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āyānasūtralāṃkāraśāstra (Dacheng Zhuangyan Jinglun) 大乘莊嚴經論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七無著菩薩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教授品第十五
[0623c18] 釋曰。已說菩薩隨修。次說如來教授。偈曰。
行盡一僧祇 長信令增上
眾善隨信集 亦具如海滿
[0623c21] 釋曰。行盡一僧祇長信令增上者。若諸菩薩 行行盡一阿僧祇劫。爾時長養於信方至上 品。問獨信增耶。答眾善隨信集亦具如海滿。
謂於信增時一切眾善隨信聚集。亦得具足 如大海水湛然圓滿。偈曰。
聚集福德已 佛子最初淨
極智及軟心 勤修諸正行
[0623c28] 釋曰。聚集福德已者。如前所說聚集故。佛子 最初淨者。令護清淨故。及於大乘作正直 見。不顛倒受義故。極智者。得多聞故。軟心
者。離諸障故。勤修諸正行者。有堪能故。偈曰。
自後蒙諸佛 法流而教授
增益寂靜智 進趣廣大乘
[0624a05] 釋曰。自後蒙諸佛法流而教授者。此諸菩薩 從此已後。蒙諸佛如來以修多羅等法而為 說之。譬如為說十地經。增益寂靜智進趣廣
大乘者。此菩薩若得教授則增益奢摩他智。 於廣大乘而能進修。如是得教授已。次起六 種心。偈曰。
想名及了句 思義亦義知
法總亦義求 六心次第起
[0624a13] 釋曰。六心者。一根本心。二隨行心。三觀察 心。四實解心。五總聚心。六悕望心。想名者。 謂根本心。初於修多羅等法觀察無有二義。
唯想名聚故。了句者。謂隨行心。次隨諸句決 了差別及次第故。思義者。謂觀察心。次於彼 義內正思惟故。義知者。謂實解心。於彼思
義如實知故。法總者謂總聚心。更聚前法復 總觀故。義求者。謂悕望心。於彼義趣求得意 故。如是起六心已。次起十一種作意。偈曰。
有求亦有觀 一味將止道
觀道及二俱 拔沈并抑掉
正住與無間 於中亦尊重
置心一切緣 作意有十一
[0624a26] 釋曰。十一種作意者。一有覺有觀作意。二無 覺有觀作意。三無覺無觀作意。四奢摩他作 意。五毘鉢舍那作意。六二相應作意。七起
相作意。八攝相作意。九捨相作意。十恒修作 意。十一恭敬作意。有求者。謂有覺有觀作意。 此作意以意言相續觀察諸法。有觀者謂無
覺有觀作意。此作意雖離於覺亦以意言相 續觀察諸法。一味者。謂無覺無觀作意。此作 意離於意言而相續觀察諸法。止道者。謂奢
摩他作意。此作意但緣諸法名。觀道者。謂毘 鉢舍那作意。此作意但緣諸法義。二俱者。謂 二相應作意。此作意能一時緣名義拔沈者。
謂起相作意。此作意若緣名心沈即能策起。 抑掉者。謂攝相作意。此作意若緣義心散即 能攝持。正住者。謂捨相作意。此作意若心平
等能住捨心。無間者。謂恒修作意。此作意能 依正住修習無廢。尊重者。謂恭敬作意。能於 習時尊重名義。如是起十一種作意已。復應 修習九種住心。偈曰。
繫緣將速攝 內略及樂住
調厭與息亂 或起滅亦爾
所作心自流 爾時得無作
菩薩復應習 如此九住心
[0624b20] 釋曰。九種住心者。一安住心。二攝住心。三解 住心。四轉住心。五伏住心。六息住心。七滅 住心。八性住心。九持住心。此九住教授方便。
應知繫緣者。謂安住心。安心所緣不令離故。 速攝者。謂攝住心。若覺心亂速攝持故。內略 者。謂解住心。覺心外廣更內略故。樂住者。謂
轉住心。見定功德轉樂住故。調厭者。謂伏住 心。心若不樂應折伏故。息亂者。謂息住心。見 亂過失令止息故。或起滅亦爾者。謂滅住
心。貪憂等起即令滅故。所作心自流者。謂性 住心。所作任運成自性故。爾時得無作者。謂 持住心。不由作意得總持故。如是修習得住
心已。次令此心得最上柔軟。偈曰。
下倚修令進 為進習本定
淨禪為通故 當成勝軟心
