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1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九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十一
[0093c11] 欲界見苦集所斷邪見。能緣三界苦集而非 一時。謂異剎那緣欲界。異剎那緣色無色 界。問何故不一剎那頃頓緣三界。若苦若
集耶。答彼緣欲界亦隨增。緣色無色界不 隨增故。問彼何故緣欲界亦隨增。緣色無 色界不隨增耶。答欲界是彼隨增處。色無
色界非彼隨增處故。復次欲界是彼居宅。色 無色界非彼居宅故。復次欲界有彼等流異 熟果。色無色界無彼等流異熟果故。復次欲
界有彼五部遍行果。色無色界無彼五部遍 行果故。復次欲界無彼畢竟對治。色無色界 有彼畢竟對治故。
[0093c23] 復次若彼一剎那頃頓緣三界若苦若集者。 云何而緣為如緣欲界即隨增緣色無色 界亦爾耶。為如緣色無色界不隨增。緣
欲界亦爾耶。設爾何失。若如緣欲界則隨 增。緣色無色界亦爾者界應雜亂。若如緣 色無色界不隨增。緣欲界亦爾者則不應 理。以無煩惱緣自界法而有不具所緣
相應二隨增者。緣自地法必具所緣相應 縛故。若一剎那頓緣三界若苦若集。於所 緣境有隨增有不隨增者。亦應於相應 法有隨增有不隨增。是則違此因理亦壞
相應法。勿有此失。故別時緣自界他界理 善成立。如是初靜慮見苦集所斷邪見。能緣 八地苦集而非一時。謂異剎那緣初靜慮。
異剎那緣上七地。如是乃至無所有處見苦 集所斷邪見。能緣二地苦集而非一時謂 異剎那緣自地。異剎那緣上地。非想非非想 處見苦集所斷邪見。唯緣自地苦集。欲界
見滅所斷邪見唯緣欲界諸行滅。問何故欲 界見苦集所斷邪見能緣三界苦集。欲界見 滅所斷邪見唯能緣欲界諸行滅耶。脇尊 者曰。若法欲界愛所耽著身見執為我我所
者。此諸法滅應為欲界見滅所斷邪見所緣。 非彼煩惱能緣他界此亦如是。有說苦集 是有為法自地他地展轉相引。故彼邪見能
緣他地。滅諦無為自地他地無相引義。故彼 邪見不緣他地。如是初靜慮見滅所斷邪 見。唯緣初靜慮諸行滅。乃至非想非非想 處。見滅所斷邪見。唯緣非想非非想處諸
行滅。欲界見道所斷邪見唯緣欲界諸行對 治。問何故欲界見苦集所斷邪見能緣三界 苦集。欲界見道所斷邪見唯能緣欲界諸 行對治耶。脇尊者曰。若法欲界愛所耽著
身見執為我我所者。此法對治應為欲界 見道所斷邪見所緣。非彼煩惱能緣他界 此亦如是。有說欲界見苦集所斷邪見所緣 非對治故能緣他地。欲界見道所斷邪見
所緣即對治故不能緣他地對治。此中有 說。欲界見道所斷邪見。唯緣未至定法智 品道。唯彼是此斷對治故。評曰。應作是 說。能緣六地法智品道種類同故。俱是欲
界壞對治故。如是初靜慮見道所斷邪見。能 緣九地類智品道。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見道 所斷邪見。能緣九地類智品道。問何故見
滅所斷邪見唯能緣自地諸行滅。見道所斷 邪見能緣六地法智品道。或緣九地類智品 道耶。答自他地滅非展轉因。多地聖道互 為因故。問若爾法類品道亦互為因。何故
見道所斷邪見不總緣耶。有說見道所斷邪 見亦能總緣法類品道。互為因故。法智品 道亦能對治上二界故。評曰。彼不應作是 說。類智品道於欲界法非對治故。法智
品道於上二界雖為對治而非初非全 故。又法類品種類品別故。有說九地類智 品道是上八地斷對治者。即為彼地見道所 斷邪見所緣非餘地道。評曰。彼不應作是
說。以能對治有多種故。又類智品展轉為 因種類同故。
[0094b23] 問一剎那隨眠不能遍緣一切。亦無遍隨 增理。何故名遍行耶。答依彼種類相續而 說故無有過。然遍行隨眠對遍行因應作
