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ofa Lianhua Jing Wen Ju 妙法蓮華經文句
Scroll 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上天台智者大師說
[0120b26] ◎非遠非近文為三:一、總標境智,二、別釋, 三、結成。「觀」者,中道觀智也,「一切法」者,十法界
境也。若單論智,智無所觀,故舉一切以 顯皆空。「如實」去,別釋也。二邊三諦無一異 名「如」,非七方便故名「實」,以實為相故言
「如實相」。「不顛倒」者,無八倒也。「不動」者,不為 二死所動也。「不退」者,心心寂滅入薩婆若 海也。「不轉」者,不如凡夫轉生死,不如二
乘轉凡聖。「如虛空」者,但有名字,字不可得, 中道觀智亦但有字,求不可得。「無所有性」 者,無自、他、共、無因等性也。「一切言語道斷」
者,不可思議也。「不生」者,惑智理皆不生也。 「不出」者,如來所治,畢竟不復發也。「不起」者, 諸方便皆寂滅也。「無名」者,名不能名也。「無
相」者,相不能相也。「無所有」者,無二邊之有 也。「無量」者,非數法也。「無邊」者,無方所也。 「無礙無障」者,遍一切處也。「但以因緣有」者,結
也。上直明中道觀慧,今明雙照二邊,理性 畢竟清淨如上所說,非解非惑,而從惑因 緣生生死,從解因緣生涅槃。又因緣有有
於涅槃,從顛倒生者生於生死,此則雙照 意顯也。「常樂觀如是等法」者,即三諦等法也。 又「但因緣有從顛倒生」者,結不思議三諦境
也。「故說」者,不思議教也。「常樂觀」者,結不思議 三觀也。又觀一切法空如實相,標觀體;不顛 倒去九句,釋觀相。不為二邊八倒所動,名
不倒不動;不墮二乘凡夫二地,故云不退 不轉。此二句明智用理。非未來故不生,非 過去故不出,非現在故不起,《釋論》五十一
云「如虛空,無入、無出、無住相」,《攝大乘》亦爾, 無未來入處,無過去出處,無現在住處。第 四十三云「因邊不起名不出,緣邊不起名
不生。」凡有十九句,初一句總,後十八句對 《大品》十八空。如實相即第一義空;不顛倒即 內空,內無六入我我所;不顛倒不動即外
空,外不為六塵流動也;不退者即內外空, 十二入空故,故言不退;不轉即空空,空破 諸法,諸法是所破,空是能破,無復諸法唯
有空在,此空亦空故言空空;空既空故無 復能轉,故言不轉也;如虛空即是大空;執 方計破故言如虛空;無所有性即畢竟空;諸
法無遺餘故,名畢竟空;以畢竟空故,無 所有性也,一切言語道斷即一切空,一切空 不可說故言語道斷;不生即有為空,有為是
因緣和合,既不合即不生,不出即無為空;無 名出離,出離法空故名不出;不起即無始 空,求原初不可得故無起;無名即性空可
解;無相即相空;實無所有即不可得空;無量 即有法空;有法即有量,有量既空故言無量 無邊即無法空;無法則是邊表,今空故則無
邊無礙,即有法無法空;二不可得故言無礙, 無障即散空,妨障不可得故言無障。十八空 皆是中道正慧,皆名為空,隨十八種境故
言十八耳。《大經》云「如來常修十八空義故」, 故用十八空,用釋十八句也。
[0121a22] 偈有二十八 行三句,為三:初一行,頌標章;次二十二行, 頌修行;後五行三句,明行成。長行行、近別
釋,偈中合頌,正言意同開合互現,廣略之解 彌復可依。上行、近二文各有三,今偈合頌 不復次第。初、「應入行」下十四行,頌事遠近,
上有十種遠離,頌中略不次第,在文可見。 亦是頌人空行處,取意即兼頌近處三意, 故偈云「是則名為行處近處」。「常離國王」者,比
丘親近國王有十非法:一、陰謀王命,二、王 誅大臣,三、典藏亡寶,四、宮人懷妊,五、王身 中毒,六、大臣諍競,七、二國交兵,八、王悋不
施民,九、歛民物,十、多疾疫,謂比丘行呪。 有此十事,一切臣民謂是比丘所作,作此 謗比丘,即謗法亦謗佛,故佛不令親近
王也。「外道梵志」者,《摩隥伽經》云「初人名梵 天造一韋陀。次名白淨,變一為四:一名 讚誦韋陀,二名祭祀,三名歌詠,四名禳災。
一一各三十二萬偈,合成一百二十八萬偈, 有一千七百卷也。次名弗沙,有二十五弟 子,各於一韋陀能廣分別,遂有二十五韋
陀。次有人名鸚鵡,變一韋陀為十八。次有 人名善道,有二十一弟子,變為二十一韋 陀。如是展轉變為千二百六韋陀也。」毘陀
論此云智論,婆耶娑造,凡四種:一信力毘 陀,明事火滅罪;二、耶受毘陀,明供養婆羅 門得福;三、娑摩毘陀,明和合二國;四、阿陀
婆毘陀,明鬪戰。讀此四論自稱一切智人。 毘伽羅此名記論,婆尼尼造,明種種經書并 諸雜語。衛世師論,優留佉造,此翻最勝,出世
八百年明六諦。迦毘羅此翻黃頭,亦云龜 種,造論名僧佉,僧佉此云無頂,因人名論 故言迦毘羅,說二十五諦。「小乘三藏學者」,
佛在波羅柰,最初為五人說契經修多羅 藏;佛在羅閱祇,最初為須那提說毘尼藏; 佛在毘舍離獼猴池,最初為跋耆子說阿 毘曇藏。五百羅漢初夜集阿毘曇藏《相續解
脫經》,此為三藏學也。「深著五欲」,欲相者,四 天下人、龍、須輪、四天王皆根相到,忉利天以 風為事,炎天相近為事,兜率相牽為事,
化樂天相視為事,他化自在心念為事,上天 皆離欲。「寡女處女」者,阿難問佛:如來滅後 見女人云何?佛言:勿與相見,設見勿共語,
設共語當專心念佛。「及諸不男」,彼名般吒 者,此翻黃門。黃門者,有男女形不能男 女。「入里乞食」者,《雜阿含》云「有一羊往糞聚
飽食,還群貢高我得好食,比丘亦如是,得 四事已起染著欲想不知出要,設不得,恒 生想,設得,向諸比丘貢高毀篾他人,我得
彼不能得,是為羊比丘乞食。師子王遇大 獸即噉,不味不著,得小獸即噉,不鄙不 薄;比丘亦爾,得四事供養不起染著無 有欲想自知出要,設不得利養,不起亂
念無增減心,是為師子王比丘乞食。乞食 行役病四事,而前後八時明八精進、八懈怠。 乞食前作是念,為修道補飢瘡,乞雖未得
不廢念行;乞食得已,為報恩念道不輟, 前後兩時倍加精進。餘三事前後亦如是,反 此名八懈怠。《寶雲經》明乞食作四分:一分
奉同梵行,一分與匃人,一分施鬼神,一分 自食。
[0121c24] 「又復不行」下,第二,八行,頌非遠非近理 遠近處。
[0121c25] 「若有比丘」下,第三,五行三句,明行成, 又三:初一行半,標行成。事成外儀無失,理 成內心無滯,故云「無怯弱」也。次「菩薩有時」
下,第二,三行,行成而得安樂。後,一行一句, 頌長行總結。「菩薩入靜室」下,釋安樂之因。 因修禪定止於過惡,得人無我外則不
損,因修智慧離諸取著,得法無我內無 顛倒,是則心不怯弱,不怯弱名安樂也。「文 殊」下,第三,一行一句,頌長行總結也。
[0122a04] 第二, 口安樂行,亦長行、偈頌。長行為二:一、標章, 二、釋行法。標章如文。「若口宣說」下,釋行法,
又二:謂止行、觀行。止為四:一、不說過,二、不 輕慢,三、不歎毀,四、不怨嫌。初、不樂說人經 過者,人聽有過,法有何過?七方便法是佛
隨他意語,名不了義,若過其法則惱其人, 非安樂行相也。二、「亦不輕慢」者,不倚圓篾 偏、重實輕權也。三、不說他人長短者,初
不說一切人,次別舉聲聞。夫人惡聞其失 故不譚短,面譽對毀故不稱長,亦不約張 說趙長,趙謂以他長譏己短、寄彼諷此, 亦不得向張說趙短,背毀於彼亦復背毀
於我,為此義故善惡俱止也。又「不說長短」 者,《日藏》第一云「初中後夜減省睡眠,精進坐 禪誦經修道,背捨生死向涅槃路,不稱
他短不說己長,謙下卑遜不自憍高,衣食 知足頭陀精進不放逸行,係念思惟心不馳 散,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又如修多羅所
說空行,自讀誦、教人讀誦,不謗他、不說他 過、不稱己長。於聲聞人又根性不定,若歎 二乘或令彼退大取小,若毀呰二乘,或令
其大小俱失兩無所取也。四、「不生怨嫌心」 者,若謂其人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謂其 鄙劣即是嫌心,心機一動聲說即發,杜說 過之源故不生怨嫌也。
[0122a29] 「善修如是」下,觀行 門也。觀諸法空,無所取著心不苟執,不 逆人意不違法相,則不說小乘法答。「但
以大乘答」者,若見無大機而說小,得方便 益;若不見無大而說小,妨其大緣;等是不 見,但說大無咎。
