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Mahaparinirvana Sutra) 大般涅槃經

Scroll 3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六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
[0574b14] 「◎善男子如來如來佛二種一者二者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所畏念處大慈大悲首楞嚴無量三昧金剛無量三昧方便無量三昧五智無量三昧名為所謂如來過去不善無記業因果報煩惱五陰十二因緣名為善男子不善有漏無漏世間世間有為無為不實寂靜寂靜非界煩惱煩惱受記受記非有三世三世非時無常無我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外入外入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如來佛有無乃至一闡提佛性有無亦復如是

[0574b28] 「善男子雖說一切眾生佛性眾生不解如是善男子如是語後身菩薩不能二乘其餘菩薩善男子一時耆闍崛山彌勒菩薩世諦舍利弗五百聲聞於是中都不識何況出世第一義諦

[0574c04] 「善男子佛性一闡提善根佛性善根一闡提佛性佛性善男子弟子如是四句一闡提人定佛性佛性眾生佛性如來如來如是眾生云何一向

[0574c11] 「善男子恒河中有七眾一者二者四者四方五者水陸所謂惡業是故如是惡業光明身處淺水光明所謂[*]四方是故行者[*]可食疾行既得可食即便停住水陸行者即是

[0574c22] 「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其中眾生乃至第七有人大涅槃經如來常住無有變易常樂我淨畢竟涅槃一切眾生佛性一闡提方等經五逆罪四重禁必當成菩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必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信便:『涅槃外道佛經。』爾時遠離善友正法不能思惟思惟思惟不思善法住法住一者二者四者五者惡果名為何故善心常行對治名為聖人呵責怖畏善人遠離眾生名為無量惡果無明纏繞惡人無有修善方便顛倒眾生不善遠離善法所行地獄畜生餓鬼不能修習解脫意業不厭四事二事遠離寂靜名為地獄名為諸眾生名為善法名為善男子信心清涼是故惡果具足五事地獄餓鬼畜生善男子三惡惡果一者煩惱二者惡果善男子具足善根五逆罪四重謗三寶種種非法因緣沈沒在於阿鼻地獄身形四千由旬人身心業不能得出何以不能善法有無諸佛出世不見是故恒河

[0575b01] 「善男子一闡提名為非一闡提何者人為善男子善事獲得惡果何等一者讀誦經典二者利養受持禁戒故而布施四者非想非非想繫念思惟善事惡果修習如是四事何故何故即是何故增長邪見憍慢是故中說

「『眾生,  造作善惡
  迷失涅槃,  
  黑闇生死海,  解脫煩惱
  惡果,  。』

[0575b16] 「善男子得出沈沒亦復如是善男子有人名為如是大涅槃經信心名為因緣遠離修習善法名為具足因緣具足大般涅槃常樂我淨如來身無常無我如來二種涅槃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有為涅槃常樂我淨無為涅槃常樂我淨信佛眾生不必一切是故名為具足善男子二種一者二者如是不能推求是故名為具足信心不從是故名為具足二種有道信心有道不信得道是故名為具足二種一者二者因果佛法僧因果三寶富蘭那信佛僧寶不信三寶同一性相因果不信是故名為具足成就具足禁戒具足因緣具足所得禁戒具足

[0575c10] 「因緣具足二種威儀威儀是故名為具足二種一者作戒二者無作戒作戒無作戒是故名為具足二種正命不得正命不得正命是故名為具足二種一者二者捨戒不得捨戒是故名為具足二種一者二者是故名為具足二種一者二者身口意深信二種善果是故名為具足

[0575c23] 「二事多聞具足云何名為具足如來十二部經六部不信六部是故名為具足受持六部不能讀誦解說利益是故名為具足六部論議利養受持讀誦解說是故名為具足善男子中說具足云何具足比丘供養和上於是愛念以是因緣教授至心受持持誦獲得智慧智慧善思如法善思正義正義身心寂靜身心因緣正知正知中心生厭解脫無有如是是故名為具足

[0576a10] 「如是三事二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財施行法具足何以不盡是故名為具足二種一者二者聖者果報果報聖者法施增長聖法如是故而財施故而行法是故名為具足復次六部受法供給不受供給是故名為具足

[0576a20] 「四事智慧具足智慧性能分別不能分別如來無常如來涅槃經中說如來即是解脫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涅槃涅槃即是解脫於是不能分別梵行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慈悲喜捨慈悲喜捨即是解脫解脫即是涅槃涅槃即是慈悲喜捨於是不能分別是故名為具足復次不能分別佛性佛性即是如來如來即是一切不共不共即是解脫解脫即是涅槃涅槃即是不共於是不能分別是故名為具足復次不能分別四諦苦集滅道不能分別四真諦不知聖行不知聖行不知如來不知如來不知解脫不知解脫不知涅槃是故名為具足

