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hua Xuan Yi Shi Qian 法華玄義釋籤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五天台沙門湛然述
[0846b24] ◎次別釋,中二:先結數示妙,次正釋妙。初 文中三麁一妙者,且以但麁對獨妙說,餘 之三味麁妙相帶,故略未論,下文具列。於中
二:先結數,次「若破」下示妙。初文中云「本迹」 等者,本迹各十具列在文。若觀心十,並皆附 在諸文之末,或存或沒不別開章。既其觀心
寄在諸文之下,今但約迹本兩門各具十 妙,義各攝於心佛眾生。今初迹門十妙者,為 二:先列、次釋。釋中為五者,第一中云廣解
五章,一一廣起五心者,故今釋名迹十妙 中望前七番以成五心,唯少開合,及觀心 等並散在諸文故也。故今標章起念引證 起信生起起定,況諸妙下處處皆然,并觀心
起進開合起慧,五心足也。故更列五番,意 在於此。
[0846c09] 初標章者,非獨直標十名而已,兼 標章內一一諸科,如境具標六,智列二十 等,觀文可知。釋者事,須略述諸科文相大
體,攬下觀今,粗亦可見,乃至一一妙中皆先 列竟、末後說意,如境妙云「境是所師」,智云 「導行」等,尋之可知。標感應中,水譬感,月譬
應,不升不降感應道交。神通中,報得在天, 脩得如仙,作意在藏,體法在通,無記在別, 圓初地初住。遠近者,大通名遠,爾後名近。
[0846c18] 二引證中:先指處,次正引證。境中言「智慧 門」者,慧家之門即理為門意也。三法中且指 乘體以為真性。感中我即是應思眾生,眾生
即感也。佛眼六道等,思之可見。神通中六 瑞且舉入定。
[0846c22] 三生起中二:初正生起,次「前五」 下結成。自行化他各有始終,故知心佛眾 生皆有此意也。次正釋中,十文不同。初釋
境者,先列章,次列數,次數意,次生起,後廣 解。生起中,初正生起,次「始從」下結示,「始從 無明」即十二因初也。「實際」即一諦也。初正生
起中,云「初十如是此經所說」者,此是今經實 相之境,又是一部三妙之文。次因緣境,雖 舉三世生滅因緣,已下三種以三世為本。
次四諦者,示其因果令脩道滅,非佛出世 焉知此名?苦集是俗,道滅是真,餘文可見。
[0847a04] 次正釋因緣中,自為四章。初列四章。次釋。 釋中先雙舉界內界外各二種以定根性,次 釋。釋中三:先重立界內利鈍二根,次引論,
三釋。釋中二:先簡,次釋。簡中言「自在天」者, 一切外道皆悉尊於三仙二天,如《止觀》第十 記。「世性」者,計二十五諦,如《止觀》第十記。「微
塵」者,計於眾塵和合而成,以外人不知業力 緣,故也。「此正」下正釋,釋中為二:先正釋,次 料簡。初正釋中四:初略立,次引證,三過患,
四釋名。初文者,以知無明造,故不同外計。 次引證中三:先引,次釋,三結。初文中「非自在」 者,諸邪計中且舉初計。次「無明」下釋。「當知」下
結。三「人天」下明過患,又二:先出過,次引《纓 珞》文證。言「經又稱」等者,生已復生,生生不 已,故云「十二牽連」等也。「此十二」下釋名,新
新秪是念念續起。次料簡中云「纓珞中無明 緣行生十二,則一百二十支」者,準彼經第 四釋十二因緣云,從無明緣行便生十二
支,乃至有緣生老死便生十二,既以未來 二支合說,則始從無明來至老死有十一 番,此十一番但十箇中間,一一皆生一十二 支,故十中間有百二十。若依今文乃成一
百三十二支,以開生死為二番故。雖開合 不同,大意不別,今雖開生死,結數依經, 是故但云「一百二十」。「初是癡」等者,既十二支
無明為本,一一復具一十二支,當知支支皆 具無明乃至老死。「緣起緣生」者,先問也。從「此 同是」去答。《婆沙.雜楗度》中問云,緣起緣生
