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guputakavinaya (Si Fen Lu) 四分律
Scroll 2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四分律卷第二十二 (二分之一明尼戒法)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等譯
八波羅夷法
[0714a07] ◎爾時世尊在毘舍離獼猴江邊樓閣講堂 上。時世尊以此因緣集諸比丘僧,告言:「自 今已去,我與諸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一、
攝取於僧,二、令僧歡喜,三、令僧安樂,四、令 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長,六、難調順者令 調順,七、慚愧者得安樂,八、斷現在有漏,九、
斷未來有漏,十、正法得久住。欲說戒者當 如是說:若比丘尼,作婬欲犯不淨行,乃至 共畜生,是比丘尼波羅夷,不共住。」
[0714a15] 若比丘尼 者,名字為比丘尼、相似比丘尼、自稱比丘尼、 善來比丘尼、乞求比丘尼、著割截衣比丘尼、
破結使比丘尼、受大戒白四羯磨如法成 就得處所比丘尼。是中比丘尼,若受大戒 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處所,住比丘尼法中, 是謂比丘尼義。
[0714a21] 作婬欲犯不淨行乃至共 畜生者,所可得行婬處者是。
[0714a22] 波羅夷者,譬 如人斷頭不可復起,比丘尼亦復如是,犯 波羅夷已不復成比丘尼,故名波羅夷。
[0714a24] 云 何名不共住,有二不共住:一羯磨、一說戒。 彼比丘尼,不得於是二事中住,是故名不 共住。
[0714a27] 有三處行婬,波羅夷:人、非人、畜生,於 此三處共行婬,犯波羅夷。復於三種男行 婬,犯波羅夷:人男、非人男、畜生男,於此三
處共行婬犯波羅夷。於三種二形行婬,犯 波羅夷:人二形、非人二形、畜生二形,於此三 處二形共行婬,波羅夷。於三種黃門行婬,
犯波羅夷:人黃門、非人黃門、畜生黃門,於此 三處行婬,波羅夷。
[0714b05] 比丘尼有婬心,捉人男 根,著三處:大小便道及口,入者犯;不入者,不 犯。有隔有隔、有隔無隔、無隔有隔、無隔無隔,
波羅夷。非人男、畜生男、二形男黃門亦如是。 比丘尼有婬心,捉眠男子及死者身未壞者、 少壞者男根入三處,入者犯;不入,不犯。有
隔有隔、有隔無隔、無隔有隔、無隔無隔,波羅夷。 非人男、畜生男、二形男、黃門亦如上。若比 丘尼,為賊所捉,將詣人男所,以彼男根
著三處。初入覺樂、入已樂、出時樂,波羅夷。初 入樂、入已樂、出時不樂,波羅夷。初入樂、入已 不樂、出時樂,波羅夷。初入樂、入已不樂、出
時不樂,波羅夷。初入不樂、入已不樂、出時 樂,波羅夷。初入不樂、入已樂、出時不樂, 波羅夷。初入不樂、入已樂、出時樂,波羅夷,
此是第六句。有隔乃至無隔無隔,亦如上。 非人男、畜生男、二形男、黃門,有隔乃至無隔無 隔,亦如上。若比丘尼為賊所捉,將至眠
男子所及死者身未壞、少壞者所,以彼男根 著三處,初入樂、入已樂乃至初入不樂、入 已不樂、出時樂,亦如上。有隔有隔乃至無隔
無隔,亦如上。乃至黃門,亦如上。有隔有隔乃 至無隔無隔,亦如上。若比丘尼為賊所捉, 於三處行婬,從初入樂、入已樂、出時樂,乃
至初入不樂、入已不樂、出時樂,亦如上。有隔 有隔乃至無隔無隔,亦如上。若比丘尼方便 欲行不淨,若作者,波羅夷;不作者,偷蘭遮。
比丘方便教比丘尼犯婬,作者偷蘭遮;不 作者,突吉羅。比丘尼教比丘尼犯婬,作者 偷蘭遮;不作者,突吉羅。除比丘、比丘尼,教 餘者,作、不作,一切突吉羅。
[0714c06] 比丘,波羅夷;式叉 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滅擯。是謂為犯。
[0714c07] 不 犯者,眠無所覺、知不受樂、一切無欲心,不 犯。
[0714c09] 不犯者,最初未結戒,癡狂、心亂、痛惱所 纏。 (一竟)
[0714c11] 爾時世尊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爾時世尊 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告言:「自今已去與比 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
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在聚落若空處, 不與懷盜心取,隨所盜物,若為王、若王大 臣所捉,若縛、若殺、若驅出國。『汝賊!汝癡!』若
比丘尼作如是不與取,是比丘尼波羅夷,不 共住。」 (二竟)
[0714c19] 爾時世尊在毘舍離,以此因緣集諸比丘 僧,告諸比丘:「自今已去與諸比丘尼結戒, 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
是說:若比丘尼,故自手斷人命、若持刀授 與人,若歎死、譽死、勸死:『咄!人用此惡活為? 寧死不生。』作如是心念,無數方便歎死、譽
死、勸死,此比丘尼波羅夷,不共住。」 (三竟)
[0714c26] 爾時世尊在毘舍離獼猴江邊樓閣講堂 上,以此因緣集諸比丘僧,告諸比丘:「自今 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
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實無 所知,自歎譽言:『我得過人法,入聖智勝法, 我知是,我見是。』後於異時,若問、若不問,
