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ofa Lianhua Jing Xuan Yi 妙法蓮華經玄義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十上天台智者大師說
[0800a19] 大章第五、釋教相者,若弘餘經,不明教相, 於義無傷;若弘《法華》,不明教者,文義有 闕。但聖意幽隱,教法彌難。前代諸師,或祖承
名匠,或思出神衿,雖阡陌縱橫,莫知孰是。 然義不雙立、理無兩存,若深有所以,復與 修多羅合者,錄而用之;無文無義,不可信
受。南岳大師心有所證,又勘同經論,聿遵 佛語,天台師述而從用,略明教為五:一、大 意。二、出異。三、明難。四、去取。五、判教。
[0800a27] 大意者, 佛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說餘經典,各赴 緣取益。至如《華嚴》,初逗圓別之機,高山先
照,直明次第、不次第,修行住上、地上之功德, 不辨如來說頓之意。若說四《阿含》,《增一》明 人天因果,《中》明真寂深義,《雜》明諸禪定,《長》
破外道,而通說無常,知苦斷集證滅修 道,不明如來曲巧施小之意。若諸方等折 小彈偏,歎大褒圓,慈悲行願,事理殊絕,不明
並對訶讚之意。若《般若》論通,則三人同入; 論別,則菩薩獨進,廣歷陰入,盡淨虛融,亦 不明共別之意。若《涅槃》在後,略斥三修,
粗點五味,亦不委說如來置教,原始結要之 終。凡此諸經皆是逗會他意,令他得益,不 譚佛意,意趣何之?
[0800b12] 今經不爾,絓是法門網 目,大小觀法,十力無畏,種種規矩,皆所不 論,為前經已說故;但論如來布教之元始,
中間取與漸頓適時,大事因緣,究竟終訖,說 教之綱格,大化之筌罤。其宿殖淳厚者,初即 頓與,直明菩薩位行功德,言不涉小。文云:
「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 其不堪者,隱其無量神德,以貧所樂法方 便附近,語令勤作。文云:「我若讚佛乘,眾生
沒在苦。」如此之人,應以此法漸入佛慧。 既得道已,宜須彈斥,即如方等,以大破小。 文云:「苦切責之已,示以所繫珠。」若宜兼通,
半滿洮汰,如《大品》遣蕩相著,會其宗途。文 云:「將導眾人欲過嶮道。」過此難已,定之 以子父,付之以家業,拂之以權迹,顯之 以實本。
[0800b27] 當知此經,唯論如來設教大綱,不 委微細綱目。譬如算者,初下後除,紀定大 數,不存斗斛。故《無量義》云:「無量義者,從一
法生。」則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此譬下算。 若收無量以入一、會三而歸大者,此譬除 算,唯記大數焉。如是等意皆法身地寂而
常照,非始道樹逗大逗小。佛智照機其來 久矣。文云:「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此 照大久矣。文云:「殷勤稱歎方便」,此照小久
矣。文云:「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此照會 小歸大久矣!〈信解品〉云:「踞師子床,見子便 識」,此語初鑒大機久矣!「於牕牖中,遙見其
子」者,此鑒小機久矣!「密遣二人,方便附近, 語令勤作」,此鑒須開三久矣!「心相體信,入 出無難」,此鑒調斥久矣!「領知眾物」,此鑒洮
汰久矣。「後付家業」,此鑒教行等久矣!
[0800c13] 當知 佛意深遠,彌勒不識所為因緣,況下地二乘 凡夫等耶!文云:「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又,已今當說,最為難信難解。前經是已說,隨 他意,彼不明此意,故易信易解。《無量義》是 今說,亦是隨他意,亦易信易解。《涅槃》是當
說,先已聞故,亦易信易解。將說此教,疑請 重疊,具如迹本二文。受請說時,秖是說於教 意,教意是佛意,佛意即是佛智,佛智至深,是
故三止四請。如此艱難,比於餘經,餘經則 易。
[0800c23] 若始坐道場,梵王初請,直言請法,亦無 疑網。往復殷勤,說諸方等,觀文可知。說《大 品》時,猶酬梵請。唯《華嚴》中,請金剛藏,可為
連類。而人師偏著,謂加於法華。言小乘致 請,不及菩薩,此見一邊耳。身子騰眾心 云:「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求佛諸菩薩,大
數有八萬,欲聞具足道」,何獨是一小乘?又 彌勒闔眾,求決文殊與解脫月、金剛藏,若 為有異?
[0801a02] 又本門中,菩薩請佛說於佛法, 豈比菩薩請菩薩說菩薩法耶?若就此意, 有加於彼。若彼列眾,十方雲集,皆是盧舍那
佛宿世知識;此經雲集,地涌菩薩皆從釋 尊發心,是我所化,此一往則齊而不無疎 密。又彼明十方佛說《華嚴》被加者,同名法
慧、金剛藏等,不言彼佛是舍那分身;今明 三變土田,一方各四百萬億那由他土,滿中 諸佛,悉是釋尊分身,此意異彼。
[0801a10] 彼以《華嚴》 為勝薳,復出一兩句,非故興毀;若較其優 劣,恐成失旨。但此《法華》開權顯本,前後二
文疑多請倍,不比餘經,秖為深論佛教、妙 說聖心,近會圓因、遠申本果,所以疑請不 已。若能精知教相,則識如來權實二智也。 教意甚深,其略如是。
[0801a17] ○二出異解者,即為十意:所謂南三、北七。
[0801a18] 南北地通用三種教相:一、頓。二、漸。三、不定。《華 嚴》為化菩薩,如日照高山,名為頓教。三藏
為化小乘,先教半字,故名有相教。十二年 後,為大乘人,說五時般若,乃至常住,名無 相教。此等俱為漸教也。別有一經,非頓漸
攝,而明佛性常住,《勝鬘》、《光明》等是也,此名 偏方不定教,此之三意通途共用也。
[0801a24] 一者、虎 丘山岌師,述頓與不定,不殊前舊。漸更為 三:十二年前明三藏,見有得道,名有相教; 十二年後齊至法華,明見空得道,名無相
教;最後雙林,明一切眾生佛性、闡提作佛, 明常住教也。
[0801a29] 二者、宗愛法師,頓與不定同 前,就漸更判四時教,即莊嚴旻師所用。三 時不異前,更於無相後、常住之前,指法華
會三歸一,萬善悉向菩提,名同歸教也。
[0801b03] 三 者、定林柔、次二師,及道場觀法師,明頓與 不定同前,更判漸為五時教,即開善光宅 所用也。四時不異前,更約無相之後、同歸
之前,指《淨名》、《思益》諸方等經,為褒貶抑揚 教。
[0801b08] 四者、北地師亦作五時教,而取提謂波 利為人天教,合《淨名》、《般若》為無相教,餘三 不異南方。
[0801b10] 五者、菩提流支明半滿教,十二 年前皆是半字教,十二年後皆是滿字教。
[0801b11] 六 者、佛馱三藏、學士光統所辨四宗判教:一、 因緣宗,指毘曇六因四緣;二、假名宗,指《成
論》三假;三、誑相宗,指《大品》、三論;四、常宗,指 《涅槃》、《華嚴》等,常住佛性,本有湛然也。
[0801b15] 七者、有 師開五宗教,四義不異前,更指《華嚴》為法 界宗,即護身自軌大乘所用也。
[0801b17] 八者、有人稱 光統云:四宗有所不收,更開六宗:指《法 華》萬善同歸,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名為
真宗。《大集》染淨俱融,法界圓普,名為圓宗。餘 四宗如前,即是耆闍凜師所用。
[0801b21] 九者、北地 禪師,明二種大乘教:一、有相大乘。二、無相 大乘。有相者,如《華嚴》、《瓔珞》、《大品》等,說階級
十地功德行相也。無相者,如《楞伽》、《思益》,真法 無詮次,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也。
[0801b25] 十者、北地禪 師,非四宗、五宗、六宗、二相、半滿等教,但一佛 乘,無二亦無三,一音說法,隨類異解。諸佛
常行一乘,眾生見三,但是一音教也。出異 解竟。
[0801c01] ○三明難者,先難南地五時,其義不成,餘 四時、三時,例壞也。若言十二年前名有相教 者,成實論師,自誣己論。論云:「我今正欲明
三藏中實義。」實義者,所謂空,是空非無相 耶?三藏非十二年前耶?又《阿含》中說:「是 老死,誰老死,二皆邪見;無是老死即法空,
無誰老死即生空。」三藏經中自說二空,二 空豈非無相?又《釋論》云:「三藏中明法空為 大空。」摩訶衍中明十方空為大空。即以法
空為大空,即大無相。又成道六年,即說《殃 掘摩羅經》,明空最切,此非無相,誰是無相 耶 (云云) ?又《大論》云:「從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說
般若。」般若即空慧也。
[0801c13] 復次,十二年前名有相 教,為得道?為不得道?若得道則乖《成論》。論 師云:有相四諦是調心方便,實不得道;須
見空平乃能得道。既言有相,那忽得道?若 不得道,用此教為?又拘隣如五人,最初於 佛法,寂然無聲字,獲真實知見。最初之言,
豈非十二年前得道耶?又若得道,教同無 相;若不得道,教同邪說。又若得道,得何等 道?若見空得道,還同無相;若不見空得
道,亦同九十五種,非得佛道。有相之教,具 有二過 (云云) 。
[0801c23] 二、難十二年後名無相教,明 空蕩相,未明佛性常住,猶是無常。八十年 佛,亦不會三歸一,亦無彈訶褒貶者,此不
