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ofa Lianhua Jing Wen Ju 妙法蓮華經文句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四上天台智者大師說
[0045c15] ○從「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懃三請,豈 得不說」下,廣明開三顯一,凡七品半,文為 三:一、為上根人法說;二、為中根人譬說;三、
為下根人宿世因緣說,亦名理事行,例如 《大品》亦為三根 (云云) 。今以十義料揀:一、有 通有別,二、有聲聞、無聲聞,三、惑有厚薄,
四、根轉不轉,五、根有悟不悟,六、領解無領解, 七、得記不得記,八、悟有淺深,九、益有權實, 十、待時不待時。
[0045c23] 一、明通別者,初周別名法 說,通則具三;「如優曇花時一現耳」,即譬說; 「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即因緣說也。中
周別名譬說,通則亦三,「我先不言,皆為化 菩薩故」。又合譬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即是 法說;「於二萬億佛所常教化汝」,即因緣說。
若謂此文屬法說者,可取長者聞已驚入 火宅方宜救濟,即因緣說。下周別名宿世 因緣,通亦具三,「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令入
佛慧」,是法說;「有一導師」是譬說,而作三周 者,從多從正,從略從傍,欲令名字不濫, 各據一意耳。
[0046a05] 問:
[0046a05] 三周為三根人,一周通有 三說者,一說應具三根?
[0046a06] 答:
[0046a06] 法說非止逗上 中之上,又有中下,從正略傍,故言逗上根 人耳,餘二周亦如是。
[0046a08] 二、明有聲聞、無聲 聞者,光宅定有實行聲聞,若言無實,權何 所應。開善解無實行聲聞,引《勝鬘》「三乘初
業不愚於法」,外凡已知一乘,寧有二乘猶 執小果?經明有者權也,此二家偏執,乖經 失義;若定有者,經那言無聲聞弟子但化
諸菩薩?若定無者,誰入化城?亦無三可會, 權何所引?若言實有為權所引者,亦應實 有三藏佛,復為權三藏佛所引;若實無此
佛,但有權佛者,何意不許但有權聲聞、 無實聲聞耶?此義不例,實有斷界內惑 者,呼此為實,而權者應之。何處有斷界內 惑佛,而有權佛應此佛?今明有無不可偏
執,若從長者實智往觀則無客作人,若就 窮子根性則便自謂作人。《法華論》有四種聲 聞:一、決定;二、上慢;三、退大;四、應化。前二未
熟不與授記,後二與記。若依今經應有 五:一、久習小,今世道熟,聞小教證果,如 《論》是決定聲聞;二、本是菩薩積劫修道,中
間疲厭生死,退大取小,《大品》稱為別異善 根,佛且成其小道為說小教,齊教斷結 取果,是退大未久習小來近,理應易悟,如
《論》是退菩提聲聞;三、以此二故,諸佛、菩薩內 祕外現,成就引接令入大道,如《論》是應化 聲聞;四、若見權實兩種能出生死,欣樂涅
槃,修戒定慧,微有觀慧未入似位薄有 所得,謂是證果,此名未得謂得、未證謂證, 如《論》即是增上慢聲聞;五者、大乘聲聞,以佛
道聲令一切聞,若從決定退菩提兩種,即 有聲聞,若從大乘理無灰斷永住化城,終 歸寶所。實者既爾,則無有權,故無聲聞。若
增上慢者,既未入位則非實,又非應化,則 非權。若得此意,有無冷然,何須苦諍?復次 秪就大乘聲聞復論有無,若權作應化,外
現小迹內隱大德,則謂無大乘聲聞;若從 自行發迹顯本,則言有大乘聲聞。今開三顯 一正意,為決定退大聲聞令成大乘聲聞, 自行既立即能化應聲聞,若得此意則達
有無也。
[0046b17] 第三、惑有厚薄者,瑤師云:「三根得 果已後遊觀無生。無生之理是一,及其出 觀,緣三教則異,將必異之三教,惑於無生
之一理,謂教既三,理豈容一?又將一理惑 於三教,理既是一,教寧得三?踟蹰理教之 間迴遑得失,以理惑教,此有得義;以教惑
理,此有失義。上根以理惑教情多,初聞法 說順情即悟;下根以教惑理情多,聞法說 無三,逆其計謂故三聞乃解;中根處二楹
之際,法說不悟,譬說便了。」今謂此釋三根 未必應爾,三人踟蹰何等理教?若迴遑小 乘理教則疑惑未盡,尚非初果斷結之人;
若迴遑大乘理教,大乘條然永異,何曾與小 乘相濫而言踟蹰耶?若以小惑大、以大 惑小,爾前未斥方便,那忽遊觀出入預有
踟蹰?既預踟蹰即已疑生執動,非始今日, 若先動執生疑,聞開三顯一即應領解,那 忽猶有驚疑?進退無據,故不用此解。今明
根有利鈍者,皆論大乘根性,惑有厚薄者, 約別惑為言耳,即為四句:一、惑輕根利;二、 惑重根利;三、惑輕根鈍;四、惑重根鈍。若別惑
輕、大根利,初聞即悟;若惑重根利,再聞方曉; 若惑輕根鈍,三聞乃決;第四句雖復三聞不 能得悟,止為結緣眾耳。或可初兩句根利
同為上根,或可中間兩句為中下根 (云云) 。
[0046c12] 復 次約初品無明三重,覆初住中道,若初法說, 上根之人三重無明一時俱盡,開佛知見 入菩薩位,得菩提記;中根斷二重無明;下
根斷一重。次譬說時,中根斷第三重盡,開 佛知見入菩薩位得授記莂;下根進斷二 重。次聞因緣說,下根斷三重盡,開佛知見 入菩薩位也。例如小乘十六心未滿不得
名初果,十六心滿名須陀洹也。
[0046c20] 四、明轉根 不轉根者,舊云:「上根初聞法說即悟,而中 根轉同上根,下根進同中根;若譬說時,中根
前已成上,即能得悟,下根成上;次因緣說 時,下根已同於上故即得悟。」若爾轉下成 上,因緣說時皆悉是上,為利則均,那得猶
稱鈍者待因緣說耶?若轉成上即同上悟, 若其未悟猶受鈍名,則無轉根之義。例如 身子一聞,目連再聽,同得初果,若二皆利則無
復優劣,若猶稱利鈍,轉根義不成。夫眾生 心神不定,遇惡緣轉利為鈍,遇善緣轉 鈍為利,先世值佛聞法,自有轉下中為 上,俱於法說得悟;自有轉下為中,聞譬
說得解;下者不轉,三周乃了。如此轉根不 同舊釋。譬三刀斫木,利一、中二、鈍者三下, 利鈍之名不失,木斷之處是同。
[0047a06] 問:
[0047a06] 三根入初 住位,猶有利鈍不?
[0047a07] 答:
[0047a07] 真修體顯則無差降。
[0047a08] 問:
[0047a08] 若爾,初住已上更起緣修,有優劣不?
[0047a08] 答:
[0047a09] 此同位人無復勝負,真修體融寧得有異 耶?
[0047a10] 五、明有悟不悟者,經中多明菩薩為上 根、緣覺中根、聲聞下根,若言菩薩上根,應 併在法說中得悟,緣覺併在譬說中得解,
聲聞併在於因緣中得悟耶?然經中一往 判出三根,至於悟解義未必然。今經但見 聲聞得解、不見支佛者,支佛是中根,既值 佛出世入聲聞數,隨根得悟故,不別標緣
覺耳。故身子請偈云:「其求緣覺者,比丘、比 丘尼。」依此文即知緣覺入四眾中攝也。又 〈法師品〉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
聲聞者、求支佛者」,豈無緣覺得解耶?舊云: 「菩薩是上根,不必皆利,從多為上,而執心 易轉,原其域懷求佛,但執過三百已即
求近果,此疑易悟。三根菩薩同在法說得 解,上者或在略說,中者或在廣說之初,下 者與身子齊。」今明菩薩語通,但使發大心
悉是菩薩,何必併是利根?及身子尚少,豈 得初周之前已併得悟?若爾,流通壽量,何 意有諸菩薩節節得悟無生忍者、發菩提
心者。舊云:「壽量中悟,皆是法身增道損生。」今 言不爾,有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人 得無生法忍,此人始得此忍,當知〈壽量〉之
前未是法身,故知菩薩得悟,不可局在初 周之初也。
[0047b04] 問:
[0047b04] 菩薩得悟通於始終,二乘得 悟亦應至後。
[0047b05] 答:
[0047b05] 三周定父子天性已竟,則 皆名菩薩,設在後悟,同名菩薩悟也。
[0047b06] 六、明 有領解無領解者,若三乘同悟,何意但見聲 聞領解,其二則無?今明無佛出世名獨覺, 聞佛說十二因緣法名緣覺,既入聲聞數
中得悟領解,皆不別出,大意可見。身子、迦 葉等,悉是中乘根性,故聲聞領解兼得緣覺, 無勞別出也。又四眾中,有發緣覺心者,其
人得悟即不一也,〈信解品〉云:「密遣二人追 捉將還」即是其義。菩薩不領解者,聲聞之教 不明得佛,今經開其歸大之路,自恐解
謬故對佛述解,菩薩不爾故無領解。又其 意有三:一、菩薩本意求佛,設有異執而執 輕終歸取佛,無有不得之慮,今聞三周之
說,但是正其觀慧,故不須領解。二、菩薩悟 大,處處有文,二乘作佛始自今教,逐要流 傳,故略菩薩領解,胡文或有,漢略不書耳。
三、菩薩位行深絕,諸新小菩薩不敢領解,說 〈壽量〉竟,彌勒總都領解,初從無生法忍,終 訖餘有一生在,則是具足領解,更求何物 (云云) ?
[0047b25] 七、得記不得記者,若同皆領解,何故聲 聞得記,不見緣覺、菩薩受記?此亦三意:一 者、昔明二乘入正位不能發心,何由得記?
