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ofa Lianhua Jing Wen Ju 妙法蓮華經文句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十上天台智者大師說
[0135b05] ◎從「餘失心者」下,譬上非滅現滅。上有二: 一、不久應死,譬上非滅現滅;二、諸子醒悟, 譬上唱滅利益。又唱死之由,由子不服,譬
上薄德見佛常在但增憍恣。上現滅中有 二:一、本實不滅,二、非滅唱滅,不出現滅之 由由,亦是唱滅利益中。今譬不譬第一,而
明現滅之由,正由眾生薄德見佛不修行, 即是不肯服藥也。「我今當設」下,正唱應 死,譬非滅唱滅。此中明衰老為二:一、擬
宜去住,譬上住有損、滅有益;二、「即作是言」 下,唱應死,正譬現滅化期將竟也。「死時 已至」者,當入涅槃也。留經教在,故云「是好
良藥今留在此」。「復至他國」者,即是此方現滅、 他方現生,上文云「願在他方遙見守護」,即其 義也。「遣使」者,或取涅槃中大聲普告為使
人,或用神通,或用舍利,或用經教等為使 人,今用四依菩薩語眾生云佛已滅度,但 留此法我今宣弘,汝當受行也。後時眾生
若無四依傳述經法,豈能自知佛已滅度? 故用四依是使人也。二、「是時諸子」下,諸子醒 悟譬現滅利益。上文有二:一、明損益,二、釋
損益,今但譬得益。此中「自惟孤露」下,明滅 後得益,如優波笈多所化之流也。又為二: 一、現滅利益,二、是未來機感。良由滅後眾生
醒悟服藥修行以作因緣,能感未來應化, 如《遺教》云「其未度者作得度因緣」;亦有現 得感見,《普賢觀》云「精進苦到得見釋迦分
身、多寶、東力、善德等及七佛世尊」。第三,「其父 聞子悉已得差」下,即是未來益物威猛之力。 父聞子差即機咸使見之,即是起未來之
應化,方將形聲兩益也,如文。從「諸善男子 於意云何」下,牒不虛譬,明三世利益不虛 也。從「佛言我亦如是」去,明合譬也。「成佛已
來無量劫」者,合過去世也。「方便力言當滅 度」,合現在世也。文略不合未來,亦無能說 我虛妄,合益物不虛也。
[0135c11] 偈二十五行半,頌 上法譬。初二十行半,頌法說;次五行,頌譬 說。上法說有二,今頌亦二:初十九行半,頌
三世益物;次,一行,頌皆實不虛。初四行,頌 過去世益物為三:初一行,頌上成道已久;次 「常說法」下,第二,一行,頌上中間益物;次「為度
眾生」下,第三,二行,頌上住處。次「眾見我」下, 第二,五行,頌現在。上文有二:初二行半,頌 非生現生;次「我時語」下,第二,二行半,頌非滅
現滅。次「我見諸」下,第三,十行半,頌上未來。 上但寄「常住不滅」四字,今頌則廣。文為四: 初「我見」下一行半,明未來機應。次「神通力
如是」下,第二,四行,頌上常住不滅。「常在靈鷲 山」,此謂實報土也,「及餘諸住處」者,謂方便 有餘土也,即上餘國義也。「天人充滿」者,三十
心是「人」,十地是「天」。「擊天鼓」者,無問自說也。「曼 陀羅華」者,說賢聖位也。次「我淨土」下,第 三,二行,明不見因緣。次「諸有修功德」下,第
四,三行,明得見因緣。次「汝等有智」下,第二, 一行,頌上利益不虛也。
[0136a01] 次,五行,頌譬,為二: 一行頌開譬,為三:初一句,頌過去;「為治」下 二句,頌現在,不頌未來也,「無能說」下,第三,
一句,頌不虛。「後我亦為」下,第二,四行,頌合 譬。上合中本不合未來,今初半行頌合過 去;次「凡夫」下,第二,二行半,頌合現在;後「每
自作」下,第三,一行,頌合不虛,開三顯一、開 近顯遠,欲令眾生速入佛道,此事必得不 虛也。
釋分別功德品
[0136a11] 佛說壽量,二世弟子得種種益,故言「功德」, 淺深不同故,言「分別品」也。此文是本門第 二授記段,論分此文,有法力、修行力。法力
者有五:一證,二信,三供養,皆如今品,四聞法, 如〈隨喜品〉,五讀誦持說,讀誦如〈法師功德品〉, 持者追指〈法師〉、〈安樂行〉、〈勸持〉三品,說者如〈神
力〉、〈囑累品〉也。修行力者,苦行力如〈藥王〉,教 化如〈妙音〉,護難如〈觀音〉、〈陀羅尼〉,示功德如〈妙
莊嚴王〉,護法如〈普賢品〉也。光宅云:「一約功 德門,記其行進現在修因;二約智慧門,記 其損生未來得果;三明外凡發心,夫授記
通因果,此三通是授記耳。下八世界發心,應 在初列,以外凡聞經發心住三十心;三十 心聞經始出內凡登於初地得無生忍;初 地聞經進入二地得聞持;二地聞經得入
三地,名樂說辯;三地聞經入四地,得無量 旋;四地聞經入五地,名不退;五地入六地, 名清淨輪,小千已去約損生門授記;七地
已斷無明惑,惑有九品,能為九生作因;從 七地已上,果報無有期限,難可得判,但 斷九品煩惱為言。煩惱品數百千萬種,今
約一種九品作義。七地所斷,作下上二品, 乃至十地所斷,亦作上下二品,金剛心所斷 作一品,六地聞經登七地下忍斷一品,所
餘八品在,為八生作因,故云八生當得菩 提。七地上忍復斷一品,即損二品生,餘七 品為七生作因,七生當得菩提。諸品例有
上下,一品盡損一生,文略,故從八地乃至 四生,餘有一生,即金剛心斷之法也。」《法華論》 云「得無生忍者,謂入初地證智,應知從
八生乃至一生得菩提者,謂諸凡夫決定 能證初地隨分生及一生則證菩提。菩提 者,離三界分段生死,隨分能見真如佛性,
名得菩提,非謂究竟滿足菩提。」今謂《論》前 深後淺,光宅前淺後深,二彼相拒世孰判之? 夫無生法忍經論不同,迦旃延子明五法
成就獲不退轉,六度菩薩位也;須陀洹若智 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者,三乘共位也;登初 地得無生忍者,別菩薩位也;登初住得無
生法忍者,圓菩薩位也。皆聖教明文,不可 參濫。又《淨名》「近無等等得無生忍」,《仁王》云 「至金剛頂皆名伏忍,亦名寂滅忍」,蓋是別、
圓。地地,通途之意不可定用。即光宅以發 心為內凡,三十心位為無生忍,是初地,皆 別家名教非通家門戶;從初地至六地,呼
為福德門,《大經》稱有為有漏,名聲聞僧,則 通教意耳;七地已上斷九品生因者,小乘大 乘得入位人,誰不斷惑未足定判,若言
七地斷無明者,非通又非別,乃是別接通 意耳。光宅游漾,不會今經。天親以發心為 無生忍,從八生至一生,凡夫決定斷果報
生盡得入初地,獲無生忍者,專據別義, 亦不會經。
[0136c05] 今分文為三:一、經家總序,二、如 來分別,三、時眾供養。
[0136c06] 總序如文。
[0136c06] 分別者,佛 語圓妙,不可用權位釋經,故上文開示悟 入佛之知見,今本門增道損生皆約圓位解 釋。下八世界發心者,六根清淨人,初入十信
位也,故《仁王》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 界苦輪海」,即此義也。得無生忍,入十住位 也,故《華嚴》云「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得如來
一身無量身,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即此 義也。得聞持陀羅尼,入十行位也。得樂說 辯才,入十迴向位也。得無量旋陀羅尼,入
初地也。得不退,入二地也。得清淨,入 三地也。八生,入四地也。七生,入五地也。六 生,入六地也。五生,入七地也。四生,入八地
也。三生,入九地也。二生,入十地也。一生,入 等覺金剛心。若論增道損生,不如光宅斷 因生之生,不如天親斷果報之生,但約智
德論增、約斷德論損,約法身論生、約無 明論滅。例如《大經》月喻,從初一日至十 五日光色漸增,從十六日至三十日光色 漸減,約一月體而論增減,喻約法身而
論智斷。或可一人一時有八番增,或可一 世,或八世,或無量世;或可一念,或可八 念,或無量念;或可眾微塵數,人亦如是,是
故不可以因生果生局之,不可離張智 斷釋之。然本門得道數倍眾經,非但數 多又熏修日久,元本垂迹處處開引,中間相 值數數成熟,今世五味節節調伏,收羅結撮
歸會《法華》。譬如田家,春生夏長耕種耘治,秋 收冬藏一時穫刈。自《法華》已後有得道者, 如捃拾耳。
[0137a06] 三,時眾供養者,聞深遠法得大 饒益,欲報佛恩而設供養;亦是寄事以表 領解。上迹門,菩薩亦悟而大事未畢,所以不
陳;本門既竟,彌勒總申領解,明諸菩薩執 持幡蓋次第而上至于梵天。幡者轉義,蓋者 覆義,地者始義,梵者淨義,智斷番番轉,慈悲
番番覆,高下深淺不失次第際于梵天,表 諸菩薩增道損生,鄰于妙覺極於極淨。若 作天親解者,只得初地一番,豈得與此文 會耶?
