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ūlasarvāstivādavinayayasangraha (Genben Sapoduo Bu Lu She)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三尊者勝友集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斷人命學處第三 (初部四波羅市迦法之餘)
[0537c07] 爾時薄伽梵在佛栗氏國,時諸苾芻聞佛說 不淨觀,既修習已,於膿血身深生厭離,便求 鹿杖外道沙門令其斷命,并自相殺。凡為
殺者,並由不忍事及不忍煩惱,斷他命根, 制斯學處。
[0537c11] 「若復苾芻,若人、若人胎,故自手斷 其命、或持刀授與、或自持刀、或求持刀者, 若勸死、讚死語言:『咄男子!何用此罪累不淨
惡活為?汝今寧死,死勝生。』隨自心念,以餘言 說勸讚令死。彼因死者,此苾芻亦得波羅市 迦,不應共住。」
[0537c16] 此由人境及有殺心、人想、方便 斷命成犯。此中境者,謂是人及人胎。言人 者,六根已具。人胎者,謂託母胎有身命意根,
由此是人同分所攝。女男半擇迦體全不全, 咸成殺境。言故者,顯非錯誤斷他命根。前 境是人起心相稱,方便有二:謂身及語。身謂
以手等而行殺害;或持刀授與者,知他欲自 殺,便以刀等置傍;或自持刀者,謂己無力,但 自執刀,令彼傍人扶手行殺;或求他人令持
刀殺。語謂欲令他死行勸讚等,於不樂死則 勸喻令死。若願死者,則讚歎令死,言:「何用此 罪累等?」者,說:「壽存過重、死後福多。」言不淨者,
託不淨成故。名不淨惡活者,勝人所棄故。言 死勝生者,欲令他歡喜故。隨自心念者,我勸 他死當招福德。以餘言說者,非但說此,更以
別言而相勸讚。言彼因死者,顯非餘事,但由 勸死令他命斷,得波羅市迦;若不死者,得窣 吐羅。先興方便遣殺他人,後起悔心不欲其
死,前人雖死,但得窣吐羅。言斷命成犯者,謂 因而致死。
[0538a06] 此中犯者,謂是苾芻以內身或外 甎等、或復兩俱如執刀等、或以毒藥、或為坑 穽、或將諸酒及以餘藥令彼心亂、或作呪
術遣他迷惑、或作發機、或於崖塹樓臺危險 之處推令墮落、或於水火怖難惡處詭設 方便遣向其中、或於寒夜露地令凍。人女人
男及扇佗等作有命想,或復生疑起害方便, 因茲致死,皆他勝罪;若不死者,得窣吐羅。或 起全屍、或起半屍,令害前境,得罪輕重隨境
應知。此有別者,如若彼二返害苾芻,由先方 便,得窣吐羅。若苾芻害彼屍鬼,得二麁罪。若 害化形,亦得麁罪。若於母無害、胎有殺心,蹂
踏母腹,若胎死非母,得他勝罪;母死非胎, 但得麁罪;若二俱死,波羅市迦;若俱不死,窣 吐羅罪。如是應知,於母殺心非於胎子,准前
可識。於人女腹有傍生胎及非人胎,故心墮 者,便得麁罪。於傍生腹知有人胎,或知人趣 變作傍生,斷彼命時俱得本罪。若變己身為
傍生狀,害他人時有苾芻想,亦得本罪。欲害 餘人誤害父母及阿羅漢,得窣吐羅罪。由 於父等無殺心故;非阿羅漢作羅漢想,或是
羅漢作非羅漢想,父母亦然。或於母等為殺 方便,自在前死並得麁罪。有女遺胎,餘女拾 取內於己腹,若殺後母,不得逆罪;若出家
時應問後母。若人作人想及以生疑,皆得本 罪。若於非人作人想疑殺,得麁罪。若人作傍 生想,得惡作罪;作非人想,亦得惡作。有情被
趁,苾芻見時殺想告他,隨事成犯。於眾多人 一有害心誤殺餘時,窣吐羅罪。無記心中, 但得惡作。作戲笑心而為打拍,因斯致死,
