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ang Xian Lun 金剛仙論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剛仙論卷第六魏天平二年菩提流支三藏於洛陽譯
[0836b16] 「須菩提!如來說忍辱波羅蜜」者,此挍量分中 第八經文。此所以來者,前段經明以恒沙身 命布施,不如受持此經一四句偈、為人演說,其
福不可教,應云彼人取初心中捨身命布施 是有漏之因故,所以不及持經之福。論主應 如是釋,而所以云「彼捨身命苦身心故」者,為
欲生起此經,故作是說,序疑者意。云何疑者? 彼人捨恒沙身命,是取相心故,因不清淨。所 得果報不出三界,亦不清淨故。得福少者,諸
菩薩等依此經修行捨身命者,因亦應不清 淨。若因不清淨,所感果報亦不清淨,同於苦 果。如似忍辱仙人為歌利王割截身體,爾時
身心苦惱。引此為難,故以經答,明前捨恒沙 身者,在於地前是凡夫人,未得無我之解,未 斷身見等或,故有取相心,無忍波羅蜜。當
捨身時,情生苦性,以此捨身難。以為法故, 雖難能捨。復謂無為法身,因於人天有為果 報。有此分別故,所得因果俱不清淨。今明忍
辱仙人乃是初地菩薩,解法身是無為,已得 無生忍度,成就離取相心。捨身命時,心無煩 惱,故不以為難。以是義故,因是清淨、果亦
清淨。此之二人既凡聖位殊,何得以凡夫捨 身有苦,難於聖人依經修行捨身者亦使有 苦?為除此疑故,故次明也。
[0836c11] 「如來說忍辱波羅蜜」者,明如來說依經修行, 謂菩薩等已證初地,出生忍波羅蜜故,無 有取相之心。捨身之時無故,言如來說忍
辱波羅蜜也。「即非忍辱波羅蜜」者,明此初地 所得忍波羅蜜,非地前凡夫二乘所境界, 故言即非忍辱波羅蜜。此明地前凡夫未得
初地忍波羅蜜真無我解,猶有取相之捨 身有苦,不得以此比類引之為難也。何以故 知?「如我往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應生瞋恨」,
明忍辱仙人得初地無生,會真無我解,離二 種煩惱。何者為二?一者無始妄想我見俱生 煩惱。既有此我見故,便成就三不善根及三
善根性,後時遇緣則起也。二者瞋恨等墮煩 惱也。此言「何以故」,釋上何以得知。我 於爾時已證初地忍波羅蜜彼岸功德,非
是地前凡夫,故言何以故也,故引如我昔為 歌利王以答之。「歌利王」者,此幡惡王也,明 如來因地時曾現作外通仙人,在山學通,
為王射獵問鹿因緣,仙人說語答,王不正 敬,即為割截身體節節分解。「不生瞋恨」者, 以得初地無生真無我解、一體平等心,不見
彼是惡王、我為能忍,故不生瞋恨。以是故知 忍波羅蜜唯在初地上法也,不得以地前捨 身有苦是其不如,難於忍波羅蜜亦使
是劣也。「我於爾時無我相等」者,明仙人離於 我見俱生煩惱也。此我相等四句,釋不異上 第六段中,故不更釋也。「無相」者,明此菩薩既
證初地真如無我一體心成故,不見彼是惡 人能割之者、我為菩薩是受割之人,彼此隹 夷氓然平觀,故言無相也。得云無相者,何但
無有我相,乃至亦無無我相也。又復解云:以 此菩薩既道證初地,得一體悲心成故,冥然 無分別,不見有彼此,我異惡人、惡人異我,
故言無相也。乘此復生疑,難此云:菩薩不見 能割所割二乘之異名無相者,為有心故言 不見?為無心故不見?若無心故不見者,菩薩
云何而得修行利益眾生?故答「亦非無相」, 明此菩薩解彼此無二時,非是念無心,正是 初地以上轉勝真解無漏之心。既此解,
雖不見眾生與己身有異,而能以慈悲心廣 度眾生,但利眾生不自利益也。如《十地經》說 「一切動心憶想皆悉盡滅者,無有障法想,非
無治法想」;此亦如是,無有障想,故言無想。非 無治想,故言亦非無相也。故不應難言菩薩 得一體平等解無心修行度眾生也。
[0837a27] 「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等相, 應生瞋恨」者,釋無我人一。何以得知?我於 往昔彼歌利生割截身時,離我等根本煩惱
也。即釋云「我於爾時若有我等者,應生 瞋恨」故。以離我見之惑,得無我解,此以離瞋 恨,故證無我見根本或也。「又念過去五百
