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hua Xuan Yi Shi Qian 法華玄義釋籤
Scroll 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九天台沙門湛然述
[0876a25] ◎次明慧聖行,中二:先標列,次釋。釋中但 釋四種四諦、不復判開者,前之兩行並在 外凡,雖辨淺深,初心立信須明濃淡以
標遠志。今慧聖行始從初住終至初地,行 自親證故不勞判,況歷位竪深義同四教已 當於判,初地證同義當於開,是故此行不
復辨開。若欲判之,住前如乳,生滅等四如 後四味。所言開者,至初地時,地前諸行皆 入初地薩婆若海,變為無緣一切法相,具
如後辨。今此四四諦雖並在別教,既約生 滅等四竪判一教,別教菩薩即此自行而用 化他,故十行中橫辨此四全為利物,所以 四相各附彼教而為相狀,故初用生滅教
慈悲六度在道諦中明,次無生無量中慈悲 六度在滅諦後明,次無作中於四諦後略 言無緣慈悲及明攝諸度及離怖畏得二 十五三昧。又復四中皆以苦集二諦並苦前
集後,道滅並以道前滅後。所以爾者,生滅 等四智雖巧拙,莫不發足皆知苦斷集,先 廣習道法後取涅槃,故與常儀所列稍 異。生滅菩薩既不斷惑,故道諦中具諸願
行無生無量,並斷惑已方乃赴難。無作既 在初地已證,以願滿故且略不論。真如分 滿分具諸行,是故於此但明廣攝。若通論
願始並在戒聖行初,此中分進,分論故爾。 今初明生滅四諦,自為四文不同。初苦諦 者,苦體常作逼惱迫窄之事不自在故,三
苦八苦廣如《大經.聖行》中明。皆可見故,是顯 了法,故云「現相」。三界皆苦不出此三,故云 「三苦」。三苦如《止觀》第七記。「以不起迷著依正」
者,此中恐剩「不」字。此集諦慧中先明三惡 由迷依正,次明三善由達世間因果過故 不行十惡及以十善,善之與惡俱是生長之
相,故知剩「不」字。「終不」下至「邪僻失真」,明 十善業道,以一「終不」字冠下諸句,終不殺 他活己,不殺也。終不奪彼潤身,不盜也。終
不耽湎不淨,不婬也。終不隱曲求直,不妄 也。終不離合至榮辱,不兩舌也,謂離親合 怨間榮搆辱。終不內諂外佞,不綺語也。闕
不惡口,以兩舌兼之。終不引納無度,不貪 也。終不縱毒傷道,不瞋也。終不邪僻失真, 不邪見也。「生長等相」者,以由集故復至來
世,故名為「長」。由集輪迴,故名為「轉」。遍起有 因,故「云二十五有相」。道滅諦慧中俱云「除 相」者,除是滅家之相,苦集是所除,道是能除,
滅是除已,故無能字。從所滅為名,故云「除 相」。
[0876c13] 次無生中文二:先四諦,次願行。初四諦中 自四,並有標結,文相易知。從此下不復分 出,一一並有法譬等,可見。滅中云「若有一
法過涅槃者,我亦說之如幻如化」者,《大論》第 五十先引經云:「諸天子心念:應何等人聽 須菩提所說?須菩提知諸天子心念,語言:
如幻人聽法,我應用如是人聽,無聽無 聞,無知無證。須菩提云:我如幻化乃至知 者見者如幻如化,歷一切法乃至佛亦如
幻化,涅槃法亦如幻化。」論釋云:「一切眾生 中佛第一,一切法中涅槃第一,聞是二事如 幻驚疑,謂須菩提錯說為聽者誤,是故更問
須菩提。須菩提言:以二法皆從妄法生故, 法屬因緣,無有定實。須菩提作是念:假令 有法過勝涅槃,能令如幻,何況涅槃?涅槃
是一切法滅,是故無有法過涅槃者。」
[0876c28] 問:
[0876c28] 若 無有法過涅槃者,何以說若有法過涅 槃,亦如幻化耶?