[0624c06] 釋曰。下倚修令進為進習本定者。菩薩得住 心時。應知已得下品身倚心倚。為增進此 倚更修根本禪定。問更修本定為何功德。答
淨禪為通故當成勝軟心。諸菩薩為起諸神 通故。為欲成就最勝柔軟心故。是故進修本 定。問起諸神通欲何所作。勝柔軟心復云何 成。偈曰。
起通遊諸界 歷事諸世尊
最上軟心得 供養諸佛故
[0624c15] 釋曰。起通遊諸界歷事諸世尊者。諸菩薩欲 往無量世界。欲經無量劫數。欲歷無量諸佛。 欲承事供養及聞正法。為此事故起諸神通。
問何故作此事。答最上軟心得供養諸佛故。 由供養諸佛為因故。更得成就第一勝柔軟 心。如是得勝心已。便得諸佛之所稱揚。偈 曰。
未入淨心前 五種稱揚得
器體成淨故 堪進無上乘
[0624c24] 釋曰。未入淨心前五種稱揚得者。謂此菩薩 於淨心地前。先得如來稱揚。其五種功德問 此稱揚於菩薩有何利益。答器體成淨故堪
進無上乘。此菩薩得如來稱揚已。便成就清 淨器體。於無上乘則堪進入。問如來稱揚彼 菩薩。何等五功德。偈曰。
念念融諸習 身倚及心倚
圓明與見相 滿淨諸法身
[0625a03] 釋曰。五功德者。一者融習。二者身倚。三者 心倚。四者圓明。五者見相。融習者。一一剎 那消融一切習氣聚故。身倚者。修習輕安遍
滿身故。心倚亦爾。圓明者。圓解一切種空 離分數故。見相者。見無分別相為後清淨因 故。滿淨諸法身者。為滿為淨一切種法身。常
作如是五因故。問何時滿何時淨。答十地時 滿。佛地時淨。此中應知五種功德。前三是奢 摩他分。後二是毘鉢舍那分。菩薩於此時中
於世間法皆得具足。如是得稱揚已。次起通 達分善根。偈曰。
爾時此菩薩 次第得定心
唯見意言故 不見一切義
[0625a16] 釋曰。此菩薩初得定心離於意言。不見自相 總相一切諸義。唯見意言。此見即是菩薩煖 位。此位名明。如佛灰河經中所說明。此明
名見法忍。偈曰。
為長法明故 堅固精進起
法明增長已 通達唯心住
[0625a22] 釋曰。此中菩薩為增長法明故起堅固精進。 住是法明通達唯心。此通達即是菩薩頂位。 偈曰。
諸義悉是光 由見唯心故
得斷所執亂 是則住於忍
[0625a27] 釋曰。此中菩薩若見諸義悉是心光。非心光 外別有異見。爾時得所執亂滅。此見即是菩 薩忍位。偈曰。
所執亂雖斷 尚餘能執故
斷此復速證 無間三摩提
[0625b03] 釋曰。此中菩薩為斷能執亂故。復速證無間 三摩提。問有何義故此三摩提名無間。答由 能執亂滅時爾時入無間。故受此名。此入無
間即是菩薩世間第一法位。隨其次第說煖 等諸位已。次說見道起。偈曰。
遠離彼二執 出世間無上
無分別離垢 此智此時得
[0625b10] 釋曰。遠離彼二執者。所執能執不和合故。出 世間無上者。得無上乘故。無分別者。即彼二 執分別無故。離垢者。見道所斷煩惱滅故。菩
薩爾時名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偈曰。
此即是轉依 以得初地故
後經無量劫 依淨方圓滿
[0625b16] 釋曰。此即是轉依以得初地故者此離垢。即 是菩薩轉依位。何以故。得初地故。問依極淨 耶。答後經無量劫依淨方圓滿。非於此初即
得極清淨。由後經無量阿僧祇劫。此依方得 清淨圓滿故。偈曰。
爾時通法界 他自心平等
平等有五種 五無差別故
[0625b23] 釋曰。爾時通法界他自心平等者。菩薩於初 地即得通達平等法界。由此通達故能觀他 身即是自身。亦得心平等。問此時得幾種心
平等。答平等有五種。五無差別故。何謂為五。 一者無我平等。謂於自他相續不見有我。無 差別故。二者有苦平等。謂於自他相續所有
諸苦。無差別故。三者所作平等。謂於自他相 續欲作斷苦。無差別故。四者不求平等。謂於 自他所作不求反報。無差別故。五者同得平
等。如餘菩薩所得我得亦爾。無差別故。偈 曰。
諸行虛分別 淨智了無二
解脫見所滅 如是說見道
[0625c07] 釋曰。諸行虛分別淨智了無二者。此中菩薩 於三界諸行唯見不真分別。以極淨智了彼 無二。淨智者。出世間故。無二者。二執無故。