今既悟大,欣斯別決,故為記劫國也。菩薩 發心求佛行成自滿,故不欣急求佛亦不 促授,又前教處處授菩薩記,此是恒說逐要 傳譯如前 (云云)
。二、菩薩亦有別記,調達、龍女 豈非記耶?又〈法師品〉云:「求聲聞者、求辟支 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聞
法華經,我皆與授記,當得三菩提。」此豈非 皆記耶?三、二乘昔來未曾得八相記,故記 其劫國;菩薩先已曾記,故不重明耳。淺近
之記初住已得,非菩薩所欣,菩薩所欣乃是 圓極妙覺遠記耳。故〈壽量品〉中,始從發心 訖一生得,妙因斯滿、極果頓圓,此乃授法身 記莂,何謂無記耶?
[0047c11] 問:
[0047c11] 若小悟大,應同授法 身記,那得授八相記耶?
[0047c12] 答:
[0047c12] 八相是應記,既 得應記知必有本,欲使物知聞共結來 緣,故與應記耳。又此二乘若聞〈壽量〉,即同 損生得法身記也。
[0047c15] 八、明悟有淺深者,一往 同破無明入證初住,細尋必應明晦。初聞 法說尚入佛慧,更聞譬說豈不重明?又聞
因緣,理自增進,更聞〈壽量〉彌復優深,如聽 法人重聞勝前,單複厚薄方之可知也。
[0047c19] 九、 明權實得益不同者,一云實行得益,權行正 為接引影響不論其益。今明不爾,若至〈壽 量〉權實悉得益,增道彌高、損生彌盡,隣圓
際極,唯一生在,豈非權者益耶?所以初為 影響共熟實行,後說極果則自道明,文云: 「出入息利乃遍他國」,息利在他即是己利,實
行得益由於權引,化功歸己權亦得益,故 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何必須待 〈壽量〉耶 (云云) ?又我自欲得此真淨大法即是
自益也。十、明待時不待時,爾前不悟必待 《法華》悟者,名為待時;《法華》前教已解者,名 不待時。何故爾?佛有顯密二說,若顯說為
論,《法華》之前二乘未悟大道,要須五味調 熟會在法華,故云:「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 時,決定說大乘。」此即待時也。若密教為論,
未必具待五味在法華方會,爾前密有入 者故名不待時,此乃大判時不時。若就三 周,亦是待時、不待時,迹本二門,亦是待時、不 待時,致有前後悟入,即此意也。
[0048a09] 問:
[0048a09] 有一種 根性非密、非顯二時不攝者,應是失時永 不得悟耶?
[0048a11] 答:
[0048a11] 餘經或謂此為失時,今經不 爾。此人雖於密、顯兩時不悟,雖生滅度 之想,而於彼土得聞是經,故無失時,乃 是待彼土之時耳。
[0048a14] 問:
[0048a14] 五千起去,應是失時?
[0048a15] 答:
[0048a15] 此等應以如來滅度後,弘經人受益也。
[0048a16] 問:
[0048a16] 身子初周為四眾三根請,譬周為中下 請,云何言佛各為三根人三周說法耶?
[0048a17] 答:
[0048a18] 此語不便,請則普請、說亦普說,但上根智利 聞法得悟,中根處中聞譬得悟,下根居下 聞三得悟,汝當隨義云何隨語 (云云) ?
[0048a20] 問:
[0048a20] 宿 世是過去事法,譬是當、現事不?
[0048a21] 答:
[0048a21] 經無文,義 推應爾。引三歸一,三望一,一則是當;舉 事為譬,譬即是現。準後望前,應如所問。
[0048a24] 問:
[0048a24] 舊以五濁障大,四句料揀如前說,有人 斷見與無明,合共為障,指《法華論》云「無煩 惱人有染慢,不知一乘法身常住」者是也。
若博地不執涅槃而不聞法者,即是無明 獨為障,若爾為當三周聞法已破無明?為 當未聞法破無明?若聞法已破,則無明非 是障;若未聞法而能破無明者,都慮無有
障。是義云何?
[0048b02] 答:
[0048b02] 是他人立義,今為其通。譬 如燈生闇滅,不可定其前後,雖不前後,闇 定是障 (云云) 。
[0048b04] 問:
[0048b04] 《勝鬘》云:「三乘初業不愚於法, 自知當覺。」《優婆塞戒經》第十四云:「二乘自知 得菩提,且取小乘果。」又十三云:「知之者易、
行之者難,雖知一乘而取羅漢。」彼兩經皆 言知,今經云何三根之後猶自不知,初疑後 悟,此義云何?
[0048b09] 答:
[0048b09] 此經亦云知。文云「若實得羅 漢,不信此法無有是處,除佛滅後現前 無佛,此人雖生滅度之想,若遇餘佛便得
決了。」凡有三意,前明知,次明不知,後會歸 知,非永不知。又身子云:「今於佛前皆墮疑 惑,我今不知是義所趣。」又大通佛時,聲聞
多生疑惑,彼見佛、聞法尚疑不知,況不見 聞那忽得知?若執二文更相矛盾,秖增 諍競於道何益?論者止可論餘事,聲聞成
聖能知、不能知,唯佛境界非爾所諳,今試 融之。三乘初業,初業為二,若久遠為初業, 曾聞於大則不愚於法;若取中忘,今日學
小始修念處,為初業者,是則不知。其義如 此。若得此意,權為初業是則能知,實是初 業則不能知。有人言「利者能知,鈍者不能
知。」此應四句:權為利鈍,示俱不能知;權 為利鈍,示俱能知;權為利鈍,聞則能知,不 聞不知;權為利鈍,俱示非知、非不知。今不
取此判,但取權者內心了了久知,實行者未 得入大是故不知,於義自顯 (云云) 。
[0048b28] 問:
[0048b28] 緣覺 出無佛世,云何三周得有緣覺?
[0048b29] 答:
[0048b29] 《釋論》云: 「緣覺、獨覺,獨覺出無佛世,緣覺願生佛世。」 《華嚴》云:「菩薩下兜率放光照之,覺即捨身,
不覺徙之。」《大經》云彗星。《中論》云:「支佛出世 佛法已滅,此是獨覺人也。願生佛世者先 得初果,十四生未滿值佛即成羅漢,不值
佛即成獨覺,其既值佛亦不捨壽亦不被 移,願見佛故。二果、三果例然。」又有部行緣 覺,在無佛世,師徒訓化也。此應有二種,佛
去世後無文字,眾生根鈍故,支佛不說法, 此非部行也,部行者能說法也。又有變化 緣覺,宜應見者現緣覺身。今三周之座有 緣覺者,其義可解。
[0048c13] ○初周法說,文為五:一、從「殷勤三請豈得不 說」下訖卷,正是法說;二、從第二卷初訖偈
頌,是身子領解;三、從「吾今於天人」下,訖「佛 所護念」,是佛述成;四、從「汝於來世」,訖「宜應 自欣慶」,是與授記;五、從「四眾」訖「盡迴向佛
道」,是四眾歡喜。
[0048c18] 初有長行、偈頌。長行為三: 一、許,二、受旨,三、正說。許文為三:一、順許,二、 誡許,三、揀許。「汝已三請」是順許,「汝今諦聽」
是誡許,「諦聽」是聞慧,「善思」是思慧,「念之」是 修慧。《大經》明四善法,為大涅槃因,一善知 識,如來也,餘者可解。「說是語時」,是揀眾許,
五千在座故如來三止,今將許說,威神遣去, 故名揀眾。五濁障多名罪重,執小翳大 名根深,未得謂得名上慢,未得三果未
證無學。「有如此失」者,謂障、執、慢三種之失 也。「而不制止」者,上聞開三顯一,言略義隱 猶未生謗,足作繫珠因緣,去則有益;若
聞廣開三顯一,乖情起謗,住則有損,是故 不制止也。「此眾無復枝葉」者,枝葉細末 不任器用,此等執方便之方便,於大非器,
《大品》云:「攀附枝葉棄於根本,是人為不黠。」 即是此義也。「退亦佳矣」者,既以小自翳,復 妨他大光,今退,無謗法之諐,復無障他之
過,故云佳矣。上枝葉未去,如來三止;貞實 願聞,故身子四請,師弟鑒機,非徒靳固也。
[0049a09] 問:
[0049a09] 佛大慈悲,何不神力使其住而不聞如《華 嚴》中聾啞,何不增狀毒鼓如喜根勝意?
[0049a10] 答:
[0049a11] 各有所以。《華嚴》末席始開於漸,未破小執, 故在座而隔;今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 正欲滅化破庵,宜須揀遣,若去住俱謗,
宜如喜根強說;今去則有益,那忽令住?住 則有損,那忽不遣?喜根以慈故強說,如來 以悲故發遣。
[0049a16] 問:
[0049a16] 五千在座即不蒙益,去有 何益?
