Śālistambhakasūtra (Dasheng She Li Suo Dan Mo Jing) 大乘舍黎娑擔摩經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乘舍黎娑擔摩經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 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0821b13] 如是我聞:
[0821b13] 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 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菩薩摩訶 薩眾,慈氏菩薩而為上首。
[0821b16] 爾時世尊觀舍黎娑擔摩已,告諸苾芻言:「若 有苾芻於十二緣生而能見了,是名見法;見 是法已,即名見佛。」世尊作是說已,默然而住。
[0821b19] 爾時舍利子尋作是念:「今我世尊說如是法。 當云何義?云何了知?」即往詣慈氏菩薩所,到 已相見,各用軟語互相問訊,即與慈氏菩薩
坐大石下。
[0821b22] 時舍利子白慈氏言:「今者世尊為 諸苾芻說舍黎娑擔摩經,言:『諸苾芻若於十 二緣生而能見者,是名見法;見是法已,即
名見佛。』菩薩!我今不解斯義。何等名十二 緣生?云何名法?云何名佛?唯願菩薩略 為解說!」
[0821b28] 爾時慈氏菩薩告尊者舍利子言:「如來法王 具一切智,隨宜所說甚深微妙。汝今問我,我 今略說。舍利子!如世尊言:『若有苾芻於十
二緣生而能見了,是名見法;若見是法,即 名見佛。』舍利子!十二緣生者,所謂無明緣 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
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 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蘊 生。舍利子!彼無明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
識滅即名色滅,名色滅即六入滅,六入滅即 觸滅,觸滅即受滅,受滅即愛滅,愛滅即取 滅,取滅即有滅,有滅即生滅,生滅即老死、
憂、悲、苦、惱滅;如是滅,即一大苦蘊滅。舍利子! 世尊如是說,為十二緣生。」
[0821c12] 舍利子言:「云何名 法?」
[0821c13] 菩薩告言:「聖八正道名之為法,所謂:正 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舍 利子!是八正道果報涅盤,是故世尊略說
名法。」
[0821c16] 舍利子言:「云何名佛?」
[0821c16] 菩薩告言:「若知 一切法,名之為佛。如是得聖慧眼,見菩提 分法,乃證法身。
[0821c19] 「復次云何見十二緣?如佛所說:『若人恒見此 十二緣無生、無滅、無作、無為、無取、無著、如實、
不顛倒、寂靜、無怖、大聖、無盡、止息、悉皆無性, 若如是見,是人見法;若能如是,恒見無生、無 滅、無作、無為、無取、無著、如實、不顛倒、寂靜、無
怖、大聖、無盡、止息、見法無性,彼人是見無上 法身。』佛是得正法、正智、止息三昧。」
[0821c26] 復次舍利子白言:「以何故名為十二緣?」
[0821c26] 菩薩 告言:「以有因有緣名十二緣。舍利子!是法 亦非因非緣,亦非不因緣,又從緣有。子今 略說其相。如來出生及不出生,是因緣法常
住、平等、如實、非虛,是真實法,離顛倒故。
[0822a01] 「又 舍利子!如是緣生分為二義。何等為二?一 者從因,二者從緣。此二種義分為內外。外 緣從因所生者,謂從種生芽,從芽生苗,從
苗生莖,從莖生枝葉,從枝葉生華果。若無 種子即不生苗,乃至華果亦無所有。若有種 子即生苗莖,乃至華果無不有故。舍利子!
彼種子不作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念:『我能 生苗莖。』如是乃至華亦不作念:『我能生果。』果 亦不作念:『我能從華生。』如是外因緣從因生 法可見。
[0822a11] 「又舍利子!外因緣從緣生者,謂緣 六界合集故。云何六界?所謂地界、水界、火界、 風界、虛空界、時界。彼地界能安立,水界能滋
潤,火界能溫煖,風界能動搖,空界能無礙,時 界能成就。如是六界各各緣合,種子得生芽、 苗、華、實,無不具足。如是六界一不合者,種即
不生,乃至華實亦不可得。然彼六界各無有 我。彼地不言:『我能安立。』水亦不言:『我能滋潤。』 火亦不言:『我能溫煖。』風亦不言:『我能動搖。』空
亦不言:『我能無礙。』時亦不言:『我能成就。』然彼 種子不言:『我能生芽。』芽亦不言:『我從諸緣得 生。』彼芽等所生,非自作,非他作,亦非自他
合有,非自在天所化,亦非時化,亦非緣生, 亦不一事生,亦非不因生。然彼地、水、火、風、虛 空、時分及種子、華、實而彼從生,不即、不離、無 盡滅故。
[0822a26] 「此外緣生復有五義。何者為五?謂不 常、不斷、雖滅不盡、少因多果、互為所緣。云何 不常?謂種子與芽名別異故。云何不斷?謂從
種有芽,芽生枝葉故。云何雖滅不盡?雖滅者, 謂種壞似滅;不盡者,謂傳種生芽。云何少 因多果?謂一子為因,果實繁倍。云何互為所
緣?謂因種有芽乃至華實,相似連鐶復為 種子故。
[0822b04] 「復次,云何內十二緣?此十二緣復 有二義。云何為二?謂一從因,二從緣。云何 從因所為?因於無明乃生於行,乃至生、老、死、
憂、悲、苦、惱。若無無明,行亦不立,乃至無老、死、 憂、悲、苦、惱。而彼無明不作念:『我能生行。』行亦 不作念:『我從無明生。』乃至生亦不作念:『我能
生老、死、憂、悲、苦、惱。』老、死等亦不作念:『我從生 生。』是謂從因所生之相。