[0122b05] 偈有十六行半,為三:初二 行,頌標章;次九行半,頌前行法;後五行,明 行成。初二行,頌上住安樂行。上總稱應住,
頌中別出行相。行相者有三:「安隱說法」者半 行,欲令前人得安隱道及果,即入室義;「清 淨地」等半行,即坐座義;「油塗身」等一行,即著
衣義。三法導口業名安樂行。「安處法座」下 九行半,頌行,為二:初五行半,頌止行;次四 行,頌觀行。上止行有四,今具頌。初「隨問為
說」半行,頌不輕慢,慢則不隨。「若有比丘」至 「隨義答」,二,二行半,頌不說長短,但依義不 譚人好惡。「若有難問隨義答」者有二:一、可
答,二、不可答。問答相難詰相上下,若勝負 則自知,是為智者語;是放恣敢有違者誅 之,是為王者語;長短是非皆不知,唯覓勝
而已,是為愚者語。「因緣譬喻」去至「入於佛 道」,三,一行半,追頌不樂說人法過。若說人 過生人毒念,今不說過故,使發心入佛
道,佛道從喜生也。「除懶惰意」,四,一行,頌無 怨嫌。怨嫌心起則懈懶憂惱,今以慈心說 法無怨嫌者,精進無憂。上長行皆約止善 說,頌中皆約行善也。
[0122b26] 從「晝夜常說無上道 教」去,第二,四行,頌上觀門。上云「但以大乘 答」,頌云「說無上道」;上云「令得一切種智」,頌
云「願成佛道」。「我滅度」下,第三,五行偈,明 口安樂行成。初一行,標行成。次「無嫉」下,第 二,二行,明內無過則外難不生,如無臭
物蠅則不來。次「智者如是」下,第三,一行,明 內有善法所以行成。「如我上說」者,若內無過, 如長行中說;若內有善,如偈中說。次「其人
功德」下,第四,一行,格量功德,如文。
[0122c06] 第三,意 安樂行,亦長行、偈頌。長行亦為三:標章、釋行、 結成。釋中亦先止、後觀。止中有四:一、不嫉
諂,二、不輕罵,三、不惱亂,四、不諍競。夫二乘 欲速出生死先除貪欲,菩薩先除瞋見,嫉 是瞋垢、諂是見垢,嫉忌違慈悲之心,非化他
之法,諂誑乖智慧之道,非自行之法,智慧 被障將何上求?慈悲苟妨將何下化?安樂 行菩薩最須棄之。「亦勿輕罵」下,不應以圓
行呵別,知機可責、不知勿罵,容有退善 根義。「比丘」下,不應以圓呵通,其本無大 機,強以圓呵乖心成惱,通既被呵圓復未
解,前疑後悔大小俱失。去道紆迴名「甚遠」, 此惱別行人;沈空取證名「不得」,此惱通人。 厭生死名「懈怠」,《悲花》明小乘者為懈怠。
「起大悲心」去,明觀行,亦為四:約前四惡而 起於行善,一「於一切起大悲」,違於嫉諂。二 「於如來起慈父心」,違於輕罵。凡求佛道即
是學人,敬學如佛不得輕罵。「諸」者通三世, 此即未來如來也。三「於菩薩起大師想」,違 於惱亂。理論三乘皆是菩薩,有化訓德、皆眾
生師,應起師想,勿言其短。四「平等說法」, 違於諍論,平等破偏執諍也,不多不少量 器利鈍也。「文殊」下,結行成,又二:一、由止惡
惡不能加,故云「無能惱亂」;二、由觀行故勝 人來集,「得好同學」也。
[0123a02] 偈有六行,初五行頌 上止、觀二行,各有四意;後一行頌行成。
[0123a03] 第四, 誓願安樂行,有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又 二:初、明行法,次、歎經。就行法為三:標章、 行法、結成。標章如文。
[0123a06] 行法為三:初「在家出 家」去,明標誓願境;二、從「應作是念」去,明 起誓願之由;三、從「我得」去,正立誓願。初明
慈誓境,通取曾發方便心者,而未出三界 名在家,斷通惑盡名出家,此攝得兩種二 乘、三種菩薩,此輩亦具無明,亦應是大悲
境,但其皆曾發心,與慈誓相應,須與其圓 道圓果之樂,故言「生大慈心」耳。悲境者非 菩薩人,通取未曾發方便心者,名「非菩
薩」。全不歸向方便,況復真實。此悲境攝得 一切三界內者,此等亦須與樂,但其流轉無 際,正與悲誓相應,宜拔其罪因罪果,故
言「生大悲心」耳。從「應作是念」至「隨宜說法」 者,即起慈之由。由諸樂小執佛方便以為 真實,不會圓道故言「大失」,大失是慈誓之
由。從「不聞不知」去,是悲誓之由。由未發偏 圓心、不聞偏圓二道故,以不聞偏道無 聞慧,不知者無思慧,不覺者無修慧。又無
圓三慧。何者?不問故不聞,不信故不知,不 解故不修,偏圓三慧權實皆無,甚可憐愍, 起悲之由。從「其人雖不問不信此經」去,正
發誓願。彼雖不問不信偏圓二道,菩薩 不約偏發誓,但欲與其圓道三慧,故言「雖 不問不信此經,我得三菩提引令得入」也。誓
願、菩提、智慧、神通,皆約安樂行得。何者?深 觀如來座,故得智慧力,四辯莊嚴,能以慧 拔也;深觀如來室、如來衣,得大善寂力,不
起滅定現諸威儀;神通福德莊嚴先以定 動也。
[0123b05] 從「文殊」去,是結行成,為三:初、總結 無過失則是行成。行云何成?以其立大誓 願故,入如來室行成;以其知四眾失圓
道故,即如來座行成;以其誓制其心不懈 怠故,如來衣行成。三行具立,故言行成。「無 過失」者,慈悲成故無瞋垢失,如來衣成故
無懈怠,如來座成故無諂曲也。「常為比丘」 下,第二、別結慈悲行成。以慈成故攝得四 眾人天供養聽法;誓願成故感佛神通諸天
作護;如來座成聽者歡喜。「所以」下,第三、釋 誓行成。三世佛尚守護,況諸天耶?
[0123b15] 從「文殊」 至「是法華」下,第二,歎經難聞。又二:法說、譬 說。法說又二:一、昔未曾顯說故昔不得,二、
今日乃得。譬說亦二:一、不與珠譬,譬昔未 曾顯說;二、與珠譬,譬今日得聞。二譬各有 開、合。不與珠譬為六:一、威伏諸國,二、小王
不順,三、起兵往罰,四、有功歡喜,五、隨功賞 賜,六、而不與珠。「輪王」譬如來化世,「降伏 諸國」譬陰界入諸境。二、「小王」譬煩惱等,未
得無漏調伏,名「不順其命」。三、「起種種兵」譬 七賢中方法為前軍,須陀、斯陀中方法為次 軍,阿那、阿羅漢中方法為後軍。所破者是
三毒等分八萬四千之寇盜,能破者是八萬 四千法門之官兵。「王見兵」下,第四、有功歡喜。 「隨功賞」下,第五、隨功賞賜者,「田」即三昧,「宅」即
「智慧」,「聚落」初果二果,「邑」即三果,「城」即涅槃,「衣 服」即慚忍善法,「嚴身之具」,助道善法也,「種種
七寶」即七覺等,「象馬車乘」即二乘盡無生智 也,「奴婢」即神通,得有漏善法如「人民」。「唯髻 中」下,第六、而不與珠。有出分 段 機為小
功勳,有出變易之機為大功勳。「驚怪」者,未 有大勳忽賜髻珠,諸臣皆怪,譬眾生大機 未動忽說此經,二乘疑惑、菩薩驚怪。合六 譬一一如文。
[0123c09] 「文殊如輪王」下,與珠譬。又二: 一、有大勳,二、與珠。「明珠」者,明譬中道智、圓
譬於常,「在頂」者,極果所宗,「髻中」者,實為權 所隱,解髻即開權,與珠即顯實。合亦二:「能 令至於一切智」,智即果名,是行一也。「第一之
說」者,是教一。「祕藏」是理一,兼得人一也。
[0123c14] 偈 有十四行半,為二:初四行,頌上行法;次十 行半,頌上歎經。初頌行法又二:初一行,超
頌行成。上總明行成,今頌別顯。「常行忍辱」 頌著衣行成;「哀愍一切」頌入室行成;「乃能演 說」頌坐座行成。次「後末世」下,第二,三行,頌修
行法。上有三,境、由、誓等,偈具頌。次「譬如強力」 下,第二,有十行半,頌上歎法難聞。上有法 譬合,今但頌譬合。頌譬有二:初三行,頌不
與珠;次「如有勇」下,第二,一行,頌與珠。次「如來 亦爾」下,第二,合譬。初三行半,頌合不與珠;次 「既知眾生」下,第二,三行,頌合與珠。其中細 開
(云云) 。
[0123c26] 「我滅度後」下二十三行,是品之第三, 總結行成感徵之相,以勸修行。為三:初一 行半,結勸四行;次二十行半,舉三報以勸,
亦名三障清淨;後一行,總結也。三障淨轉現 生後世惡業盡,即得現生後勝報也。初一行, 「無憂惱」是報障轉,轉現報。二,半行,「不生貧
窮」是業障轉,轉生報也。三,「眾生樂見」下十九 行,煩惱障轉轉後報也。今初「讀是經」一行, 滅現世憂惱,即除苦受之報,此轉現報心,
無病痛等即轉報色也。「不生貧窮」下,第二,半 行,轉惡業也。惡業因應感惡果,經力轉惡 因得好果,即轉生報也。不生即無惡生業,
現在持經不作貧窮業,來世不生卑賤也。 「眾生樂見」下十九行,明後報轉,轉三煩惱 障也。為二:初三行,別明三煩惱障轉;二,十