[0049a17] 答:
[0049a17] 此非當機,是結緣人耳,已如上說。 昔大通佛時,亦有無量眾生心生疑惑,世 世與師俱生,今皆得度,此人亦爾,說《大經》
時萬五千億人於是經中不生信心,是人 於未來亦當得信,例此益在不久。《金光 明》中,時閻浮提有二種人,亦是斯例意。
[0049a22] 「汝今 善聽」即結許也,受旨如文。
[0049a23] 從「如是妙法」下, 是正廣說,文為二:一、明四佛章,廣上諸佛 權實;二、明釋迦章,廣上釋迦權實。上句逗
少,是文略;總云諸佛,是人略;但開三顯一, 是義略。此中章句多,是文廣;明五佛,是人 廣;明六番,是義廣,六者:一、歎法希有,二、說
無虛妄,三、開方便,四、示真實,五、舉五濁釋 權,六、揀偽敦實。歎法令生尊重,說無虛 謬止其誹謗,開方便使莫執小,示真實
使其悟大,舉五濁示必施三,揀偽要必 真實。於五章中,一一應備六義,而前後互 出不具足者,蓋如來巧說,使略而無闕,詣 而不煩文耳。又六義前後亦復無在
(云云) 。
[0049b06] 四 佛章為兩:初、總明諸佛,次、列三世。總章 應具六,今但四:一、歎法,二、無虛妄,三、開
方便,四、示真實;闕二義者指後文也。歎法 中法譬雙歎。「時乃說之」者,諸佛同出五濁,必 前開三如今世尊,四十餘年始顯真實,久久
稀疎故言時乃說之。久不說者,為人不堪 故,時未至故,五千未遣故。今人已堪,時已 至,五千已去,決定說大乘,故言「時乃說之」。
「優曇花」者,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 王出,表三乘調熟已後方說妙法,授法王 記。又隔跨酪、生蘇、熟蘇三味已後,乃說醍 醐 (云云)
。觀心,觀心即中,名為瑞,此觀通一 切法至實相,名為靈 (云云) 。「汝等當信」者,勸 信無虛妄法也。此理至深,理與昔異;此言
至妙,言與昔反;此行至普,行與昔乖;此人 至勝,勝於昔劣,還指客作四種之麁而今 皆妙,恐物生謗故勸信也。信無虛妄人,說
無虛妄法也。從「隨宜所說」下,是開方便 也,文為三:謂開、釋、結。初、明佛道隨三種機 宜說方便,故言隨宜,而佛意在實,物莫能
解,故言「意趣難解」也。「所以者何」釋也,舉今 佛之權能,釋諸佛之方便,巧慧同故借此釋 彼。如「我以無數方便」者,諸佛開權亦如我
也。「是法非思量」者,此有兩義:或作結開權, 或正作顯實。結開權者,佛意難知,唯佛與 佛能了,稟教者謂三,諸佛知一耳。作顯實
者,即屬後文,文為五:一、標勝人法,二、標出 世意,三、重示,四、正釋,五、結成。標人法者,舉 無分別法唯是佛所知,佛以無分別智,解知
無分別法,即是顯實法也。「所以者何」下,二、標 出世意者,為兩:初、總,次、分字。總者,諸佛覺 如實之相,乘此實道出應於世,秖令眾生
得此實相,唯為此事出現於世,曾無他事, 除諸法實相,餘皆名魔事。分字釋者,一則 一實相也,非五、非三、非七、非九,故言「一」也。
其性廣博,博五、三、七、九,故名為「大」。諸佛出 世之儀式,故名為「事」。眾生有此機感佛,故 名為「因」,佛乘機而應,故名為「緣」。是為出世
之本意,而今開三者,為一弄引耳,如人 欲取,先當與之,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 即此義也。「舍利弗云何」下,三、重標者,將欲分
別,更重提起為解釋之端。又此大事佛所尊 重,如《釋論》中明,父王欲多聞太子名,數數 說之無有厭足 (云云) 。「諸佛世尊」下,第四、正釋
者,先出諸解,舊云:「四一,謂:果一、人一、教一、 因一。果一者,初兩句據說者,後兩句據受 者。就說者,一往於前因門,略說果理,先開
佛知見,卒終於後果門廣顯果理,示佛知 見。約受者,先因門略開,始得悟解,後果 門廣得深入理趣。」今不用此解,何者?經明
四句,皆云「為令眾生」,語意悉主前機得益, 非關化主,應作所化人開悟,那即分兩句, 作能化者開示耶?又正是因門說法,開三顯
一之時,那得分出兩句為果門中說耶?果 門因緣未會,那得預說?若爾六瑞初興,佛 未起定,應是略說;五千未去,應是廣說。
二處既其不然,果門安得如此?下方未出, 分身未集,那得以因門二句為果門耶?次 光宅云:「初一句是開除開出,昔方便說三
令除五濁,開出大乘覺悟知見道理。先雖 為人開說此理,不說所以,更示況此理 令生聞慧。雖聞未悟所以,更廣分別開悟 思慧。既信悟得意,即令發心學佛知見,令
得修慧入佛知見道理。」今亦不用,何者?汝 同舊命章云是果一,四句皆應作果義,云 何用三慧消文,因果矛盾前後相違?又三
慧多種,此經正破二乘,決定不用三藏中 三慧,菩薩方便與二乘同者,蓋是通意,又 不可用;若作別三慧,是菩薩法都非佛法;
若作圓三慧,圓三慧來開佛知見,消經不 可;若作餘三慧,去經逾遠;若作圓三慧,果 一義不成。都不可用 (云云) 。次地論師云:「第
五恒沙得八分解,即三十心位為開,從初 地至六地,見思盡解轉分明如示,七地至 八地,空有並觀無礙如悟,十地為入,引經
十地名為眼見。」今亦不用,何者?此經明開 佛知見,佛以一切種智知,佛以佛眼見,開 此智眼乃名佛知見,云何取第五恒沙生
八分解,猶未入地稱之為開?如此論開 非開佛眼,如此之知非一切種智知,不 與經會故不用 (云云) 。有人解:「初句是理,後三
句是略解,謂八苦、五濁障當果是閉,今教除 五濁,佛果知見顯故名開,穢累除而理顯名 清淨,後三句是聞思修。」難此同前。有人言:
「三乘別教為開,三乘通教為示,抑揚為悟, 《法華》為入。」又人解:「三乘通為開,抑揚為示, 無量義為悟,《法華》為入。」此二解擘三句向
他經,裂一句置《法華》,擘裂穿鑿,傷害誣誷 其過大矣!有人言:「三十心是開,初地至六 地為示,七地至九地為悟,十地為入。」此
人傍通挾別,作如此語,未見《法華》奇異, 何俟稱歎耶?有人引《華嚴》、《纓珞》、《仁王》、《攝大 乘》、《十七地論》五凡夫等皆有五十二位,地前
有四十心,何不用之?此人謬引《華嚴》,《華嚴》 不明十信,縱使諸部明地前四十心位者, 皆非斷道,何因用此解開佛知見,皆漫語
耳。有人引《釋論》四智總別一時而得。不應 用此解開示悟入,開示悟入似有淺深;又 四智位高,開示通淺深,此應非例。此人
但見《釋論》四智之一時,不見開示之一時。 有人言:「非空非有是開,能空能有是示,空有 不二是悟,了空有不二而二是入。」此人約
二諦作解,尚不能拔出二乘,寧是《法華》一 意?有人言:「達三諦理為開,三諦分明為示, 不見三諦一異為悟,任運順流為入也。」此
人約邐迤三諦作義,尚不出菩薩法,寧是 佛法?有人解:「佛知見者,一切智總相為知, 一切種智別相為見。」此亦不然,《釋論》明一切
智是聲聞智,道種智是菩薩智,一切種智是 佛智。此是歷別一切種智,非三智在一心 中,何以二乘之知、別佛之見,釋圓佛知見
耶?有人解:「盡智煩惱清淨名知,無生智因 果患累畢竟無生名見。」此人取通家佛名 教,解究竟佛,都不相應。如上諸師漫取諸
經中語,都不見《法華》大意。《法華論》云:「一、無 上義,除一切智更無餘事,如經開佛知見, 為令眾生得清淨故出現於世;二、同義,聲聞、
辟支佛,佛性法身平等故,如經欲示眾生佛 知見故出現於世,佛性法身更無差別故;三、 不知義,謂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
如經欲悟佛知見出現於世;四、為令證不 退轉地現與無量智業故,如經欲令眾生 入佛知見故。」《論》言次第,初、開佛知見為無
上;次、示三乘同有佛性法身,雖明佛智無 上,但恐佛獨有,故第二明三乘同有;雖三 乘同有,而二乘不悟,示其令知;雖知而
不得不退,故第四令得不退。又一番約菩 薩,開如前;示者諸菩薩有疑者,令知如實 修行故;悟者未發菩提心令發心故;入者
已發菩提心令入法故。第三番約凡夫,開 如前;示者示其有法身佛性故;悟者令外 道眾生覺悟故;入者令入大菩提故。
[0050c22] 今師 作四解不乖《論》,《論》句句釋,今一句作四釋; 《論》明證不退轉地,今作四位釋;《論》知如來能
證實,今作四智釋;《論》明同義,今作觀心釋; 《論》明不知究竟處,今作四門釋 (云云) 。今釋 顯實,無量法皆一也,如《玄義》中十妙,則是十
種一也。若和舊解且作四一;若無量一者,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此義可知。若作十一 者,帖文整足,雖不次第,十義無減。所以者
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演說諸法」,此 自是開權之文耳。從「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 能解」顯理一;「唯有諸佛乃能知之」顯智一;
「唯以一大事」者,小須分別,一則是理,大則是 智,事則是行,理發智、智導行,逐此義便是 顯行一;知見者,智知於理,眼見諦法,諦
法無為則無分別,以無為故而有差別,約 此知見論開示悟入,以略擬廣則有四十 位,是顯位一。又取結四句文明一,一即
法身,大即般若,事即解脫,是祕密藏即顯三 法一;出現於世顯感應一;但教化菩薩顯 眷屬一;諸有所作顯神通一;唯以佛之知
見示悟眾生,顯利益一;但以一佛乘故, 為眾生說法,顯說法一。經文印義信如符 契。若略和舊作四一者,數同義異。舊云
果一,今言理一,依義、依文。依義者,若無 理一,眾事顛倒悉是魔說,非復佛經,故須 理一;依文者,文稱佛知見,今取所知見,所
見即諦、所知即境,境諦即實相之理,故名理 一。舊云因一,今云行一,因語單義別,行一 語通收得因果,故言行一。人一、教一與彼 同。
[0051a23] 今且從略說,以四一消文,先釋理一,復 為四意:一、約四位,二、約四智,三、約四門,四、 約觀心。一、約四位者,諦境不可知見,約於
智眼乃能知見;二智四眼不能知見,唯一切 種智佛眼則能知見。經云「為令眾生開佛知 見」,不論佛果自知自見,若偏語佛果即失