[0877a01] 答:
[0877a01] 凡譬喻法,或以實事、或 以假設。如佛說言:若令樹木解我語者,我 亦說令得須陀洹。但樹木無解語者,佛為
解語人引此喻耳。又須菩提欲引般若之 力大故,故云設有法過涅槃者,以智慧力 亦能破之,故云如幻。
[0877a06] 弘誓約道中云「如空中 種樹」者,《大論》引經云:「舍利弗白佛:是諸菩 薩所說,若能解者,大得功德。何以故?是諸菩
薩乃至得聞其名得大利益,何況聞其所 說?世尊!如人種樹不依於地,而欲令得 其根莖枝葉成其華實,是難可得。諸行性 相,亦復如是。不住一切法而住生死,不住
如空,住生死如種。」今文亦爾,雖知道無 能治所治、能度所度,而常修道以治苦集、 以利眾生,能所俱空,而治而度俱如幻化,故
無所得。是故菩薩以幻法門破彼幻惑,以 幻大悲利幻含識,自他功畢於幻涅槃,得 無所得。
[0877a18] 次無量中二,先四諦,次弘誓。先四諦 中三:先與小對辨,次「此慧」下正釋,三「二乘」下 對斥二乘以顯真正。初文二:先引經,次「若
是」下釋經意。初文者,先迦葉難,次佛答。難中 云「所不說者如十方土」者,如《止觀》第七記。 次四諦如文。顯正中,「脈」是苦,「病」是集,「藥」是
道,「差」是滅。又言「診脈」者,總舉治病之方。「識 病」如《止觀》中知病,「精藥」如《止觀》中識藥,「得差」 如《止觀》中授藥。次弘誓等諸行中成種種眾
生淨種種佛土,如《止觀》第二記。總而言之, 無量四諦慧具如從空入假破法遍。
[0877a28] 次無作 中但言苦集即道滅者,發心之來誰不為 斷煩惱生死,廣集佛法求無上道,但此教 意達道滅體,於生死煩惱之中,故云眾生
心行中求。此則實知真斷妙修理證,故知竪 行住行猶迷,迴向薄知,初地少證,即其意也。 於中二:初正釋四諦慧,次「如此」下明觀成,
具行願等。初文二:先總立,次「大經」下釋。釋 中又三:先釋解惑因緣,次「若是」下釋成四 種,三「大經」下釋無作。初文二:先釋,次相即。
初又二:先迷,次解。初文者,即苦集。言「寶珠在 體」等者,《涅槃》第八〈如來性品〉云:「譬如王家 有大力士,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捔力
觸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 有瘡命醫欲治,醫善方藥知瘡因珠入, 其珠入皮即便停住。醫問力士:額珠何在?
力士驚答:額珠無耶?將非幻化?即便啼哭。醫 慰力士:不應愁苦,因鬪入體,今在皮中, 影現於外,鬪時毒盛,不覺珠入。力士不信,
反怪醫欺。醫令執鏡,乃自見珠。」鬪瘡如集, 入體如苦,鏡喻於道,珠喻於滅;唯有憂悲, 如但有三苦,無復歡喜如無圓解。若解瘡
體即是珠體者,即知苦集即是法性,以不 知故唯有苦集。「道滅」下相即可知。迷解在 人,體恒相即。次釋四者,體既相即,雖復名
四體實非四,故言「四非四」也。圓融四諦 秖是一實,於中二:初正明四諦體即,次「四 既非四無量」下融通地前。初如文。次文者又
二:先融,次結成三諦。初文者,收地前諸行 無量亦非無量,何但無量亦非無量,則住 中空亦非空。次「何但」下結成三諦,先結,次
引證。初文者,攬前二諦非二諦,故成中道。 雙亡雙照即結成三諦也。雙非即亡空亡 假,故名為「寂」。正入秖是入中,故名為「照」。而
亡而照,故曰「雙流」。不同通教但空偏假立 雙流名,與而言之四教俱有雙流之位而行 相各別。次引《大品》文者,先引,次「寂滅」下釋
經意。初文者即是三智顯前亡照,經文初總 標一切種智即寂滅相,從「種種」下論文釋 也。「名一切種智」者,結。次從「寂滅相」去今文
釋經意也。遮流約智用,亡照約智體。從「無 心」下轉釋智體,智體成就不須作意,亡 照而常、任運而寂,而知寂即是亡、知即是照,
依次第義即在初地,不次第義應明六即。 「大經云」下釋無作中言「無苦無諦是實」者, 《涅槃》十二云:「真實之法即是如來虛空佛性。
文殊問言:若如是者,如來虛空及與佛性, 有何差別?佛言:有苦有諦有實 (乃至道亦如是) 。善 男子!如來非苦、非諦、是實 (虛空佛性亦爾)
