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ādhirājacandrapradīpasūtra (Yue Deng Sanmei Jing) 月燈三昧經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月燈三昧經卷第五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0572c29] 佛復告月光童子言:「若菩薩摩訶薩於此三 昧經典受持、讀誦、為他解說、如說修行,得四 功德。何者為四?一者、成就滿足福德,二者、不
為怨家所壞,三者、成就無邊智慧,四者、成就 無量辯才。童子!若有菩薩摩訶薩有能於此 三昧經典受持、讀誦、繫念思惟、廣為人說,獲 得如是四種功德。」
[0573a06]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福德成就恒滿足, 於一切時常不斷,
受持如是三昧故, 得諸如來之境界;
勇健功德所守護, 於一切時常成就,
修行如是勝寂定, 必獲無上勝菩提。
彼無一切諸怨敵, 常不為怨之所害,
智慧成就悉滿足, 於一切時恒不斷。
彼人成就無量智、 亦復具足無邊慧、
無量無邊勝辯才, 以持如是勝定故;
成就滿足福德聚、 亦成最妙菩薩行,
彼無一切諸怨敵, 以持寂滅勝定故;
彼智廣大無有邊、 亦成無邊勝辯才,
其音美妙甚可樂, 以說如是勝定故;
善友智者所愛樂, 謂能宣說自義故,
諸人皆知是福藏, 宣說如是勝定故;
得勝利養、妙衣服、 亦獲勝妙上甘饍,
顏貌端正甚可愛, 以持如是寂定故;
多見諸佛世間親, 以無等供供養佛,
無有一切諸障難, 以持如是勝定故;
住於佛前而讚歎, 喜心說妙多百偈,
於其智慧而不損, 以說如是寂定故;
十力世尊在前坐, 相好莊嚴可愛身,
無垢鮮淨如金山, 以修如是勝定故;
彼智曾無有損減, 多聞智慧亦豐足,
成就最勝大法藏, 以說如是三昧故;
智慧廣大無有量, 多百劫說而不盡,
聞於如是深寂定, 如佛所說安住故;
不生一切諸難處, 如是,佛子!恒為王,
如法治國常安隱, 以持如是勝定故。
無量無邊億劫數, 十力說彼功德利,
說其少分不能盡, 猶如大海一渧水。」
是時童子甚欣悅, 忽然從坐整服起,
合十爪掌面向佛, 生大欣喜而讚言:
「世尊大雄甚奇特, 能為世親作光明;
大牟尼尊說功德, 顯示如是勝利益。
大聖世雄為我說, 願垂憐愍救護故,
何人能於末代時, 聽聞如是修多羅,
迦陵頻伽妙音聲, 深遠雷震悅樂聲,
具足無量勝智慧?」 告月光童作是言:
「汝今諦聽我當說, 無上最勝微妙行,
若欲護持於法者, 聽受如是三昧經;
虔心供養一切佛, 以清淨心求佛智,
復應修習慈愍心, 聽受如是修多羅;
成就頭陀離過行, 修行寂靜功德林,
安住大勝上妙智, 聽受如是三昧經;
行於惡行諸眾生、 及以毀破禁戒者,
如是諸惡比丘輩, 不能聞是三昧經。
勇猛修行諸梵行, 其心無有諸穢濁,
常為諸佛所加護, 此經當入彼人手;
若人於諸無量佛, 給侍恭敬修供養,
是人當生末世中, 此經墮在彼人手。
若人在於過去世, 於外道中行惡行,
彼人聞是修多羅, 其心不喜起嫌惡;
於佛法中得出家, 不為涅槃求活命,
以慳嫉妬而自纏, 彼必誹謗佛經典;
貪著他家起慳悋, 為魔波旬所加護,
專求利養破禁戒, 於佛法中必不信;
往昔不殖於善根, 未得智慧起高慢,
依止我見愚凡夫, 亦於末世心無信;
於其世間禪定中, 便謂已得果證想,
自謂羅漢食他供, 彼必謗佛勝菩提。
所有一切閻浮處, 毀壞一切佛塔廟,
若有毀謗佛菩提, 其罪廣大多於彼;
若有殺害阿羅漢, 其罪無量無邊際;
若有誹謗修多羅, 其罪獲報多於彼。
誰能於此起勇猛, 在於末代惡世中,
正戒、正法毀壞時, 顯說如是修多羅?」
童子悲號而起立, 叉手合掌發是言:
「我於今朝師子吼, 在於最勝法王前。
我於如來滅度後, 在於末代惡世時,
棄捨身命不悋惜, 廣弘如是修多羅。
能忍愚夫語言道、 不實誹謗極損辱、
罵詈、輕毀及恐怖, 勇猛精進而忍受。
除去一切諸惡業, 於過去世所造者,
內懷不生於瞋怒, 必當安住佛法中。」
淨妙閻浮金色手, 摩彼月光童子頂,
如來發於和雅音: 「月光童子大威德。
我今正當加護汝, 在於末代後世時,
不令汝有諸障難、 命難、梵行諸障礙。」
更有餘者一時起, 持法比丘八百人,
自言:「我於末世中, 必當護持是經典。」
爾時多億夜叉、龍, 即時從坐而起立,
更有餘八那由他, 啟請世尊如是言:
「我等於此比丘所, 謂向從坐而起者,
在於惡世末代時, 我必擁護彼比丘。」
當說如是經典時, 以佛神力加護故,
所有恒河沙數界, 無量佛剎悉震動。
隨其所動諸世界, 隨界應化作多佛,
悉是釋迦所變化, 演說如是修多羅。
一切所有諸佛剎, 不可思議億眾生,
悉得聽聞是勝法, 安住諸佛如來智。
於此世界佛剎中, 數有九億諸天眾,
一切悉發菩提心, 即於佛所散妙花:
「所有比丘、比丘尼、 優波婆素、優婆夷,
其數七億六千萬, 悉得聞是修多羅。」