眾生,若語眾生則無佛知見,故不可偏取。 三教行人雖是眾生,未有佛眼、佛智故, 不能知見實相;圓教四位亦是眾生,又分
得佛眼、佛智,則眾生義成,知見義亦成,故 寄此四位以釋理一,如瑞相中天雨四花, 表萬善同歸得入四位,乘四位華以趣佛
果,故約位顯理也。開者,即是十住初破無 明,開如來藏見實相理。何者?性德之理而 為通別兩惑之所染著,難可了知,初心
能圓信、圓受、圓伏,而未能斷,不名為開;內 加觀行,外藉法雨助,破通別惑藏,顯出真 修性,知見朗然開發,如日出闇滅眼目有
用,故名為開。緣修破惑故名「使得清淨」。《仁 王》云:「入理般若名為住」,住於十住小白花位 也。示者,惑障既除知見體顯,體備萬德,法
界眾德顯示分明,故名為示,即是十行大白 位也。悟者,障除體顯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 無二趣,攝大乘師云:「如理智、如量智。」今理量
不二故名為悟,即十迴向小赤位也。入者,事 理既融自在無礙,自在流注任運,從阿到茶 入薩婆若海,如攝大乘師云:「如理、如量通
達自在。」如量知見能持眾德,如理知見能遮 諸惑,即是十地大赤位也。然圓道妙位一位 之中,即具四十一地功德,秖開即具示悟
入等,更非異心,但如理知見,無有分別淺 深之相;欲顯如量知見故,分別四位耳。發 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既云難
易,即知初心與畢竟心,應有明晦淺深之 別,猶如月體初後俱圓而有朔望之殊,四位 知見皆明照實相而說開入之異耳 (云云) 。
[0051b29] 二、 約四智者,今欲以圓教四智對於四位,不 如《般若》中通教釋也。一、道慧見道實性,實 性中得開佛知見也;二、道種慧,知十法界
諸道種別解惑之相,一一皆示佛知見也;三、 一切智,知一切法一相寂滅,寂滅即悟佛知 見也;四、一切種智,知一切法一相寂滅相,
種種行類相貌皆識,即入佛知見也。又道慧 如理名開,道種慧如量名示,一切智理量不 二稱悟,一切種智理量雙照為入,此亦約 實理無淺深中,而淺深分別也。
[0051c10] 三、約圓教 四門橫釋四句者,空門,一空一切空,即開 佛知見;有門,一有一切有,即示佛知見也;
亦空亦有門,一切亦空亦有,即悟佛知見 也;非空非有門,一切非空非有,即入佛知 見。能通則四,所通則一,開示悟入是能通之 門,所知所見是所通之理也。
[0051c16] 四、約觀心釋者, 觀於心性三諦之理不可思議,此觀明淨,名 為開;雖不可思議,而能分別空、假、中心,宛
然無濫,名為示;空、假、中心,即三而一、即一 而三,名為悟;空、假、中心,非空、假、中,而齊 照空、假、中,名為入。是為一心三觀而分開 示悟入之殊也。
[0051c22] 所以四種釋者,見理由位, 位立由智,智發由門,門通由觀;觀故則門 通,門通故智成,智成故位立,位立故見理,
見理故名為理一也。從「舍利弗是為諸佛 以一大事」下,即是結成理一義也。昔方便 教,亦得義論開示悟入,而非佛知見,故是
權;今明佛知見,故是實,實即理一也。從「告 舍利弗,如來但教化菩薩」是明人一,就昔方 便,謂教化三乘,理實而言但化菩薩。如彼
窮子自謂客作賤人,長者所觀實為己子,即 是人一也。從「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光宅稱教 一,今言行一。諸三乘眾行名之為諸,為圓
故諸,即是一事。此行何所至到?唯趣佛之 知見,即是行一意也。亦可持此為教一,若 就教主為言,諸有所作唯以教化為事,
此教一為便。若就行人為語,所作之事,事 作即是行,今取此便呼為行一也。然四句 皆二義,至如理一中,若取能知見,即位一
為便;所知見,理一為便。人一句中若取教 化,教一為便;若取菩薩,人一為便。教一句 中,若取以一佛乘而為眾生說法,此教一
為便;若取乘運之義,行一為便。四句通然, 逐便釋耳。
[0052a15] 從「但以一佛乘」者,光宅為因一, 今言教一。圓頓之教,名一佛乘,故〈序品〉云 「說大乘經」即是教義也,自別教已去,皆名
有餘之說,即不了義非佛一乘。光宅云:「無 緣覺、聲聞之二,無偏行菩薩之三。」又有人云: 「無菩薩、緣覺為無二,無聲聞為無三。」若
作此解,秖是無三藏諸乘、存於通乘,何 關一佛乘耶?有人言:「無緣覺為無二,無 聲聞為無三,存於菩薩大乘。」若爾秖無三
藏中二乘,不無三藏中菩薩,此存有餘,何 關佛乘?何處經論以聲聞為第三?既無此 次第,都是妄說。若依汝解,無二是無緣覺,
無三是無菩薩,第一是聲聞應不被無;若 如此者則大倒亂。今言「但以一佛乘」者,純 說佛法之圓教乘也。「無餘乘」者,無別教帶
方便有餘之說。「無二」者,無《般若》中之帶二。「無 三」者,無方等中所對之三也。如此二三皆 無,況三藏中三耶?
[0052b03] 從「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 法亦如是」,即是第五總結。三世佛章各明 教一、行一,後總論人一、理一,在文可見。若
當章自作四一者亦得,而不及總文顯也, 《菩薩纓珞經》第十三,明九世佛,過去三世佛, 現、未亦爾。未來三世佛者,古佛慈悲入未來,
作種種形度眾生者是;未來現在佛者,當 受未來記者是;未來未來佛者,當佛轉次 受記者是。過去準此可知 (云云) 。現在現在佛
者,當化主者是;現在未來佛,次補者是;現在 過去佛,古佛垂迹者是。從過去諸佛章,此 中應具六義,但出二種:一、開方便,二、顯真
實。兩則指上,兩則指下。「以無量無數方便」 者明開權也,「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明顯實 也,例上一佛乘即是教一;「從諸佛聞法」,是
雖聞於法,法被眾生兼得人一;「究竟皆得 一切種智」,種智所知即是理一,能知即是行 一。雖不次第,四一兼足也。
[0052b20] 從未來佛章亦 有二義,指上指下,兼即具六 (云云) 。
[0052b21] 從現在 佛門正是化主,初標佛出之意,如諸佛章 中唯以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此亦如是,唯 為饒益安樂眾生而出於世也,次開權、次
顯實,又具四一也。
◎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四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四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0052c05] ◎第二、廣釋迦章,於六義中,無歎法希有, 初開權,次顯實,三舉五濁釋方便,四揀偽 敦信一實,五無虛妄。「我今亦如是」,我即釋
迦,現在先三後一,如四佛不異,故言亦 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者,即是五乘根 性欲也。過去名根,現在名欲,未來名性。
「深心所著」者,即是根也。「方便」者,即是隨宜 開三乘權法也。「如此皆為得一佛乘」者,即是 顯實也。佛乘是教一,一切是行一,種智所知
是理一。從「十方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者,是 第三、舉五濁釋開權也。將舉五濁,先標 其意,上已說諸佛開權顯實,未明隱實施
權,其法清淨湛一如空,尚無帶二、帶三之 權,況有單三、單五之權?秖為五濁障重實 不得宣,須施單五、單三之權,亦施帶二、帶
三之權,故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分別說 於若帶二、帶三之三,若單五、單三之三也。「五 濁」者,自有四別:初、唱數,二、列名,三、體相,四、
釋結。唱數、列名如文。「如是」者,明體相也。劫 濁無別體,劫是長時,剎那是短時,但約四 濁立此假名,文云「劫濁亂時」,即此義也。眾
生濁亦無別體,攬見慢,果報上立此假名, 文云「眾生垢重」,即此義也。煩惱濁指五鈍 使為體,見濁指五利使為體,命濁指連 持色心為體 (云云)
。相者,四濁增劇聚在此時, 瞋恚增劇刀兵起,貪欲增劇飢餓起,愚癡增 劇疾疫起,三災起故煩惱倍隆、諸見轉熾,麁 弊色心惡名穢稱,摧年減壽眾濁交湊,如
水奔昏風波鼓努魚龍攪撓,無一憀賴時使 之然。如劫初光音天墮地,地使有欲,如忉 利天入麁澁園,園生鬪心,是名劫濁相。煩
惱濁者,貪海納流未曾飽足,瞋虺吸毒撓 諸世間,癡闇頑嚚過於漆墨,慢高下視陵忽 無度,疑網無信不可告實,是為煩惱濁
相。見濁者,無人謂有人,有道謂無道,十 六知見、六十二等,猶如羅網又似稠林,纏 縛屈曲不能得出,是見濁相。眾生濁者,攬
於色心立一主宰,譬如黐膠無物不著,流 宕六道處處受生,如貧如短,名長名富,是 為眾生濁相。命濁者,朝生暮殞,晝出夕沒,波
轉煙迴瞬息不住,是命濁相。濁相眾多不能 具說。次第者,煩惱、見為根本,從此二濁成 於眾生,從眾生有連持命,此四經時謂為 劫濁也。料揀者,
[0053a19] 問:
[0053a19] 五濁若障大,《華嚴》中未 除濁而聞法者,何也?
[0053a20] 答:
[0053a20] 此應四句分別:一、 大乘根利障重,以根利故重障不能障,此 土《華嚴》初聞大乘者是也;二、根利障輕;三、根
鈍障輕,他方淨土聞大乘者是也;四、根鈍障 重,如此土身子流輩,除濁方聞大乘者是 也。
[0053a25] 問:
[0053a25] 五濁障小不?
[0053a25] 答:
[0053a25] 此就小乘,應四句分 別:小乘根利遮輕,障不能障,身子是也;根利 遮重,障亦不能障,央掘是也;根鈍遮輕亦不
為障,槃特是也;根鈍遮重,此則成障,不聞 小乘、不得度者是。
[0053a29] 問:
[0053a29] 自有不在《華嚴》,不 在三藏而得聞大、聞小乘者,何也?