。」苦秖是俗, 諦秖是真,實秖是中,今從勝說但云「是實」, 諸法皆爾是名無作。故經又云:「復次善男子! 言真實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實
者即是虛空,虛空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 佛性,佛性者即是真實。」故知虛空佛性秖是 中道異名耳。四諦俱實故名無作。
[0877c24] 次明願行 觀成具法中三:先略引,次引《地持》等廣釋 離五怖畏等,三約《大經》廣明二十五三
昧。初文又七:初明得無緣慈悲,次「修色」下 明具道品,三「遍捨」下明具諸波羅蜜,四「修 此」下結地名離五怖畏,五「得入」下明具二
十五三昧,六「我性即實性」下明具真應二身, 七「此地」下明具四德。初文言「無緣慈」者,慈 具三種,亦從勝說故云「無緣」,具如《止觀》第
六記。次文云「一切道品無不具足」者,但具 不思議念處,一切諸法於念處中無不具 足,今此四念處中但舉身念,餘三念處及六
科皆略。「枯榮」如《止觀》第七記。三具諸度中 若合十為六成無作六度,如《止觀》第二記。 彼修此證首楞嚴者,具如《止觀》第一第二記。
八自在者,《大論》名八神變,《大經》名八自在 我。言神變者,無而歘有,有而歘無。言自在 者,不謀而運一切無礙,故與《大論》義同而名
小異。今略出經論,以顯相狀。言八神變 者,一能小,二能大,三能輕,四能自在,五能 有主,六能遠至,七能動地,八能隨意所作。
言作小者,令自他身及世界等極如微塵。 大及輕舉,準說可知。言自在者,謂大小長 短等。言有主者,現為大人心無所下。言
遠至者,有四種:一飛到,二此沒彼出,三不 往而到,四一念遍到十方。言地動者,謂六 及十八。言隨意者,一身多身、山壁直過、履
水火蹈虛空、四大互為等。八自在者,《大經》 二十云:「一者能示一身多身數如微塵,二以 塵身滿大千界,三以大千身輕舉遠到,四
現無量類常居一國土,五諸根互用,六得 一切法而無法想,七說一偈經無量劫,八 身如虛空存沒隨宜不可窮覈。」
[0878a27] 四明得名 中初結地名,次離五怖畏中又二:先略標 列,次「大經」下釋。用《大經》等意,以申此文,然
離畏之名實通大小,以三菩薩至聖位時 皆能離五怖畏,三藏菩薩至第三僧祇即能 離畏,是故此言通於大小。如《雜含》中亦云
「成就四力離五怖畏」,五怖畏名與《地持》同。 言四力者,一覺力,二進力,三無罪力,四四 攝力。言覺力者,善不善、罪不罪、習近不習近、
卑法勝法、分別法無分別法、緣起法非緣起法, 皆如實知,是名覺力。精進力者,謂四正勤。 無罪力者,謂三業無過。四攝力者,謂愛語
等。若辨異者,其名雖同,寬狹巧拙長短曲 直不無差別。次釋《大經》意者,一一皆先舉 經,「若言」者並是引經,「即無」等言即是解釋,
並可見。下文復有《地持》及章安私釋,故不復 委論三昧三身四德等。次引《地持》等廣釋 中又二:先引《地持》,次私釋。初文又二:先《地
持》,次引《地經》、《地論》同。初文中言「眾具」者,謂 資身所須。夫有惡名者於他有求不能益 他,故無求益彼常離惡名。「我見」是見惑,「我
想」是愛惑,二惑若無故離死畏。此位必在實 報土生,尚無方便及小乘惡道,況有界內 四趣惡道?大眾畏可知。次《地經》同者又二:初
引同,次「十地」下以論三業料簡。初言「同」者, 《華嚴.十地品》同也。經釋初歡喜地中離五怖 畏云「是菩薩離我相故,尚不貪身,況所用
物?故無不活畏。復作是念:我若死已,所生 必見諸佛菩薩。故無惡道畏。我所志樂無 與等者,何況有勝?故無大眾威德畏。心不
希望恭敬供養,我當供養供給一切眾生, 故無惡名畏。遠離我見無我想,故無有死 畏。」又廣發諸願,一一願下皆云廣大如法
界,究竟若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然此 諸願以十大願為首,又以十不可盡法與 眾生願。何等為十?一者眾生不可盡 (下九略不可盡字) ,
二世界,三虛空,四法界,五涅槃,六佛土,七 佛智,八心所起,九起智,十世間轉法輪。若眾 生等盡,我願乃盡 (上九句皆爾) ,而眾生不可盡乃
至轉法輪不可盡,我諸願善根亦不可盡。 乃至第十地,一一地中皆是解脫月請乃說。 第二地說觀十善。第三地說觀多聞。第四 地說作循身觀四住處乃至八道。第五地
