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 (Da Zhi Du Lun) 大智度論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智釋論 第十一 (第六)
龍樹菩薩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0101c08] 【

[0101c08] 諸法水中月虛空 犍闥婆城如夢如鏡中像

[0101c10] 【

[0101c10] 解空

[0101c10] 問曰

[0101c10] 若一諸法 何以諸法可見

[0101c12] 無所有應有 乃至

[0101c13] 復次妄見何以 一等空無所有何以 不可見者諸法第一
第二何以不見第二 第一以是故知第一實有可見 二甲無故不可

[0101c18] 答曰

[0101c18] 諸法 有分可見不可

[0101c19] 譬如幻化種種 無實可見 六情相對錯亂

[0101c21] 諸法如是 可見錯亂

[0101c22]

[0101c22] 「 佛言:『世尊無明?』

[0102a01] 「佛言:『!』

[0102a01] 「『 ?』

[0102a02] 「佛言:『!』

[0102a02] 「『內外?』

[0102a02] 「佛言:『!』

[0102a02] 「『世尊無明 從先?』

[0102a03] 「佛言:『!』

[0102a03] 「『從此後世?』

[0102a04] 「佛言:『!』

[0102a04] 「『無明?』

[0102a04] 「佛言:『!』

[0102a05] 「『一法實性無明?』

[0102a05] 「佛言:『!』

[0102a05] 「爾時 白佛:『無明內外不從先世至今今世後世真實
云何無明緣行乃至眾苦世尊譬如云何?』

[0102a10] 「佛言:『諸法凡夫 種種煩惱煩惱因緣意業業因後身因緣受苦
無有煩惱無身意業無有 受苦譬如幻師種種 云何?』

[0102a15] 「答言:『!』

[0102a15] 「『?』

[0102a16] 「答言:『!』

[0102a16] 「『內外?』

[0102a16] 「答言:『!』

[0102a16] 「『從先至今今世後世?』

[0102a17] 「答言:『!』

[0102a17] 「『 ?』

[0102a18] 「答言:『!』

[0102a18] 「『實有一法?』

[0102a18] 「答言: 『!』

[0102a19] 「佛言:『妓樂?』

[0102a19] 「答言: 『。』

[0102a20] 「:『欺誑無實 伎樂?』

[0102a21] 「白佛:『世尊 根本聞見。』

[0102a22] 「佛言:『無明 如是不外內外 先世至今今世後世無實無有
無明因緣乃至眾苦 無明 乃至眾苦。』」

[0102a27] 復次 示眾一切有為法堅固:「 欺誑小兒因緣不自在不久。」

[0102b01] 是故諸菩薩諸法」。

[0102b01] 「日光曠野 無智人初見 結使煩惱日光憶念
曠野中轉智慧 」。

[0102b06] 復次遠見 無水無智人如是聖法 無我不知諸法性空
生人聖法諸法 實相虛誑種種妄想

[0102b10] 以是 菩薩諸法」。

[0102b11] 「水中月實在 虛空實法法性 虛空天人心水中有我所
以是水中月」。

[0102b14] 復次小兒 歡喜欲取大人無智人 如是身見無實
歡喜欲取諸相相等 聖人

水中月中水,  夢中求生
有人,  !」

[0102b21] 復次譬如不見 明心憍慢結使實智 心水不見我等結使

[0102b23] 以是 諸菩薩諸法水中月」。

[0102b24] 「虛空有名無實

[0102b25] 虛空可見遠視眼光諸法如是空無所有 無漏實智實相男女
城郭種種雜物

[0102b28] 小兒仰視 有人所見遠視青色諸法如是以是 虛空」。

[0102c02] 復次虛空清淨 不淨諸法如是清淨婬欲瞋恚 不淨

月天雷電,  陰雲不清
凡夫如是,  種種煩惱
冬天,  
初果第二,  欲染
春天,  陰雲
離欲第三,  
秋日無雲,  大海清淨
所作已辦無漏心,  羅漢如是清淨。」