[0053b01] 答:
[0053b01] 此 就四教,教教中作四門分別。根利遮輕者, 聞非空非有門入也;根利遮重者,聞亦空 亦有門入也;根鈍遮輕者,聞空門入也;根
鈍遮重者,聞有門入也。兩教四門,約小乘 分別,兩教四門,約大乘分別,細推可解 (云云) 。
[0053b07] 問:
[0053b07] 五濁一往何故障大而不障小?
[0053b07] 答:
[0053b07] 眾生 濁重,妄計五陰為四德,若聞常我即執非 為是,舊醫頑騃不知乳之好惡,不知病起 根源,不知藥餌開遮,無所知曉故濁障大
也。文云:「我若讚佛乘,眾生沒在苦」,即此義 也。若聞無常、苦、空,即厭生死、欣涅槃,破其 邪計執,故五濁不障小,文云:「作是思
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我」,即此義也。 約五濁論四悉檀者,劫、命是世界,眾生、見 是為人,煩惱是對治,用三悉檀除其五濁,
後為說大第一義悉檀也。若論因果則二因 三果,一人四法,四法一時,二報障、二煩惱障, 業在其間,眾生是因成假,命是相續假,相待
假可知。眾生是受假,四是法假,名假通兩 處,煩惱、見在凡夫,餘三通凡聖。命短、劫長, 餘三通長短。劫但是時,命帶法論時。劫通
內外,命但在內。三小害人、不害物,三大害 物、不害人。小劫但在人,大劫通色界,命 通五道、三界。劫是共濁,四各各濁,小劫是劫
濁,大劫通濁不濁,從八萬至十歲為小 劫,八十反為大劫也。
[0053b27] 問:
[0053b27] 既言五濁,何者是 五清?
[0053b28] 答:
[0053b28] 準例邪正三毒,邪是五濁,正是五清, 他方淨土無邪三毒,則五濁障輕,此義可 知 (云云) 。
[0053c01] 從「若我弟子自謂」下,是第四揀偽 敦真。若佛弟子自能信解,若不信解非真 弟子亦非羅漢,敦逼時眾令信受解。就文
為二:初、揀真偽,二、開除釋疑。揀又為二: 初、若不聞、不知,非真弟子;次、聞不信受,成 增上慢。如世弟子隨順師法繼嗣傳燈,若
不聞、不知,則無法可順,何謂弟子?如來昔 說五濁開三,汝隨順得涅槃,得聞、得知,名 為弟子。今五濁既除,為汝說一,何意不聞、
不知?不聞者,即不聞教一;不知者,即不知 行一。非真即非理一,非弟子即非人一也。 次、又舍利下,第二明不信成增上慢者,此
敦其使信。何者?汝自謂是後身,身尚無量, 實非後身;汝自謂究竟,猶餘二百由旬,實 非究竟。未得謂得,豈非增上慢耶?真羅漢
者,濁除根利知非究竟,信真是法未是後 身不起上慢,知非究竟信於究竟,即信 理一,無增上慢即成行一。信則信教是
為教一,是佛弟子則人一也。「除佛滅」下,第二 開除釋疑者,先開除,除佛滅後不成增上 慢。次、「所以者何?佛滅」下,明好人難得、深經難
解,亦不成上慢。若佛在世正說此經,不信 不受非真羅漢成增上慢;若佛滅後方得 羅漢者,偏執權經不信圓法,聽許非增
上慢。又佛雖入滅此經尚在,不信、不受,應 是上慢耶?即得開除,佛滅度後雖有此經, 解其文義者,此人難遇,致令羅漢不信、
不解,亦聽許非增上慢。次、釋疑。若佛滅後 解經人難遇,得羅漢者即永入涅槃耶? 即釋云,是人雖生滅度之想,捨命已後便
生界外有餘之國,值遇餘佛得聞此經,即 便決了。《釋論》第九十三釋〈畢定品〉云:「羅漢 受先世身,身必應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
道?答:『羅漢三界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 出三界外有淨佛土,無煩惱名,於是國土 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即引《法華》云:
「有羅漢若不聞《法華》,自謂得滅度,我於 餘國為說是事,汝皆作佛。」《論》既引經為證, 今釋經還將《論》解。南岳師云:「餘佛者,四依
也,羅漢遇之聞經決了。又羅漢修念佛定 見十方佛,為說此經便得決了。又凡夫行 人,苦到懺悔見十方佛為說,亦得決了。」瑤
師云:「實羅漢必自知《法華》志求於大,利根 則自知,中、下根須聞而知,故言聞知。何容 於佛滅後不聞《法華》?或聞而不信,遇餘佛
方解耶?末法凡夫猶尚能信,況聖人乎?除佛 滅後者,指凡夫也。」有人言:「凡夫未證法相, 所見不明、執心不固,所以易信;羅漢證法
相,所見分明、執心牢固,忽聞異說未便信 受,故云不信,其義必然。故身子云:『將非魔 作佛惱亂我心耶?』」若從此義,指羅漢不 指凡夫 (云云)
。此直異解,不用此義也。
[0054a23] 「舍利 弗」下,第五,明無虛妄者,止物謗心。此為 三:初、勸信釋迦實說,故云:「汝等當一心信
解、受持佛語。」次、勸信諸佛,故云:「諸佛言無虛 妄」,諸佛道同,彌加信受。後結成不虛,故云: 「無有餘乘,唯一佛乘」也。第二偈頌有一百
二十一行,分為二:初、有四行一句,頌上許 答;後有一百十六行三句,頌上正答。上許 答有三:謂順誡揀,今不頌順,但頌揀誡。
揀眾為兩:初三行半,頌上五千退;次二句, 頌上眾已清淨;次一句,頌誡聽,上慢、我慢不 信四眾通有,但出家二眾多修道得禪,謬
謂聖果,偏起上慢在俗矜高,多起我慢,女 人智淺多生邪僻。「不自見其過」者,三失覆 心藏玼揚德不能自省,是無慚人也,若自
見過是有羞僧也。「於戒有缺漏」者,律儀有 失名缺,定共、道共有失名漏,無道、定等故 內起惡覺,如玉含瑕;無律儀故,外動身
口如玉露瑕;覆罪自得故名「護惜」。「小智」者 不得學、無學智,而有世間小智,妄謂有漏 以為無漏,小中之小故言小智也。「糟糠」者,
無無漏禪定潤故如糟,無理慧故如糠。是 五千等有世間禪如糟,有文字解如糠,封 文失詮如糠無米。又「糟糠」譬其無大機,「枝
葉」譬其非好器,悉不任用故須遣之。
[0054b18] 「舍利 弗善聽」者,即頌上誡許,誡令善聽也。
[0054b19] 從「諸 佛所得法」下,有一百十六行三句,頌上正 答也,又為二:初、從「諸佛所得法」下,有七十
三行一句,頌四佛章門;從「今我亦如是」下, 有四十三行半,頌上釋迦章門。就初又為 四:初、諸佛所得下,三十四行三句,頌上諸
佛門;從「過去無數劫」下,第二,有二十七行 半,頌過去佛門;從「未來諸世尊」下,第三,有 六行半,頌未來佛門;從「天人所供養」下,第
四,有四行半,頌現在佛門。今就初頌諸佛 門中,與長行凡有三異:一、彼此互無,二、前 後間出,三、開合不同。上有歎法希有而無
五濁,頌有五濁而無歎法。上先歎法,次明 不虛,開權顯實;今先開權顯實,後明不虛。 上勸信與不虛合說,今分勸信隔於不虛
也。私謂上以釋迦方便,釋成諸佛之權,偈 中以釋迦之實,釋成諸佛顯一,是四異也。
[0054c07] 此初頌文為五:初、從「諸佛所得法」下,五行三 句,頌諸佛施權;二、從「我設是方便」下十三
行,頌諸佛顯實;三、從「若人信歸佛」下四行 半,頌諸佛章勸信;四、從「若我過眾生」下九 行半長頌五濁;五、「我有方便下」兩行,頌上
不虛。今初釋開權,文為二:初、四行一句頌 正施權;次、一行半,頌結施權意。今初,「諸佛 所得法」者,修道得於諸權法也。「無量方便
力」下,頌上無數方便,種種因緣演說諸法也。 「眾生心念」者,頌上隨宜說法也,頌中廣出 隨宜之相,即是照九法界機、說七方便,總
言九七不可定判,故言若干。隨欲之宜, 應用世界悉檀;隨性之宜,應用為人悉檀; 隨惡業宜,應用對治悉檀。現起希望名
「念」,法門不同名「種種」,過去所習名「性」,現在 欣樂名「欲」,或可習欲成性,成性生習欲 (云 云) 。「善惡業」者,七方便傳傳為善惡 (云云)
。佛以 權智照諸方便性欲,然後以諸因緣譬喻, 隨其所宜說九部經,十二部如《玄義》中說。 「鈍根樂小法」者,一行半,結施權之意。前世根
鈍今世無機,不堪聞大,故言「不行深妙 道」;前世貪著障重,今世眾苦所惱,唯可聞 小,故言「為是說涅槃」也。
[0054c29] 從「我說是方便」 下,第二,十三行,頌諸佛顯實。文為四:初、三 行頌理一。「令得入佛慧」,頌上一大事因緣
也。「決定說大乘」,總頌開示悟佛知見也。「入 大乘為本」,頌上入佛知見也。從「佛子心 淨」下,第二,四行半,頌上諸佛如來但教化菩
薩,以明人一。上直云教化菩薩,頌中廣出 諸方便人皆成實人。「有佛子心淨」,即別教之 人,為此佛子說大乘經,得記心喜即成圓
教真實之人。「聲聞若菩薩」者,聲聞兼得緣覺, 若菩薩兼得六度通教等諸菩薩。「皆成佛無 疑」者,即是七種方便無非佛子,即是頌人
一也。從「十方佛土中」下,第三,一行三句,頌 上如來但以一佛乘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 二若三。若十方佛唯說一法,即是教一;假名
引導,即方便教也。牒假名三教,顯佛慧一 教,其文分明。無有餘乘者,無別教中圓入別 之餘也。「無二」者,無通教中半滿相對之二
也。「無三」者,無三藏中之三。如此等二三,皆 是假名字,引導諸眾生,今但一佛圓教乘也。 從「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下,第四,有三行
三句,頌上諸有所作常為一事,行一文也。事 即是行,「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即是頌 上常為一大事之意也。「佛自住大乘,以此
度眾生」,頌上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後一 行釋不以小度之意。
[0055a25] 從「若人信歸佛」下,第 三,四行半,頌上勸信,上云「汝等當信佛之所 說」。頌中有二:初、有二行半,舉果勸信,二、「舍
利弗」下二行,舉因勸信。舉果中,初一行半 舉內心,「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誑」者,明 佛心清淨,無明慳垢眾惡已斷淨心中說,故
是可信。「我以相嚴身」下一行,明外色。身相 炳著光色端嚴,內無闇惑外有光明,則口 無欺誑為眾所尊,說大乘印則可信受。
「我本立誓願」下二行,是舉因勸信,此亦為二: 初、「我本立誓」下一行,舉昔誓;二「如我昔」下 一行,明願滿。我昔誓願非但自誓菩提,亦
誓眾生同入佛慧,今酬誓故說,是亦可信, 今菩提既滿,眾生亦入,汝既自證佛慧,亦 驗我誓不虛,結成舉因勸信也。
[0055b10] 問:
[0055b10] 本誓既 普,今眾生尚多,願云何滿?
