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Abhidharmanyāyānusāraśāstra (Apidamo Shun Zheng Lilun)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Scroll 3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三十八
尊者眾賢

三藏法師玄奘 

業品第四

[0555c25] 歸依佛法僧何等

歸依成佛  無學二種
涅槃擇滅  三歸

[0555c28] 本論歸依佛 現有施設言說名為佛陀 成佛無學法言即是
諸法即是顯示無我 有性現有妙德 現有所知
名言即是能詮標舉能詮 施設何故標舉答言由此 言說一切法一切
佛陀圓成自然 佛陀佛陀
婆羅門讚頌問世

稽首世導師  最上覺者
父母  佛陀

[0556a14] 世尊哀愍婆羅門伽他告之

婆羅門  去來
成就覺者  故我佛陀
婆羅門  三世
生滅  故我佛陀
婆羅門  應知
修證  故我佛陀
婆羅門  一切
一切智  故我佛陀
婆羅門  無量劫
純淨  無量死生
最後  塵垢
證得無上覺  故我佛陀

[0556a27] 成佛諸法施設建立 無量建立一佛 眾多和合僧寶
無漏道一道無有過失 何謂施設言說相續 中立一佛一佛成佛
何等盡智眷屬 得佛等身前後歸一一切理實歸一
諸佛無異如是說 本論不見有言無學名為 是故
不可無學即是如何 惡心出血生身無間 本論成佛
身故名言 真佛名言證得無學 故知佛號
由此成佛本論成佛 無學體性二種
世俗二者勝義歸依佛世俗 勝義繫念歸依歸依 得佛無學勝義
無間勝義勝義不可 義理如何惡心出血 生身無間毘婆沙
如是 如是應佛住世云何如是爾時學無學
現前不然不許 現在成佛 諸位無間住世便
現在成佛無有 學無學一切時常現前 苾芻即是苾芻
我所過失假說 苾芻是故對法宗不善 了知說文如是
所以者何 不成補特伽羅世尊 差別等差如火
差別名為如是佛法 得佛不然無常 補特伽羅
補特伽羅 應名補特伽羅補特伽羅如是何所補特伽羅法成
差別應許差別即是歸依 由此所有生死災患有如 歸依不然
應許補特伽羅世間法契經 世尊變異汝等補特伽羅差別佛法得佛
佛法無有差別得名
伽羅差別不許 其所差別差別隨一隨一有漏無漏
伽羅 世尊世間補特伽羅生理世尊現世
決定世尊依法 補特伽羅世尊見法即是 契經轉變無異
補特伽羅轉變補特伽羅 無常便 伽羅尊者矩摩邏多
如是說有漏無漏法皆是契經 佛身衰老世尊重病 阿難陀敷設
契經飲食如法供養 上首契經苾芻眾受持佛語 如來惡心出血
契經觀佛熾盛金臺 多山藥叉 契經汝等見佛無上
他方得名饒益他者諸佛 用大有漏有情如是 教理眾多無漏
無漏佛法非理無學法力 身等云何佛眼 差別有漏無學
三明無學死生可是無學 有情無學得無學名諸佛相續得佛
佛身應斷 過失應斷無明集成豈可 無明集成諸佛不淨
欲界不淨觀不淨觀 增長善根作意不淨觀 一向作意相應故知佛身真是
因故佛身諸處異熟 真佛 智者智人
自覺無悔資糧 依止攝益假說 熱病佛身
大悲菩薩位若是 有別二種 應許差別
一類正理分別大眾部 如來身所有諸法皆是無漏盡是契經修身
修心真淨 如何可言無漏如是 一類本事
修身對治故作 無間道契經修習 念住四念住攝一切法一切
法應無漏自性相離念住 契經修身何故不許 念住有漏
相應佛眼 煩惱有漏豈不 無漏前已
無漏相差契經煩惱聖道 有漏尋求經意善逝 極為
煩惱味著為己聖道厭惡有漏理應味著為己 有漏例言諸法無漏厭惡
無漏為例佛眼 無漏諸法行相不可說 佛眼無漏厭惡無漏
諸法有漏聖道 不可
聖道無漏劬勞種種 大聖迦多衍尼子無有過失
僧伽差別無恥 朋黨世俗勝義無恥 禁戒法服補特伽羅
三藏補特伽羅譬如辯說 說法 法用此類補特伽羅三藏聽說
朋黨方便善巧 朋黨補特伽羅非法 異生作法非法勝義
學無學補特伽羅 非法最勝歸依 歸依伽他中說

