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Guanyin Xuan Yi 觀音玄義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觀音玄義
天台智者大師 門人灌頂

[0884c23] 第二結束二明 即為十法界因緣 四諦三諦二諦一實諦
大本二明觀智明智觀智因緣 四諦三諦
二諦一實諦一番 如此大本三諦 通論十法界皆是因緣所生因緣
真諦俗諦 中道第一義諦別論六道因緣生 二乘菩薩界佛界
一次第三 一心三觀次第瓔珞入空 二諦假名平等觀二觀方便
中道第一義諦三觀即是大品 三智一切智一切內法一切 知能一切外法知能不能
用以一切一切一切智二道 一切種差分別假名 道種智一切種智一種一切
一切寂滅種種知能 一切種智觀智異名 因時三觀即是
大經十二因緣涅槃 大品瓔珞摩訶衍 三觀三智經合涅槃
入空生滅一切智涅槃 二觀一切智三經 五眼天眼肉眼
世智三觀三智從此 一切智四智一切 肉眼天眼一切智慧眼
對法一切種智佛眼中論因緣 生法一句觀智三句三智 觀智四教涅槃
四教生滅一切智三藏教 一切智通教道種智 別教一切種智圓教所以
三觀四教 所以明教 一佛四教四相
四教既有應有補處即是 菩薩四教

[0885b08] 諸法寂滅 可以大經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 不可說不可說云何

[0885b10] 不可說利物因緣 非但生生乃至不生不生佛教出生死苦三藏教釋論
菩薩釋迦釋迦 發願始發菩薩心即是行人 菩提名為苦集滅道
慈悲心一切六度行願拔苦 所以者何名為餓鬼 菩薩慳貪悲心
自行慈心 示現安樂滿弘誓 乃至愚癡生天修慧
修慧苦集悲心 眾生眾生解脫自證 慈心眾生眾生感應得度故知
六度時節尸毘鴿 滿須摩提不妄語尸滿歌利王不動 滿精進滿闍梨坐禪
滿大臣分地般若滿如此修行 僧祇不知作佛作佛第二僧祇 作佛作佛第三僧祇
僧祇百劫三千二百 三十二大人相現時菩薩摩訶薩不斷肥羊世智般若
菩薩行聲聞僧祇 念處僧祇煖法三僧祇 頂法百劫忍法道場
第一三十四結成十六 乃至解脫無學爾時道場三十 四心斷惑名為三藏所以釋迦
精進弟子純熟精進八相 即是三藏教說教補處 百劫最後六度誓願
滿慈悲眾生拔苦就此但是因緣生世智即是三藏教 音義

[0885c17] 三藏釋迦彌勒同時發心 成賢

[0885c18] 釋迦 百劫彌勒諸佛何必 十一

[0885c20] 若爾百劫

[0885c20] 法門 百劫精進力通教大品 第一義諦無言說道煩惱
涅槃斷惑般若 三藏釋論不淨 菩薩行殺人
身命勇士烈女捨身得中 滿波羅蜜不見能所 財物三事檀波羅蜜
乃至無著般若 不信一切違失 相應諸法一切有所
一切諸法故知得空慧能 一切法菩薩無量劫修行 阿僧祇如是種種三藏摩訶衍
通教大品菩薩發心薩婆若 相應發心 便菩薩即是假人
慈悲俱起苦集修道 慈悲誓願一切眾生苦集與其 諸法不生不滅三事
乃至一切法著名般若以此 能破四住第一義三乘 十地所謂乃至佛地十地
聲聞乾慧地念處性地四善根 八人地見地初果薄地二果離欲地三果已辦地四果佛地
菩薩地方便道觀雙流 佛地煩惱不盡三界利益眾生佛國土
三藏菩薩六度菩薩修行 斷惑未盡慈悲五道示現 眾生拔苦解脫
得度通教入空一切智即是通教觀世音別教別異 不共般若中道
方便說中次第廣明歷劫修行 大品菩薩初發心遊戲神通佛國 次第修習恒沙法門四住
塵沙無明十信 四住十住正斷四住 十行無知成道種智界外
塵沙回向界外塵沙成道種智 中道無明十地無明見佛一切 譬如塵垢然後次第
亦復如是菩薩發心慈悲修行 無明成就慈悲法界眾生 拔苦假觀道種智
別教觀世音圓教中道 二邊非空外觀十法界眾生 水中月不在不在不可
可謂畢竟三諦宛然具足 無後一心觀智一諦三諦三諦
大品菩薩初發心道場 度眾生初心三諦一切佛法 慈悲一心修萬行波羅蜜
四住六根 淨名進入十住初心無明 實相三智現前如來一身無量湛然
一切即是知見悟入正直 方便無上道 即是圓教一實三觀一心
阿字門一切大經發心 畢竟如是二心前心是故敬禮 即是知見稱為佛見
一切種智佛眼佛眼見佛 譬如流入本名 大論十智如實智本名
實智如是五眼具足成菩提而今 佛眼大經大乘肉眼名為 小乘慧眼名為肉眼
如是圓教人法四諦 無緣慈悲不二定慧成真二身 法界一切逗機
無缺寶藏金剛般若拔根究竟解脫 楞嚴法界相與涅槃大自在 中道第一義諦一切種智圓教 音義

