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ofa Lianhua Jing Wen Ju 妙法蓮華經文句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七上天台智者大師說
釋藥草喻品
[0090b24] 此中具山川雲雨,獨以「藥草」標名者,土地 是能生,雲雨是能潤,草木是所生所潤,所生 所潤通皆有用,而藥草用強,有漏諸善悉能
除惡,無漏為最,無漏眾中四大弟子,以譬 領佛譬深會聖心,佛讚善哉甚為希有,述 其得解以喻其人,故稱「藥草喻品」。夫藥草
叢育日久,一蒙雲雨扶疏暐曄,芽莖豐蔚 於外,力用充潤於內,譬諸無漏住最後身 有餘涅槃,更不願求無上佛道;今得聞經 自乘佛乘兼以運人,文云「我等今日真是
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內外自他具勝 力用,故稱「藥草喻品」。夫藥草者,能除四大 風冷,補養五臟還年駐色,今蒙雲雨忽
成藥王,餌之遍治眾病變體成仙,譬諸 無漏聞經,破無明惑開佛知見,文云「我等 今日真是佛子,無上寶聚不求自得」,佛子所
應得者皆已得之,面於佛前得受記莂, 嘉著而稱微,故言「藥草喻品」。前一番是師弟 領述,世界悉檀意也;次一番生善,為人意也;
次一番是對治、第一義兩悉檀意也。是名 「因緣釋品」。餘約教、本迹、觀心,準例可知,不 復記 (云云) 。
[0090c16] 此品是譬說中第三述成段。舊云: 述其十三偈歎佛恩深,又述其教作人譬文 言曲巧。師云:不應偏爾,經稱善說如來真
實功德,備述其領權領實,明文在此;十三 偈止是二乘齊教荷恩,教作人譬是佛權功 德耳。今言都述其周遍領解,始天性結緣、中
間追誘、終於付財,自微自著無量無邊諸 恩德也。其文為二:一、略述成,二、廣述成。略述 又二:一、雙述善哉,二、領所不及。雙述者,一
善哉述其兩處領實,一善哉述其兩處領 權。「善說如來真實功德」者,「真實」是述實,「功 德」是述權。又《華嚴》之擬宜領實也,三藏之誘
引領權也,方等之體信,《般若》之領教,俱領 權實也,《法華》之付財,專論實也。辭致曲巧故 言「善說」,皆是佛法故言「真實」。「誠如所言」者,印
定之旨也。又從「如來復有」下,述其領所不 及。云何不及?謂退進、橫豎、亦橫亦豎、非橫非 豎皆不及也。所以者何?大雲普覆遍荷清
涼,大雨俱霑無不蒙澤,咸令世間皆得知 見未曾有法,那忽齊教止領二乘得益?不 道人天小草,是為退所不及。菩薩名上 草,亦名小樹大樹,敷榮欝茂自他饒益而復
不領,是為進所不及。又十法界同成佛法 界,那忽止領二乘,餘八法界都不涉言?是 為橫所不及。又七方便從淺至深皆入真
實,餘五方便都不在言,是為豎所不及。又 三世利益未曾暫廢,是為亦橫亦豎所不 及。夫山川谿谷 (云云) ,總言一地,一地能生
未嘗揀擇攘彼受此,草木種子皆依於地 更無餘依,一雲靉靆無處不密,一雨一味 不隔枯榮,普潤既同普得增長,如來平等 不可思議,實不先頓後漸、初三末一,如龍
興慶雲普雨於一切身心不降雨除熱得 清涼,是為五乘七方便十方三世平等廣大, 甚深博遠不可思議無有差別,是為非橫 非豎領所不及。不及之旨非都頓奪,特以
初心望後心,未窮極地故云不盡耳。又 初悟初阿,亦具後茶功德,但齊教之領未 暇進領橫豎周遍耳。又權行大士宜應如 此也。
[0091a26] 廣述成又二:長行、偈頌。長行又二:初 述成開三顯一,次從「汝等迦葉」下,結歎。初 有法譬合。法中又二:初先舉法王者,不虛
勸信也;次「於一切法」下,正述開三顯一。夫人 王外無所畏、內不二言;法王亦爾,眾惡已 盡、發言誠諦。舊云:述中根不虛,獎下根信
受。今言:佛法雖多不出權實,權實之外更 無別法,而言「無量」者,此意難信,故舉法王 勸信,又為下大雲譬作本。從「於一切法」下,
約教明開權顯實。從「如來觀知」下,約智明 開權顯實。由二教顯二智,由二智說二教, 智教相成也。「一切法」者,謂七方便,橫也;對
一實,為豎也。若言不爾,何故二萬億佛所 初發大心,中間取小,又流轉五趣,又十法 界一人尚具,況七方便耶?此法雖多,方便波
羅蜜照之罄無不盡,以隨其類音說之 無不逗會,為人天說戒善,為二乘說諦 緣,為三藏說事度,為通教說無生,為別 教說次第開如來藏,是名述其領開三
也。從「其所說法」下,約教述其顯實也。「地」者 實相也。究竟非二故名「一」,其性廣博故名為 「切」,寂而常照故名為「智」,無住之本立一切
法故名為「地」,此圓教實說也。凡有所說皆 令眾生到此智地,顯實之文灼然如日,云 何闇寱作餘解耶?例《大品》廣歷諸法皆
摩訶衍,衍即大乘,乘即實相,實相即一切智 地,上文云「唯此一事實」指此地也,「餘二則 非真」,指七方便也。此約漸頓二教,述其開
權顯實也。從「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下,約智 述開權顯實。「觀一切歸趣」,是能照權也;「究 竟明了」者,能照實也,二智所照偏圓兩境通
達無礙,故能說權實二教,此舉智釋教也。 「知所歸趣」是識藥,「深心所行」是知病,病 藥俱是權法,權法各有歸趣,戒善等近趣
人天,若作緣義,低頭舉手遠趣佛果;念處 道品等近趣涅槃,若作福德莊嚴,汝等所 行是菩薩道遠趣寶所;乃至六度通、別等法,
近遠歸趣途轍不同,可解。又戒善是人天藥, 諦緣度是三乘人藥,乃至通、別等亦可解。「深 心所行」有二種:深心著於依正,又深心著
所執之法。著依正者,起深重十惡障人天 乘;著所執法,起四倒三道六蔽四住五住 等,障諸聖乘。當知深心病相不同,權智照
之通達無礙。「又於諸法究盡明了」者,實智所 照也。一切權法無不入實,故言「究竟」,實智 所知故言「了」,佛眼所見故言「明」。若此智照
此藥此病,不照彼藥彼病,彼智照彼不能 照此,種別不同者,權智照也;一智遍照 一切藥一切病,實智照也。能示眾生如此圓
境智,故言「一切智慧」也。又「一切法」者,謂十 法界也,十法各各相欲不同,各獲果報歸 趣亦異。知諸法盡者名知病,知一切深心
所著名知藥。藥有深淺,《大品》云「如實智知 貪欲心瞋癡心」,以如實智知名知深心,如 理通達無有障礙,若戒善、諦、緣、度等一切法
藥,悉用如實智知者,名「通達無礙」。又權智 文中通達無礙者,約權論實;實智文中,又 於諸法諸法者,約實論權。二文亙現者,此
明實是權實、權是實權,當知究竟非權非 實,非差別非不差別,以智方便權有差 別,悉到智地則無差別。如地無差別草木 若干,若干無若干、無若干若干。又如約心
論法、約法論心,心有諸數、法無諸數,心不 離法、法不離心,無數而數、數而無數耳。權 實亦爾 (云云) 。
[0092a03] 從「譬如」下,第二,譬說。文為二: 初譬說,後復宗稱歎。譬有開、合。開為二: 一、差別譬,譬上述權教權智;二、無差別譬,
譬上述實教實智也。三草二木纖濃不等, 故言差別;一地一雨普載普潤,故無差別。若 觀其末派,謂各各不同;若究其根榮,莫
非地雨。內合方便智照七五各異,實智往照 終歸一實,一實七五、七五一實,差別無差別, 無差別差別 (云云) 。差別譬有六:一、土地,二、卉
木,三、密雲,四、注雨,五、受潤,六、增長。初土地譬, 舊總舉三千土地,別出山川谿谷,為五乘 習因,谷受水多譬菩薩,谿譬支佛川譬聲
聞,山高受潤少譬人天乘。今謂習因應譬 種子受潤增長,而土地山川雖有受潤,闕 於種子、增長二義;又下文合譬云「普遍世界
天人脩羅」,頌偈云「於諸天人一切眾中」,皆不 以土地等譬習因,今所不用。今以「大千世 界」譬眾生世間,「山川谿谷土地」譬五陰世
間。世界無別法,為山川谿谷土地所成;眾 生無別法,為五陰所成。土地既通譬識陰, 山川谿谷譬四陰,能依草木雖依土地等,
土地等非即草木,草木質幹但名草木,草木 種子更無別名,但取能生之功名種子,所 生質幹名草木,皆植根於地,地則本也。內
合習因習果,雖依五陰,五陰非即因果,要 依於陰得有習因,增長成辦名習果。果因 依陰而起,則山川土地譬成;草木種子受潤
增長,譬悉成也。又更顯別譬者,山雖高峻 亦有洿隆等五相,乃至土地雖平,亦有丘 池等五相,即譬五乘五陰:山高譬菩薩五
陰,川譬支佛谿譬聲聞,土地譬天,谷下譬 人。一一五陰皆有習因習果所依,猶如山 川谿谷土地皆為種子質幹等所依也。又用
「三千大千世界」譬正因之理,通為一切所依 也;「山川谿谷土地」譬眾生陰界入果報色心 也;「草木叢林」譬眾生習因。此三法不相離,
習依陰入,陰入不出法性,如草木依山川, 山川依世界 (云云) 。六文宛然,云何作義?又次 第如此,云何間糅經文,抄著前後耶?「所生
卉木」下,第二,所生卉木譬。「卉」是草之都名,「木」 是樹之總稱。眾草成叢,眾樹成林。治病力用 勝者稱為「藥」,如善法中皆能治惡,而無漏
善治惑義勝。下卉木中,樹林枝榦覆蔭廣、 器用大,故喻二菩薩。「種類若干」者,五乘七善 因果種子,故言「若干」。即是種類各有稱謂,即
是「名」也,各有體相即是「色」也。「密雲」下,第三, 密雲譬。雲有形色覆蔭,下文有「雷聲遠震」, 覆蔭譬佛慈悲,形色譬佛應世,雷聲譬佛
言教。密雲即三密也,慈悲即意密,形色即身 密,雷聲即口密。「彌布」者,遍也,既密又遍故 言彌布也。以慈悲熏,應身說法遍十法界,
故言彌布也。《經律異相》云:「雲有五色,青者 風多、赤火多、黃白地多、黑水多。有四電師,東 身味、南百主、西阿竭羅、北阿祝藍,四電鬪諍
是故有雷,又水火風地鬪故有雷。五事無 雨:一風起吹,二火起焦,三阿修羅手接入 海,四雨師淫亂,五國王不理治,雨師瞋故 不雨」 (云云)
。「一時等注」下,第四,注雨譬。譬用 口密八音四辯,宣注法雨利潤眾生。「其 澤普洽」下,第五,霑潤譬。法寶普雨七種眾生