有何差別?彼文答云:或有說者,無有差別。 何者?如《伽羅那經》說云,夫緣起法,一切皆是 有為法故。云何緣生?一切緣生亦是有為法
故。今文略云「同是有為法故」。「亦有差別」去,彼 論云「然亦有差別」。故有說者云因是緣起、果 是緣生,如因果義,事所事、相所相、成所成、續
所續、生所生、取所取亦如是,事如因、所事如 果,乃至取亦如是 (論中初但云因果,次開對二因二果) 。復有說者, 過去是緣起,現在是緣生
(不云未來) 。復有說者,現 在是緣起,未來是緣生 (不云過去) 。今文略無此二 解。復有說者,無明是緣起,正是今文第二解。
復有說者,無明是緣起,老死是緣生,十支是 緣起緣生 (今文無此解) 。又尊者富那奢說應作四 句 (具如今文) 。四句中初句以未來果支為緣起等
者,謂因能起果、非果生因。以過去為緣 生等者,因能生果、非果起因,故阿羅漢果 不復起因。第三句者謂除前二句相已,取
過現果及餘凡夫現在五支等,此是論文諸 師異解,不須和會。次引《法身經》說與論文 同,因是緣起即無明也,從因所生即是行也。
和合謂結業成就,從和合生謂識等是,愛 取至老死亦復如是。言「中道」者,離斷常耳。 論文又云「復次起所起」等,如前。次推三世中
云「三世皆有十二」者,推因知果等如今所 說,三世俱名因果而支數多少不同者,具 如《俱舍》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如
《止觀》第三記。現在既望過未成十二,當知 過未亦自相望各有過未,故各十二;今且從 現故但十二。次釋「十二時中識心眷屬」者,
謂三陰也。論文「又問:云何具上三受?答:三受 悉能為愛作緣。何者?愛有五種:一者求樂 受愛未生樂受欲令生故愛,二者不欲離
樂愛已生樂受不欲離故生愛,三者不生苦 愛苦受未生欲令不生故生愛,四者欲速 離苦愛已生苦受欲令速滅故生愛,五者 愚愛未生不苦不樂欲令未生不生已生欲
令不失故生愛,為是義故三受緣愛。問: 愛取何別?答:愛增廣名取。復有說者,下者名 愛,上者名取。復有說者,若愛能生煩惱,是
名受緣愛,若愛能生業,是名為取。」次釋「一 剎那」者,《俱舍》亦云「連縛等四,剎那是其一也」。 具如《止觀》第七記。
[0847c15] 次料簡問答中,論「又問 何故不立病為支?答 (具如今文) 欲界眾生尚有如 薄拘羅者,況色無色界,故不以病為支。準
例,老亦不是一切常有,故不立支。問:憂悲 是支不?答:以終顯始者,始謂老死,終謂憂 悲,以見憂悲,必有老死,憂悲既苦,老死必
苦。又云憂悲等法散壞有支,猶如霜雹,是 故非支。」論「又問三有為相何故生相獨為一 支?老死二法共為一支?尊者波奢說佛知法
相無能過者。復有說者,生能使法成立,老 死使法不立。復有說者,法起時生勢用勝,法 滅時老死勢用勝。」論「又問:無明有因不等 (具如今文) ,
若有,云何不立十三十四支?若無,無明不 是無因,老死不是無果耶?答:應作是說,無 明有因,老死是果,但不在有支中。何者 (餘如今文)
。復有說者,無明有因謂老死等。」如文。 彼料簡文又約增數釋十二緣,當知有一 種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復有二種緣起法,
謂因果。復有三種緣起法,謂煩惱業苦。復 有四種緣起法,謂無明行生老死,以現八 支攝在過未故也。又有五種緣起法,謂愛
取有生老死,以過現七支攝在現未故也。 復有六種緣起法,謂三世各二,謂因果也。 復有七種乃至十一,文中不列,指在他經。 《大經》十四增數,文同《婆沙》。
[0848a10] 次文又料簡。問: 此十二支,幾欲界、色界、無色界?答:有說唯有 欲界胎生具有十二,有說欲界十二、色界十
一、無色界十。色界應云識緣六入,無色應 云識緣觸。評者曰:應作是說,三界皆十二。 又問:如色界無色界,無名色云何具十二?
