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ang Xian Lun 金剛仙論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剛仙論卷第二[0804b22] 「世尊!云何菩薩於大乘中發阿耨菩提心乃至 則不名菩薩」,此第三段經,名為住分,亦名我 心。所以名為住者,欲明菩薩既道登初地,現
見真如法無我理,永斷四住習氣及無明麁 品,出二十五有分段生死、離五怖畏。爾時過 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在佛家,種性尊貴無可
譏嫌,具足廣等四種深心,畢竟利益一切眾 生,則能決定安住菩薩初地。所言住者,以不 住道解為住。云何不住?謂觀有為虛偽、斷生
死因盡,故不住世間。現見真如平等,得大 慈悲願力成就,故不住涅槃。以此不住為住, 故云住也。所以復名我心者,明初地菩薩既
證聖位,現見真如平等之理,由會此理,解知 我之所有真如佛性無為法身、眾生所有真如 佛性無為法身亦復如是,一體平等無二無差
別。於此理中,不自見我是菩薩修行之人有 真如法身、彼是眾生不修行者無真如法身, 解知一切眾生即是我身,然凡聖雖異而真
如平等,故云我心亦得。云何?一體悲心成 就,彼此無二,故曰我心,此以解真如自在我 為我心故。《十地經》云「於一切眾生起我心」也。
此住分經文所以來者,上第二段中既明如 來善護念地前二種菩薩,與其智力令證初 地,然上既明地前相似無漏能入之行,未出
證地之行,是故第三次正辨入初地已上真 如無漏行也。問:菩薩爾時以何等心、觀何境 界、修何等行、證何等法而得住於初地大
乘法中?住初地時有何相貌也?明菩薩爾 時僧祇行滿,具足四種深心、六度行成,現見真 如證無生法忍,過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在佛
家。有如是心行相貌則得住於初地,名為大 力菩薩。是故次明第三住分也。
[0804c25] 此一段經中須菩提有總別二問。云何菩薩 於大乘中發阿耨三菩提心者,此問中總句。 然汎明大乘有二種:一者因中大乘,謂十地
六波羅蜜,明十地菩薩乘六波羅蜜趣於極 果,故曰因大乘也。二者果頭大乘,謂無為法 身佛果是也。今言於大乘中者,是因大乘,亦
得義通因果也。大乘之義乃有無量,且略辨 四種:一者體大,明大乘之體苞含萬德出生 五乘因果,故名體大也。二者大人所乘,明菩
薩大士乘此地行趣於佛果也。三者大人所 證,明唯諸佛如來窮會此法也。四者能成大 義,明諸佛既證常果復能化益眾生有大恩
義。故曰能成大義也。具此四義,故名大乘也。
[0805a09]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菩提亦有二 種:一者因菩提,謂十地萬行也。二者果菩提, 無為法身是也。通此因果二種,以為無上菩
提也。今所言菩提心者,即是初地僧祇行滿, 現見真如所證無生法忍,以此為菩提心也; 隨分證用無為法身,即是果菩提也。發者,
亦言生成、證得也。阿之言無,耨多羅言上, 名為無上,亦云最勝、最上。三之言正,藐言遍 知。正者真如智,即一切智也。遍智者有中一
切種智也。又言三者亦是正也,菩提言道。此 是如來果頭無上最勝正遍知,離斷常二邊、 知中道正理,初地菩薩證會此道,故言發阿
耨三菩提心也。亦有解言:三藐者正也,明聲 聞道不正、佛菩薩道正,此明不同聲聞。後三 言遍也,明緣覺之人觀境起行不能周遍,諸佛
菩薩能遍觀萬境廣修萬行,此明不同緣覺 也。
[0805a25] 「云何住」等。此三問中別句:一、云何住者, 即起此住分經也。二、云何修行,三、云何降伏 其心者,此二問即起下第四如實修行分也。
如來所以讚言「善哉善哉須菩提」者,上第二 段中,須菩提雖嘆如來希有善護念付囑地 前根熟未熟二種菩薩,復發初地以上總別四
種問,然大眾意謂須菩提乃是聲聞之人,向 前所嘆如來善護念付屬二種菩薩,及聞初 地已上行,此乃諸佛菩薩境界,非其所知。懼
其此言未必契當於理、稱可聖心。有此疑念, 今將明須菩提得如來冥加力故,說當於理, 所嘆所問合其聖心,真實不虛非為謬說,
是故如來讚以善哉,佛去時眾疑心也。
