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Fahua Wen Ju Ji 法華文句記

Scroll 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文句記卷第八之一
天台沙門湛然

授記品

[0295c09] 一味 心機諸菩薩
故知聲聞品題 翻譯料簡初文淨名三經
淨名彌勒補處兜率 天主諸天彌勒因為 不退天子不退
退眾生諸法賢聖彌勒 如同彌勒無生何以 ?」思益虛假聞名。《

[0295c21] 二諦 通途對於 有無諸佛
授記能所異名中根下來

[0295c24] 初文豈可淨名 方便所得記者
無記未合 記者希望破著得益 三教四門云云

[0296a01] 二諦四教得以

[0296a02] 二諦如下得以

[0296a04] 二三師弟懸記但是 五意聲聞
龍女

[0296a07] 有無 瓔珞無明 菩薩法身究竟
前後。「瓔珞無不 知者四句唯有第三 不必第七不輕中一
四句 不覺不覺 三句初三故知實義
得無無著 通判別圓無著別教功用無著
空觀在於 通教二乘論文 聲聞退應化增上決定
有人決定不然決定 即是定性永不發心經文生滅何須
凡夫經文 聲聞出界根鈍 迦葉方等即是法華
入滅出界:「會理 無不 無名故國名號
不足八相。」 ,《法華:「二乘佛性法身 修行具足。」《
豈可淨土灼然供佛緣覺入聲聲聞佛世 決定性

[0296b07] 總有 世界二者相對
歡喜為人二者初文 。「時眾有利對治菩薩退
小心 第三第四第二 菩薩小人
小人第一義二者 釋疑可見。「眾生第一 不必無生第一義
記者對治中一 為人初一 世界化主 二乘一句
菩薩迦葉初四 六行行佛一行總結國名
數量 國名須菩提長行可見 初一二行一行
行佛一行 長行初一 三句三行一句
目連長行初四一行國名行佛二行 一行

化城喻品

[0296c07] 因緣釋名蘇息權假總結初文 涅槃化作不專禦敵理性
,「權智神力所為, 「,「,「 無實名為」。見思
蘇息引入 醍醐,「故而
權假中立 權智 即世蘇息即為
禦敵對治而言滅度第一義 即世為生 即為見思對治引入
第一義三藏菩薩 是故不論通教菩薩 不同出界大悲
有餘三界機緣 發心通教二乘 惡道別教生死險阻涅槃
」。圓教 不堪未曾涅槃 至今開權乃至
成真寶渚故知 別教圓教可是可是 同意。「故且
開顯無非真實,「觀心 可比三德涅槃 化城從化

[0297a08] 「 正法。《正法往古」,宿世」,不違
正經。「上根 探取 引起中根譬喻幼稚
引用。「別論三時 正經不及處中 藥草信解〉、
譬喻;〈藥草〉、〈化城

[0297a18] 「化城可知中意中文 即是開權開權即是
圓教應知開顯領解後方 聞法授記通有
如今云云 文中古今

[0297a25] 三義初一 所見四行久遠二行 今昔。《一切八相
法華 穢土穢土故知同居 成道不可全同
故知不可

[0297b02] 梵天天華 相如

[0297b04]

[0297b04] 不思議彼此十方 正本四方四維上下 譯者不知梵本次第如何正本

[0297b07] 「相應云云 大小滿意佛說 五味

[0297b09] 「云云三轉乃至 應知應斷
已知不復乃至 不復。「,「 ,「己證。《大論》、《俱舍
大小經論轉法輪同異不可 大同 同異聲聞
所為何故三轉料簡初文 四法三道四法 第三意中眾生聲聞乘
自有鹿苑不同。《大論》、《 三根上根。「 聲聞自有三根聲聞
根性三根諸天?「為生人天通有三義慧根 三慧前後三根見修無學
三道無色轉法輪

[0297b29] 十二行者, 「二者略釋
十二判教 文中十二四諦
能所佛說 」,故云」。無行豈能
不無 從化受者 受者歸化 未盡二輪教行
教行是故教行 十六三根 三轉四十八
唯一 十二。「 法輪能詮
十二十二十二 同名 不定
前後,「 轉法輪見諦三乘

[0297c24] 「不能轉 大小初文不能轉初文
沙門佛法出家佛說不知豈能法輪沙門 外道出家沙門若爾
何故不能」?。「有時因此 一代小乘
一代十二同異初文 開合
二諦中說大小 釋出五味四教 止觀中說三明
十二因緣一者 三世二者別離二果三果俱舍四明因緣
四諦六度初文無生可見。「相生
興廢四諦二乘菩薩但是 離合三乘四教 六度
若爾釋疑二乘 二乘有分阿毘曇 。「寶雲經三乘毘尼事證。「
所以。「 。「俱解脫云云相對念處止觀第十俱解脫具足 定名深妙

[0298a25] 「 相似入佛境界華嚴六根下文分別真實
分別色心種智不出 實相故云真實」。「四千云云 時節諸佛
十六子結緣 如次。《正法入定三十 萬劫」,不知法護所以。「
可知第三 第三 未曾便流轉小時
結緣中間王子 人見釋迦一代教中一聲聞 發心便 如來長遠

