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ofa Lianhua Jing Xuan Zan 妙法蓮華經玄贊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五 (本)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譬喻品第三
[0734b08] 三門分別:一敘來意,二解品名,三釋妨難。
[0734b09] 來意有二:一鶖子上根聞法說而已悟, 四人中性必假況而方知;上已化於上根,下 將曉於中性,故此品來。二論云「自此已下
為七種具足煩惱性眾生,說七譬喻,對治 七種增上慢,及為三種染慢無煩惱人三昧 解脫見等染慢,即為治此說三平等」。又云
「餘殘修多羅明十無上義」,此意總顯下有二 十六品明此三義。七譬喻在七品:一火宅 喻此〈譬喻品〉,二窮子喻〈信解品〉,三雲雨喻〈藥
草品〉,四化城喻〈化城品〉,五繫寶珠喻〈五百弟 子授記品〉,六解髻中明珠喻〈安樂行品〉,七醫 師喻〈壽量品〉,隨其次第各在一品。三平等
有九品:一〈譬喻〉、二〈授記〉、三〈五百弟子授記〉、 四〈授學無學人記〉、五〈法師品〉、六〈持品〉、七〈提婆
達多品〉、八〈常不輕〉、九〈見寶塔〉。初之八品皆有 授記說初乘平等,後〈見寶塔〉中合說生死涅 槃法及身二種平等。其十無上有二十一品,
初九無上有七品:一〈藥草喻〉、二〈化城〉,此有第 二第三兩無上;三〈五百弟子授記〉、四〈見寶塔〉、 五〈安樂行〉、六〈涌出〉、七〈壽量〉,此有第八第九兩
無上。上七品中除第二第七,自餘五品各一 無上,餘殘修多羅是第十無上,謂餘十四 品並是第十無上。於中有二力:一法力、二
修行力。法力有三品:一〈分別功德〉、二〈隨喜功 德〉、三〈法師功德〉。修行力中復有七力,合十一 品:一持力有三品,一〈法師〉、二〈安樂行〉、三〈勸
持〉。二說力有一品,謂〈神力〉。三行苦行力亦一 品,謂〈藥王品〉。四教化眾生行苦行力亦一品, 謂〈妙音〉。五護眾生諸難力有二品:一〈觀音
普門〉、二〈陀羅尼〉。六功德勝力有一品,謂〈妙 莊嚴王本事〉。七護法力有二品:一〈普賢〉、二〈囑 累〉。後十無上是初七喻,三平等殘名為上
殘,故本論中解七喻三平等已云「餘殘修 多羅明無上義」。第十無上是前九種無上之 殘,名為下殘,故本論中解第十無上云「十 者勝妙力,無上餘殘修多羅說」。
[0734c15] 殘有二義: 一者文殘,曾未說故;二者義殘,前雖已說 義猶未盡,所望別故今復說之名為義殘。 恐文繁長故略不說,至下品中一一疎釋。
其〈藥草〉、〈化城〉、〈五百弟子〉、〈寶塔〉、〈持品〉、〈安樂行〉、 〈壽量〉七品,或文或義,重說之故。其七喻者,謂
凡夫有學名有煩惱,有七種增上染慢,為 對治此說七譬喻,如執化城以為真城, 即是所求世間三摩跋提將為真滅,執無學 滿故更無所求。二乘無學名無煩惱人,有
三種法執染慢,彼三昧解脫見等法執望二 乘雖不名染,此迴心已即名菩薩,法執染 此菩薩名染無煩惱慢。論翻「顛倒」,義意如此。
無上義者,於大乘中可說有之,餘乘即無。 由此三乘說有差別,教、理、行、果等有異 故。論引佛言不離我身是無上義,故二乘
中不說此義,不能解故。由此無上即是一 乘教、理、行、果,隨其所應配諸品取。七種 具足煩惱眾生者,第一求勢力人起第一顛
倒求功德增上慢,以世間諸煩惱熾然而 求天人妙境、果報,為此說火宅喻。富貴自 在名為勢力,謂諸凡夫求此天人妙境外果 并內果報,不知煩惱熾然燒煮,為此說火
宅喻,天人勢力煩惱燒煮如火宅故。世尊今 者說有二車,即是世間善根三昧,菩提假解 令其出宅,後令漸入佛大涅槃,故論云「第
一人者以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 戲,後令入涅槃故。」此中不說解脫道中正 證生空擇滅真智名為世間三昧假解,此是 羊鹿非是車體,從彼觀後入世間定觀前
所證,以心麁故不見正智及生空如,乃見 惑、業、後苦不生,心便變作涅槃想解。正智 所證根本觀中所得擇滅,下名化城,不說
假觀所變為城,不息苦故。今說後時後得 智位能變想解,名為世間善根三昧,輕安、喜 樂種種功德,假名羊鹿、假名種智與之遊
戲,後化一乘方令入於佛大涅槃,至佛位 中能入牛車即是二智、即是菩提,所入涅槃 即是寶所,後化城喻二乘執彼惑苦不生故
為涅槃,理實涅槃解脫道中是正智證,故說 入化城眾商皆倦息。前後諸智皆悉不能 了一切法故,實非種智,說羊鹿車有名 不見登,說此世間三昧善根,與令遊戲故。
二乘執此以為二車,實非車體,如二乘者 所起四顛倒,正觀不然,後方想解;緣此 起執,化城亦爾。今為對治求勢力人顛 倒求功德增上慢,說此車喻,故此品來。
此餘諸義各至品釋。
[0735b04] 解品名者,「譬」者況也 類也,《玉篇》云「比類以相曉」。「喻」者開也曉也, 《玉篇》云「曉也諫也」。今舉世間之近迹況類
出世之深致,以開未語用曉前迷,曉喻之 譬名譬喻品,或譬即喻名譬喻品。
[0735b08] 釋妨 者,一問:此以喻曉理名譬喻品,前直以法 彰應名法品。答:前後相例理實應然,立者 不同何詳所以,但以方便者法中之別義,
譬喻者況中之通名,通、別既殊得名遂別, 未可相例。二問:何故七喻唯此獨名,餘兼 別稱?答:喻雖有七,此最初故,雖標總稱即
自別名,餘品不單名譬喻故。三問:中根領、 記別標信解,上根領、記理應別開,何故此 品之初寄明鶖子領記等事。答中根、領、記文
廣義長,所以別開,鶖子不然故寄此說。又 因鶖子領記啟請方陳喻況,故在此初寄 明領記。
[0735b21] 經「爾時舍利弗 (至) 得未曾有」。
[0735b21] 贊曰:就此品 中大文分二:初鶖子聞法領喜述成得記, 後佛廣以譬喻化彼中根。初文屬前第一 周法說一乘。初周有四,上法說訖,自下第二
鶖子聞法領解,自責而生喜,於中有二:初 長行、後偈頌。長行有二:初標聞法以喜生, 後釋歡喜之所以。此初也。依俗間釋,「踊」蹺
也,「躍」跳也,蹺足跳者喜之極也。聞真道以 起權故踴躍,稱悅所希之意故歡喜,表發 大心故即起,心契所說故合掌,一心請益
瞻仰尊顏啟本所懷故言白佛。「法音」者大 乘言教也。曾所未聞,得未曾有。又由三義 所以歡喜:一聞佛說法心安如海,知佛非
魔所以歡喜;二聞今一實解昔三權,三為 一因所以歡喜;三聞佛說千二百羅漢悉亦 當作佛,所以歡喜。
[0735c08] 經「所以者何 (至) 無量知見」。
[0735c08] 贊曰:下釋歡喜 之所以,有四:一失大法以興嗟,二處小 階而起歡,三喜今聞而惱盡,四知佛子而
道成。此初也。「豫」者入也關也。《玉篇》「預,先辦 也備預也早也。」《切韻》「若逸,作豫,正應為預。」
《爾雅》為「預,逮、及與也。」古文為「與」,《左傳》云「公 必與焉。」「感」者激也。「傷」者歎也。昔聞菩薩如 是受記之事我等不入,昔聞授記之流不
及授記之事,所以感激恨切,傷歎失於如 來五種知見,或失如來智性、智相之知見 也。
[0735c19] 經「世尊我常獨處 (至) 而見濟度」。
[0735c19] 贊曰:下處 小階而起歎,有二:初歎住小,後自責躬。 此初也。「常」恒也。「每」者數也、屢也,非一定辭。
「入」者證也。「法性」者謂人無我真如,彼同證故。 我與菩薩俱能證入無我真如,云何如來獨 以小乘而見度脫?或性謂體,同入佛法體
類之中。有本作「嘗」,謂曾經也。
[0735c26] 經「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0735c26] 贊曰:下自責躬,有 三:初標,次釋,後成。此標也。「咎」謂罪失,我之 愆過,「咎」音巨久反,字從人、各,人各相違即 成過咎。
[0736a01] 經「所以者何 (至) 而得度脫」。
[0736a01] 贊曰:此釋所由。 所因者,成大菩提之因行也,謂於七地四 菩薩行:一菩提分、二波羅蜜、三諸神通、四成
就有情。故迦葉言「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 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好樂」,故正覺因即此四 行。「待」者承望、渴仰、希須之義。鶖子自言「若
我等輩承望、希須、渴仰無上正覺之因,佛必 以大乘而見度脫,但由我輩於大因中不 生希待,所以世尊不以大乘而見濟度。」或
因謂菩提心,略為三種:一厭離有為,二求 菩提,三深念眾生,即如是住、如是修行、如 是降伏其心。
[0736a13] 經「然我等 (至) 思惟取證」。
[0736a13] 贊曰:此成自責。然 由我等不解佛之方便隨宜所說諸法,初 聞即信即便受行,思惟取證,故佛不以大 乘度脫,由此是我輩之咎也。
[0736a17] 經「世尊 (至) 快得安隱」。
[0736a17] 贊曰:喜今聞而惱盡。 「剋」者專也。昔來修小,專自悔責不求於大。 又疑菩提於己無分不生欣趣,或復自身
已得解脫與佛無差,聞佛今說佛所得法 甚深難解,二乘不了疑佛為魔,今既聞說 一實三權,知昔脩小為大之因,所以悔斷 知 己
作佛、菩提有分,所得解脫是佛方便, 故疑亦斷,心開意解身意泰然。「泰然」者安泰 怡然之貌,既無疑悔故快安隱,疑悔若生恒
不安隱,何得泰然?「斷」者徒管反,截也絕也, 又都亂反,今從初。
[0736a27] 問:
[0736a27] 疑生分別,入見即 除,悔多憂俱,離欲便捨。如何鶖子今二方 除?
