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ang Sanmei Jing Lun 金剛三昧經論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剛三昧經論卷上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0961a06] 此經略開四門分別。初述大意。次辨經宗。三 釋題名。四消文義。
[0961a07] 第一述大意者。夫一心之 源離有無而獨淨。三空之海融真俗而湛然。 湛然融二而不一。獨淨離邊而非中。非中而
離邊。故不有之法不即住無。不無之相不即 住有。不一而融二。故非真之事未始為俗。非 俗之理未始為真也。融二而不一。故真俗之
性無所不立。染淨之相莫不備焉。離邊而非 中。故有無之法無所不作。是非之義莫不周 焉。爾乃無破而無不破。無立而無不立。可謂
無理之至理。不然之大然矣。是謂斯經之大 意也。良由不然之大然。故能說之語妙契環 中。無理之至理。故所詮之宗超出方外。無所
不破故名金剛三昧。無所不立故名攝大乘 經。一切義宗無出是二。是故亦名無量義宗。 且舉一目以題其首。故言金剛三昧經也。
[0961a22] 第二辨經宗者。此經宗要有開有合。合而言 之。一味觀行為要。開而說之。十重法門為宗。 言觀行者。觀是橫論。通於境智。行是竪望亘
其因果。果謂五法圓滿。因謂六行備足。智即 本始兩覺。境即真俗雙泯。雙泯而不滅兩覺 而無生。無生之行冥會無相。無相之法順成
本利。利既是本利而無得故不動實際。際既 是實際而離性故真際亦空。諸佛如來於焉 而藏。一切菩薩於中隨入。如是名為入如來
藏。是為六品之大意也。於此觀門。從初信解 乃至等覺。立為六行。六行滿時。九識轉顯顯 無垢識為淨法界。轉餘八識而成四智。五法
既圓三身斯備。如是因果不離境智。境智無 二。唯是一味。如是一味觀行以為此經宗也。 所以大乘法相無所不攝。無量義宗莫不入
之。名不虛稱斯之謂歟。合論一觀略述如之。 開說十門為其宗者。謂從一門增至十門。一 門云何。一心中一念動。順一實。修一行。入一
乘。住一道。用一覺。覺一味。二門云何。不住二 岸以遣二眾。不著二我以離二邊。通達二空 不墮二乘。俱融二諦不違二入。三門者。自歸
三佛而受三戒。順三大諦得三解脫。等覺三 地。妙覺三身。入三空聚。滅三有心。四門者。 修四正勤。入四神足。四大緣力。四儀常利。超
出四禪。遠離四謗。四弘地中四智流出。五門 者。於五陰生具五十惡故植五根而養五力。 涉五空海跋五等位。得五淨法。度五道生。如
是等也。云何六七八九等門。具修六度永除 六入。行七覺分滅七義科。八識海澄。九識流 淨。始從十信乃至十地。百行備足。萬德圓滿。
如是諸門為是經宗。皆在經文。文處當說。然 此後九門皆入一門。一門有九。不出一觀。所 以開不增一。合不減十。不增不減為其宗要 也。
[0961b27] 第三釋題目者。此經之目有其三種。一名攝 大乘經。二名金剛三昧。三名無量義宗。初後 二名次門當釋。今且先釋中間一目。唯此一
名在首題故。於中有二。先釋金剛。後釋三昧。 初中亦二。先釋後簡。言金剛者。寄喻之稱堅 實為體穿破為功。金剛三昧當知亦爾。實際
為體破穿為能。實際為體者證理窮源故。如 下文言證法真實定故。破穿為能者有其二 義。一破諸疑二穿諸定。破諸疑者起說斷疑
故。如下文言決定斷疑悔故。穿諸定者。此定 能令諸餘三昧皆得有用。如穿寶珠。得有用 故。如大品經言。云何名金剛三昧。住此三昧
能破諸三昧。彼論釋云。金剛三昧者譬如金 剛無物不陷。此三昧亦如是。於諸法中無不 通達。令諸三昧皆得有用。如硨磲碼碯琉璃
唯金剛能穿入。案云。經言破諸三昧者破之 言穿。論中穿入釋經破故達諸三昧皆無自 性。令彼三昧皆離自著。由是無礙得自在故。
釋名如是。次簡別者。於中有二。先簡定慧。問 金剛般若金剛三昧皆名金剛。有何差別。解 云。彼慧此定是為差別。又金剛般若通於因
果。金剛三昧位在果地。又般若金剛具有三 義。體堅用利形狀寬狹。三昧金剛但取堅利。 如是差別。次別餘定。此有三類。一金剛三昧。
二金剛輪三昧。三如金剛三昧。大品經言。云 何金剛輪三昧。住是三昧能持諸三昧分。云 何如金剛三昧。住是三昧能貫達諸法亦不
見達。彼論釋言。問曰。三種三昧何以皆言金 剛。答曰。初言金剛。中言金剛輪。後言如金 剛。如金剛三昧。佛言。能貫穿諸法亦不見是
穿。金剛三昧能通達諸三昧。金剛輪三昧能 持諸三昧輪。是皆佛自說義。論者言。如金剛 三昧者。能破一切煩惱結使無有遺餘。譬如
釋提桓因手執金剛破阿修羅軍。即是學人 末後之心。從是心次第得三種菩提。聲聞辟 支佛佛無上菩提。金剛三昧者能破一切諸
法入無餘涅槃更不受有。譬如真金剛能破 諸山令滅盡無餘。金剛輪者。能破一切諸佛 法無遮無礙。案云。此中破諸佛法者。猶如
轉輪聖王輪寶能破諸王無不伏故。是故與 前二金剛別。前二金剛云何別者。有五差別。 一者喻別。謂如金剛破軍金剛破山故。二者
法別。前破煩惱後破諸法故。三者位別。前在 學位後在無學故。四者名別。前名如金剛三 昧。餘處名金剛喻定。後者直名金剛三昧。除
如及喻。所以然者為顯因果二定異故。因有 功用果無功用。損之又損之以至無為故。又 如金剛取其少分相似之義。但破煩惱不破
餘法故。言金剛者。顯其全同金剛之利。一切 色物無不貫破。三昧之用當知亦爾。一切諸 法亦無不破故。五者教別。謂有學位金剛三
昧。則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增不減。經中所 說其無學位金剛三昧。今此經中所說是也。 今此經中佛所入定破一切法皆無所得。是
故名為金剛三昧。六種釋中是持業釋。取譬 名者是隣近釋。即以是名目此經者是依主 釋。定為主故。次第二釋三昧名者於中有二。
先釋後簡。古師說言。彼名三昧此云正思。今 述此說當文義故。謂在定時於所緣境審正 思察故名正思。如瑜伽言三摩地者。謂於所 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故。
[0962a29] 問。定應是靜靜住 一境。云何乃言審正思察。思察之用應是尋 伺。云何說定為思察耶。
[0962b02] 答。若守一境即為定 者。惛沈住境應即是定。若正思察是尋伺者。 邪慧推求應非尋伺。當知思察有其二種。若
通邪正意言分別名思察者。即是尋伺直是 分別。若唯審正明了緣境名正思察。正是定 用而非尋伺。定通分別及無分別故。以審正
簡彼尋伺。又住一境亦有二種。若住一境。惛 迷闇昧不能審察即是惛沈。若住一境不沈 不浮審正思察是名為定。故以思察別彼惛
沈。是故當知不以住移簡別定散差別之相。 何以故。捷疾之辯雖速移轉而有定故。遲鈍 之念雖久住境而是散故。今此金剛三昧名
為正思察者。無正不正。亡思非思。但為別於 分別邪念。又不同於虛空無思。所以強號為 正思耳。三昧之名。略釋如是。次簡別者於中
有二。先別諸名後簡通局。定名不同略有八 種。一名三摩呬多此云等引。遠離惛沈掉舉 之偏故名為等。引發神通等諸功德故名為
引。又此等引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故名等引。 由此不同欲界定故。二名三摩地此云等持。 等義同前。能制持心令不馳散故名等持。又
定慧平等令不相離故名等持。舊云三摩提亦 即等持。三名三摩鉢提此云等至。等持之中 能至勝位故名等至。四名駄演那此云靜慮。
寂靜思慮故。又能靜散慮故。舊云禪那。或云 持阿那。方俗異語同謂靜慮也。五名奢摩他 此譯云止。令心止境故名為止。六名心一境
性。令心專一於境之性故名心一境性。舊云 一心是略故也。七名為定。審定所緣故名為 定。八名正思。義如前說。有師說言。三昧之名