[0805b09] 「佛告須菩提:菩薩生如是心」以下一段經文, 答初問云何住也。就此答初問中,明菩薩具 足四種深心故住於初地。大乘法中生如是
心者,初地菩薩緣三種眾生決定證得四種 深心也。所有一切眾生所攝者等,論云廣心。 所以名廣心者,明初地菩薩現見佛性平等
之理,得一體慈悲,故能化度虛空法界一切 眾生,情無限局,故曰廣心也。然此心所化眾 生,有總別二周經文。
[0805b18] 「所有一切眾生」者,謂先總明虛空法界一切 眾生也。「眾生所攝」者,明此所化者唯化有心 眾生,不化攝無情之物也。此下別明廣心所
攝眾生有三種差別。化生等四生,名生依止 差別也。有色無色等六,名麁細差別也。所有 眾生界眾生所攝者,二乘意生身差別,亦名
憍慢差別也。此第三別明二乘人既道出三 界,前二生不攝,所以別明也。然二乘人有二 種:一者發菩提心聲聞,如《法華》中舍利弗等
受記作佛者是;二者寂滅聲聞,斷三界惑盡, 出分段生死,生究竟想、起憍慢心、入寂滅 定,逕千萬億劫於此定中,而不免變易生
死微細行苦。後時定力既盡從禪定出,更無 所依故,還覓善知識,發菩提心求無上道故。 菩薩於此憍慢眾生亦興悲救度,故須明也。
亦得云十一種眾生,生依止中有四、麁細中 有六、意生身有一,合有十一也。
[0805c06]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者,論云第一心 也。前雖云廣度濕生等一切眾生,未知化此 眾生與何等樂?是以第二次明唯以常住佛
果無餘涅槃第一之樂與此眾生,不以二乘 中道所證灰身涅槃而以與之,況人天樂,故 曰第一心也。此言「無餘」者,有二種:一、二障永盡;
二、萬德圓滿。備此二義,故曰無餘,非謂以小 乘身智亡處為無餘也。「涅槃」者,此幡云寂滅 也。
[0805c14] 「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 度」者,論云常心也。常有二種:一、就佛性法身 凝然常住彼此平等以明常。然佛性法身雖
復平等,若就行者而言,一法身上有三種名: 或覆法身全不淨者,名為眾生;修行斷惑半 淨半不淨,名為菩薩;十地行滿斷惑障盡具
足清淨者,名之為佛。若據真如等有法身,彼 此無二,故曰一體常心也。二、就得慈悲一體 常心,眾生如自己身,常現在前心不捨離,故
名常心。具此二義,故名常心也。依此,論釋一 體悲義道「初地菩薩得一子地」者,猶非盡理 之言。何以得知?如有女人,唯有一子,愛之甚
重,常言:「寧愍我身不愍我子。」王即使人以大 火炎此女人。此女人患熱,推子遮火,護惜 己身故。知言一子地者,非盡理之言,故引
事來證此一體悲義也。然此眾生所以護惜己 身者,以無量世來計著虛妄我見習久故爾。 如經中說,有人造五逆罪,逕五大劫在阿鼻
地獄。償罪將畢,有人謂曰:「汝明日得出地獄。 然雖復得出,而汝此身於即斷滅。」罪人聞之, 即答云:「我寧更爾許劫在地獄中,不用出已
斷滅。」以此眾生從無始世來,貪著妄我故護 惜己身,非實有我也。此菩薩亦復如是,從一 大阿僧祇來習此慈悲,證初地時於一切眾
生得一體心成,冥然一體,不見二相二差 別,故曰一體。以此為常心也。此常心者,亦得 二心:一、真如自在我;二、一體悲心分也。
[0806a11] 「如是 滅度無量無邊眾生」者,牒前菩薩所化眾生 令入涅槃者來也。
[0806a13]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明菩 薩雖度向無量眾生令入涅槃,而於真如平 等理中不見我是菩薩有真如佛性,亦不見
彼是眾生異於我身無真如佛性而可度者, 以真如平等理中泯然一觀彼此無二,故曰 實無眾生得滅度也。又此菩薩得一體悲成
故,取一切眾生如自己身,冥然一體,不見彼 此之異,故曰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0806a21] 「何以故?若菩薩有眾生相即非菩薩」者,此釋 前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云何釋?明菩薩既廣 化法界眾生令入涅槃,而復言實無眾生得滅
度者。何以故如此二言相違也?今將明菩薩 由證此真如平等及一體悲成,絕分別之心, 不見彼是眾生、我為菩薩而起心度之令得