欲求清淨故作如是言:『諸大姊!我實不知 不見,而言我知我見,虛誑妄語。』除增上慢, 是比丘尼波羅夷,不共住。」 (四竟)
[0715a06]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大 豪貴長者,名大善鹿樂,顏貌端政,偷羅難陀 比丘尼亦顏貌端政。長者鹿樂繫心於偷羅
難陀所,偷羅難陀亦繫心於長者所。後於異 時,為偷羅難陀故,請諸比丘尼及偷羅難 陀設食,即於其夜辦具種種飲食,清旦往
白時到。偷羅難陀知長者為己故請僧,彼 即自住寺不往。諸比丘尼到時著衣持鉢 詣長者家就坐已,時長者遍觀尼眾 不見偷羅難陀,即問:「偷羅難陀何處而不
來耶?」答言:「在寺不來。」於是長者疾疾行食 已,即往寺中至偷羅難陀所。偷羅難陀遙 見長者來即臥床上,長者前問:「阿姨何所
患苦?」答言:「無所患苦,我所欲者而彼不欲。」 彼言:「我欲非不欲。」時長者即前抱臥以手摩 捉嗚,長者還坐問言:「阿姨所須何物?」答言:
「我欲得酸棗。」長者言:「欲得者明日當送。」時 有守房小沙彌尼,見作如此事,諸尼食還 已具向說之。比丘尼眾聞,中有少欲知足、行
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偷羅難陀比 丘尼言:「云何汝與長者作如此事耶?」諸比 丘尼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即
以此因緣集比丘僧,以無數方便呵責偷 羅難陀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 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偷
羅難陀!汝與長者作如此事?」爾時世尊 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偷羅難 陀比丘尼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
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 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染污 心,共染污心男子,從腋已下膝已上身相觸,
若捉摩、若牽、若推、若上摩、若下摩、若舉、若下、 若捉、若捺,是比丘尼波羅夷,不共住。是身相 觸也。」
[0715b10] 比丘尼義如上。
[0715b10] 染污心者,意相染著。染 污心男子亦如是。
[0715b11] 腋已下者,腋已下身分。
[0715b11] 膝 已上者,膝已上身分也。
[0715b12] 身者,從足指乃至頭 髮。
[0715b13] 身相觸者,二身若捉摩、若牽、若推、若逆摩、 若順摩、若舉、若下、若捉、若捺。捉摩者,手摩身
前後。牽者,牽前。推者,推却。逆摩者,從下至 上。順摩者,從上至下。舉者,抱舉。下者,抱下、 或坐、或立。捉者,或捉前、或捉後、或捉髀、或
捉乳。捺者,或捺前、捺後、捺乳、捺髀。
[0715b18] 男子男 子想,男子以手摩尼身,身相觸欲意染著, 受觸樂,波羅夷。男子男子想,男子以手摩 尼身,動身欲意染著,受觸樂,波羅夷。乃至
捉捺亦如是。是男子疑者,偷蘭遮。若男作 男想,以身觸彼衣瓔珞具,欲心染著受觸 樂,偷蘭遮。若男作男想,以身觸彼衣瓔珞
具,欲心染著不受觸樂,偷蘭遮。若男作男 想,男以身衣瓔珞具觸尼身,欲心染著受 觸樂,偷蘭遮。若男作男想,男以身衣瓔珞
具觸尼身,欲心染著不受觸樂,偷蘭遮。男 作男想,以身觸男衣瓔珞具,欲心染著動 身不受觸樂,偷蘭遮。若男作男想,以身觸
男衣瓔珞具,欲心染著不動身受觸樂,偷 蘭遮。若男作男想,男以身衣瓔珞具觸尼 身,欲心染著動身不受觸樂,偷蘭遮。男作
男想,男以身衣瓔珞具觸尼身,欲心染著 受觸樂不動身,偷蘭遮。若男作男想,身 相觸欲心染著不受觸樂動身,偷蘭遮。男
作男想,身相觸欲心染著,受觸樂不動身, 偷蘭遮。如是捉摩乃至捺,一切偷蘭遮。若男 疑,突吉羅。男作男想,以身衣觸身衣瓔珞
具,欲心染著受觸樂,突吉羅。男作男想,以 身衣觸身衣瓔珞具,欲心染著不受觸樂,突 吉羅。男作男想,以身衣觸身衣瓔珞具,欲
心染著不受觸樂動身,突吉羅。男作男想, 以身衣觸身衣瓔珞具,欲心染著受觸樂 不動身,突吉羅。男作男想,以身衣觸身衣
瓔珞具,欲心染著不受觸樂不動身,突吉 羅。男作男想,以身衣觸身衣瓔珞具,欲心 染著受觸樂動身,突吉羅。乃至捉捺,一切突 吉羅。是男疑,突吉羅。
[0715c20] 若比丘尼與男子身相 觸,一觸一波羅夷,隨觸多少,一一波羅夷。若 天男、阿修羅男乃至畜生男能變形者,身相觸
偷蘭遮。不能變形者,身相觸突吉羅。若與女 人身相觸,突吉羅。若與二形人身相觸者, 偷蘭遮。若男子作禮捉足,覺觸樂不動身,
突吉羅。若比丘尼有欲心,觸衣鉢、尼師檀、 針筒、革屣,乃至自觸身,一切突吉羅。人男人 男想,波羅夷。於人男疑,偷蘭遮。人男非人男
想,偷蘭遮。非人男作人男想,偷蘭遮。非人男 生疑,偷蘭遮。
[0716a01] 比丘,僧伽婆尸沙;式叉摩那、沙 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16a02] 不犯者,若取與 時觸身,若戲笑時觸,若有所救解時觸,一 切無欲心,不犯。
[0716a04]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 心亂、痛惱所纏。 (五竟)
[0716a06]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舍 衛城中有長者,名沙樓鹿樂,顏貌端正,偷 羅難陀比丘尼亦顏貌端正。鹿樂長者繫心