答:初生色界眾生諸根未猛利,名名色,無 色界雖無色而有名,故云雖無色根而有 意根。彼應作是說,識緣名,名緣意入,意入
緣觸,以是義故一切十二。又《婆沙》中毘婆 闍婆提說無色有色,若育多提婆說無色 無色,何者是耶?答:佛經中說名色緣識亦應
有色。又餘經說壽煗識三常相隨逐,無色既 有壽識,云何無煗?又餘比丘說除四陰,說 識有去來生死者,不應爾,如從欲界生無
色界,經二四六八萬劫斷色,後生欲界還 生色者,入無餘界應更與行相續,欲令 無此過,故說無色有色。言無色者此依 何經?答:經云解脫寂靜過色入無色者,故知
無色。又云色離欲無色離一切入涅槃, 故知無色。此二云何通?何者為勝?答:說無者 勝。若爾,說有者云何通?答:未了義故。問:引
經云何通?答:欲有名色,無色無也。欲有三 法隨逐,無色無也。色續論者有四句分別,無 色續色、色續無色,餘二句可見,故知無咎。
論又譬樹者過去二支為根,現在五支為質, 現在三支為華,未來二支為果;有華有果謂 凡夫,無華有果謂學人,無華無果謂無學。
[0848b09] 無生中六:先立意,次立根,三正釋,四引證, 五舉譬,六結名。總而言之,秖是四句破假 相性二空,故得幻化即空之名。前五文可見。
結中先譬、次合。譬中云「如藤蛇」者,亦可喻圓 門本有,今通喻無生。辨異可知。
[0848b13] 三不思議 生滅中五:亦先立意,次「為利」下通立兩根, 三正釋,四「諸論」下行相,五結名。前二可見。
三正釋中二:先引經,次釋經意。四行相中 三:初敘性計,略述兩計,餘兩可知。言「無沒」 等者,無始時有未曾斷絕,故云「無沒」。非善
惡性,故云「無記」。含藏種子出生一切。次「若 定」下略斥性過,又二:初略斥,次況出過相。 初言「若定執性實」者,計黎耶為真是自性,
計為無明是他性,定計自他能生諸法,法 則有始,有始故同於冥初,則不出二十 五諦。當知此計不出三藏所破,豈得成於
別教因緣耶?次「尚不」下況出,可見。三「今明」下 立正行相,又二:先自破計,次「若有」下為他 四說。初文四句推無明,如四句求夢,具如
《止觀》第五文,彼意在圓,今文在別。次為他 中三:法、譬、合。合中二:先總,次「出界」下別明 相狀,又二:初出界內,次界外。此界內外義
通四種,故云「界內如前」,即前二種。前二指 前竟,次出界外,中二:先略標,次引論釋相, 又二:先引論文,次「緣者」下釋彼論文以成
今意。論列四障,今具釋對。於中二:先正釋, 次過患。初正釋中二:先略釋,次「還如」下與界 內辨同異。初中言「三種意生身」,如《止觀》第
三記。次辨同異中二:初明相同,次「此十二」 下明義異。次「彼論」下明過者,由此十二故 障於四德,由無四德故不得入於無障礙 土。五「是為」下結名,可知。
[0848c11] 明圓十二緣中 為四:先立根,次「即事」下立意,三引證,四結 名。初二如文。引證中三:先引,次「無明」下釋,
三「故言無明」下結。初者,「大經十二因緣名為 佛性」,佛性即三因也。「即是中道」者,二十五 云:「善男子!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
者有愛,是二中間即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 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中道。」以是 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
[0848c19] 章安釋云:中間唯 有識等,云何言老死?
[0848c20] 答:
[0848c20] 下文云「現在世識 名未來生,現在六入等名未來老死。」
[0848c21] 又作 三德三觀以對三道,又如《寶篋經》中釋十 二支,一一並明三觀之義,彼〈去來品〉「文殊白
佛,去來是何義?佛言:來者向義,去者背義, 不來不去是聖行處。癡是去義,不癡是來義, 非癡非不癡是聖行處,乃至老死亦如是。又
約我無我常無常等,皆作此說」,當知向是 生死,背是涅槃,不向不背即是中道。又下文 〈中道品〉云:「佛說中道無二法故,二乘乃至
凡夫亦能生信。佛告文殊,明無明無二,故 成無三智」,此謂中道具足真實觀於三諦,乃 至老死亦復如是。又云:「若無明有者是一
邊,無者是一邊,離邊此二中間無有色相 可見,無相無待是謂中道,乃至老死亦復 如是。」
[0849a06] 問:
[0849a06] 中道是何義?
[0849a06] 答:
[0849a06] 《末陀摩經》中自注云: 「末者莫義,陀摩者中義,莫著中道名末陀 摩。」釋之可見。
[0849a08] 次判中先重敘,次判。判中二: 先判、後結。判中先四教、次五味。初四教者,又 二:先列,次判。先列即是展轉迭出巧拙,最
