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hisattvagocaropāyaviṣayavikurvāṇanirdeśa (Pusa Xing Fangbian Jingjie Shentong Bianhua Jing) 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卷中宋天竺三藏法師求那跋陀羅譯
[0305c06]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小功德成有盡德聚,有貪、有瞋、有癡、有取、有結、有使,是轉輪王,一切無有作怨敵者。所以者何?文殊師利!是轉輪王無有諍惱。文殊師利!豈況如來轉大法輪,無量大智,功德莊嚴具足成就,得無斷大悲,遊行無漏法虛空中,七助菩提法寶成就,以不忘法,轉大法輪,外有諍訟諸怨敵怖,無有是處。文殊師利當知!若見此佛剎土外道出家,汝善男子當知,一切安住一道,所謂佛道。文殊師利!喻諸禽獸無力能住師子王前。如是文殊師利!諸外道出家無能便入如來境界,亦不能與如來諍論,大人師子,持於十力,得四無畏,在其前吼,無有是處,惟除如來之所加持。文殊師利!喻日宮出放光明網,一切螢火皆悉隱蔽,一切珍寶火光星宿悉無照明。如是文殊師利!無上如來大日宮出時,放大智光明,諸外道出家皆悉隱蔽,無有照明。文殊師利!喻勝鐵王隨其地分所出之處,一切諸鐵無有住者,以諸鐵聚不共相故。如是文殊師利!若有佛土有佛出世,當知一切諸外道等無出家行。何以故?不共相佛出於世故。文殊師利!喻如意寶王隨所出處,不生一切偽摩尼寶。如是文殊師利!如來大智寶所出處,當知是處不出外道。文殊師利!喻如寶性有出閻浮檀金之處,是處不出下賤銅等。如是文殊師利!若有世界有佛出世,是處不出一切外道。文殊師利!當知方便隨佛出處,不應出諸外道出家。文殊師利!汝今當知,如來受持不可思議方便境界,以是緣故,此佛剎土現諸一切外道出家。所以者何?一切外道上首,皆是住於不可思議解脫,從般若波羅蜜出,遊戲方便,亦不捨離念佛、法、僧,教化眾生到於彼岸,如來受持化眾生故。」
[0306a10] 說是法時,八千天子依聲聞乘者,聞說一乘,發於無上正真道心;五百比丘得一乘燈三昧,千二百菩薩,得無生法忍。普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於空中雨天青、黃、赤、白蓮華,雨天末栴檀,於佛之前,百千天子,住虛空中,發聲唱呼,天衣空中而自迴轉。諸天作樂說如是言:「本未曾聞是經出世。世尊,令此經典久行於閻浮提,八百比丘、比丘尼,脫優多羅僧以奉上佛。」
[0306a18]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方便境界不思議, 文殊師利當知我;
我精練時覺菩提, 我又示現如此時,
時節過咎我所無, 常恒有於妙法時,
眾生聞我法過度, 眾生過患我所無。
精練劫殘功德物, 精練福田淨無垢;
我精練時得菩提, 是故知我無有濁。
我已從久多億劫, 成就無量佛智慧,
如我得道命亦爾, 於是中間無滅度。
我方便現示滅度, 有常想故示無常,
我今示現於餘殘, 我壽命等未來劫。
我惟一乘一滅度, 我差別乘不可得,
作如是三說三乘, 當知方便之境界。
有懈怠心及小心, 聞即生於驚怖畏,
為是等故示三乘, 惟有一乘無有二。
我隨欲於法者說, 入於佛道法事故,
以是一乘演說三, 然於此乘無傷損。
如巧智度到彼岸, 以是智示現於三,
世尊亦爾知勝法, 以是一乘演說三。
等心調御諸眾生, 我都無有於異想,
我意喜敬於下乘, 我則有於慳悋咎。
紺琉璃寶眾寶上, 隨其所在住止處,
一切皆同作一色, 而是紺色無差別。
調御智寶亦如是, 一切佛土普放光,
一切眾生作一色, 菩提心色無差別。
猶如小火之所燒, 漸漸增長成大焰,
聲聞智焰亦如是, 斯亦放佛功德光。
須彌山王歸向者, 以威德故同一色,
歸依十力亦如是, 柔忍者得菩提色。
喻如一切眾蜂口, 採拾種種眾淨妙,
一切眾物共和合, 皆悉作於一蜜相。
知世讚世亦如是, 示現作於三乘已,
一切白淨和合已, 作菩提想無異想。
轉輪人王無憂惱, 無有餘方怨敵故,
我以法界普告勅, 云何當有外道界?
