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 Ju Piyu Jing (Dharmapada) 法句譬喻經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句譬喻經卷第三晉世沙門法炬共法立譯
◎喻老耄品第十九
[0592b21]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精舍,食後為天人、帝王臣民、四輩弟子說甘露法。時有遠方長老婆羅門七人,來至佛所,稽首於地,叉手白佛言:「吾等遠人伏聞聖化,久當歸命而多諸礙,今乃得來覲覩聖顏,願為弟子得滅眾苦。」佛即受之悉為沙門,即令七人共止一房。然此七人覩見世尊,尋為得道不惟無常,共坐房中但思世事,小語大笑不計成敗,命日促盡不與人期,但共喜笑迷意三界。佛以三達智知命欲盡,佛哀愍之,起至其房而告之曰:「卿等為道當求度世,何為大笑也?一切眾生以五事自恃。何謂為五?一者恃怙年少,二者恃怙端政,三者恃怙多力,四者恃怙財富,五者恃怙貴姓。卿等七人小語大笑,為何所恃?」
[0592c06]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何喜何笑? 念常熾然, 深蔽幽冥,
不如求定。 見身形範, 倚以為安,
多想致病, 豈知不真? 老則色衰,
病無光澤, 皮緩肌縮, 死命近促。
身死神從, 如御棄車, 肉消骨散,
身何可怙?」
[0592c13] 佛說偈已,七比丘意解望止,即於佛前得阿羅漢道。
[0592c15] 昔佛在舍衛精舍,為諸天人帝王說法。時有婆羅門村,五百餘家中有五百年少婆羅門,修婆羅術,為人憍慢不敬長老,貢高自貴以此為常。五百梵志欻自議言:「沙門瞿曇自稱為佛,三達權智無敢共論者。吾等可共請求論議,事事詰問知為何如。」即辦供具往請佛來。佛與諸弟子往到梵志村中,坐畢行水食訖澡手。時有長老梵志夫婦二人,於此村中共行乞丐,佛知其本大富無數曾作大臣,佛即問諸年少梵志:「汝等識長老婆羅門不?」皆言:「曾識。」又問:「本為何似也?」曰:「本為大臣財富無數。」「今者何故復行乞丐?」皆言:「散用無道是以守貧。」佛告諸婆羅門:「世有四事人不能行,行者得福不致此貧。何謂為四?一者年盛力壯慎莫憍慢,二者年老精進不貪婬妷,三者有財珍寶常念布施,四者就師學問聽受正言。如此老公不行四事,謂之有常不計成敗,一旦離散,譬如老鵠守此空池,永無所獲。」
[0593a08]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晝夜慢惰, 老不止婬, 有財不施,
不受佛言。 有此四蔽, 為自侵欺,
咄嗟老至, 色變作耄。 少時如意,
老見蹈踐, 不修梵行, 又不富財,
老如白鵠, 守斯空池, 既不守戒,
又不積財, 老羸氣竭, 思故何逮?
老如秋葉, 行穢鑑錄, 命疾脫至,
不容後悔。」
[0593a17] 佛告梵志:「世有四時,行道得福得度,可免眾苦。何謂為四?一者年少有力勢時,二者富貴有財物時,三者得遇三尊好福田時,四者當計萬物憂離散時。行此四事,所願皆獲,必得道跡。」
[0593a21] 於是世尊重說偈言:
「命欲日夜盡, 及時可勤力,
世間諦非常, 莫惑墮冥中。
當學然意燈, 自練求智慧,
離垢勿染污, 執燭觀道地。」
[0593a26] 佛說是時,放大光明照曜天地,五百年少梵志,因此心解衣毛為竪,起禮佛足白佛言:「歸命世尊,願為弟子。」佛言:「善來比丘!」即成沙門得羅漢道。村人大小皆得道迹,莫不歡欣。
法句譬喻經愛身品第二十
[0593b02] 昔有一國名多摩羅,去城七里有精舍,五百沙門常處其中,讀經行道。有一長老比丘名摩訶盧,為人闇塞,五百道人傳共教之,數年之中不得一偈,眾共輕之不將會同,常守精舍勅令掃除。後日國王請諸道人入宮供養,摩訶盧比丘自念言:「我生世間闇塞如此,不知一偈人所薄賤,用是活為?」即持繩至後園中大樹下,欲自絞死。佛以道眼遙見如是,化作樹神,半身人現而呵之曰:「咄咄比丘!何為作此?」摩訶盧即具陳辛苦。化神呵曰:「勿得作是,且聽我言。往迦葉佛時,卿作三藏沙門,有五百弟子,自以多智輕慢眾人,悋惜經義初不訓誨,是以世世所生諸根闇鈍。但當自責,何為自賊?」於是世尊現神光像,即說偈言:
「自愛身者, 慎護所守, 希望欲解,
學正不寐。 身為第一, 常自勉學,
利能誨人, 不惓則智。 學先自正,
然後正人, 調身入慧, 必遷為上。
身不能利, 安能利人? 心調體正,
何願不至? 本我所造, 後我自受,
為惡自更, 如剛鑽珠。」