六行,總明一切障轉也。初又三:初「眾生樂見」 下一行,別明貪障轉。多欲者則人忽慢,又障 生梵天,欲障轉故人所樂見,天童給使也。
「刀杖不加」下,第二,一行半,別明瞋障轉。捨瞋 則除內刀箭,入陣則外刀不傷。「智慧光明」 下半行,三別,明愚癡障轉。「若於夢中夢見妙
事」下,第二,有十六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 也,亦是後報轉。持經現感此相,當知過去 久已成就,今藉緣而發耳。又有成佛因果
等相,並是後報,故於夢中見未來後報之 相。百千萬劫事,在一念夢中,用表妙法不可 思議,一中無量、無量中一,是相前現,後當剋
果。又為六:從初信心乃至妙覺八相成佛, 皆如來莊嚴而自莊嚴,即忍辱報。約初三行 夢入十信,又二:初二行半,慈悲報;次半行,正
見無癡報。次「又見諸佛」下,二,六行半,夢入十 住。次「又見自身在」下,三,三句,夢修十行。次 「證諸實相」下,四,一句,夢悟十迴向。次「深入
禪定」下,五,半行,夢入十地。次「諸佛身金」下,六, 五行,夢入妙覺。既云「證不退智即為授記」 者,當知得入初住無生得記之位也。「又見
自身在山林」,知是十行修習善法也。「證諸 實相」,知是十迴向,正觀中道位也。「深入禪 定」,即第十地中無垢三昧,入金剛定諸佛皆
現,摩頂受職也。夢八相佛以知妙覺,此中 或是初住能八相成佛之相,仍前次位寄譚 極覺耳。「若後惡世」一行,總結行成也。信根
者,於三寶得堅固信,一切不能沮壞;精進 根者得四正勤;念根得四念處觀;勤方便 調伏貪憂;定根得四禪;慧根是得解四諦,
如實知也。又信根於如來發菩提心所得 淨信心;精進根於如來所發心所起精進; 念根於如來發心所起念;定根於如來所 起三昧;慧根於如來所起智慧。八正是沙
門道,亦是沙門法,成就貪瞋一切煩惱盡,是 沙門義。四果是沙門果。夢者,從須陀洹至 支佛悉有夢,唯佛不夢,無疑無習氣故不
夢。從五事故有夢,如偈說,以疑心、分別、 學習、因現事、非人來相語,因此五事夢,又 是所更聞見及諸患,為七事故有夢。
[0124b22] 現在 意識尚不見色,云何夢中意地見色?答:皆 是曾見,曾聞故想耳。又是吉不吉相耳。
[0124b24] 夢中 無通、無宿命智,云何能見未來世事?答:此 非願智境界,乃是比知。諸人曾有如是夢 如是果,今以比知耳。
[0124b27] 問:誰眠?答:五道及中陰 皆有眠,在胎諸根具者亦是眠,乃至佛亦 眠。
[0124b29] 問:眠是愚是蓋,此云何通?答:佛起現前欲 調身故眠,非蓋非愚眠也。
◎
◎釋從地踊出品
[0124c03] 師嚴道尊鞠躬祇奉,如來一命四方奔踊,故 言「從地踊出品」。三世化導惠利無疆,一月萬 影孰能思量?召過以示現,弘經以益當,故
言「從地踊出品」。虛空湛然無早無晚,或者 執迹而闇其本,召昔示今破近顯遠,故 言「從地踊出品」。寂場少父、寂光老兒,示其
藥力咸令得知,故言「從地踊出品」。文云「是 從何所來,以何因緣集」,今以諸義釋品, 顯四悉檀因緣之解,故言「從地踊出品」。此下
是大段,第二開師門之近迹,顯佛地之遠 本。其文為三:一、從此下,至「汝等自當因是 得聞」,序段也;二、從「爾時釋迦告彌勒」下,至
〈分別功德品〉彌勒說十九行偈,正說段也;三、 從偈後下十一品半,流通段 (云云) 。
[0124c16] 序文為 二:一、踊出,二、疑問。踊出為三:一、他方菩薩 請弘經,二、如來不許,三、下方踊出。他方菩
薩聞通經福大,咸欲發願住此弘宣,故請 為之。如來止之凡有三義:汝等各各自有 己任,若住此土廢彼利益,一;又他方此
土結緣事淺,雖欲宣授必無巨益,二;又若 許之則不得召下,下若不來迹不得破、遠 不得顯,是為三義,如來止之。召下方來
亦有三義:是我弟子應弘我法,以緣深廣 能遍此土益,遍分身土益,遍他方土益, 又得開近顯遠,是故止彼而召下也。從「佛
說是時」下,是第三,下方踊出,為二:一、經家敘 相,二、明問訊。兩段各五。初五者:一、踊出,二、 身相,三、住處,四、聞命,五、眷屬。住處者,常寂光
土也,常即常德,寂即樂德,光即淨我,是 為四德祕密之藏,是其住處,以不住法住 祕藏中。下方者,法性之淵底,玄宗之極地,故
言下方。在下不屬此,空中不屬彼,非此 非彼即中道也。出此不在上不在此下, 不上不下住在空中,亦是中道也。來之由 者,聞命故來,弘法故來,破執故來,顯本
故來,皆如上說。所將眷屬者,若人情往 望,謂領六萬五萬恒沙者為多,領三二 一者為少,單己者隻獨;若依文往尋,六萬 五萬者為少,單己者為多。文云單己獨處
者,其數轉過上,若依法門者,一一皆是導 師德,能引眾人至於寶所,當知一己非獨、 六萬非多,一即一道清淨,二即定慧,三即戒
定慧,四即四諦,五即五眼,六即六度,一一度 具十法界,一一界各有十,十即有百,百即 具千,十善即有萬,一度具萬,六度即六萬
法門,多不為多、一不為少,非多非少而多 而少 (云云) 。
[0125a20] 「是諸菩薩從地出」下,第二,問訊,為 五:一、三業供養,二、陳問訊之辭,三、佛答安 樂,四、偈頌隨喜,五、如來述歎。
[0125a22] 就初三業供 養,經五十小劫謂如半日,四眾遍見,此乃 隱長而現短,借其神力令狹而見廣,俱
是不可思議也。「拜遶」是身、「讚法」是口、「瞻仰」是 意;「五十小劫」與「半日」者,此是時節不可思 議。如來所見不以二相,下方菩薩常面稱
揚,如來默然常受其讚,解者即短而長,謂 五十小劫,惑者即長而短,謂如半日,斯為 本迹而作弄引。如來未說,闇本而執迹;佛
若開顯,悟近而達遠,亦知不思議一也。四 眾遍見菩薩者,亦是不思議也。夫肉眼、天眼 所見不遠,而今所覩充滿虛空,見雨猛
知龍大,見花盛知池深,見應滿虛空,則 知真彌法界也。初、標四導師。
[0125b06] 次、陳問辭。 問又二:長行、偈頌。長行有二:一、問如來 安樂,二、問眾生易度 (云云) 。但舉四人者,欲
擬開示悟入四十位耳,如《華嚴》但舉法慧、 德林、金幢、金藏說四十位 (云云) 。
[0125b10] 三,如來具 答。安樂、易度兩事相成,易度則安樂,安樂則 易度。易度為兩:一、根利德厚,世世已來常
受大化,始見我身即稟《華嚴》入如來慧,果 熟易零,是眾生易度;二、根鈍德薄,世世已來 不受大化,為是人故須開鈍說漸,三藏、
方等、《般若》而調伏之,亦令此人今聞《法華》 入於佛慧。比前雖難,於佛甚易,佛識其宜 方便得所,薄須塗熨慧悟是同。今略舉十
意釋之:第一、始見今見,第二、開合不開合, 第三、豎廣橫略,第四、本一迹多迹共本獨,第 五、加說不加說,第六、變土不變土,第七、多處
不多處,第八、斥奪不斥奪,第九、直顯實開權 顯實,第十、利根初熟鈍根後熟。第一始見今 見者,初成道時名始見,法華座席久後真實
名今見也。日照高山即說於頓,不開不 合;為不入者開頓說漸,五味調伏令漸歸 頓。頓直豎入入於法界故言豎廣,不歷 方便故言橫略,今歷五味即是橫廣,得入
佛慧亦是豎廣。一臺故本一,千葉故迹多,迹 與眾經同故言共,本與眾經異故言獨。 加四菩薩說四十位,自說開示悟入不加
於他。花王世界故言不變,二變土田故言變 土。七處八會是為多處,耆闍崛山遠處虛 空故不多處。滅化城改客作故言斥奪, 無如此事故不斥奪。行大直道名直顯實,
決了聲聞法,名開權顯實。根利緣熟始入 佛慧,根鈍後熟今入佛慧。緣宜不同略為 十異,種智法界等無差別,故文云「始見我
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 習學小乘者。」今於此經入於佛慧,明文在 茲不須疑也。諸師見其緣異,逐緣異解迷 不知反去道轉遠,若識理同千車共轍,
佛慧則無殊也。舊云,《華嚴》了義滿字常住,《法 華》不了義非滿非常,今以此文並之,若始 入是了義,今入不了義者,始入是佛慧,今入
非佛慧,若佛慧既齊了義亦等,滿字常住悉 然 (云云) 。地人呼《華嚴》為圓宗,《法華》為不真宗, 今亦用此文並之。
[0125c19] 第四,菩薩領解隨喜。能問 者,即是《華嚴》中四大士,《法華》中身子三請,俱 是能問也。所問者,即是問佛智慧也。
[0125c21] 第五, 如來述歎者,與問碩異,問家隨喜。能問人皆 是菩薩,及所化人聞已信行,我等隨喜。如來
述歎能化人生隨喜者,此義云何?然能問者 皆是古佛,汝能隨喜即是如來,菩薩隨喜其 迹,如來述歎其本,此亦密表壽量 (云云) 。「爾