可解。若言無相,何意不蕩無常?猶有無 常,何謂無相?若言不明佛性法身常住 者,共般若可非佛性法身常等;不共般若,
云何非佛性耶?《大經》云:「佛性有五種名,亦 名首楞嚴,亦名般若。」般若乃是佛性之異 名,何得言非?彼即救言:經稱佛性,亦名般
若者,是三德之般若,何關無相之般若。若 爾者,《涅槃》第八何意云:「如我先於摩訶般若 中說,我與無我,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
實性,實性之性,即是佛性。如此遙指,明文灼 然,何意言非?又《涅槃》佛性,秖是法性常住,不 可變易。《般若》明實相實際,不來不去,即是
佛無生法,無生法即是佛。二義何異?故知法 性實相,即是正因佛性;般若觀照,即是了因 佛性;五度功德資發般若,即是緣因佛性。此
三般若,與涅槃三佛性,復何異耶?《金剛般若 論》云:「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於餘名生 因,於實名了因。實相了因能趣菩提,豈非
佛性?但名異義同,如前分別,何得聞釋提 婆那民,謂非帝釋?其謬類此。若言無常,八 十年佛說,非佛性常住者,《涅槃》亦云:「八十
年佛背痛有疾,於娑羅入滅。」那忽譚常辨 性 (云云) ?《釋論》云:「佛有生身、法身」,生身同人 法,有寒熱病患,馬麥乞乳;法性身佛,光明無
邊,色像無邊。尊特之身,猶如虛空,為法性身 菩薩說法,聽法之眾尚非生死身,何況佛 耶。《釋論》云:「又生身佛壽則有量,法身佛壽則
無量」,豈可以無常八十年加於法身耶?小 乘中云:法身尚其不滅,如均提沙彌憂惱。 佛問:汝和尚戒身滅不?答言:不。乃至解脫知
見滅不?答言:不。何況般若法身而言無常!若 言般若無會三者,何故〈問住品〉云:「諸天子 今未發三菩提心者,應當發。若入聲聞正
位,是人不能發三菩提心,何以故?與生死 作障隔故。是人若發三菩提心者,我亦隨 喜。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我終不斷其
功德。」若聲聞不求上法,何所隨喜?既隨喜 上法,即是會三。若言般若無彈訶者,《大品》 云:「二乘智慧猶如螢火,菩薩一日學智慧,
如日照四天下。」又十三卷云:「譬如狗,不從 大家求食,反從作務者索。當來世,善男女 人棄深般若,而攀枝葉,取聲聞辟支佛所
應行經。」又云:「見像觀跡,皆名不黠。」豈有彈 訶更劇於此,謂無褒貶耶?若言般若是第 二時教,引諸天子白佛云:「見第二法輪轉」
者,何經不見第二,而獨言般若?《淨名》云:「始 坐道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乃至說 法不有亦不無。」兩說相對,亦應是第二法
輪轉。《法華》亦云:「昔於波羅柰轉四諦法輪, 今復更轉最上之法輪。」《涅槃》又云:「昔於波羅 柰初轉法輪,八萬天人得須陀洹果,今於
此間拘尸那城轉法輪時,八十萬億人得 不退轉。」經經皆有此旨,亦應併是第二,何 獨《般若》耶?若言十二年後明無相者,何得
二夜常說般若?故知無相之過亦甚眾多 (云 云) 。
[0802b23] 次難褒貶教是第三時。雖七百阿僧祇, 猶是無常,不明常住,直是彈訶褒揚而已。 今問:說般若時,諸大弟子皆轉教說法,雖
不悕取,咸以具知菩薩法門,何得被訶?茫 然不識是何言,不知以何答,故知褒貶不 應在般若之後,非第三時也。又彌勒等亦
被屈折,何但聲聞。若言七百阿僧祇者,此 亦不然。其文自說佛身無為,不墮諸數,金 剛之體,何疾何惱?為度眾生,現斯事耳!文
辨金剛,而人判七百;《涅槃》亦辨金剛,那忽 常住?又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又不思議 解脫有三種:真性、實慧、方便,即是三佛性義。
且復塵勞之儔是如來種,豈非正因佛性;不 斷癡愛起諸明脫,明即了因性,脫即緣因 性。三義宛然,判是無常;涅槃三種佛性,何 得是常耶?
[0802c09] 次難第四時同歸教,正是收束 萬善,入於一乘,不明佛性,神通延壽,前過 恒沙,後倍上數,亦不明常。此不應爾。《法
華》明一種性相,一地所生,其所說法,皆悉到 於一切智地,命章即云:「開示悟入佛之知 見。」《華嚴》明佛智慧,猶帶菩薩智慧,菩薩智
慧如爪上土,如來智慧如十方土。《法華》純 說佛之智慧如十方土,而非常者,《華嚴》爪 上土,云何明常住?又《華嚴》始坐道場,初成
正覺,成佛太近。《法華》明成佛久遠,中間今日 皆是迹耳。迹中所說而言是常,本地之教豈 不明常?又《無量義經》云:「說華嚴海空歷劫
修行,未曾宣說如是甚深無量義經。」甚深 《無量義經》已自甚深,甚深之經為《法華》弄引, 豈不明常?若言常住語少者,如天子一語,
可非勅耶?文云:「世間相常住」,又云:「無量阿 僧祇劫,壽命無量,常住不滅。」伽耶城壽命及 數數示現等,是應佛壽命;阿僧祇壽命無量
者,是報佛壽命;常住不滅者,是法佛壽命也。 三佛宛然,常住義足。《法華論》云:示現三種菩 提:一者、應化佛菩提:隨所應見而為示現,
謂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道場得 三菩提也。二、報佛菩提:謂十地滿足得常 涅槃。文云:「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
億那由他劫也。」三、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 涅槃,常清淨不變。文云:「如來如實知見三 界之相……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謂眾生界即
涅槃界;不離眾生界,即如來藏。又云:「我不 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即正因佛性。 又云:「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即了因佛性。又
云:「佛種從緣起」,即緣因佛性。《法華論》亦明三 種佛性。論云:唯佛如來證大菩提,究竟滿 足一切智慧,故名大。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
等皆當作佛」者,示諸眾生皆有佛性也。經 論明據,云何言無?又《涅槃》云:「是經出世,如 彼果實,多所利益安樂一切,能令眾生見
如來性,如法華中八千聲聞得受記莂,成 大果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若八千聲 聞於《法華》中不見佛性,《涅槃》不應懸指,
明文信驗,何勞苟執?又《涅槃》二十五云:「究竟 畢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為佛 性。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
切眾生悉有一乘。」故今經是一乘之教,與 涅槃玄會。且《涅槃》猶帶三乘得道,此經純一 無雜;《涅槃》更不發迹,此經顯本義彰。處處
唱生,處處現滅,未來常住,三世益物,人眾 見燒,我土不毀,豈是神通延壽有滅盡耶? 破神通延壽義 (云云) 。
[0803a27] 難第五時教,雙林常住, 眾生佛性,闡提作佛者,問成論師,依二諦解 義,第五時教為二諦攝不?若二諦攝,與諸
教同,前教二諦猶是無常,雙林二諦何得 是常?若雙林不出二諦,能照別理,破別惑, 得是常者;前教所明二諦,亦照別理,破別
惑,那忽無常?眾生佛性,闡提作佛,例如此 難。故知明理不異前時,據何為常住耶?
[0803b06] 難頓教者,例此可解。實既是同,據何為頓? 權雖別異,不應從事判大小,則大顛倒 (云 云) 。
[0803b08] 次難偏方不定教,謂非次第,別為一緣, 如《金光》、《勝鬘》、《楞伽》、《殃掘》之流也。問:《殃掘》之經,
六年所說,列次第眾,委悉餘經,彈斥明常, 分明餘教,釋梵四王及十弟子,乃至文殊,皆 被訶斥,同聞宛然,應入次第,而今判作偏
方。《淨名》亦是彈訶,那得引為次第?又《淨名》 所訶,事在往昔,追述前語,以辭不堪。當 知十二年前已應被訶,與《殃掘》同。若殃掘
偏方,則《淨名》非次。若謂《殃掘》明常,別為一 緣者,《淨名》云:「塵勞之儔是如來種」,何得是 次第之說 (云云) ?
[0803b18] 次難其依《涅槃》五味判五時 教。用從牛出乳,譬三藏十二年前有相教; 從乳出酪,譬十二年後般若無相教;從酪
出生蘇,譬方等褒貶教;從生蘇出熟蘇, 譬萬善同歸法華教;從熟蘇出醍醐,譬涅 槃常住教。此現見乖文義理、顛倒相生,殊不
次第。何者?經云:「從牛出乳」,譬初從佛出十 二部經,云何以十二部對於九部有相教 耶?一者、有相教無十二部。二者、有相教非佛 初說,故不應以此為對
(云云) 。彼即救云:小 乘亦有十二部。引文證云:雪山忍草,牛若食 者,即出醍醐。更有異草,牛若食者,不出醍 醐,故知大小通有十二部,但有佛性無佛性
之異耳!今問:縱令通有十二部者,何故不 取明佛性之十二部為乳教耶?大經第七 云:「九部不明佛性,是人無罪。如言大海,唯
有七寶,無有八寶,是人無罪。」例此而言, 若十二部無佛性者,是人得罪。既言具十 二部,何意不明佛性即墮得罪之句,豈會 無罪十二部耶?