[0298b11] 問答對治為人樂欲次第

[0298b13]

[0298b13]

[0298b13]

[0298b13] 龍女。〈法師品時節小乘 六十百劫出界六四大小
猶在權教實教六根五品一世 乃至金光明經一生十地南嶽普賢 六根不出三生
長短自行無端即是 眾生意樂意趣意樂正當 平等不及

[0298b22]

[0298b22] 法華實教何故劫數

[0298b23]

[0298b23] 權實所行時節乃是 應知權教一向婆沙 大乘經無量劫不可
中有如常 不輕四千得度必經塵劫雖然長短
長短何須 時長

[0298c01] 「三乘通教有餘一家 止觀淨名》。有用 教相
多少二乘有餘通人故云通教有餘通人鹿苑方等部通教無生
斷惑。「 故云」。「清淨 具足
煩惱故云斷德正解 故云義通界內 。「四不壞信,《俱舍二十五:「證淨
得法見道 三諦菩薩獨覺無漏。」《四證淨
三諦得法見道 得佛。」從小 鹿苑涅槃清淨一句
信解 便〉、〈譬喻品信解品。「無二入滅
可見。經文無有二乘滅度 定性?「中間第二
中間菩提 不退或是初心不必退聲聞 初小或是中途化城

[0298c27] 「 化城始終隨逐」,何故
隨逐得以 中意方法不同 不合故云」。
相見既是中根 未有大小名為明見 不識
不捨結緣如今中間相遇乃至今日相見得度
中間不無隨逐相見相見一邊大旨

[0299a12] 隨逐 得益無不中意開顯取信 不假不虛
。「二十二 五處開權五文處所故知此前四處四處二十二
一處長行偈頌。〈譬喻長行偈頌。〈 開合長行偈頌
藥草喻開合長行偈頌 二十二但是 開顯
釋迦中共一意領解開顯藥草 開合何不是故

[0299a27] 五百由旬, 「 無明通義
接通。《初地見道 修道應知地前登地 見思大乘迴向
十住界內惑瓔珞:「 不退何處不退十行十方 世界頂法退
法界迴向?」《瓔珞初地三觀現前如何初地 入見道四十一一功用
正入定性小乘 無不故知滅後不可開權
乃是不定申斥 偏廢權實

[0299b15] 「大乘 生死少有無後復合 止觀第七
今文是以生死何故 無餘中間即是方便生死。「有人
因果相當因果 勝鬘》,對於二果四住 即是分段無明即是變易
變易 四住無明止觀

[0299b26] 大論生死肉身四住未盡通名肉身法身 變易法性身
大論正文當代大乘過於龍樹阿羅漢分段 。「有人通教故云
國中難過」,二乘至此 二乘。「他人所立 四百對於三百三百
二乘二乘三百至此 不同應得」。 「六十聲聞六十
百劫。「二乘佛道二乘 菩薩道取證。「 二十二僧祇
二乘二十二僧祇大論》, 接通。「有人不成五百大經萬劫
止觀第七大經 發菩提心三根記為三根
發菩提心大經 發心五百。 「不同
不識 二乘不了界內外教 各別

[0299c23] 「今文 。《二乘化城」,故云 三乘菩薩三乘
不盡 發心涅槃二乘界外五百
不盡故云大經一意一意 鈍根豈可 但是故云一意」。大經
豈可一向界外?「 化城為此 。「界外
中意法華 中意經意 自度化城
即是經意經意在外 聞經?「有人三界止觀其二不待開權
名為輒行四百五百。「凡夫 二障二見水火 二邊五百。「大品通義
知非既是通義二乘一百, 《二乘四百法華 以為五百五百正解中說

[0300a18] 大品大品菩薩 二乘故知 化城引進引進
二乘二乘是故 。「今文云城 開權開權無實何故般若
即是 開權六百 六十百劫」。聲聞六十
餘者可見。「火宅三車二百今文 何故三車化城 二百但是二乘。「三根
三車三乘根性火燒 三車佛道二百佛道 二乘佛果是故
二乘二百佛果佛乘 菩薩佛乘爾前故云」。三藏 菩薩斷惑二乘三百二百
菩薩發大心斷惑 人見佛乘便一概若爾牟尼說法 五百阿羅漢菩薩
蓮華賢聖四十二定品楞嚴三昧智品陀羅尼 不同化主安能 無量無邊不可菩薩
名為摩訶薩

[0300b14] 「何故何故 凡夫三百界外聖人三百 分段界內佛道界外
如何?「可見。「若爾 了義何故而言而言 ?「佛道界內難行
界外法性 了義

[0300b21] 「 二乘總有五百由旬凡夫二乘菩薩菩薩 應當?「菩薩菩薩
非難何故我等寶車」? 三百既得 二乘。「二百云云通教
凡夫出界三百二乘發心 二百菩薩發心菩薩 三百不共二乘
二百別教菩薩凡夫本期 初發心至寶。「大論 辨別通教二乘至於四百
一切一切 菩薩道是故七方便過於五百 通義三乘四百菩薩至此
名為一百。 「五百之內菩薩 菩薩道五百名為開權顯實
菩薩菩薩道故云入佛」。「云云佛道不同然後開權