[0055b11] 答:
[0055b11] 佛三世益物,今 明現在論願滿也。
[0055b12] 「若我遇眾生」下,第四,九 行半,舉五濁,上明五濁在釋迦章後,今頌 文在總佛門末,釋迦門中又更重出,此明諸
佛同出五濁,皆先三後一也。此文為四:初、 一行,總明五濁障大;次、六行,別明五濁障 三;三、一行,明為五濁故方便說小;四、一行
半,明為大說小,小治五濁大願得興。「若 我遇眾生」者,《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 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
生。」此據最初也。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 此據一期受報也。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 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正法念》云:「十
種眾生,謂長、短、方、圓、三角、青、黃、赤、白、紫。云何 眾生生死長?在地獄時身受不可思議苦, 心念無量無邊惡;在畜生時,身迭相吞噉,
心迭相逼惱;在於鬼時,身若燒山、心如沸 鑊,邪見熾盛觝突癡兇;在人時,身、口、意常 作不饒益事以自勞苦,身、口、意常念不饒益
事以自牽纏;在天時,耽染六塵縱逸嬉戲, 不聞正法杜塞福源;是名眾生生死長。云 何眾生生死短?在地獄時,能一念寂靜心
取戒;在畜生時,能一念靜心依三寶;在 餓鬼時,能一念靜心靜諸根;在人時,能修 六度、養父母、敬三寶,以善嚴身口意;在
天時,捨天樂持戒樂禪,教化讀誦梵行少 語;是為眾生生死短。云何眾生方生死?如 欝單越,於一切物無我所,捨身必上天,
從天上又上天,唯向升善處,是名生死方 楞。云何眾生圓生死?唯在三途四趣中,團欒 圓轉如旋火煙迴是也。云何三角生死?謂善
業、不善業、無記等是也。云何眾生青生死?恒 入闇地獄,常怖怕是也。云何眾生黃生死?餓 鬼饑羸,萎黃是也。云何眾生赤生死?畜生迭
相食噉,流血赫然是也。云何眾生白生死?謂 人中、天中白業善道,如諸天臨死時,餘天語 言:『汝生人道去。』若人臨死,知識語言:『汝向
天中去。』當知兩處是白生死。」又第五云:「心 畫地獄黑色、鬼鴿色、畜生黃、人赤、天白,此義 云何?答:『上說五道果報,今說五道造業,故 其不同耳
(云云) 。』」如是等眾生,若為與佛相遇, 眾生以苦惱自煎,諸佛以大悲濟物,悲與 苦相對故言相遇。又佛如眾生如,一如無二
如,天性相關故言相遇。夫大悲恒愍眾生, 若以人天教我則墮闇惑,止免青、黃、赤、紫、 方、圓、楞、角等生死,非教佛道。若遇眾生令
修小乘,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秖出 二十五有。若遇眾生教令通別,我則墮偏 僻,失佛知見。今皆令眾生得實相妙慧,體
達一切皆是佛法無非正道,此則盡教以佛 道,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但眾生根鈍罪 重,不可如願。過去有佛,號住無住,發願
使己國眾生,同日同時成佛,即日滅度。又賢 劫前有佛,號平等,亦願己國及十方眾生亦 同一日成佛即日滅度。今日有佛,復有眾
生云何耶?佛言:「止!止!我前所言,得人身者 耳。」頗有發願令五道同日成佛不?佛言:「不 可以非器之身成無上道,要先化三趣
令得人天,然後乃可如願。三趣非善道何 能成佛?如人求寶聚不於空中求。」
[0056a12] 「我知此 眾生」下,第二,六行,別明五濁為五:初,二行, 明眾生濁。「善本」者真如實相也,不依此種
善根故不感大也。「堅著五欲」者,即諸惡之 本,從癡有愛則我病生。從「受胎之微形」下, 第二,一行,別明命濁。觀心釋者,一念心起即
為未來作業,業即胎,胎業無窮世世不斷, 不斷即是增長也。受胎之微形,形即五陰,陰 名世,壽命連持諸陰入世,初從薄酪已至
老死故,名「世世增長」,是命濁。《受陰身經》說: 「凡夫受身,初七未轉異,二七有生相如薄 酪,三七如厚酪,四七如凝酥,五七如坏,
六七如肉摶,七七於肉摶生五疱,頭、手、脚 等,八七又五疱,一頭、兩膊、兩腕,九七續生二 十四疱,四疱作眼、耳、鼻、舌,二十疱為二十
指,十七轉現腹相,漸漸皮骨分解作諸異 相,生七百筋、七千脈,隨所須相用一風染 之,須白相白風染,乃至餘風亦如是,香風
故安隱端正,臭風故不安隱則醜陋邪戾,後 出胎食五穀,則生八萬戶蟲也。」「入邪見 稠林」下,第三,一行,是見濁。五見交加如稠林
密茂,若有是常見,若無是斷見,因此二見 生六十二,或云外道計我有四句:色即是 我,離色是我,色大我小我住色中,我大色
小色住我中,四陰亦爾是為二十。三世為 六十,并根本為六十二,或如《大品》中所 說。次「深著虛妄」下,第四,一行,頌煩惱濁,如
文。「於千萬億」下,第五,一行,頌劫濁,長時無 佛法即是劫濁。又上來四濁,集在時中故 名劫濁。「如是人難度」者,五濁障故不信一
乘,則不可度也。觀解者,念念惡覺永無正 觀自覺,即不見佛,心無八正即不聞法, 此心難度。
[0056b15] 「是故舍利弗」下,第三,一行,即權為 說小,如文。
[0056b16] 「我雖說涅槃」下,第四,一行半,即 是終令入大,析三界妄盡,滅色取空則 非真滅,若體達無明本無常寂,即是真滅。
本無雖寂,若不修道,無由契會,故言「佛 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也。「我有方便力」下,第 五,兩行,頌上不虛,上云:「汝等當信佛之所說
言不虛妄」。勸信前已頌訖,不虛今更頌。初二 句先明釋迦先開三;次兩句明諸佛後顯 實互現耳;後一行正明不虛,前權後實誠言
不虛,勿生疑也。從「過去無數劫」下,第二 二十七行半,頌上過去佛章,文為二:初二 行頌開三,如文;「是諸世尊」下,第 二 有二十
五行半,頌顯一,上文顯實兼有四一,今偈 具頌。於中又二:初一行,略頌上三一,皆說一 乘法,即是頌教一;化無量眾生,頌人一;令入
於佛道即頌理一,兼得行一。次「又諸大聖主」 下,第二,有二十四行半,約五乘廣頌顯一。 就文為二:初一行半,總約五乘以顯一,「天
人群生類」,是舉諸乘以明人一;「更以異方 便」,舉諸行以顯行一,兼得教一;第一義即 是理一。異方便下,正因佛性即第一義理,若
用圓妙正觀,此即實相方便,不名為異;若 用七方便觀助顯第一義者,名異方便。次 「若有眾生」下,第二有二十三行,別約五乘
以顯真實者,即為三:初,二行,開菩薩乘;次 第二,一行,開二乘;第三,二十行,開天人乘。今 初,「若有眾生類」下二行,開菩薩乘。若作五乘
釋者,但是六度菩薩乘;若作七方便釋者, 兼得通、別菩薩乘。何者?三教大乘皆行六度, 而運心有異。相心行六度,即三藏菩薩;無
相即通教;非相無相次第行六度即別教。 今但列六度,未知定判屬誰。尋上文云「更 以異方便」者,非獨六度菩薩,即三教菩薩方
便。昔聞法皆已成教一,昔六度行皆已成行 一,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人一,皆已成佛道皆 已成理一也。從「諸佛滅度已,若人善軟心」
一行,開聲聞、緣覺皆入一乘。何以得知?《大 品》歎阿羅漢心調柔軟,又《淨名》云:「住調伏 心是賢聖行」,是以知之。昔善軟心皆成行
一,諸人等是人一,成佛道是理一。「供養舍利 下」,第三,二十行,開人天乘。不彰是人天乘, 但明造像、起塔,專至、散亂,故知是天人業。地
師解云:「童子是童真地,無二乘、凡夫二邊欲 心。聚砂為塔,砂是無著,塔是眾行積集,含 藏正覺之心。」彼謂義會無生以為深詣,今
謂乖文豎狹。何者?登地自應成佛,如脩羅 度海何足為奇?今以童稚戲砂、亂心歌詠, 指微即著,如凡夫度海不可思議,佛分明
廣會五乘毫善不漏,而棄收羅之廣意徑 取無生。若如向釋,殆不攝二乘,況凡夫乎? 論深但是一致,定廣則乖經文。
[0057a08] 問:
[0057a08] 人天小 善應住果報,云何皆言已成佛道?