牟尼王尊授彼記: 「必當見彼兩足尊,
其數猶如恒河沙, 皆得修習菩提行。
供養恭敬彼諸佛, 為求如來智慧故,
悉能於彼諸佛所, 得聞如是妙經典。
過於八億劫數中, 皆當得成如來尊,
彼福德者於一劫, 度脫眾生令安樂。
於其彌勒如來所, 施設無上勝供養,
善持彼佛真妙法, 悉得往生安養國。
彼離垢穢如來尊, 其佛號曰阿彌陀,
於彼廣設勝供養, 為求無上菩提故。
於其七十阿僧祇, 滿足如是劫數中,
不墮一切諸惡趣, 得聞如是勝經典。
若有於後未來世, 聽聞如是修多羅,
聞已悲泣而淚落, 我已供養於彼人。
我今勸語汝一切: 我前所有、現在者,
由此故得菩提道, 是以付囑此經典。
[0574b01] 「是以,童子!菩薩摩訶薩若欲樂求如是三昧—— 不可思議諸佛所說之法——應善巧知,於不思 議佛法應當諮請、應當深信不思議佛法、應
當善巧求於不思議佛法,聞不思議佛法勿 懷驚怖、勿增怖畏、勿恒怖畏。」
[0574b06] 爾時,月光童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於不 思議佛法應善巧知?云何於不思議佛法應 求請問?云何於不思議佛法深信清淨?云
何聞不思議佛法不生驚怖、不增怖畏、不恒 怖畏?」
[0574b10] 爾時,有乾闥婆子名曰般遮尸棄,共 餘乾闥婆子五百同類俱,持音樂種種樂器 隨從佛後,欲為供養佛。爾時,般遮尸棄作如
是念:「如我於帝釋憍尸迦及三十三天前所 設供養,今以此歌詠樂音供養如來、天中之 天、應供、正遍知。」爾時,般遮尸棄乾闥婆子共
餘五百乾闥婆子皆各同時擊琉璃琴出妙 歌音。
[0574b17] 爾時,世尊作如是念:「我以無作遊戲神 力,令彼月光童子於不思議佛法中得一心 住,復令般遮尸棄乾闥婆子等樂器歌音令 現殊妙。」
[0574b20] 爾時,以佛神力故,令彼五百音樂善 稱和雅,發無欲音、發順法音、發應法音——所謂 應不思議佛法偈言:
「於一毛道現多佛, 其數猶如恒河沙,
佛剎國土亦復然, 彼佛剎體空無相;
於一毛端現五趣, 所謂地獄、諸畜生,
及諸餓鬼、天、人等, 皆悉清涼無逼窄;
彼毛道處現海、池、 并諸河流及井泉,
皆悉不逼復不窄, 是謂佛法不思議;
彼一毛頭現諸山、 斫迦婆羅及須彌、
目真隣陀、大目真, 是曰佛法不思議;
彼一毛頭現地獄, 燋熱、寒氷、糞屎等,
有諸眾生生彼者, 受於無量極苦惱;
彼一毛頭現天宮, 妙宮廣大十六旬,
毛處諸天無量數, 具受諸天極快樂;
彼毛頭處佛出世, 其中佛法極熾盛,
彼無智者莫能覩, 如是宿業行不淨;
毛頭處聞佛涅槃、 或時復聞法滅盡、
彼毛頭處或復聞, 佛今現在演說法。
或復有人於毛端, 謂己壽命無窮極;
或復毛處聞短命, 生已即滅不久停;
或復毛道作是想: 『我得見佛設供養。』
佛亦不出、不供養, 直自想心而欣喜。
譬如有人於夢中, 耽著五欲受快樂,
覺已不見其欲事, 但以夢故妄見此。
所見、所聞憶念法, 猶如夢想無真實,
若有得此三昧者, 悉能了知如是法,
於其世間恒受樂, 謂愛無愛不貪著,
常能愛樂於山林, 恒受如此沙門樂。
若人無有諸取著, 遠離一切諸我所,
遊行世間猶犀牛, 如風行空無障礙。
修習於道起實智, 一切諸法空無我,
若有能修如是法, 彼人辯才無有邊。
此人恒受於快樂, 其心不著於世間,
其心猶如空中風, 於愛、不愛無所取。
於不愛者難共住、 於親愛者難遠離,
棄捨如此二種朋, 專求正法是人樂。
若有聞聲貪愛起, 是人必起於瞋怒,
愚癡、惛慢所纏縛, 以慢力故得苦惱。
若有能住於平等, 善能謙下無高慢,
愛與不愛善得脫, 彼能常住欣喜行。
安住於戒善清淨, 以無垢心樂禪定,
恒常樂住山林中, 是人永離諸疑網。
若人懷惑有顛倒, 愚癡恒樂於諸欲,
猶如鷲鳥貪尸肉, 是人必自隨魔力。」
[0575a07] 說此偈時,月光童子於不思議甚深佛法中 得一心安住,堪能演說修多羅。爾時,般遮尸 棄乾闥婆等得隨順音聲忍、無量無邊眾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於人 天中得安樂利益。
[0575a12] 爾時,佛告月光童子言:「菩薩摩訶薩於諸善 根、功德、法利,應善決定、應不多事、應離惡知 識、應依善知識、善知識所應常諮問、樂聞於
法無有厭足、應當欣喜、常應求法、常攝於法、 應說正法、應善巧諮問菩薩、於菩薩所起於 師想、於法師所應當尊重如己師想。童子!若
有菩薩能受行此法,是人得不思議具足辯 才、得信深入不可思議佛法之海,於不思議 甚深佛法心得決定、於人天中能作照明。」
[0575a20] 爾 時,世尊而說偈言:
「於過去世多億劫, 不可稱量不思議,
爾時有佛兩足尊, 號因陀羅幡幢王。
彼時佛說此三昧, 謂無眾生、無壽命,
猶如泡沫及炎電, 諸法亦如水中月。
眾生壽命不可得, 於此界沒他世生,
所作之業無失壞, 黑白業報亦不亡。
因果相應勝法門, 微細難見佛境界,
文字句義不可得, 是妙菩提佛所說。
積聚總持大智慧, 億那由經從定出,
那由他佛所行道, 如此三昧佛所說,
善能滅壞諸病患, 集眾菩薩功德財,
一切諸佛咸稱讚, 億那由天所供養。
