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12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二十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業蘊第四中害生納息第三之三
[0623b22] 問別解脫律儀。為但從所能有情處得。為 亦從非所能處得耶。若但從所能處得者。 則此律儀應有增減。謂從非所能處。生所
能處時律儀應增。即從所能處生。非所能 處時律儀應減。又此律儀應少分處受。而 世尊說無少分受。又應成立離繫所宗。謂 彼外道為誘他故作如是言。善來男子。有
眾生去此過百踰繕那。若起善心棄捨 刀杖誓不害彼。於彼便得不殺律儀。若 言亦從非所能處得者。法救論所說當云 何通。如彼說。尸羅從所能處得。慈從所
能非所能處得。答應作是說。律儀從所 能非所能處得。問前三種難此為善通。法 救論云何通耶。答當知彼尊者以密意說。 佛亦以密意說諸契經。況彼尊者無密意
言。密意者何。謂彼尊者說現在世蘊界處名 為所能。過去未來名非所能。別解脫戒名 曰尸羅。靜慮無漏二戒名慈。彼說別解脫 戒。唯於現在有情數蘊界處得。不於過
未。以過去未來墮法數故。靜慮無漏二種 律儀。通於三世蘊界處得。故彼所說理亦 無違。是故別解脫律儀。與靜慮無漏二種律
儀有差別相。謂別解脫律儀唯於現在有情 處得。靜慮無漏二種律儀通於三世境界處 得。別解脫律儀。通於業道根本加行後起處
得。靜慮無漏二種律儀。唯於業道根本處 得。由此差別應作四句。有蘊界處於彼 得別解脫律儀。非靜慮無漏。謂現在業道 加行後起。有蘊界處於彼得靜慮無漏律
儀。非別解脫。謂過去未來根本業道。有蘊 界處於彼得別解脫律儀。亦靜慮無漏。謂 現在世根本業道。有蘊界處不從彼得別
解脫律儀。亦非靜慮無漏。謂過去未來業道 加行後起。問若別解脫律儀。唯於現在有情 處得。非於去來蘊界處者。則諸如來應正
等覺律儀不等。所以者何。過去諸佛出現世 時。無量有情為律儀境。彼有情類已入涅 槃。釋迦牟尼於彼境上不得律儀。今釋迦
佛出現世時。無量有情為律儀境。彼有情 類已入涅槃。慈氏如來於彼境上不得律 儀。境有寬狹律儀亦爾。豈非諸佛律儀不 等。答應作是說。律儀境界雖有多少。而
律儀體前後無異。俱從一切有情境處總發 得故。有作是說。三世如來律儀不等亦無 有失。問若爾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彼說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悉平等。答由三事等
故名平等。一修行等。謂諸如來皆於過去 三無數劫。勤修四種波羅蜜多。究竟圓滿得 菩提故。二利益等。謂諸如來等於無量應
化有情。作利樂事皆究竟故。三法身等。謂 諸如來皆得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大悲十 八不共法等勝功德故。由此三義故言平 等。非律儀體無多少異。又由根等故說等
言。以一切如來皆住上品根故。又由戒等。 一切如來皆得上品戒故。有餘師說。一切 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律儀。皆於一切有情 處得故說等言。非體無異。謂過去佛律儀
所從諸有情境。設今猶在釋迦牟尼。從彼境 上亦得律儀。然無此理。釋迦如來應正等 覺律儀所從諸有情境。設當在者慈氏如來。
從彼境上亦得律儀。然無此理。故說等言 亦無有失。然諸律儀應說有一。如說。戒 蘊戒修戒學。或應說二。謂表無表。或應說
三。謂下中上。或從無貪無瞋無癡所生差 別。或應說四。謂身語業各有表無表。或應 說六。謂表無表各有下中上。或三根所生。
或應說七。謂離斷生命乃至離雜穢語。或 應說九。謂從下下乃至上上。或應說十 二。謂身語表無表各有三品或三根生。或應 說十四。謂離斷生命乃至離雜穢語。各有
表無表。或應說十八。謂表無表各有九品。 或應說二十一。謂離斷生命乃至離雜穢 語皆有三品或三根生。或應說四十二。謂 離斷生命乃至離雜穢語。各有表無表皆
從三品或三根生。若以相續剎那分別。則 有無量律儀。今總說七種。謂離斷生命乃 至離雜穢語。此中有說。彼七支戒一一於 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是一。彼說於一有情