彼無二體即法界也。解脫見所滅如是說見 道者。謂解脫見道所滅煩惱。法界即是解脫。 若見解脫滅煩惱時。說名菩薩初得見道。偈 曰。
無體及似體 自性合三空
於此三空解 此說名解空
[0625c16] 釋曰。三空者。一無體空。謂分別性。彼相無體 故。二似體空。謂依他性。此相如分別性無 體故。三自性空。謂真實性。自體空自體故。此
偈顯菩薩得空解脫門。偈曰。
應知緣無相 悉盡諸分別
此中無願緣 不真分別盡
[0625c22] 釋曰。此偈上半顯得無相解脫門。下半顯得 無願解脫門。應知此中菩薩具得三解脫門。 偈曰。
此時所得法 一切菩提分
應知彼菩薩 同得如見道
[0625c27] 釋曰。一切菩提分者。謂四念處等。彼菩薩得 見道時亦得此法。偈曰。
覺世唯諸行 無我唯苦著
無義自我滅 大義依大我
[0626a02] 釋曰。覺世唯諸行無我唯苦著者。此菩薩覺 諸世間但是諸行實無有我。眾生計著唯著 苦耳。無義自我滅者。謂染污身見滅故。大義
者。利益一切眾生故。大我者。以一切眾生為 自己故。此中菩薩滅自我見。依大我見作眾 生利益事。是謂大義依大我。偈曰。
無我復我見 無苦亦極苦
益彼不求報 以利自我故
[0626a10] 釋曰。此中諸菩薩。無我者。謂無自身無義我 見。復我見者。謂有他身大義我見。無苦者。謂 無自身所起諸苦。亦極苦者。謂有他身所起
諸苦。益彼不求報者。無悕望故。何以故。以利 自我故。諸菩薩利益眾生時。即是利益自我。 是故無外希望。偈曰。
自脫心最上 他縛即堅廣
苦邊不可盡 如是應勤作
[0626a18] 釋曰。自脫心者。謂滅自見道所斷煩惱故。最 上者。此解脫由無上乘故。他縛即堅廣者。由 一切眾生相續所起煩惱故。苦邊不可盡者。
眾生界無邊如虛空故。如是應勤作者。眾生 如是苦。菩薩應為眾生斷苦。作邊作已復作。 不應休息故。偈曰。
自苦不自忍 豈忍他諸苦
此生及窮生 翻彼謂菩薩
[0626a26] 釋曰。眾生於一期生苦及窮生死際。不可思 議苦無能忍受者。此菩薩翻彼不能忍受。悉 能為之忍受故。言翻彼謂菩薩。偈曰。
於他行等愛 利彼不退轉
希有非希有 他利自利故
[0626b02] 釋曰。於他行等愛利彼不退轉者。菩薩於一 切眾生行。平等愛心無有差別。若求樂利益。 若行樂利益。若求行時。利益之心無有退轉。
希有非希有他利自利故者。此不退轉事於 諸世間希有最上。然此希有亦非希有。何以 故。他得益時即是菩薩自得益故。偈曰。
餘地說修道 二智勤修習
無分別建立 淨法及眾生
[0626b10] 釋曰。餘地者。謂後九地。問餘地何所修。答二 智勤修習。二智者。一無分別智。二如所建立 智。無分別智謂出世智。如所建立智謂後得
世智。問此二智有何功能。答淨法及眾生。此 中無分別智成熟佛法。是其功能。如所建立 智成熟眾生是其功能。偈曰。
修位二僧祇 最後得受職
入彼金剛定 破諸分別盡
[0626b18] 釋曰。修立二僧祇最後得受職者。二僧祇謂 第二及第三大劫阿僧祇。最後謂究竟修。於 此修位方便受職。問受職已更何所作。答入
彼金剛定破諸分別盡。問因何義故名金剛 定。答分別隨眠此能破故。是故此定名金剛 喻。偈曰。
轉依究竟淨 成就一切種
住此所作事 但為利群生
[0626b26] 釋曰。轉依究竟淨者。謂永離一切煩惱障及 智障故。成就一切種者。謂得一切種智由無 上故。住此所作事者。謂住此位中乃至窮眾
生生死際。示現成道及現涅槃故。問此事何 所為。答但為利群生。如此等事一向但為利 益一切眾生故。自下次明因大教授得大義 利。偈曰。
牟尼尊難見 常見得大義
以聞無等法 淨信資養心
[0626c06] 釋曰。此偈明菩薩因大教授常得現前見佛 常聞無等正法。常起極深淨信遍滿於心。此 明初時得大義利。偈曰。
若於教授中 法門如欲住
如人拔險難 佛勸亦如是
[0626c11] 釋曰。若於教授中法門如欲住者。有諸菩薩 於教授時中。或於如來法門。心欲樂住也。如 人拔險難佛勸亦如是者。譬如有人墮在深