[0137a15] 偈有十九行,分為三:初,二行,頌時眾 得解;次,九行,頌如來分別;後,八行,頌時眾供 養。「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者,揀異二乘有
量故言無量,妙因所感故言清淨,無障礙 土故言果報,異二乘無報也。「聞佛壽無量」, 此文定判為無量,何得用舊解有量?
[0137a21] 南師從偈後長行下,屬流通段,引上迹門 文殊現在亦是流通;北師以四信弟子現在 聞經,判屬正說,從「又如來滅後」下,乃是流
通。二家盡可用,今且依南方。
[0137a24] 從偈後凡十 一品半,分為二:一、從此下至〈不輕品〉,明 弘經功德深,勸流通;二從〈神力品〉下八品,
付囑、流通各復有三:此半品及〈隨喜品〉,明 初品因功德,勸流通;二從〈法師功德〉,明初 品果功德,勸流通,〈不輕品〉引信毀罪福,證
勸流通;後三者〈神力〉、〈囑累〉,囑累流通,〈藥王〉 下五品,約化他勸流通,〈普賢〉約自行勸流 通。生起者,現在聞經得真似兩解益如上
說,若直聞一句而生隨喜,如現在四信格 其功德,未來無佛恐人疑福少,故說滅後 五品功德也。因功德微密,未若果功德彰
灼,故說〈法師功德品〉;因果雙舉,未若引證 分明,故說〈不輕〉;雖舉往人,未若現變,故 說〈神力〉;雖示神力,未若摩頂付囑,故說
〈囑累〉;雖通途囑累,未若示其要術棄身存 道,故說〈藥王〉;雖誡能化,未若誡其所化, 隨聞法處應生佛想,故說〈妙音觀音〉;若初
心弘經,既無神力當依內禁,故說〈陀羅尼〉; 復須外護,故說〈嚴王〉、〈普賢〉,聯翩重疊使大 法弘通耳。
[0137b15] 就偈後長行為二:一、現在四信, 二、滅後五品。云何四信?略解三人、廣說二人、 觀成一人、信通四人,故言四信也。四信者,
一、一念信解未能演說,二、略解言趣,三、廣 為他說,四、深信觀成。初、一念信解,有長行、 偈頌。長行有三:一、舉示其人,二、明功德,三、
位行不退。今釋一念信解者,謂隨所聞處 豁爾開明,隨語而入無有罣礙,信一切法 皆是佛法,又信佛法不隔一切法,不得佛 法不得一切法,而見一切法亦見佛法,即
一而三、即三而一,亦是行於非道通達佛 道、行於佛道通達一切道,不得佛道一切 道,而通達佛道一切道,無所有而有,而有
無所有,非所有非無所有,如門前路通達 一切東西南北 [巾*畫] 無壅礙,眼耳鼻舌身意,凡 有所對悉亦如是。無疑曰信,明了曰解,
是為一念信解心也。若坐思惟,隨所思惟 豁然開悟,通達三諦亦復如是,如是信解 名鐵輪位。又一解,未是具足鐵輪,乃是十
信之初心,其人未得六根清淨,故非鐵輪 正位也。次格量者,先、總論無量;次、格量多 少,為二,初舉五度為格量本,般若即是 今之正慧,故言「除般若」也。
[0137c08] 問:
[0137c08] 既離般若,則 五不名度。
[0137c09] 答:
[0137c09] 皆為求佛慧盡施戒邊,亦得 名度,蓋次第意也。
[0137c10] 「以是功德」下,第二,正格 多少也。「若善男子」下,第三,明位行不退。別 六心猶退七心不退,圓初住心即不退,聞
壽量功德自外而資,圓順信解自內而熏所 以不退。《大品》云「有菩薩退有不退」,有魔無 魔皆此義也。
[0137c15] 偈十九行半,初十二行,先頌 格量多少;次,二行,追頌人相;後五行半,頌 行位不退。「無量劫行道」者,久修諸度也。「願
我於未來」者,起慈悲願也。藉久行願聞經 信解,今之初品始聞此經一念信解,功等久 行亦乃過之也。
[0137c20] 「又阿逸多聞佛壽長遠」,是第 二品,前但信解未能敷說,說涉名數須 善方言,今品具足故言為他解說。從勝
受名,名第二品。以說力故,能起自他無上 之慧。此文先標人相,次格量也。
[0137c24] 「何況廣聞此 經」下,第三品,廣聞廣解,廣為他說,廣修供 養,供養外資令內智疾入能生一切種智。先 出人相,次格量也。
[0137c27] 「阿逸多」下,第四,人備上 三品加修觀行,入禪用慧想成相起,能見 有餘、實報兩土相貌。「見佛共比丘僧常在
耆山」者,方便有餘土相也;「又見娑婆純諸 菩薩」者,實報相也。初二品是聞慧位,廣聞廣 說是思慧位,觀行想成是修慧位,自淺之深 成六根清淨十信位也。
[0138a04] 「又如來滅後」下,明五 品,文為二:先列五品格量四品功德,後隨 喜品格量初品功德。
[0138a06] 問:何故爾?
[0138a06] 答:四品粗格 量,初品廣格量,廣格量已況出勝者可以 意得,佛不煩文,巧說若此也。五品者,一、直
起隨喜心,二、加自受持讀誦,三、加勸他受持 讀誦,四、加兼行六度,五、加正行六度。此五人 者,通論皆自行化他,下文云「五十人展轉相
教」也,既皆有自行通稱弟子,皆有化他通 稱法師也。別論二人但自行,三人具化他, 作法師往名,在三不在五,自行既通所以
皆稱弟子也。初品標人而已,格量在後說。 「何況」下,第二品,況出能受持讀誦者是也,標 人可解。從「斯人頂戴」 下 ,是格量也。初心畏
緣所紛動妨修正業,直專持此經,即上供 養,廢事存理所益弘多;後心理觀若熟,涉 外不妨內,事資於道如油多火猛、若順 流而揚帆,又加功力其勢轉疾也。指經
文,是法身舍利不須安生身舍利,文詮所 詮能詮是塔不須事塔,經文能容第一義 僧,不俟相從僧也。
[0138a24] 問:
[0138a24] 若爾持經即是第一 義戒,何故復言能持戒者?
[0138a25] 答:
[0138a25] 此明初品意, 不應以後品作難。若欲釋者,持經即順 理戒,亦是任運持得初篇二篇,今言能持戒 者,第三篇去事中無虧耳。
[0138a28] 第三品,復能教他 者是也,先標人,從「起立」下,格量也。「況復有 人」下,第四品,復能兼行六度者是也。先標
人,從「其德最勝」下,格量也。「若人讀誦」下,第 五品,復能正行六度是也。先標人,從「若我 滅後」下,格量也。結此五品,前三人是聞慧
位,兼行六度思慧位,正行六度是修慧位,都 是十信前耳。或云初〈隨喜品〉,是入信心位, 分一品為兩心,五品即十信心,即是鐵輪 六根清淨位也。
[0138b08] 偈十九行半,初五行半,頌第 二品;次「若能持」下三行,頌第三品;「若有信 解」下四行,頌第四品;次「恭敬」下七行,頌第
五品。「生心如佛想」者,初依人號如來也。「不久 詣道樹」者,其位在鐵輪,不久得入銅輪,能 八相作佛也。「已趣道場」者,行處也。「三菩提」者,
近處也。此第五品與第四信齊同是修慧位, 若論入位同是六根清淨位也,而有現未佛 世滅後之異耳 (云云) 。
◎
◎釋隨喜功德品
[0138b18] 「隨」者隨順事理無二無別,「喜」是慶己慶人, 聞深奧法順理有實功德,順事有權功德; 慶己有智慧,慶人有慈悲,權實智斷合而
說之,故言「隨喜功德品」。又順理者,聞佛本 地深遠深遠信順不逆,無一毫之疑滯;順 事者,聞佛三世益物橫豎該亘遍一切處,
亦無一毫疑滯,即廣事而達深理,即深理 而達廣事,不二而二、不別而別,雖二雖別、 無二無別,如此信解名之為隨。如來出 世四十餘年不顯真實,七方便人不語誠
諦,慶我及人,以凡夫心等佛所知,用所生 眼同如來見,如此知見究竟法界廣無涯 底,無等無等等更無過上,佛今說此我得
聞此,故名「隨喜功德品」。第五十人是初品之 初,初但有一念理解,但有一念慶己慶他, 未有事行恩不及人,所獲功德如來巧喻
功蓋無學,況復最初於會聞者,況復二三四 五品者,況復入位十住十行乃至後心者,誰 聞如是深妙功德而不景慕?如來說此令
物尚之,故言「隨喜功德品」。上來稱美持經 功德,時眾咸謂入真因位乃致斯德,於初 心之初起輕弱想,忽聞好堅處地、芽已百 圍,頻伽在 [穀-禾+卵]
聲勝眾鳥,希有奇特輕疑釋然, 故名「隨喜功德品」。外道得五通者,能移山 竭海而不伏見愛,不及煖法人;二乘無學 子果俱脫,猶被涅槃縛,不知其因果俱權;
通教人修因雖巧,發心不識五百由旬,得 果止除四住;別人雖勝二乘,修因則偏、其 門又拙,非佛所讚,皆不及初隨喜人。佛今
舉阿以況後茶都勝諸教,故言「隨喜功德 品」。
[0138c19] 問:
[0138c19] 此與《大品》隨喜云何?