世作忍辱仙人至無壽者相」,何故復引此來 也?欲明忍波羅蜜有二種:一者地前、二者地 上,非但今者初地中得忍波羅蜜成就,能離
二種障煩惱;於往昔五百世作忍辱仙人, 在於地前性地中時,此以得相似忍深伏煩 惱,為王割截身體已不生瞋恨,況復今日在
初地中得真無我忍行成就,而復生於瞋恨? 故引此仙人為證也。
[0837b12] 「是故須菩提!菩薩離一切相發菩提心」,此 文所以復來,明「是故」者,以是初地以上得真 如實智平等無我之解、忍波羅蜜成就,能忍
苦行,於天上菩提不生退轉故。以是地前 未得無生忍波羅蜜成就,見苦行若,於無 上菩提喜生退轉故,是故勸勵地前諸小菩 薩,應當離一切法中所相之菩發三菩提心
也。言發三菩提心者,勸地前人發初地以上 三菩提也也。
[0837b21] 「何以故」者,問何以故,勸地前人發初地不取 相真無我解三菩提心。故答「若心有住則為 非住」,明若心於色等有為五欲法中有取相
心住者之倒者,則住世間有為法中,非住出 世間無為法中也。「則為非住」者,明既住世間 法中,則為非住於初地,不住道真無漏解出世
間法也。「不應住色等生心」者,不著果報。「應生 無所住心」者,不應報恩,闕不論不著自身 也。「是故佛說菩薩心不住色布施」者,是故懷
取相心者住於世間,不能住於出世,不住道 中故。上第四如實修行分中,佛說不著三事 行於布施,故云心不住色布施也。
[0837c04] 因前不住世間不見三事,乘生疑難:若菩薩 得出世無我平等解故不住三事,復不見施 者等三。若爾,菩薩出於世間,眾生沒在世間。
復言不見眾生,若爾,菩薩云何有施能利益 眾生也?故答云「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 如是布施」,明若取相心施,尚不能自利,況能
利他也?安以不取相心行施,故能利益一切 眾生。如我上說,如是不取相心而行布施,得 福德無量也。
[0837c13] 覆生疑難:若言為利益眾生行布施者,則還 是取眾生相,云何上言菩薩於平等理中,不 見我為菩薩、彼是眾生相也?故答「世尊!一切
眾生相即是非相」,此明一切眾生相者五陰 所成假名名字虛妄眾生,但有名用也。「即是 非相」者,明此虛妄眾生及以五陰中本來空
寂,求定實神我眾生及以定實我所不可得, 故言即是非相,此明人無我空也。
[0837c21] 乘復有疑:若一切眾生,本來無我我所,空故 不可得,即是非相者,如來何故於處處經中 說有眾生?如此經中說卵生等眾生,以此來
驗,故知實有眾生,那得道言眾生即非眾生 也?若爾,正可無定實神我眾生可度,故言一 切眾生即是非相;然非無五陰所成虛假眾
生,何故不度也?故答「如來說一切眾生即非 眾生」,明如來依世諦道中說有眾生,非謂有 定實眾生,此正以五陰法來成彼虛假眾生,
此五陰法自體本來空寂故,此五陰所成假 名眾生亦空,故云即非眾生也。此明五陰因 緣法體空乃至假名亦無也,故亦無虛假眾 生可度也。
[0838a05] 此一段經,凡以五偈釋。「能忍於苦行」一偈,作 上問答意釋疑也。「能忍於苦行」者初二句,釋 經中忍辱波羅蜜,此明初地菩薩忍有二種:
一能忍打罵割截之惱;二得無生忍,能忍說 法生滅之患,故云能忍於苦行也。何故能忍? 故下句云「以苦行有善」。「有善」者,得忍波羅蜜
等無漏功德真如證智理之解,故言以苦 行有善也。「彼福不可量」者,釋經「即非波羅蜜」, 明初地所得忍波羅蜜,非二乘凡夫之所惻
度,故云不可量也。「如是最勝義」者,成上不可 量,明初地菩薩得忍波羅蜜,會二無我第一 之法,於住前凡夫二乘所不能及,故言最勝 義也。
[0838a18] 第二偈,釋經仙人為歌利王所割無二種煩惱 忍不生瞋也。「離我及恚相」者,此一句明菩薩 昔曾為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離二種煩
惱:一、離我見俱生煩惱,二、離瞋恨等容塵煩 惱。「離我」者,離我人見等根本惑也。「及恚相」者, 離瞋恨等容塵煩惱惑也。此明初地菩薩永
斷四住及習氣皆盡也。「實無於苦惱」者,釋經 中「無相」。苦本由於著我我所,菩薩既離我我 所,何惱之有?故云實無於苦惱也。「共樂有
慈悲」者,釋經中「亦非無相」。「共樂」者,此明 菩薩從發心以來,恒在心念:我何時當得慈 悲成就,身如地水火風能實益眾生?是故菩
