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Suo Xing Zan (Buddhacarita) 佛所行讚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所行讚卷第三(亦云佛本行經)馬鳴菩薩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瓶沙王詣太子品第十
太子辭王師, 及正法大臣,
冒浪濟恒河, 路由靈鷲巖。
藏根於五山, 特秀峙中亭,
林木花果茂, 流泉溫涼分,
入彼五山城, 寂靜猶昇天。
國人見太子, 容德深且明,
少年身光澤, 無比丈夫形,
悉起奇特想, 如見自在幢。
橫行為止足, 隨後者速馳,
先進悉迴顧, 瞻目視無厭。
四體諸相好, 隨見目不移,
恭敬來奉迎, 合掌禮問訊。
咸皆大歡喜, 隨宜而供養,
瞻仰尊勝顏, 俯愧種種形。
政素輕躁儀, 寂默加肅敬,
結恨心永解, 慈和情頓增。
士女公私業, 一時悉休廢,
敬形宗其德, 隨觀盡忘歸。
眉間白毫相, 脩廣紺青目,
舉體金光曜, 清淨網縵手,
雖為出家形, 有應聖王相。
王舍城士女, 長幼悉不安,
此人尚出家, 我等何俗歡?
爾時瓶沙王, 處於高觀上,
見彼諸士女, 惶惶異常儀,
勅召一外人, 備問何因緣?
恭跪王樓下, 具白所見聞:
「昔聞釋氏種, 殊特殊勝子,
神慧超世表, 應王領八方,
今出家在此, 眾人悉奉迎。」
王聞心驚喜, 形留神已馳,
勅使者速還, 伺候進趣宜,
奉教密隨從, 瞻察所施為。
澄靜端目視, 庠步顯真儀,
入里行乞食, 為諸乞士光,
歛形心不亂, 好惡靡不安。
精麤隨所得, 持鉢歸閑林,
食訖漱清流, 樂靜安白山。
青林別高崖, 丹華殖其間,
孔雀等眾鳥, 翻飛而亂鳴。
法服助鮮明, 如日照扶桑,
使見安住彼, 次第具上聞。
王聞心馳敬, 即勅嚴駕行,
天冠佩花服, 師子王遊步。
簡擇諸宿重, 安靜審諦士,
導從百千眾, 雲騰昇白山。
見菩薩嚴儀, 寂靜諸情根,
端坐山巖室, 如月麗青天。
妙色淨端嚴, 猶若法化身,
虔心肅然發, 恭步漸親近。
猶如天帝釋, 詣摩醯首羅,
歛容執禮儀, 敬問彼和安。
菩薩詳而動, 隨順反相酬。
時王勞問畢, 端坐清淨石,
瞪矚瞻神儀, 顏和情交悅。
「伏聞名高族, 盛德相承襲,
欽情久蘊積, 今欲決所疑。
日光之元宗, 祚隆已萬世,
令德紹遺嗣, 弘廣萃於今。
賢明年幼少, 何故而出家?
超世聖王子, 乞食不存榮,
妙體應塗香, 何故服袈裟?
手宜握天下, 反以受薄飡,
若不代父王, 受禪享其土,
吾今分半國, 庶望少留情。
既免逼親嫌, 時過隨所從,
當體我誠言, 貪德為良隣。
或恃名勝族, 才德容貌兼,
不欲降高節, 屈下受人恩。
當給勇健士, 器仗隨軍資,
自力廣收羅, 天下孰不推。
明人知時取, 法財五欲增,
若不獲三利, 終始徒勞勤。
崇法捨財色, 財為一分人,
富財捨法欲, 此則保財資。
貧窶而忘法, 五欲孰能歡?
是故三事俱, 德流而道宣。
法財五欲備, 名世大丈夫,
無令圓相身, 徒勞而無功。
曼陀轉輪王, 王領四天下,
帝釋分半坐, 力不能王天。
今汝傭長臂, 足攬人天境,
我不恃王力, 而欲強相留。
見汝改形好, 愛著出家衣,
既以敬其德, 矜苦惜其人,
今見行乞求, 我願奉其土。
少壯受五欲, 中年習用財,
年耆諸根熟, 是乃順法時。
壯年守法財, 必為欲所壞,
老則氣虛微, 隨順求寂默,
耆年愧財欲, 行法舉世宗。
壯年心輕躁, 馳騁五欲境,
疇侶契纏綿, 情交相感深,
年宿寡綢繆, 順法者所宗,
五欲悉休廢, 增長樂法心。
具崇王者法, 大會奉天神,
當乘神龍背, 受樂上昇天。
先勝諸聖王, 嚴身寶瓔珞,
祠祀設大會, 終歸受天福。」
如是瓶沙王, 種種方便說,
太子志堅固, 不動如須彌。
佛所行讚答瓶沙王品第十一
瓶沙王隨順, 安慰勸請已,
太子敬答謝: 「深感於來言,
善得世間宜, 所說不乖理,
訶梨名族胄, 為人善知識,
義懷心虛盡, 法應如是說。
世間說凡品, 不能處仁義,
薄德遇近情, 豈達名勝事?
承習先勝宗, 崇禮修敬讓,
能於苦難中, 周濟不相棄,
是則為世間, 真善知識相。
善友財通濟, 是名牢固藏,
守惜封己利, 是必速亡失。
國財非常寶, 惠施為福業,
兼施善知識, 雖散後無悔。
既知汝厚懷, 不為違逆論,
且今以所見, 率心而相告。
畏生老病死, 欲求真解脫,
捨親離恩愛, 豈還習五欲?