[0593b23] 摩訶盧比丘見佛現身光像,悲喜悚慄稽首佛足,思惟偈義即入定意,尋在佛前逮得羅漢道,自識宿命無數世事,三藏眾經即貫在心。佛語摩訶盧:「著衣持鉢就王宮食,在五百道人上坐,此諸道人是卿先世五百弟子,還為說法令得道迹,并使國王明信罪福。」即受佛教,徑入宮裏坐於上座。眾人心恚怪其所以,各護王意不敢呵譴,念其愚冥不曉達嚫,心為之疲。王便下食手自斟酌,摩訶盧即為達嚫,音如雷震清辭雨下,坐上道人驚怖自悔,皆得羅漢。為王說法莫不解釋,群臣百官皆得須陀洹道。
[0593c06] 昔佛在舍衛國有五百婆羅門,常求佛便欲誹謗之。佛三達之智普見人心,愍欲度之,其果未熟因緣未到,一切罪福欲來至時,自作因緣而迎罪福,此諸梵志宿有微福,應當得度,福德牽之自作方宜。五百梵志自共議言:「當使屠兒殺生,請佛及諸眾僧,佛必受請讚歎屠兒,吾等便前而共譏之。」於是屠兒為之請佛,佛即受請,告屠兒言:「果熟自墮,福熟自度。」屠兒還歸供設飯食。佛將諸弟子到屠兒村中,至檀越舍,梵志大小皆共歡喜。「今日乃得佛之便耳,若當讚檀越福德者,當以其前後殺生作罪持用譏之;佛若當說其由來之罪者,當以今日之福難之。二宜之中,今日乃得佛便耳。」佛到即坐,行水下食,於是世尊觀察眾心,應有度者即出舌覆面舐耳,放大光明照一城內,即以梵聲說偈呪願:
「如真人教, 以道活身, 愚者嫉之,
見而為惡。 行惡得惡, 如種苦種,
惡自受罪, 善自受福。 亦各須熟,
彼不相代, 習善得善, 亦如種甜。」
[0593c27] 佛說偈已,五百梵志意自開解,即前禮佛五體投地叉手白佛言:「頑愚不及未達聖訓,唯願愍育得為沙門。」佛即聽受皆為沙門。村人大小見佛變化莫不歡欣,皆得道迹,稱之賢聖,無復屠兒之名。佛食畢訖即還精舍。
法句譬喻經世俗品第二十一
[0594a04] 昔有婆羅門國王名多味寫,其王奉事異道九十六種。王忽一日發於善心欲大布施,如婆羅門法,積七寶如山持用布施,有來乞者,聽令自取重一撮去,如是數日其積不減。佛知是王宿福應度,化作梵志往到其國。王出相見共相禮,問起居曰:「何所求索?莫自疑難。」梵志答言:「吾從遠來,欲乞珍寶持作舍宅。」王言:「大善!自取重一撮去。」梵志取一撮行七步,還著故處。王問:「何故不取?」梵志答曰:「此纔足作舍廬耳,復當娶婦,俱不足用,是以不取。」王言:「更取三撮。」梵志即取?行七步復還著故處。王問梵志:「何以復爾?」答曰:「此足娶婦,復無田地奴婢牛馬,計復不足,是以息意也。」王言:「更取七撮。」梵志即取行七步,復還著故處。王言:「復何意故?」梵志答言:「若有男女當復嫁娶,吉凶用費計不足用,是以不取。」王言:「盡以積寶持用相上。」梵志受而捨去。王甚怪之重問意故?梵志答曰:「本來乞丐欲用生活,諦念人命處世無幾,萬物無常旦夕難保,因緣遂重憂苦日深,積寶如山無益於己,貪欲規圖唐自艱苦,不如息意求無為道,是以不取。」王意開解願奉明教。於是梵志現佛光相,踊住空中,為說偈言:
「雖得積珍寶, 崇高至於天,
如是滿世間, 不如見道迹。
不善像如善, 愛如似不愛,
以苦為樂相, 狂夫為所厭。」
[0594b02] 於是國王見佛光相遍照天地,又聞此偈踊躍歡喜,王及群臣即受五戒得須陀洹道。
法句譬喻經述佛品第二十二
[0594b05] 昔佛在摩竭提界善勝道場元吉樹下,德力降魔,坐自惟曰:「甘露法鼓聞於三千,昔父王遣五人,供養麻米執侍有勞,功報應敘。此五人者,在波羅奈國。」於是如來從樹下起,相好嚴儀明暉天地,威神震動,見者喜悅,至波羅奈國。未至中道,逢一梵志名曰憂呼,辭親離家求師學道,瞻覩尊妙驚喜交集。下在道側舉聲歎曰:「威靈感人儀雅挺特,本事何師乃得斯容?」
[0594b13] 佛為憂呼而作頌曰:
「八正覺自得, 無離無所染,
愛盡破欲網, 自然無師受。
我行無師保, 志獨無伴侶,
積一得作佛, 從是通聖道。」
[0594b18] 憂呼聞偈悵惘不解,即問世尊瞿曇如行?佛告梵志:「欲詣波羅奈國擊甘露法鼓轉無上法輪,三界眾聖未曾有轉法輪遷人入泥洹如我今者也。」憂呼大喜:「善哉善哉!如佛言者,願聞甘露如應說法。」梵志揖已即便過去,未到師所於道路宿,至其夜半卒便命終。佛以道眼見其已終,愍傷之曰:「世間愚癡謂命有常,見佛捨去而獨喪亡,法鼓震動而獨不聞,甘露滅苦而獨不甞,展轉五道生死彌長,經歷劫數何時得度?」
[0594b27] 佛以慈愍而說偈言:
「見諦淨無穢, 已度五道淵,
佛出照世間, 為除眾憂苦。
得生人道難, 生壽亦難得,
世間有佛難, 佛法難得聞。」
[0594c04] 佛說此偈時,空中五百天人,聞偈歡忻,皆得須陀洹道。
法句譬喻經安寧品第二十三