歸依最勝  歸依
因此歸依  解脫眾

[0557c28] 如是補特伽羅勝義 本論如是說學無學豈不相違
契經世尊補特伽羅福田 應供養有別福田 應供養經意施僧勝義
施者學無學補特伽羅 中說歸依救護救護 聖法契經依法
補特伽羅由此相違 了義不違意趣意趣 此類名曰不了義經所立
差別補特伽羅補特伽羅 建立直言義理俱不成依法 阿羅漢果無漏法和合
僧伽補特伽羅 不可得無量施設僧伽 伽羅乃至無量施設僧伽
其次飲食供養便 供養一切施設僧伽供養 眾僧說戒羯磨施設僧伽
施設僧伽如此 施設僧伽中國受具二十 僧伽出眾羯磨
從此以後 決定乃至無量施設僧伽 僧伽苾芻尼僧伽二部僧賢聖
聲聞僧伽多種 施設補特伽羅福田 如是差別由此二門
不應理故知不了義經 伽羅聲聞所有無漏功德種類 種種三相差別顯示
福田非理施設補特伽羅 法僧勝義補特伽羅 差別
伽羅總得一切聲無漏法功德 非唯預流果一切 功德如是乃至阿羅漢果差別
一切何不 次第在此 依法補特伽羅
伽羅殊勝功德顯示有情 種差補特伽羅豈不即為 自相共相差別
別理成立補特伽羅是故 法施僧伽分明可見若爾何故 品類非一一來果
一切預流果如是乃至阿羅漢 一切不還果是故聖道差別 補特伽羅故此契經不了義
建立僧伽軌範迦多衍尼子 成立僧伽勝施中說有情 不然法力差別無餘
方便化生了知 便有情勝施
勝施證淨 相違契經

[0558b29] 長者何謂僧寶當來世界中有 善男子剎帝利婆羅門吠舍 如來正等覺出家修證名僧
契經契經某處 若干苾芻若非契經何故 如是汝等施物如次供養
獲得周遍清淨契經 喬答彌奉施供養 補特伽羅福田
多種有情人聲聞福田 聲聞可是自然 不成聲聞聲聞學處
佛世尊聲聞 如是學處聲聞所有 世尊苾芻眾佛世尊聲聞
世尊衣物應許不許是故 聲聞由是極成 汝等施物如次供養上首
福田無有由此 喬答彌供養
伽羅聲聞差別中有 不同福田 福田無有施僧
施僧大一無漏聖法種類 福田 施主佛世尊施僧
佛果契經諸佛世尊證得 增上自在殊勝功德佛世尊 一向煩惱習無餘
功德一切所生佛世尊 圓滿究竟最勝廣大
一切無漏聖法種類 不成世尊無量無邊不共 假使世界中一
阿羅漢所有功德世尊 不及福田 僧眾甚多受用
財物施主受用是故福田 僧眾經久故作福田福田
因緣施主佛世尊 施僧非理因故 住持無上正法施物
毘婆沙師如是說施主 金色因故歸依 涅槃如是一切煩惱
味著棄捨 一切煩惱煩惱同一
便記別惡趣 那落迦欲界所有 即是欲界欲界
此地煩惱爾時決定無能繫縛 涅槃無色由此 所有顯示沙門
其次三界 涅槃三界 煩惱有餘般涅槃
涅槃無餘依般涅槃有餘師說 依法歸依諸佛世尊雜染 淨法非理所以者何佛說涅槃
最上是故歸依 歸依歸依 歸依滅諦道諦一分獨覺乘
菩薩學位無漏功德歸依 不能救生獨覺不能說法教誡有情離生菩薩學位
無能教誡中學無學不能 救護歸依有餘不和 其次獨覺菩薩歸依
無漏證淨 自立自性眷屬 歸依所有言說
如是歸依救濟聖法 如何自身救濟歸依 生死苦怖畏防護
提婆達多歸依 生死佛法僧 救濟佛教
救濟有餘師說後邊善根種子歸依 種子即由息苦歸依
有餘師說歸依未能奉行所為 歸依所為四諦伽他

