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jñānaprasthānaśāstra (Apidamo Fa Zhi Zu Lun) 阿毘達磨發智論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二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
愛養敬力滅 涅槃蘊究竟
取遍知三歸 此章願具說
[0923a16] 云何愛。答諸愛等愛喜等喜。樂等樂。是謂愛。 云何敬。答諸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 於自在者。有怖畏轉。是謂敬。云何愛敬。答如
有一類。於佛法僧。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 尊重同梵行者。愛樂心悅。恭敬而住。若於是 處。有愛及敬是謂愛敬。云何供養。答此有
二種。一財供養。二法供養。云何恭敬。答諸 有恭敬有恭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於自在 者有怖畏轉。是謂恭敬。云何供養恭敬。答如
有一類。於佛法僧。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 尊重同梵行者。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若於是 處。有供養及恭敬。是謂供養恭敬。云何身力。
答諸身勇猛強健輕捷。能有所辦。是謂身 力。云何身劣。答諸身不勇不猛。不強不健。不 輕不捷。無所能辦。是謂身劣。身力身劣。幾處
攝。幾識識。答一處攝。謂觸處。二識識。謂身 識及意識。如二力士相扠撲時。手腕纔交。互 知強弱。又如強者執弱者持。力之勝劣。相知 亦爾。
[0923b06] 云何擇滅。答諸滅是離繫。云何非擇滅。答諸 滅非離繫。云何無常滅。答諸行散壞破沒亡 退。是謂無常滅。非擇滅。無常滅。何差別。答
非擇滅者。不由擇力。解脫疫癘災橫愁惱種 種魔事。行世苦法。非於貪欲調伏斷越。無常 滅者。諸行散壞破沒亡退。是謂二滅差別。
[0923b12] 如契經說。有二涅槃界。謂有餘依涅槃界。及 無餘依涅槃界。云何有餘依涅槃界。答若阿 羅漢。諸漏永盡。壽命猶存。大種造色。相續未
斷。依五根身。心相續轉。有餘依故。諸結永 盡。得獲觸證。名有餘依涅槃界。云何無餘依 涅槃界。答即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已滅。大
種造色相續已斷。依五根身。心不復轉。無餘 依故。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涅槃當言 學耶無學耶。非學非無學耶。答涅槃應言非
學非無學。有作是說。涅槃有學有無學。有非 學非無學。云何學。謂學得諸結斷。得獲觸證。 云何無學。謂無學得諸結斷。得獲觸證。云何
非學非無學。謂有漏得諸結斷。得獲觸證。於 此義中。涅槃但應言非學非無學。而汝說涅 槃。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耶。答如是。汝
何所欲。諸先以世俗道。永斷欲貪瞋恚得。非 學非無學離繫得。彼於四諦。未得現觀。修習 現觀。得現觀已。證不還果。轉成學耶。答如
是。又何所欲。諸先以世俗道。永斷欲貪瞋 恚得。非學非無學離繫得。後證不還果時。即 彼離繫應轉成學若彼今時。轉成學者。先應
是學體常住故。未證不還果。未有學得。已名 為學。不應正理。汝何所欲。阿羅漢向。學諸結 斷。證阿羅漢果。彼轉成無學耶。答如是。又