[0594c07] 昔佛在羅閱祇。東南三百里,有山民村五百餘家,為人剛強難以導化,宿世福願應蒙開度。於是世尊化作沙門,至村分衛。分衛畢竟,出於村外樹下坐定入泥洹三昧,至于七日不喘不息不動不轉。村人見之謂為命終,共相謂曰:「沙門已死當共葬送。」各持束薪就往燒之,火然薪盡佛從坐起,現道神化,光明照曜感動十方,現變畢訖還坐樹下,容體靜安怡悅如故。村人大小莫不驚懼,稽首謝曰:「山民頑野不識神人,妄以薪火燒於未然,自惟獲罪重於太山,唯垂慈赦不見咎怨。不審神人得無傷病乎?將無愁慼乎?將無飢渴乎?將無熱惱乎?」
[0594c19] 於是世尊和顏含笑,而說偈言:
「我生已安, 不慍於怨, 眾人有怨,
我行無怨。 我生已安, 不病於病,
眾人有病, 我行無病。 我生已安,
不慼於憂, 眾人有憂, 我行無憂。
我生已安, 清淨無為, 以樂為食,
如光音天。 我生已安, 恬惔無事,
彌薪國火, 安能燒我?」
[0595a02] 爾時村中五百人聞說偈已,皆作沙門得羅漢道,村人大小皆信三尊。佛與五百人飛還竹園。
[0595a04] 賢者阿難見佛與得道者俱來,前白佛言:「此諸比丘,有何異德乃使世尊自往臨度?」佛告阿難:「我未下為佛時,世有辟支佛常處是山,去村不遠在一樹下欲般泥洹,現道神德便取滅度。村人持薪火就往燒之,斂取舍利著寶瓶中埋在山頂,各共求願:『願後得道,如是沙門滅度快樂也。』緣此福故應當得道,是故如來往度之耳。」
[0595a11] 佛說是時,天人無數皆得道迹。
[0595a13] 昔佛在舍衛國精舍,時有四比丘坐於樹下,共相問言:「一切世間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無過婬欲。」一人言:「世間之苦無過瞋恚。」一人言:「世間之苦無過飢渴。」一人言:「天下之苦莫過驚怖。」共諍苦義云云不止。佛知其言往到其所,問諸比丘:「屬論何事?」即起作禮具白所論。佛言:「比丘!汝等所論不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飢渴寒熱、瞋恚驚怖、色欲怨禍皆由於身。夫身者眾苦之本,患禍之元,勞心極慮憂畏萬端,三界蠕動更相殘賊,吾我縛著生死不息,皆由於身。欲離世苦,當求寂滅,攝心守正怕然無想,可得泥洹,此為最樂。」
[0595a25]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熱無過婬, 毒無過怒, 苦無過身,
樂無過滅。 無樂小樂, 小辯小慧,
觀求大者, 乃獲大安。 我為世尊,
長解無憂, 正度三有, 獨降眾魔。」
[0595b01] 佛說偈已告諸比丘:「往昔久遠無數世,時有五通比丘名精進力,在山中樹下閑寂求道。時有四禽依附左右常得安隱:一者鴿,二者烏,三者毒蛇,四者鹿。是四禽者,晝行求食暮則來還。四禽一夜自相問言:『世間之苦何者為重?』烏言:『飢渴最苦,飢渴之時身羸目冥神識不寧,投身羅網不顧鋒刃,我等喪身莫不由之,以此言之飢渴為苦。』鴿言:『婬欲最苦,色欲熾盛無所顧念,危身滅命莫不由之。』毒蛇言:『瞋恚最苦,毒意一起不避親踈,亦能殺人復能自殺。』鹿言:『驚怖最苦,我遊林野心恒怵惕,畏懼獵師及諸豺狼,髣髴有聲奔投坑岸,母子相捐肝膽悼悸,以此言之驚怖為苦。』比丘聞之即告之曰:『汝等所論是其末耳,不究苦本。天下之苦無過有身,身為苦器憂畏無量,吾以是故捨俗學道,滅意斷想不貪四大,欲斷苦原志存泥洹。泥洹道者寂滅無形,憂患永畢爾乃大安。』四禽聞之心即開解。」佛告比丘:「爾時五通比丘,則吾身是;時四禽者今,汝四人是也。前世已聞苦本之義,如何今日方復云爾?」比丘聞之慚愧自責,即於佛前得羅漢道。
法句譬喻經好喜品第二十四
[0595b24] 昔佛在舍衛精舍。時有四新學比丘,相將至㮈樹下坐禪行道,㮈華榮茂色好且香,因相謂曰:「世間萬物何者可愛以快人情?」一人言:「仲春之月日木榮華,遊戲原野,此最為樂。」一人言:「宗親吉會,觴酌交錯音樂歌舞,此最為樂。」一人言:「多積財寶所欲即得,車馬服飾與眾有異,出入光顯行者矚目,此最為樂。」一人言:「妻妾端正綵服鮮明,香熏芬馥恣意縱情,此最為樂。」佛知四人應可化度,而走意六欲不惟無常,即呼四人而問之曰:「屬坐樹下共論何事?」四人以實具白所樂。佛告四人:「汝等所論,盡是憂畏危亡之道,非是永安最樂之法也。萬物春榮秋冬衰落,宗親歡娛皆當別離,財寶車馬五家之分,妻妾美色愛憎之主也。凡夫處世興招怨禍,危身滅族憂畏無量,三塗八難苦痛萬端,靡不由之矣。是以比丘捨世求道,志存無為不貪榮利,自致泥洹乃為最樂。」
[0595c12]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愛喜生憂, 愛喜生畏, 無所愛喜,
何憂何畏? 好樂生憂, 好樂生畏,
無所好樂, 何憂何畏? 貪欲生憂,
貪欲生畏, 解無貪欲, 何憂何畏?