得惡作罪。未近圓時已興方便,近圓之後方 始命終,兩種四句准前應作。若起方便,遣 使行殺,轉根為尼,亦得本罪。若二根生,得前
麁罪。退為求寂,亦同麁罪。下諸學處准事應 知,更不煩述。
[0538b11] 若見有情或被水漂火燒 或時渴逼,不手接不與水,見其欲死有力能 救,或雖不願死作捨受心而不救者,彼若
命終皆得惡作罪。若人被他害,由此緣故 決定命終,餘命尚在殺,得麁罪;不定死者, 得他勝罪。有急難來以身走避,情無悲愍
排觸前人,無殺彼心,前人死者,便得麁罪;不 死,惡作;若有殺心,得根本罪。敬法出家保 命求脫,若自殺者,得吐羅罪。若元無殺心意
打牆等,因此方便誤殺於人,或移轉病人 不順其語,或為療疾因即命終,此皆無犯。若 於病者無有殺心,然所陳說令其樂死,或時
持刀、或以繩索不審思察安病人邊,或安毒 藥,皆得惡作。
[0538b24] 無智之人不令瞻病,設有急事 要須看者,應可善教極令存意。病人報言:「莫 扶我起。」強扶令起,若彼死者,得窣吐羅。於餘
威儀類斯應識,若涉路時扶輿病者,准此 應知。告病者云:「先洗方起。」因即命過,此雖無 犯,然不應為有重病人共輿而去,因致死者
無犯,此亦不應造次輿去。或看病者情生勞 倦,或作惡意望彼貲財,或出忿言:「任汝死 去,我不能看。」因致死者,並得麁罪。現有宜食,
與不宜者,看病之人亦得麁罪;若無別可得 者,無犯。捺未熟癰死,便麁罪;熟者,無犯。以 刀以針決開非過,先不善醫不應針刺。若治
口疾行刀刺者,窣吐羅罪;無醫可求刺之,無 犯。患痔之人不應割截,應將藥呪方便蠲除。 凡治病時應問醫者;若無醫人,問解醫苾芻;
此亦無者,問曾病者;無曾病人,問諸老 宿,造次授藥,得越法罪。若解醫者他來問 時,應生悲念施惠方藥,無求利心無犯;若
為求利是所不應。若見破傷,應於屏處而為 纏裹,勿令俗人見嗤醫道。與他瀉藥不應捨 去,善教所宜去亦無犯。見他苾芻病將欲死,
自己衣鉢更不修治,彼若身亡所有衣貲我 當合得。此乃旃荼羅意,得越法罪。亦復不 應作殺害意而授人藥,當興好心欲令病
差。見他授藥欲墮彼胎,不作遮止,得越法 罪。苾芻行時低頭而去,觸殺前人無心非 犯。不應俯面而行,作損惱心,便得麁罪,殺心
犯重。苾芻在路身嬰病苦,不應推行,然須數 息。彼有資具應代擔負,准望食時得至應去。 若恐時晚應自前去,到彼寺中洗鉢安座,次
為請食以待病人,或可持食路中迎接。若不 爾者,得惡作罪。凡被傷人勿與醋飲,見他食 噎愍念為椎因死無犯。椎打之時宜可存
意。應問病人:「何處求藥?」應如所教覓以相 供。
[0538c29] 營作之時,苾芻擲甎傷苾芻頭致死,無犯。 凡運甎等以手授手,不應遙擲令破;必有破 裂,告知方授。若昇梯時及在上作,下裙應
結勿使露身,若在餘時裙不須結。凡興造時 苾芻相助,應一時作不應終日。若在春時中 前應作,若於冬月應午後作,可豫察時休
其事務,令乞食人得洗手足,村坊往返不失 食時。若有僧常無勞乞食,其授事人應以餘 物作好飲食供給勞人,所設之飡名悅意
食。僧伽貧者,勸化餘人隨時供養,或為小食、 或非時漿、或塗手足油。若不為者,授事之 人得惡作罪。苾芻擎重力盡便放,遂打殺工
匠,此雖無犯,不應自舉重擔,必須移者間著 俗人,同時擎舉同時而放,不相瞻顧放便得 罪。凡人一擔苾芻兩人,若過此者不應持舉。
苾芻及尼不應頭上及於肩髁擎持於物,若 擎持者得惡作罪。若有賊來應作驚恐、現 叱喝相、遙擲瓶瓨及杵木等、或在身傍、或時
居後勿興害意,使有損傷。凡棄物時遣他遠 避,若打著者,此雖無犯,不告而棄,得惡作 罪。避牛驚走推著小兒,因此命終非故無犯。
避牛之時應善用心。若以繩索縛人、或告 官司斬他手足,並吐羅罪。有虎狼處喚他共 住,因被傷殺者無犯。然於住處應審觀察。苾