心地所有習因種子,即生聞慧,名為霑洽。 「枝葉根莖」者,信為根、戒為莖,定為枝、慧為 葉,次第相資,故譬此四也。小根莖等即人
天信戒,中根莖等即二乘信戒,大根莖等即 菩薩信戒。「諸樹大小」下,第六,增長譬,更復略 牒明其草木隨分受潤,習報兩因善法既
蒙法雨,習報兩果各得增長。「稱其種性」者, 明施權稱機,小者不過分,大者不減少, 即是七種習報兩因也。「花果敷實」者,習報二
果也。又云,增長即三義,稱其種性即是增長 之由;由設教稱機也各得增長,正明增長; 花果敷榮即增長之相也。「雖一地所生」下,大
段第二,一地一雨無差別譬,顯於一實也。此 有三:一、一地所生,道前心地所生,終因道 後智地;二、一雲所雨,一音所宣一乘法門,
開發道中五種善根,終是一音平等之教;三、 三草二木稟益不自覺知,五種善根蒙佛法 雨隨分增長而不自知,五種之因皆依一
佛性,亦不自知五乘之教皆是大乘,亦不 自知同歸佛慧,唯有如來能知也。
[0092c24] 「迦葉當 知如來」下,合譬也,合差別譬為二:先正合, 次提譬帖合。差別譬有六,今合不次第。開
譬明機前論眾生,合譬明應前合如來,如 來是化主也。此中第一正合上第三密雲,亦 兼合第一世界;此中第二合上第四注雨譬;
此中第三合上第一世界山川谿谷譬;此中 第四合上第二草木;此中第五合上第五霑 潤;此中第六合上第六增長譬也。合譬次第
者,明如來應世則有八音說法,說法即有 受化眾生,眾生聞法各霑道潤,得潤是同 不無差別增長 (云云) 。
[0093a06] 第一,合密雲。先舉佛 身密,合雲有形;後舉佛口密,合雲有聲。 「如來亦復如是出現於世」即是正合應身出
世也。「如大雲起」即舉譬帖合,明如來大慈 現身覆育一切也。「以大音聲」者,即是舉佛 口密,合雲有聲也。「天人阿脩羅」者,別舉三
善道,稟口密之益也,即是三乘根性三十 子,別稟聲益也。「如彼大雲」,即是舉譬帖合 雲有聲也。「遍覆大千」者,通舉一切皆是佛子,
俱蒙口密益也。或時但合五譬,將「普徧世 界」下兼合世界土地也。世界即是國土世間, 天人修羅即是假名五陰世間,假名合上世
界,五陰合上山川谿谷也。「於大眾中而唱」 下,即是第二,合上第四注雨譬。先、標章門, 次、勸聽受。章門有六:一、十號,謂「如來應供」
等;二、四弘,謂「未度令度」等;三、三達,謂「今世 後世」等;四、一心三智,謂「知者具足」;五、五眼, 謂「見者」;六、三業共智慧行,「知道」謂意不護,
「開道」謂身不護,「說道」謂口不護,亦稱為導 師,謂知道者等也。「汝等天人」下,勸物聽受。 佛八音詮吐六種法門,從多為論勸三善 道,宜應往聽法也。
[0093a27] 「爾時無數億種」乃至「而聽 法」,此中第三,合上第一山川譬。攬果報而 有眾生,如依山川得有世界等。百千萬億
者,即是十法界眾生也。今正語七方便眾生 差別,配如上說。或從「汝等天人」者,皆合山 川譬也。
[0093b03] 「如來于時」乃至「精進懈怠」,即是第四, 合上第二卉木譬。舊云:此文長出不合上。 今明上譬中有卉木差別大小不同,此中明
根有利鈍、行有進怠,正是習因深淺,與卉 木義同,豈非合譬而言長出?「于時」者,若論 漸初,即是鹿苑初說三乘時,若論中間處
處得論于時。「利鈍」者,總判三途因惡果苦 不能受道,名為「鈍」,七種方便聞教得益,名 為「利」,別判人天但受果報不肯受道,名為
「鈍」,三乘根性斷惑出界,名為「利」;又聲聞觀 生滅,名為「鈍」,菩薩觀不生滅,名為「利」;通、別、 圓 (云云)
。三途放逸名「怠」,人天持五戒十善為 「精」,人天不厭苦為「怠」,二乘怖畏無常為 「精」,二乘貪證不求作佛為「怠」,菩薩志求 佛道為「進」 (云云)
。從「隨其所堪」至「快得善利」, 即第五,合上第五受潤譬。「隨其所堪」,即是 稱會機宜,無增減之失。「歡喜得善利」,即是 各蒙法潤受益也。
[0093b20] 「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第 六,合上第六增長譬。「現世安隱後生善處」者, 即是報因感報果,合花敷增長。「亦得聞法」乃
至「入道」者,即是習因牽習果,合上果實增 長。「聞是法已」合上增長之由,「現世安隱」正 合增長,「後生善處」者,是合增長之相也。佛
如大雲普覆一切,三途亦得霑潤增長,如 說《般若》方等明地獄得益也。又諸經中,亦 說龍鳥鬼神等聞法得道。若火滅湯冷,即
是現世安隱;或生天上人中,即是後生善處; 於天人中修道,即是以道受樂。若人天聞 法持戒福德扶身,鬼龍不犯,即是現世安
隱;或天還生天人還生人,或天人互生,即 是後生善處;生能悟解即是以道受樂。二乘 聞法得有餘涅槃,是現世安隱,如下文云
「是人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我於餘國作 佛更有異名」,此人於彼國得聞是經,指 方便有餘之土是善處,於彼聞經是得道受
樂。若生身菩薩,聞盧舍那佛說法得無生 忍,即現世安隱,後生淨滿世界,為法身眷 屬,即是善處以道受樂,離諸障礙者,即是現
世安隱。「任力所堪漸得入道」,即後世以道受 樂。五乘者,五戒乘出三途苦,十善乘出人 道八苦,聲聞乘出三界無常苦,緣覺乘出從
他聞法苦,菩薩乘出內無利智外無相好 苦,是為五乘。問:但應以人天為世間乘,餘 是出世間乘。又佛為實乘,餘是權乘。又佛
為果乘,餘是因乘。又應為三乘,人天為下、 二乘為中、佛為上。又人天名不斷煩惱乘, 二乘名斷煩惱乘,佛名非斷非不斷乘。又人
天名不斷,佛名斷,二乘名亦斷亦不斷。又 凡夫、賢聖、非凡非聖,有、空、非有非空等乘 (云 云) 。《大論》明五善根,《勝鬘》辨四藏,與三草二
木云何?人天為二善,二乘為一,佛菩薩為 五,開大合小,五乘開小合大,四藏合凡 開聖,五乘則凡聖俱開,隨緣不同耳。
[0093c26] 「如彼 大雲」下,第二,提譬帖合六意者,「大雲」帖合 第一形聲兩益;「雨於一切」帖合第二六章法
門;「卉木叢林」帖合第四受化眾生利鈍怠進 習因深淺;「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帖合第五受 潤得法利;「各得生長」帖合第六現世安隱增 長也。
[0094a03] 「如來說法一相」下,第二,合無差別譬。 上開三,今合亦三,但不次第。「一相一味」下,雙
合一地一雨。「所謂」下,雙釋一地一雨。「其有 眾生」下,合上而諸草木各有差別。「所以者何」 下,釋於差別,如來能知差別無差別。「一相」
者,眾生之心同一真如相,是一地也。「一味」者, 一乘之法同詮一理,是一雨也。昔於一實 相方便開為七相,於一乘法分別說有七
教,佛知究竟終歸一相一味也。「所謂」下,雙 釋一相一味。眾生心性即是性德,解脫、遠離、 寂滅三種之相,如來一音說此三法即是三
味,此三相則以為境界緣生中道之行,終 則得為一切智果,故言「究竟至於一切種 智」也。合草木差別譬,如後解,不重記。有時
作三意合:一、無差別意,合上一地一雨;二、 差別意,合上草木差別;三、如來能知,釋成兩 意無差別者,謂一相一味,一相合上一地
也。「解脫相」者,無生死相。「離相」者,無涅槃相。 「滅相」者,無相亦無相,唯有實相故名一相, 一相即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無相即無差
別也。立一切法即有差別。差別如卉木,無差 別如一地。地雖無差別,而能生桃梅卉木 差別等異;桃李卉木雖差,而同是一堅相。
若知地具桃李,即識實中有權,解無差別 即是差別;若知桃李堅相,即識權中有實, 解差別即是無差別。以是義故,以一相合
上一地譬也。一味即是實教純一無雜,例 一相可解。「解脫」者,無分段、變易二邊業縛, 故名「解脫相」。「離相」者,得中道智慧,此慧能
遠離二邊無所著,故名「離相」。「滅相」者,二邊 因滅得有餘涅槃,二邊果滅得無餘涅槃,故 名「滅相」。句句例作差無差別義,準一相可
解。「究竟至於一切種智」者,若得二邊滅相, 即是通、別二惑盡,入佛知見,以一切種智心 中行般若,初發、畢竟二不別,故言「究竟」,此
即佛之智慧,故言「一切種智」也。
[0094b09] 從「其有眾 生聞如來法不自覺知」者,即是明差別義。從 此下明差別者,眾生是山川假實之差別,
亦是種子之差別,如來即是雲,聞法即是雨, 讀誦修行即是潤,功德即增長,如此等差別 皆不能知也。就文為五:一、眾生不知,二、如
來能知,三、舉譬帖合眾生不知,四、牒前結 釋如來能知,五、釋疑。「其有眾生」者,舉不知 之人。「法」謂聞一音之法,「持說」者,是正明
不知。持說不同修行各異,人天作戒善之 解,三乘作諦緣度解,解既不同即是差別。 「所得功德不自覺知」者,明五人雖各稟教,
不知佛是一味無差別教,亦不知七種方 便,各各作解而各執己解為實,此則不知 於權亦不識實,即是差別不自覺知也。第
二、如來能知。略減數,舉十境,合為四意:一、 約四法知,二、約三法知,三、約二法知,四、 約一法能知。約四法者,謂種、相、體、性。種者,
三道是三德種,《淨名》云「一切煩惱之儔為如 來種」,此明由煩惱道即有般若也。又云「五 無間皆生解脫相」,此由不善即有善法解
脫也。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復滅,此即 生死為法身也。此就相對論種,若就類論 種,一切低頭舉手悉是解脫種,一切世智三
乘解心即般若種,夫有心者皆當作佛即法 身種,諸種差別如來能知;一切種秖是一 種,即是無差別,如來亦能知;差別即無差別,
無差別即差別,如來亦能知。相、體、性,約十法 界十如中釋。若論差別即十法界相,若論 無差別即一佛界相。差別無差別如來能知;
