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15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五十六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根蘊第六中一心納息第五之二
[0791b08] 諸法無學正見相應。彼法無學正思惟相應 耶。答應作四句。此中無學正見一切地可 得。非一切無漏心。無學正思惟一切無漏心
可得非一切地。是故得作大四句。有法無 學正見相應。非無學正思惟。謂無學正見相 應正思惟。及無學正思惟不相應無學正見
相應法。無學正見相應正思惟者。謂無學正 見聚中正思惟。此但與無學正見相應。非 無學正思惟。自體與自體由三因緣不相 應故。一無二自性俱起故。二前後剎那不
並故。三諸法不觀自體與他為緣故。及無 學正思惟不相應無學正見相應法者。謂靜 慮中間。上三靜慮。下三無色。無學正見相應
法。此非無學正思惟相應。彼地無正思惟 故。有法無學正思惟相應。非無學正見。謂 無學正思惟相應正見。及無學正見不相應。
無學正思惟相應法。無學正思惟相應正見 者。謂無學正思惟聚中正見此但與無學正 思惟相應。非無學正見。自體與自體由三 因緣不相應故。及無學正見不相應。無學
正思惟相應法者。謂未至初靜慮。盡無生智 聚中。正思惟相應法。此非無學正見相應彼 聚中無正見故。有法無學正見正思惟相
應。謂除無學正見相應正思惟。及除無學正 思惟相應正見。諸餘無學正見正思惟相應 法。謂此聚中除二自體。餘心心所與二相
應。此復云何。謂九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心及 伺。有法非無學正見正思惟相應。謂無學正 見不相應正思惟。無學正思惟不相應正見。
及前所不攝心心所法。并色無為心不相應 行。無學正見不相應正思惟者。謂盡無生智 聚中正思惟。此非無學正見相應。彼聚中無
正見故。亦非無學正思惟相應。自體與自 體不相應故。無學正思惟不相應正見者。 謂靜慮中間。上三靜慮。下三無色。無學正見。
此非正見相應。自體與自體不相應故。亦 非無學正思惟相應。彼地中無正思惟故。 及前所不攝心心所法者。謂靜慮中間。上三
靜慮。下三無色。盡無生智聚心心所法。及一 切學有漏心心所法。并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當知皆是第四句攝。諸法無學正見相應。彼
法無學正勤相應耶。答應作四句。此中無學 正見一切地可得。非一切無漏心。無學正勤 一切地。一切無漏心可得。是故得作中四
句。有法無學正見相應非無學正勤。謂無學 正見相應正勤。此非無學正勤相應。自體與 自體不相應故。有法無學正勤相應。非無
學正見。謂無學正見及無學正見不相應。無 學正勤相應法。無學正見者。自體與自體 不相應故。無學正見不相應無學正勤相應
法者。謂盡無生智聚中正勤相應法。此非正 見相應。彼聚中無正見故。有法無學正見 正勤相應。謂除無學正見相應正勤諸餘無
學正見相應法。正勤多故於此偏除。然此 聚中除二自體餘心心所皆二相應。此復云 何。謂九大地法九大善地法心及尋伺。有法
非無學正見正勤相應。謂無學正見不相應 正勤。及前所不攝心心所法。并色無為心不 相應行。無學正見不相應正勤者。謂盡無生
智聚中正勤。此非正見相應。彼聚中無正 見故。亦非正勤相應。自體與自體不相應 故。及前所不攝心心所法者。此中無餘無 學心心所法前所不攝。但有一切學有漏心