四句。有遍行隨眠非遍行因。謂未來遍行 隨眠。有遍行因非遍行隨眠。謂過去現在 遍行隨眠相應俱有法。有遍行隨眠亦遍行 因。謂過去現在遍行隨眠。有非遍行隨眠
亦非遍行因。若不依彼種類說者。應作 是說謂除前相。若即依彼種類說者應言 未來遍行隨眠相應俱有法。問一切染污法 皆以見所斷法為因不。設爾何失。若一切
染污法皆以見所斷法為因者。未斷亦作因 已斷亦作因。未斷已斷有何差別。又若爾 者。何故聖者修所斷染污法。有起有不起
耶。不起者。謂無有愛諸慢類極瞋纏。起者 謂餘貪嗔慢無明。又若爾者。識身論說當 云何通。如說頗有不善法。唯以不善為因
耶。答有。謂聖者退離欲染時。初染污思現 在前。若一切染污法。不皆以見所斷法為 因者。品類足論當云何通。如說。云何見所
斷為因法。謂一切染污法。及見所斷法異熟。 又若爾者。復違彼說。云何無記為因法。 謂無記有為法。及一切不善法。又若爾者。
復違彼說。或有苦諦以有身見為因。非 與有身見為因。謂除過去現在見苦所斷。 廣說乃至除未來有身見及彼相應法。生老 住無常諸餘染污苦諦等。又若爾者。識身
論說當云何通。如說。不善眼識。乃至不善 意識。皆以不善無記為因。答應作是說。 一切染污法。皆以見所斷法為因。問若爾
未斷已斷俱能為因。有何差別。答名即差 別。謂前未斷位名未斷因。後已斷位名已斷 因。復次前位未為對治所壞。後位雖亦為
因。而已為對治所壞。復次前位於自身中 能障聖道。後位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中 不障聖道。復次前位於自身中。能起如 煙焰得。後位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中不復
能起如煙焰得。復次前位於自身中。作可 訶厭事及垢穢事。後位雖亦為因。而於自 身中不復能作可訶厭事及垢穢事。復次前 位於自身中。能辦所應作事。後位雖亦為
因。而於自身中不復能辦所應作事。復 次前位於自身中。能辦同類因遍行因事。 後位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中不復能辦 同類因遍行因事。復次前位於自身中。能
辦等流果異熟果。後位雖亦為因。而於 自身中不復能辦等流果異熟果。復次前 位於自身中。能取果與果。後位雖亦為因。 而於自身中不復能取果與果。是名未斷
已斷差別。問若爾何故聖者修所斷染污法。 有起有不起耶。答見所斷法與彼或為相 續近因。或為不相續遠因。若與彼為相續近
因者。聖者不起。若與彼為不相續遠因者。 聖者猶起。復次若已得彼非擇滅者。聖者 不起。若未得彼非擇滅者。聖者猶起。復次
彼起定依異生性者。聖者不起。若不定者。 聖者猶起。復次彼起定能障聖性者。聖者 不起。若不爾者。聖者猶起。問何故聖者不
起無有愛耶。答彼是斷見所長養故。次斷 見後現在前故。一切聖者斷見已斷故彼不 起。問何故聖者不起諸慢類耶。答彼是身
見所長養故。次身見後現在前故。一切聖者 身見已斷故彼不起。問何故聖者不起極瞋 纏耶。答彼是邪見所長養故。次邪見後現
在前故。一切聖者邪見已斷故彼不起。問 若爾識身論說當云何通。如說。頗有不善 法。唯以不善為因耶。答有。乃至廣說。答彼
依未斷因說故不相違。謂彼初起不善思 有二種因。一已斷。二未斷。彼論但依未斷 因說。復次彼依不善因說故不相違。謂彼
初起不善思有二種因。一不善。二無記。彼 論但依不善因說。復次彼依自部因說故 不相違。謂彼初起不善思有二種因。一自
部。二他部。彼論但依自部因說。復次彼依 非遍行因說故不相違。謂彼初起不善思 有二種因。一遍行。二非遍行。彼論但依非
遍行因說。復次彼依不共因說故不相違。 謂彼初起不善思有二種因。一共。二不共。彼 論但依不共因說。問聖者先未離欲染時。
彼染污思亦以不善為因。何故彼論說後 退時。答爾時彼思先不成就今得成就。先 無縛今有縛。先死今生。是故偏說。問後 起染污思亦以不善為因。何故彼論但說
