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otus Sutra (Zheng Fa Hua Jing) 正法華經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正法華經卷第十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
光世音普門品第二十三
[0128c22] 於是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露右臂長跪叉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所以名之光世音乎,義何所趣耶?」
[0128c24] 佛告無盡意曰:「此族姓子,若有眾生,遭億百千姟困厄患難苦毒無量,適聞光世音菩薩名者,輒得解脫無有眾惱,故名光世音。若有持名執在心懷,設遇大火然其山野,燒百草木叢林屋宅,身墮火中,得聞光世音名,火即尋滅。若入大水江河駛流心中恐怖,稱光世音菩薩,一心自歸,則威神護令不見溺,使出安隱。若入大海,百千億姟眾生豪賤,處海深淵無底之源,採致金銀、雜珠明月、如意寶珠、水精琉璃、車璩馬碯、珊瑚虎魄,載滿船寶;假使風吹其船流墮黑山迴波,若經鬼界值魔竭魚,眾中一人竊獨心念,光世音菩薩功德威神,而稱名號,皆得解脫一切眾患,及其伴侶眾得濟渡,不遇諸魔邪鬼之厄,故名光世音。」
[0129a10] 佛言:「族姓子!若見怨賊欲來危害,即稱光世音菩薩名號,而自歸命,賊所持刀杖,尋段段壞手不得舉,自然慈心。設族姓子,此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諸鬼神,眾邪逆魅欲來嬈人,一心稱呼光世音名,自然為伏不能妄犯,惡心不生不得邪觀。若人犯罪若無有罪,若為惡人縣官所錄,縛束其身杻械在體,若枷鎖之,閉在牢獄,拷治苦毒,一心自歸,稱光世音名號,疾得解脫,開獄門出無能拘制,故名光世音。」
[0129a19] 佛言:「如是,族姓子,光世音境界,威神功德難可限量,光光若斯,故號光世音。」
[0129a21] 佛告無盡意:「假使,族姓子,此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逆盜賊怨害,執持兵杖刀刃矛戟,欲殺萬民,一部賈客,獨自經過在於其路,齎持重寶,導師恐怖心自念言:『此間多賊,將無危我劫奪財寶,當設權計脫此眾難,不見危害。』謂眾賈人:『不宜恐畏,等共一心俱同發聲,稱光世音菩薩威神,輒來擁護令無恐懼,普心自歸便脫眾難,不遇賊害。』眾賈人聞悉共受教,咸俱同聲稱光世音,身命自歸願脫此畏難,適稱其名,賊便退却不敢觸犯,眾賈解脫永無恐怖。光世音菩薩,威德境界巍巍如是,故曰光世音。」
[0129b04] 佛復告無盡意菩薩:「若有學人,婬怒癡盛,稽首歸命光世音菩薩,婬怒癡休,觀於無常苦空非身,一心得定。若有女人,無有子姓,求男求女,歸光世音,輒得男女,一心精進自歸命者,世世端正顏貌無比,見莫不歡,所生子姓而有威相,眾人所愛願樂欲見,殖眾德本不為罪業。其光世音威神功德,智慧境界巍巍如是,其聞名者,所至到處終不虛妄,不遇邪害,致得無上道德果實,常遇諸佛真人、菩薩高德正士,不與逆人,無反復會,若聞名執持懷抱,功德無量不可稱載。若有供養六十二億江河沙諸菩薩等,是諸菩薩,皆使現在等行慈心。若族姓子女,盡其形壽,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一切所安。福寧多不?」
[0129b18] 無盡意曰:「多矣!世尊!不可限量。所以者何?是諸菩薩,無央數億不可譬喻。」
