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ou Xuan Fen Qi Tong Zhi Fang Gui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 方軌卷第一 (之上)終南山至相寺沙門智儼述
[0013b26] 此經本外國凡有十萬偈。昔晉道人支法領。 從于闐國得此三萬六千偈。以晉義熙十 四年歲次鶉火三月十日。於楊州謝司空
寺。天竺禪師佛度跋陀羅手執梵文。譯胡 音為晉。沙門釋法業親從筆授。時吳郡內史 孟顗。右衛將軍褚叔度為檀越。至元熙二年
六月十日出訖胡本。至太宋永初二年辛酉 之歲十二月二十八日校畢。
[0013c05] 今分判文義以五門分別。一歎聖臨機德 量由致。二明藏攝分齊。三辨教下所詮宗趣 及能詮教體。四釋經題目。五分文解釋。
[0013c08] 初歎聖臨機德量由致者。夫如來大聖。自 創悟玄蹤發軫於無住。融神妙寂志崇於 菩提。故能殖道種於先際。積善業於無我。
暈正智於金剛。朗如如於爾焰是以妄想弗 剪而霄翔累表。靈鑑弗瑩而圓明等覺。澄 深我淨至寂所不隱。凝跡常樂無所而 不施。生死涅槃夷齊同觀。德備圓通大智無
障礙。解脫方便妙極然矣。
[0013c16] 第二明藏攝分齊者。斯之玄寂豈容言哉。 但以大悲垂訓道無私隱故。致隨緣之說 法門非一。教別塵沙。寧容限目。如約以辨。
一化始終教門有三。一曰漸教。二曰頓教。三 曰圓教。初門漸內所詮三故。教則為三。約 所為二故。教則為二。言其三者。一曰修多
羅。此云線亦名經。以線能貫華經能持緯 義用相似。但以此方重於經名不貴線稱。 是以翻譯逐其所重。故廢線名存於經目。 譬聖言教能貫穿法相使不差失令法久
住。經與線相似。此從譬立名。即詮定教也。 二毘那耶此云滅。以身口意惡焚燒行者 義同火然戒能滅之故稱滅。此從功能彰
目。教從所詮亦名為滅。即詮戒教也。三者 阿毘達摩。此云無比法。亦名對法。能破煩 惱及分別法相。無分別慧最為殊勝。更無
有法能比此者。故曰無比法。此從無他得 名。教從所詮亦名無比法。此即詮慧教也。 名對法者。即阿毘是能對智。達摩是所對境
法。即境用立名。此後二藏並從所詮得名 也。問若然者。何故攝論云。為說三種修學 別立修多羅。為成依戒依心學故立毘那
耶。以此文驗。即經詮三行。戒詮二行。慧 詮一行。答有二義。一剋性門。二兼正門。剋 性如前說。兼正門有二義。一本末義經為
本教。餘二次第末也。二者兼正門。經中定為 正。戒慧兼也。律論亦爾。准可知耳。此經即 修多羅藏攝也。所為二故。教即為二者。根
有利鈍。法有淺深。故約聲聞鈍根就分別 性立於三藏。成聲聞行法故也。為菩薩利 根。約無分別等三無性。義立三藏。為成菩 薩行法故也。問經云為諸緣覺說因緣觀
法。即緣覺亦有教。何故不立藏。答依普曜 經。三乘教即立三藏。今依攝論及地持等。 但假教即入聲聞藏。故不立也。此以二義
明之。一聲聞聲聞。是人本來求聲聞道樂 觀四諦。今遇佛說四諦法得道。先有種性。 今復聞聲故曰聲聞聲聞。如經中說。求聲
聞者如來為說四真諦法。據此為言。二緣 覺聲聞者。先求緣覺道。今遇佛說因緣教 法。如經中說。求緣覺者如來為說十二緣
法。就此為論。初義總相知法。後義別相知 法。利鈍雖殊。同期小果。總為一藏也。若 上利根出無佛世。自悟因緣。而得道果。有
行無教。據斯廢也。依普曜經。望理教別 也。就聲聞中有其二種。謂初執性教及順 破性等諸部執教。破性教者。分知法空。同 依四諦趣於小果故同入聲聞藏也。二菩
薩藏內有二。一者先習大法。後退入小。今 還進大故。經說言。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 今亦令入是法中名漸入也。二者久習大
乘今始見佛。則能入頓。故經說言。或有眾 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始見我身聞我所 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也。此經即入大乘
教攝也。第二頓教攝者。故下經云。若眾生下 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出於眾苦。 復有眾生。諸根少明利。樂於因緣法為說
辟支佛。若人根明利。饒益於眾生有大慈 悲心。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樂大 事。為示於佛身說無量佛法。以此文證知 有一乘及頓教三乘差別。又依真諦攝論。
一者一乘。二者三乘。三者小乘也。問頓悟與 一乘何別。答此亦不定。或不別。或約智與 教別。又一淺一深也。一乘藏即下十藏也。相
攝准之。第三言圓教者。為於上達分階佛 境者。說於解脫究竟法門。滿足佛事故名 圓也。此經即頓及圓二教攝。所以知有圓 教者如下文云。如因大海有十寶山等准
之。問此經何故上來通三乘分別及攝者。答 為此經宗通有同別二教三乘境見聞及修 等故也。如法華經三界之中三車引諸子 出宅。露地別授大牛之車。仍此二教同在
三界為見聞境。又聲聞等為窮子。是其所 引。故知小乘之外別有三乘。互得相引主 伴成宗也。藏攝分齊訖。
[0014c04] 三釋教下所詮宗趣者有其二種。一總。二 別。總謂因果緣起理實為宗趣。別有四門。 一教義相對以辨宗趣。二境行。三理事。四因
果。教為宗義為趣。境為宗行為趣。事為宗 理為趣。因為宗果為趣。次能詮教體者有 其五種。第一義者實音聲名味句。第二義者
可似音聲名味句。第三義者不可似音聲名 味句。第四義者唯識音聲名味句。第五義者 真如音聲名味句。故經云一切法皆如也。
[0014c13] 四釋經題目者。大方廣佛華嚴經世間淨眼 品者。大謂體相用莫過故也。謂平等不增 減體。具足性功德相。生世出世善因果用
故。方者理正非耶。廣者法門理數具德盡其 邊也。佛者覺也。此通十佛及三身佛。華有 二種。一集果華不與果俱。如生死為道具
等乃至因位善根等也。二莊果華與果同時。 如七淨華等及滿果位諸德。修生本有互嚴 可知。嚴者莊飾也。又言大者標以勝極之
都目。故論云。大勝高廣一體。而異名乘旨道 富。參羅無外。謂之大本。非局然矣。言方 者圓通之致。處無不善。觸緣斯順。不擇物
而施。故曰方。言廣者。沖而幽微而遠淵而 且博。謂之廣也。言佛者中國正音云佛陀。 此方稱覺者。以其朗達窮源。塵習永亡。懷
明獨曜。暉光大夜。啟導群惑。自覺覺人故 曰佛陀。言華嚴者。此況法身行德之美故。 體非真無以彰其妙。功非極無以顯其勝。
互相瑩發義並超殊。可謂自體圓通勝妙之 極然矣。其猶眾綵奇珍纖飾金顏。特甚瓌麗 世之無比。故就斯喻標名。故曰華嚴。經者
真淨之教。訓議常則。文詮理緯。顯用行心。 故曰經也。世間淨眼者。謂時中器等三世間 也。及能況之相。又體用差別。故現世。無礙
無染況淨眼。亦可如來未出世。無善導故 如盲。佛今出世。現自他淨喻明眼耳。言世 間淨眼者。此應名序。但今之時會並是勝
流入佛眾海數。德居淨域塵所不染。出自 天真。信非有為。故託以顯至極圓道緣起之 妙。不捨生死而無沾污。是以就事為目
故曰世間淨眼。難測。非喻莫曉。故設以擬 狀。若於眼內外俱淨中表清徹。色像參羅並 屬於一運。無小無大無遠無近不相妨礙。
故可准況標之如眼。故下偈歎。世間清淨 猶如眼。義顯聖說然矣。品者語言理均。挌類 相從。稱之為品。此經有三十四品。此品貫
之在首。故稱第一。經之都目宗要之況旨 明於此。故言道大方廣佛華嚴經。
[0015a22] 第五隨文解釋者。初總料簡教之分齊。次別 釋文分齊。有二。一對耶顯正明其分齊。二 約所詮義明其分齊。初對耶者有其四門。
一約緣辨耶。如八時不應語等。二約業辨 耶。如求其名利。自是非他。樂世有等。三 約惑明耶。聞作聞解不得不聞。乃至依 法不依人等。四約始終辨耶。如經云八
大善人等當成不善故。二約就所詮明分 齊者略有十門。一同時具足相應門。於中 有十。一教義具足。二理事具足。三解行具
足。四因果具足。五人法具足。六分齊境位具 足。七師弟法智具足。八主伴依正具足。九逆 順體用自在具足。十隨生根欲示現具足。此
等十門相應無有前後也。二因陀羅網境界 門。此中具前十門。但義從喻異耳。餘可准 上。三祕密隱顯俱成門。此亦具前十門。但
義從緣異耳。餘可准上。四微細相容安立 門。此亦具前十門。但義從相異耳。餘可准 之。五十世隔法異成門。此亦具前十門。但義
從世異耳。餘可准之。六諸藏純雜具德門。 此亦具前十門。但義從世異耳。餘可准之。 七一多相容不同門。此亦具前十門。但義從
理異耳。餘可准之。八諸法相即自在門。此 亦具前十門。但義從用異耳。餘可准之。亦 可依性。九唯心迴轉善成門。此亦具前十
門。但義從心異耳。餘可准之。十託事顯法 生解門。此亦具前十門。但義從智異耳。餘 可准之。上之十門玄並皆別異。若教義分齊
與此相應者。即是一乘圓教及頓教法門。若 諸教義分與此相應而不具足者。即是三乘 漸教所攝。餘義依下天王等法門。准之可
解也。隨文解釋者。初略舉八種教明互相 成。及約三教相明其次第。次隨文釋。其八 教者。一一乘三乘分齊。二真應。三迴三入一。
四空有。五凡聖相由。六常無常。七三乘同行。 八辨法邪正。此之八義上下皆通。廣說略說 相從成就本末二相。宜可准思。約三教相
成者。謂始於道樹。為諸大行。一往直陳宗 本之致。方廣法輪其趣淵玄。更無由藉以 之為頓。所言漸者。為於始習施設方便。
開發三乘引接之化。初微後著。從淺至深。 次第相乘以階彼岸故。稱為漸。所言圓教 者。為於上達分階佛境者。說於如來解脫
法門。究竟窮宗至極果行。滿足佛事。故曰 為圓。如窮之以實。趣齊莫二。等同一味究 竟無餘。何殊之有。但以對治功用不等故。
隨根器別其淺深。言分有三。其次第者就 於一乘了義實說。約對治方便行門差殊。要 約有三以明次第。一者據方便修相對治緣
