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19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九十三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見蘊第八中三有納息第二之二
[0963c11] 諸欲界命終生初靜慮。若本住別解脫律儀。 或不住別解脫律儀。有善身語表不失者。 若住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二。有
說。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五 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 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五
無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二。即於彼時 善二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 無記二蘊現在前。若本不住別解脫律儀。 無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若住善心命終。
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二。有說。五得善蘊四 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 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 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五。得
善蘊四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 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 前。諸欲界命終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若本
住別解脫律儀。或不住別解脫律儀。有善 身語表不失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善蘊 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二。即於彼 時善五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
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 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二。即 於彼時善二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
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本不住別解脫 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若住善心 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
蘊二。即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 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 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
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無記五 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諸欲 界命終生無色界。若本住別解脫律儀。或不
住別解脫律儀。有善身語表不失者。若住 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 四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五蘊染一蘊無記
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若 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 善蘊四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二蘊染一蘊
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 前。若本不住別解脫律儀。無善身語表設 有已失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
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四 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 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
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一 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 蘊現在前。諸色界命終還生色界。即此地沒
還生此地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無記蘊 二。得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 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
若住染心命終。彼捨無記蘊二。得無記蘊 二。即於彼時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滅。善 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
命終。彼捨無記蘊五。得無記蘊二。即於彼 時善一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 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色界下地沒生上地
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 得善蘊四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四蘊染一 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
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 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一 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 二蘊現在前。色界上地沒生下地者。若住
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 五染蘊四無記蘊五。即於彼時善四蘊染 一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 現在前。若住染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