[0129b20] 佛言:「雖供養此無限菩薩,不如一歸光世音稽首作禮執持名號,福過於彼,況復供養?雖復供養六十二億江河沙數諸菩薩等,執持名號,計此二福,億百千劫不可盡極,終不相比,是故名曰光世音。」
[0129b25] 於是無盡意菩薩,前白佛言:「光世音以何因緣遊忍世界?云何說法?何謂志願?所行至法善權方便境界云何?」
[0129b27] 佛言:「族姓子!光世音菩薩所遊世界,或現佛身而班宣法;或現菩薩形像色貌,說經開化;或現緣覺或現聲聞,或現梵天帝像而說經道;或揵沓和像;欲度鬼神現鬼神像,欲度豪尊現豪尊像,或復示現大神妙天像,或轉輪聖王化四域像,或殊特像,或復反足羅剎形像,或將軍像,或現沙門梵志之像,或金剛神隱士獨處仙人僮儒像。光世音菩薩,遊諸佛土,而普示現若干種形,在所變化開度一切。是故族姓子,一切眾生咸當供養光世音。其族姓子,所可周旋有恐懼者,令無所畏,已致無畏使普安隱,各自欣慶,故遊忍界。」
[0129c10] 於是無盡意菩薩,即解己身百千寶瓔,以用貢上於光世音:「惟願正士,受此法供。」己身所有殊異寶瓔,而不肯受。時無盡意復謂光世音:「唯見愍念以時納受,願勿拒逆。」時光世音心自計念:「不用是寶。」無盡意言:「唯復垂愍諸天、龍、神、揵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睺勒、人及非人,受其寶瓔輒作兩分,一分奉上能仁如來,一分供養眾寶如來、至真、等正覺,貢上寶寺。」其族姓子,普為一切,以是之故,神足變化遊忍世界,無所不濟。
[0129c20] 於是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假使有人,聞光世音所行德本,終不虛妄,世世安隱至無極慧,其光世音,神足變化普至道門,所顯威神而無窮極。」
[0129c24] 佛說是普門道品,彼時會中八萬四千人,至無等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
正法華經總持品第二十四
[0129c27] 於是藥王菩薩,即從座起長跪叉手,前白佛言:「若族姓子及族姓女,聞是《正法華》經典,受持懷抱書寫經卷,獲福如何?」
[0129c29] 佛言:「族姓子女,受持是經,誦在懷抱書寫經卷,福不可量無以為喻。若族姓子,供養八十億百千姟江河沙諸如來眾,若復受持懷抱書寫是《正法華經》,講說供養。何所福多?於意云何?寧當一心奉持經典,若以衣食供養諸佛。」
[0130a05] 藥王菩薩白佛言:「若族姓子及族姓女,受《正法華》經典之要,執持書寫一四句頌,講說諷誦若復奉行,具足成就其福最多,勝於供養若干江沙諸佛世尊。」
[0130a09] 佛言:「甚哉!法之供養,最為第一。」
[0130a10] 藥王菩薩復白佛言:「我當擁護如是等輩,諸族姓子及族姓女,受此經者斯法師等,以義宿衛長使無患,誦總持句。」
[0130a12] 又尋呪曰:
[0130a13] 「奇異所思,意念無意,永久所行,奉修寂然。澹泊志默,解脫濟渡,平等無邪,安和普平。滅盡無盡,莫勝玄默,澹然總持。觀察光耀,有所依倚,恃怙於內,究竟清淨。無有坑坎,亦無高下,無有迴旋,所周旋處。其目清淨,等無所等,覺已越度,而察於法。合眾無音,所說解明,而懷止足。盡除節限,宣暢音響,曉了眾聲,而了文字,無有窮盡,永無力勢,無所思念。」
[0130a21] 藥王菩薩白曰:「唯然世尊,是總持句,六十二江河沙諸佛所說。假使有犯此呪言者,若復違毀此等法師,為失諸佛世尊道教。」
[0130a23] 佛歎藥王菩薩大士:「善哉!善哉!若族姓子說總持句為眾生故,愍念擁護多所安隱。」