薩既會初地無生,得一體心成,故能以慈悲 實益稱本願心,故共樂也。明何故無苦?以有 忍波羅蜜第一之樂。何故得此第一之樂?以
得一體慈悲心相應故也。「如是苦行果」者,如 是慈悲第一之樂,是初地所得。「苦行果」者,不 因地前故,成上持經之福勝也。「此二偈說
何義」以下,此一段長行論中有二:從初至「慈 悲心相應故如是說」,釋前二偈也。「雖此苦行 同於苦果,而此苦行不疲惓」者,論主將正答
疑家所引捨身無苦,先略領疑意故,言雖此 苦行同於苦果也。明忍辱仙人為歌利王割 截身時,此苦行雖似同前捨身,而此苦行不
疲惓,以仙人被割截時不以苦行為苦故。於 此捨身苦行情無厭惓,於無上菩提心不退 轉也。「以有羼提波羅蜜名為第一」者,明仙人
所以能於捨身無惓、於菩提不退者,以得此 初地羼提波羅蜜成就故不生苦惱,不同地 前人捨身生苦,那得之為難?此釋偈中初句 也。「彼 圻
有二種義」者,釋偈中第二句「以苦行 有善」,解經中波羅蜜義。「一者波羅蜜清淨善 根體」者,初地真如證智清淨善根萬德之體。 「二者彼 圻
功德不可量」者,明即此證智體上 有萬功德之用也。此萬德用,非二乘凡夫惻 量境界,故言不可量也。此句解波羅蜜義竟,
乘作非波羅蜜義也。「如經即非波羅蜜」者,即 乘舉第二句經來結,然後解作非波羅蜜義 也。「是故為得第一法」者,是初地忍辱波羅蜜,
非地前凡夫二乘惻量境界義故,說地前人 未得無我之解,但為得初地忍波羅蜜第一 法故,此苦行尚勝彼捨身,何況仙人已證初
地,離於我相及瞋恚相,而當不勝前捨身也? 此句結勝前捨身,即釋第二偈上句「離我及 瞋恚相」也。「又此行無苦」者,釋偈中實無於苦
惱也。「不但無苦,及有樂,以有慈悲故」者,釋偈 中其樂有慈悲也,如經結也。「此明慈悲心相 應故如是說」者,論主自言,我何故作偈云「實
無於苦惱,共樂有慈悲」釋此經中「無相亦非 無相」也?以得一體慈悲相應故,捨身時無苦 而有樂故,得說偈中二句為釋故,云如是說 也。
[0838c12] 「若有菩薩不離我相等」者,此長行論中第二, 將欲作第三偈,釋經中「菩薩應離一切相」,主 心不住色有施故,先玄舉凡夫菩薩未得無
我解於苦行生厭,復欲退菩提心。為勸此人, 令修不取相不退之行,故作此生起。「如經」等, 舉所勸經結也。「此明何義」者,此問:向論主生
起舉經結中為明何義也?即釋云「未生第一 菩提心者有如是過」,明未證初地第一菩提 心者,喜見苦行若有退菩提心過也。「為防此
過」者,為防退轉過故,即作第三偈,釋經中防 過之意。云「為不捨心起」,此第三偈,明為初地 不捨菩提心故,起地前不取相行,釋經中「是
故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菩提心」等。「不捨 心」者,謂初地不捨菩提心也,明地前菩薩未 發初地無我心者,見苦行苦,苦有退失。今
言為者,教地前菩薩為初地不捨菩提心故, 起地前方便不取相行,趣於地上真無生忍 堅固解故,之為不捨心起也。「修行及堅固」
者,上句云起,此言修也,明初地無生之解永 不退轉不可沮壞,名為堅固。所以修地前方 便行者,為證初地無生堅固之解,故云修行
及堅固。上句云為不捨心起,此言修行及堅 固,義一名異也。「為忍波羅蜜」者,釋前二句。然 前二句釋義已盡,所以有此四句綩轉相釋,
名為成偈故也。此第三句還釋成初句,明初 地所以得不捨菩提心者,以其得忍波羅蜜 成就故,不見苦行苦,不捨菩提心也。忍波羅
蜜猶是初地無生之解也。「習彼能學心」者,此 第四句,釋上第二句。「習」者,修習也。「彼」者,彼 於初地無生堅固解也。「能學心」者,是初地前
方便行也。明為彼初地平等無上堅固解故, 習地前方便能學心也。此能學心即是修行 故,言習彼能學心也。
[0839a15] 「此義云何」等一段長行, 論略有二意:從初至「攝六波羅蜜故」,此釋前 偈也。「為何等心起行相而修行」者,問偈中第
二句也。「為何等心不捨相」者,問偈中初句也。 若作次第,從初句問亦得。此作二問竟,以下 半偈答云「為忍波羅蜜,習彼能學心」也。「又第
一義心」者,提偈前生起中第一心來也。「已入 初地得羼提波羅蜜」者,屬當下半偈中忍波 羅蜜,以為已入初地第一義心也,答向二問
竟也。「此名不住心」者,此忍波羅蜜是初地不 住道心也。「如經」以下,重舉經結也。「何以故」者, 問此經中何故云應離一切相發三菩提心?