[0576b06] 「如是五事二種善法云何名為增長不見具足自言具足同行是故親近惡友親近具足聞已憍慢放逸放逸親近在家聞說在家遠離清淨出家以是因緣增長不淨三業不淨增長地獄畜生餓鬼佛法提婆達多比丘比丘比丘比丘滿宿比丘比丘尼曠野比丘尼比丘尼比丘尼淨潔長者優婆塞釋種長者名稱優婆夷光明優婆夷難陀優婆夷優婆夷優婆夷如是等人名為譬如

[0576b22] 「第二自知具足具足善友善友聞已樂受樂善思惟善思如法如法增長善法善法不復名為佛法舍利弗大目犍連阿若憍陳如五比丘耶舍五比丘樓陀童子迦葉摩訶迦葉十力迦葉瞿曇彌比丘尼波吒羅比丘尼比丘尼實義比丘尼比丘尼跋陀比丘尼比丘尼不退轉比丘尼頻婆娑羅王郁伽長者須達多長者釋摩男須達多長者子名稱長者具足長者師子將軍優波離長者長者無畏優婆夷優婆夷優婆夷勇健優婆夷優婆夷善生優婆夷優婆夷優婆夷曠野優婆夷摩訶優婆夷如是等比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名云何常樂覩見光明以是因緣佛出世不出如是等人名為光明如是亦復如是是故中說

「『善能分別,  至心沙門果
  呵責一切,  人名如法
  供養無量,  無量修道
  不放逸,  人名如法
  親近善友正法,  善思如法
  光明修習,  獲得解脫安隱。』◎

[0576c20] 「◎善男子具足五事善友如是善友貪欲瞋恚愚癡何者貪欲不淨觀瞋恚慈悲教令分析十八界聞已至心受持心受如法修行如法次第獲得四念處身受心法次第十二因緣如是觀煖法。」

[0576c28] 迦葉菩薩白佛:「世尊一切眾生煖法何以三法和合名為眾生三識一切眾生先有云何如來煖法善友?」

[0577a02] 佛言:「善男子煖法一切眾生一闡提煖法方便然後以是諸眾生一切先有是故一切眾生煖法善男子如是煖法色界欲界一切眾生欲界眾生應有欲界無故一切不必善男子色界非一何以弟子外道以是一切眾生不必善男子一切外道六行弟子具足十六十六行一切眾生不必。」

[0577a13] 迦葉菩薩白佛:「世尊煖法云何自性?」

[0577a14] 佛言:「善男子如是煖法自性。」

[0577a15] 迦葉菩薩:「世尊如來滿宿無有煖法何以三寶信心是故信心即是煖法。」

[0577a18] 「善男子煖法何以信心獲得善男子煖法即是智慧何以四諦是故十六行即是善男子因緣名為善男子煖法即是八聖道名為善男子譬如先有無漏道亦復如是即是十六行即是須陀洹果即是修道。」

[0577a26] 迦葉菩薩白佛:「世尊如是煖法有法有為得色五陰是故因緣有為若是有為云何無漏道?」

[0577a29]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是煖法雖是有為有法能破有為有法是故無漏道善男子人乘受生觀行是故有法有為正道煖法七十三欲界具足一切煩惱一分至于欲界初禪乃至無所有處亦復如是七十三如是等人煖法不復善根五逆罪四重禁二種善友惡友惡友善友四方四方即是頂法五陰四諦是故得名四方頂法忍法五陰四諦人次世第一法五陰四諦人次法忍忍性緣於一諦如是忍法一諦乃至煩惱須陀洹果第四四方四方即是四諦。」

[0577b18] 迦葉菩薩白佛:「世尊須陀洹煩惱猶如四十里水其餘云何三結須陀洹一者我見二者疑網世尊因緣須陀洹四方因緣須陀洹因緣須陀洹[*]?」

[0577b23] 佛言:「善男子須陀洹無量煩惱三重一切須陀洹善男子譬如大王出遊四兵世人何以世間煩惱亦復如是因緣為重一切眾生是故如是三結一切煩惱因故對治怨敵善男子諸眾生須陀洹如是無量煩惱退便:『眾生云何如是無量煩惱?』是故如來方便因緣須陀洹四方善男子須陀洹四諦獲得四事一者堅固二者觀察如實四者堅固道者須陀洹所有五根無能是故名為堅固呵責內外煩惱如實見者即是四顛倒因緣須陀洹善男子無漏修習修習無漏須陀洹善男子名流二種一者順流二者逆流逆流須陀洹。」