心所法是前所不攝。并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當知皆是第四句攝。如對正勤對正念正 定正解脫亦爾。此皆得作中四句故。諸法
無學正見相應。彼法非無學正智相應。諸法 無學正智相應彼法非無學正見相應。以此 二法不俱起故。
[0792a19] 諸法無學正思惟相應。彼法無學正勤相應 耶。答應作四句。此中無學正思惟。一切無 漏心可得非一切地。無學正勤一切地一切
無漏心可得。是故亦得作中四句。文如正 見對正勤說。如對正勤對正念正定正解 脫亦爾。諸法無學正思惟相應。彼法無學正
智相應耶。答應作四句。此中無學正思惟。 一切無漏心可得非一切地。無學正智一切 地可得非一切無漏心。是故亦得作大四 句。文如正見對正思惟說。
[0792a29] 諸法無學正勤相應彼法無學正念相應耶。 答應作四句。此中無學正勤正念俱一切地 一切無漏心可得。是故得作小四句。有法
無學正勤相應。非無學正念。謂無學正念此 與無學正勤相應非正念。自體與自體不 相應故。有法無學正念相應。非無學正勤。
謂無學正勤。此與無學正念相應非正勤。 自體與自體不相應故。有法無學正勤正 念相應。謂除無學正勤正念。諸餘無學正勤
正念相應法。謂此聚中除二自體。餘心心所 與二相應。此復云何。謂九大地法九大善地 法心及尋伺。有法非無學正勤正念相應。謂
前所不攝心心所法。并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此中無餘無學心心所法前所不攝。但有 一切學有漏心心所法。是前所不攝。并色無
為心不相應行。當知皆是第四句攝。如對 正念對正定正解脫亦爾。此皆得作小四 句故。諸法無學正勤相應。彼法無學正智相
應耶。答應作四句。此中正勤一切地一切無 漏心可得。正智一切地可得。非一切無漏 心。亦作中四句文如正思惟對正勤說。如 正勤正念正定亦爾。
[0792b22] 諸法無學正解脫相應。彼法無學正智相應 耶。答應作四句。此中無學正解脫。一切地 一切無漏心可得。無學正智。一切地可得。
非一切無漏心。亦作中四句文如正勤對 正智說。
根蘊第六中魚納息第六
[0792b28] 若成就眼根。彼於二十二根。幾成就幾不成 就。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當廣分 別。問此納息何故名魚。答多位轉移難執
取故。何謂多位。謂具根不具根位。無形一形 二形位。有心無心位。定不定位。生界地差別 位。斷善不斷善位。離染未離染位。善染無記
心位。異生聖者位。見道修道無學道位。於此 等位二十二根成與不成轉移不定。如魚 難執故立此名。若成就眼根。彼於二十二
根。幾成就幾不成就。乃至具知根問亦爾。答 若成就眼根。彼定成就五餘不定。成就五 者。謂眼身命意捨根。餘不定者餘十七根。或
成就或不成就。謂耳鼻舌根身根。具者則成 就。不具者不成就。女根男根若一形隨成就 一。若二形俱成就。若無形俱不成就。謂本
不得或得已由漸命終。或餘緣故失。樂根若 生遍淨及下。若聖者生第四靜慮則成就。 若異生生第四靜慮則不成就。苦根若生 欲界則成就。若生色界則不成就。喜根若
生極光淨及下。若聖者生第三第四靜慮則 成就。若異生生第三第四靜慮則不成就憂 根若未離欲染則成就。若已離欲染則不 成就。信等五根若不斷善則成就。若斷善則
不成就。未知當知根住見道則成就餘則不 成就。已知根住修位則成就。餘則不成就。 具知根住無學位則成就。餘則不成就。是故