偷羅難陀所,偷羅難陀亦繫心鹿樂所。爾時 偷羅難陀比丘尼欲心,受長者捉手、捉衣,共 入屏處、共立、共語、共行,以身相倚共期。爾時
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 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偷羅難陀比丘尼:「汝 云何欲心,受長者捉手、捉衣,入屏處共立、
共語、共行、以身相倚共期?」爾時諸比丘尼白 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 緣集諸比丘僧,呵責偷羅難陀:「汝所為非,
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 不應為。云何偷羅難陀比丘尼!欲心受此 長者捉手、捉衣,乃至共期?」爾時世尊以無數
方便呵責偷羅難陀已,告諸比丘:「此偷羅 難陀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 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
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染污心,知男子 染污心,受捉手、捉衣,入屏處共立、共語、共 行、或身相倚、或共期,是比丘尼波羅夷,不共 住,犯此八事故。」
[0716a27] 比丘尼義如上。
[0716a27] 染污心者, 心有染著,染污心男子亦有染著。
[0716a28] 捉手者, 捉手乃至腕。
[0716a29] 捉衣者,捉身上衣。
[0716a29] 入屏處者, 離見聞處也。
[0716b01] 屏處共立者,離見聞處也。
[0716b01] 共 語者,亦離見聞處。
[0716b02] 共行者,亦離見聞處。
[0716b02] 身相 倚者,身得相及處。
[0716b03] 共期者,得共行婬處也。
[0716b04] 彼比丘尼染污心,受染污心男子捉手,偷 羅遮。捉衣,偷羅遮。入屏處,屏處共立、屏處 共語、屏處共行,以為樂,以身相倚,一一偷
羅遮。
[0716b07] 於七事中,若不發露懺悔,罪未除。若 犯第八事,波羅夷。天子、龍子、阿修羅子、夜叉 子、餓鬼、畜生能變形者,犯七事,一一突吉羅。
若犯第八事,偷羅遮。畜生不能變形者,犯 第八事,突吉羅。與染污心女人犯第八事 者,突吉羅。
[0716b12] 比丘隨所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 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16b13] 不犯者,若有所取與 時手相觸、或戲笑、或有所救解捉衣;若有 所施與、若禮拜、若悔過、若受法,入屏處共
住;若有所施與、若禮拜、若悔過、若受法,入 屏處共立;若有所施與、若禮拜、若悔過, 若受法,入屏處共語;若有所施與、若禮拜、
若懺悔、若受法,入屏處共行;若為人打、若 賊來、若有象來、若惡獸來、若有刺來迴身 避,若來求教授、若聽法、若受請、若來至寺
內,若共期不可作惡事處,無犯。
[0716b22] 無犯者,最 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六竟)
[0716b24]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偷羅 難陀比丘尼妹,字坻舍難陀,其人犯波羅夷 法。時偷羅難陀比丘尼知,便作是念:「此坻舍
難陀是我妹!今犯波羅夷法,我正欲向人 說,懼彼得惡名稱。若彼得惡名稱,於我亦 惡。」遂默然不說。彼於異時,坻舍比丘尼休
道。諸比丘尼見,語偷羅難陀言:「見汝妹已捨 道不?」答言:「彼所作是,非為不是。」諸比丘尼 問:「云何所作是?」偷羅難陀答言:「我先知彼有
如是如是事。」諸比丘尼言:「汝若先知,何以 不向諸比丘尼說?」偷羅難陀答言:「坻舍是 我妹!犯波羅夷法即欲向人說,懼得惡名
稱。若彼得惡名稱,於我亦惡。以是故我不 向人說。」爾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 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偷羅難
陀言:「汝云何覆藏坻舍重罪?」諸比丘尼白 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 緣集諸比丘僧,呵責偷羅難陀比丘尼言:
「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 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偷羅難陀!汝乃覆藏 坻舍比丘尼重罪?」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
呵責偷羅難陀比丘尼已,告諸比丘:「偷羅 難陀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 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
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知他犯 波羅夷,不自舉、不白僧、不語人。彼於異 時,彼比丘尼,或休道、若滅擯、若眾僧遮、若
入外道。後作是言:『我先知有如是如是 罪。』是比丘尼波羅夷,不共住,覆重罪故。」如 是世尊與比丘尼制戒。或於城內犯波羅
夷,出至村中;或村中犯波羅夷,來入城內。 時諸比丘尼,亦不知犯波羅夷不犯,後乃 知犯波羅夷;或有言犯波羅夷者,或有