時彌勒及八萬大士」下,第二,疑問序。自寂場 已降,今座已往,十方大士來會不絕,雖不 可限,我以補處智力悉見悉知,而於此眾
不識一人,然我遊化十方覲奉諸佛,諸佛 大眾快所諳知,就履歷之處亦所不識, 若來若去如是推之皆所不識。又彼諸大 士是前進先達,彌勒是後番末學,後不知
前故所不識。又彼等大士,本實相底應現 十方,別頭教化所有真應,非彌勒境界,是故 不識。又佛託弘經召諸大士,大士聞師命
故來,密聞壽量,非時眾所知,故言不識。此 約四悉檀,釋疑問序也 (云云) 。疑問為二:一、 此土菩薩疑,二、他土菩薩疑。此土疑又二:初、
長行,疑念;次、偈,十九行半偈,正問,又為五: 初一行一句, 問 何處來;次「何因緣」下,第二,一 行三句,問何因緣來;次「一一諸菩薩」下,第三,
九行,敘其數量;次「是諸大威德」下,第四,兩行, 問其師誰;次「如是菩薩神通」下,第五,五行半, 結請,又五:初兩句,結歎;次「四方地」下,第二,兩
行,請答來處;次「我於此眾」下,第三,一行,請 答來緣;次「今此之大眾」下,第四,一行半,大 會同請;次「無量德」下,第五,二句,請答師主 (云云)
。
[0126a20] 二、他方菩薩疑者,分身眷屬橫在十方, 與彌勒同疑,二土俱不知本地,欲顯成道 甚久,各各陳疑已佛,佛皆抑待彌勒 (云云) 。
[0126a23]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下,第二、正說。文為 二:先長行,次偈頌誡許,後正說。長行先述讚;
次誡,誡勿亂勿怠勿退;次許標果智,果智 者如來知見,知見妙果也;次開化教者,「宣示」 也。「自在神力」者,過去益物也,「師子奮迅」者,現
在十方分身所被之處也。或云奮迅將前之 狀也,此表未來常住益物之相也。「大勢威猛」 者,未來益物也。或以此為現在震動十方,
隨人意用耳。幸依文次第者好。又私謂,「如 來自在」者我也;「神通」者樂也;「師子奮迅」,奮迅 除垢淨也;「大勢威猛」,未來益物,即常也。此 點四德意也
(云云) 。四行偈,初三句,頌三誡; 後三行一句,頌許。初一句,頌標智慧果;次 三行,頌三世。
[0126b07] 「爾時世尊」下,第二,即正說段也。 文為三:此去盡〈壽量品〉,正開近顯遠;二、〈分 別品〉初,總授法身記;三、彌勒總申領解。初
又二:先、略開近顯遠動執生疑,次、廣開近 顯遠斷惑生信。略又二:一、略開,二、因疑更 請。就略開有長行、偈頌,此中但答二問,不
答何因緣集,由不答故所以重請,長行雙 答雙釋如文。釋下方空中住者,《釋論》明有 底散三昧,應作四說:有者三有也,底者非想
非非想也,以深勝故為底;又有者名相也, 底者空也,以空寂故為底;又有者二邊俗 也,底者邊際智滿故為底。今經以下方空
為底,不是上界、不是下界,表中道為底, 此是約教分別 (云云) 。「於諸經典」下,釋也。師知 弟子備智、斷兩德,初是雙修智斷,次雙證
智斷。於經典分別是修智,正憶念是修斷, 不樂在眾是證斷,勤行精進是證智。從 「不依止人天而住」,是釋處也。人天是二邊,不
住不著也。「深智無礙」者,依不思議智也。「樂 於佛法」者,樂不思議境也。境智甚微,非近 行菩薩也。
[0126b27] 偈八行半,初五行半,頌答兩問, 下三行,頌雙釋 (云云) 。
[0126b28] 「爾時彌勒」下,因疑更請。 有長行、偈頌。長行為二:一、疑,二、請。聞上「菩 提樹下乃教化之今皆住不退」,又聞「我從久
遠來教化是等眾」,聞此二說動執生疑。「白 佛」下,騰疑更請,又二:一、法,二、譬。法說為三: 初「即白佛」下,一、疑成道近所化甚多,執近而
疑遠也;次「世尊此大菩薩」下,第二,所化既多 行位深妙,執遠而疑近也;次「世尊如此之事」 下,第三,結請。譬說有開、合。開為三:「色美髮
黑」譬上成道近意也;「指百歲人」去,譬上所 化甚多意也。淮北諸師以譬釋譬,父服還 年藥,貌同二十五,子不服藥形如百歲,若
知藥力不疑子父,不知者怪之;如來橫服 垂迹之藥,示伽耶始生,諸菩薩直論本地, 久發道心今住不退,若佛及佛快知此事,
自下不達不得不疑。「是事難信」下,結譬也。 初、合近譬,如文;從「而此大眾」下,合遠譬。 觀此菩薩久種善根,非止伽耶發心。「善入
出住」者,九次第定是善入,師子奮迅是善出, 超越是善住,通藏意也;從初地至十地名 善入,十地入重玄門,倒修凡夫事名善出,
妙覺遍滿名善住,別意也;畢法性三昧名 善入,首楞嚴名善出,王三昧名善住,圓意 也。次第習諸善法,據因為善習,就果為善 入 (云云)
。「善答難問」者,具二莊嚴也。七方便之 尊,故云「寶」也。「今日世尊」下,請答也,又三,從 「今日」下,舉佛語。從「我等」下,第二,明請意。請
意為二:一、為現在。我雖未達,信而已矣。「然 諸菩薩」下,第二,為未來。淺行喜生誹謗,新 發意者謗墮惡道,不退者雖信不謗,不能
增道。若為分別,謗者則生信,信者則增道 (云云) 。從「唯然」下,第三,請答。請答亦二:初、「除 我等疑」;「及未來」下,第二,除未來疑。
[0127a02] 偈十四行, 頌上法譬:五行頌法說,九行頌譬說。法說 中三:初一行,頌執近;次「此諸佛子」下,第二,二
行三句,頌疑遠;後「云何而可」下,第三,一行一 句,頌結請。頌譬中,初二行,頌開譬;後「世尊 亦如是」下七行,頌合譬。亦三:就初二句頌
合近;次「是諸菩薩等志」下,第二,三行半,頌 合遠;後「我等從佛聞」下,第三,三行,頌合請 答 (云云) 。
◎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釋壽量品
[0127a18] 先出異解。叡師〈序〉云「壽無量劫未足以明 其久,分身無數不足以異其體,然則壽量 定其非數,分身明其不異,普賢顯其無成,
多寶明其不滅耳。」河西道朗云:「明法身真 化不異、存沒理一,多寶現明法身常存,壽量 明與太虛齊量。」道場觀云:「會三歸一,乘之
始也;滅影澄神,乘之終也。滅影謂息迹,澄 神則明本,故迹無常而本常也。」注者云「非 存亡之數曰壽,出修夭之限稱量,法身非
形年所攝,使大士修踐極之照,不以伽耶 為成佛、百年為期頤也。」竺道生云:「其色身 佛者,應現而有,無有實形,既形不實豈有
壽哉?然則萬形同致、古今為一,古亦今也 今亦古也,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若有時不 有、有處不在者,於眾生然耳,佛不爾也,
是以極譚長壽,云伽耶是也。伽耶是者非 復伽耶,伽耶既非,彼長何獨是乎?長短斯亡, 長短恒存焉。」前代匠者如向所說,多約無
量明常,近世人師多云壽是量法,前過恒 沙、後倍上數,終歸限極而明無常。又惑者 執品明壽量,量是無常那作常解?今為答
之,品直道壽量,不道壽有量、不道壽無 量,爾作無常、他作常解,此復何咎?鷸蚌 相扼,我乘其弊,應具四解:謂實有量而言
無量,《彌陀》是也;實無量而言量,如此品及 《金光明》是也,實無量而言無量,如《涅槃》云 「唯佛與佛其壽無量」是也;實有量而言量,
如八十唱滅是也。品文具有此義,豈可是 一而非三耶?
[0127b17] 問:
[0127b17] 若〈壽量〉明常,與《涅槃》何 異?
[0127b18] 今反質之,《法華》一乘與《勝鬘》一乘何異 (云云) ?若分別答者,《法華》略明常,《涅槃》廣明常,
《勝鬘》為一明一,《法華》會三明一 (云云) 。
[0127b20] 問:
[0127b20] 近 成是方便,遠成是真實者,《華嚴》寂滅道場、《大 經》超前九劫,皆成方便;若爾,《法華》開遠竟,常
不輕那更近?當知《法華》已復方便。若爾,會三 歸一竟,亦應不會三歸一。若爾,開三顯一 諸佛道同,開近顯遠亦諸佛道同。若爾,諸佛
皆爾,非獨釋迦;若獨釋迦,前諸義壞。
[0127b26] 答云:
[0127b26] 是 我方便諸佛亦然,又諸菩薩聞〈壽量〉發願,願 我於未來說壽亦如是。此即諸佛道同,亦 不偏言一近一遠,故知寄無始無終、無近無
遠,顯法身常住;有始有終、有近有遠,論其 應迹。用此義望諸經,對緣雖異,終不異也。 既了眾經,諸師不可師也。
[0127c03] 問:
[0127c03] 義推常可,然 徵文何據?