於諸凡夫說實語, 常遠一切外道法,
諸佛所讚勝戒財, 如空中電難可執。
過去無量億佛所, 智者修行於戒施,
久遠遠離惡知識, 得於無上父資財。
彼有比丘是法師, 修行梵行慧日子,
聞於此法而隨順, 發於最上菩提心。
彼因陀羅幡幢佛, 告彼法師比丘言:
『比丘!比丘第一難, 於彼菩提發心難。
護戒猶如摩尼珠, 習近善友順菩提,
於惡知識恒遠離, 速得無上菩提果。』
往昔於此閻浮提, 二不放逸長者子,
於佛法中而出家, 猶如犀牛依山林。
得於四禪有神通, 善諸偈論無所畏,
地及虛空相悉知, 於空中行如鳥飛。
於寒林中安住時, 林花繁茂甚奇特、
一切異鳥悉來歸, 二長者子共語言。
爾時有王出遊獵, 聞其語音至其所,
時王恭敬而聽法, 於彼法師深愛敬。
時王共相慰問言, 發是語已在前坐。
時王具有多眷屬, 從王行者滿六億,
二中有一是法師, 見王告言:『善諦聽,
諸佛出世甚難值, 惟願大王勿放逸。
壽命迅速不久停, 如山瀑水激川流,
為老、病、死所纏逼, 無有能救如己業。
惟願大王護正法, 建立諸佛十力法,
於後惡世末代時, 應當住於如法朋。』
如是無量聰慧者, 以慈心故向王說,
王及六億諸眷屬, 咸發無上菩提心。
時王聞是淨法句、 調柔寂滅妙語言,
善心踊躍而愛樂, 頭面禮敬而辭去。
時有無量餘比丘, 為利養故入王宮,
王知彼眾行不端、 并於有德不恭敬。
過去導師法已盡、 未來惡世增長時,
德器之人甚尠少, 多有無量放逸者。
剛強慳慢諸比丘, 為求利養著諸見,
於佛法中不正解, 以諸非法向王說:
『應當殺害彼法師, 本為王說空斷者,
勸王及我修空斷, 都不示王真涅槃。
於其業報悉散壞, 諂者說於陰空無,
若能殺害彼法師, 必令大法得久住。』
爾時常有護王神, 是王過去善知識,
長夜護王令離惡, 彼天告王如是言:
『願王慎勿起是心, 惡知識言甚可畏,
莫於聰慧法師所, 用惡人言興殺害。
大王可不憶念耶? 林間比丘所說者。
於後末代惡世時, 王應安住如法朋,
天為彼王說實語, 於諸佛法莫捨離。』
時王更有餘惡弟, 在於邊方鎮國境,
時惡比丘往教化: 『令殺法師說空斷,
勸我昔來久修行, 不欲令我求涅槃。
大王!汝兄甚愚惡, 都自不欲令汝活。』
有二比丘為惡師, 以神通力遊空行:
『以我知故來至此, 今悉具向大王說,
汝可速殺二呪師, 必使及時勿後悔。』
王弟尋時被鉀仗, 順惡人言故往彼,
并及一切諸軍眾, 詣彼林中比丘所。
依林所有龍、夜叉, 知彼王弟惡心來,
雨沙礫石大可畏, 王及軍眾悉摧滅。
今當觀惡知識言, 摧滅如是大王眾,
於法師所起恚心, 於六十生墮阿鼻;
時彼取著惡比丘, 勸化如是剎利王,
於後滿足十億生, 受於無量地獄苦。
彼天勸導彼王者、 及餘擁護於法師,
見於恒河沙數佛, 覲佛供養及修行。
是王眷屬滿六億, 皆共王去聽法者,
其所發於道心者, 各別世界得成佛。
彼佛壽命多億歲, 智慧無等不思議;
彼人悉修是三昧, 說已皆當般涅槃。
得聞如是勝妙智, 能集尸羅功德法,
勇猛精進不放逸, 常遠一切惡知識。
[0576a17] 「童子!菩薩摩訶薩應不著於身、能棄於命。何 以故?童子!若著身者作不善法,是以菩薩應 知色身及以法身。何以故?諸佛法身所攝,非
色身也;佛以法身顯現,非色身也。童子!是故 菩薩摩訶薩欲行佛所行、欲求如來身、欲求 如來智、欲知如來身、欲知如來智,於此三昧
經典應當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修習相應。
[0576a23] 「童 子!彼如來身,無量福德之所出生,如來說於 一義,所謂:諸法從因生故;是離諸相,以甚
深故;法無限量,無分齊故;法無有相,無相性 故;法無有相,離諸相故;法無動搖,善安住故; 法無有二,惟一相故;法不可見,過眼境故;
法不可思,過心地故;法無動轉,離戲論故;法 不可說,過音聲故;法無居處,離窟宅故;法無 窟宅,離言音故;法無所依,過諸見故;法無諸
漏,過諸報故。以心堅固離諸欲故、以不壞心 離諸瞋故、以堅正智過諸癡故有所說,說 諸法空故;無有生,斷諸生故;以無常但言說
故;出離聲地,寂滅於聲故;有音聲,以思想故; 同思想,以和會故。以世俗第一義諦故、以清 涼離熱惱故、第一義諦以如實語故、無熱惱
以涅槃故、無有壞無能勝故、無取著滅戲論 義故、無戲論離攀緣故、無有邊際以說福故、 無有微塵說微細故、次第大神通本業出生
故、得自由自在力故、無破壞以堅實故、無 有邊際以名號無盡故、廣大說大悲本業故, 是為如來身。」
[0576b14]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有欲見世間親、 及知佛身云何耶,
於此三昧修習已, 即能知於如來身。
佛從福德所出生, 其身清淨甚光曜,
其相平等如虛空, 種種差別不可得;
諸佛菩提既如是, 其相狀貌亦復然,
其相狀貌不可得, 如來身相亦如是;
菩提相貌及以身、 諸佛世界亦復爾,
諸力、諸禪、諸解脫, 如是悉同其一相。
諸佛體性正如此, 如來世親亦復然,
無有能得見佛者, 肉眼何能見正覺?