疑者。佛言:「不知者無犯。自今已去當如是 說戒:若比丘尼,知比丘尼犯波羅夷,不自 發露、不語眾人、不白大眾。若於異時,彼
比丘尼,或命終、或眾中舉、或休道、或入外 道眾,後作是言:『我先知有如是如是罪。』 是比丘尼波羅夷,不共住,覆藏重罪故。」
[0717a04] 比 丘尼義如上。
[0717a05] 知者,我知犯如是如是罪。
[0717a06] 僧者,一羯磨、一說戒。
[0717a06] 大眾者,或四人或過四 人。
[0717a07] 休道者,出此法外。
[0717a07] 滅擯者,僧與作白 四羯磨除去。
[0717a08] 遮者,眾中斷決罪時遮不聽 入眾。
[0717a09] 入外道者,受外道法。
[0717a09] 重罪者,八波 羅夷,於八法中犯一一罪。
[0717a10] 彼比丘尼,知 是比丘尼犯波羅夷,前食時知、後食時說,偷 蘭遮。後食時知、初夜說,偷蘭遮。初夜知、中夜
說,偷蘭遮。中夜知、後夜說,偷蘭遮。後夜知、不 說至明相出,波羅夷。除八波羅夷法,覆餘 罪不說者,隨所犯自覆重罪,偷蘭遮。除
比丘、比丘尼,覆餘人罪,突吉羅。
[0717a16] 比丘,波逸 提;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17a18] 不犯者,若不知、若向人說、若無人可向說、 意欲說而未說明相出;若說者,有命難、 有梵行難,不得說不犯。
[0717a20] 不犯者,最初未制 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七竟)
[0717a22] 爾時世尊在拘睒彌瞿師羅園中。時尊者闡 陀比丘,僧為作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 順從、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時有比丘
尼,名尉次,往返承事闡陀比丘。諸比丘尼 語言:「闡陀比丘,僧為作舉,如法如律、如 佛所教,不順從、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汝
莫順從。」尉次答言:「諸大姊!此是我兄,今日 不供養,更待何時?」猶故隨順不止。時諸比 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
知慚愧者,嫌責尉次比丘尼言:「闡陀比丘 僧為作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而不順從、 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汝今云何故順從
也?」爾時諸比丘尼語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 尊。世尊以此因緣集諸比丘僧,呵責尉次 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
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闡陀比丘,僧為 作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而不順從、不懺 悔,僧未與作共住。云何故順從?」以無數方
便呵責已,告諸比丘:「聽僧與尉次比丘尼 作呵責白四羯磨。當作如是呵責,尼眾中 應差堪能人,若上座、若次座、若誦律、若不誦
律,堪能作羯磨者作如是白:『大姊僧聽!是 尉次比丘尼,知闡陀比丘,僧為作舉,如法 如律、如佛所教,而不順從、不懺悔,僧未
與作共住,而順從闡陀比丘。諸比丘尼語 言:「闡陀比丘,僧為作舉,如法如律、如佛所 教,不順從、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汝莫
順從。」而故順從。若僧時到僧忍聽,僧與尉次 比丘尼作呵責,捨此事故。「大姊!闡陀比丘, 僧為作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而不順從、
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汝莫隨順。」白如是。』 『大姊僧聽!是尉次比丘尼,知闡陀比丘,僧為 作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順從、不懺
悔,僧未與作共住,而順從闡陀比丘。諸比 丘尼語言:「闡陀比丘,僧為作舉,如法如律、 如佛所教,不順從、不懺悔,僧未與作共
住,汝莫隨順。」而故隨順。僧今與尉次比丘 尼作呵責,捨此事故。「闡陀比丘,僧為作 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順從、不懺悔,
僧未與作共住,汝莫隨順。」誰諸大姊忍僧 與尉次比丘尼作呵責捨此事者默然,誰 不忍者說。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僧已與尉次比丘尼作呵責捨此事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當作如是呵責。」 尉次比丘尼,僧與作白四羯磨已,白諸比
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言:「若有如此比 丘尼順從為僧所舉比丘者,僧亦應如是 與作呵責白四羯磨。自今已去與比丘尼 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