[0127c04] 答:
[0127c04] 明者貴其理,暗者守其文,但 尋詮會宗,是教之正意,苟執糟糠,問橋何 益?又教本為緣,緣異說異,或隨欣隨宜隨
治隨悟,悟則達到已矣,那更盤桓阡陌何 為?故云泥洹真法寶,眾生種種門入,此之謂 也。又文有多少,《涅槃》以未來常住為宗,其
文則多,不以過去久成為宗,其文則少,若 隨多棄少,則是魔說非佛說也。此經以過 去久成為宗,點塵數界其文則多,未來常
住其文則少,若從多棄少,頭破作七分,如 阿梨樹枝。譬天子勅,若多若少俱不可違, 違之得罪。〈方便品〉云「世間相常住,於道場
知已,導師方便說」,此文即未來常住不滅;又 云「我常住於此」;又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 處」;《普賢觀》云「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
所安立處」,如此常文亦復不少。又此經處 處明法身,法身豈不常耶。
[0127c20] 問:
[0127c20] 既明法身,應 論三德。
[0127c21] 答:
[0127c21] 權實二智豈非般若?三世示現 豈非解脫?實相本地即是法身。三德明文為 若此也。
[0127c23] 釋品,「如來」者,十方三世諸佛二佛 三佛本佛迹佛之通號也。「壽量」者,詮量也, 詮量十方三世二佛三佛本佛迹佛之功德
也。今正詮量本地三佛功德,故言「如來壽量 品」。如來義甚多,且明二三如來,餘例可解。 二如來者,《成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
名如來」。乘是法如如智,實是法如如境,道是 因、覺是果。若單論乘者,如如無所知;單明 實者,如如無能知。境智和合則有因果,照
境未窮名因,盡源為果,道覺義成,即是 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真身如來也。以如 實智,乘如實道,來生三有示成正覺者,
即應身如來也。三如來者,《大論》云「如法相 解、如法相說,故名如來」。如者法如如境,非 因非果,有佛無佛性相常然,遍一切處而無
有異為如,不動而至為來,指此為法身 如來也。法如如智,乘於如如真實之道來 成妙覺,智稱如理,從理名如、從智名來,
即報身如來。故《論》云「如法相解故名如來」 也。以如如境智合故,即能處處示成正覺。 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
處應現往,八相成道轉妙法輪,即應身如 來。故《論》云「如法相說故名如來」也。法身如 來名毘盧遮那,此翻遍一切處;報身如來
名盧舍那,此翻淨滿;應身如來名釋迦文, 此翻度沃焦。是三如來若單取者則不可也, 《大經》云「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脫亦非,三法
具足稱祕密藏、名大涅槃」,不可一異縱橫 並別,圓覽三法稱假名如來也。《梵網經》結 成華嚴教,華臺為本、華葉為末,別為一緣
作如此說,而本末不得相離。《像法決疑經》 結成涅槃,文云「或見釋迦為毘盧遮那,或 為盧舍那」,蓋前緣異見,非佛三也。《普賢觀》
結成法華,文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乃 是異名非別體也。總眾經之意,當知三佛 非一異明矣。
[0128a29] 問:
[0128a29] 此品無三佛名,那作此釋?
[0128b01] 答:
[0128b01] 雖不標名而具其義。文云「非如非異,非 如三界見於三界」,此非偏如顯於圓如,即 法身如來義也;又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
相」,即是如如智稱如如境,一切種智知見即 佛眼,此是報身如來義也;又云「或示己身己 事,或示他身他事」,此即應身如來義也。若但
性德三如來者是橫,但修德三如來者是 縱,先法次報後應亦是縱;今經圓說不縱不 橫三如來也,揀縱橫如來尚非今義,況三
藏通教如來耶?又《法華》之前,亦明圓如來 者,同是迹中所說耳。發迹顯本三如來者,永 異諸經。論云「示現成大菩提無上故,示三
種菩提,一、應化菩提,隨所應現即為示現, 如經出釋氏宮故;二、報佛菩提,十地滿足 得常涅槃,如經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劫
故,三、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槃不變, 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故。」經具其 義、論出其名,不作上釋寧會經論耶?
[0128b18] 次 明「壽量」者,「壽」者受義,真如不隔諸法故名 為受,又境智相應故名受,又一期報得百年
不斷故名受。「量」者詮量也,量字則通無的 別據,詮量法如來以如理為命、報如來以 智慧為命、應如來同緣理為命,詮量諸命
若有量、若無量、若非量非無量。法身如來如 理命者,有佛無佛性相常然,不論相應與 不相續,亦無有量及無量。文云「非如非異非
虛非實」,蓋是詮量法身如理命也。詮量報 身如來,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境發智為報, 智冥境為受,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
如是,函大蓋大。文云「我智力如是,久修業 所得,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此是詮量 報身如來智慧命也。詮量應身者,應身同 緣,緣長同長、緣促同促
(云云) ,自彼於我何 為?文云「數數現生、數數現滅」,或復自說名 字不同年紀大小,此是詮量應佛同緣命 也。
[0128c07] 復次,法身非量非無量,報身金剛前有量、 金剛後無量,應身隨緣則有量、應用不斷則 無量。通途詮量三句在聖、一句屬凡,有量無
常都非佛義。舊來所說乃是增減兩謗加誣 於佛,非魔是何?四句詮量其義已顯,為未 解者,更常等四句料簡:先別作、次通作。別者,
非常非無常,雙非理極即法身也;常者即報 身也,報智境合亦非常非無常,但取正智圓 滿不生不滅,過金剛心之前故,取常為
報身耳;亦常亦無常應身也,應用無盡為 亦常,數唱涅槃名亦無常,無常者,金剛心 已前智用增進,乃至凡夫生滅出沒皆是無
常。三佛各一句,凡夫共一句,此約別教別 分別也。通途圓說者,一一如來悉備四句。法 身四者:非常非無常,雙破凡聖八倒故;常
者如虛空常故;無常者無凡夫生滅倒故; 亦常亦無常者,寂而雙照故。報身四者:非常 非無常者,智冥境故,常者出過二乘故:無
常者無生滅倒故:亦常亦無常能雙照故。應 身四者:非常非無常者,非報非生死故;常 者常應同故;無常者同無常故;亦常亦無常
者,兩存故。凡夫既得無常一句,通途亦作 四句,但有性德之理,尚無四句名字,況行 用耶?可以意得不俟說也。一身即是三
身,不一不異,當知一佛身即具諸身壽命 功德,隨緣感見長短不同。《大經》云「凡夫二 乘見佛壽命猶如冬日,菩薩所見猶如春
日,唯佛見佛壽命無量猶如夏日。所以 然者,凡夫博地翳障朦朧,藏通二乘雖斷 四住不見中道,若捨分段受法性身未 破無明,彼土所奉猶是勝應,當知二乘秖
見冬日。若諸菩薩未登地住,所見同前;若 破無明乃至受分法身,與而為語得見報 身壽命,奪而為語猶是勝應,未窮報身之
源,未盡法性之極,所見佛壽猶是春日。唯 佛與佛窮性盡源,見法身壽猶如夏日。」《大 經》舉三譬譬之,於諸常中虛空第一,一切
壽命如來第一,此譬法身壽命無始無終性 相凝湛不同應報也;二譬如四河皆歸大 海,此譬報身所修萬善皆感佛報壽命海中 也;三阿耨達池出四大河,此譬應身壽命從
法報出,同他長短也。此品詮量通明三身, 若從別意正在報身。何以故?義便文會。義 便者,報身智慧上冥下契,三身宛足,故言義
便;文會者,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故能三世 利益眾生,所成即法身,能成即報身,法報合 故能益物,故言文會。以此推之,正意是論 報身佛功德也。
[0129a25] 復次,如是三身種種功德,悉 是本時道場樹下先久成就,名之為本;中間 今日寂滅道場所成就者,名之為迹。諸經
所說本迹者,即寂滅道場所成法報為本; 從本所起勝劣兩應為迹。今經所明,取寂 場及中間所成三身,皆名為迹;取本昔道場
所得三身,名之為本,故與諸經為異也。 「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 殊不思議一也。」肇師之言,意在寂場之本 耳。
[0129b05] 復次,寂場本迹復有多種,或以涅槃為 本,從真起應為迹,迹本俱空言思雙斷,故 不思議一也。或以俗為本,從俗起應為迹,
迹本深廣,下地不能言思邊涯,故言不可 思議一也。或以中為本,從中起應為迹, 迹本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云不思議一 也。
[0129b11] 復次,此三非三亦復非一,非三非一為 本,而三而一為迹,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不思議一也。未知諸師指何處本迹不思議 一也。今攝
[卄/執/衣] 四番,皆是迹中不思議一耳; 遠指本地三番四番不可思議以為其本。 從箇本而垂迹,將箇迹而顯本,本迹雖
殊不思議一。如此本迹何得不異眾經?何 得不異諸師?
[0129b18] 問:
[0129b18] 諸經各說位行,或多或少, 《華嚴》四十一位,《瓔珞》五十二位,名義皆廣,此 經始末都無此事,云何言異?
[0129b20] 答:
[0129b20] 譬如世人 修種種業、集種種寶、求種種位,若無壽命 用財位為?《大經》云「譬如長者生育一子,相
師占之有短壽相,不任紹繼。父母知已,忽 之如草。」法門亦爾,行種種因、獲種種果、 現種種通、化種種眾、說種種法、度種種人,
總在如來壽命海中,海中之要法性智應, 喉襟目蒵非異是何?
