。八一句建立正法心。九一句正
求勝果心。十淨修果因心。此上十心並所緣境無限量故令心攝亦無限也。故下文云。菩薩不為供一佛故發心。不為供百千世界塵數諸佛故發心。悉欲供養一切
佛故是故無限也。如供佛信三寶離過失度生嚴土。悉皆無限故廣大也。略示行相分竟。
[0187c05]第三深心淨信不可壞下有九頌。明略示勝能分。於中初二明信能成發心。以是行本故。後七明信能成餘德。以行所
成故。前中初一約三寶境。成不壞信方能發心。二約三佛性境。初句約信自性住佛性。次句引出佛性。次句至得果佛性。又釋初
句信佛及教法。次句信僧及行法。次句正向信果。下因此深信成就方能發心。又此中信不可壞者信滿心得不退故云不壞。依此信發心。故知此心已入住。然約能入方
便故屬信終。下明成德中非直成前入十住初發心之位。亦更通成已後位中所有行位。是故此中略辨所成二十功德。一能生福智。謂覺道之元福德之母。二能斷疑示
道。三能離垢心堅。謂除慢釋離垢敬本釋心堅。上三各二句如次應知。四信體具德故如寶藏。五納法成行故如淨手。六能捨
染離著。七能解深玄。上四各一句應知。八轉進成果。兩句可知。九能令善根明利。十力用無壞。十一能滅惡業。十二能得大果。
十三入法無礙。十四離八難報障。十五能越魔境。十六巧示脫因。十七為大果堅因。謂佛地一切諸功德法莫不皆以不壞之信
為彼因種。十八生覺樹果。十九長種智門。二十示妙覺果。上初八自分行。後十二為勝進德。此等功德並是已後諸位乃至佛地所
成之德。俱在信中之所成就也。下一頌結歎顯勝。是故者是前信能成彼二十勝功德故。所說次第所修行中。是故信樂最勝難得
也。後半喻況。一信體希有喻。二能出眾德喻。
[0188a06]第四若信恭敬下有五十頌。明能廣攝行位分中二。先攝行。後若生無上菩提心下明攝位。前中先明信敬三寶行。後明信順
三寶行。前中初有三頌明信佛成二行。初二成持戒行。後一成供養行。二有一頌信法成二行。謂聞教無厭行。欣證難思行。三有一頌信僧成二行。謂信體無壞及信力
無動。下明信順三寶行中。初二頌順僧成二行。謂利根捨惡友及近善友修勝行。次一順法成二行。謂解因果行法。成解脫果法。後一頌順佛亦二行。謂順果佛護。起
因發心。上來攝行為入十住之方便竟。
[0188a18]第二攝位中攝後四位則為四段。初有二頌半明攝十住位。謂菩提心則是入初住位。勤修佛德是治地修行二住行也。生佛家
是生貴住。謂生在佛家種姓尊貴故也。無著是五六二住行也。深心妙淨是七八二住行也。殊勝無上心是九十二住行也。皆准釋可
知。二若得無上下三頌明攝十行位。於中波羅蜜總舉十行。摩訶衍是異小乘行法。供是順理行謂是初四行也。念佛定是離癡亂
行。見佛常住是後五行。以後五俱是般若攝故。三若知如來下二頌半明攝十迴向位。於中行成稱理故法永存。謂是如相及法界
等。辨說度生。是救眾生離眾生相等。前七迴向亦是諸門迴向眾生義也。大悲者是此位中所成大悲行。對治獨覺捨大悲障故也。四
若得大悲下有三十三頌明攝十地位。於中初半頌攝初地。謂喜樂深法是初極喜地。所證遍滿真如名深法也。二半頌離有為過是離垢地。以離犯戒有為之過失故。三
有一頌明第三地。以得禪離慢故不味著故能兼利眾生也。四有一頌明第四地。以得道品智故處生死而無憂也。十度行中此當進行故云精進無上也。五有一
頌明第五地。以此地成禪度依禪起通也又能善解世間五明處等故云解眾生行。六有一頌明第六地。以此地得悲智不住般若大智現前故也。此中成就眾生是
悲成生智是智也。七有二頌明第七地。初一是有中殊勝行故四攝攝生。後一是空中方便智相導故令住無上道也。八有三頌明第八地。初一超四魔。謂捨分段故無
陰魔。無捨命故離死魔。惑永不現行故無煩惱魔。是故天魔亦不得便也。此第八地成就超四魔之因云道也。次一得位及忍。彼
釋名分及淨忍分。後一授記位如善慧仙人於第八地得授記等。現佛前在彼四種一向佛土中故。九有一頌半明第九地。謂彼菩薩作大法師故解佛密教順教說法