當如是說:若比丘尼,知比丘僧為作舉,如 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順從、不懺悔,僧未與 作共住而順從。諸比丘尼語言:『大姊!此比
丘,為僧所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順 從、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汝莫順從。』如是 比丘尼諫彼比丘尼時,是事堅持不捨,彼
比丘尼應乃至第二、第三諫,令捨此事故。 若乃至三諫,捨者善;若不捨者,是比丘尼波 羅夷,不共住,犯隨舉。」
[0717c21] 比丘尼義如上。
[0717c21] 僧者 如上。
[0717c22] 舉者,為僧所舉,白四羯磨是也。
[0717c22] 法者, 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0717c23] 不順從者,不順治 罪法。
[0717c24] 不懺悔者,所犯罪未懺悔清淨。
[0717c24] 僧未與 作共住者,僧未與解罪羯磨。
[0717c25] 隨順者,有二 種:一法,二衣食。法隨順者,教增戒、增心、增 慧,教語學問、誦經。衣食者,與飲食、衣服、床、 臥具、病瘦醫藥。
[0717c28] 若比丘尼,知比丘為僧所 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隨順、不懺悔, 僧未與作共住而隨順。諸比丘尼語言:「此
比丘,僧與作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順 從、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汝莫隨順,可 捨此事,莫為僧所舉更犯重罪。」若隨語者
善;不隨語者,當作白。白已當復語言:「妹! 當知我白已,餘有羯磨在,汝捨此事,莫 為僧所舉更犯重罪。」若隨語者善;不隨語
者,當作初羯磨。作初羯磨已,當語言:「妹!我 已與汝作白初羯磨竟,餘有二羯磨在。汝 可捨此事,莫為僧所舉更犯重罪。」若隨
語者善;不隨語者,當作第二羯磨。作第 二羯磨已,當復語言:「妹知不?我已作白二 羯磨竟,餘有一羯磨在,汝捨此事,莫為
僧所舉更犯重罪。」若隨語者善;不隨語 者,作第三羯磨竟,波羅夷。白二羯磨竟捨 者,三偷蘭遮。白一羯磨竟捨者,二偷蘭遮。白
竟捨者,一偷蘭遮。若作白未竟捨者,突吉羅。 若未白前隨順所舉比丘者,一切突吉羅。若 僧為隨舉比丘尼作呵責時,有比丘教言:
「汝莫捨。」若僧與作呵責,偷蘭遮。若不呵責, 突吉羅。若比丘尼語言:「莫捨。」若僧與呵責, 偷蘭遮。若不呵責,突吉羅。除比丘、比丘尼,
餘人教:「莫捨。」呵責不呵責,一切突吉羅。比丘, 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 為犯。
[0718a25] 不犯者,初諫時捨,非法別眾、非法和合 眾、法別眾、似法別眾、似法和合眾、異法異 毘尼異佛所教,一切未作呵責前,不犯。
[0718a28]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八竟)
◎ ◎
十七僧殘法之初
[0718b02] 爾時世尊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時世尊以 此因緣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自今已去與 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
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媒嫁,持男語 語女、持女語語男,若為成婦事、若為私 通,乃至須臾間,是比丘尼犯初法應捨,僧 伽婆尸沙。」 (一竟)
[0718b09] 爾時世尊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時世尊以 此因緣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自今已去與 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
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 [真/心] 恚不喜,以無 根波羅夷法謗,欲破彼清淨行。後於異時, 若問、若不問,知是事無根,說我 [真/心] 恚故如
是語。是比丘尼犯初法應捨,僧伽婆尸沙。」 (二竟)
[0718b16] 爾時世尊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時世尊以 此因緣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自今已去與 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
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 [真/心] 恚不喜, 於異分事中取片,非波羅夷比丘尼,以無 根波羅夷法謗,欲破彼人梵行。後於異時,
若問、若不問,知是異分事中取片,彼比丘 尼住 [真/心] 恚法故,作如是說。是比丘尼犯 初法應捨,僧伽婆尸沙。」 (三竟)
[0718b25]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有比丘 尼在阿蘭若處住,有一居士於此處作一 精舍,施與比丘尼僧住。後異時阿蘭若處