[0300c13] 「下方不出。「險難惡道導師五百三藏自行
三百導師。「 三藏二乘無人」,據理通教 二乘有人二教
無依二乘。「 導師六根六根分得十六子結緣今日
八方作佛三智五眼三明十力」,便明慧
因分以是故知今昔導師 六根多種導師在此。「 人眾云何不立
故云

[0301a01] 「第二導師結緣導師導師第一因果第二
通途他人結緣權智小時實智開權 王子
結緣退小機欲生 」。通往有餘 通途相隨。「法身大機已滅
未見應佛法身 。「化作一城乃是 故知
故知三輪未嘗。「汝等勿怖 三轉次第化城
轉義何必次第?「至寶今文 菩薩一說他人。 「若爾今文三乘菩薩
入空勝鬘但是通途退 不成一往何者 二乘大經二乘
故且。「他人。「大品大品》、《淨名接通 ,「化城」,;「然後前進
。《大品菩薩即是 二乘淨名而言 接通二乘菩薩不思議
故知從此 別人顯露菩薩二乘
得無不通般若時別人次第次第次第處處 豈但

[0301b03] 「釋出。「 如今正意退一往 具足現在下文
現在開權故知末代 宿。「涅槃中意等至法華涅槃
顯露皆知真實。「大經大同菩提 菩提涅槃初一
既是初發心菩薩 分得六四豈可 一往菩提涅槃
因果至極 至極 生身

[0301b17] 「五百三義 菩提心菩提心 菩提行者起行
大經初文。「得佛二三即是 菩提涅槃使義通 何必應從
寶渚菩提涅槃 初發心三義具足。「下文 得佛今文三義。「
。「二乘一往五百。 「大機可知。「 。「鈍根
一者二者 大乘根鈍教權故云三藏
界外生法定界 ?「云云釋出教權所以教長出界
必須六四 開權豈可 便佛世四十餘年 真實佛滅首楞嚴
?「入佛中文至寶云城中經信解品必須

[0301c12] 「何故下列有無 約法車城
三界三百三界 使三界涅槃使三界 涅槃約法界外如何 即令長者
安得 露地三百 由旬名為
無可何以有無不同約法 故云云城故云執教
教令三教 若爾車城有理有無

[0301c27] 一中 處所不同
運載東西快得安隱樂於中止約法無生智不異通義三乘
菩薩無生智名為不盡 名為知見亦復如是如何 正當三藏二乘 通教不可應知通教
無生解脫人理 相望三藏人理相望菩薩 二乘不得解脫三家
動靜造立故知
使即是即是二義 。「云云 注意

[0302a17] 正解有無三車。「使動靜初文眾生心一者
二者中途中途 發大心佛智翻倒實智 權智
。「云云應須多種有無 開權造作
故知法華非但化城 便化城正意退 同異今文
退還未有 一往退第三。「三車今昔
法華二教三車 正用體外體內 今昔化城化城
說教不可小時 故云至今初設
化作以是聲聞大機說教 云城故知化城三車

[0302b12] 「三車 二果涅槃化名豈非 同異云何中一二輪
大旨便從化譬如幻士幻人 中道涅槃 故知不可聲色
云云

[0302b19] 「 。「使一往 因緣四諦還是能詮
既有還是何故?「因果能詮因果車城故知 何須?「有為無為
能詮有為無為車城無為 權智廣破 五處開權教行人理 不知一往一一
四一如來不知

[0302b29] 「 大導師」,諸人 。「涅槃 文約煩惱生死初文
二乘文約生死中道云云中間名中道可作 空有二邊不共真俗權實大小。「
云云引文

[0302c07] 「退」, 第一中路第三不能 空三昧,《大論:「無相無相乃至
」,觀心釋 一切導師」,五百導師五百由旬所行中路
中路無餘。「止觀第二 三法

法華文句記卷第八

法華文句記卷第八

天台沙門湛然

五百弟子受記

[0302c23] 五百。「五百非要。 「
世界三品上來對治嫌惡默念為人權實第一義 。「上來但是釋疑
悉數。「我等不及中根五時法身中止方便應身如來不及領會
豈能四大弟子之外不及 是故不能」。迦葉身子 如來佛法高深
。「我法 豈不過去佛滿 必須滿對於 五濁開權是故
同類文殊光照東方無餘 。「方便 補處不測不測
過去諸佛過去佛過去佛過去佛七方便偏圓相對論
故知若爾六波羅蜜互相止觀第二。《大品富樓那六度。「可解云云,經文
分明五時 善道不同女人 惡道女人惡道阿閦佛 女人無量壽二種
不同不可 互相

[0303a23] 「第九聞法安養下品生人蓮華 中常彌陀觀音說法法喜食聞法
聞已 不須即是。《第五十善十功德淨名十善菩薩
淨土一一作佛 五經信敬:「清淨平等所謂十善業道 休息休息殺生十功德何等一者
諸眾生無所畏二者諸眾生 慈心惡習四者決斷五者 長命非人無諸惡夢
不畏惡道命終善道 以此善根迴向菩提菩提 無上智菩提長壽眾生
來生。」下去菩薩因時淨土四法具足成佛眾生
同生淨名:「十善菩薩淨土菩薩 成佛眾生來生。」智論菩薩行一行四法