[0803c08] 若言從十二部出修多羅, 修多羅對無相般若教者,脩多羅則通一切 有相無相,五時皆名脩多羅,何以獨對無相
般若?解云:般若中有直說義,復是第二時,故 以對之。若言直說應是脩多羅者,般若中 有譬說、因緣說、授記說、論義說,那得獨是直
說耶?般若兼具眾說、以脩多羅為名者、餘 經亦直說、何不對脩多羅?若言第二時者, 何經非第二時,已如前難。從修多羅出方
等經,用對褒貶淨名等教者,《淨名》不應在 《大品》之後,已如前破 (云云) 。從方等出般若, 用對法華者,經文自云般若,而曲辨為法
華,迴經文就義,最為無意。《涅槃》云:「八千 聲聞於法華受記」,不道般若受記,那得 喚法華為般若?乖文失旨,不成次第也。
從般若出大涅槃,彼即解云:從法華出大 涅槃。此亦不會經文,譬如很子,又似 [仁-二+戾] 羊 (云云) 。
[0803c25] 五時之失,其過如是,其四時、三時,無勞 更難,南方教相,不可復依也。今更難用三 時義家云:十二年後訖至法華,同名無相教
者,法華會三,般若亦應歸一。若不爾者,云 何同是無相?四時亦例爾。
[0803c29] 次難北地五時義。 若言《提謂》說五戒十善者,彼經但明五戒 不明十善,唯是人教,則非天教。縱以此為
人天教者,諸經皆明戒善,亦應是人天教 耶?又彼經云:「五戒為諸佛之母,欲求佛道 讀是經,欲求阿羅漢讀是經。」又云:「欲得
不死地,當佩長生之符,服不死之藥,持長 樂之印。」長生符者,即三乘法是。長樂印者,即 泥洹道是。云何獨言是人天教耶?又云:五
戒天地之根、眾靈之源,天持之和陰陽,地持 之萬物生,萬物之母,萬神之父,大道之元,泥 洹之本。又四事本,五陰、六衰本,四事即四大,
四事本淨,五陰本淨,六衰本淨,如此等意,窮 元極妙之說,云何獨是人天教耶?又提謂長 者得不起法忍,三百人得信忍,二百人得
須陀洹,四天王得柔順法忍,龍王得信根, 阿須輪眾皆發無上正真道意,觀此得道,豈 是人天教耶?復次,《釋論》結集法藏,初從波羅
奈至泥洹夕,凡所說小乘法,結為三法藏; 從初生至雙樹,凡說大乘,結為摩訶衍藏; 奈苑之前,不預小乘攝。何者?爾時未有僧
寶,故不應用《提謂》為初教也。若言《提謂》 是祕密教、一音異解者,不應在顯露之初。 餘四時同南家,已如前破 (云云) 。
[0804a23] 次難流支半 滿義。從初鹿苑三藏皆明半義,從般若已 去訖至涅槃,皆明滿者,此不應然。從得道
夜,常說般若,鹿苑已來,何曾不滿?如提謂 時,無量天人得無生忍。成道六年已,說《殃掘 摩羅》。《涅槃》云:「我初成道,恒沙菩薩來問是義。
如汝無異。」當知鹿苑,不應純半。從般若 已去諸經皆滿者,《釋論》云:「般若非祕密教,以 付阿難;法華是祕密教,付諸菩薩。」若同是滿
教,何得一祕一不祕?又,若皆是滿,應同會 三。又,若同是滿,生、熟二蘇應同是醍醐,醍 醐應同是生、熟蘇。能譬之味既差別不同,所 譬之法豈併是滿
(云云) ?
[0804b06] 次難四宗者,謂因緣 宗,指阿毘曇六因四緣。若爾,《成論》亦明三 因四緣,一切諸法皆為因緣所成,因緣語通,
何獨在毘曇?又因緣宗異假名宗,故《成論》 云:「見有四諦,是調心法,不能得道。」既立因 緣宗,得何等道?若得小乘道,則與假名宗
同,何須別立?若得大乘道,即與圓常等同, 何須別立?今別以為宗,應別判一道 (云云) 。
[0804b14] 次難假名宗者,指《成實論》觀三假浮虛,乃 是世諦事法,非彼論宗。彼論見空得道,應 用空為宗。又《釋論》明三藏中空門,無假名
門,若指彼義,應用彼宗,既別立名,則非見 空得道 (云云) 。
[0804b18] 次難不真宗,此指《大品》十喻, 為不真誑相者。龍樹彈方廣云:「取佛十喻, 說一切如幻如化,無生無滅,失般若意,與
外道同。」云何拾他被彈之義,立不真經?若 謂文明幻化,不辨佛性常住為不真者, 此則不然。經明佛性常住,已如前說,何但
此經明幻化耶?《華嚴》亦云:「如化忍、如夢忍。」 「心如工幻師」等,種種譬喻。《涅槃》亦云:「諸法如 幻化,佛於中不著」,絓是諸經皆明幻化,亦
應是不真宗。若諸經幻化,非不真宗,何獨《大 品》苦為誑相?
[0804b28] 又難常宗指於《涅槃》,《涅槃》之經 何但明常,亦明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雙 用,具足八術,云何單取常用為宗?何不
取無常用為宗?單輪隻翼,不能飛運 (云云) 。
[0804c03] 彼云誑相不真宗即是通教,常宗秖是真宗, 即是通宗者,宗則通真、不真,不真何意沒宗 而用教?真宗何意無教而立宗?宗若無教,
何得知真?真宗若沒宗有教,則同名通教。 若俱沒教留宗,則同名通宗。若俱安教,則 同名通宗教。若留不真真,則名通不真宗。
教通真宗,教通不真宗,可為三乘通脩,通 真宗亦應三乘通脩也。若言此通是融通之 通者,通教亦是通真之真也。此則兩名混同,
義無別也。彼引《楞伽經》云:「說通教童蒙,宗 通教菩薩」,故以真宗為通宗也。若爾,是則 因緣、假名不真,皆是童蒙,不應悉立宗也。
覆却並決,四宗名義,甚不便也。
[0804c15] 次難五宗 者,難四宗如前。若言《華嚴》為法界宗,異 《大涅槃》,《涅槃》非法界,但名常宗。《大經》云:「大
般涅槃是諸佛法界」,若為劣謝《華嚴》耶?若 常非法界,法界非常,法界非常應有生滅, 常非法界攝法不盡,此皆不可然也。《大品》
云:「不見一法出法性外」者,法性即是法界。 又云:「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豈非法界之 說?而獨言華嚴是法界,異於《涅槃》、《大品》耶?
[0804c24] 次難六宗者,四宗如前難。今問:真、常兩宗, 真、常若同,何故開兩?真、常若異,俱非妙法。
何者?真若非常,真則生滅;常若非真,常則虛 偽。又真若非常,與前三宗何異?若常非真, 即有破壞法。
[0804c28] 次難圓宗,若言《大集》染淨圓 融,異於《涅槃》、《華嚴》者,此亦不然。《大品》云:
「即色是空,非色滅空。」《釋論》解云:「色是生死, 空是涅槃,生死際,涅槃際,一而無二。」此豈 非染淨俱融?又云:「一切趣色欲,趣瞋、趣
癡、諸見等。」豈非俱融之相。《淨名》云:「一切塵 勞是如來種。不斷癡愛,起諸明脫,行於非 道,通達佛道」,此圓融何異《大集》 (云云) 。
[0805a06] 此六 宗五宗皆倚傍四宗而開,但四宗無文,或 言出《頂王經》,經云:「初說因緣諸法空,次教 諸子一乘常住法。」諸法空者,不應是假名
宗也。一乘常住者,不應是通教誑相也。或 言經不度也。四宗既爾,五宗、六宗約四開 立,皆難信用也。
[0805a12] 次難有相無相大乘教者, 相無相不應單說。何者?本約真論俗,還約 俗論真,一切智人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華
嚴》雖論十地,何曾不約法身?《楞伽》、《思益》雖 復論空,何曾不說無生忍?若純用有相,相 則無體,教何所詮?亦不得道。若純用無相,
無相真寂,絕言離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則 非復是教,云何可說?若言是教,教即是相, 何謂無相?《大品》須菩提問云:若諸法畢竟無
所有,云何說有一地乃至十地?佛答云:以 諸法畢竟無所有故,則有菩薩初地至十 地,若諸法有決定性者,則無一地乃至十 地。故知二種大乘,別說乖經
(云云) 。
[0805a24] 次難一音 教者,但言一大乘無三差別者,秖是實智, 不見權智。若但大乘者,《法華》何故云:「我若
讚佛乘,眾生沒在苦,破法不信故,墜於三 惡道,尋時思方便,諸佛皆歡喜。」故知非獨 一大乘教。若純是一乘,亦應純長者身,既有
垢衣之體,亦有大小教異,那得混判一音, 失於方便?若言佛常說一乘,眾生見三者, 此則眾生能化,佛是所化。佛既是能化,應能
說三乘,何得用一乘?若言《法華》純一,可 爾。《華嚴》五天往反,亦為鈍根菩薩開別方 便,況餘經耶?故知一音之教,但有一大車,無
有僕從方便侍衛,但有智慧波羅蜜,無方 便波羅蜜 (云云) 。
[0805b09] ○四研詳去取者,覈實故言研,覈權故言 詳,適法相故言去取。
[0805b10] 若五時明教,得五味 方便之文,而失一道真實之意。雖得其文, 配對失旨,其文通用,其對宜休。
[0805b12] 若言十二 年前明有相教,此得小乘一門而失三門。 何者?三藏有四門得道,或見有得道,如阿 毘曇;或見空得道,如成實;或見亦有亦空
得道,如昆勒;或見非空非有得道,如車 匿。故知泥洹真法寶,眾生各以種種門入, 若欲舉一標四,應總言三藏,若欲廣明,
備立四種,何意偏存有相,失沒三耶?疑 誤後生,空有成諍。若三藏中菩薩,須廣學 四門,通諸方便,後得佛時,名正遍知。若但
標有相之教,唯得見有得道一門聲聞,全 失三門,入泥洹路,則於小乘義闕。若但有 相,秖偏知一門,不解三門,非正遍知,於菩
薩義闕。其闕則眾,故須棄;其得則寡,唯存 一。
[0805b26] 若十二年後明無相,無相者,此得共般 若,失不共般若。共般若有四門:如幻如化 即有門,幻化即無是空門,幻化有而不有是
亦空亦有門,雙非幻化即非空非有門。若 言般若無相者,秖得共般若一空門,全失 三門,亦失七門。尚不是因中正遍知,況果 上正遍知。其失則去,其得則取
(云云) 。
[0805c03] 若言第 三時,抑挫聲聞褒揚菩薩,此得斥小一種 聲聞,全失七種聲聞;得顯大一意,全不得 折挫諸偏菩薩,褒揚極圓菩薩;亦不得折
挫諸權菩薩,褒揚於實菩薩。又不識偏、圓、 權、實四門,所得處少,不得處多。
[0805c08] 若言第四 時同歸之教,唯得萬善同歸一乘之名,不得 萬善同歸一乘之所。所者,即佛性。同歸常住
等也。秖得會三歸一,不得會五歸一,不得 會七歸一;唯得歸於一,不得歸佛性常住, 有如此等失 (云云) 。