不畏盛毒蛇, 凍電猛盛火,
唯畏五欲境, 流轉勞我心。
五欲非常賊, 劫人善珍寶,
詐偽虛非實, 猶若幻化人。
暫思令人惑, 況常處其中?
五欲為大礙, 永障寂滅法。
天樂尚不可, 況處人間欲?
五欲生渴愛, 終無滿足時。
猶盛風猛火, 投薪亦無足,
世間諸非義, 莫過五欲境。
眾生愚貪故, 樂著而不覺,
智者畏五欲, 不墮於非義。
王領四海內, 猶外更希求,
愛欲如大海, 終無止足時。
曼陀轉輪王, 普天雨黃金,
王領四天下, 復希忉利天,
帝釋分半座, 欲圖致命終。
農沙修苦行, 王三十三天,
縱欲心高慢, 仙人挽步車,
緣斯放逸行, 即墮蠎蛇中。
罣羅轉輪王, 遊於忉利天,
取天女為后, 賦歛仙人金,
仙人忿加呪, 國滅而命終。
婆羅大帝釋, 大帝釋農沙,
農沙歸帝釋, 天主豈有常?
國土非堅固, 唯大力所居。
被服於草衣, 食果飲流泉,
長髮如垂地, 寂默無所求。
如是修苦行, 終為欲所壞,
當知五欲境, 行道者怨家。
千臂大力王, 勇健難為敵,
羅摩仙人殺, 亦由貪欲故。
況我剎利種, 不為欲所牽,
少味境界欲, 子息長彌增。
慧者之所惡, 欲毒誰服食?
種種苦求利, 悉為貪所使,
若無貪欲者, 勤苦則不生。
慧者見苦過, 滅除於貪欲,
世間謂為善, 即皆是惡法,
眾生所貪樂, 生諸放逸故,
放逸反自傷, 死當墮惡趣。
勤方便所得, 而方便所護,
不勤自亡失, 非方便能留。
猶若假借物, 智者不貪著,
貪欲勤苦求, 得以增愛著,
非常離散時, 益復增苦惱,
執炬還自燒, 智者所不著。
愚癡卑賤人, 慳貪毒燒心,
終身長受苦, 未曾得安樂。
貪恚如蛇毒, 智者何由近?
勤苦嚙枯骨, 無味不充飽,
徒自困牙齒, 智者所不甞。
王賊水火分, 惡子等共財,
亦如臭叚肉, 一聚羣鳥爭,
貪財亦如是, 智者所不欣。
有財所集處, 多起於怨憎,
晝夜自守衛, 如人畏重怨,
東市殺標下, 人情所憎惡。
貪恚癡長標, 智者常遠離,
入山林河海, 多敗而少安。
如樹高條果, 貪取多墮死,
貪欲境如是, 雖見難可取。
苦方便求財, 難集而易散,
猶如夢所得, 智者豈保持?
如偽覆火坑, 蹈者必燒死,
貪欲火如是, 智者所不遊。
如彼鳩羅步, 弼瑟膩難陀,
彌郗利檀茶, 如屠家刀机,
愛欲形亦然, 智者所不為。
束身投水火, 或投於高巖,
而求於天樂, 徒苦不獲利。
孫陶鉢孫陶, 阿修輪兄弟,
同生相愛念, 為欲相殘殺,
身死名俱滅, 皆由貪欲故。
貪愛令人賤, 鞭杖駈策苦,
愛欲卑希望, 長夜形神疲。
麋鹿貪聲死, 飛鳥隨色貪,
淵魚貪鉤餌, 悉為欲所困。
觀察資生具, 非為自在法,
食以療飢患, 除渴故飲水。
衣被却風寒, 臥以治睡眠,
行疲故求乘, 立惓求床座。
除垢故沐浴, 皆為息苦故,
是故應當知, 五欲非自在。
如人得熱病, 求諸冷治藥,
貪求止苦患, 愚夫謂自在。
而彼資生具, 亦非定止苦,
又令苦法增, 故非自在法。
溫衣非常樂, 時過亦生苦,
月光夏則涼, 冬則增寒苦。
乃至世八法, 悉非決定相,
苦樂相不定, 奴王豈有間?
教令眾奉用, 以王為勝者,
教令即是苦, 猶擔能任重。
普銓世輕重, 眾苦集其身,
為王多怨憎, 雖親或成患,
無親而獨立, 此復有何歡?
雖王四天下, 用皆不過一,
營求於萬事, 唐苦何益身?
未若止貪求, 息事為大安。
居王五欲樂, 不王閑寂歡,
歡樂既同等, 何用王位為?
汝勿作方便, 導我於五欲,
我情之所期, 清涼虛通道。
汝欲相饒益, 助成我所求,
我不畏怨家, 不求生天樂。
心不懷俗利, 而捨於天冠,
是故違汝情, 不從於來旨。
如免毒蛇口, 豈復還執持?
執炬而自燒, 何能不速捨?
有目羨盲人, 已解復求縛,
富者願貧窮, 智者習愚癡,
世有如此人, 則我應樂國。
欲度生老死, 節身行乞食,
寡欲守空閑, 後世免惡道,
是則二世安, 汝今勿哀我。
當哀為王者, 其心常虛渴,
今世不獲安, 後世受苦報。
汝以名勝族, 大丈夫禮儀,
厚懷處於我, 樂同世歡娛。
我亦應報德, 勸汝同我利,
若習三品樂, 是名世丈夫。
此亦為非義, 常求無足故,
若無生老死, 乃名大丈夫。
汝言少輕躁, 老則應出家,
我見年耆者, 力劣無所堪,
不如盛壯時, 志猛心決定。
死賊執劍隨, 常伺求其便,
豈聽至年老, 遂志而出家?