[0303b14] 「 止觀第二文中正意 凡夫外道故云三毒邪見」,出於
小乘二義。「云云 聖者。「

[0303b19]

[0303b19] 居首何不

[0303b19]

[0303b19] 不同各異 不可一準

[0303b21] 「 開權 信解五百領解
在於譬如有人二乘 乘機小機爾時猶大二義 墮落二義幼稚五欲
如法常不輕一句結緣 五品相似故云結緣 厚薄不同無明以為輕重故云
二種」,本來 三教助道猶如方便 第一義膳食便方便
究竟大通 三教及至法華圓頓結緣。「無價真如
因而 故云真如」,故云」。 名為二義
。「結緣具足慚愧信樂方能結緣退 外衣信樂內衣
當時 內衣猶在但是全無親友 即是據此而言

[0303c16] 「起已遊行 衣食寶衣 他國
文中今日 故云。「相望今日 小乘大小故知
非但衣食本土。「貿記作無數必須貿易
究竟 一切貿一行一切不竭貿 無窮功用
華嚴摩尼珠方能解行 相稱具有寂滅忍 首楞嚴自行無量功用 彼此不窮

[0304a02] 「 佛樹道樹 大時往古
周中萬億 豈不大通 法身豈止道樹 便信解不假
文中中間 道樹。「 。「無量佛寶貿
得佛利他

學無學

[0304a14] 因緣初文學無學即世見道 即為對治無學位第一義第一義三教,「
圓教觀心六即之中究竟即無學位名為 即非無學六即
已去學而無學。「云云略舉

[0304a21] 「知識 何為在此總論二百 之上多人
若爾何不 同上之上如何四悉檀

法華文句記卷第八

法華文句記卷第八

天台沙門湛然

法師品

[0304b06] 初文 五法經論 離合有無品名初中
大論釋名 離合有無乃至如下 法師初五法師未有
一二古今稱為五種法經論所立多少不同所以通名法師。 《天王般若:「受持書寫
供養三流四諦憶持 廣說九思修行。」第一 第五第四第六今文第一第五第二
第八第三第七第四流傳廣說 憶持文中,《 中分受持不得憶持
別論品名 大經九品 借以五種法九品
第四廣說十六一分八分 二分十四具足
應從一分即是 通論 品名通義無有一句

[0304b29] 展轉 無非法師安樂行 四行應用
品名前後可知 知者 初三三門
三法一一品名 自行不復 可解品名以此
故知別論 通論互通從化 法師品

[0304c12] 一者如來 一切大經聖行 如來所謂大乘大般涅槃涅槃
三德祕藏三德三德大涅槃大涅槃遍一切處一切法名為
一行三法料簡初文 三法諸法善惡
福慧。「智慧目足 有所慈悲淨名
慈悲四魔界外引證空也。「 釋出慈悲二嚴
翻倒 慈悲何所體用離過
三諦不同次第三諦 三昧無相 不可云云文明五行
一切止觀橫豎 橫豎法門乃至四種三昧一切一切一行

[0305a06] 料簡 一法何故 三法
三法眾說事理二三 說法事理

[0305a12] 三門初二 事理苦果 慈悲門結業
」,空門 第三理即三諦 第三三諦云云多種
圓融通暢自在 多種 圓教」。

[0305a20] 。「法師二字 上來一切以上諸法師法 釋名二種乃至。「因緣
不同即世自行 對治得名 第一義。「多種多種 不可。「

[0305a26] 「今文

[0305a26] 若爾

[0305a27]

[0305a27] 聲聞 無有利他唯有退一分故云未必」。

[0305a29] 五品聲聞 利物大士擯棄
不依淨觀失利安樂行 故云」。「寶塔
分身 流通。「通經著衣後說。 「藥王流通
大士,《大論:「法華祕密 諸菩薩」,如今下文下方 。「七百
。「乃至一念必得菩提遠因不同餘善是故必須諸佛道法二乘
劫數具足 行化。「一句一偈通論 極少一句
別論權實四一義通大小四諦」,安樂行
授記由此成菩提當得意趣是故應須廣明供養
內觀具足止觀》。豈可端拱初心? 「豈可上周 周四記者在此
故云」。「三昧第四 八部次第空行諸天 供養即便供養悉皆同名
三十三天授記品忉利諸天諸天供養供養 記名因陀羅夜摩天
〉,夜摩諸天供養 供養同時同名 淨智拘翼

[0305c07] 「觀心」, 其所名為」,一句 。「云云乃至大師
觀法

[0305c10] 「勸發 諸佛護念德本正定救一切眾生下文四法對開
悟入雖是成本 如下。「橫豎 融通隨喜
雙非雙非不異 雙非一念 一念一心法名一念。「
知見初心深信妙理 知見權實雙非名為隨喜
雙非事理圓融 祕藏。「煩惱可通 性能煩惱
隨喜指向 不二權實故云四法隨喜一心二法
中一 下文」。「一切法 切心一切法名為一心一法
緣故即是 」。皆是佛法佛法橫豎不二