[0805c13] 第五時,若依二諦論常 住,則非常住;若不依二諦,無所間然。彼 雖明常,全失非常非無常,雙用常無常,
唯得四術之一,永失七術,復不得其正體 (云云) 。
[0805c17] 四時教,三時教,無文可依,無實可據, 進退無所可取 (云云) 。
[0805c18] 北地五時亦無文據,又 失實意,其間去取,類前可知。半滿教得實 意,失方便意。四宗教失五味方便意,又失
實意。五宗、六宗例如此。二種大乘教,權實乖 離,父母乖離,導師云何得生?權若離實,無 實相印,是魔所說。實若離權,不可說示。一
音教得實失權,鰥夫寡婦,不成生活,永無 子孫。
[0805c25] 眾家解教,種種不同,皆是當世之師,各 各自謂有於深致。時既流播,義亦添雜,晚 賢情執,苟諍紛紜,所以上來研難,次論去取,
略知大意 (云云) 。
[0805c28] 若除其病,如上所說,若不 除法,用之則異。云何用異?有相則具用四 門;無相則用共不共八門。褒貶則用貶小
褒大,貶偏褒圓,貶權褒實。同歸則用同 歸一乘,常住佛性,究竟圓趣。常住則用非 常、非無常,雙用常無常,二鳥俱遊,八術具
足。用五味則次第如文,在下當說。用提謂 波利,亦不止是人天之乘。用半滿則有五 句:滿、開滿立半、破半明滿、帶半明滿、廢
半明滿。用因緣、假名,則為三藏兩門耳。 用誑相,是通教一門耳。用真秖是常,常秖 是真。法界不獨在《華嚴》;圓宗不偏指《大集》。
用有相無相者,約有相明無相,約無相 明有相,二不相離。用一音者,有慧方便 解,有方便慧解。設取其名,用義永異 (云云) 。
[0806a14] ○五、判教相者,即為六:一、舉大綱。二、引三 文證。三、五味半滿相成。四、明合不合。五、通 別料簡。六、增數明教。
[0806a16] 一、大綱三種:一、頓。二、 漸。三、不定。此三名同舊,義異也 (云云) 。今釋此 三教各作二解:一、約教門解。二、約觀門
解。教門為信行人,又成聞義;觀門為法行 人,又成慧義。聞慧具足,如人有目,日光明 照,見種種色,具如《釋論》偈 (云云) 。
[0806a21] 先約教者, 若《華嚴》七處八會之說,譬如「日出先照高 山」。《淨名》中「唯嗅薝蔔」。《大品》中說「不共般若」。
《法華》云:「但說無上道」,又:「始見我身,聞我所 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若遇眾生,盡教佛 道。」《涅槃》二十七云:「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
若食者,即得醍醐。」又云:「我初成佛,恒沙菩 薩來問是義,如汝無異。」諸大乘經如此意 義類例,皆名頓教相也,非頓教部也。
[0806a29] 二、漸 教相者,如《涅槃》十三云:「從佛出十二部經, 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 經,從方等經出般若,從般若出涅槃。」如
此等意即是漸教相也。
[0806b04] 又始自人天、二乘、菩 薩、佛道,亦是漸也。又中間次第入,亦是漸 (云 云) 。
[0806b06] 三、不定教者,此無別法,但約頓、漸,其義 自明。今依《大經》二十七云:「置毒乳中,乳即
殺人,酪、蘇、醍醐亦能殺人。」此謂過去佛所, 甞聞大乘實相之教,譬之以毒。今值釋迦 聲教,其毒即發,結惑人死。若如提謂波利,但
聞五戒,不起法忍,三百人得信忍,四天王 得柔順忍,皆服長樂之藥,佩長生之符,住 於戒中,見諸佛母,即是乳中殺人也。酪中殺
人者,如《智度論》云:「教有二種:一、顯露教。二、 祕密教。」顯露者,初轉法輪,五比丘及八萬諸 天得法眼淨。若祕密教,無量菩薩得無生法
忍。此是毒至於酪而能殺人也。生蘇中殺 人者,有諸菩薩,於方等大乘教得見佛性, 住大涅槃,即其義也。熟蘇殺人者,有諸菩
薩,於摩訶般若教得見佛性,即其義也。醍 醐殺人者,如涅槃教中,鈍根聲聞開發慧 眼,得見佛性,乃至鈍根緣覺、菩薩七種方
便,皆入究竟涅槃,即其義也。是名不定教 相也,非不定部。
[0806b24] 二、約觀門明義者,一、圓頓 觀,從初發心即觀實相,修四種三昧,行八 正道,即於道場開佛知見,得無生忍。如牛
食忍草,即得醍醐,其意具在《止觀》 (云云) 。
[0806b27] 二、 漸次觀,從初發心為圓極故,修阿那波那 十二門禪,即是根本之行。故云:「凡夫如雜血
乳。」次修六妙門,十六特勝、觀、練、熏、修等,乃 至道品、四諦觀等,即是聲聞法,如清淨乳行 也。次修十二緣觀,即是緣覺,如酪行也。次
修四弘誓願,六波羅蜜,通藏菩薩所行事理 之法,皆如生蘇行也。次修別教菩薩所行 之行,皆如熟蘇,故云菩薩如熟蘇也。次修
自性禪、入一切禪,乃至清淨淨禪,此諸法 門,能見佛性,住大涅槃,真應具足,故名醍 醐行也。
[0806c09] 若的就菩薩位,辨五味義,如上行 妙中辨,亦如《次第禪門》說也,是名漸次觀 也。
[0806c11] 不定觀者,從過去佛深種善根,今修證 十二門,豁然開悟,得無生忍,即是毒在乳中, 即能殺人也。若坐證不淨觀,九想、十想、背捨、
勝處、有作四聖諦觀等,因此禪定,豁然心 開意解,得無生忍,即是毒至酪中殺人也。 若有人發四私誓願,修於六度,體假入空,
無生四諦觀,豁然悟解,得無生忍,即是毒至 生蘇殺人也。若人修行六度,修從空出假, 修無量四諦觀,豁然心悟,得無生忍,是毒
至熟蘇而殺人也。若有坐禪,修中道自性 等禪正觀,學無作四聖諦,行法華、般舟等四 種三昧,豁然心悟,得無生忍,即是醍醐行中 殺人也。
[0806c23] 今辨信、法兩行,明於佛法,各作三 意,歷前諸教,無有一科而不異諸法師 也。若欲修禪學道,歷前諸觀,為法行人,
說安心法,無有一科與世間禪師同也。是 名略點教觀大意,大該佛法。
[0806c27] 二、引三文證 者,所謂〈方便品〉、《無量義經》、〈信解品〉也。〈方便品〉 云:「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
思惟如此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 生諸根鈍,云何而可度?我寧不說法,疾 入於涅槃。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
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我始坐道場」,即是 明頓,何者?從兜率下,法身眷屬,如陰雲 籠月,共降母胎,胎若虛空,常說妙法,乃至
寂滅道場,始成正覺,為諸菩薩純說大乘, 如日初出,前照高山。此明釋迦最初頓說 也。〈序品〉云:「佛放眉間光,遍照東方萬八千
土,覩聖主師子,演說經法,微妙第一,教諸 菩薩。」次云:「若人遭苦……為說涅槃,盡諸苦際。」 即是現在佛先頓後漸。又文殊釋疑,引昔佛
亦爾。文云:「又見諸如來,自然成佛道。世尊 在大眾,敷演深法義。」次即云:「一一諸佛土, 聲聞眾無數。」即是古佛,先頓後漸。又下方涌
出菩薩問訊,佛答云:「如是!如是!眾生易度, 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 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
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是釋迦,初頓後漸。
[0807a20] 如此等初頓,未必純教法身菩薩,亦有凡 夫大根性者。即有兩義,當體圓頓得悟者, 即是醍醐。初心之人,雖聞大教,始入十信,
最是初味,初能生後,復是於乳。何者?雖言 是頓,或乘戒俱急,或戒緩乘急,如此業生, 無由自致,必須應生,引入七處八會。大機
扣佛,譬忍辱草,圓應頓說,譬出醍醐。又頓 教最初,始入內凡,仍呼為乳。呼為乳者,意 不在淡,以初故本故。如牛新生,血變為乳, 純淨在身,犢子若
[口*數] ,牛即出乳。佛亦如是, 始坐道場,新成正覺,無明等血轉變為明, 八萬法藏十二部經具在法身,大機犢子,先
感得乳,乳為眾味之初,譬頓在眾教之首, 故以華嚴為乳耳。三教分別,即名頓教,亦 即醍醐。五味分別,即名乳教。
[0807b05] 又約行者,大 機稟頓,即破無明,得無生忍,行如醍醐。又 雖稟此頓,未能悟入,始初立行,故其行
如乳。若望小根性人,行又如乳。何者?大教 擬小,如聾如瘂,非己智分,行在凡地,全生 如乳。以此義故,頓教在初,亦名醍醐,亦 名為乳,其意可見也。
[0807b11] 次開漸者,佛本以大 乘擬度眾生,其不堪者,尋思方便,趣波 羅柰,於一乘道分別說三,即是開三藏教
也。非但釋迦隱其無量神德作斯漸化,過 現諸佛亦復如是。如前所引,當知初頓之 後,次開於漸。故《涅槃》云:「從佛出十二部經,
從十二部出修多羅。」正與此義相應。譬如 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其譬不違。漸機於頓 教未轉,全生如乳;三藏中轉,革凡成聖,喻
變乳為酪,即是次第相生,為第二時教,不 取濃淡優劣為喻也。〈方便品〉文齊於此。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十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十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0807b28] 次、引《無量義》為證者:文云:「我以佛眼觀一 切法,不可宣說。所以者何?諸眾生性欲不 同。」性欲不同,種種說法,文辭是一而義別
異,義異故眾生解異,解異故得法、得果、得道 亦異。初說四諦為求聲聞人,而八億諸天 來下聽法,發菩提心。中於處處說甚深十