差即無差、無差即差,如來亦能知。體、性例然 可解。從「念何事」下,約三法明如來能知。 三法者即是三慧,仍有三重:一、三慧境,二、三
慧體,三、三慧因緣。念何事是明三慧用。念 取於所念之事,即是三慧境。從「云何念」者, 念是記錄所聞之法,正是念慧之體也。從「以
何法念」下,即是三慧取境聞法是其因緣。 又三慧境,境智因緣合故,得有三慧法,復 名因緣也。如此三乘三慧,昔謂境體因緣
有異,即是差別;若入圓妙三慧,即無差別。 此有差別、無差別,如來能知;又差即無差、無 差即差,如來亦能知。從「以何法」下,約二法
明如來能知。「以何法」即是因,「得何法」即是果。 五乘之因各得其果,即是差別,眾生如佛如, 一如無二如,唯是一因一果,即無差別。差別
無差別,如來亦能知;差即無差、無差即差, 如來亦能知。從「眾生住於種種之地」,是約一 法如來能知。七方便住於七位,故言種種
之地,此即差別;如來用如實佛眼見之,如 眾流入海失於本味,則無差別。隨他意語 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則如來能知差別;其
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則如來能知無 差別 (云云) 。
[0095a03] 從「如彼卉木」下,第三,舉譬帖合 眾生不知也。
[0095a04] 從「如來知是」下,第四,牒前總 結能知也。「一相一味」等,如前釋。一相一味、 解脫、離、滅等,為緣分別,即是一中無量;「究竟
涅槃終歸於空」,即是無量中一。此是牒前重 釋無差別也。何者?一相一味、解脫、離、滅,若 是二乘法體,猶是差別言宣,今作大乘究竟
涅槃終歸於空,即通無差別。究竟涅槃結前 諸句皆非二乘有餘無餘,乃是究竟涅槃也。 「常寂滅相」者,結諸句非是小乘寂滅,乃是常
住寂滅。上文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即 此義也。「終歸於空」者,非是灰斷之空,乃是中 道第一義空,鄭重抵掌簡實異權。舊云終
歸於空者,雖復神通延壽無量示現復倍上 數,壽盡終歸灰斷,故言終歸空。此苦佛苦 經,那可言?光宅云:終歸入有餘,捨無常身
智也。有人難此解,若爾與二乘何異?經文 舉兩究竟,初究竟至於一切種智,此舉智 果對二乘智非究竟;二舉究竟涅槃常寂 滅相終歸於空,此舉斷對二乘斷非究竟。
究竟之文,知非小乘空也。龍印云:大涅槃 空,無法相、無煩惱故名空,終歸常住第一 義空。忠師云:終歸第一義空智慧。有人云,
佛果無累故言空。注者云:空有洞遣乃名 空。古諸師皆不作小解,光宅何意獨然?
[0095a27] 「佛 知是已觀眾生」下,第五,斷物疑。佛昔既知始 末皆一,何不鹿苑即為說實?釋云,觀眾生 心欲,隨三悉檀而將護之,恐其誹謗故不
即說也。
[0095b02] 「汝等迦葉」下,第二,復宗稱述欲釋 疑。疑者,聞佛無量功德,謂四弟子齊教領 解何必是實?故佛稱述雖未及佛地,齊教
不虛也。亦是引發下根,令同得悟。文為 二:初、述,二、釋。先歎「希有」者,凡夫有反復,聞 能得益,菩薩是已事解不多奇,無為正位
能捨證入實甚為希有,能知隨宜說法述 能領開三,次言能信受,即述其領顯一。「所 以者何」釋述意,明佛於一道說三,深玄
難解而汝能信也。私謂,前文云「如來復有 無量功德汝等說不能盡」,後文云「汝等甚為 希有」者,佛恩普被猶如雲雨靡不覆潤,佛
恩普載猶如大地靡不生成,豈有為一機 一方而已,故言汝等說不能盡。佛恩雖普, 眾生日用不自覺知,如三草二木植根乎 地、稟潤乎雨而不能知,汝等能知始終十
恩甚為希有。未度令度等,述其知佛四弘誓 恩,甚為希有。眾生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 受樂,述其知大慈與樂恩,甚為希有。既聞
法已離諸障礙,任力所能漸得入道,述其知 大悲拔苦恩,甚為希有。輪王釋梵是小藥草, 述其知勸善除熱惱恩,甚為希有。知無漏
法能得涅槃及緣覺證是中藥草,述其知除 諸熱見愛恩,甚為希有。上草小樹是為恥 小慕大,述其知遮醜之恩,甚為希有。大樹
是述其莊嚴之恩,甚為希有。最實事一地一 雨,述其知付財坐座身心財法自在安樂 之恩,甚為希有。佛述其差別歎者,歎十恩
文盡;若述其無差別歎者,即是一大恩也。
[0095c02] 偈有五十四行半,頌上開顯。開顯有法、譬, 今皆頌。初四行,頌法說;次五十行半,頌譬 說。法說復二:先舉法王,二則開顯。今初半
偈,頌法王不虛;下三行半,頌開顯。上文二教 二智,今亦具頌。初一行半,頌二教;後二行,頌 二智。初「隨眾生」下半行,頌權教;次「如來尊重」
下,第二,一行,頌實教。次「有智若聞」下一行,頌 釋權智;後「是故迦葉」下一行,頌釋實智。隨 種種緣說種種教,悉為令得大乘正見,自
此之前皆名邪見也。此頌是如來四悉檀 意:「破有法王」即對治意,「隨眾生欲」即世界意, 「智聞信解疑悔永失」是為人意,「令得正見」第
一義意。三悉檀即頌上以智方便而為演說, 令得正見頌上到一切智地 (云云) 。「迦葉當知 譬如」下五十行半,頌上譬說。初十行半,頌開
譬;次四十行,頌合譬。上開二譬,今初九偈半, 頌差別譬;次一行,頌無差別譬。上差別有 六,今亦頌六,而不如長行開譬,如合次
第也。初三行,頌第三雲譬;「其雨普等」下,第 二,一行,頌第四注雨譬;次「山川險谷」下,第三, 一句,頌第一土地山川譬;次「幽邃」下,第四,二
句,頌第二卉木譬;次「大小諸樹」下,第五,兩行 三句,頌第五受潤譬;「一切諸樹」下,第六,二 行,頌第六增長譬。雲譬應身,應身隨智慧
行,故言「慧雲」。能具十二部法,故言「含潤」也。 若應身不說法,如須扇多多寶者,此雲不 含潤也。身放大光如「電耀」,口震四辯如
「雷聲」也。九十五種邪光不現,故言「掩蔽」,除 九十八種惱熱,如「地上清涼」也。「如可承攬」 者,應身降世似同三有,有心往取實不可
得也。八音四辯宣注法雨,「四方俱下」一時俱 聞,亦云四等也。凡有心者皆蒙利潤,故言 「率土充洽」也。此則成上,又成下山川譬也。
「山川險谷」一句,頌第一土地,即是七方便眾 生五陰,今蒙法雨身口柔軟,如土地得澤 也。「幽邃所生」者,是頌上第二眾生習因差別,
譬眾生久遠所植習因隱在陰界入內,故 言「幽邃」,今蒙法雨悉得開發,故言「所生」。「百 穀」語通取五穀,譬五乘能生百善也。「甘蔗
蒲萄」譬定慧。「乾地普洽」譬未信者令信也。 餘譬如文。「如其體相性分大小」下一行,頌第 二無差別譬。上文有三,此中略不頌一地,
而所生兼之。初二句,頌所生所潤;次一句,頌 能潤,則是頌無差別也。「而各滋茂」頌差別 不自知也。「佛亦如是出」下四十行,頌第二
合譬。初三十五偈,頌合差別;次「如是迦葉」下 五行,頌合無差別。上合差別譬,前正合、後 譬帖,今頌亦先合,次便舉譬帖。初一行,頌
合雲譬,上兩句以身合雲,下兩句舉譬帖 合。次「既出」下,第二,有八行半,頌第二合雨 譬。上先標章門,次勸聽受。「既出」下三行,略
頌十號,次一行半,頌四弘,六章門中但頌 二章也。「充潤一切」下一行半,是頌四弘誓。 「諸天人」下,第二,四行,頌勸聽受。「我觀一切」下,
第三,四行,頌第三合上山川譬。山川譬七 種五陰眾生,如雨注不擇谿谷,佛平等說 故無彼此,有機為此、無機為彼,植善為
愛、憎逆為憎,佛事為自、魔事為他,應初為 來、應後為去,入實為坐、出權為立,佛觀 眾生為若此,即是等雨山川之意,頌上無
數億種眾生來至佛所而聽法也。「貴賤上 下」下,第四,二行,頌上第四如來于時觀是 眾生,合第二所生草木叢林。貴賤乃至利
鈍,約七方便傳傳作之也。「一切眾生聞我 法者」下,第五,十一行,頌上種種無量皆令歡 喜,合受潤譬。文為三:初一行,總明受潤;次
「或處人天」下,第二,七行,別明受潤;次三行,結 所潤能潤。有人解人天為小草,二乘為中 草,外凡為大草,內凡為小樹,初地至七地
為大樹。有人以內凡為大草,初地至七地 為小樹,八地為大樹。有人以三十心為大 草,初地至六地為小樹,七地去為大樹。然
三草二木佛自合喻,明文朗然,云何師心反 佛違經耶?就別受潤中文為五:初一行,人 天俱未斷惑,合為小草;次「知無漏法」下,第
二,二行,明二乘俱有斷證,合為中草;次「求 世尊處」下,第三,一行,明六度,志求作佛化 他,勝二乘獨,為上草;次「又諸佛子」下,第四,
一行半,明通教,已斷通惑、誓扶餘習、涉有 化他,望下為優、比上為劣,故名小樹;次 「安住神通」下,第五,一行半,明別教,自行化他
高廣為勝,故名大樹。約三菩薩各作三樹, 六度約三僧祇,通教約七八九地,別教約 三十心。「佛平等說」下,第三,三行,結所潤能
潤。又二:初一行半,舉譬帖釋。所受潤雖明 七種,七種為少如海一滴。「佛以此喻」一行 半,明能潤佛智多如海也。「我雨法雨」下八行
半,頌第六諸眾生聞此法已,合歡喜增長譬。 又二:前兩行總頌增長,又二:初一行總頌 增長,次一行舉譬帖釋。次「諸佛之法」下六行
半,別明增長,為四:初一行半,明人天增長。 「普得具足」,是頌現世安隱;「漸次修行」,是頌 後世以道受樂。次「聲聞」下,第二,一行半,頌二
乘增長。「住最後身」有二解:一云,二乘此身若 不值佛,身未必無後,由見佛故成最後 身,即是增長義;二云,二乘得有餘涅槃住
最後身,得佛五味調熟得入法華,聞大乘 得解即是增長。「若諸菩薩智慧堅固」下,第三, 一行半,是通教增長。「堅固」是體法慧,「了達三
界」是斷惑盡。「復有住禪」下,第四,二行,是別教 增長 (云云) 。
[0096c15] 問:
[0096c15] 一雲一雨,與一音同異?