[0736a29] 答:
[0736a29] 煩惱之疑,預流即盡;煩惱伴悔,離欲 已除。今法執之類,異熟生疑,如阿羅漢疑 黑鹽之輩;於事之疑,惡作名悔未爽於理。
此惡作體即是善愧,輕拒暴惡故,或即是 厭慧,俱無貪之一分也,亦即省察心心所故。 但是悔相性必麁動,故離欲捨,離欲有悔
必是惡作,以悔名說從果為名,豈離欲已 而不厭惡。
[0736b08] 經「今日乃知 (至) 得佛法分」。
[0736b08] 贊曰:知佛子而 道成也。《瑜伽》八十四有六句,謂「是大師子, 佛腹所生、佛口所生、佛法所生、佛法所化、
得法等分。」《勝鬘》云「得佛餘財」,此有四句。《瑜 伽》解云「初是總句,後五別句。」腹所生者,簡去 異生卑劣子故,得聖智慧佛腹親生,非如
異生是佛養子,一切眾生皆佛子故,佛不親 生非腹生故,從佛法所生,爾乃是真生。 又二乘等非從婦生子如婢生子,故下經
云「若如我子」,初地菩薩生如來家,證法界 故,是婦生子,已前非是婦所生子名非腹 生。今發大心當為菩薩法界中生,總言腹
生。佛口所生者,從說法音而誕生故,體即 聞慧,緣教生故。佛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 隨法行之所生故,體即思、脩二慧所攝,緣
理緣教隨應生故。佛法所化者,從法身路 而得成立相似法故。法身路者,謂諸菩薩福、 慧二因,我亦如是,彼從二因中而成立故。
法身有二:小乘大乘二義異故。得法等分者, 受用無漏法之財寶相似法故。法謂法寶, 或七聖財,謂信、戒、聞、捨、慧、慚、愧等者相似。
分者餘分、分類,諸佛菩薩能用法財,我今 亦然,與彼相似,亦得受用無漏法寶之餘 分故,隨其所應在二乘位,望異生中已 教一重,真是佛子。今作菩薩,望二乘位
又教一重,真佛子等可如理釋。彼又解云 「如是諸句顯示增上生圓滿及父相似法生 圓滿,後五句中前三句顯增上生圓滿,後二
句顯父相似法生圓滿。增上生者自體勝生, 父相似法生者襲父遺體用父家財,並相似 故。增上生中初句遮器過失,佛正智腹所
生,遮世間中依於胞胎惡器生故。第二句 遮精血不淨所生,佛口所生,非以精血為 自體故。第三句遮其欲貪非正法生,凡夫 由欲貪資潤而有,非正法生,今從正法所
生,非由欲貪非正法之所生故。第四句 顯自體相似之法,從法身路而得成立,襲 繼法身自體殊勝,如襲婆羅門種性成立 尊貴。第五句受用相似之法,受用無漏佛之
法財,如世受用父母資什。」此中有四,闕第 二句,合化及生總為一句,昔住權中非真 佛子,今求實位方是腹生,是此經文之大意
也。故《攝論》云「非如二乘無智婢子」。又有義 云,以上四段別配領前開、示、悟、入四義如 次,細尋法體理未必然。
[0736c24] 經「爾時舍利弗 (至) 疑網皆已除」。
[0736c24] 贊曰:二十五 頌半分二:初二頌半頌標,二十三頌頌釋。 初文有二:初一頌頌標中得未曾有心喜 疑除,後一頌半釋得未曾有彰憂悔盡。此
初也。昔疑自身於佛無分,今聞得作所以 疑除。疑損眾生難可出離,故喻於網。
[0737a01] 經「昔來蒙佛教 (至) 聞亦除憂惱」。
[0737a01] 贊曰:釋得 未曾有彰憂悔盡。謂我昔來所蒙佛教,謂 住於小更不得大,所以憂悔;聞說此經, 今日乃知不失大乘,彼昔所脩大乘因故,
由此悔盡。佛音希有妙用能除眾生煩惱 障之憂惱,我雖漏盡,今者聞之亦能伏除 法執憂惱。此中憂者憂不作佛,一云即是 法執之憂,離欲不捨,如畢藺陀筏蹉麁惡
語習,法執不捨故,同前疑悔隨應亦爾。二 云實是憂者,即惡作俱厭賤捨受,以憂名 說,或法執類無記、善憂,離欲不捨,憂相應 惱,惱即憂悔,非煩惱也。
[0737a13] 經「我處於山谷 (至) 云何而自欺」。
[0737a13] 贊曰:下頌 前釋,分四:初二頌半處小階而起歎,次五 頌半失大法以興嗟,次十四頌喜今聞而 惱盡,後一頌知佛子而道成,與前長行前
後不同。故初中有二:初一頌半歎居小位, 後之一頌頌所歎事。此初也。「嗚呼」者嗟歎 詞。「云何自欺」者,欺者輕也。歎自小智住證於
小不求大位,謂己無分名自欺輕。
[0737a21] 經「我等亦佛子 (至) 演說無上道」。
[0737a21] 贊曰:此一頌 頌所歎事。「無漏法」者法性真如。「入」者證也。理 雖同證俱稱佛子,無智可能當來作佛為 眾演說一乘正道。
[0737a25] 經「金色三十二 (至) 而不得此事」。
[0737a25] 贊曰:下五頌 半失大法以興嗟,中分二:初三頌半所失 大法,後之二頌明自興嗟。初中復二:初 之二頌內外莊嚴德,後一頌半名利高廣德。
初中復二:初一頌具相降魔德,後一頌好滿 不共德。此初也。「金色三十二」者,佛身紫磨金 色故。
[0737b03] 三十二相者,依《大般若經》第三百八 十一「佛言:善現!云何如來三十二相?善現! 一世尊足下有平滿相,妙善安住猶如奩
底,地雖高下隨足所蹈,皆悉坦然無不 等觸。二世尊足下千輻輪文,輞轂眾相無不 圓滿。三世尊手足皆悉柔軟,如都羅綿勝
過一切。四世尊手足一一指中間,猶如雁王 咸有鞔網,金色交絡文同綺畫。五世尊手足 所有諸指,圓滿纖長甚可愛樂。六世尊足跟
廣長圓滿,與趺相稱勝餘有情。七世尊足趺 脩高充滿,柔軟妙好與跟相稱。八世尊雙腨 漸次纖圓,如翳泥耶仙鹿王腨。九世尊雙臂 脩直 傭
圓,如象王鼻平立摩膝。十世尊陰 相勢峯藏密,其猶龍馬亦如象王。十一世 尊毛孔各一毛生,柔潤紺青右旋宛轉。十二 世尊髮毛端皆上靡右旋宛轉,柔潤紺青嚴
金色身甚可愛樂。十三世尊身皮細薄潤 滑,塵垢水等皆所不住。十四世尊身皮皆真 金色光潔晃曜如妙金臺,眾寶莊嚴眾所樂
見。十五世尊兩足、二手掌中、頸、及雙肩,七 處充滿。十六世尊肩項圓滿殊妙。十七世尊 髆腋悉皆充實。十八世尊容儀洪滿端直。十
九世尊身相脩廣端嚴。二十世尊體相縱廣 量等,周匝圓滿如諾瞿陀。二十一世尊頷臆 并身上半,威容廣大如師子王。二十二世尊
常光面各一尋。二十三世尊齒相四十齊平, 淨密根深白逾珂雪。二十四世尊四牙鮮白 鋒利。二十五世尊常得味中上味,喉脈直
故,能引身中諸支節脈所有上味,風、熱、淡 病不能為雜;由彼不雜,脈離沈浮延縮壞 損擁曲等過,能正吞咽津液通流,身心適悅
常得上味。二十六世尊舌相薄淨廣長,能 覆面輪至耳髮際。二十七世尊梵音詞韻和 雅,隨眾多少無不等聞,其聲洪震猶如天 鼓,發言婉約如頻迦音。二十八世尊眼睫
猶若牛王,紺青齊整不相雜亂。二十九世尊 眼睛紺青鮮白,紅環間飾咬潔分明。三十世 尊面輪其猶滿月,眉相晈淨如天帝弓。三十
一世尊眉間有白毫相,右旋柔軟如覩羅綿, 鮮白光淨逾珂雪等。三十二世尊頂上烏 瑟膩沙高顯周圓猶如天蓋。善現!是名三十
二大士相。」依此經文總說頌言:「等輻柔網 纖, 跟趺腨臂密, 毛生靡潤滑, 皮金七肩 滿, 髆儀脩廣齊, 師子光具齒, 牙味舌音 睫,
睛輪豪相蓋。」若依《瑜伽》,與此不同。 《瑜伽》之中仍說因業,恐繁且止。如彼應言: 「等輻纖跟細, 網摩膊不傴, 勢身光上靡, 生金滑七處,
師子肩充直, 具齒無隙鮮, 頷廣味聲青, 牛王頂豪相。」此總以彼 眼耳身男四根依處并舌根為體。十力解脫 如前已解。鶖子自歎同共一佛法而不得 此事。
[0737c26] 經「八十種妙好 (至) 而我皆已失」。
[0737c26] 贊曰:好滿不 共德也。八十種妙好者,《般若經》言:「善現!云 何如來應正等覺八十隨好?善現!一世尊指
爪狹長薄潤光潔鮮淨如華赤銅,二世尊手 足指圓纖長 傭 直柔軟節骨不現,三世尊手 足各等無差於諸指間悉皆充密,四世尊手
足圓滿如意軟淨光澤色如蓮華,五世尊筋 脈盤結堅固深隱不現,六世尊兩踝俱隱不 現,七世尊行步直進庠序如龍象王,八世尊
行步威容齊肅如師子王,九世尊行步安平 庠序不過不減猶如牛王,十世尊行步進止 儀雅猶如鵝王,十一世尊迴顧必皆右旋如 龍象王舉身隨轉,十二世尊支節漸次
傭 圓 妙善安布,十三世尊骨節交結無隙猶若龍 盤。十四世尊膝輪妙善安布堅固圓滿,十五 世尊隱處其文妙好威勢具足圓滿清淨,十
六世尊身支潤滑柔軟光悅鮮淨塵垢不著, 十七世尊身容敦肅無畏常不怯弱,十八世 尊身支堅固稠密善相屬著,十九世尊身支 安定敦重曾不掉動圓滿無壞,二十世尊身
相猶如仙王周匝端嚴光淨離翳,二十一世 尊身有周匝圓光明於行等時恒自照曜, 二十二世尊腹形方正無欠柔軟不現眾相 莊嚴,二十三世尊臍深右旋圓妙清淨光澤,
二十四世尊臍厚不窊不凸周匝妙好,二十 五世尊皮膚遠離疥癬亦無黶點疣贅等 過,二十六世尊手掌充滿柔軟足下安平, 二十七世尊手文深長明直潤澤不斷,二十
八世尊脣色光潤丹暉如頻婆菓上下相稱, 二十九世尊面門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如 量端嚴,三十世尊舌相軟薄廣長如赤銅色, 三十一世尊發聲威震深遠如象王吼明朗
清徹,三十二世尊音韻美妙具足如深谷響, 三十三世尊鼻高脩而且直其孔不現,三十 四世尊諸齒方整鮮白,三十五世尊諸牙圓
白光潔漸次鋒利,三十六世尊眼淨青白分 明,三十七世尊眼相脩廣譬如青蓮華葉甚 可愛樂,三十八世尊眼睫上下齊整稠密不
白,三十九世尊雙眉長而不白緻而細軟,四 十世尊雙眉綺靡順次紺瑠璃色,四十一世 尊雙眉高顯光潤形如初月,四十二世尊耳
厚廣大脩長輪埵成就,四十三世尊兩耳綺 麗齊平離眾過失,四十四世尊容儀能令見 者無損無染皆生愛敬,四十五世尊額廣 圓滿平正形相殊妙,四十六世尊身分上半
圓滿如師子王威嚴無對,四十七世尊首髮 脩長紺青稠密不白,四十八世尊首髮香潔 細軟潤澤旋轉,四十九世尊首髮齊整無亂 亦不交雜,五十世尊首髮堅固不斷永無
[土*帝] 落,五十一世尊首髮光滑殊妙塵垢不著,五 十二世尊身分堅固充實逾那羅延,五十三 世尊身體長大端直,五十四世尊諸竅清淨
圓好,五十五世尊身支勢力殊勝無與等者, 五十六世尊身相眾所樂觀嘗無厭足,五十 七世尊面輪脩廣得所 皎 潔光淨如秋滿月,
五十八世尊顏貌舒泰光顯含咲先言唯向不 背,五十九世尊面貌光澤熈怡遠離頻蹙青 赤等過,六十世尊身支清淨無垢常無臭穢, 六十一世尊所有諸毛孔中常出如意微妙
之香,六十二世尊面門常出最上殊勝之香, 六十三世尊首相周圓妙好如末達那亦猶 如天蓋,六十四世尊身毛紺青光淨如孔雀 項紅暉綺飾色類赤銅,六十五世尊法音
隨眾大小不增不減應理無差,六十六世 尊頂相無能見者,六十七世尊手足指約分 明莊嚴妙好如赤銅色,六十八世尊行時其 足去地如四指量而現印文,六十九世尊
自持不待他衛身無傾動亦不逶迤,七十 世尊威德遠震一切惡心見喜恐怖見安, 七十一世尊音聲不高不下隨眾生意和悅 與言,七十二世尊能隨諸有情類言音意樂
而為說法,七十三世尊一音演說正法隨 有情類各各令得解,七十四世尊說法咸 依次第必有因緣言無不善,七十五世尊 等觀諸有情類讚善毀惡而無愛增,七十
六世尊所為先觀後作軌範具足令識善淨, 七十七世尊相好一切有情無能觀盡,七十 八世尊頂骨堅實圓滿,七十九世尊顏容常 少不老好巡舊處,八十世尊手足及胸臆前
俱有吉祥喜旋起德相,文同綺畫色類朱 丹。善現!是名八十隨好。善現!如來、應、正等 覺成就如是諸相好故,身光任運能照三
千大千世界無不遍滿,若作意時即能普 照無量無邊無數世界。然為憐愍諸有情 故,攝光常照面各一尋,若縱身光即日月等 所有光明皆常不現,諸有情類便不能知
晝夜半月月時歲數,所作事業有不得成。 佛聲任運能遍三千大千世界,若作意時即 能遍滿無量無邊無數世界,然為利樂諸 有情故聲隨眾量不減不增。善現!如是功
德勝利,我先菩薩位,脩行般若波羅蜜多 時已能成辦,故今相好圓滿莊嚴,一切有情 見者歎喜,皆獲殊勝利益安樂。如是善現!菩
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能以財法 二種布施攝諸有情,是為甚奇希有之法。」 三十二相由行五修:一發心,二長時,三無間,
四慇重,五無餘,之所感得,如《瑜伽論》三十七 說。
[0739a07] 十八不共法以五門分別:一名,二體,三 行相,四差別,五諸門。名者,一身無誤失,二無 率暴音,三無種種想,四無不定心,五無忘
失念,六無不擇捨,七欲無減,八念無減,九 精進無減,十定無減,十一慧無減,十二解 脫無減,十三身業隨智慧行,十四語業隨
智慧行,十五意業隨智慧行,十六知過去 世無著無礙,十七知未來世無著無礙,十八 知現在世無著無礙。
[0739a15] 體者,合以八法為 體,謂思、想、欲、勝解、念、定、慧、懃,廣如《無垢 稱疏》第二卷解。二乘所無,名不共法。論云「上
二偈示現何義?舍利弗自訶責身,我不見 諸佛,不往佛所聞法,不供養恭敬諸佛, 無利益眾生事,未得法退,是故舍利弗訶
責自身。」上釋自訶責之意。下論自牒解呵責 意及經頌文,兩參雜釋合有八句,其間五句 解自責詞,自餘三句解經頌義。不見者,不
見諸佛如來大人相生恭敬供養心故。自 呵無修大因,遂不能見諸佛之相恭敬供 養故。不往者,示現教化眾生力故,顯佛能 化眾生而我不往佛所。上二句解自責言。
金色光明者,見佛自身異身得無量功德故, 此解經中金色之言,由見佛故我之自身 於異身得無量功德果故,聞者能利益一 切眾生故。此解責中不聞言,若聞能作利