後方妙。初中三藏,次「若無明」下通教,次「若無 明」下別教,次「若言」下圓教,一一皆先釋,次引 經論證成,可見。初三藏中者,「從三生二」謂
煩惱生業,「從二生七」謂業生苦,「從七生三」 謂苦生煩惱,三世合說故也。「毘伽羅論」如 下第六記。次判,可見。五味,如文,結文,可見。
[0849a17] 次開中為二:初總敘三麁,次正開又二:初 開前兩因緣,次開第三緣。初又為四:初略 開,次引〈信解〉譬,三「如來」下釋,四結。初如文,
次引〈信解〉中具如品中釋。云「成窮子物」者, 本是長者之物,謂如來藏子性不殊,故云子 物。當知如來本有即子本有,故一切諸法皆
摩訶衍。又《大經》二十五云:「善男子!觀十二因 緣智慧是阿耨多羅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 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又云:「一切眾生雖與
十二因緣共行不知,以不知故無有始 終,十住菩薩但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世 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佛了了見。眾生
不見,是故輪轉。」次「如來」下釋意。次從「今 決了」至「即是開兩種因緣論妙」者,結也。前 之兩教雖有佛菩薩,大判並屬二乘之法,
故今決了即是開彼藏通兩種十二緣也。次 開第三中二:先略引《大經》明開,次結。初文 二:先引經,次「昔慧眼」下釋經意。又二:先
釋,次「故云」下重引經文,以證所釋。言「慧 眼見故而不了了」者,此是別教十住慧眼之 位,全未見性名為不了。又若約實道即
是相似見性,亦得名為見不了了。今皆開 之令見不空。「此即」下結,此即是開別教, 故云第三。
[0849b11] 第四觀心中三:先法,次「譬如」下 譬,三「一念」下結位。初文二:先立,次引證。證 中二:先證,次「空慧」下釋經意。次譬中二:先
譬,次「既不為」下合具足四德。結中四:初結 成觀境,次「觀此」下結成能觀之觀,三「其心」下 結成秘藏,四「恒作」下結成六即位。
◎
[0849b17] ◎第三釋四諦境,自為四別。初文自為二, 先出他解中又二:先述,次略斥。初文者,有 勝鬘師釋彼經中聖諦之義,名為無邊,彼
經但與二乘對辨,故唯得立作無作名。古 人既無四教判釋,但以大小相對明諦。然 勝鬘師於大乘中,唯以佛果而為究竟,即 對二乘名為有作。經文自以有量轉釋有
作,二乘既是有量有作,當知大乘秖是無 作無量。次即判釋,約行、約法分作無作。作 謂造作,故是行也。量謂數量,故屬法也。小
行未窮不名無作,法未究竟不名無量。 「經言」者亦《勝鬘經》也。依經重釋作無作等,彼 經云:「有二種聖諦義,謂有作、無作。有作者
有量四聖諦也。何以故?非因他知,能知一 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修一切道。」今文 除上「非」字,改下「能」字為「非」字者,意顯小乘
從教得故。經云「非因他知」者,意顯所證 非從他得,自知己法亦可分名能知一 切。今初先釋有作。言「因他知」者,二乘既未
堪聞法界理,但從佛聞四諦聲教,依此 教行知是有作行也。次釋有量者,上來但 聞小乘之法,攝法不遍故云非一切知,當 知行法兩種相顯共成小乘人也。次釋無
作無量者,對小明大,故言無作無量。經云: 「無作聖諦者,無量四聖諦也。何以故?自知 一切受苦,一切受集,修一切道,證一切滅,
如是四聖諦義,唯有正覺事究竟也,非二 乘事究竟。」古人不了見經「唯有正覺」之言,便 推極果,此是別教教道之說,非初發心畢竟
不別。於中先釋無作。佛所知滿不復更作, 故名無作。「自力知」去重釋也。有二義故名 無作:一者自力知異從他聞,二者一切知
異有量法。從「知者」去釋能知者,以屬於行, 即是無作,所知一切即屬於法,是無量也。此 即大乘行法相成成大乘人也。次云「如此
釋者雖唱四名」者,略結斥也。謂作無作、量 無量「但成二義」者,大小二義也。此且略斥,後 猶廣破。
[0849c25] 次正釋四種四諦中,標、列、釋。釋中 二:先正釋,次破古。先正釋中三:先所依 正教,次明立法差別意,三正釋。初文云
「其義出涅槃聖行品」者,第十一第十二經廣 明聖諦,今多依彼。然〈聖行〉中明四諦義兼 含大小,若解生滅及以無量,其文則顯。無
生無作文稍隱略,具如《止觀》第一記。然彼 經文三藏四諦文中以略明四種四諦竟, 後文廣釋耳。具如《止觀》第一記。次文者。
[0850a04] 問:
[0850a05] 何故立四種四諦之殊?