[0138c19] 答:
[0138c19] 此法彼人,人法 互舉。
[0138c20] 文有問、答,各長行、偈頌。前品已格四 人不說初者,彌勒承機問出,此義如文。 佛答,為二,初、答內心隨喜人,二、直明外聽
法人。初為五:一、展轉相教,二、格量本,三、問, 四、答,五、正格量。南方解五十人為三:一、展 轉勝,二、展轉平,三、展轉劣。勝者難得、平者亦
希、劣者比是,格劣況出平、勝。北方人解,最 初妙覺為第十地人說,十地人為第九地 人說,如是展轉至于十信,格後況初。今謂
不爾,佛明言初品於會中聞傳傳相教,展 轉五十格後況初。後非十信之始,初非妙 覺之終,何用此解?此解窮深不會經旨。今
為二:一、橫約諸教四眾,二、直約圓教數之。 三藏有四門,一一門有四眾,更開沙彌、沙 彌尼合六人,四門則二十四人,約信行、法
行,則四十八人,最初、最後合五十人;通別四 門亦如是。直就圓門數者,數法有小七、大 七,大七有七七四十九,皆是師弟具自行化
他之德,最後一人但是自解、無教他德,故格 下以顯上耳。格量中先與世樂、拔果苦,後 與涅槃樂、拔生死苦,此是略舉梵福。今更
廣之,滿閻浮人福,不及西瞿耶尼一人福; 滿西瞿人福,不及東弗婆提一人福;滿三 天下人福,不及北欝單越一人福;滿四天 下人福,不及一四天王;四天王不及一
釋;乃至第六天,不及一梵福。梵福有定 散,散者無塔處作塔,塔壞者治之,和合 僧眾請轉法輪,眾散者還合之是為四福。
與梵天等,故言梵福也。聖福者,謂阿羅漢 住最後身得有餘涅槃者是也。又有體法 三乘人,同學無生斷煩惱盡,如燒木成 炭。又薩埵聖福自行化他,俱以無言說道
斷煩惱入無餘。又薩埵福謂從初發心次 第化人入大涅槃。如是格量,梵福不及聖 福,聖福不及體聖福,體聖福不及小薩埵 福,小薩埵福不及大薩埵福,大薩埵福不
及聞《法華經》初隨喜福。何以故?彼非佛法 故、非實故、非圓故,雖住後果不及我初 心,其義如是。私謂勸人聽法,從與陀羅尼
菩薩共生一處,至人相具足,合有五十功 德,將功德目人亦成五十,但上五十論內 解隨喜,今唯論外事為異也。又此文亦有
六根功德,利根智慧是意功德,不瘖瘂舌功 德,鼻修高直鼻功德,見佛眼功德,聞法耳功 德,餘是身功德,前是相似位功德,今是相似
位前功德耳。聽經,文為四:一、自往,二、分座, 三、勸他,四、具聽修行 (云云) 。
[0139b08] 偈十八行,為二:初 九行,頌隨喜;次「若有勸」下,第二,九行,頌聽 經。隨喜中三:前一行半,頌五十人;次「最後
人」下,第二,五行半,頌格量本;次「最後」下,第 三,二行,頌格量,略不頌福甚多。後九行,頌 聽經,小不次第,為四:初五行,超頌勸聽經;
次「若故詣」下,第二,二行,追頌自往;次「若於講 法」下,第三,一行,頌分座;次「何況」下,第四,一行, 頌修行 (云云) 。
釋法師功德品
[0139b18] 「法師」義,如上說。「功德」者,前謂初品之初功 德,今五品之上,謂六根清淨,內外莊嚴五根 清淨名外莊嚴;意根清淨名內莊嚴。又從
地獄已上至佛而還,一切色像悉身中現 者,名內莊嚴;從地獄已上佛已還,一切色 像以普現三昧而外化者,名外莊嚴。身根
既爾,餘五根亦然。讀誦既爾,四種亦然。初品 既爾,四品加然。相似既爾,分真倍然。行者聞 說此功德利喜不自勝,勤求無厭信進倍
增,明識大乘有大勢力決無疑網,似解之 初初,過二乘之極極百千萬倍,指始顯終 懸解究竟第一義諦不可思議。此品所明備
斯四意,故言「法師功德品」也。六根功德者, 光宅云:「三業合十善,一善具十為百,自行、 化他、隨喜、讚歎合四百,約五種法師為二
千,三品分之即六千功德,此土三根用弱奪 言八百,三根用強與言千二,與奪合論還是 六千也。」有人明數與光宅同,下品八百、中品
一千、上品千二百。諸師偏釋未會今經,亦不 合諸教。《大品》云「色淨故般若淨,般若淨故 色淨,色淨五根淨,般若淨意根淨」,若六根等,
云何判上中下、強弱用耶?若一強一不強,一 淨一不淨,一上品餘非上品 (云云) 。《正法華》整 足具六千功德,不論上中下 (云云) 。《法華論》
云「凡人以經力故得勝根用,雖未入初地, 以父母所生肉眼,見大千內外也。」《大經》云 「如來一根則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
知法」,今經六根清淨與《大品》同;以是功德 莊嚴六根,與《正法華》同,鼻見色聞聲覺知 與《涅槃》同,肉眼有天眼慧法佛眼等用與
《論》同,文義如此,不可以偏見抑正經。今 當說之,光宅數整足根不依文,今按三業 安樂行即有十善,一善有十即百善,一善中
有十如即千善,就化他為二千,約如來室、 如來衣、如來座,即成六千,五種法師悉具六 根清淨,一一根皆有一千功德也。
[0139c24] 復次一心 中具十法界,一一界皆有十如,即成一百, 一根通取六塵,即有六百,約定慧二莊嚴, 即是一千二百,根根悉用定慧莊嚴等千二
百也。若論六根清淨,清淨則不言功德若 少若多,若言莊嚴能盈能縮能等等莊嚴者, 根根六千,若言千二顯其能盈,若言八百
顯其能縮,若言清淨無盈無縮無等,六根 互用根自在故、不可思議故。若偏判者則 失旨也。相似之位,若依四輪即鐵輪位也;
若依五十二位,即十信心也;若依《仁王》即 十善大心也。今對常精進者,即十信之第三 心也。諸經名目雖異,同是圓教相似位耳。
[0140a07] 文 為二:初、總列六根盈縮功德數,次、別作六 章解釋。各有長行、偈頌。眼根章明父母所 生名肉眼,而所見過於天眼。梵王報得天
眼,在己界遍見大千,大千外有風輪與眼 作障不能見外,若在他界則不遍見大 千,非所統故。小羅漢見小千,大羅漢見大 千,辟支佛見百佛世界,不以風輪為礙,亦
無己他界隔。今經論眼,能見大千內外應 是天眼,那名肉眼?此是圓教似位。因經之 力有勝根用,既未發真不得稱天眼,猶 名肉眼,例如小乘方便未得神通則不稱
天眼耳。猶是分段之身,故稱父母所生。雖 稱肉眼,具五眼用:見大千內外,天眼用; 見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法眼用;其目甚清淨,
慧眼用;一時悉見大千內外見業見淨,又 圓伏法界上惑,佛眼用。《大經》云「雖有肉眼 名為佛眼」,佛眼故名清淨,具五眼故故言
莊嚴,能盈能縮名勝根用,名根自在,豈可 祇作八百千二百解耶?耳根章遍聞大 千內外十法界音聲,聞六道即肉天二耳, 聞二乘即慧耳,聞菩薩即法耳,聞佛即佛
耳。又父母所生肉耳,能聞內外即天耳,聽 之不著即慧耳,不謬即法耳,一時互聞即 佛耳。以耳例眼眼亦如是,見人天是二眼,
見二乘是慧眼,見菩薩是法眼,見佛即佛 眼 (云云) 。鼻根章亦如是,父母所生即肉鼻,大 千內外即天鼻,不染不著即慧鼻,分別不
謬即法鼻,一時互用即佛鼻。此章明互用 者,鼻知好惡別貴賤,覩天宮莊嚴等,則鼻 有眼用;讀經說法聞香能知,鼻有耳用;諸
樹花果實及蘇油香氣,鼻有舌用;入禪出禪 禪有八觸故,五欲嬉戲亦是觸法,鼻有身 用;染欲癡恚心亦知修善者,鼻有意用。鼻根
自在勝用若茲,例五根亦如是。舌根章亦如 是,父母所生即是肉舌,能作十法界語,約 此即是五舌義明矣,能作十法界語即天
舌,不壞即慧舌,不謬即法舌,一時互用即佛 舌 (云云) 。問:苦澁惡味至舌皆變成上味,眾色 到眼何不變成妙色?舊不例,味有損益,損
者變,不損者不變,諸色不壞眼故不例。今 解不爾,一切色同佛色,一切聲同佛聲,等 皆清淨例則無妨。遍知一切色法聲法無
亂無謬,分別亦無妨,自在之根那作頑礙 之解耶?身根章亦如是,世間所有,皆於身 中現肉身用也,上至有頂於身中現天身