生事故。力者,眾生有疑,依十力斷疑故,此 釋經中十力之言。供養者,示現能教化眾 生力故,此解自責中不供養佛言,佛能化
眾我應供養,昔者何故不供養也。十八不 共法者,遠離諸障礙故,此解頌中十八不 共法義。恭敬者生無量福德,依如來教得 解脫故,證人法無我諸法平等故,此解自
責中不恭敬言,若恭敬生無量福證平等 故。是故自訶,我從昔來未得此法,於此法 中遂生退心。是名失大法而興嗟也。不 作此解論極難知。
[0739b14] 經「我獨經行時 (至) 我為自欺誑」。
[0739b14] 贊曰:名利高 廣德也。自欺賤故常自思惟,失佛此德不敢 求大,自誑負故得小為足。
[0739b17] 經「我常於日夜 (至) 籌量如此事」。
[0739b17] 贊曰:明自 興嗟也。初頌欲問於佛為失大乘、為當 不失?後頌釋疑。此以常見佛唯讚菩薩 不讚我故,所以疑生籌量此事。
[0739b21] 經「今聞佛音聲 (至) 令眾至道場」。
[0739b21] 贊曰:下十四 頌頌喜今聞而惱盡,中分二:初十二頌半 頌斷疑悔,後一頌半頌快得安隱。初中復 二:初五頌頌昔悔除,後七頌半頌今疑滅。
初中又二:初一頌標悔除所由,後四頌正明 悔除。此初也。由聞佛聲隨宜說法意趣 難知,無漏難思所得難解,令二乘眾捨隨 宜教,至佛所得道場深法,既令悔除故名
無漏。
[0739c01] 經「我本著邪見 (至) 於空法得證」。
[0739c01] 贊曰:下四頌 除悔,中分二:初一頌半敘昔捨邪以歸正, 後二頌半敘今識小以向大。此初也。本事 珊闍耶外道領一百門徒,後歸佛出家證
人空理,得阿羅漢稱梵志師,名為拔邪得 證空法。
[0739c07] 經「爾時心自謂 (至) 非是實滅度」。
[0739c07] 贊曰:下二頌 半敘今識小以向大,於中分二:初一頌識 知小,後一半知真大。此初也。昔時不識謂 真滅故。
[0739c11] 經「若得作佛時 (至) 永盡滅無餘」。
[0739c11] 贊曰:知大 為真滅。得作佛時,內具諸相好、外為眾生 歸敬,方成永盡二種生死更無有漏,故知 大乘是為真滅。
[0739c15] 經「佛於大眾中 (至) 疑悔悉已除」。
[0739c15] 贊曰:下七頌 半頌今疑滅,分二:初一頌結前悔盡、生 後疑除所由,後六頌半正釋疑除。此初也。
[0739c18] 經「初聞佛所說 (至) 惱亂我心耶」。
[0739c18] 贊曰:下六頌 半正釋疑除,復二:初一頌敘疑生所由,後 五頌半正釋疑滅。此初也。佛昔說三乘,我
已得訖;今說為一,與本說乖,說我所得 非真果滅,故心中驚,謂佛是魔惱亂我心, 此疑於事名異熟生,不疑於理故非煩 惱。或前憂、疑皆示相起,非在鶖子猶有
憂、疑。
[0739c26] 經「佛以種種緣 (至) 我聞疑網斷」。
[0739c26] 贊曰:下五頌 半釋疑滅,中有四:一頌顯佛言巧心安,所 以疑斷;二頌明三世佛同說方便,所以疑
斷;一頌解佛說同,所以疑斷;一頌半知佛 與魔道跡不同,所以疑斷。此初也。佛說有 二:一法說,二喻說。「種種緣」者法說道理,「種種
喻」者比況說也。外現此二巧言說法,內心 安固如海不動,所以疑斷。言詞不巧,理、喻 乖宗,心有動搖智迷真境,內、外可阻疑便 難滅;今則不然,所以疑斷。
[0740a07] 經「佛說過去世 (至) 演說如是法」。
[0740a07] 贊曰:此明 三世諸佛同說方便,所以疑斷。初頌過去, 後頌未來、現在二世,初皆方便、後方真實,即
領前品三世佛同。眾說道乖可令疑起,群 聖同範今疑故滅。
[0740a12] 經「如今者世尊 (至) 亦以方便說」。
[0740a12] 贊曰:此解 佛說同,所以疑斷。「從生及出家」身方便也。「得 道」者意方便也。「轉法輪」者語方便也。初說
三乘同三世佛教,故言亦以方便說法。 三業乖張可令疑起,色心相順所以疑除。 又始、末說乖可令疑起,初後語順故令疑 滅。
[0740a19] 經「世尊說實道 (至) 謂是魔所為」。
[0740a19] 贊曰:知佛 與魔道跡不同,所以疑斷。魔說乖真所以 疑起,佛語符妙由此疑滅。
[0740a22] 經「聞佛柔軟音 (至) 安住實智中」。
[0740a22] 贊曰:下合十 四頌,喜今聞而惱盡,中分二:上十二頌半 斷疑悔訖,此一頌半快得安隱。慈悲接引 故出柔軟音,如雷隱震以說玄理故名深
遠,清徹如迦陵聲極可愛樂故甚微妙,離 名利等諸瑕穢事,說一乘義故名演暢清淨 法。「暢」謂遠也明也。心既大喜疑悔永除,捨昔
處權之心、取今住實之智。實謂一乘,今所 求證;權謂二乘,昔方便也。
[0740b02] 經「我定當作佛 (至) 教化諸菩薩」。
[0740b02] 贊曰:此頌第 四知佛子而道成。今我為佛子當作菩薩, 從佛大乘言教所生,既修大因定當作佛, 外為天人所敬能轉無上法輪,究竟唯說
一乘,故能教化菩薩。
[0740b07] 經「爾時佛告舍利弗 (至) 隨我受學」。
[0740b07] 贊曰:第一 周中自下第三如來述成,同〈藥草喻〉重述成 故。於中分三:初陳往遇,次述今逢,後顯
還令依前取實。此初也。「曾二萬億佛所為 無上道常教化汝等」者,《優婆塞戒經》言:「舍 利弗曾六十劫行菩薩道,有婆羅門從其
乞眼,鶖子與之。彼得眼已投之於地,雙 足踐踏罵詈而去。鶖子悔恨遂退大心。」此 說彼時故昔教汝,二萬佛所以為善友常 化大乘,鶖子彼時亦隨受教。
[0740b17] 經「我以方便 (至) 生我法中」。
[0740b17] 贊曰:此述今逢。 退大心已後,佛知怖大情局小果,化以聲 聞令證無學,漸導誘之名為方便;證生 空理無漏智起,住佛法內名我法中,從佛
法所生爾乃是真生故。且如鶖子退姓,大 姓近生而遠熟,所以初發大心而中退,小姓 近熟而遠生,所以中發小心而證果。初教
發於大意,為令證實之因;中求小而果成, 為令捨權之漸也。
[0740b26] 經「舍利弗 (至) 已得滅度」。
[0740b26] 贊曰:下顯還令依 前取實,分二:初談創興實意,為修權而 忘實;後顯令憶本心,說《法華》而復本。此
初也。「我昔教汝志願佛道」者,創興實意也。 「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者,為修權而 忘實也。未證聲聞果前未得無漏宿命之
智,雖六十劫練根得聲聞無漏,宿命智所 知猶近故。昔修大乘汝今悉忘,便謂所得 是實滅度,不肯進修。前卷請中,世世已曾
從佛受化,今言忘者此中有四解:一自憶 從佛修小,佛說教大悉忘。二佛說初教大 乘今忘,自憶中途學小從化。三鶖子自憶、
他人不憶,今寄之說他人,故言悉忘。四 前說佛加故憶,今談自心故忘。亦不相 違。
[0740c12] 經「我今還欲 (至) 佛所護念」。
[0740c12] 贊曰:令憶本心 說《法華》而復本也。初化小機而向大,名為 聲聞而說大乘《妙法蓮華》,迴心已後名教
菩薩之法、佛所護念,故知妙法蓮華亦傍名 無量義等也。體性功能有別,對機顯理有 殊,分為二經故耳,如初卷說。
[0740c18] 經「舍利弗 (至) 所行之道」。
[0740c18] 贊曰:第一周中下第 四段佛為授記,有二:初為授記,後人天供 養讚歎迴向。初復分二:初明授記,後有一
頌結會令欣。初文有二:初授因記,後授果 記。此初文,有四:一時節過無邊劫,二外遇 良緣值若干佛,三奉持正法,四具行利生。
要因行滿果方成故,未入十信尚二萬劫, 況起心後時節應遠,故此第一先說劫多 方遇諸佛、得入大劫持正法等。
[0740c27] 經「當得作佛 (至) 佛世尊」。
[0740c27] 贊曰:下明果記,有 二: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六:一內德成滿, 二外土莊嚴,三說法同今,四劫名異即,
五輔翼勝劣,六法住短長。此初也。目覩雨華 放光、耳聞法華智光,又外飡祕法、內發智 光,因斯二義故名華光。夫記佛名理非一
准,且如釋迦、彌勒因覩彼佛以為名,鶖子 最初假見聞而立稱。《智度論》云:「三百比丘 脫衣上佛舉手為相,記名大相如來。又千
天子見佛土莊嚴而發淨意,記名莊嚴王 佛。」又彼〈舌相品〉「十萬億人見十方菩薩來以 華供養,發心得記,佛名覺華,劫名華積。」如
是等類不可一准,或此皆是初所逢佛,後 遇此緣因符往願。
[0741a12] 授記略以六門分別:一授記所由,二誰能授 記,三誰所授記,四授記差別,五釋妨難,六 聲聞類異。授記所由略由五義:一論云為
生聲聞決定心故、非成就法性故,非已 證得二空法性而為授記,令生決定趣向 大乘故為與記。二論云顯佛法身性平等 故,有為有異故說三乘,真理既同法身無
異。三為除菩薩久疑心故,久疑聲聞不得 作佛,今聞授記故久疑滅。四為欣佛者 見此授記,欣自當得行佛因故。五說一 乘十義所以,即是此中授記所由。
[0741a22] 能授記 中有三:一所依,二記體,三記用。所依即能授 記者,六處示現,五是如來記、一是菩薩記。
如來記者:一別記,二同記,三後記,四無怨記, 五通行記。菩薩記者名具因記,如〈常不輕 品〉示現禮拜讚歎,言「我不輕汝,汝等皆當
作佛」,示諸眾生皆有佛性故,記其當來 佛之名字唯佛與記,餘聖不能,不能別知 當佛名字國土等故,下人不能知上事故;
若諳含與記,菩薩亦得,具佛性因故。此經既 爾,一切經中能授記者不過此二。記體謂後 得世俗智。記用謂言教,唯他受用、變化身等,
五蘊之中隨應為體,十地菩薩、三乘異故。
[0741b06] 所授記有二:一所依,二體性。所依即是所授 記者。論云:「有六處示現:一別記,舍利弗、大迦 葉等四大聲聞,眾所知識名號不同,故與
記別。二同記,富樓那等五百人、千二百人,同 一名故,俱時與記。三後記,學無學等共同一 號,雖亦下根非眾所知,故後與記。四無怨
記,與提婆達多記者,示現如來無怨惡故。 五通行記,與比丘尼及天女記者,示現女人 在家出家修菩薩行者,皆證佛果故。六具
因記,示諸眾生有佛性故。」此之六記,別記 在〈譬喻品〉及〈授記品〉中,同記在〈五百弟子受 記品〉中,後記在〈授學無學人記品〉中,無怨記
在〈提婆達多品〉中,通行記在〈法師品〉及〈持品〉 中,具因記在〈常不輕品〉中。以理而推,異生未 發心及發心已後,二乘不定性及諸菩薩,此
之四人名所授記。法華一會為化捨權而 就實故,無為十地菩薩授記。談昔古事, 故有未發心前具因記別,唯有異生發心已 後但聞法華無一不成佛,是及不定姓二乘
之記,更無餘也。因體即是無漏善根,通現及 種。因所得果體通五蘊,多是化身及他受用 者,顯慈悲故、顯德高故、有差別故、有化 眾故,下諸記別當具顯示。
[0741b28] 授記差別者, 《首楞嚴經》中「佛告堅意菩薩,授記凡有四 種:有未發心而與授記,有適發心而與授
記,有密授記,有得無生法忍現前授記,是 名四種。唯有如來能知此事。」《寶雲經》中亦 同此說。《瑜伽》四十六說略由六相,蒙諸如
來於無上正等菩提授與記別。何等為六: 一安住種姓未發心位,二已發心位,三現在 前位,四不現前位。此上四種同《首楞嚴》,彼密
授記即不現前在密處故;或得無生忍名 現前,未得者名不現前;或身在座名為現 前,身不在座名不現前,下第四卷與同記 中有不在會,佛令傳記是。五有定時限,
謂爾所時當證無上正等菩提。六無定時 限,謂不宣說決定時限而與授記。今舍利 弗即當第二第三第六,已發大心、現佛前
住、無定時限故。《涅槃經》言「須陀洹八萬劫到, 乃至阿羅漢二萬劫到,辟支佛十千劫到」, 所言到者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知
經爾所劫方到十信初心、始入初劫。〈菩薩 地〉言「迂迴修行不如初心始業菩薩,耽寂滅 味極深重故」。由此今言過無量劫方始供
養若干千萬億佛行菩薩道等。有三決定: 一種姓定,遇緣便能證於正覺;二發心定,發 大心已更不退轉;三不虛行,定得自在已
於利有情終不空過。初在地前,五種菩提 中發心菩提故;次在初地,證發心故;後在 八地。今依初定故與授記。
[0741c26] 釋妨難者,論 云「彼聲聞等為實成佛故與記別,為不成 佛與授記也?若實成佛者,菩薩何故於無 量劫修集無量功德?若不成佛者,云何虛
妄授記?」此意難言。若聲聞等但住百劫等練 根修聲聞行,即實得成佛而與記者,菩薩 何故於無量劫修集無量功德方得成佛 菩提,少因已能實成佛故。若聲聞等雖修
少因不得成者,何須今者虛妄記耶?論 自答言「彼聲聞授記者,得決定心,非成就 法性故」,此意說言,令聲聞等得決定成佛 心進修妙行,非已證會成就二空法性真
理而與授記。論又解云「如來依三乘平等 說一乘法,以如來法身與彼聲聞法身無 異故與授記,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故與授 記。十地菩薩成就法故功德具足,諸聲聞人
功德未具足故,是以菩薩修無量行方得 菩提,聲聞未修無量功德,但令得定成佛 之心故與授記」。
[0742a15] 問:
[0742a15] 聲聞無學永盡後有,云 何為記經三大劫當得菩提?
