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Ni Mu Jing 毘尼母經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毘尼母經卷第六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0830c20]「若有比丘欲捨房餘行,應先掃除房內塗治令淨,擗疊敷具,以床遠壁,安敷具床上,好者著下惡者覆上。二種敷具如上應廣知。去時
應白和尚阿闍梨,若聽應去,不聽當住。若過十臘有勝法事必能利益者,和尚阿闍梨雖不聽去,自往無過。若去時,出寺外應望去
處方所,復應籌量行伴中同行、不中同行?若欲過國邏被破取稅物而去者不中共伴,若盜賊人不中同伴,若有不信邪見亦不中共
伴。如是眾多,今總說二三。復應思惟,同寺共結伴至道中,若有病痛能相料理不?若先知心必應好者可共去,若未相知可待後好伴。
復更思惟,此同行伴,如我心中欲有所作共同不?復應思惟,其人威儀常能攝不?非是懈怠人不?此人於我為利為衰?為可信不可信?
若共行時為苦為樂?復應思惟,從本已來為有病也為無病也?為健不健?或至道中不相捨不?如是籌量進路,是名去者。
[0831a08]「寺中上座去時,所住房內先自料理,然後應囑年少比丘:『後時當料理此房如我在時。』復次上座囑法,
從布薩說戒乃至一切分處是也。如是囑已,然後出寺去至寺外。復問同行比丘:『汝等衣鉢乃至一切自隨之物無所忘不?』復兼誡
勅:『諸比丘今當共行,汝等時言少語守攝諸根,路中處處若有見者,皆令歡喜發其善心。』諸同行下座聞上座所說誡勅,皆叉手合掌
胡跪對曰:『如所教勅歡喜奉行。』此諸比丘隨路行時,下座常應恭敬讚歎上座,前後圍遶而行。處處若有住止發時,上座應遍看無遺
落物不?若有者應語令取。又復上座道中行法,下座在前、上座在後。復語諸下座:『各自攝心莫令散亂。』若道中下座得病,上座應為說
法令善心相續,雖有急難因緣不得捨去。道中行時,下座若有難事,上座應助料理:一父母難、二兄弟姊妹難、三六親難、四國王大臣
難、五盜賊難、六野獸難,上座盡其筋力令得脫難。若自力不能者,應到聚落郡縣城邑有僧伽藍處國人所重有德比丘所,乃至篤
信婆羅門諸檀越大臣所,語令料理。若得脫者善;若不脫,應躬自詣國王門前營理,使得解脫、莫使受苦。
[0831b02]「若比丘非時入聚落,應白和尚阿闍梨語比坐而入,是名入聚落法。
[0831b03]「非時集會者,除食時食粥時飲甜漿時,是餘一切作法事時,如法如毘尼如佛教,是名非時集。
若非時諸比丘集,此中有上座,上座應問:『諸大德!何故僧非時集?』諸比丘答曰:『有如此等法事應當作故集。』上座應作羯磨,若白一
若白二若白四。是名非時上座集法。
[0831b09]「復有二種聚會:一眾竟夜說經論議、二眾默然端坐禪思。
[0831b11]「復有五日一會法。會時有上中下三眾盡集,集已皆斂容整服端身靜坐,兼復各相恭敬。威儀法則觀者無厭,能生人善心。此是
五日聚會法。聽者攝心在法更無餘緣,若說法者脫有忘誤,聽眾應各自憶之。若無忘誤,不中嫌呵言豐義滯,於法及說法者,皆應恭
敬如奉帝釋,不應自輕及輕法師。於智慧人所說法中不應散亂,定心而聽,念念相續莫令有間。聽法時內心應立五德:一未曾聞法
今始得聞;二已曾聞法還令通利;三斷我疑心;四正我所見;五增長淨心,是為內五德。此事增一阿含中應廣知。聞法有九利益:一生
信心;二因信心歡喜;三歡喜愛樂;四捨貪求利養聽法無疑;五正見成就;六斷無明智慧心生;七斷心上纏縛;八於四聖諦中得法眼
淨;九於五陰中得苦空無常無我觀,得此觀已內心踊躍,信心轉深不可爼壞,得離煩惱證涅槃道受解脫樂。以是義故應至心聽法。
[0831b29]「法會座中若有上座,應先須臾靜坐,靜坐竟當自為大眾略說少法。說已觀此眾中有七能者,上座當自請為大眾說法。上座復應觀,
此法師所說法次第義味及與才辯,此文句不前後顛倒不?義相應不?文及義次第相續不斷絕不?並才了了不?所說與三藏合不?