五。得善蘊五染蘊四無記蘊五。則於彼時 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 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 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五染蘊四無記蘊
五。即於彼善一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 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諸色界命終 生欲界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
記蘊五。得善蘊四染蘊四無記蘊二。有說五。 則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善 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染心命
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染蘊四 無記蘊二。有說五。即於彼時善一蘊染四 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
在前。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 五。得善蘊四染蘊四無記蘊二。有說五。即 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 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
[0964c09] 諸色界命終生無色界。若住善心命終。彼 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一。即 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
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 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一。 即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
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諸無色界命終 生無色界。即此地沒還生此地者。若住善 心命終。彼捨無記蘊一得無記蘊一。即於 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一蘊滅。善一蘊染
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若住染心命終。彼捨 無記蘊一。得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一蘊 染四蘊無記一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 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無記蘊
四。得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 無記四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 前。無色界下地沒生上地者。若住善心命 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一。得善蘊四無記
蘊一。即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一蘊滅。 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若住無記 心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四。得善蘊四
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無記四 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無色 界上地沒生下地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
善蘊四無記蘊一。得善蘊四染蘊四無記蘊 一。則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一蘊滅。 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若住染心
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一。得善蘊四染蘊 四無記蘊一。則於彼時善一蘊染四蘊無 記一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
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四。 得善蘊四染蘊四無記蘊一。則於彼時善 一蘊染一蘊無記四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 記一蘊現在前。
[0965a14] 諸無色界命終生欲界者。若住善心命終。 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一。得善蘊四染蘊四無 記蘊二。有說五。則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
無記一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 前。若住染心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一。 得善蘊四染蘊四無記蘊二。有說五。即於
彼時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滅。善一蘊染 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 捨善蘊四無記蘊四。得善蘊四染蘊四無記
蘊二。有說五。即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無 記四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 諸無色界命終生色界者。若住善心命終。
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一。得善蘊五染蘊四無 記蘊五。即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一蘊 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染
心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一。得善蘊五 染蘊四無記蘊五。即於彼時善一蘊染四蘊 無記一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 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
四。得善蘊五染蘊四無記蘊五。即於彼時 善一蘊染一蘊無記四蘊滅。善一蘊染四蘊 無記二蘊現在前。
[0965b07] 何故欲界隨眠不於色界法隨增耶。乃至 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 故。謂前結蘊有情納息中說。欲界異生有九
十八隨眠隨增九結繫。色界異生有六十二 隨眠隨增六結繫。無色界異生有三十一隨 眠隨增六結繫。或有生疑。欲界異生為色 無色界隨眠隨增。色界異生為無色界隨眠
隨增。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成就彼非 彼隨增。謂欲界異生但為欲界隨眠隨增非 色無色界。色界異生但為色界隨眠隨增非 無色界。由此因緣故作斯論。何故欲界隨
