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rd of Buddhist Teachings Compiled During the Kaiyuan Era 開元釋教錄
Scroll 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開元釋教錄卷第八庚午歲西崇福寺沙門智昇撰
總括群經錄上之八
大唐李氏都長安
[0552c09] 自高祖神堯皇帝武德元 年歲次戊寅。至開元神武皇帝開元十八年 庚午之歲。兼天后代凡經一百一十三載。傳
譯緇素已有三十七人。所出經律論及傳錄 等。總三百一部二千一百七十卷 (於中二百八十一部二千一百 四十三卷見在一十部二十七卷訪本未獲) 。
* (大唐) 沙門波羅頗迦羅蜜多羅三部三十八 卷經論
* 沙門釋法琳一部一十卷集論
* 沙門釋玄奘七十六部 (一千三百四十七卷經律論記傳)
* 沙門釋道宣八部 (八十一卷譜錄傳集)
* 沙門釋玄應一部二十五卷經音義
* 沙門釋靖邁一部四卷圖記
* 沙門釋智通四部五卷經
* 沙門伽梵達摩一部一卷經
* 沙門阿地瞿多一部一十二卷經
* 沙門釋玄惲一部二十卷經集
* 沙門釋彥悰一部六卷集議
* 沙門那提三部三卷經
* 沙門若那跋陀羅一部二卷經
* 沙門地婆訶羅一十八部三十四卷經論
* 清信士杜行顗一部一卷經
* 沙門釋復禮一部二卷集論
* 沙門釋慧立一部一十一卷集傳
* 沙門釋懷素四部八卷戒本羯磨
* 沙門佛陀多羅一部一卷經
* 沙門佛陀波利一部一卷經
* 沙門提雲般若六部七卷經論
* 沙門釋慧智一部一卷讚頌
* 沙門釋明佺一部一十五卷目錄
* 沙門實叉難陀一十九部一百七卷經
* 婆羅門李無諂一部一卷經
* 沙門彌陀山一部一卷經
* 沙門釋玄嶷一部三卷集論
* 沙門阿儞真那七部九卷經
* 沙門釋義淨六十一部 (二百三十九卷經律論傳)
* 沙門菩提流志五十三部 (一百一十一卷經論)
* 沙門釋愛同一部一卷羯磨
* 沙門釋慧苑一部二卷經音義
* 沙門釋智嚴四部六卷經集
* 沙門跋日羅菩提四部七卷經
* 沙門釋懷迪一部一十卷經
* 沙門輸波迦羅四部一十四卷經
* 沙門釋智昇五部二十五卷經錄懺儀等
* 寶星陀羅尼經十卷 (或八卷見內典錄貞觀三年三月於興善寺出四年四月訖沙門法 琳製序佛於大集會中重說此經即大集寶幢分是非重譯也)
* 般若燈論釋十五卷 (龍樹菩薩本分別明菩薩釋見內典錄貞觀四年六月於勝光寺出 至六年十月十七日畢沙門慧賾製序)
* 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 (或十五卷無著菩薩造見內典錄貞觀四年夏於勝光寺 與般若燈論同時出至七年春訖勅太子右庶子李百藥為序)
[0553b02] 右三部三十八卷其本並在。
[0553b03] 沙門波羅頗迦羅蜜多羅。唐言作明知識。略 云朋友。或一云波頗。唐言光智。中印度人 也。本剎利王種。姓剎帝利。十歲出家隨師習
學。誦一洛叉大乘經可十萬偈。受具已後便 學律藏。既通戒網心樂禪思。又隨勝德修習 定業。因循不捨經十二年。末復南遊摩伽陀
國那蘭陀寺。值戒賢論師盛弘十七地論。因 復聽採。以此論中兼明小教。又誦一洛叉偈 小乘諸論。波頗識度通敏器宇沖邃。博通內
外研精大小。傳燈教授同侶所推。承化門人 般若因陀羅跋摩等。學功樹勣深達義綱。相 繼領徒本國匡化。為彼王臣之所欽重。但以
出家釋子不滯一方。六月一移任緣靡定。承 北狄貪勇未識義方。法藉人弘敢欲傳化。乃 與道俗十人展轉北行。達西面可汗葉護衙
所。以法訓勗。曾未浹旬。特為戎主。深所信 伏。日給二十人料旦夕祗奉。同侶道俗咸被 珍遇。生福增敬日倍於前。武德九年高平王
出使入蕃因與相見。承此風化將事東歸。而 葉護君臣留戀不許。王即奏聞下勅徵入。乃 與高平同來謁帝。以貞觀元年歲次丁亥十
一月二十日達京勅住興善。釋門英達莫不 修造。自古教傳詞旨有所未喻者。皆委其宗 緒括其同異。內計外執指掌釋然。徵問相詶
披解無滯。乃上簡聞蒙引內見。躬傳法理無 爽對揚。賜綵四十段并宮禁新納一領。所將 五僧加料供給。重頻慰問勞接殊倫。至三年
三月上以諸有非樂物我皆空。睠言真要無 過釋典。流通之極豈尚翻傳。下詔所司搜 敡 碩德兼閑三教備舉十科者一十九人。於大
興善創開傳譯。沙門玄謨僧伽等譯語。及三 藏同學崛多律師證譯。沙門法琳惠明慧賾 慧淨等執筆。承旨慇懃詳覆。審定名義具意