解脫,故言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非於妄想世 諦緣用明道中亦無眾生可度者,故此二言 不相違也。
[0806a29] 「若菩薩有眾生想即非菩薩」者,明 若菩薩起心分別,謂離真如佛性平等利外, 別有定實眾生異於己身而可度者,故有眾
生等想,此未是初地解真如平等真我菩薩, 故曰即非菩薩。此舉有眾生相、不生不分別 相者非菩薩故,明得我心無眾生相者,此以
是非相形答也。何以故知?如《首楞嚴經》中堅 意菩薩白佛:「菩薩住何地中得首楞嚴三昧?」 佛告堅意菩薩:「非初地中得,乃至非九地中
得。」若爾竟何地得也?故答於第十地中得。又 云「若不得首楞嚴三昧者,則不名菩薩」。若爾, 九地已下豈可一向非菩薩也?即答亦得如分
力得此三昧。然此言即非菩薩者,明九地已 還雖是菩薩,而不得名為第十地中具足得首 楞嚴三昧菩薩,然非不分得此三昧也。《寶髣
論》中有人問龍樹菩薩:「菩薩從何地來得首 楞嚴三昧?」答:「初地中得,乃至第十地中得。」又 云「菩薩不得此三昧者,則不名為菩薩。」以是
文驗,足知九地已前亦名得此三昧,但遂 勝處彰名,故云不得首楞嚴三昧者不名菩 薩也。如《涅槃經》云「十地菩薩眼見佛性,九地
已還名為聞見。」然九地已下亦分有眼見,但 以下形上,云九地為聞見,非是全不眼見。何 以得知?又即云「唯佛一人眼見佛性,十地已
下皆名聞見」。以此驗知,亦得言初地以上眼 見佛性,地前凡夫名為聞見。此皆就人有上 下迭相形奪優劣中語,非稱實之談。故今道
則非菩薩者,則非初地解真如平等菩薩也。
[0806b28] 「何以故非乃至不名菩薩」,此論釋云不顛倒 心。何故明此?眾生有人生疑:菩薩住初地 時,云何於一切眾生得我心者?此以何義故
名為我心?如外道凡夫以顛倒見故,於眾 生五陰無我法中橫計神我,未知此菩薩 我心者何異外道凡夫橫計神我,故言何以 故也。為除此疑故,佛將欲答菩薩起於我心
者非是橫神我,故言何以故也。為除此疑 故,佛將欲答菩薩起於我心者非是橫計顛 倒之我,故言非也。汎明我有二種:一者一切
眾生真如佛性一體平等自在之我;二者於 眾生五陰中橫計即離等神我顛倒心也。然 菩薩得真如平等自在我解故便住初地,故
此非橫計顛倒我也。應直作此答,何故乃云 有眾生相等不名菩薩答也?將以未得二種 無我平等解者,有眾生等相,非菩薩故。明知
得二種無我平等解者,無眾生相,是名菩薩。 以未得者非故,形得者為是,此轉答也。若菩 薩有眾生相至壽者相等者,此明若菩薩猶
有我人等相,則不名住初地已上解真如平等 得無我菩薩,故云則不名菩薩也。
[0806c20] 論曰「云何菩薩大乘中住」等,此是論主將釋 前經,故設此論生起也。大乘中住者,取經 中問答所明之義為此一段經名也。「問」者,
須菩提問。「答」者,如來答也。「示現此義」者,明 此經辨具足四種深心永大乘中住義也。此 一段經雖科為四句,論以一偈釋盡。初廣
心者,別釋卵生等三種眾生,明菩薩發心 教化卵生等色無色等盡眾生界,情無限局, 故名廣心也。「大」者,與廣義一名異,但為
成偈故所以並置也。「第一」者,釋經中「我皆令 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明菩薩乃以常住涅 槃至極之樂度於眾生,不以聲聞緣覺中道
所證而滅度之,況人天等樂,故名第一心也。 「常」者,釋前經中「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常有二 種:一明初地菩薩會真如佛性常住之理,然
此常理妙有湛然古今一定,無有凡聖彼此 之異。於此真如一體平等理中,何得見有眾 生異於己身而得滅度者?故言常心。二明菩
薩得一體慈悲平等之解,我所修善根即是 眾生善根,教化眾生如我自身,恒無休息,故 名常心也。「其心不顛倒」者,釋經中「若菩薩起
眾生相等則不名菩薩」者,明道言我心者非 妄計神我顛倒心也。「利益深心住」者,此是疾 轉,義通前四種心,下皆云利益深心住。此言
深心者,緣真如深理起此四心,故曰深。又復 深起悲心亦名深也。今言住者,具上四心故, 初地大乘法中決定住也。「此乘功德滿」者,明
初地菩薩具前四心故,初地僧祇大乘功德分 中滿足,非究竟滿也。
[0807a20] 「此偈說何等義」者,論主作偈釋義訖竟,復以 長行論來釋,故先假設問其一偈所釋之 意說何等義也。既有此問,即答云「若菩薩有