[0306a04] 「下次分別一一心法。「 意根六根。「可見大經
初一正當多聞故且 多聞不知。「第六上下
。「供養瓔珞末香 塗香燒香衣服妓樂 音樂料簡藥王清淨
悲願未有 眷屬中說,「釋論 四法止觀第一故知
弘法內教異義 正教習俗 。「使
得名使得所如來 今日

[0306a20] 「 如來自行 他事照理今日如來
真如。「一如 如來利物境智以為 故知大悲如理如來
。「今日利他行佛。「平等

[0306a27] 若爾供佛何須供佛無罪何須制罪

[0306a28]

[0306a28] 校量 不論福田

[0306b01] 「譬如 初心成壞可知 福田看病第一
難易病人 大聖妙法匹夫 萬民適宜 一準
不然。「如來權實權實稱佛權實法名眾生
常在日用不知不然如來荷擔是故今文權實
權實。《天寶舉人上供天寶 天寶奉獻故云人中
有人西方云天若爾 人中上供即是

[0306b18] 第二長行所持能持利他 所持舉人因果生起故知人法
互相成因。「。「 法華過未以為 法華
故云」。「云云今文釋出

[0306b26] 「三時 大品三時不及法華 華人眾經
在其中嘉祥 餘者?「大品節節五味 安知未曾顯說祕密
。「,《法華 ,《涅槃在後餘黨不難 先鋒不易。「亦即
開權,「亦即即是 故云亦即」。「如來宿」, 」;故障」,不喜
」。通論二乘鈍根菩薩 五千本門菩薩 不識
可見。「 知眾。「四信文中一意三德三法
四信四弘大智故此四信一體三寶一念十戒四弘
理即法身有法有理一體三寶。」 「志願四弘一切法身 般若
具足四法三德 為此他方?「初心荷負色身
宿乃至不淨得道 法輪入涅槃止觀第七化身八相四相
即是法身四處有法全身舍利論證生法 二身。「云云釋出四相生身
釋迦多寶法身二者方便法身 法華一實法身四教五時 故知法華法身全身
無餘人為 色身
阿含》、《婆沙》?故知 法佛宿不知所持法身 十七堅固舍利身界不受堅固

[0307a10] 「止觀第六二度大論一實 。「二種,「
。「 正意一如實智菩提因明。「真如
為了修得正因正中 正因中正 即真真如」,
即此唯有世法不能二乘不能即是 發心道中道中
分之已去為了名為妙覺名為道後

[0307a24] 必須二重 無力
。「通觀 三藏。「法華佛性不同 故云次第」。淺深不同
故云」。,「三藏教 三藏 四教
止觀四教。 《一切四教華嚴 有人五家四解三家五時
不盡次第漸教 初二及第第三 大品淨名五時
法華 故云遠近以前 五時法華
是故 四解 法華佛果
清水故知 二師約法遠近清水法華實教道理
。「和會以前 清水五時 其後法華
開權法華二義 漸教三教 約法華中 第五
第五遠近是故 不可

[0307b27] 「 他人文中遠近遠近
菩薩二乘佛果 故云未決

[0307c02] 般若 何故古來般若阿耨菩提 大旨
二義菩薩二乘開權 般若問答般若 生法權實
病人。「病人般若 新發心菩薩。「由此 菩提故云」。最勝
不共法華故且」。故云法華 不異般若開權左右異名法華般若般若
異名所以通論不共般若法華 種智不帶不無同異。「菩薩
約法以為 開方便門所以料簡大旨流通
光宅光宅 廢除即是不成 鹿苑故知消釋不容易
之一便嘉祥:「二種 方便二種真實」,方便 二種方便方便門
。《方便力 三乘」,何嘗今文五七 乃是。「
西方便 稱為方便 方便品
方便力示以三乘」,古人 立義采用。「有人十二 十二部。「
方便故知 解開 光宅

[0308a09] 「方便假設 二門二門 未有通約
體外實相 實相第四六十七
樓閣中有船師婆陀 一切海法。」「二門法體今昔
實相 真實實相 二義名門
方便 真實相對論。「二者下次即為本意
菩薩三教 法華是故 豈能方便實相
方便真實河西實相 對方便方便 。「無礙
全體一切 得名遍一切處無非 故云不二
」,法界法界不同 方便使方便 若非實相方便無由故知
一實得名原罪無不。「劉虬 真實方便方便
二門劉虬 他人方便
混亂雖然多言 不如守一 方便品五時三轉
開權故云 故云。「乃至
先例不得說文 第二非一 雙非
雙非雙非非一 一門第三可見不得
勝鬘

[0308b26] 一門 三門初文破門
三通一句 不通 何不使至今不通
。「至今得以不知體內體外是故本意
本來而言是故故知一門不可三門

[0308c08] 若爾,《何故開方便門」?