成文。沙門慧乘法常慧朗曇藏智解智首僧 辯僧珍道岳靈佳文順等證義。又勅上柱國 尚書左僕射刑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太子 詹事杜正倫禮部尚書趙郡王李孝恭等參助
詮定。右光祿大夫太府卿蘭陵男蕭璟總知監 護。百司供送四事豐華。至四年四月譯寶星 經訖。後移勝光又譯般若燈論大莊嚴經論。
至七年春勘閱既周繕寫云畢。所司詳讀乃 上聞奏。下勅各寫十部散流海內。仍賜頗物 百段。餘承譯僧有差束帛。波頗意在傳法餘
無挂懷。而時輩不詢。或生異議云。頗僥倖時 譽取馳於後。故聚名達廢講經論。斯未是弘 通者。時有沙門靈佳。卓犖拔群妙通機會。對
監護使具述事理云。頗遠投東夏情乖名利。 欲使道流千載聲振上古。昔符姚兩代翻經 學士乃有三千。今大唐譯人不過二十。意在
明德同證信非徒說。後代昭奉無疑於今耳。 識者僉議攸同後遂不行。時為太子染患眾 治無効。下勅延頗入內一百餘日。親問承對
不虧帝旨。疾既漸降辭出本寺。賜綾帛等六 十段并及時服十具。頗誓傳法化不憚艱危。 遠度 [葸-十+夕] 河來歸震旦。經途所亘四萬有餘。躬
齎梵文望並翻盡。不言英彥有墜綸言。大志 頹然雅懷莫訴。因而遘疾自知不救。分散衣 資造諸淨業。端坐觀佛遺表施身。下勅特聽。
尋爾而卒於勝光寺。春秋六十有九。東宮下 令給二十人。輿屍坐送至于山所。闍維既了。 沙門玄謨收拾餘骸為之起塔於勝光寺。在
乘法師塔東。即貞觀七年四月六日也。有識 同嗟。法輪輟軫。群生無導。良可悲夫 (內典錄云于斯時也
大集梵文將事廣傳陶津後代而恨語由唐化弘匠不行致使梵寶無由分布故十載之譯三部獻功可悲深矣今
考覈序中譯時年月三年三月創譯七年春獻功畢續高僧傳云六年訖傳錄俱是宣修年月自矛盾也) 。
* 破邪論二卷 (或一卷見內典錄)
* 辯正論八卷 (見內典錄)
[0554a12] 右二部十卷其本見在。
[0554a13] 沙門釋法琳。姓陳氏。頴川人。遠祖隨官寓居 襄陽。少而出家遊獵儒釋博綜詞義。金陵楚 郢從道問津。自文苑才林靡不尋造。而意存
綱梗不營浮綺。野栖木食於青溪等山。晝則 承誨佛經。夜則吟覽俗典。故於內外詞旨經 緯遺文。精會所歸咸肆其抱。而風韻閑雅韜 德潛形。氣揚 采
飛方陳神略。隋季承亂入關 觀化。流離八水顧步三秦。每以槐里仙宗互 陳名實。昔在荊楚梗槩其文。而祕法奇章猶 未探括。自非同其形服塵其本情。方可體彼
宗師靜茲紛結。乃權捨法服長髮多年。外統 儒門內希聃術。遂以義寧初歲。假被巾褐從 其居館。琳素通莊老談吐清奇。道侶服其精
華膜拜而從遊處。情契莫二共敘金蘭。故彼 所禁文詞竝用諮琳取定。致令李宗奉釋之 典包舉具舒。張偽葛妄之言銓題品錄。武德
初運還莅釋宗。擁帙延光栖遑問道。以帝壞 同歸名教。是則鼓言鄭衛易可箴規。乃住京 師濟法寺。至武德四年有太史令傅奕。先是
黃巾深忌佛法。上廢佛法事十有一條云。釋 經誕妄言妖事隱。損國破家未聞益世。請胡 佛邪教退還天竺。凡是沙門放歸桑梓。則家
國昌大李孔之教行焉。武皇容其小辯。朝輔 未能抗也。時謂遵其邪徑通廢宏衢莫不懼 焉。乃下詔問曰。棄父母之鬚髮。去君臣之
章服。利在何間之中。益在何情之外。損益二 宜請動妙適。琳憤激傅詞側聽明勅。承有 斯問郎陳對曰。琳聞。至道絕言。豈九流能
辯。法身無象。非十翼所詮。但四趣茫茫漂 淪欲海。三界蠢蠢顛墜邪山。諸子迷以自焚。 凡夫溺而不出。大聖為之興世。至人所以降
靈。遂開解脫之門。示以安隱之路。於是中天 王種。辭恩愛而出家。東夏貴遊。厭榮華而入 道。誓出二種生死。志求一妙涅槃。弘善以
報四恩。立德以資三有。此其利益也。毀形以 成其志。故棄鬚髮美容。變俗以會其道。故去 君臣華服。雖形闕奉親。而內懷其孝。禮乖事
主。而心戢其恩。澤被怨親以成大順。福沾 幽顯豈拘小違。上智之人。依佛語故為益。下 凡之類。虧聖教故為損。懲惡則濫者自新。進
善則通人感化。此其大略也。而傅氏所奏。在 司猶未施行。奕乃多寫表狀。遠近公然流布。 京室閭里。咸傳禿丁之誚。劇談酒席。昌言胡
鬼之謠。佛日翳而不明。僧尼阻而無勢。于 時達量道俗動毫成論者非一。各踈佛理具 引梵文。委示業緣曲垂邪正。但竝是奕之所
廢。豈有引廢證成。雖曰破邪終歸邪破。琳情 性玄機獨覺千載。器局天授博悟生知。覩作 者之無功。信乘權之有據。乃著破邪論二卷。
用擬傅詞文。有三十餘紙。自琳之綴釆貫絕 群篇。野無遁賢朝無遺士。家藏一本咸誦在 心。竝流略之菁華。文章之冠冕。茂譽於是乎