復觀法師說法稱眾情不?若所說文句及義不合三藏,乃至言說不了了者,不得譏嫌。上座應當語說法者:『可略說法。眾中法師眾多,
皆欲令說。』若法師所說文句次第義理亦善,乃至所說才辯了了,合三藏經、稱大眾心。上座先應勞謝法師稱讚微妙,大眾亦應同共
讚嘆隨喜。此座中有篤信檀越,上座應當廣為說聽法因緣所得利益,令增進善心轉固不退。於此座中有比丘,欲為四眾說法者,不
得直爾而說。先語比坐,比坐比丘復當向上座說。上座不得輒聽說法,要先觀其所知德行。若必能者,上座應當於大眾前請其說法;
若知才不任,默然置之。若有外道來至會中欲壞正法者,上座應當與往返論議而降伏之,如法如毘尼如佛教示其義趣。有如此之
德,名會中上座。若說法者持波羅提木叉,自攝身口意善行三業,奉和尚阿闍梨奉上座,如上文中所說,此人當成就四念處法,於微
罪中生大怖想。應善學如是隨順行法。若我所說戒行,必令前人而信受之。受法以耳聽者,心緣不散如聞而行,是名為受。我若說
慧、若說定、若說涅槃,應聽受之。善攝耳根莫著餘音,若我所說必欲令解。
[0831c29]「復次說法比丘,先自行阿練若行,復讚歎阿練若行,若我說阿練若行,當攝耳根而善聽採。敢有所說必欲令解,乞食乃至三衣說法,
說者應自行之。復應讚歎乞食乃至三衣,復教人行亦教人讚歎,若我有所說乞食乃至三衣,應善攝耳而聽受用,我今所說必欲令解。
[0832a06]「復次說法比丘應當籌量大眾,應說何法而得受解?眾若應聞深法當為說深法、應聞淺者為說淺法,不益前人名為惡說。何故不
益前人?聞此淺法,不欲聽聞、不求取解。何者名為深法?論持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知見、論十二因緣乃至論涅槃,是名深法。應
聞深者說如是法,樂欲聽聞、思求取解,是名為益。若樂淺者應為說淺。何者是淺法?論持戒、論布施、論生天論。若眾樂淺為說深,不樂
聽聞、不求受解,不益前人,是名惡說。淺者為說淺法,利益故名為善說。
[0832a16]「復次若說法比丘,應知義文句男女之音,復能善巧方便說法,如其所知令前人解。復應善知文句義味次
第,前後不相間雜。若巧說者,乃至微法,能令前人而趣向之,乃至最後行者。所以言最後行者,最後有二種:一者說法最後,名為最後。
二者所說法最淺,名為最後。復就人名義,有二種最後:一者如須跋陀羅,最後得道,名為最後。二者如比丘比丘尼,此報身上得阿羅漢,此身亦名最後。
[0832a25]「復次說法者欲說法時,應當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眾。若比丘比丘尼,應為說持戒、定、慧、涅槃;若優
婆塞優婆夷,應為說持戒、布施、生天乃至清淨法。
[0832a29]「復次若說法者,應除貪心,不染心、不惡心、不愚癡心、不自輕心、不輕大眾心,應慈心、喜
心、利益心、堪忍心、不動心、無惑心,立如此等心應當說法。
[0832b03]「復次說法者,不應用餘緣說法。應故說法,以法重難聞,此法是寶是藥能利益人,是以故說。說者應慈心悲心為人
說法,乃至一四句能使前人如實解者,於長夜中利益安樂。復作此念:『用此次第滿足句義,令聽眾平等得解。』復次說法比丘,不應眼
見利養而生貪心為人說法,不應怖心為人說法。何以故?若怖心為人說法,令身疲頓,兼復所說言不比次、音不辯了。若說法不妙,義亦
難解。若庠序安心為人說法,乃至義味皆亦明了。
[0832b13]「復次說法比丘,應當次第隨順說法,復應為眾說厭患法、遠離法,當令前人心生歡喜,求於解脫速得涅槃。若說法比丘,復應常
念觀身苦空無常無我不淨,莫使有絕。何以故?當得十二念成聖法故。何者十二念?一念成就己身;二念成就他人;三念願得人身;四
念生種姓家;五念於佛法中得信心;六念所生處不加其功而得悟法;七念所生處諸根完具;八念值佛世尊出現於世;九念所生處
常得說正法;十念願所說法常得久住;十一念願法久住得隨順修行;十二念常得憐愍諸眾生心故。得此十二念具足,必得聖法,是
名故說法。從難得法乃至觀身不斷絕,說法者所說法也。
[0832b27]「若說法眾中有上座,觀說法者乃至不稱眾情。上座應語說法者:『長老不應作如是說。何以故?有五事因緣為正法作留難,法不得久
住隱沒不現。何者為五?一者所誦經文不具足,所習學法不能究盡,所教弟子文不具足,師及弟子所說不了義亦不盡。二者若學習
者盡知三藏,文義皆具所說明了,若不教四部眾弟子者,其身滅已法亦隨滅。三者若僧中上座為眾導首者不修三業,樂營世俗生
死中業,其邊所習學徒眾弟子,不修三業、樂營世事,如此徒眾能滅正法。四者若有比丘性戾憙瞋不隨人語,聞善聞惡皆生瞋恚,若
有國土所重知見比丘,皆捨避去不復往返,是滅法之本。五者若有比丘常喜鬪訟,朋黨相助共諍形勢利養。如此五事能速滅正法。
若說法者,語言辯了殊音亦正,所習文句及義皆悉具足,復稱眾情。如此說者,一切大眾皆應稱歎隨喜。復有五法因緣,能令正法不