說知四諦及知諸世間法。第六地說十二 緣觀。第七地說觀佛功德起方便行。第八 地說一切佛現身觀,莫捨忍門勸觀常住, 入無功用心,是菩薩現十種身,謂於眾生
身、作己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 菩薩身、佛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次國土身作 頭亦如是,乃至虛空身作頭亦如是,乃成
百身。第九地說知一切法差別,知四乘相 為眾生說。四乘相者:謂聲聞乘相,支佛乘 相,菩薩乘相,佛乘相。第十地亦云知四乘
相,乃至差別樂說一切法門無邊法門。以 此驗知是別教地相,故至第八地始觀十 種身。今文依《地論》略釋,與《大經》初地離五
怖畏、得二十五三昧同。次料簡中二:先引 論文,次解釋。言「愛善道等及無愛憎身」者, 不於善道起愛、惡道起憎,名無惡道畏; 不於善惡身起愛憎,名無死畏。
[0878c28] 「私謂」去章 安三釋,初一番約離五怖畏,故無作苦集 壞,為顯圓道滅故,故云無作。縱使地前行
次第行,至此據位亦是無作苦集諦壞。準此 應云離界內外兩五怖畏,同體我想不生,無 界內外依報愛,故離兩處不活畏。既得常身,
欲常饒益十界眾生,故離九界惡名之畏。 於同體我見我想不生,故離分段、變易二死 畏。於實報土中受生,必常與舍那佛法身
菩薩共會故,無方便教惡道畏也。既得法 身無過上者,故離大眾威德畏。次番約壞 二十五有因果,故苦集壞、道滅立。後番約
四諦立,故四德成。此之三番宛轉相成。離五 怖者,由有因果壞,有因果壞故四德成就。又 應約分段三有乃至因緣三有,方稱文意。
又作此釋者,意顯怖畏不可孤離,四德不 可孤立,乃並由於無作四諦,亦由破於三 有因果。
[0879a16] 三從「今釋」去引經廣釋,即大師自 釋。此二十五三昧即《大經》釋聖行文末在第 十三卷中具足列名,於中二:先正釋,次
釋疑。初又二:先通釋別名意,次「通釋」下正 釋。初文中二:初正明四意,次「雖有」下簡示。 初文四義即四悉意,次第對四意如文。言
「隨時」等四名者,此二十五名皆是隨時趣爾 而立,即是通意;故世界義通下三悉,已下三 名即是別意。言「隨義便」者,如月光日光青黃
白等。言「對治」者,如熱焰不退歡喜等。言「依 理」者,如常樂我等。故知四義即是四悉意也。 次簡示中言「多用對治」者,於前四義對治
意多,如隨便及理猶兼對治。如日光三昧, 初出於東,即是隨便;日能破暗,即是對治。 月光青等,準此可知。唯有注雨一向純是
生善意也。常樂我等名雖似理,義而求之, 既三諦常破於三常,以三諦樂破於二苦, 以三諦我破不自在,故知此三亦兼用對 治,是故云「多」。
[0879b05] 次正釋中又二:先釋通意,次 各各別釋。以通冠別令別可解。初言「二十 五名各四意」者,此之四意不出五行從始
至終。初意者,菩薩發心本破自他諸有過患。 過患者何?謂一一有各有三惑及以業相。第 二意者,菩薩為破自他過患,最初發心脩
習梵行起四弘誓。第三意者,發弘誓已,脩 於聖行以填弘願,至初地時聖梵兩行一 分成就證第一義天,從是已後方名天行。
第四意者,自行既成,以本梵行利益於他, 即病、兒兩行。次二十五相者,為欲別別銷 名示相重廣釋耳。言「一一皆爾」者,且約教
道歷有示相。菩薩元初委知諸有諸過患 已,而達諸有四德妙理,總起四弘修於五 行,自觀三諦行成化物。若得此意,以總冠 別文義冷然。
[0879b20] 次廣釋二十五相中,言「其一至 其四」者,即向通釋四意次第對之,至下漸略 以廣照之,或兩字三字以示一意,尋之可
見。故初注云「不委記」也。於正釋中三:初 廣釋二十五相,次「此二十五皆稱」下釋通名, 三「無畏地」下總以妙用結之。初文自為二
十五段,初地獄中云「婆藪」者,《方等陀羅尼經》 第一卷云:「爾時婆藪從地獄出,將九十二 億諸罪人輩來詣娑婆世界,十方亦然。爾時
文殊語舍利弗:此諸罪人,佛未出時造不善 行經歷地獄,因於華聚放大光明,承光從 於阿鼻獄出。舍利弗言:久聞佛說此婆藪 仙作不善行入於地獄,云何今說出於
地獄,得值如來?佛言:為欲破一切眾生 計定受果報故。善男子!勿謂婆藪是地獄 人。何者?婆者言天,藪者言慧,云何天慧之