[0742a16] 答:
[0742a16] 《顯揚論》說 「依變化身非業果身」,故不違理。《成唯識》說 「即是變易生死別名」,此意說言,未發心前現
身有限,由受記後發大誓願求大菩提度 有情類,便入邊際無漏勝定,資昔所作感 今身業,令其長時與果不絕。此所資業,由
無漏資,展轉微妙舊麁異熟,已後微細廣大 殊妙異於本故,猶如變化,由此變易異於 舊時名變易生死,數數資長乃至成佛,由 彼分段生死雖皆永盡,說過三百由旬化
作一城,變易未盡說更二百由旬方至寶 所故。分段生死雖皆永盡,受變易生乃至 作佛,趣寂聲聞便無此事。故《勝鬘》云「無明
住地為緣、無漏業為因,有阿羅漢、辟支佛、 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生。」廣如《瑜伽》、《佛地》、《唯 識》別章等說。
[0742b02] 聲聞類異者,論云聲聞有四: 一決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心,四應化。如來 與二授記,謂應化、退菩提心者,除決定、增
上慢者,根未熟故,如來不與記。菩薩與記, 菩薩與記者方便令發心故,常不輕記是。 此言未熟者、增上慢者,可爾;趣寂畢竟不
熟,云何言未熟?「未」者不也。准理應云趣寂 之人不愚於法,信根未熟佛不與記,不分 明記當來之世得作佛故;菩薩與記,奄含
記別有理佛性故,方便令發信大乘心。增 上慢者,信向根未熟,佛亦不分明記別當來 成佛之事;菩薩亦為奄含記別,方便令發
信向之心。今合為文言根未熟,非趣寂者 當亦可成佛。《莊嚴論》云「餘人善根涅槃時盡, 菩薩善根不爾」。《涅槃經》中說「須陀洹等皆得
成佛,名不解我意」,故知趣寂定不作佛。 應化聲聞者,有人言即舍利弗四大聲聞上 根、五百中根、學無學下根。今解不爾,《華嚴
經》初說有舍利弗是應化,後入〈法界品〉舍利 弗將六千弟子從自房出,文殊師利為說 十法乃發菩提心,即此中授記者,故非應
化也。舍利弗獨是上根聲聞,四大為中,五 百等為下,准下經言富樓那等是法華一會 應化者也。如《攝論》十義一乘中解化,與《楞
伽》等經同,聲聞多劫入涅槃,飲三昧酒醉 逸而臥,後從定起發心向大等,是諸佛菩薩 之所化作,誘餘類故。
[0742b29] 經「國名離垢 (至) 人天熾盛」。
[0742b29] 贊曰:下第二外土 莊嚴,化淨土也。文有其十,此中有五:一國 號,名離垢,純善所招無六垢故。二土相,其
土平正心離高慢,於勝劣二中無怖無蔑, 離諂慢故。三淨穢,清淨嚴飾眾生心淨故佛 土淨。四安免,安隱豐樂,無殺盜打罵病刀飢
饉三惡因故。五善惡,天人熾盛,由無外他惡 知友故,分別煩惱一切不行便無惡道,人 天乃盛。
[0742c09] 經「瑠璃為地 (至) 常有華菓」。
[0742c09] 贊曰:此文有五: 六嚴飾,瑠璃為地,心無瑕故。七路住,有八交 道,修八齊戒八聖道故,東西有四南北有
四名八交道,或東西有八南北亦八,從一 方為名,或八方之道名八交道,如道方九 軌曰逵。八道嚴,金繩界道,行四總持之所
感故。九林藪,七寶行樹,修七聖財持七支 戒故。十菓實,常有華菓,恒修七覺八解脫 因所增長故。
[0742c18] 經「華光如來 (至) 教化眾生」。
[0742c18] 贊曰:下第三說 法同今,有二:初明同今,後釋所以。此初 也。以同今故名為「亦以」,「雖非惡世」非穢 土也。既言清淨,明化淨土。
[0742c22] 經「舍利弗 (至) 說三乘法」。
[0742c22] 贊曰:此釋所以。據 實釋迦亦由本願,今隱願力但出惡世,欲 明諸佛行利不同。我出惡世教化眾生,初
以方便後以真實,故以三乘;華光如來願 意普資,所以唯稱本願如此。欲令眾生 知彼佛時無惡眾生發願生彼,順本所習 調伏二乘說三乘法,非化惡生初權後 實。
[0743a01] 經「其劫名 (至) 為大寶故」。
[0743a01] 贊曰:下第四劫名 異即,初標、後釋。
[0743a03] 經「彼諸菩薩 (至) 無能知者」。
[0743a03] 贊曰:下第五輔翼 勝劣,有二:初別解德,後總結之。初文有 十,此有一德眾聖難量,如栴檀林栴檀圍 遶也。
[0743a07] 經「若欲行時 (至) 皆久殖德本」。
[0743a07] 贊曰:此有二 德,二瑞華應足,其心常履九淨華故。《顯揚 論》第三云:一戒淨、二心淨、三見淨、四度疑
淨、五道非道智見淨、六行智見淨、七行斷智 見淨、八無緣寂滅淨、九國土淨、前七即七淨 華,如彼廣說。三妙因久植,非初發心,善根熟 故。
[0743a14] 經「於無量百千 (至) 之所稱歎」。
[0743a14] 贊曰:此有二 德:四善緣昔遇,發大願故。五名稱高遠,眾 所識故。
[0743a17] 經「常脩佛慧 (至) 諸法之門」。
[0743a17] 贊曰:此有三德: 六佛智恒求,欣大覺故。七外化久成,具慈 悲故。八內鑒斯備,無迷謬故。法義之門教 也,法教之門義也,二釋皆得。
[0743a21] 經「質直無偽志念堅固」。
[0743a21] 贊曰:此有二德:九 姓純無憍,不誑諂故。十心勤不退,行位高 故、直心是道場故。質直,煩惱所不動,故志念 堅固。
[0743a25] 經「如是菩薩充滿其國」。
[0743a25] 贊曰。此總結釋也。
[0743a26] 經「舍利弗 (至) 壽八小劫」。
[0743a26] 贊曰:下第六法住短 長,有四:一佛壽,二生壽,三授當佛記,四記 正像法。此初二也。釋迦眾生薄福少慧,佛壽
故短、生壽故長,留殘第五分壽施未來弟 子;華光如來所化眾生,福慧自脩不假佛 與,故佛壽長、眾生壽短。又釋迦眾生薄福無
感,故佛壽短,不感佛故;華光眾生多福有 感,故佛壽長,感佛化故。
[0743b05] 經「華光如來 (至) 三菩提記」。
[0743b05] 贊曰:自下第三 授當佛記,有三:初記時,二正記,三國土。此 初也。「過十二劫」者,佛壽劫滿方授記故,精 進成就名為堅滿。
[0743b09] 經「告諸比丘 (至) 三藐三佛陀」。
[0743b09] 贊曰:此正明 記。「華足」者寶華承足,由聞《法華》為因、成 佛果圓滿,故名為華足;由開《法華》行安樂
行,故名安行。有云安徐而行名為安行。此 非善釋。何佛慞惶猖獗行也?「多陀阿伽度」如 來也,「阿羅訶」應也,「三藐三佛陀」正等覺也。
新經云「如來、應、正等覺」,古云「如來、應供、正遍 知」。
[0743b17] 經「其佛國土亦復如是」。
[0743b17] 贊曰:此明國土,亦 如華光佛之國土,行法華因所招致故。
[0743b19] 經「舍利弗 (至) 三十二小劫」。
[0743b19] 贊曰:自下第四 記正像法。若佛正法,教、行、證三皆具足有; 若佛像法,唯有教、行,無證果者;若佛末法,
唯有教在,行、證並無。稟教、行行、證果不同, 故釋迦佛正法短、像法長,不度女人,正法像 法各一千年,由度女人正法減半故。今華
光正像年等,雖有三乘菩薩類多,故名大 寶,雖有四眾,女人持戒,不減正法。
[0743b27] 經「爾時世尊 (至) 當度無量眾」。
[0743b27] 贊曰:下十一頌 半,分二:初十頌半頌前授記,後之一頌授 記中第二段結會令欣。前因記有四、果記有
六,今總分三:初一頌頌果記中內德莊嚴, 次一頌頌因記,後八頌半頌果記四義。此初 也。「普智」者,一切智、一切種智具二普故。
[0743c04] 經「供養無數佛 (至) 證於無上道」。
[0743c04] 贊曰:此頌 因記,有二:一遇良緣,二具菩薩道。計亦有 時,「過無量劫」入後頌中,故此唯二。
[0743c07] 經「過無量劫已 (至) 常有華菓實」。
[0743c07] 贊曰:下頌 果記四義,分四:初半頌頌劫名異即,次一 頌半外土莊嚴,次兩頌輔翼勝劣,後四頌半
佛壽短長,不頌說法同今。此初二文也。外 土莊嚴有六:一名、二淨、三地、四界、五樹、六華 菓。不頌餘四。
[0743c13] 經「彼國諸菩薩 (至) 華光佛所化」。
[0743c13] 贊曰:此輔翼 勝劣,有四:一不退、二外化、三值善友、四植妙 因。不頌餘六。
[0743c16] 經「佛為王子時 (至) 壽命八小劫」。
[0743c16] 贊曰:下四頌 半佛壽短長,有四:一頌半佛壽,半頌人壽,一 頌半正像法時節,一頌舍利流行,不頌授
記,加供養舍利。此即初二。此中應言於最 後身為王子時,棄國捨榮出家成道,文言 倒故,先說王子棄國捨榮,方言後身成於
佛道;或此文意,於無量生身為王子棄國 捨榮,末後身中方成佛道。
[0743c24] 經「佛滅度之後 (至) 像法三十二」。
[0743c24] 贊曰:此頌 正像法時節,晝夜月時年為劫故。
[0743c26] 經「舍利廣流布 (至) 其事皆如是」。
[0743c26] 贊曰:此頌 舍利流行并結。
[0743c28] 經「其兩足世尊 (至) 宜應自欣慶」。
[0743c28] 贊曰:此第二 段結會令欣,化其心定令求佛果。「倫」類 也,亦疋也,「疋」配也。言兩足尊無類無配。
[0744a02] 經「爾時四部眾 (至) 以供養佛」。
[0744a02] 贊曰:為授記 中下第二段諸天供養讚歎迴向,於中有 二:初四眾八部供養,後諸天供讚。此初文 也。表蒙佛恩如佛衣覆,亦上表當成佛
果之時為他說此覆蔭眾生,故以衣供。 故下文云「有持此經即為佛衣之所覆」 也。
[0744a09] 經「釋提桓因 (至) 供養於佛」。
[0744a09] 贊曰:下諸天讚 供,有二:初供、後讚。供中復二:初衣華供,後 伎樂供。初衣華供有二:初供養、後靈相。此初
也。「以華供」者,表聞法華當得佛果故。
[0744a13] 經「所散天衣 (至) 而自迴轉」。
[0744a13] 贊曰:此靈相也。 「住虛空」者,顯聞《法華》超出四生心凝妙 理。「迴轉」者,俯循三界情悲蠢物。
[0744a16] 經「諸天伎樂 (至) 雨眾天華」。
[0744a16] 贊曰:伎樂供養 也。因聞法聲而悟道,故作音樂;表脩因 而方果滿,故雨天華。
[0744a19] 經「而作是言 (至) 最大法輪」。
[0744a19] 贊曰:下讚歎,有 二:初長行,後偈頌。此中唯牒二時法輪以 比大小,對不定姓權實相形故,據實亦比 般若空教,此為中道名最大輪。
[0744a23] 經「爾時諸天子 (至) 少有能信者」。
[0744a23] 贊曰:下六頌 半分四:初二頌顯昔說小今大,一頌半歎 法勝妙、隨喜,二頌舉他明自作佛生喜,
一頌迴向。此初也。「五眾」者,梵云般遮塞建陀, 此云五蘊,具十一種積聚義故名之為蘊。 今名為眾,眾是聚義,或言五陰,皆乖正名。
依三科中五蘊之法以辨四諦,故知初權。 今此會說捨權就實,難解之法言少能信, 權實相違法深奧故。依《大般若》初轉法輪三
乘入道,今據顯相但度聲聞,故言五眾以 明權法。「深奧」者,祕藏也,大乘妙故。
[0744b05] 經「我等從昔來 (至) 我等皆隨喜」。
[0744b05] 贊曰:歎法勝 妙,深生隨喜。「隨」者順也,順佛教行故。
[0744b07] 經「大智舍利弗 (至) 方便隨宜說」。
[0744b07] 贊曰:舉他 明自作佛生喜。佛記他作佛,彰我亦得 作,故知佛道實叵思議,方便隨宜令我解
了。「叵」者不可也。「反」正為乏,反可為叵,皆字 意故。
[0744b12] 經「我所有福德 (至) 盡迴向佛道」。
[0744b12] 贊曰:迴向 佛果,成波羅蜜,法供養故,即是方便善巧智 也。
◎
法華經玄贊卷第五 (本)
[0744b16] 保安三年初冬晦日,以興福寺圓如房本出 寫移點已了,法隆寺僧覺印之本者皆點本 也,又朱或本者,點本付或本也,又中○滅也,
左右正或本,又ウラモフ字也,皆可悉之。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五 (末)
沙門基撰
[0744b26] ◎經「爾時舍利弗 (至) 三菩提記」。
[0744b26] 贊曰:上來第 一周法說權實化上根訖,下第二周喻說 權實化彼中根。大文分四:初佛以喻化,
二〈信解品〉中根領悟,三〈藥草喻〉佛重述成,四 〈授記品〉為之授記。上根聰叡不假多陳,下 根三聞無勞廣說,故化中品文義俱繁。初
文有二:初鶖子請,後佛說利。鶖子雖解,今 復請者,略有三因:一益同類故,二利他行 故,三順佛化故。前者法說已慇懃三請,今
日已解故作是釋。初文分三:初陳自決,次 述他疑,後正申請。此初也。
[0744c08] 經「是諸千二百 (至) 皆墮疑惑」。
[0744c08] 贊曰:此述他 疑以用也。「有無見」者邊見也,依我見生故 等取邪見,此邊、邪見攝六十二外道所起,
今顯依言捨邪歸正,故此偏說。又等餘三 見及諸煩惱并所發業,佛昔說我法能離現 前所見苦果生老病死等,究竟涅槃。由欲 滅果必先斷因,是等諸人用佛此言能離
苦因我見等訖,定知當苦更不復生,證得 涅槃已得決定。今復聞佛說令捨權就 實,皆墮疑惑而起疑義,彼各不能知自 得作佛,不知先所證得是何法耶?為是究
竟法、為是所行道?又以已同用已斷苦,因 果不生故。
[0744c21] 經「善哉世尊 (至) 令離疑悔」。
[0744c21] 贊曰:此正申請。 因緣有二義:一所由,二道理。今請世尊,陳 述由理。
[0744c24] 經「爾時佛告 (至) 化菩薩故」。
[0744c24] 贊曰:下佛說利, 大文分三:初總略指答,為許說之由;次「舍 利弗若國邑」下,正說法喻令其開曉;後
偈中云「告舍利弗:汝諸人等皆是吾子,我則是 父」下,勸信此經欣當佛智。初復分二:初 明已說總略指答,後更陳告為許說由。
此初也。初說方便為真實之漸,初化聲聞 為菩薩之因,即〈方便品〉云「知諸眾生有 種種欲,隨其本性,以種種方便而為說法,
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即是昔 說於權今說於實,所以如此為化菩薩, 由此稱故釋所以也。故名總略指答。
[0745a07] 經「然舍利弗 (至) 以喻得解」。
[0745a07] 贊曰:此更陳告為 許說由。「然」猶必爾,亦如是也。然可,許說 也。
[0745a10] 經「舍利弗 (至) 其年衰邁」。
[0745a10] 贊曰:下第二段正 說法喻令其開曉,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 三:初陳喻,次合說,後結答。「以是因緣當知
諸佛方便力故」下是。喻中有二:初喻昔權, 後喻今實。「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下 是。喻昔權中有四:初三界佛有喻,二「多諸
人眾」下五趣危亡喻,三「長者見是大火」下見 設權方喻,四「爾時諸子聞父所說」下依言免 難喻。初文有六:一處所,二家主,三老小,四產
業,五宅相,六門戶。此中有三:國、邑、聚落,處 所也。既說三乘明知化佛,化佛但王三千 國土,國大而寬喻大千界,邑中而次喻中千
界,聚落最小喻小千界,從大中小如次喻 故。《廣雅》云「聚落,居也。聚,聚也。人所聚居。落 亦庭院也。」「有大長者」者,家主也。以下喻說除
問答中有八長者,初五喻化身,諸子在宅 故;後三喻化及他受用身,三乘諸子並出宅 故。其下問答喻中有五長者,並合喻化及
他受用,如世長者有三種類:一可稟承長 者,平均識達善斷是非,喻佛悲普慧圓妙決 疑網;二者可耆敬長者,年邁閭邑尊威莫 對,喻佛道高群聖神通罕匹;三可親輔
長者,資什華豐隨須精足,喻佛福智俱滿利 樂平備,智、斷、恩德各喻如次。「其年衰邁」此 老少也。衰猶熟老,邁謂遠歸,喻佛久修智
見聖果圓熟,成道老遠方歸涅槃,非說今 生通彰前位。
[0745b08] 經「財富無量 (至) 唯有一門」。