汝何所欲。阿羅漢向。學諸結斷。證阿羅 漢果時。即彼結斷應轉成無學。若彼今時成 無學者。先應是無學體常住故。未證阿羅漢
果。無無學得。已名無學。不應正理。汝何所 欲。諸阿羅漢。無學結斷。退阿羅漢果時。彼 轉成學耶。答如是。又何所欲。諸阿羅漢。無
學結斷。退阿羅漢果時。即彼結斷應轉成學。 若彼今時轉成學者。先應是學體常住故。未 退阿羅漢果。無有學得。已名為學。不應正理。
復次涅槃不應先是非學非無學。後轉成學。 先是學。後轉成無學。先是無學。復轉成學。又 涅槃不應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若如
是者。應成二分諸法。不決定故。應有雜亂。是 則不應施設諸法性相決定。佛亦不說涅槃 有學有無學性。以涅槃恒是非學非無學諸
法決定。無有雜亂。恒住自性。不捨自性。涅槃 常住。無有變易。是故涅槃但應言非學非無 學。
[0923c25] 如契經說。彼成就無學戒蘊定蘊慧蘊解脫 蘊解脫智見蘊。云何無學戒蘊。答無學身律 儀。語律儀。命清淨。云何無學定蘊。答無學三
三摩地。謂空無願無相。云何無學慧蘊。答無 學正見智。云何無學解脫蘊。答無學作意相 應心。已勝解。今勝解。當勝解。云何無學解脫
智見蘊。答盡智無生智。無學慧蘊。與解脫智 見蘊。有何差別。答無學苦集智。是無學慧蘊。 無學滅道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復次無學
苦集滅智是無學慧蘊。無學道智。是無學解 脫智見蘊。復次無學苦集道智。是無學慧蘊。 無學滅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是謂差別。
[0924a08] 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唯一究竟。無別究竟。 此中何法名究竟耶。答世尊或時於道說究 竟聲。或時於斷說究竟聲。於道說究竟聲者。
如世尊說。
一類聰慢者 不能知究竟
彼不證道故 不調伏而死
[0924a14] 於斷說究竟聲者。如世尊說。
已到究竟者 無怖無疑悔
永拔有箭故 彼住後邊身
此是最究竟 無上寂靜迹
清淨不死迹 諸相皆盡故
[0924a19] 又契經說。有一梵志。名數目連。來詣佛所。 請問佛曰。喬答摩尊。教授教誡。諸苾芻等。彼 受教已。皆能證得最極究竟涅槃界不。世尊
告曰。此事不定。一類能證。 一 類不能。
[0924a23] 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有諸外道。雖同施設斷 知諸取。而彼不能具足施設。謂但施設斷知 欲取見取戒取非我語取。此有何義有作是
說。此是世尊。率爾說法。彼不應作是說。所以 者何。世尊說法。非全無因。或少因故。復有 說者。此言顯彼少分斷者。彼不應作是說。所
以者何。異生亦有能斷少分。我語取故。然佛 世尊。為天人等。無量大眾廣說法要。無倒開 示。令隨類解。有諸外道。竊聞佛說蘊界處蓋
念住乃至覺支等名。或有具足。或不具足。是 諸外道。若有得聞欲取名者。便作是言。我亦 施設斷知欲取。若有得聞見取名者。便作是
言。我亦施設斷知見取。若有得聞戒取名者。 便作是言。我亦施設斷知戒取。如多苾芻 集在一處有諸外道。來作是言。如喬答摩。
為諸弟子。宣說法要。謂作是說。汝等苾芻。應 斷五蓋如是五蓋。能染污心。令慧力劣。損 害覺分。障礙涅槃。於四念住。應善住心。於七
覺支。應勤修習。我等亦能為諸弟子。說此法 要。則喬答摩所說法要。與我何別。而今汝等 獨歸彼耶。然彼外道。尚不能識五蓋名相。況
能了達。住四念住。修七覺支。然竊佛語。故作 是說。施設斷取。應知亦然。又如外道摩健地 迦。不了自身。眾病所集。剎那不住苦空非