初起。答爾時彼得先斷今續。先無用今有用。 先死今生。是故偏說。有作是說。一切染污 法。不皆以見所斷法為因。問若爾。品類
足論識身論說。當云何通。答彼總相說。若 別說者。應作是言。有染污色。以見所斷法 為因。非一切染污色。乃至有染污識。以見
所斷法為因。非一切染污識。評曰。彼不應 作是說。以彼論說一切染污法皆以見所 斷法為因故。一切不善法皆以無記為因 故。諸餘染污苦諦等皆以有身見為因故。
不善六識皆以不善無記為因故。前說為 善。尊者設摩達多分別染法有異。彼作是 說。有見苦所斷法。唯以見苦所斷為因。有 見苦所斷法唯以見集所斷為因。無二為
因。見集所斷法亦爾。實無是處分別故說。假 使聖者現觀苦已未現觀集。從聖道起見 集所斷法唯以見集所斷為因者。得起現 前見集所斷法以見苦所斷為因者。不起
現前。因已斷故。有見滅所斷法唯以見滅 所斷為因。有見滅所斷法唯以見苦所斷 為因。有見滅所斷法唯以見集所斷為因。 有見滅所斷法唯以見苦集所斷為因。無
三為因。見道所斷修所斷染污法亦爾。實無 是處分別故說。假使聖者現觀滅已未現 觀道。從聖道起見道所斷法唯以見道所 斷為因者。得起現前。見道所斷法唯以見
苦集所斷為因者。不起現前。因已斷故。 如是聖者於修道中。修所斷染污法唯以修 所斷為因者。得起現前。修所斷染污法。 唯以見苦集所斷為因者。不起現前因已
斷故。然諸聖者離欲染時欲界修所斷染污 法。若唯以修所斷為因。若唯以見苦集所 斷為因。合為一聚九品漸斷。彼後退時欲 界修所斷染污法。唯以修所斷為因者還成
就唯以見所斷為因者不成就。因已斷故。 又於爾時唯以修所斷為因。修所斷染污 法中未來者還成就。過去者不成就。彼後 無容起現前故。評曰。彼不應作是說。
云何同一對治所斷煩惱。彼後退時有還成 就有不成就。又不能通品類足論識身論 說。是故如前所說為善。
[0096a02] 問愛於諸界諸地諸部皆等隔絕。何故遍行 隨眠能於他部隨增非他界地。答遍行隨眠 於他部法。有等流果或異熟果故能隨增。
於他界地無等流果及異熟果故不隨增。 復次自地他部麁細相似故能隨增。上地細故 不能隨增。問遍行異熟與不遍行異熟展 轉為因不。有作是說。遍行異熟與不遍行
異熟為因。不遍行異熟不皆與遍行異熟 為因。如遍行隨眠與不遍行隨眠為因。 他部不遍行隨眠不能與遍行隨眠為因 異熟亦爾。評曰。彼不應作是說。隨眠法異。
異熟法異。隨眠有五部異熟唯修所斷故。 應作是說。遍行異熟與遍行異熟為因。亦 與不遍行異熟為因。不遍行異熟與不遍 行異熟為因。亦與遍行異熟為因。同地同
部性類等故。
[0096a18] 問遍行因以何為自性。答一切過去現在遍 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諸法。已說自性。所以 今當說。問何故名遍行因。遍行是何義。答
遍為因義是遍行義。復次能遍緣義是遍行 義。復次遍隨增義是遍行義。此遍行因唯通 過去現在二世有等流果。
[0096a24] 云何異熟因。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 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離思無 異熟因。離受無異熟果。如譬喻者。為止彼
執顯異熟因及異熟果俱通五蘊。或復有 執。唯心心所有異熟因及異熟果。如大眾部。 為止彼執顯此因果。亦通諸色不相應行。
或復有執。唯心心所及諸色法。有異熟因及 異熟果為止彼執顯此亦通不相應行。或 復有執。諸異熟因要捨自體其果方熟。彼作
是說。諸異熟因要入過去方與其果。過去 已滅故無自體。為止彼執顯異熟因至 果熟位猶有實體。或復有執。諸異熟因果 若未熟其體恒有。彼果熟已其體便壞。如
飲光部彼作是說。猶如種子芽若未生其 體恒有芽生便壞。諸異熟因亦復如是。為 止彼執顯異熟因。果雖已熟其體猶有。或 復有執。所造善惡無苦樂果如諸外道。為