[0308c08]

[0308c08] 得名 豈非閉門何妨
。「散心 應知。「云云
立義

[0308c16] 「方便四句 自有?「
具有四句寄名 下次名義,「方便
名下 方便實相先例中論引證實名實義。「
。「即是 義門一邊實義 不立

[0308c28] 「得以方便真實 便真實四句?「 一門
三門。「 權實 名義相對
名義法體相對 因緣下修性相初文
一句一句。「 開顯今昔
不得互通三通 ?「 不成 三家之一非一

[0309a14] 一佛乘分別」, 汝等所行菩薩道」,
之一即為之一乃是 故云分別」, 故云菩薩道」,
一家即是 一家故云」。
開成還是三家之一即是 之一之一故云 」。故知體外
之一之一 下文因緣 相異開顯因緣因緣感應化儀修得

[0309a29] 因緣下修 。「自性即是 因緣
之一 因緣之一因緣 一中一中
因緣之一自性 之一」;因緣自性」。
可知文中 是以 是以根源一家教門費心

[0309b12] 十五 亦復不知何者何者相如 今文十五但是方便悉皆
文解釋中有 方便品智慧同體 種種」,
大乘唯有一門不專 。「三界豈可 門外三界
門外分為 門外前者並不相應。「
門外 不可之內。「甘露門大小十方如此不知
大小今文開門不為 解門不為 ?「一切世間
開顯古人資生 方便真實 五乘?「若非小乘
資生別教二觀方便 有門一切無非通途

[0309c06] 「 三法不懈怠然後故知觀行初二 以利於相似任運妙音
遍滿三千不待三法相望 慈悲一中,「 如來下標柔和一中,「
般若 菩薩 涅槃弘經弘經
我室 何謂弘經?「安樂行下品
方法。「上文上文 。「五事利益第一化人

法華文句記卷第八

法華文句記卷第八

天台沙門湛然

見寶塔

[0309c29] 見寶塔」,下文 世界有無三世不同歡喜 世界普賢
。「 法華經 三身菩提
因果古佛分身。」華嚴經 菩薩菩薩因果但是 十方為主
分身眷屬而已文中諸菩薩」,存亡古今 不滅微顯
故云見寶塔」。古佛 古今不生未必 一往滅佛
不滅不然古佛現示不滅釋迦不生不生不滅並坐 分身舍那
他人大眾 大旨之後凡夫
中論觀法末代鈍根佛世當機觀行釋經後學
有人古佛分身何故 寶塔 多寶分身不一假令
豈不應現十方非一分身一身 多身非一古佛
不二 。「明顯三世諸佛 法輪法華出世經文
支徵。「瓔珞為人校量為生 。「第九供養舍利:「 供養生法校量
供養一佛舍利滿四天下 供養生身色身舍利 滿大千供養色身不如供養法身 有色身故。」知見不及聞經
聞經有法身故偏圓法身 不等。「大乘頂王經方等 頂王經未見
不等舍利 生身

[0310b15] 「對治。「說經正經。「 不二第一義。「
。「」,南嶽三身 報以。「不合,「。「巍巍。「應身
。「即此南嶽三身 多寶法佛不可 應身三身故知多寶法身
。「表示釋迦 故知經常多寶 表法三身多寶不生
往昔滅度全身 常住不移表法釋迦二身 表報分身文理
境智。「三佛不一 不一 不異三相不一法體
不異不異 不一道別不一不異總而言之不異
不一。「見寶塔云云文明

[0310c08] 教本釋出
同異顯密
真實大慧 多寶證詞初文無非 流通
初文重述從略 真實」,處中 非唯周中四一
不出實相處中八不 第六中論。《中論八不歎佛中經八不
故云。「 流通真實

[0310c24]

[0310c24] 何不

[0310c24]

[0310c24]

[0310c25] 若爾何不安樂行、〈

[0310c26]

[0310c26] 法師人法師弟 處所天龍化人 多寶
達多流通 流通未有 安樂行安樂行 〉。

[0311a03] 大慧,「真實四一 大慧大慧 種智前已不共般若
同異釋論 般若大慧妙法 一分
明本 見佛見佛
略舉一部故云 妙法。「久遠
三世故云神通」, 故云音聲」,誓願不休未來以此 名為」。

[0311a18]

[0311a18] 大慧真實」, 聞說

[0311a19]

[0311a19] 無理從此真實故知 即是

[0311a21] 空中,「 方便修得 明本觀心釋
」,皆可修習柰何章疏 故此行解文理二義 道者
盤桓頂戴 三身得法得法不獨法身故云境智
」。「,「境智報身,「釋迦 ,「應身,「分身多寶三身
普賢引證皆是方等大乘

[0311b05] 有人分文十六 彌勒廬山。「 云云上下文相分
分文光宅 意言 釋迦釋迦自說
開權流通所以以此 不知一代 本名何須 表意分文。「
七覺七聖財七聖財深淺既是佛塔 證實並用七覺七財
何況修得七覺修得 七寶能所 。「五百
萬行一行一切 因果一切 具足一切 無不莊嚴
名為莊嚴。「第一義空無明第一義空無明第一義空
無能無能故地 。「種種定慧 定慧止觀中說
無量慈悲故云龕室」。 長者中說。「果德
萬行莊嚴 。「四面四諦四諦四方 四面四德而且即是天然
修德。「平等,「大慧。「以至 眾生大慧。「如是
如是,「一如法相歎佛 ,「根性第五不差