貪法戒成, 至誠知慚, 行身近道,
為眾所愛。 欲態不出, 思正乃語,
心無貪愛, 必截流度。」
[0595c20] 佛告四比丘:「昔有國王名曰普安,與隣國四王共為親友,請此四王宴會一月,飲食娛樂極歡無比。臨別之日,普安王問四王曰:『人居世間以何為樂?』一王言:『遊戲為樂。』一王言:『宗親吉會音樂為樂。』一王言:『多積財寶所欲如意為樂。』一王言:『愛欲恣情此最為樂。』普安王言:『卿等所論,是苦惱之本、憂畏之原,前樂後苦憂悲萬端,皆由此興。不如寂靜,無求無欲淡泊守一,得道為樂。』四王聞之歡喜信解。」佛告四比丘:「爾時普安王者,我身是也;四王者,汝四人是也。前已說之今故不解,生死莚蔓何由休息?」時四比丘重聞此義,慚愧悔過心意開悟,滅意斷欲得羅漢道。
法句譬喻經忿怒品第二十五
[0596a05] 昔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調達與阿闍貰王共議毀佛及諸弟子,王勅國人不得奉佛,眾僧分衛不得施與。時舍利弗、目連、迦葉、須菩提等,及波和提比丘尼等,各將弟子去到他國,唯佛與五百羅漢住崛山中。調達往至阿闍貰所與王議言:「佛諸弟子今已迸散,尚有五百弟子在佛左右。願王明日請佛入城,吾當飲五百大象令醉,佛來入城驅使醉象令蹹殺之盡斷其種,吾當作佛教化世間。」阿闍貰王聞之歡喜,即到佛所稽首作禮,白佛言:「明日設薄施,願屈世尊及諸弟子於宮內食。」佛知其謀,答言:「大善!明旦當往。」王退而去,還語調達:「佛已受請,當念前計,飲象令醉伺候待之。」明日食時,佛與五百羅漢共入城門,五百醉象鳴鼻而前,搪揬牆壁樹木摧折,行人驚怖一城戰慄。五百羅漢飛在空中,獨有阿難在佛邊住,醉象齊頭徑前趣佛,佛因舉手,五指應時化為五百師子王,同聲俱吼震動天地,於是醉象屈膝伏地不敢舉頭,酒醉尋解垂淚悔過。王及臣民莫不驚肅。世尊徐前至王殿上,與諸羅漢食訖呪願。王白佛言:「稟性不明信彼讒言,興造逆惡圖為不軌,願垂大慈恕我迷愚。」於是世尊告阿闍貰及諸大眾:「世有八事興長誹謗,皆由名譽,又貪利養,以致大罪累劫不息。何等為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自古至今尠不為惑。」
[0596b02]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人相謗毀, 自古至今, 既毀多言,
又毀訥忍, 亦毀中和, 世無不毀,
欲意非聖, 不能折中, 一毀一譽,
但為名利。 明智所譽, 唯稱正賢,
慧人守戒, 無所譏謗。 如羅漢淨,
莫而誣謗, 諸天咨嗟, 梵釋所敬。」
[0596b09] 佛說偈已重告王曰:「昔有國王,喜食鴈肉,常遣獵師張網捕鴈,日送一鴈以供王食。時有鴈王,將五百鴈飛下求食,鴈王墮網為獵師所得,餘鴈驚飛徘徊不去。時有一鴈連翻追隨不避弓矢,悲鳴吐血晝夜不息。獵師見之感憐其義,即放鴈王令相隨去,群鴈得王歡喜迴繞。爾時獵師具以聞王,王感其義斷不捕鴈。」佛告阿闍貰王:「爾時鴈王者,我身是也;一鴈者,阿難是也;五百群鴈,今五百羅漢是也;食鴈國王者,今大王是也;時獵師者,今調達是也。前世已來恒欲害我,我以大慈之力因而得濟,不念怨惡自致得佛。」
[0596b21] 佛說是時,王及群臣莫不開解。
法句譬喻經塵垢品第二十六
[0596b23] 昔有一人無有兄弟,為小兒時父母憐愛,赤心慺慺欲令成就,將詣師友勸之書學。其兒憍蹇永不用心,朝受暮棄初不誦習,如是積年無所知識。父母呼歸令治家業,其兒憍誕不念勤力,家道遂窮眾事妨廢。其兒放縱無所顧錄,糶賣家物快心恣意,亂頭徒跣衣服不淨,慳貪搪揬不避恥辱,愚癡自用人所惡賤,國人咸憎謂之凶惡,出入行步無與語者。不自知惡反咎眾人,上怨父母次責師友,先祖神靈不肯祐助,使我賴帶轗軻如此,不如事佛可得其福。即到佛所為佛作禮,前白佛言:「佛道寬弘無所不容,願為弟子乞蒙聽許。」佛告此人:「夫欲求道當行清淨行,汝齎俗垢入我道中,唐自去就何所長益?不如歸家孝事父母,誦習師教沒命不忘,勤修居業富樂無憂,以禮自將不犯非宜,沐浴衣服慎於言行,執心守一所作事辦,敏行精修人所歎慕,如此之行乃可為道耳。」
[0596c12]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不誦為言垢, 不勤為家垢,