[0096c15] 答:
[0096c15] 下地 以一音令他聞一法,佛以一音隨類各 解;今一雲一雨,正是隨類之一音也。有人解, 法身不二名一,從法身出音故言一音。有
人言,一時並出眾聲故言一音。有人言,五 音之中隨用一音。《大論》明一音報眾聲,不 言並出,亦不言是法身出音。《毘婆沙》言,佛
以一音說四諦,五人聞人語,八萬諸天聞 天語,地獄夜叉各聞同其語,唱告至梵天 是為梵音,亦是佛報得清淨音聲最妙號為
梵音,若報得梵音,則人所不聞、聞亦不解。
[0096c26] 「如是迦葉」下,第二,五行,頌上無差別譬。又為 二:前一行半,頌無差別之差別;後三行半, 頌差別無差別。「譬如大雲如一味雨」,即頌
合上一味雨無差別也。「潤於人華各得成 實」,即是頌上差別也。次「迦葉當知以諸因緣」 下,即是明權權即差別,合上所生也。「今當
為汝」者即是顯實,實即無差別,合上一地 也。「非滅度」者,未度變易也。獨言二乘者, 為其保證強也。人天不計,果為涅槃,菩薩
不中間取證也。「是菩薩道」者,菩薩行道亦 須斷通惑,汝已斷盡即是菩薩道。《法華論》 謂,發心退已還發,前所修善不滅,同後得
果。二乘智斷是菩薩道者,二乘執其果故 斥,言是菩薩道,道即因也。
[0097a10] 問:菩薩亦有果, 〈信解〉云「得道得果」,《大品》云「有法是菩薩 道,無法是菩薩果」,何故不言是菩薩果?
[0097a12] 答:
[0097a13] 此義亦應得,今言若道若果皆是佛因,因即 是道也。
釋授記品
[0097a16] 梵音和伽羅,此云授記。諸經破受記,《淨名》云 「從如生得記,從如滅得記,如無生滅則
知無記。」《思益》云「願不聞記名」。《大品》云「受記 是戲論」。今經云何?答:若見有記記人,此見 須破;菩薩誓記,此記須與。世諦故記,第一
義故無。四悉,適時如下說;若通途記,如〈法師 品〉初;若別與記,如三周後說;若正因記,如 〈常不輕〉;若緣因記,如〈法師品〉十種供養;若了
因記,如授三根人;若正因記則廣,若緣了記 則狹,或遲記、或速記;或佛記如此文,或菩薩 記如不輕,雖無劫國之定亦得是記;復懸
記,如〈化城品〉未來弟子是也。他經但記菩 薩、不記二乘,但記善、不記惡,但記男、不 記女,但記人天、不記畜;今經皆記。若《首
楞嚴》有四種記,今經具之:未發心與記,如 〈常不輕品〉,發心現前無生,三周記是也;《瓔珞》 第九,八種授記,己知他不知,眾人盡知己不
知,己眾俱知,己眾俱不知,近覺遠不覺,遠 覺近不覺,俱覺,俱不覺。己知他不知者,發 心自誓未廣及人,未得四無所畏,未得善
權故。眾人盡知己不知者,發心廣大得無畏 善權故。皆知者,位在七地無畏善權得空 觀故。皆不知者,未入七地未得無著行 (云云)
。遠者不覺者,彌勒是也,諸根具足不捨 如來無著之行故。近者不覺,此人未能演 說賢聖之行,師子膺是也。近遠俱覺者,諸根
具足不捨無著之行,柔順菩薩是也。近遠俱 不覺者,未得善權不能悉知如來藏,等行 菩薩是也。餘經又云,近知者從現佛得記
也,如彌勒等。遠知者,不從今佛從當佛 得記,如佛語弊魔,彌勒當與汝記。近遠俱 知者,今當佛俱與記也。近遠俱不知者,今當
佛俱不記也。元諸佛本為大事因緣出世, 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今大事已顯, 佛已說竟,眾生已入,暢佛本懷眾生願滿,法
應與記,如父遇子豈不付財?又行人無量 世行願願在今佛,文云「其本願如此故獲 斯記」,此兩緣是世界悉檀故記。又二乘聞經
改小入大,圓因已足,因必招果,故如來與 記。時眾咸知發願,願為生身法身內外眷 屬,或願但生彼土饒益眾生,此兩是為人 悉檀與記。又授二乘記,破欲退大入小
菩薩。何者?若定有二乘可退為小,今無二 乘,何所可退?又破欲發二乘心者,彼證自 捨,我何為取?又破未改小者則便改小,將
證小者即不取證。此四,對治悉檀與記。又 無生現前,必由實解開佛知見不謬,又明 了佛性故與受記。小乘入實決定作佛,若
爾一切眾生亦有佛性,何不與記?然眾生 但正無緣,今聞經信解緣正具足,開佛知 見知佛性、見佛法見佛性,此兩,第一義悉 檀與記。此四記,攝上諸受記盡
(云云) 。授記亦 云受記、受決、受莂,授是與義,受是得義,記是 記事,決是決定,莂是了莂。中根人聞法,譬二 周開三顯一,具足領解如來述成,雖自知作
佛,而時事未審,若蒙佛誠言,授其當果,劫 國決定,近遠了莂,則大歡喜。今從佛授與得 名,故言「授記品」。
[0097c15] 此文是譬說第四段,上三 段皆以譬喻說之,此中授記亦用譬喻論 記。何意無第五段?一解云,指上指下略不
論耳。又云,〈草喻〉中明一切受潤各得增長, 審知四眾皆獲利益,經家略不出耳。文為 二:一、正與中根授記,二、許為下根宿世之
說。初又二:先授迦葉,次授三人,並有長行、 偈頌。迦葉長行中有六:一行因,二得果,三 劫國名字莊嚴,四壽命,五正像久近如文,
六國淨。三弟子中復二:一請記,二與記。請 記中七偈:初一行,正請。次二行半,開譬。次二 行半,合譬。次一行,結三人記,各有行因得果
劫國壽命法住數量,悉如文。從「我諸弟子」 下二行半,許為下根更說宿世,此人已聞 法譬,復見上中受記,而猶疑不了深生愧
恥,欲增進其道,先許總記,更說宿緣 (云 云) 。
◎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七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七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釋化城喻品
[0098a10] 「化」者,神力所為也,以神力故無而欻有,名 之為化。防非禦敵,稱之為「城」,內合二乘 涅槃者,權智所為也。以權智力無而說有,
用教為化防思禦見,名為涅槃;蘇息引入 實未究竟,而言滅度。權假施設故言「化城」。 喻如前說。此是因緣釋也。約教者,若三藏義
者,於涅槃生安隱想、生滅度想;若通教二 乘與三藏同;菩薩不爾,《釋論》云,如父過險, 一脚入城一脚門外,憶妻子故從城入險,
誓願扶餘習入生死,而不以空為證也;別 教不道城如化,用城防險,從城門徑過, 將城作方便斷見思惑,不道此為極也; 圓教知無賊病亦不須城,故言化城也。
今是圓教意,故題為「化城喻品」也。本迹、觀心 不記。
[0098a24] 問:
[0098a24] 此品說因緣事,下根得悟,應名宿 世品。
[0098a25] 答:
[0098a25] 品初廣說因緣,末則結譬化城,若 從前應稱宿世,經從末故言化城。又上根 疑薄,但取道樹三七思惟,以明機緣;中根疑
濃加以譬喻,探取二萬億佛所教無上道, 以為機緣;下根疑復厚,則明宿世久遠機 緣。若從宿世之始,明久遠因緣,語其中間
言其化城,明其究竟言其寶所,經家處中 標品,收得初後,從此義便,故言化城品。
[0098b03] 問:
[0098b04] 化城是權、寶所是實,何意棄實從權?