用也,二乘身中現慧身用也,菩薩於身中現 法身用也,佛於身中現佛身用也,一時圓現 一時互用,一時無謬一時無著 (云云) 。意根章
亦如是,世間資生產業,皆順正法人意淨 天心所行天所動作悉知天意淨。四月即四 諦,一歲即十二月,是十二因緣,與實相不
相違背,即慧意淨。一月即一乘菩薩意淨,有 所思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即佛意淨。一時 圓明一時圓互,一時無染一時無謬,根用自 在能盈能縮能等能淨 (云云)
。
釋常不輕菩薩品
[0140c06] 內懷不輕之解,外敬不輕之境,身立不輕 之行,口宣不輕之教,人作不輕之目。不輕 之解者,《法華論》云「此菩薩知眾生有佛性不
敢輕之。佛性有五,正因佛性,通亘本當;緣 了佛性,種子本有非適今也。果性果果性定 當得之,決不虛也,是名不輕之解。」將解以
歷人,彼亦如此,是名敬不輕之境;敬此境 故名不輕之行;宣此語故名不輕之教。昔 毀者以此目人,今經家以此目品。《見實三
昧》云「佛為父王說一切皆是佛,王問:『一切眾 生即是佛不?』佛答:『若如實見眾生,於其即 是佛。』」私類此語,若不如實見佛,於其則非
聖。譬初學射的多乖少當,以地為的無 往不著。若分別賢聖孰是孰非,如實觀之 即是佛也。初是因緣解,後是圓教解 (云云) 。此
品引人為證,證五品功德深、六根報重,我 昔隨喜獲現生後報,以募流通也。
[0140c22] 文有長 行、偈頌。長行為三:一、雙指前品罪福,二、雙 開今品信毀,三、雙勸後二逆順。雙指者,先
指罪,如〈法師品〉說;次指福,如〈功德品〉說如 文。第二雙開信毀者,有事本、本事。事本有 時節、名號、劫、國、說法等,悉如文;第二,從「最初
威音王」下是明本事,又三:初、明時節,二、「於 像法中」下,雙標兩人名,毀者因時名增上 慢,信者因時名常不輕;次第三,「得大勢」下,雙
明得失。得失又二:初、就信者論得,得正說 之宏宗,得流通之妙益,名常不輕是人一,凡 有所見是理一,皆悉禮拜是行一,而作是言
是教一,此是開權顯實之四一也;從「乃至 遠見」下,是本理一,故往禮拜是本行一,而作 是言是本教一,少人一,其義可解,此是開近
顯遠之四一也。文云「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 拜」者,此是初隨喜人之位也。隨喜一切法悉 有安樂性皆一實相,隨喜一切人皆有三佛
性,讀誦經典即了因性;皆行菩薩道即緣因 性;不敢輕慢而復深敬者,即正因性;敬人 敬法不起諍競,即隨喜意也。不輕深敬是
如來座也,忍於打罵是著如來衣也,以慈 悲心常行不替即如來室也。又深敬是意 業,不輕之說是口業,故往禮拜是身業,此三
與慈悲俱,即誓願安樂行也。如此三四,豈 非流通之妙益而謂何耶。
[0141a18] 從「四眾之中」下, 第二,明毀者之失。「生瞋恚心不淨者」,不受 四一也。「罵言無智」,智知於理,既言無智,不
受理一也;「比丘」即不受人一也;「從何所來」, 不受行一也,「虛妄授記」,不受教一也。「經歷 多年常被罵」者,結不受開權顯實之四一
也。「避走遠住高聲唱言」亦復不受,此不受 開近顯遠本地之四一也。「常作是語故」,結信 者深信不休也。「四眾為作不輕名」者,此結 毀者呰毀不止也。
[0141a27] 問:
[0141a27] 釋迦出世踟蹰不說,常 不輕一見,造次而言,何也?
[0141a28] 答:
[0141a28] 本已有善,釋迦 以小而將護之;本未有善,不輕以大而強 毒之 (云云) 。
[0141b01] 從「臨欲終時」下,雙明信、毀果報。初 文為二:一、明果報,二、結會古今。信者論三報, 現得六根清淨,生值燈明佛,後值二千億
佛。「神通力」是身業淨,「樂說辯力」是口業淨,「善 寂力」是意業淨 (云云) 。結會又二:初、結會,如文;
從「若我宿世」下,第二,是舉信者而勸順也, 如文。從「彼時四眾」下,明毀者果報,又二:先 明得果,後結古今。毀者得善惡兩果,謗故
墮惡,聞佛性名毒鼓之力獲善果報。結古 今又二:初、結古今,次從「當知」下,舉逆以顯 順,勸持以遮毀。經有大力終感大果,務 當勤習五種之行。
[0141b12] 偈有十九行半,初十五 行半,但頌信毀因果;後四行,頌勸持,在文 可見,不細出也。「著法」者,是法不可示,若定
謂是有,即是著法,乃至定謂是非有非無, 亦名著法者。《佛藏》云「刀輪害閻浮人其失 猶少,有所得心說大乘者,其罪過彼也 (云云) 。」
《大論》云「執有與無諍,乃至執非有非無與 有無諍,如牛皮龍繩俱不免患。」《中論》云 「諸佛說空法,本為化於有,若有著空者,諸
佛所不化。」若定言諸法非有非無者,是名 愚癡論,若失四悉檀意。自行化他皆名著 法,若得四悉檀意,自他俱無著也。
◎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十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十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釋如來神力品
[0141c06] 如來者,上釋竟。「神」名不測,「力」名幹用,不測 則天然之體深,幹用則轉變之力大,此中為
付囑深法,現十種大力,故名「神力品」。自此 品下凡有八品,是付囑、流通。今品明菩薩受 命弘經,次品如來摩頂付累。
[0141c10] 文有長行、偈 頌。長行為三:一、菩薩受命,二、佛現神力,三、 結要勸持。初、經家敘敬儀,次、發誓弘經。弘
經為三:一、時節,佛滅後是也;二、處所,分身等 國是也;三、誓願,非但奉命益他,亦自願此 真淨大法,兼濟俱美也。
[0141c15] 從「爾時」下,是第二, 現十神力,為二:初、所對之眾,次、正現神 力。「於文殊等」者,迹化眾也。「舊住」者,下方本化
眾也。「一切」者,他方來者及從分身佛來者也。
[0141c19] 問:但見下方發誓,不見文殊等發誓,何也?
[0141c20] 答:上文云「我土自有菩薩能持此經」,即兼 得之也。
[0141c21] 十神力者:一、吐舌相者,今經所演 開三顯一、內祕外現、廢近顯遠,明三世益物 皆誠諦不虛,福德人舌至鼻,三藏佛至髮
際,今至梵天出過凡聖之外,極於淨天之 頂,相既殊常說彌可信。二、通身毛孔遍體放 光,周照十方無處不朗,表智境罄也。上
白毫吐耀始在東方,表七方便初見一理, 今本門既竟,放一切光照一切土,能令初 因終于等覺究竟佛慧,分身諸佛亦復如 是。三謦咳者,將語之狀也,亦是通暢之相
也。四十餘年隱祕真實,今獲伸舒無有遺 滯,是我出世大事通暢,是故謦咳,欲以此 法付諸菩薩,令於後世導利眾生,將語
斯事是故謦咳。謦咳具二義:一咳咳事了, 一咳咳付他也。四、彈指者,隨喜也。隨喜七 方便同入圓道,隨喜圓道增智損生,隨
喜諸菩薩持真淨大法,隨喜後世獲無上 寶。此一彈指豎徹三世、橫亘十方。五、地六 種動者,表初心至後心六番動無明,今明
復動一切人六根令得清淨也。六、普見大 會者,表諸佛道同也,而今而後亦復如是。 上五千起去三變被移,既失本心不能現 益,宜以非滅現滅,從諸菩薩弘經得道,
入於佛慧如今會無異,亦表未來有機 一也。七、空中唱聲者,表於未來有教一 也。八、南無歸命為佛弟子,表於未來有人 一也。九、遙散諸物雲聚而來者,表未來有
行一也。十、十方通同如一佛土者,表理一 也。
[0142a20] 問:
[0142a20] 何以知十相表現意,復表將來意?