[0130a26] 於時妙勇菩薩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我身亦為眾生之故,欲令永安。若有奉持此經典者,授總持句,將護如此諸法師等,令無伺求得其便者,鬼神諸魅、溷廁眾鬼、突鬼厭鬼、餓鬼反足,雖欲來嬈,無能得便。」
[0130b01] 妙勇菩薩專心思惟,說此總持曰:
[0130b03] 「晃耀大明,炎光演暉,順來富章,悅喜欣然住此,立制永作,無合無集。
[0130b05] 「是總持句,江河沙等諸佛所說,咸共勸助。若違如來,如是比像諸法師教,還自危亡。」
[0130b06] 時毘沙門天王前白佛言:「我亦當演此總持句,加以慈心,為眾生故,擁護法師。
[0130b09] 「富有調戲無戲,無量無富何富。
[0130b10] 「以是故,擁護諸法師等,百由旬內無敢犯觸,宿衛將順。諸族姓子,如是比像至學法師乃能受持,以是擁護常獲吉利。」
[0130b12] 時順怨天王,在彼會坐,與諸香音億百千姟鬼眷屬圍遶,往詣佛所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我亦當宣此總持句。
[0130b16] 「無數有數,曜黑持香,凶呪大體,于器順述,暴言至有。
[0130b18] 「唯然世尊,此總持句,四千二百億諸佛所說。以此總持,擁護供養諸學經者,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0130b20] 時有一魅,名有結縛,復名離結,復名施積,復名施華,復名施黑,復名被髮,復名無著,復名持華,復名何所,復名取一切精,往詣佛所,鬼子母與諸子俱,異口同音前白佛言:「我等,世尊!常當擁護如是比像諸法師等,加施吉祥,令無伺求得法師短。」
[0130b25] 于時諸魅同共舉聲,宣此總持將順法師:
[0130b27] 「於是於斯於爾於氏,極甚無我無吾無身無所俱同,已興已生已成,而住而立,亦住嗟歎,亦非消頭,大疾無得加害。
[0130c01] 「是等之類是我眷屬,令無所犯擁護法師。消除鬼神、諸魅餓鬼、溷神突鬼、蠱道符呪、癡狂顛鬼,化是像來,若鬼神形及非人像,二日三日若至四日,若常熱病。若復夜臥,值惡夢者,若現男女大小諸像,我等擁護,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0130c06] 於時諸魅,共於佛前說此頌曰:
「犯頭破七分, 猶如華菜剖,
當致殺母罪, 亦得害父殃。
其有犯法師, 皆當獲此釁,
世世不得安, 不與諸佛會。
破壞佛寺罪, 鬪亂聖眾殃,
如合眾麻油, 麻油聚一處。
放火皆燋然, 消盡無有餘,
其有犯法師, 當獲此罪殃。
猶如稱載峻, 罪垢之所聚,
其有犯法師, 當獲此重釁。」
[0130c18] 諸鬼神軍頭等,說此頌已前白佛言:「我等咸護如是比像諸法師等,使常安隱除去怨敵,周匝宿衛令無傷害,若有行毒,毒為不行。」
[0130c21] 時佛嗟歎諸魅所呪:「善哉!善哉!汝等乃欲護諸法師。若聞此經,宣持名號德不可量,何況具足隨時持說書在經卷,若以供養華香幢蓋雜香搗香,然燈懸繒,思夷合歡,青蓮紅蓮,黃蓮白蓮,稍著油蘇以用然燈,供養此經勤修不懈,百千億倍福不可限。汝等當護如是比像精進學者。」
[0130c27] 佛說是總持品時,六萬八千人,逮得無所從生法忍。
正法華經淨復淨王品第二十五
[0131a01] 佛告族姓子:「乃往過去無央數劫,不可思議長遠難量,爾時有佛,號總水雷音宿華慧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為佛、世尊,世界曰照明嚴飾,劫曰愛見。又族姓子,於其佛世,有王名淨復淨。爾時其王有一正后,名曰離垢施。其后有二子,一名離垢藏,二名離垢目。又其二子皆得神足,輕舉能飛智慧具足,功德備悉聖達巍巍,行菩薩業夙夜精進,未曾懈廢,勤心專精六度無極,善權四等所濟無限,悉遵通達三十有七道品之法,普暢道義,所周旋業,進逮離垢三昧定矣。度宿日光三昧、離垢顯曜三昧、淨莊嚴三昧、大威藏三昧,皆得通達,此三昧定而度無極。時佛集會與諸四輩釋梵四天王諸天人民,班宣分別《正法華經》。時佛愍念一切眾生,哀傷國土皆欲化之使入大道。