坑。有能捉髮懸擲高岸。佛勸亦爾。若彼菩薩 樂住寂滅深坑。諸佛如來。強能置之佛果高 岸。此明次時得大義利。偈曰。
世間極淨眼 勝覺無分別
譬如大日出 除幽朗世間
[0626c19] 釋曰。若諸菩薩成佛時。永退一切世間法故 眼得最極清淨。爾時名得無分別勝覺。譬如 日輪大出能除幽暗照朗世間。此明畢竟時
得大義利。如是廣說已。次以一偈總結前義。 偈曰。
佛子善集滿 成就極廣定
恒受尊教授 能窮功德海
[0626c26] 釋曰。此偈義如文顯現。教授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業伴品第十六
[0626c28] 釋曰。已說如來大教授。菩薩起業以方便為 伴。今當說。偈曰。
譬如大地種 任持四種物
如是三種業 建立一切善
[0627a03]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集起業方便。譬如大地 種任持四種物者。何謂四物。一者大海。二者 諸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是謂四物。如是三
種業建立一切善者。海等四物譬一切善法。 如是菩薩三業能聚集一切諸善。所謂檀等 諸波羅蜜。及一切菩提分法。偈曰。
難行業能行 應形無量劫
身口心自性 拔彼不退轉
[0627a11]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救他業方便。難行業能 行應形無量劫者。何謂難行業。謂眾生欲得 小乘出離。菩薩於彼極生大苦。欲令彼轉異
乘心故。變種種形。於無量世界經無量劫數。 而能久受勤苦作種種難行業。身口心自性 拔彼不退轉者。謂菩薩為拔彼故。雖復處處
久受勤苦。三業自性終無退屈。偈曰。
如人怖四害 深防為自身
菩薩畏二乘 護業亦如是
[0627a20]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自護業方便。如人怖四 害深防為自身者。何謂四害。一者毒物。二者 兵仗。三者惡食。四者怨仇。是謂四害。深防者
為利益自身故。菩薩畏二乘護業亦如是者。 毒等四害譬二乘人諸業方便。菩薩怖畏此 故。深自防護起二乘心。何以故。由斷大乘種
故。大乘善根未起令不起故。已起復令滅故。 及與佛果作障礙故。偈曰。
作者業所作 三輪不分別
得度淨業海 功德無有邊
[0627b01]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清淨業方便。作者業所 作三輪不分別者。何謂三輪。一者作者。二者 業。三者所作。是謂三輪。不分別者。此三不
可得故。由此故三輪得清淨。三輪清淨故業 清淨。得度淨業海功德無有邊者。到業彼岸 故。功德無邊者由無盡故。業伴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度攝品第十七之一
[0627b08] 釋曰。已說起業方便業所聚集諸波羅蜜。今 當說。此中先說憂陀那偈。偈曰。
數相次第名 修習差別攝
治障德互顯 度十義應知
[0627b12] 釋曰。此中六波羅蜜應知有十種義。一制數。 二顯相。三次第。四釋名。五修習。六差別。七 攝行。八治障。九功德。十互顯。此中有六偈制
立六波羅蜜數唯有六。偈曰。
資生身眷屬 發起初四成
第五惑不染 第六業不倒
[0627b18] 釋曰。此偈顯示為攝自利三事故。立波羅蜜 數唯有六。一者增進。二者不染。三者不倒。彼 初四波羅蜜。如其次第能令四事增進。一資
生成就。由布施故。二自身成就。由持戒故。 三眷屬成就。由於忍辱。行忍辱者多人愛 故。四發起成就。由於精進。一切事業因此
成故。第五禪波羅蜜。能令煩惱不染。折伏煩 惱由此力故。第六般若波羅蜜。令業不顛倒。 一切所作如實知故。偈曰。
施彼及不惱 忍惱是利他