無量多人作是說: 『我曾得見於諸佛,
金色微妙無比身, 一切世間皆顯照。』
諸佛如來之所加, 以其力能有神通,
便能得見於彼身, 種種妙相自莊嚴。
隨廣長相而能現, 世間無能見其相,
若有能知身相者, 佛與世間無有別;
若有能知其身量, 所謂一切諸如來,
佛身無身、無差異, 人與修羅亦復然。
一切諸心悉空寂, 受諸異報相亦爾,
名色、相貌既如是, 清淨具足有光明。
無有能知者, 修此寂滅定,
惟有世間親, 不思億劫修。
無量白淨法, 從此三昧出,
以定報力故, 他不見我身。
若有如是心, 名色亦復然,
心類各不同, 名色相亦爾。
若以麁大想, 名色 亦 隨彼;
名色若麁細, 悉從憶想起。
若人想微細, 名色亦如此,
名色若不著, 其心身光照。
我念過去生, 七十阿僧祇,
此三種惡想, 從本未曾起。
以其無漏心, 不思議億劫,
利益眾生故, 他不見我身。
若有以此物, 心意得棄捨,
是人於彼物, 更不共和合。
我心得解脫, 一切種物中,
能體知其性, 而起於智慧。
於千億佛剎, 我於中現化,
為眾生說法, 是故不可見。
無相、無狀貌, 猶如於虛空,
我身不可說, 語言道斷故。
法身大雄猛, 其身從法生,
曾無有色身, 說之以為佛。
若說於此身, 聞已生欣樂,
彼諸魔波旬, 不能得其便。
聞是深妙法, 而不生驚怖,
不以活命故, 誹謗佛菩提。
千億修多羅, 如實智演說,
為眾生照明, 彼彼所至處。
[0577a07] 「童子!是如來、應、正遍知。若欲知如來色身相 業者,終不能知若青、若青色、若青相似、若青
相貌,若黃、若黃色、若黃相似、若黃相貌,若赤、 若赤色、若赤相似、若赤相貌,若白、若白色、若 白相似、若白相貌,若紅紫、若紅紫色、若紅紫
相似、若紅紫相貌,若頗梨、若頗梨色、若頗 梨相似、若頗梨相貌,若火、若火色、若火相 似、若火相貌,若金、若金色、若金相似、若金相
貌,若電、若電色、若電相似、若電相貌,若蘇、若 蘇色、若蘇相似、若蘇相貌,若毘琉璃、若毘琉 璃色、若毘琉璃相似、若毘琉璃相貌,若天、若
天色、若天相似、若天相貌,若梵、若梵色、若梵 相似、若梵相貌,童子!是為如來身。如來一切 身相不可量,不可思議故亦不可說,所成就
色身諸天世人莫能測量;如是,長、短、廣、狹一 切種無有限齊、不可思議、如是等不可數。」
[0577a22] 爾 時,世尊而說頌曰:
「一切世界中, 所有諸微塵、
并及泉池源、 大海所有水,
設有巧算術, 無有知其邊,
亦不知塵數、 及與水渧者。
如來之導師, 引斯譬喻已,
其水渧無限、 微塵亦復然,
我觀一切生, 多於彼塵數,
發心及起信, 於一時悉知。
若於我自身, 顯現外皮色,
諸眾生信欲, 無有譬知者。
若相及與業, 其色像如是,
莫能知佛者, 我相正如是。
佛遠離於相, 顯示於法身,
甚深無限量, 是佛不思議。
正覺不思議, 如來身亦然,
是不思法身, 以顯法身故。
心業不能知、 無能思此身、
及與其身相, 都無測量者。
彼法無限量, 億劫所修習,
得此難思身, 發淨大光明。
眾生無能取, 取之不可得,
是故如來身, 難量不可思。
於諸無量法, 而取於限量,
無分別法中, 雖無有分別,
於分別限量, 說於無分別,
離念無分別, 是佛不思議。
無限如虛空, 莫能度量者;
佛身亦復爾, 猶如太虛空。
若有諸佛子, 如實知我身,
彼得成於佛, 世覩不思議。◎
「◎
[0577b25] 童子!菩薩摩訶薩有四種言論不可思議, 及其演說亦不可思議、難可盡邊。何等為四? 一者、諸行言論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言
論不可思議,三者、煩惱資助言論不可思議, 四者、清淨言論不可思議。童子!是為菩薩四 種言論不可思議,及其演說亦不可思議、難 可盡邊。
[0577c02]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法。何等 為四?一者、諸行法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 法不可思議,三者、煩惱法不可思議,四者、清
淨法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7c05] 「童子!菩薩摩訶 薩復有四種相應。何等為四?一者、諸行相應 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相應不可思議,三
者、煩惱相應不可思議,四者、清淨相應不可 思議;是為四種。
[0577c09]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 門。何等為四?一者、諸行門不可思議,二者、 呵責有為門不可思議,三者、煩惱門不可思
議,四者、清淨門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7c12] 「童子! 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行說。何等為四?一者、 諸行行說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行說不
可思議,三者、煩惱行說不可思議,四者、清淨 行說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7c16] 「童子!菩薩摩訶 薩復有四種音聲。何等為四?一者、諸行音聲 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音聲不可思議,三
者、煩惱音聲不可思議,四者、清淨音聲不可 思議;是為四種。
[0577c20]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 語。何等為四?一者、諸行語不可思議,二者、呵 責有為語不可思議,三者、煩惱語不可思議,
四者、清淨語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7c23] 「童子!菩 薩摩訶薩復有四種語言道。何等為四?一者、 諸行語言道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語言
道不可思議,三者、煩惱語言道不可思議,四 者、清淨語言道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7c27] 「童子! 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權密說。何等為四?一 者、諸行權密說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權
密說不可思議,三者、煩惱權密說不可思議, 四者、清淨權密說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a02] 「童 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知於諸天。何等為 四?一者、諸行知於諸天不可思議,二者、呵責 有為知於諸天不可思議,三者、煩惱知於諸
天不可思議,四者、清淨知於諸天不可思議; 是為四種。
[0578a07]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見知 於人。何等為四?一者、諸行知人不可思議, 二者、呵責有為知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知
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知人不可思議;是為 四種。
[0578a11]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知名字。 何等為四?一者、諸行知名字不可思議,二者、 呵責有為知名字不可思議,三者、煩惱知名
字不可思議,四者、清淨知名字不可思議;是 為四種。
[0578a15]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辯才。 何等為四?一者、諸行辯才不可思議,二者、呵 責有為辯才不可思議,三者、煩惱辯才不可
思議,四者、清淨辯才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a19]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決定。何等為四? 一者、諸行決定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決 定不可思議,三者、煩惱決定不可思議,四
者、清淨決定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a22] 「童子!菩 薩摩訶薩復有四種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 入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入不可思議,三
者、煩惱入不可思議,四者、清淨入不可思議; 是為四種。