[0131a17] 「又族姓子,其二太子往詣母所,叉手白言:『惟願屈意,見念加慈專精身心,欲往到佛奉見如來身,亦自欲稽首自歸。所以者何?今日如來,為天上天下一切眾生,廣宣要典《正法華經》,故當奉覲聽《正法華》。』離垢施后告二太子:『汝等父王,志存外邪信樂梵志,常懷瞋恨,以是之故,不可得往。』時二太子同心叉手,復白其母:『我等薄相,所生邪見無義之家。又我等身,本是法王子,當以經道化于濁俗反偽向真,爾乃佛子也。』於是離垢施后告二太子:『善哉行矣!汝真孝子,為其父母修大慈愍,各顯神足覩之欣然心中開解,便聽子等俱詣佛所稽首受業。』
[0131b01] 「時二太子輒受母教,其身踊住在虛空中,去地七仞,愍念其親各現威變。在於虛空,二人俱時坐臥經行,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演大光明照曜遠近,現身長大復還為小,從虛空下入于地中,若人入水從地踊出,處在虛空猶如履地。其二太子現若干變而顯神足,以用開化於其父母。
[0131b08] 「于時父王,覩其二子神足變化威德若斯,欣然踊躍善心生焉,躬身叉手向二子曰:『汝等師主所受誰乎?』時二太子自啟父王:『大王欲知我等師主,總水雷音宿華慧王如來、至真,是我等師主,今現在遊於寶樹下處于法座,為四部眾諸天人民,廣演宣布《正法華經》。其佛世尊,是我師主也。』王告二子:『吾欲往詣卿等師主,奉覲親受大聖正真無上言教。』於時二子,從虛空下行至母所,自白其母,而叉手言:『阿母威德,則化父王,以造立心無上正真,因成道教聖尊之業,惟垂愍念,聽我詣佛出家為道得作沙門。』
[0131b20] 「時二太子為母說偈曰:
「『唯母聽我等, 出家為沙門,
如來甚難遇, 曼時當精學。
所云難得值, 猶如靈瑞華,
難遇復越彼, 閑靜不可得。』」
[0131b25] 「於時王后離垢施,以頌告曰:
「『吾以聽汝等, 善哉子輒去,
至聖甚難遭, 我亦出家俱。』」
[0131b28] 「爾時二太子,歎是法頌報父母已,重復白父王及所生母:『惟願二親,同時一心,俱往詣總水雷音宿華慧王佛所,屈意一時發見彼世尊稽首歸命。所以者何?二親當知佛興難值,猶靈瑞華,亦如如意最上明珠,佛亦復然,不可再遇,是故我等來生此土,心念出家功德第一。由是之故,不宜有難,便可相許。』報言:『善哉!得出家學,棄捐愛欲捨其俗業。所以者何?若覩如來福慶無量,人命難得佛世難值,離於八難,得閑靜難,猶死更生。』父王皇后報太子言:『諾!宜知是時。』」
[0131c09] 佛言:「族姓子!爾時淨復淨王宮內,八萬四千宮人婇女,宿命德本應得啟受是《正法華》經典,本是道器。離垢目太子,宿命本修行積功累德,從來無限。離垢藏太子,無央數億百千姟劫,往昔宿命曾以奉行棄於眾生一切惡趣三昧正定。何謂棄於眾生一切惡趣三昧正定?其王正后二太子母離垢施者,曉十方佛一切道同諸佛要集,諸佛奧藏無極聖慧,以權方便現于女身耳。」
[0131c18] 佛告族姓子:「時淨復淨王,見二太子所見神足,化入如來、至真之法,以得超越,展轉相成多所度脫,一切盲冥咸入道明。便自發意,與其眷屬四萬二千,離垢施后與諸群黨,隨二太子中宮婇女群臣百官,一時和同往詣佛所,稽首足下退各就坐,從本常位。時佛見淨復淨王,與大眷屬自投歸命,因其本行觀宿所緣,而為說法,應病與藥各得開解,欣然踊躍善心生焉。更立國王,與其正后離垢施及二太子,宮人婇女一切官屬,棄國捐王行作沙門。已作沙門,八萬四千歲奉修道業,思惟觀察是《正法華》經典之要,諷誦奉行,如佛所教無所違失。