猶如日宮初出時, 隱蔽螢火諸星宿,
智慧宮出亦如是, 蔽諸外道無明照。
隨有勝鐵所住處, 一切餘鐵無能行,
若有國土如來行, 是處無有外道行。
隨有金玉所出處, 是處不出生餘銅,
若有剎土證菩提, 是處不雜外道眾。
意珠偽珠不和雜, 過去未來亦不雜,
佛寶外道亦如是, 一剎土中常不雜。
禪定神通忍自在, 一切智門此外道,
慧方便行智慧者, 示現種種諸變化。
聞於方便境界已, 爾時佛子甚歡喜,
生於慶樂喜無量, 散華供養於調御,
此地六種大震動, 空中伎樂而鼓作,
億天虛空中合掌, 讚言善哉調御說。」
[0306c10] 說此偈時,薩遮尼乾子與八十億諸尼乾俱,從南方次第遊行於諸國界,向優禪尼大城之所,百千大眾圍遶莊嚴唱叫喚呼。爾時旃茶鉢樹提王,遙見薩遮尼乾子來,於是薩遮,生愛樂心,生清淨心,與諸大臣內宮眷屬,國土人民,子息四兵,大王威德,大王神力,百千滿瓨以用莊嚴;鼓百千伎樂,擎幢幡寶蓋以為莊嚴,即出往迎薩遮尼乾。
[0306c17] 爾時薩遮尼乾子,遙見旃茶鉢樹提王,柔軟愛語:「善來大王!汝國界中無有怨敵相逼切也,無有病患苦惱熱也。是國臣屬諸伎卒,惡不肖之人,守羅關稅,是等不亂壞國土不?大王!汝國沙門諸婆羅門安樂行不?大王!汝常安法治理國不?大王!不應害於眾生獵張魚捕逼諸眾生。何以故?大王當知!一切眾生皆悉愛命。是故大王!應受不殺,不應偷奪,於自國封應生知足,不應邪婬自足妻色,終不妄語真實而言,不應兩舌有異言說,不應惡口常柔軟語,不應綺語隨所念語,於他財封勿生貪心。大王!應當離於瞋恚,以慈莊嚴於身、口、意。大王!不應生於邪見,行聖正見。大王!汝今不應放逸,善觀無常。大王當知!壽命短促速至他世。大王!汝今應怖畏後世,應信業報。」
[0307a03] 重說勝偈:
「人主常應不放逸, 護持境土不放逸;
若放逸者墮惡道, 若不放逸生善道。
亦莫抂斷眾生命, 一切眾生愛壽命;
慧者不應害眾生, 愛護眾生如己身。
常應遠離於偷盜, 常不應說於妄語,
常應護持實言誓, 大王當來生善趣。
所說言語耳樂聞, 不應說強麁惡語,
常應愛語柔軟語, 大王不應說兩舌,
人主不應說綺語, 有所言說隨順說;
離於瞋恚過患惡, 如大象王生善道。
王不應行於邪婬, 於他妻女離欲心,
於自妻色常知足, 汝當來生於善道。
大王不應懷於見, 當安住於妙善見;
當修行於如是法, 大王受天娛樂樂。
持戒沙門婆羅門, 及孝順供於父母,
得遠離於惡道已, 當受天中歡喜樂。」
[0307a21] 是薩遮尼乾子,以此不放逸法,勸鉢樹提王已。爾時栴茶鉢樹提王,向薩遮尼乾子,說於愛軟安樂之語,自言:「不作如是之事,汝婆羅門可至我家。何以故?我今請汝及諸眷屬,欲設飯食。」
[0307a25] 尼乾子言:「善哉,善哉!當如是作。何以故?大王!我來道遠飢乏所須,大王如是,如汝所請。」
[0307a27] 爾時大王,在薩遮尼乾子眷屬後行,前入王宮,入已薩遮尼乾坐御座,餘諸尼乾隨次而坐。爾時彼王善心恭敬手自料理,薩遮尼乾及其眷屬,食充足已。
[0307b01] 爾時此王如是思惟:「我今當少問是薩遮尼乾子,於如來所有信敬不?」王思是已,取小卑床,坐於薩遮尼乾子前,作如是言:「婆羅門!我欲少論,若聽許者,我當問汝,汝為我說。」
[0307b05] 薩遮尼乾語大王言:「隨汝所欲自恣而問,我當善答悅可汝心。」
[0307b07] 王聞聽已,問言:「婆羅門!世眾生中頗有眾生慧者明了無亂心智,然有過耶?」
[0307b08] 薩遮答言:「實有,大王!」
[0307b09] 王又問言:「婆羅門!此是誰也?」
[0307b10] 薩遮答言:「跋沙婆羅門是。」
[0307b10] 王又問言:「跋沙婆羅門有何過耶?」
[0307b11] 薩遮答言:「跋沙婆羅門,善瞻星曆,善知節會,善學唱說,善知月蝕,善知地動,善知豐儉,善知世俗會,善學瞻相,然實邪婬愛他妻婦。大王!慧人不應行於邪婬。何以故?大王!行邪婬者,現世來世得大苦法,乃至天人之所呵責。」
[0307b16] 如說偈言:
「貪欲他婦女, 不護惡境界;
不足自妻色, 世所有呵責。」
[0307b19] 王言:「婆羅門!世眾生中復有眾生慧者明了無亂心智,然有過耶?」
[0307b20] 薩遮答言:「實有,大王。」