四種深利益心」。「此是菩薩大乘住處」訖 末 ,明 此下答意有二:初、辨以有四種深心故,此菩 薩能住初地大乘中。二、從「何等為四種心」以
下至末,廣別提四心,各舉經結之也。「若菩薩 有四種心」者,牒偈中上二句四種心也。「深利 益菩提心乃至大乘住處住」者,釋偈中第三
句也。「何以故?此深心功德滿足」者,舉偈中第 四句,以功德滿足故,釋成前第三句云何此 四種心得住於初地大乘中也,明具四種功
德滿足故得住初地大乘中也。「是故四種深 利益攝取心生」等者,結總釋四心也。是故者, 是四種深心滿足故,便近攝取初地、遠生佛
果也。「何等為四種心」者,將欲以一句經結一 種心,故問出四種心也。「一廣」等,數出四心也。 「云何廣心利益?如經」等,自下別提偈中四種
心各為問,各以一段經結之,更不委釋,即指 經為解,依論可知也。但第三常心其義猶隱, 故論主偏作問云「此義云何」。雖此一段明
於常心,猶未可解,不知此常心之義云何也。 「菩薩取一切眾生猶如我身」者,答於常心義, 明菩薩得一體心成,是故取一切眾生如我
身,不見眾生異於我也。「以此義故」者,以此菩 薩取眾生猶如我身義故也。令眾生得涅槃 滅度之者,即是我身涅槃故,異菩薩身外無
別眾生得滅度也。「若菩薩於眾生起眾生相, 不生我想」等,猶是經中舉非形是也。
[0807b20] 論曰「自此以下說菩薩如大乘中住修行」者, 此是論主牒前住分生後脩行分也。「如大乘 中住」者,牒第三住分也。「修行」者,處分,生後大
段第四如實修行也。此正應直處分,如實修 行分,何故通牒住分來者?明菩薩雖得四種 深心住於初地,猶行未究竟,故須臾進修二地
以上諸行,故通牒前第三分生起第四分也。
[0807b27] 「復次須菩提!不住於事行於布施」等一段經, 名為第四如實修行分也。云何名為如實修 行?明二地已上修道菩薩,既會真如平等、現
見佛性、得一體慈悲故,能以無分別不取相 心,而不為三事亦不見三事相,行八萬四千 諸波羅蜜,故名如實修行也。此經所以來
者,前第三段中已明菩薩現見真如具足四 種深利益心,則能永斷四住、出分段生死、離 五怖畏,生在佛家,住於初地大乘法中。然雖
一大僧祇行滿證初地無生見道之解,並觀三 種二諦平等照萬有,猶地行未圓、一切種智 未滿,觀境未周、斷惑未盡、大光明未具足,
必須重修萬行,增習見道備精眾德,更逕二 大阿僧祇行滿或盡,方能進趣證於佛果。 是故菩薩若能始從二地終于遠行,以不取
心行諸波羅蜜,遣功用相盡,乃得證於八地 已上無功用位,備修十地,得一切種智,是 故第四次辨如實修行分也。就此經中,始未
具明三道。何者是?前之住分,局在初地,即是 見道;此如實修行分,二地已上至于七地,即 是修道;下斷疑分中言違於不住道者,即是 八地至十地,無功用道也。
[0807c20] 「不住於事行於布施」者,論云「不著自身事」者, 自五陰事也。以菩薩離不活畏,故不著自身。 所以教不著自身者,若著於身,則有二種過:
一、畏身不活,一向不施;二、說使布施著相心 求,不成彼岸義也。
[0807c24] 「無所住」者,論云「不著」。「報 恩報恩」者,謂供養、恭敬。供養有三:一、奉施: 二、恭敬:三、尊重。恭敬亦有三也:一、給侍;二、
迎送;三、禮拜也。菩薩得一體心成,故常作 心念:「我應供養一切眾生,云何乃求他人供 養?」是故不著報恩也。「不住色」等者,論云「不著
果報」,此明菩薩為求無上菩提行於布施,不 為三界人天中色聲等五欲果報,故云不著 果報也。此三句答於問中云何修行也。以能
如是不住三事行於布施,方得名為如實修 行也。
[0808a06] 有人乘此生疑:凡人所以行布施者,為自身、 報恩、果報。若菩薩不為自身、報恩、果報者,云 何而得行於布施?復布施之行云何得成?有
如此疑故,佛答須菩提「應如是布施」,此明雖 不為三事,以此菩薩為求佛果,復得一體慈 悲愍一切眾生故,所以能施。此是無相布施,
故彼岸義成,故言應如是布施。「應如是布施」 者,應如上不為三事行無相布施也。
[0808a14] 雖言不著三事行無相布施,未知菩薩觀何 境界調伏其心,能如是不著三事行於布施? 故下云「不住於相想」。此經答上問中云何降
伏其心,釋成前云何修行中不著三事,明所 以能於自身、報恩、果報不著而修布施等行 者。明此菩薩由證真如平等得勝三昧,柔伏
其心,便不見我是施者、彼是受者。既會平等, 不見彼此施主福田二相差別之異,不見財物 但是我許非餘人物,而用施前眾生。又亦於