所犯一支戒時。於一切有情處此一支戒 斷。餘六猶轉。此即善通世尊所說。若犯學 處。非苾芻。非沙門。非釋種子。有說。此七
支戒。一一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各異。 如有情數量所得戒亦爾。彼說於一有情 所。犯一支戒時。即此一有情處一支戒斷 餘六猶轉。餘有情處七支皆轉。問若爾云何
通世尊所說。若犯學處非苾芻等。答依勝 義苾芻言非苾芻。以不能趣彼故。有餘 師說。別解脫律儀。隨因差別成二十一。此
中有說。二十一種。一一於一切有情處得。 而所得不異。彼說由貪煩惱。於一有情所 犯一支戒時。於一切有情處無貪所生一 支戒斷。餘二十種如先猶轉。此則善通世
尊所說。若犯學處非苾芻等。有說。此二十 一種一一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各異。 如有情數量所得戒亦爾。彼說由貪煩惱 於一有情所犯一支戒時。即此一有情處
無貪所生一支戒斷。餘二十種如先猶轉。餘 有情處二十一種具足皆轉。問若爾云何通 世尊所說。若犯學處非苾芻等。答依勝義 苾芻言非苾芻。如前說。依如是理故作
是說。寧作出家犯諸學處。不為五戒鄔波 索迦。所以者何。彼若毀犯五種學處身中 便空。諸出家者設犯五處而更有餘眾多猶 轉。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雖犯律儀而律
儀不斷。如法悔除還名持戒。無有頓受別 捨得故。未悔除位具得二名。若已悔除但 名持戒。
[0624c13] 問於外物中得律儀不。若有得者。所得 律儀應有增減。謂生草枯時酒味壞時應 減。即彼生時熟時應增。如是等事其類寔
繁。是故律儀應有增減。若無得者即此律 儀境應少分處受。而世尊說。如是律儀無 少分受。又斷生草等悔除應無用。有作是
說。雖有得者而不名律儀。但是順律儀法。 問此順律儀法為是律儀攝。為非律儀攝。若 是律儀攝說為律儀。或說順律儀竟有何
異。若非律儀攝。此有何相而言順律儀非 律儀攝。如是說者。於外法中亦得律儀。問 若爾律儀應有增減。答無增減。以總得故。
謂此律儀總於一切生草等上得一無表。而 世間無有無生草等時。總於一切蒲桃等 酒。則不壞時得一無表。世間無有無諸酒 時。是故律儀無有增減。餘亦如是。問別解
脫律儀由何等心得。答由普於一切有情。 起善意樂。無損害心得。若起此心於某 處受某處。不受不得律儀。由此律儀遍 於一切所應受處。得防護故。是故說。若此
律儀有方域者大地所不受。由此律儀於 有情處得。有情界多地界少故。
[0625a06] 若成就身彼成就身業耶。答應作四句。 有成就身非身業。謂處卵 [穀-禾+卵] 。若諸異生住 胎臟中。若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都
無身表。設有而失彼住卵 [穀-禾+卵] 及胎臟中者。 雖成就身未能發表。先所發表死時已 失。此表依前眾同分故。問何故此位未能
發表。答以身微劣未能與表為所依故。 有餘師言。麁心能發身語表業。彼心細故。 又外門心能發表業。爾時彼心內門轉故。又 外事心能發表業。彼心緣內事起故不能
發表。有說。此位中迫迮不得自在。尚不能 動。況起表業。如為怨賊縛置籠中掛龍 牙上。尚不能動。況有所趣。問若爾何故亦
說胎中有轉動耶。答風力所轉非心所為。 表業必由心力所起。若生欲界住非律儀 非不律儀無身表者。謂眠醉悶捨諸加行 不求起表。設有而失者。謂三緣故雖起表
而失。一意樂息故。二捨加行故。三限勢過 故。有成就身業非身。謂諸聖者生無色界。 此中學成就學隨轉身業。無學成就無學隨
轉身業。生無色故不成就身。有成就身 亦身業。謂諸聖者住胎臟中。若生欲界住 律儀。若住不律儀。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 現有身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此中聖
者。住胎臟中時亦未能起表。但成就靜慮 無漏無表。若生欲界住律儀者。謂於三種 律儀。或一或二或具而住。即別解脫靜慮無
漏。住不律儀者。謂屠羊等。住非律儀非不 律儀現有身表者。謂不眠不醉不悶不捨 加行求起表業。或先有不失者。謂三緣故。