騰廣。昏情由之而開尚矣。琳又以論卷初出 意在弘通。自非廣露其情。則皂隷不塵其道 乃上啟儲后諸王及公卿侯伯等。竝文理弘
被庶績咸嘉其博詣焉。故奕奏狀因之致寢。 遂得釋門重敞。琳寔其功。東宮庶子虞世南。 詳琳著論。乃為之序胤。而傅氏不愜其情。重 施密 譖
。構扇黃巾用為黨類。道士李仲卿上 十異九迷論。道士劉進喜上顯正論。皆貶量 佛聖塵點釋宗。昏冒生靈衒曜朝野。薰蕕既 雜時所疑焉。武德九年春下詔京置三寺惟
立千僧。餘竝放還桑梓。嚴勅既下莫敢致詞。 五眾哀號於槀街。四民顧歎於城市。于時道 俗蒙然投骸無措。賴由震方出帝氛祲廓清。
素襲啟聞薄究宗領。登即大赦還返神居。 故佛日重朗於唐世。又由琳矣。琳頻逢黜陟 誓結維持。道挫世情良資寡學。乃探索典籍
隱括玄奧。撰辯正論八卷。頴川陳子良注之 并製序。良文學雄伯群儒仰戴。誘勸成則其 從如雲。貞觀初。文帝捨終南山大和舊宮。
置龍田寺。琳性欣幽靜就而住之。眾所推美 舉知寺任。從容山服詠歌林野。三年勅波頗 三藏翻寶星經及般若燈等論。召琳令執筆
承旨兼詳覆名義。至十三年冬有黃巾秦世 英者。挾方術以要榮。遂程器於儲貳。素嫉釋 種陰陳琳論謗訕皇宗罪當誷上。帝勃然下
勅沙汰僧尼。見有眾侶宜依遺教。仍訪琳 身據法推勘。琳扼椀奮發不待追徵。獨詣公 庭輕生徇理。乃縶以縲紲。下詔問曰。周之宗
盟異姓為後。尊祖重親寔由先古。何為追逐 其短首尾兩端廣引形似之言。備陳不遜之 喻。圮毀我祖禰。謗讟我先人。如此要君罪
有不恕。琳答曰。文王大聖周公大賢。追遠慎 終昊天靡答。孝悌之至通於神明。雖有宗周 義不爭長。何者。皇天無親竟由輔德。古人黨
理而不黨親。不自我先不自我後。雖親有罪 必罰。雖疎有功必賞。賞罰理當故天下和平。 老子習訓道宗德教加於百姓。恕己謙光仁
風刑于四海。又云。吾師名佛。佛者覺一切 人也。乾竺古皇西昇逝矣。討尋老教始末可 追。日授中經示誨子弟言。吾師者善入泥洹
綿綿常存吾今逝矣。今劉李所述謗滅老氏 之師世莫能知。著茲辯正論有八卷。略對道 士六十餘條。竝陳史籍前言實非。謗毀家國。
自後辯對二十餘列。並據琳詞具狀聞奏。 勅曰。所著辯正論信毀交報篇曰。有念觀 音者臨刃不傷。且赦七日令爾自念。試及刑
決能無傷不。琳外纏桎梏內迫刑期。水火交 懷訴仰無路。乃緣生來所聞經教及三聖尊 名銘誦心府擬為顯應。至于限滿忽神思彯 勇橫逸胸懷。歡慶相尋頓忘死畏立待對
問。須臾勅至云。今赦期已滿當至臨刑。有何 所念。念有靈不。琳援筆答曰。自隋季擾攘四 海沸騰。伇毒流行干戈競起。興師相伐各擅
兵威。臣佞君荒不為正治。遏絕王路固執一 隅。自皇王弔伐載清陸海。斯寔觀音之力。咸 資勢至之恩。比德連蹤道齊上聖。救橫死於
帝庭。免淫刑於都市。琳於七日已來不念觀 音惟念陛下。勅治書侍御韋琮問琳。有詔令 念觀音。何因不念乃云惟念陛下。琳答。伏承
觀音聖鑒塵形六道。上天下地皆為師範。然 大唐光宅四海九夷奉職。八表刑清君聖臣 賢不為枉濫。今陛下子育恒品如經即是觀
音。既其靈鑒相符。所以惟念陛下。且琳所著 辯正論爰與書史倫同。一句參差任從斧鉞。 陛下若順忠順正。琳則不損一毛。陛下若刑
濫無辜。琳則有伏屍之痛。具以事聞。遂不加 罪。有勅徙于益部僧寺。行至百牢關菩提寺。 因疾而卒。時年六十九。沙門慧序經理所苦
情結斷金。曉夕同衾慰撫承接。及命將盡在 序膝上。序慟哭崩摧淚如駛雨。乃召諸關旁 道俗。葬於東山之頂。高樹白塔勒銘誌之。行
路望者知便下淚。琳所著詩賦啟頌碑表章 誄大乘教法并諸論記傳合三十餘卷。並金 石擊其風韻。縟錦繢其文思流靡雅便騰焰 彌穆。又善應機說導即事騁詞言會宮商義
符玄籍。其秦英竟以狂慝被誅公私怪其死。 晚劉李傅氏相從化往。故其遺文往行。可為 萬代錧轄矣。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 (見翻經圖佛於四處十六會說顯慶五年正月 一日於玉華宮寺玉華殿譯至龍朔三年十月二十日畢沙門大乘光大乘欽嘉尚等筆受)
*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 (見內典錄第四出與姚秦 羅什等出者同本貞觀二十二年十月一日於坊州宜君縣玉華宮弘法臺譯直中書杜行顗筆受)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見內典錄第二出與摩訶般若大明呪經等同本貞 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於終南山翠微宮譯沙門知仁筆受)