[0745b08] 贊曰:此中有三: 一明產業,有四:一財富,喻七聖財滿故。 二田,喻智斷二種生德處故。三宅,喻諸眾
生異熟本識,故說本識亦為宅識。如世國 王四海為家光宅天下,佛亦如是,以諸眾 生而為其家,體即本識。故《無垢稱》云「諸有
情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眾生無量故言多 有。頌中唯指一人,故言有一大宅,或如一 六合而光宅,故此言多。下言有一,亦如等
視眾生猶如一子,或此約眾生各別故言 多有,下依佛為其主故言有一。其實此宅 一多無別,以由異熟識為家,是故宅中堂 閣朽故災難紛起。若說禪定名之為家,如
何有災說朽故等?家宅便別。四「僮僕」下合說 中喻佛神通縱任自在故,又喻佛示現起 諸煩惱。《無垢稱經.菩提分品》云:「煩惱為賤隷
僕使,隨意而轉」,如來能以煩惱為賤隷,甚 輕鄙之、驅筞斷滅,亦以為僕使隨意而轉, 愛語羅睺、叱呵調達,利眾生故。下以智
慧、神通為佛身手之力,故今僮僕非定神 通。《說文》「男有罪為奴曰僮,女仕從於嫁曰 僕。又給使也馭役也。」「僕」又「 [仁-二+付] 」也,附著於人。
「童」獨也,今為「僮」字。五「其家廣大」,宅相也。本 識為家,准下合說周三界故,或無始有,或 復含容一切種子變為三界,體通二死故
言廣大。其家即宅,名別體同。六「唯有一門」,門 者出宅之所因,此長行中於喻及合總有 五門:一此中所說唯有一門,二所燒之門,
三狹小之門,四今在門外,五以佛教門出三 界苦。初四門在喻內,後一門在合中。門有 二種:一中大正門,唯一乘教行;二邊小側門,
唯二乘教行。五中初三唯說中大正門,體 即一乘之教行故;後之二門中邊、大小、正側 之門,並名為門,體即三乘之教行故,能出
三界變易宅故,所以初門名之為一,不名 為三。第二佛從所燒之門安隱而出,不從 二乘教行中出。第三而復狹小不容二乘, 故知初三門唯一乘教行。第四三車俱在門
外,豈是二乘亦出一乘教行之外。第五見 諸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得涅槃樂,然 後等與大車,即是二乘俱已出門,以此故 知後二通於中邊、大小、正側俱名為門。與
前不同所望義別,亦不相違。餘門之義至 彼文中一一當釋。今說二利行圓寬容出 二死處,故門稱一不說餘二,此說出三 界之戶、非入淨土之門,彼以大空、無相、
無願解脫為所入門,所望別故。此以教對 理、以因對果名之為門,彼以智對境名 之為門。又此望三界名之為出,若望淨 土亦名為入,體是一故。此明出三界門、不
明入三界門,入三界門、煩惱及業,所望 異故亦不相違。
[0746a02] 經「多諸人眾 (至) 止住其中」。
[0746a02] 贊曰:下五趣危亡 喻,有四:一人眾甚多,二宅宇危朽,三諸方 災起,四眾子遊居。此初也。五趣種子名言所
熏,業招各異類別名五,隨其所應各為有 支,善惡業種十種業道之所招感名為五 百,謂十業道中各有自作教他、讚勵慶慰、少
分多分全分、小時多時及與盡壽,各別十 十,脩作資感、立五百名,或十業道各由十 惑之所發潤名為五百。此等諸種處本識 內名住宅中,由此種子以為因故,五趣輪
迴眾苦不息。
[0746a13] 經「堂閣朽故 (至) 梁棟傾危」。
[0746a13] 贊曰:宅宇危朽有 四:一堂閣喻色,二牆壁喻想,三柱根喻行, 四梁棟喻受。其宅即識能持此四,下言「久
故而復頓弊」,故此如次即是唯明餘四種蘊 四識住也。「堂閣朽故」者,堂喻身根大而為 主,閣喻諸根依附身有,攬不淨以資持,久
自生滅名朽故,朽爛故惡也。「牆壁隤落」者,「隤」 音杜回反,牆墜下也。《切韻》作「墤」泰山基隤。
《玉篇》作「隤,落駮也」。《切韻》作「穨」,暴風也,作頹 禿也。若 [片*崔] [自*貴] ,舍破也。《說文》亦作「穨,從禿貴
聲」,經亦為「墤」。此二皆古文。外御為牆,內捍 為壁。想蘊外變諸像如牆,內變為像如 壁。虛而不實,遠自遷流名隤落。「柱根腐
敗」者,行蘊之中法有眾多,其最勝者謂命根, 身之主故;如舍之柱,與餘為根。性是朽破 名腐敗,腐朽敗破也。腐與父同聲,應言府
敗或云撫敗,如里名勝母曾子不入。「梁 棟傾危」者,棟者竪 [林*犬] ,梁者橫梁,內異熟果受 為本如棟,外增上果受為末如梁,梁棟
依柱而有,果受依命根、業故有,臨將崩 落故名傾危,傾倒危落也。又《爾雅》云「杗瘤」 謂之梁屋大梁也。《說文》「棟,屋極也。」棟,中也,
居屋之中者,喻受所持之法。所以《瑜伽》第 十六引經頌言「諸色如聚沫,諸受類浮泡, 諸想同陽焰,諸行喻芭蕉,諸識猶幻事」也。
日親之所說「諸行一時生亦一時住滅」,無垢 稱亦言「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如浮泡 不得久住,想如陽焰從渴愛生,行類芭 蕉都無有實,識如幻事顛倒所起」。如
《瑜伽.攝異門分》釋。若說皮、肉、筋、骨舒緩變 異等事,配此四句。如何三界皆具有之? 上二界中無此事故。何故?煩惱能燒之火及
所依宅,三界具喻,及說所燒異熟果喻,唯 在欲界人趣等中,六欲天中尚說無彼皮肉 壞故,故但應如此中所說。又解下合喻中 為度眾生生老病死,即似配此,據實四
相遍五蘊有。下云大火從四面起,四面准 經是四相故,如是此中但是四蘊。或是病 等,取欲界法以喻三界異相苦果為令生 厭,苦因煩惱三界通喻,亦不違理,至下
頌中當廣具顯。
[0746b25] 經「周匝俱時 (至) 焚燒舍宅」。
[0746b25] 贊曰:諸方災起 也。遍於五蘊名周匝,念念同起名俱時,無 端而有名欻然,煩惱隨生名火起,令其五
蘊成雜染性、不淨苦性、無常我性,五蘊遍 壞故名焚燒舍宅。「欻」許音勿反,暴起貌,《玉 篇》「欻,忽也」。《蒼頡篇》猝起也。此意說言遍緣
五蘊念念無端生起煩惱,煩惱所增、煩惱 所縛,故五蘊身成不淨、苦、無常、無我,燒 總及別,故言焚燒舍宅。舍言即攝堂閣等
盡故。如因舍宅火災得生,如由火災復 壞舍宅,兩相因起牙相增盛,即因五蘊生 諸煩惱,復因煩惱增長五蘊,兩相因有亦 復如是;或遍生老病死,皆有煩惱,故以為
喻。
[0746c10] 經「長者諸子 (至) 在此宅中」。
[0746c10] 贊曰:眾子遊居 也。雖五趣眾生,皆是佛子,等視眾生愛無 偏故。然諸異生如乞養子,若有三乘無漏
種子能紹父位,正生、側生方名真子,故唯 言三不說四五。依《華嚴.賢首品》十喻菩薩、 二十喻獨覺、三十喻聲聞,各脩自乘十種
法行,三慧所攝,及十業道資無漏種方得 果圓,故言若十二十或至三十,由具一姓 二姓三姓有差別故,名十二十及以三十。 以此經中被根姓故,各依自乘修十法
行資其種姓,故立十名。前五趣種順本 識故,名止住中;三無漏種寄依本識,名在 此宅。
[0746c23] 經「長者見是 (至) 即大驚怖」。
[0746c23] 贊曰:下第三見設 權方喻,有四:一見苦悲生喻,二「舍利弗是 長者」下示大不悕喻,三「爾時長者即作是念」
下思方拔濟喻,四「父知諸子先心各有」下正 說三乘喻。「悲生」者,謂佛昔在菩薩等位十六 王子時,故此前言「曾於二萬億佛所長教化
汝等」,亦前品言「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等。「示大不悕」者,十六王子曾化大乘彼便中 退,前品亦言「我所得智慧,乃至如斯之等類
云何而可度」。此前亦言「我昔教汝志願佛 道汝今悉忘」。「思方拔濟」者,見退已後思方 救之,前品亦言「尋念過去佛乃至亦應說三
乘」。「正說三乘」者,近更施化令住二乘,前品 亦云「即趣波羅柰乃至法僧差別名」,此前亦 言「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正與彼
同,不但同此亦同窮子,至下當知。初 文有二:初說悲生,後陳悲事。此初也。「大 火」者,煩惱及隨煩惱。「四面」者,五蘊皆有生、住、
異、滅前後四位。《阿含經》云:「生為東方,住為 南方,異為西方,滅為北方」,喻日出沒配 四方故、因此四位生煩惱故。或身、受、
心、法緣起四倒,由此四緣生倒根本、自 性、等流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大驚怖」者,父覩 火起恐燒子而驚魂,佛見惑興慮損生 而悲意。
[0747a19] 經「而作是念 (至) 出意」。
[0747a19] 贊曰:此陳悲事。我雖 已出,諸子可悲。「所燒門」者,一乘教行,多諸 怨嫉誹謗不信,障難破壞煩惱所礙,名
所燒門。故下經云「此法華經多諸怨嫉」,我 昔因位依一乘教觀二空理,修二利行證 二真智,出分段生入不退地,名於所燒門 安隱得出已乘寶乘至道場訖。而諸眾生
處處生著,著界著地著分著乘,由此貪 著放縱嬉戲曾不思量,以比量智覺、現量 智知、曾不驚嗟疑怪,亦不怖畏厭患生死, 因火煩惱害身,生死果苦現痛切已,殊無
厭患生死之意,不求出世無證滅心,故前 品云「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如此眾生 甚可悲愍。故《華嚴》云「譬如有人唯有一子
愛念極重,忽有人來割截其身支節手足,慈 父見已悼惻悲念。諸佛菩薩若見眾生造惡 業緣,煩惱結故入三惡道受無量苦,見是
事已即痛心悲念亦復如是。」又《無垢稱》言「譬 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今 亦如是。」「嬉」音許宜反,美也遊也。今從遊義,
亦云虛已反樂也。《蒼頡》、《玉篇》「戲咲也」。《說文》作 「僖樂也」。「切已」者,「切」迮也迫也,亦割也。
[0747b11] 問:
[0747b11] 此中 經云「我於此門安穩得出」,出在子前,何故 下言「我及諸子若不時出」,與子同時?
[0747b13] 答:
[0747b13] 下 文自言「長者聞已驚入火宅」,合中自言「為利 眾生而生三界朽故火宅」。《涅槃經》言:「譬如長
者其家失火,長者見已從舍而出,諸子在後 未脫火難,長者爾時定知火害,為諸子故 還旋赴救不顧其難;諸佛菩薩亦復如是, 雖知生死多諸過患,為眾生故處之不
厭,是故名為不可思議。」故復示現與子同 出,佛實前出。
[0747b22] 經「舍利弗 (至) 從舍出之」。
[0747b22] 贊曰:第二示大不悕 喻,有四:初思大乘果化,二「復更思惟」下念 大乘因化,三「作是念已」下隨示大乘行化,四
「父雖怜愍」下無悕取大之化。此初也。諸佛智 慧名大乘果,教所詮故、佛果德故。「裓」音《說 文》「從衣、戒聲,宗廟奏戒樂」,《玉篇》「古來反,戒
也」。今傳釋云孤得反,衣襟也。不知所從。然 今女人衣有前裓可當衣襟,天仙之衣應 是彼類。《季節》音衣裓也,從衣、戒聲。案即是
几。「身有力」者謂二真智,佛以智為體故。「手 有力」者謂六神通,外作用故。佛作是思惟, 我悉具足此二勝德,二乘種姓眾生雖無
修行大乘求出宅意,當以智慧之用几案 頓授中根眾生圓覺,以神通之用衣裓頓 拔下品眾生眾苦,抑逼眾生從三界舍出 而救度之耶?以上根菩薩者能行一乘因
出於三界,如彼大子能自從門出,此中不 說。今此但說化不定姓二乘者故,中根獨 覺不能行一乘因、不假佛神力,但應藉 佛智慧之用,如彼中子不能從門、不假人
手,但授几案令其自昇從舍而出;下根聲 聞不能行大乘之因,亦不能用佛智慧力, 應與之神通,如彼小子不能從門、不能 昇案,但以衣襟裹之而出。故下合云「如
來亦復如是,乃至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 足方便智慧波羅蜜」,故知神通者手力也,外 別用故;智慧者身力也,內總用故。依身有手、
依智起通,故下文不次應依此配,下言 方便即衣裓、几案二力作用,彼既不能修 行大行,我用此二力頓授二乘,令得出苦 成大覺耶?彼既不能修行大行,但欲此
二方便頓拔濟於彼耶?此前生事,亦即 今生道成已後觀樹經行,於三七日思惟 是事。
[0747c27] 經「復更思惟 (至) 而復狹小」。
[0747c27] 贊曰:下第二念 大乘因化。上思果化已不可得,應以因 化,因化有三:一念初不能依大教行,二 若起誹謗沈縈惡道,三念示眾苦密說
大乘。此初也。是二種死三界之舍,唯有 一介大乘正門為出之處。菩薩大性能 具行之,二乘之性現熟不能依大教出, 設為彼說彼不能行。不容彼行名為狹
小,不容獨覺者行名狹,不容聲聞者行 名小。譬如大海雖寬無量,不宿死屍亦名 為窄,一乘因行雖廣無邊,不容二行故名 狹小。
[0748a10] 經「諸子幼稚 (至) 為火所燒」。
[0748a10] 贊曰:若起誹謗 沈縈惡道。眾生雖有出世種子,未起現行 尚名幼小。「稚」者小也。「未有所識」者,未起現
智達於大乘深妙佛法,戀著三界,若即為 說大乘,由著三界返生誹謗更起惑業, 或當隨落,永沈難處;順行得出,誹謗永沈,
以不定故名為或當。為煩惱損名為火燒, 此意若即為說一乘,耽生死故,破法不信 却墮惡趣。此前生事,今生亦爾,故前品云「若 但讚佛乘乃至墮三惡道等」。
[0748a20] 經「我當為說 (至) 之所燒害」。
[0748a20] 贊曰:念示眾苦 密說大乘。「為」音榮危反,敷也施也。又榮偽反, 助也因也。南人多平,敷陳害事;此人多去,
先雖火害因彼助說。「怖畏事」者,蟲鬼叢雜 舍已燒等。密說大乘者,念試速出,雖知彼 類不能信學大乘理、行為今證因,故思密 說。
[0748a27] 經「作是念已 (至) 汝等速出」。
[0748a27] 贊曰:第三隨示 大乘行化,即前所言「世世已曾從佛受化」, 亦即是前「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亦
下所言「十六王子初結因緣」,今陳生死甚 可怖畏、大乘可樂,故名具告。
[0748b03] 經「父雖怜愍 (至) 不肯信受」。
[0748b03] 贊曰:下第四無 悕取大之化,有二:初不悕信,後不驚厭。 此初也。由耽生死,不肯信學大乘理、行,此
說初聞大乘言教而不能依理、行修學, 返退生死名不信受。受者領納,信者證入, 不能依行證入大理名不信受,非全愚 法,初順習故。
[0748b10] 經「不驚不畏 (至) 視父而已」。
[0748b10] 贊曰:此不驚厭。 「驚」怪也,「畏」怖也。不驚舍壞五蘊危苦,不畏 火焚煩惱燒煮,了無出苦悕作佛心,亦
不識知煩惱為燒身之火,不知五蘊為生 死之舍,不了眾苦等逼迫永虧聖道為己 身之失。失者煩惱所惱、眾苦所迫,虧於聖 道之作用也。如為火燒,宅宇衰壞,失財產
等所起損惱名為失。「故東西馳走」者,東喻 善趣、西喻惡趣,勝、劣殊故名為東、西。輪迴 五趣耽湎四生,雖見佛聞法,無求作佛 之意,故言走戲視父而已。
[0748b21] 經「爾時長者 (至) 得免斯害」。
[0748b21] 贊曰:自下第三思 方拔濟喻。「我及諸子若不時出」者,有解云,以 眾生病故菩薩亦病,眾生出故菩薩亦出。實
久已出,非始今日與子俱出,正釋此者,釋 迦化身出家成道入於涅槃,今身方現出於 火宅,諸聲聞等今遇佛者,亦於今時在釋
迦世方出生死故言時出,佛實居先,是故 前言「我雖於此安穩得出」。
[0748b29] 經「父知諸子 (至) 情必樂著」。
[0748b29] 贊曰:下文第四正 說三乘喻,有二:初知機,後正說。此初也。「知 子先心各有好」者,三乘種姓隨機各別,所
宜聞法即是各各為人悉檀。知先心者,是 根勝劣,智力及勝解智力之所知也。「知各所 好種種珍玩」者,隨其自果諸功德法,即遍
趣行智力之所知也。「珍」寶,「玩」弄也好也,戲弄 也。有作「翫習耽好」之字,皆非。超出有漏 名奇異物,隨得必寶故言樂著。
[0748c08] 問曰:
[0748c08] 何故 與城不言先好,今此與車乃言先好?