令佛護念。佛德自嚴為他說法。十有二十一頌半明第十地。於中有三。初十三頌半明殊勝三業。於中先有五頌半明身業勝。
此中三頌正報勝。二頌半依報勝。次有四頌明語業勝。此中初二解深巧辯。次二明智身說法。後四頌明意業勝。一他心智。二斷惑
智。三證實智。四十地十自在等結位也。命自在等十種成就此位故。二若十地種下有四頌明十地終心受位分。此甘露水灌頂等明
此信滿中受職。三若身下四頌明結歎顯勝。初一明入理深廣天人莫知。謂此法身滿空十方不動。是故於此無等界諸天世人莫能知也。次一行成果滿見聞廣益。於本所
行無不果者。所求畢故無不果遂也。又如下明法品云。見聞供養者皆住不退地故云不空也。次一頌半威力護法常益不斷。如維摩經云此經住世皆彌勒威神力也。
又初體。次德。後用。下半頌結。上句結慧。下句結福。俱無盡如海。又此信門中展轉鉤鎖該攝如此。十地等者以信為道元功德母
諸位行相皆信而成。故上總云信能轉勝成眾行究竟畢至如來處。斯之謂也。又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是此一乘圓教法也。三乘中則不得如此。
[0188c21]第五從或有剎土下有二百頌半明無方大用分。以信滿成此賢首位故。同普賢等廣大三業該因及果遍一切處盡一切時常作無邊法
界大用。此為恒式。當相而論不依諸位。今約信門之中顯現則屬信攝。然大用無涯難以具述。依例辨十以顯無盡。則是十三
昧門之業用也。一圓明海印三昧門。二華嚴妙行三昧門。三因陀羅網三昧門。四手出廣供三昧門。五現諸法門三昧門。六四攝攝
生三昧門。七窮同世間三昧門。八毛光覺照三昧門。九主伴嚴麗三昧門。十寂用無涯三昧門。以業用差別所主各異。功能純雜依
門不同故以三昧門而辨差別。如水一切處定等。又以創辨大用之本故。
[0189a06]初顯海印後明用不異體。故末後辨寂用無礙。
[0189a07]就初文中有五頌半分二。初明業用後顯所依。前中五。初一偈明現佛說法。次二一偈顯無功成事。謂不作功用故云斷希望
也。又釋以因位滿故更無希求故云斷。次三一偈明現八相。次四一偈明現三乘。次五一偈現雜類。後二句結用所依。海印者從喻為名。如修羅四兵列在空中於大海
內印現其像。菩薩定心猶如大海。應機現異如彼兵像故。大集經第十四云。喻如閻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薩亦復如
是。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別見一切眾生心行。於一切法門皆得慧明。是為菩薩得海印三昧見一切眾生心行所趣。解云。此中
見字亦現字。謂由見故現也。通二應知。問此中既是十信菩薩現成佛者為是暫時化現。為實成耶。答若三乘初教中總無化現成佛。以未得不退故。若終教十信滿心勝
進分上入十住初。則得不退故能暫時化現成佛。如起信論說。若一乘圓教中實則不依位。寄終教位相以辨之。於信滿不退之際則明得彼普賢法界行德具攝因果圓
融無礙。若以因門取則常是菩薩。若果門取則恒是佛。由此鎔融有其四句。或唯是菩薩。或唯是佛。或俱不俱等思準之。問此中果
門成佛與終教化現何別。答彼但於一位依一世界化現一佛。此中具十地等攝一切位也。十方世界者一切處也。念念中者一切時也。問此中既言示現只應暫現同上終
教。答如文無悕望之功用能一念頃遊十方。若斯之德自非因位窮滿孰能具此。故知定是實行滿也。不同彼是劣位人也。又一切諸佛於諸世界為物成道皆是示現。
以廢機約自無成不成等故也。又大集經第十四云。得灌頂正位於一切諸菩薩行得次佛神力。若菩薩成就如是等法者能於無佛世界示現八相成佛。乃至廣說。
[0189b15]第二華嚴三昧於中二頌半分二。初辨業用。於中有七行。一嚴土行。二供佛行。三光明行。四教化行。五智慧行。六說法行。七十度
行。後二句結行所依三昧。以行門無礙稱一切自在。華嚴是行法故結屬之。如第七會入華嚴三昧說二千行法等。