故言何以故也。即釋云「亦不住生心義故」,示 於色等法中不取著者,能證初地菩提心義 故。此釋經中「何以故?若心有住則為非住」也。
「若心住於色等法,彼心不住佛菩提」者,此明 於色等法中取著者,不能證初地菩提心也。 此釋經中「不住色生心乃至心不住色布施」
也。此明不住心行於布施者。此結次前所釋 二句經也。「此經文說不住心起行方便」者,此 向來經文明若能起此不著心者,便得與初
地為方便因也。「以檀波羅蜜攝六故」者,如上 第四如實修行分中以一攝六,義可知也。
[0839b09] 「云何為利益眾生而不名住於眾生」者,此 是偈中第二意,論主將作第四偈釋經故,先 作生疑之意,即舉斷疑經來結,後方以偈釋
之也。此第四偈,明離眾生相及五陰事也,釋 經中「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等一 段經。「修行利眾生」者,此一句偏釋「為利益一
切眾生應如是布施」。此中有疑:若不見三事、 不取眾生相,云何行施因義得成也?故答云 「修行利眾生」,明菩薩雖不見三事、不取眾生
相,然非不為利益眾生行於布施,因義得成, 故下句云「如是因當識」。「如是因」者,初地檀波 羅蜜即是了因行也,因義既成,勸人識知 也。
[0839b22] 乘復生疑者:為利益眾生行布施者,即走取 眾生相。故下半偈答云「眾生及事相,遠離亦 應知」,此釋經中「一切眾生相即是非相」。「遠離」
者,不取眾生相也。「亦應知」者,明非但離眾生, 亦遠離五陰事相也。以此即知,初地菩薩利 眾生行諸度者,非取相行也。「利益是因體」
者,釋上半偈。「彼修行利眾生,非取眾生相事」 者,釋下半偈。「何者是眾生事」者,作問生起第 五偈。此第五偈還成前第四偈,釋經中「何以
故如來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云何成第四 偈?上直云遠離眾生及事定實之相,未知此 眾生五陰何故無有定實所以而離?故此偈
正出也。「假名」者,假名名字眾生也。「及陰事」者, 五陰相事也。
[0839c07] 又復生疑:上云離眾生相者,正可無定實眾 生可度,非無虛妄眾生,何故不度?故答云「如 來離彼相」。此五陰所成眾生,其性不實猶如
幻炎,本來寂靜故,亦無五陰所成虛妄眾生 而可度也。「諸佛無彼二」者,不異前第二句。然 闡陀論法,一句兩句乃至三句釋義雖盡,要
須成偈,故重舉來也。「以見實法故」者,明如來 何故離假實二種相者,以見真如實法第一 義諦證於佛果無此二相,故知眾生及與五
陰,體是虛妄、本來寂靜,以不實故如來遠 離,若是實者諸佛應取也。
[0839c18] 「此說何義」等一段長行論,從初至「人無我」, 釋偈中初句,成前第四偈也。「名相眾生及 彼事」者,謂初句中「假名 及
陰事」也。「云何彼 修行離眾生事相」者,問前第四偈中言菩薩 修行利益眾生時,云遠離眾生相及五陰事相 之義竟云何也?故釋云「即彼名相想非相」,
明假名眾生即體虛妄,故云非相也。「以無彼 實體故」者,此假名眾生所以空者,明假名 法中求實眾生體不可得也。「以是義故眾生
即非眾生」者,舉經來結也。「以何等法」者,以何 等法來成此眾生,而言眾生體空也?即答「謂 五陰法名眾生」,明以五陰和合即此法上假
得眾生名也。若五陰和合得眾生名者,便有 眾生,何故言空也?釋云「彼五陰無眾生體」,明 此眾生雖為五陰眾生,而此五陰中從本以
來無實眾生可得也。自前論釋人無我空也。 「以無實故」者,明因緣法無我也。所以五陰中 無眾生體者,以此五陰如幻如化即體自空,
此明能成五陰體空,故所成眾生亦不實也。 「如是明法無我、人無我」者,結二無我名也。「何 以故」者,何以得知此眾生五陰體空不實也?
