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3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 一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三
[0158a21] 已說佛十力。當說四無畏。云何為四。一正 等覺無畏。如契經說我是諸法正等覺者。若 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
令憶念於如是法非正等覺無有是處設 當有者我於是事正見無由故得安隱無 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 師子吼轉大梵輪。一切世間沙門梵志天魔
梵等所不能轉二漏永盡無畏。如契經說。 我於諸漏已得永盡若有世間沙門梵志 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有如是漏 未得永盡無有是處。設當有者乃至廣說。
三說障法無畏。如契經說。我為弟子說能 障法染必為障。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 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有此障法染不 為障無有是處。設當有者乃至廣說。四說
出道無畏。如契經說。我為弟子說能出道 修必出苦。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 依法立難。或令憶念修如是道不能出 苦無有是處。設當有者我於是事正見
無由故得安隱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 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大梵輪。一切世間 沙門梵志天魔梵等所不能轉問此四無畏
以何為自性。答亦以智為自性。所以者何。 初無畏即初力。第二無畏即第十力。第三無 畏即第二力。第四無畏即第七力故。已說自
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無畏無畏是何 義。答不怯弱義是無畏義。不傾動義。勇猛義。 安隱義。清淨義。鮮白義。不驚怖義。是無畏
義。界者此四無畏。有漏者三界繫。無漏者是 不繫。地者此四無畏有漏者在十一地。無漏 者在九地。所依者此四無畏皆依欲界人贍
部洲大丈夫身。唯依此身得成佛故。行 相者初無畏十六行相。或餘行相。第二無畏 諸有欲令緣漏盡境故名漏盡無畏者。彼 說滅四行相。或餘行相。諸有欲令依漏盡
身故名漏盡無畏者。彼說十六行相。或餘 行相。第三無畏苦集八行相。或餘行相。第四 無畏十六行相。或餘行相。所緣者初無畏緣
一切法。第二無畏若緣漏盡境故則緣滅 諦。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一切法。第三無畏 緣苦集諦。第四無畏但緣四諦。念住者第二 無畏若緣漏盡境故則法念住。若依漏盡
身故則四念住。餘三無畏皆四念住。智者初 及第四無畏皆通十智。第二無畏若緣漏盡 境故則唯六智。謂法智類智滅智盡智無生
智世俗智。若依漏盡身故則通十智。第三 無畏唯有八智。謂除滅道。三摩地俱者。初 及第四無畏三三摩地俱或不俱。第二無畏
若緣漏盡境故則無相俱或不俱。若依漏盡 身故則三三摩地俱或不俱。第三無畏緣苦 集空無願俱或不俱。根相應者總說皆與三
根相應。謂樂喜捨。過去未來現在者。此四無 畏皆通三世。緣過去未來現在者。初及第 四無畏緣三世及離世。第二無畏若緣漏盡
境故則緣離世。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世 及離世第三無畏但緣三世。善不善無記者。 此四無畏皆是善。緣善不善無記者。第二無 畏若緣漏盡境故則但緣善。若依漏盡身