先所起表不失。一意樂不息故。二不捨加 行故。三限勢未過故。此說由慇重信或 猛利纏。起表無表乃至未捨。若生色界者 彼決定成就身無表業。或亦成就身表。有
非成就身亦非身業。謂諸異生生無色界。 彼無色故不成就身。異生故不成就身業。 有漏者度界地已捨故。無漏者未得故。問何
故有漏色業度界地捨非無漏耶。答有漏色 業被縛有繫。無漏色業解脫離繫故。有說。有 漏色業墮界墮地。無漏墮地而不墮界故。有
說。有漏色業同類大種造。能造所造俱有漏 故。無漏色業異類大種造。大種有漏業無漏 故。由此因緣度界地時。有漏業捨。無漏不 捨。
[0625b21] 問得忍異生命終時。捨忍法不。若捨者何故 不墮惡趣。又若捨者何故異生命終時捨。聖 者不捨。若不捨者。何故此文及大種蘊皆
不說耶。答應言捨。問若爾彼何故不墮惡 趣。答由此善根勢力大故。自有善根勢力 微劣。雖復成就不障惡趣。況不成就。如 生得善或有善根勢力強盛。雖不成就而
障惡趣。況復成就如此忍法。是故雖捨不 墮惡趣。復有說者。由此善根身中生故。 令招惡趣諸業煩惱遠離。於身畢竟不起。
因尚不起。況墮惡趣。如人秋時服於下藥。 藥雖不住彼人身中。而彼身中病亦不生。 此亦如是。復有說者。由此善根勢力威猛
熏習身故。令招惡趣諸業煩惱。於此身中 永不復起。因不起故不墮惡趣。如師子王 所居窟穴。王雖不在餘氣尚存。諸小禽獸無
能入者。此亦如是。復次此善根身中如主。勢 力強盛。不善如客勢力衰微。復次此善根意 樂增上。樂斷惡法樂修善法。復次此善根
身中生已一切惡趣得非擇滅。非擇滅法無 有生者。是以不墮。復次由此善根身中生 故。令彼行者墮大法流。由如此義不墮 惡趣。復有說者。由此善根隣近聖道。依聖
道力不墮惡趣。如怖怨賊依附於王。依 王力故令諸怨賊不敢正視。況能為害。此 亦如是。近聖道故令招惡趣諸業煩惱尚 不現行。況墮惡趣。復有說者。由此善根
守護聖者所住身器。義言此身聖道當住。能 招惡趣諸業煩惱應永遠離。如有勝處王 應居止所。司守掌餘無能住。此亦如是。復
有說者。由此善根身中生。故令彼行者定 處人天不居惡趣。如富貴者定居勝處不 居卑陋。此亦如是。有說。此善根加行正勝。 令招惡趣諸業煩惱勢力衰微。不復能招
惡趣異熟。是故雖捨不墮惡趣。有說。由此 善根增上力故。令彼行者見惡行過失妙行 功德。由此惡業必不復生。況墮惡趣。有說。
由此善根增上力故。令彼行者住善意樂。 見生死過涅槃勝德。不造惡業不墮惡趣。 有說。由此善根增上力故。令彼行者其心 調柔隨順涅槃信根深固。由此雖捨不墮
惡趣。尊者妙音說曰。由此善根增上力故。 令彼行者意樂殊勝。於般涅槃心常隨順趣 向臨入。欲樂忍可希求敬愛。由此因緣不
造惡業。是故雖捨不墮惡趣。問何故異生 命終時捨所得忍法。聖者不捨。答異生無 有無漏對治。以自持御故此善根命終時
捨。聖有無漏對治。以自持御。是故不捨。有 說異生定力羸劣勢不堅牢。以有漏故。如 無膠水雜諸彩色隨所畫物。不得久住。
是以故捨。聖者無漏定力堅強。持此善根命 終不捨。所說譬喻翻上應知。有說。異生 無勝止觀故命終捨。聖者相違命終不捨。
有餘師說。異生命終亦不捨忍。問若爾此 文及大種蘊何故不說。答應說而不說者。 當知此義有餘。有說。已說在第三句中。謂
諸聖者住胎臟中成身及業。聖有二種。一 世俗。二勝義。得此善根名世俗聖。若入 聖道名勝義聖。發心出家尚名聖者。況得
忍法。有餘師說。此不決定異生命終有捨不 捨。若於忍法恒時加行殷重。加行修習堅 牢。彼命終時不捨忍法。若不爾者命終時
捨。如所聽習。若極淳熟經久不忘不爾便 忘。如慈授子於初生時便能唱言。結有二 部乃至廣說。如是說者。異生命終定捨忍 法。善根劣故異生依此地起此類善根。命
終還生此地。捨同分故尚決定捨。況色界 法經欲界生而當不捨。
[0626b02] 契經中說。生有四種。謂卵生。胎生。濕生。化 生。云何卵生。謂諸有情由卵 [穀-禾+卵] 生。當住卵 [穀-禾+卵]
。已住今住卵 [穀-禾+卵] 。盛裹破壞卵 [穀-禾+卵] 生等生 起現起出已出。謂鵝雁孔雀。鸚鵡舍利迦。俱
枳羅命命鳥等。及一類龍。一類妙翅。一類人 趣。復有所餘由卵 [穀-禾+卵] 生。廣說如上。是名 卵生。云何胎生。謂諸有情由胎膜生。當住
胎膜。已住今住胎膜。盛裹破壞胎膜生等。 生起現起出已出。謂象馬牛羊駝驢鹿等。及 一類龍。一類妙翅。一類鬼。一類人趣。復有
所餘由胎膜生。廣說如上。是名胎生。云何 濕生。謂諸有情由濕氣生。或依草木諸葉 窟聚。或依腐肉食糞穢等。或依陂池河海