止彼執顯善惡業有苦樂果。故作斯論。云 何異熟因。答諸心心所法。受異熟色心心 所法心不相應行。此心心所法與彼異熟 為異熟因。此中諸心心所法者。謂一切不善
善有漏心心所法。此言亦攝彼隨轉色。不 相應行與心心所同一果故。異熟色者。謂 色蘊。即眼等五根色香味觸。心者。謂識蘊。
即眼等六識。心所法者。謂三蘊。即受想思 等。心不相應行者。謂行蘊。即命根眾同分 等。此顯異熟因及異熟果俱通五蘊。
[0096b22] 復次諸身語業。受異熟色心心所法心不相 應行。此身語業與彼異熟為異熟因。問 隨心轉身語業心一果故。如前已說。此中復
言身語業者。說何法耶。答善不善表及依 表業所生無表不隨心轉身語二業。此定能 招異熟果故。有說。此中說身語表及此剎
那所生無表同一果故。彼說非理。身語表業 與彼俱生。身語無表非同一界。彼不互為 俱有因故。有說。表業與依表生身語無表
雖非一果。而定俱時受異熟果一心起故。 彼說非理。展轉相望非俱有因。如何定說同 一剎那受異熟果。然表無表展轉不為俱有
因故異熟果別。於表業中七支等異。一一 各別招異熟果。一一支等有多極微。一一極 微有三世別。於一一世有多剎那。一一剎
那異熟果別非俱有因故。無表業亦爾。前隨 心轉七支無表能展轉為俱有因故同異熟 果。此中所說表無表業。則亦攝彼隨轉生 等同一果故所受異熟如前應知。
[0096c12] 復次諸心不相應行受異熟色心心所法心 不相應行。此心不相應行與彼異熟為異熟 因。是謂異熟因。問諸心心所表無表業隨轉
生等。如前已說。同一果故。今復說何不相應 行。答今說無想定滅盡定一切不善善有漏 得及彼隨轉生等諸相。前未說故。問無想
定受何異熟果耶。有說。無想定受無想及 色異熟果。彼命根眾同分異熟。是第四靜 慮有心業果。彼餘蘊異熟是共果。有說無 想定受無想及色異熟果。彼命根異熟是第
四靜慮有心業果。彼餘蘊異熟是共果。有 說。無想定受無想及色異熟果。彼餘蘊異 熟是共果。有說。無想定唯受無想異熟果 彼餘蘊異熟是共果。問若命根亦是非業異
熟果者。品類足論當云何通。如說。一法 是業異熟而非業謂命根。答一切命根唯 是異熟。一切異熟由業故顯。依此密意 故作是言。而實命根亦非業感。復次彼論
依世俗說不依勝義。謂諸世間見短壽者 即言。是人作短壽業。見長壽者即言。是人 作長壽業。有說。無想天處無心時亦受第
四靜慮有心業果。有心時亦受無想定果。問 若無心時亦受有心果。有心時亦受無心果 者。云何因果不顛倒耶。答如有色業亦受
無色果。無色業亦受有色果。而無因果顛倒 過失。此亦如是。尊者設摩達多說曰。無想定 受無想及眾同分異熟果。彼命根及色異熟。
是第四靜慮有心業果。彼心心所及餘心不 相應行。皆非異熟。評曰。彼不應作是說。異 熟眾同分是業果故。彼心心所及餘心不相
應行亦有是異熟者。故尊者佛陀提婆說曰。 無想定受無想異熟果。彼命根眾同分。是第 四靜慮有心業果。彼餘蘊異熟是共果。評曰。
彼不應作是說。眼等五根是業果故。應作 是說。無想異熟唯是無想定果。彼命根眾 同分及五色根異熟。唯是第四靜慮有心業 果。彼餘蘊異熟是共果。問滅盡定受何異
熟果耶。答受非想非非想處四蘊異熟果。 除命根眾同分。彼唯是業果故。問諸得受 何異熟果耶。答諸得受色心心所法心不相
應行異熟果。色者謂色香味觸。非五色根。 彼業果故。心心所法者謂苦受樂受不苦不 樂受。及彼相應法心不相應行者。謂諸得生
老住無常。尊者僧伽筏蘇說曰。得亦能受 眼等五根及命根眾同分異熟果。彼作是說。 雖一一得無力能引眾同分等眾得聚集 則能引彼然彼唯感愚鈍之身。如蚯蚓等
得所感色九處除聲。心心所法通三受聚 不相應行。謂眾同分命根諸得生住異滅。 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諸得相望非俱有因。 設集俱胝復何所益。非一果故不能共引