釋云「一切諸佛離一切相」等,明諸佛離故,證 眾生五陰體空也。「此句明彼二相不實」者,此 句論向語佛所離二句,明以二相不實故如
來離也,即以偈中下三句結成也。「此說何義」 者,問此偈下三句說何等義也?即釋云「若彼 二實有者,諸佛如來應有彼二相」,明若彼眾
生五陰實有不空者,即是第一義諦,諸佛如來 應有此二相;而諸佛離故,明知此二不實也。 復精釋何以故,若此二是實,便如來萬德中應
有;以諸佛如來是見真如實諦之人,而不見 此二人又復離之,故證眾生五陰假實俱空 也。
[0840a22]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等,此一段經是校量 分中第九經文。此所以來者,猶遠釋第六段 聖人無為法得名,是法不可取說者,受持此
經言教,則無福德中疑也。然挍量分初以來 已廣釋云,假令三千恒沙七寶及捨身命施 人福德雖多,猶不如受持此經一偈之福。雖
復如是挍量、如是廣釋,大眾生疑心猶故未 盡,復因前捨恒沙身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 更復生疑。如是上雖廣解所證法身之體絕
於名相言詮所不及,又云十二部經言教法 中無所詮證法,若然此能詮之教猶與所詮 法身條然有別,而此言教則還為非法,何得
受持一偈言教能得法身,勝於捨無量身命 之福?直爾生疑不信也。既有此疑,如來亦應 更引喻挍量。而所以不更挍量者,因此言上
恐復生疑,疑終不盡。然假使如來無量劫住, 廣引捨內外身財挍量,亦復不及持一偈之 福。故如來置答,直勸其言:但信我語,勿復生
疑。我是一切智人,終不誑汝。故經答云「如來 是真語者乃至不異語者」,明讚如來說四法 等,皆悉不虛,勸人信我誠言,故次明也。「須菩
提!如來是真語者」,明如來是一切智人,證得 果頭十力無畏諸功德等。如 己 所證還為人 說,如實不虛,故云真語者也。如來為小乘
人說四諦法,此聲聞人觀四諦理、斷三界 結,得小乘果證。然雖非究竟之實,當其分有 觀境除得不謬,故云「實語」也。「如語」者,明如來
為諸菩薩說真如佛性,是其大乘自說而 說,如理不謬,故名如語也。「不異語」者,明如來 說三世之事,稱法虛實終無差錯,故云不異 語也。
[0840b24]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所說法」者,如來自說,我 亦因受持此經言教法故,證果頭無為法身, 既證還為人說,終不虛妄。汝等應當生信,
勿復疑也。「所得法」者,謂證法也。「所說法」者, 謂言教法也。既聞此說,復乘生疑難:若如來 言我證得此法還為人說,勸我生信者,此所
證法即是可取可說,因於名相。若爾,還復同 我前疑,上言證法無名相不可取說者,此言 則壞也。有如此疑難,以答言「無實」,明今言
所得、所說者,依世諦名相道中言有得有說, 非真如理中有名相故可說也。然真如之理, 從本以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無得、無說
也。何得聞言有得、有說,便使證法同於名相 可取說也?證法既非名相,若謂證法同於名 相可得、可說者,此則不實也。 復 生疑難:若證
法一向無名相,何故如來前言「我是真語實 語者」等,勸使受持能詮經教,今復云前說無 實?此二言相違。若爾,還同前第二疑,條然離
於證法有能詮言教。此言教則是非法,設受 持讀誦,無所利益。上云言教是法有其因義, 此語則壞也。故云「無妄語」,明如來實證真如,
還說真如法。此言教從證法中來,是彼一分 故,不云一向非法。而此言教既說真如,故受 持此經教,還能證真如。有此大利益事,故不 妄語也。
[0840c19] 「論曰:此中有疑」等,論主將作偈釋經, 先略序生疑之意,復舉經略申斷疑之義也。 凡有三行偈,釋此一段經。初偈作問答意釋
疑,總舉四語以勸信。上二句釋前疑問,下二 句釋,舉四語來,勸信之意也。「果雖不住道,而 道能為因」者,「果」謂證法果,「道」者言教道也。此
一句應云言教之道不住證法果中也,而此 教道還能與證法作因。言教顯出證果,故為 因也。上難云:證法無名相,言教是名相。此名
相法,云何能與無名相法作因邪?故答「以諸 佛實語」,此明諸佛是一切智人,具四種實語, 說心當理,但信勿疑也。
[0841a02] 有人乘生疑難:如來所智境界有無量無邊, 何故唯說四語?故答「彼智有四種」,此明依於 四境但云四語,然此四境雖名狹而義廣論。
法雖無量,不出佛果、小乘、大乘及三世有為 法等,以此四名攝法皆盡故,略明斯四也。此 本偈兩句,與下第二偈為章門,別釋備文在