[0748c09] 答:
[0748c09] 車 是遍趣行,機學可言好,城但是息苦,非生 不名好。車是修生,城是修顯,故車說好、城 無好言。又影顯彰俱好無失,知其欲退即
好城也。
[0748c13] 問:
[0748c13] 何故車言珍玩奇異,城不說耶?
[0748c14] 答:
[0748c14] 有為德相可別知,車說奇玩之相,無為 之德一相總故,但說於化城。又二無異,城中 說有門樓堂宇,即珍玩故。
[0748c17] 經「而告之言 (至) 皆當與汝」。
[0748c17] 贊曰:此正說,有 三:初總告令取,次別示三車,後正勸出與。 若不依言出取三果,後必永劫生死沈淪,故
言憂悔。此初文也。三車在門外,可取以遊 戲,第二文也。由形貌有小大,飱受有小多, 渡水有淺深,力用有強弱,如次喻顯根
性、稟教、證理、行能,有三輩故。行能即是斷 惑等用智力功能。又羊多附人、鹿多靜處、 牛能負運具有二能,各各隨勝以為喻也。
此為第三依處有喧靜,羊鹿二車有名施 設,不見不登故。此乃以二乘小、中種智 為體,若以涅槃為體應即化城。下言已 入息除眾苦,云何不見車後時從父索?
若以二乘所得生空無漏智為車體,彼亦已 登,云何言不得?故知虛指二乘所得有漏 後得智、世間三昧名為種智,稱二車體;有 名不見亦不登遊,不能分別證諸法故。
又顯彼有假涅槃說云已入隱,彼有生空 菩提智不能分別法,不與車號、不與登 名,惑苦已滅故智障未斷故。彼所證得 世間禪定,虛指為車名得出門,為漸入大
乘因證大涅槃位。故本論云「第一人者,以 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戲,後令入 涅槃」,故三乘之教合名為門,理出教外故
名門外。又此門者三乘因行,果出因中故 言門外,此中定取分別種智以為車體,故 經數言「究竟令得一切種智」,亦乘亦大名 大乘義。
[0749a15] 問:
[0749a15] 何故〈方便品〉,權、實,理、智,因、果雙 彰,下之二周,理、智,因、果各互偏說?
[0749a16] 答:
[0749a16] 乘有 權、實,實有因、果,果有智、理,三種別故。不 知權、實,取、捨之事不成;不識果、因,能、所
趣法不立;不閑理、智,何有菩提、涅槃;智、 斷不圓,何成道滿?所以初周化利雙盡玄 宗,中根一聞漸知權、實,取、捨雖辨未識取
因,故說三車令識一乘之行,隱果中之覺 寂、說因內之智車,祕因位之理乘、遣修生 於種智,理漸解故、智未閑故。下根雖再聞
權實及與因智,果理猶迷,更彰理有假、真, 說本令其取捨,隱果中之智品、藏因位之 雙嚴,應機不同三周少異,一乘因、果說偏
備故,果中覺、寂示圓缺故。大慧、法身說 具 闕 故。《地持論》中說有四車,此三加象喻 四涅槃,乘於大性名為大乘,非喻三智。《涅
槃經》中說有二車,譬如國王調御駕駟,欲 令驢車而及之者無有是處。此以半、滿 相形,非以三機運別,亦不相違。《優婆塞經》
說三獸渡河,喻理同證異。《智度論》中說三 獸被圍,喻三乘眾在生死圍,用力出圍有 其大小。又說三人得道,喻三乘證果有其
濶狹。各據一義,亦不相違。「汝等可速出隨 宜當與汝」,第三文也。今此略作五番問答。 一問:智中有虛、實,三種並名車,理中有假、
真,城名遍三種,何故大涅槃不名為城名 寶所也?答:息處、具德殊,真、滅名寶所,車本 運至果,能運並名車。又已息、當求別,當求
不名城,運載總名車,近遠皆車攝。二問:二 乘學智,果分羊、鹿,二乘學滅,果化二城?答: 息處說二實有二城,對實說假故合名一。
《涅槃經》言「聲聞之人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緣 覺之人以中涅槃而般涅槃」,故知息處亦說 二城。今以所斷障同、生空理同、假擇滅同,
由此三義同故化城名一。若菩提車鈍、利 根性不同,依佛、自出不同,藉教、觀理不同, 觀諦、緣起不同,四果、一果不同,練根、時節
不同,說法、神通不同,由此七義別說羊、鹿。 又無為無別故說一城,有為有別故說羊、 鹿,但說無為唯言一城,以智顯滅可說
二城,不相違也。三問:何故化城立於險道, 乃至車引乃言門外?答:息苦名為城,半路 盡城中設,無漏離繫縛,車體言門外。又分
段死無變易在,化城初盡中道設,理出於 教果出因,二車故在於門外。又二死以對 明,化城中路設,一死以對辨,二車在門外,
理實相似。四問:何故與車而言遊戲,及其 與城乃言安坐?答:涅槃可證,城言安坐,菩 提可生,故言遊戲,無為、有為二果別故。又
城相必住故言安坐,車相運動故言遊戲。 五問:何故化城勸其前入,今說車喻令速 出來?此於第三文正勸與中為難。答:化佛
住生死,是以勸前入,談真佛在果,故云速 出來。又勸行因以證果故勸前入,先住果 以招命故令出來。又勸子住城故言前入, 令取父果故言出來。又勸證涅槃所以言
入,令生覺智所以言出。如說如來及與 善逝,住因、住果所望別故。
[0749c15] 經「爾時諸子 (至) 爭出火宅」。
[0749c15] 贊曰:自下第四 依言免難喻,有二:初子免災難,後父遂心 安。此初也。「適」者稱悅,稱悅三乘所欣心故,名
為適願。「心各勇銳」心精進也。「勇」者進、「銳」者 利,善精進也。「互相推排」身精進,亦語精進 也。「排」 [怡-台+允]
推也,推亦讓也。「推」音尺隹反,無土雷 反,身業遞相力勵及語業相勸勵,名互推 排,爭修行業名競馳走,齊希免苦名爭 出宅。
[0749c24] 經「是時長者 (至) 歡喜踴躍」。
[0749c24] 贊曰:父遂心安 也。離災度難名安穩出。「四衢道」者四諦理 也,三乘並觀四諦理故。《大般若》中說四衢
道為四諦故,離煩惱障出分段生。無擁 名露,各有所依果滿之位名地,以智安處 證之名坐。分段生死當五蘊苦,惑、業皆盡 或斷或伏,離三障故名無障礙。適父本
意故泰然,見子超危故歡喜。二乘之人得 阿羅漢,斷諸煩惱住有餘依涅槃,大乘之 人已入初地得無住涅槃,伏諸煩惱離分 段死,名露地坐無復障礙。
[0750a06] 經「時諸 (至) 願時賜與」。
[0750a06] 贊曰:上喻昔權下喻 今實,有二:初喻授實,後喻釋疑,下問答 是。初中有四:初諸子索三,二父但與一,三
釋成父志,四越子本心。此初也。「玩」者戲弄, 「好」音呼到反,愛也;或呼老反,善也宜也美也。 隨三乘機,皆於佛所,專意希求自乘妙智,
義同於父各索其車。二乘之人離分段死 已得解脫,證於四諦入於化城已名出 宅。專於佛所聞思修習種智,了達求證 諸法名索羊、鹿。菩薩之人依此本論,初地
已上雖離分段,未證解脫不名入城,不 疲倦故不入有餘,不說菩薩入化城故, 入無住涅槃亦息分段死,縱名入城未乖 通理。若爾亦應許上羊、鹿,故知但如初解
為善,已伏煩惱出分段死,亦證四諦,亦 名出宅坐四衢道,求佛妙智亦名於父 索其牛車。
[0750a22] 問:
[0750a22] 三子並出分段,二乘獨稱入 城,大子亦言出苦,應亦得稱入城?
[0750a23] 答:
[0750a23] 無 倦不厭苦,大子不入城,伏惑離分段,亦 得稱出宅。若說入城便無是難。
[0750a25] 問:
[0750a25] 若其大 子不入城者,何故大子上車不入城,中、小 二子入城不上車?
[0750a27] 答:
[0750a27] 厭苦求息中、小入 城,大不厭苦故不稱入,息處故說二,明 大不入城。
[0750a29] 問:
[0750a29] 門外設於車,車中許三種,中 路設化城,何因但說二?
[0750b01] 答:
[0750b01] 二車對大因,門 外三車設,權城對實果,中路化城施。理應 相似,所對別故,施設不同,實應齊也。又種
智彼無,勸學大,門外設三車,有餘涅槃大 不求,中路二城設,設入無住,不名為假,非 化城故。
[0750b06] 問:
[0750b06] 三車俱索,彰希學於智圓,二滅 不希,應不求於苦息?
