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15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五十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根蘊第六中觸納息第三之二
[0764a28] 問若天眼現在前時。生得眼為斷不。若斷者 云何不異熟生色斷已復續。以阿毘達磨者。 不欲令異熟生色斷已續故。若不斷者天
眼生得眼二俱見色。云何不錯亂耶。答應 言不斷以異熟色斷已不續故。是故尊者妙 音作如是問。天眼現在前時生得眼當言 斷耶。不斷耶。答當言不斷。即於是處有
色界大種與所造天眼俱現在前。問若爾者 天眼生得眼二俱見色云何不錯亂耶。答天 眼起時生得眼住彼同分故無有過。譬如 餘識現在前時。雖不見色而眼不斷此亦
如是。問何故不俱見耶。答以一身中無二 識俱起。爾時識依天眼不依生得眼故。有 說。有色非是生得眼境。為見彼故起天眼 現前故。於爾時生得眼雖不斷而無用是
故不俱見。有說。天眼起時生得眼斷。問若 爾云何不異熟生色斷已可續耶。如是則 違阿毘達磨者說。答斷有二種。一暫斷。二究
竟斷。暫斷者可續非究竟斷。是故無過。有 說。爾時生得眼滅天眼生。天眼滅生得眼生。 彼身中眼根未甞空故不可謂斷。有說。彼
時生得眼斷亦無有過。亦有異熟生色斷已 續故。云何知然。如契經說。一切施王即時 舉手自挑兩目施婆羅門。由勝思願令眼 平復。又如經說。惡行爾時以朅地羅鉤挑
善行眼。亦由菩薩勝思願故還得眼根。施 設論說。地獄有山壓迮有情令身碎壞。於 後未久諸根復生。諸地獄中此類非一。故知
異熟生色斷已可續。如是說者。起天眼時 生得眼不滅。異熟色斷亦無續義。問前所引 事當云何通。答彼不相違有別義故。即如
所說一切施王。爾時但由施心成滿。故作 是說實未挑眼。其事云何。謂佛昔日為菩 薩時。曾作國王名一切施。能滿一切來求
者意。天上人中此名流布。時天帝釋知已念 言。彼王如斯惠施無倦。為求無上正等菩 提。為希世間名譽天位。若希天位或為我
怨。當往驗之知其施意。便自化作婆羅門 身。戴帽垂鬢金韜絡體。手策金杖來詣 王前。呪願王言願常尊勝。王言梵志來何所 求。答言我來正須王眼。王以四寶為眼施
之彼不受言。我今須眼何用此為。王聞是 已便舉兩手欲自挑目。帝釋知王施心決 定便止王言。欲何所求能施難施。為求 釋梵魔王位耶。為希世間名譽歸敬。王言
此等皆非所求。唯有離於生老病死應正 等覺是我所願。天帝聞已便復本形讚嘆 王言。真是菩薩不久定得無上菩提。作是 言已忽然不現。故彼爾時實未挑眼。又彼
所引善惡行經。善行眼根有餘種子。由勝思 願圓滿勝前。諸地獄中亦同此釋。若無餘 種則不可生。故異熟色斷無續理。由此天 眼現在前時生得眼不斷。
[0764c23] 問如生欲界所起天眼。生色界亦起不。有 說。不起。以色界中隨生得眼所見多少。修 得眼亦爾無別作用是故不起。如是說者。
亦起現前。問與生得眼同起復何用。答欲 遊戲通慧故起現前。又中有身非生得眼 境故。起天眼觀中有差別。問為生欲界所 起天眼勝。為生色界所起勝耶。答欲界所起
猛利故勝。謂佛獨覺到究竟聲聞所起天眼 作用猛利。非生色界所能現前。色界所起所 依故勝。謂彼依身廣大勝妙。所起天眼多極
微成。非欲界中此眼得起。故二界起各有 勝劣。
[0765a06] 問修得天眼與生得眼有何差別。答名即差 別。謂名天眼名生得眼。有說。體亦有異。 謂生得眼有同分彼同分。修得天眼唯是同
分。又生得眼通所長養及異熟生。修得天眼 唯所長養。有說。因亦有異。謂生得眼是業 果。修得天眼是修果。問豈不生得眼亦是修
