Śikṣāsamuccaya (Dasheng Ji Pusa Xue Lun) 大乘集菩薩學論
Scroll 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九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 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 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護身品第六之二
[0101b20] 如是行乞食者。於所施食起三種念住。謂愍 身中所集諸蟲。成就利益一切眾生。攝受正 法。又如來教勅諸所作事悉具正念。最初以
真言聲為作守護。應先於此底哩三昧耶王 所說明呪曼拏羅利益。今當說。
[0101b25] 那謨薩哩嚩 (二合) 沒駄冐 (引) 提薩埵 (引) 喃 (引) 盎 (引) 尾囉惹尾囉惹摩訶 (引) 嚩
[口*爾] 哩 (二合) 薩多娑 (引) 囉 底娑 (引) 羅底怛囉 (二合) 以怛囉 (二合) 以尾馱末底三 畔 (蒲合切)
惹儞多囉末底悉馱 (引) 屹哩 (二合) 怛囕 (二合) 薩嚩 (二合引) 賀
[0101c01] 誦此得入一切曼拏羅。或此如來心念八千 遍。云何一切。謂世出世間最上曼拏羅。悉能 得入。又真言曰。
[0101c04] 那莫悉底哩 (三合) 野提尾 (二合) 歌 (引) 喃 (引) 怛佗 (引) 誐 多 (引) 喃 (引)
薩哩嚩 (二合) 怛囉 (二合引) 鉢囉 (二合) 底喝多 (引) 嚩 (引) 鉢底 (二合) 達哩摩 (二合) 多 (引)
末陵那 (引) 阿三摩三 摩三滿多都 (引) 難 (上) 怛多 (引) 嚩 (引) 鉢底 (二合) 舍 (引)
薩儞喝囉喝囉三摩 (二合) 囉三摩 (二合) 囉拏尾枿多 囉 (引) 誐沒馱達哩摩 (二合) 底薩囉薩囉薩摩末羅 (引) 喝娑喝娑怛囉
(二合) 野怛囉 (二合) 野誐誐那摩賀 (引) 嚩囉洛叉抳入嚩 (切身) 羅入嚩 (切身) 羅那娑 (引) 枿 哩薩嚩
(二合引) 賀 (引)
[0101c13] 應知此一切如來身最為尊重。無有過上此 初行之者。於佛眾生無量修作時。諸魔等起 諸弊惡。應以如是最上守護。謂或以擊掌若
灰若白芥子若淨水等。隨意見已而作結界。 又若諸疾病者。真言加持藥水令服。或林野 中。以酤蘇摩華於佛塔廟形像正法經典供
養安布。觀緣佛菩薩等。心樂利益一切眾生。 是大疾病必為藥叉等所持。說為解脫。又應 先念修普賢行法式次第。於此儀軌乃見邊
極。謂此底哩三昧耶者。設不澡沐盥漱及不 清淨。或食魚肉皆無過失。然作是印契者。皆 不得食。不違本願故。亦不於他同床敷具。亦
不跳躑。於此信解行學無所傾動。亦勿疑惑。 若先破戒此亦成就。有智無智決定皆成。復 如彼說。若菩提心堅固得專注意。應離此疑 惑畢竟成就。
[0101c29] 論曰。菩提心堅固者。定說利益諸異生等。令 心無退隨未入地者。作如是說。欲得持初日 光入大暗處。為作照明。若復希求成就。如何
名尠福者。樂此成就。遣除怠墮心故。然入 聖地積集無量福聚。超諸惡道不為廣大沈 溺。先說得是過失者。或無真言而念誦。不
知增減文字。此無過咎。設若增減。差忘次第。 皆無有失。何況信菩提心棄捨自利。所作籌 量伺察而轉。決定得覩諸佛及菩薩等。獲斯
成就。或以此執金剛真言。作守護者。真言 曰。
[0102a11] 那莫悉底哩 (三合) 野體尾 (二合) 歌 (引) 喃 (引) 怛陀 (引) 誐多 (引) 喃 (引)
薩哩嚩 (二合) 嚩惹囉 (二合) 達囉 (引) 赧 (引) 贊拏贊 拏末羅末羅嚩捺囉 (二合) 嚩捺囉 (二合) 扇 (引)
多那扇 (引) 多那頗羅頗羅嚩囉嚩囉摩 (引) 囉拏摩 (引) 囉 拏嚩惹囉 (二合) 捺羅寫薩普 (二合引) 吒 (半音)