[0142a20] 答:
[0142a21] 文云「我以如來神力,為囑累此經,故猶不 能盡」,表現、表將其義明矣。
[0142a22] 從「爾時佛告上 行」下,是第三,結要付囑。文為四:一、稱歎付 囑;二、結要付囑;三、勸獎付囑;四、釋付囑。初
歎如文。結要有四句:一切法者,一切皆佛法 也,此結一切皆妙名也;一切力者,通達無 礙具八自在,此結妙用也;一切秘藏者,遍
一切處皆是實相,此結妙體也;一切深事 者,因果是深事,此結妙宗也。「皆於此經宣 示顯說」者,總結一經唯四而已,撮其樞柄
而授與之。從「是故汝等」下,三,是獎勸付囑, 如文。從「所以者何」下,四,是釋付囑也。上云 「經卷所在之處皆應起塔」,經中要說要在
四事:「道場」釋上甚深之事,「得菩提」釋上祕 藏,「轉法輪」釋上一切法,「入涅槃」釋上神力, 此之四要攝經文盡,故皆應起塔也。所言
要者,得菩提是法身,轉法輪是般若,入涅槃 是解脫,三法成祕密藏,佛住其中,即是塔 義也。《阿含》云「佛出世唯四處起塔,生處、得道
處、轉法輪、入涅槃。」坐道場是法身生處,餘悉 如文。
[0142b12] 偈有十六行,初四行,頌十神力;次十 二行,頌結要;「囑累」下二行,「是人之功德」總頌
四法。「能持則為已見我」下,第二,八行半,別頌 四法。初一偈半,頌一切法,持法即持佛身 (云 云) 。「令我及分身」兩偈,頌神力,神力勸佛令
歡喜。「諸佛坐道場」一偈,頌祕要,可解。「於諸 法之義」四偈,頌甚深之事。說法破闇入一 乘,是佛甚深之事也。後一偈半,總頌結也。
釋囑累品
[0142b21] 「囑」是佛所付囑,「累」是煩爾宣傳,此從聖旨 得名,故言「囑累」。「囑」是頂受所囑,「累」是甘而
弗勞,此從菩薩敬順得名,故言「囑累」。「囑」是 如來金口所囑,「累」是菩薩丹心頂荷,此從授 受合論,故言「囑累品」也。是故如來躬從座
起,申手摩頂授以難得之法,大眾曲躬合 掌,如世尊勅當具奉行殷勤授受,故名「囑 累品」也。
[0142b28] 文為二,初、付囑,次、時眾歡喜。初為 三:一、如來付囑,二、菩薩領受,三、事畢唱散。
初又三:一、正付,二、釋付,三、誡付。正付者,佛以 一權智善巧之手,摩三千三百那由他國土 側塞虛空諸菩薩實智之頂。如來授道化
他故,名權智手也;菩薩自行受道故,名實 智頂也。若申手摩頂,即身付囑也。權智臨 實智,即意付囑也。「而作是言」者,即口付囑也。
文有四悉檀意,「我於無量劫修是難得之法」 者,此從前佛受學,今以付爾,爾當授彼,三 世繼嗣,即世界悉檀也。「一心流布」,即為人悉
檀也。「廣令增」者,即對治悉檀也。「益」者,即第一 義悉檀也。「所以者何」下,釋付也。「有大慈悲」 者,如來室也;「無諸慳悋」者,如來衣也;「亦無所
畏」者,如來座也。「佛之智慧」者,一切智也;「如來 智慧」者,道種智也;「自然智慧」者,一切種智也。 於如來室中,能施眾生三種智慧,乃至座中
亦復如是,如是施主故無慳悋、故無所畏, 汝等當學如來此法,是名釋出佛意而付 囑之。從「於未來世」下是誡付者,若根深智利
直說佛慧,若不堪者,於餘深法中示教利 喜。佛慧是深而非餘,六方便是餘而非深, 別教次第是餘亦是深,汝能以餘深,助申
佛慧者,即善巧報佛之恩,是名誡付囑也。
[0142c23] 從「時諸菩薩」下,是第二領受。歡喜意領受, 「曲躬低頭」是身領受;「俱發聲言」是口領受,兼
得意領受也。「如世尊勅」者,領受大施主如來 室意;「當具奉行」領受無慳悋如來衣意;「願不 有慮」領受無所畏如來座意。佛既三付,菩薩 三受,皆如文。
[0142c28] 「爾時釋迦」下,是第三唱散。多 寶為證經故來,今迹本二門已訖,故須敬 遣如故。分身為開塔故集,開塔事了故令
分身還本。塔不可重開,故分身去而不現, 塔猶聽法故閉而尚在。
[0143a03] 問:
[0143a03] 塔若聽法,亦應不 閉。
[0143a04] 答:
[0143a04] 證正已故閉,聽流通故在 (云云) 。
[0143a04] 從「說 是語時」下,是大眾歡喜。諸佛為化他事遂 故喜,菩薩為自行得法故喜。又說人清淨故 喜,佛是也;聞清淨法故喜,妙經是也;聞
法獲證故喜,現在未來得益者是也。三事 具足,故大歡喜 (云云) 。
釋藥王菩薩本事品
[0143a11] 《觀經》曰「昔名星光,從尊者日藏聞說佛慧, 以雪山上藥供養眾僧,願我未來能治眾 生身心兩病,舉世歡喜號曰藥王。」此文明
一切眾生喜見,頓捨一身復燒兩臂,輕生 重法命殞道存,舉昔顯今,故言「本事品」也。 若推此義,星光應在喜見之後,從捨藥發 誓已來名藥王故 (云云)
。此下五品皆是化他 流通,今品明化他之師,唯願大法大得弘 宣,大願眾生獲大饒益,所以竭其神力盡 其形命,殷殷虔虔志猶未已,庶令弟子宗
法如師,我傳爾明、爾復傳明,明明無已師 之志也,故知此品勗弘法之師也。下如〈妙 音〉、〈觀音〉兩品,明他方大士奉命弘經,普現
色身形無定準,不可牛羊眼看,不可以凡 庸識度,於所聞處勿生輕想,輕想則法不 染心,故知下品勗受法弟子也。有人言,上
諸品諸佛為佛事,此品下菩薩為佛事。此一 往耳,上品亦有菩薩,此下品亦有諸佛 (云云) 。 今明〈方便品〉開三顯一圓因已竟,〈安樂行品〉
明乘乘之法,〈壽量〉明乘果已竟,此品下明 乘乘之人,故《十二門論》云「大乘者,普賢、文殊 大人之所乘也」,〈藥王〉以苦行乘乘,〈妙音〉、〈觀
音〉以三昧乘乘,〈陀羅尼〉以總持乘乘,〈妙莊 嚴〉以誓願乘乘,〈普賢〉以神通乘乘,作此 解者,於化他流通義便也。
[0143b06] 文為四:一、問,二、 答,三、利益,四、多寶稱善。問為三:一、通問遊 化,二、別問苦行,三、請答,如文。二、答,為二:一、
但答苦行者,遊化則指色身三昧,或指下 二品也;二、歎經,答苦行中,先明事本,次 明本事、事本,為三,謂時節有佛聲聞國土
等,悉如文;本事為三,一、佛說法,二、修供養, 三、結會。然佛普為一切,何獨喜見?其是對 揚,須付流通,如今之身子寄一而言諸耳。
苦行又二:一、現在,二、未來。現在又二:一、修行 得法,二、作念報恩。報恩又二:一、三昧力,二、 正報身力。身力為三:一、燒身,二、佛稱歎,三、時
節。「真法供養」者,當是內運智觀觀煩惱因 果,皆用空慧蕩之,故言真法也。又觀若 身若火、能供所供皆是實相,誰燒誰然?能供
所供皆不可得,故名真法也。「一切眾生」下, 未來苦行,又為五:一、生王家,二、說本事,三、 往佛所,四、如來付囑,五、奉命任持。悉如文。
任持又四:一、起塔,二、燒臂,三、利益,四、現報。悉 如文。「佛告」下,是第三,結會古今。又為二:一、 結會,二、勸修。勸修者,能然一指勝捨外身,
外輕內重故功福有異。文云「妻子」者,外身也; 「國城」等,外財也。從「若復有人以七寶」下,歎 經:先歎能持者,次歎所持法,後明持福深。
七寶奉四聖,不如持一偈,法是聖師,能生 能養能成能榮莫過於法,故人輕法重也。「宿 王」下,第二,歎所持法,又二:初、歎法體,次、歎
法用。「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者,《無量 義》云「四水譬教,藥草喻中一雲能雨譬說」,今 更諸水總一切教別舉四者,譬乳酪生熟四
味教也。此法華教譬醍醐海也,說窮本地 為「深」,遍一切處為「大」,純明佛法不說餘 法為鹹,「最為深大」其義如是。十寶山名,出 《華嚴》及眾經
(云云) 。土、黑、鐵圍故非是寶;十山 雖寶,或一或二神龍雜居;須彌四寶所成,純 天所住,譬餘教說能依十地四十心或凡
或賢或聖說,所依或俗或真或中,是為 卑下;此《法華經》所說諦理常樂我淨,如四 寶所成,開示悟入者之所依,是故此義最為
高上。星月同是陰精俱於夜現,星無虧盈 不及於月,諸經說權智不得自在,此經 明權即實、實即權,盈虧相指不二而二,如此
說權智勝餘教也。日是陽精獨能破闇,諸 經明實智破惑,尚不及即實而權,那得 並即權而實?故知此經明實智最為第一。 輪王號令止在四域,釋齊三十三,梵號令
總上冠下,譬餘經說三諦三昧各不相收 不得自在。此經所說以實相入真,決了 聲聞法,是諸經之王;實相入俗,一切治生產
業不相違背;實相入中,諸法無非佛法。文 云「一切學無學及發菩薩心者之父」,其義如 是。「一切凡夫四果支佛第一」者,此明任運無
功用也。餘經要因功用乃得入流,如四果 人因聞思修方乃得悟;此經明無作四諦 不雜方便,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如大白牛 肥壯多力其疾如風 (云云)
。聲聞、支佛、菩薩為 第一者,此明因第一也。餘經明因是七方 便;今經明因出方便外,故因第一也。如來 第一者,此明果也。餘經明果近在寂場;此
經明果遠指本地,故最第一。「此經能救」下, 歎法用,初、歎拔苦用,次、十二事歎與樂用, 後、結。皆如文。從「若人得聞」下,明持經福
深。先、舉全聞經福,次、舉聞品福。有格量、 有囑累,如文。口出香是現報,餘是後報。得 聞是經不老不死者,此須觀解,不老是樂、不
死是常,聞於此經得常樂之解,坦然在懷 無所畏忌。
[0144a14] 「說是」下,是第三,聞品得益,如文。
[0144a15] 第四,多寶稱善,如文。
釋妙音菩薩品
[0144a17] 文中自釋,昔奉雲雷音王佛十萬種妓,今 遊化他土音樂自隨;昔奉八萬四千寶鉢, 今爾許道器眷屬圍遶;昔得一切眾生語言
陀羅尼,今以普現色身,以妙音聲遍吼十 方弘宣此教,故名「妙音品」。此品明菩薩以 難思之力,隨類通經,物覩其迹莫測其 本,但甘其味無擇其形,當卑其地自壅
其流,即是化他門中第二意也。
[0144a24] 文為六:一、 放光東召,二、奉命西來,三、十方弘經,四、二土 得益,五、還歸本國,六、聞品進道。「大人相」者
大相海也。遍體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眾 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諸相從下向上展 轉相勝不及白毫功德,白毫功德不及 肉髻功德,故是大人相也。此相業者從孝順
師長起,今放是光召本弟子,使弘中道之 經利益大機者也。白毫從一道清淨起, 今放此光令弘此法也。
[0144b04] 問:
[0144b04] 佛一一相皆法 界海,何故勝負?