二因緣,為求支佛人。次說方等十二部經、 摩訶般若、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而 百千比丘、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或住聲聞,萬
億人天得須陀洹,至阿羅漢,住辟支佛。「佛 眼觀一切法」,即是頓法在前,四諦、十二緣即 是次漸。若依此文,說三藏竟,次說方等十
二部經。所以次小說大者,佛本授大,眾生 不堪,抽大出小,令斷結成聖,雖有此益, 非佛本懷。次說《方等》、《維摩》、《思益》、《殃掘摩羅》,
彈訶小乘保果之僻,譏刺三藏斷滅之非。故 身子、善吉,齊教專小,初不曾聞大乘威德, 或茫然棄鉢,或怖畏却華,不知是何言,不
知以何答。然方等彈斥教在三藏之後,被 訶之時應在十二年前。何以得知?皆追述 昔訶,驗是前事。何者?前已稟教得道,證於
無學,荷佛恩深,心相體信,不復恚怒。自昔 至今,恣殃掘之譏、任淨名之折,得為恥小 慕大之益,喻如烹酪作生蘇,即此義也。按
《無量義》,得知方等是三藏之後,為第三時 教也。
[0807c24] 按《無量義經》云:「次說摩訶般若,華嚴 海空,歷劫修行者」,此是方等之後而明《大 品》。《大品》或說無常無我,或說於空,或說不
生不滅,皆歷色心至一切種智,句句迴轉, 明修行法,即是歷劫修行之意也。又云:「百千 比丘萬億人天得須陀洹及阿羅漢,住辟支
佛」者,驗是共般若也。而言華嚴海空者,若 作寂滅道場之華嚴,此非次第。今依《法性 論》云:「鈍根菩薩三處入法界,初則《般若》,次則
《法華》,後則《涅槃》。」因《般若》入法界,即是華嚴 海空。又《華嚴》時節長,昔小機未入,如聾如 瘂;今聞《般若》即能得入,即其義焉。《大品》通
三乘人,可得有四果,《華嚴》隔小,故無此義。 故《方等》之後,次說《般若》,為第四時教也。
[0808a08] 復 言熟蘇味者,命令轉教,領知眾物,心漸通 泰,自知螢火不及日光,敬伏之情,倍更轉 熟,如從生蘇轉成熟蘇也。又解「般若之後
明華嚴海空」者,即是圓頓法華教也。何者?初 成道時,純說圓頓,為不解者大機未濃,以 三藏方等般若洮汰淳熟根利障除,堪聞圓
頓,即說法華,開佛知見,得入法界,與華 嚴齊,《法性論》中入者是也。故下文云:「始見 我身……入如來慧。」今聞是經入於佛慧,初後
佛慧圓頓義齊,故次般若之後,說華嚴海 空,齊法華也,亦第五時教也。
[0808a19] 復言醍醐者, 是眾味之後也。《涅槃》稱為醍醐,此經名大王 饍,故知二經俱是醍醐。又燈明佛說《法華經》
竟,即於中夜唱入涅槃。彼佛一化,初說《華 嚴》,後說《法華》。迦葉佛時,亦復如是,悉不明 《涅槃》,皆以《法華》為後教後味。今佛熟前番
人,以《法華》為醍醐,更熟後段人,重將《般 若》洮汰,方入《涅槃》。復以《涅槃》為後教後味。 譬如田家先種先熟先收,晚種後熟後收。《法
華》八千聲聞,無量損生菩薩,即是前熟果實, 於《法華》中收,更無所作。若五千自起,人天被 移,皆是後熟,《涅槃》中收。為此義故,故云:「從
摩訶般若出大涅槃。」即後番次第也。按《無 量義》云:「摩訶般若,次華嚴海空。」即前番法華 中次第也。
[0808b04] 問:
[0808b04] 何意知鈍者於《法華》不入,更 用《般若》洮汰?
[0808b05] 答:
[0808b05] 《釋論》云:須菩提何故更問 菩薩畢定不畢定?答云:須菩提於《法華》中, 聞諸菩薩受記作佛,今於《般若》中,更問畢定
不畢定。當知《法華》之後,更明般若也。
[0808b08] 三引 〈信解品〉,四大聲聞領教證次第者,文云:「其 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多
有僮僕,臣佐吏民,亦甚眾多。時貧窮子,遇 到父舍,疾走而去,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窮 子驚愕,稱怨大喚,無罪囚執,此必定死。父
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此領何義? 領初成佛,寂滅道場,法身大士四十一地眷 屬圍遶,說圓頓教門,于時以大擬子,機生
悶絕,當知佛日初出,頓教先開,譬如從牛, 必先出乳。
[0808b18] 「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以 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汝可 詣彼,徐語窮子:雇汝除糞。即脫纓珞,著
垢膩衣,以方便故,得近其子。」此領何義?此 領次頓之後,隱舍那威德相好,作老比丘 像,說三藏之教,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得一
日之價,即是從十二部後出修多羅,于時 見思已斷,無漏心淨,譬如從乳出酪也。
[0808b25] 「又 經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出入無難,然其所止, 故在本處。」此領何義?明三藏之後,次說方
等,已得道果,心相體信,聞大名「入」,住小名 「出」,苦言彈訶名「無難」。又進宅內名「入」,入 見群臣豪族,大功德力,聞寶炬陀羅尼,見
不思議解脫神變,故名「入」也。出者止宿草 庵,二乘境界名「出」也。心相體信者,得羅漢 已,聞罵不瞋,內心慚愧,不敢以聲聞支佛
法化人,心漸淳熟,如從酪出生蘇,是名 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即第三時教也。
[0808c06] 「是時 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語窮子言:我今 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 取與。窮子受勅,領知眾物,而無悕取一餐
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此領何義?從方 等後,次說《般若》。《般若》觀慧,即是家業,歷於 名色,乃至種智,即是眾物。善吉等轉教,即是
領知。但為菩薩說,自不行證,故無怖取,即 是從方等經出《摩訶般若》。因是得識大士 法門,滅破無知,譬從生蘇出熟蘇,是為 第四時教也。
[0808c16] 「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 泰,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并會親族,即自宣 言: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吾所有,皆是子有。
付以家業,窮子歡喜,得未曾有。」此領何義? 即是《般若》之後,次說《法華》。先以領知庫藏諸 物,後不須說,但付業而已。譬前轉教,皆知
法門,不須重演觀法,直破草庵,賜一大 車,授作佛記,豈非明見佛性住大涅槃?故 言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是時無明破,中
道理顯,其心皎潔,如清醍醐,即是從於熟 蘇轉出醍醐,為第五時教也。
[0808c26] 此五味教,調 熟一段漸機眾生,如身子等大德聲聞,於《法 華》中得受記莂,見如來性,成大果實,如
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不生不生,名大涅槃, 即是前番。從《摩訶般若》出《妙法華》,為未熟 者更論《般若》,入於《涅槃》而見佛性,即是後
番,又從《般若》出《大涅槃》也。
[0809a03] 然二經教意,起 盡是同。如《法華》三周說法,斷奠聲聞,咸歸 一實,後開近顯遠,明菩薩事。《涅槃》亦爾,先勝
三修,斷奠聲聞,入祕密藏,後三十六問,明 菩薩事也。又《涅槃》臨滅,更扶三藏,誡約將 來,使末代鈍根,不於佛法起斷滅見,廣
開常宗,破此顛倒,令佛法久住。如此等事, 其意則別,第五醍醐,佛性味同也。
[0809a10] 三、約五味 半滿相成者,若直論五味,猶同南師,但得 方便;若直半滿,猶同北師,但得其實。今明五
味不離半滿,半滿不離五味。五味有半滿, 則有慧方便解;半滿有五味,有方便慧解; 權實俱遊,如鳥二翼,雖復俱遊,行藏得所。
若《華嚴》頓滿大乘家業,但明一實,不須方 便,唯滿不半,於漸成乳。三藏客作,但是方 便,唯半不滿,於漸成酪。若方等彈訶,則半
滿相對,以滿斥半,於漸成生蘇。若《大品》領 教,帶半論滿,半則通為三乘,滿則獨為菩 薩,於漸成熟蘇。若《法華》付財,廢半明滿,若
無半字方便,調熟鈍根,則亦無滿字開佛 知見,於漸成醍醐。如來殷勤稱歎方便者, 半有成滿之功。意在此也。四大聲聞領解。
無上寶聚,不求自得,安住實智中者,皆由 半滿相成,意在此也。
[0809a26] 四、明合不合者,半滿 五味,既通約諸經,諸經不同,今當辨其開 合。若《華嚴》正隔小明大,於彼初分永無
聲聞,後分則有,雖復在坐,如聾如瘂,非其 境界。爾時尚未有半,何所論合?次開三 乘,引接小機,令斷見思,則以小隔大,既
不論滿,何所可合?故《無量義》云:「三法、四果、 二道不一。」不一即不合也。若方等教,或半滿 雙明,或半滿相對,或以滿彈半,稟半聞滿,
雖知耻小,猶未入大,故云:「止宿草庵」,下劣 之心,猶未能改,則半滿不合。《般若》以滿洮 練於半,命領家業,明半方便,通入無生,半
字法門皆是摩訶衍,是合其法,「而不悕取 一餐之物」,即是未合其人,是故半滿不合。 若至法華,覺悟化城,云非真實,「汝等所行,
是菩薩道」,即是合法。「汝實我子」,即是合人, 人法俱合。
[0809b13] 自鹿苑開權,歷諸經教,來至《法 華》,始得合實,故《無量義》云:「四十餘年,未顯 真實。」若於法華未合,於涅槃得合,《法性