速隱沒:一者所誦習經文句具足,前後次第,所有義味悉能究盡,復教徒眾弟子同己所知。如此人者,能令佛法久住於世。二者廣知
三藏文義具足,復能為四部之眾如所解教之。其身雖滅,令後代正法相續不絕。如此人者,能使正法不墜於地。三者僧中若有大德
上座為四部所重者,能勤修三業捨營世事,其徒眾弟子遞代相續皆亦如是,此亦復令正法久住。四者若有比丘,其性柔和言無違
逆,聞善從之聞惡遠避,若有高才智德者訓誨,其言奉而修行,是亦能令佛法久住。五者若比丘共相和順,不為形勢利養朋黨相助
共諍是非。如此五事能令正法流傳不絕。』是名說法中上座。
[0832c29]「爾時瓶沙王在樓上,見諸白衣皆相隨而去。王問邊人:『此等諸眾欲詣何處?』諸臣答曰:『外道有說法處,到彼聽法。』王心
中自念:『彼此俱聽,何不詣佛聽法?』爾時佛在王舍城。王即到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外道日日說法,諸白衣輩日日大
設供養。弟子意中,願世尊月六齋日聚集沙門講說論議,弟子當作種種供養飯佛及僧兼得聞法。外道自言我法真正,佛若不說
法,世人不識正法皆入邪道。』如來以是因緣即集諸比丘,比丘集已默然而坐。諸檀越皆來集已,意欲聽法,語諸比丘。比丘聞已,即白
世尊。佛告諸比丘:『聽汝等唄。』唄者,言說之辭。佛雖聽言說,未知說何等法?諸比丘復諮問世尊。佛言:『從修多羅乃至優波提舍,隨意所
說。』諸比丘,佛既聽說十二部經,欲示現此義,復有疑心:『若欲次第說文,眾大文多恐生疲厭。若略撰集好辭直示現義,不知如何?』以是
因緣具白世尊。佛即聽諸比丘引經中要言妙辭直顯其義。爾時佛聽說法,時有二比丘同一坐中並共說一法。如來聞之即制不聽。
爾時會中復有一比丘,去佛不遠立高聲作歌音誦經。佛聞即制不聽用此音誦經,有五事過如上文說。用外道歌音說法,復有五種
過患:一者不名自持;二不稱聽眾;三諸天不悅;四語不正難解;五語不巧故義亦難解。是名五種過患。
[0833a26]「爾時瓶沙王篤信三寶,若佛及僧有所須者與欲隨意,乃至浴池皆亦如是。瓶沙王晨朝大將人眾詣池欲洗,遙聞池中
言語誦經音聲極高。即問邊人:『此是何人?』從者白王:『此是六群比丘。』王即止所將侍從不聽更前,恐驚動沙門。王住極久,比丘浴猶
未訖。王不得洗,即迴駕還宮。如是展轉,世尊聞之,即制諸比丘:『從今已去,聽十五日一浴。浴時不聽高聲大語。』是名語法也。
[0833b06]「爾時諸比丘聚集一處,意欲繫念思惟不樂言說。佛知諸比丘意,即告言:『聽汝等默然,若繫念思惟、若默然經行,不言定心思義皆亦
聽之。』是名不語法也。
[0833b09]「養徒眾法應教授,以二事因緣當攝徒眾:一法事攝、二依食攝,隨力所能攝徒眾多少也。比丘養徒眾,主常應方
便教授眷屬,莫令多求。攝令坐禪、誦經、修福,於此三業中應教作種種方便:一教多求法、二教莫捨、三教勤作方便而修習學。復應觀
其徒眾,不樂多言不?貪著多言不?於多言中不勤作方便不?復不樂多眠不?不貪著眠不?於眠中不勤求眠緣不?復觀徒眾,不多愛
樂在家不?不貪著在家不?不勤求方便多作在家緣不?復應觀徒眾,不多樂聚集調戲歡樂不?於調戲中不貪著不?復不勤方便作調
戲緣不?復應觀其徒,眾中誰行如法誰行不如法?若如法者,應加衣食乃至法味數數教授。若不如法者,應語令去,後時脫有改悔心
者還聽在眾,供給衣食、教其法味。是名養徒眾法。
[0833b25]「比丘眾主入大眾法,應斂容整服端身直視謙言下身恭敬前人,威儀庠序諸根寂靜觀者無厭。入僧之法應修如此德行。眾者,
四眾是。四眾中有如法眾、有不如法眾及自己眾。如己所行入大眾法,皆應教徒眾如此入大眾也。是名入大眾法。
[0833c01]「比丘作眾主法,在眾中應觀此眾,於坐禪經行默念思惟言辭往返論說經義,樂何等法?若樂言辭論說者,隨
習何經,共論其所習,莫違逆之。是名眾主法。眾中上座應觀時人當樂何法,為樂施論?為樂持戒論?為樂生天論?為樂涅槃論?隨眾樂
何等論,應為說之。復應觀大眾,於空無相無願法中當樂何等法?隨眾中所宜而為說之。是名眾中說法上座法。
[0833c09]「爾時世尊在靜房中思惟:『當為比丘制戒。』因緣如上文中所說。五種說戒亦如上文。比丘至五臘,要誦波羅提
木叉使利。比丘說戒因緣如上文廣說。一人布薩、二人三人布薩,如上文說。布薩中所作事皆名羯磨,如上文所說。受安居法,亦如上
文安居法。客比丘先語舊住者,若有難緣不聽安居,更餘處求覓,不得強力而住。若安居處好,無檀越可語者,當自立心結安居法。比
丘夏安居處,若僧伽藍中、若別波演中、若樹下,應先往看之,有敷具不?此住處無音聲惱亂不?無師子虎狼賊蚊蟲水等難不?此中可
得安隱安居竟不?有石窟石籬不?若有者,彼中有草木皆應料理除却之,此石窟中復應塗治。如是廣應知。比丘夏安居時,應自思惟:
此處安居飲食如意不?若病患時隨病醫藥可得不?復觀共住者,相隨如意得好共事不?同住者可信不?共住得安隱行道不?若共行
住坐臥時不為我作留難不?若病時不棄捨去不?如是籌量眾事,和合已然後安居。復觀大眾中夏安居時,此眾中無有健鬪諍者不?