不嚴為色垢, 放逸為事垢。
慳為惠施垢, 不善為行垢,
今世亦後世, 惡法為常垢。
「垢中之垢, 莫甚於癡, 學當捨此,
比丘無垢。」
[0596c19] 其人聞偈自知憍癡,即承佛教歡喜還歸。思惟偈義改悔自新,孝事父母尊敬師長,誦習經道勤修居業,奉戒自攝非道不行,宗族稱孝鄉黨稱悌,善名遐布國內稱賢。三年之後還至佛所,五體作禮懇惻自陳:「尊教至真得全形骸,棄惡為善上下蒙慶,願垂大慈接度為道。」佛言:「善哉!」鬚髮尋落即成沙門,內思止觀四諦正道,精進日登得羅漢道。
法句譬喻經奉持品第二十七
[0597a04] 昔有長老婆羅門,名薩遮尼犍,才明多智國中第一。有五百弟子,貢高自大不顧天下,以鐵鍱鍱腹,人問其故,答曰:「恐智溢出故也。」聞佛出世道化明達,心懷妬嫉寤寐不安,語諸弟子:「吾聞瞿曇沙門自稱為佛,今當往問深妙之事,令其心悸不知所陳。」即與弟子往到祇洹列住門外,遙見世尊威光赫奕如日初出,五情騰踊喜懼交錯,於是徑前為佛作禮,佛命就座。坐訖尼犍問佛言:「何謂為道?何謂為智?何謂為長老?何謂為端正?何謂為沙門?何謂為比丘?何謂為仁明?何謂為有道?何謂為奉戒?若能解答願為弟子。」
[0597a15] 於是世尊觀其所應以偈答言:
「常愍好學正心以行,
唯懷寶慧是謂為道。
所謂智者不必辯言,
無恐無懼守善為智。
所謂老者不以年耆,
形熟髮白憃愚而已。
謂懷諦法順調慈仁,
明達清潔是為長老。
所謂端正非色如華,
貪嫉虛飾言行有違。
謂能捨惡根原已斷,
慧而無恚是謂端正。
所謂沙門不必除髮,
妄語貪取有欲如凡。
謂能止惡恢廓弘道,
息心滅意是謂沙門。
所謂比丘非持乞食,
邪行望彼求名而已。
謂捨罪業淨修梵行,
慧能破惡是為比丘。
所謂仁明非口所言,
用心不精外順而已。
謂心無為內行清虛,
此彼寂滅是為仁明。
所謂有道非救一物,
普濟天下無害為道。
奉持法者不以多言,
雖素少聞身依法行。
守道不忘是為奉法。」
[0597b17] 薩遮尼犍及五百弟子,聞佛此偈歡喜開解,棄捐貢高皆作沙門,尼乾一人發菩薩心,五百弟子皆得阿羅漢道。
法句譬喻經道行品第二十八
[0597b21] 昔有婆羅門,年少出家學道,至年六十不能得道。婆羅門法六十不得道,然後歸家娶婦為居,生得一男端正可愛,至年七歲書學聰了,才辯出口有踰人之操,卒得重病一宿命終。梵志憐惜不能自勝,伏其屍上氣絕復蘇,親族諫喻強奪殯殮埋著城外。梵志自念:「我今啼哭計無所益,不如往至閻羅王所乞索兒命。」於是梵志沐浴齋戒,齎持華香發舍而去,所在問人:「閻羅王所治處為在何許?」展轉前行行數千里,至深山中見諸得道梵志,復問如前。諸梵志問曰:「卿問閻羅王所治處,欲求何等?」答言:「我有一子,辯慧過人,近日卒亡,悲窮懊惱不能自解。欲至閻羅王所乞索兒命,還將歸家養以備老。」諸梵志等愍其愚癡,即告之曰:「閻羅王所治處,非是生人可得到也,當視卿方宜,從此西行四百餘里有大川,其中有城,此是諸天神案行世間停宿之城,閻羅王常以月八日案行必過此城,卿持齋戒往必見之。」梵志歡喜奉教而去。到其川中見好城郭,宮殿屋宇如忉利天。梵志詣門,燒香翹脚呪願求見閻羅王。王敕門人問之,梵志啟言:「晚生一男欲以備老,養育七歲近日命終,唯願大王垂恩布施還我兒命。」閻羅王言:「大善!卿兒今在東園中戲,自往將去。」梵志即往,見兒與諸小兒共戲,即前抱之,向之啼泣曰:「我晝夜念汝食寐不甘,汝寧念父母辛苦以不?」小兒驚喚逆呵之曰:「癡騃老翁不達道理,寄住須臾名之為子,勿妄多言不如早去,今我此間自有父母,邂逅之間唐自抱乎?」梵志悵然悲泣而去。即自念言:「我聞瞿曇沙門知人魂神變化之道,當往問之。」於是梵志即還求至佛所。
[0597c24] 時佛在舍衛祇洹為大眾說法,梵志見佛稽首作禮,具以本末向佛陳之:「實是我兒不肯見認,反謂我為癡騃老翁,寄住須臾認我為子,永無父子之情。何緣乃爾?」佛告梵志:「汝實愚癡!人死神去便更受形,父母妻子因緣會居,譬如寄客起則離散,愚迷縛著計為己有,憂悲苦惱不識根本,沈溺生死未央休息。唯有慧者不貪恩愛,覺苦捨習勤修經戒,滅除識想生死得盡。」
[0598a07]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人榮妻子不觀病法,
死命卒至如水湍驟。
父子不救餘親何望?