於下偈也。「此義云何至有四種實語」,釋下本 偈為乘生第二偈也,第二偈正釋四種智境 也。「實智及小乘」者,此一句合釋二語。「實智」者,
釋經「真語」也。「小乘」者,釋經「實語」也。「說摩訶衍 法」者,此是胡音,漢翻名大乘。釋經「如 語 」也。「及
一切授記」者,釋經「不異語」也。「以不虛說故」者, 是疾轉義,遍上四句之下皆言以不虛說故 也。明如來既有四種實語,凡有所說皆不虛
妄海。汝等大眾於我言,不說持經功德,但生 深信,勿是懷疑。故明四種語是實,以成不虛 也說。
[0841a19] 「此明何義」等,一段長行論,大意有二:從初 至「不顛倒」,次第釋偈,以經結之。復言設難已, 又次第廣解具難也。「以如來實智不妄說佛
菩提至次第說四語」,并解偈中四偈也。「如經」 以下,并以經來結四語也。「不妄說小乘」等者, 所以提此句來,論主假設難云:如來所說大
乘,理是真實、果是究竟,可名實語;為小乘 人說於四諦,理非究竟,雖證羅漢,果未滿 足。然諸大乘經中復廣破小乘,云非是真實,
云何而言說於四諦名為實語也?釋云「說小 乘苦諦等唯是諦故」,明如來說四諦等法,小 乘人依教修行,得性空人無我解,斷四住煩
惱,證羅漢果,但於小乘為實,故言唯是諦故 也。「不妄說授記」者,復假設一難云:此三世之 法流動不實,體是虛妄,云何言說三世事
者名不異語也?釋云「一切過去未來現在授 記故,如彼義如是說,不顛倒故」。「如彼義」者,如 彼三世法,虛則如虛而說、實則依實而記,故 不顛倒也。
[0841b09] 「經復言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所說法」等者,此是 長行論中第二意,將欲作下第三偈釋故,先 舉此經來,作問生起云何故如是說也。第三
偈,隨順彼實智,說不實不虛,者,釋經中「所得 法、所得說法無實」也。「隨須彼實智」者,釋經中 「如來所得法、所說法無妄語」,明如來雖以音
聲言教說於證法,而證法恒無名故,能詮言 教非即證法。然言教雖非證法,非不因證有 說、假教得證,以此言教能與證法作因故,言 隨須彼實智也。 「說
不實不虛」者,釋經中「無實 無妄語」也,明真如證法絕於名相,若取音聲 名相同於證法,此言虛妄,故云說不實也。然
雖聲教非證,非不同證有說、還假教會理,言 教是法,故言說不虛也。「如聞聲取證,對治如 是說」者,問前經中如來自言,我是真語者等
四種實語,復言所得法所說法無實無妄語, 此之二經何故相違?故即以下半偈答「如聞 聲取證,對治如是說」也。答意恐畏眾生尋聲
取證,謂真如法即同聲教是其名相,作如此 意對治此取著,故教言莫如所聞聲取證法 也。「對治如是說」者,對治如聲取證故,或是 不實或說不虛也。
[0841c02] 「此義云何」等,一段長行論,釋有二意:從初至 「依字句說故」,釋上半偈,解經中「所得法」以下
經文也。「諸佛所說法乃至不能得彼證法」,釋 偈中初句也。「何以故至是故無妄語」,釋偈第 二句也。「若爾何故說如來所得法所說法」者,
作難:若如所聞聲取於證智是不實者,則證 法一句不可說,何故如來自云我所得法所 說法也?即釋云「以依字句說故」,明證法無名
相不可得說,然非不依於言教玄談前理也。 「何故如來前說是真語者,復言所說法無實 無虛妄語」者,此是長行論中第二意難,執如
來經中相違之言設難。舉下半偈來,釋解問 答意,不異偈中也。
[0841c15] 「須菩提!譬如有人入闇則無所見」等,有二段 經文,此是大段中第八分,明一切眾生有真 如佛性。此段中明一切眾生有真如性,即因
以為名也。以何次第起?因上第六段中一切 聖人皆以真如無為法得名,生第八疑,乃至 第七段中廣釋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得名,
疑者云:應言一切眾生皆以真如無為法得 名,何故但言一切聖人以無為法得名也?所 以應然者,如上第三段經常心中言,若菩薩
有眾生想即非菩薩,明者菩薩於一切眾生 不起我心者,不名解真如菩薩;要解一切眾 生平等有真如佛性我者,乃名菩薩。然此菩
薩證初地時,解一切眾生如我身,以一切眾 生真如佛性、我身所有真如佛性平等無二, 無差別故,取眾生如我身。又處處經中道「一
切眾生皆有佛性」,若一切眾生與聖人真如 理同者,何故一切眾生有取著心者不以真 如清淨得名,獨諸佛菩薩無取著心者以真
如清淨得名也?故知聖人以真如法得名者 可有佛性,一切眾生不以真如得名則無佛 性。若眾生本無佛性,聖人修行因緣後時始 得,無佛性則是本無今有便是無常。