展轉相潤相逼相依生等。生起現起出已出。 謂蚊蚋蠛蠓。百足蚰蜒蚑行蜂等。及一類 龍。一類妙翅。一類人趣。復有所餘由濕氣
生。廣說如上。是名濕生。云何化生。謂諸有 情生無所託諸根無缺支體圓具依處頓生 頓起頓出。謂諸地獄天趣。一切中有。及一
類龍。一類妙翅。一類鬼。一類人趣。復有所 餘諸有情類生無所託。廣說如上。是名化 生。問欲界天中諸妙色鳥。為卵生為化生
耶。若卵生者。彼命終已應有尸骸。是則諸 天應見穢色。然諸天眾於六處門常對妙 境。如契經說。彼眼所見一切可愛適意平等。
乃至意所知亦爾。若是化生。前化生中何 故不說。答彼皆卵生。問若爾彼命終已應 有尸骸。云何諸天見穢色耶。答彼命終未 久有暴風飄舉其尸遠棄他處。有餘師說。
彼皆化生。問前化生中何故不說。答應說而 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彼已攝在前 所說一類妙翅鳥中。是以無過。問如是四
生以何為自性。答四蘊五蘊以為自性。謂 欲色界五蘊。無色界四蘊。此中有說。唯異 熟蘊以為自性。有說亦通長養。是名四生
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生。 答諸有情類和合而起故名為生。問三界五 趣皆和合起。亦名為生。何獨此四。答此四
唯令有情數起。亦遍攝有情數。界趣不爾。 以界雖遍有情數。而非但有情數起通非 情故。趣雖但有情起。而非遍有情數。不 攝中有故。由此但四說名為生。問生是何
義。答有情現義是生義。有情起義有情出義。 是生義。
[0626c17] 問於何界趣。有幾生可得。答於欲界中四 生可得。色無色界唯有化生。彼受生時無 所託故。於五趣中天及地獄。唯有化生。有
說。鬼趣亦唯化生。有說。鬼趣亦有胎生。如 餓鬼女白目連曰。
我夜生五子 隨生皆自食
晝生五亦然 雖盡而無飽
[0626c24] 傍生人趣皆具四生。人卵生者。昔於此洲 有商人。入海得一雌鶴。形色偉麗奇而悅 之。遂生二卵。於後卵開出二童子端正聰
慧。年長出家。皆得阿羅漢果。小者名鄔波 世羅。大者名世羅。又如毘舍佉母生三十 二卵。般遮羅王妃生五百卵等。人胎生者
如今世人。濕生者。如曼馱多遮盧。鄔波遮 盧。鴿鬘菴羅衛等。人化生者。如劫初人。四 生有情皆受生已。容得聖法。得聖法已。
必更不受卵濕二生。問何故爾耶。答卵濕 二生性多愚昧。聖者聰慧故不受彼生。有 說。濕卵二生法爾與聖性相違故。聖者不 受。有餘師說。彼二生類多惡意樂多害意
樂。聖者不爾。意樂唯善。有說。彼二生類多 行惡戒沈溺苦海。聖者已得聖所愛戒堅 固浮囊能越度彼。有說。卵濕二生是傍生
類。聖者已得彼非擇滅。有說。卵濕二生多 相迫迮。聖者不爾。多寬太業。由如此義 聖者不受彼二生類。有餘師說。聖樂獨處
厭怖重生。而濕生者類多繁雜。諸卵生者類 經再生。謂出母胎及出卵 [穀-禾+卵] 。故世間說梵 志沙門。鳥名再生。象名再飲。是以聖者不
受彼生。有餘師說。卵濕二生多無依怙。聖 者成就勝依怙法故不受彼生。由此有如 是說。若菴羅衛有勝依怙則不應為摩 健地迦之所陵辱。尊者妙音說曰。父所生
趣子還生中。此說意言。如近佛地諸大菩 薩。是眾聖之父。彼定不受卵濕二生。得果 聖子亦復如是。由此所說諸因緣故。聖必 不受卵濕二生。
[0627a25] 問如是四生何者最廣。有作是說。卵生最 廣如聞。外國諸山谷中。隨所在處卵皆充 滿。象等踐蹋都不覺知。有餘師言。胎生最
廣。如聞。外國有一蝦蟇生七畦子。一魚遊 歷七陂池中生子充滿。有餘師說。濕生最 廣。所以者何。若於雨際設有聚集腐肉糞
等。下自金輪上至梵世。而彼一切悉可為 虫。如是諸虫皆濕生攝。如是說者。化生最 廣。攝二趣全三趣少分。及一切中有皆化生
故。又二界全一界少分皆化生故。於欲界中 三生加行亦化生故。問如是四生何者最勝。 答化生最勝。問若爾何故最後身菩薩不受
化生。答二出世時不和合故。謂劫初時人受 化生。爾時佛不出世。至劫減時佛出于 世。爾時人無化生。復有說者。化生輕飄不
堪與佛力無畏等。功德山王作依止故。復 有說者。一切化生其身微弱。不能荷負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重擔故。復有說者。若
受化生。便無親族眷屬等事。而彼皆是妙業 之果。菩薩長夜勤修妙業極圓滿故不受 化生。復有說者。菩薩長夜精進熾然造作 增長感父母業。菩薩父母亦於長夜。修習