[0189b21]第三因陀羅網三昧於中有四頌分三。初二句標定門。謂將現因陀羅網土故。先入因陀羅定也。二明其業用。於中二。先明一塵內現。
後類一切塵。三後二句結所依定。雖法界緣起理數常爾然由菩薩不亂智力而得顯現故云自在力也。亦名解脫者是不思議解脫以離諸礙故。如下文不思議品末說有
十種。謂一塵中現三世佛事等。又可上句是定力解脫是智力。以不亂是定作用無礙是解脫故也。
[0189c02]第四手出廣供三昧。於中有十七頌分三。初三句標定門。二辨業用中二。初手內出供。二無量清淨下明手
光嚴供。以是法界手故求差別性了不可得。然出供具不可窮盡。三後一偈結所依定。涅槃中名佛為大仙也。
[0189c07]第五現諸法門三昧。於中八頌分四。初一標門及意。二明業用有二十二門。攝眾生通入故云門也。三有二句結無盡。四一偈結所依定。
[0189c11]第六四攝攝生三昧。於中十六頌一句分三。初一頌標定門及意。二明業用。三末後一句結無盡。就業用中四。初二頌明布
施攝。二以諸相好下四頌辨愛語攝。於中初示愛色令脫。二柔軟下妙音說法。此八種梵音義略作三門。初種類。二名體。三業用。
初中檢諸聖教有四種類。一約教義辨。如十住經說。如來有八種音聲。一謂見苦。二謂向苦。三謂見習。四謂向習。五謂見盡。六謂向
盡。七謂見道。八謂向道。此八以音從所說辨。以約佛音用故也。二約佛音體。亦如十住經謂。梵音有八種。一不男音。二不女音。
三不強音。四不軟音。五不清音。六不濁音。七不雄音。八不雌音。三約佛音德亦八種。如梵摩喻經說。一最好聲其聲清雅如迦陵
等。二易了聲言辭辨了。三調和聲大小得中。四柔軟聲言無麁獷等。五不誤聲言無錯失。六不女聲其聲雄朗。七尊慧聲言無憚怯如
尊重人如勝慧人言無所畏。八深遠聲齊輪發聲猶如雷震。此上三類是佛圓音體德用分三耳。四約通融有六十四種梵音聲。此有二釋。一別數六十四種如密迹力士經
中具顯。二諸德於前三類之中。以初八入後八內。一一具八。是故八八成六十四也。二名體。先名者具足五義方名梵音。如闍
尼沙經說。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何等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周遍遠聞。
具此五義乃名梵音。又梵者圓潔之謂又如梵天普應等故名也。聲者是執受聲。音者明彼有詮表之韻是故名也。二體者小乘唯
是色蘊攝。是不可見有對色。十二處中聲處攝。十八界中聲界收。初教聲處等則空為性。又是十一識中言說識為體。終教此聲用佛
淨識為性。然此淨識復不異真如故則以真如為彼自性。頓教梵音稱同本性則不可說也。圓教以彼無盡法界無礙為性。是故通攝一切。圓融自在如下性起品如來音
聲處說。三明業用者有二。初約益生。小乘唯益當會等眾。三乘乃益顯密等眾。一乘益於無盡顯密。謂重重無盡也。二約分量。
小乘唯同人類言音。三乘佛音遍一切界。如目連尋不知等。一乘遍因陀羅網法界處重重無盡無盡也。三眾生苦樂下明同事攝。於中初同其事。二若有不識下明示法。
十行是十度也。四或有眾生下四頌顯利行攝。於中初示生死過令捨。二如來十力下顯佛德令求。三如是方便無有量一句結無盡也。
[0190b01]第七窮同世間三昧。於中有十七頌一句分二。初三句標意。二博綜下正辨大用。於中二。先明身業用。二若見世間
無正見下明語業用。初中有五。一作王臣等益。二或於曠野下作非情益。三若見世界下作悲匠益。四呪術下作仙人益。五作外道益生皆令解脫。二語業用中三。初一
偈總舉。二別顯。三知一切下二句結所依定。一心說法名三昧也。
[0190b09]第八毛光覺照三昧。於中有八十九頌分四。初一標門及意。二所放光下正辨業用。三是名下結所依本。
四所修行業下重釋成分齊。第二業用中有二。初明一毛光用。二如一毛下類顯多毛。前一毛中復二。初略辨四十三門。二如是等比下廣結恒沙。謂此菩薩身同法界窮