說餘不定。如眼根。耳鼻舌根亦爾。皆色界 定成就。無色界定不成就。欲界不定故。若成 就身根彼定成就四餘不定。成就四者。謂
身命意捨根。餘不定者。餘十八根或成就或 不成就。眼根眼根具者則成就。不具者不成 就。餘十七根如前說。若成就女根彼定成
就八餘不定。成就八者。謂女身命意樂苦 喜捨根。餘不定者。餘十四根或成就或不成 就如前應知。如女根男根亦爾。若成就男
女二根。彼定成就十五根。謂男女身命意五 受信等五根。定不成就三根。謂三無漏根。 餘不定如前應知。若成就命根彼定成就
三餘不定。成就三者。謂命意捨根。餘不定 者。餘十九根或成就或不成就。謂眼耳鼻舌 根生色界則成就。生無色界則不成就。生
欲界或成就或不成就如前說。身根生欲色 界則成就。生無色界則不成就。女根男根 生色無色界則不成就。生欲界或成就或 不成就如前說。樂根若生遍淨及下。若聖
者生上則成就。若異生生上則不成就。苦根 若生欲界則成就。若生色無色界則不成 就。喜根若生極光淨及下。若聖者生上則 成就。若異生生上則不成就餘如前說。如
命根意根捨根亦爾。皆三界有情定成就故。 若成就樂根彼定成就四餘不定。成就四 者。謂樂命意捨根。餘不定者。餘十八根或成
就或不成就如前應知。若成就苦根彼定 成就七餘不定。成就七者。謂身命意四受 除憂。餘不定者。餘十五根或成就或不成就 如前應知。若成就喜根彼定成就五餘不
定。成就五者。謂命意樂喜捨根。餘不定者。 餘十七根或成就或不成就如前應知。若成 就憂根彼定成就八。定不成就一。餘不定。
成就八者。謂身命意五受根。不成就一者。 謂具知根。餘不定者。餘十三根或成就或不 成就如前應知。若成就信根彼定成就八
餘不定。成就八者。謂命意捨信等五根。餘 不定者。餘十四根或成就或不成就如前應 知。如信根。精進念定慧根亦爾。若成就未
知當知根。彼定成就十三。定不成就二。餘 不定。成就十三者。謂身命意四受除憂信 等五。未知當知根。不成就二者。謂已知具
知根。餘不定者。餘七根或成就或不成就如 前應知。若成就已知根彼定成就十一。定 不成就二。餘不定。成就十一者。謂命意樂
喜捨。信等五。已知根。不成就二者。謂未知 當知具知根。餘不定者餘九根或成就或不 成就如前應知。若成就具知根彼定成就
十一。定不成就三。餘不定。成就十一者。謂 命意樂喜捨。信等五。具知根。不成就三者。 謂憂前二無漏根。餘不定者。餘八根或成就 或不成就如前應知。
[0793b19] 若成就眼根。彼於三世二十二根。幾成就幾 不成就。乃至具知根問亦爾。答若成就眼根。 彼定不成就過去未來八。謂命等八無記
根唯成就現在。非過去未來勢羸劣故。定 成就過去未來二現在三。過未二者。謂意捨 根此於現在非定成就。以彼或住無心位
故。現三者。謂眼身命根餘不定如前說。如 眼根。耳鼻舌亦爾。若成就身根彼定不成 就過去未來八。謂命等。定成就過去未來二
現在二。過未二者。謂意捨。現二者。謂身命 餘不定如前說。若成就女根彼定不成就 過去未來八。謂命等。定成就過去未來五。現
在三。過未五者。謂意四受除憂。現三者。謂 女身命。餘不定如前說。如女根。男根亦爾。 若成就男女二根彼定不成就過去未來
八三世三。過未八者。謂命等。三世三者。謂三 無漏。定成就過去未來九。三世二。現在四。 過未九者謂四受信等五。三世二者。謂意一
受現在四者。謂男女身命餘不定如前說。西 方師言。應說過未定成就十。謂五受信等 五。三世定成就一。謂意。受名不定故。迦濕
彌羅國諸論師言。名雖不定而數則定。必 有一受現在前故。此中說數不說名。若成 就命根。彼定不成就過去未來八。謂命等。