起自類因行以明三教。漸即在初。頓中圓 後。三義從漸說也。初漸以生信。次頓以成 行。次圓以成體用耳。若約實際緣起自體
因行以明時。頓初漸次圓後。初示頓以令 修。次示漸彰為物。後示圓果德備故也。若 約窮實法界不增不減無障礙緣起自體甚
深祕密果道時。即初圓次頓後漸也。所以爾 者。正以沖宗不遺於玄想。圓道不揀於始 門。是以事雖近而至遠。相雖著而至密。淺
至極深方窮故。初示圓令見聞。次彰頓令 隨喜。後辨漸階位。顯德起信行也。此即 約圓以明三耳。然教乃可爾。論其旨也。正
明如來法身無上菩提至極圓道。契窮實相 德盈海奧。義興真本顯明後際。語果彰之 於無得。論因顯之於無發。故無相之相。其
趣幽微凝同太虛。旨絕名相。可謂至道無 言而玄籍彌布。真容無像而妙相備嚴。入於 佛慧具佛所行。德顯殊美踰越於世。故經
首貫以佛華嚴之稱者。當以旨南之說。宗 要在茲。隨文釋者。此一部教大分有三。謂 序正流通。若竪料簡。隨其八會有十義別。
餘准可識。此經一部凡有七處八會。人中 三。天上四名七處也。重會普光名八會 也。此為階法故有七八耳。此七八文相有 無不同。略以十門分別。就八會內所以初
明佛者。佛是化主。今攝物必以化主為先 故。初明也。二大聖說法有所栖託。次辨處 也。三攝化有所。次明菩薩。四器雖具足。請
若不滿。則不為說故。次生疑。五法潤無 崖。次辨集新眾。六微法不審不可即說。 次辨入定。七欲辨法勝故明佛加。八顯法
始終分齊。次明出不出異。九勝法既宣。次 明法益。故辨動地雨華等也。十然功用既 彰。化不偏屈。十方齊轉契合不虛故。次辨
結會平等顯證述成。此十若離雨華等乃 有十五。散華燒香放光作樂雨寶。攝五為 一也。今並攝在十耳。二對會釋有無者。
七處佛三身中是何。此解有二。一局一通。局 者八會俱非小見。故是報身。問既報非化。 何以處與下同。答此為先化流於末世。故
寄世處以辨也。又問若寄世者何故經云 阿迦尼吒天成。答此有二義。一寄化顯報。 即八會是。二寄報顯化。即色究竟是。為彰
欲界是化故約相是化。今論教意耳。通者 三身具有。一一互成。又普賢文云。在我身 內無障礙。又辨華藏世界海又寄道樹等。
故知也。此約三乘辨。若約一乘即下十佛 並皆通有也。分文三者序正流通也。序者方 便相。正者說體相。流通津用相。此淨眼品是
序。盧舍那下辨正宗。經不來盡故無流通。 所以知。大論云。不思議經有十萬偈。此唯 有三萬六千偈。故知也。亦可有流通。眾生
心微塵已下文是。但為龍樹菩薩會事等處 十萬。準省之故不足耳。若從文義以分。至 文別辨耳。序文分二。初明證信。二天王設
供等已下明其發起序。證信序文有二義。初 二句四字局此證信。二一時下義有通。此 約一義耳。又亦可二句義通一部而文局。 初一時已下文通而義局也。約此義即有
六句。一如是。二我聞。三一時。四佛。五住處。 六同聞眾。初釋如是者。眾聖理教文義相應 故也。亦可我傳文義如佛所說也。是聖教義
也。又信順辭耳。我聞可知。一時者根授相 應時也。時有三義。一平等時謂無沈浮顛 倒。二和合時謂令聞能聞正聞。三轉法輪時
謂正說正受。佛者可知。處者謂摩竭提寂滅 道場。此是大聖所託。以一在釋一切在。國 通場局。此云無害國。寂滅表離障圓果淨寂
德也。始成者有二義。一得道始。初七日時。 二現世始。說法第二七日時也。由令他知 成道始故。此文有二。初二句總開依正立
宗。二別辨。別內分二。初釋依報。二如來處 此下辨正報也。初即器世間也。文有三。初 辨道場地二其菩提樹下辨其道樹。三不
可思議下明師子座。此立意者。地為住行之 本。樹為眾德建立。座為攝益之用。初場中 有三子句。一辨道場體莊嚴具足。二佛神力
下明果德資成。三無量善根下出其因行。初 體文復有三。一總辨體。二眾雜寶華下六句 辨自利德。三雨無盡寶下二利自他德也。自
利六句中。初一句微妙圓淨。次一具德淨。次 一色相淨。次一高顯淨。次一眷屬淨。次一隱 映淨。利他二句內。初明津用淨。次一覆潤
淨。此二句通自他。次佛神力下第二子句中 有三句。初明變淨土令地廣博。二光明普 照下德用也。三一切奇特妙寶積等者體攝
眾德。就道樹文二子句。一有九句辨樹體 莊嚴。二佛神力下辨果德資成。初文分三。 初明樹體高勝能陰覆也。二清淨瑠璃下五
句正辨莊嚴。三樹光普照下三句明利他用。 此中有三業。初意次身次口。坐文分五。初 明座體出過情量。二眾妙寶華下正辨莊
嚴。三流光如雲下辨利他用。亦有三業。初 身次意後口。四如來光明踰等下。上果下加。 有五句。一陰覆勝。二感化勝。三無礙勝。四
疾遍勝。五具德勝。五無量眾寶下總結成也。 第二辨正報文有二。初如來處等總釋。二 了三世下別辨。第二別釋文有三。初明法
身。二其身遍坐一切道場下明報身。三悉能 普現一切眾會下明其化身。此約三乘判 文。若依一乘此中即具十佛體德用。准以 思攝。初法身文有三句。初辨身業德有二
句。二妙音遍至下二句明口業德。三平等法 相下三句辨意業德。二報身文分三。初身用 有四句。一座分齊。二知根行。三除惑染。四
生德也。二普放三世智海光明下三句辨口 業。三力無畏下一句明其意業。三辨化身 文。初身業有三句。二了達一切下二句意業。
三一切光明下二句口業。就口業文分二。 初辨放光能普現諸義。次諸佛世界下辨 益分齊。第六同聞眾。即眾生世間文明大眾
圓集。此作二門辨。一明諸會有無不同。二 依文釋。有無分二。一大小。二雜類。大小者 七會皆大。第八通小。所以者前為顯頓教
大乘體。第八為入法界。普攝小乘令入大。 顯人力故。二雜類者唯前一後一。列雜類 神王名。餘略不列。所以者。前為表仰修信
如稱法界人信解萬行相。後為表稱法界 攝法界人修入德滿相也。問若爾何故涅槃 經攝眾類多。此少也。答彼望熟故遠說。此 約始近論也。所以可知。又亦可始約初位
為分齊故不通小下。餘如下辨。第二釋文 分三。初別如來法身淨土攝三十四眾。二爾 時於佛師子座下復以法身淨土方便之力 攝起一眾。始末合有三十五眾。初略列眾
名。二列名歎德。初文分二。一辨菩薩等 明無為緣集眾。二諸神等明有為緣集眾。下 列名歎德準可知。初菩薩眾中分三。一舉
數。二列菩薩名。此有三。初辨。次結。三歎 德。與俱者有二。一佛與俱與之俱說。二 傳法俱與之俱聞。普者德滿法界曰普。至
順調柔曰賢。所以此中明菩薩名雜者有 二意。一為顯下麁細等雜世界故。二為此 眾通下八會序顯多類法故也。餘者可知。 三歎德文有四。初總歎。二諸波羅蜜下別歎
自分德。三無上智願下別辨能入他分德。四 悉得諸佛下辨普賢行願自在攝化。總文分 二。一皆是善友者顯人勝。盧舍那者此云
廣博嚴淨。二辨自分文有三子句。一明自 利行。二辨才大海下利他行。三住於一地下 明以行成位。辨所攝分齊。云住於一地普
攝一切諸地等者。就行相次第終至窮實自 體以論。略要有四。一者以於始故能生於 後。終竟滿足。故名攝也。二者雖足初始。然
皆能行於諸地所行。諸法無殊。故言攝也。 而所成之行但在於自分之位。上下憂劣但 以明昧為異也。三者但是初始即攝一切 諸地功德。故名攝也。四者非謂以初後故
名攝。但是初始。即正是終故名攝也。就自 利分三。謂總正助也。利他文有三。初一辨 口業。次一身業。次三善知下意業。此中初知
根。二知理法。三知事法。他分文有四句。一 明自利五句。一得願。二得教。三得果法。 四得位德。五得定也。二於眾生海下利他二
句。初立次釋也。三善入下二句善入法身。初 立次釋也。四遍遊下二句為物出生淨土。初 世界海。次國土海也。第四普賢願行文有四。
一得諸佛三世方便。二辨供養。三得普賢 願。四攝生成智德。亦可對物攝勝。就有為 緣集文有三十三眾。從下向上列名所以 者。為表進行增微故。問此諸眾住何土
中。答此眾一身住土四土之中三土化土中 之一分。此可思之。何故下讚佛文從上向 下列者。為彰尊位次第也。初力士眾分三。
一舉數。二列名。三歎德。歎德文有三。初 總。次五句別。一具願門。二具德門。三具定 門。四具神力門。五具解脫門。即自利德也。三
處一切眾生下二句利他。餘眾列名歎德可 知。迦樓羅者金翅鳥也。緊那羅此云疑神。 作樂也。摩睺羅伽此云莽神也。夜摩者此
云時天。亦名妙善。兜率者此云知足。大梵 者此由新離欲染也。摩醯首羅此云大自 在天。文有三。前二可知。就歎德文有四子
段。一總歎。二於一切眾生下別歎利他。三無 量妙色下歎自利。第四覩佛姿顏乃至所以 者何下。因事辨成二用所以。第三自利文
分三。初明法身身業。次於十力中下明意 業。處一切眾下口業。此文有五句。展轉可 知。第四所以文有二初明所依。二辨所以。
所以中初問次答。答文有三。初辨所依緣。 二於諸如來下明依緣成行。三各隨下結 別所成。推功在佛。第二文中有六子句。一
在信位為佛攝生善根。二為佛引入解位。 三為佛攝入證位已上。四從逮得無量功 德下明得八地已上無功用勢力。五皆悉成 就下辨十地已上普賢願行。六菩薩所行下
結別所成。第三結功在佛文中分四。一結。 二正推如來智光普照。三得成因乘解脫 力入佛果海。親辨所由。四於法門得自在 成述已行滿。亦可四句展轉辨成。次就歎
佛文十八眾內。此但略上隱顯。故明十 八。大分為二。一善海等各於一法門得自 在。二第十八普賢菩薩於一切法門得自 在。此中約緣起樓觀顯同生異生德門分
齊。宜可思之。亦可前十七異生。後第十八 普賢菩薩是其同生。就異生文有十七。初 善海內有二。一舉法門自在即意業行供
養。王身現在即身業供養。二說偈下辨口業 供養。偈讚文總為歎如來三業滿法界用。就 中初六偈總歎佛三業在世勝。二有一切
世間眾生下六三業在世起殊勝德用。次如 來妙色身下二偈別歎身業。次如來音聲無 礙下二別歎口業。次一切十方無邊佛下二
辨佛意業。次二偈舉因釋成。二樂業光天偈 歎佛寂用雙行德。文分三。初一總歎。次十 六偈別舉。三無數無量劫下二舉因結成。三
禪有七天。淨智有二十二偈。總歎如來身 業功能。初六歎法身。次六歎報身。次六歎 化身。次四總歎如來慈悲德。二禪十天。二十