我。來詣佛所。鼓腹而言。吾今此身。既無諸 病。應知即是究竟涅槃。彼尚不知無病名相。 況能了達究竟涅槃。然竊佛語。故作是說。施
設斷取。應知亦然。何緣外道。但有施設斷知 三取非我語取。答彼於長夜。執有真實。我及 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彼既執
有真實。我等寧肯施設斷我語取。說同施設 斷知諸取。斯有何義。答是佛世尊。隨彼言說。 如世尊說。彼諸外道。施設實有有情斷壞。然
依勝義。無實有情。但隨彼言。而作是說。此亦 如是。故無有過。如契經說。有二遍知。謂智遍 知。及斷遍知。云何智遍知。答諸智見明覺現 觀。是謂智遍知。
[0924c02] 云何斷遍知。答諸貪永斷。瞋癡永斷。一切煩 惱永斷。是謂斷遍知。世尊或時於智說遍知 聲。或時於斷說遍知聲。於智說遍知聲者。如
伽他說。
儒童賢寂靜 能益諸世間
有智能遍知 貪愛生眾苦
有智言應作 不作不應言
智者應遍知 有言無作者
[0924c10] 於斷說遍知聲者。如契經說。佛告苾芻。當為 汝說。所遍知法。遍知自性。能遍知者。所遍知 法。謂五取蘊。遍知自性。謂貪永斷。瞋癡永
斷。一切煩惱永斷。能遍知者。謂阿羅漢。諸漏 永盡不執如來死後有等。不應記法。
[0924c15] 諸歸依佛者。何所歸依。答若法實有現有想 等想。施設言說。名為佛陀。歸依彼所有無學 成菩提法。名歸依佛。諸歸依法者。何所歸依。
答若法實有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名為達 磨。歸依如是愛盡離滅涅槃。名歸依法。
[0924c20] 諸歸依僧者。何所歸依。答若法實有現有想 等想。施設言說。名為僧伽。歸依彼所有學無 學成僧伽法。名歸依僧。
雜蘊第一中無慚納息第五
黑白二根心 掉悔惛睡夢
蓋無明不共 此章願具說
[0924c26] 云何無慚。答諸無慚無所慚無異慚。無羞無 所羞無異羞。無敬無敬性。無自在無自在性。 於自在者。無怖畏轉。是謂無慚。
[0924c29] 云何無愧。答諸無愧無所愧無異愧。無恥無 所恥無異恥。於諸罪中。不怖不畏。不見怖畏。 是謂無愧。無慚無愧。有何差別。答於自在
者。無怖畏轉。是無慚。於諸罪中。不見怖畏。 是無愧。如是差別。
[0925a05] 云何慚。答諸有慚有所慚有異慚。有羞有所 羞有異羞。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於 自在者。有怖畏轉。是謂慚。
[0925a08] 云何愧。答諸有愧。有所愧有異愧。有恥有所 恥有異恥。於諸罪中。有怖有畏。深見怖畏。是 謂愧。慚愧何差別。答於自在者。有怖畏轉
是慚。於諸罪中。深見怖畏是愧。如是差別。
[0925a12] 云何增上不善根。答諸不善根。能斷善根及 離欲染時。最初所捨。云何微俱行不善根。 答諸不善根離欲染時。最後所捨。由捨彼故。
名離欲染。云何欲界增上善根。答菩薩入正 性離生時。所得欲界現觀邊世俗智。及如來 得盡智時。所得欲界無貪無瞋無癡善根。云
何微俱行善根。答斷善根時。最後所捨。由捨 彼故。名斷善根。
[0925a20] 諸心過去彼心變壞耶。答諸心過去。彼心皆 變壞。有心變壞。彼心非過去。謂未來現在貪 瞋相應心。如世尊說。汝等苾芻。設被怨賊鋸
解汝身。或諸支節。汝等於彼。心勿變壞。亦當 護口勿出惡言。若心變壞。及出惡言。於自所 求。深為障礙。又世尊說。汝等苾芻。於妙欲
境。不應發起變壞之心。諸心染著彼心變壞 耶。答諸心染著。彼心皆變壞。有心變壞。彼心 非染著。謂過去貪不相應心。及未來現在瞋
相應心。如世尊說。汝等苾芻。設被怨賊廣說 乃至。於自所求。深為障礙。
[0925b02] 云何掉舉。答諸心不寂靜。不止息。輕躁掉舉。 心躁動性。是謂掉舉。云何惡作。答諸心燋灼 懊變惡作。心追悔性。是謂惡作。諸心有掉舉