芻自打生支,佛言:「理應打此翻更打餘,是無 智者得惡作罪。」上人鄔陀夷向白衣舍放身 而坐,不善觀察壓殺他兒,凡坐不看,咸得 惡作。
妄說自得上人法學處第四
[0539a29] 佛在薜舍離跋窶末底河側,時諸苾芻為飲 食故,於親族前更相讚歎得上人法。欲令眾 知為求利養事及求利煩惱,制斯學處。
[0539b02] 「若復 苾芻實無知無遍知,自知不得上人法寂靜聖 者殊勝證悟智見安樂住,而言:『我知我見。』彼
於異時若問、若不問,欲自清淨故作如是說: 『諸具壽!我實不知不見,言知言見。虛誑妄語。』 除增上慢,此苾芻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0539b08] 言無知者,於所知境不了無常等及可厭患。 無遍知者,謂於前境有無常等,不如其事 而遍察故;於有非有不能實知,妄生邪解說
非法故。又無知者,謂上人法曾不知故。無遍 知者,謂不能遍了五蘊法故。自知不得者,謂 於自身知未證故。上人法者,即勝流法,謂
望一切凡愚五蓋等法鄙劣惡事,是勝上故。 言寂靜者,謂最妙也。言聖人者,於罪惡法能 遠避故。殊勝證悟者,非由色力及以聰明,而
能獲故。又釋云:「寂靜者,謂是涅槃,離眾煩惱 故。殊勝證悟者,謂四果聖人。言智見者,即 苦法忍及苦法智,如次配之。」又釋云:「智謂
了知苦無常等,見謂見天龍等。」言安樂住者, 謂能安住諸定地中所有功德。而言我知者, 謂知諦理等。我見者,見諸天等。若先作妄
語罪,雖不自說,豈可不犯他勝罪耶?何須說 此異時等言?但令犯戒,設不自說已得本罪, 餘人於彼但可生疑,未得即作不共住事,是
故須有異時等言,方成不共住。若問者,他問 方言。若不問者,不問而說上三邊罪。理無差 別,何故妄中方陳問等?若據前三,亦有此事;
緣起有故,唯於此說。虛者,顯所陳說無有實 義。誑者,本所發心為求飲食,不為勝事作斯 妄說。妄語者,先為妄心方陳所說。
[0539c03] 此中犯者,苾芻說言:「我見提婆、那伽、藥叉、健 達婆、阿蘇羅、揭路荼、緊那羅、莫呼洛伽、畢
麗多、畢舍遮、鳩槃荼、羯吒布單那。我時就 彼、或聞彼聲、或來就我、共我言說。」作虛誑 想,而告前人。彼若領解,得波羅市迦。若言謗
蘇畢舍遮鬼共為上事者,得窣吐羅罪。若云: 「我已獲得二十種想:謂無常想、於無常為苦 想、於苦為空想、於空為無我想、厭離食想、
於諸世間無愛樂想、過患想、斷除想、離欲 想、滅想、死想、不淨想、青瘀想、膖脹想、膿流 想、蟲食想、血塗想、離散想、白骨想、觀空想。」
一一說時並得本罪。或云:「我得四定、四空、四 無量、六神通。又阿蘭若苾芻非人不惱者,即 是聖人;我住於彼亦不被惱。又於彼舍,若是
聖人坐勝妙座,我亦受其勝妙之座。」斯等悉 犯波羅市迦。「我正念時得法自相,壓伏煩惱」 者,此得重罪。「我於三果未得而退、或得而退」,
或為密語「我是學人,學毘奈耶故;我是無學 人,已學三藏故;我得無所有,無長衣鉢故;我 是最後生,望前生說故;我是豫流,入河水故;
我已得果,謂得讀誦果故、或得菴沒羅果;我 離五怖,無過去怖故;我斷煩惱,無過去惑故; 佛聲聞眾所應獲事我已得之,謂阿笈摩等
法及能善修諸根:我是大師,解說法故;我是 佛陀,善覺惡事故;我是毘鉢尸佛聲聞弟子, 於諸佛邊盡歸依故。」說斯等語,內有詐情矯
陳密說,並窣吐羅罪。若無別意如言而說,自 言:「我得上人法」時,並得本罪。或云:「我得豫流 而非彼果。」或云:「在某家者皆是聖人,我在彼
家,然非是聖。但是聖者皆與其衣,我亦受 衣,然非彼類。他人說我得豫流果,我實不得, 說餘果等。」類此應知:「我於今日不得俗定,過