比丘尼有惡事出,諸比丘尼捨此精舍去。 居士後命終,時居士兒即耕此精舍地。諸 比丘尼見語言:「此是眾僧地。莫耕!」居士兒答
言:「實爾。我父在時作此精舍與比丘尼僧。 比丘尼僧捨去,我父命終,我今自由,何為空 此處地?彼此無用耶!」時居士兒如故耕之,
諸比丘尼即往斷事官所言。爾時諸斷事官 即喚居士兒依法決斷,罰其財貨盡入於 官。爾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
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彼比丘尼:「云何 比丘尼詣官言居士兒,使財物入官也?」爾 時諸比丘尼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
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彼比丘 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 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詣官言人?」
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彼比丘尼已, 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
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 言人,若居士、居士兒、若奴、若客作人,若晝、若 夜、若一念頃、若彈指頃、若須臾頃,是比丘尼
犯初法應捨,僧伽婆尸沙。」如是世尊與比 丘尼結戒。
[0718c21] 爾時拘薩羅國波斯匿王小婦,作 一精舍施與比丘尼,彼比丘尼受住已,後捨 人間遊行。時王小婦,聞比丘尼捨精舍人間
遊行,輒復以此精舍轉與女梵志。時彼比 丘尼聞,念言:「我行不在,輒以我精舍與人。」 時彼比丘尼即還精舍,語女梵志言:「避我
去!莫住我精舍。」彼女梵志答言:「此實是汝精 舍,施主為汝作;汝出人間遊行,持用與我,我 今不能出去。」時彼比丘尼 [真/心] ,即牽曳令出。
時女梵志即詣斷事官言。時諸斷事官喚 比丘尼,比丘尼疑難不去,自念:「世尊制戒, 不得詣斷事官相言。」爾時比丘尼白諸比
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告諸比丘:「自今 已去若有喚應往。」時彼比丘尼,即往斷事 官所,諸斷事官問言:「阿姨!此事云何?好說。」比
丘尼答言:「此一切地皆屬王,家事屬居士,房 舍屬施主,床座臥具亦爾。修治房舍令眾 僧住止,得福多。何以故?由其施我得安住
故。」諸斷事官答言:「如阿姨所說,一切地屬 王,家事屬居士,屋舍屬施主,床座臥具亦 爾。修治房舍令僧住止,得福多。何以故?
由其施我得安住故。今此精舍應與女 梵志令住。」爾時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告 諸比丘:「此比丘尼不善說,斷事官亦不善答。
何以故?前施是法,後施非法。」爾時波斯匿 王聞比丘尼如是說、諸斷事官如是答、世 尊作如是語時,王罰諸斷事官財物盡入
官。諸比丘聞,往白世尊。世尊爾時告諸比 丘:「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尼詣官 言,居士若居士兒、若奴、若客作人,若晝、若夜、
若一念頃、若彈指頃、若須臾頃,是比丘尼犯 初法應捨,僧伽婆尸沙。」
[0719a23] 比丘尼義如上。
[0719a23] 相言 者,詣官共諍曲直。
[0719a24] 居士者,不出家人。
[0719a24] 兒者, 居士所生。
[0719a25] 奴者,或買得、或家所生。
[0719a25] 客作者, 財雇使作也。
[0719a26] 女梵志者,在此法外出家者 是。
[0719a27] 若比丘尼言人,若居士、居士兒,若奴、客 作人,若晝、若夜、若一念頃、若彈指頃、若須臾 頃,如女梵志詣官稱其事。若斷事官下手
疏事者,僧伽婆尸沙。口說不著名字者,偷 羅遮。
[0719b02]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 吉羅。是謂為犯。
[0719b03] 不犯者,若被喚,若欲有所 啟,若為強力所持去,若被繫將去,若命難、 若梵行難,雖口說不告官,不犯。
[0719b05] 不犯者,最 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四竟)
[0719b07] 爾時世尊在毘舍離獼猴江側,在樓閣堂 上。時有離奢婦女出外遊戲,時有賊女在 是眾中共行,伺其作樂戲時偷彼財物逃
走。時諸婦女遣使往告離奢:「此有賊女取 我財物走去,願與我求覓。」時諸離奢遣人 求覓,得便當殺之。時賊女聞此語:「遣人求
覓得便殺。」即捨毘舍離逃走,詣王舍城,至 比丘尼僧伽藍中,語諸尼言:「我有信心貪 樂出家。」諸尼聞已,即便度出家受具足戒。時
諸離奢聞,此賊女逃走詣王舍城,即往告 摩竭國瓶沙王:「此有賊女,取我婦女財物 逃走來此,願王與我求覓。」時洴沙王即勅
左右檢校求之。左右白王言:「有賊女,已在 尼僧伽藍中出家為道。」時洴沙王聞有賊 女來此,比丘尼已度出家為道。即遣信語
諸離奢:「聞有賊女在尼僧伽藍中已出家 為道,我不能語。」時諸離奢皆共譏嫌言:「諸 比丘尼,不知慚愧,皆是賊女,外自稱言:『我
知正法。』云何度他賊女,其罪應死,多人所 知,度令出家受具足戒。如是何有正法?」 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