[0577c14] 迦葉菩薩:「世尊因緣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不得名為須陀洹?」

[0577c16] 「善男子須陀洹乃至諸佛得名須陀洹斯陀含乃至諸佛須陀洹云何得名斯陀含乃至一切眾生二種一者二者凡夫名字既得更為須陀洹須陀洹以後斯陀含須陀洹斯陀含乃至亦復如是善男子二種一者解脫二者涅槃一切聖人得名須陀洹斯陀含乃至亦復如是善男子須陀洹菩薩何以菩薩即是盡智無生智須陀洹亦復求索如是二智是故須陀洹得名菩薩須陀洹得名何以正覺見道煩惱正覺因果正覺不共斯陀含乃至阿羅漢亦復如是善男子須陀洹二種一者利根二者鈍根鈍根人天七返鈍根二種利根現在獲得須陀洹果阿羅漢果善男子因緣須陀洹[*]善男子![*]四事一者二者光明四者堅持須陀洹四事煩惱奢摩他毘婆舍那光明見道堅持如來無常無我不淨堅持不捨猶如魔王化作佛像長者心驚見長心動長者:『四真諦十三十九。』長者聞已觀法是故堅持不動。」

[0578a16] 迦葉菩薩白佛:「世尊須陀洹得道須陀洹初果須陀洹得道須陀洹法忍何故不得須陀洹名為初果須陀洹外道煩惱無所有處無漏道阿那含果何故名為須陀洹?」

[0578a22] 「善男子初果須陀洹外道煩惱無所有處無漏道阿那含何故須陀洹善男子初果須陀洹爾時具足八智十六行。」

[0578a26] 迦葉:「世尊阿那含亦復如是八智十六行何故不得須陀洹?」

[0578a27] 「善男子有漏十六行二種一者二者不共無漏十六行二種一者二者八智一者二者須陀洹十六行不共十六行八智八智阿那含不如是故初果須陀洹

[0578b04] 「善男子須陀洹人緣四諦阿那含一諦是故初果須陀洹以是因緣[*]行者即是斯陀含修道貪欲憍慢[*]阿那含阿那含二種一者現在阿那含進修阿羅漢果二者貪著色界無色界寂靜三昧不受欲界身故阿那含阿那含一者般涅槃二者般涅槃般涅槃四者無行般涅槃五者上流般涅槃現在般涅槃無色界般涅槃般涅槃二種二身二身名利鈍根二種一者精進自在二者懈怠自在二種一者精進二者善男子眾生二種一者作業二者受生涅槃唯有作業受生是故般涅槃欲界色界利根涅槃涅槃阿那含一者無學二者無學四者無學涅槃云何般涅槃善男子阿那含心中涅槃涅槃是故名為般涅槃涅槃二種一者作業二者欲界色界精勤修道壽命涅槃。」

[0578b29] 迦葉菩薩:「世尊入涅槃云何而言涅槃?」

[0578c02] 佛言:「善男子然後三界煩惱是故名為涅槃善男子般涅槃修行有為三昧煩惱涅槃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人定當得涅槃是故懈怠有為三昧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有人第四禪人生初禪愛心以是因緣退初禪二流煩惱二者道流道流二禪因緣生二禪第四禪亦復如是四禪二種一者無色界二者五淨居如是三昧智慧智慧五淨居三昧無色界如是一者第四禪二者云何無小天善見天上品可見中品無熱天下品如是論議寂靜寂靜無色界論議五淨居二種一者二者五淨居無色界壽命般涅槃上流般涅槃無色界不能四禪四禪呵責無色界。」

[0578c25] 迦葉菩薩白佛:「世尊涅槃則是利根利根何不現在入涅槃何故欲界涅槃色界?」

[0578c27] 佛言:「善男子現在四大羸劣不能修道比丘四大康健無有房舍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是故不得現在涅槃善男子一時舍衛國精舍比丘我所如是:『世尊修道不能須陀洹果阿羅漢果。』阿難:『如是比丘。』爾時阿難比丘祇陀林房舍比丘阿難:『大德莊嚴房舍淨潔修治七寶嚴麗幡蓋。』阿難:『世間沙門云何?』比丘:『大德作者善哉善哉不能世尊。』爾時阿難如是:『世尊向者比丘求索種種莊嚴七寶幡蓋云何?』爾時阿難:『比丘。』爾時阿難比丘事事比丘繫念修道不久須陀洹果阿羅漢果善男子無量眾生入涅槃是故不得善男子眾生教化不能是故不得現在涅槃善男子因緣欲界涅槃色界善男子欲界煩惱因緣一者二者色界因緣欲界二種愛心一者欲愛二者至心呵責呵責入涅槃欲界呵責煩惱所謂無慚無愧以是因緣涅槃欲界勇健何以四果是故欲界涅槃色界善男子涅槃捨身未離欲便涅槃離欲色界便涅槃離欲色界涅槃[*]云何處在色界無色界身故是故不受欲界地獄畜生餓鬼是故無量煩惱是故因緣不造作凡夫是故無所畏是故遠離慳貪瞋恚是故