及三摩提只是等持非是異名。是說不然。所 以者何。如金鼓經十種定中。前三地中名三 摩提。後七地中名為三昧。如是二名若同等
持。何由改名前後異說。又此二名何由不同。 若由方俗異故不同者。不應一處俱說二名。 若由傳者前後故異者。不應一本有此二名。
如三摩提及三摩地。此由前後傳者不同。故 其是同灼然可見。三昧之名與三摩提同在 一本何由不異。是故當知如前說也。第二明
通局者略作四例。一者定與等持。二名最寬。 通漏無漏。亦通三界。及通欲界散亂心中。以 六位心所別境五中有三摩地亦名定故。二
者心一境性及三昧名此二次寬。雖通欲界。 不通一向散亂心中。以般舟三昧或欲界繫 九種心住。心一境性亦通欲界方便心故。三
者三摩呬多。及靜慮名。此二是狹。全不通於 欲界心故。唯取輕安所含潤故。四者三摩跋 提及奢摩他此二最狹。於定地內有簡別故。
以奢摩他不通四種慧行之中心一境性。三 摩跋提不通於空無相無願三三摩地故。八 名寬狹粗述如是。第三釋題名訖。
[0962c24] 自下第四科文解釋。文有三分。一者序分。 二者第二品下六品餘文是正說分。三者入 總持品爾時如來而告眾言已下二紙許文是
流通分。序分之內有二種序。謂通與別通 序之中即有六事。前三明親承之傳。後三證 大師之說。言前三者。一如是。二我聞。三一
時。後三是何。一教主。二住處。三徒眾。徒眾 之內序四類眾。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長者 眾。四雜類眾。於中委悉如常所說。
[0963a04] 經曰。爾時尊者大眾圍繞為諸大眾說大乘經 名一味真實無相無生決定實際本覺利行若 聞是經乃至受持一四句偈是人即為入佛智
地能以方便教化眾生為一切生作大知識。
[0963a08] 論曰。此下第二別序即有四分。一威儀分。二 說經分。三入定分。四重頌分。威儀分者。如經 爾時尊者大眾圍繞故。說經分者。如經為諸
大眾說大乘經等故。此經文勢似法華序。如 彼文言爾時世尊四眾圍繞說大乘經名無量 義。如彼論中判此經名。即為法華經之異目。
彼意以為在前說故名為序分。今看此經文 勢皆是經家序辭。以是准之應是別經。在前 廣說。說已入定。從定起已。方說金剛三昧經
也。說經宗後乃說經名。當知一味真實等名。 是前所說廣經之目。如是二經大意雖同。文 相即異。前所說者廣說法門為益當時。後所
說者略攝法門為利末世。是故在前廣說。以 為略經緣由。此說經分文相有二。先序經名。 後歎經德。若聞已下是第二分。
[0963a23] 經曰。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即入金剛三昧身 心不動。
[0963a24] 論曰。是第三入定分。所以欲說經 前。先須入定者。為顯唯寂靜者。於法能覺能 說故。又復為顯賢聖默然。賢聖說法。隨時而
用。不相離故。
[0963a28] 經曰。爾時眾中有一比丘名阿伽陀從座而起 合掌胡跪欲宣此義而說偈言。
[0963a29] 論曰。是第四 重頌分。為顯前說一味之經與後所說大意 不殊。故以略偈頌前廣經。因此發起後略說
經故文即有二。先序後頌。是經家序以發後 頌。阿伽陀者此云無去。或言滅去。此是藥名。 能令諸病皆悉滅盡故名無去。此菩薩亦如
是。能治眾生諸煩惱病故以藥名為其目也。 八行頌中即有二分。前七頌頌說經。後一頌 頌入定。初中亦二。三頌總明。四頌別顯。
[0963b09] 經曰。大慈滿足尊智慧通無礙廣度眾生故說 於一諦義皆以一味道終不以小乘所說義味 處皆悉離不實入諸佛智地決定真實際聞者
皆出世無有不解脫。
[0963b12] 論曰。總明三頌即有四 意。一者二句歎能說德。二者一頌歎能詮教。 三者一頌歎所詮義。四者二句歎教勝利。第
二中言一諦義者。所謂一心。依一心法有二 種門。二門所依唯是一實故名一諦。一味道 者唯一乘故。餘文可知。
[0963b18] 經曰。無量諸菩薩皆悉度眾生為眾廣深問知 法寂滅相入於決定處。
[0963b19] 論曰。此下四頌別歎 問答。此五句者歎問廣深令知寂滅入實際 故。
[0963b22] 經曰。如來智方便當為入實說隨順皆一乘無 有諸雜味猶如一雨潤眾草皆悉榮隨其性各 異一味之法潤普充於一切如彼一雨潤皆長 菩提芽。
[0963b25] 論曰。是第二歎佛答勝利。於中有 三。謂法喻合。如其次第。四句二句五句應知。
[0963b27] 經曰。入於金剛味證法真實定決定斷疑悔一 法之印成。
[0963b28] 論曰。此第二頌入定。上半正頌 在前入定。下半逆頌後起說法。後所說教有 二勝能。一決斷疑悔。如金剛能破。二印成一
乘。如金剛不壞。下半二句顯此二義。序分文 竟。正說之中大分為二。謂前六品別顯觀行。 總持一品總遣疑情。別顯之中即為六分。一
無相法品明無相觀。二無生行品顯無生行。 三本覺剎品依本利物。四入實際品從虛入 實。五真性空品辨一切行出真性空。六如來
藏品顯無量門入如來藏。如是六門觀行周 盡。所以然者。凡諸妄想無始流轉只由取相 分別之患。今欲反流歸源。先須破遣諸相。所
以初明觀無相法。雖遣諸相。若存觀心觀心 猶生不會本覺。故泯生心。所以第二顯無生 行。行既無生方會本覺。依此化物令得本利。
故第三明本覺利門。若依本覺以利眾生。眾 生即能從虛入實。所以第四明入實際。內行 即無相無生。外化即本利入實。如是二利以
具萬行。同出真性。皆順真空。是故第五明真 性空。依此真性萬行斯備。入如來藏一味之 源。所以第六顯如來藏。既歸心源即無所為。
無所為故無所不為。故說六門以攝大乘。又 此六品亦有異意。謂初品示所觀之法。法謂一 心如來藏體。第二品明能觀之行。行謂六行
無分別觀。第三本覺利品顯一心中之生滅 門。第四入實際品顯一心中之真如門。第五 真性空品雙遣真俗不壞二諦。第六如來藏
品遍收諸門同示一味。以此二重六門攝大 乘義周盡。又此六品合為三門。前二品攝觀 行始終。次二品者教化本末。其後二門攝因
成果。又前二品遣相歸本。中間二品從本起 行。後二品者雙顯歸起。以此二三攝大乘盡。 又此六品只是二門。相生都泯是本覺利實
際真空。是如來藏。又前門者遣妄顯因。其後 門者顯真成果。如是二二之門亦攝大乘周 盡。又此六品唯是一味。所以然者。相生無性。
本覺無本。實際離際。真性亦空。何由得有如 來藏性。如下如來藏品中言。是識常寂滅。寂 滅亦寂滅。總持品言。七五不生。八六寂滅。九
相空無。如是無所得之一味正為此經之宗 之要。但以無所得故無所不得。所以諸門無 所不開故作無量義之宗也。雖是一味而開
六門故。依六分科文而釋。先釋品名。言無相 者謂無相觀。破諸相故。次言法者謂所觀法。 一心法故。無相觀者先六分中第一分義。所
觀法者後六門內第一門法。今此初品顯是 二義。以之故言無相法品。
[0964a17] 經曰爾時尊者從三昧起而說是言。
[0964a17] 論曰。 此一品文科分為三分。初出定分。次起說分。 後得益分。初後二分是經家序。其第二分正
是佛言。初分中顯三種成就。一說法時成就。 如經爾時故。二說法主成就。如經尊者故。具 五通達為世所尊。於甚深法如義說故。三自
在成就。如經從三昧起說是言故。如來入定 無能驚寤。於定住出得自在故。
[0964a25] 經曰。諸佛智地入實法相決定性故。
[0964a25] 論曰。此 下第二正發言說。此中有二。一者長行。二者 重頌。初長行中亦有二分。一略標分。二廣說
分。略標分中標二種義。初標無相觀。後標所 觀法。無相觀中有其二句。先標如來自入無 相觀。後標令他入無相觀。言自入者。如經諸
佛智地入實法相決定性故。諸佛智地者。謂 如前所入金剛三昧相應之智。住持一切功 德法故。入實法相者。謂此佛智破一切相通