無常為獵師, 老弓病利箭,
於生死曠野, 常伺眾生鹿,
得便斷其命, 孰聽終年壽?
夫人之所為, 若生若滅事,
少長及中年, 悉應勤方便。
祠祀修大會, 是皆愚癡故,
應當崇正法, 反殺以祠天,
害生而求福, 此則無慈人。
害生果有常, 猶尚不應殺,
況復求無常, 而害生祠祀?
若無戒聞慧, 修禪寂靜者,
不應從世間, 祠祀設大會。
殺生得現樂, 慧者不應殺,
況復殺眾生, 而求後世福?
三界有為果, 悉非我所樂,
諸趣流動法, 如風水漂草,
是故我遠來, 為求真解脫。
聞有阿羅灆, 善說解脫道,
今當往詣彼, 大仙牟尼所。
誠言苦抑斷, 我今誨謝汝,
願汝國安隱, 善護如帝釋。
慧明照天下, 猶如盛日光。
殊勝大地主, 端心護其命,
正化護其子, 以法王天下。
氷雪火為怨, 緣火烟幢起,
烟幢成浮雲, 浮雲興大雨,
有鳥於空中, 飲雨不雨身。
殺重怨為宅, 居宅怨重殺,
有殺重怨者, 汝今應伏彼,
令其得解脫, 如飲不雨身。」
時王即叉手, 敬德心歡喜。
「如汝之所求, 願令果速成,
汝速成果已, 當還攝受我。」
菩薩心內許, 要令隨汝願,
交辭而隨路, 往詣阿羅藍。
王與諸群屬, 合掌自隨送,
咸起奇特想, 而還王舍城。
佛所行讚阿羅藍欝頭藍品第十二
甘蔗月光胄, 到彼寂靜林,
敬詣於牟尼, 大仙阿羅藍。
迦藍玄族子, 遠見菩薩來,
高聲遙讚歎, 安慰言善來。
合掌交恭敬, 相問安吉不?
相勞問畢已, 庠序而就坐。
梵志見太子, 容貌審諦儀,
沐浴伏其德, 如渴飲甘露。
舉手告太子: 「久知汝出家,
斷親愛纏鎖, 猶如象脫羈,
深智覺慧明, 能免斯毒果。
古昔明勝王, 捨位付其子,
如人佩花鬘, 朽故而棄捨;
未若汝盛年, 不受聖王位。
觀汝深固志, 堪為正法器,
當乘智慧舟, 超度生死海。
凡人誘來學, 審才而後教,
我今已知汝, 堅固決定志,
但當任意學, 終無隱於子。」
太子聞其教, 歡喜而報言:
「汝以平等心, 善誨無愛憎,
但當虛心受, 所願便已獲。
夜行得炬火, 迷方者蒙導,
度海得輕舟, 我今亦如是。
今已蒙哀許, 敢問心所疑,
生老病死患, 云何而可免?」
爾時阿羅藍, 聞太子所問,
自以諸經論, 略為其解說:
「汝是機悟士, 聰中之第一,
今當聽我說, 生死起滅義。
性變生老死, 此五為眾生,
性者為純淨, 轉變者五大。
我覺及與見, 隨境根名變,
色聲香味觸, 是等名境界。
手足語二道, 是五名業根,
眼耳鼻舌身, 是名為覺根。
意根兼二義, 亦業亦名覺,
性轉變為因, 知因者為我。
迦毘羅仙人, 及弟子眷屬,
於此我要義, 修學得解脫。
彼迦毘羅者, 今波闍波提,
覺知生老死, 是說名為見。
與上相違者, 說名為不見,
愚癡業愛欲, 是說為轉輪。
若住此三種, 是眾生不離,
不信我疑濫, 不別無方便。
境界深計著, 纏綿於我所,
不信顛倒轉, 異作亦異解。
我說我知覺, 我去來我住,
如是等計我, 是名我作轉。
於諸性猶豫, 是非不得實,
如是不決定, 是說名為疑。
若說法是我, 說彼即是意,
亦說覺與業, 諸數復說我。
如是不分別, 是說名總攬,
愚黠性變等, 不了名不別。
禮拜誦諸典, 殺生祀天祠,
水火等為淨, 而作解脫想,
如是種種見, 是名無方便。
愚癡所計著, 意言語覺業,
及境界計着, 是說名為著。
諸物悉我所, 是名為攝受。
如此八種惑, 彌淪於生死,
諸世間愚夫, 攝受於五節。
闇癡與大癡, 瞋恚與恐怖,
嬾惰名為闇, 生死名為癡。
愛欲名大癡, 大人生惑故,
懷恨名瞋恚, 心懼名恐怖。
此愚癡凡夫, 計著於五欲,
生死大苦本, 輪轉五道生。
轉生我見聞, 我知我所作,
緣斯計我故, 隨順生死流。
此因非性者, 果亦非有性,
謂彼正思惟, 四法向解脫。
黠慧與愚闇, 顯現不顯現,
若知此四法, 能離生老死。
生老死既盡, 逮得無盡處,
世間婆羅門, 皆悉依此義,
修行於梵行, 亦為人廣說。」
太子聞斯說, 復問阿羅藍:
「云何為方便? 究竟至何所?
行何等梵行? 復應齊幾時?
何故修梵行? 法應至何所?