[0307b20] 王言:「誰是?」
[0307b21] 薩遮答言:「此頗羅墮婆羅門是慧者明了知時非時,彼有過患。」
[0307b22] 王又問言:「有何過耶?」
[0307b23] 答言:「大王!此婆羅門多所睡眠。大王!慧者不應多於睡眠。何以故?大王!睡眠退失世出世法若智若斷。」
[0307b25] 如說偈言:
「若多樂睡眠, 懈怠所覆蔽,
睡眠放逸覆, 凡夫退諸利。」
[0307b28] 王復問言:「婆羅門!世眾生中復有眾生成就如是諸法然有過耶?」
[0307b29] 薩遮答言:「實有,大王。」
[0307b29] 王言:「誰是?」
[0307c01] 答言:「大王,黑王子是。」
[0307c01] 王又問言:「是黑王子有何過耶?」
[0307c02] 答言:「大王!多於嫉妬。大王!慧者不應多於嫉妬。何以故?大王!若得成就於封邑,行於嫉妬,是人封邑不得堅牢,空手而死,死已便墮於餓鬼界。」
[0307c05] 如說偈言:
「嫉妬覆蔽心, 彼人成封邑,
彼有空手死, 墮在餓鬼界。」
[0307c08] 王又問言:「復有眾生成就如是上功德法,有過患耶?」
[0307c09] 薩遮答言:「實有,大王!」
[0307c09] 王言:「誰是?」
[0307c09] 答言:「大王!此吉軍王子是。」
[0307c10] 王又問言:「吉軍王子有何過耶?」
[0307c11] 答言:「大王!是吉軍王子甚嬉殺生。大王!慧者不應好嬉殺生。何以故?殺生短壽,當墮地獄餓鬼畜生。」
[0307c13] 如說偈言:
「人王殺生者, 少力及短命,
命終墮地獄, 是故不害生。」
[0307c16] 王又問言:「婆羅門復有眾生慧者明了無亂心智,有過患耶?」
[0307c17] 薩遮答言:「實有,大王!」
[0307c17] 王言:「誰是?」
[0307c18] 答言:「大王!此即無畏王子是也。」
[0307c18] 王又問言:「無畏王子有何過耶?」
[0307c19] 答言:「大王!多悲愍他。大王!慧者不應多悲愍他。何以故?大王!多悲愍他,若自在者,是國多賊,難可降伏,多有過患。」
[0307c22] 如說偈言:
「多悲愍於他, 若人自在者,
不能降伏是, 不能執短己。」
[0307c25] 王又問言:「頗眾生中復有眾生慧者慧讚,有過患耶?」
[0307c26] 薩遮答言:「實有,大王。」王言:「誰是?」
[0307c26] 答言:「大王!此天力王子是,慧者慧讚,然實有過。」
[0307c28] 王言:「婆羅門!天力王子有何過耶?」
[0307c28] 答言:「大王!天力王子飲酒放逸。大王!慧者不應多飲酒也。何以故?大王!酒多失念障礙上義,亦失於世及出世義。」
[0308a02] 如說偈言:
「常作放逸, 一切王事, 酒放逸蔽,
退出世義。」
[0308a05] 王又問言:「婆羅門!復有眾生慧者慧讚,有過患耶?」
[0308a06] 薩遮答言:「實有,大王!」
[0308a06] 王言:「誰是?」
[0308a06] 答言:「大王!此天勳王子是,慧者慧讚,然有過患。」
[0308a08] 王言:「婆羅門!天勳王子有何過患?」
[0308a08] 答言:「大王!天勳王子長思慮過。大王!慧者不應有長思慮。何以故?大王!長思慮者妨廢失利,令重事起不得寂靜。是故,大王!大聰慧者不應長思。」
[0308a12] 如說偈言:
「若有長思慮, 事失不吉利,
以是善莊嚴, 妨廢發意事。」
[0308a15] 王又問言:「薩遮!復有眾生慧者慧讚,有過患耶?」
[0308a16] 薩遮答言:「實有,大王!」
[0308a16] 王言:「誰是?」
[0308a16] 答言:「大王!此大軍王子是,慧者慧讚,然有過患。」
[0308a17] 王又問言:「大軍王子有何過耶?」
[0308a18] 答言:「大王!有大慳惡覆蔽之過,劫奪他財。大王!慧者不應有大慳惡。」
[0308a20] 如說偈言:
「若人主有慳, 得封不知足,
是所聚集財, 至他世憂愁。」
[0308a23] 王又問言:「薩遮!復有慧者慧讚,然有過患?」
[0308a23] 薩遮答言:「實有,大王!」
[0308a24] 王言:「誰是?」