達諸法之實相故。決定性者。是實法相。非佛 所作。有佛無佛性自爾故。次言故者。以決定 性釋成上句。若不決定即非實相故。又攝上
句而成下句。如來自入實法相故。故能令他 得無相利也。
[0964b10] 經曰。方便神通皆無相利。
[0964b10] 論曰。此第二句令 他得入。言方便者八相方便。謂從兜率天退 乃至入涅槃故。神通者六神通。即為三輪化
眾生故。皆無相利者。如是八六方便神通皆 從自入實相而起。能令他得無相利故標無 相觀竟在於前。
[0964b16] 經曰。一覺了義難解難入非諸二乘之所知見 唯佛菩薩乃能知之。
[0964b17] 論曰。此下第二標所觀 法亦有二句。一者直標所觀法深。二者為他 說是深法。一覺了義者。一心本覺如來藏義。
過是永無餘深法故。難解者義甚深非諸二 乘所知見故。難入者體甚深唯佛菩薩乃能 入故。即以後句而釋前句。欲明初門所標。佛
智所入實法相者。直是一心本覺如來藏法。 如楞伽經言。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 來藏。今此文言實法相者是寂滅義。一覺了
義者即是一心如來藏義。法華論云。諸佛如 來能知彼法究竟實相。言實相者。謂如來藏 法身之體不變義故。今此經言一覺者。一切
諸法唯是一心。一切眾生是一本覺。由是義 故名為一覺。至下演中當更分別。
[0964c02] 經曰。可度眾生皆說一味。
[0964c02] 論曰。此明為他皆 說深法。可度眾生者。如來所化一切眾生莫 非一心之流轉故。皆說一味者。如來所說一
切教法無不令入一覺味故。欲明一切眾生本 來一覺。但由無明隨夢流轉。皆從如來一味 之說無不終歸一心之源。歸心源時皆無所
得。故言一味。即是一乘。初略標文竟在於 前。
[0964c10] 經曰。爾時解脫菩薩即從座起合掌胡跪而白 佛言。
[0964c11] 論曰。此下第二廣說。於中有二。先請 後說。請中有二。先序人儀。後明發言。序有二 句。一依時表人。解脫菩薩者。令諸眾生同一
解脫故。寄能問人表所說法故。二序禮儀。如 經即從座起等故。
[0964c16] 經曰。尊者若佛滅後正法去世像法住世於末 劫中五濁眾生多諸惡業輪迴三界無有出時。
[0964c18] 論曰。此下第二發言而請。於中有二。先舉 所為時節。後請為彼宣說。初中像法住世。末 劫中者先廣說經為益正法之時。今此經者
為化像法之節。隨時厚薄設教異故。
[0964c22] 經曰。願佛慈悲為後眾生宣說一味決定真實 令彼眾生等同解脫。
[0964c23] 論曰。此是第二正請宣 說。宣說一味者。請說一覺了義之味。決定真 實者請說入實法相之觀。令彼眾生等同解脫
者。令彼像法末世眾生等同一味究竟解脫。由 是言之。教有四句。一正化正法兼利後時。謂 前經等。二正化像法兼利前時。謂此經等。三
通化前後。謂諸餘經等。四不利前後。除上爾 所教。
[0965a02] 經曰。佛言善男子汝能問我出世之因欲化眾 生令彼眾生獲得出世之果是一大事不可思 議以大慈故以大悲故我若不說即墮慳貪汝
等一心諦聽為汝宣說。
[0965a05] 論曰。此下第二如來 為說。於中有二。一者讚問許說。二者對請宣 說。讚問中言出世之因者。入實相觀故。出世
之果者。一味解脫故。是一大事者。無上同義 故。不可思議者。離言絕慮故。如法華經言。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論
者釋言。一大事者依四種義。何者為四。一者 無上義。唯除如來一切智智。更無餘事。如經 欲開佛知見。令眾生知得清淨故。出現於
世故。佛知見者。如來能證以如實智。知彼 義故。二者同義。以諸聲聞辟支佛佛法身平 等。如經欲示眾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故。法
身平等者。佛性法身無差別故。三者不知義。 以諸聲聞辟支佛等不能知彼真實處故。不 知真實處者。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如經欲
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故。四者令證 不退轉地。示現欲與無量智業故。如經欲令 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故。今此文中一
大事者亦有四義。一無上義。如上文言。諸佛 智地入實法相故。二者同義。如經一覺了義 難解難入故。三不知義。非諸二乘所知見故。
四令證義。可度眾生皆說一味故。讚問已竟。 次許說中亦有二句。初句反顯不說有過。後 句順明誡聽許說。
[0965a29] 經曰。善男子若化眾生無生於化不生無化其 化大焉。
[0965b01] 論曰。自此已下正為宣說。於中有 二。先明無相觀廣明無相利。後顯一覺心廣 前一覺義。無相觀中亦有二分。一者直說觀
行之相。二者往復決諸疑難。初中亦二。先方 便觀。後明正觀。方便觀中。有其四句。初一句 牒能化。後一句嘆化大。中間二句正明觀相。
無生於化者。初修觀時破諸有相。於幻化相 滅其生心故。不生無化者。既破化相次遣空 相。於無化空亦不生心故。所以然者。眾生本
來迷心離相。遍取諸相動念生心故。先破諸 相滅取相心。雖復已破幻化有相。而猶取其 無化空性。取空性故於空生心。所以亦遣無
化空性。于時不生取空之心不得已會無二 中道。同佛所入諸法實相。如是化故其化大 焉。
[0965b15] 問。此方便觀為在何位。
[0965b15] 答。若仰信修在於 十信。其相似觀在三十心。論其純修在四善 根。將入初地近方便故。
[0965b17] 問。餘處說有三無性 觀。何故此中但說二無。
[0965b18] 答。無相無生合為一 邊。所遣相生同是有故。又此二觀皆有尋思。 遣無性時無尋思故。或開或合皆有道理故。 已說方便次顯正觀。
[0965b22] 經曰。令彼眾生皆離心我一切心我本來空寂 若得空心心不幻化無幻無化即得無生無生 之心在於無化。
[0965b24] 論曰。是明正觀無二之相。 以離所取能取二故。離所取者。以離一切人 法相故。此有二種。一者遣離。二者泯離。遣離
者先所取相今滅除故。如經令彼眾生皆離 心我故。泯離者先所取相本來空故。如經一 切心我本來空寂故。言心我者。人名為我法
名為心。心是諸法所依主故。達諸人法本來 空時。先所取相此時不起。所以二離一時成 就。已說離所取。云何離能取。謂離一切能取
分別此亦二種。一者本離。二者始離。言本離 者。通達心我本來空時正得本覺空寂之心。 此空寂心本離能取。離能取故本不幻化。如
經若得空心心不幻化故。不幻化者非虛妄 故。言始離者。得此本覺空寂心時能取分別 不復得生。隨所得心無幻化故。如經無幻無
化。即得無生故。如是始得無生之心會本空 寂無化之理故。言無生之心在於無化。假說 心境故寄言在然。始離能取是始覺義。本離
空心是本覺義。義雖有二混成一覺。同離能 所離新舊故。如論說言。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當知此覺永離生滅始終等相。始從初地乃
至佛地。但有分滿不同而已。如十地論本分 中說。自體本來空有不二不盡。乃至廣說。又 此一覺有本始義。以有本覺顯成義故。真修
之說亦有道理。以有始覺修成義故。新修之 談亦有道理。如其偏執即有未盡。且止乘論 還釋本文廣無相觀竟在於前。
[0965c22]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眾生之心性本 空寂空寂之心體無色相云何修習得本空心 願佛慈悲為我宣說。
[0965c24] 論曰。此下第二往復決 疑有四問答次第決疑。第一問中問意有二。 一者眾生心性本來空寂而猶動念無始流