[0850a05] 答:
[0850a05] 諦本無四,諦秖 是理,理尚無一云何有四?故知依如來 藏同體權實,依大悲力無緣誓願,物機所扣 不獲而用,機宜不同致法差降,從一實理
開於權理,權實二理能詮教殊,故有四 種差別教起。涅槃實後暫用助圓,故須具 用偏圓事理,故今引之以顯誠證。三偏一 圓界內界外各一事理,故成四種。
[0850a12] 正釋中文 自為四,初明生滅四諦者又為五:初立名 所從,次「然苦集」下明立四所以,三「雜心」下
釋相,四「次第」下明安立次第,五「聖者」下釋 名。近代章疏皆釋名居初,次出體辨相;此 一家立義不以釋名等為要,但在立意所
以、得經宗要、明觀行所歸。若釋餘經當機 說法,一處一會一門一行隨稟隨入,並益並 當,故若諦若緣若度若品當文咸會;若依《法
華》,凡銷一義皆混一代,窮其始末、施開廢 等、教觀之相,是則說者真得《法華》之正教,行 者真得此經之正理,教行相循佛旨斯在,
故一一義下皆先分別,次明開顯,次約觀心, 如此釋經方名弘教。
[0850a25] 五意不同,初文可見。 次意者,苦集秖是世間一法,道滅秖是出世 一法。三釋相中二:釋、結。釋中總有三文,初
「雜心」者,世出世法因果性殊,而因必趣果,因 果類異故使四殊。次「大經」者,陰入是重檐,凡 夫不捨,二乘不荷,菩薩捨已能荷,故云「捨
檐能檐」。「逼」近,「迫」驅也。在近不離常為驅逐, 三界恒為此苦繫縛,見愛二種和合聚集故 招當果,道品雖多,戒等攝盡,故略舉三以
明法相;四諦之下八相雖異,除苦集觀不 過苦等,故略舉之。果以因為本,苦以集為 本,道諦能除故得名也。苦本若去,其苦自亡,
故但須除本。「子」謂二十五有因,「果」謂二十 五有果,因若滅已,其果必喪。自有因亡、果身 仍在;今從遠說故云子果,故知但脩出世
因以除世因,故引《遺教》以證二因。又此諦 名有通有別,別在身心,通約一切,如四含 中歷一切法無非諦觀。又《婆沙》中舍利子
為摩訶拘絺羅說多聞法,「聖弟子如實知 食,知食集、知食滅、知食滅道。云何知食? 謂摶等四食。云何知食集?謂若當來與愛
喜貪俱。云何知食滅?謂如實知當來有愛 喜貪俱,彼彼樂著無餘斷捨吐盡離欲滅息 沒是名食滅。云何知食滅道?謂八支道。乃
至約八苦等,悉皆如是。」此是約十二頭陀 中初乞食釋,餘文一一乃至十二緣無非四 諦。又如《思益.四諦品》中云:「四諦者,謂世間、
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世間者,五陰也。世 間集者,貪著五陰也。世間滅者,五陰盡也。 以無二法求五陰,名世間滅道。」又《婆沙》中
云:「四諦體性何者是耶?答:阿毘曇者作如是 說,五取陰是苦諦,有漏因是集諦,數緣滅是 滅諦,學無學法是道諦。譬喻者作如是說,
色是苦諦,煩惱業是集諦,煩惱業滅是滅諦, 定慧是道諦。阿毘曇中正量部異師為譬喻 者毘婆闍婆提說,八苦是苦是苦諦,餘有漏
法是苦非苦諦;生後有愛是集是集諦,餘 有漏法是集非集諦;生後有愛盡是滅是滅 諦,餘一切滅是滅非滅諦;學人八支道是道
是道諦,餘一切法是道非道諦。若爾諸阿羅 漢但成就苦滅,不成集道。何者?後有愛已 斷故,羅漢非學人故,學人八道非羅漢得
四四諦。」次第義者又二意:前約教,次約行, 準此二義俱先麁、後細。《婆沙》廣說世法麁、出 世法細,故前明世間,就世出世法各論因
果。果前因後者,果麁因細故也。五「聖諦」者下 釋名。聖者正也,人既是出世聖人,故法亦是 出世聖法,從對他邪而立名也。諦有三解,
注「云云」者,不先列名,次直釋云「自性不虛」, 四皆實故。次義具如《遺教》云「由見諦故得 不顛倒法」,既云聖正故見者無倒。第三義
言「能轉示他」者,由前二義為因,故自行滿, 則能轉於四諦法輪。又前二義中以由此四 性是真實故,能令見者得不顛倒覺,覺者
諦智也。故知四法皆須審知。又轉法輪時 於一一諦皆生四行,謂眼、智、明、覺。今文語 略,故但云「覺」。故《婆沙》云:「諦是何義?答:審義是
諦義,實義、不顛倒義、不異義是諦義。」今文合 初兩義,審實不異故但三義,第二與論名同, 第三名者如云「苦我已知不復更知,如汝
所得與我不異」,餘例可知。
[0850c27] 次無生者又為 四:初得名,次「苦」下釋相,三「又無生」下結名, 四「聖諦」下指廣。初文者,從界內理以立名。
次釋中二:先釋,次引證。初文準《思益》等經, 如《思益》云:「無生四諦者,知苦無生,名苦聖 諦;知集無和合,名集聖諦;於畢竟滅中