[0098b04] 答:
[0098b04] 由 知城是化,則知寶所是實,故標化不失實 也。
[0098b06] 此段三品經文,例前應四,但領解、述成 皆在授記段中。何者?若不領解,安得授記、 述成,故兼得二意。又領解、述成、得記,或前後
不定,領解或默念、發言不同,其文少,不足 分品,但入他段中。此品正說因緣,後兩品 授記。初又二:一、先明知見久遠,二、明宿世
結緣。如來三達,遠明如見今日,所引往事 決定不虛,然後說宿命也。此二各有長行、 偈頌。初長行有三:一、出所見事,即是好成、
大相、大通勝佛也;二、舉譬明久遠;三、結見 昔如今 (云云) 。偈有七行,頌前三義,如文。「佛 壽五百四十」下,正明結緣。又為兩:初、結緣
由,二、正結緣。由中又兩:遠由、近由。遠由又 二:一、大通智勝佛成道,二、十方梵請法。成道 為五:一、佛壽長遠。「其佛本坐」下,第二,成道前
事。但諸佛道同、為緣事異,釋迦苦行六年,草 生攢髀至肘不覺,諸天哭喚動地不聞,移 坐得道;彌勒即出家日得道;彼佛十劫猶
不現前,非根有利鈍、道有難易,緣宜奢 促應示長短耳。三,「諸比丘大通過十小劫」 下,明正成道。四,「其佛未出家」下,明成道後
眷屬供養。五,「爾時十六王偈讚」下,明請轉 法輪。第一文易解。第二成佛前事,有二:一、 佛坐道場所經時節,二、諸天供養。「佛告諸」
至「得三菩提時」下,第二,諸梵請。文為二:一、 威光照動,二、十方梵請。初威光者,《過去因果 經》云「薩婆悉達處胎時,三千國土朗然大光,
日月所不照處大明,其中眾生各得相見」。 初成道時亦如是,朝為色天、中為欲天、晡 為鬼神說法,夜亦如是。觀解,「忽生眾生」者,
心性本淨,陰入界覆之則闇,若修觀慧本 性理顯。又兩山是二諦,其間是中道。日月 光是二智,佛光是中道。無分別智光,照本有
三諦洞明也。「爾時東方」下,第二,十方梵。文為 二:先九方,後上方。九方為四:一東,二東南, 三南,四總明六方。前三方梵,文各有七:一覩
瑞,二驚駭,三相問決,四尋光見佛,五三業供 養,六請法,七默許,皆如文。上方梵止有六, 世尊即說故無默許。舊云東、東南請小,七方
請大,上方請小大。若《釋論》明梵本請大,佛 雖說小未遂所請,若說般若猶酬梵請 耳。若依〈方便品〉文,梵王請大,然佛法道同
不應偏請。但經論存略,諸師偏據耳。又如 今佛自始至終,具轉五味法輪,一一皆酬 梵請,彼亦應然。初十六子請轉滿教,如今
佛說《華嚴》;東、東南二方請轉半教,如今佛 說三藏;後七方請轉對半明滿,如今佛 說方等;上方梵請帶半明滿,如今佛說《般
若》,後十六子請廢半明滿,如今佛說《法華》 醍醐教也。今古節目文義相應 (云云) 。「爾時大 通智受十方」下,結緣近由。由佛受請說法,
故後得覆講正作結緣。文為二:一、先轉半 字法輪,二、諸子請轉廢半明滿字法輪。初 為三:一、受請,二、正轉,三、聞法得道。此中應
說三乘,如序品文,而今不說者,正為下根 論結緣開顯等,略不言六度耳。三轉者,謂 示、勸、證 (云云) 。亦將三轉對示教利喜,示即示
轉,教即勸轉,利喜即證轉也。亦對見諦思惟 無學也,為聲聞三轉,為緣覺再轉,為菩 薩一轉。何故爾?由根利鈍。此一往說耳。通
方例皆三轉。何故三轉?諸佛語法,法至於三, 為眾生有三根故,《大論》及《婆沙》悉作此說。 問:初為五人,云何作三根耶?復有八萬諸
天,何故無三根?為生三慧、三根、三道故。「十 二行」者,一約四諦教,二約十六行。教十二 者,即示勸證是也;行十二者,三轉皆生眼智
明覺。又教十二為能轉,行十二為所轉。十 二行是輪,十二教非輪,若作二輪義,眼智 明覺者,約四十八法,開此四心成十六心,
謂苦法忍為眼、苦法智為智,比忍為明、比智 為覺,餘三諦亦爾,故成十六心,三根人各 得十六心,故成四十八行也。十二諦是教法
輪,十二行是行法輪,教輪則能轉唯是一權 智,所轉則有十二教也。若行法輪能轉之教 有十二,所轉之行亦十二。或通三人、或約
一人,今就見諦道三人,利根聞示轉,即生 眼智明覺,三人合舉故言十二行也。所不 能轉者,沙門不聞尚不能知,何況能轉?
支佛雖悟,口不能說;婆羅門雖聞其名,不 解其理;魔梵亦爾。夫轉者,轉此法度入他 心,令彼得悟,破六十二見,乃名轉法輪;為
無此義,魔梵等所不能轉也。有解大乘四 諦,次轉二諦、次轉一諦、次轉無諦,皆是卷 舒之意。小乘四諦以生滅為體,大乘以無 生為體 (云云)
。「十二因緣」者,還是別相細觀四 諦耳。約苦、集即有無明老死,約道、滅即 有無明滅乃至老死滅也。又三人通觀十二 緣,二乘生滅十二緣,為菩薩無生十二緣。
無生十二緣,本不生、今不滅,相生則相、生傳 傳滅 (云云) 。又三乘亦通論四諦,二乘有量四 諦,為菩薩無量四諦。又六度亦通三人,《大
品.發趣品》云「阿羅漢、支佛,因六波羅蜜至彼 岸。」《攝大乘》云「凡夫、二乘皆有六度,但不同 耳。」若爾應俱名波羅蜜,然二乘行到涅槃彼
岸亦稱波羅蜜,但不能到佛道彼岸,比菩 薩異耳。《阿毘曇》有六足,六足即六度,《寶雲 經》明三乘毘尼 (云云) 。第三,聞法得悟者,初少
中多。「不受」者,不受四見,悟初果也。「得解 脫」者,脫子、果兩縛,得無學也。「深妙定」者,即 俱解脫也 (云云) 。
[0099b18] 「爾時十六王子皆出家」下,第 二,重請滿字法輪。文為七:一、出家,二、請法,三、 所將亦出家,四、佛受請,五、時眾有解不解,六、
時節,七、說已入定。「諸根」者,六根也,六根清淨 故言通利。又六根互用故言「通」,入佛境界 故言「利」。「智慧明了」者,開示悟入也,彼佛初
說圓頓,諸子大乘功德悉皆具足,愍諸方便 重請佛開權顯實也。「聲聞皆已成就」者,明其 障除機動,是故為請。「我等志願如來知見」者,
此《法華經》但明佛之知見,唯志於此,即正請 滿字廢半之文,明顯若此也。「過二萬劫」者, 上開三既久,不容中間無事,望下文意,二
萬劫中必說方等《般若》,文云「說六波羅蜜 及諸神通事」,般若是行、神通是事,諸方等經 多明不可思議事行也。頌中又云「分別真實
法」,即是《大品》明實相般若意也。十六沙彌信 受及二乘,即信得解者;其餘千萬皆生疑 惑,是不解眾。此不解眾即與十六子,結法
華之緣者也。第七,明說法已入定,此正是 結緣之近由。由佛入定不出,諸疑惑眾無 所諮問,十六於後為不解者覆講說經也。
文中明入定處所,即是靜室,正入定即是住 於禪定,入定時節即是八萬四千劫 (云云) 。
[0099c11] 「是時 十六菩薩知佛入室」下,第二,正結緣。就此有 二:先法說結緣,次譬說結緣。就法說有三:
第一明昔日共結緣,第二明中間更相值遇, 第三明今還說法華。第一有四:一者知佛 入定,二者王子覆講,三者眾得利益,四佛從
定起稱歎菩薩。由佛入定所以得說,佛知 一化將畢不復熟此段之人,故令王子共 其結緣;又知此等必由王子究竟得度,所 以入定久而不出也 (云云)
。「是十六沙彌」下,第 一,知佛入定。「各升法座」下,第二,覆說《法華》。 「一一皆度」下,第三,說法利益。皆發菩提心故
云「度」,若初發心時誓願當作佛已過於世 間,即是度七方便彼岸義也。「大通智勝過八 萬」下,第四,佛從定起稱歎勸信。此中復二:一、
正稱歎菩薩,二、「汝等皆當」下,勸物親近。勸 物親近中又二:先勸親近,次「所以者何」下, 第一、釋勸意,「佛告諸比丘是十六」下,第二、
明中間常相逢值。逢值有三種,若相逢遇常 受大乘,此輩中間皆已成就不至于今;若 相逢遇,遇其退大仍接以小,此輩中間猶故
未盡,今得還聞大乘之教;三但論遇小不 論遇大,則中間未度,于今亦不盡,方始 受大乃至滅後得道者是也。
[0100a05] 問:
[0100a05] 如上塵數多 許時節,今始得羅漢,當知無生法忍何易 可階。
[0100a07] 答:
[0100a07] 一云,大聖善巧,依四悉檀作如是 說,或說佛道長遠,或說佛易得,對治厭道 長者說短,於道生輕易想者說長,或為
發生宿善,或隨世間所欲,或為聞說長 短即得入第一義,當知言如許劫方今得 羅漢者,此是權行四悉檀,引諸實行令入 道耳。
[0100a13] 「諸比丘我今語汝彼佛」下,第三,明今日 還說《法華》。此文復二:先會古今,後明還說 《法華》。先會古今復二:一、結師之古今,二、會
弟子古今。十六沙彌是古,八方作佛是今也。 「諸比丘我等為沙彌各各」下,次會弟子,復二: 一、會現在,二、會未來。現在復四:一、不退者,
住三菩提也;二、此諸眾生退轉者,今住聲 聞;三、「所以者何」下,釋退住意;四、「爾時所化無 量」下,正結古今也。「及我滅度未來」下,第二,
會未來弟子,復二:一、正會,二、「我滅度後復有」 下釋疑。疑者云,現在者,得聞佛說《法華》得 入一道,可是結緣之流;未來者,不聞《法
華》而入滅度,此豈能捨小得入一乘?釋云, 雖滅度之,終會得聞,我於餘國作佛得聞 是經。「餘國」者,三乘通教有餘國也。「除諸如來
方便說」者,斷疑也。三是方便說,其實無三 也。