轉。云何方修而得本心。二者空寂心體無色 無相。眾生本來恒取有相。云何習無而得空 心。故言云何修習得本空心。
[0965c29] 問。此中所說眾 生之心應是六識等生滅心。何以得知一心本 覺。
[0966a02] 答。起信論云有法能起大乘信根。謂眾生 心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乃至廣說。又如經言。 寂滅者名為一心。今此文言。空寂之心體無
色相。言有左右意致還同。言無色者無顯形 等色故。無相者無生滅等相故。此文即顯心 真如門。上言眾生之心且舉心生滅門。舉生
滅心顯真如門。以之故言。性本空寂。然此二 門其體無二。所以皆是一心法耳。
[0966a10] 經曰。佛言菩薩一切心相本來無本本無本處 空寂無生若心無生即入空寂空寂心地即得 心空善男子無相之心無心無我一切法相亦 復如是。
[0966a13] 論曰。此答有二。正答決答。言菩薩 者。是呼解脫菩薩之辭。下文呼辭皆亦同也。 一切心相者。一切八識動念之心心所相應
行相差別。若行若相皆有四相故。本來無本 本無本處者。一切心相種子為本。求此本種 永無所得。所以然者。為在現時為已過去。若
在現時即與果俱無本末異。如牛兩角。若已 過去即無作因無體性故。猶如兔角。如是道 理本來法爾。以之故言。本來無本。又生滅心
生必依本處。本處既無即不得生。言本處者。 謂俱有根。其五色根既是色法。有方無方皆 不可得。餘三所依皆無色法。有時無時並不
可得。是故亦言本無本處。謂從本來無其本 處。既無本種亦無本處。當知心相本來無生。 以之故言空寂無生。如是觀察不得生時。其
能觀心亦無所生。是時即入本來空寂。所入 空寂即是一心。一切所依名之為地。故言即 入空寂。空寂心地雖諸眾生本來流轉。恒取
有相。然依此門推求觀察。即能得本空心。故 言即得心空。心空空心語有左右。只是一心 本覺之義。正答所問竟在於前。此下結答。無
相之心者舉一心體。無心無我者結前所說。 空寂無生無相心中。離心我相。一切法相亦 如是者。重結空寂。非直離此心我二相。其餘
一切有為無為乃至有上無上等相無相心中 無不離故。
[0966b10]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一切眾生若有 我者若有心者以何法覺令彼眾生出離斯縛。
[0966b12] 論曰。自此已下第二問答。前一問答總明 破有相門。今此問答別顯離二縛門。別舉二 病以問其藥。言有我者人執之病。若有心者
法執之病。言斯縛者。別而言之。人執是麁重 縛。法執是相縛。通而說之。二執皆有麁重相 縛。又此二執皆有二縛。謂相應縛及能緣縛。
二障章中其義已具。答中有二。先治人執。後 治法執。治人執中先總後別。
[0966b20] 經曰。佛言善男子若有我者令觀十二因緣。
[0966b21] 論曰。此是總治。觀十二支略有二門。一觀無 作緣生。治作者執。如說是事有故是事有。二 觀無常緣生。治常住執。如說是事生故是事
生。存我之來此二為本。本既除故諸末隨滅 也。
[0966b26] 經曰。十二因緣本從因果因果所起興於心行 心尚不有何況有身若有我者令滅有見若無 我者令滅無見。
[0966b28] 論曰。此是別治。別治有二。 一者況治。二者逐治。況治中言本從因果者。 從總出別。總而言之。唯因與果。從因出二三。
從果出五二。又從因出十支。從果說二支。故 所從本但是因果。因果所起興於心行者。因 果之起心行為本。心能作因心受果故。心尚
不有何況有身者。依上所說觀察道理心不 可得。況心所作色身是有乎。身心尚無況有 我耶。又心不有故因果亦空。因果尚空況有
我乎。又因果空故十二支空。況有作者受者 等耶。如經言。菩薩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 盡。此之謂也。已說況破。云何逐治。謂若有我
者令滅有見者。牒前況破滅存我執。若無我 者令滅無見者。此正逐破無我之病。所以然 者。先破我執離外道病。而取無我墮二乘病
故。今逐破著無之見。我本非有況有我無。故 總別二觀破我執竟。
[0966c16] 經曰。若心生者令滅滅性若心滅者令滅生性 滅是見性即入實際。
[0966c17] 論曰。此下第二治存心 見。於中有二。正治重釋。二乘人等法執存心。 計有生滅無常之心。故破生滅滅存心見。若
存心生而成病者破前滅性。要依彼滅存今 生故。若見後滅執有現心。心設不滅如兔角 故。破如是見令滅生性。無生有滅不應理
故。滅是見性即入實際者。破見滅性必不 取生。破見生性必不取滅。不取生滅必不 存心故。
[0966c26] 經曰。何以故本生不滅不滅不生不滅不生不 生不滅一切法相亦復如是。
[0966c27] 論曰。此是重 釋。何以見心生者令滅滅性。見心滅者令滅 生性。故言何以故。次釋此問。本生不滅者。求
前生心永不可得。不可得有何法而滅。如是 不存前心滅性即不得取今心之生。故言不 滅不生。是釋令滅滅性之由。次言不滅不生。
牒前不滅今不得生。如是不得今心生性。則 不得取此心之滅。故言不生不滅。是釋令滅 生性之由。如於心法無滅無生。其餘諸法亦 同是觀。故言一切法亦如是。
[0967a07] 問。若計心生真 破此生。何須破彼前心之滅。
[0967a08] 答。今生是現破 有不易。前心己過解空不難。故先破易而遣 其難。依此次第破今生性。由是即遣後滅之 執。是謂醫王善巧之術耶。
[0967a12]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若有眾生見法 生時令滅何見。
[0967a13] 論曰。此下第三問答。次前 問答明所滅之見之病。今此問答顯能滅之 見之藥。又前破生滅二際之見。今破有無二
邊之見。今問意言若觀行者。順佛教意觀法 生時令滅何見。滅何見者問佛教意。且舉一 邊兼顯觀滅。
[0967a19] 經曰。佛言菩薩若有眾生見法生時令滅無見 見法滅時令滅有見若滅是見得法真無入決 定性決定無生。
[0967a21] 論曰。見法生時者。正觀俗 法因緣生時。此時能離取空之見。故言令滅 無見。見法滅時者。正觀俗法本來滅時。此時
能離取有之見。故言令滅有見。此中何故言 令滅者。佛教能令觀者滅故。此意正明修觀 行者觀法生時只離無見而不存生。觀寂滅
時唯離有見而不取滅。所以然者。若存生耶 生本寂滅。若取滅耶滅即生起。如下頌曰。因 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生
非滅。所以能離二邊而不著中。如其離無取 有破有取空。此為妄空而非真無。今雖離有 而不存空。如是乃得諸法真無故。言得法真
無。決定性義如前已說。得真空時觀心不生 遠離一切有無心故。故言決定無生。
[0967b06]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令彼眾生住於 無生是無生耶。
[0967b07] 論曰。此下第四問答。前明 真觀離二邊相。今顯妄解不離生住。謂有寡 學修觀行者意言分別。觀法無生能攝散亂
住無生境。作如是念謂是無生。後出定時起 增上慢。意謂已得無生法忍。為破是病舉病 問言。住於無生是無生耶。
[0967b13] 經曰。佛言住於無生即是生何以故無住無生 乃是無生。
[0967b14] 論曰。答中有二。略答重詳。此即 略答。有其二句。上句順明是生。住無生境即 是分別之心生故。下句反釋無生。若心無住
於無生境離諸分別。是無生忍。故知有住非 無生忍。如是反釋。略答文竟。
[0967b19] 經曰。菩薩若生無生以生滅生生滅俱滅本生 不生心常空寂空寂無住心無有住乃是無生。
