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7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十 四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結蘊第二中十門納息第四之四
[0381a17] 問云何建立內處外處。為依於法為依於 我。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依於 法法無作用。於無作用一切法中。云何建
立內處外處。若依於我我實性無。如何依 我立內外處。答唯依法立然非一切。謂六 識身是染淨法所依止處。若與六識作所 依者名為內處。作所緣者名為外處。故依
法立內外處名。復次若法是根立為內處。 若法是根義立為外處。復次若法是有境立 為內處。若法是境立為外處。有說。依我立
內外處。我即是心。我執依故。於此心上假 立我名。如契經說。
由善調伏我 智者得生天
應善調伏心 心調能引樂
[0381b02] 既善調心即善調我。故知心上假立我名。 此我所依立為內處。我所緣者立為外處。然 內外名非圓成實。謂於我是內者於他名
外。於我是外者於他名內故。而且依一立 內外非名非不決定。
[0381b07] 如契經說。汝等苾芻。於內六處應如實知。 問於外六處亦應如實知。何故世尊唯勸 知內處。答世尊欲令諸弟子輩多於內門
修靜慮故。如契經說。汝等苾芻。應觀內 根不應緣外。復次世尊欲令諸弟子輩內 修靜慮無所增益。如契經說。汝等苾芻。 應內修定勿妄增益常樂我淨。汝等苾芻
應內修定如實觀察。諸行無常苦空非我 因集生緣。由此八種聖慧行相。於一切時 應觀諸有。復次世尊欲令諸弟子輩於內 修習不共靜慮。如世尊說。汝等苾芻。應內
修定不應修習諸共靜慮。謂麁苦障靜妙 離觀。汝等苾芻應內修定。謂應修習不共 靜慮觀察諸有。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 有苦是空非我。由此八種勝尋思杖。能遍摧
伏一切有生。復次此契經中。唯勤觀察內 六處者以內是外所依止故亦勸觀彼。所 以者何。以有我故便有我所。有我見故有 我所見。有五我見故有十五我所見。有我
執故有我所執。有我癡故有我所癡。有我 愛故有我所愛。為養內我求外資具。復次 世尊欲令諸弟子等先於內法修念住故。 謂修行者先緣內法修習念住。既成滿已方
緣於外。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是故世尊唯 勸知內。
[0381c03] 如契經說有六內處。契經復說有六觸處。 問此二六處有何差別。或有說者。此二無 別。所以者何。六內處即六觸處。六觸處即六
內處。聲雖有異而義無別。復有說者。亦有 差別。謂名即差別名內六處名六觸處故。 復次諸同分者名六觸處。彼同分者名六內
處。復次諸可生法名六觸處。不可生法名六 內處。復次有業用者名六觸處。無業用者 名六內處。若作是說。諸現在者名六觸處。
過去未來者名六內處。復次諸已生者名六 觸處。未已生者名六內處。若作是說。過去 現在名六觸處。未來名六內處。復次心心所
法正依住者名六觸處。心心所法不正依住。 唯空轉者名六內處。復次眼等六處作觸所 依義名六觸處。作餘心心所法所依義名
六內處。脇尊者言。眼等六處自性名內六處。 若有所作名六觸處。如苾芻鉢。若說自 性但名為鉢。苾芻用時名苾芻鉢。尊者望
滿作如是言。眼等六處自體名內六處。若與 觸作所依名六觸處。如鐵酥鉢。若說自 體但名鐵鉢。若盛酥時名鐵酥鉢。問眼 等六處亦為受等之所依止。何故但名觸處