斯妙定亦復未得。我於某處獲得初定,然實 不與覺分相應。」自書己名云:「得道果。」便報他 云:「此作書人道,我得聖果。」此等皆得窣吐羅
罪。又復苾芻如前所說,成波羅市迦。所有事 業方便顯己,具殊勝德,云有苾芻有如是事 得果、見天、獲勝定等,然不自言:「我即是彼。」如
斯語時亦皆麁罪,成窣吐羅事,說皆惡作。 若前人不解語時亦准此重輕。若是聖人,應 就斯座,遂便默然,受其所請。他或告曰:「仁
是婆羅門不?」答云:「我是能除眾罪故。或於六 根善防護故。」「若是羅漢應取食食。」默然而受, 皆窣吐羅罪,於去來等准此應說。又有釋云:
「言所陳事以身相表,問時默然得他勝罪。」對 人人想、或復生疑,他領解時便得本罪。對非 人說時,作人想疑,得窣吐羅罪。無人有人
想、或時入定、或他眠睡、或對無知、或他不領 解倉卒而說,並得窣吐羅罪。無犯者,如聖者 大目連記薜舍離戰勝之事,復記天雨及以
生男,入無所有定聞象王聲等,並皆無犯。
[0540a24] 何 故初三他勝,先婬後殺逆次而說,不如餘處 殺盜婬妄而為次第?此依犯緣前後而說。又 依由前引生後故,而為次第。由不淨行便行
偷盜,既行盜已遂殺怨家,殺已問時便作妄 語。又復煩惱最強盛者,在前而制。此四他勝, 其相云何?謂無厭離不忍不證,然無厭離最
強盛者,立為初二:一、於婬欲;二、於貲財不 忍故行殺、不證故妄語。
[0540b03] 「諸大德!我已說四 他勝法,苾芻於此隨犯一一事,不得與諸苾 芻共住,如前後亦如是,得他勝罪,不應共 住。」
[0540b06] 諸大德等者,欲明四他勝法,若犯一一皆 不合共住。問:「前是俗人無苾芻分,後時犯戒 與前俗人體有別不?」答:「如前在俗,不是苾芻,
後犯戒時與前無異,故云如前後亦如是。不 是望其四他勝中而云前後。」結文准上,得 罪應知。
第二部十三僧伽伐尸沙法之一
[0540b13] 攝頌曰:
泄觸鄙供媒, 小房大寺謗;
非分破僧事, 隨從污慢語。
故泄精學處第一
[0540b17] 佛在室羅伐城,時鄔陀夷苾芻由染污心,自 動生支而泄不淨,此依婬事及婬煩惱,制斯 學處。
[0540b20] 「若復苾芻故心泄精,除夢中,僧伽伐尸沙。」
[0540b21] 下之四戒亦皆同此,此初學處無女境事,雖 無其事而得受樂。次二學處,謂由身語作前 方便。第四矯設異途希求欲樂。第五為他
婬事而作方便。精有五種:謂轉輪王及灌頂 太子其色青,餘子色黃。輪王大臣色赤,根 已成者厚,根未成者薄,此據本性作如是說。
若被女傷,或餘緣損,此五種精一人容有。言 除夢中者,謂除於夢,餘皆得罪。夢中雖有 情識,然無揩定實事可求,故不據斯以明其
犯。設於覺位有流泄心,夢中泄時亦非本 罪。言僧伽伐尸沙者,一、事由眾故;二、體是 有餘,假眾方除,表非初重。僧伽是眾,阿伐尸
沙是教,由奉眾教罪方除滅。又初之四戒體 是無餘,此是有餘,以可治故。
[0540c05] 此中犯者,苾 芻為樂、或為藥等、或欲試力,於自內身、或 外有情故流不淨,得眾教罪。有餘文說,設
於外物非有情數,故出不淨亦犯眾教。若興 方便、或捉或搦,作受樂心欲出不淨,若出者, 僧伽伐尸沙;不出者,得窣吐羅。覺為方便,夢
中流泄,或復翻此作心受樂;或前興方便,後 乃息心;或作方便,其精欲動即便攝念,皆 得麁罪。言欲動者,謂精未離本處,即此無間
不淨當流,雖精未流已有變狀。或在身中而 泄出者,謂精已轉動離於本處。或故作舞樂、 或空裏搖身、或由打築、或因摩按、或以藥揩
癢、或逆流動根、或揩氈褥、或石木瓶等、或於 肉團故流不淨,並窣吐羅罪;若不泄者,皆得 惡作。若於頭項耳鼻及餘身分,或於青脹膿