盡九世遍該塵道。常有如此光明大用無休息時。是故此光常定恒有恒無。於淨眼者無時不見故恒有。無淨眼者無時暫見故恒無。法光常定。廢興在緣故也。前中四十
三門內一一皆有三義。一出光名。二顯光益。三出光因。初光中因內或以言說顯三寶。或約事如開佛門現塔形等。第二中燈明離染闇故得淨光。或燈照現淨境。三四
二因內各二。一事因。二法因。第五歡喜光因內。一莊飾佛像令見者喜。二讚佛德令聞者喜故也。第六因中。一自樂三寶。二教他
樂。寂靜光因內離十種非法語者。以惡語惱人令他心不安靜故是障也。依燃燈經十種非法語。一妄語。二痛心語。三麁語。四苦
惡語。五不喜語。六不樂語。七不愛語。八不入心語。九惱他語。十結怨語。又見佛光中依西國法。有欲捨命者令面向西臥。於前安
一立佛像。像亦面向西。以一旛頭挂像手指。令病人手捉旛脚。口稱佛名。作隨佛往生淨土之意。兼與燒香。鳴磬助稱佛名。若能作此安處非直亡者得生佛前。此人
亦當得見佛光也。又樂法光因中有七。一聽。二說。三書。四愛。五護。六施。七行故也。此中護法者通論有四義。一護理法不滯
見故。二護行法令增長故。三護教法說不倦故。四護果法。謂敵對惡王等護住持三寶故。於此四處皆不惜身命而存護也。第二廣結中。業者是光往因也。果是現光
也。二俱同現者過去因行以依十世門故亦在此現也。第三結所依中不亂故明了故結定智二門也。第四重釋中。何須重釋者以上云彼光覺悟一切眾生何故乃有
眾生而不見耶。釋中三。初二偈法說。於中有七種眾生。得遇此光。以有緣故。一同業。二隨喜。三聞修。四見行。五修多德。六供
多佛。七求大果。二有三偈半喻說。於中初二偈明機眼開閉喻。二有一偈半明機業善惡喻。三有一偈明聞法勝益。
[0190c24]第九主伴嚴麗三昧。於中有六頌分二。初一偈標名及意。二三千下正顯業用。於中五偈。初一偈化現身座則主也。次一攝眷屬。次一
釋眷屬勝。次一顯主勝。次一結通十方無邊法界身也。
[0190c29]第十寂用無涯三昧。於中有三十五頌分三。初一偈標意。於中往返約方出入約定。二或東方下正顯業用。三是名
下結無盡。第二業用中二。初約位總明自在。二一切鬼神入正受下明微細差別自在。前中三。初明器世間自在。二東方世界下於
智正覺世間自在。三於眼根中下於眾生世間自在。凡論菩薩三世間自在有二義。一菩薩身作三世間故得無礙。二菩薩於三世間處示現自在。今此文中初二世間約後
義說。眾生世間約前義說。文中互舉。理實遍通具此二義也。就初二世間自在中。何以得成東入西出等者。通論文中有四重
無礙。一處無礙。謂以東方則西故。是故不移東而常在西也。問文中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東沒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見在東亦常見在西。故知非移動也。二佛無
礙。謂以東佛則是西佛故。常在東佛前則是恒在西佛邊也。三身無礙。謂在東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動東身常現西也。問
豈是不分身一身在東一身在西耶。答若多身在多處何成奇特。何得名為不思議用也。是故當知定不分身。四入出無礙。謂以入定則是出故。是故不壞入定常見出也。
問何必不是先入後出耶。答既言常見入亦常見出故知是則也。理實義中具斯四重。然此文意為但顯彼菩薩功力故。初之二種非此所辨。以初二則菩薩無力故。問此剎
那入定何因則是出耶。答如幻巾作兔此兔則生是死。何以故。以有則是無故。入出等亦爾准思之。又此菩薩以法界為身故。是故縱於東方百千界外見。法界時以法
界非是分限法故隨顯現處無不全現。故菩薩身常在入定中現恒在出定中現。無礙圓融難思議也。是故若向出定門中看唯見出不見入。亦不見出竟時也。餘義准
之。又若約境論理數法爾如此圓融。若約智說由菩薩智了達此法迴動自在。今此文中具通二也。就眾生世間自在中二。初約自身。後約他身。自中約十二處辨。於中