如是諸要義, 為我具足說。」
時彼阿羅藍, 如其經論說,
自以慧方便, 更為略分別:
「初離俗出家, 依倚於乞食,
廣集諸威儀, 奉持於正戒。
少欲知足止, 精麤任所得,
樂獨修閑居, 勤習諸經論。
見貪欲怖畏, 及離欲清涼,
攝諸根聚落, 安心於寂默。
離欲惡不善, 欲界諸煩惱,
遠離生喜樂, 得初覺觀禪。
既得初禪樂, 及與覺觀心,
而生奇特想, 愚癡心樂著,
心依遠離樂, 命終生梵天。
慧者能自知, 方便止覺觀,
精勤求上進, 第二禪相應。
味著彼喜樂, 得生光音天;
方便離喜樂, 增修第三禪。
安樂不求勝, 生於遍淨天;
捨彼意樂者, 逮得第四禪。
苦樂已俱息, 或生解脫想。
任彼四禪報, 得生廣果天,
以彼久壽故, 名之為廣果。
於彼禪定起, 見有身為過,
增進修智慧, 厭離第四禪。
決定增進求, 方便除色欲,
始自身諸竅, 漸次修虛解。
終則堅固分, 悉成於空觀,
略空觀境界, 進觀無量識。
善於內寂靜, 離我及我所,
觀察無所有, 是無所有處。
文闇皮骨離, 野鳥離樊籠,
遠離於境界, 解脫亦復然。
是上婆羅門, 離形常不盡,
慧者應當知, 是為真解脫。
汝所問方便, 及求解脫者,
如我上所說, 深信者當學。
林祇沙仙人, 及與闍那伽,
毘陀波羅沙, 及餘求道者,
悉從於此道, 而得真解脫。」
太子聞彼說, 思惟其義趣,
發其先宿緣, 而復重請問:
「聞汝勝智慧, 微妙深細義,
於知因不捨, 則非究竟道。
性轉變知因, 說言解脫者,
我觀是生法, 亦為種子法。
汝謂我清淨, 則是真解脫;
若遇因緣會, 則應還復縛。
猶如彼種子, 時地水火風,
離散生理乖, 遇緣種復生。
無知業因愛, 捨則名解者,
存我諸眾生, 無畢竟解脫。
處處捨三種, 而復得三勝,
以我常有故, 彼則微細隨,
微細過隨故, 心則離方便。
壽命得長久, 汝謂真解脫,
汝言離我所, 離者則無有。
眾數既不離, 云何離求那?
是故有求那, 當知非解脫。
求尼與求那, 義異而體一,
若言相離者, 終無有是處。
暖色離於火, 別火不可得,
譬如身之前, 則無有身者。
如是求那前, 亦無有求尼,
是故先解脫, 然後為身縛。
又知因離身, 或知或無知,
若言有知者, 則應有所知;
若有所知者, 則非為解脫。
若言無知者, 我則無所用;
離我而有知, 我即同木石。
具知其精麤, 背麤而崇微。
若能一切捨, 所作則畢竟。」
於阿羅藍說, 不能悅其心,
知非一切智, 應行更求勝。
往詣欝陀仙, 彼亦計有我,
雖觀細微境, 見想不想過。
離想非想住, 更無有出塗,
以眾生至彼, 必當還退轉。
菩薩求出故, 復捨欝陀仙,
更求勝妙道, 進登伽闍山,
城名苦行林, 五比丘先住。
見彼五比丘, 善攝諸情根,
持戒修苦行, 居彼苦行林。
尼連禪河側, 寂靜甚可樂,
菩薩即於彼, 一處靜思惟。
五比丘知彼, 精心求解脫,
盡心加供養, 如敬自在天。
謙卑而師事, 進止常不離,
猶如修行者, 諸根隨心轉。
菩薩勤方便, 當度老病死,
專心修苦行, 節身而忘餐。
淨心守齋戒, 行人所不堪,
寂默而禪思, 遂經歷六年。
日食一麻米, 形體極消羸,
欲求度未度, 重惑逾更沈。
道由慧解成, 不食非其因,
四體雖微劣, 慧心轉增明。
神虛體輕微, 名德普流聞,
猶如月初生, 鳩牟頭華敷。
溢國勝名流, 士女競來觀,
苦形如枯木, 垂滿於六年。
怖畏生死苦, 專求正覺因,
自惟非由此, 離欲寂觀生。
「未若我先時, 於閻浮樹下,
所得未曾有, 當知彼是道。
道非羸身得, 要須身力求,
飲食充諸根, 根悅令心安。
心安順寂靜, 靜為禪定筌,
由禪知聖法, 法力得難得。
寂靜離老死, 第一離諸垢,
如是等妙法, 悉由飲食生。」
思惟斯義已, 澡浴尼連濱,
浴已欲出池, 羸劣莫能起,
天神按樹枝, 舉手攀而出。
時彼山林側, 有一牧牛長,
長女名難陀, 淨居天來告:
「菩薩在林中, 汝應往供養。」
難陀婆羅闍, 歡喜到其所,
手貫白珂釧, 身服青染衣。
青白相映發, 如水淨沈漫,
信心增踊躍, 稽首菩薩足,
敬奉香乳糜, 惟垂哀愍受。
菩薩受而食, 彼得現法果,
食已諸根悅, 堪受於菩提。
身體蒙光澤, 德問轉崇高,
如百川增海, 初月日增明。
五比丘見已, 驚起嫌怪想,
謂其道心退, 捨而擇善居。
如人得解脫, 五大悉遠離,
菩薩獨遊行, 詣彼吉祥樹,
當於彼樹下, 成等正覺道。
其地廣平正, 柔澤軟草生,
安祥師子步, 步步地震動。