流之處泄皆本罪。齊何名為流泄不淨?謂身 中流泄。若捉他生支故出不淨,或時量度自 己生支,或手捉搦為樂摩觸故令興起,並得
窣吐羅罪。若有染心看自生支,得惡作罪。 無犯者,因搔疥癢,遂乃流泄。若趒坑、若急 走、若揩髀、若觸衣、若念故二、若見愛境、若入
浴室受揩摩時、或復倉卒觸著女身,猛盛煩 惱即便流泄。如難陀苾芻,或母子相遇不覺 抱持,此皆無犯。若多欲者聽畜皮囊羊鹿等
皮,熟之令軟內安沙等,施帶繫腰;不應著入 眾中及香臺處并制底畔睇,應洗令淨,曬 曝使乾勿令臭壞。若闕事者,應更畜一屏處 舉持。
觸女學處第二
[0541a05] 佛在室羅伐城,時鄔陀夷苾芻有女人來共 觀房宇,因與說法便生染心,觸彼女身隨意 取樂事惱同前,制斯學處。
[0541a08] 「若復苾芻以染纏心,與女人身相觸、若捉 手、若捉臂、若捉髮、若觸,一一身分作受樂心 者,僧伽伐尸沙。」
[0541a10] 以染纏心者,自有染心而非 是纏,應為四句:第一句者,謂心生染著;第 二句者,謂於前境起愛縛心;第三句者,二事
俱有;第四句者,謂除前相。女人者,謂可共交 會,於彼身分復無傷損。手謂腕前。臂謂腕 後。髮謂頭髮及繫髮衣。此中犯者,先有染心、
堪行婬女,一一身分復無衣隔,於其九事悉 皆有犯,謂觸、極觸、憑、捉、牽、曳、上、下、遍抱。觸謂 以手創相觸著。極觸即是頻頻摩觸。憑謂
身相倚著。捉謂以手捉持。牽謂從遠牽來。曳 謂近處曳取。上謂從下舉上。下即從上擎下。 遍抱即是總急抱持。若苾芻於女人處,為斯
九事作受樂心,咸得眾教。若擬行不淨行,雖 無衣隔觸彼女身,得窣吐羅罪。若一身壞、若 二俱壞、若身多癬疥、若欲觸此而誤觸彼、
若以髮毛爪齒而觸髮毛爪齒及乾枯骨、若 復生疑為此為彼、若觸入滅盡定苾芻尼、若 觸青瘀乃至骨鎖,皆犯窣吐羅罪。苾芻染心
觸女,彼轉成男、或時自轉、或二俱轉,得窣吐 羅等罪、或波羅市迦罪。苾芻觸男,彼轉成女, 得眾教罪。或時自轉或二俱轉,得罪同前。想
轉不轉及尼觸女男,罪有重輕隨事廣說。如 是應知,無堪小女、丈夫、半擇迦,無物隔者,並 窣吐羅罪。若有物隔并傍生類,咸得惡作。人
女人女想,若復生疑,染意觸時,並得本罪。非 人女人女想疑,吐羅。人女非人女想,惡作 罪。二形之人若女強者,得僧伽伐尸沙。若異
此者,但得麁罪。母女、姊妹作受樂心觸彼身 時,亦得麁罪,由羞慚境樂想不生;若無羞 慚即得本罪。若於女根以脚指蹴,若土瓦打,
皆得吐羅。凡諸苾芻不應畫作女人形狀 及餘有情,皆惡作罪。其無犯者,若圖白骨、若 畫髑髏、若香泥畫地為眾花彩、若無染心
觸母女姊妹等、若復於餘作母等想、或若觸 時心同觸地、若復好心欲觀女身冷熱堅軟。
[0541b16] 若女墮火中、若見食毒藥、持刀自害、若墮 坑陷、若見水漂皆應救濟,拯溺行法今當說 之。若見女人被水漂溺,自有力者應可救濟,
勿生染念,作母女想而牽取之。若被溺人不 能動轉,應於沙土上合面安置,然須看守 不得棄去。苾芻不應逼近而住,有緣去時
令他看守。其誦業者應誦經,若習定者應 攝念,或囑牧人而為觀守,方行求食,食已 還可撿看死活,事須審諦。五種傍生可憑
渡河,謂是象、馬、牛、水牛、犛牛。若牸傍生不應 憑渡,若持浮囊以充利涉,囊須染熟不應彩 畫。若母來抱、若女坐懷中、若卒倒地墮女
人上、若於迮路口觸女肩,此皆無犯。入乞 食時,應須用意,女有欲意,乞水飲時,以手逼 口而飲水者,苾芻不應連注與水,或令掬
飲待盡更傾。若異此者,便得惡作。女無染心 連注,無犯。
說鄙惡語學處第三
[0541c05] 佛在室羅伐城,時鄔陀夷苾芻見諸女人入 寺中看,共為鄙語染心調弄,因招譏醜,事惱 同前,制斯學處。