人地獄受苦?又婆者言廣,藪者言通,廣通 一切究竟,住於地獄受苦,終無是事。又婆 者言高,藪者言妙,婆言斷,藪言智,婆言
剛,藪言柔,婆言慈,藪言悲等,廣如初句。」 經仍廣明殺羊初緣,當知婆藪非聊爾人 也。調達者,示造三逆現墮地獄,令無量人
不敢造逆,當知並是無垢之力也。又示逆 中諸行不同,有示不迴心者,如調達、伽離, 或示迴心如闍王、央掘,又迴心中有障動
機發如闍王,有障不動而機發如央掘,示 不迴心中有發迹如調達,有不發迹如伽 離。又發迹中有與記如調達,有不與記如 婆藪。婆藪雖不與記,引地獄眾聽方等經,
當知皆非實惡人也。餘例可知。下去一一 文中言「過患」者,若以三惑為過,二十五有 無殊,若委論之,從人性行即諸地不無
差降,於見思中見無差降,思惑稍殊,從初 禪去地地漸輕,如初禪人無欲思惑,乃至 非想無八地欲。若論惡業其名更近,據理
秖應在於四趣,今文通至東西二洲,北洲 已去但名果報,報名則通,惡業名重,故至北 洲捨別用通,通名輕故。又準下感應妙
中,機名應名各有三義,今且從略各存一 義。至下二十五感應中,則一一言之,可發關 宜赴對應之。又菩薩三業無非益物,今文
但云「示身說法」,不云意者,用彼二業不差 物機,即意之善巧也。故妙音觀音中云「應以 何身而得度者,即現其身而為說法。」又云:以
應以之言為意業者,應以秖是與機不差 故也。又下感應中料簡慈悲三世不同,應 有法應不同,機復善惡差別,今但直列,當 知意通,乃至十界文互亦爾 (云云)
。文雖在 下應預知之,於一有中廣思其相,開拓演 布使聽者曠懷,則二十四有冷然自照。若 不爾者,將何得名學無緣慈?將何以為圓
破有行?義雖次第,依於證道,預說何妨。一 一皆言「破」者,次第在初地已上,初地分成, 成遂初心,故云「本法功德」。「為龍」者,如輸皮
全蟻,如《止觀》第七記。亦如難陀、娑竭之流, 並是大權菩薩。「為象」者,如菩薩昔為 牸 象, 自折己牙以惠獵者。「鵽鳥」者,鵽鳥名也。的
刮反,亦篤括反。其狀如雉,《爾雅》云「狀如鴿, 鼠脚無後指,噉母鳥,出沙漠。」《大論》十四 云:「迦頻闍羅鳥有二親友,謂猴及象,遞推為 尊 (云云)
。相載遊行見者生愧。」廣如論文。「大鷲」 者,《大經》第四如來於閻浮提示作五逆天魔 外道及女人等,又我示現久住塚間,作大鷲
身度諸飛鳥,眾生謂我實是鷲身,為欲度 脫諸鷲鳥故如是示現。「鷲」者,《說文》云:「黑色, 多子」。「手出香色乳」者,《請觀音》云:「現身作餓鬼,
手出香色乳等,乃至遊戲於五道」。故彼經 五道偈後總結云:「大慈大悲心,遊戲於五道, 恒以善習慧,無上勝方便,普教一切眾,令
離生死苦,常得安樂處,到於涅槃岸,餓鬼 饑渴逼,施令得飽滿,或遊戲地獄,或處畜 生中,化作畜生形,教以大智慧,令發無上
心,或處阿脩羅,較言調伏心,令除憍慢習, 疾至無為岸。」《大論》第十云:「餓鬼常食糞尿 洟唾嘔吐蕩滌餘汁」。言「淨於三毒根」者,亦《請
觀音》偈。「破四動」者,謂果報及三惑。「成三不動」 者,動則兼業,諦但有三,業及見思同入俗 諦所破故也。諸有皆是。「二禪用雙三昧」者,
寄此兩支以立雙名,雙空謂見思俱空,雙 假謂入見假思假,雙中謂於見思同入法 界。又以中道雙照雙亡,故名雙中。
[0880b13] 次釋通 名中又二:先釋,次「大經」下引《大經》意釋成。 第三文者,無畏地中云「種種力用」者,明不
思議用,如《止觀》第五記。釋不思議境中「不 動而遠即其妙義」者,指別初地證法性理,名 之為妙,乃成教行麁而證妙,義似開顯,非 開權顯實之妙。
[0880b19] 次料簡中二:先問答料簡,次 融會。初文又二:先問,次答中引《法華》云「四 意具足」者,第三卷經破有已下四行偈文四
意具足,初破有等二句對治意,「隨眾生」下一 行二句世界意,「有智」下一行為人意,「是故」下 一行第一義意,是故前文四悉立名。「又以此
文銷諸三昧四種義」者,所破之有即是諸有 過患,能破即是本法功德,法王即是結行成 就,隨眾生欲即是慈悲破有。次引《涅槃》明
菩薩破有等以融會者,一者佛與菩薩因果 之別,二者菩薩顯次第行,佛即顯於不次第 行。
[0880c01] 問:
[0880c01] 菩薩在因,法王是果,菩薩是果即是 法王,何足顯於圓別兩義?