[0750b07] 答:
[0750b07] 得果自然證滅,入 城不說悕須,妙智必假更脩,出宅故車須 索。又居小得城故不須索,種智未得所以
索車。若作此解,二乘入化城,未得車須 索,菩薩不入城,亦須索寶所,此義可然。 大乘之往寶所理亦須索,對化城而不索,
所以不論,以每專求即是索也。經文但說 父勸令知為諸眾生不請友故。古相傳 云,城為實化息苦所以不索,車是虛指所 以索之。若作此解,車離城而別有,索與不
索義殊車體。古解即城化,城類車須索。又 有解云,車發初機故虛指,城防中退故實 化。此亦不然。何者?初機索車之時已出宅
故。又體不別,虛、實何殊?應說車、城體是何 法。又有解云,城亦應索,化不一途所以不 說,謂下經云「爾時導師知此眾人已得止
息,無復疲倦堪能前進」,即是索城。此乃索 寶所非索城也。雖引此文,義終難解,應 細尋之。應云下文「知其疲懈為化作城」,
即是索也。或解,車喻無餘涅槃,住果未得 故須索,城喻有餘涅槃,住果已得故不索。 若爾,菩薩今既索車,亦應已得有餘、未得
無餘,求無餘故稱索;二乘無餘任運定得, 何須脩索?故但應如前義,所說涅槃二乘 無差別,故羊、鹿應無。
[0750c03] 經「舍利弗 (至) 等一大車」。
[0750c03] 贊曰:此文但與一, 分四:一標與車,二明嚴飾,三顯牛相,四 彰儐從。此初也。佛果牛車以四智中一切種
智為性,即後得智,因車以妙觀察智、平等 性智二智中種智為體,雖五智慧皆是一乘, 今此但取菩提相中種智為體,一切智者寬
狹雖殊三乘共有,其種智者分別四諦各無 量相,非二乘所知名不共德,故經數言「究 竟令得一切種智」,無分別智導此種智車,義
如前牛非正車體,如表、無表雖俱是戒,從 僧受時及後持時唯說無表,表戒一念更不 相續,作白四羯磨和合得故、從僧乞時已
得表故。表雖是本,唯取無表名持犯戒。此 車亦爾,前一大事雖取理智,本智、後智總 為一乘,今者唯取後智名車、本智名牛,不
說於理以為車體,後化城中以真對化,乃 說假擇滅以為化城,說大涅槃真如妙理 而為寶所,各據一義名為一乘,事乘、理乘、
有為乘、無為乘別故。羊、鹿車體已如前辨, 車體既爾,所餘萬德屬莊挍故。若同《涅槃》 及《勝鬘》說,唯取真如以為車體,如何各賜
諸子一車?又寧說有別德嚴相,如何牛駕其 疾如風?如何可言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 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然小、中子亦
出門已,雖未得牛車為說大教,或當定 得名之為與,非時已得所詮智體,如與明 珠未得體,故《勝鬘經》等三種意生身即三子
也。此說初地名不退地。又頓悟者又大乘 因行,從初發心雖亦是車,今取八地已去 不退因行,七地已前猶有分段,故下經云「聲
聞、緣覺、不退菩薩乘此寶乘直至道場」,〈方 便品〉解入即不退轉地故。今取前解,初地已 上離分段死名不退地,名乘一乘,《楞伽》由
此初地已上名三種意生身故。
[0751a08] 經「其車高廣 (至) 四面懸鈴」。
[0751a08] 贊曰:下明嚴飾, 有十:此中有四:一形量,二嚴飾,三攝御,四 珮鐸。「高廣」者形量也,喻佛種智體高三界、
用廣十方,照化俱能,遍法界故。「眾寶莊挍」 者嚴飾也,方德所成智為本故。「周匝欄楯」者 攝御也,御外不入、攝內不出,即四總持,御
諸惡而不生、攝眾善而不散。「四面懸鈴」者 珮 鐸也,周遍四生,說七辨以弘濟。
[0751a16] 經「又於其上 (至) 而嚴飾之」。
[0751a16] 贊曰:此有二嚴: 五高覆,六眾瑩。「張設幰蓋」者高覆也,以 四無量廣蔭群生如幰蓋故。「雜嚴飾」者眾
瑩也,慈、悲、喜、捨各有有情、法及無緣種種 眾行,助嚴飾故。
[0751a21] 經「寶繩交絡 (至) 安置舟杭」。
[0751a21] 贊曰:此有四嚴: 七交絡,八垂瓔,九敷設,十安枕。「交絡」者四弘 願也。凡所脩行皆發四大願:一以此善根
願共眾生,未離苦者願令離苦。二未得 樂者願令得樂。三未發菩提心斷惡脩 善者,願發菩提心斷惡脩善。四未成佛 者願早成佛,願如寶繩交絡諸行令當得
果,勝決定故邪見暴風不能傾損。又《勝鬘》 言「攝受正法攝一切願」。《瑜伽》等說「總有二 願:求菩提願、利樂他願」。「垂諸華纓」者垂纓
也。即是四攝,垂攝四生:一布施,二愛語,三利 行,四同事。「華」音有二:花及華,飾纓以花飾, 或華飾之纓也。「重敷婉莚」者,「敷」陳設也。有作
「綩綖」,「綩」音《字林》一遠反,《玉篇》綩,紘也;紘,冠也。 今應作「婉」婉美文章,「綖」者席褥,應作「莚」字,
《切韻》「綖者冠上覆」,《玉篇》「冠前後而垂者名綖」。 今取文縟華氈之類綩綖以為茵蓐,不知 義何所從,故字應從「婉莚」。古有解言,靜慮
為綩綖,心常安處故。四禪上下異,故名為重 敷。此理不然。《無垢稱》云:「四靜慮為床,淨命 為茵縟」,身語意業皆無貪,發心恒遊處,
常行淨命離五邪命,三業俱爾名為重敷。 「安置丹枕」者,安枕也。古解涅槃能息生死, 今釋滅定能息攀緣,倚之疲解故名安枕,
既安車上明非涅槃,但取滅定。枕有仙丹, 枕之增壽,故名丹枕;無漏滅定亦復如是, 增聖道故。此理不爾。西域無故。謂枕赤
色,內貯綿疊外以赤皮故名丹枕。亦有 解云,體即無漏信等五根,扶持聖者由如 枕故。
[0751b22] 經「駕以白牛 (至) 其疾如風」。
[0751b22] 贊曰:下顯牛相, 有七:一白牛,體即根本無分別智,導引種智 車,如牛引車故。白者眾色之本,如白蓮華
表經,諸乘本故、萬德主故。牛王有三德:一降 怨德,能斷二障故;二端嚴德,眾德莊嚴故; 三運載德,濟度自他故。故喻於牛不說
象馬,馬如大乘俊頴,不比小乘驢車之鈍, 故《涅槃經》云「以馬駕車」,其象以形德大故, 方牛、鹿、羊之形德小,無住涅槃最為勝故,
由此《善戒經》以象駕車。今以牛有三德故, 大乘車駕以白牛。二膚充,正智之中內德圓 滿故。三色潔,三障永盡,戒德具故。四形體姝
好,《字林》「姝」好貌也。《方言》趙、魏、燕代之間謂好 為姝,《詩》云「靜女其姝」,傳及《玉篇》「美色曰姝」,
有作「侏」字,莊也好也。「好」音呼老反,善宜美 也。相好圓明人天敬愛故。五有大筋力,一遍 馳無方,智力圓遍無理不殫。二涉險不疲,
能化十方入生死險無諸勞倦。三逢怨必 勝,破一切障降生死故。具此三義名大 筋力。六行步平正,二理雙證導生後智,怨、
親不二故。七其疾如風,正智體性一剎那中 遍緣法界,大悲所繫內圓眾德外化群生, 無遲滯故。初地以上能速進脩觀空觀有, 不稽留故,性雖捷利然事雍容。此上七
德有非根本,正智之用由之而有,故得彼 名。
[0751c19] 經「又多僕從而侍衛之」。
[0751c19] 贊曰:下明儐從,以 二智為先,萬行、神通、六度、四攝、覺分、解 脫、煩惱利生之法,皆隨之起,名多僕從。又
《佛地經》云「佛有無量天龍藥叉人非人等常 所翼從」,亦名僕從。有解車體唯大般涅槃, 所餘眾飾或性功德、或相功德。其牛體者即
是二智,引於車故。前解為正,如前已非。
[0751c26] 經「所以者何 (至) 悉皆充溢」。
[0751c26] 贊曰:第三釋成 父志,有三:一標富有,二念均平,三釋所以。 此初也。「充滿」溢盈也。種種諸藏有為無為體
能含義,或二藏三藏教能含理,今取所 藏以給諸子。
[0752a02] 經「而作是念 (至) 不宜差別」。
[0752a02] 贊曰:此念均平, 有二:初不應與小,後皆應與大。「今此幼童」 下是假想念也。「無極」者無窮極也。說二種
智名下劣車。由有種姓先發大心名為 幼童。堪當作佛故名吾子。悲心不二名愛 無偏。七聖財飾名七寶車。各自脩智圓,有 為智非一,名其數無量,故應平等為心,隨
根而授,名各與之,普授大乘不宜差別。 「童」音徒紅反。今謂童子,古謂之僕。古作「僮」 字,今謂僕隸。《玉篇》「幼童迷昏未冠之稱」。
[0752a12] 經「所以者何 (至) 何況諸子」。
[0752a12] 贊曰:此釋所以。 「匱乏」盡也。以此一乘假使遍授一佛國土五 道眾生,有性、無性、定、不定姓,尚不匱乏,何
況唯與有大乘性及不定種姓佛之真子,恐 不足耶?
[0752a17] 經「是時諸子 (至) 非本所望」。
[0752a17] 贊曰:第四越本 子心。既言各乘,明知各各自得種智,不同 化城眾共同入。
[0752a20] 經「舍利弗 (至) 虛妄不」。
[0752a20] 贊曰:上喻說實,下喻 釋疑。即是前卷云「汝等當信解佛之所說, 言不虛妄」,謂眾疑云:佛初說三、後但說一,
前後既別,云何佛不成妄語人耶?故此釋 之。文中有三:一問、二答、三印。此即初也。
[0752a25] 經「舍利弗 (至) 非為虛妄」。
[0752a25] 贊曰:下答有二:初 標、後釋。此標也。凡夫離欲伏諸煩惱名免 火難,離三惡趣極苦逼迫名全軀命,未
免人天當於火宅全軀命故。「免」音亡辨 反,黜也,《玉篇》赦也脫也解也去也。今依《玉 篇》。
[0752b02] 經「何以故 (至) 而拔濟之」。
[0752b02] 贊曰:下釋有二:一 免難已非虛,二況與其大乘。此初也。但 全身命出三惡道,生人天中已遇珍寶,何 況免難拔出人天三界火宅。
[0752b06] 經「世尊 (至) 無虛妄也」。
[0752b06] 贊曰:下況與其大乘, 有二:初不得小非虛,不違先意故;後況 得其大乘而成虛妄咎。此初也。初標、後釋。
先心謂假設,許與其三車,今雖不得小,不 違先假意。心境不相乖,故非成虛妄。
[0752b11] 經「何況長者 (至) 等與大車」。
[0752b11] 贊曰:況得大乘, 而成虛妄?
[0752b13] 經「佛告舍利弗 (至) 如汝所言」。
[0752b13] 贊曰:印可也。
[0752b14] 經「舍利弗 (至) 世間之父」。
[0752b14] 贊曰:下第二大段合 說,有二:初合昔權,後合今實,「舍利弗!如彼 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下是。初文有四:一
三界佛有合,二「為度眾生生老」下五趣危亡 合,三「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下見設權方合, 四「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下,依言免難
合。初喻有六:一處所,二家主,三老少,四資 產,五宅相,六戶牖。今合有五,不合戶牖。此 文有二:初一切世間合處所,二父合家主。
「世間」者即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無垢稱》云「諸 有情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故以此二種世 間名佛國土。人為邦本,本固邦寧,光宅天
下故。「父」者生育之義,令諸眾生生長善根, 紹佛父位故名為父。
[0752b28] 經「於諸怖畏 (至) 無量知見」。
[0752b28] 贊曰:下第三合 資產也。此合多田,「怖畏等盡」合斷田,「無量 知見」合智田。怖畏有五:一不活畏,由分別
我資生愛起;二惡名畏,行不饒益有怖望 起;三死畏,由有我見失壞想起;四惡趣畏, 不遇諸佛惡業所起;五怯眾畏,見已證劣、
他勝所起衰惱憂患,謂破家滅亡種種眾苦。 已上合說生死苦果,無明闇蔽癡多增故、惑 業本故。此是苦因,不了去來今,如次配無
明、暗蔽,或迷三寶如次配之。由證理斷 惑永盡無餘,故諸無為斷德圓滿,成就知 見智德滿也。
[0752c11] 經「力無所畏 (至) 波羅蜜」。
[0752c11] 贊曰:下合財富無 量,內德智慧及善巧方便並已具足,到彼 岸故,已上總是合資產也。若依《無垢稱》,煩
惱為僮僕;或依此文,神通外化以為僮僕, 智慧驅策故因說之。
[0752c16] 經「大慈大悲 (至) 恒求善事」。
[0752c16] 贊曰:第四合其 年衰邁。老人之相愍念逾深故大慈大悲, 所作無癈故常無懈倦,凡作皆審思量觀察, 有始有終都無中癈,故務規勝法恒求善
事。此中即說恩斷智德,如次配前三種長 者。自他雙益表久脩因,悲智滿故。
[0752c22] 經「利益一切 (至) 朽故火宅」。
[0752c22] 贊曰:第五合宅 相,亦合多宅,遍三界故。為利五趣示於 中生,故前喻云「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即為眾
生示居生死,示於今身方從宅出,此明 入宅之所以也。亦有解云,利益者即戶牗, 佛為利益故入宅,眾生依利益而出宅,即 一乘教行故。
[0752c29] 經「為度眾生 (至) 三菩提」。
[0752c29] 贊曰:第二大段合 五趣危亡喻,本喻有四:一眾多,二宅朽,三 災起,四子居。今合亦四:一為度眾生合人眾
甚多,二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合宅宇危朽,三 愚癡暗蔽三毒之火合諸方災起,四教化令 得三菩提果合眾生遊居。生老病死憂悲苦
惱,喻四蘊中無常及苦,宅宇危朽一一皆有 生老病死。若次第配宅宇危朽,義稍難知, 或宅壞中所有過失,據實宅朽理通三界,
故配四薀義如前說。今以欲界四相遷流 之過失名顯三界苦,為令眾生厭生老病 死深故,乃說生老病死宅壞過失。不爾何 故諸方災起,通三界煩惱共宅宇危朽,唯
明欲界苦果?「眾子遊居中有大姓」者,名為 長者婦生真子。未發心前名三界子,發心 已後漸得菩提。
[0753a16] 經「見諸眾生 (至) 受種種苦」。
[0753a16] 贊曰:下文第三大 段見設權方,合上喻有四:一見苦悲生,二 示大不希,三思方拔濟,四正說三乘。此合
亦四:初合悲生。第二「舍利弗!佛見此已便 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下,合示大不希。第 三「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
下,合思方拔濟。第四「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 住三界」下,合正說三乘。合初喻中有二:一 悲生,二所悲事。此中「見諸眾生」合悲生也。「為