不名受等處耶。答亦應說受等處而不作 是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契經舉勝兼 顯劣者。謂於一切心心所中。觸最為勝。若 說觸處當知兼顯名受等處。復次心心所
法以觸為命。觸所住持觸所引發。由觸 力故能現在前。故名觸處。謂心心所於境 流散。由觸攝持令得和合。又若無觸諸心 心所應如死屍不能觸對自所緣境。皆由
觸力有觸境用。如有命根身能覺觸。是故 眼等但名觸處。如契經說。六內處名此岸 六外處名彼岸。問六內外處與此彼岸。有 何相似而作是說。答與心心所作所依緣。
有近有遠似此彼岸故作是說。如河兩 岸。近者名此遠者名彼。如是六處與心心 所。作所依者近故如此岸。作所緣者遠故 如彼岸。復次是心心所初入已渡如此彼
岸故作是說。如諸有情。初入河處名為此 岸。已渡河處名為彼岸。如是與心心所法 作所依者。如初入故名此岸。作所緣者 如已度故名彼岸。故內外處名此彼岸。復
次契經中說。寂滅涅槃名為彼岸。涅槃唯是 外處所攝既名彼岸。故內六處得此岸名。 如契經說。薩迦耶是此岸。薩迦耶滅是彼
岸。薩迦耶者即是生死。於生死中六內處 勝故。六內處得此岸名。既六內處名為此 岸故。六外處得彼岸名。問此中何法如河。 而說六內外處如此彼岸耶。答心心所法
如河故。內外處如此彼岸。如有瀑河漂此 彼岸。情非情物同趣大海。心心所法亦復如 是。漂內外處所攝有情。同趣生老病死大
海。問於此河中誰為船栰。答八支聖道如 有船栰。百千眾生之所依止。從河此岸 渡至彼岸隨意遊適。如是無量無邊有情 依止聖道。從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自在
遊賞故。八聖道猶如船栰。
[0382b02] 如契經說。有八勝處有十遍處。問彼八與 十既亦名處。何故但有十二處耶。答彼八 與十皆攝在此十二處中。謂彼自性俱有相
應即此意處法處攝故。
[0382b06] 如契經說。有四無色處。謂空無邊處識無 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問何故世尊 於四無色以處聲說。答為破外道解脫執
故。謂諸外道執四無色為四涅槃。一執空 無邊處名無身涅槃。二執識無邊處名無 邊意涅槃。三執無所有處名淨聚涅槃。四 執非想非非想處名世間窣堵波涅槃。為
破如是外道涅槃執故。說四無色名為生 處非真解脫。真解脫者乃名涅槃。
[0382b15] 如契經說。復有二處。一無想有情處。二非 想非非想處。問何故世尊說此二處。答為 破外道解脫想故。謂諸外道於此二處起
解脫想。為破彼想佛說此二名為生處 非真解脫。復次為破外道不還想故。謂諸 外道於此二處起不還想。為破彼想佛說 此二名退還處。謂彼處沒退還諸界諸趣諸
生。流轉生死無息期故。復次為破外道不 散想故。謂諸外道執此二處是真解脫不復 散壞。為破彼執佛說此二是散壞處。謂從 彼歿散向諸界諸趣諸生。流轉生死無息
期故。若從無想有情天歿決定散墮欲界 受生。若從非想非非想歿。非聖散墮下地 受生。復次觀此二處壽量長遠。諸外道等執 為解脫。唯諸異生所受生處壽量長遠。無
有過於無想天者。謂彼壽量五百大劫。一 切有情所受生處。壽量長遠無過非想非非 想處。謂彼壽量八萬大劫。為遣外道此解脫 執佛說此二名為生處非真解脫。復次佛
於餘處以二名說。一名有情居。二名為識 住。於此二處亦二名說。一名有情居。二名 為處。故於此二以處聲說。謂受生處。復次
佛說諸識住定是有情居。有有情居而非 識住。謂此二處顯非無此故說處名。即是 有情所居處義。
[0382c11] 如契經說。尊者舍利子往詣佛所作如是 言。大德世尊。施設諸處為無有上。謂十二 處。攝一切法。此是世尊無餘智見過此更
無所知見法。若有沙門婆羅門等。覺所知 法過世尊者無餘是處。問尊者舍利子如 何能知此十二處攝一切法。而讚佛言施 設諸處為無有上。答由教故知。謂舍利子