偈總歎佛大方便行及所證法。初六偈總歎 佛方便行。次六歎以法門攝化。次六歎八 相成道化。次二舉因結成。初禪有十天。頌
內十六歎佛寂用無礙自在德。初四歎佛身 業。次四歎佛口業無礙。次四歎佛意業。次 四總歎三業無邊。他化十天誦文有二十偈。
歎佛後得智用。初四法身普益生善滅惡。 次四佛口業用。次二意業用。次六總歎佛能 滅惡生善。次四歎佛應機自在而無高心。
化樂天有二十偈。中歎佛三身德。初六歎 法身德用自在。次十四歎報身。十四中有四。 初二辨佛口業。次六身業。次四歎佛本因。
次二歎佛攝生自在。兜率有八天。頌中十六 偈總歎佛周遍法界說法自在。初六總歎佛 用無礙。次六歎佛除生三障德。次二歎佛 能成眾生行益不空。次二歎眾圓集顯聖
攝力耳。夜摩十天。頌十六總歎佛三業功 德。初八意業。次二口業。次六身業。忉利有 十天。頌有二十偈。總歎三世佛權實菩提智
門。初四辨念佛者得遇聖緣。次八辨佛方 便被物。次六歎佛成勝智身令修入者成 勝利益。次二結勸念佛滅三障也。即惑業 報耳。日天有十。頌中二十二總歎佛智日
功。初十二歎佛眾德莊嚴。次八歎佛勝智善 巧。次二歎法深廣。月天有十。頌中十六總 歎佛於癡闇中放智教光成其觀行也。初 十辨佛智光益生成證心不傾動。次六明
放光智轉相教示成其正觀。次下乾闥婆等 四眾即四天王是也。從所領為名故作此 說。若從主名者。大論云。東方天名提頭賴
吒。此云治國。領二部鬼神。一名乾闥婆。二 名毘舍闍。南方天名毘樓勒叉。此云增長。 領二部鬼神。一名鳩槃荼。二名辟荔多。西
方天名毘樓博叉。此云雜語。領二部鬼神。 一諸龍。二富多那。北方天名毘沙門。此云 多聞。領二部鬼神。一夜叉。二羅剎。此所領
即是經中八部鬼神。此即二十八天中一天。 東方天有十。謂持國等。頌中有二十。總辨 慈悲方便示法事淨土成利他益也。初六 歎佛攝生令見法身。次有八偈歎佛在
淨土化生得果。次有六偈歎佛隨處益 物。南方天有十。頌有二十偈。歎佛慈悲法 門。初六歎佛大悲忍苦調伏眾生。次十四 明佛悲德周遍十方用無相也。於中有二。
初十二辨慈悲相。次二辨用離相。西方天有 十。頌中有二十。歎佛悲益故令生得法喜。 初六偈辨佛悲力救生。次四歎佛在生死
者令入法海。次四令在苦者得其淨土。次 六偈歎佛在淨土中說妙法海成法供養。 如須彌藏經說。龍報有五種形。一善住龍 為象形。二難陀龍為蛇形。三阿那婆達龍
為馬形。四婆樓那龍為魚形。五摩那蘇婆帝 龍亦名摩那斯。為蝦蟇形。變形如律說。各 領所形龍。北方天夜叉者輕捷。頌中有十
六。歎佛為拔苦故在世間。初八偈歎佛平 等慈德。次六辨佛智身法身攝生趣正道。 次二舉因結成。上三十三眾中名此為鬼 王者。八部中唯緊那羅龍毘舍闍是畜生。但
夜叉羅剎力大故與鬼名。此中五皆鬼也。金 剛力士有十。頌中有二十。辨佛法身三業 難壞。初六歎佛身業自在。次六辨佛口業。
次八歎佛意業。此上諸類並像現劣而體是 勝故。大集云。諸佛諸菩薩言。汝欲往釋迦 佛所者當現作梵王等。故知也。又此華藏
界豈有此實類也。意如攝論。次解第十八 菩薩眾說偈歎佛。此唯列普賢不列餘名 者。此形居道位。德標普門。彰一即一切一
切即一故也。此文有二。初列名歎德。次偈 頌表三業供養可知。上下二眾長行歎德。 是經家列非當時文就長行有二。初總。次
所謂下別總文分二。初自分德。二能入如來 下入他分德。別文分二。前八法門廣前自 分。後二法門廣前他分。又此五對十句。二二
自他利頌中二十偈。義分有六。初二歎佛住 處及眷屬淨。次二歎佛土主淨。次二半歎利 益圓淨。次有七偈半化用圓淨。次二歎佛
果位勝出圓淨。後四體用淨。就七偈內初三 半佛身業淨。次二偈口業淨。次一切三世下 二偈辨佛意業淨。後四偈文分二。初一辨
法身體淨。次三用淨即三業用也。即為三耳。 此中釋普賢分齊以八門明因陀羅。可以 知之。一理。二土。三身。四教。五法。六行。七
時。八事。事即塵等也。凡論大意。約文有二。 一但有使習煩惱染業及報並入凡境。自外 入聖境聖中有二。謂理量二法。此二各有
二法。因陀羅網境界即理中量也。及量中之 一分耳。此可思準之。次下大段第二不動而 集眾。此上諸眾未必有動。但欲顯同體攝。
故有此耳。又顯果位具因法故也。就中有 八子段。一明出處。謂師子坐樓觀側。二舉 數。三列十名。所以列雜名者。欲顯說增
微多類法故。四設諸供養下列供具。五皆大 歡下正供佛。六隨方而坐。七彼菩薩等下歎 德。八說偈歎佛。前地總。此樓觀別住也。供
具有五。散華燒香放光作樂雨寶。就歎德 有十句。一自分因行門。二勝進證時。他分無 礙。三真佛境中無盡辨才。四得佛意業成不
思之用。五得普門境佛身業普現。六總說 悉能入三世智地。七總歎常無常二涅槃因 力具足。八方便淨涅槃。九自淨常果因。十總
結成法供養行。頌讚有十九偈分為四。歎 佛三業及坐道樹自在德。初三偈歎佛意業 用。次十偈辨身在樹王自在。次二偈口業
自在。次四歎座莊嚴大用自在。次下第三諸 王興供養行亦可。第二發起序。就中分三。 初佛神力動地等。所言動者一方動。遍動者
四方同時動。等遍動者八方動。此解十八動 出大論。吼覺震是聲。餘者色也。下文有六 種動。即東涌西沒等是也。諸經有異動。不
出此二。準以思攝。二明興供養。三此世界 中佛坐道場下結所得業。第二文分四。一 總。二別。三結。四等餘方。諸王德業文有二。
一正歎此王。二等餘世界。就正歎文有六 句。前三自利。次一利他。次二自他行成滿入 勝分。初一總說各隨樂所入法及能入方便
法門。二依證出觀心生歡喜法門。三別說 方便對治法。四通達諸方勇猛利他法門。五 如來位境勝分已入。六諸佛所證無量法海
皆已得度。結文二意可知。釋淨眼品已。總 有四種生解法。以起下文。除立破四答善 巧翻依等。一次第門。相形取解故。二總別
門。如六相等。從相入實故。三攝取門。如依 言攝義故也。四例聲門。七種例聲例文取 義故。
盧舍那佛品第二
[0019b28] 自此已下正明正宗。文有四門分別。一辨 名。二來意。三明宗趣。四釋文。
[0019b29] 一釋名者。 盧舍那此云廣博嚴淨。問此品辨依報。何故 從主名者。此土與主為所依。正報強故舉 人顯土。
[0019c03] 二來意者。何故此品來。既眾集已。 次明所顯法故也。
[0019c04] 三辨宗趣者有二。一人。 二法。人有二。謂能加及所加。各有體相用。 下諸會並一約處會分異耳。能加體者以
內證法智為體。七日思惟慶喜以顯德相。 加說為用。所加助化人體者入定為體。蒙 加為相。起說為用。餘會昇沈優劣準之可
解耳。法者四種淨土為此會宗。又亦可法界 及世界海為宗也。其法用真如為體。別德 為相。益物為用。
[0019c12] 第四分文釋者有二。一對 會。二隨品。此盧舍那品果廣而因略。故屬 果德。二名號下因廣而果略。故判因行。更
有別判。如第二會初釋。二就品分者有三。 初至光覺等來舉果勸樂生信分。二明難下 明修因契果生解分。三離世間下辨依緣修
行成德分。所以須爾者。為眾生薄少善根 信心難發故。此品內佛加普賢說淨土依 果。第二會內文殊承力說佛三業明其正 報。以此勝依正以起信心。既起信心已。次
須為說法令其起解故。明難品下廣辨行 相勸依。已見法明白。次須勸依起行歸 有所得故。離世間下明依緣成德分。亦可 依會分文定耳。餘義可知。又依瓔珞經云。
第一會明世界及法界海。第二會明淨土。此 依經判。大妙。文有此意。甚須思簡。至文 當知。次第二引證者。如維摩經佛國品在
先。如是非一可知。此品大分二。一總通釋。 二別約文辨。初總有三。一能詮教。二所詮 法。其法義不定。廣如四十無礙辨才等中
釋。二別約文辨有二。初大眾生念陳疑。二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下明其答相。因初請 問料簡八會。諸問不同。即十門中第四也。
此略有三。一辨有無。二明法門廣略前後。 三辨問人多少不等。初有無者。初二會後三 會初有問也。所以者初為通問因果二法
故。第二所以者復問行法初故。後三所以 問修行中同異故。餘對文辨。次依文釋疑 問中分二。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三。初舉
能問人興念。二何等下正請。三唯願下結請。 請中有二十三句問。又佛作頭成十四句 分二。初二十一句問得果法。次一切菩薩 下問因法就果文。準下五海十智答文有
五子段。初十二句明三身果體差別。又若依 一乘即體德用也。餘準之。次世界海一句 辨淨土依果。三眾生海一句辨所化生。四法
界方便一句辨化生法藥。五佛海下六句辨 果德攝化作用之義。初十二文分三。初四辨 法身德。二佛力下五句辨報佛德。三佛眼下
三句明化身德。此約三乘定文耳。佛地者 果位出生眾德故。佛境界者分局也。佛持者 法身持眾德也。佛行者行業也。化身文眼耳
等辨身業。佛光明等辨口業。佛智海辨意 業。就佛海下六句化用文中。初三辨報佛化 用。後三辨化佛作用。就因問分二。初一切
菩薩所修行海者總也。次別。別文分二。初大 乘心等辨地前信樂等種為因也。二出生諸 度下辨地上行。即攝十度。波羅蜜即六波羅
蜜。願即願方便。智即力智也。頌文有二。初 長行。次偈頌。偈有十八。偈準地論此名口 業也。就中分三。初六偈總讚請。次十一偈
半頌上請文。次半頌上結。請前六文內分 三。初一自利德圓。次三利他滿。後二根器樂 聞。就十一句巧略故不可周盡。初八頌三
身十二句。次一頌世界海下三句。次二頌上 佛海等六句及因行等二句。次第二明答相。 文分七。初辨放光集眾明其序分。二爾時
普賢即入淨藏定下三昧分。三普賢入定已 下辨加分。四大眾同聲下請分。五爾時普賢 菩薩承佛神力已下明本分。六爾時普賢從
定下辨起分。七爾時普賢菩薩欲令眾歡喜 下明其說分。文分二。初廣集說儀。二如 此四天下已下結通平等。初文有四。初放
光。二集眾。三示眾令知說法者。四於彼有 蓮華生下顯說儀則。次放光有二意一。現 相表實。二起其信心。此文二意通下會耳。