地動感盲龍, 歡喜目開明,
言曾見先佛, 地動相如今。
牟尼德尊重, 大地所不勝,
步步足履地, 轟轟震動聲。
妙光照天下, 猶若朝日明,
五百群青雀, 右遶空中旋,
柔軟清涼風, 隨順而迴轉。
如斯諸瑞相, 悉同過去佛,
以是知菩薩, 當成正覺道。
從彼穫草人, 得淨柔軟草,
布施於樹下, 正身而安坐,
加趺不傾動, 如龍絞縛身,
要不起斯坐, 究竟其所作。
發斯真誓言, 天龍悉歡喜,
清涼微風起, 草木不鳴條,
一切諸禽獸, 寂靜悉無聲,
斯皆是菩薩, 必成覺道相。
佛所行讚破魔品第十三
仙王族大仙, 於菩提樹下,
建立堅固誓, 要成解脫道。
鬼龍諸天眾, 悉皆大歡喜,
法怨魔天王, 獨憂而不悅。
五欲自在王, 具諸戰鬪藝,
憎嫉解脫者, 故名為波旬。
魔王有三女, 美貌善儀容,
種種惑人術, 天女中第一。
第一名欲染, 次名能悅人,
三名可愛樂, 三女俱時進。
白父波旬言: 「不審何憂慼?」
父具以其事, 寫情告諸女:
「世有大牟尼, 身被大誓鎧,
執持大我弓, 智慧剛利箭,
欲戰伏眾生, 破壞我境界。
我一旦不如, 眾生信於彼,
悉歸解脫道, 我土則空虛,
譬如人犯戒, 其身則空虛。
及慧眼未開, 我國猶得安,
當往壞其志, 斷截其橋梁。」
執弓持五箭, 男女眷屬俱,
詣彼吉安林, 願眾生不安。
見牟尼靜默, 欲度三有海,
左手執強弓, 右手彈利箭,
而告菩薩言: 「汝剎利速起,
死甚可怖畏, 當修汝自法,
捨離解脫法, 習戰施福會,
調伏諸世間, 終得生天樂。
此道善名稱, 先勝之所行,
仙王高宗胄, 乞士非所應。
今若不起者, 且當安汝意,
慎莫捨要誓, 試我一放箭。
罣羅月光孫, 亦由我此箭,
小觸如風吹, 其心發狂亂。
寂靜苦行仙, 聞我此箭聲,
心即大恐怖, 惛迷失本性。
況汝末世中, 望脫我此箭?
汝今速起者, 幸可得安全。
此箭毒熾盛, 慷慨而戰掉,
計力堪箭者, 自安猶尚難,
況汝不堪箭, 云何能不驚?」
魔說如斯事, 迫脅於菩薩,
菩薩心怡然, 不疑亦不怖。
魔王即放箭, 兼進三玉女,
菩薩不視箭, 亦不顧三女,
魔王惕然疑, 心口自相語:
「曾為雪山女, 射魔醯首羅,
能令其心變, 而不動菩薩。
非復以此箭, 及天三玉女,
所能移其心, 令起於愛恚;
當更合軍眾, 以力強逼迫。」
作此思惟時, 魔軍忽然集,
種種各異形, 執戟持刀劍,
戟樹捉金杵, 種種戰鬪具。
猪魚驢馬頭, 駝牛兕虎形,
師子龍象首, 及餘禽獸類。
或一身多頭, 或面各一目,
或復眾多眼, 或大腹長身。
或羸瘦無腹, 或長脚大膝,
或大脚肥[蹲-酋+(十/田/ㄙ)], 或長牙利爪。
或無頭目面, 或兩足多身,
或大面傍面, 或作灰土色。
或似明星光, 或身放烟火,
或象耳負山, 或被髮裸身。
或被服皮革, 面色半赤白,
或著虎皮衣, 或復著蛇皮。
或腰帶大鈴, 或縈髮螺髻,
或散髮被身, 或吸人精氣。
或奪人生命, 或超擲大呼,
或奔走相逐, 迭自相打害。
或空中旋轉, 或飛騰樹間,
或呼呷吼喚, 惡聲震天地。
如是諸惡類, 圍遶菩提樹,
或欲擘裂身, 或復欲吞噉。
四面放火然, 烟焰盛衝天,
狂風四激起, 山林普震動。
風火烟塵合, 黑闇無所見,
愛法諸天人, 及諸龍鬼等,
悉皆忿魔眾, 瞋恚血淚流。
淨居諸天眾, 見魔亂菩薩,
離欲無瞋心, 哀愍而傷彼,
悉來見菩薩, 端坐不傾動。
無量魔圍繞, 惡聲動天地,
菩薩安靖默, 光顏無異相。
猶如師子王, 處於群獸中,
皆歎嗚呼呼! 奇特未曾有。
魔眾相駈策, 各進其威力,
迭共相催切, 須臾令摧滅,
裂目而切齒, 亂飛而超摧。
菩薩默然觀, 如看童兒戲,
眾魔益忿恚, 倍增戰鬪力。
抱石不能舉, 舉者不能下,
飛矛戟利矟, 凝虛而不下,
雷震雨大雹, 化成五色花,
惡龍蛇[口*孫]毒, 化成香風氣。
諸種種形類, 欲害菩薩者,
不能令傾動, 隨事還自傷。
魔王有姊妹, 名彌伽迦利,
手執髑髏器, 在於菩薩前,
作種種異儀, 婬惑亂菩薩。
如是等魔眾, 種種醜類身,
作種種惡聲, 欲恐怖菩薩,
不能動一毛, 諸魔悉憂慼。
空中負多神, 隱身出音聲:
「我見大牟尼, 心無怨恨想,
眾魔惡毒心, 無怨處生怨。
愚癡諸惡魔, 徒勞無所為,
當捨恚害心, 寂靜默然住。
汝不能口氣, 吹動須彌山,
火冷水熾然, 地性平軟濡;
不能壞菩薩, 歷劫修善果。
菩薩正思惟, 精進勤方便,
淨智慧光明, 慈悲於一切。
此四妙功德, 無能中斷截,
而為作留難, 不成正覺道?