平等理中,不見有菩提果報可求。明菩薩於 真如理中得勝三昧,於此事中降伏其心,得 柔軟自在故,能不著三事而行布施。此三種
事有二種:一、外;二、內。一不住相者,謂受者、財 物二種外相也。不住想者,謂施者內心想 也。若能如是不取內外法相,以無分別,能降
伏心而行布施,故成上不著自身等三事布 施行也。云何而言若不住自身等相何得布 施?不施之行云何得成也?明真如平等理中
不見三事而行布施者,乃真成無相檀,非謂 性空中不見也。
[0808b05] 因何不著果報?更生一疑:若不著果報行布 施者,無上菩提亦是果報,云何為佛菩提行 於布施而不名著果報也?此中未答,指下第
五段,彼處明法身菩提是無為相。設使為此 菩提行布施者,不名取相,故遙以此為答 也。「何以故?若不住相布施,其福德聚不可思
量」者,此乃為釋。前疑者云:若不見施者、受者、 財物三種相者,未知此為有心故言不見,為 無心故而云不見也?若無心者,此何異欝單
越人,彼處人無我所心,他來取物者劫無心 悋惜。以無施心故,雖捨布施無福。此亦如是, 若無心分別,不成彼岸行也。若不見三事行
布施者,此施為有福德?為無福德也?故答不 住相布施,其福德聚多,不可思量。明此布施 得平等真如一體心成故,但於此三事中不
生取著,名為不住,非無真如平等知慧解心 而行布施,此明有心,非是無心也。若取相布 施,是有漏因,但感三界有為果報,其福有盡
故少。不見三事行布施者,不取相是無漏之 因,乃遠招佛果、不感三有果報,故無相福德 轉多不可思量。此明無相心布施得佛果無
量功德聚,故非無心無福也。故以此一。「何以 故」等,雙釋二疑也。然此雖法說云福德不可 思量,義猶未顯,故復別虛空譬喻證成福德
多也。然既行不取相因,必得無為法身大功 德聚;此云功德,非凡夫二乘下情圖度,故云 不可思量。此因中說果,亦得道十地因行亦
不可思量。所以須說十方虛空者,恐人謂東 方世界虛空不可思量,餘方世界虛空是可 思量。復為彰施福多故,亦得云一一法門中
功德不可思量,如十方虛空也。然如來雖如 是廣釋菩薩不住相布施之義,其福德聚如十 方虛空不可思量,而大眾疑心猶故不盡,復
云:未知此之布施波羅蜜行,為畢竟成得大菩 提無量功德?為不成就也?為除此疑,是故佛 答「但應如是行於布施」。此明應如我上來所
教,不住三事、不見三事,調伏其心行於布 施,必得無為法身大功德聚,但信我語勿復 生疑。
[0808c15] 又復一解:疑云,若不取相行布施者,然亦不 應為佛菩提行於布施;若為佛菩提行於布 施者,雖捨世間有為法中著,還於出世間法
中取著,云何而言不住相布施得福多如虛 空也?故佛答「但應如是行於布施」,明雖為佛 菩提而行布施,然佛答菩提無為、法身非有
為相故,為無為佛菩提行於布施,非取相也。 然下長行,論中更不別釋此疑,即指第五段 中如來非有為相答也。
[0808c24] 此一段經,凡以三行偈釋:初一偈真釋何 故此經六度之中獨明檀度之疑;第二偈 釋經中不住於事等三種修行;第三偈釋經
中不住於相想等盡經也。初偈云釋疑。何者 是疑?疑云:如來前七部般若中及以餘經,皆 具說六波羅蜜以攝萬行,此中何故單明
檀波羅蜜,不說餘五也?若有此疑,還應有問, 以此經多不作問答故,論主隨順經意亦不 作問答,故宜答言「檀義攝於六」。既有此答,即
知有問,故不作問也。此偈言「檀義攝於六」者, 此明如來說法有二種:一者總相法門、二者 別相法門。此即是總相法門也。明以一檀之
義攝取餘五,以此五中皆有檀義,故得相攝。 是故此經單說一檀之名以通收於六,故不 明餘五也。雖言檀義攝六,未知此六云何皆
有檀義,故下句行出云「資生無畏法」。「資生」 者,謂以珍寶飲食衣服財帛等資生之具惠 施於人,故名為檀也。「無畏」者,攝戒、忍二波羅
蜜亦名為檀。由持戒故,不報外惡;以有羼提 波羅蜜故,能忍加毀。即以此二能施前人無 畏,故名為無畏檀也。「法」者,攝精進等後三波
羅蜜有於檀義。以此後三波羅蜜故,便能以 勝法施人,故說此三說在法施檀,義釋在 長行論中也。
[0809a19] 又復一解:云何菩薩布施攝尸波羅蜜?菩薩 布施時,受時不如法,修行菩薩爾時其心清 淨不生慊恨,是故布施攝尸波羅蜜。云何菩
薩布施攝忍辱波羅蜜?菩薩布施時,受者瞋 恚打罵,菩薩爾時忍不生瞋,是故布施攝 羼提波羅蜜。云何菩薩布施攝精進波羅蜜?