彼心惡作相應耶。答應作四句。有心有掉舉 非惡作相應。謂無惡作心有躁動性。有心有 惡作非掉舉相應。謂無染污心有追悔性。有
心有掉舉亦惡作相應。謂染污心有追悔性。 有心無掉舉亦非惡作相應。謂除前相。
[0925b10] 云何惛沈。答諸身重性。心重性。身不調柔。心 不調柔。身 [夢-夕+登] 瞢。心 [夢-夕+登] 瞢。身憒悶。心憒悶。心
惛重性。是謂惛沈。
[0925b13] 云何睡眠。答諸心睡眠惛微而轉。心昧略性。 是謂睡眠。諸心有惛沈彼心睡眠相應耶。答 應作四句。有心有惛沈非睡眠相應。謂無睡
眠心有惛沈性。有心有睡眠非惛沈相應。謂 無染污心有睡眠性。有心有惛沈亦睡眠相 應。謂染污心有睡眠性。有心無惛沈亦非睡
眠相應。謂除前相睡眠。當言善耶不善耶無 記耶。答睡眠應言或善或不善或無記。云何 善。謂善心睡眠惛微而轉。心昧略性。云何不
善。謂不善心睡眠惛微而轉。心昧略性。云何 無記。謂無記心睡眠惛微而轉。心昧略性。
[0925b24] 夢中當言福增長耶。非福增長耶。非福非非 福增長耶。答夢中應言或福增長。或非福增 長。或非福。非非福增長。福增長者。如有夢中
布施作福受持齋戒。或餘隨一福相續轉。非 福增長者。如有夢中害生命不與取欲邪行。 故妄語。飲諸酒。或餘隨一非福相續轉。非福
非非福增長者。如有夢中非福非非福相續 轉。夢名何法。答諸睡眠時。心心所法。於所緣 轉。彼覺已隨憶。能為他說我已夢見如是如 是事。是謂夢。
[0925c05] 如契經說。有五蓋。為五蓋攝諸蓋。為諸蓋攝 五蓋答諸蓋攝五蓋。非五蓋攝諸蓋。不攝何 等。謂無明蓋。如世尊說。
無明蓋所覆 愛結所繫縛
愚智俱感得 如是有識身
[0925c10] 諸蓋彼覆耶。答應作四句。有蓋非覆。謂過去 未來五蓋。有覆非蓋。謂除五蓋。諸餘煩惱現 在前。有蓋亦覆。謂五蓋隨一現在前。有非蓋
非覆。謂除前相。諸欲界繫。無明隨眠。彼一 切不善耶。答諸不善無明隨眠。皆欲界繫。有 欲界繫無明隨眠非不善。謂欲界繫。有身見
邊執見相應無明。諸色無色界繫無明隨眠。 彼一切無記耶。答諸色無色界繫。無明隨眠。 皆是無記。有無記無明隨眠。非色無色界繫。
謂欲界繫。有身見邊執見相應無明諸見。苦 集所斷。無明隨眠彼皆是遍行耶。答諸是遍 行無明隨眠。皆見苦集所斷有見苦集所斷。
無明隨眠非遍行。謂見苦集所斷非遍行。隨 眠相應無明諸見。滅道所斷。無明隨眠。彼皆 非遍行耶。答諸見滅道所斷。無明隨眠。皆非
遍行。有非遍行無明隨眠。非見滅道所斷。謂 見苦集所斷非遍行。隨眠相應無明。
[0925c27] 云何不共無明隨眠。答諸無明於苦不了。於 集滅道不了。云何不共掉舉纏。答無不共掉 舉纏。
雜蘊第一中相納息第六
二三相同異 老死無常強
三相一剎那 此章願具說
[0926a04] 色法生住老無常。當言色耶非色耶。答應言 非色。非色法生住老無常。當言非色耶色耶。 答應言非色。有見法生住老無常。當言有見
耶無見耶。答應言無見。無見法生住老無常。 當言無見耶有見耶。答應言無見。有對法生 住老無常。當言有對耶無對耶。答應言無對。
無對法生住老無常。當言無對耶有對耶。答 應言無對。有漏法生住老無常。當言有漏 耶無漏耶。答應言有漏。無漏法生住老無常。
當言無漏耶有漏耶。答應言無漏。有為法生 住老無常。當言有為耶無為耶。答應言有為。 無為法生住老無常。當言無為耶有為耶。答
應言無為法。無生住老無常。過去法生住 老無常。當言過去耶未來現在耶。答應言過 去。未來法生住老無常。當言未來耶過去
現在耶。答應言未來。現在法生住老無常。當 言現在耶過去未來耶。答應言現在。善法生 住老無常。當言善耶不善無記耶。答應言善
不善法生住老無常。當言不善耶善無記耶。 答應言不善。無記法生住老無常。當言無記 耶善不善耶。答應言無記。欲界繫法生住老