* 大菩薩藏經二十卷 (見內典錄今編入寶積當第十二會貞觀十九年五月二日於西京 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九月二日畢沙門智證筆受道宣證文)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卷 (見內典錄是大集第十三分與舊方廣十輪同 本永徽二年正月二十三日於西京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六月二十九日畢沙門大乘光等筆受)
*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 (見內典錄是華嚴經壽量品異譯永徽五年九月二 十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雲筆受)
* 說無垢稱經六卷 (見內典錄第七譯與羅什維摩經等同本永徽元年二月八日於大慈恩 寺翻經院譯至八月一日畢沙門大乘光筆受)
* 解深密經五卷 (見內典錄全本第二譯與深密解脫解節相續解脫等並同本貞觀二十 一年五月十八日於弘福寺譯至七月十三日畢沙門大乘光筆受)
*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卷 (見內典錄第二出與隋笈多緣生經同本永徽 元年二月三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八日畢沙門大乘詢筆受)
* 藥師瑠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 (見內典錄第二出與隋 笈多等出者同本永徽元年五月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慧立筆受)
*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一卷 (見內典錄第三出與羅什阿彌陀經等同本永徽元 年正月一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甚希有經一卷 (見內典錄第三出與未曾有經等同本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十八日於終南 山翠微宮譯沙門大乘欽筆受)
* 最無比經一卷 (見內典錄第二出與隋譯希有校量功德經同本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十九日 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稱讚大乘功德經一卷 (見內典錄初出與決定業障經同本永徽五年六月五日 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一卷 (見內典錄第二出與諫王經等同本貞觀二十三年 二月六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緣起聖道經一卷 (見內典錄第六出與貝多樹下經等同本貞觀二十三年正月一日於西 京北闕內紫微殿右弘法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不空羂索神呪心經一卷 (見內典錄第二出與隋崛多等出者同本顯慶四年 四月十九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十一面神呪心經一卷 (見內典錄第二出與周耶舍崛多等出者同本顯慶元年 三月二十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則筆受)
* 呪五首經一卷 (見翻經圖麟德元年正月一日於玉華寺玉華殿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勝幢臂印陀羅尼經一卷 (見內典錄初出與妙臂印幢陀羅尼同本永徽五年 九月二十九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雲筆受)