不生我惡心惡語不?不能為我作留難不?復更思惟,如世尊說,夏安居要依波羅提木叉。此眾中有知法解毘尼解摩得勒伽藏不?莫使
我夏安居中脫有所犯欲除滅之無所趣向。又如世尊說,愚癡無所解者,盡形壽不離依止。復更思惟,此眾中有僧如父母教訓子者不?
有名德高遠道俗所敬重者,若我犯罪當詣彼生大慚愧求於懺悔,彼上座為憐愍心故,時時當教授令我不生放逸。如世尊說,破僧
大惡,如堅澁苦辛無有樂者。此住處眾中,無有健鬪諍,夏安居中不起破僧因緣事不?當不為我作留難不?如是籌量無留難已,然後
受安居。是名欲受安居時籌量法。
[0834a13]「諸比丘受安居法,先受安居法竟,然後受房舍敷具。房中應當修補塗治,及所坐床皆應一一料理。
夏安居中若無因緣不得餘行。若為因緣者,若為佛為法為僧、為病者,應受七日法出界外,還來此中安居。為飲食利養不得出界外,
為鉢為衣為藥為針氈,得受七日法出界外。爾時鉢住王子於佛法中出家,其父王為塔故大設供養,即遣信喚其子:『可來共供養塔。』
夏安居中不得出行,以是因緣具白世尊。佛言:『為塔故諸比丘聽受七日法,七日滿還此中安居。』諸比丘夏安居法受七日,七日滿不中
過。七日及夜不來到安居處,比丘夏安居法即失。前衣鉢乃至針氈因緣應勤方便,未解者令解、未得者令得、未證者令證。是名受安
居法。安居眾中上座,應當問大界標相處所,復問失衣不失衣處所,復應問淨處所,問布薩處所,說戒說法差說法人呪願,差營事人,
慰喻營事人,差行籌人,差僧淨人。諸比丘出界外,七日十五日乃至一月,白二羯磨。教授年少比丘,應當自教語、勸人教語。如此等事,
皆應夏安居中上座所作。復應巡房看敷具,誰如法受用、誰不如法受用?如法受用者,示教利喜讚其所行。不如法者,應諫令憶念,語
言:『長老!應如法受用,不如法受用有五事過患。如來制戒,應憶念此事。』
[0834b09]「安居中上座法。若中食時食粥時及飲甜漿時,眾中上座應唱言:『爾許時已過,餘有爾許時在。』若眾中上座
行如此等行者,是名僧父母,亦名僧師。是名安居中上座法。
[0834b13]「安居比丘自恣時得作一事。一者自恣時說見聞疑罪是也。自恣後得作四事:一解大界。二還結大界。解界有二種因
緣:一為大水漂、標相壞、不知處所;二為賊難故諸比丘皆出界外。有此二因緣故須解須結也。三受迦絺那衣。四安居竟受敷具。是事自恣後因緣。
[0834b19]「眾者有四眾:比丘眾、比丘尼眾、優婆塞眾、優婆夷眾。復有四眾僧:一凡夫僧、二聖人僧、三慚愧僧、四無慚愧僧。比丘僧者,
一二三不成僧,四人成僧,乃至二十人成僧。四人僧者,得作白一白二羯磨,不得自恣、不得受具、不得作阿浮呵那,除此三已,餘一切
法事皆得作。五人僧者,得自恣布薩。邊地有律師得受具,中國不得。中國邊地不得作阿浮呵那。二十人僧者,一切法事皆得。十人僧,
除阿浮呵那,餘一切法事得作。若四人作法事,少一人,法事不成,名為非法作法事。五人作法事處,少一人,法事不成,名為非法作法
事。十人作法事處,少一人,法事不成,名為非法作法事。二十人作法事處,少一人,法事不成,名為非法作法事。是名僧事。
[0834c04]「入僧法,從斂容乃至生人善心,如上文中所說。入僧時用心法,如掃箒掃地,不見是非普起慈心,應如是心入僧。是名入僧法。
[0834c08]「入僧中坐法。入僧中時應恭敬上座,自知坐處所,復不得寬縱多取坐處。若僧中見作非法事欲諫者,恐僧不用其言,可憶識默然而
坐。若比丘入僧中時,應籌量僧所作法事,為如法、為不如法?與毘尼相應不相應?若相應者善。若不相應者,有同心如法行毘尼者可
共諫之,若無默然而坐。是名入僧中事。
[0834c15]「若僧集時,眾中上座應觀中座下座,威儀坐起如法不?不裸露不?若坐不如法,兼有裸露者,上座應當彈指令中下座知。若猶不覺者,
應遣使語之。僧中事上座皆應料理。
[0834c18]「中座比丘眾中坐時,應觀上座下座坐如法不?衣服自覆形體不?若不如法者,應彈指令知。若猶
不覺,應語知法人使往語。上座自知時,語下座言:『長老自知時。』於上座邊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名中座法。
[0834c24]「下座眾中坐法。眾坐已定,應看上座中座,坐及衣服如法不?若不如法,應彈指令知。若復不知,亦遣知法人往語:『大德自知時。』於上中
座復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下座僧中應取水灑地及塗掃令淨,僧浴室中應燃火。佛制下座僧中所應作法皆應作之。是名下座法。