無常。當言欲界繫耶色無色界繫耶。答應言 欲界繫。色界繫法生住老無常。當言色界繫 耶欲無色界繫耶。答應言色界繫。無色界繫
法生住老無常。當言無色界繫耶。欲色界繫 耶。答應言無色界繫。學法生住老無常。當言 學耶無學非學非無學耶。答應言學。無學法
生住老無常。當言無學耶學非學非無學耶。 答應言無學。非學非無學法生住老無常。當 言非學非無學耶學無學耶。答應言非學非
無學。見所斷法生住老無常。當言見所斷耶 修所斷不斷耶。答應言見所斷。修所斷法生 住老無常。當言修所斷耶見所斷不斷耶。答
應言修所斷。不斷法生住老無常。當言不斷 耶見修所斷耶。答應言不斷。
[0926b10] 云何老。答諸行向背熟變相。是謂老。云何死。 答彼彼有情。從彼彼有情眾同分。移轉壞沒。 捨壽 暖
命根。滅棄諸蘊。身殞喪。是謂死。云何 無常。答諸行散壞破沒亡退。是謂無常。死 無常何差別。答諸死是無常。有無常非死。謂
除死餘行滅。業力強耶。無常力強耶。答業力 強。非無常力。有作是說。無常力強。非業力。 所以者何。業亦無常故。於此義中。業力強。非
無常力。所以者何。業能滅三世行。無常唯滅 現在行故。
[0926b20] 如世尊說。有三有為之有為相。有為之起亦 可了知。盡及住異。亦可了知。一剎那中。云何 起。答生。云何盡。答無常。云何住異。答老。
雜蘊第一中無義納息第七
無義念無相 知法輪漏盡
多欲足滿養 此章願具說
[0926b26] 如世尊說。
修諸餘苦行 當知無義俱
彼不獲利安 如陸揮船棹
[0926b29] 何故世尊。作如是說。修餘苦行無義俱耶。答 彼行趣死近死至死。非如是苦行能超越死 故。又世尊說。結跏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 念。
[0926c04] 云何名住。對面念耶。答修觀行者。繫念眉間。 或觀青淤。或觀膖脹。或觀膿爛。或觀破壞。 或觀異赤。或觀被食。或觀分離。或觀白骨。或
觀骨瑣。此等名為住對面念。又世尊說。大 目乾連。底沙梵天。不說第六無相住者耶。
[0926c09] 云何名第六無相住者耶。答隨信行。隨法行。 名為第六無相住者。所以者何。此二無相。不 可安立。不可施設。在此在彼。若苦法智忍。若
苦法智。廣說乃至。若道類智忍。以此無相不 可安立不可施設在此在彼。故名第六無相 住者。
[0926c15] 如契經說。佛轉法輪。憍陳那等苾芻。見法地 神藥叉。舉聲遍告。世尊。今在婆羅痆斯仙人 鹿苑。三轉法輪。具十二相。為彼地神有正智
見。知佛轉法輪。苾芻見法不。答無。彼云何 知。答信世尊故。謂佛起世俗心。我轉法輪。苾 芻見法。由是彼知。或佛告他。我轉法輪。苾芻
見法故。彼得聞。或從大德天仙所聞。或彼尊 者憍陳那等。起世俗心。佛轉法輪。我等見法。 由是彼知。或彼告他。地神得聞。又契經說。有
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三十三天。數數 雲集善法堂中。稱說某處有某尊者。或彼弟 子。剃除鬚髮。被服袈裟。正信出家。勤修聖
道。諸漏已盡證得無漏。心慧解脫。於現法中。 能自通達。證具足住。又自了知。我生已盡。梵 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為彼諸天有
正智見。知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盡不。答無。 彼云何知。答信世尊故。謂佛起世俗心。是諸 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由是彼知。或佛告
他。是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故彼得 聞。或從大德天仙所聞。或彼尊者。起世俗心。 我已漏盡得阿羅漢。由是彼知。或彼告他。諸 天得聞。