[0144b05] 答:
[0144b05] 他經所明宜作此說耳。
[0144b06] 問:
[0144b06] 佛有緣弟子布滿十方,何故召東說西, 不論八方耶?
[0144b07] 答:此有所表,《淨名》云「日月何 意行閻浮提,欲以光明除眾闇瞑。東是光 始、西是其終,有始有終其唯聖人乎。」未發
心者令其發心,未究竟者令其究竟,一菩 薩既爾諸眾亦然,一方既爾諸方亦然,聖不 煩文舉一蔽諸,故但言東西耳。
[0144b12] 發來,文為 二:一、發來緣,二、正發來。來緣為六:一、經家 敘其福慧,二、被照,三、辭,四、誡,五、受旨,六、現
來相。敘福之由,由值先佛多也。「甚深智慧」 即智慧莊嚴,十六三昧即福德莊嚴也。
[0144b16] 光照 身、辭佛,悉如文。
[0144b17] 佛誡者,然法身大士故不 肅而成,所將眷屬或未達者,故寄彼而規 此耳。夫佛身與理相稱,不得見卑小而
忘其尊嚴,此約如來座為誡也。夫師及弟 子智斷具足,師既施權、弟子亦隱其實,此 約如來衣為誡也。夫依報國土皆正報所 感,如來以慈臨大千,宜須高須下,勿覩
依報而忽正報也,此約如來室為誡也。此 佛弘經亦勅三意,彼尊誡約諸佛道同也。受 旨者,「如來力」是座力,「神通力」是室力,「莊嚴力」
是衣力,此受弘經之大旨利物之宗要,故能 不動此會,遊化十方焉。
[0144b28] 現相文為六:一、 遣蓮花,二、問,三、答,四、請,五、推功,六、命來,悉如 文。
[0144c01] 問:
[0144c01] 若文殊位下,辭不應求見,若文殊位 高相來,那忽不識?
[0144c02] 答:
[0144c02] 雖同一位,有始、中、終, 止此一事不知,無忝高位;又眾中見瑞不 了,發起令知,故問佛耳。
[0144c04] 從「于時」下,是發來, 文為六:一、與眷屬經歷,二、敘相登臺,三、問 訊傳旨,四、請見多寶,五、世尊為通,六、塔中稱
善,悉如文。
[0144c07] 第三,弘經為二:問、答。初、問種何 善根,二、問有是神力。善根是問昔,神力是 問今。佛還答二意,昔獻樂奉器仍結古今,
悉如文,此答其種善根之問。從「華德」下, 答其神力之問。示三十四凡身四聖人身, 結成十法界六道耳。「爾時華德」下,是問今
住何定而能如此自在利益,佛答如文。
[0144c13] 「說 是品」下,是第四,二土利益。三昧與陀羅尼,體 一而用異,寂用為三昧、持用名陀羅尼。又色
身變現名三昧、音聲辯說名陀羅尼。上品云 「初得一切色身三昧轉身、得一切語言陀 羅尼」,當知音聲猶是色法,故言體一用異。
又舌根清淨名陀羅尼,餘根清淨名三昧,都 是六根清淨法門耳。
[0144c20] 「爾時妙音」下,第五,還本 土。「動地雨花」者,菩薩經歷尚能傍益,況 佛前放光,傍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土,亦 傍論利益也。
[0144c23] 第六,聞品進道,如文。
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0144c25] 此品是當途王經,講者甚眾,今之解釋不與 他同,別有《私記》兩卷,略撮彼。釋此題,有通 有別,通有十雙、別有五隻。十雙者,一人法
乃至第十智斷 (云云) 。「觀世音」者人也,「普門」者法 也。人有多種 (云云) ,法有多種 (云云) 。依前問
答論觀世音人,依後問答論普門法,人法 合題故言「觀世音普門品」。 (二) 「觀世音」者大悲 拔苦,依前問答,百千苦惱皆得解脫;「普門」
者大慈與樂,依後問答,應以得度而為說 法也。 (三) 「觀世音」者智慧莊嚴,智能斷惑如明 時無闇;「普門」者福德莊嚴,福能轉壽如珠 雨寶者也。
(四) 「觀世音」者觀冥於境,即法身也; 「普門」者隨所應現,即應身也。 (五) 「觀世音」者,譬 藥樹王遍體愈病;「普門」者,譬如意珠王隨意
所與。 (六) 「觀世音」者,冥作利益無所見聞,三 毒七難皆離,二求兩願皆滿也;「普門者」,顯作 利益,目覩三十三聖容,耳聞十九尊教也。 (七)
「觀世音」者,隨自意照實智也;「普門」者,隨 於他意照權智也。 (八) 「觀世音」者,不動本際 也「普門」者,迹任方圓也 (九)
「觀世音」者,根本是 了因種子;「普門」者,根本是緣因種子也。 (十) 「觀 世音」者,究竟是智德,如十四夜月光也;「普
門」者,究竟是斷德,如二十九夜月邪輝將 盡也。經文兩問答含無量義,略用十雙,始 從人法終至智斷,釋品通名,其義如是。別
論五隻者,一、「觀」也。觀有多種,謂析觀、體觀、 次第觀、圓觀。析觀者滅色入空也;體觀者即 色是空也;次第觀者,從析觀乃至圓觀也;
圓觀者,即析觀是實相,乃至次第觀亦實相 也。今簡三觀唯論圓觀,文云「普門」,觀若不 圓,門不稱普,即此義也。「世」者,若就於行先
世後觀,若就言說先觀後世,今從說便故 後論世。世亦多種,謂有為世、無為世、二邊世、 不思議世。有為世者三界世也,無為世者二
涅槃也,二邊世者生死涅槃也,不思議世者 實相境也。簡却諸世但取不思議世也。「音」 者機也,機亦多種,人天機、二乘機、菩薩機、佛
機。人天機者,諸惡莫作諸善奉行也;二乘機 者,厭畏生死欣尚無為也;菩薩機者,先人 後己慈悲仁讓也;佛機者,一切諸法中悉以
等觀入,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也。揀却 諸音之機,唯取佛音之機而設應,以此機 應因緣故,名「觀世音」也。「普」者周遍也,諸法
無量,若不得普則是偏法,若得普者則是圓 法,故《思益》云「一切法邪、一切法正」,略約十 法明普,得此意已類一切法無不是普,
所謂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離惑普、入法門普、 神通普、方便普、說法普、成就眾生普、供養諸佛 普,始自人天終至菩薩皆有慈悲,然有普
有不普。生法兩緣慈體既偏,被緣不廣不 得稱普;無緣與實相體同,其理既圓慈靡 不遍。如磁石吸鐵任運相應,如此慈悲
遍薰一切,名慈悲普。弘誓普者,弘廣也、誓 制也,廣制要心故言弘誓。弘誓約四諦起, 若約有作無生無量四諦者,收法不盡不
名為普;若約無作四諦者,名弘誓普也。修 行普者,例如佛未值定光佛前凡有所修 不與理合,從得記已觸事即理,理智歷 法而修行者,無行而不普也。斷惑普者,若
用一切智、道種智,斷四住塵沙等惑,如却 枝條,不名斷惑普;若用一切種智斷無明 者,五住皆盡如除根本,名斷惑普。入法門
普者,道前名修方便,道後所入名入法門。 若二乘以一心入一定,一心作一不得眾 多,又為定所縛,故不名普;若歷別諸地淺
深階差,亦不名普;若入王三昧,一切三昧 悉入其中,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故名法 門普。神通普者,大羅漢天眼照大千,支佛
照百佛世界,菩薩照恒沙世界,皆緣境狹 發通亦偏;若緣實相修者,一發一切發,相 似神通如上說,況真神通而非普耶?方便
普者二種,道前方便修行中攝,道後又二:一 者法體,如入法門中說;二者化用,如今說, 逗機利物稱適緣宜一時圓遍,雖復種種
運為,於法性實際而無損減,是名方便普。 說法普者,能以一妙音,稱十法界機,隨其 宜類俱令解脫,如修羅琴,故名說法普。成
就眾生普者,一切世間及出世間所有事業, 皆菩薩所為,鑿井造舟神農甞藥雲蔭日照 利益眾生,乃至利益一切賢聖,示教利喜令
入三菩提,是名成就眾生普。供養諸佛普 者,若作外事供養,以一時一食一花一香 普供養一切佛,無前無後一時等供,於一 塵中出種種塵亦復如是;若作內觀者,圓
智導眾行,圓智名為佛,眾行資圓智,即是 供養佛,若行資餘智,不名供養普,眾行資 圓智,是名供養普。門者,從假入空空通而假
壅,從空入假假通而空壅,偏通則非普,壅故 非門;中道非空非假,正通實相雙照二 諦故名普,正通故名門。普門圓通義則無
量,略舉其十類則可知。此品猶是普現三 昧化他流通也。
[0145c29] 文為三:一、問,二、答,三、聞品得 益。問、答兩番。初番問為二:初、經家敘時者, 說東方菩薩竟,次說西方菩薩時也 (其一)