感聖子業。若受化生則二所修俱空無果。 是以不受。有說。欲顯菩薩一切尊勝。所 謂智見族姓位等。以是義故不受化生。有 說。為斷眾生族姓慢故。依勝族姓不受
化生。有說。欲攝引樂在家者令入法故 不受化生。若受化生彼當說言。佛無親 屬故毀家法豈比我等。若菩薩生剎帝利 家宗親強盛。而能厭捨如棄涕唾開甘露
門成等正覺。則彼皆生希有之想。所說敬 受。有說。菩薩欲為法幢作內外護故不 受化生。諸佛皆有內護外護。內謂菩提分 法。外謂親屬。若無外護當為外道惡黨所
壞故。佛世尊度諸釋種以護正法。由此乃 至六群苾芻亦言。若有外道來惱佛者。佛 若不制我等亦能以力伏彼。有說。欲止 外道謗故不受化生。謂佛親從覩史多宮
歿。身光赫 奕 照大千世界。入於母胎十月 滿已從母胎出。即行七步自稱獨尊。出 家苦行詣菩提樹成等正覺。尚被謗言過
百劫後大幻當出無父無母食噉世間。若 受化生便增誹謗。是故菩薩不受化生。有 說。為欲饒益當來諸有情故不受化生。 所以者何若受胎生便有遺身。般涅槃後雖
越千載。無量有情乃至若能於遺身界。如 芥子許起慇淨心。恭敬供養獲無邊福。生 天受樂得般涅槃。若受化生便無是事。所 以者何。化生命終如燈光滅無遺餘故。此
中因論生論。問何故化生命終無遺餘耶。 答由彼生時諸根頓起。所以歿時亦復頓 滅。如人戲水乍出乍沒。復有說者。化身輕 妙如雲如電。亦如風焰滅已無餘莫知方
所。復次化生造色增。餘三生大種增。由造色 增故滅則頓滅。復次化生根法增。餘三生非 根法增。由根法增故滅則頓滅。謂化生者所
受身形髮爪等物無根法少。問若化生死無 遺餘者。何故經說化生妙翅鳥取化生龍為 食耶。答以不知故取之為食。然不充飢。
有說。彼龍未死之頃暫得充飢。死已還飢。 飢復取食無違經過。復有說者。諸化生龍 其身精妙。如酥油等纔吞入腹便成食事。 或有說者。化生妙翅鳥多諸巧便得化生
龍。以足按頸從尾吞之。命未絕來能作食 事。死則不爾。有餘師說。彼妙翅鳥食化生 龍時。涎液先流爛腦隨下。與龍俱咽食事便 成。非化生龍獨成食事。
[0628a05] 問餘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大地獄中。有 黑駮狗肥壯暴惡。撲諸有情臥鐵地上。摑 裂其腹噉食腸肚。答由彼腸肚未離身來。
暫得充飢故說為食。有說。由彼受罪有情 惡業力故。但令受苦非作食事。
[0628a10] 若成就身彼成就語業耶。答應作四句。有 成就身非語業。有成就語業非身。有成 就身亦語業。有非成就身亦非語業。此皆
如前身對身業中說。差別者此說語表。以 身業語業繫地有無必無別故。若成就身彼 成就意業耶。答諸成就身。彼定成就意業。
有成就意業非身。謂生無色界。若成就身 彼成就身業語業耶。答有成就身非身業 語業。謂處卵 [穀-禾+卵] 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
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身語表設有 而失。有成就身及身業。非語業。謂生欲界 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身表。或先有不失
無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身及語業。非身 業。謂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語 表。或先有不失無身表設有而失。有成就 身及身業語業。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
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若住非律儀非 不律儀。現有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 界設成就身業語業。彼成就身耶。答或成
就。或不成就。云何成就。謂如前說。云何不 成就。謂諸聖者生無色界。若成就身彼成 就身業意業耶。答有成就身及意業。非身 業。謂處卵 [穀-禾+卵]
。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 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身表。設有而失。 有成就身及身業意業。謂諸聖者住胎藏 中。若生欲界住律儀。若住不律儀。若住非