因此放初光即明。諸會放光集眾偈頌三義 不同。此即十中第五番也。集眾說偈對文 辨。諸會序內顯解行法及德位淺深不同。但
第六七八三會無放光集眾。所以第六不放 者。凡放光表往來眾集等。地前世間故有往 還。地上證體無漏盡其性。處無可攝聚在
異處也。但可共加顯深方說也。七八不放 者起光本顯為集眾彰法。後二法已先顯。 今依修行。故不假也。然彼第八會正說中放 光者。為明果德攝益分齊不為集眾也。
又第七會證行境界法唯相應。辨信非言事 能證成。故無光及眾集耳。又初會光為集 眾證經。二光覺品顯所依法淺深。通下為 則。三第三會已去三會光為顯當位得理分
齊。又問第六會放光集眾俱無者。欲顯無漏 德位不可以事彰故也。放光文分二。初面 門是身業。二光中起聲說偈是口業。蓮華藏
海因人非及故。須光加方可見也。所以面 門放者表正向教道曠被說故。言面門者 面之正容非別口也。所以一一齒者表能 對資成功立也。就放光文中有五。初辨所
依。次總列十門。三如是等下出光眷屬行。 四後一一光下辨用。五顯光攝益。光十門分 三。初六法身正報相。次二明淨土依相。次
二明攝化相頌文十九偈有三。初十歎佛 德行善能開覺。次七勸詣導師興其供養。 往佛所也。次二重歎佛德用內證諦海生 物勝欲。就第二集新眾文中。先明諸會有
無。二次分文有無四。一有無。二來處遠近。 三本處佛號及菩薩名不等。四供養多少有 無者。唯他化天說十地。及重會此二無新
眾。有四意眾集。一為表所攝機。二為證 法。三為興供養。四明眾圓集如是等所以 可知。其第八會定後集者。表知識方便善巧
令自他入於法界。不為顯法。亦可為顯攝 他用非證自義。仍是眾集為證法耳。二辨 來眾遠近者十百千等如文。餘義對文釋。
集眾有四相。一處名彰法相。二佛名顯解。 三菩薩名明位始終。四座名辨攝法利用。 此但局新眾。餘即通也。就十方新眾文有
五。一圓眾來此。二如是等下總結。三菩薩 次第坐下各顯已所得法門顯有化德。四 念念中於一一世界下明緣起力用自在化
物。五明說偈。初文十中各有七分。一處海。 二佛剎。三佛名。四彼菩薩名為某佛開覺。五 與侍俱來。六興供具供佛。七各據本方坐。
第二結文十億佛剎等有十億菩薩來者。此 是國土海體同不別。此眾生土名字不同者。 為表果德普通攝益現法差別不同故也。第
三有六。一坐已。二毛孔出光。三光中出菩 薩。四菩薩方便周遍諸塵。五一一塵中有 佛剎。六一一剎中有佛現。此是實事非化
權也。次第四文有三。初辨所化生。二以夢 自在法門下辨能化之法。初辨次結。三於一 念頃下辨化成益。就成益文有六句。一益
人天。二益內凡。三益成十果向。四益令成 十迴向已還。五益令得七地已還。六益成 八地已上。五頌文有二。初十偈頌前十方菩
薩久修勝行赴此。後十偈頌前次第坐下 及益生文。前十中分三。初二偈辨菩薩自 德。次有五偈辨能拔生離苦。次有三偈 由德成故。能遍遊十方佛所顯其殊能。後
十偈通頌上坐已下所得法門化德等文也。 餘相可知。第三佛示普賢使知說法者令 眾敬請文有四。一辨放光益意。次正放光 此有五句可知。三光所照處正示。四從足
下入攝用歸本。顯因果二融。第四出蓮華 及菩薩。顯說儀中有三。初於場處華出。亦 可相輪。此有七句。此顯攝化分齊。二從佛
眉間出一大菩薩。約人顯教。三說偈讚歎 明教分齊。就第二出菩薩中有七。初辨 處。二明所出人。三列名。四眷屬。五出已敬
繞坐。六退坐有二。七成就下歎所出人德。 此有四句。第三偈有二。初勝音說六偈。歎 佛化身應器自在。及顯法分齊。即顯教聲
德。二師子焰光奮迅說十七偈。總歎盧舍那 及普賢能同諸佛。及辨轉法輪相也。即顯 教威耳。初頌分三。初二明化身充滿法界
現生前意。次二現用說法亦教分齊。次二威 德難思。第二奮迅音菩薩偈內。初三辨盧舍 那自在轉法輪。次十四偈明三業轉。即緣具
也。此明約緣顯三種法輪。初文有四。初半 總顯。二半辨輪體。三一行明所應方處隨 轉。四一行明義相耳。法輪有四種。一教。二
行。三理。四事也。問此轉法輪與三乘三轉十 二行輪何別。答此但一轉成其十行。所謂一 轉無盡轉。廣如下說。又佛本行經云。佛於
箕宿月初十五日內十二日昃過半人影難 勝時。北面坐。於鬼宿及房宿時。轉梵法輪 也。就第二中。初六偈明意業化。次四偈辨
身業化。次四偈辨口業化。又釋有七。初二 總辨因果起化分量。二有二辨身業。三有 二明其口業。四有二明意業。次二重辨身
分齊。次二重口。次二重意。二明三昧分法 體。即敬承佛力。受加以發起。於內有二。一 約諸會料簡。二釋文。料簡分四。即第六番
也。一有無者入定為表法深。唯第二會所對 機淺。法不可深故。又是住方便無自位體。 故不入定。法對機位故也。二重入不重入
者。初會義重。餘會無也。亦可不重為此本分 定中說故。所以下別釋耳。三因果體別者第 一第七及八明。是佛定。三四五六并菩薩定。
何為者。初為無垢如藏是淨體故入淨藏 定。第七會自利果行成熟故入佛華嚴定。此 語望化主。若就行者修因華嚴果故。為修
從始故重普光。第八法界解脫利他果滿。故 佛自入師子奮迅定。此亦約化主。若就修 行表因人操境建志立身故。又此三會所 顯法並通因果。故入果定耳。中間四會入
因定。對文方釋。四能入人異者。七處入定中 前六會明菩薩入。為彰分契理故。亦明踊 悅因人。第八佛自入定者明法界解脫究竟
果體唯佛能窮故。亦可舉佛顯法際故。又 對佛顯諸人所知分齊故。餘意在下辨。次 依文釋分三。初辨普賢入淨藏定二照諸 佛無礙。此中智斷分二也。三於此已下辨等
諸佛所得定也。亦可結通也。第三入是三昧 下明佛加分文二。一因是料簡諸會加被 差別。即第七番也。二釋文。料簡有二。一辨
有無二辨諸佛遠近及多少名字有異。有無 者二七八會不明諸佛加何為。凡加被為 果攝益令下位下智得力堪說上法及勝 進起行。第二辨機初不定防其進退故不
入定。以表法決深故。又人不入定審見 法故不加也。第七會有二。一即此會行所 依法與前不異故。二明行者起修麁細不 定故也。第八會辨佛自入三昧。法界解
脫之果大周圓極。故不假加。次佛名不同 者顯德差別也。次依文釋分三。初口加與 辨及加所為。二爾時一切諸佛與下明意加 與智。三爾時十方下明身加摩頂與其無
畏。又此文分二。初辨入定故加。二所謂下 辨加所為。即是加相。初文有三。一為加故 諸佛現身。二彼諸如來下讚入深定有力
能說。三是皆下明加讚所由也。口加文中 分三。一總。次二句辨自他行體。次七句明 利他行用。意加分三。初一總。次別辨十智。
三何以故下釋成。初十智文。前三自利。後七 利他。此與下十智多同。何故既說果德。佛 不自說者此為表勝果下因堪剋故。又普
賢得定故。長子故。眾首故。盡盧舍那佛願 底故。本願故也。又自善根力故。准下於此 應有摩頂已即出。今略無出。下始明出。及
益意可知耳。因此明諸會出定說法不同。 即第八番也。先辨起定不同。諸會說法對文 方辨。第八有入無出。表入法界無返故。
第二會出入俱無。初會文不定也。亦可真俗 雙觀。或文家交錯。餘會具出入耳。第四段 菩薩同聲重請普賢。即請分。文分二。初少
長行怪不說意生後請文。普賢為先唯自 眾請未新舊共請請不滿故不說耳。頌請 二十偈分二。初歎德請。二下二偈結請。前 文有五。初二辨普賢久諸佛所修諸願行
應依大願為眾即說。次四辨普賢常見諸 佛在塵道中應同示說故今應說。次六辨 普賢久成定力遍知器海能廣為說應同 於彼願為眾說。次四辨普賢三業。能雲雨
利他。何故不說。次二正舉性報二土是十力 修得。勸應機為說。下二結請。所以唯十地 內具加請者為成因證行法。餘即不爾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卷第一 (之上) 二十四
[0022b08] 乙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 方軌卷第一 (之下)
終南山至相寺沙門智儼述
[0022b15] 第五正本宗答文。大分為二。初觀五海等 明其本分。二明十智。即五海之智。初文有 二。一明承佛神力顯不自力能入。二正
觀五海審察其法。今此通說興教所為有 十義。一成佛本願故名諸佛本願經。以此 準之。二成菩薩本願可知。三利益時機可 知。四末代見聞益可知。五欲顯本有理及
明修成因果二行。六辨因果二位增微不 同。如因中果果中因者是。及明初麁次細 等。七明行位相對辨通局。此望同時可 知。八因果行位前後通局不同。九辨修德
相成之相。十欲顯阿含教輪圓淨。及約時 事顯真應二行相。此可思之。依尋下文八 會通有十義。至下會文可亦準之。若橫取 文相顯可知。世界海者答上世界海。為淨
土行成眾生住處。眾生海者所化生也。答上 眾生海。法界業海者業用也。成下法身耳 欲樂諸根海者通答上因行二句。三世諸佛
海者辨佛化用廣周。答上三身十二句及化 用中六句。亦可此六句屬上諸根海。但心境 界異以相顯根耳。亦可相即入業用海。二
十智者分五。一告。二列名。三結難思。四許 說。五明說意耳。即上佛所與十智。今歎能 顯深法故也。亦少有不同者對根別擬。故
異耳。佛子者有五義如論。十智者。一世界 成敗清淨智。答上果問中佛世界一問。二眾 生界起智。答上果問中所化眾生海一句。三
法界智。答上能化法藥一句。四如來自在下 答上三身德十二句。此一句即答上法身中 佛地佛持等三句。次淨轉法輪智答上佛行
一句。次力無畏不共法智答上報佛中佛力 佛勝法示現菩提等三句。次光明讚歎音聲 智答上佛光明一句。次三種教化智答上佛 眼耳佛智海等三輪化佛德。次三昧法門不
壞智答上報佛三昧。以果德體故別答之。 次如來自在智答上化用德中佛海等六句。 下廣文隨相準釋上五海。初世界海十智中 世界成壞智。亦可通說下廣答也。此之十
智即三世間智。一器世間。二眾生世間。第三 第四智正覺。次願轉法輪智說前三世間行。 六力無畏不共智依法成治。行力治魔。無
畏治外道。不共治二乘。七光明音聲智以 佛事善成讚揚三寶。第八三種教化智興隆 三寶使不斷絕。第九三昧法門不壞智明 證智。十如來種種自在智即後得智。又此說