[0100a29] 「諸比丘若如來」下,第二,正明今日還說《法 華》。就此復三:一、時眾清淨,二、正說《法華》,三、
釋前開三意。「涅槃時到」者,諸佛出世教道將 畢之時,即說此經,如迦葉佛、日月燈明等, 說此經竟即入涅槃,釋迦說《法華》竟仍唱
當滅。「眾又清淨」者,即斷德也。「信解堅固」者, 信即四不壞信,解即無漏正解。了達真諦 具諸禪定,此智斷立也。爾時堪教大道,聞
必信受也。復次「眾又清淨」者,得三藏教益免 難也。「信解堅固」者,於方等教心相體信也。 「了達空法」,聞般若教說法,於空法中心得
了達,即轉教意也。「便集諸菩薩」下,正說《法 華》。集菩薩是聚親族等,是說此經也。上 釋親族法身大士影嚮眾,以此文驗之,其
義明也。「集諸菩薩」是會親族,「及聲聞眾」是命 其子也。「比丘當知如來方便」下,釋開三意 也。若世無二乘得滅度者,何故如來前說
權教?釋云,比丘當知如來方便,深知眾生 有小性欲,著於五塵、弊於五濁,故先說三 令破蔽免難,後說一也。
[0100b19] 「譬如五百」下,第 二譬者,有開、有合。開譬為二:第一、導師譬, 譬上覆講共結大緣,即擬〈火宅〉之總譬、〈方便〉
之略頌也;第二、將導譬,譬上中間相遇今還 說《法華》也,若中間相逢從我聞法皆為三 菩提者,不為此人設譬;若中間相逢于今
有住聲聞地者,正為此人設第二譬也, 即擬〈火宅〉之別譬、〈方便〉之廣頌。
[0100b26] 就初導師譬, 其文有五,即擬〈火宅〉總譬、〈方便〉略頌中之六 意也。一、五百由旬譬。譬上未度之眾樂著諸
有論迴處所,即擬〈火宅〉中其家廣大三界無 安、〈方便品〉安隱對不安隱處之意也。二、險難 惡道譬。譬上未度之眾煩惱垢重,於如來智
慧難信難解,即擬〈火宅〉中火起、〈方便品〉安 隱對不安隱之法也。三、若有多眾譬,正譬 上百千萬億種皆生疑惑不解之眾生也,
即擬〈火宅〉中三十子五百人、〈方便〉中知眾生 性欲意也。四、欲過此道至珍寶處譬,舊不取, 今取此譬譬上覆講《法華》,擬〈草喻〉中一味雨、
〈火宅〉中唯有一門、〈方便品〉宣示佛道意也。五 者、一導師譬,譬上第十六王子也,即〈藥草〉中 密雲、〈火宅〉中長者、〈方便〉中我今亦如是意也。
[0100c12] 問:
[0100c12] 此中作譬,那不作父子相失、長者驚入火 宅、不虛等名耶?
[0100c13] 答:
[0100c13] 凡作譬名,各逐義便,上 取機感有無,故言父子相失、父子相見;若 取感應始赴機,故言驚入火宅;此中明將
導眾人世世相值,那得言相失?先久結緣 那得言始應?為此義故,不作相失、驚入名 耳,而其意則通。
[0100c18] 問:
[0100c18] 何故不作不虛譬?
[0100c18] 答:
[0100c18] 上 來已二十二番開權顯實,其義已彰不虛。本 欲勸信,下根信在不久,故不須也。
[0100c20] 「五百由 旬」者,基師:三界結惑為三百,七地所斷習氣 為四百,八地已上所斷無明為五百。今謂
非正別義,又非三乘通義。又有家云,流來 生死、變易生死、中間生死、分段生死,但取三 種開為五百,不取流來;流來是有識之初、
反源之始,故不說之。有人難此云,《勝鬘》云 「因五果二」,果二者謂分段、變易;因五者謂 五住。語果既別開流來與中間,語因亦應
更廣五住。無據不可用。《大論》明肉身菩 薩即分段,法身菩薩謂變易。又云,阿羅漢捨 三界報身受法性身,故知生死二耳。有人
云,三百喻三界,四百喻七地,二國中間難 過,五百喻八地已上。難者言,四百喻七地, 則應三百喻六地,六地與二乘齊功,二乘
極久唯六十劫、或百劫,菩薩至六地時,二 十二大僧祇,二乘於佛道紆迴不應得齊。 今謂此非別義亦非通義。有人言,三界 為三百,七住及二乘為四百,七住已上
為五百,如《大經》云「初果八萬劫至菩提 心處」,如三根人至此處即領解,五種人 至此處名度五百也,此取極鈍故云八 萬劫到,利人不必爾,如佛世得四果者,聞
《法華》皆發心,何必八萬劫?難云,經明度三 百由旬立二地,豈是度三人也?若五人並 發菩提心名度五百者,乃大經之一意,明
五人發心離於五位,非此中意。此中明三 百是權度在化城,五百至寶所名實度,廢 化城進寶所,若五人皆度皆進,失化城譬
意。有人云,三界為三百,聲聞為四百,緣覺 地為五百,凡夫三界障,二乘涅槃障,亦是 有空二見。《華嚴》藥樹不生深水火坑,火坑即
三界,深水即二乘,三界是二乘之牢獄,二乘 是菩薩之牢獄,又是福智二邊,不能自行 不能化他。《大品》明四百由旬,合二乘為一
百,《法華》開為五百。《大品》明菩薩度凡聖二 地,未明二乘是權,闕化城之意,既未論化 城,亦未明寶所。答:《大品》已顯實故辨寶所,
未開權不明化城。下文云「為止息故說 二涅槃」,此令度三百由旬也。「汝所住地近 於佛慧」,此令出二百由旬也。文既分明,無
勞惑也。又明二乘,六義同、十義別,同出三 界、同盡無生、同斷正使、同得有餘無餘、同 得一切智、同名小乘,所以合為一化城。別
開十義:行因久近,六十劫、百劫故;根利鈍;從 師獨悟無悲鹿羊;有相無相;觀略廣;能說得 四果法,不能說法得煖法;在佛世不在
佛世;頓證漸證;多現通少說法,聲聞不定。 火宅三車今為二百,三根同為火宅所燒, 三根求出故三車;佛道長遠,二乘是惡道,故
二百須離。佛乘非障,但明二百,何故約凡 開三、約聖開二?此引進之言耳。所度猶少、 未度猶多,若爾未成了義。佛道雖長如萬
里行,但五百是難、餘者則易。問:二百是二乘 難,三界是凡夫難,菩薩有難不?菩薩不以 火宅為難,不應求車而出。既求車出,何 不為二百所障 (云云)
?《大論》六十六云「險道 是世間,一百由旬是欲界,二百色界,三百無 色界,四百是二乘。」又倒出數,一百是二乘道,
二百是無色,三百是色界,四百是欲界。此經 明五百由旬即菩薩道,若過五百即入佛 道 (云云) 。人師及經論異出,如前。今依此經判
之。三界果報處為三百,有餘國處為四百, 實報國處為五百。下文合譬云知諸生死,生 死即是處所明矣。但佛旨難知,更須廣解。
見惑為一百,五下分為二百,五上分為三 百,塵沙為四百,無明為五百,下文合譬云 煩惱險難惡道義相扶也。入空觀能過三百,
入假觀能過四百,入中觀能過五百,下文合 譬云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即雙知因果二種 五百義相扶也。二,「險難惡道」者,譬生死因
果也,分段、變易此即果險難也,見思五住即 因險難也,由此因果故言惡道也。「無人」者, 道有二種:一、曠絕有人可依,二、無人可依。
譬生死中有涅槃、煩惱中有菩提,雖復曠 絕則有人可依。若生死煩惱無涅槃菩提, 藥中無病、病中無藥,此則曠絕無人可依
也。三,「若有多眾」者,此譬王子所化未度之眾 也。四,「欲過此險道」,求至種覺,故言「至珍寶 處」也。五,「有一導師」者,即第十六王子也。眼耳
清淨曰「聰」,意清淨曰「利」,總而言之即六根 清淨也。智即一心三智也,「明」即具足五眼 也。又三明為「明」,十力為「達」。
[0101c15] 「將導眾人」下,是 第二,將導譬,此與〈火宅〉、〈方便〉別譬廣頌意同 也。就此文為三:一、所將人眾譬。譬本結緣
未得度者,本緣不失,而為導師所將,同上 〈火宅〉長者見火驚怖、〈方便品〉見五濁而起大 悲心。二、中路懈退譬。譬上中間相值退大乘
心即以小接,與〈火宅〉中不用身手而歎三 車希有、〈方便品〉息大乘化念用方便意也。 三、「爾時導師知此人眾」下,滅化引至寶所譬。
譬上還為說《法華經》,便集菩薩及聲聞眾 為說此經,即與〈火宅〉賜一大車、〈方便〉中但說 無上道意同也。分文竟。次釋文,初「所將人眾」
者,通是結緣之眾也;若別論者,昔得大益 被將已竟,未得大益正是所將;若約五百 人三十子中,未得開悟之人也。「中路懈退」
者,即是第二譬。文為二:一、退大,二、接小。退 大擬上息一,接小擬上施三。退大,文為三: 一、「中路懈退」,即擬上無大機。二、「白導師言」
擬上不受勸誡,「我等疲極」即是不受勸門, 「而復怖畏」即不受誡門。三、「不能復進」者,即 擬上息化也。分文竟。次釋者,初、「中路」者,非
是半途名中路,但以發心為始、至佛為終, 此兩楹間而起退意故名中路。第二、「白導師 言」者,自有通途慈悲導師,如文云「有一導
師將導眾人」者是也;自有結緣導師,如文 云「所將人眾白導師言」是也;自有權智導師, 如文云「導師多諸方便」者是也;自有實智導
師,如文云「導師知此人眾」是也。今言「白導 師」者,正白結緣之導師也,以其退大則大 滅、接小則小生,一生一滅感於法身,呼此為
「白」。王子知其退大,即是聞其所白。善根微 弱、無明所翳,故言「疲極」。憚生死名為「怖畏」。 第三、「不能復進前路猶遠」者,見思、塵沙、無明
難可卒斷也,然用小乘接之,不令頓還 本處亦有進義。「導師多方便」下,第二,即以 小接也。上〈火宅〉、〈方便〉開三乘法皆有四意,