律儀非不律儀。現有身表。或先有不失。若 生色界設成就身業意業。彼成就身耶。答 或成就。或不成就。云何成就。謂如前說。云
何不成就。謂諸聖者生無色界。若成就身。 彼成就語業意業耶。答有成就身及意業。 非語業。有成就身及語業意業。此皆如前
身對身業意業中說。差別者。此說語表。設 成就語業意業。彼成就身耶。答或成就。或 不成就。亦如彼說。若成就身。彼成就身業
語業意業耶。答有成就身及意業。非身 業語業。有成就身及身業意業。非語業。有 成就身及語業意業。非身業。有成就身。及
身業語業意業。此皆如前身對身業語業中 說。以意業一切時皆成就故。設成就身業語 業意業。彼成就身耶。答或成就。或不成就。 亦如彼說。
[0628b23] 若成就身業。彼成就語業耶。答應作四句。 有成就身業非語業。謂生欲界住非律儀 非不律儀現有身表。或先有不失。無語表。
設有而失。有成就語業非身業。謂生欲界 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語表。或先有不 失。無身表。設有而失。有成就身業亦語
業。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 若住不律儀。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 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若諸聖
者生無色界。有非成就身業。亦非語業。 謂處卵 [穀-禾+卵] 。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 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身語表。設有而
失。若諸異生生無色界。若成就身業彼 成就意業耶。答諸成就身業。彼成就意 業。有成就意業非身業。謂處卵 [穀-禾+卵] 。若
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非律儀非 不律儀。無身表。設有而失。若諸異生生無 色界。若成就身業。彼成就語業意業耶。答
有成就身業及意業。非語業。謂生欲界住 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身表。或先有不失。 無語表。設有而失。有成就身業及語業意
業。謂諸聖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儀。 若住不律儀。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 身語表。或先有不失。若生色界。若諸聖者
生無色界。設成就語業意業。彼成就身業 耶。答或成就。或不成就。云何成就。謂如前 說。云何不成就。謂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
律儀。現有語表。或先有不失。無身表。設有 而失。
[0628c23] 若成就語業。彼成就意業耶。答諸成就語 業。彼成就意業。有成就意業。非語業。此如 前身業對意業說。差別者。此說語表。此上所
說總略義者。所謂彼身若生無色界定不成 就。生欲色界則定成就彼身業語業。若在 卵 [穀-禾+卵] 異生。處胎藏中及諸異生生無色界
定不成就。一切聖者。色界異生。及欲界異生。 住善惡戒者皆定成就。餘或成就。或不成 就。意業一切皆定成就。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二 十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7 冊 No. 154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楊忠權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法雲寺出版之光碟,日本瑜伽行思想研究會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