[0311c12] 「 第二東方 本緣
。「比丘四眾 說法。「多寶

[0311c16]

[0311c16] 十方世界 不得開顯開顯發願 發願佛道不同發願 諸佛成佛不得
始發

[0311c20]

[0311c20] 不同 皆是隨緣 後方發願。「三變淨土

[0311c23]

[0311c23] 楞嚴三昧何以 三惑

[0311c24]

[0311c24] 成果果地事用楞嚴 三昧因時法界背捨 三千化佛事宜附小大論
故云自在勝處 廣普一切三千三惑楞嚴
不妨一一三惑三昧論功乃是而已與欲不必全同中法故云
多寶願力諸佛 故此諸佛 侍者問訊與欲侍者
說欲。「若干諸佛與欲 大空十方一切諸佛二十 :「南方名曰金藏諸菩薩
北方世界釋迦牟尼大眾說法憍慢 使
大菩薩恒沙諸菩薩偈讚 。」《大品千佛開權 使諸佛諸佛與欲有人
分身何故處於 開權入寂 分身有所故居
釋迦不久 不須。「爾時釋迦 開權多寶
佛身 開權見佛有人 本文在下

[0312a25]

[0312a25] 本應 本門釋迦舍那何以

[0312a27]

[0312a27] 不然舍那 遮那釋迦舍那 文本

[0312a29] 《》「加趺坐,《法華:「三身 」。「法師品
第二分身上文次第初三 大樂說欲一行
四行諸佛四千不及不必 止觀第一俱舍》、《報恩乃至
十二部大小說法 小六神通為難有頂」, 不得故知
不易。「能持佛身三身

提婆達多

[0312b15] 觀心因緣通語 故云

[0312b16]

[0312b16] 惡人出世感應

[0312b17]

[0312b17] 無量不敢

[0312b17] 「從事

[0312b18]

[0312b18]

[0312b18]

[0312b18] 見者己身 即世作善即為作惡 對治第一義

[0312b20] 「 理順圓教三教圓教 即是三教逆順
生病,《大經提婆達多破僧」。《報恩 :「有人提婆達多惡人阿鼻 無有。」《:「提婆達多不可
思議修行如來。」舊章 定林寺 于闐國梵本瓦官寺沙門
永明十二月 滿法師講經 天下
西天沙門真諦重譯 寶塔正法》,西晉 梵本不無
公文嘉祥三義度量一者外國 相傳流沙未見 流沙二者譯經
》、《百論不然西 豈可正文一品 寶塔提婆
何以今文真諦重譯 南嶽真諦重譯不虛何妨 未有以此契經
嘉祥三義不可法師:「不合 ,〈授記〉、〈調達學無學 神力。」若爾于闐
法意若爾何不學無學無學二百學人 提婆達多安置

[0312c21] 「 法師三月十六慧遠 弘始十年二月不同未可
追尋竺法護太康元年八月十一 十一正法」,聶道真錄沙門咸康元年
方等法華」。外國沙門 甘露元年七月交州沙門釋道 筆受法華三昧」,
:「 。」「便
法師一者 即是正宗一者歸真上根二者中根窮通
中根領解四者 化城授記讚揚行李法師品如來 使無生多寶多寶不滅釋迦
不生多寶釋迦不滅 不思議壽量品彌勒壽量
稱揚隨喜 名目 十八生起有眉目無妨
因果 ?「四瀆云天大同。「提婆 達多五逆,《俱舍:「
和合僧出佛身血」。破僧」, 目連緣中止觀第一。「出血 舍利弗:「往昔
財富須摩提命終 異母耶舍須摩提設計 便
有所論說即可將至 懸崖 [/] 即便命終 舍利弗爾時長者大王須摩提
異母調達以是因緣無數 餓鬼 [/] 山地緣故 耆闍崛山經行提婆達多
耆闍崛山佛母出於。」 興起行經》。阿闍世
第三可見經論。《俱舍業品:「業障語業虛誑殺生加行無間
一劫比丘分以為 破僧。」調達 毒爪方便方便
同類五逆無學 菩薩聖者聖者羅漢 同類和合破僧同類破壞
出血同類不以毒爪同類方便同類。《入大乘論提婆達 世世云何而言大菩薩?《
若是云何世世 西步步五逆 因緣。「前題
。「來意嘉祥全無 所以。「可以云云敘文 大士十方弘經乃至宣說
法華經》,乃至一切大乘文殊發起

[0313b24] 「,《大論十五二十一六度一一 顯著分為非一次第
本文取捨 義門大小證據不知何者 所行具足一家
四相本行初三略釋分別十善以為六度以此六度屬世世間十善
分別戒經文中 對治相生行次果報具足端正
精進。「》、《華嚴》。 「下屬圓教 第一義波羅蜜初心一念
具足一色無非十度。「華嚴 初心華嚴 地方
念念開合 止觀第七念念 一行一切之謂
般若校量恒沙實行 法界不然 可以三事以次出生 六度上下略釋
隨事各別但是現相 彌勒文殊種種 五乘菩薩六度,《藥草
菩薩位不語行相 分別功德略舉五度校量 正意無行中經
使一切 會入一乘