得四證淨於佛所說決定信受。曾聞世尊 說十二處攝一切法。由此故知。問尊者舍 利子於十二處唯有教智無證智耶。答亦 有證智。謂舍利子於十二處亦能一一無倒
證知。問佛舍利子於十二處。俱能一一無倒 證知。佛舍利子有何差別。答佛能於此十二 處法。一一證知自相共相。尊者舍利子於此
十二處法。唯能一一證知共相。於彼自相 未能一一如實證知。謂有無量諸處差別。 皆攝入此十二處中。而舍利子須他顯示乃 能知故。復次尊者舍利子於十二處一一
證知由他教引。佛於十二處一一證知皆 能自覺不由他教。
[0383a02] 復次佛於十二處。具一切智一切種智。尊者 舍利子於十二處唯有一切智。無一切種 智。復次佛於十二處不依六識而能證知
唯有爾所。尊者舍利子於十二處。要依六 識方能證知唯有爾所。謂舍利子作是念 言。一切識身唯有六種識身定有所依所 緣。此所依緣定有十二。故十二處不增不
減。
[0383a10] 復次尊者舍利子雖於十二處一一證知。而 要先思惟佛所說法。謂佛先說十二處名。 後隨此名一一分別。世尊分別十一處已。
時舍利子作是念言。前十一處所不攝法必 應攝在最後法處。故作是說大德世尊。施 設諸處為無有上。謂十二處攝一切法。世 尊證知十二處相。不由思惟他所說教故。
舍利子雖能證知十二處相。而與佛智極 有差別。是故號佛為無上尊。
[0383a19] 五蘊者謂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問何 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 中說。有五蘊色乃至識。雖作是說而不廣
釋。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欲說 之故作斯論。
[0383a24] 問色蘊云何。答如契經說。諸所有色皆是四 大種及四大種所造。餘經復說。云何色蘊。諸 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
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 一聚說名色蘊。乃至識蘊廣說亦爾。阿毘達 磨作是說言。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
攝色是名色蘊。問此三處說義有何異。答各 為遮止他宗所說。問如契經說。諸所有色。 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此為遮止何宗
所說。答此為遮止覺天等說。謂佛觀察未 來世中。有覺天等當作是說。四大種外無 別所造。為遮彼意故作是說。諸所有色皆 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顯離大種有所
造色。問餘經復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 若現在。乃至廣說。此為遮止何宗所說。答 此為遮止外道所說。謂佛在世有出家外
道名為杖髻。撥無過去未來。為遮彼意故 世尊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乃 至廣說。顯有過去未來色等。問阿毘達磨 作如是言。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
色。此為遮止何宗所說。答此為遮止譬喻 者說。謂譬喻者撥無法處所攝諸色故。此尊 者法救亦言。諸所有色皆五識身所依所緣。