菩薩布施時,受者瞋恚慊物少惡,毀罵菩薩, 菩薩轉轉精進勤行布施不休不息,是故布 施攝毘梨耶波羅蜜。云何菩薩布施攝禪波
羅蜜?菩薩布施時,不求人天二乘果報,但求 無上菩提,故布施攝禪波蜜。云何菩薩布 施攝般若波羅蜜?菩薩布施時,不見施者、受
者、財物,是故布施攝般若波羅蜜也。此中「一 二三」者,前句明其六檀之體,此句還出上六 檀之數。一若資生檀也,二者或忍二度無
畏檀也,三者攝法中精進等後三檀也。此中 非但唯檀波羅蜜攝於餘六,下五度皆迭互 有攝六之義也。「名為修行住」者結句,明以此
一檀攝六波羅蜜,故得名為二地已上修道 菩薩如實行住也。何故唯一檀波羅蜜名說 六波羅蜜,乃至相義亦現此中?有一問答,釋
偈中初句,以一檀波羅蜜攝六之義也。「一切 波羅蜜檀相義」者,自下論主將欲解第二句, 六波羅蜜皆有檀義,故還牒前句也。「謂資生、
無畏、法等應知」者,正出第二句,明資生、無畏、 法攝,以六波羅蜜皆有檀義勸人知也。「此義 云何」以下,一一別釋句三攝六皆有檀義也。
「於已作未作惡不生怖畏」者,此解戒、忍二度 作無畏檀義。已作者,前人已曾誹謗菩薩言: 「汝是破戒毀禁行惡之人,非持戒人。」故云已
作惡。未作惡者,前人雖起惡心欲誹謗菩薩, 猶未誹謗,故言未作惡。又云已作惡者,眾生 已曾加毀打罵菩薩,名為已作惡。未作惡者,
眾生始起心,猶未打罵,故未作惡也。「不生 怖畏」者,明菩薩於此二種已作、未作惡人若 加報者,則令前人恐懼。以菩薩持戒、忍辱故
不報其惡,便施前人無畏。此解戒、忍二波羅 蜜有檀義,故言不生怖畏也。「法檀波羅蜜不 疲惓」者,明菩薩以有精進波羅蜜故日夜精
勤求五明論智,為一切眾生說法教化無有 休息也。「善知心」者,禪波羅蜜此云思惟,以 得禪波羅蜜故獲他心智,眾生三乘根性利
鈍不同、欲樂厚薄有貪心離貪心等,稱機說 法;或應與念而得度者,如禪默眾生等是;或 有乃是斷命而得度者,如佛昔作仙預國王
殺五百婆羅門等;或有應說顛倒法門者,為 說顛倒法門,如持戒之人應因破戒而得度 者,教破戒等是也。以因禪定故善識根機。故
名禪波羅蜜為善知心也。「如實說法故」者,以 般若波羅蜜故,善解二諦法藥,稱於法相如 實為眾生說法也。此三解精進般若等有法
施檀義也。「此即是菩薩摩訶薩修行住」者,近 結別釋三檀攝六,以為二地已上如實修行 住也。如向說三種檀攝六至是名修行住者,
此句遠結總別釋一波羅蜜攝六之義,皆為 修道菩薩修行住義也。
[0809c17] 「云何菩薩不住於事行於布施」等者,此論主 將欲作第二偈正釋經中不住三事,故舉此 經文來問,故云云何也。第二偈釋經中不住
於事等三種修行經文。「自身及報恩,果報斯不 著」,應云自身不著、報恩不著、果報不著,但 以偈狹,先具列三事,後云不著也。「自身」者,釋
經中不住於事行於布施,明菩薩證初地解 時已離五怖畏,無有不活之畏,故能不著自 身而行布施也。「報恩」者,釋經中無所住行於
布施,明菩薩行布施於不為供養恭敬衣服 飲食種種恩惠之報也。「果報」者,釋經中不住 色布施等。世人布施為求未來人天中五欲
果報,今明菩薩布施不為人天中色聲等報, 乃為遠求佛果故。此三句下皆云不著,故曰 「斯」也。下半偈二句,還釋上二句。 「護 存 己 不施」
者,釋初句中自身。若存著己身,畏身不活悋 財不施。遮此著心,故言護存 己 不施也。「防求 於異事」者,釋上報恩、果報。又雖布施,若為世
間報恩、果報,即是求於世間有為異事,不求 出世無為佛菩提。為遮此事,故云防求異事 也。
[0810a09] 「不住於事」者,論中提經也。「謂不著自身」者,直 以偈論屬經也。「無所住,謂不著報恩乃至如
經無所住」者,此亦經論相屬,并釋出報恩事, 復以經結之也。「不住色等,謂不著果報」者,亦 是經論相屬。「何故如是不住行布施」者,問上
二句中不住三事所由,提下半偈為答,然後 就偈中次第釋不住三事之所以也。
[0810a16] 第三偈「調伏彼事中」者,釋經中應如是布施 不住於相想也。菩薩既證真如之解得理中 定,能除惑障得喜樂意,心得柔軟自在猶
如良馬,亦如真金無取三事相剛鑛,故云調 伏也。「彼事中」者,雖云調伏,未知於何處調伏? 明菩薩得佛性真如平等,解一切眾生即是我
身故,不見我是能施、前人是受施者,又復不 見財物唯是我許非前人物,以我財物施與前 人。於此施、受、財物三法中調伏故,言彼事中