[0132a03] 「於是淨復淨王,遵奉勤修《正法華經》,與其眷屬竟八萬四千歲,逮眾德本嚴淨三昧正定。適逮斯定,其身即時踊在虛空,去地四丈九尺,住於虛空,遙白總水雷音宿華慧王如來、至真:『唯然世尊,其二子者則是聖師,化導吾家蒙其恩德,獲現神足顯揚變化,而緣是見所化神變,心得開解退俗入道,奉佛法訓度眾穢厄,順從法律堅住無極,得奉如來啟受經法,乃為至聖無蓋善師。是二子者,示現子像生我家耳,皆是宿世明識本德,承佛仁慈,非是凡庶之可思論。』佛告王曰:『如是如是!大王!如大王所言,是二太子,宿殖德故,乃能示現,因欲開王及諸眷屬一切眾生。』」
[0132a16] 「佛言:『大王!若族姓子及族姓女,學是經典,所生之處周旋終始,易得善師顯世尊教,得立無上正真之道,開化導示度脫一切,是為微妙無極之業,展轉相教展轉相成,得至聖諦無極之處,值佛道法王因遇善師,得見如來啟受經法,由勸助恩,王今寧見此二太子,是諸族姓子,前世已曾供養奉事六十五億百千兆姟江河沙等如來、至真,而復授持是《正法華經》,愍傷眾生沒在邪冥九十六種不能自濟,故開化之令住正見修行精進求佛大道。』」
[0132a27] 於是佛語族姓子曰:「其淨復淨王,於彼世時歎眾功德,從虛空下即叉十指,前白其佛:『唯佛宣布,如來、至真本宿命時,行何功德?聖慧巍巍,眉間之相,演大暉曜照無限國,而目明好徹覩十方,其眉間相,白如珂雪,柔軟細好,巍巍光澤平政無斜,無所不照。世尊面像充滿如日,安住道目猶如月初,一切觀之而無厭極。』
[0132b05] 「於時國王,說此頌曰:
「『其殊異功勳, 巨億百千姟,
虛空尚可喻, 其慧不可限。』
[0132b08] 「佛以頌答曰:
「『前世行中正, 加施人平等,
故使眉間相, 所照無有限。
和視施燈慧, 目明踰日月,
其眼如月初, 徹覩十方國。』
[0132b13] 「時王嗟歎已,叉手白佛:『至未曾有,如來、至真之教,弘慈無極,不可思議功德具足,敷演道義施設法禁,令無罪釁,長塗之難皆得無患。唯然世尊,如吾今日心不放逸,由得自在不隨邪徑,棄捐自大不從虛偽,亦無瞋恨,不興惡心無益之業。我國多事,欲出家學不還中宮,重欲自歸所有供養。』佛言:『大佳。』時王即起稽首佛足,其王正后離垢施者,解身百千所著寶瓔,以散佛上,佛之威神,化成七寶交露之帳,以為交露琦異妙帳,自然有床,布以無數琦異坐具,如來坐上。於時國王心自念言:『至未曾有,天尊至德交露帳中,所見如來,甚大端正,威神巍巍光色第一,顏貌充滿淨好無比,願令一切皆蒙此福。』」
[0132b27] 於時世尊告四部眾:「汝等寧見淨復淨王,一心叉手而住佛前?」皆曰:「已見。」佛言:「比丘!是王於今是我學世現比丘像,於將來世當得作佛,名曰種帝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為佛、世尊,其佛土曰廣普,劫曰超王。於時其佛,諸菩薩眾不可稱限,諸聲聞眾亦無央數。其佛世界,平等如掌,無有傾斜無沙礫石,得作佛時威神巍巍,廣大無極光光如是。」
[0132c06] 能仁如來告族姓子:「欲知爾時淨復淨王發道意者,豈是異人?莫造此觀。所以者何?則是今現蓮華首菩薩是。欲知爾時離垢皇后者,今光照嚴飾菩薩是。常念諸菩薩愍傷眾生,故生彼國開化度之。欲知爾時二太子者,則今藥王菩薩、超藥菩薩身是。又族姓子,藥王菩薩、超藥菩薩,功德巍巍無限若斯,在無央數億百千姟諸如來所,殖眾德本,是二正士道德備悉,不可思議。若有聞此二正士名執持懷抱,一切眾人皆當禮敬,如是學士,天上世間皆歸仰之。」
[0132c17] 佛說是往古宿世本所行時,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諸法眼淨。