從無臘乃至九臘,是名下座。從十臘至十九臘,是名中座。從二十臘至四十九臘,是名上座。過五十臘已上,國王長者出家人所重,是
名耆舊長宿。一切僧所行法應學,學淨持戒。淨持戒者,一切佛所制戒皆能受持,無微毫之失,故名持戒得淨戒淨。心戒者,禪戒是
也,持心不散得與定合,故名得心戒也。淨慧戒者,守持此慧不令散亂得見四諦,名淨慧戒。一切人若有信心持戒者,應當作心生
如是念:『若犯微細戒生於怖心,與重戒無異。』作如是持戒者梵行清淨,所受持波羅提木叉戒亦清淨,一切應修身業口業意業令成
就善行,乃至能防身口意不作十惡。是名一切人所行法。
[0835a15]「爾時世尊在毘舍離。諸離車子等設食請僧,有種種美食。僧食過多皆患不樂。耆婆醫王觀病處藥,若得浴室此病可差,復欲令祇桓
精舍中浴室得立。以是因緣比丘往白世尊。佛聽諸比丘作浴室。浴室法,應壘泥作,若土不可得處用木作之,當以泥塗。此浴室中
一壁下燃火令熱,餘壁下敷床洗浴。入浴室洗法。隨上座,須熱當閉戶、須冷當開,下座不得違上座。入浴室洗時,上座應先入,取好床
洗浴。此入浴室中洗法,因六群比丘佛制也。又一時比丘共俗人入浴室洗,佛聞之不聽,比丘不得與白衣一時浴室中共洗,若有篤
信檀越聽之。後一時諸比丘皆裸身入浴室中共洗,各各相視皆生慚愧。因此展轉乃徹世尊。佛言:『從今已去,不聽裸身共入浴室洗,
復不得相洗。若一有衣一無衣,有衣得與無衣者淋水亦得洗之,無衣者不得灌水洗他。若浴室去水遠者,聽浴室中安池水,亦得鑿
井。』入浴室洗法如是應廣知。入浴室洗僧中上座,若見浴室中大熱,小開戶令暫冷。復應為入浴室眾僧說洗因緣,洗者不為嚴身淨
潔故洗,當為說厭患身法,復為說調伏心法,當生慈心,為令得少欲知足而為說法。復更為說,此澡浴者不為餘緣,但欲令除身中風
冷病,得安隱行道故洗。是名浴室中上座所作法用。
[0835b11]「共行弟子共宿弟子奉事和尚阿闍梨,和尚阿闍梨畜弟子法,此皆如上文所說。
[0835b13]「沙彌法。沙彌得除草淨地、取楊枝取花菓,取來已應白和尚,和尚阿闍梨應當受取受用。沙彌法應知慚愧,應善住奉事師法中、不應
懈怠放恣,應當自慎身口卑已敬人,應常樂持戒莫樂調戲,亦不應自恃才力。復莫輕躁,應知慚恥。復不應說無定亂言,敢有言說應
庠序合理。常應自知淨不淨法,常應隨逐和尚阿闍梨讀誦經法,一切僧中有所作皆不得違逆。如是廣知。
[0835b21]「共伴行時前行比丘法,在前應迴顧看後者,所著衣齊整不?不參差不?不騫縮不?不攝心不?作不威儀行不?若入
他家於妙色上不起染心不?若見珍琦異寶不起盜心不?有比丘僧遣比丘到檀越邊懺悔,受使比丘到檀越舍,在前入應作如是語
語檀越言:『此比丘眾僧已讁罰竟,可受此比丘懺悔。』是名前行比丘法。所以言前行者,受僧使往先入檀越舍語,名為前行。又復同道
來時,僧遣此比丘引道在前到檀越處,亦名在前。
[0835c03]「後行比丘應成就五法:一行時不應在前而去。二不得遠在後,要次後而行。三前比丘若是和尚阿闍梨若是上座,其所言說不得違
逆,若問行道誦經所修之業,皆應實答不得藏隱,除得禪得聖果。若前有所說善法勝者,應隨喜讚歎。四若有不達忘誤處,應語此處
所說不合佛意。夫欲語,不是處者,要屏猥語。五若得如法財及投鉢中所得,皆應為取料理。是名後比丘五德。
[0835c11]「若比丘為在家人作師教化作福田者,有五事不得:一不應依此檀越舍止住。二不應繫心貪其利養。三不應為
檀越總說法示教利喜,應別教轉修餘法。餘法者,布施持戒受八齋法,如是一一說之。四不得與在家人戲樂共相娛樂。五不得繫心
常欲相見。復有五事不得:一若檀越未親舊處,不得強作舊意而往;二復不得求其形勢料理檀越家業;三不得私共檀越竊言;四不
中語檀越良時吉日祠祀鬼神;五不得於親舊檀越處過度所求。比丘應成就五法,當為檀越尊重恭敬。何者為五?一者非親舊處不
應往返;二不自求形勢料理檀越家業;三不共檀越竊言令他家中生疑;四不教檀越良時吉日祠祀鬼神;五不過度所求。
[0835c26]「比丘入檀越家,應成就五法:一入時小語;二斂身口意業;三攝心卑恭而行;四收攝諸根;五威儀庠序發人善心。是名入檀越舍五法用。
[0835c29]「比丘有九事:一知檀越心,不應坐說法。若比丘入他舍時,檀越雖為禮拜,知不實生恭敬心者,不應坐。二雖往迎逆,心不慇重
亦不應坐。三雖讓令坐,知心不實,亦不應坐。四雖請令坐,安不恭敬處,復不應坐。五設有所說,法言及非法言,心不採錄,亦不應坐。
六雖聞有德,不信受之,亦不應坐。七若有所求索,知有甚多而少與者,亦不應坐。八到其舍時,設有美食不施設之而辦麁食,亦不應