[0129b27] 廣開近顯遠,文為二: 先、誡信,次、正答。佛旨論誡眾受為信,此文 有三誡三請、重請重誡,迹門三請一誡,此中
四請四誡,前後合五誡七請,奇特大事殷勤 鄭重也。「誠」是忠誠,「諦」是審實,不欺於物言 則詣真。昔七方便隨他意語非告誠實,今
隨自意語示之以要,故言「誠諦」。菩薩既奉 誠誡不敢致疑,聞必取信,信受誠言也。
[0129c05] 正 答有長行、偈頌。長行為二:法說、譬說。法說 為二:一、三世益物,二、總結不虛。近情唯見
現在八十,不知過去無央、未來不滅,故約 三世開近顯遠。如此利益非獨我然,諸佛 亦爾,故總結不虛也。法說中未來語少,譬 說偈中文多 (云云)
。過去益物文為二:一、從 「如來祕密」下,出執近之情;二、從「然善男子」 下,破近顯遠。初又三:一、出所迷法,二、出能
迷眾,三、出迷遠之謂。「祕密」者,一身即三身 名為「祕」,三身即一身名為「密」,又昔所不說 名為「祕」,唯佛自知名為「密」。「神通之力」者,三身
之用也,「神」是天然不動之理,即法性身也;「通」 是無壅不思議慧,即報身也;「力」是幹用自在, 即應身也。佛於三世等有三身,於諸教中
祕之不傳,故一切世間天人脩羅,謂今佛始 於道樹得此三身,故執近以疑遠。此本說 中不復言及二乘,但對菩薩,菩薩攝在天
人修羅三善道內,餘三惡趣罪重根鈍少智, 不知作此謂也。故《大品》但云「摩訶衍勝出 天人阿脩羅」,亦不言三途也。菩薩有三種:
下方、他方、舊住。下方即本日所化,故無執近 之謂。他方、舊住俱有二種:一、從法身應生者, 往世先得無生,或已先聞發迹顯本,設未得
聞報盡受法性身,於法身地自應得聞長 遠之說,是故應生菩薩,多無執近之謂;二者 今生始得無生忍及未得者,咸有此謂也。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下,第二,明破執遣 迷以顯久遠之本,上文誠諦之誡即是此也。 就此復二:一、顯遠,二、從「自從是來」下,明過
去益物所宜。就初又二:一、法說顯遠,二、舉 譬格量法說。成佛已來甚大久遠,伽耶近謂 即破,破近顯遠略有十意,如《玄義》 (云云) 。此
文正用破近顯遠,破近謂情廢近顯遠,廢 於近教也。
[0130a10] 譬中為三:一、舉譬問,二、答,三、 合,顯出長遠。餘經或明數不可說,塵沙等為 喻;方此此則為多,直下塵被點之界已不
可說,況不下塵寧當可說?下塵不下塵 界尚不可說,下塵不下塵塵豈可說耶?況 復過是寧可說耶?「彌勒等」下,第二,答中舉 三人不知也。合譬如文。
[0130a16] 從「自從是來」下,明 益物所宜又三:一、益物處,二、拂迹上疑,三、 從「若有眾生來至我所」下,正明益物所宜。
須顯處者,上引譬甚久,久居何處?故云常 在此土及於他國而作佛事,如文。「於是中間」 下,拂執迹上之疑,疑因疑果,昔教所說處
處行因,又處處得記即是果疑。今拂除此 疑,指然燈佛者即拂因疑,又復言其入於 涅槃即拂果疑,如此因果非復一條,皆我
方便非實說也,故名拂疑。或有人云,方便 說然燈佛是我之師,然實是釋迦現作,非生 現生、非滅現滅,故言又復言其涅槃。今謂
不爾,但取前釋。何者?然燈佛于時緣熟,以 佛像化之;我緣未熟,但為菩薩從佛得 記,得記即是果義,行行即是因,消文自足。
言「其」者,即是中間施化之其耳,非謂然燈 也。又中間益物,即有形聲兩益,若言值然 燈佛者,此有形益,又復言其入於涅槃者,
彼佛滅後助佛揚化,即有聲益,若爾形聲兩 益,皆屬中間因耳。既有形聲之生,生必有 死,死即入涅槃,名此為果耳。不得言中
間已成佛果,何者?《法華》之前未說成佛,何 得有佛果之疑?舊以然燈是我現作,此亦 非解,《法華》前經未論昔已成佛,何教說然
燈是我所現而拂此疑耶?「若有眾生來至我 所」下,第三正明益物所宜,又為二:一、感應, 二、施化。「至我所」者,即是過去眾生漸頓兩機
冥扣法身也。「佛眼觀」者,即是久已成佛,用 佛眼鑑照無有遺差,將欲起於劣勝兩應 而利益之。善機凡有二力:一、感人天花報,
二、感佛道果報。若以法眼觀知萬善,緣其 重輕各得花報,不能究竟知其終得種智 果報;若以佛眼,圓照萬善知其始末。此經
一向明佛眼觀知眾生萬善究竟得佛,一大 事出世之正意也。「信等諸根」者,信等五根也, 慧根即了因,餘根即緣因。此二善根各有利
鈍,通攝頓漸機緣:頓機利鈍即是圓、別根機, 漸機利鈍即是藏、通機緣。又小乘根名鈍,大 乘根名利。又小乘根名利,人天乘名鈍。十
法界眾生所有善根利鈍為機,不用惡法, 惡法非緣、了二因也。如來悉照十界善機, 隨所應度而現形聲饒益也。從「處處自說」
下,正明應化所宜,又二:先、形聲益,次、得益 歡喜。先、形益又二:先明非生現生,次非滅現 滅。「自說名字不同」者,形既其現則有名字,因
名召體,機有優劣、形有勝負,形異故名則 不同。「年紀大小」者,即形勝負,勝者即勝應, 負者即劣應也。「名不同」者,即二佛現壽有量
無量也。「處處」者,竪論則過去之處處行因國 土也,橫論即十方國土也。名字不同約竪處 所,亦有生法名字不同,如今之應身望過
去然燈佛等;約橫國土亦有生法名字,如 今之望分身,亦如《華嚴》十號中所列釋迦異 名若干不同。又諸經所辯,佛有三身名字
不同,所召法體皆異,或說毘那、或舍那、或 釋迦,法身佛或名如如、實相、第一義、般若、楞 嚴等比也。此約示現佛法界身名字不同,
若現九法界身名字不同,則無量無邊,可以 意得。「年紀大小」者,此明壽命長短,逐上所 現應身,或說壽二萬,如迦葉佛時;或說壽
八萬時,如彌勒佛時,傳互明大小縱橫可 知。就法報應佛壽命大小,如《玄義》 (云云) 。或 三身相望辯大小,或三身各別皆為小、合說 名為大,例三
點 (云云) 。此皆隨所應度,為其 現身及命長短耳。「亦復現言當入涅槃」者, 應以滅度而得度者,即現滅度也,令其
戀仰而得解脫。此義現下譬說中也。「又以 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者,是現聲益也。小身短 壽即是說於漸教,故言「種種方便」也。大身
長壽即是說頓教,故言「說微妙法」。雖初以 漸,終令入大,故言「皆令得歡喜」。仍此歡喜 即是施化得益,佛依四悉檀,施形聲兩益,
眾生獲於四利,稱機則喜、乖機則惱,下文 云「皆實不虛」,即此義也。
[0131a02] 從「諸善男子如來見 諸眾生」下,是現在師子奮迅益物。此三昧有 十功德:一、分別他人諸根熟不熟清淨不清
淨;二、以如來法輪教未度者悉入法律;三、 弘誓遍滿十方音聲亦爾,或一音遍滿,百千 萬音皆亦遍滿普教眾類;四、轉無上輪化
眾生皆取滅度,餘人不能轉獨佛能轉;五、 能示出家剃髮持淨戒,亦能使人樂;六、性 行合空;七、放光示滅或存或亡,或示相好
或隱相好;八、降伏四魔;九、令他得入至要 增長止觀;十、具上十善之本,身三口四等 (云 云) 。此文為二:一、明機感,二、明應化。「如來見」
者,即佛眼照也。「諸眾生樂小法」者,所見之機 也。《華嚴》云「大眾雖清淨,其餘樂小法者,或 生疑悔長夜衰惱,愍此故默。」偈云「其餘不
久行,智慧未明了,依識不依智,聞已生憂 悔,彼將墜惡道,念此故不說」。按彼經無聲 聞二乘,但指不久行者,為樂小法人耳。師
云,樂小者非小乘人也,乃是樂近說者為 小耳。今當通說之,所謂貪愛二十五有, 即人天之機,來至我所名小法也;貪樂 涅槃求自解脫,即二乘之機來至我所,亦
名樂小法也;樂於漸次紆迴佛道,即三菩 薩機來至我所,亦名樂小法也。「德薄」者,緣 了二善功用微劣。下文云「諸子幼稚」也。「垢重」 者,見、思未除也。
[0131a27] 問:
[0131a27] 非生現生,備施頓漸二 化,七方便等可是樂小法者,圓頓赴機是 應樂大法者,云何通判為樂小法耶?