此中具足。初,多方便譬擬宜。「而作是念」下,第 二,傷其失寶譬,知有小無大也。次「作是念 已」下,第三,化作城譬,正用方便。「是時疲極之
眾」下,第四,入城譬,三乘悟入也。上兩意如 文,作化城譬自復為二:先、作化,後、說化。「以 方便力」下,正作化;「告眾言」下,正說化。上車譬
云,吾為汝等造作此車。今城是有,故須先作。 說化城譬擬上勸、示、證也。「汝等勿怖莫得退 還」者,勸轉,令前進入城也。「今是大城」乃至「隨
意所作」者,是示轉,示城可住也。「若入是城 快得安樂」,是證轉,讚城安隱也。「前至寶所 亦可得去」者,三藏教中未論前進。一說云,
明三乘教時語言,若發大乘求佛者亦善, 如其不能但作二乘亦好,例如《勝鬘》云「三 乘初業不愚於法」,自知應得作佛,但厭憚
不堪,故取永滅耳。若爾成別教。又說云,但 令入化城竟,然後更復前進,《大品》、《淨名》中悉 有其意。此即別接通意耳。但於今佛未開顯
之前,不得彰灼而有此語,若論宿世應有 是言。何者?既知退意,王子教化言,汝等若 畏生死,且取涅槃消息,然後更行大道,亦
可隨意;亦如今人欲學大乘而畏怖生 死欲起退心,有人勸言汝且斷煩惱證 羅漢,然後更取大道亦可得也。今現在一 代化道未周,不得忽有此語,若開權顯實
即得說之,如《涅槃》中諸取羅漢者,皆是其 義也。「大歡喜」即聞慧,「未曾有」即煖位,「免惡道」 即頂位,「快安隱」即忍位,「前入城」即見諦位,「已
度想」即無學位,此與〈火宅〉適子願勇銳推 排出宅同也。生已度想如得盡智,安隱想 如得無生智;又具智德如已度,證斷德
如安隱也。有人說寶所者,三界二乘若過即 至佛道,佛道是寶所。《大經》有三文:一、至菩 提心,二、至菩提,三、至大涅槃門。若至菩提
心,必至菩提及涅槃。引此三文者,至菩提 心謂至因,菩提、涅槃謂至果。果中有智、 斷,菩提是智、涅槃是斷。具說始終、具說智
斷,故說三文也。然過五百有三義:一免惡 道、二得好路、三是寶所。菩提心謂度惡道, 菩提行如平坦路,三得佛道如至寶所,下
文云「今為汝說實汝所得非真」,此明度五百 惡道也;「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謂行菩提 好道也;「汝證一切智十力等佛法」,謂得佛
道也。何故要須度五百?二乘度三百,菩薩 度四百,佛乘度五百也。
[0102c08] 「爾時導師知此」下, 第三,滅化引至寶所。此中有二:一、知息已, 二、向寶所。「既得止息無復疲倦」者,譬上涅槃
時到,眾又清淨、免難,大機發也。「即滅化城」 引向寶所,譬上正說《法華》示真實相。寶所 有二義:若用究竟,則以極果為寶所,上文
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也;若分 入,即以初發心住為寶所,故上文云「無上 寶聚不求自得」,又云「得佛法分」,佛子所應
得者皆已得之。《大經》云「須陀洹者八萬劫 到」,到初發菩提心處也,此取鈍根任運用 八萬十千等至;若如三藏中四果,不經少 時皆得入大,豈須八萬之與十千耶
(云云) 。
[0102c21] 「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即舉廢權 譬,以帖顯實譬也。上云「如來智慧難信難 解,是諸人等應以是法漸入佛慧」,擬方便
中云「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 示以三乘教也。
[0102c25] 舊問:
[0102c25] 車城皆譬無生智, 車何故無?城何故有?而車三城一、車動城靜?
[0102c27] 答:
[0102c27] 長者道門外有車,有隔故諸子不見,可 得假設門外有車,車實無也;城在逈地不 得假設,故城是有也。就理教者,執三教
取理,則三教皆得理,此即有義如城也;將 理取教,理既唯一,此教即無三家之果,即 車義據無也。車三城一者,諸人同息一處,
所以城一也;車就三人,三人所樂不同故 三。理教者,三家盡無生不異,如城;三人正 使雖同盡,而習氣有盡不盡,有傍得知見,
有不得者,故用此莊嚴盡無生,此義不同 如三車。三家盡無生智,明因盡果亡,此處 是極,如城靜;盡無生智運入無餘,如車動 也。難 (云云)
。今明約眾生心,車、城俱有;約佛 智明,亦有亦無。權智所明為有,如城;實智 所明為無,如車 (云云) 。化城正意為退大取
小人,傍為發軫學小人。上二周正意,為發 軫學小人,傍為退大人也。三車通今昔,化 城正是引教意,未道是化也。
[0103a15] 問:
[0103a15] 化為三車, 與化城何異?
[0103a16] 答:
[0103a16] 三車為說法輪作譬,化城 為神通輪作譬。又車約聲作譬,諸子聞而 不見;城為色作譬。問:城與二使云何?使能
指示,如教詮理;城為息患,教動而城靜。 教即四諦、十二緣有異;城是二智入無餘不 異。教通因果;城車但在果。教通有為無為;
城車但在無為。權智謂車是無,名教施設 故;實智謂車是有,無離文字說解脫故。 權智照城為有,引眾生故;實智照城是無,
偏真非實故。權智照車是三,逗三緣故;實 智照車是一,俱會一乘故。權智照城為一, 是偏真故;實智照城為三,如來藏故。權智
照城為靜,是灰斷故;實智照城為動,滅此 化故。權智照車為運,運入無餘故;實智照 車為靜,不動不出故。作如此釋豈與舊 同?舊秖在小乘中作義。
[0103b02] 問:
[0103b02] 凡五處開三顯 一,為有何異?
[0103b03] 答:
[0103b03] 通論無異,別論有差。〈方 便品〉約教開三顯一,文云「如來但以一佛乘 故,為眾生說法,無二亦無三」也。〈火宅〉約
行開三顯一,車是運義,運則譬行,文云「各 乘大車遊於四方,嬉戲快樂」也。〈信解〉中約 人開三顯一,結會傭作之人即是長者之兒, 「我等 昔
來真是佛子」也。〈藥草喻〉中,約差別無 差別明權實,不的去取,但明眾生不知,佛 令其知。若七種差別即知權,同依一理無
差別即知實。差別無差別,無差別而差別, 令知此意耳,終不說言無一有一,此約 自行權實二智隨自意語,故佛能知而眾生
不知也。亦是通前通後,知不知明權實也。 今化城正約理開三顯一,寶所化城,皆是小 大兩理,破除二乘化理,顯於寶所真實一
理也。下去五百領解舉珠為譬,亦是約理 也。
[0103b19] 「諸比丘如來」下,第二,合譬,先正合,後舉譬 帖合,而不次第。「如來亦復如是」下,初,合第
五導師譬。「今為汝等」下,第二,合第三多諸人 眾譬。「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下,第三,合第 二險惡道譬。「長遠」二字,第四,合第一五百由
旬譬。「應去應度」者,第五,合聰慧明達,亦是 合第四欲過險道至珍寶處也。「若眾生但聞」 下,合第二將導譬。譬本有三,今亦合三:「若
眾生」合第一所將人眾也;「但聞一佛乘」者, 合第二退大接小譬;「若眾生住於二地」下,合 第三滅化將至寶所譬也。第二譬本有退大、
接小,今具合之。上退大有三意,「但聞一佛 乘」者,合上中路懈退,無機意也;「不欲見佛 不欲聞法」,合上白導師,不受誡勸也;「便
作是念」者,合上不能前進,息化意也。「佛知 是心」下,合上小接退。譬本有四,今合但三: 「佛知是心」合上導師多方便,擬宜意也;「怯弱
下劣」者,合上此等可愍,知有小機也;「而於 中道為止息故」下,合第三現作化城,眾人 入城譬也;「而於中道說二涅槃」者,三界惑盡,
塵沙、無明未破,於此兩楹判有餘、無餘涅 槃,亦是聲聞、緣覺涅槃。又分段已盡、變易未 除,二死之間判為有餘、無餘,故言中道 (云云) 。
「若眾生住於二地」下,合第三將至寶所。上文 有二,今合亦二:「若眾生住於二地」,此合知止 息已;「如來爾時即便為說」下,此合將向寶
所。「如彼導師」下,第二,牒譬帖合,牒接退譬 來合施三,牒滅化譬來合顯一,如文 (云云) 。
[0103c18] 第二,偈頌,四十九行半偈頌上。上有二,今初 二十二行半,頌結緣之由;次二十七行,頌第 二正結緣。上由有近遠,今初十二行,頌上遠
由;次「無量慧世尊」下十行半,頌近由。上遠由 有二,今初六行頌大通成道,次六行頌十 方梵來請轉法輪。上成道中有五,今初三
行頌第二將成道前事;次「過十小劫已」下, 第二,一行,頌第三正成道;次「彼佛十六子」下, 第三,二行,頌第五十六子請轉法輪,兼頌
第四成道已眷屬申供養,略不頌第一佛壽 長遠也。「世尊甚難值」下六行,頌十方梵請。 上有二,今初一行,頌威光動耀;次「東方諸」
下,第二,五行,頌十方梵尋光而來。此中前三 行頌東方,次二行總頌九方也。從「無量慧 世尊」下,第二,十行半,頌近由。上有二,今初
五行,頌第一轉二乘法輪;次「時十六王子」 下,第二五行半,頌第二重請轉大乘法輪。 上第一文復三,初「無量」下,半行,頌第一受
請;次「為宣」下,第二,一行半,頌第二正轉二 乘法輪;次「宣暢」下,第三,三行,頌第三時眾聞 法得道。