[0313c27] 「三十二相修得 在教道者但是不須 如下龍女歎佛安能
止觀第一見相發菩提心 今文四相 實相圓教不等
」。今文大論》、,《法界次第 同異二相足跟萬字
次第,《法界次第中有津液二相今文八十種好不同 經論

[0314a09] 「化生不同 四生化生諸天化生 忽然藥王
:「淨德王家忽然化生」。「亦稱 蓮華在華 。《大寶:「菩薩成就八法
諸佛蓮華化生一者乃至失命 二者化人三寶安置一切 菩提心四者梵行五者形像 眾生憂惱貢高
自謙他人。」經論隨宜假使一切經 蓮華今文功德超過
本緣各別。「云云 今文

[0314a23] 「爾時文殊第三有人 在座云何來者凡情
何在一期 菩薩 文具 至此

[0314a29]

[0314a29] 三千之外四百 大海文殊何故云海

[0314b01]

[0314b01] 不思議三義一者天人 大海二者 龍宮不動不動所居
不變何不無緣 有緣不思議宛然 不見但是文殊
亦即淨名 使往來」,使往來 不移故知應有
無緣所以 成規使所見不同來往 菩薩化儀

[0314b13]

[0314b13] 何故

[0314b14]

[0314b14] 彼此功力 教益不來 利物何須故知未必
不見不見不來灼然淨名大眾 如故

[0314b19] 中文龍女不出 弘誓定慧。「智慧,「深入,「 ,「功德下行下去
應知龍女作佛

[0314b23]

[0314b23] 不捨分段成佛即身成佛龍女成佛云何

[0314b24]

[0314b24] 龍女 成佛實行 權實徒然 六根得無
生忍神變現身成佛 無生豈不捨受 至此 亦復如是如此必須權實不二
釋疑

[0314c03] 不必一向 龍女得無體用 權實二義
他人十地不能



[0314c09] 勸持不及 世界為人八十對治
第一義意言 有請 領解發誓。《姨母,《本行
:「釋種善覺淨飯王兄弟淨飯王摩耶愛道。」摩耶 命終忉利天愛道故云姨母

[0314c18] 問答安樂行 大德不能弘經我等是故安樂行品
所行若爾初文 菩薩惡世 忽聞時眾

[0314c23] 孤起諸菩薩弘經即是 弘經法師品中說
。〈寶塔,〈達多 釋迦即是故云身為床坐。〈即是惡世,〈安樂行
故云忍辱 弘經無軌無軌弘經赤身 不虛

[0315a02] 初十 初一總論時節 ,「我等
著衣初一通明 一行增上慢 增上慢故此
第三以後後者初二第三文中寶雲經第六阿蘭若第五

[0315a10] 釋名,「。「 文中有事 正行次方初文阿蘭若
不遠便於乞食樹陰 淨水險阻 所聞 (云云) 。大臣長者
善來善來住處 獨自種種 安慰說法不樂廣說 (云云)
蘭若蘭若調 煩惱自舉無諍未知端拱 輕倨師友傲慢王臣無識
使寒心羅云空生 德安 賓頭盧
禪師起居適時安得 。《十住婆沙蘭若比丘乃至五十 止住乃至十二頭陀十法不然

[0315a28] 「出家 割愛五分正則 小乘大教
以此三學可以 出家蘭若。「雖說 其所勤行
名相三學三學三學三學通經當著 正法三學方名
不行不行安行定慧 五分

[0315b09] 三明意中 阿含第五比丘第三相應舍利子相應品
水喻經:「給孤獨舍利子諸比丘五陰云何?」 三業第五五者三業
三句 即是即是不得
三句或是隨機文中惡口
納衣不善 」。熱身
不善掬水不善得到 名曰。《
為止 止渴。「婆沙第八
,《第十揵度智品問曰云何觀察名句身等 答曰
阿字 名為阿字即是西 成名 名為卑陋稱讚甚多
尸羅羼提端正 波羅蜜。「 名為
發遣發遣即是 即是早來即是世人前後
聚積。「一界屈曲意思行蘊法處法界分所 婆沙四句三假
對於無自性成就性相 方名既是有執受 執受大種有情非有情可意
不可有情發音聲名有執受眾生 語聲拍手 名為執受執受中有所謂
語聲執受能詮 既是有執受有情不可但是 之一成名
八方云何一中念念不住分色。「 既是
可知。「成就成名 因緣念念不住因緣
。「一字相續。「 相待。「通教故知婆沙 一一便
止觀入空無生

[0316a06] 「十七凡聖 三受第十:「 過於異生聖者
三受。」五受五受 五受三受樂受樂受 苦受生苦不苦不樂受聖人不以
凡聖婆沙分別 六道十界不同。「 圓教。「念佛法界故云
念法 五受應觀三受故云惡行。「

法華文句記卷第八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4 No. 1719 法華文句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功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