[0308a24] 答言:「大王!波斯匿王,慧者慧讚,然有過患。」
[0308a25] 王言:「婆羅門!波斯匿王有何過患?」
[0308a26] 答言:「大王!波斯匿王有多食過。大王!夫有慧者不應多食。何以故?大王!若有多食,懶怠身重所食難消。」
[0308a28] 如說偈言:
「人主多食, 懶怠身重, 又損覺知,
顏狀不鮮。」
[0308b03] 王又問言:「婆羅門!世眾生中復有慧者慧讚,然有過患?」
[0308b04] 薩遮答言:「實有,大王!」
[0308b04] 王言:「誰是?」
[0308b05] 答言:「大王!汝是。世間慧者慧讚,汝亦有過。」
[0308b05] 王言:「婆羅門!我有何過?」
[0308b06] 答言:「大王!汝多暴虐惡性卒急麁獷無慈。大王!夫有慧者不應麁暴,若慧者麁暴,人不多附,乃至父母亦不適意,況餘眾生。大王!若聰慧者不應麁暴。大王!有慧之人應深長思。」
[0308b10] 如說偈言:
「若有麁暴, 不長覺思, 必有呵責,
無人親附。」
[0308b13] 爾時栴茶鉢樹提王,面聞自過,瞋恚忿惱,不適其意,不能忍耐。語薩遮尼乾子言:「汝應於是大眾之中呵責我耶?」以瞋恚故,勅令斬殺。
[0308b16] 爾時薩遮驚怖,向王說如是言:「大王!不應作是卒暴,施我無畏,聽我所白。」
[0308b17] 王言:「與汝無畏,汝欲何說?」
[0308b18] 「大王!我亦有過,我王面前說王過惡,言多暴虐,惡性卒急,麁獷無慈,如實而說。大王!慧者不應於一切時說他實事。大王!慧者應當知時非時。何以故?大王!如實說他,多不適意,人不親附,無慧者呵。」
[0308b22] 如說偈言:
「如實說人王, 凡夫者所毀,
是以智慧者, 思量然後說。」
[0308b26] 爾時此王歎言善說,復重問論:「婆羅門!世眾生中,頗有眾生慧者明了,無亂心智,無過咎耶?」
[0308b28] 薩遮答言:「實有,大王!」
[0308b28] 王言:「誰是?」
[0308b28] 答言:「大王!此沙門瞿曇,是釋王種釋種出家,如我等所瞻,彼無過咎。其種貴故無有過咎,生於轉輪王種姓故,無有過咎。不生廝下種姓中故,無有過咎。釋種生故,無有過咎。色貌威德極端嚴故,無有過咎。相好莊嚴故,無有過咎。以是義故,無有過咎。是釋瞿曇若不出家,當作於大轉輪王,七寶成就:所謂輪寶、象寶、馬寶、摩尼寶、女寶、藏臣寶、主兵寶,千子具足勇健端正,能壞他眾,亦皆成就轉輪王相,於四天下統領自在。正法之王,兵仗不用,正法治國。既出家已,苦行六年,日日食於一麻一米,坐菩提樹降伏魔眾。既降伏已,一念心慧,如所知,如所得,如所觸,如所覺,如所證,一切覺知,無有眾生與等等者,何況有勝。是沙門瞿曇無有等者,故無過咎。何以故?大王!是沙門瞿曇家種無等,端正威德無與等者,智慧威德無與等者,是故無過。」
[0308c16] 如說偈言:
「持於三十二相好, 出生釋種人師子,
是淨飯王之太子, 世尊一切智無咎。」
[0308c20] 薩遮尼乾子如是說已,鉢樹提王言:「大婆羅門!汝今當說,何等是如來三十二大丈夫相?」
[0308c22] 婆羅門言:「我今當說。」
[0308c22] 王言:「何謂也?」
[0308c22] 「大王!是沙門瞿曇,善安跱立,足下平滿,輪輻圓足,手足柔軟,指長傭[月*韱],手足網鞔。是沙門瞿曇,足跟傭平,足骨鉤鎖。是沙門瞿曇,其[蹲-酋+(十/田/ㄙ)]鹿[蹲-酋+(十/田/ㄙ)]。是沙門瞿曇,其身端正。是沙門瞿曇,陰藏隱密。是沙門瞿曇,其毛一一右旋。是沙門瞿曇,毛悉上靡。是沙門瞿曇,其髮紺青。是沙門瞿曇,皮膚金色極上細軟。是沙門瞿曇,七處圓滿。是沙門瞿曇,身體傭滿。是沙門瞿曇,極好支節。是沙門瞿曇。身不逶迤。是沙門瞿曇,身極長廣。是沙門瞿曇,周身團圓如尼拘陀樹。是沙門瞿曇,身如師子王。是沙門瞿曇,具四十齒。是沙門瞿曇,其齒密緻。是沙門瞿曇,牙齒齊平。是沙門瞿曇,牙齒鮮白。是沙門瞿曇,得上勝味。是沙門瞿曇,其舌廣長。是沙門瞿曇,有梵音聲。是沙門瞿曇,眴則俱眴。是沙門瞿曇,其目紺青。是沙門瞿曇,白毫相具。是沙門瞿曇,其頂有髻。大王!是沙門瞿曇,具三十二大丈夫相,以是義故,無有過咎。」
[0309a12] 如說偈言:
「出生釋種頂有髻, 其髮紺青而右旋,
目如青蓮牛王眴, 是故世尊無過咎。
迦陵頻伽梵音聲, 其舌長廣淨鮮薄,
人中世尊齒齊密, 含齒四十而白淨,
一切世人及諸天, 瞻覩其美皆歡喜。
佛世尊舌遍覆面, 是故眾生無與等,
一切眾味悉和集, 世尊舌相之所出,
一切眾味作一味, 是故世尊無過咎。
如師子身頻婆脣, 其肩端嚴廣滿好,
世尊身如尼拘樹, 周匝團圓善安住。
世尊莊嚴身端直, 人師子身極長廣,
七處旋滿無與等, 上妙金色善鮮淨。
人師子毛而上靡, 其體皮膚極細軟,
其髻各各合螺成, 是故眾生無與等。
又師子跱不曲垂, 陰藏隱密如馬王,
髀傭圓滿鹿王[蹲-酋+(十/田/ㄙ)], 其誰瞻視不歡喜。
世尊手足有網曼, 其指纖長赤銅爪,
足跟傭平鉤鎖骨, 足下平滿無高下。
世尊手足莊柔軟, 纖長指普有輪相,
人尊足安而平跱, 履行地時不傾動。
無與等者如是相, 世燈如是善莊嚴,
處在大眾甚尊妙, 猶如月王處眾星。
是大丈夫色如是, 世尊為世作燈明,
何況其餘無漏法, 以是法故自然覺。
[0309b08] 「大王!是沙門瞿曇,其色尊妙,一切眾生無與等者,以是義故無有過咎。大王!是沙門瞿曇大慈力成,於諸眾生其心無礙,常行大慈無礙無著,自然普到一切世界入諸眾生。大王!如摩尼寶能清濁水,寶性淨故,能令一切濁水清淨。大王!沙門瞿曇亦復如是,內清淨故,能淨一切眾生結使濁污淤泥,是故無過。」
[0309b15] 如說偈言:
「慈心普遍世, 三世諸世界;
一切眾生心, 一切智普慈。
無處不普至, 是慈無與等;
普覆虛空界, 一切智無過。
善淨摩尼寶, 能淨淤濁水;
世尊淨諸有, 淨眾生結垢。
[0309b22] 「大王!是沙門瞿曇,成三十二大悲之行。何等三十二?見世眾生沒愚癡闇,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行於大悲。見世眾生在大無明[穀-禾+卵],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行於大悲。見世眾生墮在於大生死輪迴,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行於大悲。見世眾生常勤行於不善寂法,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行於大悲。見世眾生隨於大流順流而去,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墮於大山大苦逼切,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離於聖道墮於邪道,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閉大牢獄自然纏縛,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貪於色、聲、香、味、觸故無厭無滿,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是愛奴僕常繫屬他,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老死逼切羸劣困悴,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常病逼切,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為三火燒常觸燋熾,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下纏所纏增長生死,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心常驚怖,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貪嗜少味不見過患,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久眠