[0967b21] 論曰。此是重詳。於中有二。先詳是生。後詳 無生。若有住心生於無生之境。即是以生滅 其境界之生。故言若生無生以生滅生。雖滅
境界之生而取其滅之無。於滅無境能取心 生生滅俱存。豈曰無生耶。如是二句詳前是 生。真無生忍即不如是。外不存於所取之滅。
內不生其能取之生。以之故言生滅俱滅。然 此俱滅非謂還無。推求本生不得其生。既不 得生何得還滅。于時證會本來空寂故言本
生不生心常空寂。如是空寂能所平等。無能 住心住於空境。故言空寂無住。如是乃名無 生法忍。故言乃是無生。演無生觀竟在於 前。
[0967c05]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心無有住有何 修學為有學也為無學也。
[0967c06] 論曰。此下廣一覺 義。於中有八問答。科為二分。前二問答正廣 一覺如來藏義。後六問答因論生論遣諸疑
難。今此初問。問心無住。若有學者即非無住。 若無學者即非觀行。又若有學者應有心生。 若無學者只是空理。
[0967c12] 經曰。佛言菩薩無生之心心無出入本如來藏 性寂不動。
[0967c13] 論曰。此中先顯道理後正對問。 顯道理者。得無住時無生之心心常寂滅。無 有出觀達本無起亦非始入。以之故言心無
出入。如是觀心既無出入。即是本覺如來藏 心。是明始覺即同本覺。此無生心既是本藏 本來性寂不復起動。云何得有入出起息。此 言重成無出入義。
[0967c20] 經曰。亦非有學亦非無學無有學不學是即無 學非無有學是為所學。
[0967c21] 論曰。此是正對問 意。於中有二。先遮後許。既非始入故非有學。 亦無終出故非無學。又無能住之心故非有
學。不無無住之心故非無學。此是俱遮遮止 句也。無有學不學是即無學者。以無別所學 即不是能學。由是義故許是無學。此依非有
學義許是無學也。非無有學是為所學者。雖 非有住之觀非無無住之行。以是義故許是 有學。既有學故下地所學。此依非無學義許 是有學也。此是俱許自在答也。
[0968a02]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云何如來藏性 寂不動。
[0968a03] 論曰。此下第二問答。前明始覺不 異本覺如來藏性。今者正顯如來藏性隱藏 不動。此中略明如來藏義。如來藏門有二有
三。所言三者。如不增不減經言。眾生界中示 三種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何謂三法。一者 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此法如實不
虛妄。不離不脫智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 此清淨相應法體。二者如來藏本際不相應 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此本際離脫不相應
煩惱纏不清淨法。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 斷。三者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即是 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法具一切法。於世法
中不離不脫。案云。是顯三種如來藏門。何等 為三。一者能攝如來藏。住自性時能攝果地如 來功德。能攝如來名如來藏故。二者所攝如
來藏。謂煩惱纏不清淨法一切皆在如來智內。 皆為如來之所攝持。如來所攝名如來藏。三 者隱覆如來藏。謂法身如來煩惱所覆。如來
自隱名如來藏。真諦三藏作如是說。消其文 者。言未來際平等恒及有者一心之體遍於三 際。然前二門中。已顯本際故。此門中明後際
等。又欲顯其如來之義。謂未來際平等恒者 即是如義。言及有者是其來義。如佛性論云。 此真如者非如中有如。無非如亦如。二乘如
者是非如中如。無非如中非如。云何如是。二 乘之人約虛妄觀無常等相以為真如。此虛 妄觀唯因中有果地則無。是故此如或成或
壞。菩薩如者離虛妄。約真性以觀如故於因 果二處無異唯成無壞。乃至廣說。故知後際 平等恒者正顯大乘之如義也。所言及有明
來義者。對凡法去顯一心來。如凡去時五取 蘊法不至果地去而不來。此一心如果地猶 有永無過去。故言及有即顯來義。如論說言
從住自性來至至得。正謂此也。如是一心通 為一切染淨諸法之所依止故。即是諸法根 本本來靜門。恒沙功德無所不備。故言備一
切法。隨緣動門恒沙染法無所不具。故言具 一切法。然舉染法以望心體不能遍通。所以 離脫。若舉心體望諸染法。遍諸染法無所不
通。故言於世法中不離不脫。不離脫義是隱 藏義。此第三門總明一心。通於動靜為染淨 依。第二門者別顯動門。染法所依。第一門者
別顯靜門。淨法所依。第二中言本際不相應 體者。諸煩惱法違反心體名不相應。一心之 體隨緣動門為彼所依故。是不相應法之體。
言及煩惱纏不清淨法者。彼能依法依心體 轉。纏自心體令隨染故。合取能依所依之法 以為第二如來藏體。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
能斷者。唯解脫道能正斷故。此義具如二障 章說。第一中言本際相應體者。本來靜門備 恒沙德與心相應故。是相應功德之體。言及
清淨法者。能依功德性離染故。合取能依所 依之法以為第一如來藏體。此法如實不虛 妄。不離不脫智不思議法者釋相應義。是法
身義與諸功德法相應故。如上文言。不離不 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相應名為法身。是 義云何。此一心體略有五相。何等為五。一者
遠離所取差別之相。二者解脫能取分別之 執。三者遍三世際無所不等。四者等虛空界 無所不遍。五者不墮有無一異等邊。超心行
處。過言語道。過恒沙等本有功德亦有五義 與體相應。一者一一功德離所取相故非法身 所離。與第一相相應。如經言不離故。二者一
一功德脫能取執故非法身所脫。與第二相 相應。如經不脫故。三者此一一德遍三世際 縱無前後際斷。與第三相相應故言不斷。四
者此一一德等虛空界。橫無彼此處異。與第 四相相應故言不異。五者一一功德皆離諸 邊非思量境絕言語路。與第五相相應。如經
言不思議故。諸功德法有此五義。與體無別 融通一味。由是道理名為相應。非如王數別 體相應。今此中言不離不脫智不思議法者。
諸功德中略舉覺義。五相應中略說三義。此 是第一能攝藏也。三種藏義略述如之。言二 門者如夫人經言。空如來藏者若離若脫若
異一切煩惱藏。不空如來藏者不離不脫不異 不思議佛法。案云。諸煩惱法皆是虛妄由境 不實故虛。由體散亂故妄。妄故無真。虛故無
實。無真實故說名為空。能覆如來名如來藏。 即是空義。隱覆真也。諸煩惱境不實之相法 身所離故曰若離。諸煩惱體妄執之縛法身
所脫故言若脫。言若異者。即前虛妄差別分 別乖於法身平等性故。以此三義不相應故。 是無真實即是空義也。言不空者。一切功德
與體相應。體非妄故真。境非虛故實。由真實 故說名不空。如來被覆名如來藏。不離不脫 等句是釋不空之義。義如三種藏門已說。然
此中不空如來藏體即前三中第一之法。此 中空義是彼第二。而彼三種如來藏中隱覆 之義合在第三。故前二中別顯能攝所攝二
義。今此二種如來藏門欲顯空義隱覆真實。 故別能覆所覆二義。又此二經互顯別義。所 以二三兩門異釋。且止乘論還釋本文。
[0969a09] 經曰。佛言如來藏者生滅慮知相隱理不顯是 如來藏性寂不動。