前一海。即具十智耳。以智法正助各相成 故。為五海依下三世間轉成十身。法相似 故。如是下三結歎難說聞。四我當下顯承 力方許說。五欲令下明說意。又義言觀佛
五海十智說自十智。又通觀因地五海十 智說自十智。為起說方便智與本法施設 不同故。又亦可下別辨文中論土者是知習 境也。此可思準之。亦可唯佛地耳。又亦可
地前人說是智習境。地上菩薩及果人說是 證非習也。第六起分文分二。初辨起益。二 毛孔讚歎。初文分二。一正起主伴定有二
句。初起定。二不壞本體。二一切三世三昧 下辨起定益用有二。初內益。二動地下外 事益有三。動地及二益也。初用文二。一此眾
益。二如此下他方益。此眾益有四。一得定。 二得內方便。三得外用辨智。四得大悲願 行。第二毛孔偈讚普賢德。文十四偈即是加
讚光也。分二。初八明普賢菩薩自在盡佛 源底。次六偈明普賢應化及土普應眾生自 在成義。前八中初三身業自在。次一口業
自在。次一行意業自在。次三總歎三業自在 盡佛境界。第七菩薩令眾增喜敬。文即說 分有二。初令眾喜即授說方便。二正與法。
初文分二。初長行明重欲說意。二正說偈 令喜也。偈文分五。初十約佛歎德用深廣。 二普賢菩薩下四明普賢善入能廣利物。三
無量下二推功在佛。四一切剎土下二釋普 賢益其功在佛意。五有二結德勸聽。許說 在當。初文分四。初二總歎。次二歎佛功用。
次四舉眾生界及法難思。復能遍攝促入。次 二舉法利益。第二文有二。初二普賢善入。 次二明普賢利物勝能。普眼者具五眼自在
智故普也。又具十眼也。理量等知故云普 耳。次第二正說廣文。諸會能說人異者。唯阿 僧祇小相二品佛自說。餘品別人說也。依大
論說有五。一佛。二弟子。三神仙。四諸天。五 變化。此據出聲名句味。若望授與即通情 與非情。又有五種說。如下文也。就文分
二。初廣出世界體相即答上果德二十一 問。二乃往過去下答上二問因法。初文分 三。一總明世界因緣等莊嚴十種事義。二爾 時普賢菩薩欲分別下明此世界海集起因
緣之狀相。三法界不可壞下以偈頌上二段 文。問何故本分觀海說智。此說分廢智說 海而不具明。但論世界海者何也。答此為 立文者但成信解智而未盡海源。又世界
由智成。說海即是智。復此略明顯互為詮 相故也。又此說由是方便相故。即是智也。此 須思之。初文分二。一列十名。二別解總列
十名莊嚴文分四。初舉數并引證。二列十 名。三結體。四引餘世界塵等莊嚴具成。二 別十中後一初一列名不釋。何故爾。由說
通餘九。今約不明。欲成蓮華世界略不明 壞。亦可成即壞也。凡依三乘淨土有四種。 一性。二報。三事。四化可知。若依此部一乘
但有二種。謂世界海及國土海。或十種如下 瞿夷說。今將此十名。對攝論十八相圓淨 對辨同異。彼文攝佛別住處合有十九也。
佛別住大寶重閣上已明故。此中略無。即是 彼論別住處也。今此起具因緣。是彼因圓淨 亦通第一色相淨及三量圓淨。故偈云眾寶
成及無邊際故知。文中分二。初長行。次偈 頌。諸偈皆爾。長行分四。可知。三別中有 八。一佛神力即勝進力。攝成即佛後智也。二
緣起理然。三是因得。四行業果感。五普行攝 成。六共因所得為生取土攝成故。七是佛依 果。八普願所感。偈有二十文有三。初一總
次十八以廣顯略。三後一偈結之。第二住中 三十半偈。初八明土相。二二十偈廣顯事安 住義。三有二行半五字偈顯因陀羅安住
相。第三形偈中有三。初三行廣顯形。二四 字偈下六頌土因。三一切業海下八半辨因 陀羅住持。第四體內十偈以廣顯略可知第
五莊嚴中二十偈亦以廣顯略可知。第六清 淨十八偈中亦以廣顯略可知。第七佛出世 二十偈中有二。初四辨佛出世。次第二廣 明利益可知。第八劫文略無頌耳。次第二
廣開示成立世界海因緣狀相。文中有四。 一辨普賢重分別意。二明淨土因有三。謂 時緣行等也。三辨相成。四常說法處結處屬
人也。此中事狀廣說。餘理行教等略說。可 思之。第三文有三。初明風輪上香水海辨 本末相成。二香水海上已下復持世界性顯
重成義。三彼眾香水中下復持向上十二佛 國等七世界性明分齊義。就初中有七子 段。一風等地通是本。二寶王地。三有斫迦羅 下明有寶王映現受用如意。四大地處下
明地上有小香水海等。五明香河遶香海 廣作利益。六明河中有寶樹莊嚴。七有少 長行。一一境界有塵數莊嚴。亦可結分齊
耳。諸文並有二。初長行次偈頌。第一風本末 中五。一風。二水。三華。四世界金剛。五金剛 山風文有三。謂一總二別三結等。二別中有
十重風耳。偈文有二十。但明用相略不辨 持。文有五。一有七辨因住持嚴。亦頌前 文。次五佛德圓周十方。次一明此土窮因
陀羅網體。次六明佛事隨心自在大用。次一 辨具普賢智行得見聞此土。次金剛地文 有五。初寶地。二地上海。三眾寶。四金剛地
出生寶。五光明頌中十七。初九頌上五句。 由佛力故。次八法輪及佛充遍十方。即地 用也。九中初三頌上圓珠地。次一頌金剛
地。次一頌寶莊嚴。次二頌海。次二頌光明。 斫迦羅此云輪也。八中分二。初四身業體。 次四辨用。三摩尼寶王映中有五句。頌中二
十偈。初三就地以明映淨。次五頌華。四頌 雲。次二頌剎莊嚴。次四明此世界十方菩 薩常來不絕。下明修普賢行得入無邊佛
剎。四明地上香海中。初總中有十四句。別 頌二十頌上妙寶香等廣作佛事。五河中有 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有四可知。頌有二
十。初十二頌河體及光明。次八廣佛圓極自 在。六寶樹文有五可知。頌有四偈有二。初 二明果行自在。次二明因行自在。七當知下
明世界清淨莊嚴及結也。第二風所持香海 上別持不可說佛剎世界性住。此中有二。 初長行次偈頌。初文分三。初總明佛剎。二
或有下別明住。三或須彌下明世界形。頌 有二十。頌前長行中第二文。初一頌淨土 性相。次三略頌住。次五頌形相莊嚴。次二
明約業淺深顯土優劣。次三總顯優劣。作 入深方便。次二辨成。次四明能成方便功 力。三明向上持世界文有四子句。初牒上 香海河等并列名。二明所出蓮華。三明華
所持十二佛國海七世界性。四如是下結等 餘方。此有二可知。若依下瞿夷文內。除三 千界外有十世界。一性。二海。三輪。四圓滿。
五分別。六旋。七轉。八蓮華。九須彌。十相。又 義言此十界互為首。餘九莊嚴成一百句。今 此世界。或是蓮華。或是海。餘者共嚴也。可
準思之。世界成相雖有眾多。義由難解。所 以知耶。依此經文更有剎名。不知是何。今 依一義。此剎非是如上諸相。由說佛剎無
上諸相高下別故。依佛取處名剎名土。即 無別異高下。若約眾生取土。即有諸相高 下。文言常轉法輪處者約眾生說也。若依
此解文少可尋。又大論中第五十卷內。復次 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一時起一時滅。如 是等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如
是一佛世界數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 界海。如是佛世界海數如十方恒河沙世界 是佛世界種。如是世界種十方無量是名一 佛世界。於一切世界中取如是分是名一
佛所度之分 (此約三乘說) 。又大經本中十種世界。 一世界性。是同類義。二世界海。色類多義。復 深廣義。三世界輪。齊用義故。四世界圓滿。具
德義故。五世界分別。是不雜義。六世界旋。是 正旋義。七世界轉。側轉義。八世界蓮華。敷發 義。九世界須彌。是勝妙義。十世界相。是形貌
義。何故說十。欲顯無量故。問何故一中具 見一切土答為修行者居自報土各各不 同。佛攝眾生所現世界及佛土等似彼報 土引諸眾生。仍攝佛境盡故使然也。又問
何故大論明世界海。與此經不同。答彼為 三乘人方便漸釋故不同也。第三頌上二大 段文有七十偈。大分為九。初二十頌上成 壞世界海次二頌上莊嚴及住世界。次十八
頌清淨世界。次五頌體世界。次五頌起具 因緣世界。次六頌形世界。次二頌劫世界。 次五頌佛出世界。餘七頌說世界。就初二
十句內。初十一法說。次九喻說。又此結對染 器世界交絡結之。所以者。為欲引下信心 顯入上法方便。故此準之。次第二文辨得
果之因緣答前二十三問中一切菩薩所修 行兩問。論土因者如經可知。文中分四。一 舉往世佛及土是起因緣。二佛子彼焰光城 中下辨因人即童子也。三明見佛得定。即
為自分正因。四彼佛滅後下明復見佛得 定。有二可知。即為勝進因。此文具彰因門 理教行事因果三世自他主伴人法因緣本生 記別普賢法門等具成。可準前取之。又此
等何以無重頌偈者。答凡頌有二。一少攝 多義。二異時為後來者。此等若頌即無上二 義。此可思之。初文分四。一明久遠劫數。二
爾時有世界下明土處。三時彼林中下明有 道場華座。四過百歲下明佛出世。第三見佛 得定有四。一時彼童子明得定有二可知。
二時普莊嚴童子下以定力說偈。三爾時善 慧王下明王聞偈喜復更說偈。四爾時善慧 王下明與勸大眾往佛所。童子偈文有三。
初生起。二正頌。三明音分齊。偈中初四讚 佛難聞。次三頌佛慈光益世。次一勸眾詣 佛供養。王九偈中。初生起。二正頌偈。初一總
勸眾詣佛。次七教令嚴供具。次一教令與 眷屬俱供見佛。四往詣佛所文分四。一往 佛所有二可知。二爾時如來下佛為說經。
三爾時童子下明獲益。即自分中勝進也。四 爾時功德下辨佛壽命起後說文。三聞經得 定獲益文分四。一明得定。二童子偈讚令
眾得益。三說是偈時下正明益相。四佛說偈 印成令發心者心堅固。就童子十偈初二 讚佛法身。次七明佛久修願行今令眾見。 後一舉佛德勸菩薩修行。佛偈文分四。初
三歎童子有勇猛力。次四歎普莊嚴大精進 力。次一授記。由供佛故成佛。次一引證。 勸令勇猛遍諸世界。此中因得定其位者。
童子第一見佛當十信滿心自分。第二聞法 當十信滿心勝進。第三見佛當解位初心自 分。第四聞法當解位初心增上也。所以知 者。以童子所得三昧用比上下諸位經文。
是以得知耳。此略無頌。何以竟會不明得 益者有二意。一此經佛初成道總顯法輪 體。但表佛有法益在後時未即利也。二 如日初出光照高原。此八會次第益菩薩