放逸,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墮大飢餓常互相害,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常在衰損互相劫奪,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無明所盲常不明了,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共相鬪諍惱亂不息,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如芒草滋萁,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不淨交會離於清淨,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行於諸難離於無難,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多於疑惑著諸邪見,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如兜羅華依種種見,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想心見倒,無常常想,苦有樂想,不淨淨想,無我我想,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擔負重擔常受苦乏,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依止羸劣不堅牢想,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常在垢污,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繫縛欲有而心貪著,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利養覆蔽常求於利,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見世眾生墮在種種病苦,憂悲啼哭愁惱,眾苦大聚,是沙門瞿曇,於是眾生而起大悲。大王!此沙門瞿曇,成就如是三十二種大悲行故,是故無過。」
[0310a15] 如說偈言:
「無明愚癡大闇黑, 見無明[穀-禾+卵]蔽眾生,
見眾生趣生死獄, 是故人尊生大悲。
眾生常勤造眾行, 正覺見眾生流漂;
恒常隨順此流漂, 十力常生大悲心。
墜墮於極高大山, 見眾生行於邪道,
善安止於聖道中, 安寂靜處無煩惱。
諸邪見者所繫縛, 愛怒境界無滿足,
為生老死之所沒, 是故十力有大悲。
種種眾苦所逼切, 見世三火燒熾然,
驚怖畏之被鹿皮, 以是緣故十力悲。
眾生貪著嗜於味, 放逸貪著於境界,
見其墮於飢餓道, 調御能救於怨害。
見諸眾生互相害, 為無明闇所覆蔽,
猶如芒草蔓滋萁, 以是緣故十力悲。
婬欲所生諸繫縛, 見諸眾生行難行,
行於邪見稠林中, 以是緣故十力悲。
於不淨中有淨想, 無常有常無我我,
見諸眾生厭重擔, 是故十力生於悲。
見擔負於大重擔, 凡夫常依止羸劣,
常為諸結所污染, 是故十力有大悲。
見為利養所覆蔽, 復次境界無厭足,
墮於欲有之大海, 是故十力有大悲。
多於種種憂愁病, 見諸眾生苦惱已,
為是一切諸苦惱, 是故十力有大悲。
知於非有亦非無, 彼常有於大悲心,
一切眾生普遍心, 是故一切智無過。
[0310b13] 「大王!今復略說,是沙門瞿曇成就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四禪,五根,五力,七助道法,八聖道分。成就具足,是故,大王!是沙門瞿曇,無有過咎。」
[0310b16] 如說偈言:
「常勤精進修念處, 大覺善知於正斷,
大仙禪定得自在, 勝出眾生無過咎。
調御世成諸神通, 諸辯自在到彼岸,
如來善知解脫呪, 大覺善通達諸諦。