果耶。答彼少分是修果。少分是生得智異熟 果。天眼唯修果。有說。天眼由加行作意力 方得現前。生得眼不爾。有說。果亦有異。謂
生得眼與善染無記識為所依。修得天眼唯 與無記識為所依。有說。境亦有異。謂生得 眼不見中有。修得天眼能見中有。有說。用
亦有異。謂修得天眼於生得眼。作用熾盛微 妙殊勝。清淨明白捷利遠細故有差別 問一念得起幾通果耶。答諸有欲令無 留化事。天眼天耳無彼同分者。彼說一
念唯起一通果。謂五通隨一。諸有欲令有 留化事天眼天耳。無彼同分者。彼說一念 得起二通果。謂神境通果及餘四隨一。諸有
欲令有留化事。天眼天耳有彼同分。彼說 一念得起四通果。謂神境通果天眼天耳及 餘二隨一。謂他心通宿住。隨念通。境界各別
不俱起故。如是說者。應知第二所說為善。 以化事可留。天眼天耳必無彼同分。要於 用時乃現前故。
[0765b02] 問欲界所化色有四種。謂初靜慮果。乃至第 四靜慮果。依初靜慮所得天眼。為能具見 四種色耶。有說。具見皆是欲界色處攝故。
有說。唯見初靜慮果非餘。以因勝故如 因非境果亦應爾。依第二靜慮所得天眼。 能見初二靜慮果色非餘。依第三靜慮所 得天眼。能見前三靜慮果色非餘。依第四
靜慮所得天眼。具能見四靜慮果色。如是 說者。謂初說依初靜慮所得天眼。能見欲 界初靜慮色。乃至依第四靜慮所得天眼。能 見欲界四靜慮色。問依第四靜慮所得天
眼。能見欲界四靜慮色者。為見欲界色眼 即見餘地色為更起餘眼見餘地色耶。若 見欲界色眼。即見餘地色者。如何一眼能見 麁細二境。若更起餘眼見餘地色者。即第
四靜慮天眼應有五類。各唯見一地色。即 不應言此地天眼五地為境。有作是說。 即見欲界色眼。能見餘地諸色。問如何一眼 能見麁細二境。答此亦無過。如看大山即
麁細色俱時能見。見麁色者如見千枝大 樹。見細色者如見中間細草。如是第四靜 慮一眼能見五地諸色何過。有餘師言。見 欲界色眼異。乃至見第四靜慮色眼異。問若
爾第四靜慮天眼應有五類。各唯見一地色 即不應言此地天眼五地為境。答一地天 眼有五類別亦無有過。約地種類。總說一 眼見五地境。非不於中所見各異。如定蘊
說。依初靜慮所引天眼。極能見何繫色。答 乃至梵世繫。依第二靜慮所引天眼。極能見 何繫色。答乃至極光淨繫。依第三靜慮所引
天眼。極能見何繫色。答乃至遍淨繫。依第 四靜慮所引天眼。極能見何繫色。答乃至廣 果繫。問傍極見幾何。有說。如見上。有說。
傍見則寬。如是說者。彼文且說見上分齊 不說傍境。然隨根勢力傍見不定。有遠有 近如餘處說。
[0765c09] 施設論說。如四大王眾天以智以見領解 於人。人於四大王眾天不能如是。除有 修有神通或他威力。乃至他化自在天對人
亦爾。謂四大王眾天等亦是人眼境。界同一 繫故。然以極遠不能見之。若得神通自能 往見。或他力引至彼能觀。問若彼天來此能
見不。答見。若爾彼中何故不說。答境界少故 不說。復次此即攝在他力引中故不別說。 又彼論說。如梵眾天以智以見領解於人。 人於梵眾天不能如是除有修有神通或
他威力。乃至色究竟天對人亦爾。問彼論所 說除有修言是事可爾。云何得說除有神 通或他威力。所以者何。雖有神通或他力引 得至彼天。若無天眼不能見故。若有天
眼雖不至彼亦能見故。答彼但應說除有 修言。而復有餘言者。有別意趣。謂依他方 梵天等說。他方梵天等色亦是此方依初靜 慮等所引天眼境界。然以極遠雖得彼眼
不能見之。若自有神通或他力所引至彼 乃能以天眼見。除有修言顯得天眼。說 後二句顯至彼因。故彼所說有別意趣 彼施設論復作是說初靜慮中有三天處。謂
梵眾梵輔及大梵天。問如是三天互相見不。 答彼互相見。問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梵 王有得自體如童子像。非梵眾天眼之境