羅隷多尸珂 囉三滿多嚩惹哩 (二合) 抳入嚩 (切身) 羅入嚩 (切身) 羅 那謨窣堵 (二合) 阿兀嚕 (二合引) 誐囉
(二合) 舍 (引) 薩那 (引) 喃 (引) 囉拏囉拏虎羅虎羅頗羅薩癹 (二合引) 吒 (半音) 嚩祖 嚕 (二合引)
覩彌薩嚩 (二合引) 訶 (引)
[0102a20] 誦此於剎那頃諸作障者。頻那夜迦悉皆馳 散。諸天龍等皆以飲食衣服臥具承事供養。 乃至加持淨水。或隨意所見而作守護。又一
切所作誦此不動尊明王心真言曰。
[0102a24] 那莫三滿多 (引) 嚩惹囉 (二合引) 赧 (引) 怛囉 (二合引) 吒阿 謨 (引) 佉贊拏摩訶 (引)
嚕瑟 (引) 拏薩普 (二合引) 吒 (引) 野 吽 (引) 怛囉 (二合) 吒 (半音) 賀 (引) [牟*含]
(切身引) 唵 (引) 末朗捺禰諦 儒 (二祖切引) 摩 (引) 隷儞薩嚩 (二合引) 賀
[0102a28] 若初食時。誦此真言至一七遍。次當飲食。彼 諸藥王佛菩薩眾。隨所念中消諸毒類。真言 曰。
[0102b02] 怛 [寧*也] (切身) 佗 (引) 伊隸蜜諦底隸蜜諦伊隷底隷蜜 諦努弭努嚩 (引) 梨 (引) 曳怛哩計
(二合) 怛哩葛 (二合) 囉抳 摩摩哩弭 (二合) 摩哩摩 (二合) 囉抳葛悉彌 (二合引) 哩葛悉 彌 (二合引) 囉目訖底
(二合) 阿佉儞阿佉那佉儞伊隷 伊梨曳阿珂 (引) 以 (引) 曳阿播 (引) 伊曳尾底悉尾 (二合) 多敦抳阿那 (引)
努囉叱薩嚩 (二合) 賀
[0102b08] 復次若聞此明者。於七年中不為蛇螫毒不 著身。設為所螫蛇。則頭破七分如蘭香梢。若 持此明者。乃至盡其形壽。不為蛇螫毒不著
身。此真言句蛇前勿念。所以者何。蛇趣命終 故。真言曰。
[0102b13] 怛 [寧*也] (切身) 佗 (引) 伊羅 (引) 唧羅 (引) 佐酤 (引) 嚩酤 (引) 酤 (引)
痆 (引) 酤 (引) 妮底儞酤嚕拏 (引) 儞酤嚕妮底布 (引) 拏 (引) 布 (引) 妮底補嚕拏 (引)
補嚕妮底普吒囉呬普 吒綻 (陟澗切) 拏囉呬那 (引) 枿囉呬那 (引) 枿吒綻拏 辣呬薩哩波 (二合) 辣呬薩哩波 (二合)
吒綻拏辣呬遏 砌攃隷尾始試 (引) 底試 (引) 多嚩多隷喝羅哩喝羅 哩亶妮亶妮怛痆 (尼轄切) 怛痆多 (引) 抳多 (引)
抳末羅 末羅薩普 (二合) 吒 (半音) 薩普 (二合) 吒 (半音) 癹吒 (半音) 癹吒 (半音) 薩 嚩 (二合引)
訶 (引) 伊底呬羃叉蕪昝 (仁奘切引) 吾廉 (引) 尾 [寧*也] (切身引) 焰羅畢多 (引) 烏捺 (引) 喝哩
(二合) 多 (引) 焰 (引) 薩哩 嚩 (二合) 普多三摩 (引) 枿弭薩哩鑁 (二合) 怛佗 (引) 阿那担 佗
(引) 普耽薩爹阿尾鉢梨 (引) 耽阿尾鉢哩也 (二合) 薩耽 (二合) 伊捺尾沙摩尾釤婆嚩覩捺多 (引) 囕枿 璨覩能瑟吒囉
(三合引) 囕枿粲覩阿仡儞 (二合) 枿 粲覩惹藍枿粲覩薩耽 (二合) 蓬枿粲覩酤吒 也 (二合) 枿粲覩普銘枿粲覩扇 (引)
鼎枿粲覩薩 嚩 (二合引) 訶 (引)
[0102c01] 復次。若為賊侵害。當誦摩利支。真言曰。
[0102c02] 怛 [寧*也] (切身) 佗 (引) 阿哩歌 (二合) 摩枲摩哩歌 (二合) 摩枲嚩那 摩枲頞多哩馱 (二合引)
那摩枲鉢體弭羅叉烏怛波 (二合) 體弭囉叉惹那都 (引) 弭囉叉囉 (引) 惹都 (引) 弭 [口*犖] 又租 (引) 囉都
(引) 弭 [口*犖] 叉星賀都 (引) 弭 [口*犖] 叉咩 (引) 渴囉 (二合) 都 (引) 弭 [口*犖] 叉那
(引) 枿都 (引) 弭 [口*犖] 叉薩哩 波 (二合) 都 (引) 弭 [口*犖] 叉薩哩嚩 (二合) 都 (引) 弭