坐。九雖供給所須,如市易法與,亦不應坐。復有九事,知檀越心應坐說法。一者知有敬心而禮;二知敬心迎逆;三知敬心故請入;四知
重心故敷坐處高;五知心受教故,法言及非法言皆攝受用;六知聞其德生信;七知少難得而更得多;八知先有麁食而更為辦細美
之食;九知有所欲好心施與。用此九事因緣知檀越心者,應坐為說法。
[0836a17]「比丘若入白衣舍時,如月光喻攝心。若入聚落行時,應卑恭慚愧而行,不應高心放逸無有慚愧散亂而行。攝心之法,譬如人足蹈高
山懸巖絕嶮方寸之處,念念生怖更無餘念。亦如有人於峻極之處臨於深淵,但生怖心更無餘念。入聚落時攝心不散亦應如此。『諸
比丘!汝等攝心入聚落時,如迦葉入聚落行也。』佛問比丘:『汝等入聚落,如月徐行不?有慚愧不?汝自憶念心中所念行不?如高巖深淵
喻生怖心不?攝身口意不?令放逸不?汝不如深毛羊入荊棘中隨著而住不?為六塵利養所牽住不?入聚落時如怖畏牢獄枷鎖不?
汝入聚落時不生著心,如著弶鹿得脫不?憶念本處不?』是故比丘入聚落時,如上種種喻應行。入聚落時,如蜂採華,不損色香而餌
其味。入聚落時,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但為其善而行聚落。如世尊說:『若有比丘欲入聚落時,生如是念:「檀越所有盡施於我,莫與餘人。
願多與我,莫與我少。願施好者,莫與我惡。心恭敬故施,莫不恭敬而與。」作是念已入聚落中,所求種種皆不如願。於所求處皆生退心,
愁憂慚愧苦惱不樂。若有比丘,欲入聚落乞時,不作如此念:「檀越所有盡施於我,莫與餘人。願多與我,莫與我少。願施好者,莫與我惡。
乃至不恭敬而與。」不作此念入聚落時,所得多少好惡如此等,不生愁憂慚愧苦惱之心。諸比丘!迦葉入聚落時,終不生如此等念。不
生此念故,於好惡多少一切事中不生退心。乃至不生苦惱不樂之心。
「『汝行時恒常, 如蜂採花木,
所獲好惡中, 或遲或疾得。
如蜂取花味, 不壞其色香,
仙人行世間, 修善亦如是。
彼此不相違, 正觀其過患,
應自觀其身, 好惡作不作。
汝敷具有不? 家繫縛脫未?
猶座而自纏, 如蠶蟲處繭。』
[0836b25]「是故如蜂喻入聚落而行,於六塵不取其味。如空中手無有礙處,入聚落時心無所礙亦應如此。如世尊說告諸比丘:『汝等意謂行何
等行,比丘堪為檀越家作師範耶?』比丘即答佛言:『世尊是諸法根本,亦知諸法次第,亦是大醫。唯願世尊為我等解說,諸比丘聞已然
後得解。』世尊即時動手於空,告諸比丘言:『此手今空中迴轉無礙無繫縛。諸比丘行世,心無礙無繫縛亦應如此。若人求財者,作心制
身然後乃得。若欲求福,繫心苦身後乃得報。若有比丘於好於惡心生平等,見他得利如己所得,心生隨喜。如此比丘堪為世人作師。
諸比丘!迦葉入聚落時,不礙不縛不取。欲得利者求利、欲得福者求福。如自己得利歡喜,見他得利歡喜亦復同之。如手空中轉無礙無繫縛。
「『若善入聚落, 衰利心平等,
同梵共入聚, 不生嫉妬心。
汝所親識舍, 無別親舊處,
是名師行法。』
[0836c16]「比丘入檀越家內所行法,不應調戲、不應自恃憍慢、不應輕躁、不應無忌難所說、不應雜亂無端緒語、不應坐處遠故低身就他共語、
復不應相逼坐共談、不應偏蹲危坐、不中大笑而坐。雖執威儀,不應示現有德相貌而坐,不應累髀而坐、不應累膝而坐、不應累脚而
坐、不應用手左右撈摸而坐、不應動脚不住而坐,不中大甕器上而坐,不中與比丘尼獨靜房內而坐,不中與女人獨房內坐,不得下
處坐為高坐人說法。比丘應一切衰利中常應忍辱,是名入家中比丘坐法。
[0836c26]「入家中上座比丘法。上座應知時、知齊量、知己身、知大眾、知人德行高下,應教諸比丘威儀,應為諸白
衣如法而說,教令聽法教令讀誦,如是應廣種種教諸善法。呪願時到復應呪願。是名家中上座法。
[0837a03]「爾時世尊在舍衛國。憍娑羅國有一住處,眾多比丘欲夏安居。諸比丘共相議言:『我等夏安居中,云何得安隱安樂行道?』復共議言:『欲
得安隱行道者,當共作制,不聽有所言說。欲有所須,當用手作相貌索。』夏安居竟,諸比丘相隨到世尊所禮拜問訊。佛見已知而故問:
『夏中得安隱歡樂行道不?』諸比丘答世尊言:『得安隱行道。』佛復問言:『汝等共作制限?』答言:『共作不語法限。』佛言:『此作冤家法限共住,
乃至是苦云何言樂?從今已後,不聽諸比丘作不語制。』
[0837a14]「是眾上座布薩時,若有檀越來,應為說法慰喻。於一座中有比丘,字優波斯那,其性闇鈍不習學三藏,兼言辭訥鈍。僧聚集時有檀越