[0578a26]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度。 何等為四?一者、諸行度不可思議,二者、呵責 有為度不可思議,三者、煩惱度不可思議,四
者、清淨度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a29] 「童子!菩薩 摩訶薩復有四種金剛句。何等為四?一者、諸 行金剛句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金剛句
不可思議,三者、煩惱金剛句不可思議,四者、 清淨金剛句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b04] 「童子!菩 薩摩訶薩復有四種呪術句。何等為四?一者、 諸行呪術句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呪術
句不可思議,三者、煩惱呪術句不可思議, 四者、清淨呪術句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b08] 「童子! 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出。何等為四?一者、諸 行出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出不可思議,
三者、煩惱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出不可思 議;是為四種。
[0578b12]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 修多羅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修多羅句不 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修多羅句不可思議,
三者、煩惱修多羅句不可思議,四者、清淨修 多羅句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b16] 「童子!菩薩摩 訶薩復有四種辭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 辭句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辭句不可
思議,三者、煩惱辭句不可思議,四者、清淨 辭句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b20] 「童子!菩薩摩訶 薩復有四種施設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施 設句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施設句不可
思議,三者、煩惱施設句不可思議,四者、清淨 施設句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b24] 「童子!菩薩摩 訶薩復有四種明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明 句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明句不可思議,
三者、煩惱明句不可思議,四者、清淨明句不 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b28]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 種信義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信義句不可 思議,二者、呵責有為信義句不可思議,三者、
煩惱信義句不可思議,四者、清淨信義句不 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c03]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 四種行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行句不可思 議,二者、呵責有為行句不可思議,三者、煩惱
行句不可思議,四者、清淨行句不可思議;是 為四種。
[0578c07]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不思議 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不思議句不可思議, 二者、呵責有為不思議句不可思議,三者、煩
惱不思議句不可思議,四者、清淨不思議句 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c11]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 四種無邊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無邊句不 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無邊句不可思議,三
者、煩惱無邊句不可思議,四者、清淨無邊句 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c15]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 有四種無限量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無限 量句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無限量句不
可思議,三者、煩惱無限量句不可思議,四者、 清淨無限量句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c19] 「童子! 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無窮句。何等為四?一 者、諸行無窮句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無
窮句不可思議,三者、煩惱無窮句不可思議, 四者、清淨無窮句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8c23] 「童子! 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不可稱句。何等為四? 一者、諸行不可稱句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
為不可稱句不可思議,三者、煩惱不可稱句 不可思議,四者、清淨不可稱句不可思議;是 為四種。
[0578c28]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阿僧祇 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阿僧祇句不可思 議,二者、呵責有為阿僧祇句不可思議,三者、
煩惱阿僧祇句不可思議,四者、清淨阿僧祇 句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a03] 「童子!菩薩摩訶薩 復有四種無量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無量 句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無量句不可思
議,三者、煩惱無量句不可思議,四者、清淨無 量句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a07] 「童子!菩薩摩訶 薩復有四種不可測量句。何等為四?一者、諸 行不可測量句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不
可測量句不可思議,三者、煩惱不可測量句 不可思議,四者、清淨不可測量句不可思議; 是為四種。
[0579a12]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不行 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不行句不可思議, 二者、呵責有為不行句不可思議,三者、煩惱
不行句不可思議,四者、清淨不行句不可思 議;是為四種。
[0579a16]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 智句。何等為四?一者、諸行智句不可思議, 二者、呵責有為智句不可思議,三者、煩惱智