界。答是彼眼境而大梵王通力所遮令彼不 見。第二靜慮有三天處。謂少光無量光極光 淨。問如是三天互相見不。答彼互相見。第三
靜慮有三天處。謂少淨無量淨遍淨。問如是 三天互相見不。答彼互相見。第四靜慮有八 天處。謂無雲福生廣果無煩無熱善現善見
色究竟。問如是八天互相見不。答彼互相見 皆以同一繫故。
[0766a13] 法蘊論說。於眼周圍有時有分。色界大種 所造天眼。清淨現前由此天眼能見前後左 右下上諸色差別。見前後左右諸色者。非
石壁等所障故。見下諸色者非地水等所 障故。見上諸色者。非雲霧等所障故。問如 是天眼能於一時頓見十方諸色境不。有 說。能見以天眼根光明清徹自然遍照。如
末尼寶遍發光明。有說。不能一時頓見。問 法蘊所說當云何通。答彼說天眼諸方無障。 非謂彼能一時頓見。謂人等眼但能覩見面
所向色。欲見餘方要須迴轉俯仰方見。天 眼不爾面向一方隨欲能見不須迴轉。故 說能見上下諸方。非謂十方一時而見。
[0766a26] 有作是說。意淨故見。問意淨是信即心所法 與心相應此非見體。云何能見。答彼依意 根無有擾濁密意而說。謂若意根不餘馳
散離諸擾濁。能令眼根見色分明故作是 說有作是說。勝解故見。問所說勝解是心所 法與心相應。此非見體。云何能見。答依瑜
伽師意樂安立故作是說。謂瑜伽師起此意 樂。令我一念見十方色。然能見色非即勝 解。又施設論作如是說。諸有現入青遍處 定。從彼定起所見皆青。又由多時住青林
中。後出餘處所見皆青。依此故言勝解故 見。有作是說。即人眼根轉為天眼能無障 見。此是數論外道所立。彼作是說。所起天眼
即是人眼。數習轉變明淨勝前立以天稱。 如中印度青林中行。或經旬乃至數習所 變舉目皆青。修天眼時亦復如是。若爾盲 者應不能修此天眼通。便與聖教及現見
事皆悉相違。又法無常云何轉變。一切天眼 皆名無對。石壁等物不能礙故。問一切天 眼於所見色為有礙不。若有礙者何故說 無對。若無礙者如何住彼色。答於所見色
應說有礙。問若爾何故名無對耶。答對有 二種。一境界有對。二障礙有對。若依境界有 對。天眼名有對。於自境界不能越故。若
依障礙有對。天眼名無對。石壁等障不能 礙故。此約於境作用而說。若約自體亦是 障礙有對所攝極微性故。又諸天眼於境界 中。諸瑜伽師隨欲自在。於所欲見則有對
礙。所不欲見則無對礙。
[0766b26] 一切天眼光明增上光明所引。問天眼欲見 闇中色時云何能見有作是說。此由神通 引起光明能見彼色。此不應理不得神
通。便應不能修起天眼。如是說者。初引通 時若離光明不能見色。若通成滿設離光 明亦能見色。問神通天眼俱有光明有何 差別。答神通光明或自性有或變化有。天眼
光明唯自性有。有作是說。天眼光明或自性 有或變化有。神通光明唯變化有。
[0766c06] 諸素怛纜毘奈耶中。皆說菩薩成就異熟生 天眼。晝夜能見面各踰繕那。問菩薩所成異 熟生眼實非天眼。何故立此名。答菩薩眼
根體用殊勝。如世勝事假立天名。問諸餘 有情亦能遠見山日月等。菩薩但見面各踰 繕那云何名勝。答如彼所見菩薩亦能面各 踰繕那約無障說。謂無障處諸餘有情雖能
遠見。若有障處自掌中物亦不能見菩薩不 爾面各踰繕那障無障處悉能徹視。又餘有 情雖能遠見唯麁非細。菩薩不爾。面各踰 繕那乃至毛端亦能見故。又餘有情雖能遠
見唯晝非夜。菩薩不爾面各踰繕那晝夜俱 見。有說。於餘有情所見遠近菩薩過彼一 踰繕那故作是說。問菩薩成就如是淨眼 應見女身不淨充滿。何緣故有染習事耶。
脇尊者言。菩薩煩惱未斷未遍知。是故猶為 無明所迷不應責問。如不應責無明者愚 盲者墮坑。有說。菩薩染習彼時不觀不 淨。觀不淨時不染習彼。有說。菩薩先世曾