眠不於色界法隨增耶。答界應雜亂及不 可施設離欲染故。界雜亂者。謂彼亦是欲 界亦是色界。則不可說欲色界異。及不可 施設離欲染者。謂離欲界貪時不名離欲
界染。離色界貪時乃名離欲界染。此不應 理。何故欲界隨眠不於無色界法隨增耶。 答界應雜亂。及不可施設離欲染故。界雜 亂者。謂彼亦是欲界亦是無色界。則不可
說欲無色界異。及不可施設離欲染者。謂 離欲界貪時不名離欲界染。離無色界貪 時乃名離欲界染。此不應理。何故色界隨 眠不於欲界法隨增耶。答界應雜亂。及
彼非此所緣故。界雜亂者。謂彼亦是色界亦 是欲界。則不可說色欲界異及彼非此所 緣故者。謂無上地煩惱緣下地法故。何故 色界隨眠不於無色界法隨增耶。答界應
雜亂。及不可施設離色染故。界雜亂者。謂 彼亦是色界亦是無色界。則不可說色無色 界異。及不可施設離色染者。謂離色界貪 時不名離色界染。離無色界貪時乃名離
色界染。此不應理。何故無色界隨眠不於 欲界法隨增耶。答界應雜亂。及彼非此所 緣故。何故無色界隨眠不於色界法隨增 耶。答界應雜亂。及彼非此所緣故。皆如前
應知。
[0965c14] 問所說三界云何建立。為以地為以處為 以愛斷耶。設爾何失。若以地者應說九 界地有九故。謂欲界四靜慮四無色。若以處
者。應說四十界有四十處故。謂欲界二十 處。色界十六處。無色界四處。若以愛斷者。 亦應說九界。謂欲界愛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愛。各分齊有異故。答應說以愛斷故建立 三界。問若爾。應立九界。答同類愛斷故唯 立三界。謂從無間地獄乃至他化自在天皆 由欲愛所差別故建立欲界。從梵眾天乃
至色究竟天。皆由色愛所差別故建立色 界。從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由無 色愛所差別故建立無色界。復次若處有色 有欲立欲界。有色無欲立色界。無色無
欲立無色界。復次若處有色有第二立欲 界。有色無第二立色界。無色無第二立 無色界。復次若處有色有境立欲界。有色 無境立色界。無色無境立無色界。復次若
處有色有眾具立欲界。有色無眾具立 色界。無色無眾具立無色界。復次若處有 色有欲有我執立欲界。有色無欲有我 執立色界。無色無欲有我執立無色界。
復次若處有色有第二有我執立欲界。有 色無第二有我執立色界。無色無第二 有我執立無色界。境及眾具說亦爾。復次 若處有色無慚無愧相應立欲界有色無慚
無愧不相應立色界。無色無慚無愧不相 應立無色界。復次若處有色慳嫉相應立 欲界。有色慳嫉不相應立色界。無色慳嫉 不相應立無色界。復次若處有色憂苦根相
應立欲界。有色憂苦根不相應立色界。無 色憂苦根不相應立無色界。復次若處有色 段食婬愛相應立欲界。有色段食婬愛不相
應立色界。無色段食婬愛不相應立無色界。 復次若處有五蘊異熟因五蘊異熟果。不善 無記隨眠隨增立欲界。有五蘊異熟因五蘊
異熟果。唯無記隨眠隨增立色界。有四蘊 異熟因四蘊異熟果。唯無記隨眠隨增立無 色界。復次若處有四蘊異熟因得一果。不善
無記隨眠隨增立欲界。有五蘊異熟因得一 果。唯無記隨眠隨增立色界。有四蘊異熟因 得一果。唯無記隨眠隨增立無色界。復次若
處有三受異熟因三受異熟果。不善無記隨 眠隨增立欲界。有二受異熟因二受異熟果。 唯無記隨眠隨增立色界。有一受異熟因一
受異熟果。唯無記隨眠隨增立無色界。復次 若處有五受異熟因四受異熟果。不善無記 隨眠隨增立欲界。有三受異熟因三受異熟
果。唯無記隨眠隨增立色界。有一受異熟因 一受異熟果。唯無記隨眠隨增立無色界。復 次若處有有色無色異熟因有色無色異熟
果。不善無記隨眠隨增立欲界。有有色無色 異熟因有色無色異熟果。唯無記隨眠隨增 立色界。有無色異熟因無色異熟果。唯無記
隨眠隨增立無色界。如有色無色如是。有 見無見有對無對說亦爾。問所說三界云何安 立。為上下重累。為隣次傍布。若上下者。云
何施設遍離彼染。云何神通能遍至彼。若 傍布者。陀羅達多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下方 世界無邊上方世界無邊。此中有說。上下重
累。謂從此界風輪之下虛空懸遠有下方色 究竟天。彼下展轉乃至風輪次下復有色究 竟天。展轉向下乃至風輪。如是展轉下方世
界乃至無邊。又從此界色究竟上虛空懸遠 有上方風輪。彼上展轉乃至色究竟天。次上 復有風輪展轉向上乃至色究竟天。如是
展轉上方世界乃至無邊。問若爾。云何施設 遍離彼染。云何神通能遍至彼。答若有離 一欲界染時。即名離一切欲界染。以相同
故。然依初定所發神通。但能至一欲界梵 世非餘。以處別故。如是離色界染及依 餘定發通。隨應亦爾。有餘師說。隣次傍布。
問若爾。陀羅達多所說當云何通。答彼應 作是說。下方欲界無邊。上方色界無邊。 此中欲界諸處同一隨眠。色無色界隨地差
別各別隨眠。問何故欲界諸處同一隨眠。色 無色界隨地各別。答欲界是不定界非修地 非離染地。此中煩惱如無轡馬自在奔逸。
故一切處同一隨眠。色無色界是定界是修 地是離染地。此中煩惱如有轡馬不自在 轉。故上下地各別隨眠。復次欲界不善根強
盛善根羸劣。故一切處。同一隨眠。色無色界 無不善根善根強盛。故上下地各別隨眠。復 次欲界不善增長善法退減。色無色界無不
善法善法增長。復次欲界不善如主。善法如 客。色無色界無不善法。善法如主。復次欲 界有不善根能斷善根。色無色界無不善根
能斷善根。復次欲界禮儀無忌猶如夫妻。 故一切處同一隨眠。色無色界禮儀有隔猶 如母子。故上下地各別隨眠。復次欲界善法 威儀有雜。猶如王子與旃荼羅子同禁囹
圄。故一切處同一隨眠。色無色界善法威儀 無雜。猶如王子與長者子同禁囹圄。故上 下地各別隨眠。問三界中間有物間不。若有
者。彼有二物界應成五。即五中間復有四 物。界應成九。如是展轉便為無窮。若無者。 云何不三界合成一耶。答應言彼中更無
物間。問若爾。三界云何不成一耶。答於彼 中間雖無物間而不成一。如十八界十二 處五蘊三世四大種等。雖無物間而不成 一。此亦如是。復次性相異故物類別故。雖
無物間而不成一。問若爾。他化自在天上 初靜慮下中間懸遠。有無量空界色。云何可 知此是欲界此是色界分齊差別耶。答二界
輪際俱有光網。二光分齊麁妙不等。由此 了知此是欲界此是色界。復次若欲界生得 天眼所能見處是欲界。不能見處是色界。 復次若欲界生得神通所能到處是欲界。不
能到處是色界。復次若處欲界愛所緣是欲 界。色界愛所緣是色界。是謂二界分齊差 別。
[0967a09] 何故欲界不遍行隨眠不遍於欲界法隨增 耶。答此應成遍行及彼非此所緣故。此應 成遍行者。謂此欲界不遍行隨眠。若遍於
欲界法隨增者。亦應成遍行。則不可施設 遍行隨眠不遍行隨眠相用差別。及彼非此 所緣故者。謂彼異部諸法非此不遍行隨眠
所緣。此但以自部法為所緣故。所以者何。 由不遍行隨眠勢力。建立五部諸法有異。若 不遍行隨眠亦遍緣五部者。則於五部應
遍隨增。如是便為五部雜亂。五部雜亂故則 對治雜亂。對治雜亂故則現觀雜亂。現觀雜 亂故則不可施設遍知差別。沙門果差別。
欲令無如是過。是故欲界不遍行隨眠不遍 於欲界法隨增。何故色界不遍行隨眠。不遍 於色界法隨增耶。答此應成遍行。及彼非
此所緣故。何故無色界不遍行隨眠不遍於 無色界法隨增耶。答此應成遍行。及彼非 此所緣故。皆如前釋。遍行因義廣說如雜
蘊智納息。及結蘊不善納息。有十想謂無常 想乃至滅想。此如定蘊攝納息中已廣分別。 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乃至廣說。
修有四種。謂得修習修對治修除遣修。四修 義如智蘊他心智納息中廣說。此中有說。但 依習修作論。有說。通依得修習修作論。
諸有欲令此中但依習修作論者。彼說若 修無常想者。謂無常想現在前。彼思惟無 常想者。謂以無常想為所緣。即是無常想 現在前時緣無常想義。若修無常想彼思
惟無常想耶。答應作四句。有修無常想不 思惟無常想。
[0967b10] 謂緣餘法修無常想。如緣色受行識蘊。 除無常想緣餘想蘊起無常想。問此說在 何位。答在增長煗頂位起無常行相身受
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若離欲界乃至非 想非非想處染。起無常行相身受心念住。 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若 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