* 諸佛心陀羅尼經一卷 (見內典錄永徽元年九月二十六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 譯沙門大乘雲筆受)
* 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一卷 (見內典錄永徽五年九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 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八名普密陀羅尼經一卷 (見內典錄永徽五年九月二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 經院譯沙門大乘雲筆受)
* 持世陀羅尼經一卷 (見內典錄永徽五年十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神察 筆受)
* 六門陀羅尼經一卷 (見內典錄貞觀十九年七月十四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辯機 筆受)
* 佛地經一卷 (見內典錄貞觀十九年七月十五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辯機筆受)
*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一卷 (見內典錄永徽二年正月九日 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一卷 (見翻經圖永徽三年四月四日於大慈恩寺翻經 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一卷 (見翻經圖龍朔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於玉華寺玉 華殿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菩薩戒本一卷 (見內典錄第三譯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與曇無讖等出者同本貞觀二 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大乘光筆受)
* 菩薩戒羯磨文一卷 (見內典錄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十五日 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佛地經論七卷 (見內典錄親光等菩薩造貞觀二十三年十月三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 十一月二十四日畢沙門大乘光筆受)
* 瑜伽師地論一百卷 (見內典錄彌勒菩薩說貞觀二十年五月十五日於弘福寺翻經院 譯至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畢沙門靈會朗 濬 等筆受)
* 顯揚聖教論二十卷 (見內等錄無著菩薩造貞觀十九年十月一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 至二十年正月十五日畢沙門智證等筆受)
* 瑜伽師地論釋一卷 (見翻經圖最勝子等菩薩造永徽元年二月一日於大慈恩寺翻 經院譯沙門大乘暉筆受)
* 顯揚聖教論頌一卷 (見內典錄無著菩薩造貞觀十九年六月十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 沙門辯機筆受)
* 王法正理論一卷 (見內典錄彌勒菩薩造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十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 譯沙門大乘林筆受)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七卷 (見內典錄無著菩薩造永徽三年正月十六日於大 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三月二十八日畢沙門大乘光大乘雲等筆受)