[0102c13] 復次虛空無後諸法如是

[0102c13] 摩訶衍佛語須菩提:「虛空前世無後諸法如是。」 廣說

[0102c16] 是故諸法虛空」。

[0102c16] 問曰

[0102c16] 虛空 實有何以虛空無實 有所 無有

[0102c19] 答曰

[0102c19] 虛空法實虛空應有住處何以無住無法 虛空孔穴虛空虛空 以是
非空不得

[0102c23] 復次 虛空」,石壁無有住處 住處虛空虛空無住

[0102c26] 復次無相虛空諸法各各有相 故知有法火熱 識相世間生滅相涅槃
虛空無相

[0102c29] 問曰

[0102c29] 虛空有相不知 無色虛空

[0103a01] 答曰

[0103a01] 無色 無異無法 是故無有虛空

[0103a03] 復次虛空何以 無色虛空若爾虛空

[0103a05] 復次:「無常 虛空常法。」未有先有虛空未有無色
色處虛空無相無法以是 虛空有名無實

[0103a09] 虛空諸法如是假名無實

[0103a10] 以是,「諸菩薩諸法 虛空」。

[0103a11] 「深山狹谷 空大語聲名為」。無智人有人語聲智者
:「無人名為 耳根。」

[0103a15] 中風 憂陀那 退語言

檀那,  上去
,  
,  語言
愚人不解,  
中人智慧,  不著
亦復愚癡,  諸法
曲直,  去來現語言
無有作者。  
機關?  夢中
熱氣,  
?  
語聲,  。」

[0103b01] 以是諸菩薩諸法」。

[0103b01] 「 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眼見無有 揵闥婆城

[0103b04] 有人不見揵闥婆城晨朝意謂疾行 飢渴熱氣野馬
疾走困厄 狹谷啼哭響應 所見思惟自悟願心
無智人如是 諸法瞋心四方自滿顛倒 欺誑窮極懊惱智慧無我無實 顛倒

[0103b13] 復次揵闥婆城人心凡夫如是非身 心想

[0103b15] 問曰

[0103b15] 可知何以

[0103b15]

[0103b16] 摩訶衍大海一切法 摩訶衍因緣譬喻

[0103b17] 復次 菩薩甚深種種法門種種因緣種種 諸法為人解故

[0103b19] 復次一切聲聞法揵闥婆城有種 ——「聚沫野馬
芭蕉」,中空譬喻以是 婆城中說

[0103b23] 問曰

[0103b23] 聲聞 何以揵闥婆城

[0103b24] 答曰

[0103b24] 聞法實有假名揵闥婆 火輪聲聞 菩薩利根
深入諸法空中揵闥婆城

[0103b28] 以是 揵闥婆城」。

[0103b29] 「如夢如夢無實 已知 結使得道
亦復以是如夢」。

[0103c03] 復次 無法如是無明種種 所謂我所男女

[0103c05] 復次如夢 喜事無瞋三界眾生如是無明

[0103c08] 復次 調熱氣夢見 冷氣風氣
所聞思惟 夢見未來事故無實妄見如是
道中眾生身見因緣色陰 我所如是二十得道實智慧覺 無實

[0103c17] 問曰

[0103c17] 無實」。何以識心 因緣便夢中有種 云何

[0103c19] 答曰

[0103c19] 應見夢中 見人夢見虛空是故無實

[0103c21] 問曰

[0103c21] 實有人頭 實有見人實有 虛空實有 無實

[0103c24] 答曰

[0103c24] 實有人頭實有 人頭妄見

[0103c25] 問曰

[0103c25] 世界廣大先世 種種不同有餘人頭一手 何所

[0103c28] 答曰

[0103c28] 國人夢見 不可得

[0103c29] 復次夢見虛空 云何何處虛空以是夢中

[0104a02] : 「無緣云何?」五塵思惟念力 法緣」, 亦復如是

[0104a05] 諸法諸法 可見可知

如夢、  揵闥婆;  一切諸法
亦復如是。」

[0104a09] 以是諸菩薩諸法如夢」。

[0104a09] 「 可見不可諸法如是不可得

,  四邊;  大火
不可;  不可,  。」

[0104a14] 復次煩惱 正見我相法相

[0104a15] 復次善惡 如是後世今世 罪福

空中,  
地底,  海水
處處常隨,  相離。」

[0104a22] 以是諸法」。

[0104a22] 復次空無 不可得一切法如是空無

[0104a23] 問曰

[0104a23] 空無不然何以?《阿毘曇:「 名色
身業作色可見色入。」云何

[0104a27] 復次實有因緣——因為 二事云何

[0104a29] 復次可見長短 曲直皆可以是 應有

[0104b02] 答曰

[0104b02] 空無阿毘曇中說 阿毘曇義人一種法門 以為鞞婆沙中說:「微塵
不可不可。」常有

[0104b05] 「三世 中法未來現在現在過去 。」

[0104b07] :「有為法新生 不住。」若爾斷滅何以先有 無故

[0104b09] 如是種種異說違背佛語不可 以此為

[0104b10] 色法色法非有

[0104b11] 二根眼根身根二根以是非有實物但是 [*]