命盡怙親如盲守錠。
慧解是意可修經戒,
仂行度世一切除苦。
遠離諸淵如風却雲,
已滅思想是為知見。
智為世長憺樂無為,
如受正教生死得盡。」
[0598a19] 梵志聞偈[火*霍]然意解,知命無常妻子如客,稽首委質願為沙門。佛言:「善哉!」鬚髮自落法衣在身,即成比丘,思惟偈義滅愛斷想,即於座上得阿羅漢道。
法句譬喻經廣衍品第二十九
[0598a24] 昔佛在舍衛國說法教化,天龍鬼神、帝王人民三時往聽。彼時國王名波斯匿,為人憍慢放恣情欲,目惑於色、耳亂於聲、鼻著馨香、口恣五味、身受細滑,食飲極美初無厭足,食遂進多恒苦飢虛,厨膳不廢以食為常。身體肥盛乘輿不勝,臥起呼吸但苦短氣,氣閉息絕經時驚覺,坐臥呻吟恒苦身重,不能轉側以身為患,便敕嚴駕往到佛所。侍者扶持問訊,却坐叉手,白佛言:「世尊!違遠侍覲諮受無階,不知何罪身為自肥?不能自覺何故使爾?每自患之,是以違替不數禮覲。」佛告大王:「人有五事令人常肥:一者數食,二者喜眠,三者憍樂,四者無愁,五者無事。是為五事喜令人肥。若欲不肥,減食麤燥,然後乃瘦。」
[0598b09]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人當有念意, 每食知自少,
從是痛用薄, 節消而保壽。」
[0598b12] 王聞此偈歡喜無量,即呼厨士而告之曰:「受誦此偈,若下食時先為我說,然後下食。」王辭還宮,厨士下食輒便說偈,王聞偈喜,日減一匙,食轉減少,遂以身輕即瘦如前。自見如此歡欣念佛,即起步行往到佛所,為佛作禮,佛命令坐而問王曰:「車馬人從為所在也?何緣步行?」王喜白佛:「前得佛教奉行如法,今者身輕。世尊之力,是以步來知為何如。」佛告大王:「世人如此不知無常,長身情欲不念為福,人死神去留身墳塚,智者養神愚者養身,若能解此奉修聖教。」
[0598b22] 於是世尊重說偈言:
「 人之無聞, 老如特牛, 但長肌肥,
無有智慧。 生死無聊, 往來艱難,
意倚貪身, 更苦無端。 慧人見苦,
是以弃身, 滅意斷欲, 愛盡無生。」
[0598b28] 王重聞偈欣然意解,即發無上正真道意,聽者無數皆得法眼。
◎
◎法句譬喻經地獄品第三十
[0598c02] 昔舍衛國有婆羅門師,名富蘭迦葉,與五百弟子相隨,國王人民先共奉事。佛初得道與諸弟子從羅閱祇至舍衛國,身相顯赫道教弘美,國王中宮率土人民莫不奉敬。於是富蘭迦葉起嫉妬意,欲毀世尊獨望敬事,即將弟子見波斯匿王而自陳曰:「吾等長老先學國之舊師,沙門瞿曇後出求道,實無神聖自稱為佛。而王捨我欲專奉之,今欲與佛捔試道德,知誰為勝?勝者王便終身奉之。」王言:「大善!」王即嚴駕往到佛所,禮畢白言:「富蘭迦葉欲與世尊捔盡道力現神變化,不審世尊為可爾不?」佛言:「大佳。」結期七日當捔變化,王於城東平廣好地立二高座,高四十丈七寶莊校,施設幢幡整頓座席,二座中間相去二里,二部弟子各坐其下,國王群臣大眾雲集,欲觀二人捔其神化。於時迦葉與諸弟子先到座所登梯而上,有鬼神王名曰般師,見迦葉等虛妄嫉妬,即起大風吹其高座,坐具顛倒幢幡飛揚,雨沙礫石眼不得視;世尊高座淡然不動。佛與大眾庠序而來,方向高座忽然已上,眾僧一切寂然次坐。王及群臣加敬,稽首白佛言:「願垂神化厭伏邪見,并令國人明信正真。」於是世尊即於座上[火*霍]然不現,即昇虛空奮大光明,東沒西現四方亦爾,身出水火上下交易,坐臥空中十二變化,沒身不現還在座上,天龍鬼神華香供養,讚善之聲震動天地。富蘭迦葉自知無道,低頭慚愧不敢舉目。於是金剛力士舉金剛杵,杵頭火出以擬迦葉:「何以不現卿變化乎?」迦葉惶怖投座而走,五百弟子奔波迸散。世尊威顏容無欣慼,還到祇樹給孤獨園,國王群臣歡喜辭退。
[0599a08] 於是富蘭迦葉與諸弟子受辱而去,去至道中逢一老優婆夷,字摩尼,逆罵之曰:「卿等群愚不自忖度,而欲與佛比捔道德,狂愚欺誑不知羞恥,亦可不須持此面目行於世間也。」富蘭迦葉羞諸弟子至江水邊,誑諸弟子:「我今投水必生梵天,若我不還則知彼樂。」諸弟子待之不還,自共議言:「師必上天我何宜住?」一一投水冀當隨師,不知罪牽皆墮地獄。
[0599a16] 後日國王聞其如此,甚驚怪之,往到佛所白佛言:「富蘭迦葉師徒迷愚,何緣乃爾?」佛告王曰:「富蘭迦葉師徒重罪有二:一者三毒熾盛自稱得道,二者謗毀如來欲望敬事。以此二罪應墮地獄,殃咎催逼使其投河,身死神去受苦無量。是以智者守攝其心,內不興惡外罪不至。譬如邊城與寇連接,守備牢固無所畏懼,內人安隱外寇不入,智者自護亦復如是。」
[0599a24]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妄證求賂行已不正,
怨譖良人以枉治世,
罪牽斯人自投於坑。
如備邊城中外牢固,
自守其心非法不生,
行缺致憂令墮地獄。」
[0599b03] 佛說偈已重告王曰:「乃往昔時有二獼猴王,各主五百獼猴。一王起嫉妬意欲殺一王,規圖獨治,便往共鬪,數數不如羞慚退去。到大海邊海曲之中,有水聚沫風吹積聚高數百丈,獼猴王愚癡謂是雪山,語群輩言:『久聞海中有雪山,其中快樂甘菓恣口,今日乃見,吾當先往行視,若審樂者不能復還,若不樂者當來語汝。』於是上樹盡力跳騰,投聚沫中溺沒海底。餘者怪之不出,謂必大樂,一一投中斷羣溺死。」佛告王曰:「爾時嫉妬獼猴王者,今富蘭迦葉是也:群輩者,今富蘭迦葉弟子五百人是也;彼一獼猴王者,我身是也。富蘭迦葉前世坐懷嫉妬,為罪所牽自投聚沫絕羣斷種,今復誹謗盡投江河,罪對使然累劫無限。」王聞信解作禮而去。
◎◎
[0599b18] 昔有七比丘入山學道,十二年中不能得道。自共議言:「學道甚難,毀形執節不避寒苦,終身乞食受辱難堪,道卒叵得罪難可除,唐自勞勤殞命山中,不如歸家修立門戶娶妻養子,廣為利業快心樂意。安知後事?」於是七人即起出山。佛遙知之應當得度,不忍小苦終墮地獄,甚可憐傷。佛即化作沙門往到谷口,逢七比丘,化人問曰:「久承學道,何以來出?」七人答言:「學道勤苦罪根難拔,分衛乞食受辱難堪,又此山中無供養者,璅璅積年恒守儉約,唐自困苦道不可得。且欲還家廣求利業,大作資財後老求道。」化沙門言:「且止且止!聽我所言。人命無常旦不保夕,學道雖難前苦後樂,居家艱難億劫無息,妻息會止願同安利,欲望永樂不遭患難,是猶治病服毒有增無損也。三界有形皆有憂惱,唯有信戒無放逸意,精進得道眾苦永畢。」
[0599c06] 於是化沙門現佛身相,光像巍巍即說偈言:
「學難捨罪難, 居在家亦難,
會止同利難, 艱難無過有。
比丘乞求難, 何可不自勉?