[0880c02] 答:
[0880c02] 雖是因果,彼 是別因,此是圓果,借人標教定非圓因,況 以義推及經部驗?別圓自顯何須致疑?何
者?《涅槃》義通方便,別以如來標圓;此經顯 實開權,更無三教方便,以此推驗圓別自 分,是故菩薩從初地來分分破有,如來究 竟故名法王。
[0880c08] 次明梵行者,始從初心發大 慈悲以行填願,來至初地方一分成,爾時 慈悲方名梵行。於中為九:初釋名,次「以此」
下功能名立,三「菩薩」下得名之由,四「非餘」下 簡非破邪,五「以今」下結歸正體,六「大經」下 引證無緣,七「若依」下顯圓辨異,八「慈若不
具」下反以偏顯圓,九以功能結名。此之九 文一一皆須約中理破無明,無緣慈悲為利 他故而為拔與,方應此文。經釋聖行盡第 十三至第十四卷初,明梵行品盡第十八
卷,品初釋七善,次廣釋四無量心,既以眾 生緣等三釋慈無量,餘三準例亦應具三, 故此中所引並在梵行品內,顯次第邊判
屬福德,故云法聚。若無緣慈稱三諦理,則 非復福德,約與拔邊仍屬福德,故今文中 須且屬福。然體是中道,故初文云「無二邊愛
見」等,愛見是有邊,證得是無邊,從初以來緣 於中淨而起慈悲故名梵行。言「喜捨」者, 見諸眾生已離二死得中道樂而生歡喜,
恐墜二邊,常於眾生起法界想,名之為 捨。
[0880c28] 三天行者,《涅槃》不釋指在雜華,即《華嚴》 也。若《大論》中指《華嚴經》名不思議經,當知 並是隨翻譯者取名各別其義不殊,所以
彼經從初地已上並是天行所攝。若從初 住得二十五三昧,即從此位皆天行攝,經 兼二意,故初後更顯。若次第意,至初地時
方證無生,於中為三:初約釋名辨位,次「菩 薩」下明天行所到,三「天行」下對餘四行以 辨有行之由。初文言「道前」等者,道謂自行
真實之道,未契實道、真如在纏故名為理, 故以地前名為道前;初地已上已證實理, 復由此理成於後行,初證已後究竟已前並
名道中。由此地行理究竟顯,已顯之理名 為道後,自行證後故名道後。今以初地所 顯之理,復結成於第二地行,故云「天行」。次
文破十重已天行方息。第三文言「慧莊嚴」 等者,一一地中皆以中慧莊嚴中理依真 修行也。
[0881a16] 第四嬰兒行者,在第十八文末,今文 所列具如經文,但《大經》文先列不次第行, 次明次第。今文先明次第者,為成前漸後
頓故爾。雖前後不同,並是為顯不次第耳。 於中為三:初正釋,次判,三開。初文為五:初 正明行體,次「天行」下與天行對辨冥顯不
同,三「眾生」下明用行意,四「慈善」下明機感 之相,五「漸修」下正出行相。初文者,「福」謂梵行 位位慈悲,「慧」謂天行地地觀照。二三四文可
見。五行相者,彼經初列圓教,文云「言嬰兒 者不能起住去來語言」,章安釋云:「不起即 常,不住即淨,不去來即我,不語言即樂」,即最
後文是。次明次第,具如此文,先漸、後頓。漸 中二:先列,次引經釋成。初文二:先釋、次結。 釋中初人天、次藏、次通、後別。結文中言「俯同
群小」等者,肇云「仰攀玄根俯提弱喪」,初句 是上求,下句是下化,理為道本,故云「玄根」。 嬰兒失故鄉,故名為「弱喪」。方便善微名為
嬰兒,本有真如名為故鄉。今用彼意,故云 「俯提」。次引經釋成中,先藏、次通、次別等菩薩。 又次人天後二乘,疏釋意同。後文又云又
嬰兒者,厭生死苦則為說二乘樂,以是故 知有斷不斷、真不真、得不得、脩不脩。後文無 譬,觀文似如用前所釋隨機而說,故知乃
取別教初地已前、圓教初住已前,皆名嬰兒。 初言「嘙啝」者如前釋。次云「判開例可解」者, 例前諸文,約教約味前麁後妙開麁即妙,亦
應可解。慧聖行及梵天行不云判開,若至 其位,即云用者何耶?聖行如前說,梵天竝 是初證法無淺深,故無判開。若判者且 約梵行從因為論,諸地慈悲遞判可爾。今
云同小,既從人天終至圓教,初心行者同 名嬰兒,故得於茲以用判等。
[0881b19] 五明病行者, 嬰兒行後無病行文,自古講者指前第十卷 中〈現病品〉文以為病行,彼文具釋三障三 毒。次明作五無間,毀謗正法作一闡提,
後廣比決如來具足常樂我淨,迦葉次引諸 力為難,小大及青牛凡野二四牙雪山香青 黃赤白山優鉢拘物分陀利 (已上是象) ,人中之力士
并及鉢揵提,八臂那羅延如是十十增劣十 住一節,云何如來如彼嬰兒?如來因為迦葉 廣說我無始來已離病身等。下文又列三