*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十六卷 (見內典錄安慧菩薩糅貞觀二十年 正月十七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 [門@壬] 三月二十九日畢沙門玄賾等筆受)
* 廣百論本一卷 (見內典錄聖天菩薩造永徽元年六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 諶筆受)
* 大乘廣百論釋論十卷 (見內典錄護法菩薩釋永徽元年六月二十七日於大慈 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二月二十三日畢沙門敬明等筆受)
* 攝大乘論本三卷 (見內典錄無著菩薩造第三出貞觀二十二年 [門@壬] 十二月二十六日於北 闕紫微殿西弘法院譯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慈恩寺畢大乘巍筆受)
* 攝大乘論世親釋十卷 (見內典錄第三出與陳真諦隋笈多出者同本貞觀二十 二年十二月八日於北闕弘法院譯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慈恩寺畢大乘巍等筆受)
* 攝大乘論無性釋十卷 (見內典錄貞觀二十一年三月一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 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畢沙門大乘巍大乘林等筆受)
* 辯中邊論頌一卷 (見內典錄彌勒菩薩造龍朔元年五月一日於玉華寺嘉壽殿譯沙 門大乘基筆受)
* 辯中邊論三卷 (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第二出與中邊分別論同本龍朔元年五月十日 於玉華寺嘉壽殿譯至三十日畢沙門大乘基筆受)
* 大乘成業論一卷 (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第二出與業成就論同本永徽二年 [門@壬] 九月五日 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 (見內典錄大域龍菩薩造初出與義淨出者同本貞觀二 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知仁筆受)
* 因明入正理論一卷 (見內典錄商羯羅主菩薩造貞觀二十一年八月六日於弘福寺翻 經院譯沙門知仁筆受)
* 唯識二十論一卷 (見翻經圖世親菩薩造第三出與元魏智希陳真諦出者同本龍朔元年 六月一日於玉華寺慶福殿譯沙門大乘基筆受)
* 唯識三十論一卷 (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貞觀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於弘福寺翻經院 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成唯識論十卷 (見內典錄護法等菩薩造顯慶四年閏十月於玉華寺雲光殿譯沙門大乘基 筆受)
* 大乘掌珍論二卷 (見內典錄清辯菩薩造貞觀二十三年九月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 院譯至十三日畢沙門大乘暉筆受)
* 大乘五蘊論一卷 (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第二出與五陰論同本貞觀二十一年二月二十 四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等筆受)