故則緣三種。餘三無畏皆緣三種繫不繫 者。此四無畏有漏者三界繫。無漏者是不繫。 緣繫不繫者。初及第四無畏緣三界繫及 不繫第二無畏若緣漏盡境故則緣不繫若
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界繫及不繫。第三無畏 但緣三界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此四無 畏無漏者是無學。有漏者。是非學非無學。緣
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初及第四無畏緣三 種第二無畏若緣漏盡境故則緣非學非無 學。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第三無畏但 緣非學非無學。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此四
無畏有漏者修所斷。無漏者是不斷。緣見所 斷修所斷不斷者。初及第四無畏緣三種。第 二無畏若緣漏盡境故則緣不斷。若依漏
盡身故則緣三種。第三無畏緣見修所斷。緣 名緣義者。第二無畏若緣漏盡境故則但緣 義。若依漏盡身故通緣名義。餘三無畏皆
緣名義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初及第 四無畏緣三種。第二無畏若緣漏盡境故則 緣非相續。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第三無 畏緣自他相續加行得離染得者。此四無畏
皆可言加行得。三無數劫積集殊勝加行得 故皆可言離染得。離有頂染得盡智時得 無畏故。問此四無畏加行云何答此加行有 二種一近加行謂順決擇分等。二遠加行謂初
不退菩提心等。如是所說十力四無所畏。一 一力攝四無畏。一一無畏攝十力故則有四 十力四十無畏。然前說初無畏即初力。第二
無畏即第十力。第三無畏即第二力。第四無 畏即第七力者。依相顯說理實。世尊成就四 十力四十無畏。依根本說但言成就十力四
無所畏。問若十力攝四無畏。四無畏攝十力 者。力與無畏有何差別。有說此二無有差 別互相攝故。有說此二亦有差別且名即差
別謂名力名無畏。復次堅強是力。勇決是無 畏。復次安住是力。不可傾動是無畏。復次 不可屈伏是力。不怯弱是無畏。復次自利是
力。利他是無畏。復次自攝受是力。攝受他是 無畏。復次非他所勝是力。能勝他是無畏。 復次非他所降伏是力。能降伏他是無畏。
[0159b03] 復次自相智是力。共相智是無畏。復次智是 力。辯是無畏。復次因是力。果是無畏。復次 自通達是力。能為他說是無畏。復次通達
義是力。通達文是無畏。復次法義無礙解 是力。詞辯無礙解是無畏。復次於法義無礙 解究竟明了是力。於詞辯無礙解究竟明了
是無畏。復次積集是力。受用是無畏。復次如 自豐財寶是力。如能分施他是無畏。復次 如解醫方是力。如能療病是無畏。復次智
慧明了是力。不怯他難是無畏。力與無畏 是謂差別。已說無畏。當說大悲。問大悲以 何為自性。答以智為自性。有說。大悲別有
自性非智所攝。如是說者。大悲是智無別 有體知藥病等而救療故已說自性。所以 今當說。問何故名大悲。大悲是何義。答拔 濟有情增上苦難故名大悲。謂從地獄傍生
鬼趣大苦難中拔濟令出安置人天喜樂等 處。復次拔眾生出增上淤泥故名大悲。謂 有情類沒在煩惱大淤泥中授正法手拔之 令出安置聖道及道果中。復次授諸有情
增上義利故名大悲謂教眾生斷三惡行 修三妙行。種植尊貴富樂種子。感得尊貴 大富樂果。形色美妙眾所樂見。膚體細軟光 明清淨。或為輪王。或作帝釋。或為魔主。
或作梵王。展轉乃至或生有頂。或復種植 三乘種子引得三乘菩提涅槃。如是皆由大 悲威力。復次大價所得故名大悲。謂一切時
於一切處。捨施一切所愛身財及妻子等。濟 諸眾生匱乏苦難。具足受持清淨禁戒寧捨 身命終無毀犯。打罵 [夌*欠] 辱割截身支乃