如何是色非五識身所依所緣。為遮彼意 故作是說。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 色。問若法處所攝諸色是實有者。尊者法救
所說當云何通。答不必須通非三藏故。若 必須通當正彼說。諸所有色皆五識所依。及 六識所緣法處所攝色。雖非五識所依所緣。
而是意識所緣色攝。復次法處所攝色依四 大種而得生。故從所依說在身識所緣中。 故彼尊者說亦無失。
[0383b27] 問受蘊云何。答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乃至 意觸所生受。契經及阿毘達磨皆作是說。 問想蘊云何。答六想身謂眼觸所生想。乃至
意觸所生想。契經及阿毘達磨皆作是說。 問行蘊云何。答契經說此是六思身。謂眼觸 所生思。乃至意觸所生思。阿毘達磨說此行
蘊。略有二種。謂相應行不相應行。乃至廣 說。問世尊何故於相應不相應行蘊中。偏說 思為行蘊非餘行耶。答思於施設行蘊 法中最為上首。思能導引攝養諸行故佛
偏說。如愛施設集諦法中最為上首。愛能 導引攝養諸集故佛偏說。復次造作有為 故名為行。思是造性餘法不爾。故佛偏說 思為行蘊。
[0383c12] 問識蘊云何。答六識身。謂眼識乃至意識。契 經及阿毘達磨皆作是說。如是名為諸蘊自 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0383c15]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蘊蘊是 何義。答聚義是蘊義。合義是蘊義。積義是蘊 義。略義是蘊義。若世施設即蘊施設。若多增
語即蘊增語。聚義是蘊義者。謂諸所有色。若 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 是一切總為一聚立為色蘊。乃至識蘊聚
義亦爾。合義是蘊義者。謂諸所有色。若過去 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是一 切總為一合立為色蘊。乃至識蘊合義亦爾。
積義是蘊義者。如種種物總為一積名雜 物蘊。如是諸色總為一積立為色蘊。乃至 識蘊積義亦爾。略義是蘊義者。謂諸所有色。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 如是一切總略一處立為色蘊。乃至識蘊 略義亦爾。問過去未來現在諸色可略聚耶。
答雖不可略聚其體。而可得略聚其名。乃 至識蘊應知亦爾。問若爾無為亦應立蘊。 諸無為名可略聚故。答諸有為法有作用 故有略聚義。雖體有時不可略聚者。而
略聚其名立色等蘊。諸無為法無作用故 無略聚義。雖可略聚其名。而不可立為 蘊。若世施設即蘊施設者。謂色蘊可施設 有三世。乃至識蘊亦可施設有三世故。若
多增語即蘊增語者。如多財名財蘊。多穀 名穀蘊。多軍名軍蘊。雖多人眾不相疊肩。 而同一事故名為軍。如是俱胝那庾多等諸
極微色。雖相去遠以相同故合立色蘊。乃 至識蘊無量剎那雖相去遠。而相同故合立 識蘊。問若多增語是蘊增語者。為有一極微
名色蘊不。有作是說。非一極微可立色蘊。 若立色蘊要多極微。復有說者。一一極微 有蘊相故。亦可各別立為色蘊。若一極微
無色蘊相。眾多聚集亦應非蘊阿毘達磨諸 論師言。若觀假蘊應作是說。一極微是一 界一處一蘊少分。若不觀假蘊應作是說。 一極微是一界一處一蘊。如人於穀聚上
取一粒穀。他人問言汝何所取。彼人若觀 穀聚應作是答。我於穀聚取一粒穀。若不 觀穀聚應作是答。我今聚穀。乃至識蘊 一一剎那問答亦爾。
[0384a26] 如是已釋諸蘊總名。今應分別諸蘊次第。 問何故世尊先說色蘊。乃至最後說識蘊 耶。答隨順文辭詮表相故。