[0579b08] 「善男子到彼岸阿羅漢辟支佛菩薩猶如神龜水陸因緣五根阿羅漢乃至諸佛亦復如是五根是故水陸水喻世間出世亦復如是一切煩惱彼岸是故水陸

[0579b14] 「善男子恒河眾生如是微妙大涅槃一闡提諸佛異名佛性善男子七眾善法不善方便解脫道次第佛性如來。」

[0579b20] 迦葉菩薩:「世尊有果涅槃云何而是涅槃沙門沙門果云何沙門云何沙門果?」

[0579b23] 「善男子一切世間一者方便二者報恩親近四者五者平等果報遠離方便世間人謂言方便方便業行如是二種一者近因二者遠因近因所謂種子遠因方便

[0579b29] 「報恩世間人供養父母父母:『。』報恩如是二種一者近因二者遠因近因即是父母過去遠因即是所生孝子報恩

[0579c05] 「親近譬如有人親近善友須陀洹果阿羅漢果唱言:『親近果報。』如是二種一者近因二者遠因信心善友親近

[0579c09] 「第三延年益壽如是二種一者近因二者遠因即是即是延年益壽

[0579c12] 「平等世界如是二種一者近因二者遠因近因所謂眾生修十善業遠因所謂三災平等

[0579c15] 「果報獲得清淨修身清淨三業便:『報果。』如是二種一者近因二者遠因近因所謂現在遠因所謂過去果報

[0579c19] 「遠離即是涅槃煩惱一切善業涅槃二種一者近因二者遠因近因即是三解脫門遠因無量修善

[0579c22] 「善男子世間法出世亦復如是善男子三解脫門三十七品一切煩惱不生涅槃善男子遠離煩惱得了涅槃是故涅槃唯有無有

[0579c28] 「善男子云何沙門那云何沙門果善男子沙門那八正道沙門果畢竟一切貪瞋癡沙門那沙門果。」

[0580a02] 迦葉菩薩:「世尊因緣八正道沙門那?」

[0580a03] 「善男子沙門如是道者一切一切以是八正道沙門那道中獲得沙門果善男子沙門那世間人沙門如是道者亦復如是行者邪命寂靜是故沙門那善男子上人沙門如是道者亦復如是上人是故得名沙門那善男子阿羅漢道者沙門果是故得名彼岸阿羅漢果即是無學五分法身——解脫解脫知見——五分得到彼岸是故名為彼岸到彼岸故而自說:『梵行所作已辦不受。』善男子阿羅漢三世因緣是故自說三界五陰是故梵行畢竟是故唱言梵行學道今日是故唱言所作已辦修道獲得盡智無生智唱言盡諸有結以是阿羅漢得到彼岸阿羅漢辟支佛亦復如是菩薩具足成就六波羅蜜到彼岸佛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具足六波羅蜜何以六波羅蜜名為具足

[0580a28] 「善男子七眾修身修心修慧不能修習如是四事造作五逆重罪善根四重禁謗佛法僧是故得名沈沒善男子人中親近善知識至心聽受如來正法善思如法精勤修習是故得名生死彼岸一闡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得虛妄

[0580b07] 「善男子善男子有心一闡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謗佛法僧人心一闡提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謗佛法僧善男子八聖道分凡夫所得謗佛法僧八聖道分非凡謗佛法僧善男子一切眾生佛性佛性謗佛法僧善男子是故契經中說二種謗佛法僧一者不信瞋恚二者不解善男子信心無有智慧增長無明智慧無有信心增長邪見善男子不信瞋恚無有僧寶顛倒解義聞法謗佛善男子是故不信瞋恚智慧謗佛法僧善男子一闡提未生善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謗佛法僧有言一闡提一闡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謗佛法僧一闡提善根善根相續不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謗三寶善男子有人一切眾生佛性不生煩惱因緣不可謗佛法僧一切眾生佛性猶如兔角方便謗佛法僧眾生佛性非有虛空兔角何以虛空兔角無故是故兔角無故虛空如是說謗三寶

[0580c10] 「善男子佛性一法十法百法萬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不善無記佛性如來中說中說如來隨意名為如來隨意隨意三藐三佛陀。」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六

【經文資訊大正藏 12 No. 0374 大般涅槃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大德提供高麗藏 CD 經文,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