[0927a08] 如契經說。摩揭陀國。諸輔佐臣。或是化法調 伏。或是法隨法行。云何彼名化法調伏。云何 彼名法隨法行。答若在天中。而見法者。名化
法調伏。若在人中。而見法者。名法隨法行。復 次若不受持戒。而見法者。名化法調伏。若受 持戒。而見法者。名法隨法行。云何多欲。答諸
欲已欲當欲。是謂多欲。云何不喜足。答諸不 喜不等喜。不遍喜。不已喜。不當喜。是謂不喜 足。多欲不喜足何差別。答於未得可愛色聲
香味觸衣服飲食床座醫藥及餘資具諸希求 尋索思慕方便。是謂多欲。於已得可愛色聲 香味觸。衣服飲食床座醫藥及餘資具。諸復
希復欲復樂復求。是謂不喜足。如是差別。云 何少欲。答諸不欲不已欲不當欲。是謂少欲。
[0927a22] 云何喜足。答諸喜等喜遍喜。已喜當喜。是謂 喜足。少欲喜足何差別。答於未得可愛色聲 香味觸。衣服飲食床座醫藥及餘資具。諸不
希不求不尋不索不思慕不方便。是謂少欲。 於已得可愛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床座醫 藥及餘資具。諸不復希不復欲。不復樂不復
求。是謂喜足。如是差別。云何難滿。答諸重食 重噉多食多噉大食大噉。非少能濟。是謂難 滿。云何難養。答諸饕餮極饕餮。耽極耽。嗜
極嗜。好咀嚼。好甞啜。選擇而食。選擇而噉。 非趣能濟。是謂難養。難滿難養。有何差別。答 即前所說。是謂差別。云何易滿答諸不重食。
不重噉。不多食。不多噉。不大食。不大噉。少 便能濟。是謂易滿。云何易養。答諸不饕 餮。不極饕餮。不耽不極耽不嗜。不極
嗜。不好咀嚼。不好甞啜。不選擇而食。不選 擇而噉。趣得便濟。是謂易養。易滿易養。有 何差別。答即前所說。是謂差別。
雜蘊第一中思納息第八
思尋掉等別 愚知憍慢害
多行根性邪 此章願具說
[0927b14] 云何思。答諸思等思增思。思性思類。心行意 業。是謂思。云何慮。答諸慮等慮增慮。稱量籌 度觀察。是謂慮。思慮何差別。答思者業。慮者
慧。是謂差別。云何尋。答諸心尋求辯了顯 示。推度搆畫。分別性。分別類。是謂尋。云何 伺。答諸心伺察。隨行隨轉。隨流隨屬。是謂
伺。尋伺何差別。答心麁性名尋。心細性名伺。 是謂差別。云何掉舉。答諸心不寂靜。不止息。 躁動掉舉。心躁動性。是謂掉舉。云何心亂。答
諸心散亂流蕩不住。非一境性。是謂心亂。掉 舉心亂。有何差別。答不寂靜相名掉舉。非一 境相名心亂。是謂差別。
[0927b26] 云何無明。答三界無智。云何不正知。答非理 所引慧。汝說不正知是非理所引慧耶。答如 是。汝何所欲。諸有正知而妄語者。彼皆失念
不正知故而妄語耶。答如是。又何所欲。無有 正知而妄語耶。答不爾。應聽我語。若言不 正知是非理所引慧。諸有正知而妄語。彼皆
失念不正知故。而妄語者。則應說無有正知 而妄語。若不說無有正知而妄語者。則不應 言不正知是非理所引慧。諸有正知而妄語。
彼皆失念不正知故而妄語。作如是說。俱不 應理。應詰彼言。諸無明皆不正知相應耶。 答如是。汝何所欲。諸有正知而妄語者。皆無
明趣。無明所纏。失念不正知故而妄語耶。答 如是。又何所欲。無有正知而妄語耶。答不爾。 應聽我說。若言一切無明皆不正知相應。諸
有正知而妄語。皆無明趣。無明所纏。失念不 正知故而妄語者。則應說無有正知而妄語。 若不說無有正知而妄語者。則不應言一切
無明皆不正知相應。諸有正知而妄語。皆無 明趣。無明所纏。失念不正知故而妄語。作如 是說。亦俱不應理。云何憍。答諸憍醉極醉悶
極悶。心傲逸。心自取。是謂憍。云何慢。答諸 慢已慢當慢。心舉恃。心自取。是謂慢。憍慢何 差別。答若不方他。染著自法。心傲逸相。名
憍。若方於他。自舉恃相。名慢。是謂差別。若 起增上慢。我見苦是苦或見集是集。此何所 緣。答如有一類。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