又復若真如佛性一切眾生平等有之,何故 有人得見、有人不見也?有如此疑故,引入闇 等喻來答。答意云:真如佛性雖復一切眾生
有之平等,明諸佛菩薩修行斷惑故能見性, 一切眾生未能修行斷惑故所以不見也。然 見性斷惑者,以真如清淨得名;若不見性未
斷惑者,以不真如清淨得名也。明凡聖二人 雖復有之平等,以見不見差故,不應以一切 眾生等共有之,設使皆以真如清淨得名。為
除此疑,故次明也。「如人入闇則無所見」,此一 段 經有二種喻,喻愚智二人,明有修行斷惑 者能見佛性,以無為法得名;不修行未斷惑
者則不能見性,以不能見性故不以無為法 得名也。「譬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者,作喻也。「若 菩薩心住於事,亦復如是」等者,合喻也。喻凡
夫二乘諸小菩薩有四住習氣無明之闇,行 取相之行,不能見真如佛性也。二乘人既證 真無漏解,所以亦名取相者。然二乘人雖不
取有為法相,而取無為涅槃相也。「如人有目 見諸色」等者,作喻也。「若菩薩不住於事,亦復 如是」等,合喻也。譬初地以上斷四住習氣,
稍遣無明,行不取相,明智得真無漏,能見佛 性等常無常理也。
[0842b01] 「論曰:復有疑」等,此中論 主將欲偈釋於此經,略書疑者之意,生起下 偈也。「若聖人以無為法得名」者,提前第六段
中生疑處經也。「彼真如一切時一切處有」者, 執第三段經為難也。並舉此兩經,然後下設 二難。「云何不住心得佛菩提則非不住」者,
若三世眾生等有真如佛性者,一切眾生應 皆以無為法得名,云何唯諸佛菩薩有不住 心者得佛菩提?有不住心者得佛菩提,以無
為法得名;而一切眾生有住者心無不住心 者,不得佛菩提,不以無為法得名也。 「若一切時一切處有真如,何故有人能得有
不得」者,此重牒經故,設第二得見不見難,依 下論可知也。為斷此二疑難故,略引入闇喻 經申斷疑意,下作偈釋也。
[0842b15] 凡此二偈,釋斯一 段經。初一偈作問答意釋疑。上既有疑問於 前,故偈答言「時及處實有」。「時」者,謂三世時。
佛性之體乃無三世,眾生有三世,故逐眾生 云三世也。「處」者,三世中一切眾生處,此表異 木石無情物也。「實有」者,此三世眾生實有此
佛性,如疑者意不異也。而不得真如者,明疑 難云若時處眾生實有真佛性者,何故不得 也。故第三句云「無智以住法」。「無智」者,明二乘
凡夫未得初地無漏智也。何故無智?以心住 法故。「住法」者,明地前凡夫二障在懷,故有取 著之心也。以凡夫二乘取著行故,不能
見真如佛性也。「餘者有智得」者,明入地以上 菩薩及諸佛如來得出世勝解,能見此佛性 也。
[0842c01] 長行論云「此義云何」以下至「是故能得」,論主 此中凡作三問答,釋前一偈,依論可知也。「以 是義故,諸佛如來清淨得名,是故住心不得
佛菩提」者,並詰得名不得名之由也。第二偈 通釋經中闇明二喻并合也。
[0842c06] 「闇明愚無智」者,闇明兩字,雙舉二喻以為章 門,下次第合喻。愚者單合上闇字,即釋何故 名愚?以其無智故。此一句中下三字釋,合闇
喻竟。「明者如有智」者,「明者」還牒上句中明字 喻;合有智者故,言如有智也。「對法及對治」等, 自下半偈釋第二喻經。「對法」者,舉初入闇法,
喻所治法也。「及對治」者,舉喻中明合中智法 喻二也。「得滅法如是」者,「得」者得明智能治法, 「滅」者滅愚闇所治法,如有日光明對治能滅
於闇也。以不取相布施之解,對治心住於事 取相愚心故,言對治法及對治得滅法如是 也。
[0842c18] 「此義云何?彼闇明喻者相似法故」者,闇明愚 智法,喻義有相似,故以況也。「闇者示現無智, 日光明者示現有智」等,一一別合二喻,此釋
上半偈也。「有目者明何義」者,向雖通解闇明 二喻,猶未出喻來之意。今將以下半偈釋第 二喻經,結作能治取治之義,故提經來。問
曰「有目者明何義」也?即答「偈言對治及對治 得滅法如是」也。「如是次第」者,光明對法及後 明對治也。「又有目者」以下,次第提經解說對 治,後以經結也。
[0842c28] 「復次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法門 受持讀誦修行」者,此是第八段中第二經文。 此經所以來者,前段經明一切眾生皆有真
如佛性,引闇明二喻,譬修行者見、不修行者 則不能見。難云:修行者見,未知依何等法門 修行,以何方便、以何為因而得見真如佛性
也?有如此問,故引經答,明依此金剛般若及 諸大乘經,受持讀誦三種修行成就勝業,以 此方便萬行為因,能見佛性,故次明也。