精進得自然, 終無欲於人。
有信則戒成, 從戒多致寶,
亦從得諧偶, 在所見供養。
一坐一處臥, 一行不放恣,
守一以正心, 心樂居樹間。」
[0599c15] 於是七比丘見佛身相,又聞此偈慚怖戰慄,五體投地稽首佛足,攝心悔過作禮而去,還入山中殞命精進,思惟偈義,守一正心閑居寂滅,得羅漢道。
法句譬喻經象品第三十一
[0599c20] 昔者羅雲未得道時,心性麤獷言少誠信。佛敕羅雲:「汝到賢提精舍中住,守口攝意勤修經戒。」羅雲奉教作禮而去,住九十日,慙愧自悔晝夜不息。佛往見之,羅雲歡喜趣前禮佛,安施繩床攝受震越,佛踞繩床告羅雲曰:「澡盤取水為吾洗足。」羅雲受教為佛洗足。洗足已訖,佛語羅雲:「汝見澡盤中洗足水不?」羅雲白佛:「唯然見之。」佛語羅雲:「此水可用食飲盥漱以不?」羅雲白言:「不可復用。所以者何?此水本實清淨,今以洗足受於塵垢,是以之故不可復用。」佛語羅雲:「汝亦如是,雖為吾子國王之孫,捨世榮祿得為沙門,不念精進攝身守口,三毒垢穢充滿胸懷,亦如此水不可復用。」佛語羅雲:「棄澡盤中水。」羅雲即棄。佛語羅雲:「澡盤雖空,可用盛飲食不耶?」白佛言:「不可用。所以然者,用有澡盤之名,曾受不淨故。」佛語羅雲:「汝亦如是,雖為沙門口無誠信,心性剛強不念精進,曾受惡名,亦如澡盤不中盛食。」佛以足指撥却澡盤,澡盤應時輪轉而走,自跳自墮數返乃止。佛語羅雲:「汝寧惜澡盤恐破不?」羅雲白佛:「洗足之器賤價之物,意中雖惜不大慇懃。」佛語羅雲:「汝亦如是。雖為沙門不攝身口,麤言惡說多所中傷,眾所不愛智者不惜,身死神去輪轉三塗,自生自死苦惱無量。諸佛賢聖所不愛惜,亦如汝言不惜澡盤。」羅雲聞之慚愧怖悸。佛告羅雲:「聽我說喻。昔有國王有一大象,猛黠能戰,計其力勢勝五百小象。其王興軍欲伐逆國,被象鐵鎧象士御之,以雙矛戟繫象兩牙,復以二劍繫著兩耳,以曲刃刀繫象四脚,復以鐵撾繫著象尾,被象九兵皆使嚴利。象雖藏鼻護不用鬪,象士歡喜知象護身。所以者何?象鼻軟脆,中箭即死,是以不出鼻鬪耳。象鬪殊久出鼻求劍,象士不與,念此猛象不惜身命,出鼻求劍欲著鼻頭,王及羣臣惜此大象,不復使鬪。」佛告羅雲:「人犯九惡,唯當護口,如此大象護鼻不鬪。所以然者,畏中箭死。人亦如是,所以護口,當畏三塗地獄苦痛。十惡盡犯不護口者,如此大象分喪身命,不計中箭出鼻鬪耳。人亦如是十惡盡犯,不惟三塗毒痛辛苦。若行十善攝口身意,眾惡不犯,便可得道長離三塗,無生死患。」
[0600b09]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我如象鬪, 不恐中箭, 常以誠信,
度無戒人。 譬象調伏, 可中王乘,
調為尊人, 乃受誠信。」
[0600b14] 羅雲聞佛懇惻之誨,感激自勵尅骨不忘,精進和柔懷忍如地,識想寂靜得羅漢道。
[0600b16]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精舍,為四部弟子、天龍鬼神、帝王臣民敷演大法。時有長者居士,名曰呵提曇,來詣佛所,為佛作禮,却坐一面、叉手長跪白世尊曰:「久承洪化欽仰奉顏,逼私不獲願垂慈恕。」世尊令坐,即問所從來姓字為何?長跪答曰:「本居士種,字呵提曇,乃先王時為王調象。」佛問居士:「調象之法有幾事乎?」答曰:「常以三事用調大象。何謂為三?一者剛鈎鈎口著其羈靽,二者減食常令飢瘦,三者捶杖加其楚痛。以此三事乃得調良。」又問:「施此三事何所攝治也?」曰:「鐵鈎鈎口以制強口,不與食飲以制身獷,加捶杖者,以伏其心,正爾便調。」曰:「作此伏者,為何所施用?」答曰:「如是伏已,可中王乘亦可令鬪,隨意前却無有罣礙。」又問居士:「正有此法?復有其異?」答曰:「調象之法正如此耳。」佛告居士:「但能調象復能自調。」即曰:「不審自調其義云何?唯願世尊彰演未聞。」佛告居士:「吾亦有三事,用調一切人,亦以自調得至無為。一者至誠制御口業,二以慈貞伏身剛強,三以智慧滅意癡蓋。持是三事度脫一切,離三惡道自致無為,不遭生死憂悲苦惱。」
[0600c08]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如象名護財, 猛害難禁制,
繫靽不與食, 而猶慕逸象。
本意為純行, 及常行所安,
悉捨降結使, 如鈎制象調。
樂道不放逸, 能常自護心,
是為拔身苦, 如象出于陷。
「雖為常調, 如彼新馳, 亦最善象,
不如自調。 彼不能適, 人所不至,