[0886c11] 觀眾生非空非有云何

[0886c12] 淨名中說

[0886c12] 十法界非空 即是一切因果

[0886c13] 不明中道 無權無實因果 中道權實四諦苦集
因果因果乃至一實四諦 出世因果宛然具足一念心中所以者何實相慧覺諸法非空非有名為佛寶
法性三諦具足即是法寶如此 理事名僧三教賢聖 圓教四十二賢聖大經
月光增損十五 十五偏圓前後 不無實相光明
智光諸法不生般若 即是諸法不滅煩惱大經 亦稱無明故知如是
日日如是十五 圓光圓光中道 菩提滿故云不生不生大涅槃
三十究竟無餘無明 故云不滅不滅 初三日月三十心智日月
十地十四日月等覺十五 月喻妙覺仁王天王般若十四 十四般若即此如此僧寶
中道一實一切因果 不明中道非空斷常即是 四諦出世因果三藏三寶
常生無生四諦通教三寶 不生不滅真諦無量四諦別教 三寶次第非空
四諦一體三寶相望 可以

[0887a15] 一法三諦一心三觀具足諸法 圓教四教

[0887a17] 次第三觀一心三觀明教 一切諸法利根四教 鈍根不假漸次分別圓頓
四教雖說種種 一乘如來深法示教利喜 方便引導空法入佛
方便無用故云事實 圓頓一切種智中道正觀 觀世音方便

[0887a26] 復次有所 方便言語道斷 行處不可說不生不生契理方名
無實觀心 無為無數非一無色無相覺知覺知四運
豈可次第次第偏圓猶如 無有心性畢竟無心因緣 明心既有有方便正觀
虛空陰陽如是偏圓 次第觀心即是方便漸次 觀心具有三諦三觀
無後無有次第一念具足十法界 種性因緣生 三諦無量無邊一心具足次第
華嚴一切世間無不 畫師種種五陰觀心心所 觀心心所一切
不可不可不定 空空非空不定非有非空非有 二邊名為中道觀心非空非有
生法非空非有如是一切諸法 一心如是觀諸佛 菩提淨名實相觀佛
等於佛觀等於華嚴 差別如來 觀心皆是方便名為如此
名為真實正觀知見坐如來座如此慈悲即是入如來室安忍即是 如來衣即是如來莊嚴
如來如此觀心觀佛 第二普門即為通途 義解
三明權實四明觀心世間門戶貴賤 十惡五逆三途
五戒十善四禪至人外道 斷常四倒 四句善惡有漏
生死佛法亦復 三藏四門通有無餘涅槃通教四門 通化通常別教四門通常圓教
四門通常四十六教門 觀門三十二分別 大本相者三藏四門所謂
有門成實空門有門 非空非有一一廣明行法賢聖 通理通教四門
非空非有一一行相賢聖通理別教四門觀佛 有門觀佛迦毘羅城無門觀佛
罪人 無門觀佛二邊中道非有無門 行相通理圓教四門不異
一門三門三門一門不一 圓融一一不思議 通理大本
權實三藏通教十六皆是 別教圓教 八門皆是
凡夫外道見愛不能 三界何況三藏通教通化亦復 別教圓教實相
法門十法界性相三諦一時圓通 中道二諦稱為普門