[0131a29] 答:
[0131a29] 向 略其意,今廣釋,凡為四義:一、約往日,雖發 大心不能專精,多著弊欲不得出世,名 弊欲為小法也。二、約現在,如佛未出世,
諸天人等雖有大機,而心染世樂著於邪 見,故名樂小法。此二義與下譬「宛轉于地」 意同也。三、約修行,雖不樂於三界弊欲小
法,而樂三乘灰斷亦名小法;雖不樂於三 乘近果,而樂歷別修於一乘,不能於一心 圓頓普修,故名樂小。此三意約因門,明樂
小法也。四、約果門,樂聞近成之小,出釋氏 宮始得菩提,不欲樂聞長遠大久之道,故 言樂小。此等小心非始今日,若先樂大,佛
即不說始成,說始成者皆為樂小法者 耳。
[0131b14] 「為是人說」下,第二,現在應化,又二:一、非生 現生,二、非滅現滅。現生又二:一、現生,二、利益。
現生又二:一、現生,二、非生。現生者迹現於生, 非生者非始爾生也。為是人說我始得菩 提,前明利鈍二機來感法身,今即現勝劣
兩應,劣應應鈍根、勝應應利根。此兩應並 有生法二身生,劣應二身生者,以正慧託 胎,出生行七步,如迦旃延子所述,乃至六
年苦行已還,是名生身生也。法身生者,即 三十四心斷結習盡,所得五分法身是也。 勝應生身生者,如《華嚴》、《大經》等說,與諸菩
薩處摩耶胎常說大乘,出行十方各各 七步,是名生身生。法身生者,於寂滅道場, 金剛後心斷無明盡,得妙覺相應慧窮照
法性,萬德種智圓明普備,是名法身生。「出家 者」,劣應出分段家,勝應出二死家。「得菩提」 者,劣應得有作四諦所發無漏盡無生智,名
為菩提;勝應即照三諦一實之道,一切種智 為菩提也。「然我實成」下,明本實不生,但 天人修羅,見此二種生法二身謂言始生,
此則不然。然我久已得此生法二身,今日之 生非實生也,故云「久遠若斯」。「若斯」者,如上 譬之長久也。「但以方便」下,明既非實生,何
故現生?為利樂小法人德薄垢重者使得 佛道,故言「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作如是說」者, 非生而現生,故云「作如是說」也。餘經破劣
應生身生非生,尚不破劣應法身生非生; 今經正破勝應法身生非生。何者?我實成佛 已來久遠若斯,故知今日劣勝兩法身生皆
被破故生非生,與餘經永異也。「如來所演」 下,第二,明現生形聲益:先明形聲,次明不 虛。說即聲教、示即形 現 。形聲不出自他,若
說法身是說己身,若說應身是說他身益; 言值然燈佛即是說己身,然燈是我師,是 說他身;示正報是自己事,示現依報是示
他事;隨他意語是說他身,隨自意語是說己 身。示己他事,亦類如此。「諸所言說皆實不 虛」者,又二:先、明不虛,次、釋不虛。初偏據聲
益不虛,釋則雙釋不虛。初不虛者,漸頓二 機稟此二種形聲皆益不虛。上過去章明 皆歡喜,似如世界之益,今明皆不虛,勝劣
形聲逗於二機,獲四悉檀皆不虛也。《大論》 明四悉檀並實,世界故實,對治為人故實,篤 而為論,三是世間實此實則虛,緣中亦有世
間三實、第一義則虛,若以此虛實約迹本二 門,漸頓益者虛實,昔方便行未得實道之 益,是其因虛,執於近迹未得本地真實之
益,即是果虛;今聞迹門之說同入實相,即 得因中實益,聞本門之說,即除執近之情, 得於長遠果地之實益。今得二實對昔二
虛。約圓頓眾生,於迹本二門一實一虛得 中道之行,是得因中之實益而執近果,是 於果虛;今聞說因更不別得真實之益,聞 說遠果即得實果之益,昔有一虛今得一
實,故云皆實不虛也。
[0132a10] 問:
[0132a10] 今昔大乘所顯實 相,前後悟者應有異耶?
[0132a11] 答:
[0132a11] 初入次入,乃至 壞草庵通入中道,但入有漸頓故分二教。 例入真諦,鈍者依析法、無常等觀,利者用 體法空觀,故分藏通耳。
[0132a14] 從「所以者何如來 如實知見」下,第二,總釋益物不虛。先、釋形 益,後、釋言益不虛。此中六句顯於應身不
離法身,法身無形亦無起滅,眾生有起滅 之機感於法身,如來願力應同起滅,起滅 之見出自眾生,故約三界以明諸句。又為
二:一、照理不虛,二、從「以諸眾生」下,明稱 機不虛,達理稱機、設教化物,必不虛也。 「如實知見」即是實智,如理而照三界之實,
實則無三界之因相也。「無有生死」者,無有 二死之苦也。起集名「退」,無常果現名出「也」, 亦無在生死之世及入涅槃之滅,此二俱
滅,故云「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於滅度之實, 非於生死之虛,故云「非實非虛」也。非於世 間之隔異,非於出世之真如,故云「非如非
異」。此四明中道也。若雙非二邊,結句定一 邊,例如非生非死結句為生,是生是死結 句為死,是退是出結句為退,非退非出結
句為出,非虛非實結句為實,是虛是實結 句為虛,如此之流今皆非之,乃至單複具 足亦非之,方顯中道意耳。「不如三界見於
三界」者,不如二種三界眾生所見三界之相, 唯佛一人如實窮照三界之實,內具實智之 用,亦是隨自意語,亦是或說己身之事,故《大
品》云「第一義中無所分別」也。如來權智如 量知見三界之相,即如三界眾生之見,如 實知見無二死,而隨他意示二死身說 有二死;無退無出而隨他意說有退有
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而隨他意示生世 間示入涅槃,說有在世有得滅者;無實 而說涅槃之實,無虛而說三界之虛;無三 世之異而說有異,無真諦之如而說有
如。同於三界見於三界,皆是隨他意語,名 為或說他身事、示他身事。如來二智明審 二諦,所以形言兩益,皆實不虛也。「以諸眾生
下」,第二,釋稱機不虛:先明機感,次論施 化。以諸眾生根機利鈍漸頓不同、性欲行智 種種差別,欲令各得增諸善根,故說己
他之教,不虛因緣譬喻也。漸頓根性各有 種種,此須用為人悉檀,為人悉檀正為生 諸善根。善根猶是性,習欲成性,今何故先
性後欲?釋云,因有本日根性,能起今日 之欲樂,如因煩惱故有五陰,復因五陰 更有煩惱,不前不後;性欲亦爾,要因習 欲而成性也。欲者漸頓二機,若種種欲樂
不同,此須用世界悉檀也。行者起作業 行,隨樂欲而修諸行也,此須用為人悉 檀也。行中好多愛著致有妨障,此須對 治悉檀。憶想者是智慧即相似解,由修行
故能得解生,此是方便猶未稱理,無言說道, 猶是念想之觀,漸頓眾生居在內外凡位,有 諸善根欲樂,欲樂故修行,修行故得似解,此
須用第一義悉檀,隨其所得憶想之解更 為說法,即得朗悟第一義。乃至初地欲樂 修行二地時,亦憶想二地之境,即是念想;
若發生二地真解,即是念想觀除、言語法滅, 乃至佛方得究竟離於憶想,獲常寂照耳。 「欲令生」下,第二,正對機。施己他聲益,於漸
頓種種根機,令生種種善根,故現若干己 他身事、若干自他聲教、若干因緣譬喻。若對 漸機,以三藏中四門若干因緣譬喻,於一一
門中復有若干,如為懈怠者說苦忍,為 我慢者說無常忍等。通教四門亦如是,若 對頓機如別圓等,亦各四門若干種種,如
三十二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華嚴》中種種 行類相貌,皆為種種根機,施若干譬喻言辭 說法也。「所作佛事未曾暫廢」者,總結不虛。
如上若干己他形聲,皆令眾生入佛知見, 不為人天二乘小事,故云「所作佛事」也。若 一人獨得滅度,餘人不得者,所作佛事即
為有廢,廢即令眾不得實益,豈得會皆 實不虛?云何皆實?昔云我坐道場不得一 法實,七方便並非究竟滅,二涅槃者方便空 拳,故知唯虛未見皆實。若昔施七權遂不
得入一實者,可言其虛。虛引得出,無有 虛出而不入實者,故知昔虛為實故也。皆 實不虛佛事無廢,即此義矣。
[0133a03] 「如是我成佛甚 大久遠」下,明非滅現滅,又二:初、明非滅現 滅,二、從「如來以是方便」下,明現滅利益。初
又二:先、明本實不滅,次、從「然今」下,明迹中 唱滅。「我成佛已來」下,明果位常,常故不滅, 寄此四字明未來大勢威猛常住益物也。
從「我本行」下,舉因況果以明常住。舊人據 此以證無常云,前過恒沙後倍上數,神通 延壽猶是無常。僻取文意大有所失,經舉
因況果,果非數也。經云久修業所得壽命 無數劫,非神通延壽也。何者?佛修圓因登 初住時已得常壽,常壽叵壽已倍上數,況
復果耶?云何棄所況之果,苟執能況之因? 縱令此因已是於常非無常也。譬如太子 時,祿已不可盡,況登尊極,祿用寧可盡乎?