。說 東方生善竟,次說西方生善時 (其二) 。說東方 斷疑竟,次說西方斷疑時 (其三) 。說東方得道 竟,次說西方得道時 (其四)
。「無盡意」者,《大品》明 空則無盡,《大集》明八十無盡門,《淨名》云「夫無 盡者,非盡非無盡故名無盡」。總三經,用
三觀三智,釋無盡也。「意」者智也,「無盡」者境 也。智契於境,單從於境應言無盡,單從 於智應言於意,境智合稱故言「無盡意」也。
一又意者,世出世之本也。 (二) 又意即法界中 道,故言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三) 此約三智 三觀釋名也。興問者,《大經》云「具二莊嚴能
問能答」。無盡意前以慧莊嚴問觀世音慧莊 嚴,佛以慧莊嚴答觀世音慧莊嚴也。佛答 為三:一、總答,二、別答,三、勸持名答。總為四:一、
人數,二、遭苦,三、聞名稱號,四、得解脫。自有多 苦,苦一人多、人受一苦、一人受多苦、一人 受少苦。今文百千萬億眾生,多人也;受諸苦
惱,多苦也。舉多顯少,多尚能救況少苦耶! 遭苦是惡、稱名是善,善惡合為機義也。「而 得解脫」是應也,此是機感因緣名觀世音,亦
是人法因緣乃至智斷因緣名觀世音。後去 例如此結名,不煩文。
[0146a24] 別答為三:一、口機應, 二、意機應,三、身機應。口又二:初、明七難,次、 結。火難為四:一、持名是善,二、遭火是惡,三、
應,四、結。於一難中例為三番:一、果報火,地 獄已上初禪已還皆論機應;二、惡業火,地獄 已上非想已還皆論機應;三、煩惱火,地獄已
上等覺已還皆論機應。七難三毒二求例皆 如此。此義既廣,可以意知不可文記。身機 為二:初、二求,次、結。求男有立願修行德業,
求女文略修行,正言禮拜是同,故略之;願 業各異故重出之。結,如文。
[0146b05] 從「是故眾生」下, 是勸持名,為三:勸持、格量、結歎。上述勝名 美德不辨形質,若欲歸崇宜持名字,是
故勸持也。《入大乘論》云「法身唯一應色則多」, 格六十二億應,等一法身也。智者云:「圓人 唯一、偏人則多」,格六十二億偏菩薩,等一 圓菩薩也。
[0146b11] 第二番問,為三:「云何遊」問身,「云 何說」問口,「方便」問意。此聖人三密無謀之
權,隨機適應也。佛答亦三:一、別答,二、總答,三、 勸供養。「應以」者,答方便力也;「現身」,答其問 遊也;「說法」,答其問口也。凡有三十三身、十
九說法 (云云) 。從「成就」下,結別開總。別文廣 意狹,總答文狹意廣 (云云) 。從「是故」下,勸供養。
此中見形聞法,故勸供養也。初、勸,次、受 旨。受旨為六:奉命、不受、重奉、佛勸、即受、結, 皆如文。從「持地」下,是聞品功德 (云云) 。「無等等」
者,九法界心不能等理,佛法界心能等此 理,故無等而等也。又畢竟之理是無等,初緣 畢竟理而發心,能等於理,故言無等等也。
又心之與理俱不可得,將何物等何物,而 言無等等耶?心之與理俱不可說,不可說 而說,說此心等此理,故言無等等耳。初一
是橫釋,次一是豎釋,次一非橫非豎釋也 (云 云) 。
釋陀羅尼品
[0146c01] 此翻總持,總持惡不起、善不失 (其一) 。又翻能遮 能持,能持善、能遮惡 (其二。其三) 此能遮邊惡、能 持中善。
(其四) 眾經開遮不同,或專用治病,如 那達居士;或專護法,如此文;或專用滅罪, 如方等;或通用治病滅罪護經,如《請觀音》,
或大明呪無上明呪無等等明呪,則非治病、 非滅罪、非護經,若通方者亦應兼,若論別 者幸須依經勿乖教 (云云) 。諸師或說呪者,是
鬼神王名,稱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為非, 故能降伏一切鬼魅 (其一) 。或云呪者如軍中之密 號,唱號相應無所訶問,若不相應即執治
罪,若不順呪者頭破七分,若順呪者則無 過失 (其二) 。或云呪者,密默治惡惡自休息,譬 如微賤,從此國逃彼國,訛稱王子,彼國以
公主妻之,多瞋難事。有一明人從其國 來,主往說之,其人語主,若當瞋時說偈, 偈云「無親遊他國,欺誑一切人,麁食是常
事,何勞復作瞋。」說是偈時默然瞋歇後不 復瞋,是主及一切人但聞斯偈,皆不知意。 呪亦如是,密默遮惡餘無識者 (其三) 。或云呪
者,是諸佛密語,如王索先陀婆,一切群下 無有能識,唯有智臣乃能知之。呪亦如 是,秖是一法遍有諸力,病愈罪除善生道合 (其四)
。為此義故皆存本音,譯人不翻意在此 也。惡世弘經喜多惱難,以呪護之使道流 通也。
[0146c26] 文為四:一、問持經功德,二、答甚多,三、 請以呪護,四、聞品得益。一問,如文。二答, 有格量。本問多不?答甚多,格出功德,如
文。請說呪,有五番:一、藥王,二、勇施,三、毘沙 門,四、持國,五、十女。藥王為四:一、請,二、說,三、歎,
四、印。下例有三,如文。十女為五:一、列名,二、 請說,三、歎,四、誓,五、印。「夜叉」翻捷疾鬼「羅剎」翻
食人鬼,二部是北方所領者。「富單那」,熱病鬼, 「吉遮」,起尸鬼,若人若夜叉俱有此鬼。「毘陀羅」 赤色鬼,「揵陀羅」,黃色鬼 (未詳)
,「烏摩勒」烏色鬼 (未詳) ,「阿 跋摩羅」青色鬼。阿梨樹枝墮地,法爾破為 七片,弒父母破僧是三逆罪。外國油者擣
麻,使生蟲合壓之,規多汁益肥,此過尤 也。斗秤輕出重入,欺盜之尤,近世有小斗出 大斗入,震銘其背,斯罪亦不輕也。
釋妙莊嚴王本事品
[0147a13] 此因緣出他經,昔佛末法有四比丘,於《法 華經》極生殷重,雖卷舒祕教,甘露未霑, 日夜翹誠,晷刻無忘,歎云:「苟非其人乎?地
非其處乎?」世間紛愀,靜散相乖,直爾求閑 尚須厭棄,況崇道乎?於是結契山林,志欣 佛慧,幽居日積,衣糧單罄,有待多煩,無時
不乏,一餐喀喀,廢萬里之行,十旬九飯,屈 雲霄之志,可得言哉?其一人云:「吾等四窮 尚不存身,法當安寄?君三人者但以命奉
道,莫慮朝中,我一人者捨此身力,誓給所 須。」於是振錫門閭以求供繼,自春至冬周 而復始,如僕奉大家,甘苦無喜慍。三人得
展其誠,功圓事辦,一世之益,當無量生。其 一人者數涉人間,屢逢聲色,坯器未火,難 可護持。偶逢王出車,馬駢闐旌旗噏赫,生
心動念愛彼光榮,功德薰修隨念受報,人 中天上常得為王,福雖不貲亦有限也。三 人得道會而議云:「我免籠樊功由此王,其
耽果報增長有為,從此死已不復為王,方 沈火坑良難可救,幸其未苦正可開化。」其 一人云:「此王著欲而復邪見,若非愛鈎無
由可拔,一人可為端正婦,二作聰明兒, 兒婦之言必當從順,如宜設化果獲改邪。」 婦者,妙音菩薩是;昔二子者,今藥王、藥上二
菩薩是,昔時王者,今華德菩薩是。所以白毫 東召,升紫臺而西引,神呪護經,使流通而 大益,說四聖之前緣故,名「妙莊嚴王本事
品」。又「妙莊嚴」者,妙法功德莊嚴諸根也。此 王往日於妙法有緣,道熏時熟,諸根應淨, 生雖未獲,其理必臻,靈瑞感通,嘉名早立。例
如善吉雖未無諍,已號空生,故下文云「得 清淨功德莊嚴三昧」,以是義故名「妙莊嚴 王」也。前品說呪護,今品說人護,人護尚爾, 呪護彌良,普勸流通也。
[0147b17] 文為六:一、明事本, 二、雙標能所,三、能化方便,四、所化得益,五、結 會古今,六、聞品悟道。
[0147b19] 事本,如文。
[0147b19] 「彼佛法中」 下,第二,雙標能所。所化一人、能化三人,俱 出其名,別顯二子福慧、六度、四弘。餘經指此
為十波羅蜜,橫法門也;三十七助道,豎法門 也。餘經為正道,行行為助道。今經指十度 為正,呼此是助道也。禪度中具有三昧,道
品中節節有三昧,更標七三昧者,廣顯法 門耳。
[0147b26] 從「時彼佛」下,第三,能化方便,文為三: 一、時至;二、論議;三、現化。初時至者,彼佛出世,
常宣正法,於王緣弱則非其時,若說《法華》 則其時矣。文云「彼佛將欲引導說《法華經》」, 即其義也。第二、論議,文中子白母時至,母讓
令化父,子怨出邪見家,母責令憂念,悉如 文。從「於是二子」下,是第三,現化。現化應十 八變,可具釋之。從「時父見子」下,第四,所
化得益。文為十:一、信子伏師,王覩邪變或 一或二,狹而且陋,見子所作,歎未曾有,信 其子而伏其師,問師是誰我亦願見。二、父
王已信,宮中八萬四千又熟,白母稱慶,願放 出家,母亦聽之。三、重催父母,今正其時,佛 難值故。四、化功已著,佛歎功德。「法華三昧」