緣起無礙定等圓融。一一皆有十事五對無礙之相。第一對根境無礙。既觀根入定還應從根出。為顯此根則是境故從境出也。以一心緣起無二而二故。恒相則而根境兩
分。第二對二定無礙。謂理事二定也。為分別境事應入境定。反入根中為觀根空寂應入根定。反入境中以分別境事智即是觀根無生智。是故二定無礙唯是一心。
第三對二境無礙。謂深廣也。此所分別廣事即是無生無性深理故。是故真俗雙融唯一法界。但以不礙二義故。寄俗於境寄真
於根。理實遍通。第四對入出無礙。謂以入定則出故。是雖起定而念不亂也。第五對體用無礙。謂自他也。謂雖現於境廣故。人不
能知。恒寂故。雖起於定深故。自心恒不散。是故此上十義同為一聚。法界緣起無礙相則故也。又此中復有三重希有。謂根入境
出已為一希有。復能境中更示無邊分別。非天人所知。為二希有。從境出已示此分別已甚希有。復於彼時定心不散更復希有。何以如此者欲顯三昧純熟故也。文處
可知。二童子身下於他身無礙。此有二義。一菩薩化現彼身轉變速疾。二菩薩既具三世間身。則以一切眾生實報之身作自身故。
是故現彼身入此身出也。而彼遍計眾生不覺不知。除應度者。此明定用自在可知。第二微細差別自在中。亦三世間皆分折顯
示。於中毛孔毛端是眾生世間之差別。佛光明為智正覺之差別。微塵等餘並器世間之差別。悉是菩薩身現於彼等中出入定也。
非是觀彼入定等。以文中皆言現故。現者現身於彼中也。第三結者有二意。一近別結此第十定。二遠通結前十門。是略。約實則無盡。
[0191c15]第六喻說玄旨分。亦名舉劣顯勝分。以上來所明正顯一乘普賢行德窮乎佛境。然位次之言蓋是外凡十信之位。既越三
乘反於視聽。滯情對教取信無由。是故舉斯近事以鏡玄趣令開悟耳。於中有七十七頌分二。初一偈總標。於中眾生業等者。
下文諸天修羅等是正報。海風等為依報。次一句是下諸龍興雨等。下句是聲聞三昧及梵天等。並於世間有少不測。故云難思。所
以為喻況。二別辨中有十八大喻。一聲聞現通喻。喻菩薩自在饒益眾生力。於中三。初標意。謂理實聲聞之通比於菩薩。如牛跡之與大海螢燭之與日光故云無可為喻
也。但以今舉螢德尚爾。矧乎羲陽。令聰慧者翻對懸解彼云聰慧者能解是義也。次得八下舉近喻。後現作下顯遠趣。二水現四
兵喻。喻菩薩海印三昧德。三海天妙音喻。喻菩薩總持巧說令眾喜德。四女授辨才喻。喻菩薩方便智授法令喜德。五幻師化
術喻。喻菩薩不思議解脫力轉變悅機德。六修羅入絲喻。喻菩薩自在無礙通。七象王隨變喻。喻菩薩定用隱顯自在德。八修羅大身
喻。喻菩薩現法界等身德。謂如上文三千大千世界中化一蓮華滿世界等知之。九帝釋破怨喻。喻菩薩降破眾魔德。十空聲說法喻。喻菩薩無功用心說法利生德。十一
空聲安慰喻。喻菩薩慈音除惱德。十二天王普應喻。喻菩薩圓迴之身應機無礙德。十三魔王自在喻。喻菩薩十力攝生令同行德。
十四梵身殊現喻。喻菩薩以解脫力遍坐道場說一切法德。十五摩醯數渧喻。喻菩薩一念了知一切眾生心德。十六風輪持散喻。
喻菩薩大願宿成無心無礙而辨說應機德。十七大海包含喻。喻菩薩蘊積眾德印現群機德。十八龍王遍降喻。喻菩薩窮盡法界普雨法雨德。
[0192a21]第七校量勸發分。於中有十頌半分四。初一偈喻況難。二一偈明說者難。三有三偈半顯信行者難。四若三
千下五偈舉易顯難。各是一事向後漸難可知。
[0192a25]第八顯實證成分中有三偈。一辨益有三。一動地。二降魔。三滅苦。二諸佛摩頂。三述讚隨喜。
[0192a27]第二會竟。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四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5 冊 No. 1733 華嚴經探玄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