[0822b11] 「云何從緣所生?所 謂緣於六界得和合故。何等為六?謂地、水、 火、風、空、識。此六界合時,是名從緣生故。云
何名地界?謂身堅實,此名地界;若身滋潤,此 名水界;若身溫煖,此名火界;若出入息,此名 風界;若身無障礙,此名空界。眼識乃至第八
識,此名識界。如是等六界緣和合故,乃生其 身。然彼地界不作念:『我能堅實。』水界亦不作 念:『我能滋潤。』火界亦不作念:『我能溫煖。』風界
亦不作念:『我能出入息。』空界亦不作念:『我能 無障礙。』識亦不作念:『我能成就。』身亦不作念: 『我從眾緣生。』然非眾緣,身亦不立。而彼地界,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非男、非女,亦無自、 無他;乃至水、火、風、空、識界,亦無我、無人、無眾 生、無壽命、非男、非女,亦無自、無他。又復若於
如是六界而作一想、凡夫想、常想、實想、久想、 樂想、我想、人想、眾生想、壽命想、蠕動想,由無 智故,作如是等種種之想,是故說名無明。由
無明故,即生貪慾、瞋恚。無明緣行,行亦如 是著於假名,生諸妄想名識;識生名色;名 色生六入;六入生觸;觸故生受;受故生愛;
愛故生取;取故生有;以有故能生後蘊名生; 生已衰變為老;蘊敗壞故為死;以愚癡故,即 發生憂、悲、苦、惱。又以眾苦集聚逼切身心,處
大黑闇,名為無明;造作為行;分別為識;安立 相為名色;六根門為六入;對塵名觸;得苦 樂名受;飢渴名愛;追求名取;復生業為有;
後蘊生為生;蘊熟為老;彼壞為死;思懼為 憂;慘切為悲;眾苦為苦;勞擾為惱。又復翻 真實為虛妄,以邪見為正見,以是無智,故名
無明。行有三種,謂福行、非福行、無相行。作 福行得福行智,作非福行得非福行智,作無 相行得無相行智。如是乃至老、死、憂、悲、苦、惱。
此十二緣各各有因、有果、非常、非斷、非有為、 不離有為、非心法、非盡法、非滅法、本來自有、 所生不斷。譬如江河,流注無絕。」
[0822c18] 爾時慈氏菩薩復告舍利子言:「彼十二緣復 以四緣增長,所謂無明、愛、業、識等。彼識種 子以自性為因,以業為地,以無明、愛、煩惱
覆蓋,識種發生。彼業與識為地,愛與識為 滋潤,無明覆蓋,識得成就。彼業不作念:『我能 與識種子為地。』愛亦不作念:『我能與識種子
為滋潤。』無明亦不作念:『我能與識種子為覆 蓋。』以是緣故,識種成就。識亦不作念:『我從 眾緣生。』復次,業為識地,愛為滋潤,無明覆蓋,
種子乃生,處母胎中為名色芽。彼名色芽非 自生,非他生,非自他合生,亦非自在天生,亦 非時化生,亦不從本所生,亦非無因緣生。是
法實從父母、眾緣和合得生。然彼名色芽本 無主,亦無取捨,自性因緣如虛空幻化。
[0823a03] 「復次,眼識所生有五種因緣。何者為五?謂眼、 色、明照、虛空、意念。以此五緣而生眼識。以眼 為所住,以色為所著,以明得觀照,以虛空
得無礙,是故意念起諸為作,以是緣故眼識 得生。若眼、色、明照、虛空、意念等緣不和合,眼 識不生。然眼不作念:『我能為眼識所住。』色亦
不作念:『我能令識之所著。』明亦不作念:『我能 令識得觀照。』空亦不作念:『我能令識無障礙。』 意亦不作念:『我能令識起為作。』識亦不作念:
『我能從眾緣生。』然眼識實從眾緣和合而生。 如是諸根次第所生,皆亦如是。
[0823a14] 「復次,無有法從今世至後世,但以業果、因緣、 妄想所生。又如明鏡照面,面現鏡中,實無面 入鏡內,由妄想、因緣而顯現故。又如滿月高
處虛空,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影現眾水。非 月沒彼而生此水,亦由妄想、因緣故現。又如 取火,得薪即燃,薪盡即滅。」
[0823a20] 「復次舍利子!無有眾生從此世至後世,亦非 後世至此世,但以業結成識種子,處處得生。 託母胎藏生名色芽。此因緣法本來、無主、無
我、無取、無捨,如虛空、如幻化、無有實法,而 善惡之業報應不亡。
[0823a25] 「又十二緣復以五事說。何等為五?謂無常、不 斷、無滅、少因多果、相似。云何無常?謂此蘊滅,
彼蘊生。滅即非生,生即非滅。生滅異故,故名 無常。云何不斷?謂如秤高下,此滅彼生,故 云不斷。云何不滅?謂眾生界所作因業皆不
滅故。云何少因多果?謂凡所造因亦如事田, 專心勤力故,獲果廣多。云何相似?謂所造因 業不獲異報,故云相似。
[0823b03] 「復次舍利子!如佛所 說:『若有能觀十二因緣者,名為正觀正智慧。』 云何正觀 正 智慧?謂觀過去、未來、現在三世
所生,不作有無之想,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若 沙門、婆羅門及世間人能觀是法不生、不滅、 無作、無為、無取、無捨、不顛倒、寂靜、止息、無性,
若能如是見法,寂靜了知,無病,無瘡,如眴 息間我見即除。如斷多羅樹頭,不復更生。是 得不生滅法。舍利子!是人獲法忍具足,如
來、應供、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 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為授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記。」
[0823b15] 爾時慈氏菩薩說是法已,尊者舍利子,及天、 人、阿修羅、乾闥婆等,歡喜信受,頂禮而退。
大乘舍黎娑擔摩經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16 冊 No. 0711 大乘舍黎娑擔摩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釋振溥法師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