眾同分等。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得不能 引眾同分等。諸業引得眾同分等時於眼 等根處。但能感得色香味觸。評曰。彼不應 作是說。勿無色界得無異熟果故。是以應
知初說為善。
[0097b10] 問品類足說。云何異熟因。謂一切不善善有 漏法。與此論所說異熟因。有何差別。答此 不了義彼是了義。此有餘意彼無餘意。此
有餘因彼無餘因。此依世俗彼依勝義。此 有影顯彼無影顯。復次此說已生異熟因。 彼說已生未生異熟因。此說與果異熟因。
彼說與果未與果異熟因。復次此說新業果。 彼說新舊業果。復次此說過去異熟因。彼 說三世異熟因。復次此說正與果異熟因。 彼說已正當與果異熟因。是謂此說彼說
差別。問何故此中但說正與果異熟因耶。 答正與果者其相顯故。復次彼果現前施設 五趣諸有情故。復次爾時此因用究竟故以
正與果。顯示當與已與果因。於義便故。此 中但說正與果因。
[0097b25] 復次欲界中有四蘊異熟因得一果。謂善不 善心心所法及彼生等。有二蘊異熟因得一 果。謂善不善身業語業及彼生等。有一蘊異
熟因得一果。謂得及彼生等。色界中有五蘊 異熟因得一果。謂有隨轉色心心所法及彼 生等。有四蘊異熟因得一果。謂無隨轉色
善心心所法及彼生等。有二蘊異熟因得一 果。謂善身語表及彼生等。有一蘊異熟因 得一果。謂得無想定及彼生等。無色界中 有四蘊異熟因得一果。謂善心心所法及彼
生等。有一蘊異熟因得一果。謂得滅盡定 及彼生等。復次有業唯受一處異熟。謂得 命根眾同分業。彼業唯受法處異熟。有業 唯受二處異熟。謂得意處業。彼業唯受意
處法處異熟。得觸處業亦受二處異熟。謂 觸處法處。得身處業受三處異熟。謂身處 觸處法處。得色香味處業亦爾。各受自處 觸處法處異熟。得眼處業受四處異熟。謂
眼處身處觸處法處。得耳鼻舌處業亦爾 謂各受自處身處觸處法處異熟。有餘師說。 一切大種皆生色聲。欲界諸色不離香味。 彼作是說。得眼處業受七處異熟。謂眼處
身處及色香味觸法處異熟。得耳鼻舌處業 亦爾。謂各受自處身處及色香味觸法處異 熟。得身處業受六處異熟。謂身處及色香 味觸法處異熟。得色處業受五處異熟。謂
色香味觸法處異熟。得香味觸處業亦爾。 謂各受色香味觸法處異熟。如是所說是定 得者。不定得者其數不定。然有業能受八 處異熟。有業能受九處異熟。有業能受
十處異熟。有業能受十一處異熟。皆除聲 處。問何故有業能受多處異熟。有業能受 少處異熟耶。答若業有種種功能得種種 果者。受多處異熟。若業無種種功能不得
種種果者。受少處異熟。如外種子有種種 功能得種種果者。如稻苷蔗葡萄藕等。 無種種功能不得種種果者。如素酌迦多 羅子等。謂澤中有草名素酌迦。一種一莖而
高數尺。上有少葉其形如蓋。有多羅樹高 逾百肘。上亦少葉其形如蓋。質幹雖長菓 實甚少。業亦如是。然一世業得三世果。無
三世業得一世果。一剎那業得多剎那果。 無多剎那業得一剎那果。業善不善果無記 故。如所生果不減因故。
[0098a11] 問諸造業者為先造引眾同分業。為先造滿 眾同分業耶。有作是說。先造引業後造滿 業。若先不引後無所滿。猶如畫師先作摸
位後填眾彩。此亦如是。有餘師說。先造滿 業後造引業。如菩薩先於三無數劫造滿 業已。後於百大劫中方造引業。如是說者。
此則不定。或有先造引業後造滿業。或有 先造滿業後造引業。隨造業者意樂起 故。
[0098a20] 復次有三種受異熟業。一順現法受業。二順 次生受業。三順後次受業。順現法受業者。若 業此生造作增長。即於此生受異熟果。非
於餘生。順次生受業者。若業此生造作增長。 於次後生受異熟果。非於餘生。順後次受 業者。若業此生造作增長。於第三生或第四
生以後。如次受異熟果。然異熟聲說多種 義。有處等流說名異熟。如說受是愛支 異熟。有處長養說名異熟如說飲食及諸 醫藥得樂異熟有處夢事說名異熟如說