令其勝進。即是益也。由無中下根故不別 辨益相耳。初會竟訖。
第二會普光堂如來名號品第三
[0025b06] 有四。一釋名。二來意。三宗趣。四分文釋。
[0025b06] 釋 名者有二。一處名。普者德普。光者智光。亦 可光普。二品名者。名即通名。號者別號。
[0025b08] 二 來意者此有二意。一會來意。二品來意。何故 會來。前舉淨土為所信境。次辨能信心故 也。二品來意者。前辨所依土。次土中化主人
名故也。
[0025b12] 三宗體者分別有二。一約人。二約 法。人者化主及助化各有體相用。如文應 知。但局此會。二約法出體者。謂十信行
法。後當分別。名號品以化悲德自在相為 宗。亦可是佛國海為宗。
[0025b16] 四釋文者。依大光 律師云。前會普賢承力說淨土依果。此下 明因行。此意從會判故也。此為前會果廣
而因略。此會因廣而果略故爾也。問何故因 與果同會者。答計行應別。今但為顯法依 人弘故。同一會不分別也。就前三品正報
中。初名號明佛身業。二四諦品是佛口業。三 光明覺辨佛意業。又亦可名號品顯土以生 信。二四諦品彰法是寶。三光覺品顯法增
微成下軌則也。就名號大分有二。初辨 此會序。二是時文殊師利下明其正說。序文 分四。初明住處及佛德。二與十佛國土下 辨所被機及其助化。三諸菩薩作是念下明
欲請。四爾時世尊下辨集餘方新眾以發 起。今約長分為定。何者長分為八。一舉處 及化主并歎佛德明顯法因緣。二明所被 機。三明陳所疑事。四辨集新眾。五文殊歎
曰快哉下歎化事甚深成土難測。六四諦品 下教法甚深諦言設則。七光覺品下許說方 便顯法漸次彰其淺深。八明難品下正陳 行儀辨法淺深之狀相也。何意樹堂並說
者。為此堂在樹南同處。諸鬼神龍為佛作 故爾也。就初歎德文有二。初辨證性明自 利。二至無礙趣下辨利他德。自利有五句
可知。利他有五可知。二列所被眾。此中有 四。一簡大異小。二簡始異終。三簡新異 舊。四歎德。就歎德文有十分二。初舉二
章門。二有八句。四句對前一門也。二二自 他利。三時眾請文有四十四句。問所以此會 通問上位及果德者。此會是起行初并復對
化主。文次故爾也。亦可此問佛土。非世界 海可思之。問內分三。初十問辨法身三輪 果即生信之境。即先際佛法即此會答之。次
開示下有二十問辨中際佛法。至菩薩住 處品已來答之。次佛無上下有十四問辨 後際佛法。訖小相品已來答之。大光師但 作三十三問。即合隨喜等十句總為一問。
此最好也。先際內初五問名號品答。次二四 諦答。次一光覺答。次隨佛剎起等者明難等 三品等答。示成正覺亦光覺答之。賢首品亦
有答相。亦可並盡性起品來答之。中際內 初三及第五問位法。第四十藏十願下有五。 問行法位法可知。十願十自在等從昇忉利 天品盡十地品答之。次十定等十四句從
十明品訖菩薩住處品答之。後際十三問 佛不思議品訖小相品答之。十願十明品 答。十自在下十無盡藏品答之。十頂不見 別答。十忍品答此十定。定即忍也。此由品
分故爾。若通即對文當知。第四集新眾文 有二。初明能集。此句文局而義通下會也。 二辨所集。即如其像者。一如器像。二如器
所對境像。像者緣集似故。影現故也。即如其 像現神通力者。正以果德圓極體融至順 冥津無外緣無不在故。能隨其行別位殊
故。顯會相應也。所以放光下覺品重明者。 此為一事表二法故。分文二處也。一為集 眾。二為寄法淺深三辨所集。土同色者表 功德顯外也。佛同智者內解元也。菩薩
同首也進行始也。座同蓮華將成果初也。 所以集眾等先從東方。為顯開明之初生 長之始故也。第二正說文。若長分此即第五 歎化主甚深。所以此會不入定者。明法體
不住隨器不同。若對勝器法深故須審。今 十信解劣不表法深。加勸等準此可知。所 以文殊說三品為平等妙慧智住勝境方 顯法故。所以文殊說此品為妙慧善達佛
國海故。此文有四。初歎眾希有二句可 知。二諸佛子下略牒所問法明不思議。三 何以故下列名廣釋。四是皆如來下結歎攝 化益。第二有十句可知。第三文內初總次
別。總內分四。初責。二答。三重問。四重答。此 中初一總。餘十六別可知。諸四天下列十六 句。所化機相不同。證成名號各異。此等名是
別非通。此中正舉詮顯其淨土也。二何以 故廣文中分二。初責。次答。答文分三。一明 此三千大千界名號不同。二有密訓下明餘
三千界。三如是東方下廣解盡界名號也。 此既明一佛土名。何以取上下者。此為上 下亦無方傍亦無際以顯教圓也。此意如 文耳。
四諦品第四
[0026b10] 四門同前。
[0026b10] 一辨名四者。數諦者有作無作聖 諦實故也。
[0026b11] 二來意。何故來者。前歎化主。此 歎所說教法。何故獨此會明。答此起化初 故。總歎人法深勝故。
[0026b13] 三辨宗。此歎教法諦 實甚深為宗。
[0026b14] 四分文釋。此文分三。初略列 此方三千諦名。二列十方三千四諦。三佛子 如此娑婆下廣辨無邊界者。凡四諦有二。有
作。無作。此中文通意唯無作。真實不虛。問何 故不依一諦而依四諦設則者。為通與 下三乘人作見聞境成後起信入道緣故。 又亦可此通有作無作。為是一乘共教故。
一乘有作即空。一乘無作不空。此可思之 也。所以文殊說者妙慧善達虛實故。四諦 義訖。
光明覺品第五
[0026b25] 四門同前。
[0026b25] 一辨名者。如來即化主。光者智 體。明者用。覺者開曉於緣耳。又覺諸菩薩。
[0026b27] 二來意。何故來者。將欲說故。集有緣眾并 顯法分齊也。
[0026b28] 三宗為集同法眾亦顯法增 微。人法體相用準之。
[0026b29] 四分文釋者。此上 三品並通下第六會已來。增微有異文局義 通。可思準之。此文有十。初文分六。初佛兩
足放光。二明光所照處。謂此三千世出因果 所有法各有二文也。三結分齊。四由佛神 力故見諸菩薩來集有二。初總次別。別有
菩薩土佛三文也。五文殊說偈歎佛一乘。 三乘小乘法是一乘信法方便也。六如此處 下結類餘方。餘九同然。略無結文。因此料
簡諸會放光隱伏同異者。第一會放光有十 意如文。即為證法始。名號品初神力集眾 顯其位相。光覺品初相輪光顯信位所依法
分齊。次佛神力集眾顯當位中所成德。此經 中云神力。未必放光。次菩薩說偈者即明 當會所解理事法分齊。此法依位成耳。問此
處顯位集眾。何故別品明。下四會不爾。欲 顯攝化所依佛土及顯教諦實入其當位 并與下為則故爾。佛足相輪放光示十信 是行足圓備故也。此中放光分齊有二十五
重。初九別列。餘者總結。文相如經。第二文 辨光照現可知。第四文內所以文殊在前 賢首在後為表智先福後故。又明前智行
後位故也。文殊者此云妙德。妙慧行也。又 此中光覺在於一時。而能別見遠近。又諸方 運集只是一人而令眾異見。未必有多。又諸
方往來者唯見當處集。未必見餘方交往 者。又諸方光及現十方所有者並見當中。 未見偏處者。此為以報法攝化土所有故 也。又亦前機自變當處自心為本。所以諸
事隨心為正化者無此別相也。此可思 之。第五偈頌文言出文殊。意表餘十菩薩。 所以文殊說者示法從慧出故。偈云總明 般若所證。真性相同初地行。又亦可並漸漸
增多故。不可偏表其十地及十菩薩頌 也。又亦十名顯數圓。漸多遠者顯法漸深 耳。大分有三。初一辨取相不應真法。二 有八偈辨離取應實法。次一歎解者有勝
能也。八中初三辨分別無性。次三辨依他 不生。次二真實離相也。亦可八行俱依一境 觀。又今辨增相者。約因果各二種。一竪。二
橫。因竪約法明淨。橫即知法寬狹。果者竪 即自分非他分。橫則得處多少也。又下諸集 眾嘆德並嘆當位分齊。所成知見下可準
之。第二覺首偈文。此下九偈倍為異耳。總 明知善惡等慈化物益。相同二地戒行。文 分為二。初六明佛覺他令離二邊。二有四
明菩薩利益同佛。第三財首偈總辨平等法 財資成益物。相同三地。後智教流益物。文 中初一明佛德性能無礙利生。次九辨幻 現八相正說法身。第四寶首偈相同四地無
攝義。此雖未得但解見也。偈文中三。初五 明佛成其無攝。次四如自所解利眾生。次 一喻以顯淨。第五德首偈相同五地中相續
不異義。明不住道慈悲益物。偈文中三。初五 辨菩薩慈悲不住道。次一正觀相續不異義。 次四辨令他成真實淨境。文又得十平等
淨。一行為一義可知。第六目首偈相同六 地無染淨義。偈文中有十七。為四。初二辨 執取不見真佛。即辨失。次四成如量智者
得見報佛。此即德耳。次六辨得正體智者 見法身。次五明法深微顯解分齊。又此中 上下有二文同異。一者一中多一數中見十
故。多中一者十數中見一故。又一即多者一 數即多而不見一故。多即一者多數即一而 不見多也。此可準之。又即事辨一多。二異
事辨一多。可思之。第七進首偈相同七地 中種種法無別異義。偈文中三。初六辨空 中方便智有中殊勝行。即歎德也。次十勸觀 實性顯解方儀。次四明於理量二境入得
勝法也。第八法首偈相同八地無增減法界 義。文中初二明佛成理智故能滅障。次六 歎佛深法益。次十二勸攝果性三世用力 也。於二為一對。初一辨智入法。次一結成
智用。又長分為十耳。外即淨土攝生。內 則成其自實也。第九智首法門相同九地 明大悲利他自在智。偈文中初二辨意業。次
十六明口業。次二辨得法無礙故大用無礙。 又初二總。次廣歎用相也。第十賢首偈相 同十地業自在後智用也。偈文初十四正辨
業自在。次六喻說十四中。初五明觀實性 得依果因。次九明觀業自在故得正果因。 初五文中。二行體。三行用。九文內分四。初
三明順真如觀故得菩提果。次二修事觀 故得法身果。次二修慈悲故得化身果。次 二從佛聞法故得報身果也。此品答上第 八佛功德勢力及第十示成正覺二問。問何
故約增光覺集眾。答為表法有淺深行 有增微故也。此文與後為則。今略開諸 位為二十二門。六道因果即為六門。聲聞 辟支二人因果。通說復為二門。聲聞辟支所
依之佛。為彼二機說四諦教及十二因緣 教。即分佛通因及果復為二門。聲聞緣覺 迴心入大乘。於初教處。通因及果復為二 門。直進初心菩薩通因及果復為一門。直