[0057a09] 答:
[0057a09] 此應 明三佛性義,《大經》言「復有佛性,善根人有, 闡提人無者,即是人天小善。」低頭舉手,為山
始簣,合抱初毫,昔方便未開謂住果報,今 開方便行,即是緣因佛性,能趣菩提成顯 實之義也。
[0057a14] 就此為二:前十九行,約天人小 善成緣因種子,以明顯實;後一行,約了因 種子,以明顯實,尋文可解。前十九行為十:
初,三行半,約造塔明天乘,因時至心傾財 捨寶,果時任運自然受樂,故是天乘也。「木 櫁」者,長安有木名櫁,亦任造像。《金光明》云:
「以佛舍利如芥粟許,置小塔中,三十三天 已有自然果報。」即其義也。次「乃至童子」下,第 二,一行,童子戲砂作塔即是人業,因時汎
汎悠然作善,果時作意勤求得樂,故是人 業。次「若人為佛故」下,第三,四行,約志心造像 明天業。《優婆塞戒經》不許用膠,得失意罪。
而此經用者,古師云:「外國用樹膠耳。」光宅 言:「或有處必須於像聽許用牛皮膠,若有 他物即不得用也。」有言:「大豆汁可代膠清。」
然牛皮終是不淨物,後得不淨果報。不淨 錢不任造像,可換取如法淨錢造像。《地持》 不用雌黃臭物,《戒經》不許造半身像,得失
意罪,善相不起墮落生死中。然造像各有 所擬,若當堂佛必須坐,消息佛或坐、或臥, 行動佛必應立。而弟子於塔殿立像前不
得坐,此處定屬佛故;若白衣舍餘處坐像 前不能久立,乞坐者得;立像前即不得坐 也 (云云) 。次「乃至童子」下,第四,一行,明人業。次
「如是諸人」下,第五,一行半,結成顯實。諸人皆 成人一,漸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即成行 一,佛道即成理一,既已成佛復能四一,但 化菩薩,即是教一
(云云) 。次「若人於塔廟」下,第 六,三行半,約諸塵供養明天業。「銅鈸」者,長 安人呼露盤為銅鈸,在彼翻經故用彼
名之耳。次「若人散亂」下,第七,一行,約散心 用塵供養明人業。次「或有人禮」下,第八,一 行,約身業供養明天人業。禮拜一句,五體
著地是上禮即天業,合掌低頭是中禮是人 業。次「以此供養」下,第九,一行半,結成。非但顯 實自成佛道,亦能開權薪盡涅槃也 (云云) 。次
「若人散」下,第十,有一行,約口業,例上應具 天人業,今但出人業 (云云) 。「南無」大有義,或 言:「度我度我,可施眾生。」若佛答:「諸佛度我。」
義不便。《五戒經》稱驚怖,驚怖者正可施佛 也。生死險難實可驚怖,以大救之不得,今 同諸佛以小濟之,驚怖施佛可也,故文云:
「喜稱南無佛」。喜者,喜得救物儀也。《五戒經》 又云:「歸命,悉施眾生耳。」調達臨終稱南無, 未得稱佛便墮地獄,佛記其從地獄出,
當作辟支佛,字曰南無。外國事天像者,以 金為像頭,賊來盜之取不能得,即稱:「南無 佛!」便得頭。明日眾聚云:「天像失頭便是無
天來著耳,著者云何失頭?」天即降一人云: 「賊來取頭,即稱:『南無佛!』諸天皆驚動,是故 得我便,是故失頭。」眾人云:「天不如佛耶?既
不如者,今何不事佛?」賊稱南無佛尚得天 頭,況賢者稱南無佛?十方尊神不敢當,但 精進勿懈怠。《那先經》云:「人臨死稱南無佛,
得免泥梨者。云何?如人持一石置水,石 必沒無疑,若能持百石子置船上者必不 沒。若直爾死必入泥梨,如石置水;若臨死 稱南無佛,佛力故令不入泥梨,船力故
使石不沒也 (云云) 。」《胎經》、《報恩經》云:「華林園第 三大會,九十二億人者,是釋尊遺法中,一稱 南無佛人得見彌勒也。」
[0057c16] 次「於諸過去佛」下, 第二,有一行,明了因種子,若例上皆有相、 無相、非有相非無相、至心、散心等五乘種子, 今皆開入一實
(云云) 。至心聞一句,是天業,散 心聞一句,是人業 (云云) 。
[0057c20] 問:
[0057c20] 何意約過去佛門, 廣明五乘耶?
[0057c21] 答:
[0057c21] 三世佛皆有開權,但未來 未起、現在始行,於證義弱。過去開權已久, 受化之人皆成四一,並於十方施權顯實,
證義事強。搆之虛言不如驗之以實,故 於過去佛廣說五乘也。
[0057c25] 從「未來諸世尊」 下,第三,有六行半,頌上未來佛章。文為二: 初一行半,頌開三;後五行,頌顯一。「度脫諸眾
生」者,一行,頌人一。「諸佛本誓願」一行,頌行 一,佛所行道誓令得此道,豈非行一?「未來 世諸佛」兩行,頌教一。「知法常無性」者,實相常
住無自性,乃至無無因性,無性亦無性,是 名無性。「佛種從緣起」者,中道無性即是佛種, 迷此理者,由無明為緣,則有眾生起;解
此理者,由教行為緣,則有正覺起,欲起 佛種須一乘教,此即頌教一也。又無性者 即正因佛性也;佛種從緣起者,即是緣了。以
緣資了正種得起,一起一切起,如此三性 名為一乘也。「是法住法位」一行,頌理一也, 眾生、正覺一如無二悉不出如,皆如法為
位也。「世間相常住」者,出世正覺以如為位, 亦以如為相,位相常住;世間眾生亦以如 為位,亦以如為相,豈不常住?世間相既常
住,豈非理一?又釋世間者,即是陰、界、入也。 常住者即正因也。然此正因不即六法,緣了 不離六法,正因常故緣了亦常,故言「世間
相常住」也。「於道場知已」,此舉果釋成開權 顯實,道場朗然斯理久暢,物情障重方便施 三 (云云) 。
[0058a19] 從「天人所供養」下,第四,有四行半, 頌現在佛章,上文有四,今頌三,不頌後結。 初一行半,頌為化之意,正為安隱眾生。次
「知第一寂滅」下一行,頌上顯實,知第一寂滅 即頌理一,「其實為佛乘」,或頌教一,或頌行 一。後「知眾生諸行」下二行,頌開權,如文。
[0058a24] 從 「今我亦如是」下,第二,有四十三行半,頌釋 迦章,上文無歎法希有,頌中具六。但舊解 釋迦章點出譬本,指上本下文義交加,尋
疏則目眩,聽說則心亂,鈍者致惑。私記者 先撰置前,至文更帖,庶以自鏡耳。然釋迦章 偈凡兩意:一頌上,二本下。上根已悟、中根未
了,故須作諭還譬上法,譬不孤起承躡有 由,故言譬本也。口舊為五譬,一、長者譬,二、 思濟譬,三、權誘譬,四、平等譬,五、不虛譬。然初
是總譬非獨長者,思濟是救子不得義耳, 猶少見火譬故不用。瑤師云:「〈方便品〉中從 『諸佛隨宜所說』,竟長行,正顯一乘真實。凡
有四章:一者、開昔四三,成今四一;二、以五 濁故,不得說一乘;三、從『若我弟子自謂』 下,明不得者;四、從『汝當一心信解』下,明不
虛妄。始末言異,以意求之皆實也。下火宅 中,但譬〈方便品〉內三章:從『譬如』下,竟『願時 賜與』,是第一譬五濁章;從『各賜諸子等一大
車』,竟『得未曾有』,是第二譬真實章;從『是長 者等賜諸子』,竟『寧有虛妄不』,是第三譬不虛 妄章。」玄暢師云六譬:「一、宅中眾災之相;二、覺
者唯佛起一乘念;三、眾生不受,為說怖畏 之事;四;說三乘樂;五;還說一乘教;六結不 虛妄也。」龍師云六譬:「一、舍宅父子,譬佛王
三界化眾生也;二、長者見火,譬我以佛眼 觀見六道眾生也;三、長者救火,譬佛三七 欲度眾生不得用大也;四、長者方便誘以
三車,譬佛設三乘教也;五、長者賜一大車, 譬說妙法華;六、不虛妄譬也。」火宅十譬:一、 「今我亦如是」二行,總頌上權實,為下總譬
作本;二、「舍利弗當知」四行,頌上五濁,為下 見火譬本;三、「我始坐道場」六行半,明大乘化 不得,為下救子不得譬本;四、「尋念過去佛」
十一行,明三乘化得,為下救子得譬本;五 「我見佛子等」一行,明大機發,為下見子免難 譬本;六、「咸以恭敬心」一行,明三乘索果,為
下諸子索車譬本;七、「我即作是念」二行一句, 明如來歡喜,為下長者歡喜譬本;八、「於諸菩 薩前」三句,明為說大乘,為下等賜大車譬
本;九、「菩薩聞是法」一行,明眾生歡喜,為下 諸子得車歡喜譬本;十、「汝等勿有疑」一行半, 明佛無虛妄,為下長者不虛譬本也。有人
評之,若以句判應有十九句,若以義判則 有六義:一、總,二、見火,三、一乘化不得,四、三 乘化得,五、還說一乘,六、不虛,自餘攝入六
義之內。又十譬則法譬參差,法說中索車在 前、父喜在後;譬說中父喜在前、索車在後, 雖欲會通,終成迂迴。又大小相違,法說見
大機動故喜,譬說見小緣免難故喜;法說 明大因,譬說敘小果;法說大障將傾,譬說 小難已離,義勢乖各。又有無異故,法說中敘
上根易悟,故無索車;譬說明中根猶惑,故 有索車。若引恭敬為索車者,殊不體文 意,今無此四失。然有無者,長行有五:一、開
三,二、顯一,三、五濁,四、真偽,五、不虛。偈亦五, 但長行有真偽,偈則無;偈有歎法,長行則 無,互現耳。次第者,長行先開三、後顯一;偈
先顯一、後開三。開合者,開三顯一,為總譬本, 二偈合而不開;次離五濁文,為四譬之本, 開而不合。不虛為不虛譬本,不合不開。明