來,不能為說法不能慰勞答謝。檀越心疑,不知眾僧為何緣見慊無所言說?如是展轉世尊聞之,告諸比丘:『從今已去,眾集時,白衣來
者,上座應當為說法慰喻。上座若不能者,當語第二上座,上座若不語得罪。若語第二上座,不用其言,亦自得罪。』
[0837a23]「比丘行道中,若見同出家人及見白衣,應當問來方所,語言:『善安隱來不?』是名言語法。一時有眾多比丘在路而行,身體疲極意欲止
息,心疑不敢。後時往白世尊。佛言:『聽諸比丘遠行之時路邊止息。』
[0837a28]「若和尚阿闍梨有所犯,眾僧羯磨驅出羯磨成已,弟子即失依止。若弟子犯事,眾僧羯磨成已,亦失依止。若弟子和尚阿闍梨語言:『從
今已去不須我邊住。』心決定者,爾時即失依止。若明相未現,與和尚阿闍梨別,亦失依止。
[0837b04]「若比丘僧中有所犯事,僧與讁罰。若此比丘求乞一日假至後日者,上座應聽呵責羯磨、驅出羯磨、發起善心羯磨、實示現羯磨、覆鉢羯
磨、不語羯磨。如此羯磨懺悔已,後眾僧與作捨羯磨。是名放捨法。
[0837b08]「經行處經行,不得餘處經行。坐禪處坐禪,不得餘處。行時不中生疲厭心、不中生散亂心而行。若經行處地不平
者,應當平之莫令高下。爾時世尊在波羅祇國,告侍者那伽波羅:『取吾洗浴衣來。』得已著衣經行。佛經行時,帝釋化作金舍,前禮佛足
白世尊言:『願受此金舍經行。』爾時佛在毘舍離經行,六群比丘著革屣隨佛經行。佛言:『弟子法,和尚阿闍梨前著革屣經行,乃至經行
處亦不得經行。況吾前著革屣、吾經行處經行耶!』如是廣應知。有行摩那埵比丘,眾僧經行處經行。佛見之即制:『不聽有罪比丘清淨
比丘經行處經行。』有比丘露地經行,值天大雨污濕衣盡,愁憂不樂。佛聞已告諸比丘:『聽比丘作經行舍。』比丘在耆闍崛山中露地經
行,值天卒風暴雨兼復日熱所逼。佛聞此因緣,聽諸比丘作經行舍。復於一時比丘尼住處,下座比丘尼在上座尼前經行,憍慢自大
無恭敬心。六群比丘尼見諸下座尼惱上座亦學,故來上座前經行。以是因緣世尊聞之,不聽下座比丘尼上座前經行,上座尼經行處下座尼不得在中經行。
[0837b29]「有比丘體上生瘡,醫教治法,用唾塗瘡上,燒熱瓦熨之,令加脫瘡得差。醫如此分處,佛即聽之。有一時諸
比丘,在僧房中新塗治彩畫,為寒故燃火,煙熏彩色皆壞。佛聞之不聽,若寒者教露地燃火自炙。諸比丘後時白世尊:『露地燃火自炙,
炙前後寒、炙後前寒,不能令溫。』佛聞之,聽房中燃火自炙,但使無煙。
[0837c07]「諸比丘住處房前巷間,處處小便污地臭氣皆不可行。佛聞之告諸比丘:『從今已去不聽諸比丘僧伽藍中處
處小行,當聚一屏猥處,若瓦瓶若木筩埋地中就中小行。小行已以物蓋頭,莫令有臭。』
[0837c11]「有諸比丘,寒時露洗足,寒切極苦。佛聞之,聽用或銅或瓦或木作器著舍內,就中洗足。
[0837c13]「諸比丘所用鉢生穿破,破處飲食在中臭不可用。佛聽作熏鉢爐,若麻子若胡麻子搗破用塗鉢,爐上安鉢在中熏之。此爐熏鉢已竟,好舉
莫令見雨。
[0837c18]「若比丘用神通力在空中住,欲受戒者、師及眾僧在地,不得受戒。若師在空中,受戒者及眾僧在地,亦不得受戒。若僧在空中,師及受
戒者在地,不得受戒。師及弟子及眾僧皆在空中,亦不得受戒。何以故?空中無齊限可結界故。若比丘夜中著三衣肩上,乘神通向餘
處去,不失衣也。若衣在地,比丘乘神通在空中,若明相未現還下足蹈衣邊地,不失衣。若明相現,足不蹈衣邊地,失衣。何以故?空是界
外故。有諸比丘乘神通空中,思欲飲水,佛聽飲之。雖聽飲水,未知何方而得飲水?若持衣入水恐落水中,若著岸上復恐失衣。佛教令
取水時,一脚入水、一脚在岸上得取水。是名虛空法。
[0838a02]「氣有二種:一者上氣、二者下氣,出時莫當人張口令出,要迴面向無人處張口令出。若下氣欲出時,不聽眾中出,要作方便出
外,至無人處令出,然後迴來入眾,莫使眾譏嫌污賤。入塔中時,不應放下氣令出。塔舍中、安塔樹下、大眾中,皆不得令出氣。師前、大德
上座前,亦不得放下風出聲。若腹中有病急者,應出外,莫令人生污賤心。
[0838a09]「掃地法,不中眾在下,不得在上風掃地。
[0838a10]「食粥法,不得張口哈作聲,粥冷已徐徐密哈之。是名食粥法。
[0838a12]「爾時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羅門種姓,淨多污,上廁時以籌草刮下道,刮不已便傷破之,破已顏色不悅。諸比丘問言:『汝何以顏
色憔悴,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廁時惡此不淨,用籌重刮即自傷體,是故不樂。』諸比丘以上因緣具白世尊。佛喚此比丘問:『汝實爾不?』