[口*犖] 叉 [口*犖] 叉 [牟*含] (切身引) 薩哩嚩 (二合) 婆曳毘藥 (切身) 薩哩舞 (二合引) 波捺 囉
(二合) 侮 (引) 波薩哩吾 (二合) 播 (引) 野 (引) 細毘藥 (切身) 薩嚩 (二合引) 訶 (引) 唵 (引)
嚩底隷嚩底隷薩哩嚩 (二合) 訥瑟吒 (二合引) 喃 (引) 屹囕 (二合) 汀滿馱 (引) 弭薩嚩 (二合引) 訶 (引) 那
謨 (引) 囉怛那 (二合) 夜 (引) 野那謨 (引) 摩 (引) 哩 (引) 載禰嚩多 (引) 潩摩 (引) 哩
(引) 嗟 (引) 禰嚩多 (引) 野 (引) 紇哩 (二合) 捺琰 摩 (引) 嚩哩多 (二合) 曳奢 (引) 弭怛
[寧*也] (切身) 佗 (引) 嚩多隷 嚩捺 (引) 隷嚩囉 (引) 隸嚩囉 (引) 訶目契薩哩嚩 (二合) 訥 瑟吒
(二合引) 喃 (引) 滿馱目龕薩嚩 (二合引) 訶 (引)
[0102c17] 由念此明出生無量大德威光。復次五十七 字屬持明藏。於諸怖畏守護饒益。真言曰。
[0102c19] 怛 [寧*也] (切身) 佗 (引) 遏胝末胝那胝酤那胝吒枳姹囉 枳姹囉枳烏嚕末底嚕嚕末底覩嚕呬隷弭隷 薩哩嚩
(二合) 倪也 (切身) 努波捺誐那謨 (引) 薩哩嚩 (二合) 三摩三沒馱 (引) 赧 悉殿都彌滿怛囉 (二合) 鉢捺 (引)
薩嚩 (二合引) 訶 (引)
[0102c24] 論曰。此護身者。以湯藥衣服等為眾生利益。 先如是作。謂已所樂著受用之具。起染污罪。 由是菩薩於諸眾生一切當捨。又若不希他
物。已所資具時不樂著則唯飲食起染污罪。 雖不念飲食。於眾生事。或不愛樂。謂於飲食 作他物想。無染污罪。然唯自利是罪滿足。於
別解脫得波羅夷罪。又說此所受用彼一眾 生為主。此一眾生為主。如是護身皆為過失。 非如奴僕常於一主營務役使。自所有物即
彼所有。然法集經云。菩薩譬若僮僕應代。一 切眾生隨何所作。
[0103a06] 論曰。非說於一主者。彼為利他。設若僮僕 為病惱等。主乃未言而或先飯。得無咎耶。菩 薩如是修作所有親近不知是事。若心能了
知此清淨理行廣大捨。然於是理勿應疑惑 一切當捨故。如前佛說唯備喉急。此護身者。 為利眾生。當如是說覺了斯義。如理開示使 無忘失。
護受用福品第七
[0103a14] 論曰。如是護身應知已釋。護受用者次當今 說。復次起善修作。是中以智觀察。此諸學處 護受用事。斯不為難。最上授所問經說。此
學處者。於平等見善所修作。善修作者。極遠 諦觀棄諸受用。
[0103a19] 論曰。此奢摩他容於後時。然於是理了如所 說得此成就。所謂節去受用。而於是事真實 成就。自然於餘廣多受用。損而能捨餘無他
事。又如最上授所問經云。妻子奴僕作業使 人。是正所受用。若自若他。聞菩提分斷斯所 作。能捨不捨餘無他事。於利益眾生極能稱
量。及菩薩所極善稱量。斷斯所作。能捨不捨 餘無他事。此獲成就。於此疑者。菩薩別解脫。 亦作是說。
[0103a28] 復次舍利子。若出家菩薩求菩提分。應知說 施。云何名施。謂若色施乃至法施。為法施者。 舍利子。若在家菩薩以殑伽沙數佛剎七寶
滿中持用布施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舍利子。 若出家菩薩以一四句偈。如說修行乃至為 他人說。其福勝彼。又舍利子。豈諸如來於出
家者。說無財施。以要言之。舍利子。若有所 得墮滿鉢中及所餘物。應分彼食與同梵行。 彼復來求若衣若鉢。如佛所說有長三衣。隨
所應捨。又若闕少是三衣者及為依止住淨 梵行。此不應捨。所以者何。畢竟如來不說施 此三衣故。舍利子。菩薩以彼三衣施乞者時。
然於師尊無闕親近。又舍利子。出家菩薩唯 應為法而親近故。彼所求者。當知攝受。唯 一眾生未及利益多眾生聚。是故菩薩於眾
生所深心修作。若減失大利斷滅善事。如是 說為剎那遠離廣大善分。如是乃至棄捨或 不棄捨。又如海意經云。大乘者斷多財利乃
至我決定說。菩薩如是成辦。由何趣入。廣 如最上授所問經說。