[0969a10] 論曰。生滅慮知相者即是 空如來藏。但此文中顯能隱義而不名此為 如來藏。言隱理不顯是如來藏者。是不空如
來藏。約所隱義名如來藏。言性寂不動者。顯 此藏性。雖隱不改。此性有五義。如無相論說。 一種類義是性義。如瓶衣等一切色法不離
四大種類皆以四大為性。如是眾生不出一 界。皆用一界為種類故。攝大乘論名體類義。 佛性論中名自性義。言有左右意無異也。二
者因義是性義。如木中有火性。與火作因故 名為性。如是聖人諸無漏法以此為因而得 成故。彼二論中同名因義也。三者生義是性
義。如鍊真金生莊嚴具。莊嚴具生以金為性。 此界亦爾。能生果地五分法身。法身之生此 界為性。攝大乘中亦名生義。佛性論中名至
得義。為別因義是在果前故。就已生名至得 義。四者不改義是性義。猶如金剛寶性一劫 等住無增無減。如是此界三世等住。世間不
壞出世不盡。彼二論中名真實義。真實義者 是不壞義。所以言異而意同也。五者密藏義 是性義。如黃石中有真金性。若不破鑛無所
利益。隨順鍊治即有寶用。是故彼性是隱藏 義。如來藏性當知亦爾。不破其纏為外為染。 破纏相應成內成淨。故知此性是密藏義。佛
性論中名祕密義。攝大乘論名為藏義。義同 言異。灼然可見。今此文中所言性者含此五 義。寂不動者略顯後二。寂是密藏義。不動是 不改義。故上來正廣一覺義竟。
[0969b09]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云何生滅慮知 相。
[0969b10] 論曰。自此已下有六問答。因論生論決 諸疑難。此一問答明其能隱慮知之相。
[0969b12] 經曰。佛言菩薩理無可不若有可不即生諸念 千思萬慮是生滅相。
[0969b13] 論曰。此答中有二重。 先略答後廣演。略中二句先舉所迷。所迷之 理心行處滅。故言理無可不。可者是也。不者
非也。理絕四句離諸是非。非分別心之所行 處也。次顯能迷。若有可不即生諸念者。以有 無明不覺平等。即有分別可不之心。由是具
起六種染心故。千思萬慮是生滅相者。六種 染心雖有麁細皆違平等。是生滅相故。如起 信論云。
[0969b21] 復次分別生滅相者略有二種。云何 為二。一者麁。與心相應故。二者細。與心不相 應故。又麁中之麁凡夫境界。麁中之細細中
之麁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此二種 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 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若因
滅即緣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 應心滅。案云。此中麁與心相應者謂三種相 應染。細與心不相應者三種不相應染。麁中
之麁者謂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皆在六識故 凡夫境界也。麁中之細者謂分別智相應染 在第七識。細中之麁者謂現色不相應染能 見心不相應染。細中之細者謂根本業不相
應染。此三皆在第八識位。此中三種細生滅 者無明風所動。故言因滅故不相應心滅。於 中三種麁生滅者境界風所動。故言緣滅故
相應心滅。於中委悉。如彼論疏中說也。今此 經言千思者總攝一切不相應染細分別故。 萬慮者總攝一切相應染心麁分別故。此二
皆是動念之相。以之故言是生滅相也。
[0969c12] 經曰。菩薩觀本性相理自滿足千思萬慮不益 道理徒為動亂失本心王。
[0969c13] 論曰。此下廣演。 於中有三。一者對生滅相顯理滿足。二者對 理滿足明染闕失。三辨順理滅染去動趣寂
之利。初中言菩薩者是呼解脫菩薩之辭。觀 本性相者佛觀本覺如來藏性故。理自滿足 者所觀本覺如來藏理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如起信論云。
[0969c19]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從本已來 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 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
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 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 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
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故。今此經言理自滿 足。總顯如是功德滿足也。初段文竟。次明生 滅動念之過。於中總明無益有損。如彼論中 廣釋此義云。
[0969c28]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 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
[0969c29] 答曰。雖 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 唯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
故無二。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 相示。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相 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
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 即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 故。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
非我非淨。乃至具足過恒沙等妄染之義。對 此義故心性無動即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相 義示現。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即有所
少。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 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今此經言徒 為動亂者。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
常樂我淨等故言動也。以心起見即有不見 之相等。故言亂也。失本心王者。無量功德即 是一心。一心為主故名心王。生滅動亂違此 心王不得還歸故言失也。
[0970a19] 經曰。若無思慮即無生滅如實不起諸識安寂 流注不生得五法淨是謂大乘。
[0970a20] 論曰。此下第 三順理滅染去動就寂。於中有二。正顯重成。 此即正顯去動就寂。若無思慮者。始從初地
乃至佛地。漸順一心平等法界。永無一切思 慮分別故。即無生滅者。由前思慮有生滅相。 今無思慮永無分別。二種生滅究竟離故。從