定成就過去未來二。現在一。過未二者。謂意 捨。現一者。謂命。餘不定如前說。如命根。意 根捨根亦爾。若成就樂根。彼定不成就過
去未來八。謂命等。定成就過去未來二。未來 一。現在一。過未二者謂意捨。未一者。謂樂。 現一者。謂命。餘不定如前說。若成就苦根。
彼定不成就過去未來八。謂命等。定成就 過去未來五。現在二。過未五者。謂意四受除 憂。現二者。謂身命餘不定如前說。若成就
喜根彼定不成就過。去未來八。謂命等。定 成就過去未來二。未來二。現在一。過未二 者。謂意捨。未二者。謂樂喜。現一者。謂命。餘
不定如前說。若成就憂根。彼定不成就過 去未來八三世一。過未八者。謂命等。三世一 者。謂具知。定成就過去未來四。三世二。現
在二。過未四者。謂四受。三世二者。謂意一 受現二者。謂身命。餘不定如前說。健馱羅 國說。此文應言過未成五。謂五受。三世成
一。謂意受名不定。故迦濕彌羅說。名雖不 定以數定故應如前說。若成就信根彼定 不成就過去未來八。謂命等。定成就過去
未來七。現在一。過未七者。謂意捨信等五。現 一者謂命。餘不定如前說。如信根。精進念 定慧根亦爾。若成就未知當知根。彼定不
成就過去未來八。三世二。現在二。過未八 者謂命等。三世二者。謂已知具知。現二者。 謂苦憂。定成就三世七。過去未來三。未來現
在一。現在二。三世七者。謂意一受信等五。過 未三者。謂三受。未現一者。謂未知當知。現二 者。謂身命此中二說如前。餘不定如前說。
若成就已知根。彼定不成就過去未來八。 三世二。過未八者。謂命等。三世二者。謂餘二 無漏。定成就過去未來七。未來三。現在一。
過未七者。謂意捨信等五。未三者。謂樂喜 已知。現一者謂命。餘不定如前說。若成就 具知根。彼定不成就過去未來八。三世三。
過未八者。謂命等。三世三者。謂憂餘二無漏。 定成就過去未來七。未來三。現在一。過未七 者。謂意捨信等五。未三者。謂樂喜具知。現一
者。謂命。餘不定如前說。若不成就眼根。彼 於二十二根。幾不成就幾成就。乃至具知根 問亦爾。答若不成就眼根。彼定不成就一。
謂眼。定成就三。謂命意捨。餘不定如前說。 如眼根。耳鼻舌女男根三無漏根亦爾。若不 成就身根。彼定不成就十。謂七色苦憂未。
知當知。定成就八。謂命意捨信等五。餘不定 如前說。若男女根俱不成就。彼定不成就 二。謂男女。定成就三。謂命意捨。餘不定如
前說。命意捨根無不成就。若不成就樂根。彼 定不成就九。謂女男四受除捨三無漏。定成 就八。謂命意捨信等五。餘不定如前說。若不
成就苦根。彼定不成就五。謂女男苦憂未 知當知。定成就八。謂命意捨信等五。餘不定 如前說。若不成就喜根。彼定不成就八。謂
女男苦喜憂三無漏。定成就八。謂命意捨信 等五。餘不定如前說。若不成就憂根。彼定 不成就一。謂憂。定成就八。謂命意捨信等
五餘。不定如前說。若不成就信根。彼定不 成就八。謂信等五三無漏。定成就八。謂身 命意五受。餘不定如前說。如信根。精進念
定慧根亦爾。若不成就眼根。彼於三世 二十二根。幾不成就幾成就。乃至具知根問 亦爾。答若不成就眼根。彼定不成就三世
一。過去未來七。三世一者。謂眼。過未七者。 謂命等七。定成就過去未來二。現在一。過未 二者。謂意捨。現一者。謂命。餘不定如前說。
如眼根。耳鼻舌女男根亦爾若不成就身 根。彼定不成就三世十。過去未來一。三世 十者。謂七色苦憂未知當知。過未一者謂命。
定成就過去未來五。三世二。現在一。過未五 者。謂信等五。三世二者。謂意捨。現一者。謂 命。餘不定如前說。若男女根俱不成就。彼定