[0103b19] 論曰。若說為他修作當捨己事。如維摩詰所 說經云。問曰。維摩詰生死有畏當何所依。答 曰。文殊師利。菩薩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
之力。問曰。欲依如來功德之力者當依何住。 答曰。欲依如來功德之力者當依一切眾生 而住。又問曰。欲依一切眾生住者復何所住。
答曰。應住解脫一切眾生故。又如法集經云。 商主菩薩白言。世尊。若菩薩樂欲菩提。最先 一切眾生。不為己事乃至世尊。是名法集。
[0103b28] 論曰。捨此即成自利。問何故減失利益眾生。 謂懷怖懼不為眾生自任重負。由減失故不 觀利他。唯於世間修自利行。復何差別。謂若
菩薩不棄己德而成他善。或怖惡道自受苦 惱。此為二種。謂若是苦。我或當受。故不應 捨。如經所說。獲大罪報。如寶積經云。佛言。
迦葉波。有四種法。說名相似菩薩。謂自利 求安而不濟度苦惱眾生等。又最上授所問 經彼說次第。若云先無我執。則是菩薩學處。
亦如法集經云。具壽須菩提語無所發菩薩 言。善男子。菩薩當云何住。答曰。若為眾生 不捨正行。問曰。云何為諸眾生不離正行。答
曰。謂不捨大慈大悲。須菩提言。云何菩薩大 慈。答曰。若以身命及諸善本。當施一切眾生 而不求報。又問。云何菩薩大悲。答曰。若菩薩
樂欲菩提。最先一切眾生而不自取證。彼經 復說。此一切菩薩學處。以大悲為本。世尊畢 竟令彼不斷利他。是菩薩義。故定非究竟。是
中我當觀大福海施大義利。匪定一向違害 生滅。又決定寂靜神變經說。彼昔有王。見一 比丘於千歲中入滅盡定。以是緣故。有諸比
丘讀誦經典求菩薩行。尊重法欲受信施食。 發如是心。我為求法以此善根為法捨施。百 錢迦羅努貝底執著妙樂等事。如前次第。說 無過失。或俱說為護受用福。
[0103c24] 論曰。復次廣樂自利果報守護清淨。如那羅 延所問經云。守護戒者。非國王因。非天趣 因。非爍迦羅因。非受用因。非富樂因。非形色
因。非顯色因。非美譽因。乃至守護戒者。無 地獄恐怖。如是無畜生琰魔羅界恐怖。以要 言之。守護戒者。唯除住佛眼者。乃至守護戒
者。利樂一切眾生。相應義故。彼戒蘊菩薩如 是行相。得具足十種無減失法。何等為十。所 謂得轉輪聖王而無減失。求佛菩提亦無雜
亂。得爍迦羅亦無減失。願覩諸佛得無障難。 如是為梵天王亦無減失。聽聞妙法得無退 墮。乃至如其所聞讀誦經法。具菩薩行皆無
減失。於諸善法不斷辯才。求深禪定亦無減 失。乃至如是住戒蘊菩薩摩訶薩。常為一切 之所禮敬。謂天龍夜叉乾闥婆等供養恭敬
歌詠讚歎。亦為諸龍王阿修羅王等而常尊 重。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等之所親近。及諸 智者而常讚仰。為佛嗟諮。若天若人。一切眾
生之所憐愍。乃至不行四種之行。唯除化度 眾生。何等為四。所謂不行無相之行。亦復 不行空諸佛剎。又亦不行生邪見家及墮諸 惡趣。
[0104a17] 論曰。如前所捨彼煩惱力及憍慢等。守護福 報。亦復布施。然於是福自不希報。此欲守護 唯為利他。後不生悔。如最上授所問經云。若
布施已。是心設不生悔而逐彼後者。憂不憂 等皆名追悔。減滅福報令罪增長。若不發露 於佛覆藏。而翻彼善說為罪性。復次於彼罪 惱行懺除者。由此無罪而獲福喜。
[0104a24] 論曰。利益眾生者。不以財利之心而為發露。 如寶雲經說。譬如藥王而自讚己德。不為過 失。復說欲守護福者。於名聞利養菩薩常當
遠離高舉。以清淨法捨愚癡暗。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九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日本 SAT 組織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