此已去順理不動。窮未來際不復還動。故言 如實不起。二種生滅究竟息時。八種識動皆 得歸靜。六染流注永滅不起。故言諸識安寂
流注不生。流注不生故法界圓顯。諸識安寂 故四智滿成。故言得五法淨。運載之功莫過 於此故。總結言是謂大乘。正明去動就寂文 竟。
[0970b04] 經曰。菩薩入五法淨心即無妄若無有妄即入 如來自覺聖智之地入智地者善知一切從本 不生知本不生即無妄想。
[0970b06] 論曰。此是重顯。 即有三句。初言入五法淨心即無妄者。歸心 源時即無妄念之不覺故。第二言若無有妄
即入如來自覺聖智之地者。不覺盡時即入 始覺圓智之地故。是對不覺顯始覺滿也。第 三入智地者善知一切從本不生知本不生即
無妄想者。始覺滿時能知不覺四相動念本 來不生。即知本來無妄想故。是顯始覺不異 本覺也。如起信論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
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 若得無念者。即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 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
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案云。此中言若 得無念即知心相生住異滅者。即顯經中善 知一切也。而實無有始覺之異者。即顯經中
善知從本不生也。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 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者。即顯經中知本不 生即無妄想也。夢中渡河之喻此中應廣說 也。
[0970b25]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無妄想者應無 止息。
[0970b26] 論曰。此下第二問答明無止息。問意 言。本無妄想即無所止。所止無故能止亦無。 無能止故應無始覺。如是難也。
[0970b29] 經曰。佛言菩薩妄本不生無妄可息知心無心 無心可止無分無別現識不生無生可止是即 無止亦非無止何以故止無止故。
[0970c02] 論曰。答意 有二。先許無止。後遮無止。許者始覺不異本 覺故。遮者始覺非唯是本覺故。許中息與止
何異者。妄起動故可息。心馳散故可止。而本 無起無馳故無可息可止耳。無分者無相分 於見故。無別者無見別於相故。相見既無分
別。現識本來不生。去來不生。愚智共知故。約 現在明本不生。既無所止不覺之生。即無能 止始覺之異。依不異門如是許也。亦非無止
者。非無不異之始覺故。止無止故者。能止無 生之妄心故。雖生不可得而非徒無生故。非 徒無生故不無所止。所以非無能止之覺。如 是答也。
[0970c15]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若止無止止即 是生何謂無生。
[0970c16] 論曰。此下第三問答顯無生 觀。難意云。若有能止之覺。則生能止之觀。雖 遣不覺之起。還存始覺之生。何謂能證無生 觀耶。
[0970c20] 經曰。佛言菩薩當止是生止已無止亦不住於 無止亦不住於無住云何是生。
[0970c21] 論曰。答意有 二。先與後奪。與者許生在方便觀。能止心生 故。且如世第一法之時雖止識生不取於識。
而能止心取無而生。當此止時即許是生。以 之故言當止是生。過此一念即不取無。不取 無故取心不生。以之故言止已無止。此時遠
離一切分別故。不住於無止之無。亦不取其 自無住心。能所永絕。平等平等。云何是時可 得是生。如是答也。
[0971a01]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無生之心有何 取捨住何法相佛言無生之心不取不捨住於 不心住於不法。
[0971a03] 論曰。此是第四問答遣增減 見。謂諸學者猶作是念。入觀之心取無相理 捨諸相事。為遣此增益見故言不取不捨。或
作是念。入觀之時都無所住法。亦無能住心。 如是不異於畢竟無為。除此損減見故言住 於不心住於不法。雖非有住而非無住。非無 住故得言住也。
[0971a10]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云何住於不心 住於不法佛言不生於心是住不心不生於法 是住不法。
[0971a12] 論曰。此下第五問答重遣疑情。 疑情之言。既言住者即應是心是法。若不心 法即應言是不住。此言甚深。云何信解。如是
疑也。佛答意言。不存能證觀心不存所證理 法。故言不生於心。不生於法生猶存也。既恒 不存心法。非或失念而存。故言是住不心。是
住不法住猶恒也。恒不退失故名為住。住義 如是。彌順不心。何容相違於其間哉。如是正 答。下即重顯。
[0971a21] 經曰。善男子不生心法即無依止不住諸行心 常空寂無有異相譬彼虛空無有動住無起無 作無彼無此得空心眼得法空身五陰六入悉 皆空寂。
[0971a24] 論曰。此下第二重顯。於中有二。先 顯遠離諸相周遍三世。後顯隨順法界具修 六度。初中三句謂法喻合。不生心法者。牒前
正答句。即無依止者。橫無能依所依之異。不 住諸行者。縱無曾當今現之行。無曾當故心 常空寂。無能所故無有異相。譬彼已下第二
引喻。無有動住者。如世虛空無為常住無有 前滅後生之動。喻於不住諸行。亦無能依所 依之住。比於即無依止。無起無作。即同心常
空寂。無彼無此。不異無有異相。故舉虛空。喻 不生觀也。合中言得空心眼者。由不生能觀 心得無所不觀故。得法空身者。由不生所觀
法得平等法身故。五陰皆空者。以得空心眼 達於三世五陰空故。合前虛空無起作也。六 入悉空者。以得法空身。遍於內外六入空故。 合前虛空無彼此也。
[0971b11] 經曰。善男子脩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住戒相清 淨無念無攝無放性等金剛不壞三寶空心不 動具六波羅密。
[0971b13] 論曰。是第二顯具修六度。 修空法者者。牒前空寂之心。下別顯具六度。 不依三界故具施度。不住戒相故具戒度。清
淨無念故具忍度。無攝無放故具精進。性等 金剛故具禪定。不壞三寶故具般若。何以故。 唯一觀心遍照可軌。絕諸諍論故備三寶。三
寶義成故言不壞。唯一空心無別動作而具 六度。故言空心不動具六波羅密。
[0971b21]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六波羅密者皆 是有相有相之法能出世耶佛言善男子我所 說六波羅密者無相無為。
[0971b23] 論曰。此下第六問 答重顯出世六度之義。問者乘疑而為決之 故。舉世間六度事相以疑出世心中具六。答
中有二。一者略標。二者廣釋。此即略標。言無 相者。離施受等三輪相故。言無為者。離生住 等三有為故。我前所說一心具六者。一一皆
是無相無為故。此六度是出世間。不同世間 有相有為。
[0971c02] 經曰。何以故善入離欲心常清淨實語方便本 利利人是檀波羅密。
[0971c03] 論曰。此下廣釋。於中 有二。先別釋後總明。何以故者。因問發起。既 有六數。何故無相也。轉依真如名為離欲。離
三有欲之所顯故。觀心體解故言善入。更無 出入故曰心常。離三輪垢故曰清淨。即是上 言不依三界。如理而說故言實語。巧便引導