[0384a29] 復次隨順說者受者持者次第法故。復次 隨順麁細次第法故。謂五蘊內色蘊最麁故 佛先說。於四蘊內受蘊最麁故。次色說。問
受等四蘊無有方處無形質故。如何可說 有麁有細耶。答雖無方處亦無形質。而 依行相立麁細名。如世有言。我手足痛。我 頭腹痛。我支節痛。痛即是受。以受如色可
施設故。於無色蘊說受最麁。於三蘊內想 最為麁。女男等想易了知故次受後說。於 二蘊內行蘊相麁。貪瞋癡等相易了故次 想後說。識蘊最細總取境相難了知故最
在後說。
[0384b12] 復次從無始來男女於色更相愛樂故先說 色。更相愛色由貪受味故次說受。此貪受 味由顛倒想故次說想。此顛倒想由煩惱
生故次說行。一切煩惱依識而生染污諸 識故後說識。復次二種色觀於入佛法為 甘露門。謂不淨觀及持息念。故先說色。既觀 色已能見受過故次說受見受過已想不
顛倒故次說想。想無倒已煩惱不生故次 說行。無煩惱故識便清淨故後說識。復次 色蘊如器。為無色蘊所依所緣。是故先說。 受如飲食是正所貪故次說受。想如助味
由顛倒想貪著諸受故次說想。行如廚人 諸煩惱業能有造作故次說行。識如食者 能了別境故後說識。復次依界地故說五 先後。謂欲界中有諸妙欲色相顯了故先說
色。諸靜慮中有喜樂等受相顯了故次說 受。前三無色取空等相想顯了故次說想。 有頂地中思最為勝行相顯了故次說行。色 等四種即四識住。識是能依故最後說
問五蘊有為皆應名行。何緣於一獨立行 名。答如十八界雖皆是法。而但於一立法 界名。廣說乃至三寶三歸雖皆是法而但 立一法寶法歸。如是五蘊雖皆是行。而但
於一立行蘊名亦無有過。復次行蘊有 一名。餘蘊有二名。一名者。謂共名。謂五種 蘊皆是行故。二名者謂共不共名。共名如 前。不共名者。謂餘四蘊欲令易了顯不
共名。行蘊更無不共名故。但顯共名故 名行蘊。復次生一切行生相唯在此蘊攝 故獨名行蘊。復次四有為相是一切行印封 幖幟。簡別有為異無為故。彼相唯在此
蘊攝故獨名行蘊。復次名句文身詮表顯 示諸行性相作用差別令易解了。彼三唯 在此蘊攝故獨名行蘊。復次覺一切行皆 空非我空解脫門。此蘊攝故獨名行蘊。問能
執諸行為我我所。薩迦耶見亦此蘊攝。如 何此蘊不名我蘊。答薩迦耶見是虛妄執。不 稱諸行實相而解。是故此蘊不立我名。空
解脫門覺行實相。是故此蘊依彼名行。復 次分別諸行自相共相。安立諸行自相共相。 破自性愚及所緣愚。於一切行不增不減。
如實解慧唯此蘊攝故名行蘊。餘蘊不爾故 別立名。復次此攝多行故名行蘊攝。多行者 謂此蘊中有相應不相應行。有所依無所依。
有所緣無所緣行。有行相無行相行。有警覺 無警覺行。餘蘊不爾故立別名。復次行謂造 作。有為法中能造作者思最為勝。思但攝在 此行蘊中。故此行蘊獨名為行。
[0385a02] 問大地法等諸心所中。何故別立受想為 蘊。餘心所法不別立耶。脇尊者言。唯佛通 達諸法性相作用差別。若法堪任獨立蘊者
便獨立蘊。若不堪任獨立蘊者便共立蘊 故不應責。
[0385a07] 復次。世尊欲以異相異文莊嚴於義。故作 是說。謂佛若以異相異文莊嚴於義則受 化者欣樂受持不生厭倦。復次世尊欲現
二門二略二階二隥二炬二明二光二影故 作是說。謂如受想各別立蘊。餘心所法亦 應別立。如餘心所合立行蘊。受想亦應合 立為蘊。如是則應蘊有無量。或但有三以
現二門乃至二影故。蘊有五不減不增。復 次世尊欲顯二門法要。是故別立受想為 蘊。謂諸心所有是根性有非根性。若說受 別立蘊當知已說是根心所。若說想別立
蘊當知已說非根心所。如根性非根性。明 性非明性。現見性非現見性。喜觀性非憙觀 性。妙性非妙性。勝性非勝性。有勢力性無勢
力性。增上性非增上性應知亦爾。復次受想 二法二界所顯故別立蘊。謂受蘊色界所顯。 喜樂等受色界增故。想蘊無色界所顯空識