[0104b14] 非有 不滅 是故

[0104b16] 復次不自在 眼見

[0104b17] 以是諸法」。

[0104b17] 「如鏡中像如鏡中像非執 非自然因緣

[0104b19] 何以以是

[0104b20] 何以

[0104b21] 何以非執

[0104b22] 何以非自然未有 未有然後以是非自然

[0104b24] 何以因緣 因緣常有常有 以是因緣

[0104b26] 諸法如是 因緣

[0104b27] 云何 不可得一切生法不自在 法屬因緣是以

[0104b29] 作者 無故罪福 不善善應一切不善
一切苦苦樂以何因緣以何因緣

[0104c04]

[0104c05] 因緣生苦樂常樂 因緣應作苦因一切諸法因緣愚癡不知

[0104c07] 譬如 如是 因緣苦樂和合因緣苦樂 因緣生先世業因今世邪行
苦樂苦樂種種因緣無人無人五眾五眾 智人心愛瞋恚
小兒愛著愛著破鏡求索智人亦復如是得道聖人

[0104c16] 以是 諸法如鏡中像

[0104c17] 復次如鏡中像不生 不滅凡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無實不生不滅凡夫

[0104c19] 問曰

[0104c19] 因緣生 和合 亦作云何不生不滅」?

[0104c22] 答曰

[0104c23] 因緣生不自在法實 應從因緣生何以因緣先有因緣 因緣因緣

[0104c26] 譬如先有 因而何以不生
因緣不自在因緣生水草如是無邊 因緣以是因緣不得不得 不得有無不得非有
因緣生無自性如鏡中像

因緣生,  法性
不空,  不從因緣
如鏡中像,  
,  
非有亦非無,  亦復非有
不受,  如是中道。」

[0105a11] 以是諸法如鏡中像」。

[0105a11] 「十四 初禪欲界初禪二禪欲界初禪 三禪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欲界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0105a14] 十四變化 變化一者乃至微塵二者 乃至滿虛空乃至鴻毛
自在大為如是 種種五者主力 (大力主力」) ;動地隨意
一身多身多身石壁日月四大 作風石作

[0105a22] 欲界藥物寶物幻術能變 神通神力能變天龍 鬼神能變色界
定力能變

[0105a26] 化人無生 病死人生以是空無 一切諸法如是生住滅以是 諸法」。

[0105a29] 復次化生 便有所無有人身如是 從先今世無有以是諸法」。

[0105b03] 變化心滅諸法如是因緣不自在

[0105b04] 令眾生憂苦瞋恚喜樂 諸法如是空無令眾生 瞋恚以是諸法」。

[0105b07] 復次變化生法無後諸法如是

[0105b09] 變化從來 如是

[0105b10] 復次變化清淨虛空 不為罪福諸法如是 法性如如真際自然譬如閻浮提
大河五百小河種種不淨大海清淨

[0105b14] 問曰

[0105b14] 變化 何以變化從此 心作種種變化——有果云何

[0105b17] 答曰

[0105b17] 變化無所有」, 不可以心口無所有便
第二第三」,心口 不可」。佛說:「無生 無為有為。」
生法可作因緣無為變化因緣譬如譬喻 種種

[0105b25] 復次四緣 不可得四緣相應

[0105b26] 復次 不以不見無實

[0105b27] 是故諸法」。

[0105b28] 問曰

[0105b28] 諸法譬喻 無異何以不以山河

[0105c01] 答曰

[0105c01] 諸法有分 難解易解易解難解

[0105c03] 復次諸法二種有心著處有心不著不著著處

[0105c04] 問曰

[0105c04] 譬喻 以是不著

[0105c05] 答曰

[0105c05] 不久 以是不著

[0105c06] 復次有人 耳目不知諸法 諸法

[0105c08] 有人譬喻中心不解 種種以此為譬喻不為更為法門

[0105c10] 問曰

[0105c10] 諸法不生 不滅譬喻種種譬喻種種因緣論議悉知諸法 不空

[0105c13] 答曰

[0105c13] 諸法

[0105c15] 譬如執事比丘高聲舉手唱言:「 寂靜!」以是雖說諸法不生不滅眾生雖說 非有

[0105c18] 以是諸法」。

[0105c19] 【

[0105c19] 得無無所畏

[0105c19] 【

[0105c19] 種種因緣 無礙無盡無礙無所畏

[0105c21] 問曰

[0105c21] 諸菩薩無量 何以無礙無所畏」?