[0843a08] 就此一段經中有二:一、明三種修行;二、明校 量功德,復拘鎖入下第九利益段中。何者三 種修行?一者受修行,謂從他邊受也;二者持
修行,內自誦持不令妄失;三讀誦修行,更 廣讀眾經亦名修行。此三種修行皆攝在聞 慧,不通思、修二慧,故經言「若善男子善女人 能於此法門受持讀誦修行」也。
[0843a15] 因前三種修行,乘復生疑:如來雖說受持讀 誦修行能見佛性,未知此依經修行人,為決 定能見、為當不見也?故答「則為如來悉知悉
見悉覺是人」也。「悉知」者,以佛智知。「悉見」者,以 佛眼見。「悉覺」者,以一切種智了了覺也。明如 來自云,我是一切智人了了知見,依此法門
三種修行得見佛性,決定無疑也。因此復生 疑:上雖明三種修行者能見佛性,未知見此 性時得幾許功德?為多為少?有如此疑問故,
答言「皆成就無量無邊功德聚」,明修行見性 成道證無為法身時,果頭所得功德不可限 量,非算數所知。何得疑云得幾許功德?為多 為少也?此是因中說果也。
[0843a28]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 身布施 至 為人廣說」,舉此捨身喻來挍量持 經功德。上第七段中以廣明挍量功德,所以
此中復明挍量功德者,上疑云:受持讀誦修 行此經能見佛性,未知見佛性時所得功德 為多為少?前以法說,明得無量無邊功德聚。
雖有此答,猶未顯多福之義,故復引世間少 分譬喻挍量以答此義,明依經修行見性功 德,非算數法、不可限量;捨身福德是有為取
相,數量法故,雖多不如。此明多分無量,非少 分經。
[0843b10] 前挍量分中,以明捨身譬喻有何勝,故此中 復明凡有二種勝:一、以所捨身;二、時劫長遠, 有此二勝故重明也。「若復有人聞此法門信
心不謗」等,明直爾聞經信心不謗,尚勝捨身 福德無量阿僧祇,何況有能書寫讀誦如說 修行為他演說者,其福轉多無量阿僧祇也。
此一段經,凡以三偈論釋。初一偈與前後二 段經論中五偈為本,上一句生此一段中第 二偈,第二句生中此一段,第三句義生下利
益分經,正與下利益分論中三偈為本,第四 句通結上三句二本以為修行也。「於何法修 行」者,問依何法門修行能見佛性也,覆問修
行見性得何等福德也。「復成就何 業 」者,又問 為直以受持此經故能見佛性,復成就何等 勝行能斷惑見性也。「如是說修行」者,上問云
何修行能見佛性名為修行?故云如是說修 行也。
[0843b27] 此初一偈總生兩段經,與五偈為本也。「於何 法修行」者,提偈中初句問來也。「示現 彼 行」者,
答上問,明示現依此經教受持讀誦三種修 行,生下第二偈也。此第二偈,答前偈上句於 何法修行,正釋經中三種修行受持讀誦等
經文也。「名字三種法」者,猶是經中三種修行。 故第二句指出其事,謂受持讀聞廣說即是 名字中三種聞慧也。上雖云三種聞慧體,未
知修之方法竟復云何?故下半偈云「修從他 及內,得聞是修智」。「修從他」者,從他諸佛菩薩 善知識邊聞法,即受修行也。「及內」者,既受他,
受得內自誦持不令妄失,即是持修行也。依 西國,誦法有三種:一大聲、二小聲、三默誦 也。「得聞」者,明聞不但受誦名為聞慧,但能轉
讀眾經亦名聞慧,此是讀誦修行也。「是修智」 者,以此三種聞慧智通,結為三種修行聞慧 智也。「此說何義至受持讀誦故」,釋上半偈,以
也結也。「彼修行云何得以下至為得修行故」, 作問生起,以下半偈來答,然後次第解釋也。 向說名字及以修行等,牒前生後偈也。第三
偈答初偈第二句得何等福德,釋經中挍量 經文。
[0843c19] 「此為自淳熟」者,此牒前三種修行,明三 種聞慧,成 己 自行之德也。「餘者化眾生」者,明
廣為他說,成利他之行也。前已明,此何故復 重舉來也?將欲以喻挍量故,舉前自行外化 持經見性之時得幾許福也。今明見性會無
為法身時,得無量無邊功德不可限量。雖不 可限量,且引三時捨恒沙身,比持經功德,猶 不及少分,故重來也。「以事及事大」者,事謂所
捨身事也,時謂劫數多也,明於多時中捨無 量身,故云以事及時大也。「福中勝福德」者,明 捨身、持經二種福德也。此二種福中,持經之
福勝、捨身之福劣,故云福中勝福德也。「此義 云何至廣說法故」,上半偈也。「得何等福德」以 下,說未問挍量義,以下半偈答,次第解釋,然
後以經結之,依論可知也。
金剛仙論卷第六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5 冊 No. 1512 金剛仙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