取捨,四段經文為六譬之本,取而不捨;歎 法一章非六譬,故捨而不取。論總別,初開 三顯一,總敘釋迦一化教門;從五濁去,皆
屬別譬也。次本迹者,總敘佛教總含本迹, 從五濁去別明本迹。五濁一章正明居法 身本,見眾生苦起大悲;從一乘化不得者, 垂迹 (云云)
。今謂迹門大意,正是開三顯一,前 直法說上根即悟解,中、下未悟更為作譬,譬 於三一令得曉了。前法說中既略廣開三 顯一,後譬說中亦應略廣許三賜一,因緣
中亦應引三入一,若作三譬、六譬、十譬,於 三周之文不合,於四人信解乖離,是所不 用。
[0059a10] 今明頌釋迦章中,大分為兩:初、從「今我 亦如是」下兩行偈,略頌上權實,為下總譬 作本;第二從「我以佛眼觀見」下,有四十一
行半偈,廣頌上六義,為下別譬作本。今約 總頌中即有六意,得為總譬六義作本。偈 云「今我亦如是」,我即釋迦,是一化之主,為下
有大長者譬作本。「安隱」者,即大涅槃常樂住 處,此處寂靜無五濁障,故名安隱。安隱即 對不安隱,不安隱即三界生死行化之所,有
五濁障名不安隱,即為下火宅譬作本。眾 生即是五道受化之徒,為下五百人譬作 本。又安隱者,即是安隱法,還對不安隱法,
不安隱法即五濁法也,為下火起譬作本; 「種種法門」即對不種種,為下唯有一門譬作 本;「知眾生性欲」者,即是五道根性有三乘差
別,為下三十子譬作本。向上即是略頌,向 下即是總譬本,本末相承文義整足,譬中 當更引上證下 (云云) 。從廣頌上六義中,分
文為四,作下別譬本:初從「我以佛眼觀」下 四行,廣頌上五濁,為下見火譬本;二、從「我 始坐道場」下十七行半,廣頌上於一開三,
為下寢大施小譬作本;三、從「我見佛子等」 六行,廣頌上顯實,為下等賜大車譬作本; 四、從「如三世諸佛」下有五行半,廣頌上歎
法希有,次有二行半正頌上不虛,次有六 行頌上敦信,此三意合為下不虛譬作本, 而正用二行半頌不虛,為下不虛譬作本。 大概如此細 派
更開。初頌五濁中有三意: 初有半行一字,明佛眼觀見,為後長者能 見譬作本;次「六道眾生」下,有二行三句四 字,明所見五濁,為後所見火譬作本;次「為
是眾生」下,第三有半行,明起大悲,為後長 者驚入火宅譬作本。二、「我始坐」下,若頌開 三者更開二意:初有六行半,念用大乘化
不得,為下身手有力而不用之寢大譬作 本;次「尋念過去」下有十一行,念同諸佛三 乘化,為後設三車施小譬作本。三頌上顯
實中,更開四意:初「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下 二行,明大乘機動,為後索車譬作本;次「我 即作」下,第二有兩行一句,明佛歡喜,為後
見子免難譬作本;次「於諸菩薩」下,第三三句, 正顯實,為後等賜一大車譬作本;次「菩薩 聞是」下第四一行,明受行悟入,為後諸子
得一大車歡喜譬作本。頌上不虛直為下 不虛譬作本,不論開也。又一時大開為三 譬:初「今我亦如是」兩行,合而不離,為下總
譬作本;二、從「我以佛眼觀」下,離而不合, 為下別譬作本;三、不虛譬不離不合,為不 虛譬作本。若承上本下略廣二頌,則通三
周及信解中,文之與義悉皆不闕。若約廣 頌,更開四意頌上四義,為下四譬作本, 此亦通三周及信解中文義不闕。若更子派, 開頌五濁中為三,開頌方便中為二,
開頌顯實中為四,不虛中但一,合成十 意,作下十譬之本。此之十意但在法、譬兩 周,信解及因緣中其文則闕,故作三節開章
承上本下,非是無趣漫作。頌略中初一行, 頌上顯實,後一行頌上開權,此文雖窄,具 頌四一。「今我亦如是」,如於諸佛之是,同以
一實教化眾生,此是總頌顯實也。「安隱」者, 涅槃祕藏是安隱處,佛自住其中,亦安置眾 生入祕密藏。安隱處即頌理一,眾生即頌
人一,種種法門入於佛道即頌行一,宣示 即教一。「智慧力」者,即權智力也。「知眾生性欲」 者,鑒小機也。「方便說諸法」者,正施權也。「皆
令得歡喜」者,隨宜稱機也。二偈雖略,收佛 一化開權顯實,原始要終罄無不盡,故 稱略頌為下總譬本也。
[0059c19] 二、從「我以佛眼觀」 下,四十一行半,廣頌上六義。舊以最後七 行,是法說流通,今不用,用頌歎法敦信
耳。初四行,頌上五濁開三;次第二,十七行半, 頌施方便化;次第三,六行,頌上顯實;次第 四,五行半,頌上歎法希有,釋迦章雖無,指
諸佛章中也;次第五,二行半,頌上不虛;次 第六,六行,頌上敦信。初四行頌五濁,上文 有四:唱數、列名、出體、結釋,今但頌數、名、體
三也。上云為五濁故說三,今云為五濁 故出世,出世本應說大,障不獲已,故前說 小。此又為三:初十一字,明佛有能見之眼;
次第二、「六道」下二行三句四字,明所見五濁; 次第三、「為是眾生」下有半行,明起大悲應 赴。初十一字「我以佛眼觀見」者,下文云「長者
在門外立」,舉下證上,知佛在法身之地, 以常寂佛眼圓照群機,若根利濁輕,則以 盧舍那像說一乘法;若根鈍濁重,則脫瓔
珞以老比丘像,驚入火宅方便開三,秖是 于時鑒機,故言「我以佛眼觀見」也。若觀色 法應用天眼,若分別根機應用法眼,云
何言以佛眼見耶?佛眼圓通舉勝兼劣,又 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 (云云) 。「六道眾生」下,第 二,有二行三句四字,明所見五濁。「貧窮無福
慧」半行,頌眾生濁;「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 此頌命濁;「深著於五欲」一行,頌煩惱濁;「不 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此頌劫濁;「深入諸邪
見以苦欲捨苦」,此頌見濁。或云五熱炙身, 欲望捨苦反得苦報,或云諸見即是受,受即 是苦,行此苦因望欲捨苦,豈可得耶?《普
曜》曰:「五道源來,五戒為人、十善生天、慳貪 墮餓鬼、觝突墮畜生、十惡墮地獄。」無五趣 五陰六衰,則是泥洹,不處生死、不住泥洹,
便受菩提決,毘曇《毘婆沙》第七云:「地獄中人 初生時念云,昔聞沙門說,貪欲是地獄過惡 大可畏處,我昔不斷貪欲,今受此劇惱。」此
舉貪欲是地獄因也。又云:「五道各有自爾法, 地獄色斷還續;畜生能飛虛空;餓鬼施摶 食時能來到人中;人中有勇健、念力、梵行,
勇健者,不見果而廣能修因,念力者,久遠 所作而能憶,梵行者,能得解脫達分得正 決定;天中有自然隨意,所須即得 (云云) 。」地獄
中,成就他化自在天煩惱業及善,而不現前 行;他化自在成就地獄煩惱業及不善,而 不現前行,舉上、舉下,中間可知。地獄此方
名,胡稱泥犁者,秦言無有,無有喜樂、無 氣味、無歡、無利,故云無有。或言卑下,或 言墮落,中陰倒懸諸根皆毀壞故。或言無者,
更無赦處。獄卒是變化令見,非眾生數,初 將罪人縛至閻王所者,是眾生數,若受苦 時非眾生數,如此解者初皆正語,若受苦
痛聲不復可分別。畜生者形傍,行傍故名畜 生。又畜生者名遍有,遍有五道中,四天三 十三天悉有,而上天所乘象馬等,是福業化
作,非眾生數也。又畜生者名盲冥,盲冥者, 無明多故名畜生。劫初時皆解聖語,後飲食 異,諂心而語皆變,或不復能語。鬼者胡
言闍梨多,秦言祖父,眾生最初生彼道名 祖父,後生者亦名祖父;又慳貪墮此趣,此 趣多饑渴,故名餓鬼;亦被諸天驅使,亦希 望飲食故名餓鬼。人者胡言摩
㝹 奢,此云 意,昔頂生王初化,諸有所作,當善思惟、善籌 量、善憶念,即如王教諸有所作,先思量憶 念,故名人為意;又人能息意、能修道得達
分;又云:人名慢,五道中多慢者稱人趣也。 阿修羅者,修羅名天,阿言非,非天故稱阿 修羅;又修羅名端正,彼不端正故言阿修
羅;修羅名酒,阿之言無,彼無酒故言阿修 羅也。天者,天然自然勝、樂勝、身勝故天名 勝,眾事悉勝餘趣,常以光自照故名為天;
又天者天然自然,《阿含》云:「眾生是假名,界是 法,五趣眾生與法界和合,若眾生行不善 心時與不善界俱,行善心時與善界俱,
行勝心時與勝界俱,行鄙心時與鄙界 俱,是故比丘當作是學善種種界。」前是因 緣釋六趣,後似觀心釋六趣也。「為是眾生
故」下,第三,有半行,明起大悲。「而起大悲心」 者,上舉能見,次明所見,今明大悲熏心,應 入三界施設方便,引趣佛慧也。
◎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四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4 冊 No. 1718 妙法蓮華經文句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西蓮淨苑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