[0105c22] 答曰

[0105c22] 無所畏大眾乃至菩薩 說法無盡論議無疑 無礙無所畏

[0105c25] 復次無量 無所畏不知何等無畏以是無所畏得無

[0105c27] 問曰

[0105c27] 有無無所畏菩薩何等

[0105c29] 答曰

[0105c29] 諸菩薩自有無所畏諸法無所畏無所畏

[0106a01] 復次無礙 二種一者一切處二者一切處非一 經書乃至經書
無所畏 菩薩如是智慧無礙佛智 五百阿羅漢彌勒諸菩薩
不能諸菩薩如是自力無礙佛智 慧力中有

[0106a08] 以是諸菩薩得無 」。

[0106a10] 【

[0106a10] 悉知眾生心微妙度脫

[0106a11] 【

[0106a11] 問曰

[0106a11] 云何悉知眾生心」?

[0106a11] 答曰

[0106a11] 眾生心種種處處日光遍照菩薩 悉知眾生心有所一切 眾生二種一者二者智慧
好惡隨著智慧 自責無數劫厭足馳逐不覺不見世間
五道受生心所使 殘害調 調離世不淨苦厄
猶如地獄在世老病死苦憂悲萬端生天墮落三界何以 如是種種呵責 知眾心行

[0106a24] 問曰

[0106a24] 云何微妙 度脫」?云何微妙云何

[0106a26] 答曰

[0106a26] 世界智慧 微妙

[0106a27] 復次布施 微妙

[0106a28] 復次禪定 微妙

[0106a29] 復次禪定 微妙

[0106b01] 復次諸法諸法不捨微妙

[0106b02] 復次 無明煩惱諸法 法相譬如金剛 虛空無染無著微妙


[0106b06] 如是無量微妙菩薩自得

[0106b07] 以是諸菩薩悉知眾生心微妙度脫」。

大智中意無礙釋論第十二

[0106b10] 【

[0106b10] 無罣礙

[0106b10] 【

[0106b10] 云何無罣礙」?

[0106b10] 菩薩 一切親人等心無有

[0106b12] 復次一切世界眾生侵害種種恭敬不喜

諸佛菩薩,  愛著;  外道惡人
。」

[0106b16] 如是清淨名為無罣礙

[0106b16] 復次諸法 無礙

[0106b17] 問曰

[0106b17] 菩薩得佛 云何諸法中心無礙

[0106b18] 答曰

[0106b18] 菩薩 得無清淨智慧諸法中心無礙

[0106b19]

[0106b20] 諸菩薩得佛應有無量應有清淨

[0106b21] 答曰

[0106b21] 諸菩薩三界結業肉身得法自在 病死憐愍眾生在世莊嚴 教化眾生自在成佛

[0106b24]

[0106b25] 如法菩薩無異何以名為 何以禮佛聽法

[0106b26] 云何有無 清淨

[0106b27] 答曰

[0106b27] 菩薩法身老病 譬如十四眾人 滿不滿菩薩如是作佛說法
成佛十五滿足無疑

[0106c01] 復次無量清淨二種一者實有不能 無量譬如海水恒河沙 不能名為無量諸佛菩薩無量
菩薩無量清淨亦復如是諸天 聲聞辟支佛不能名為無量菩薩 得無結使清淨

[0106c07] 問曰

[0106c08] 若爾成佛何所

[0106c08] 答曰

[0106c09] 清淨二種一者得佛 清淨二者菩薩肉身得法 結清

[0106c11] 譬如有所 大燈倍復明了菩薩結使 亦復如是菩薩 未盡

[0106c14] 得無清淨 中意無罣礙」。

[0106c16] 【

[0106c16] 成就

[0106c16] 【

[0106c16] 問曰

[0106c16] 法忍何以成就」?