至斷命曾無嗔忿。精進苦行未嘗暫息。恒 居寂靜專修靜慮。為勝慧故求法無怠。 如是福德智慧資糧大價圓滿乃得如是救 眾苦難清淨大悲。非如二乘或施一食持
一宿戒乃至思惟一四句頌便得彼果。復 次大加行得故名大悲。謂必經三無數大劫 修習百千難行苦行方得如是無限大悲。 非如聲聞極利根者經六十劫修諸加行
便得菩提。非如獨覺極利根者唯經百劫 修諸加行便得菩提。復次依大身起故名 大悲。謂此大悲決定依止三十二種大丈夫 相所莊嚴身。八十隨好間飾支體。身真金色
常光一尋無能見頂。眾生遇者無不獲益。 大悲依止如是勝身。非如二乘所獲功德 依止矬陋支體不具諸根缺減無威德身 亦能現起。復次捨大安樂救大苦難故名
大悲。謂佛世尊棄捨殊勝增上熾盛無量無 邊不共佛法大安樂事。逾越百千俱胝大海 輪圍山等諸險難處。遊歷十方救眾生苦 作安樂事。如是皆由大悲威力。復次為度
無量難化有情造作難為大劬勞事故名 大悲。謂佛雖居極尊貴位為眾生故。或 作陶師。或作商人。或作力士。或作獵主。或 作俳優。或販花鬘。或賃船筏。作如是等
諸猥雜類。拔濟種種所化有情。或將阿難 遊歷五趣。晝夜無間饒益有情。或為指鬘得 度脫故延促地界時遠時近。令其調伏 然後化之。雖復成就增上慚愧而為有情
現陰藏相。令彼見已誹謗止息。無量有情 聞皆從化。雖復久斷輕躁調戲而為有情 現廣長舌。乃至髮際遍覆面輪令諸有情 因受佛化。如是等事無量無邊一切皆由大
悲威力。復次傾動大捨故名大悲。謂佛成就 二種大法。一者大捨。二者大悲。若佛安住大 捨法時假使十方諸有情類。一時吹擊大角
大鼓。或現雷震掣電霹靂諸山大地傾覆動 搖不能令佛舉心視聽。若佛現起大悲法 時。擊大捨山令其振動。亦令無量那羅延 力所合成身。如大猛風吹小草葉處處飄
轉作諸有情利樂勝事。由斯等義故名大 悲。如是大悲界者唯是色界。地者唯在第四 靜慮所依者唯依欲界人贍部洲大丈夫身。 唯依此身得大悲故。行相者非十六行相
是餘行相。所緣者通緣三界諸法有情。念住 者唯法念住。智者唯世俗智。三摩地俱者非 三摩地俱。根相應者捨根相應。過去未來現
在者是三世。緣過去未來現在者緣三世善 不善無記者唯是善。緣善不善無記者緣三 種。繫不繫者唯色界繫。緣繫不繫者緣三界
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唯是非學非無學。 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但緣非學非無學。 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唯修所斷。緣見所斷
修所斷不斷者。緣見修所斷緣名緣義者 通緣名義。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雖 通緣自他相續而多緣他相續。加行得離染 得者。可言加行得。三無數劫積集殊勝加行
得故。可言離染得。離有頂染得盡智時得 大悲故。問云何名為大悲加行。答此加行有 二種。一近加行謂順決擇分等。二遠加行謂初
不退菩提心等。問此大悲何力攝。答處非處 智力攝。以佛世尊不共功德多分攝在處非 處智力中故。問悲與大悲有何差別。答應
知略有八種差別。一自性差別。謂悲無嗔善 根為自性。大悲無癡善根為自性。二行相差 別。謂悲作苦苦行相。大悲作三苦行相。三
所緣差別。謂悲唯緣欲界。大悲通緣三界。四 依地差別。謂悲通依十地。即四靜慮四近分 靜慮中間及欲界地。大悲唯在第四靜慮五
所依差別。謂悲通依三乘及異生身。大悲唯 依佛身。六證得差別。謂悲離欲界乃至第三 靜慮染時得。大悲唯離有頂染時得。七救
濟差別。謂悲唯希望救濟。大悲救濟事成。八 哀愍差別。謂悲哀愍不平等。大悲哀愍平等。 是謂悲與大悲差別。已說佛大悲。當說三
念住。云何為三。一者佛說法時。若諸弟子恭 敬聽受如教奉行。如來於彼不生歡喜心 不踊躍。但起大捨住念正知隨宜教誨。 二者佛說法時。若諸弟子不恭敬聽受不
如教奉行。如來於彼不生嗔恨。心無悵恨 不捨保任。但起大捨住念正知隨宜教誨。 三者佛說法時。一分弟子恭敬聽受如教奉