種勝受用業。於所受用不見不淨。所不 受用便見不淨。如是說者。菩薩成就猛利 智慧。善觀功德過失差別。諸女人身亦容 具有功德過失。菩薩觀察彼功德時。勝於
一切耽著欲者。若當觀察彼過失時。勝於 一切不淨觀者。觀彼功德故有染習。
[0767a02] 問轉輪王眼齊何能見。答王四洲者面各能 見四俱盧舍。乃至王一洲者面各能見一 俱盧舍。問主藏臣眼齊何能見。答四洲王臣
見三俱盧舍。乃至一洲王臣見半俱盧舍。 如契經說。輪王有時欲試藏臣威力所及。 乘船遊戲殑伽河中。勅藏臣言吾今須寶 藏。臣敬諾請還辦之。王不悅曰正爾須辦。
藏臣惶恐即以兩手 [打-丁+毛] 攪水中。應時捧出 種種珍寶持以獻王。復白王言須者可取。 其不須者還棄水中。問輪王眼根勝主藏
者何不自取令臣取耶。答諸尊勝人法應 如是。如餘尊者雖有自知飲食衣服資 具所在。而不自取此亦如是。有餘師說。諸 轉輪王餘生積集感侍臣業彼業今熟。諸
有所須皆有侍臣令其供辦。若王自取業即 唐捐。問因論生論。何等名為諸轉輪王感侍 臣業。答父母師長如法教誨敬順無違是為 此業。若先曾習如是業者。感多侍人所
欲皆辦。問曾聞殑伽河水有處深一踰繕那。 如何藏臣手及其底取諸珍寶。答以輪王 業增上力故令寶上昇。有說。藥叉健達縛 等持來授與。有說。恒有十千天神隨主藏
臣。而為給使彼持授與。問藏臣何故啟白 王言。餘所不須當還棄水。答顯王業果不 思議故。諸有所須隨處可得。不同餘類恐 身命緣。當有闕乏長時積聚。
[0767a28] 問聲聞獨覺及佛天眼能見幾世界色。答聲 聞天眼不作加行見小千界。若作加行見 中千界。獨覺天眼不作加行見中千界。若
作加行見大千界。世尊天眼不作加行見 大千界。若作加行能見無量無邊世界。如 天眼通。天耳通等亦爾。
[0767b05] 地獄成就幾根。乃至廣說。問何故此中但說 成就極多少位非餘位耶。答彼作論者意 欲爾故。乃至廣說。有說。欲除文雜亂過。謂
若具說一切位者。便於文雜亂難可受持 故。依多少邊際而說。地獄成就幾根。傍生 乃至諸無色隨信行乃至俱解脫成就幾根。
答地獄極多十九極少八。十九者。謂除三無 漏根。即是具七色根不斷善者。八者謂身命 意及五受根。即失六色根已斷善者。傍生極
多十九極少十三。十九者。謂除三無漏根。即 具七色根者。十三者。謂身命意五受信。等 五根。即漸命終先捨六色根者。如說傍生。
鬼界亦爾。斷善根者極多十三極少八。十三 者。謂除一形及信等五三無漏根。八者。謂身 命意及五受根。即漸命終及在地獄已失六
色根者。邪定聚極多十九極少八。十九者。如 地獄極多說。八者如斷善極少說。除在地獄 失六色根正定聚極多十九極少十一。十九
者。謂除一形及二無漏根。即未離欲染不缺 根聖者。十一者。謂命意三受信等五一無漏 根。即生無色界聖者。不定聚極多十九極少
八。十九者。如邪定極多說。八者如斷善極 少說。及生無色界。異生成就命意捨信等五 根。贍部洲極多十九極少八。十九者。謂二形
者除三無漏根。及未離欲聖者除一形二無 漏根。八者。謂身命意五受根。即斷善者漸命 終位如贍部洲。毘提訶洲瞿陀尼洲亦爾。俱
盧洲極多十八極少十三。十八者。謂除一形 三無漏根。十三者。謂身命意五受信等五根。 即漸命終位。彼洲無有扇 [打-丁+虎] 半擇迦無形二
形。斷善根邪定正定及離染者。四大王眾天 極多十九極少十七。十九者。謂除一形二無 漏根。即未離欲染聖者。十七者。謂除一形憂
根三無漏根。即已離欲染異生。如四大王眾 天。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爾。梵眾天 極多十六極少十五。十六者。除二形二受二