[0541c08] 「若復苾芻以染纏心,共女人作鄙惡不軌,婬 欲相應語如夫妻者,僧伽伐尸沙。」
[0541c10] 染纏義如上。
[0541c11] 女人者,謂是人女,解善惡言,此中為顯過失 故、共相故、自相故、譬喻故。過失者,謂說鄙 惡言自體及因皆是雜染,現是鄙穢當墮惡
趣故。共相者,謂作不軌言軌則,上人之所棄 故,共知是非法。自相者,婬欲相應之言。譬 喻者,謂如夫妻。此中犯者有九種,言皆得本
罪。苾芻染心對有知人女,善說、惡說,直乞、 方便乞,直問、曲問、若引事、若讚歎、若瞋 罵,於斯九事一一若與鄙惡之言,合而說
者,犯僧伽伐尸沙。若彼不聞、或聞而不解, 若無鄙惡字者,得窣吐羅罪。如是人女來對 苾芻說斯九事,染心而受隨言應答,共說不
軌,亦得本罪。言善說者,汝三瘡門實是可 愛。言惡說者,汝三瘡門不是好物。言直乞 者,汝來共我行如是如是事。方便乞者,顯
有愛心我當於汝極生愛念。言直問者,若 有女人作如是事,此女必為男子愛重,汝今 亦可作如是事,我當愛汝。言曲問者,若有
女人作如是事,為男所愛,汝今頗能為斯事? 不問其委曲故,名曲問。言引事者,某甲女 人已先共我為如是事,汝今共我亦應作之。
言讚歎者,姊妹若能共我作如是事,當招天 樂。言瞋罵者,說鄙惡語而為罵詈,謂正說 交會鄙惡之言,皆得本罪。若更有餘言說,與
婬欲法交會之言相參涉者,亦得本罪。若為 他作鄙惡之語,若遣使、若傳說、若書印、手印、 若言:「汝根缺壞是罪惡物,可共我交,與我同
臥,汝之所愛可共分張。」然此不與鄙惡之字 葉婆合說,若對入滅定尼、若告彼云:「姊妹! 與我葉縛。」女人解意。若見苾芻尼著好衣服,
作如是語:「姊妹汝著婬服,欲覓丈夫。」若言:「少 女!汝若不能忍欲事者,何不以熱火頭內女 根中?」若復語言:「汝可共畜生行如是事,汝
腰下物可持與我,汝所愛物宜應惠我。」女人 解意,答言:「我今現辦。」若言:「可與我水。」女云: 「無水。」苾芻報言:「汝即是水。如是乃至可與我
餅,汝即是餅。」然彼女人知曉其意,女人問 言:「何意不樂?」答言:「由欲得汝。」若人稟性好為 鄙語,若對大男及大扇侘,實無有女作有女
想說鄙惡語,此等皆得窣吐羅罪。若小男、小 扇侘、若傍生類,實有女人作無女想,得惡作 罪。若心無簡別,隨有女人,即得本罪。若作局
心對彼不言、對斯當說,若有彼者得窣吐羅。 實是鄙語作非鄙想者,無犯。鄙語鄙語想疑、 人女人女想疑,僧伽伐尸沙。非人人想疑,吐
羅。人非人想,惡作罪。有餘處說,若有女人說 鄙惡語,以言領受情歡其事,雖不自說鄙惡 之言,亦得本罪。若說葉縛時意道糠麥,設道
葉婆之言及餘鄙語。若於方俗不諱此言者, 說皆無犯。
◎
◎索供養學處第四
[0542b07] 佛在室羅伐城,亦由鄔陀夷苾芻,從他女 人求索供養,事惱同前,制斯學處。
[0542b08] 「若復苾芻, 以染纏心,於女人前自歎身言:『姊妹!若苾芻 與我相似,具足尸羅有勝善法,修梵行者,可
持此婬欲法而供養之。』若苾芻如是語者,僧 伽伐尸沙。」
[0542b13] 此中索供養者,謂供給身。言具尸羅者,謂 戒蘊圓滿。有勝善法者,謂定蘊具足,由此 清淨諸德圓滿故,如善好金。言梵行者,謂與
慧蘊相應,梵謂涅槃,此行能趣故言梵行,梵 之行故名為梵行。又善法者,少欲等德共相 應故。總論犯相有十八種,謂自說言,我是
最、勝、殊、妙、賢、善、應供、可愛、廣博、極最、極勝、極 殊、極妙、極賢、極善、極應供、極可愛、極廣博,意 顯己身善法圓滿,於諸供中是其最故;稱揚
如來弟子勝德故,餘供養中是殊異故;是 質直心所生起故;是黠慧性所出生故;是樂 法心所發起故;有此法人乃是王等所供養