有因及心住 解脫是自利
[0627b29] 釋曰。此偈顯示為攝二利六事故。立波羅蜜 數唯有六。初為攝利他三事故。立前三波羅 蜜令起正勤。如其次第一者施彼。二者不
惱。三者忍彼惱後為攝自利。三事故須立。 後三波羅蜜令起正勤。如其次第。一者有因。 由依精進故。二者心住。由心不定令定故。三
者解脫。由心已定令解脫故。偈曰。
不乏亦不惱 忍惱及不退
歸向與善說 利他即自成
[0627c09] 釋曰。此偈顯示為攝利他六事故。立波羅蜜 數唯有六。菩薩行六波羅蜜時。如其次第。於 彼受用令不乏故。不惱彼故。忍彼惱故。助彼
所作令不退故。以神通力令歸向故。以善 說法斷彼疑故。菩薩如是利他即是自利。為 他所作即自所作。由此因緣得大菩提故。偈 曰。
不染及極敬 不退有二種
亦二無分別 具攝大乘因
[0627c18] 釋曰。此偈顯示為攝大乘四因故。立波羅蜜 數唯有六。一者不染。二者極敬。三者不退。四 者無分別。菩薩修行施時於財不染無顧戀
故。受持戒時於諸學處起極敬故。行忍辱精 進時。此二不退。忍於眾生非眾生所作苦得 不退故。精進於修行善時得不退故。行禪定
般若時。此二無分別。奢摩他毘鉢舍那平等 所攝故。如此四因攝一切大乘因盡偈曰。
不著及不亂 不捨亦增進
淨惑及智障 是道皆悉攝
[0627c28] 釋曰。此偈顯示為攝大乘六道故。立波羅蜜 數唯有六。問道者何義。答有方便者為道。此 中檀波羅蜜。於諸資財不著為道。由施時於
境離染著故。尸波羅蜜。於諸境界不亂為道。 由求受戒時一切心亂攝令住故。及比丘住 護者。求境界時。一切業亂不能轉故。羼提波
羅蜜。於諸眾生不捨為道。由一切不饒益事 不生厭故。毘梨耶波羅蜜。於修諸善增長為 道。由精進發起令增上故。禪波羅蜜。於煩惱
障令清淨為道。般若波羅蜜。於智慧障令清 淨為道。如是六種道攝一切大乘道盡。偈曰。
為攝三學故 說度有六種
初三二初一 後二二一三
[0628a12] 釋曰。此偈顯示為攝三種增上學故。立波羅 蜜數唯有六。此中立初三波羅蜜。為攝初一 戒增上學。戒有二種謂聚及眷屬。尸羅為聚。
檀及羼提為眷屬。何以故。施於求受時資財 不悋故。忍於護持時打罵不報故。此中立後 二波羅蜜。如其次第。為攝心慧二增上學。此
中立第四一波羅蜜。應知具攝三增上學。由 一切三學精進為伴故。已制六波羅蜜數。次 顯六波羅蜜相。偈曰。
分別六度體 一一有四相
治障及合智 滿願亦成生
[0628a23] 釋曰。諸菩薩修諸波羅蜜。一一皆有四相。一 治障。二合智。三滿願。四成生。治障者。檀等 六行。如其次第。對治慳貪破戒瞋恚懈怠亂
心愚癡故。合智者。悉與無分別智共行。由通 達法無我故。滿願者。施於求財者隨其所欲 而給與之。戒於求戒者隨其所欲以身口意
護而教授之。忍於悔過者與之歡喜。精進於 作業者隨欲助之。定於學定者隨欲授法。智 於有疑者隨欲決斷。成生者。先以施攝。後以
三乘法隨其所應而成熟之。先安立於戒等 中。後以三乘成熟亦爾。已顯六波羅蜜。相次 說六波羅蜜次第。偈曰。
前後及下上 麁細次第起
如是說六度 不亂有三因
[0628b08] 釋曰。六波羅蜜次第有三因緣。一前後。二下 上。三麁細。前後者。謂依前後得起。何以故。 由不顧資財故受持戒。行持戒已能起忍辱。
忍辱已能起精進。精進已能起禪定。禪定已 能解真法。下上者。前者為下後者為上。下者 施上者戒。乃至下者定上者智。麁細者。前者
為麁後者為細。麁者施細者戒。乃至麁者定 細者智。何故麁易入易作故。何故細難入難 作故。已說六波羅蜜次第。次釋六波羅蜜名。 偈曰。
除貧亦令凉 破瞋與建善
心持及真解 是說六行義
[0628b20] 釋曰。能除貧窮故名施。能令清凉故名戒。由 具戒者於境界相中煩惱熱息故。能破瞋恚 故名忍。忍破瞋恚能令盡故。能建善故名
進。建立善法由此力故。能持心故名定。攝持 內意故。能解真法故名慧。曉了第一義諦故。 已釋六波羅蜜名。次說修習六波羅蜜。偈曰。
物與思及心 方便并勢力
當知修六行 說有五依止