無生,名滅聖諦;於一切法平等不二,名道 聖諦。」今云「苦無逼迫」者,對破三藏苦逼迫 相;餘文依經,但語略耳。次引證中言「習應
苦空」等者,《大論》三十七云:「習者隨般若波羅 蜜脩習,不息不休是名相應,譬如弟子隨 順師教,是名相應。」又如《大品》舍利子問菩
薩摩訶薩云何脩習與般若相應?論釋曰: 「舍利子知般若波羅蜜難可受持,恐行者 誤,故作是問。」《大品》「佛告舍利子,菩薩摩訶
薩習應色空、受想行識空,是名與般若相 應,乃至種智亦如是。」今釋四諦引彼中間 四諦一科,即通教義也。三結名中亦三:先略
結,次引證,三正結。由因生故而果得生,是 故生名從因而得,故今釋無生兼從因滅, 因本不生,況復果耶?故云「集道即空,空故不
生集道」。次引證者,四諦即本不生,故舉解 苦無苦,三例可知。三「是故」下結。四指廣者, 前生滅中已釋聖諦名及以次第,故今略指。
不指次第者,雖俱無生而不無次第,但 是文略;無量無作準此可知。
[0851a23] 次無量四諦者, 又為四:初得名,次「苦有」下釋相,三「大經」下引 證,四「是名」下結名。初從界外事以立名。又
無量之名從竪從橫具如後說。次文可見。 第三引證者,《大經》十二云:「善男子!知聖諦 智凡有二種:一者中智,二者上智。中智者,
聲聞緣覺,上智者,諸佛菩薩。善男子!知諸 陰苦,名為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悉是 諸苦,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
等義我於彼經竟不說之,知諸入為門亦 名為苦,知諸界為分,亦名為性亦名為苦, 知諸色壞相,知受覺相,知想取相,知行作 相,知識分別相 (已上苦諦)
。知愛因緣能生五陰 (餘如苦諦) ,知滅煩惱,是名中智,分別煩惱,不可 稱計,滅亦如是不可稱計 (餘如苦諦) 。知是道
相能滅煩惱,是名中智,分別道相無量無 邊,所離煩惱亦無量無邊 (廣如苦諦) 。」亦可分於中 智為二,聲聞屬藏,緣覺屬通;上智分二菩
薩屬別,諸佛屬圓。今從總說,且言分別,名 為上智,以屬於別。四結,如文。
[0851b13] 次無作者又 為四:初得名,次「以迷」下釋相,三「大經」下引 證,四「一實」下結名。初文者,從界外理以立
名,為對前三立當分義,故云界外理,理 實全指界內生死煩惱是也。次釋相中二: 先釋者,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即理性真智
菩提。何者是耶?界內見思是也。生死涅槃例 此可解。次「即事」下略結。煩惱生死是事,菩提 涅槃是中,無始時來任運而然,非久思、非
暫念,無有宰主,故云「無誰」。性本自然,故無 造作。是故此四,俱名無作。
[0851b23] 問:
[0851b23] 此即結名,何故 下文復更結名?
[0851b24] 答:
[0851b24] 此中為成無作相,故便 云「無作」,下文總結唯一諦,故名「無作」。
[0851b25] 次引 證中云「大經云世諦」等者,彼又約世諦即 第一義諦廣釋,釋世諦即苦集、第一義諦即 道滅,欲令眾生於苦集中而見道滅,故云
「即」耳。其實無有二法相即,故總結名中四 諦秖是一實,一實秖是三德四德,是故雖有 四名,四實無四,一尚無一云何四耶?故亦
不次而論次第。若釋名出體亦具當分、跨 節二義,四教審實理,四教種智覺同、教教主 轉,秖是一音之教,如前可知。
[0851c05] 次從「然」下廣 破古師,先依《勝鬘》重立無作四諦。彼勝鬘 師但以一滅為無作者,故知非圓。於中為
四:先重敘勝鬘師意,次敘達磨破,三「答」下 明勝鬘師救,四「今難」下今家判。初文為二: 先指彼所立,次「何者」下釋彼所立。初文者,
觀彼經意合從無作以立意旨,彼師別 指一滅歎釋是常是諦是依。釋中二:先釋 三,次釋一。次引達磨欝多羅難者又二:初
難、次結。初文難者,依彼經文道亦是常,何 故總判三為無常?言「如眾流入海」等者,以 道常故諸法皆常,如眾流入海同一鹹味。
次「那云」下結,彼判道等三皆是無常,道既是 常,故知餘二謬判。三勝鬘師救意者,若以 理為言四諦皆常,何但道諦前苦?「滅諦」下釋
滅是常,從「無始無作」下釋道是常,「說如來 法身」下釋集是常,言如來藏理本是法身是 故名常。說「苦諦隱」下釋苦諦是常,明如來
法身為陰所覆、理體是常。「二乘於四不顛倒 境不見不知」者,明二乘人非但不見亦乃 不知如來藏理,此是有量不知無量。「今
欲顯說」下明向雖說四諦是常,猶未顯現, 若顯說者灼然如前一常三無常。從「有對」 去次約顯說,苦集道三猶是無常,有對治