不成就三世二。過去未來六。三世二者。謂 男女。過未六者。謂五色命。定成就過去未來 二。現在一。過未二者。謂意捨。現一者。謂命。
餘不定如前說。命意捨根無不成就。若不 成就樂根。彼定不成就三世九。過去未來 六。三世九者。謂女男四受除捨三無漏。過未
六者。謂五色命。定成就過去未來七。現在 一。過未七者。謂意捨信等五。現一者。謂命。 餘不定如前說。若不成就苦根。彼定不成
就三世五。過去未來六三世五者。謂女男苦 憂未知當知。過未六者。謂五色命。定成就過 去未來七。現在一。過未七者。謂意捨信等五。
現一者。謂命。餘不定如前說。若不成就喜 根。彼定不成就三世八。過去未來六。三世 八者。謂女男苦憂喜三無漏。過未六者。謂五
色命。定成就過去未來七。現在一。過未七 者。謂意捨信等五。現一者。謂命。餘不定如 前說。若不成就憂根彼定不成就三世一。
過去未來八。三世一者。謂憂。過未八。謂命 等。定成就過去未來七。現在一。過未七者。 謂意捨信等五。現一。謂命。餘不定如前說。
若不成就信根。彼定不成就三世八。過去 未來八。三世八者。謂信等五三無漏。過未八 者。謂命等。定成就過去未來四。三世二。現
在二。過未四者。謂四受。三世二者。謂意一 受。現二者。謂身命餘不定如前說。如信根。 精進念定慧根亦爾。若不成就未知當知根。
彼定不成就三世一。過去未來八。三世一 者。謂未知當知。過未八者。謂命等。定成就 過去未來二。現在一。過未二者。謂意捨。現一
者。謂命。餘不定如前說。如未知當知根。已 知具知根亦爾。諸根善彼根因善根耶。設根 因善根彼根善耶。答諸根善彼根。因善根謂
八根全。及六根少分。此以善根為三因。即 相應俱有同類。有根因善根彼根非善。謂善 根所引異熟生根。即善根所引異熟命等八
根。及意樂喜捨根。此以善根為一因。謂異 熟因。此中無貪無瞋無癡名因善根。
[0795a08] 諸根不善彼根因不善根耶。設根因不善根 彼根不善耶。答諸根不善彼根因不善根。謂 六根少分。此以不善根為四因。即相應俱
有同類遍行。有根因不善根。彼根非不善。 謂不善根所引異熟一生根。即不善根所引 命等八根。及意苦根。此以不善根為一因。
謂異熟因。及欲界有身見邊執見相應根。此 以不善根為二因。謂同類遍行。此中貪瞋 癡名因不善根。
[0795a17] 諸根無記彼根因無記根耶。設根因無記根。 彼根無記耶。答應作四句。迦濕彌羅國毘婆 沙師說。無記根有三。謂無記愛慧無明。無記
愛者。謂色無色界五部愛。無記慧者。謂有覆 無記慧。無覆無記慧。有覆無記慧。謂欲界有 身見邊執見。及色無色界五部染污慧。無覆
無記慧。謂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變化心俱生 慧。無記無明者。謂欲界有身見邊執見相應 無明。及色無色界五部無明。此中無記貪相
應心。由三無記根故名有根心。所餘有覆 無記心由二無記根故名有根心。謂無記慧 無明一切無覆無記心。由一無記根故名有
根心。謂無記慧。依此以釋四句義者。有根 無記。彼根非因無記根。謂無緣根即命等八 根。此根無記而不以無記根為因。有根因
無記根彼根非無記。謂不善根。即六少分。此 根不善而以無記根為二因。謂同類遍行。 有根無記彼根亦因無記根。謂無記有緣根。
即五少分。此根無記亦以無記根為四因。 謂相應俱有同類遍行。有根非無記。彼根亦 非因無記根。謂善根。即八全六少分。此根
非無記。亦不以無記根為因。頗有根非 因善根。非因不善根。非因無記根。彼根非 無因耶。答有。謂無緣根。即命等八根。以色
心不相應行為因。此非三性根為因而以 色心不相應行為三因。謂俱有同類異熟。西 方諸師說。無記根有四。謂無記愛見慢無明。