[0104a09] 「時十六王子」下,五行半,第二,王子重 請。中有七:初二句,頌第一王子出家;次「皆共 請彼」下,第二,一行半,頌第二正請轉大乘;
次「佛知童子」下,第三,二行,頌二萬劫中間 說方等《般若》;次「說是法華」下,第四,半行,正頌 第四受請說《法華》;次「彼佛說經已」下,第五,一
行,頌第七說經已入定,略不頌第三父王 所將八萬求出家、第五聞經之眾有解不 解、第六說經時節長久也。
[0104a17] 「是諸沙彌等」下, 二十七行,頌正結緣。上文有二,今初八行 頌法說,次十九行頌譬說。上法說有三,今
初三行頌第一昔結因緣,次一行頌第二中 間相值,次四行頌第三今日還說法華。上昔 結因緣有四,初半行頌佛入定;次「為無量
億」下,第二,一行半,頌正覆講;後「一一沙彌」下, 第三,一行,頌聞法得益,略不頌第四佛起 定稱歎也。次「彼佛滅度後」下,第二,三行,
頌中間相遇。「是十六沙彌」下,第三,四行,頌今 日說《法華》。上文二:初、結會古今,有現在 未來,今初三行頌結會現在師弟子。「以是
本因緣」下,第二,一行,頌還說《法華》,上文有 三,今初一句頌第一時眾清淨,以是本因 緣,今日時眾免難機發也;次「今說法華」下,第
二,三句,頌第二為說是經也,略不頌第三 釋開三意也。「險惡道」下,第二,十九行,頌譬 開合,初十一行半頌開譬,後七行半頌合譬。
上開譬為二,今初三行頌五百由旬譬,次 八行半頌將導譬。上五百譬有五,今初一行 頌第二險惡道;次「無數千萬」下,第二,半行,頌
第三多諸人眾;次「其路甚」下,第三,半行,頌第 一五百由旬;次「時有一導師」下,第四,一句,頌 第五一導師;「強識有」下,三句,頌聰慧明達
也,不頌第四。「眾人皆疲倦」下,第二,有八行 半,頌第二將導譬。上文有三,今亦頌三:初 二字頌上第一將導;從「皆疲倦」下,第二,五行
三句三字,頌第二眾人懈退權立化城譬;次 「導師知已」下,第三,二行半,頌第三滅化引 至寶所譬。上第二文有二,謂初、懈退,次、接退。
今初三句三字頌懈退,次五行頌作化接 退。上懈退中有三,今略不頌第一中路也。 上接退作化文,今皆具頌,初一行頌第二
傷失大;次「尋時思」下,第二,二句,頌第一作 念;次「化作大城」下,第三,二行半,頌第三作 化。上文又二,今初一行半,頌正作化譬。「諸
舍宅」者,諸空觀境也。「園林」者,二乘總持無漏 法林也。九次第定為「渠流」,八解為「浴池」,「重 門」是三空門,又是重空三昧盡無生智,為樓
閣高出也。「男女」是定慧也。觀心解者,智體周 備如城隍,善法圓足如郭之圍繞,畢竟空 為舍宅,直善能成自行,如男能幹家事,
慈悲外化如女外適。次「即作是化已」下,第二, 一行,頌上說化。次「諸人既入」下,第四,一行, 頌第四入城。「導師知息已」下,第三,兩行半,
頌第三滅化至寶所。上文有二,今初一句 頌第一知息已;次「集眾」下,第二,二行一句, 頌滅化引向寶所也。「我亦復如是」下,第二,
七行半,頌第二合二譬,初半行頌合第一 五百譬,次七行頌合第二將導譬。上合五 百,又有四,今半行總頌而已也。「見諸求道
者」兩行,頌合懈退譬。上頌開譬不頌中 路,今一行合中路懈退,次一行頌合接退 作化也。「既知到涅槃」下,第二,五行,頌第二合
滅化至寶所。上文合二,今頌亦二:初半行 頌第一知息已;「爾乃集大眾」下,第二,三行 半,頌第二合滅化引向寶所也。合息化
偈中,即有三德祕密藏義:「汝證一切智」即 是般若,「具三十二相」即是法身,「乃是真實滅」 即是解脫,三法不縱不橫,即是見佛性也。
「諸佛之導師」下,一行,頌帖合也。
釋五百弟子受記品
[0104c21] 此品具記千二,而標「五百」者何?五百得記 名同,五百口陳領解,故以標品耳。此品是 因緣說中第二段。就得記有二:一、千二百,二、
二千。千二復二:一、授滿願,二、授千二百。滿 願復二:一、序默領解,二、如來述記。先敘其 得解歡喜,次敘其默念領解。歡喜復二:一、
敘其得解之由,二、敘其得解歡喜。得解之由 有四:初、聞法譬,二周開三顯一;二、授身子 等五大弟子記;三、復聞宿世結緣之事;四、復
聞諸佛如來三達無礙。觀彼久遠猶若今 日,即是大自在神通之力,斥異二乘止齊八 萬也。若「從佛聞是智慧」,即領〈方便〉、〈火宅〉中
顯實;「方便隨宜所說」,即領兩處開權。「諸大弟 子」即領開權,「授菩提記」即領顯實;「宿世因緣」 即領顯實,「神通之力」即領開權也。「得未曾
有」下,敘其得解歡喜,先明內解歡喜,次明 外形恭敬。由昔未聞開權顯實而今得聞, 故言「得未曾有」,除涅槃愛斷破別惑故言
「心淨」,開佛知見是故「踊躍」,得解由佛故起 恭敬也。若約本迹者,慶諸實行耳。
[0105a11] 「而作 是念」下,正明默念領解。初明默念領解,次 明默求發迹請記。上二周得悟,皆發言領 解,此何默念?上為下根未悟,事須彰言勸
動;今下根已悟,無所勸動,故默念不言。又 上來但領解不求發迹言則不嫌,今則亦 解亦發,亦解故念,避物譏嫌故默,默念允
宜也。又默念領解是大領解,如《淨名》默然是 真入不二法門也。又權實不可思議,非言 非念而言而念,非言而言故上來口陳領
解,亦非念而念,今則默念領解。上來何意不 求發迹?為下根未悟,是故不求發迹。今 下根已解,權化事足也。若下根發迹,則知
中上亦權;若約上中,則於下不便故也。「世 尊甚奇特所為希有」者,領實智也。「隨順世間 若干種性而為說法」,即領權智也,是七種方
便之根性也。此領〈方便品〉中開權顯實意也。 「拔出眾生處處貪著」者,即是領〈火宅〉中開權 顯實也。「我等於佛功德言不能宣」者,領上《藥
草喻》中如來有無量功德汝等所不能及也。 既云言不能宣,亦是念所不及也。「唯佛能 知」下,即是默念求發迹請記也。「我等」者,通
念請發諸人迹也。「深心」是本今,現作是迹。「本 願」者,大慈誓願也,大慈下化故我為誓,上 求作佛故我有願。請上求即是求記,請
說下化即求發迹。又從深心故,明其三 世助佛宣化;從本願故即與授記也。
[0105b08] 「佛告」 下,第二,佛述而記之,有長行、偈頌。長行有 二:一、述本迹,二、與授記。初有三:一、就釋迦
世行因發迹,二、約過去佛世行因顯本,三、 就三世佛所修因行滿。就釋迦佛所行因發 迹復三:一、舉示其人,二、總標本迹章,三、別
釋本迹。即標言「汝等見不」,有二意:一、見其 迹為小不,二、見其本功德不。眾人但見迹 為聲聞,而不能知本是菩薩,故云見不。「我
常稱其」下,是標其迹。迹為說法人中最為第 一,若非法身妙本,無以垂於第一勝迹。昔 來但言於迹中說法第一,今則不爾,於無
上法久得第一,此舉迹以顯本也。「亦常歎 其」下,標其本地。福慧萬行法門,故云「種種」 也。本地既有種種法門,亦復何但迹為二
乘耶?此舉本以明迹也。「精勤護持」下,別釋 也。「助宣我法」者,即是迹中助宣半滿之法。迹 為下根聲聞,即是護持助宣酪法;迹在方
等示受彈訶,即是護持助宣生蘇法;迹領 《般若》即是護持助宣熟蘇法;迹在《法華》得 悟,即是護持助宣醍醐法。上總本中云「我
常稱歎種種功德」者,即此意也。具足權實功 德,而迹起五味,助佛調熟實行眾生,豈非 精勤助宣之意也。別釋本迹功德,「能於四
眾示教」者,分別半字教也;「具足解釋」者,助 宣滿字般若教也;「而大饒益」者,助佛饒益 半滿之眾生也;「同梵行者」是迹所化半滿弟
子也。「自捨如來」下,別述本地功德也。「自捨」 者,降妙覺已來也。「無能知」者,七種方便 也。
[0105c08] 「汝等勿謂助宣我法」下,第二,就過去佛世 顯其本行,非直止於我所助宣半滿之法, 久遠佛所亦復助宣半滿之法;取今日助
宣為發迹,取過去助宣為顯本。顯本有 二:一、遠本,二、近本。遠本冥邈,為信良難,故 略而不述,但舉九十億近本,有宿命智能
知近本,故舉近以證遠。就九十億文,具明 助佛宣揚五味之教調熟眾生。「護持助宣」, 即擬助宣半字酪味法:「佛之正法」即擬助宣
方等生蘇味法;又於「空法明了」者,即擬助宣 熟蘇味法,亦如今佛轉教說於《般若》,明六 波羅蜜互相收攝旋轉無礙,九十億佛所,亦
助宣揚如今無異,彼佛世人咸皆謂之實是 聲聞,于時既未發迹,但謂被加命轉般 若,不言是大菩薩也;「化無量眾生令立三 菩提」者,即是助宣醍醐味法,在文可解
(云云) 。 「亦於七佛」下,第三,約三世佛所修因,如文。 此亦例前助宣半滿五味之法,利益大小 也。
◎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七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4 冊 No. 1718 妙法蓮華經文句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西蓮淨苑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