生老病死」下合所悲事。所悲事中初合苦相、 後合樂著,「眾生沒在其中」下是合苦相中初 明欲界七苦,後「如是等種種諸苦」,明色無
色界。色無色界皆具第八,略攝一切五取薀 苦。明欲界苦有四:一四相交侵,二五欲乖 競,三慳貪燒逼,四諸趣輪迴。前三現世苦、後
一後世苦。又四相交侵即是四苦,五欲乖競、 慳貪燒煮即求不得苦,五趣輪迴中方明愛 別離苦、怨憎會苦并種種眾苦,即是略攝一
切五取薀苦,如是總攝八苦盡矣。此文即 是四相交侵、五欲乖競。前喻中見因火以驚 心,此合中見苦果而悲意,互相彰發皆可
嗟故,前因後果俱逼迫故,皆可悲故,俱可 厭故,對法云「生苦者眾苦所依故,眾苦逼 迫故」。九月十月處胎藏間,如在糞穢坑中
長受寒熱等種種眾苦,生熟藏間如兩山迫 逼,正趣產門其苦難堪,乍出風飄如刀割 錐刺,不覺失聲,廢忘已前所有事業名為
生苦。老苦者,時分變異故苦,身分沈重諸根 熟昧,皮膚緩皺行步軀曲,寢膳不安,起坐 呻吟喘息氣逆,所為慢緩為人所輕,世情
彌篤世事皆息,名為老苦。病苦者,四大變 異乖適故苦,百節酸疼四支苦楚,能壞一切 安穩樂事,如雹損苗頓傷興盛。由此經言
如人壯美王妃竊愛遣信私通,王便捉獲 挑其眼目,截其耳鼻刖其手足,形容頓改 為人惡賤,病苦所逼已是難堪,更為人所 惡亦復如是,此名病苦。死苦者,壽命變壞
故苦,風刀解支節無處不苦痛,張口太息 手足紛亂,翻睛咀沫捫摸虛空,汗液交流 便洟雜落。《涅槃經》言「死者於險難處無有
資糧,去處懸遠而無伴侶,晝夜常行不知 邊際,深邃黑暗無有燈明,入無門戶而無 所處,雖無痛處不可療治,往無遮止到 不得脫,無所破壞見者愁毒,非是惡色
而令人怖,叫在耳邊不可覺知,是名死 苦。」昔雖假之沐浴必歸不淨,昔雖假以 塗熏必歸臭穢,昔時王位財寶榮盛、親族婦 妾萬億,于時頓捨獨往後世無一相隨,臥
置床枕橫尸偃仰,父母妻子 椎 胸哽咽,眾 人號慕披髮拍頭,雖生戀仰之悲終致永 分之痛。或埋殯墳陵肉消骨腐,或有露尸
以施身肉,禽獸螻蟻交橫摣掣,或以火焚臭 烟蓬 [火*孛] ,四面充塞人所嗟傷,悲慟絕聲咸 歸故里,唯餘灰燼獨從風塵,平生意氣獨
處陵雲,一旦長辭困沾霜月,為妻孥而鬪 諍,競財利以紛披,捔名族以結怨酬,爭 榮華而害他命,奄然長逝永落昏途,獨受 作惡之殃、妻子安然恣逸。昔時作惡祇為
妻孥,及落三塗何期獨苦。深可悲哉深可 悲哉!可不誡矣可不誡矣!是名死苦。憂 悲苦惱,《稻 芉 經》云:「追感往事言聲哀感名
為憂,追思相續名為悲,苦事逼迫名為苦, 煩惱纏縛名為惱。」《十地經》云:「死別離時,愚 人貪著心熱名憂,發聲啼哭名為悲,五根
相對名為苦,意根相對名為憂,憂苦轉多 名為惱。」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者,鳥 由食以亡形,人由財以喪命。《無量壽經》云:
「世間之人無田宅而生欲亦憂,有田宅而 慳守亦憂,五欲財利皆悉如是,懼五家之 橫侵、恐四隣之枉奪,所以生苦。」
[0753c28] 經「又以貪著 (至) 怨憎會苦」。
[0753c28] 贊曰:此慳貪燒逼 諸趣輪迴也。已得之財貪著,未得之物追 求,故生眾苦,前之五欲亦即是此求不得苦。
《金剛般若論》中解施七寶滿恒沙界,不如 持經一四句偈云「因財生煩惱,如世界微 塵,乃因持經滅此煩惱,故施財福小持經
福多」。五趣輪迴之苦至頌當釋。貧窮困苦唯 在人間,愛難、怨會通人天,有強力天子入 天宮內,奪其妻子驅出自宮等是也。如
《瑜伽》第四具說諸天五趣等苦。地獄等相頌 中當說,以人天中境界殊妙,多有愛別離 苦、怨憎會苦,所以偏說,應廣引《瑜伽》以注 此處,與非天鬪事等。
[0754a12] 經「如是等種種諸苦」。
[0754a12] 贊曰:上來欲界具有 七苦,現在後世五趣等苦具有三苦,色界唯 有壞苦、行苦,有樂、捨故,《對法》引經「色界
有壞苦」云入變壞心,無色但有行苦一苦 無樂受故。欲界具八苦,上界無前七。
[0754a17] 經「眾生沒在其中 (至) 不以為患」。
[0754a17] 贊曰:下合 樂著,不以比智覺,不以現智知,不驚其 果、不怖其因,不總厭苦、不求解脫,由此 馳流善惡趣間不曾以之為患,譬愚戇之
戲糞壤,若癡騃之墮炎鑪,未以塵坌為 羞,豈以火燒為痛者也。
[0754a23] 經「舍利弗 (至) 令其遊戲」。
[0754a23] 贊曰:下合示大不 希。前喻有四:初思大乘果化,二念大乘因 化,三隨示大乘行化,四無希取大之化。此
合有三,不合隨示大乘行化:初合初喻,次 「舍利弗如來復作」下合第二喻,「所以者何」下 合第四喻。「佛智慧樂」者合身有力,若以机
案頓拔獨覺諸苦。「令其遊戲」者合手有力, 以衣裓頓拔聲聞眾苦,此義意言,且以佛 果智慧及大神通二之妙用,頓拔二乘出苦 來耶。
[0754b04] 經「舍利弗 (至) 以是得度」。
[0754b04] 贊曰:合念大乘因 化。舍唯一門菩薩能出,若我頓授智慧、神 通,為說大因以化二子,捨說三乘之方
便者,二乘器小不能依行得度眾苦,門既 狹小或當墮落。此意亦合密說怖事,無令 為火之所燒害。
[0754b10] 經「所以者何 (至) 佛之智慧」。
[0754b10] 贊曰:合無希取 大之化也。佛慧既深何由能解?二乘智淺故 不悕取。
[0754b13] 經「舍利弗 (至) 珍寶大車」。
[0754b13] 贊曰:下第三大段, 合思方拔濟,有二:初喻、後合。此初也。不用 智慧身力亦不用神通手力,但以言說方
便勸勉濟度諸子,出宅已後方與大車,顯 佛為緣自脩妙行方出生死,故申勸勉,非 由佛力自不修因可得佛故。「勉」勗勵也。 有本作「免」,非此義也。
[0754b20] 經「如來亦復 (至) 佛乘」。
[0754b20] 贊曰:此合說也。攝智 及通,但行方便勸脫三界,佛如良醫應病 與藥,但方便教知欲如何,良醫豈得刀、手 割除腹中之病不與藥耶?
[0754b24] 經「而作是言 (至) 則為所燒」。
[0754b24] 贊曰:下第四大 段,合正說三乘,有四:初勸厭三界,二勸 取三乘,三引已為證,四讚乘勝德。此初
也。「三界火宅」內體也。「麁弊五塵」外境也。勸 離內外之苦,果體勿生貪著,由貪著故煩 惱燒煮苦痛轉生,勸捨惡因,雖有妙果體
內金剛身、外細五塵淨土眾相應起欣求, 而未明說。
[0754c03] 經「汝速出三界 (至) 佛乘」。
[0754c03] 贊曰:勸取三乘。
[0754c04] 經「我今為汝 (至) 誘進眾生」。
[0754c04] 贊曰:引 己 為證。 「保」者當也信也證也。「任」者保也安也可也持 也。與汝當可為保信證明,安可任持言可
保,言終不虛也。「汝等但取勿生疑惑」,三乘 之法實是好法,我為汝保,汝但取之勤加 精進,如世買物無人保信知物非真,有
保買之當知勝物;三乘亦爾我能保之,生 死非真我不能保也。
[0754c12] 經「復作是言 (至) 無所依求」。
[0754c12] 贊曰:讚乘勝德。 初明不同生死,後明乘之勝德。此初也。生 死聖訶、三乘聖歎,生死繫縛煩惱所增為不
自在,三乘無漏故非繫縛乃名自在。有漏 之法名為有依,異熟果依因有、異熟因依果 成,有漏生死勝者人天,可有所求謂三種
求。三乘不然非所求取,無過失而求之, 非無失而不求。三求者:一欲求,二有求,三邪 梵行求。《瑜伽論》說墮欲求者,一切皆為三
種欲生,更無增減。三欲生者:一現住欲塵 生,謂人及知足天已下。二自變欲塵生,第五 欲天。三他變欲塵生,第六欲天。墮有求
者一切皆為三種樂生:一離生喜樂灌灑其 身,二定生喜樂灌灑其身,三以離喜樂灌 灑其身,初二三定如次配之。於不苦不樂 寂靜生處起退求者,極為尠小,故第四定
不立為生。邪梵行求者,謂諸外道求四無 色以為涅槃解脫處故。今非此三求,故 名無求。雖有梵行求,以無漏故,即是無上 正梵行求,非邪梵行求故。
[0755a03] 經「乘是三乘 (至) 安穩快樂」。
[0755a03] 贊曰:下明乘之 勝德,正乘乘已仍以五根、五力、七覺、八道、 四禪、九定、八解脫、三三昧等而自娛樂,便
得無量安穩快樂,豈似生死多諸苦耶?
[0755a07] 經「舍利弗 (至) 出於火宅」。
[0755a07] 贊曰:下第四大段,合 依言免難。三乘分三,一一有二:初法、後合。 此初文也。各有四力:內智性者,因力也,性
種姓故。從佛世尊者,善友力也,佛為緣故遇 佛,不遇佛初必依佛法方得發心名善 友力。聞法信受,作意力也,習種姓故。慇懃精
進,資糧力也,以勤為首攝一切行。依因、善 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專自修行求於涅 槃,名聲聞乘。聞法自行不能化他名為自
求,非不求佛作於弟子。《瑜伽》釋云「諸佛聖 教聲為上首,從師友所聞此教聲,而證聖 果故名聲聞」,聲之聞故,依主釋也。下〈信解品〉
云「以佛教聲令一切聞故名聲聞」,亦依主 釋或有財釋。前通定姓、後不定姓,此求涅 槃者所學之種智名為車體,非以涅槃為 車體也。此文略故下應准知。
[0755a23] 經「若有眾生 (至) 出於火宅」。
[0755a23] 贊曰:此但三力, 略無因力。「求自然慧」者,不求與佛同時出 世,非見佛已方得果故。如有經言「釋迦出
世,五百獨覺從山中出來至佛所」,故《仁王 經》中有獨覺眾,先成道訖後遇世尊,非如 聲聞佛處得道,故名精進求自然慧,能證
道也。「樂獨善寂」者是獨覺義,出無佛世得 能證道,獨自善證寂滅理故。又以此慧深 知諸法因緣者,是緣覺義。故《瑜伽》云「或觀
待緣而證聖果故名緣覺,觀十二緣起而 證果故。」辟支佛者,此名獨覺,此有二類:一 部行,二麟角。初可見佛,後必不見。故《華嚴》
云「菩薩在兜率天,將下生時有十相現,第 三於右手掌放大光明,名嚴淨世界,三千 界中若有獨覺,遇斯光已速入涅槃。若不
入者,佛光力故移置他方諸佛國土,不得 見佛。」明知獨覺滿百劫者成於麟角,不爾 部行。若從聲聞解脫分位作獨覺者,成麟
角喻,可得百劫,時猶長故。入四善根作 獨覺者乃成部行,時餘少故。獨證者,覺待 緣而覺,皆依主釋。
[0755b15] 經「若有眾生 (至) 是名大乘」。
[0755b15] 贊曰:初法說中有 二:初解大乘,後解菩薩乘。此初也。「一切智」 者,觀空智也,三乘同有。「佛智」者,觀有事智,
唯佛獨成。由自覺生此二智故,名自然智, 不待他緣名無師智,或智性名自然智,智 相名無師智。求此知見眷屬力無畏等以
為內德,外能利生愍念與樂、利益拔苦,前 慈後悲。解行弘廣名為大乘,大乘之名如前 已解。
[0755b24] 經「菩薩求此乘故 (至) 出於火宅」。
[0755b24] 贊曰:釋菩 薩乘及喻也。菩薩者三乘通稱。若求於此 加名摩訶薩,是大有情故,餘不得名。無著
《般若論》云:「由與七種大性相應加名摩訶 薩」。求智者菩、愍念者薩,此三乘中各有一種 一姓、三種二姓、一種三姓,定不定姓種類別
故。初後發心得果不定,如大迦葉若不遇 佛應為獨覺,由遇佛故今作聲聞,舍利弗 等思准可知。
[0755c04] 經「舍利弗 (至) 而賜諸子」。
[0755c04] 贊曰:下第二大段合 今說實,中有二:初合說實,後合釋疑。前 喻有四,今但合二:初合釋成父志,「是諸眾
生」下是;後合父但與一。文不合諸子索三、 越子本心。初文復二:初舉前喻,後以法合。 喻中有二:初見子得出其心泰然,「自惟」已 下合成父志,意可知也。
[0755c11] 經「如來亦復如是 (至) 得涅槃樂」。
[0755c11] 贊曰:下合 父志亦二:初合見子得出其心泰然,後合 釋成父志。此初也。以教為門而出火宅三 界險道,以行為門而入涅槃之果,此中但
有出宅教門,不說行門,教亦能入,能入理 故,此但說出不說於入,亦可說言得涅槃 樂即名為入。
[0755c18] 經「如來爾時 (至) 而滅度之」。
[0755c18] 贊曰:此合釋成 父志。子既無差應等與大乘,何有獨令菩 薩得佛滅度,不與二乘?應等以佛大般涅
槃而滅度之。「不令」者無令義,無令一菩薩 得、餘二乘人不得。
[0755c23] 經「是諸眾生 (至) 娛樂之具」。
[0755c23] 贊曰:下合父但 與一,有二:初明車體,後明車德。此初也。 「悉與諸佛」者,二乘不定及菩薩姓,等與佛乘
之禪定、解脫等,一乘莊挍萬善備故,略舉爾 所娛樂之具。
[0755c28] 經「皆是一相 (至) 第一之樂」。
[0755c28] 贊曰:此明車德, 此一乘車所有莊飾娛樂之具皆是。一離雜 染相,一無漏種類,若因若果聖所稱歎,能
生眾生無漏淨妙第一之樂,諸德本故。五樂 之中無惱害樂,無惱四中第三覺法,第四寂 靜二樂所攝,不同二乘羊鹿之車所有功
德,非皆離雜染亦非純無漏,諸聖雖有不 歎生樂,非第一故,此名大乘。
[0756a07] 經「舍利弗 (至) 無虛妄之咎」。
[0756a07] 贊曰:下合釋疑, 有二:初舉喻,後釋疑。此初也。前喻有三:謂 問、答、印。今但總說印可無餘,寶物莊嚴萬
德備故,安隱第一離災障故。
[0756a11] 經「如來亦復 (至) 而度脫之」。
[0756a11] 贊曰:下合有二: 初標、後釋。此標也。
[0756a13] 經「何以故 (至) 但不盡能受」。
[0756a13] 贊曰:此釋也。我 之一乘功德無量,能與眾生受用無盡,但 諸眾生或有有性或有無性,或有定性或 有不定性,或初樂小後方樂大,由是不盡
皆能領受,所以我昔初說三乘今說一實, 故非虛妄,漸誘法故。
[0756a19] 經「舍利弗 (至) 分別說三」。
[0756a19] 贊曰:大文第三結答 也。由上所說道理因緣,於一乘之體分別 說有三教,於一極果說有三因,實無三 體、三果極也。
法華經玄贊卷第五 (末)
[0756a25] 保安三年五月十二日書了,法隆寺僧覺印 之。
[0756a27] 同年十一月四日以興福寺圓如房本移點 畢,覺印本者皆點本也,有相違者以朱出之, 付朱可為指南歟!黑正書本也,此朱不付自
本正故。此點本高名本也,可祕之,即五本交 也。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4 冊 No. 1723 妙法蓮華經玄贊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