意。由此因緣。得諦順忍。苦現觀邊者。於苦忍 樂顯了是苦。集現觀邊者。於集忍樂顯了是 集。彼由此忍。作意持故。或由中間不作意故。
見疑不行。設行不覺。便作是念。我於苦見是 苦。或於集見是集。由此起慢。已慢當慢。心舉 恃。心自取。名增上慢。此即緣苦。或即緣集。
若起增上慢。我見滅是滅。或見道是道。此 何所緣。答如有一類。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 理作意。由此因緣。得諦順忍。滅現觀邊者。於
滅忍樂顯了是滅。道現觀邊者。於道忍樂顯 了是道。彼由此忍。作意持故。或由中間不作 意故。見疑不行。設行不覺。便作是念。我於滅
見是滅。或於道見是道。由此起慢。已慢當慢。 心舉恃。心自取。名增上慢。此即緣彼心心所 法。若起增上慢。我生已盡。此何所緣。答如有
一類。作是念言。此是道。此是行。我依此道。 此行已遍知苦。已永斷集。已證滅。已修道。我 生已盡。由此起慢。已慢當慢。心舉恃。心自
取。名增上慢。此即緣生。若起增上慢。我梵行 已立。此何所緣。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此是 道此是行。我依此道。此行已遍知苦。已永斷
集。已證滅。已修道。我梵行已立。由此起慢。 已慢當慢。心舉恃。心自取。名增上慢。此即緣 彼心心所法。若起增上慢。我所作已辦。此何
所緣。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此是道此是行。 我依此道。此行已遍知苦。已永斷集。已證滅。 已修道。我已斷隨眠。已害煩惱。已吐結。已盡
漏。所作已辦。由此起慢。已慢當慢。心舉恃。 心自取。名增上慢。此即緣彼心心所法。若起 增上慢。我不受後有。此何所緣。答如有一類。
作是念言。此是道。此是行。我依此道。此行已 遍知苦。已永斷集。已證滅。已修道。我生已 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由此起
慢。已慢當慢。心舉恃。心自取。名增上慢。此 即緣有。云何自謂卑而起慢耶。答如有一類。 見他勝己。種姓族類。財位技藝。及田宅等。
作是念言。彼少勝我。我少劣彼。然劣於他。多 百千倍。由此起慢。已慢當慢。心舉恃心自取。 是名自謂卑而起慢。
[0928b05] 如契經說。若起欲尋恚尋害尋。或自害。或害 他。或俱害。云何欲尋自害。答如有一類。起貪 纏故。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熱。身燋心
燋 。復由此緣。當受長夜非愛非樂非憙非悅 諸異熟果。如是自害。云何欲尋害他。答如有 一類。起貪纏故。觀視他妻。彼夫見已。心生瞋
忿。結恨愁惱。如是害他。云何欲尋俱害。答如 有一類。起貪纏故。污奪他妻。彼夫覺已。遂於 其妻。及於其人。打縛斷命。或奪財寶。如是俱
害。云何恚尋自害。答如有一類。起瞋纏故。身 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熱。身焦心焦。復由 此緣。當受長夜非愛非樂非憙非悅諸異熟
果。如是自害。云何恚尋害他。答如有一類。起 瞋纏故。斷害他命。如是害他。云何恚尋俱害。 答如有一類。起瞋纏故。斷害他命。亦復被他
斷害其命。如是俱害。云何害尋自害。答如有 一類。起害纏故。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 熱。身燋心 燋 。復由此緣。當受長夜非愛非樂
非憙非悅諸異熟果。如是自害。云何害尋害 他。答如有一類。起害纏故。打縛於他。如是害 他。云何害尋俱害。答如有一類。起害纏故。打
縛於他。亦復被他之所打縛。如是俱害。