歸依佛  歸依法僧
四聖諦  慧觀
苦集  永超眾苦
八支聖道  安隱涅槃
歸依最勝  歸依
因此歸依  解脫眾

[0559c06] 歸依差別無學 貫通無學 十二法體擇滅涅槃歸依
歸依一有沙門果歸依 歸依無為沙門果歸依歸依 有為沙門果四果譬如
道者法如安隱如同正道 此等差別緣於律儀 梵行其所近事一律 離欲邪行

邪行  

[0559c17] 欲邪行極為 惡趣梵行欲邪行遠離在家
梵行受持不能長時修學 梵行無始婬欲 現行在家人隨順欲境和合
抑制為難遠離聖者 欲邪行一切律儀聖者 梵行不如是故近事
離欲邪行 不能近事性戒近事 梵行未曾律儀有餘
師說律儀不由近事不由 近事圓滿不得 律儀最勝杜多功德最勝
遠離婬欲由此遠離 妻室淨修梵行功不唐捐 有情近事律儀
犯戒他攝 呪術種種方便 如何犯戒有別 律儀違犯

律儀  相續

[0560a11] 近事 云何離欲邪行 他攝非法如是
一切有情相續立誓梵行律儀云何犯戒 本誓律儀隨行如何
妻妾律儀近事 律儀一切有情處所 妻妾非時非禮
欲邪行既有 緣於語業 道中虛誑語近事學處
因故虛誑語 在家遠離一切聖者 有別

虛誑語  便學處

[0560a27] 學處虛誑語便 堅持一切律儀虛誑語云何
犯戒如實自發一切 性罪近事學處一切 遮罪近事律儀飲酒

  律儀

[0560b05] 飲酒不能守護 飲酒飲酒惡作 墮落五部不能防守
由此學處擾亂由此 世尊一切性罪因故 正智破戒破見一切
遮罪近事學處飲酒 遮戒一切學處性罪相隨 有言飲酒性罪阿笈摩正理
阿笈摩契經四惡殺生 飲酒遮罪惡行上座 如何供給病者世尊
性罪皆可供給有染釋種 世尊供給苾芻 自說憐愍正理聖者
殺生飲酒世尊近事 律儀正理論如是 如理一類
正法故我必應 正法性罪由此無性 性罪遮罪云何制戒離欲
決定性罪遮罪染污心性罪 染心遮罪遮止
正知染心如斯 無染無染如何成性
罪惡如何正知 染心豈不先知飲酒無慚 即是染心不然
體性不成性罪 有為無染能不 服毒
飲酒惡行憍逸歡娛 此等染污心 中說惡行應知性罪
放逸惡行 性罪故此獨立放逸殺生 病者開遮異時飲酒
因此性罪遮罪 過失便漸次 放逸性罪性罪
不許定限乃至飲酒 性罪苾芻汝等決定
決定便是性罪 過患故世決定 性罪聖者
殺生性罪何故阿羅漢 現行遮罪非時食 律儀
律儀殺生大師 制戒不受律儀在家 飲酒可是無漏律儀自性
聖者不行性罪 一切聖者所行性罪梵行 性罪因由
契經惡趣殺生 性罪梵行雖是性罪 不墮惡趣決定
惡趣飲酒 善法相續惡趣 轉增惡趣
故此無能性罪有餘 密意惡趣契經 慈心勝利不還
飲酒大種便正念放逸 惡業惡趣如是故作
世尊近事律儀故此 性罪不應理近住 律儀八戒非時食離殺
近住性罪 飲酒飲酒遮罪 應徵非時食汝等性罪
答言汝等非時食 此等遮罪 不然法相汝等無益
業道契經 如法 藥物醞釀酒色
香味根莖 前方便不和醞釀酒色香味 中一甘蔗
果汁名為即此令人 不得自在毒藥鬼魅所持
猖狂未成 甘蔗應觀 多少皆是放逸
一類增強如是說飲酒 過量能不無罪 放逸
戒經苾芻 墮落契經愛果 顯示飲酒
復重放逸不淨性罪 放逸放逸不顧應作 應作放逸放逸放逸
名為成名 未熟不能 無用
檳榔 雖是遮罪放逸 惡趣遠離惡行
應斷放逸飲酒 律儀放逸

說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三十八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29 No. 1562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大德提供高麗藏 CD 經文,日本 SAT 組織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