無記愛者。謂色無色界五部愛。無記見者。謂 欲界有身見邊執見。及色無色界五見。無記 慢者。謂色無色界五部慢。無記無明者。謂欲
界有身見邊執見相應無明。及色無色界五 部無明。此中無記貪相應心。由二無記根故 名有根心。謂無記愛無明。無記見慢相應心。
亦各由二無記根故名有根心。謂即彼及無 明。所餘有覆無記心。由一無記根故名有 根心。謂無記無明。依彼以釋四句義者。此
文應作是說。有根無記彼根非因無記根。 謂無覆無記根。此根無記而不以無記為 根因。有根因無記根彼根非無記。謂不 善根。此根非無記而以無記根為二因。
謂同類遍行。有根無記彼根亦因無記根。 謂有覆無記根。此根無記亦以無記根為四 因。謂相應俱有同類遍行。有根非無記彼 根亦非因無記根。謂善根此根非無記。亦
不以無記根為因。頗有根非因善根。非 因不善根。非因無記根。彼根非無因耶。答 有。謂無覆無記根。以色心不相應行等為 因。此根不以三性根為因。而以色心不
相應行。無覆無記心心所為四因。謂相應俱 有同類異熟。此即總說然相應根具有四因。 不相應根唯三因。除相應因。問何故西方諸
師。立慢為無記根。答彼說力堅強義是根 義。慢力堅強故立為根。謂瑜伽師。所以退 失百千善品皆由慢力。問何故此國諸師不
立為根耶。答此說下義是根義。慢令心舉 於下下順故不立根。問何故此國諸師立 無覆無記慧為無記根。答此說為依因義是 根義。無覆無記慧為依因勝故立為根。問
何故西方諸師不立為根。答彼說力堅強義 是根義。無覆無記慧勢力羸劣故不立根。問 何故此彼國師俱不立疑為無記根。答俱 說定住義是根義。疑不定住二門轉故。不
立為根。如是說者。如善不善根俱有三種。 無記根亦應爾。又如不善慢不立不善根。 無記慢亦應爾故。無記根唯三者善。
根蘊第六中因緣納息第七
[0795c25] 諸根因過去。彼根緣過去耶。如是等章。及 解章義既領會已。當廣分別。問何故作此 論。答為止撥無去來二世及撥無因緣者
意。乃至廣說故作斯論。此中依二緣作論。 謂因緣所緣緣。問何故不依餘二緣作。論 耶。答等無間緣唯一剎那增上緣通一切 法。若依彼作論則文義不婉博故。此但
依二緣作論。此中應作略毘婆沙。謂二十 二根中。十四有所緣。八無所緣。有所緣中。五 識身相應品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
生法緣未來。不生法緣三世。意識身相應品 隨在何世。若生不生皆緣三世及無為法。又 見苦見集所斷根通緣五部。見滅見道所斷
根唯緣自部及不斷修斷。不斷根通緣五部 及不斷。又欲色界繫及不繫根。通緣三界繫 及不繫。無色界繫根唯緣色無色界繫及不
繫。因緣差別亦應准知。是謂此中略所說 義。隨文廣釋如理應知。於中一切初翻因 略而緣廣。一切後翻緣略而因廣。此中諸忍 以智名說智眷屬故。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五 十六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7 冊 No. 154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楊忠權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法雲寺出版之光碟,日本瑜伽行思想研究會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