者,攝一切法歸一實相,如前說。「離惡趣」者, 一往以三途為惡趣,具論二十五有皆乖 真起妄悉是惡趣,今皆離之,即二十五三
昧,破二十五有也。「佛集三昧」者,即祕密之 藏佛集其中,唯佛行處非餘人也。五、俱詣 佛所,聞法供養,見瑞歡喜。六、佛與受記。七、
出家修行。八、稱歎二子。九、佛述行高。十、歎 佛自誓。佛讚善知識大有義,善知識能作 佛事,此則外護善知識。「示教利喜」者,此則教
授善知識;「所謂化導令得見佛」者,此則同行 善知識;「令入菩提」,此則實際實相善知識。《雜 阿含》云「善知識者若貞良妻」,此即外護義;又
善知識者如宗親財,此即同行義;又善知 識如商主導,此即教授義;又善知識如子 臥父懷,此即實際義也。
[0147c25] 「佛告大眾」下,是結 會古今,先、結會,次、結歎二菩薩也。「說是」下, 聞品得道,如文。
釋普賢菩薩勸發品
[0147c29] 《大論》、《觀經》同名遍吉,此經稱「普賢」,皆漢語, 梵音邲輸颰陀,此云普賢。《悲華》云「我誓於
穢惡世界,行菩薩道使得嚴淨,我行要當 勝諸菩薩。寶藏佛言:『以是因緣今改汝字 名為普賢。』」此即三悉檀意,復是因緣解釋,又
是行願得名。由來從於念處至四善根,通 稱為普賢。別約世第一法隣真近聖,稱 之為賢,此三藏中說耳。今明伏道之頂,其
因周遍曰「普」,斷道之後隣于極聖曰「賢」。若 十信是伏道之始,非頂、非周,隣于初聖之 初,非後、非極,乃至第十地亦非周極,況前
諸位乎?今論等覺之位,居眾伏之頂,伏道周 遍故名為「普」,斷道纔盡所較無幾,隣終際 極故名為「賢」,《釋論》引十四夜月如十五夜
月,斯義明矣。此約圓教位,釋後位普賢也。 「勸發」者,戀法之辭也,遙在彼國具聞此經 始末既周,欲令自行化他永永無已,故自 東自西而來勸發,具四悉檀意
(云云) 。文云 「我為供養《法華經》故自現其身,若見我身 甚大歡喜 (其一) ;已見我故轉復精進,即得三 昧及陀羅尼 (其二)
;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 能破壞者,亦復不為女人之所惑亂 (其三) ;三 千大千世界微塵菩薩具普賢道 (其四) 。」如此明
文即四悉檀,而來勸發也。上判流通為三: 從十九行偈已後三品半,舉經力大以勸 流通;〈藥王品〉下五品,舉菩薩化道力大以
勸流通;此一品舉普賢誓願力大以勸流 通。
[0148a27] 分文為四:一、發來;二、勸發;三、述發;四、發 益。初經家敘發來,為三:一、上供;二、下化;三、
修敬。「自在」者理一也,「神通」者行一也,「威德」者 人一也,「名聞」者教一也。又「自在」者常也,「神
通」者樂也,「威德」者我也,「名聞」者淨也,言說如 此,即一而四,德無不備,自在義焉。淨力故 雨花,樂力故奏伎,神通故動地。自在力故
隨意而雨,隨去隨雨,隨動隨奏。譬如大龍 飛行不息,身邊雲雨流起無窮。普賢及眷屬, 以菩薩身、用四德力來。勸發四:一、所逕
歷處自行上供,其事如此。從「又與諸天龍」 下,所逕歷處下化利益,隨他所宜現八 部像,略用二力隨所堪任,其事如此。三者、 修敬,身旋面禮,如文。
[0148b11] 勸發為二:一、請問勸 發;二、誓願勸發。有問、有答。問者,遙聞經竟, 戀法無已,遠來之志,志在勸發,是故更請。
正說勸發自行,更請流通勸發化他,如來 若許,二途再演光光無極,是故雙請也。佛答, 先總、次別、三結。別列四法名,如文。其既雙
請,如來巧答,略舉四以蔽諸。何者?四法之要 該括正、通。何者?佛雖無偏,若能遠惡從善, 反迷還正,開權知見,顯佛知見者,則稱
可聖心,諸佛護念;若佛知見開,則般若照明, 是植眾德本;亦是入正定聚,不亂、不味,不取、 不捨;亦是發救眾生。當知此四與開權顯
實,名異體同,無二無別。又「佛護念」者,是開佛 知見;「植眾德本」是示佛知見;「發救眾生」是悟 佛知見;「入正定聚」是入佛知見。迹門之要,此
四收矣。又迹則有本,從本開示悟入,故有 迹中開示悟入。今開迹即顯本,本迹無二 無別,以四法答其請正,於義明矣。
[0148b28] 以四 法答請流通,流通之方,唯三唯四,「發救眾 生」是入如來室;「入正定聚、佛所護念」是著如
來衣;「植眾德本」是坐如來座。是弘宣之要, 即四而三。「發救眾生」是誓願安樂行;「入正定 聚」是意安樂行;「植眾德本」是口安樂行;「護念」
是身安樂行,當知後四即前四也。一答酬 其兩請,舉四冠罩一經,《法華》之重演,斯 經之再宣,遠來之勸發,其義如此。
[0148c07] 三、結 者,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舊云:「能行四 法於未來世,常手得是經。」今謂不爾,上 文云「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又云「咸
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蓋《法華》之正 體,能行四法必得此解,名解為經,此結 其請正之問,若能運此解,行傳與他人,他
人得斯信解成初依人,能得真解成第二、 第三、第四依人,此結其請流通之問,此意 不見,浪作餘說耶?
[0148c16] 「白佛」下,第二,誓願勸發。 文為二:一、護人,二、護法。護人為六:一、攘其 外難,初、總攘其難,故言「使無伺求得其便」
者是也。次、別攘其難,舉十二非是也。二、教 其內法,凡三番教訓,初、行立讀誦,乘六牙白 象安慰其心;次、坐思惟,復乘六牙教示其
經,與其三昧也。「陀羅尼」旋假入空也,「百 千旋」者,旋空出假也,「方便」者,二為方便道, 得入中道第一義諦也。後、三七一心精進,
復乘六牙示教利喜說呪,如文。三、覆以神 力,若聞、若持莫非神力,如文。四、示勝因,若 能五種法師,即三世佛所為種,為熟為脫,
此人同未來諸佛得脫,故言「同普賢行」。此 人已於先佛植善,故言「深種善根」。此人 為現佛所熟,故言「手摩其頭」。五、示近果,但
能書寫近在忉利,具五法師次在兜率,如 文。六、總結,「是故智者」下是也。
[0149a03] 從「世尊我今 神力」下,是第二、誓願護法,如文。
[0149a04] 第三、述發 者,即是如來舉勝述成其劣,增進行者勇 銳弘宣。先述護法,云汝能如是外多利益, 內積慈悲,又久劫已來作如此護,我亦以
佛之神力守護是法,況復汝耶?如文。從「若 有人」下,述其護人,雖不次第,述成意足。 「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者,述其示身教
法,其尚見我萬德果身,況汝因中六牙白 象?其尚從佛口具足聞經,況汝所教忘失 章句?其尚為佛口讚、手摩、佛衣所覆,況汝因
人陀羅尼覆耶?從「不貪著世樂」下,述其舉 因。廣舉因中無諸過惡,少欲知足修普賢 行,述勝因也。從「若如來滅後」下,述其舉近
果也。其人當詣道場必成遠果,況近果 耶?亦於現世得其近果,不但生天也。從 「若人輕毀」下,述其能攘外難。佛廣示毀者
之罪,令知過必改不相惱亂,非但持經者 難滅,亦乃欲毀者福生,無毀、無難彼此安 樂,曠濟無偏,慈之至也。從「應起遠迎當如敬 佛」述其結信者功德。
[0149a23] 第四、從「說是」下,發 益之文也。一、聞品益,「旋陀羅尼」是初地位, 「具普賢道」是十地位;二、聞經益,「大眾歡喜」是
也。「歡喜」如前說。此中云何猶稱聲聞?乃是 經家存其本位耳。又經家稱其是大乘聲 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斯義彌顯也。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十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4 冊 No. 1718 妙法蓮華經文句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西蓮淨苑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