正法華經樂普賢品第二十六
[0132c20] 於時普賢菩薩,過東方江河沙諸佛國土,諸菩薩來者,動諸佛國,雨眾蓮華,鼓億百千姟伎樂,歌歎如來功德,承其開士其大神足無極變化,大菩薩身威神巍巍,聖旨玄妙普照十方,與諸天、龍、神、揵陀羅、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休勒、人及非人俱,各各將諸眷屬,各顯神足不可思議,至靈鷲山往詣佛所,稽首足下繞佛七匝,前白佛言:「我從寶超威王如來佛土來,承今世尊演《正法華經》,故至忍界欲得聽受,與諸菩薩無數百千,亦樂聽聞所宣道議。善哉世尊,唯加垂哀,以時頒宣《正法華經》,寧有女人,何所修行,得奉執經卷?」
[0133a03] 佛時即告普賢菩薩:「族姓子!女人有四事法,得是經卷。何謂為四?一曰常為諸佛所見建護,二曰積功累德不以懈廢,三曰能分別化究暢眾要諸所聚處,四曰普護眾生發未發者。是為四,逮是經卷。」
[0133a08] 時普賢菩薩前白佛言:「最後末俗五濁之世,若有比丘受是經典,長擁護之令得吉祥,除眾抂橫毒亦不行,令無伺求得其便者。有受是經,咸共宿衛,令魔波旬不能嬈亂,及諸官屬諸鬼神龍,溝邊溷鬼蠱道符呪,令不得行躬身自往,常以一心擁護法師,常使安隱。若有比丘學此經典,坐起經行精進修業,象馬車乘往到其所護此經典,與諸菩薩眷屬圍遶,俱當往詣法師比丘。受是經者,思惟行者,令不忘失《正法華經》一句之義,乘駕往詣此學士所,目自奉見,為是經舉,見我歡喜普更勤學,當護法師逮得三昧。若復獲致迴轉總持,又當逮成若干百千億周旋總持,曉了一切諸音總持。惟願世尊,若於最後餘殘末俗五濁之世,餘五十歲中,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受是經典宣示同學,持書慕求為他人說,最後末俗餘五十歲,若能受是《正法華經》,心存解義精進不廢,致二十一日諸行稍備,已致諸行,二十一日勤心存於法,自現可敬巍巍之德,乘六通馳,與諸眷屬大小相隨,往詣法師勸助法師,二十一日專修此法,使心開解懷致總持。若使法師不化眾生,若不勸助、不能開化,非人得便,猶是法師不得擁護,不致安隱。是故學者常行精進,承佛威神宿衛法師。若有法師,持佛正法便勤精進,願聽總持。其辭呪曰:
[0133b06] 「無我除我,因我方便,賓仁和除,甚柔軟柔弱句,見諸佛因諸總持行眾諸說,蓋迴轉盡集會,除眾趣無央數,計諸句三世數等,越有為舉諸法,曉眾生音,師子娛樂。
[0133b10] 「唯然世尊,是則名曰是總持句。若有菩薩,耳根聽聞此總持句,入耳中者,即當知之,普賢菩薩之所建立。是《正法華經》若布天下,閻浮利內值是經者,心當思念:『普賢菩薩威神所致,令我等輩致是經卷,普賢菩薩所行神化,令此眾人致此妙典。』斯等眾生,無數佛所積眾德本,如來、至真手摩其頭。若有書寫執持在手,則奉佛身、敬愛道法。敬書是經,書是經已欲解中義,於此壽終生忉利天。適生天上,八萬四千天人玉女,往就供養鼓琴歌頌,已作天子坐玉女中,而相娛樂。若族姓子,但書是經功德如是,何況誦說思惟中義!是故世尊,一心勤修《正法華經》,書持經卷,常當思惟一切不忘,當禮此人。用書寫此經至德所致,而為千佛所見授臂,臨壽終時面見千佛,遊在吉安不墮惡趣,壽終之後生兜術天,適生天上,八萬四千諸玉女眾,往詣其所鼓諸伎樂,而歌頌德,在諸玉女以法相樂。是族姓子,書此經者功德如斯,何況誦說思惟其義!是故勤修書寫宣傳《正法華經》,思惟奉行皆令具足,專精一心志未曾亂,千佛授臂。臨壽終時,面見千佛不墮惡趣,於是壽終生兜術天,在彌勒佛所成菩薩身,三十二相莊嚴其體,億千玉女眷屬圍遶,是故智者,常當勤修書是經典敷演思惟。」
[0133c06] 「唯然世尊,若有書此經卷思惟誦說,功祚無量不可稱限,巍巍如是。是故智者書持是經,當得還致若干功德。吾以是故,建立是經,用五弘意勤念道法,流布天下閻浮利內。」