比丘白佛:『實爾。世尊。』佛言:『汝猶尚自污其身,況復餘人。』佛種種呵責此比丘已,語言:『應當自擁護身。若欲便利時,不得恣意用力放
令出聲,應當徐徐漸漸令出。上廁去時,應先取籌草,至戶前三彈指作聲,若人非人令得覺知。戶前安衣處脫衣著上,若值天雨無藏衣
處,持衣好自纏身。開戶看廁內,無諸毒虫不?看已欲便利時,應徐徐次第抄衣而上,不得忽褰令露身體。』坐起法,不中倚側,當中而坐,
莫令污廁兩邊。欲起時衣,次第漸漸而下,不得忽放。上廁法,一一三摩兜犍度中廣明。諸比丘上廁時,坐起處危疲寄。佛聞此已,聽
行來處安好板,莫令高下不平。起止已竟,用籌淨刮令淨。若無籌,不得壁上拭令淨,不得廁板梁栿上拭令淨,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
不聽諸比丘土塊軟木皮軟葉奇木,皆不得用。所應用者,木竹葦作籌。度量法,極長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淨者,不
得著淨籌中。是名上廁用廁籌法。尊者迦葉惟說曰:『得用石用瓦。』曇無德不聽也。
[0838b09]「上廁有二處:一者起止處、二者用水處。用水處坐起褰衣,一切如起止處無異。廁戶前著淨瓶水,復應著一小瓶。若自有瓶者當自用,
若無瓶者用廁邊小瓶,不得直用僧大瓶水令污。是名上廁用水法。
[0838b13]「嚼楊枝法。爾時諸比丘不嚼楊枝,口氣臭可惡。不嚼楊枝有五過患:一口氣臭;二咽喉中不淨;三痰癊宿食
風冷不消;四不思飲食;五增人眼病。嚼楊枝有五種功德:一口氣香潔;二咽喉清淨;三除痰癊宿食;四思食;五眼無病。有諸比丘嚼
楊枝時,或就僧坊內、或就眾僧淨地、或在經行處、或就師前、或大德上座前。佛聞之皆制不聽。復有諸比丘,木皮作楊枝。復有諸比丘,
嚼短楊枝,即入咽喉中作患。佛亦制不聽。楊枝法度,長者一磔手,短者四指。弟子法,應晨朝取楊枝授與和尚阿闍梨。迦葉惟說曰:
『嚼楊枝法,短者四指,嚼兩指。塔前、眾僧前、和尚阿闍梨前,不得張口大涕唾著地。若欲涕唾當屏猥處,莫令人惡賤。』是名[口*弟]唾法。
[0838b28]「諸比丘食後須摘齒者,當用銅鐵骨竹木葦作,不得令頭太尖傷破。若摘齒竟應洗淨,莫令有陳宿食使他污賤。是名摘齒法。
[0838c02]「諸比丘耳中塵垢滿,時佛聽用銅鐵骨角竹木葦作却耳中垢。
[0838c04]「晨起嚼楊枝竟,須刮舌者,佛聽用銅鐵木竹[竺-二+韋]作刮。是名刮舌法。
[0838c06]「小便法。欲覺知時即應起去,不得耐久住。是名小便法。小便處應安木屐,欲小行時當著屐屐上,莫令[口*弟]
唾小便污上。諸比丘住處,若有老病不堪遠上廁者,聽私屏處,若大甕若木筩埋地中作起止處,好覆上莫令人見。此行來處上應安好板,莫令不淨污之。
[0838c11]「云何名為不行?受具足者名之為行,不受具足名為不行。
[0838c14]「云何名為行法人?受具足者名行法人,不受具足名不行法人。是名行法。又行者,佛所聽者行,名為行。佛所不聽者,雖行名為不行。
[0838c18]「云何復名為行?法言是法、非法言非法、輕言是輕、重言是重,是名為行。非行者,法言非法、非法言法、輕言是重、重言是輕,是名非行
法。
[0838c22]「又復行者,身三業乃至十善業是。不行者,身三業乃至十不善業是。又復行者,八正道是行,八邪道非行。又復行佛所制戒隨順行者,
名之為行。不隨順行者,名為非行。是行非行法。第三事竟。略名一切章句,如是應廣知。」
毘尼母經卷第六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24冊No.1463毘尼母經
【版本記錄】CBETA電子佛典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伽耶山基金會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本網站係採用CreativeCommons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中華民國)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1998-2016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