如日千光明, 必除世間闇,
鑽木而得火, 掘地而得水,
精勤正方便, 無求而不獲。
世間無救護, 中貪恚癡毒,
哀愍眾生故, 求智慧良藥。
為世除苦患, 汝云何惱亂?
世間諸癡惑, 悉皆著邪徑,
菩薩習正路, 欲引導眾生,
惱亂世尊師, 是則大不可。
如大曠野中, 欺誑商人導,
眾生墮大冥, 莫知所至處,
為燃智慧燈, 云何欲令滅?
眾生悉漂沒, 生死之大海,
為脩智慧舟, 云何欲令沒?
忍辱為法芽, 固志為法根,
律儀戒為地, 覺正為枝幹,
智慧之大樹, 無上法為菓,
蔭護諸眾生, 云何而欲伐?
貪恚癡枷鎖, 軛縛於眾生,
長劫修苦行, 為解眾生縛,
決定成於今, 於此正基坐,
如過去諸佛, 堅竪金剛臺,
諸方悉輕動, 惟此地安隱。
能堪受妙定, 非汝所能壞,
但當輕下心, 除諸憍慢意,
應修智識想, 忍辱而奉事。」
魔聞空中聲, 見菩薩安靜,
慚愧離憍慢, 復道還天上。
魔眾悉憂慼, 崩潰失威武,
鬪戰諸器仗, 縱橫棄林野,
如人殺怨主, 怨黨悉摧碎。
眾魔既退散, 菩薩心虛靜,
日光倍增明, 塵霧悉除滅。
月明眾星朗, 無復諸闇障,
空中雨天花, 以供養菩薩。
佛所行讚阿惟三菩提品第十四
菩薩降魔已, 志固心安隱,
求盡第一義, 入於深妙禪。
自在諸三昧, 次第現在前,
初夜入正受, 憶念過去生。
從某處某名, 而來生於此,
如是百千萬, 死生悉了知。
受生死無量, 一切眾生類,
悉曾為親屬, 而起大悲心。
大悲心念已, 又觀彼眾生,
輪迴六趣中, 生死無窮極。
虛偽無堅固, 如芭蕉夢幻,
即於中夜時, 逮得淨天眼。
見一切眾生, 如觀鏡中像,
眾生生生死, 貴賤與貧富。
清淨不淨業, 隨受苦樂報,
觀察惡業者, 當生惡趣中。
修習善業者, 生於人天中,
若生地獄者, 受無量種苦。
吞飲於洋銅, 鐵槍貫其體,
投之沸鑊湯, 駈入盛火聚。
長牙群犬食, 利[口*(隹/乃)]鳥啄腦,
畏火赴叢林, 劍葉截其體。
利刀解其身, 或利斧斫剉,
受斯極苦毒, 業行不令死。
樂修不淨業, 極苦受其報,
味著須臾頃, 苦報甚久長。
戲笑種禍因, 號泣而受罪,
惡業諸眾生, 若見自報者。
氣脉則應斷, 恐怖崩血死,
造諸畜生業, 業種種各異。
死墮畜生道, 種種各異身,
或為皮肉死, 毛角骨尾羽。
更互相殘殺, 親戚還相噉,
負重而抱軛, 鞭策鉤錐刺。
傷體膿血流, 飢渴莫能解,
展轉相殘殺, 無有自在力,
虛空水陸中, 逃死亦無處。
慳貪增上者, 生於餓鬼趣,
巨身如大山, 咽孔猶針鼻,
飢渴火毒然, 還自燒其身。
求者慳不與, 或遮人惠施,
生彼餓鬼中, 求食不能得,
不淨人所棄, 欲食而變失。
若人聞慳貪, 苦報如是者,
割肉以施人, 如彼尸毘王。
或生人道中, 身處於行廁。
動轉極大苦, 出胎生恐怖,
軟身觸外物, 猶如刀劍截。
任彼宿業分, 無時不有死,
勤苦而求生, 得生長受苦。
乘福生天者, 渴愛常燒身,
福盡命終時, 衰死五相至。
猶如樹華萎, 枯悴失光澤,
眷屬存亡分, 悲苦莫能留。
宮殿廓然空, 玉女悉遠離,
坐臥塵土中, 悲泣相戀慕。
生者哀墮落, 死者戀生悲,
精勤修苦行, 貪求生天樂,
既有如此苦, 鄙哉何可貪?
大方便所得, 不免別離苦,
嗚呼諸天人, 脩短無差別。
積劫修苦行, 永離於愛欲,
謂決定長存, 而今悉墮落。
地獄受眾苦, 畜生相殘殺,
餓鬼飢渴逼, 人間疲渴愛,
雖云諸天樂, 別離最大苦。
迷惑生世間, 無一蘇息處,
嗚呼生死海, 輪轉無窮已,
眾生沒長流, 漂泊無所依。
如是淨天眼, 觀察於五道,
虛偽不堅固, 如芭蕉泡沫,
即彼第三夜, 入於深正受。
觀察諸世間, 輪轉苦自性,
數數生老死, 其數無有量,
貪欲癡闇障, 莫知所由出。
正念內思惟, 生死何從起?