明文在茲,何須迴捩疑誤後生耶!「然今非 實」下,第二,迹中唱滅。三身並有非滅唱滅 義,如《淨名》云「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即是法
身非滅;又云「是寂滅義」,即是唱滅也。何者? 若已了達不唱寂滅,為未了者唱耳。若言 照寂即是唱滅,若言寂照即是唱生。夫法
身者,雖非生非滅亦有生滅,若迷心執著, 即煩惱生而智慧滅;若解心無染,即智慧生 煩惱滅。滅惑生解此是無常滅,若解生惑
滅即是寂滅,此之生滅悉約法性而辨。若 無迷解二緣,則不唱有此生滅也。報身非 滅唱滅者,誰有智慧誰有煩惱,而言智慧
能破,此即明闇不相除,即報身不滅義;眾生 未了,聞此便謂其即是佛,而生憍恣不復 修道,故復唱言道能滅惑,有煩惱時則無
智慧,有智慧時則無煩惱,豈非智慧能滅 煩惱耶?應身非滅唱滅者,應是法報之用,體 既無滅用豈有窮?即應身不滅,但為眾生 若常見佛則生憍恣故,唱我於今夜當
取滅度。又法身當體明不滅,報身說不滅 必約法身,以理而論,智慧能破為到故破, 不到故破為共為獨。如此推理無有能 破之功,即智慧不滅惑義;就有智慧則無
煩惱,即是慧能滅惑。應身說不滅須約法 報,法報常然應用不絕,眾生不盡即不滅 度。若法身當體論不生滅,報身了達無能 生滅,應身相續不生滅 (云云)
。從「以是方便教 化」下,第二,明現滅益物,又為二:先、不滅眾 生有損,二、從「以方便說比丘當知」下,若唱 滅者於物有益。初又二:初、不滅有損,次、廣
釋不滅。有損者,如前樂小法人,見佛常 在,不種善根、貧窮下賤,不生二善故無 益;見、思不斷,不斷二惡則是有損。貪著
五欲入於憶想,憶想即是見惑;五欲即是思 惑也。由此眾生垢重故須唱滅,不唱滅則 二惡生而不滅,二善損而不生。若依四悉
檀現滅,則二惡滅、二善生,為滅二惡故, 用對治、第一義,第一義滅未生惡,對治滅 已生惡;世界、為人生二善,世界生未生善,
為人生已生善。又世界滅已生惡,對治滅 未生惡,如禪五陰滅欲界惡,即是世界滅 已生惡,為人生已生善,第一義生未生無為
之善。「若見」下,第二,廣釋。若見佛常在,便起 憍恣心等故有損,不能生恭敬故無益。「憍 恣」即增見惑,「厭怠」即生思惑,「不生難遭想」
即不能生見諦解,「不恭敬」即不能生思 惟道,為是義故宜應現滅。若見聞三佛 不滅,悉有憍恣義,便謂眾生如彌勒如,一如
無二如,平等即真,由是生於憍心上慢,謂 一切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何須修道, 即便恣情放逸,為是唱言是寂滅義。又聞
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菩提相即煩惱相,明暗 不相除,顯出佛菩提,眾生聞此復起慢恣, 不復修善懈怠放逸,為是等故,唱言報身
智慧能滅煩惱。無明力大,佛菩提智之所能 滅。應身非滅現滅易解。若唱言法本不生 今亦不滅,要須滅惑方乃寂滅。經云「智慧
不滅煩惱」,然明時無暗,汝今具足煩惱,何 能有慧?當知智慧能滅障惑,眾生聞是唱 滅,便於三佛生難遭想、起恭敬心。「是故如
來以方便」下,明唱滅有益:先、歎佛難值,次、 釋難值,三、佛並難值。眾生樂著小法見 思障重,聞三身不滅則不修道,難得契
會也。「所以」下,釋也。諸薄德人過百千劫,或 有見佛或不見者。若見三佛,其人多善少 惡,不為其人唱滅,是人見佛常在靈山
也;或不見佛,其人障重善輕,為說三身難 會,眾生聞之便作是念,三佛雖復非生非 滅,必須生善滅惑乃得證見,此事不易,故
云「難遭」也。「心懷戀慕渴仰」者,此明現滅無 損。滅於見思名無損,種善根名有益。
[0134a01] 「又 善男子」下,第二大段,結三世益物物得實 益。又為三:先明諸佛出五濁,必先三後一、 先近後遠;次明皆是為化眾生;後明皆
非虛妄也。「譬如」下,第二,譬說,有開譬、合譬。 開譬為二:一、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應化所 宜;二、治子實益譬,譬上三世利物不虛。上
未來文少,此中具有。就初為三:一、醫遠行 譬,譬過去益物;二、還已復去,譬現在應化; 三、尋復來歸,譬未來應化。過去文為二:一、
發近顯遠,二、明過去應化所宜。今但譬應 化所宜。所宜有三:一、處所,二、拂迹疑,三、正 應化,今但譬應化。應化又二:一、機感,二、正
應化,今具譬之。「如有良醫」者,超譬上「我以 佛眼觀」,有能應之智也。從「多諸子息」,是追 譬上「若有眾生來至我所」,能感之機也。上應
化所宜又二:一、益物,二、明歡喜,今但譬益 物。上益物又二:一、非生現生,二、非滅現滅,今 但譬現滅。初「良醫」者,醫有十種:一者治病
病增無損,或時致死,譬空見外道,恣意行 惡教人起邪斷善根,法身既亡慧命亦死。 二者治病不增不損,譬有見苦行外道,投 巖赴火苦行行善,不得禪定不能斷結
即是無損,亦不能斷善即是不增也。三者 治病損而無增,但世醫所治差已還復生, 即是修定斷結外道也。四者治病能令差 已不復發,而所治不遍,即二乘人止治一
兩種有緣者,不能遍治一切也。五者雖能 兼遍,而無巧術用治苦痛,《釋論》呼為拙度, 即是六度菩薩慈悲廣治也。六、治病妙術,
治無痛惱而不能治必死之人,譬通教菩 薩體法,但治有反復凡夫,不治焦種二 乘也。七雖治難愈之病,而不一時治一切
病,即是別教菩薩也。八、能一時治一切病,而 不能令平復如本,即圓教初心十信也。九、 能遍治一切,亦能平復如本,而不能令過
本,即圓教後心也。十、一時治一切病即能 平復,又使過本,即是如來。前三種醫即《大經》 中之舊醫用乳藥也;後七並客醫,無術者,
但用無常苦等法,如用辛苦酢藥也,有術 遠來還令服乳,最後究竟良醫也。良者善 也,內有三達五眼即是八術。妙得藥性善
治者,外識病源能用藥也。「智慧」者,權實二 智,深知二諦也。「聰達」者,五眼鑒機頓漸不 差也。十二部教文理甚深,如「明鍊方藥」,
依四悉檀治眾生病,如「善治眾病」也。《無量 義》云「醫王大醫王」,以大醫故稱為良醫。「多 諸子息」,「若十」,聲 聞
;「二十」,支佛;「百數」,菩薩。菩薩 之子,凡有三種子義:一、就一切眾生,皆有 三種性德,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眾生
悉是吾子」,此文云「多諸子息」也。約十心數 法即有百子,心王為正因佛性,慧是了因 性,餘九相扶起屬緣因性,一數起時九數
扶助,如是成百也。性德佛子非善非惡而 通善惡,故此十數及與心王為通心數,是 以性德三因,悉屬正因佛子。二者就昔結
緣為佛子,如十六王子覆講《法華》,時聞法 者亦生微解,即成了因性;昔微能修行,為 緣因性;正性為本,此三因並屬緣因,資發
今日一實之解,故以昔日結緣,為緣因佛 子,即火宅中三十子也。此約十信,一信起時 即具餘九,還有百信,故得結緣為佛子也。
三者了因之子,即是今日聞《法華經》,安住實 智中,我定當作佛,決了聲聞法,是諸經 之王,從佛口生、得佛法分,故名真子。此
亦有三因性,今既顯了見於佛性,並屬了 因佛子;百子之義還將十數入十善法中,十 信入初住中,是故正因通於本末。此文明
百子,不取了因子,了因子屬下不失心服 藥中明之。「以有事緣遠至他國」者,譬過去 應化中現滅也。「諸子於後」下,第二,還已復去,
譬現世益物,又二:一、諸子於後飲毒,譬 上機應相關,見諸眾生德薄垢重,眾生於佛 滅後,樂著三界邪師之法,故云「飲他毒藥」,
即是「遊行詣他國」,輪轉諸趣墮在三界,故 云「宛轉于地」。「是時其父還來歸家」下,譬上我 少出家得三菩提第二非生現生也。上有二,
形聲及利益不虛,今言諸子飲毒去譬上形 益,信受邪師之法名為「飲毒」,「失心」是無大 小機感生,不失心是有大小機感生。又失心
者,貪著三界,失先所種三乘善根也,為是 人非滅唱滅。不失心者,雖著五欲而不 失三乘善根,為是人故非生現生,善強惡 輕見佛即能修道斷結,如子見父求藥病
愈;善輕惡重得見佛,亦求護而不修道, 如子見父求救不肯服藥,父為此子唱言 應死。「遙見」者,明佛出世時眾生亦見色身,
而為見、思障隔五分,不得親奉法身,故云 「遙」也。見聞佛出皆有喜敬之事,現諸經文 梵王請等,例是求救之辭也。「父見子等苦」下,
譬上聲益,又二:初譬佛受請轉二諦法輪 也。「而作是言」下,譬誡勸。「經方」者,即十二部教 也,「藥草」即教所詮八萬法門也。從佛出十二
部乃至出《涅槃》,此出漸頓藥草也。直從佛 出十二部,此出頓藥草也;從佛出修多羅, 此出漸藥草也。「色」者譬戒,戒防身口事相
彰顯也。「香」者譬定,功德香熏一切也。「味」者 譬慧,能得理味也。此戒定慧即八正道,修 八正道能見佛性。又「色」是般若,照了法性
之色分明無礙;「香」是解脫,斷德離臭也;「味」 是法身,理味也。三法不縱不橫名祕密藏,依 教修行得入此藏也。說三乘空三昧力如
「擣」、無相如「篩」、無作「如合」,一一三昧具戒定 慧也。又空觀如「擣」、假觀如「篩」、中觀「如合」,此 三觀各不離戒定慧。將此法與漸頓眾生
令修行,名「服」也。從「而作是言」乃至「可服」,即 是勸門也。從「速除苦惱」乃至「無復眾患」,即 是誡門也。將誡勸二教,令諸眾生服法藥
也。「其諸子中不失心者」下,譬上得益不虛。上 有二:一、不虛,次、釋不虛,今云「其諸子中不 失心者服藥病差」,即譬上皆實不虛也。釋 不虛,不作譬也。
◎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4 冊 No. 1718 妙法蓮華經文句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西蓮淨苑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