也。上雖云三事中調伏,未知云何調伏?故 次第二句「遠離取相心」也。於三事之中不生 取著,故言遠離也。此上半偈,唯釋不住於相
想經。第三句通釋上下生疑也。「及斷種種疑」 者,此種種疑,即上經中三種疑。又亦通生下 第五第六疑中斷疑經文,故云及斷種種疑
也。「亦防生成心」者,次前句釋上下其義已竟, 所以復作此一句者,但為偈故還重指出上 疑。若不取三事相,云何布施?若不見三事而
行布施者,為有心?為無心?若無心者,為有福 德?為無福德?若有福德,為多為少?波羅蜜 行,為成不成?此是生疑也。遮此疑心令使不
起,故云亦防生心也。「成」者,即答布施行成,有 多福德。釋云前疑斯一句中合有疑答也。又 解上生疑,若菩薩不住三事相,復不見三事,
為有心有福?為無心無福?彼岸功德成以不 成?遮前人如此疑心,故言亦防生成心也。
[0810b12] 「此 文說何義」者,問上不住於相想經文中為說 何等義也?故答「所謂不見施物受者及施者」, 此列經中所明事,即指上半偈為解,復舉經
來結可知也。「次說布施利益」者,將以下半偈 釋菩薩不住相布施,以下經故作此一句,生 起下疑答之意,如論可知也。
[0810b19] 「何故說修行後,次顯布施利益」者,此中論主 設難云:布施之行正是其因,所得利益乃是 其果。夫說法之來,應先說果在前,然後勸修
其因,此是聖人說法之常式,何故今者先說 因於前,後方說其果也?故答「以得降伏心故, 後說布施利益」。明若此菩薩未修行時,須先
說果以示之,勸修因行。今明此二地以上菩 薩已能現真如,降伏其心不著三事,布施等 行久已成就。既有此因,直須次第為說因所
得果也。「此義云何」等者,故釋前問答之意也。
[0810b29] 「自此以下一切修多羅示現斷生疑心」等,此 一段論生起下經。凡作二意:初、斷生疑心, 以前通生起第五段以下訖末經中疑也。「云
何生疑」以下,次第別生疑意。然疑答之意如 後,就經中生起,若以經答時,會須作疑,故不 二處具作生疑意也。「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
相成就見如來不」者,此段經第五,名如來非 有為相分。何故此名非有為相者?明法身如 來古今湛然萬德圓滿,體是無為,永絕生住滅
等有為三相,故曰如來非有為相也。次、何 次第起者,上第四段中明菩薩以不取相心 行於布施,此辨無相之因。疑云:若有無相之
因,還應得無相之果。然今現見釋迦如來, 始生、中住、終滅。果頭既有此三相,以果驗 因,明知因亦應是有相,故知無有無相之因
也。那得上言不取相行於布施,能得果頭無 為法身無量福德也?為斷此疑,故佛應答「須 菩提!莫作是念」。汝言果頭如來有生住滅有
為三相者,是方便身隨感故有,非是無為法 身。然無為法身,古今湛然萬德圓滿,體絕三 相,故非有為。汝云何以方便身有三相故,謂
即是無為法身名三相也?此中應作問答,所 以不作問答者,此經始末多不問答。然須菩 提既是法身菩薩現為聲聞,又得如來冥如
力故,善解如來意,故佛直問「須菩提!於意云 何?以相成就見如來不」,明可以生住滅等有 為三相成就,見果頭無為法身如來不也。故
須菩提解如來意,即答「不可以相成就見如 來」者,此明法佛如來無為法身,體無三相,故 不可以有為三相而見也。又有二乘凡夫,即
執丈六如來二種涅槃以為無為亦是常住 無為者,謂釋迦如來從發心已來,三大阿僧 祇劫脩十地行滿,菩提樹下證正覺時,始降
伏天魔及斷煩惱魔,身智猶存,此名有餘涅 槃;不為煩惱所為,故名無為。無餘涅槃者,身 智盡時,不為生住滅等三相所為,故曰無為。
有此二義,故名丈六為無為法身。名常住者, 明丈六如來一入涅槃,更不還來二十五有, 故名丈六為常也。
[0811a10] 自此以下訖經,廣解三佛一異之義。今此段 中唯明法佛者,就別相中論從此以下明報 應二佛。經文歷然自廣明之。此中乘生疑念:
應佛既有三相,非無為法身佛者,此丈六身 為當是佛?為非佛也?又亦疑:報佛妙色無量 相好莊嚴身既非法身,為是有為、為是無為
也?為是有漏、為是無漏?為是常耶、為無常 也?又復報佛依報淨土,為是有為法、為是無 為法?為當三界所攝、為非三界攝也?有如此
疑。下經當自一一別釋可知。「何以故」者,因 前不可以相成就見如來,乘生疑難:若法身 如來無三相者,何以故如來自說我三大阿
僧祇劫修道,最後身生於釋種白淨王家,六 年苦行,道場成佛,八十餘年處世說法,自云 我身無常却後三月當般涅槃,於雙林滅度?