句不可思議,四者、清淨智句不可思議;是為 四種。
[0579a20]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智聚。何 等為四?一者、諸行智聚不可思議,二者、呵責 有為智聚不可思議,三者、煩惱智聚不可思
議,四者、清淨智聚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a23] 「童 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智性。何等為四? 一者、諸行智性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智
性不可思議,三者、煩惱智性不可思議,四者、 清淨智性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a27] 「童子!菩薩 摩訶薩復有四種辯聚。何等為四?一者、諸行 辯聚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辯聚不可思
議,三者、煩惱辯聚不可思議,四者、清淨辯聚 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b02]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 有四種辯性。何等為四?一者、諸行辯性不可 思議,二者、呵責有為辯性不可思議,三者、
煩惱辯性不可思議,四者、清淨辯性不可思 議;是為四種。
[0579b06]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 修多羅。何等為四?一者、諸行修多羅不可 思議,二者、呵責有為修多羅不可思議,三者、
煩惱修多羅不可思議,四者、清淨修多羅不 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b10]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 四種修多羅聚。何等為四?一者、諸行修多羅 聚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修多羅聚不可
思議,三者、煩惱修多羅聚不可思議,四者、清 淨修多羅聚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b14] 「童子!菩 薩摩訶薩復有四種多聞。何等為四?一者、諸 行多聞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多聞不可
思議,三者、煩惱多聞不可思議,四者、清淨多 聞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b18] 「童子!菩薩摩訶薩 復有四種財。何等為四?一者、諸行財不可思 議,二者、呵責有為財不可思議,三者、煩惱財
不可思議,四者、清淨財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b22]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學。何等為四? 一者、諸行學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學不 可思議,三者、煩惱學不可思議,四者、清淨學
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b25]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 有四種境界。何等為四?一者、諸行境界不可 思議,二者、呵責有為境界不可思議,三者、煩
惱境界不可思議,四者、清淨境界不可思議; 是為四種。
[0579b29]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業。 何等為四?一者、諸行業不可思議,二者、呵責 有為業不可思議,三者、煩惱業不可思議,四
者、清淨業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c03] 「童子!菩薩 摩訶薩復有四種安住。何等為四?一者、諸行 安住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安住不可思
議,三者、煩惱安住不可思議,四者、清淨安住 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c07]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 有四種修道。何等為四?一者、諸行修道不可 思議,二者、呵責有為修道不可思議,三者、煩
惱修道不可思議,四者、清淨修道不可思議; 是為四種。
[0579c11]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斷 煩惱智。何等為四?一者、諸行斷煩惱智不可 思議,二者、呵責有為斷煩惱智不可思議,三
者、煩惱斷煩惱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斷煩 惱智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c15] 「童子!菩薩摩訶 薩復有四種煩惱智。何等為四?一者、諸行煩 惱智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煩惱智不可
思議,三者、煩惱煩惱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 煩惱智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c19] 「童子!菩薩摩 訶薩復有四種惡道智。何等為四?一者、諸行 惡道智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惡道智不
可思議,三者、煩惱惡道智不可思議,四者、 清淨惡道智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c23] 「童子!菩 薩摩訶薩復有四種非智智。何等為四?一者、 諸行非智智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非智
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非智智不可思議, 四者、清淨非智智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79c27] 「童 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畢定智。何等為 四?一者、諸行畢定智不可思議,二者、呵責 有為畢定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畢定智不
可思議,四者、清淨畢定智不可思議;是為四 種。
[0580a03]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無差失智。 何等為四?一者、諸行無差失智不可思議,二 者、呵責有為無差失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
無差失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無差失智不 可思議;是為四種。
[0580a07]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 四種無明智。何等為四?一者、諸行無明智 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無明智不可思議,
三者、煩惱無明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無明 智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80a11] 「童子!菩薩摩訶薩 復有四種苦智。何等為四?一者、諸行苦智不 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苦智不可思議,三者、
煩惱苦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苦智不可思 議;是為四種。
[0580a15]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 憂智。何等為四?一者、諸行憂智不可思議, 二者、呵責有為憂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憂