論》明中、下二根入法界者,即是得合菩薩 也。
[0809b17] 若論聲聞:一、祕密合;二、顯露合。祕密合 者,初為提謂說五戒法,已有密悟無生忍 者,況修多羅、方等、《般若》,豈無密悟?此則不
論。若就顯露,未入位聲聞,亦隨處得合。例 如《般若》三百比丘得記者是也。若住果聲聞, 決至《法華》敦信令合。若住果不合,是增上
慢未入位,五千簡眾起去,到《涅槃》中,方復 得合。
[0809b24] 總就諸教通作四句,華嚴、三藏非合 非不合,方等、般若一向不合,法華一向合,涅 槃亦合亦不合。何者?涅槃為末代更開諸
權,引後代鈍根,故言亦不合。
[0809b27] 問:
[0809b27] 菩薩因《法 華》入法界與《華嚴》合,不見因《華嚴》入一 乘與《法華》合。
[0809b29] 答:
[0809b29] 《華嚴》入法界,即是入一乘 (云云) 。
[0809c01] 五、料簡者,為三意:一、約通別。二、益不益。 三、約諸教。
[0809c02] 通別者:夫五味半滿,論別,別有 齊限;論通,通於初後。若華嚴頓乳,別但在 初,通則至後,故《無量義》云:「次說般若歷劫
修行,華嚴海空。」《法華》會入佛慧,即是通至二 經。又《像法決疑經》云:「今日坐中無央數眾,各 見不同,或見如來入涅槃,或見如來住世
一劫、若減一劫、若無量劫。或見如來丈六之 身、或見小身、或見大身、或見報身蓮華藏 世界海,為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
門。或見法身同於虛空,無有分別,無相無 礙,遍同法界。或見此處山林地土沙,或見 七寶,或見此處乃是三世諸佛所行之處,或
見此處即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真實之法。」 夫日初出,先照高山,日若垂沒,亦應餘輝 峻嶺。故蓮華藏海通至涅槃之後,況前教耶。
[0809c17] 若修多羅半酪之教,別論在第二時,通論亦 至於後。何者?迦留陀夷於法華中面得授 記,後入聚落被害,作結戒緣起。又如身
子,法華請主,後入滅,均提持三衣至佛問 (云 云) 。豈非三藏至後耶?《釋論》云:「從初鹿苑 至涅槃夜,所說戒定慧,結為修妬路等藏。」
當知三藏,通至於後。
[0809c23] 若方等教半滿相對, 是生蘇教,別論是第三時,通論亦至於後。何 者?〈陀羅尼〉云:先於王舍城授諸聲聞記,今
復於舍衛國祇陀林中,復授聲聞記。昔於 波羅柰授聲聞記,身子云:世尊不虛,所言 真實,故能第二、第三,授我等記。故知方等 至法華後。
[0809c29] 般若帶半論滿,是熟蘇教。別論 在第四時,通論亦至初後。何者?從得道夜 至泥洹夜,常說般若。又《釋論》云:「須菩提問
畢定不畢定」,當知般若亦至後。
[0810a03] 若涅槃醍 醐滿教,別論在第五時,通論亦至於初。何 者?《釋論》云:「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前來
諸教,豈無發心菩薩觀涅槃耶?《大經》云:「我 坐道場菩提樹下,初成正覺,爾時無量阿僧 祇恒沙世界諸菩薩,亦曾問我是甚深義。然
其所問句義功德,亦皆如是,等無有異。如 是問者,則能利益無量眾生。」此則通至於 前。
[0810a11] 若《法華》顯露邊論不見在前;祕密邊論, 理無障礙。故身子云:「我昔從佛聞如是法, 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豈非證昔通記之文。
[0810a14] 問:
[0810a14] 《涅槃》追說四,《方等》正開四,別教復有四, 若為分別?
[0810a15] 答:
[0810a15] 涅槃當四,通入佛性;別教次第 後見佛性;方等保證,二不見性 (云云) 。
[0810a16] 二、就 益不益料簡者,若華嚴為乳,三藏為酪,此 則方便味濃,大乘味薄。釋此為三:一、取用 益為論,如貴藥非病治,賤藥是病宜,貴藥
非宜,徒服無益。初說華嚴,於初心未深 益,於漸機亦未轉,於二緣如乳。若漸機 稟三藏,能斷見思,三毒稍盡,即轉凡成聖,
如變乳為酪。不可以用益謂賤勝、不用 益謂貴劣。華嚴亦如是,於小如乳,於大 如醍醐。少分譬喻,不可全求也。
[0810a25] 二、如良醫, 有一祕方具十二藥,三種最貴,善占病相, 盈縮所宜,終不乖候,謬有所治。佛亦如
是,圓方妙治,具十二部,無問、廣記,最為甚 深。菩薩智利,具足全服,二乘病重,以九為 劑。此若不縮,於病無益。於不縮為乳,於
縮為酪。此取相生,次第為譬,不取濃淡 淺深。
[0810b03] 三、約行人心者, 說 華嚴時,凡夫見思 不轉,故言如乳。說三藏時,斷見思惑,故 言如酪。至方等時,被挫耻伏,不言真極,
故如生蘇。至般若時,領教識法,如熟蘇。 至法華時,破無明,開佛知見,受記作佛,心 已清淨,故言如醍醐。行人心生,教亦未轉; 行人心熟,教亦隨熟。
[0810b09] 問:
[0810b09] 為一人稟五味,為 五人耶?
[0810b10] 答:
[0810b10] 自有一人稟一味,如華嚴中純 一根性,即得醍醐,不歷五味也。《大經》云:「雪 山有草,牛若食者,即得醍醐。」自有一人歷
五味,如小乘根性於頓如乳,三藏如酪,乃 至醍醐,方乃究竟。如《大經》云:「從牛出乳,乃 至蘇出醍醐。」自有利根菩薩,未入位聲聞,
或於三藏中見性,是歷二味。自有方等中 見性,是歷三味。般若中見性,是歷四味, 如三百比丘。《大經》云:「置毒乳中,遍五味中, 悉能殺人。」即此意也。
[0810b19] 三、歷諸教料簡者,如 《大經》云:「凡夫如乳,聲聞如酪,菩薩如生、熟 蘇,佛如醍醐。」今釋此譬,總喻半滿五時,凡
夫無治道,全生如乳,聲聞發真通皆如酪, 通教菩薩及二乘如生蘇,別教如熟蘇,圓教 如醍醐。
[0810b24] 今當教各判五味。《大經》云:「凡夫如 乳,須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蘇,阿那含如 熟蘇,阿羅漢、支佛、佛如醍醐。」有超果者,即
得醍醐;或有味味入者,此即三藏教中三意 也。
[0810b28] 當通教中五味者:《大經》三十二云:「凡夫佛 性如雜血乳,血者,即是無明、行等一切煩惱; 乳者,即善五陰。是故我說,從諸煩惱及善五
陰得三菩提,如眾生身皆從精血而得成 就,佛性亦爾。須陀洹、斯陀含斷少煩惱如 真乳,阿那含如酪,阿羅漢如生蘇,支佛至
十地菩薩如熟蘇,佛如醍醐。」超果不定 (云云) 。
[0810c06] 當別教自明五味者,第九云:「眾生如牛新 生,血乳未別。」聲聞緣覺如酪,菩薩之人如 生、熟蘇,諸佛世尊猶如醍醐。具有超果不 定
(云云) 。
[0810c09] 當圓教但一味,《大經》云:「雪山有草,名 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正直純一,故 不論五味。若無差別中作差別者,約名字
即,乃至究竟即,判五味相生也。從佛出十 二部即是出乳,新醫用乳也,可約四善根, 就發中為五味也。
[0810c14] 六、增數明教者,先、約迹, 次、約本。夫教本逗機,機既不一,教迹眾多, 何但半滿五時,當知無量種教,今且增一至 八。
[0810c17] 初、約一法明開合者,「十方佛土中,唯有 一乘法」,於此法不解,全生如乳。若欲開者, 開圓出別教一乘也。若於別不解,亦全生
如乳,又開通一乘也。若於通不解,亦全生 如乳,又開三藏一乘也。雖開為四,皆名一 大乘法,俱求佛果也。若於三藏一乘得解, 即變乳成酪,乃至入本一乘也
(云云) 。若於四 一乘不解,又更於三藏開出聲聞支佛教。 若斷結證果,心漸通泰者,即却二乘,唯言 大乘求佛,漸以《般若》洮汰,令心調熟,即廢
方便一乘,唯圓實一乘。故云:「如我本誓願, 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若 以小乘化,我則墮慳貪,是事為不可。」是故
始從一而開一,終從一而歸一。
[0811a01] 若約二法 論開合者,約半滿兩教,初明《華嚴》之滿。若 眾生無機,次、約滿開半。次、方等對半明滿。
次、般若帶半明滿。次、法華捨半明滿。始則 從滿開半,終則廢半歸滿 (云云) 。
[0811a05] 次約三法 論開合者,即是於一佛乘,方便說三。既知 息已,滅却化城,亦是約三善,聲聞為下善 (云云) 。
[0811a08] 次約四法論開合者,即是四教。約圓 開別,約別開通,次開三藏,如是次第,會來 合圓 (云云) 。又四法論開合者,約四門。本是圓
四門,眾生不解,開出別四門,乃至通、三藏四 門,利者得傳傳入,鈍者五味調入。
[0811a12] 次約五 法論開合者,即是五味。從初十二部開修 多羅,乃至涅槃,教教論五味。從初五味開 諸五味,細細漸合,還歸圓滿五味。
[0811a15] 次約六 法論開合者,即是四教,大乘六度、七覺分、 八正道也。初開圓出別,乃至三藏,如是縮 合,還一圓道 (云云) 。
[0811a18] 次約七法論開合者,謂 四教、二乘、并人天乘,若上向合圓、別;不者,下 向合人天,令七數足開合 (云云) 。
[0811a20] 次約八法 論開合者,約前八法開合 (云云) 。
[0811a21] 若得開合 之意,自在說之。
[0811a22] 二、約本門明教開合者,借 迹知本,本亦復如是。復次本門中,明或示 己身,或示他身,或說己法,或說他法。己身是
佛法界像,他身是九法界像,己法是圓頓佛 之知見,降此已下,皆是他法,雖示種種形, 欲令度脫,故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此 即開合意也。
[0811a28] 如是開合,半滿五味,宛然無 失,次第之意,彌復分明,非次第意,自然可 解,不定之教,彌為易見矣!