故云何以故。經答言「如來所說相即非相」。云 何所說相即非相?明從王宮生至雙林滅相, 此是應身方便之相,非即此相是法身無為
相也。此應佛隨眾生感見故有,無其實狀。論 其體也,則唯一法性寂滅湛然,亦無四大色 香等相也。「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妄語」
者,此汎論世間心心意識虛妄分別。應佛所 有為三相所成者,皆是虛妄不實。亦得云凡 所有果頭報佛萬功德相別相義邊,非古今一
定虛空法身,故言凡所有相皆是妄語也。「若 見諸相非相,即非妄語」者,若見有為三相非 是無為法身相者,非是虛妄也。若爾有人疑:
如來正可無有為三相,諸佛果頭萬德相者 可是無也。答「如是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 是知有為三相非無為法身相者,此人能見
真實法身如來也。此明法身如來有真如解 脫相,而不同生住滅等有為三相也。
[0811b13] 此一段經,以一偈論釋。「分別有為體」者,明諸 小菩薩二乘之人起心意識虛妄分別,謂有 為三相所成者即是第一法身如來,更無別
無為法身。道無為法身者,雖指虛空以為 法身,而不可見,明知無有無為法身也。此 一句將欲釋疑,先舉惑者之計,故言分別有
為體也。第二句云「防彼成就得」。防者,遮前 人計,勿取三相所成者是第一法身如來 也,故言防彼成就得。此一句釋經中「於意云
何」以下至「不可以相成就得見如來」以前經 也。「三相異體故」者,此一句釋經中「何以故?如 來所說相即非相」至「是妄語」,明應佛三相及
報佛萬功德相異法身如來體,以法身如來 別相義邊離於三相及報佛佛萬相故也。「離 彼是如來」者,此句釋經中「若見諸相非相」以
下經文,明無為法身湛然常住古今一定,體 相寂滅,自性離三相等相,非斷故離也。
[0811c01] 「此義云何」者,一偈釋經之義意云何也。自下 答釋云何之意也。答「分別有為體」等三句,指 出偈中上句惑者計情也。為防彼相成就得
如來身者,提偈中第二句,遮上計情,即釋經 中「不以相成就得見如來」,故引經也。「何以故」 者,何以故遮言不可以應佛三相見法身如
來也,故釋云如來名無為法身故,明此法身 體無三相故是無為,故不可以相見也。「如經」 等者,並引經偈來證也。「彼相成就即非相成
就」者,釋於經偈也。「彼相成就」者,明應佛三相 也。「即非相成就」,此應佛三相即非無為法身 相成就也。此經偈明法身無有為相,故得為
證也。「何以故」者,復欲將舉下偈釋於下經問: 何以故應佛三相成就非是法身相成就,故 云何以故也。「三相異如來體故」者,還舉前偈
為解。上已將此偈證所以,此中復牽為解者, 以此一句通釋兩處經文,是故中重提偈來 釋下經也。此句顯有為虛妄故者,此是論主
屬當凡所有相等經之與論也。偈言「離彼是 如來」者,此偈何故別提者,上通牽證義,未別 釋經文,故更提此偈來釋。「若見諸相非相」等
以下結也。「此句明如來體非有為故」者,此 論主屬當若見諸相非相等經論也。「菩薩如 是知如來」已下,以經釋疑竟,結釋疑答之意 也。
金剛仙論卷第二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5 冊 No. 1512 金剛仙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