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憂智不可思議;是為 四種。
[0580a19]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貧智。何 等為四?一者、諸行貧智不可思議,二者、呵責 有為貧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貧智不可思
議,四者、清淨貧智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80a22] 「童 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生智不可思議。何 等為四?一者、諸行生智不可思議,二者、呵責 有為生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生智不可思
議,四者、清淨生智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80a26] 「童 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內智。何等為四? 一者、諸行內智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內 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內智不可思議,四
者、清淨內智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80b01] 「童子!菩薩 摩訶薩復有四種外智。何等為四?一者、諸行 外智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外智不可思
議,三者、煩惱外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外 智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80b05] 「童子!菩薩摩訶薩 復有四種慚智。何等為四?一者、諸行慚智不 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慚智不可思議,三
者、煩惱慚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慚智不可 思議;是為四種。
[0580b09]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 種愧智。何等為四?一者、諸行愧智不可思議, 二者、呵責有為愧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愧
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愧智不可思議;是為 四種。
[0580b13]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實智不可 思議。何等為四?一者、諸行實智不可思議, 二者、呵責有為實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實
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實智不可思議;是為 四種。
[0580b17]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修習智。 何等為四?一者、諸行修習智不可思議,二者、 呵責有為修習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修習
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修習智不可思議;是 為四種。
[0580b21]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事智。 何等為四?一者、諸行事智不可思議,二者、呵 責有為事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事智不可
思議,四者、清淨事智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80b25]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富伽羅智。何等 為四?一者、諸行富伽羅智不可思議,二者、呵 責有為富伽羅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富伽
羅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富伽羅智不可思 議;是為四種。
[0580b29]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 取著智。何等為四?一者、諸行取著智不可 思議,二者、呵責有為取著智不可思議,三
者、煩惱取著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取著智 不可思議;是為四種。童子!是菩薩四種取 著智不可思議,及其演說亦不可思議、說不 能盡。
[0580c06]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離惡道智。 何等為四?一者、諸行離惡道智不可思議,二 者、呵責有為離惡道智不可思議,三者、煩惱
離惡道智不可思議,四者、清淨離惡道智不 可思議;是為四種。
[0580c10]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 四種斷無明智。何等為四?一者、諸行斷無明 智不可思議,二者、呵責有為斷無明智不可
思議,三者、煩惱斷無明智不可思議,四者、 清淨斷無明智不可思議;是為四種。
[0580c14] 「童子! 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陀羅尼不可思議,及 其演說亦不可思議、說不能盡。何等為四?謂 不可思議諸行言說,於彼中智是名初陀羅
尼;不可思議呵責有為言說,於彼中智是名 第二陀羅尼;不可思議煩惱資助言說,於彼 中智是名第三陀羅尼;不可思議清淨資助
言說,於彼中智是名第四陀羅尼。如是,四種 不可思議,及其演說亦不可思議、說不能盡。
[0580c23]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法陀羅尼。何等 為四?謂不可思議諸行法,於彼中智是名初 陀羅尼;不可思議呵責有為法,於彼中智
是名第二陀羅尼;不可思議煩惱法,於彼中 智是名第三陀羅尼;不可思議清淨法,於彼 中智是名第四陀羅尼。童子!是名菩薩四
種陀羅尼不可思議,及其演說亦不可思議、 說不能盡。
[0581a01]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四種相 應陀羅尼。何等為四?謂不可思議諸行相應, 於彼中智是名初陀羅尼;不可思議呵責有
為相應,於彼中智是名第二陀羅尼;不可思 議煩惱相應,於彼中智是名第三陀羅尼;不 可思議清淨相應,於彼中智是名第四陀羅
尼。童子!是名四種陀羅尼不可思議,及其 演說亦不可思議、說不能盡。
[0581a08] 「童子!菩薩摩 訶薩復有四種陀羅尼門。何等為四?謂不可 思議諸行門,於彼中智是名初陀羅尼;不可
思議呵責有為門,於彼中智是名第二陀羅 尼;不可思議煩惱門,於彼中智是名第三陀 羅尼;不可思議清淨門,於彼中智是名第四
陀羅尼。童子!是為四種陀羅尼門不可思議, 及其演說亦不可思議、說不能盡。乃至斷除 無明智皆有四種陀羅尼不可思議,及其演
說亦不可思議、說不能盡,皆如上說。
[0581a18] 「童子!是陀羅尼即是智慧,如是智慧則能了 知一切諸法但有名字,是則名為法無礙智; 如是法智能達於義,是名義無礙;如是法智
能知諸法言辭差別,是名辭無礙。若說彼文 字——若顯示、若施設、若次第不斷、若開曉、若廣、 若分別、若開示令淺、若平等普示——言不吃澁、
不瘖瘂、不怯訥,說不滯著,言辭任放,任放中 勝,是名樂說無礙。」
[0581a25]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言音所施設, 出聲亦復爾;
如所出音聲, 佛智亦復然。
所有諸佛智, 聲施設亦爾;
如是施設事, 聲光明亦然。
如是聲光明, 戒名亦如是;
如是戒名字, 佛名亦復然。
如是佛名號, 佛功德亦爾,
我知一眾生, 悉知爾許名。
佛無量語言, 我先已宣說,
戒名與佛名、 眾生名亦等。
有為多過患, 涅槃德亦然,
佛利益如是, 譬喻以顯示。
所有諸眾生, 發心已顯示;
導師一毛孔, 出光亦如是。
一切諸眾生, 名號及信欲;
如來過於彼, 以聲身說法。
一切眾生名, 顯示一眾生;
如是一人名, 顯示諸眾生。
一切平等入, 此是正覺說,
說於無量名, 為諸菩薩故。
我今云何能, 說億不思經?