無漏根。即彼聖者。十五者。除二形二受三無 漏根。即彼異生。如梵眾天。極光淨天亦爾。 遍淨天極多十六極少十四。十六者如前說。
十四者。除二形三受三無漏根。即彼異生。廣 果天極多十六極少十三。十六者如前說。十 三者。除二形四受三無漏根。即彼異生中有
極多十九極少十三。十九者。謂二形者。除三 無漏根。及未離欲染聖者。除一形二無漏 根。十三者。謂斷善者。除一形信等五三無漏
根。及廣果異生。除二形四受三無漏根。諸無 色極多十一極少八。十一者。命意三受信等 五一無漏根。即彼聖者。八者命意捨信等五
根。即彼異生。隨信行極多十九極少十三十 九者。除一形二無漏根。即未離欲染住見道 者。十三者。身命意四受信等五一無漏根。即
已離欲染漸命終位入見道者。問何故此位 能入見道。答是愛行者。一期生中恒厭生 死。臨命終時苦受所觸。厭心轉增能入見
道。如隨信行隨法行亦爾。信勝解極多十九 極少十一。十九者。除一形二無漏根。即未離 欲染信勝解。十一者。命意三受信等五一無
漏根。即無色界信勝解。如信勝解見至亦爾。 身證極多十八極少十一。十八者。除一形憂 根二無漏根。即欲界身證。十一者如信解勝
極少說。如身證。慧解脫俱解脫亦爾。然身證 成就已知根。二解脫成就具知根。
[0768a09] 眼根乃至慧根。得遍知時幾根得遍知耶。 答眼根得遍知時。至離色染五根得遍知。 此中遍知是彼愛斷遍知果故。得遍知名五
根者。眼耳鼻舌身離色染時彼永斷故。雖 於此位斷十三根。唯此五根得究竟斷。如 眼根。耳鼻舌身根亦爾。女根得遍知時。至
離欲染四根得。遍知。謂男女憂苦。雖於此 位斷十九根。唯此四根得究竟斷。如女根。 男根苦根憂根亦爾。命根得遍知時。至離
無色染八根得遍知。謂命意捨信等五根。 如命根。意捨信等五根亦爾。樂根得遍知 時。至離遍淨染即樂根得遍知。喜根得遍 知時。至離極光淨染即喜根得遍知。
[0768a22] 眼根乃至慧根滅作證時。幾根滅作證耶。答 眼根滅作證時。至離色染五根滅作證。至 阿羅漢十九根滅作證。五根者。眼耳鼻舌身。
十九者。除三無漏根。如眼。耳鼻舌身根亦 爾。女根滅作證時。至離欲染四根滅作證。 至阿羅漢十九根滅作證。四者。男女憂苦。
十九者。如前說。如女根。男苦憂根亦爾。命 根滅作證時。至阿羅漢。十九根滅作證如前 說。如命根。意捨信等五根亦爾。樂根滅作證
時。至離遍淨染即樂根滅作證。至阿羅漢 十九根滅作證。如前說。喜根滅作證時。至 離極光淨染即喜根滅作證。至阿羅漢十九
根滅作證。如前說。問此二門何差別。答諸有 欲令無間道斷繫得。解脫道證離繫得者。 彼說如無間道作用。遍知門亦爾。如解脫道
作用。作證門亦爾。諸有欲令無間道斷繫 得。亦證離繫得者。彼說如斷繫得。遍知門 亦爾。如證離繫得。作證門亦爾。如斷繫得 證離繫得除過失修功德。棄下劣證美
妙。捨無義得有義。盡愛膏油受無熱樂。 應知亦爾。有說。如斷未斷初門亦爾。如證 未證後門亦爾。有說。如初作證初門亦爾。
如重作證後門亦爾。有說。如斷時作證初 門亦爾。如斷已作證後門亦爾。是謂遍知 作證差別。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五 十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7 冊 No. 154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楊忠權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法雲寺出版之光碟,日本瑜伽行思想研究會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