[0811b01] 從一開一者,十 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眾生不解,全生如 乳。從此圓一乘,開出別一乘,眾生又不解,
亦全生如乳。又開出體法一乘,眾生又不 解,亦全生如乳。又開出析法一乘,眾生即 解,是則轉乳為酪。次入體法,即轉酪為生
蘇。次入別一乘,即轉生蘇為熟蘇。次轉入 圓一乘,如轉熟蘇為醍醐,是中備有頓、漸、 不定 (云云) 。此是從一以開一,從一以歸一 也。
[0811b10] 次從二以開二者,元本是如來藏,如來 藏中備有半滿不思議之二,眾生不解,全生 如乳。又開出帶半之滿,又不解,全生如乳。
又開出破半之滿,眾生不解,亦全生如乳。 又單說半,眾生解,轉乳為酪。次說破半之 滿,轉酪為生蘇。次說帶半之滿,眾生為一
熟蘇。次純說不思議之滿,眾生如醍醐。此 中具有頓、漸、不定,即從二開二,從二歸二。
[0811b18] 從三歸三,本是即空即假即中之三,眾生 不解,即開次第之三;又不解,即開體真之 三;又不解,即開析法之三。利人從析空之
三,入體空之三。從體入次,從次入即。鈍者 住析三,故用即空三調之,即生蘇。又用次 三調為熟蘇,今方得入即空即假即中。此 約三法論開合也。
[0811b24] 四法開合者,未是圓四 門,眾生不解,開別四門,乃至三藏四門,傳 傳令入如前。
[0811b26] 約五法論開合者,約五味 準前 (云云) ,乃至八亦如是。
[0811b28] ○記者私錄異同。
[0811b28] 有人引《釋論.會宗品》,舉 十大經:《雲經》、《大雲經》、《法華經》,《般若》最大。又〈大
明品〉云:「諸餘善法入《般若》中,謂《法華經》亦是 善法也。」第百卷云:「《法華》是祕密,《般若》非祕密,
為不明二乘作佛故。」又云:《般若》、《法華》是異 名耳。此三種云何通?
[0811c04] 有人會云:眾聖以無 心契無相,如眾流納海。若其化物,以無 相為宗,如空總包。《般若》盛明此二,故於十
經最大。又《般若》明第一義悉檀,是故最大。 又九十品,前六十品明實慧,〈無盡品〉去明方 便。二慧是三世佛法身父母,是故最大善。眾
經明此二,皆攝入《般若》中。
[0811c10] 問:
[0811c10] 眾經明此二, 亦應《般若》攝入眾經中。
[0811c11] 答:
[0811c11] 《大品》最初專明此 二,餘經不爾。古來稱《般若》是得道經,故知 大也。
[0811c13] 今謂還是論語專大義,何謂會通?會 通者,有共般若、不共般若。不共般若最大,餘 經若明不共,其義正等 (云云) 。
[0811c15] 他會通:《法華》明 二乘作佛,是祕密;《般若》不明二乘作佛,故 非祕密。祕密則深,般若則淺。何者?《般若》明
菩薩是佛因,於義易解,故非祕密。二乘作 佛,與昔教反,於義難解,故是祕密。論云: 如用藥為藥,其事易,用毒為藥,其事難 (云 云) 。
[0811c21] 然密、顯通大小,《釋論》第四云:「顯示教明羅 漢斷惑清淨,菩薩不斷惑、不清淨,故菩薩 在後列。」若祕密法,明菩薩得六神通,斷一
切煩惱,超二乘上,當知顯示淺、祕密深。今 《般若》、《法華》皆明菩薩得無生忍,具六神通, 並祕密並深並大。就祕密更論祕不祕,《般
若》不明二乘作佛,闕此一條,故言不祕耳。
[0811c28] 問:
[0811c28] 《般若》未開權,應是祕密;《法華》開權,應是 顯示?
[0811c29] 答:
[0811c29] 若取開權,如所問;今取淺易為顯 示耳。
[0812a01] 問:
[0812a01] 若爾,未了者云何言大?
[0812a01] 答:
[0812a01] 據二慧 為深大,不明二乘作佛為未了。
[0812a02] 問:
[0812a02] 既言深 大,何不說二乘是方便,令得作佛;此義未 了,亦何大乎?
[0812a04] 答:
[0812a04] 非獨自釋。叡師亦云:「般若照 也,法華實也,論窮理盡,性明萬行,則實 不如照;取大明真化,解本無三,則照不
如實。是故歎深則《般若》之功重,美實則《法 華》之用高也。」
[0812a08] 問:
[0812a08] 雖引叡師,如攀枯求力,不 覺人杌俱倒,釋猶未了。今謂不共般若,何 時不明二乘作佛?與《法華》平等大慧,更復 何殊耶?
[0812a11] 眾經論明教非一,若摩得勒伽有 二藏:聲聞藏、菩薩藏。又諸經有三藏:二如 上,加雜藏。分十一部經是聲聞藏,方廣部
是菩薩藏,合十二部是雜藏。又有四藏,更 開佛藏。《菩薩處胎經》八藏,謂:胎化藏、中陰 藏、摩訶衍方等藏、戒律藏、十住藏、雜藏、金
剛藏、佛藏。彼諸藏云何會通?
[0812a17] 通二藏者:其 一通聲聞,其二通菩薩藏。通三藏者:初通 聲聞藏,次通雜,其一通菩薩藏。通四藏者:
一一相通。通八藏者:八藏降神已來,四教 從轉法輪已來,時節節有異,今以轉法輪 來八教通之。若胎化藏、中陰藏,未為阿難
說時,即是祕密教;為阿難說時,即是不定 教;摩訶衍、方等藏即頓教;戒律藏去五藏,即 漸教中之次第。戒律藏即三藏教,十住藏即
方等教,雜藏即通教,金剛藏即別教,佛藏即 圓教。然佛意難測,一往相望,作此會通 (云云) 。
[0812a28] 問:
[0812a28] 四教名義出何經?