種病人,謂五無間、誹謗正法、作一闡提。又有 五種病人,謂八六四二及十千等,並是示為 惡行故也。故與漸次嬰兒行同。若準今意,
例嬰兒行既遍大小,病行同惡理亦應遍。 於中為二:先釋,次「是故」下結。初文為五:初 明行之所依,次「若始」下明有行之由,三「今
同」下與嬰兒行對辨,四「以眾生」下明有病之 緣,五「或游戲」下正明行相。前四如文。行相 中云「金鏘」等者,《大論》中如來示有九惱,四
如今文。冬至前後八夜寒風破竹索衣,熱 病求乳如《乳光經》,具如後。又有調達出 血,旃遮女謗,乞食不得空鉢而還,琉璃害
釋佛時頭痛,及雙林背痛等,若《興起行經》 有七宿緣,謂金鏘、馬麥、頭痛、背痛、出血、女謗、 苦行,廣如彼經。
[0881c14] 次料簡中二:先問、次答。初 「問聖行證三地」等者,經中戒聖行文末結云 「即得證於初不動地」,定聖行文末結云「證堪
忍地」,慧聖行文末結云「證無所畏地」,故今判 云從淺至深。若不次第一心中證,故非條 然。梵行者慈悲喜文末結云「證一子地」,次
捨文末結云「證空平等地」,前三是事,後一 是理,故今判云行有事理故證二地,故以 為難。次答中為三:初約因果別故有證無
證,次「又有」下約別圓以判,三「又地前」下明 圓別互融。初二如文。互融中二:初明互融 以顯文意,次還約別釋以辨文相。初言地
前非不脩圓,顯圓義也;登地非無有別,顯 別義也。仍依教道故登地猶別。次仍依文 別判者,又二:初明地前顯別,次明登地同
圓。初文者如向問中所釋,從淺至深三地至 果各得其名,是故聖行三地各證,當知地 前戒定兩行雖復立名,未若初地與無畏
同結,故云「至深」。次明登地同圓者,即是融 前地前諸行,又為四:初融前三地,至初地 時並從果攝,從勝立此三地之名。次「無畏
地」下,即此三地得名之由,至初地時具四 德,故得三地名。得非前後,故三地同時。 三明別圓之意,為二:先法、次譬。譬中云「朝
三暮四」者,莊周明狙公賦杼,「杼」字似與反, 亦可甚與反,即斟酌也。非今所用,字即從 手,今所用者字應從木,亦云栗也。「狙」者猨
也。《說文》云「玃屬」。「賦」者布與也,亦平量也。朝三 暮四眾狙皆怒,朝四暮三眾狙皆悅。司馬彪 曰:「三升四升,數則不別、用時不同。」今地前地
上明圓明別亦復如是,赴機說異理實無 差。四從「登地」去融前五行自他因果各別, 今至初地前次第行至此同成地地中法,
盡成地地五行之相。又三:初融自行,次融 化他,三誡勸。自行是聖行天行,至初地時 同成初地天行故也。次融化他中二:梵行
是化他根本,病兒是化他之相,亦是體用,故 此三行至初地時同成初地化他體用也。 三「佛地」下誡勸。
[0882a23] 次明圓五行中二:初約教, 次觀心。初文又四:初引經立行,次「此大」下 判因果,三舉此斥偏,四「若圓行」下正明圓
行。初二如文。三斥中云「過茶可說」者,別妙 覺後猶有實位,故可說也。四正明中四:初 略立,次「如大論」下引證,三「此經」下引同,四
「今依」下依今經廣釋行相。初如文。次引二 文證者,初《大論》如文。次《大品》文中云「行生 脩」者,《大論》八十先舉經云「須菩提白佛,菩
薩云何行般若波羅蜜?云何生般若波羅蜜? 云何修般若波羅蜜?佛言:色是寂滅故、色是 虛誑故、色不實故,應行應生應修般若波
羅蜜;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須菩提又問:行生 脩為幾時?佛言:初發心乃至坐道場行般若 波羅蜜,生般若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既
言初後俱行生脩,即圓義也。故知即行時生、 生故復脩,故經復云「須菩提言:次第心中 應行生脩等耶?佛言:常不離薩婆若心,不
令餘念得入,為行為生為脩。若心心數法 不行,為行為生為脩。」有人釋云:行在乾慧 地,生在無生忍,脩在無生忍後。此通意耳。
若準通意,例別可知,並非今所用。三引同 中又三:初就因果互現故義同,次「入室」下人 法互舉故義同,三「涅槃」下次不次互現故義
同,如前所會。四依今經中三:初標,次「文云」 下略對,三「云何」下廣釋。初如文,次對中二: 先略對,次「此五行」下融通顯妙。既同一實五
一不二故不相作,五一灼然故非合,其體無 二故非離。不見此意,云何欲脩四安樂 耶?法華三昧行實無憑。