故,道是無常;障須除故,集是無常;身須 顯故,苦是無常,是故且說滅諦為常。四今 師難又為三:先斥;次從「當知」下今師結判,
乃是無量四諦之中,別指滅顯位在初地,名 為無作;三從「涅槃」下引《大經》證結。次判中 然前所列四四諦相,從淺至深是辨優劣,
未是灼然判其優劣。所以判者,今《法華經》 約此四諦,為是何教四諦所攝?故今此經獨 得稱妙,所以須此判麁妙來。若秖判四教
中圓,名之為妙,諸經皆有如是圓義,何不 稱妙?故須復更約部約味,方顯今經教圓 部圓。是故判中又分為二:先約四教判,次
約五味判,若不約教則不知教妙,若不約 味則不知部妙。下去一切判麁妙文悉皆 例此。初約四教判麁妙中教行證等,例下 乘妙,應約位判,四教並以外凡為教,內凡
為行,聖位為證。前之兩教但證真諦,是故 俱麁,別教若準上下諸文,應云證融教行 不融,以從初地證道同故。此之《玄》文凡判
別義,未開顯邊多順教道;今此亦然,教譚 中理是故名融,行證次第故名不融。若作 證同,應如前說,俱融是圓,是故稱妙。次約
五味中言「一破三」者,圓破通等。「二不入」者, 藏通不入中也。「二一雖入一教不融」者,於 圓別二教雖俱入中,別教不融。「熟蘇一破
二」者,圓破通別。「一入一」者,別入中也。「一不入 一」者,通鈍根也。「一雖入一教不融」者,重判別 也。
[0852a27] 次開麁者二:標、釋。釋者,若但判不開妙 是麁外之妙,待對宛然,諸不了者咸謂待麁 為妙,妙反成麁。如前引《中論》云:「若法為待
成,是法還成待。」故今開之無復所待,即彼 所待是能待故,能所名絕,待對體亡,故《中論》 云:「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是故須此一
門開前三教之麁及彼四味中麁。下去諸法, 例此可知。
[0852b05] 又欲開諸經,先敘諸經不開之 意,方顯今經開義異前。今文先敘諸經意, 次「如是」下正開。初文者,準例亦應通敘華嚴
方等二種四種,文無者略。於中二:先敘諸 經意,次重約教約理等判。今且敘二味四 經一論不同。初《大品》中云「一切法趣」本是圓
教三諦之文,今且離開以證三義。初即空文, 即是下色尚不可得文也。經文不次,故前釋 即空,後列二義以對三句。次引論文釋成
《大品》,然《中論》偈文本是三意,諸文義用以初 證藏。下文既云「已聞大乘十二因緣」,故知 偈文局在三教,故今依文且證三意,下文
自有兩品屬藏。「無量」等者,無量則從圓出 三,此下三經同醍醐味,經意具如諸餘所 說,《法華》可見。
[0852b19] 《涅槃》言「追」者,退也。却更分別 前諸味也。「泯」者,合會也。自法華已前諸經 皆泯,此意則順《法華》部也。至《大經》中更分
別者,為被末代,故《大經》中具斯二說。於中 又二:先列二品文意,次解釋。初如文,釋中 但釋追泯,於中又三:先列,次釋,三「如此」下
結意。釋中二:先釋,次料簡。釋中但釋初句, 次餘三句例初句中意,其理既即,故說不可 偏言。「那可偏作生生而說」者,此中意圓不偏
說,故名不可說。若《止觀》破法遍中明圓理無 說,故不可說;今為成教,從說便故,故知一 句皆具四句。次料簡中,「問:佛何故作偏解
耶」者,問意者義意既通佛於經中,何故但將 第二句而解初句?答意者,若解第二即是初 句,即解三四同於初句。次「或三種」下重判
權實。前已明諸經若開若合,今欲開顯,故 更重判多種權實,是權咸開皆令使妙。初 可說、不可說兩番可解。次從「或四皆可說為
麁」者,有言教故。「或四皆不可說為妙」者,契無 說理故。「或四可說有麁有妙」者,實語是虛語 故麁,如說而證故妙。「或四不可說有麁有妙」
者,契如實理故妙,起默然見故麁。「或四可 說非麁非妙」者,當教文字體非麁妙故。「或四 不可說非麁非妙」者,當教之理亦不當麁妙,
雖有妙及非麁非妙,猶屬相待有麁有妙。
[0852c15] 次從「如是等」下皆開其麁,令入今妙。於中 又二:先開,次借光宅義以顯成妙。言「四皆 不可說是位高」等者,既開權已,皆至究竟不
可說理,即與妙經廣高長同,故用所開次 第對之。準例諸科並應皆對廣高長義,但 此元是光宅立之,於此非急,故餘不論。句
句至極,故是「位高」。皆可說者,一句皆可作 四句說,故是「體廣」。亦可說亦不可說者,隨機 說故,故是「用長」。「觀心可知」者,觀心即空,故見
生無生;觀心即假,故見於無量;觀心即中, 故見於無作。一心三觀於一念心見四四 諦,前是廢權觀,後是開權觀。若論觀諦豈