* 觀所緣緣論一卷 (見內典錄陳那菩薩造第二出與無相思塵論同本顯慶二年十二月二 十九日於東都大內麗日殿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大乘百法明門論一卷 (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貞觀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於 北闕弘法院譯沙門玄忠筆受)
* 緣起經一卷 (見翻經圖出增一阿含第四十六卷異譯龍朔元年七月九日於玉華寺八桂亭譯沙 門神晈筆受)
* 本事經七卷 (見內典錄永徽元年年九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一月八日畢沙門靜邁 神昉等筆受)
* 天請問經一卷 (見內典錄貞觀二十二年三月二十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辯機筆受)
* 阿毘達磨發智論二十卷 (見內典錄迦多衍尼子造第二出與舊八揵度論同 本顯慶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於西京大內順賢閣譯至五年五月七日於玉華寺畢沙門玄則等筆受)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十二卷 (見內典錄大採菽氏造顯慶四年七月二十 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九月十四日畢沙門大乘光等筆受)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 (見內典錄舍利子說顯慶五年十一 月二十六日於玉華寺明月殿譯至龍朔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畢沙門弘彥譯詮等筆受)
*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十六卷 (見內典錄提婆設摩造貞觀二十三年正月十 五日於北闕弘法院譯至八月八日於慈恩寺畢沙門大乘光等筆受)
*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十八卷 (見內典錄筏蘇蜜多羅造第二出與眾事分阿 毘 曇同本顯慶五年九月一日於玉華寺雲光殿譯至十月二十三日畢大乘光等筆受)
*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三卷 (見翻經圖筏蘇蜜多羅造龍朔三年六月四日於玉 華寺八桂亭譯畢沙門大乘基筆受)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二百卷 (見內典錄五百大阿羅漢等造顯慶元年 七月二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四年七月三日畢畢沙門嘉尚大乘光等筆受)
* 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一卷 (見內典錄世親造第二出與真諦出者同本永 徽二年於大畢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元瑜等筆受)
* 阿毘達磨俱舍論三十卷 (見內典錄世親造第二出與真諦出者同本永徽二 年五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五年七月二十七日畢沙門元瑜筆受)
*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八十卷 (見內典錄眾賢造永徽四年正月一日於大 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五年七月十日畢沙門元瑜筆受)
* 阿毘達磨顯宗論四十卷 (見內典錄眾賢造永徽二年四月五日於大慈恩寺 翻經院譯至三年十月二十日畢沙門慧朗嘉尚等筆受)
* 入阿毘達磨論二卷 (見內典錄塞建地羅造顯慶三年十月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 至十三日畢沙門釋詮嘉尚筆受)
* 五事毘婆沙論二卷 (見翻經圖法救造龍朔三年十二月三日於玉華寺玉華殿譯至八 日畢沙門釋詮等筆受)