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彼比丘尼:「汝云何 度賊女令出家為道?」時諸比丘尼白諸比 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諸
比丘,呵責彼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 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知 是賊女,云何度令出家受具足戒?」爾時世
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彼比丘尼已,告諸比 丘:「是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 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
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度他賊 女應死者,多人所知,度令出家受具足戒, 是比丘尼犯初法應捨,僧伽婆尸沙。」如是世 尊與比丘尼結戒。
[0719c11] 彼城中作賊出外村,外 村作賊入城內。時諸比丘尼,不知賊與不 賊、應死不應死、人知不知,後乃知是賊、應死、
人所知,或有言犯僧伽婆尸沙,或疑。佛言: 「不知者不犯。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 丘尼,先知是賊女、罪應死、人所知,不問王
大臣、不問種姓,便度出家受具足戒,是比 丘尼犯初法應捨,僧伽婆尸沙。」
[0719c18] 比丘尼義 如上。
[0719c19] 賊者,若盜五錢、若過五錢。
[0719c19] 應死者,處 在死中也。
[0719c20] 多人知者,王所知、大臣所知、庶民 共知。
[0719c21] 王者,不依人食。
[0719c21] 大臣者,受王重位 佐理國事。
[0719c22] 種姓者,舍夷、拘離彌寧、跋耆、滿羅 蘇摩。
[0719c23] 彼比丘尼,知賊女、罪應死、多人所知, 不問王、大臣、種姓,便度為道。作三羯磨竟, 和上尼僧伽婆尸沙。若作白二羯磨竟,三
偷羅遮。白一羯磨竟,二偷羅遮。白竟,一偷 蘭遮。若白未竟,突吉羅。若未白前,若與剃 髮,若與出家與受戒集眾僧,一切突吉羅。 眾滿,亦突吉羅。
[0719c29]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 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20a01] 不犯者,若不知, 或白王大臣種姓,若罪應死王聽出家,若 有罪聽出家,若於繫縛中放令出家,若救 使得脫,不犯。
[0720a04]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 亂、痛惱所纏。 (五竟)
[0720a06]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尉次 比丘尼,為僧所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不順從、有罪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時偷
羅難陀比丘尼,不白尼僧,僧不約勅,輒自 出界外,與尉次作解罪羯磨。時諸比丘尼 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
愧者,呵責偷羅難陀比丘尼:「云何尼僧如 法如律、如佛所教,舉尉次比丘尼,而不順 從、有罪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尼僧不
約勅,汝輒自出界外與解罪?」爾時諸比丘 尼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 因緣集諸比丘僧,呵責偷羅難陀:「汝所為
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 所不應為。云何偷羅難陀!尼僧如法如律、 如佛所教,舉尉次比丘尼,而不順從、有罪
不悔,僧未與作共住。尼僧不約勅,汝輒自 出界外與作羯磨解罪?」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偷羅難陀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
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 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知比丘尼 為僧所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順從、
未懺悔,僧未與作共住羯磨。為愛故,不 問僧、僧不約勅,出界外作羯磨與解罪, 是比丘尼犯初法應捨,僧伽婆尸沙。」
[0720a29] 比丘尼 義如上。
[0720b01] 僧者,如上說。
[0720b01] 舉者,僧所舉白四羯 磨也。
[0720b02] 法者,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0720b02] 不順從者, 佛所制治罪法不行。
[0720b03] 不悔者,有罪不向人 說。
[0720b04] 未與作共住者,為僧所舉未與解罪。
[0720b05] 愛故不問僧、僧不約勅,出界外作羯磨 與解罪,三羯磨竟,僧伽婆尸沙。白二羯磨竟, 三偷羅遮。白一羯磨竟,二偷羅遮。白竟,一