無觀心?但上來諸說皆約教門若施若廢,今 辨觀心,則向所明居于一念,若境若智同 在一心,故須更明以顯妙行。
[0852c29] 次釋二諦,先 標列,次正釋,自四。四中初文者又二:先敘 他失,次辨今得。初文又三:先通明失,次別
顯失相,三「古今」下總結。二諦之名顯於餘教, 故一代所出其名最多,能詮既多所詮難曉, 故弘教者為茲諍生。「碩」大也。次「妙勝」下別明
失,中二:初明聖者往因,次「然執者」下近代凡 執。初文又三:初引經,次「二聖」下況斥,三「問」 下料簡釋妨。初文引《妙勝定經》,如《止觀》第
三記。次文可見。三釋妨中二重問答以辨 諍位,二聖在因何位生諍?故須從近以二 生為問。復重遮言,二生之前又亦不應墮
於惡道。答中二:先通指二生之前,次「又二生」 下別約教簡示。初意者,自始發心至此已 來皆名為前,何必近惡道出即至二生。次文
中言「爾前」者,齊初僧祇初皆名爾前,故容 有墮,以此菩薩至第三僧祇始離五 障 方 乃不墮,何必第三阿僧祇末始惡道出?次問
答中先問中引《金光明》者,難後三教無墮 落者,何故十地猶有虎狼等畏?後之三教並 有十地,故以為難。畏故具惑,具惑故墮,何
故云無墮落惡道?故引彼經第四為難。彼 〈金勝陀羅尼品〉十方諸佛同時說十番陀羅 尼以護十地,如護初地云:「若有善男子
得陀羅尼,名依功德力,是過去諸佛所說, 若誦持者永離師子虎狼等怖。」乃至第十地, 亦各有陀羅尼等。彼經十地既為虎狼所
害,那言三教無墮落耶?答意者亦二:先通 答、次別答。初文者,意引《大經》二十云:「菩薩 雖見是身無量過患具足充滿,為欲受持
《涅槃經》,故猶好將護不令乏少,觀於惡象 及惡知識等無有二。何以故?壞法身故。菩 薩於惡象等心無恐怖,於惡知識生怖畏
心。何以故?是惡象等唯能壞身不能壞心, 惡知識者二俱壞故。若惡象者唯壞一身,惡 知識者壞無量身無量善心,臭身淨身肉身
法身亦爾。為惡象殺,不至三趣,為惡友殺, 必至三趣。」《大經》文意既是生身菩薩,此父母 身不免狼害,非謂有害必墮惡道。章安
云:諸惡獸等但是惡緣,不能生人惡心;惡知 識者甘譚詐媚巧言令色牽人作惡,以作 惡故破人善心,名之為殺,即墮地獄。煩惱 斷者不為所牽,故不墮獄。
[0853b13] 次「然圓教」下約 教酬向十地之難。言「餘教肉身」等者,別教 既無一生之中得入十地,則不得云十地
猶有虎狼等畏,但約觀解十地猶為一品 無明虎狼所害;通教教門十地無惑,故無 觀解虎狼之義,若九地已前亦可通用,若作
廢權通教,十地由為界外無明狼害。又復遮 云「於理則通」等者,遮於通別雖有十地觀解 之義,於事不通,故應復初圓教申難。
[0853b21] 次 「然執者」下約近世凡執又三:初執佛果不 同,次執世諦不同,次執破立不同。初文者,
「佛果出二諦外」等,如《止觀》第三記。次文者,「梁 世執世諦不同」者,初師云「皆有」者,如云瓶即 是名,項細腹麁以銅為體,盛持盥洗以之為
用。次師云「無體」者,名用如前,體無自性。若 言項細腹麁是瓶體者,人應是瓶;若銅為 體,鈴應是瓶。第三師云「無體用」者,有名無
體,如前所說。若言盛持盥洗是瓶用者,盆 應是瓶,及不假手。又遍銅無瓶,瓶體尚無, 誰為瓶用?體用雖無,世諦立名,名不可廢,
是故更無第四師計。第三文者,破古來二十 三家明二諦義,如《止觀》第三記,文在梁昭明 集。三總結中,「古」即聖者往因及梁世已前,「今
即」陳世諸德。次「今謂」下今家正判,復為融通, 使古今諸釋咸屬隨情。於中又四:初總明 立意,次「略有」下列三,三「隨情」下解釋,四「若解」
下結。初中根欲,如《止觀》十力中釋。次意,如文。 第三釋中云「隨情」等者,如《止觀》第三記。初 釋隨情又五:初略明所以,次引教示相,三
「如順」下譬執教之失,四「眾師」下重斥,五「若二 十三家」下去取。初如文。次文云「世第一法有 無量種」者,亦約多人,如下智妙中說,一人
無,多人有,既可分為二品,亦可分為無量 品,「際真尚爾」者,舉世第一,況前三位。自世 第一已前皆屬隨情,如世第一隣近於真,
尚有多品,況復忍位乃至停心,故隨情多。 次釋隨情智中為四:初立相,次「如五百」下 引事,三「經云」下復引教證,四「如此」下結。合
前文隨情及後文隨智,相對得為一種二諦, 故有此意來也。若不爾者,經有此文,判屬 何釋?五百身因,如《止觀》第二記。三引證者,
合世人心所見二諦為一世諦,合出世人 所見二諦為第一義諦,共為一番二諦也。 結文,可見。
◎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