故;有好名稱遍諸方故;是勝功德所住處故, 如其次第隨配前九。即於此九事有超絕,更 加極言復成其九,此十八事具如廣文。若有
染心說此語時,前人領解,並得本罪。尸羅等 三或總或別,餘並如文,說時本罪。若無婬 欲之言,但得麁罪。若無如我相似之言,亦
得麁罪。若無如我相似及婬欲言,但得惡 作罪。若對堪行婬女,得根本罪。若無堪者,得 窣吐羅。有堪丈夫及半擇迦,亦窣吐羅。無
堪丈夫及半擇迦、諸傍生類,咸得惡作,餘 相應處,准上應思。
媒嫁學處第五
[0542c08] 佛在室羅伐城時,迦盧蜜栗伽羅子為舊知 識而行媒嫁,時諸白衣或讚或毀,外道異學 復生譏論。其事同前,由諍恨煩惱制斯學處。
[0542c11] 「若復苾芻作媒嫁事,以男意語女、以女意語 男,若為成婦及私通事,乃至須臾頃,僧伽伐 尸沙。」
[0542c14] 有三處定:主定、事定、時定成媒嫁罪。言主定 者,以男意語女、以女意語男。言事定者,謂於 男女婦及私通行媒嫁事。言時定者,乃至須
臾。言媒嫁者,往來通信也。言婦事者,有其 七種。何等為七?謂水授、財娉、王旗、自樂、衣食、 共活、須臾。言水授者,謂其父母以水授他
方付其女。言財娉者,謂其父母取財而娉。 言王旗者,王自領軍征伐他國,或是餘賊打 破村坊,所獲婦女用為妻妾。言自樂者,自心
希願與他作婦。言衣食者,為求衣食自來作 婦。言共活者,兩各有財以共活命,契為妻室 結意同居。言須臾者,謂非多時為夫妻事,
亦名無雜婦。言無雜者,雖有夫主,守法清 居異常流故,故稱無雜。言私通者,謂是未 嫁或嫁夫死,欲行私事。為他遮護,據能遮護
總有十種:謂父護、母護、兄弟護、姊妹護、大 公護、大家護,若無此六有餘親屬所防護者, 名為親護。若婆羅門種名為種護。婆羅門
氏族名為族護。無斯種族總名王法護。若有 女人奉法而住貞心無雜,此名為法護。苾 芻於此若七若十,作媒嫁心受言問彼返報
為三:若自往、若遣使、展轉遣人咸皆使攝。若 自為一遣他作兩,若自作兩遣他為一,但令 和合,咸皆眾教。若為一、為二,或不和合,但
得方便,窣吐羅罪。凡為媒處人有尊卑,尊謂 家長取言為定,翻此成卑。若受言、往問及以 還報三處皆尊,即犯本罪。若一尊二卑、二
尊一卑,應知尊處並皆麁罪;卑咸惡作。不 得卑語報彼尊人,亦得麁罪。有其三事雖 不報言亦成返報:一、期處;二、定時;三、現相。若
見我在某處住時則知事合,是謂期處。若某 時見我則表事成,是謂定時。若見我持鉢、或 著新衣則知事合,是謂現相。作斯三事他解
了時,便成返報。又有三事亦成媒業:一、言; 二、書;三、手印。用斯三事受言、問彼及以還 報,或以一事而為三者,或時間雜,皆得本
罪。上來明合,次當辨離。離事不同,有其七 種:一、正鬪時離;二、鬪後方離;三、折草為契;四、 擲瓦作期;五、對證言離;六、言非我婦;七、大聲
遍告隣伍咸知。初之三婦作初三離,媒之使 和,得惡作罪。其次三離,和得麁罪。末後一離, 和便眾教。下之四婦及十私通,隨七種離,和
皆眾教。若指腹媒嫁、若生男女、若俱男俱女、 若半擇迦、若媒非人傍生、若復媒尼及以苾 芻、若梵行者、若自為己、若孩童女,若媒嫁
時隨一形轉或二俱轉,於其三處往返之時, 一住本性、二是亂心,一是亂心、兩非心亂, 諸如此類,並得吐羅。若有俗人來請僧伽為
作媒事,共和遣使並獲本罪。若一人獨擅 為媒合者,則一人犯。或已近圓或近圓時為 其三事,有兩四句,同上應知。若近圓已為
其三事,便得本罪。餘兩二句由近圓故,並得 麁罪。餘兩為三,咸得惡作。若告他:「云何不索 婦?」得惡作罪。若復告云:「彼家有女,何不求