[0888a03] 復次 中說入不二門生死涅槃不依 不依涅槃名為不二亦復非一何以
一對不一 不二不在不一不二 不無不無
不無若爾中道中道 無明不二不二即是 中道二邊空空
不可得入不二法門即是圓教 空門普門三十一菩薩不二 文殊不二門淨名杜口不二
四門諸菩薩 法相有門文殊無言空門思益一切法一切法普門
心法虛空有門淨名默然 非空非有大品四十二字門 四十功德不二普門
方便品智慧門難解譬喻 一門狹小眾經普門 觀心大本普門
至理利物一二 慈悲 三修四斷法門六神
七方便說法供養諸佛 成就眾生普門約法 修行福德莊嚴自行
自行 初二 生起菩薩一切苦眾生
慈悲即是菩提心發生菩提心譬如種子大悲 菩提心亦復如是誓願慈悲
退墮魚子菴羅菩薩初發心三事因時 及其成就不定起誓 菩提堅固修行發願
財物勢力權謀不能菩薩 福德財神通力智慧 以定修行願意在此
斷惑無礙道解脫道 修行斷惑解脫道 毘曇無礙道一念
方便無礙道 釋論無礙道菩薩解脫 道中究竟三菩提
解脫道若然修行方便斷惑 礙道法門解脫道自行次第 神通三密神通色身
便示意同情說法 次第供養諸佛自行非但華香四事 供養隨順修行法供養供養
我語供養 成就眾生菩薩四威儀 眾生何況諸法佛國土
一切眾生一句解釋 人天乃至慈悲不出 生法無緣眾生眾生差別假名不同
因果苦樂不得法緣 法緣無人無我眾生 不得假名何況無緣
二十五有假名二乘涅槃 二邊 無緣三諦稱之為
眾生一法眾生假名 十法界眾生假名一一 性相本末究竟等十法界交互百法
種性現前宛然具足 庸人不知相師 眾生性相一心具足亦復如是凡人顛倒
顛倒理具聖人知覺 種性皆是因緣生若是惡因 緣生法性相乃至本末未解
大悲善因緣生法 性相乃至本末大慈 大本兩界中間可解地獄界如是
中有 應從地獄 亦復如是地獄相者別名
善觀地獄相師 名相苦樂 譬如
六道只是 皆是作者 有力有所作善作惡
業因習果地獄前世 生地可愛
習果報果地獄 燒炙報果 修得究竟修得有性
具有修得地獄 如此

[0889a07] 云何交互交互 云何地獄佛性本末

[0889a09] 大經 有心當得三菩提婆羅門 地獄剛柔
地獄佛性究竟故知地獄界 佛性相者即是淨名經 眾生菩提聖人
即是地獄界實相法性十力 變通大用作者無住一切法 師子正因
般若菩提大涅槃 修得修得相貌 修得相貌究竟
大經雪山之中藥王有毒 一界佛果性相十法何況 如是菩薩
法界眾生種性一心根源 惡性何況 修得善惡雪山藥王毒草
惡毒憐愍大悲心 愛念歡喜大慈與其 法界一切眾生罄無不盡眾生假名 豈非眾生

[0889b01] 地獄界 云何

[0889b02] 眾生地獄 菩薩菩薩 大悲受苦休息
可解二法十法界性相一切善惡 悉皆虛空十法界假名假名十法界 受想十法界處所處所
無我無我不可得無有真實寂滅終歸眾生云何 眾生不覺不知不得無為寂滅
大悲與其 大慈淨名眾生說如此即真 一法
法界豈非法緣無緣 十法界性相等差假名 十法界非空
十法界性相非空十法界 二邊無住無著名為中道 畢竟清淨如是觀緣於任運
二邊無緣慈悲中道 磁石無有自然相應無緣 三諦差忒不須無緣
慈悲行者慈悲 五品弟子觀行無緣慈悲進入十信相似 無緣慈悲十住無緣慈悲
等覺慈悲眾生不動明鏡無念 磁石任運無緣慈悲三諦具足 中道故稱弘誓
名為名為要求是故 勝法弘誓弘誓 慈悲苦樂弘誓四諦苦諦
逼迫楚毒辛酸起誓集諦顛倒流轉迷惑繫縛生死浩然 無涯可哀起誓未解
清淨眾生不識此道出生 安樂示眾此道 煩惱名為涅槃
起誓故云涅槃涅槃生死 苦果涅槃 方便後果大經不解漿
難得復生醍醐如此一往 業業 生死煩惱調伏修行
不懈無生 一念異法四諦 弘誓凡夫
立誓二乘三界火宅 修道見分四諦別教 約分變易圓教菩薩
心中一切苦集滅道遍知凡夫見愛 二乘淨名 法名無染染法求法
未盡即是變易 大經諸比丘大乘 正法結使乃至順道法愛
遍知遍知分段變易苦諦遍知對治
苦集五戒十善不動不出二乘 十二因緣有餘無餘涅槃通教 別教常住不能一道有無
圓教中道即是實相普賢 大乘諸法實相如此名為 稱為所得涅槃即是究竟常住一切
煩惱無遺譬如劫火 四諦起誓故稱 弘誓十法界修得善惡
弘誓大義四諦 三明修行 修行次第修行大本
四明斷惑入空四住 正法結使虛妄 非一解脫除塵不依
不二正觀中道 枝條大地草木 斷惑法門二乘一法
不能何況眾多 一法不能知者 三昧一切其中譬如
營從營從營從三昧如是 三昧一切三昧其中所謂三諦三昧 三昧有無法門眷屬
三昧法門六神通 羅漢天眼見大佛見佛土菩薩 佛土皆是何以
今圓菩薩十法界 十法界無限三乘不知 何況境界眼見可知神通
廣說七方便進行方便 方便起用方便道後方便道後 便二乘菩薩所行方便一法
其所起用道後 圓教菩薩二諦方便一切 便中道二諦二諦神變十法
法身道後名為 說法二乘菩薩說法不能一時 不能大經
拘絺羅聲聞四無礙辯第一 菩薩今圓一音隨類 妙音遍滿十方修羅人意出聲
說法說法廣說供養諸佛 就此華嚴不為供養 一佛國土微塵乃至供養不可說
能不起滅威儀安禪合掌 諸法身命一切供具周至十方譬如 雲雨供養諸佛理解正觀
即是萬行功德 一切功德即是供養一切 淨名一食一切故云供養諸佛
十成眾生螢火燈燭星月 日光一切叢林生長 成就外道螢火二乘燈燭通教
別教成就今圓聖人 無限華嚴菩薩不為 眾生國土一方眾生發菩提心不可
不可說佛剎微塵國土眾生發心成立 一時譬如大雨一切四方 成就眾生普門豈可窮盡
淨名不能受持觀世音普門 即是名為 普門正遍知三義不可窮盡
自在普門品 如觀四眾瓔珞 不一悲傷慈悲
慈悲任運弘誓種種 國土度脫眾生即是佛國土豈非修行 無毒
一時解脫皆是豈非 斷惑普門示現即是法門方便 即是方便神通力神通說法
說法饒益成就眾生 如來供養諸佛如是 經文。以為第二
法身三身法身 二身理智合為 實相何以實相
如來藏權實相與不二左右 實相大本第三 感應十界寂照
前後感應感應綱目所以感應 因果乃至
因果因果經文 至此因果 因果文義便感應
同異四明 五明觀心大本