[0882b23] 三廣釋中為二:初 引文以釋五行,次「又復觀」下例以五行用 銷諸文。初文者,五行自為五文。初聖行中
亦三,謂戒定慧。初戒聖行中云「以圓心離 十惱亂」者,安樂行中脩止觀安樂行應離 十惱亂:一者毫勢,謂國王王子;二者邪人
法,謂路逆路;三者兇戲;四者旃陀羅;五二乘; 六欲想;七不男;八危害,謂獨入他家;九譏 嫌;十畜養。所離雖近,能離妙故。天行中言
「觀一切空」等者,彼第一安樂行疏以十八空 銷十八句,故知畢竟中空即是所觀、即天然 理也。次嬰兒病行中,忍惡名病,柔和名嬰
兒。「遮喧遮靜」等者,喧靜譬二諦,二諦望中 猶名為辱,中忍能遮故云忍辱,辱即病也。 「文云」下重引文證二行。言「能為下劣」等者,
能為二乘下劣不弊不淨垢衣,故云忍於 斯事。方便附近同其事業,即是同二乘小 善也。次以五行用消諸文者,並是初地所
用所證所照法門,又為二:初正消初地諸法, 次消前來諸境。初文又二:初正消,次「若 漸引」下與別對辨。初文又為三:初消十界,
次「又一心」下消三諦三昧,三「又如來」下消慈 悲破有。初文二:釋、結。初文者,十界皆理故是 天行,九界猶苦故起悲,唯佛界樂故起慈,
同九惡示九善名病兒兩行;聖行可知。當 知秖是一心十界即空假中五行具足。次消 三諦三昧,又二:先正對五行,次以三諦以
對二十五有過患。初文者,次第行中既至初 地成王三昧,今一心中亦三昧具足。次消 自行圓破二十五有過患者,故能於一心 中圓破眾生二十五有,能令眾生所見不
同,雖復不同不出三諦。三消慈悲破有 中,皆有引經對釋可知。言「示種種身」至「如 癡」者,病行同惡,始從阿鼻乃至等覺一品
無明,皆名病行。能於其中現極惡身,故云 「如聾如瘂」,說極惡法,故云「如狂如癡」。言「踞 師子床」等者,圓滿報身安處空理,無復通
別之惑,亦無八魔等畏,名「師子床」。「寶几承 足」者,定慧為足,實諦為几,即無生定慧依 真如境也。經又云「婆羅門」者八地已上,「剎
利」者七地已還,「居士」者凡夫,「商估」者諸菩薩 等現於三土,此往他方他方來此。「出入」者, 二而不二是入,不二而二是出,又不二而二
是入,二而不二是出。又無量還一為入,一中 無量為出,應釋出所以 (云云) 。
[0883a09] 次對教以明 機,見別故令法不同,故與圓對辨。「入圓」等證 者,前文漸引,今明頓入,教道雖有初地之
殊,證道無別同成一圓。「為顯別圓初入之門」 者,地前仍存權說,故立前後二文,依前則 次第修於二觀,依後則三觀圓修,有此不
同,故成二別。次消前來諸境智者,亦應消 前增數等行,文無者略,亦可已在五行中 收。今始從因緣終至一諦,前諸境智若開顯
已同成一法,故今明行還消前來諸境諸智, 對今不可思議之行一行一切行,令使同與 境智俱成一切行一行。初對因緣者,戒是
色故,以不思議色對不思議戒,不思議業滅 成不思議定,不思議惑滅成不思議智,理 無異相,故名天行。圓真聖行者,且以畢竟
空邊,名聖行也。即空即中,故云圓真之理。 俗諦中具一切法,且取善邊屬戒聖行,攝 真諦中禪意亦如是。餘文細思,對之可見。
[0883a27] 次約觀心中為七:初明來意,次「即觀」下正 釋,三「初心」下稱歎即五品位,四「初心」下況歎,
五「地持」下引《地持》釋入位相,六「當知」下結 位,七「是為」下辨異。初二三四如文。五引《地 持》中云「自性」等者,九種大禪自性居初,於
此禪中能發第二一切禪也。自性位在地 前,一切禪位在初地,三昧具足,三昧是總 行,五行是別行,五行皆依三諦三昧,故至
初地三昧滿也。言「現法樂」者,現受法性之 樂。種種事禪同一真性,故云「種性三摩跋提」, 利生屬俗,故引此文證三諦也。次「當知次
第」下判。三「若開」下開,還望次第若判若開, 此中無可開也。次料簡中言「扶戒定慧」者, 事戒、事定、前三教慧,並為扶事法故,具如
《止觀》對治助開中說。今時行者或一向尚理 則謂己均聖及執實謗權,或一向尚事則 推功高位及謗實許權,既處末代不思
聖旨,其誰不墮斯之二失?得《法華》意則初 後俱頓,請揣心撫臆自曉沈浮。
◎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九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