起無常行相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 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若起無常行相身受心 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時。若即以此類念 住雜修靜慮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
者。即起此類念住義無礙解時。及起此類 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 盡定想微細心時。如是等時修無常想。無 常想現在前故。不思惟無常想緣餘法故。
有思惟無常想不修無常想。謂緣無常想 修餘想。餘想者。謂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 善染無記想。此中善想者。謂加行善。及生
得善想加行善想。謂聞思修所成。聞所成者。 謂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聞所成想。思 所成者。謂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思所 成想。修所成者。謂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
相。問此修所成想說在何位。答在煗頂忍初 及增長位。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法念 住。若世第一法位起三行相法念住。若已 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起三行相法念
住。集道現觀各四心頃。起四行相法念住。若 以緣無常想非無常行相法念住。離欲界乃 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
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若以緣無常想非無 常行相法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 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
行無間解脫道時。若以緣無常想非無常行 相法念住。雜修靜慮及起他心智宿住隨念 智通時。起緣無常想非無常行相法念住時。
起四無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 即起此類法念住義無礙解時。及起此類法 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空識 無邊處遍處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是名善
想。染想者。謂緣無常想起薩迦耶見。執我 我所起邊執見。執斷常起邪見。執無因無 作及損減起見取。執上妙勝第一起戒禁 取。執淨解脫出離起疑猶豫不決。起無明
無智黑闇愚癡。起貪愛樂悅意。起瞋不愛樂 不悅意。起慢高舉。如是等時是名染想。無 記想者。謂緣無常想起非如理非不如理
想。是名思惟無常想。緣無常想故不修無 常想起餘想故。有修無常想亦思惟無常 想。謂緣無常想修無常想。如無常想長時 相續現在前時。緣自相續過去未來。及他相
續三世無常想。問此說在何位。答在煗頂忍 初及增長位。緣無常想起無常行相法念 住。若世第一法位起無常行相法念住。若已
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起無常行相法 念住。若以緣無常想無常行相法念住。離 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為加
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若以此類法 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 動。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
道時。若以此類法念住雜修靜慮。及有欲 令一切法是勝義者。起義無礙解。及起願 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有說。及起無願無願三摩地時。如是等時
修無常想無常想現在前故。亦思惟無常 想緣無常想故。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 惟無常想。謂除前相。問此說在何位。答在 初煗頂忍及增長忍。起緣滅諦法念住。若增
長煗頂不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諸念 住時。若已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若 於修位無學位中。起一切不緣無常想非無 常行相諸念住時。如是等時不修無常想。
無常想不現前故。亦不思惟無常想。不緣 無常想故。迦濕彌羅國外諸師作如是 說。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惟無常想。謂 緣餘法修餘想。如緣色受行識蘊除無常
想。餘想蘊起餘想。緣無為起餘想。餘想者。 謂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一切非無常想。 廣說應知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亦
爾。差別者。說自名。及第三句中皆除無願 無願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斷想離想滅想。隨應當知者。謂若修不淨
想。彼不思惟不淨想。以不淨想現在前時 緣顯形色故。若思惟不淨想。彼不修不淨 想。以緣不淨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
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善染無記 想。如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 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差別者。說自所緣。謂
若修厭食想。彼不思惟厭食想。以彼想現 在前時緣香味觸故。若思惟厭食想。彼不 修厭食想。以緣彼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
想者如前說。若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彼不 思惟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以一切世間不可 樂想現在前時緣諸世間可愛事故。若思惟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彼不修一切世間不可 樂想。以緣彼世間不可樂想時餘想現在 前故。餘想者如前說。若修死想彼不思惟 死想。以死想現在前時緣命根及命根俱生
無常性故。若思惟死想彼不修死想。以 緣彼死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如前 說。若修斷想彼不思惟斷想。以斷想現在 前時緣涅槃故。若思惟斷想彼不修斷想。
以緣彼斷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如 前說。如斷想離想。滅想亦爾。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九 十三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7 冊 No. 154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楊忠權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法雲寺出版之光碟,日本瑜伽行思想研究會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