[0891a02]

[0891a03]

[0891a04] 不善何須

[0891a05] 性善 蓮華聖人日照

[0891a06] 不善何須 關聖若非關聖 凡聖何曾相關

[0891a09] 關於大慈 大悲相關

[0891a10] 乃是 機用

[0891a11] 相宜

[0891a12] 用法應身應身 無常法身非法

[0891a13] 何不應身

[0891a15] 感應若一即是 便是相關

[0891a16] 不一不異

[0891a17] 感應若是凡夫 何所

[0891a18] 云云

[0891a19] 聖人凡夫聖人 云何 感應道交

[0891a21] 應名凡夫 還是所為
所為感應感應不異 感應道交
感應 何不如此 凡聖不如感應便不異
能者何不無實何不若爾凡聖 則是云何不異
所為自生 只是還是自生
皆是他生豈非他性共生

[0891b09] 若爾感應

[0891b09] 聖人平等無住 不住四悉檀隨機

[0891b10] 妄執善能

[0891b11] 妄執

[0891b11] 妄執非一

[0891b12] 無二緣何

[0891b12] 名為正則 善惡

[0891b15] 慈悲善惡 感應

[0891b16] 第四慈悲利物 二智不當

[0891b17] 二智 隱顯以此法身 應身無常法身
應身處處利益 以為無常 有益無益故知無常
日月如來無常 眾生二鳥無常 譬如種植風雨土氣
萬物亦復如是應用 三昧二十五有慈悲 大本

[0891b28] 觀音利物廣大如此 成佛菩薩

[0891b29] 本地 如觀受記觀音 周旋往返十方金光師子遊戲
如來國王威德化生寶意即是 觀音即是供養 佛言發菩提心如來發菩提心
阿彌陀佛當成正覺觀音普光功德 功德寶王如來藏 觀音文殊未成觀音三昧
成佛正法如來釋迦苦行 弟子云何乃是四悉檀 不可其實第五明教相者觀音
經部甚多觀世音觀音受記觀音 觀音懺悔大悲雄猛觀世音不同 即是一千五百三十法華之一
別傳乃是曇摩法師 遊化葱嶺河西河西沮渠蒙遜 正法兼有法師觀世音
有緣誦念 流通法華流通分 開權顯實將來
法界身一切使得解脫 流通圓教即是流通圓教五味 即是流通醍醐

[0891c23] 方便 不同圓教

[0891c24] 人為圓教法界 不可法人隨機例如 分別豈可便是聲聞緣覺
付囑深信不信 深法示教利喜 種種不同只是流通圓教
行人 鹿苑圓教 鹿苑會三歸一人法
方便不得開顯權實雖是種種不思議雖說種種

[0892a07] 上文正直方便 方便

[0892a08] 示現體用不思議

觀音玄義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4 No. 1726 觀音玄義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