[0628b28] 釋曰。諸菩薩修習諸波羅蜜有五依止。一者 物依止。二者思惟依止。三者心依止。四者方 便依止。五者勢力依止。物依止修諸波羅蜜
有四種。一者依止因。依種性力而修習故。二 者依止報。依自身成就力而修習故。三者依 止願。依昔願力而修習故。四者依止數。依智
慧力而修習故。思惟依止修諸波羅蜜亦有 四種。一者信思惟。於諸波羅蜜相應教而生 信心故。二者味思惟。於諸波羅蜜中見功德
味故。三者隨喜思惟。於一切世界一切眾生 所有諸波羅蜜皆生隨喜故。四者悕望思惟。 於自身及他未來所有勝波羅蜜起悕望故。
心依止修諸波羅蜜有六種。一者無厭心。二 者廣大心。三者勝喜心。四者勝利心。五者不 染心。六者善淨心。何謂修檀六種心。若菩薩
以滿恒河沙數世界七寶及以身命。於一剎 那施一眾生。如是乃至盡眾生界。所願成熟 無上菩提者以此門施心無厭足。如是相心
是名修檀無厭心。若菩薩如是相施。從初相 續乃至成佛。無剎那頃有絕有減。如是相心 是名修檀廣大心。若菩薩以施攝他時生極
重歡喜。過於受者得財時生喜。如是相心是 名修檀勝喜心。若菩薩以施攝他時。見他受 物極饒益我。非我自用為極饒益。何以故。由
施攝他令我成就無上菩提因故。如是相心 是名修檀勝利心。若菩薩如是廣施不求報 恩及以果報。如是相心是名修檀不染心。若
菩薩如是廣施所生福聚所得果報。願施一 切眾生非為自受。又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 無上菩提。如是相心是名修檀善淨心。何謂
修戒等六種心。若菩薩有恒河沙數自身。一 一身復有恒河沙數劫壽。一一壽中復乏一 切資生。於此乏中復有火聚。遍滿三千大千
世界。菩薩以此多身經此多壽在此火聚起 四威儀。於一剎那但修一戒。如是乃至盡諸 戒聚。乃至盡諸智聚。能得無上菩提者。菩薩
修之心無厭足。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無厭 心。若菩薩從初修戒乃至修智。極坐道場無 有間斷。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廣大心。若菩
薩修戒等攝他時生極重歡喜。過於受攝者 得利益時生喜。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勝喜 心。若菩薩修戒等攝他時。見他得利極饒益
我。非我自利為極饒益。如是相心是名修戒 等勝利心。若菩薩修戒等時。不求報恩及以 果報。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不染心。若菩薩
廣修戒等所生福聚所得果報。願施一切眾 生非為自受。又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無上 菩提。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善淨心。方便依
止修諸波羅蜜有三種。三種者即是三輪清 淨。此清淨由無分別智為方便故。以此方便 一切作意悉得成就。勢力依止修諸波羅蜜
亦有三種。一者身勢力。二者行勢力。三者說 勢力。身勢力者。應知是佛自性身及受用身。 行勢力者。應知是佛化身。以此化身於一切
相為一切眾生示現一切善行故。說勢力者。 謂演說六波羅蜜一切種時無滯礙故。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七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1 冊 No. 1604 大乘莊嚴經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日本 SAT 組織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