於梵行處得自在, 修於慈悲及喜捨,
善安止住於定慧, 是故常無眾過咎。
大仙善知助菩提, 如來善知八聖道,
見眾生苦於聖道, 究竟安止安樂渚。
一切世界無眾生, 有與世調齊等者,
一切智成一切德, 恒常不毀呰於他。
[0310b27] 「大王!是沙門瞿曇,成就十力。」
[0310b27] 王言:「大婆羅門!何等是名如來十力?」
[0310b28] 「大王!是佛如來,是處如實知是處、非處如實知非處;去來現在,作業受業,住處因報如實而知;無量諸界種種世界如實知之;若諸餘人餘眾生等種種所解如實而知;若餘眾生餘人等根,勝非勝根如實而知;一切至道如實而知;若餘眾生餘人諸根諸力,助道諸禪解脫定次第定,一切結使污染白淨,隨各各處如實了知;念於無量種種宿命,若於一生若無量生,如其所行如其所說如實而知;天眼清淨過於人眼,見諸眾生種種生死,乃至生於善道惡道如實而知;諸漏盡無漏心解脫及慧解脫如實而知。大王!是名如來十力成就。具足力故,名持十力,名無降伏,是故無過。」
[0310c12] 如說偈言:
「是處非處, 如實而知; 實說大人,
彼無有過, 過去無障, 彼有智慧,
未來現在, 知不失之。 善知業報,
知有因緣, 如實不錯, 世調御知。
知於無量, 種種諸界, 善知諸界,
世人無等。 世種種解, 無量諸佛,
照世明知, 如實不異。 知於鈍根,
亦知中根, 又知熟根, 到於彼岸。
一切至道, 如實而知; 根力助道,
神通解脫, 污染白淨, 各各了知。
無有障礙, 知見無礙, 念於平等,
無量稱實。 自身及他, 如實不異。
天眼清淨, 過於人眼, 生死眾生,
調御悉見。 知諸漏盡, 亦知解脫,
無漏有異, 亦悉知見。 是人尊力,
覺了自在, 是一念有, 心無分別。
動發非發, 自然而有, 始初轉輪,
無分別行。 一心而知 諸眾生思,
及眾生心, 無有二相。 是故無過,
佛得自在, 一切善法, 出諸德事。
[0311a04] 「大王!是沙門瞿曇,成就四無畏。」
[0311a04] 王又問言:「大婆羅門!何等如來四無畏也?」
[0311a05] 「大王!是沙門瞿曇自言:『我得於正遍知。』若有沙門、諸婆羅門、魔梵及世言:『汝於諸法不正遍知,我不見是相,不見相故得安隱行,得無畏行。』自言:『我得最勝處行,在大眾中,正師子吼,能轉梵輪。沙門、婆羅門及餘諸世,無有能轉是正法者。』佛自誓言:『我諸漏盡。』若有說言:『汝漏未盡。』佛不見是相,不見相故,如來得於安樂之行,得無畏行,得勝處行,在大眾中,正師子吼,能轉梵輪。沙門、婆羅門及餘諸世,無有能轉是正法者。佛說障道法。若有說言:『親近是法無有障礙。』佛不見是相,不見相故得安樂行,得無畏行,得勝處行。在大眾中,正師子吼,轉於梵輪。沙門婆羅門及餘諸世,無有能轉是正法者。我說聖出道。若有說言:『親近是者不能出世。』佛不見是相,不見相故,得安樂行,得無畏行,得勝處行,在大眾中,正師子吼,能轉梵輪。沙門婆羅門及餘諸世,無有能轉是正法輪。大王!此是如來四無所畏,如來成就是四無畏,在大眾中,正師子吼,是故無過。」
[0311a25] 如說偈言:
「眾中師子吼, 人調無所畏;
更無與我等, 況眾生有過。
若我所覺法, 是真實不虛,
是正遍知見, 鹿王師子吼。
若有違逆者, 不見有彼相;
以不見相故, 人調無所畏。
我一切漏盡, 我身是無漏,
無有似等者, 諸天及世人,
有是障礙法, 世調御所說;
是真實空虛, 無有可變異。
我說出道法, 自覺已演說;
修行此法者, 無有於障礙。
大健知是已, 如來得安樂;
得於無畏樂, 勝大丈夫行。
轉於梵法輪, 餘無有能轉;
世間所不轉, 惟除兩足尊。
佛說菩薩行方便經卷中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09 冊 No. 0271 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輸入,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范振業大德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