行。一分弟子不恭敬聽受不如教奉行。如來 於彼不生歡喜亦不嗔恨。但起大捨住念 正知。如是三種不共念住應知亦攝在處非 處智力。廣分別義如理應思。問此十八種
不共佛法幾於說法能為勝支。答除三念住 餘十五種。皆於說法能為勝支。所以者何。 佛由十力能立自論。由四無畏能破他論。
由大悲故起說法欲。由此三種說法事成。 三種念住無如是力。但說法時於弟子眾不 生憂喜。發起大捨住念正知名不共法 如契經說。如來成就七種妙法。云何為七。
一者知法。二者知義。三者知時。四者知量。 五者自知。六者知眾。七者知補特伽羅勝劣 差別問此七妙法誰幾智性。答此七皆是世
俗智性。有作是說。知法知量知眾三種唯 世俗智。知義一種諸有欲令唯有涅槃是 勝義者六智為性謂法智類智滅智盡智無 生智及世俗智。諸有欲令一切法皆是勝義
者十智為性。知時自知八智為性。除滅智 及他心智。知補特伽羅勝劣差別九智為性 除滅智。有餘師說。知時亦以九智為性謂
除滅智。評曰。如是所說雖亦有理。然契經 中說此七種一切皆是世俗智性皆知事法 有差別故。問此七妙法何力所攝。答皆處 非處智力所攝。
[0160c23] 如契經說如來成就五聖智三摩地云何為 五。一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是聖離染 二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非愚者所近
是智者所讚。三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 現樂後樂。四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寂 靜微妙是止息道令心一趣有所證得。五者
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正念故入正念故 出。問此五聖智三摩地誰幾智性。答此五皆 是世俗智性。有作是說。皆八智性。謂除滅
智及他心智。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皆六智性。 謂除苦集滅他心智。如是說者。如是所說 雖亦有理。然契經中說此五種一切皆是世
俗智性。皆知定事有差別故。問此五聖智 三摩地何力所攝。答皆處非處智力所攝。因 釋身力傍論已了。
[0161a09] 云何擇滅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 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擇滅非擇滅 無常滅非實有體。如譬喻者為遮彼執顯
三種滅皆有實體。或復有執。此三種滅皆是 無為。如分別論者。為遮彼執顯二滅是無 為。無常滅是有為。故作斯論。云何擇滅。答
諸滅是離繫。謂諸法滅亦得離繫得離繫得 是名擇滅。云何非擇滅。答諸滅非離繫。謂 諸法滅得不離繫不得離繫得名非擇滅。 云何無常滅。答諸行散壞破沒亡退是謂無
常滅。此中散壞破沒亡退文字雖有差別而 同顯無常滅。又諸行散等言。非如散穀豆 等令往異處。但顯由無常滅無復作用。 又散等言不顯諸行自性滅壞但顯諸行
由無常滅無復作用。謂有為法自性恒有 由生相故。有作用起由滅相故。無復作用 名為散壞破沒亡退。
[0161a26] 非擇滅無常滅何差別。答非擇滅者。不由 擇力解脫疫癘災橫愁惱種種魔事行世苦 法。非於貪欲調伏斷越。無常滅者諸行散壞
破沒亡退。是謂二滅差別。此中解脫疫癘 災橫愁惱種種魔事苦法者。顯有漏法非擇 滅解脫行世法者。顯無漏法非擇滅非於 貪欲調伏斷越者。顯異擇滅問何故此中但
說非擇滅無常滅差別不說擇滅耶。答是 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復次此中應作 是說。擇滅非擇滅無常滅何差別。答擇滅者 由擇力故有漏法滅。非擇滅者不由擇力
解脫疫癘廣說如前。無常滅者諸行散壞破 沒亡退。復次擇滅是解脫是離繫相。非擇滅 是解脫非離繫相。無常滅非解脫非離繫 相。復次擇滅於三世有漏法得。非擇滅於