[0928b27] 智多耶境多耶。答境多非智。所以者何。智亦 境故。智多耶識多耶。答識多非智。所以者何。 諸智皆識相應。非諸識皆智相應。忍相應。識
非智相應故。有漏行多耶。無漏行多耶。答有 漏行多。非無漏行。所以者何。有漏行攝十處 二處。少分無漏行。唯攝二處少分故。云何行
圓滿。答無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云何護 圓滿。答無學根律儀。云何異生性。答若於聖 法聖暖聖見聖忍聖欲聖慧。諸非得已非得
當非得。是謂異生性。此異生性。當言善耶不 善耶無記耶。答應言無記。何故異生性非善 耶。答善法。或由加行故得。或由餘緣故得。無
設加行求作異生。又斷善時。善法皆捨。得諸 善法不成就性。若異生性。是善性者。斷善根 者。應非異生。何故異生性非不善耶。答離欲
染時。不善皆捨。得不善法不成就性。若異生 性。是不善者。諸異生離欲染。應非異生。此異 生性。當言欲界繫耶。色界繫耶。無色界繫耶。
答應言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何 故異生性。非唯欲界繫耶。答欲界沒生無色 界時。欲界法皆捨。得欲界法不成就性。若異
生性。唯欲界繫者。諸異生欲界沒生無色 界。應非異生。何故異生性非唯色界繫耶。答 色界沒生無色界時。色界法皆捨。得色界法
不成就性。若異生性。唯色界繫者。諸異生色 界沒生無色界。應非異生。何故異生性非唯 無色界繫耶。答入正性離生。先現觀欲界苦。
後合現觀色無色界苦。聖道起先辦欲界事。 後合辦色無色界事。是故異生性。非唯無色 界繫。此異生性。當言見所斷耶修所斷耶。答
應言修所斷。何故異生性非見所斷耶。答見 所斷法皆染污。異生性不染污故。又世第一 法正滅。苦法智忍正生。爾時捨三界異生性。
得彼不成就性。非於爾時見所斷法而有捨 故。異生性名何法。答三界不染污。心不相應 行。諸法邪見相應。彼法邪思惟相應耶。答
應作四句。有法邪見相應非邪思惟。謂邪見 相應邪思惟。及餘邪思惟不相應邪見相應 法。有法邪思惟相應非邪見。謂邪思惟相應
邪見。及餘邪見不相應邪思惟相應法。有法 邪見相應亦邪思惟。謂除邪見相應邪思惟。 及除邪思惟相應邪見。諸餘邪見邪思惟相
應法。有法非邪見相應亦非邪思惟。謂邪見 不相應邪思惟。邪思惟不相應邪見。及諸餘 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諸法邪見相
應彼法邪精進相應耶。答應作四句。有法邪 見相應非邪精進。謂邪見相應邪精進。有法 邪精進相應非邪見。謂邪見及餘邪見不相
應邪精進相應法。有法邪見相應亦邪精 進。謂除邪見相應邪精進。諸餘邪見相應 法。有法非邪見相應亦非邪精進。謂邪見不
相應邪精進。及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 相應行。如以邪見對邪精進。以邪見對邪念 邪定亦爾。如以邪見對邪精進邪念邪定。以
邪思惟對邪精進邪念邪定亦爾。諸法邪精 進相應彼法邪念相應耶答應作四句。有法 邪精進相應非邪念。謂邪念。有法邪念相應
非邪精進。謂邪精進。有法邪精進相應亦邪 念。謂邪精進邪念相應。法有法非邪精進相 應亦非邪念。謂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
相應行。如以邪精進對邪念。以邪精進對邪 定亦爾。如以邪精進對邪念邪定。以邪念。對 邪定亦爾。
說一切有部發智論卷第二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6 冊 No. 1544 阿毘達磨發智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