受持是經典, 顯示不怯弱。
處眾無礙辯, 演說億經典,
如虛空無邊, 辯才亦如是。
是菩薩功德, 清淨導眾生,
受持是經典, 成於無盡智。
數數顯示說, 於法能信受,
彼增長智慧, 猶如雪山樹。
[0581b25] 「童子!是菩薩行法無礙,於法見法而得安 住。童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行法無礙,於法見 法而得安住?童子!是菩薩摩訶薩知非色不
異色而說於法、知非色不異色而能修行、知 非色不異色而求菩提、知非色不異色而教 化眾生、知非色不異色而見如來,但不壞於
色而見如來,非異色、非異色性而見如來,色 及色性及以如來等無有二。若能如是見諸 法者,是名行法無礙;識、想、受、行亦復如是。」
[0581c04] 爾 時,世尊即說偈言:
「以色顯菩提、 以菩提顯色,
是不相似者, 最勝以顯說。
所說色相麁, 色性甚深奧,
色與菩提等, 差別不可得。
如涅槃甚深, 以聲故宣說;
涅槃不可得, 聲說亦復然。
音聲及所說, 彼二不可得,
如是空法中, 涅槃不可得。
說涅槃寂滅, 寂滅不可得,
一切法無生, 如前、後亦爾。
一切法體性, 涅槃等相似,
知者真出家, 與佛法相應。
若覩佛色身, 說已見如來,
我身非色像, 無有能見者。
知於色自性, 是色相如是,
能知色性者, 為顯示大身。
如是諸五陰, 我已知相貌,
達法自體性, 安住於法身。
安住法身已, 為眾生說法,
如來微妙法, 不可以言宣。
理深不可知, 聞於正覺說,
但音聲、語言, 我已得初果。
若除一切想, 遠離戲論事,
無有存想者, 而見世大師。
若人能知空, 即便知色相,
無有異空說, 別有色自性。
若能知色者, 是則能知空;
若能悟空者, 是則知寂滅。
若人能知色, 是色相如是,
不為億魔嬈, 退動彼菩提。
不能知此道, 取著則成失,
非物取物想, 物取於非物。
為親財利誑, 於法中有失,
非果取果想, 亡失沙門財。
懈怠少精進, 而不住戒聚,
不應行法人, 云:『此非佛說。』
或復有人言: 『我行於菩提。』
無慧難調者, 更互不相敬。
悕求美名譽、 不善住禁戒,
恒念何時得, 名聞普周遍?
為求利養故, 廣集眾多人,
慠慢縱放逸, 專求覓利心。
樂在白衣舍, 為恭敬利養,
造寺及塔廟, 斯皆為名利。
依止取著心, 常求渴愛欲,
專營世俗業, 止住魔境界。
向彼白衣說: 『愛欲如火焰。』
若入俗人家, 當污他女 婦 。
白衣於是人, 恒作大師想,
伺候男夫行, 婦女相染合。
彼家以美饍, 供給是比丘,
反於彼妻所, 如自己婦想。
白衣於婦所, 尚不起嫉妬,
而出家比丘, 他妻生嫉忌。
俗人處居家, 善護持五戒,
況得出家已, 棄捨一切禁?
鼓貝諸音樂, 而以供養我,
行供養最勝, 末世莫能成。
自毀諸禁戒, 見他持律者,
向於世間說: 『彼與我無異。』
聞讚持戒者, 毀戒行惡境,
聞說真佛法, 云:『非佛所說。』
心無有慚愧, 喪失沙門財,
若勸真實語, 誹謗我所說。
戒不完具者, 棄捨我道教,
毀謗於正法, 阿鼻獄為家。
我未曾見聞, 修習如是行,
愚癡住惡者, 能獲於佛智。
彼諸諛諂者、 及以多曲偽,
我悉知是人, 智矚恒不絕。
我若一劫中, 說彼諸過失,
自謂菩薩者, 但能說 少 分。
童子!汝當知: 彼無惡不造,
於後末世時, 慎勿與親友。
以不亂濁心, 接引共語言,
承事而供給, 為求佛道故。
當問其夏臘, 若是耆宿者,
應供養恭敬, 頭面接足禮。
勿觀他過失, 彼必至道場,
莫生瞋怒意, 常起慈悲心。
若見彼過咎, 不對說其愆,
常念所作業, 必獲如是果。
若於老少所, 語言常含笑,
發言先慰問, 滅除己慠慢。
衣服及飲食, 常以奉供養,
作如是心施, 是等悉成佛。
若長宿請問, 為求法施故,
應先作是言: 『我學習不廣。』
又復作是言: 『汝等甚黠慧,
於汝大人前, 豈敢輒宣說?』
說時勿倉卒, 當簡器非器,
觀其機器已, 不請亦為說。
若於大眾中, 見他毀禁者,
勿歎持戒德, 當歎施等行;
若見少欲者, 與持戒相應,
起於大慈心, 讚少欲持戒;
若毀禁戒少、 持淨戒者多,
得彼勝伴黨, 便可歎持戒;
初觀察大眾, 悉樂諸善法,
所有善法者, 一切悉讚歎。
施、戒、多聞、忍、 精進及少欲、
知足遠離行, 顯示如是法。
讚歎如是法, 盡說他世道,
諸無悲愍事, 慈心勿忿怒。
在空住禪樂, 遠離憒閙眾,
汝當歎彼德, 此名總持門。
常樂空閑處, 勿專行施業;
一心修宴坐, 莫謂戒最勝;
住淨戒聚已, 能集多聞持,
求是三昧故, 常供佛舍利。
能以蓋幢幡、 花鬘、塗、末香,
為求是寂定, 而供養諸佛;
以勝上伎樂, 妙歌相和雅,
為供佛舍利, 勇健不劣心;
所有諸花鬘、 一切香、衣服,
悉持供養佛, 為求佛智故。
眾生諸福分, 平等施無偏,
為求無礙智, 謂諸佛無上。
我曾先佛所, 施設不思供,
以無偏依心, 求此寂定故。
佛出甚難遇、 人身得亦難、
信佛法亦難、 出家具戒難,
汝今得值佛, 發於菩提心,
勿捨堅誓願, 安住其善行。
若受持此經, 於後末世時,
速得無礙辯, 受持不忘失。
若能持一偈, 福聚難思議,
況復悉能領, 如義具足受?
眾生盡得佛, 勇猛悉供養,
恭敬而尊重, 盡眾生數劫,
若於此三昧, 能受持一偈,
於彼前功德, 十六不及一。
我知佛智慧, 不思議利益,
受持此三昧, 一切佛所行。」
月燈三昧經卷第五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15 冊 No. 0639 月燈三昧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