夢見如是如是種類異熟。有處豐儉說名 異熟。如說。星宿在此路行。當有如是豐儉 異熟。有處梵王說名異熟。如說大仙我且 未去觀此光明有何異熟。有處異熟說名
異熟。如此中說色等異熟果名為異熟。熟 有二種。一者同類。二者異類。同類熟者。即 等流果。謂善生善。不善生不善。無記生無
記。異類熟者。即異熟果。謂善不善生無記 果。此無記果從善不善異類因生故名異 熟。問若異類而熟名異熟果者。何故惡趣 名非熟耶。答彼亦異熟。然下賤故說名非
熟。如有下賤村城等物名非村等。復次過 熟故名非熟。如拙陶師燒諸瓦器。多費 薪草器皆燋融。不任貿用亦名非熟。惡趣 亦爾。苦果太過故名非熟。復次於彼無善異
熟故名非熟。問傍生鬼趣亦受善果。如何 惡趣皆名非熟。答彼善果少故亦名無。如 少水河亦名無水。復次彼趣雖有善果。 而不能修餘勝善法。故名非熟。譬如農
夫收穫鮮少亦名非熟。而實惡趣有異熟 果。
[0098b22] 問何故不善善有漏法有異熟果。無記無漏 法無異熟果耶。答自性眾緣有具有闕三 種不同。如外種故。如堅實種置良田中。以
水溉灌覆之糞壞。因緣力具即便生芽。如 是不善善有漏法自性堅實。置有田中溉 之愛水覆以餘結。因緣力具便生有芽。如 堅實種置於倉中。水糞緣闕不能生芽。如
是無漏善有為法體雖堅實。而闕愛水餘結 潤覆有芽不生。如朽敗種雖置良田以水 溉灌覆之糞壞。而因力闕不能生芽。如是 無記諸有為法。雖以愛水餘結潤覆。而體羸
劣有芽不生。問復何緣故諸無漏法無異熟 果。答非田非器。乃至廣說。復次若法能令 諸有諸趣生老病死恒相續者有異熟果。無 漏能令諸有諸趣生老病死究竟斷故無異
熟果。復次若法能令諸有諸趣漸增長者有 異熟果。無漏能令諸有諸趣漸損減故無異 熟果。復次若法是苦諸有世間生老病死趣 集行者有異熟果。無漏是苦諸有世間生老
病死趣滅行故無異熟果。復次若法是身見 事是顛倒事。是貪愛事是隨眠事。有垢有 毒有穢有濁。隨苦集諦墮三有者有異 熟果。諸無漏法不同彼故無異熟果。復次
若無漏法有異熟者。則為勝因得下劣果。 因是無漏善有為法。果是有漏無記法故。 復次若無漏法有異熟者。則為聖道令有 相續。聖道續有與理相違。復次若無漏法
有異熟者。何處當受。若在欲界則不應 理。無漏法非欲界繫故。如色無色界業。 若在色界亦不應理。無漏法非色界繫故。 如欲無色界業。若在無色界亦不應理。
無漏法非無色界繫故。如欲色界業。若在 三界外亦不應理。以三界外無別處故。 復次無漏聖道對治異熟及異熟因。若復能 感異熟果者。復須對治對治此者。是無
漏故。復感異熟為對治彼復修聖道。即 彼聖道復感異熟。如是展轉便為無窮。 是則應無解脫出離勿有此過。故無漏法 無異熟果。復次若無漏法感異熟者。則
應畢竟不得涅槃。聖者不應精勤修習。是 招生死輪轉法故。由此無漏無異熟果。問 復何緣故諸無記法無異熟果。答非田非 器。乃至廣說。復次若無記法有異熟果。此
異熟果為是無記為善不善。若是無記。何 故名異熟非異類熟故。若善不善亦非異 熟。以異熟果是無記故。復次若無記法 有異熟者。此異熟果是無記故應有異熟。
即彼異熟復應能感餘異熟果。如是展轉 便為無窮。是則應無解脫出離。勿有此 過故無記法無異熟果。由如是等種種因 緣。唯諸不善善有漏法。是異熟因。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九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7 冊 No. 154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楊忠權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法雲寺出版之光碟,日本瑜伽行思想研究會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