唯自調者, 能到調方。」
[0600c19] 居士聞偈喜慶難量,內情解釋即得法眼,聽者無數皆得道迹。
法句譬喻經愛欲品第三十二
[0600c22] 昔佛在羅閱祇國耆闍崛山精舍之中,為天人龍鬼轉大法輪。時有一人捨家妻子來至佛所,為佛作禮求為沙門,佛即受之令作沙門,命令樹下坐思惟道德。比丘受教便入深山,去精舍百餘里,獨坐樹間思道三年,心不堅固意欲退還,自念捨家求道勤苦,不如早歸見我妻子。作此念已便起出山。佛以聖達見此比丘,應當得道愚故還歸。佛以神足化作沙門,便往逆之道路相見。化人即問:「所從來也?此地平坦可共坐語。」於是二人便坐息語,即答化人:「吾捨家妻子求作沙門,處此深山不能得道,與妻子別不如本願,唐喪我命勞而無獲,今欲悔還見我妻子,快相娛樂後更作計。」須臾之間有老獼猴,久已遠離樹木之間,在無樹之處於中生活。化沙門問此比丘:「是獼猴何故獨在平地?無有樹木云何樂此?」比丘答化人言:「我久見此獼猴,以二事故來住此耳。何等為二?一以妻子眷屬群多,不得飲食快樂恣口。二常晝夜上下樹木,脚底穿壞不得寧息。以此二事故捨樹木來住是間。」二人語頃,復見獼猴走還上樹。化沙門語比丘言:「汝見獼猴還趣樹木不也?」答曰:「見之,此虫愚癡得離樹木,群從憒閙不厭勞煩而還入中。」化人復言:「卿亦如是,與此獼猴復何異矣?卿本以二事故來入此山中。何等為二?一以妻婦舍宅為牢獄故,二以兒子眷屬為桎梏故。卿以是故來索求道斷生死苦,方欲歸家,還著桎梏入牢獄中,恩愛戀慕徑趣地獄。」化沙門即現相好丈六金色光明,普照感動一山,飛鳥走獸尋光而來,皆識宿命心內悔過。
[0601a27]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如樹根深固, 雖截猶復生,
愛意不盡除, 輒當還受苦。
獼猴如離樹, 得脫復趣樹,
眾人亦如是, 出獄復入獄。
貪意為常流,
「習與憍慢并, 思想猗婬欲,
自覆無所見。 一切意流衍,
愛結如葛藤, 唯慧分別見,
能斷意根源。 夫從愛潤澤,
思想為滋蔓, 愛欲深無底,
老死是用增。」
[0601b11] 比丘見佛光相炳著,又聞偈言悚然戰慄,五體投地懺悔謝過,內自改責即便却息數隨止觀,在於佛前逮得應真。諸天來聽聞皆歡喜,散華供養稱善無量。
◎法句譬喻經卷第三
[0601b16] ◎昔羅閱祇南四千里有國,奉事梵志數千人。時國大旱三年不雨,禱祠諸神無所不遍,王問梵志問其所由,諸梵志言:「吾等當齋戒訖竟,當遣人與梵天相聞,問其災異。」王言:「大善!齋戒所乏願見告示。」諸梵志言:「當得二十車薪酥蜜膏油華香旛蓋,金銀祭器盡用須之。」王即辦送,出至城外,去城七里平廣之地積薪如山,共相推獎其有不惜身者終生梵天,選得七人,當就火燒遣至梵天。七人受祭呪願訖,踧使上薪,從下放火當燒殺之。烟焰烔然熱氣直至,七人惶懼左右求救無有救者,舉聲曰:「三界之中寧有大慈愍念我厄者,願受自歸。」佛遙知之,尋聲往救,在虛空中顯現相好,七人見佛,悲喜跳踊:「唯願自歸救我痛熱。」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或多自歸, 山川樹神, 厝立圖像,
禱祠求福。 自歸如是, 非吉非上,
彼不能來, 度汝眾苦。 如有自歸,
佛法僧眾, 道德四諦, 必見正慧。
生死極苦, 從諦得度, 度世八難,
斯除眾苦。 自歸三尊, 最吉最上,
唯獨有是, 度一切苦。」
[0601c10] 佛說渴訖火聲尋滅,七人獲安心喜無量。梵志國人莫不驚悚,仰瞻世尊光相赫奕分身散體,東沒西現存亡自由,身出水火五色晃昱,眾人見之五體歸命。於是七人從薪下出,悲喜交集而說偈言:
「見聖人快, 得依附快, 得離愚人,
為善獨快。 守正見快, 互說法快,
與世無諍, 戒具常快。 使賢居快,
如親親會, 近仁智者, 多聞高遠。」
[0601c19] 於是七人說此偈已,及諸梵志願為弟子。佛即受之,皆為沙門,得羅漢道。國王臣民咸各修道,天尋大雨國豐民寧,道化興隆莫不樂聞。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04 冊 No. 0211 法句譬喻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法雨道場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