未來不生有為法得。無常滅於現在一切法 轉。復次擇滅是善。彼得亦善。非擇滅是無記。 彼得亦無記。無常滅通三種。彼得亦三種。復
次擇滅是無漏。彼得通有漏無漏。非擇滅是 無漏。彼得唯有漏。無常滅通二種。彼得亦二 種。復次擇滅是不繫。彼得或色界繫。或無色
界繫或不繫。非擇滅是不繫。彼得唯三界繫。 無常滅三界繫。或不繫。彼得亦三界繫或不 繫。復次擇滅是非學非無學。彼得或學或無
學或非學非無學。非擇滅是非學非無學。彼 得亦唯非學非無學。無常滅通三種。彼得亦 三種復次擇滅是不斷。彼得或修所斷或不
斷。非擇滅是不斷。彼得唯修所斷。無常滅 通三種。彼得亦三種。復次擇滅非擇滅俱不 染污。彼得亦俱不染污。無常滅通染污不染
污。彼得亦二種如染污不染污。有罪無罪退 不退亦爾。復次擇滅無異熟。彼得或有異熟。 或無異熟。非擇滅無異熟。彼得亦無異熟。
無常滅通二種。彼得亦二種。復次擇滅是道 果。彼得或是道是道果。或非道非道果。非擇 滅非道非道果。彼得亦非道非道果。無常滅
或是道非道果。或是道亦道果。或非道非道 果。彼得亦爾。復次擇滅滅諦攝。彼得三諦攝 除滅諦。非擇滅非諦攝。彼得二諦攝謂苦
集。無常滅三諦攝除滅諦。彼得亦爾。應作 如是廣辨差別。而不爾者前已說故。謂擇 滅是離繫。非擇滅無常滅非離繫。俱非離繫
須辨差別。有說。二滅俱不用功得。須辨 差別。擇滅用功得與二有異故不須說。
[0161c11] 問已知擇滅離繫為體。應說何故名擇滅 耶答擇者謂慧。滅是彼果。擇所得滅故名 擇滅。復次一向劬勞。一向加行。一向功用
簡擇諸法方得此滅。故名擇滅。復次數數 決擇苦等得滅。故名擇滅。謂苦忍苦智決 擇苦諦。於見苦所斷法得滅。集忍集智決 擇集諦。於見集所斷法得滅。滅忍滅智決
擇滅諦。於見滅所斷法得滅。道忍道智決 擇道諦。於見道所斷法得滅。以苦等智數 數決擇苦聖諦等。於修所斷法得滅。故名 擇滅。問擇滅自性為是一物為多物耶。有
說。一物。問若爾證見所斷法擇滅時。亦證 修所斷法擇滅不。若亦證者修後對治應成 無用。若不證者云何一物少分證少分不
證。有說。二物。一見所斷法擇滅。二修所斷 法擇滅。問若爾證見苦所斷法擇滅時。亦 證見集滅道所斷。法擇滅不。若亦證者修後
對治應成無用。若不證者云何一物少分證 少分不證。有說。五物謂見所斷法擇滅有 四。修所斷擇滅有一。問若爾證欲界見修所
斷法擇滅時。亦證色無色界見修所斷法擇 滅不。若亦證者修後對治應成無用。若不 證者云何一物少分證少分不證有說擇滅 有十一物。謂見所斷法擇滅有八。修所斷法
擇滅有三。問若爾證欲界修所斷上上品法 擇滅時。亦證欲界修所斷後八品法擇滅 不。若亦證者修後對治應成無用。若不證 者云何一物少分證少分不證。色無色界修
所斷九品法擇滅徵問亦爾。有說。擇滅有三 十五。謂見所斷法擇滅有八。修所斷法擇滅 三界各九為二十七。足前八為三十五。問
若爾證初靜慮修所斷法擇滅時。亦證後三 靜慮修所斷法擇滅不。若亦證者修後對治 應成無用。若不證者云何一物少分證少分
不證。四無色地修所斷法徵問亦爾。有說。 擇滅有八十九。謂見所斷法擇滅有八。修所 斷法擇滅九地各九為八十一。足前八為
八十九。問若爾見所斷法三界九地各有四 部九品差別。云何擇滅但有八種。又見修所 斷法一一地一一部一一品各有多種。云何擇
滅但有一種。評曰。應作是說隨有漏法有 爾所體擇滅亦爾。隨所繫事體有爾所離 繫亦有爾所體故。問已知擇滅隨所繫事 有爾所量。諸有情類證擇滅時。為共證一
為各別證。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共證一。 云何涅槃名不共法。又若爾者若一有情得 涅槃時。一切有情亦應皆得。若爾則應不
由功用自然解脫。若各別證。云何涅槃名 不同類。又契經說當云何通。如說。如來解 脫與餘阿羅漢等解脫無異。答應作是說。
諸有情類證擇滅時皆共證一。問若爾云何 涅槃名不共法。答涅槃體雖實是共。而約 得說名不共。以離繫得一一有情自相續中 各別起故。問若一有情得涅槃時。諸餘有