[0133c11] 於是能仁如來、至真告普賢曰:「善哉!善哉!汝乃發心多所哀念,精進勤護將來菩薩,勸道於斯無思誼法,其心懷抱無極大哀,發心之頃攝無量行,各執經卷建立擁護。若有受持普賢菩薩宣其名者,則當知之見能仁佛,前已曾聞如是像法,供養奉事見能仁佛,班宣經道講讚善哉,如來摩頭,則當謂之是普賢也。佛之威神之所建立,佛以衣服而覆護之,受如來教,不樂俗業不喜調戲,合偶謿囈不好歌舞,不遊在外,不入屠殺養猪雞鶩,不與女人無益從事。若聞是經,書寫聽受持諷誦說,樂如是像,自然之法思惟奉行,緣內精專自興福力,一切眾生若有覩見,靡不愛敬。若有比丘受持此經,不為婬怒愚癡所縛,不為貪嫉自大所繫,不懷憍慢剛強自用彊梁邪見,己利止足。若有法師普修至賢,最後末俗世餘五十歲五濁之俗,若有比丘受持是經,當作是知思惟解念:『是等族姓子,必至道場降伏魔宮,而轉法輪擊於法鼓,吹大法螺演時法雨,於師子座而處法座。』最後末俗世受持是經,功德如是。
[0134a03] 「又是比丘,不猗利養不貪衣鉢,是等法師志性質直,而無諛諂不墮癡冥,其人現在自然如是。若有比丘受持是經,世世不忘所生聰明黠慧,未曾聾盲,現在獲安無有眾患。若毀此經訶學持者而復誹謗,其人現在身致癩病。見書是經非之不可而共調戲,所生之處其身缺漏,為火所燒常遇諍訟,鼻面生靤手足了戾,口目不政其身臭穢,體生瘡痍,醫藥不治困苦難言。若說是經有聞見者,宣之不可增惡不喜,所說不誠言不真實,用是犯惡眾罪之故,得殃無量在所不安。」
[0134a14] 佛言:「是故普賢!若見比丘受持是經,遙起遠迎恭敬承事,如奉如來。今佛現在靡不歸命,歸彼法師如是無異,乃應佛教。」
[0134a16] 佛說是樂普賢品時,如江河沙億百千姟諸菩薩眾,皆逮總持。
正法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七
[0134a20] 於是世尊能仁,從法座起,合諸菩薩,如其色像示現神足,都舉大會著其右掌,而讚歎曰:「諸族姓子,佛從無數不可計會億百千劫積累造行,乃成無上正真之道,得度無極,故取諸賢安措右掌,舉手下之以為念識,當受斯經持諷誦讀,當為眾會分別說之,令諸群生普得見聞。又族姓子,心無所著,勿得祕惜此《正法華經》,志無所畏,則施佛慧、如來之慧、自在之慧,則為無上無極法施。當學佛行,無得矜惜慳嫉愛重,宜廣示現斯如來慧,當使通聞至於不至,往所不往,當勤聽受此要經典。其不信者,當令信樂,當勸群生入于尊法。諸族姓子,能如是者,則知如來之所建立。」
[0134b04] 時諸菩薩,為能仁世尊所見諮嗟,悉踊躍加敬傾身側體,低頭叉手稽首自歸,向能仁佛同聲啟白:「唯如世尊所勅,不敢違教,請奉行之,具足順從如佛所宣,願勿為慮。」諸菩薩三啟如是,所至到處,周旋十方頒宣聖旨。
[0134b10] 爾時能仁正覺一切發遣,十方世界諸來世尊,各隨便宜從其所安。時十方佛皆亦報曰:「如來亦當從宜所安。」諸如來正覺、多寶世尊,七寶講堂佛之塔廟,即復故處。又諸如來皆從所安。
[0134b14] 佛說是經時,十方無量異佛世界諸來大聖,坐佛樹下處師子座,多寶如來及大士等,諸餘學行現佛前者,不可計會無數無量,并從地中踊出菩薩,諸大聲聞四部之眾,諸天、龍、神、阿須倫、揵沓惒,世間人民,聞佛所說,莫不歡喜。
正法華經卷第十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09 冊 No. 0263 正法華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輸入,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