進熟教及迴心熟教通因及果復為二門。頓 教因果復為一門。從愚法聲聞總攝諸位 乾慧地已上菩薩及佛復為一門。普賢位中 從信已上乃至十地。皆通因果菩薩及佛
復為五門。此依普賢阿含說。
明難品第六
[0027c13] 五門分別。
[0027c13] 一釋品名及來意。明難者有二。 一約法。明十義深微故也。
[0027c14] 二約辭。論難顯 義情故也。明者教。難者十義。又明者智。難 者論道也。來意者何故來。眾集已。為說信
法成解故來也。餘義可知。二出所治。一瞋 障百法明門之障。此下生解斷障凡有四 義。一約生信。即初地斷使種。二約位。即解 位使習種俱斷。
[0027c20] 三約行。即十信滿心使習種 等俱斷。
[0027c21] 四約實。即本來不須斷。自體淨也 可準思之。又問斷惑相云何。答非初非中 後。前中後取故。云何斷。如虛空。此是三乘
共學義也。三明所得。得百法明門。若約行 門即得華嚴三昧。四辨所成成其信。謂十 信心。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
定心。六不退心。七迴向心。八護心。九戒心。 十願心。如經初發心住未土住前。有此十心 名字增修是心。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
住位中增修百法明門。十心之中心心有十 故成百法。常發有行無行大願。得入習種 性中修行一切願。依此下文有一百四十 事上行願。依瓔珞經。有二十四行中成願。
即此品宗。此約別相語。通義如論應知。宗 者有二義。若約品即以十深義為宗。若約 會即用十信位法為宗也。
[0028a07] 五辨文者。正宗 文中上辨舉果勸樂生信分。自下第二修因 契果生解分即所學法也。亦可是第八顯其
解行義。或辨法淺深之狀相也。文中分二。 初訖小相已來明方便對治修成因果。二普 賢菩薩品下訖性起品明自體因果。釋意可 知。初為修成者依聞熏修起故。所以名
性起修顯者本性今成故。又圓明因果實覺 發中故。約三際辨者。此明難品訖賢首明 始起於先際。二忉利天下善修於中際。三不 思議法品訖小相終顯於後際也。次約四
成就者。初辨未信令信。二忉利天下明已 信成解行。三十地品下已入者成就。四不思 議下已成就者令解脫。餘準可知。又約修
成分亦好。又從此下並是序分。第六一會是 其正宗。前是阿含。後名義證故。又為第六 會中廣出本有修成體相等故知也。此可思
準。初信文分三。初一品明依法生解。二淨 行品依解成行。三賢首品明依行彰德以 成位耳。初文中分二。初明問答顯十種深 義。二爾時娑婆界下顯解行入法界圓通無
礙。即明法益耳。初文有二。一文殊問眾人 答。明妙慧導眾行。二眾人問文殊答。明以 眾行成妙慧。文有十義。一緣起甚深。二教
化甚深。三業果甚深。四佛說法甚深。五福田 甚深。六正教甚深。七正行甚深。八助道甚深。 九一乘甚深。十佛境界甚深。所以初緣起
者由菩薩初學應先觀諸法如實因緣故 也。緣起者黎耶共善等三性及無為集起故 也。文中問答即為二耳。問內有四。初總告。 次立正義。三申問。四起後難有二意如
文。共成一緣起相違難。問意云何心以無分 別為一性。云何能成種種事也。若能成者 不應無分別耳。二既諸法並無知者。所作
云何仍有真俗事也。又解但是一問。後文是 結耳。問文十事可知。答意但為無分別不 住故能成眾事。若知分別不可成也。問既
不分別。云何成因果。答作無主故。反示可 見耳。偈文分三。初一讚請勸聽以許說。二 有七偈法說譬況以顯理。次有三對彼前
法明觀行也。第二文分二。初五舉法答上 問。次二遣伏執。初有二。初法次喻。所以得 知不住故作。偈云諸法不自在故。云何知
作時不知。偈云求實不可得故。餘可知耳。 次喻有四。初約緣成相續經時喻。次一約 緣起有為生滅喻。次一約因緣騰擊動成喻。
次一約緣起體相互依喻。伏疑云既不分別 云何流轉。偈云由眼耳故。復云既也無自。 云何有現相。偈云示現轉故。文言不相知
者非謂情知。今言有力性作也。二自不對 故云不相知。用自性為知法之始也。觀文 分三。初牒前理。對法辨觀。成分別無相
觀。二一依他無生觀。三一偈真實無性也。所 以覺首說者知覺法始故。第二教化甚深中 分二。初問後答。何意來。前攝心入理。此後
智度生。財是法財。問有二。初總告。次別。別 中有三。初一總。次十一別。三一結問也。第 二文有十一句相生。問文可知。問意云何
如上說。若眾生無性。云何教化。若隨教化。 云何心住無性。答文有二。初生起。二偈答。 義意但以知境無性。雖在緣即離取非也。
但為無生故化反示可知。偈文分二。初讚 問者許說勸聽。二示正義。正義文分三。初 三偈總示正義。次四約觀門顯示。次有二
偈示伏疑。初文分三。初一總示。次一正明 約內身示觀行。次一以內類外辨化生 無取。第二約觀門辨者有四。一舉因緣無 始明所觀法。次一勸觀。次一明諸法是無。
即約觀釋相。次一正約唯識門以遣。三伏 疑有二。一既世法本然無性。眾生何故不 知。偈云悉虛妄故。二若法無者何以種種 現。偈云從緣起無異相故。所以財首說者
能以正法財施眾生故。第三業果甚深有 問答二文。問有五。初告。次立義。三問。四結。 五生後。第三問文有五對十句可知。問意
既性無我所。云何受苦樂。若受苦樂云何 仍說無性。此是理事相違難。問與前緣起 難何別。答前是二事相違故別也。答意為苦
樂即性無別體。為是不違耳。偈文分二。初 法。次喻。喻文有九。一辨依他離性喻。二緣 起成有喻。三因緣現果喻。四緣果離性喻。此
望能熏。五因體無雜喻。六受生離作喻。七果 報無本喻。八勝事無根喻。此望用耳。亦可互 彰。九有無同性喻。此並不壞世間說第一
義也。所以寶首說者能事中顯理。初得可 貴故。第四說法甚深。初問次答。問文總別二 文。別中分四。初辨所得法。二十句正陳問。
三而法下結。四生後難文有十種相違。問意 法若非一可隨言並實。法若不應言教便 是妄。此是教義相違難。答意所言一者法唯
一不住義也。亦可一善巧是故能貫。眾教仍 一義成也。偈文分二。初讚問者。二約喻顯 示。喻中有九。第一明法能荷負萬機喻。二
緣滅眾惑喻。三入器無變喻。此望德用。四 拂動諸根喻。五應欲隨潤喻。六緣生眾德 喻。七揀染赴淨喻。八應物無往喻。九應緣
住體喻。所以德首說者為初顯法多能故。 第五福田甚深。文相準前可知。問中有二。 初告舉正義。二成難。難中有四。初總告。
次別。三結。四生後。別有十句。問答相可解。 此是因緣相違難也。偈文有十。一緣能現果 喻。二對機隨解喻。三權巧令喜喻。四應感
令喜喻。五物感現形喻。六緣滅眾惑喻。七 對治諸惑喻。亦可起緣分齊。八悲情普被 喻。九動拂諸有喻。十毒滅三有喻。所以
目首說者初見法明白故。第六正教甚深。文 有二。初問次答。問中有四。初總告。二正問。 三結。四生後。問文約所知十法為問。問意
云何若教能斷。即不須更後知因果方得 斷也。若要須知因果方斷者立教有何益 也。答意有二。一進二退。退者自無益。進者
教。即有勝用上難是教力相違難也。偈答文 分三。一勸聽開二門立宗。次一勸精進 以彰教力。即對初門。次八辨懈怠失對上
第二門。此文初一多聞懈怠喻。二無力懈怠喻 三遍修懈怠喻。四倒修懈怠喻。五過求懈怠 喻。六少力懈怠喻。七少治懈怠喻。八無有出
意喻也。又執我慢高喻。所以進首說者初進 能顯成勝德故。第七正行甚深。有問答二 文。問文有二。初告。次問。問中有四可知。第
三所陳句有八可知。問意云何聖說云聞說 法有能斷煩惱。云何有聞法不斷惑而惑 依心心無所行反能斷惑也。此名聖說行 教相違難。答意教不無力。但取不得方故
也。答文分二。初總勅聽略說。二以喻況成。 喻文有九。此但舉失以顯德也。一不如說 行喻。二隨說廢思喻。三計文迷行喻。四自謂
非分喻。五惡業障礙喻。六不解自說喻。七辨 聰持說喻。八廢正成助喻。九隱非現是喻。 所以法首說者能初顯法可軌非邪故。第
八助道甚深。偏執此聖說正助相違。問文有 五。初告。二立正義。三正問。四結。五生後。答 文分二。初讚問者許說。此讚者通能所。二
正答。答文分三。初一總答。次四會偏讚意。 三有四偈明正助相成不可廢意。會佛說 文有二。初總。次別。文相可知。正助相成文
有四可知。所以智首說者能初善用正助 故。第九一乘甚深有問答二文。問文有二。 初告。二問。問中有四。初立正義。二問。三結。
四生後可知。此是因果體用相違難。答意我 佛因果體用皆同一法。謂法性一法。亦可一 大慈方便法。但眾生見異耳。偈文分六。初
二舉因果俱一以答上問。次二明自業各 異見。次一成佛本一無別精麁。次一明善行 者得見。次一明佛自在業隨物應機。次三
釋伏意。意有三可知。亦可唯一耳。所以賢 首說者善開聖法順理得中故。上來辨一 人問多人。次下明多人問一人。即是第十
佛境界甚深。有問答二文。問文有五。一告。 二結已說。三歎所問者辨德以進問。四正 問。五生後偈頌。今所問有十一相。何故先
文殊覆却難。今但直問者。為彰長位故也。 十一問內文分四重。初三自利德。次四利他 德。次三所利眾。又此三通能所也。後一總
明所問廣大。一佛所證知分量境界。二能 證境因。三問所入處。四佛境界內度幾許 眾生。五隨順境界智。六隨眾生所說法。七
如量智分別知。八佛境為分別識。所不識。 九於何境界中能令眾生決定知佛境。十 智照何等眾生心為境。十一如境中說何 等廣大義。所以文殊說者妙慧達佛境界
為始故。答文有十偈。初一答上佛證境界。 次一答上佛境因。次一答上所入境處。次一 答上佛所度。次一答上何等隨佛境智。次
一答上佛境法隨眾生說。次一答上何等是 佛所知境能分別智知。次半答上識佛境。下 半答前何等能決定知佛境。次一答前佛境
界廣。次一答前境界照。亦可依問次第答。 次第二大文明既得信解平等無礙現莫二 之相義也。文中有二。初明承力見此剎 無礙。二如是下類通餘方齊見獲益。此文有
二。可知。初此方利益文中。又云初總次別 三結。別中如所行法者如上第八智首所 辨六度行法。如所行業者如上第三寶首 所辨隨所行業受報亦然等也。如世間行