情何故不得。答若身中有涅槃得者名得 涅槃。無則不爾。故無一時一切有情得涅 槃失。有餘師說。諸有情類證擇滅時各各 別證。問若爾云何涅槃名不同類。答遮同類
因故作是說。謂諸擇滅無同類因名不同 類。非諸有情無別擇滅展轉相似。問苦法智 忍無同類因。亦應名為不同類法。何故有 為皆名同類。但說涅槃名不同類。答苦法
智忍雖無同類因。而能與他作同類因故 亦名同類。涅槃不爾。復次諸有為法同蘊界 處三門所攝。同墮三世。同有生滅。同下中上。
同有先後。同從因生。同能生果。故名同類。 涅槃不爾名不同類。復次一切法中唯有涅 槃是善是常。餘不爾故名不同類。謂所餘
法有善非常有常非善有二俱非。涅槃獨 具善常二義。是故獨名不同類法。問契經所 說復云何通。如說。如來解脫與餘阿羅漢等
解脫無異。答三乘身中解脫雖異而善常同 故說無異。復次此言顯示一相續中有三乘 道同證解脫。謂望他身所證解脫。雖各有 異而一身中有三乘性同證解脫。隨依何
乘引起聖道。皆能證得此涅槃故。評曰。彼 不應作是說。應作是說。諸有情類普於一 一有漏法中。皆共證得一擇滅體。前說擇滅
隨所繫事多少量故。由此前說於理為善 問於外物中為亦證得擇滅體不。設爾何 失。若亦證得擇滅體者。既於外法無成就 義。云何成就彼擇滅耶。又契經說當云何
通。如說。尊者舍利子言。我斷諸愛得內解 脫。若外物中不得擇滅。契經所說復云何 通。如說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一切行離故名
離界。一切行滅故名滅界。答應作是說。於 外物中亦得擇滅。問若爾既於外物無成 就義云何於彼得擇滅耶。答雖於外物無 成就者。而亦於彼有得擇滅。如不成就過
去未來命等八根。而有於彼證得擇滅。外 物亦爾何所相違。問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 說。尊者舍利子言。我斷諸愛得內解脫。答 說於內蘊得解脫故。當知於外亦得解
脫。復次外物解脫依內得故。亦名為內。謂 內身中修道方得。復次外物解脫得是內故 亦名為內。謂得彼得是內蘊攝。復次斷內 煩惱而得彼滅故亦名內。謂外物中所有
擇滅斷內能繫煩惱方得。是故經言。得內 解脫。有餘師說。外物中無擇滅可得。唯斷 能繫諸煩惱縛得擇滅故。問若爾契經所說
當云何通。如說。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乃至 廣說。答彼經應說。諸行斷故名為斷界。乃 至廣說。不應言一切而說一切者。當知
彼說少分一切。謂一切有二種。一少分一 切。二全分一切。彼經但說少分一切。有作 是說。諸外物中雖有擇滅而不可得。評曰。 彼不應作是說。寧說為無不應說有而
不可得。既不可得何須如是無用滅為應 作是說。亦有亦得。所以者何。諸有漏法無始 時來煩惱所繫不得解脫。若斷煩惱彼離 繫故便得解脫。如人被縛後解脫時人名
解脫。非謂繩等。既於所繫證得解脫故外 物中亦得解脫。若不爾者與品類足所說 相違。如說。云何得作證法。答一切善法。若 外物中雖有擇滅而不可得。應有善法非
得作證便違彼說。故外亦有擇滅可得。問 擇滅自性為即是蘊為但蘊無。若即是蘊。 有情本來應得解脫。以皆本來成就蘊故。
若但蘊無。如何為無勤修聖道。答應說。擇 滅非即是蘊。亦非蘊無。但於有漏諸蘊中 得別有自性。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一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7 冊 No. 154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楊忠權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法雲寺出版之光碟,日本瑜伽行思想研究會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