[0812a28] 答:
[0812a28] 《長阿含.行品》:「佛在圓 彌城北尸舍婆村,說四大教者,從佛聞,從 和合眾、多比丘聞,從一比丘聞,是名四大
教。」《月燈三昧經》第六,明四種修多羅,謂諸 行、訶責、煩惱、清淨。
[0812b03] 私釋會之。諸行是因緣生 法,即三藏義也。訶責是體,知過罪,即通教 義也。煩惱者,不入巨海,不得寶珠;若無
煩惱,則無智慧,即別教義也。清淨者,既舉一 淨當名,任運有我常樂等,即圓教也。
[0812b07] 又一 一教具四修多羅,諸行即集諦,諸行果即苦 諦,諸行對治對治煩惱即道諦,諸行清淨即 滅諦,此三藏中具四修多羅也。
[0812b10] 又訶責諸 行即集諦,訶責諸有即苦諦,訶責煩惱對 治即道諦,訶責清淨即滅諦,此通教中具四 修多羅。
[0812b13] 又煩惱諸行是集諦,煩惱諸有是苦 諦,煩惱行被訶責即道諦,煩惱清淨即滅 諦,此別教中具四修多羅。
[0812b15] 又涅槃即生死,苦 諦清淨也;菩提即煩惱,集諦清淨也;煩惱即 菩提,道諦清淨也;生死即涅槃,滅諦清淨 也。此圓教中四修多羅。
[0812b18] 彼經復明:四論、四法、 四境界、四門、四斷煩惱智、四苦、四集、四道,皆 與四教相應,具如彼應知。
[0812b20] 《地論》第七地云: 「一念心具十波羅蜜、四攝、三十七品、四家。」釋 四家云:「般若家、諦家、捨煩惱家、苦清淨家。」私
釋者,約苦諦為初門修道品,令苦清淨 者,即三藏義也。捨煩惱家者,即無相體達為 捨,如色是空,以空捨無相。論修道品者,
此即通教義也。般若家者,般若智照,諸法明 了,恒沙法門,皆悉通達而修道品,此即別教 義也。諦家者,諦即實相之理,即是圓教,約 實相而修道品也,具如彼說
(云云) 。
[0812b29] 達摩欝 多羅釋教迹義云:教者謂佛被下之言,迹 謂蹤跡,亦應跡、化跡。言聖人布教各有歸 從,然諸家判教非一,一云釋迦一代不出
頓漸,漸有七階五時,世共同傳,無不言是。 又云:五時之言,那可得定?但雙林已前,是有 餘不了,涅槃之唱,以之為了。
[0812c06] 又言:佛一音 報萬,眾生大小並受,何可以頓漸往定,判 無頓漸?
[0812c08] 今驗之經論,皆是穿鑿耳。何者?人 云佛教不出頓漸,而實頓漸攝教不盡,如 四阿含經、五部戒律,教未窮深,未得名頓,
說亘始終,復不與大次第為漸,是則頓漸 不攝,何得云佛教不出頓漸也!然不無 頓,不得全破。何者?凡論頓漸,蓋隨所為,若
就如來,實大小並陳,時無前後,但所為之 人,悟解不同,自有頓受,或從漸入,隨所聞 結集,何得言無頓也?但不可定其時節, 比其淺深耳。
[0812c17] 人言漸教中有七階五時,言 佛初成道,為提謂、波利說五戒十善人天教 門。然佛隨眾生,宜聞便說,何得唯局初時
為二人說五戒也?又《五戒經》中,二長者得 不起法忍,三百人得信忍,二百人得須陀洹 果。《普曜經》中,佛為二長者授記,號密成如
來。若爾,言初為二人說人天教門,義何依 據?又二長者見佛聞法,禮佛而去,竟不向 鹿苑。初說五戒時,未化陳如,與誰接次而 名為漸?
[0812c26] 人言第二時,十二年中說三乘別 教。若爾,過十二年,有宜聞四諦、因緣、六度, 豈可不說?若說,是則三乘別教不止在十
二年中。若不說,是一段在後宜聞者,佛 豈可不化也?定無此理。經言:為聲聞說四 諦,乃至說六度;不止十二年,蓋一代中隨
宜聞者即說耳。如四阿含經、五部律,是為 聲聞說,乃訖於聖滅,即是其事。故《增一經》 說:「釋迦十二年中略說戒,後瑕玼起,乃廣制。」
《長阿含遊行經》說:「乃至涅槃」,何得言小乘悉 十二年中也。
[0813a07] 人言第三時,三十年中說空宗 《般若》、《維摩》、《思益》,依何經文知三十年也?
[0813a08] 言 四十年後說《法華》一乘,《法華經》中彌勒言佛 成道來,始過四十餘年,然不可言《法華》定
在《大品》經後。何故?《大智論》云:須菩提於《法 華》中,聞說舉手低頭,皆得作佛,是以今問 退義。若爾,《大品》與《法華》前後何定也?
[0813a13] 然《大品》、 《法華》及《涅槃》,三教淺深,難可輒言。何者?涅 槃佛性亦名般若,亦名一乘,一乘是《法華》之
宗,《般若》是大品所說,即是明性,復有何未 了乎?《大品》中說第一義空,與《涅槃經》明空 無異,皆云色空,乃至大涅槃亦空。又《大品》
說「涅槃非化」,《維摩》說佛身離五非常,與涅 槃明常說涅槃不空,有何異而自生分別, 言《維摩》偏詺明常,《大品》一向說空也?
[0813a21] 人以 阿難等諸聲聞在《大品》會,復經《法華》會,終 至《涅槃》會,故知《大品》、《法華》、《涅槃》應有淺深。
義不必爾。何者?如阿難、迦葉,經《法華》會,若 未聞說常,《涅槃》會中二人不在,何由得有 常解流通《涅槃》?復次,舍利弗在佛涅槃前七
日滅度,大目連為執杖外道所打,亦在佛 前涅槃,皆不在雙林之會,豈可不得常 解乎?即知法華中,已悟常竟,不假更聞。又
舍利弗等諸聲聞,皆是如來影響,如《法華經》 說:「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 作聲聞、緣覺。」《涅槃》亦云:「我法最長子,是名
大迦葉,阿難多聞士,能斷一切疑,自然能 解了,是常與無常。」故知影響之人,在大則 大,在小則小,何可就其人以定階漸也?
又若從法華後入涅槃者,《法華經》中已明 王宮非始,久來成道,何由涅槃中,方引道 樹,始成執實為疑。故知為一段眾生,最後
聞常者《涅槃經》;聞法華者,不假聞《涅槃》 也。
[0813b11] 又《涅槃經》有大利益,如《法華》中,八千聲 聞得受記莂,成大果實。若以法華得記, 證涅槃之益,即是理同,教無深淺明矣。
[0813b13] 又 《法華優波提舍》中,明《法華經》理圓教極,無 所缺少。龍樹於《大智論》中,歎法華最為甚
深。何故餘經皆付阿難,唯《法華》但付菩薩? 是知法華究竟滿足,弗須致疑。
[0813b17] 復應當知 諸大乘經指歸不殊,但隨宜為異耳。如《華 嚴》、《無量義》、《法華》皆三昧名,《般若》是大智慧,《維
摩》說「不思議解脫」是解脫、大涅槃是究竟滅, 文殊問菩提是滿足道,悉是佛法。法無優劣, 於中明果皆是佛果,明因皆是地行,明理
皆是法性,所為皆是菩薩,指歸不當有異, 人何為強作優劣?若爾,誕公云:雙樹已前, 指《法華經》悉不了,豈非誣誷也?人情既爾, 經論云何?
[0813b26] 摩得勒伽說十二部經,唯方廣部 是菩薩藏,十一部是聲聞藏。又佛為聲聞菩 薩說出苦道,諸集經者,以為菩薩所說為
菩薩藏;以為聲聞所說為聲聞藏。龍樹於 《大智論》中亦云:「大迦葉與阿難在香山撰 集三藏為聲聞藏,文殊與阿難集摩訶衍
經為菩薩藏。」《涅槃》亦云:「十一部經為二乘 所持,方等部為菩薩所持。」是以依按經論,略 唯二種,聲聞藏及菩薩藏也。
[0813c05] 然教必對人,人 別各二:聲聞藏中有決定聲聞及退菩提心 聲聞;菩薩藏中有頓悟大士有漸入菩薩。
聲聞藏中決定聲聞者,久習別異善根,小心 狹劣,成就小性,一向樂小;佛為說小,畢竟 作證,不能趣大。言退菩提心聲聞者,是人
甞於先佛及諸菩薩所發菩提心,但經生 歷死,忘失本念,遂生小心,志願於小;佛為 說小,終令趣大。然決定聲聞一向住小,退
菩提心聲聞後能趣大。雖有去有住,而受 小時一,故對此二人所說為聲聞藏。
[0813c15] 菩薩 藏中有能頓悟者,如《華嚴》等經所為眾生, 不由小來,一往入大,故名為頓。從漸入 者,即向退菩提心聲聞,後能入大,大從小來,
故稱為漸。雖有頓漸不同,然受大處一,故 對此二人所說為菩薩藏也。
[0813c20] 然此二藏,隨 所為、隨所說,聲聞藏中有菩薩為影響,然 非所為,不可從菩薩名作大乘經。菩薩藏
中亦有聲聞人,非正所為宗,不說聲聞法, 故不可名為小乘法。擬人定法,各目不同, 是以要而攝之,略唯二也。
[0813c25] 問:
[0813c25] 佛為三乘人 說三種教,何以故判藏唯有其二?
[0813c26] 答:
[0813c26] 佛為 求三乘人說三乘法,然聞因緣者,即是聲 聞。辟支佛出無佛世,但現神通,默無所說, 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也。依經判教,厥致
云爾。
[0814a01] 今之四教與達摩二藏,會通云何?彼自 云要而攝之,略唯二種。今開分之,判為四 教耳:聲聞藏即三藏教也;菩薩藏即通、別、圓
教也。為決定聲聞說三藏教;為退大聲聞 說通教;為漸悟菩薩說別教;為頓悟菩薩 說圓教。非唯名數易融,而義意玄合,今古
符契,一無二焉。唯文略而義廣,教一而蔽 諸。若申隱以使顯,須多作論義。如捕獵 川澤、饒結筌罤,豈漁獵者好博耶?不得已 而博耳。
[0814a10] 師云:我以五章,略譚玄義,非能申 文外之妙,特是粗述所懷,常恨言不能暢 意,況復記能盡言!雖然,若能尋七義,次
通十妙,研別體七,餘五鉤瑣相承,宛宛如 繡,引經印定,句句環合,非直包諸名教, 該乎半滿而已矣!又即事成觀,鑿凡夫之
乾土,見聖法之水泥。圓通之道,於斯通矣! 遍朗之朗,於茲明矣!此備於前,今更消文 於後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十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3 冊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