決定知老死, 必由生所致,
如人有身故, 則有身痛隨。
又觀生何因? 見從諸有業,
天眼觀有業, 非自在天生。
非自性非我, 亦復非無因,
如破竹初節, 餘節則無難。
既見生死因, 漸次見真實,
有業從取生, 猶如火得薪。
取以愛為因, 如小火焚山,
知愛從受生, 覺苦樂求安。
飢渴求飲食, 受生愛亦然,
諸受觸為因, 三等苦樂生。
鑽燧加人功, 則得火為用,
觸從六入生, 盲無明覺故。
六入名色起, 如芽長莖葉,
名色由識生, 如種芽葉生。
識還從名色, 展轉更無餘,
緣識生名色, 緣名色生識。
猶人船俱進, 水陸更相運,
如識生名色, 名色生諸根。
諸根生於觸, 觸復生於受,
受生於愛欲, 愛欲生於取。
取生於業有, 有則生於生,
生生於老死, 輪迴周無窮。
眾生因緣起, 正覺悉覺知,
決定正覺已, 生盡老死滅。
有滅則生滅, 取滅則有滅,
愛滅則取滅, 受滅則愛滅。
觸滅則受滅, 六入滅觸滅,
一切入滅盡, 由於名色滅。
識滅名色滅, 行滅則識滅,
癡滅則行滅, 大仙正覺成。
如是正覺成, 佛則興世間,
正見等八道, 坦然平直路,
畢竟無我所, 如薪盡火滅。
所作者已作, 得先正覺道,
究竟第一義, 入大仙人室。
闇謝明相生, 動靜悉寂默,
逮得無盡法, 一切智明朗。
大仙德淳厚, 地為普震動,
宇宙悉清明, 天龍神雲集,
空中奏天樂, 以供養於法。
微風清涼起, 無雲雨香雨,
妙華非時敷, 甘菓違節熟。
摩訶曼陀羅, 種種天寶花,
從空而亂下, 供養牟尼尊。
異類諸眾生, 各慈心相向,
恐怖悉消除, 無諸恚慢心。
一切諸世間, 皆同漏盡人,
諸天樂解脫, 惡道暫安寧,
煩惱暫休息, 智月漸增明。
甘蔗族仙人, 諸有生天者,
見佛出興世, 歡喜充滿身,
即於天宮殿, 雨花以供養。
諸天神鬼龍, 同聲嘆佛德,
世人見供養, 及聞讚嘆聲,
一切皆隨喜, 踊躍不自勝。
唯有魔天王, 心生大憂苦。
佛於彼七日, 禪思心清淨,
觀察菩提樹, 瞪視目不瞬。
「我依於此處, 得遂宿心願。」
安住無我法, 佛眼觀眾生,
發上哀愍心, 欲令得清淨。
貪恚癡邪見, 飄流沒其心,
解脫甚深妙, 何由能得宣?
捨離勤方便, 安住於默然。
顧惟本誓願, 復生說法心,
觀察諸眾生, 煩惱孰增微。
梵天知其念, 法應請而轉,
普放梵光明, 為度苦眾生,
來見牟尼尊。 說法大人相,
妙義悉顯現, 安住實智中,
離於留難過。 無諸虛偽心,
恭敬心歡喜, 合掌勸請言:
「世間何福慶, 遭遇大世尊!
一切眾生類, 塵穢滓雜心,
或有重煩惱, 或煩惱輕微。
世尊已免度, 生死大苦海,
願當濟度彼, 沈溺諸眾生。
如世間義士, 得利與物同,
世尊得法利, 唯應濟眾生。
凡人多自利, 彼我兼利難,
唯願垂慈悲, 為世難中難。」
如是勸請已, 奉辭還梵天。
佛以梵天請, 心悅嘉其誠,
長養大悲心, 增其說法情。
念當行乞食, 四王咸奉鉢,
如來為法故, 受四合成一。
時有商人行, 善友天神告:
「大仙牟尼尊, 在彼山林中,
世間良福田, 汝應往供養。」
聞命大歡喜, 奉施於初飯。
食已顧思惟: 「誰應先聞法?
唯有阿羅藍, 欝頭羅摩子,
彼堪受正法, 而今已命終;
次有五比丘, 應聞初說法。」
欲說寂滅法, 如日光除冥,
行詣波羅㮈, 古仙人住處。
牛王目平視, 安庠師子步,
為度眾生故, 往詣迦尸城,
步步獸王顧, 顧瞻菩提林。
佛所行讚轉法輪品第十五
如來善寂靜, 光明顯照曜,
嚴儀獨遊步, 猶若大眾隨。
道逢一梵志, 其名憂波迦,
執持比丘儀, 恭立於路傍。
欣遇未曾有, 合掌而啟問:
「群生皆染著, 而有無著容,
世間心動搖, 而獨靜諸根,
光顏如滿月, 似味甘露津,
容貌大人相, 慧力自在王,
所作必已辦, 為宗稟何師?」
答言:「我無師, 無宗無所勝,
自悟甚深法, 得人所不得。
人之所應覺, 舉世無覺者,
我今悉自覺, 是故名正覺。
煩惱如怨家, 伏以智慧劍,
是故世所稱, 名之為最勝。
當詣波羅㮈, 擊甘露法鼓,
無慢不存名, 亦不求利樂。
唯為宣正法, 拔濟苦眾生,
以昔發弘誓, 度諸未度者。
誓果成於今, 當遂其本願,
當財自供已, 不稱名義士。
兼利於天下, 乃名大丈夫,
臨危不濟溺, 豈云勇健士?
疾病不救療, 何名為良醫?
見迷不示路, 孰云善導師?