婚?」意為媒合,便得麁罪。為他行媒作三事 已,若父母變悔、若男女身亡、若遇病緣、若遭 飢儉,由此緣闕,並窣吐羅。若有女人,令苾芻
報餘家主言:「我家人物咸悉屬君。」苾芻知情 而為傳報,或許為眾作施食緣。若女與男先 為期契,囑苾芻曰:「大德!若見彼某甲男,請報:
『我於某處相待。』」作此等時,並得麁罪。若不 知彼意為傳信者,無犯。若女人令苾芻去拳 打男肩,此無惡心故得輕罪。若言:「此男何不
為入舍婿?」若言:「此女何不事姑?」若言:「此男 何不別室?」但是片言與媒事相應,所有言說 皆惡作罪。弟子語師:「我欲為他作媒嫁事。」師
聞此語默而許者,得窣吐羅。諸餘學處准此 應知。凡為媒嫁,要待男女為交會事,方得本 罪。何因四學如是次第?凡諸男子未知女意,
先且執手欲試其情。若聽許時,次當捉臂乃 至咽腹漸更觸餘,若不許時便說鄙語,以誘 其情,此對不信女人為斯二事。若信敬女知
其樂福,作眾善語而勸喻之。此三據其自身 染欲,次一為他因求衣食,作媒嫁事和合 男女。
造小房學處第六
[0543c03] 佛在室羅伐城,時諸苾芻為造房舍作務繁 多,由此亂心廢諸善品。又數乞求惱諸施主, 因招譏醜。由住處事諍恨住處鄙業煩惱,制 斯學處。
[0543c07] 「若復苾芻自乞作小房,無主為己作,當應量 作。此中量者,長佛十二張手、廣七張手。是苾 芻應將苾芻眾,往觀處所。彼苾芻眾應觀處
所,是應法淨處、無諍競處、有進趣處。若苾芻 於不應法不淨處、有諍競處、無進趣處,自乞 作房無主自為己,不將諸苾芻往觀處所,於
如是處過量作者,僧伽伐尸沙。」
[0543c13] 言自乞者,隨 己欲樂,若草若木而自求覓。言營作小房者, 若自作、若使人。無主者,謂無別人與之為主。
為己作者,非為僧伽。當應量者,煩勞廢業不 令傷大,恐迮致患不容過小。言長佛十二張 手、廣七張手者,計佛十二張手長中人十八
肘,以中人三張手成一張手。言是苾芻應將 苾芻眾等者,為防三事故,謂不將諸苾芻共 觀處所,違法修營,若有蟲蟻蛇蝎等穴,是名
不淨處。又復觀察若近王家、或長者宅、若 外道舍、若苾芻尼寺、若斬伐大樹,名有諍競 處。又復觀察,若近屋邊一尋之內,有井及
道、若近懸崖,名無進趣處。此皆不應與法,異 此應與。造房苾芻應向本處從眾乞觀,若合 眾俱往、若差別人去,不應遙信便不親撿。既
觀無妨,應對眾前白言:「大德!應知彼處房地 我已觀訖,應法清淨,宜可知時。」應先作白次 為羯磨。若諸事皆違,造房已了堪應受用,得
眾教罪。若不清淨處有諍緣邊無進趣,眾不 觀許,肘量增多,此諸過中隨有其一,或時有 過造而中休,若被他奪、若已興功而便命過、
若作白衣、若為求寂、若用己物,並窣吐羅。若 有苾芻語餘苾芻言:「為我造房,勿令違法。」 若彼苾芻違法作者,自得其罪。若遣他者,作
如是言:「此處善好可為作房,我乞木等以相 供濟。」而實不淨,二並得罪。或時十人共造 一房,同興方便,十俱得罪。若令他造房,而
起疑心為作不作,得窣吐羅。無犯者,得先成 屋及舊受用房,并大蚊幬,此皆無犯。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三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4 冊 No. 1458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伽耶山基金會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釋本禪法師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