故曰方便。雖無功用應機發語猶如天鼓。此 之謂也。一切眾生唯一本覺。令諸眾生同歸 一覺。以之故言本利利人。是名出世檀波羅 密。
[0971c13] 經曰。至念堅固心常無住清淨無染不著三界 是尸波羅密。
[0971c14] 論曰。愍念眾生如視一子。故 曰至念堅固。恒在世間不住涅槃。故曰心常 無住。是防二乘之非。觀心明徹。不雜諸漏。
故言清淨無染。遍涉六道達皆空寂。故言不 著三界。是止凡夫之惡。是明不住凡聖戒相。 即是上言不住戒相。是名出世尸波羅密。
[0971c20] 經曰。修空斷結不依諸有寂靜三業不住身心 是羼提波羅密。
[0971c21] 論曰。上二句者安空理離有 結。下二句者靜三業泯身心。皆是無生法忍 之義。即是上言清淨無念。
[0971c24] 經曰。遠離名數斷空有見深入陰空是毘梨耶 波羅密。
[0971c25] 論曰。上二句者離麁精義。入空者 是進義。即是上言無攝無放。此是出世精進 度也。
[0971c28] 經曰。具離空寂不住諸空心處無在大空是禪 波羅密。
[0971c29] 論曰。具離空寂者。應化受生遍三 有故。不住諸空者。不滯五空恒化十方故。此 明教化眾生禪也。心處無者。雖身涉於三有
心常處於理無。理無者。理絕三有之相也。在 大空者。雖恒化於十方而心在於大空。大空 者。十方大相之空也。此顯成就佛法禪也。身
雖起作心寂不動。即是上言性等金剛。然大 空義略有五種。一者人法二空名為大空。如 雜阿含大空經說。瑜伽論中亦同是說。二者
般若波羅密空名為大空。如大涅槃經說。楞 伽經中亦同是說。三者器世界空名為大空。 如解深密經說。中邊論中亦同是說。四者阿
梨耶識空名為大空。如十地論說。五者十方 相空名為大空。如智度論說。今此經文在於 第五。且隨意便作是說耳。
[0972a15] 經曰。心無心相不取虛空諸行不生不證寂滅 心無出入性常平等諸法實際皆決定性不依 諸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羅密。
[0972a17] 論曰。心無心 相者。不存自內觀心相故。不取虛空者。不取 心虛之空性故。此是證道慧也。諸行不生者。
達一切行本來不生故。不證寂滅者。不著無 生而恒外化故。此是教道慧也。心無出入性 常平等者。前之二道恒不相離。動而常寂寂
而恒動。故無出入。動寂恒並不滯一邊。故性 常平等。諸法實際皆決定性者。演證道之常 寂之相。相同真際等法性故。不依諸地不
住智慧者。演教道之恒動之由不依著於十 重法界。不住滯於寂照慧故。此中即具覺照。 可軌。絕諍之義。即是上言不壞三寶。是名出
世般若波羅密也。上來別釋六度文竟。
[0972b01] 經曰。善男子是六波羅密者皆獲本利入決定 性超然出世無礙解脫。
[0972b02] 論曰。此下第二總 明。於中有二。先明六度同一解脫。後顯解脫 即是涅槃。初中言皆獲本利入決定性者。六
度始修皆同本覺。本覺顯成本利行故。入如 來藏性本寂靜無始無終無改轉故。如是六 度得本利故遠離妄念流轉之相。故曰超然
出世入法性故。周遍法界無相無為無縛無 脫。故曰無礙解脫。
[0972b10] 經曰。善男子如是解脫法相皆無相行亦無解 不解是名解脫何以故解脫之相無相無行無 動無亂寂靜涅槃亦不取涅槃相。
[0972b12] 論曰。是第 二明解脫即是涅槃。於中有二。先明解脫。後 即涅槃。初中言皆無相行者。六度之行皆同
本覺。本覺之相離相離性。故曰無相。六度之 行離修離行。故曰無行。行相俱絕故言皆無 相行。解脫法相既其如是。何有離縛之解。何
有不解之縛。故言亦無解不解。何以故者。何 故六度之行而言無相行耶。答此意言。如是 六度非但即是解脫。亦乃即是涅槃。是故說
言無相行也。解脫之相無相無行者。牒前解 脫。無動無亂寂靜涅槃者。明即涅槃。欲明如 前所說六度之行皆無起動亦無散亂即是本
來寂靜涅槃。既即是涅槃。何有相行耶。離動 亂相故曰寂靜。亦離寂靜性故亦不取涅槃 相也。此中六度解脫涅槃。始從初地乃至佛
地。言涅槃者。四種之中即是本來清淨涅槃。 正是不可思議解脫。依其自在無障礙義。是 故說名無礙解脫。
[0972b29] 問。解脫之義乃有眾多。有 雙道中解脫。有三點中解脫。五分法身之中 解脫。十種解脫門中解脫。是諸門內為在何 門。
[0972c03] 答。是三事中解脫。解脫即是涅槃故。欲顯 六度之行三事之德剋實而言。初地已得乃 至妙覺位究竟圓滿。如經中說。若有菩薩住
大涅槃能建大義。乃至廣說故。
[0972c07] 經曰。解脫菩薩聞是語已心大欣懌得未曾有 欲宣義意而說偈言大覺滿足尊為眾敷演法 皆說於一乘無有二乘道一味無相利猶如大
虛空無有不容受隨其性各異皆得於本處。
[0972c11] 論曰。此下第二重頌。於中在先經家序發。正 頌之中有七行頌。於中有二。前六別頌。後一 總頌。初中亦二。一者二頌一句頌前略標。二
者三頌三句頌後廣釋。略標中言。諸佛智地 入實法相決定性故。方便神通皆無相利。今 此頌中初一頌頌。又言一覺了義難解難入。
乃至可度眾生皆說一味。今此頌中以三義 頌。謂前一句是法說頌。次二句引喻頌。後二 句合喻頌。
[0972c20] 經曰。如彼離心我一法之所成諸有同異行皆 獲於本利滅絕二相見。
[0972c21] 論曰。此下頌廣釋 文。於中有二。先五句頌廣無相觀。後二頌半 頌廣一覺義。廣無相中正廣重顯。今初二句
頌正廣文。前正廣中亦有二分。先方便觀。後 明正觀。今此頌中頌正觀文。彼言令彼眾生 皆離心我。乃至廣說遠離能所。今此二句正
頌此文。言一法者。離有無邊。一中道觀。以此 能離心我執故。重顯文中有四問答。今此二 句頌前二番問答。所言諸有同異行者。彼初
番答中言。一切心相本來無本。如是等文即 是同行總相觀故。第二番答中言。若有我者 令觀十二因緣。又言若有我者令滅有見。若
無我者令滅無見。若心生者令滅滅性。若心 滅者令滅生性。如是等文即是異行別相觀 故。此同異行所入無異。故言皆獲於本利。如
前末言。滅是見性即入實際故。又此頌言滅 絕二相見者。頌後二番問答。彼第三答中言。 見法生時令滅無見。見法滅時令滅有見。今
正頌此故言滅二見也。第四答言。生滅俱滅。 本生不生。心常空寂。空寂無住。今正頌此故 言絕二相也。
[0973a13] 經曰。寂靜之涅槃亦不住取證入於決定處無 相無有行。
[0973a14] 論曰。此下二頌半頌廣一覺。廣 一覺中正廣重顯。今此頌中唯頌重顯。重顯 文中。有六問答。此中有二。前之一頌頌第六
答。次一頌半頌第五答。前四問答略而不頌。 第六答中言。入決定性超然出世無礙解脫 解脫之相無相無行無動無亂寂靜涅槃亦不 取涅槃相。今此頌中逆次頌也。
[0973a21] 經曰。空心寂滅地寂滅心無生同彼金剛性不 壞於三寶具六波羅蜜度諸一切生。
[0973a22] 論曰。此 是頌第五答。彼文言。不生心法即無依止不 住諸行心常空寂無有異相乃至性等金剛不 壞三寶空心不動具六波羅蜜。今此頌中順
次頌也。
[0973a27] 經曰。超然出三界皆不以小乘一味之法印一 乘之所成。
[0973a28] 論曰。此一頌者總頌前來一品大 意。消文大意已如前說。
[0973b01] 經曰。爾時大眾聞說是義心大欣懌得離心我 入空無相恢廓曠蕩皆得決定斷結盡漏。
[0973b02] 論 曰。一品之內有三分中。前之二分竟在於前。 此是大文第三時眾得益。得離心我者。證二 空真如故。斷結盡漏者。斷見修二惑故。欲顯
得入初地見道正斷見惑兼斷修惑。義如彌 勒所問論說。於中委悉在二障章也。
金剛三昧經論卷上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4 冊 No. 1730 金剛三昧經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