如燈照幽冥, 無心而自明,
如來然慧燈, 無諸求欲情。
鑽燧必得火, 穴中風自然,
穿地必得水, 此皆理自然。
一切諸牟尼, 成道必伽耶,
亦同迦尸國, 而轉正法輪。」
梵志憂波迦, 嗚呼嘆奇特,
隨心先所期, 從路各分乖,
計念未曾有, 步步顧踟蹰。
如來漸前行, 至於迦尸城,
其地勝莊嚴, 如天帝釋宮,
恒河波羅㮈, 二水雙流間。
林木花果茂, 禽獸同群遊,
閑寂無喧俗, 古仙人所居。
如來光照耀, 倍增其鮮明,
憍隣如族子, 次十力迦葉,
三名婆澁波, 四阿濕波誓,
五名跋陀羅, 習苦樂山林。
遠見如來至, 集坐共議言:
「瞿曇染世樂, 放捨諸苦行,
今復還至此, 慎勿起奉迎,
亦莫禮問訊, 供給其所須,
已壞本誓故, 不應受供養。
凡人見來賓, 應修先後宜,
且為設床座, 任彼之所安。」
作此要言已, 各各正基坐,
如來漸次至, 不覺違要言,
有請讓其坐, 有為攝衣鉢,
有為洗摩足, 有請問所須,
如是等種種, 尊敬師奉事,
唯不捨其族, 猶稱瞿曇名。
世尊告彼言: 「莫稱我本性,
於阿羅呵所, 而生褻慢言。
於敬不敬者, 我心悉平等,
汝等心不恭, 當自招其罪。
佛能度世間, 是故稱為佛。
於一切眾生, 等心如子想,
而稱本名字, 如得慢父罪。」
佛以大悲心, 哀愍而告彼,
彼率愚騃心, 不信正真覺。
言先修苦行, 猶尚無所得,
今恣身口樂, 何因得成佛?
如是等疑惑, 不信得佛道,
究竟真實義, 一切智具足。
如來即為彼, 略說其要道:
「愚夫習苦行, 樂行悅諸根,
見彼二差別, 斯則為大過,
非是正真道, 以違解脫故。
疲身修苦行, 其心猶馳亂,
尚不生世智, 況能超諸根?
如以水燃燈, 終無破闇期,
疲身修慧燈, 不能壞愚癡。
朽木而求火, 徒勞而弗獲,
鑽燧人方便, 即得火為用。
求道非苦身, 而得甘露法,
著欲為非義, 愚癡障慧明。
尚不了經論, 況得離欲道?
如人得重病, 食不隨病食;
無知之重病, 著欲豈能除?
放火於曠野, 乾草增猛風,
火盛孰能滅, 貪愛火亦然。
我已離二邊, 心存於中道,
眾苦畢竟息, 安靜離諸過。
正見踰日光, 平等覺觀佛,
正語為舍宅, 遊戲正業林,
正命為豐姿, 方便正修塗,
正念為城郭, 正定為床座,
八道坦平正,
免脫生死苦。 從此塗出者,
所作已究竟, 不墮於此彼。
二世苦數中, 三界純苦聚,
唯此道能滅, 本所未曾聞,
正法清淨眼, 等見解脫道,
唯我今始超。 生老病死苦,
愛離怨憎會, 所求事不果,
及餘種種苦, 離欲未離欲,
有身及無身, 離淨功德者,
略說斯皆苦。 猶如盛火息,
雖微不捨熱, 寂靜微細我,
大苦性猶存, 貪等諸煩惱,
及種種業過, 是則為苦因,
捨離則苦滅。 猶如諸種子,
離於地水等, 眾緣不和合,
芽葉則不生。 有有性相續,
從天至惡趣, 輪廻而不息,
斯由貪欲生, 軟中上差降,
種種業為因。 若滅於貪等,
則無有相續, 種種業盡者,
差別苦長息。 此有則彼有,
此滅則彼滅, 無生老病死,
無地水火風。 亦無初中邊,
亦非欺誑法, 賢聖之所住,
無盡之寂滅。 所說八正道,
是方便非餘, 世間所不見,
彼彼長迷惑。 我知苦斷集,
證滅修正道, 觀此四真諦,
遂成等正覺。
謂我已知苦, 已斷有漏因,
已滅盡作證, 已修八正道。
已知四真諦, 清淨法眼成,
於此四真諦, 未生平等眼。
不名得解脫, 不言作已作,
亦不言一切, 真實知覺成。
已知真諦故, 自知得解脫,
自知作已作, 自知等正覺。」
說是真實時, 憍憐族姓子,
八萬諸天眾, 究竟真實義,
遠離諸塵垢, 清淨法眼成。
天人師知彼, 所作事已作,
歡喜師子吼, 問憍憐如來。
憍憐即白佛: 「已知大師法。」
以彼知法故, 名阿若憍憐,
於佛弟子中, 最先第一悟。
彼知正法聲, 聞於諸地神,
咸共舉聲唱: 「善哉見深法。
如來於今日, 轉未曾所轉,
普為諸天人, 廣開甘露門。
淨戒為眾輻, 調伏寂定齊,
堅固智為輞, 慚愧楔其間。
正念以為轂, 成真實法輪,
正真出三界, 不退從邪師。」
如是地神唱, 虛空神傳稱,
諸天轉讚嘆, 乃至徹梵天。
三界諸天神, 始聞大仙說,
展轉驚相告, 普聞佛興世。
廣為群生類, 轉寂靜法輪,
風霽雲霧除, 空中雨天華,
諸天奏天樂, 嘉歎未曾有。
佛所行讚卷第三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04 冊 No. 0192 佛所行讚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法雨道場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