偷羅遮。白未竟,突吉羅。未白前集眾眾滿, 一切突吉羅。
[0720b09]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 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20b10] 不犯者,白眾僧,若 被僧約勅,若能下意悔本罪,若僧以恚故 不與解罪、彼人與解,無犯。若先僧與作羯
磨已,此僧移或死,若遠行、若休道,為賊所 將去、為水所漂,彼與解罪,不犯。
[0720b14] 不犯者, 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六竟)
[0720b16]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 丘尼,獨高褰衣渡水,從此岸至彼岸然。 彼比丘尼顏貌端政,時有賊見已繫意在彼,
令渡水竟便捉觸嬈。諸居士見,皆共嫌之: 「此比丘尼不知慚愧、行不淨法,外自稱言: 『我知正法。』而獨自行高褰衣渡水,如婬
女無異。如是何有正法?」爾時差摩比丘尼 多諸弟子,去彼僧伽藍不遠有親里村,有 少事緣捨眾獨入村,諸居士見共相謂言:
「此差摩比丘尼所以獨行者,欲得男子故 耳。」彼比丘尼即於彼村中獨宿不還,諸居 士復言:「所以獨宿者,正須男子故耳。」時有
六群比丘尼,及偷羅難陀與眾多比丘尼,於 拘薩羅國曠野中行。時六群比丘尼及偷羅 難陀比丘尼,常在後獨行下道。諸比丘尼見
已語言:「諸妹!汝等何故在後行,不與我等 俱?」答言:「汝等但自行,何與汝事?」彼即問言: 「汝等不聞佛結戒當共伴相逐行耶?」六群
比丘尼、偷羅難陀答言:「汝等不知我耶?」答言: 「不知。」彼言:「我等所以在後行者,欲得男 子。」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
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彼比丘尼:「云何比 丘尼,高褰衣渡水、獨行詣村落、獨宿、共伴 行而獨在後?」時諸比丘尼白諸比丘,諸比丘
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 以無數方便呵責彼比丘尼:「汝所為非,非 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
應為。云何比丘尼,獨高褰衣渡水、獨行 詣村、獨宿共伴行、獨在後?」時世尊以無數方 便呵責彼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
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 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 當如是說:若比丘尼獨渡水、獨入村、獨宿、
獨在後行,犯初法應捨,僧伽婆尸沙。」
[0720c20] 比丘尼 義如上。
[0720c21] 水者,河水獨不能渡,彼比丘尼當 求一比丘尼共渡,比丘尼應漸褰衣入水 待伴。前比丘尼疾疾入水令伴不及,僧伽
婆尸沙。若入水時隨水深淺褰衣待後 伴,若疾疾入水不待後伴,偷蘭遮。若至彼 岸漸漸下衣待後伴。若發意速疾、不漸漸 下衣上岸、不待後伴,偷蘭遮。
[0720c27] 彼比丘尼,當 求一比丘尼共行詣村。若比丘尼,獨行 詣村隨所至村,僧伽婆尸沙。若無村獨詣 空曠無道處行,一鼓聲間,僧伽婆尸沙。獨行
未至村,偷蘭遮。減一鼓聲,偷蘭遮。獨行村 中一界,突吉羅。求方便欲行而不去,若結 伴欲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0721a04] 彼比丘尼共宿, 應在舒手相及處,彼比丘尼獨宿隨脇著 地,僧伽婆尸沙。隨轉側,僧伽婆尸沙。若比丘
尼共在村中宿,臥時使舒手相及,若舒手 不相及,一一轉側,一一僧伽婆尸沙。
[0721a08] 彼比丘 尼共在道行,不得離見聞處行,若比丘尼 在道行離見聞處,僧伽婆尸沙。離見處不 離聞處,偷蘭遮。離聞處不離見處,偷蘭 遮。
[0721a12]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 羅。是謂為犯。
[0721a13] 不犯者,二比丘尼共渡水,入 水時隨水深淺漸漸褰衣,待後伴入水;去 時不疾疾去待伴,上岸時漸漸下衣待後
伴;或神足渡乘船渡;或橋上渡躡梁渡;若伴 比丘尼命終、若休道、若遠行、若賊將去、若命 難、或梵行難、或惡獸難、或為強力者將去,
被縛將去,或為水所漂,無犯。若二比丘尼 入村,若於村中間一伴比丘尼死、或休 道、或遠行、或為賊將去,乃至水所漂如上,無
犯。若共二比丘尼宿,舒手相及處;若一比 丘尼出大小便、或受經誦經、若樂靜獨處經 行、或為病尼煮羹粥作飯、若命終、若休道、
若遠行、若賊將去,乃至為水所漂,亦如上無 犯。與二比丘尼共行,不離見聞處,不犯。 若一比丘尼出大小便,或命終、或休道、或為
賊所將去,乃至為水所漂,如上不犯。
[0721a28] 不犯 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七竟)
◎
四分律卷第二十二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2 冊 No. 1428 四分律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伽耶山基金會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釋本禪法師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