等想無色界增故。復次由二法故。諸瑜伽 師於二界勞倦故別立蘊。謂受力故諸瑜伽 師於色界勞倦。想力故諸瑜伽師於無色 界勞倦。復次諸有情類。耽著樂受執顛倒
想。生死輪迴受諸劇苦。欲令了知此二過 患故別立蘊。復次受想二法為因發起二 諍根本。勝餘法故別立為蘊。謂受能發起 愛諍根本。想能發起見諍根本。如能發起
二諍根本。如是能發起二雜染二邊二箭二 戲論二我所應知亦爾。復次受想二法別立 識住故獨立蘊。餘心所法總立識住故共 立蘊。復次諸瑜伽師厭惡受想。入滅盡定
故別立蘊如施設論說。云何加行得滅盡 定。以何方便起滅盡定。謂初修業者。於一 切行不作功用。亦不思惟但作是念。誰未 生故受想得生。誰已生故受想便滅。作是
念已能如實知。滅定未生故受想得生。若滅 定生受想便滅。知已厭離受想二法。乃至不 生得滅盡定。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別立受 想各為一蘊。
[0385b15] 問無為何故不立蘊耶。答無蘊相故不立 為蘊。謂蘊是聚積相。無為無此相故不立 為蘊。復次無為是蘊究竟滅處故不立蘊。
如瓶衣等究竟滅處非瓶衣等。復次諸有為 法生滅相應。有因有緣得有為相可立為 蘊。諸無為法生滅不相應。無因無緣不得 有為相故不立蘊。復次諸有為法屬因屬
緣因緣和合可立為蘊。諸無為法與此相 違故不立蘊。復次諸有為法為生所起。為 老所衰。為無常所滅。可立為蘊。諸無為法 與此相違故不立蘊。復次諸有為法流行
於世。取果與果有諸作用。能了所緣可立 為蘊。諸無為法與此相違故不立蘊。復次 諸有為法墮在三世。與苦相應有前後際。 有下中上可立為蘊。諸無為法與此相違
故不立蘊。復次諸無為法無五蘊相。不可 立在此五蘊中。亦不可立為第六蘊。無聚 積等諸蘊相故。復次蘊是作相。諸無為法無
有作相故不立蘊。復次蘊從他生。諸無為 法不從他生故不立蘊。由如是等種種因 緣無為非蘊。
[0385c07] 如契經說。有五種功德蘊。謂戒蘊定蘊慧蘊 解脫蘊解脫知見蘊。問蘊應有十。如何說 五。答彼戒等蘊皆攝在此色等五中故蘊唯
五。如契經說。尊者阿難告諸苾芻作如是 語。我親從佛邊受八萬法蘊。從諸苾芻所 傳受得二千。問世尊既說眾多法蘊。如何 但說有色等五。答彼多法蘊皆攝在此色等
五中故蘊唯五。問彼諸法蘊是何蘊攝。有作 是說。一切法蘊語為自性。彼說攝在此色蘊 中。有餘師說。一切法蘊名為自性。彼說攝 在此行蘊中。是故世尊唯說五蘊。
[0385c18] 問一一法蘊其量云何。有作是說有法蘊論 六千頌成。一一法蘊各如彼量。復有說者。 如世尊說。蘊處界食緣起諦寶。念住正斷。
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如是等類一一法門 各一法蘊。不可定說有爾所頌。尊者妙音 作如是說。一一法蘊有五十萬五千五百五
十頌文。有餘師說。一一法蘊有十五萬五千 五百五十頌文。有餘復言。一一法蘊唯有一 萬五千五百五十頌文。評曰彼皆不應作如
是說。應作是說。受化有情有八萬行。為 對治彼八萬行故。世尊為說八萬法蘊。彼 諸有情依佛所說八萬法蘊入佛法中。作 所應作各得究竟。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七十四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7 冊 No. 154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楊忠權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法雲寺出版之光碟,日本瑜伽行思想研究會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