[0106c17] 答曰

[0106c17] 增長名為

[0106c18] 復次眾生中一能忍柔順法忍深法增長作證得無生忍最後肉身十方諸佛化現
空中成就」。

[0106c21] 譬如聲聞 煖法增長名為頂法頂法增長名為忍法無異增長亦復如是

[0106c24] 復次二種生忍法忍生忍眾生 恒河沙眾生種種 種種恭敬供養歡喜

[0106c26] 復次觀眾生 因緣因緣 無後何以相待
如是觀二邊安隱道觀眾生不生邪見 生忍

[0107a02] 甚深中心無罣礙法忍

[0107a02]

[0107a03] 何等甚深

[0107a03] 答曰

[0107a03] 甚深法忍

[0107a04] 復次甚深十二因緣展轉 非有 甚深

[0107a06] 復次三解脫門無相 涅槃常樂甚深

[0107a07] 復次一切 非空不空非有無相非有 如是觀中心不著甚深

因緣生,  ,  假名
中道。  法實,  
先有,  名為。  不常不斷
有無;  心識,  言說。」

[0107a15] 深法信心無礙 成就」。

[0107a17] 【

[0107a17] 如實

[0107a17] 【

[0107a17] 外道度眾生不如何以種種邪見結使

[0107a18] 有所不如何以 一切智方便心

[0107a20] 唯有菩薩如實

[0107a21] 譬如 方舟之中懸殊菩薩 眾生如是

[0107a23] 復次譬如治病 眼見優劣

[0107a25] 菩薩教化亦復如是苦行頭陀後夜坐禪得道聲聞
諸法心得清淨菩薩 文殊師利本緣

[0107a29] 文殊師利白佛:「大德 先世無量阿僧祇劫爾時名師子音 眾生十萬那由他三乘
度眾生國名光明國中七寶 無量清淨法音無相不生 無所有眾生得道

[0107b05] 「師子 說法九十九阿羅漢道菩薩亦復如是諸菩薩一切得無 法忍種種法門無量諸佛恭敬供養
無量無數眾生得無陀羅尼門 得無種種三昧初發心入道菩薩 佛土無量莊嚴不可
教化無餘涅槃法住萬歲 不復

[0107b13] 「爾時菩薩比丘 名勝

[0107b14] 「喜根法師質直不捨 世法不分善惡

[0107b15] 「喜根弟子聰明樂法深義少欲知足戒行 頭陀諸法實相清淨弟子:『一切
諸法婬欲瞋恚愚癡諸法即是 諸法實相無所罣礙。』以是方便弟子 弟子諸人無瞋無悔
生忍生忍得法實法不動如山

[0107b22] 「法師持戒清淨十二頭陀四禪四無色定

[0107b23] 「弟子 鈍根分別不淨

[0107b24] 「 異時聚落喜根弟子 持戒少欲知足頭陀行 喜根:『說法邪見
婬欲瞋恚愚癡無所罣礙 行人清淨。』

[0107b29] 「弟子利根得法 意言:『大德婬欲法名何等?』

[0107c01] 「答言:『婬欲 煩惱。』

[0107c02] 「問言:『婬欲煩惱在內在外 ?』

[0107c03] 「答言:『婬欲煩惱不在不在 因緣生在外 。』

[0107c05] 「居士:『婬欲 西南四維上下實相不可得 不生不滅生滅相空無所有
?』

[0107c08] 「不悅 如是:『喜根 眾人邪道。』

[0107c10] 「菩薩音聲 便歡喜外道便 三不歡悅 聞說生死涅槃

[0107c13] 「居士 精舍諸比丘:『 喜根菩薩虛誑令人 一切諸法無礙
。』

[0107c17] 「喜根:『人大惡業 甚深 無所得後世佛道因緣。』喜根
一心

婬欲即是,  如是
如此三事,  無量諸佛
有人分別,  婬怒癡
,  譬如
婬怒癡,  一法平等
怖畏,  佛道
不生,  不能
,  惡道
有無,  有無
有無,  成佛。」

[0108a02] 「如是七十三萬諸天得無 法忍八千聲聞不著一切法 解脫

[0108a04] 「菩薩身陷入地獄 無量千萬億出生人中七十四萬世 誹謗無量劫
佛法出家捨戒如是 三千捨戒無量沙門不捨

[0108a09] 「喜根菩薩東方 萬億佛土作佛佛號 明王。」

[0108a11] 文殊師利:「爾時比丘我身 爾時無量。」

[0108a12] 文殊師利 :「有人三乘 諸法瞋恚。」

[0108a14] 文殊師利:「 何等?」

[0108a15] 答曰:「 眾苦世世利根智慧深法 諸菩薩最為第一。」

[0108a17] 如是 諸法

[0108a18] 如實」。

大智度論卷第六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25 No. 1509 大智度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功德提供眾生出版社提供北美大德提供觀法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