者如上第六進首所辨精進速出懈怠難脫。 亦如第七法首所辨修行出離多聞不得。隨 身行者如上第二財首所辨隨身隨行見 為教化名隨身行。隨根行者如上第四德
首所辨佛法雖一隨根分多。亦如第五目 首所辨佛田雖一隨行分多。隨其行分多 隨其行報所生之處。持戒毀禁者如上第一 覺首所辨心性雖一隨行不同受報各異善
惡等別。說法果報者如上第九賢首所辨隨 眾生欲諸業及果各令見實名說果報。又 如向前文殊所辨佛境界法亦得名為說 果報矣。又此顯現有二。一表法順理是法
皆真成聖方便。二表法體應理功能明淨一 切皆見。
淨行品第七
[0030a23] 四門同前。
[0030a23] 一辨名。此中廣菩薩修行勝妙 淨行之相故名淨行品也。亦可淨者德無 垢故。行者體。又淨者願。行者所淨耳。
[0030a25] 二 來意。所以來。依解起行故也。亦可前行次 願故也。
[0030a27] 三以諸願為宗。
[0030a27] 四釋文者。此文有 二。初智首問次文殊答。所以智首問文殊 答者。初願相微非智不受。隨相發願非妙
慧而不明。問中義類相從有十一事。總分 有二。前七云何問自分因相。二得是處智下 明問勝分果相。就初文內。前一福因行。次
一福果行。次一智因行。次一智果行。次一法 智因行。次一證智果行。次一修滿成諸度。初 問有九。初三種離三毒。次一堅固不退。此
不同凡夫。次一自利成。次一利他勝妙。此 異二乘。次三離信位前假名菩薩見。又解初 三斷對治。次三體。後三性治也。思即知之
耳。第二問事有十也。第三問亦有九事。第 四問中有八。餘文可知。第二果內問中。勝 進果文有四。一入果分故堪受物養。二
為天神等敬護。三辨大悲行德。四辨位德 也。就第二文殊答答盡。思之可知。舉一 願答前多問無餘耳。文有三。初長行略答。
二偈誦廣答。三長行結也。初文有二。初讚 問者曉喻其懷有二可知。二佛子下正答。 答文有三。初辨自利。次去來今下利他。三
明達實相下明勝進果行。文有二可知。第 二尊導者佛為一。能請故為二也。又對普 賢因人望果故。又自利道滿為初。今利他
德圓為次耳。二偈文。初牒次偈釋答。願有 二種。一行前。二行後。此是行後。亦可同時 由即行故。此總有二意。一即轉其見心即
成行體。二轉求異事成彼願事也。此願有 十種勢。一會事入理。如菩薩在家等。二以 因同果。如若在聚會等。三以自同他。如
見無慚愧等。四以人同法。如見疾病人等。 五以染同淨。如見背恩人等。六以世同出 世。如在房舍等。七以境成心。如若入僧房
等。八以體隨用。如見苦行人等。九相似類 成。如布施所珍等。十以實同虛。如若在伎 樂等。如是準之。偈有一百四十大分為二。
初十一明在家菩薩法不捨世間行。餘文 明出家行。是不住有為行。出家文有五。初 十五明出家受戒法。二若入房舍下二十辨 住處進以威儀行法。三手執錫杖下五十七
明道路行法。四入里乞食下二十明入城邑 聚落乞食行法。五若入水時下十七明出離 修道行法。願有三種。一要期誓願。二行願。
三自體無障礙願。初未成欲成。二正成行。 三成已是真願。即六決定及性起等一切諸 願皆有三文。初一句自分境。次一句及眾
生。次二句攝同勝事也。又問何故瓔珞經對 入理處願多。此經對事願多者。答此經順 一乘教在事益大。瓔珞經順三乘教在理 益即多也。可準思之。
賢首品第八
[0030c20] 四門同前。
[0030c20] 一辨名者。十信已滿位是賢聖之 初。為凡頂菩薩中初故曰賢首品。
[0030c21] 二明來 意。何故來。行既成立。次須廣歎德用成位 故來也。
[0030c23] 三宗為歎德。
[0030c23] 四釋文。此品有七百 一十五偈半。文中有三。初文殊問。二有七 百七偈半賢首正答。三賢首說。此品竟時下
有六偈。經家所顯諸佛證成。問文二。初長 行。經家總顯文殊問意之相也。次有二偈。 牒前淨行成是信因。以正請問。初一結前。次
一起後。所以文殊問賢首答者十信位中圓 通之德非妙慧不受。深義淨德唯賢始得。 明第二答中。文有四。初十三偈總明信位 發心行相。二深心下五百一十九偈半廣明
信位德體殊能。三一切諸佛皆共說下一百 五十四偈明所說旨深群情莫曉以喻為況。 四如我所說諸譬喻下二十一偈校量勸發。
初總文有三。初半勅聽許說。次六偈半舉廣 義以顯略文。次六偈正說發心功德行相。 二舉廣顯略文。初有三偈半明說分齊。次
二顯廣是深。次一成初略說。三總讚德文 內有三。初半舉因緣二門總歎德。次一半 略辨發心緣及因通辨上二。次四表發心 意有二。初一明所離。次三辨所成。此三偈
中初一開二門。次二釋前二也。第二五百 一十九半中有三。初一百三十二偈辨自分 因中集菩提具。次施戒忍辱精進禪下三百 五勝進果中集菩提具。三神力於此得自在
下八十一偈自他無礙成就功德。初文分二。 初一百一十九辨自利差別相。二或有剎土 無有佛下有十四利他行事。初文有十。初
十八明十信初位相明四不壞信。二若信恭 敬一切佛下有十。是第二位同二地相。三若 信堅固不可動下七偈明第三位同三地相。 四若為一切佛所護下有八。明第四位同
四地相。五若能具足摩訶衍下九偈明第五 位同五地相。六若得大悲心堅固下有八。 明第六位同六地大悲為首觀等。七若解 一切眾生行下八偈明第七位同七地相。八
若能超出四魔道下十九偈辨第八位同八 地行相。九若說微妙甚深法下十三偈明第 九位同九地說法相。十若身功德智慧具下 十八偈辨第十位同十地相。初位文有二。
初十六偈辨初位德。二是故下二偈通歎十 位次第德。初文有二。初四辨所信境。二有 十二偈廣歎信德生善滅障義也。初境文有
二。初二三寶。次二三種佛性。若信不可壞 者。何故論云善根薄喜捨等也。解有二。一 此明一乘頓入人。二明此種子非上心行
位也。亦可此信滿心一向不退。此語住信 滿心行十解能成行也。故諸經異說準之 思攝。二是故下結有二。初一法說。次一喻
況。二二自分因行文。第二利他中有四。初八 明清淨方便八相成道化。次二無染方便化。 次一明大用體。次三結歎自在。二施戒忍辱
精進禪下辨勝進。文有二。初九十偈明自 利行滿足佛事。二說法教誡及神足下有二 百一十五明利他行。自利文有三。初七十 偈身業不空。二柔軟美聲如哀鸞下四偈口
業。三眾生苦樂利無利下十六偈意業。聲有 八種者如梵摩喻經說。一最好聲其聲清雅 如迦陵等。二易了聲言辭辨了。三調和聲其
聲朗雄。四柔軟聲。五不誤聲。六不女聲。七尊 慧聲言無憚怯如尊重人如勝慧人言無 所畏。八深遠聲臍輪發聲猶如雷振。初七十
偈文有三。初十出身業用。體謂定。次若欲 供養一切佛下三十四偈正明身業。次欲安 一切下二十六偈明現諸法門化。亦即所作
事也。二勝進利他文有三。即三輪也。初二十 八明神足化。二若見世間無正見下九偈說 法輪。三安隱眾生下一百七十八宿住輪化。
即憶念化。此約本因說。若望現緣即是記 心輪也。憶念文有三。初總。次別。三如是等 比下結。別中合有四十四事。各有三。一列
名及體。二光有本用。三說本因。文中有十 種非法語者依下論用經本十七種語為 十非法語。謂侵惱語。麁獷語。苦他語。令他瞋
恨語。上四語為一。現前語。不現前語。鄙惡 語。不斷語。上四語為四。不喜聞語聞不悅 語。此二語為二。瞋惱語為一。心火能燒語。
心熱惱語。不愛語。不樂語。上四語為一。不 善自壞身。亦壞他人語。此二語為一。此十非 法語生他事惑障其定也。又依燃燈經十
種非法語。一妄語。二痛心語。三麁語。四苦惡 語。五不喜語。六不樂語。七不愛語。八不入心 語。九惱他語。十結怨語也。結文有四。初四
舉法體。二六辨益。三有七喻。四有三。結勸 可知。次第三有八十一。明自他無礙成就 功德有三。初神力於此得自在下十七明
於器世間自在。二東方世界無有餘下十偈 明於智正覺自在。三於眼根中入正受下五 十四偈明於眾生世間自在。眾生世間文有 五。初有二十四明自身入定。二童子身入
正受下十四於他身入定。三一毛孔入下四 偈明自他入出自在。四一微塵入下十偈於 外四大入定。五是名下結歎無盡。自身文十 二入即為二十四耳。此上三世間且約一
相說。理有二義。一菩薩自身作三世間。二 菩薩於三世間處示現自在。上文即是第二 門也。第三有一百五十四明法旨深群情
莫曉。引喻類答。上來正答創基建立。善根 行德義顯於此。而位次言之。蓋是外凡始 起發心之行。然經文所辨。乃云十地終于
入佛境界無上菩提滿足佛事。言狀矛盾。 其故何也。如究其實。當是一乘通宗行要。義 興真本而不捨於世。鑒徹玄源曠周法 界。妙絕情卑功顯無外。體無不融行無不
在。先後莫二旨在一味。故果無異因之果。 因無異果之因。而因果之稱寄顯於緣。其 緣乃差殊流同軼虧盈自彼。於我無為。是
以據其所學以彰發軫之迹。功成有在。而 法通行局。事顯常儀。或有鑒真。故須明簡。 圓宗之致鏡曜玄真勝出言表非思量境
界。然矣而淺識情滯。旨玄難測。反於視聽。 封教守詮益增情惑。自非假況以擬導達 其心。無由取信。故舉近事以鏡玄趣耳。
文有二。初二總舉龍神佛等不思議事。次今 說下廣示喻說有二十事喻。一德行深廣相 形喻。二實德離非喻。三持法明了喻。四辨才
令喜喻。五善用令喜喻。六縮大增小喻。七定 用自在喻。八變化自在喻。九勝德仇怨喻。十 利生廣大喻。十一安生除怖喻。十二隨機應
現喻。十三攝行自在喻。十四解脫自在喻。十 五知法速疾喻。十六無礙成事喻。十七順法 令喜喻。十八明了增機喻。十九舉下成上喻。
二十窮源自在喻。如我說諸譬喻者第四勸 發修行文有二。初四辨能說難。次七明信者 難。次十借喻況難有五事結歎勝妙。而所
說既玄。其真趣義興成感應之聖心故。次第 三六偈明於瑞相讚說摩頂等成說善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卷第一 (之下)
[0032b06] 乙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5 冊 No. 1732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