* 異部宗輪論一卷 (見翻經圖世友造第三出與十八部論部異執論並同本龍朔二年 七月十四日於玉華寺慶福殿譯沙門大乘基筆受)
* 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一卷 (見內典錄 永徽五年閏五月十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 勝宗十句義論一卷 (見翻經圖慧月造貞觀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於弘福寺翻經院 譯沙門靈雋筆受)
* 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見內典錄貞觀二十年奉勅於弘福寺翻經院撰沙門辯機承旨綴 緝秋七月絕筆)
[0557b13] 右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其本並 在。
◎
[0557b15] ◎沙門釋玄奘。本名禕。俗姓陳氏。陳留人也。 漢太丘長仲弓之後。曾祖欽後魏上黨太守。 祖康北齊國子博士食邑周南子孫因家。又
為緱氏人也。父惠英潔有雅操早通經術。形 長八尺美眉明目。拜江陵令解纓而返。即大 業年。識者以為尅終。隱淪之候故也。有四
男奘最小。幼而珪璋特達聰悟不群。年八歲 父坐於机側口授孝經。至曾子避席忽整襟 而起問其故。對曰。曾子聞師命尚猶避席。某
今奉慈訓豈宜安坐。父甚悅知其必成。召 宗人語之。皆賀之曰。此公之揚烏也。其早慧 如此。自後備通經奧。次兄長捷先出家住東
都淨土寺。以奘少罹窮酷携以獎之。日授精 理旁兼巧論。年十一誦維摩法華。東都恒度 便預其次。自爾卓然梗正不偶朋流。口誦目
緣略無閑缺。覩諸沙彌劇談掉戲。奘謂之曰。 經不云乎。夫出家者為無為法。豈復恒為兒 戲。可謂徒喪百年。時寺有景法師講涅槃經。
執卷伏膺遂忘寢食。又學嚴法師攝大乘論。 一聞將盡再覽無遺。時年十三也。其後隋氏 失御天下沸騰。昆季相携屆于京邑住莊嚴
寺。是時武德元年也。國基草創兵甲尚興。所 以京城未有講肆。然綿蜀之中法事甚盛。遂 與兄從之經子午谷入漢川。遂逢空景二法
師。停月餘日從之受學。仍相與進向成都。諸 德既萃大建法筵。於是更聽基暹攝論毘曇 道振迦旃延論。敬惜寸陰勵精無怠。二三年
間究通諸部。年滿二十。即以武德五年於成 都受具。夏坐學律五篇七聚之宗。一遍斯得。 奘自惟曰。學貴經遠義重疎通。鑽仰一方未 成探
[(阜-十+止)*責] 。遂從蜀至荊詢求先德。漸至相州 造慧休法師質問疑礙。次到趙州謁道深法 師學成實論。又入長安止大覺寺。就岳法師
學俱舍論。皆一遍而盡其旨經目而記於心。 雖宿學耆年不能出也。至於鈎深致遠開微 發伏眾所不至。獨悟於幽奧者固非一義焉。
時長安有常辯二法師。為上京法匠。奘又諮 稟。然其所有深致亦一拾斯盡。二德並深嗟 賞。乃謂奘曰。汝可謂釋門千里之駒。其再
明慧日當在爾躬。恨吾輩老朽恐不見也。自 是學徒改觀譽滿京邑。僕射宋公簫瑀敬其 脫穎奏住莊嚴。然非本志情栖物表。乃又惟
曰。余周流吳蜀爰逮趙魏末及周秦。預有講 筵率皆登踐已布之言。今雖蘊胸襟未吐之 詞宗解籤無地。若不輕生殉命誓往華胥。何
能具覿成言用通神解。一覩明法了義真文。 要返東華傳揚聖化。則先賢高勝豈決疑於 彌勒。後進鋒頴寧輟想於瑜伽耶。遂厲然獨
舉詣闕陳表。有司不為通引。頓迹京臯廣就 諸蕃遍學書語。行坐尋授數日便通。側席面 西思聞機候。會貞觀三年時遭霜儉。下勅道
俗隨豐四出。幸因斯際徑往姑臧漸至燉煌。 路由天塞裹糧弔影。前望悠然但見平沙絕 無人徑。迴遑委命任業而前。展轉因循達于
高昌境。王麴文泰得信於佛殊禮供待請留 弘法。奘告誠慇至遂任西行。厚相贈遺以充 資什。仍勅殿中侍郎史。歡齎綾帛五百疋果
味兩車。獻葉護可汗書二十四封。通屈支等 二十四國。每一封書附大綾一疋為信。給馬 三十疋手力二十五人。送至突厥葉護衙所。
以大雪山北六十餘國皆其部統故。重遺達 為奘開前路也。可汗遂勅所部諸國。令供 給傳送。展轉遂達迦濕彌羅國。斯並高昌麴
王。葉護可汗之力也。奘周遊五印遍師明匠。 至如五明四含之典。三藏十二之筌。七例八 轉之音。三聲六釋之句。皆盡其微畢究其妙。
初那爛陀寺大德師子光等。立中百論宗破 瑜伽等義。奘曰。聖人作論終不相違。但學者 有向背耳。因造會宗論三千頌。融會瑜伽中
百之旨。先有南印度王灌頂師。名般若毱多。 明正量部。造破大乘論七百頌。奘申大乘義 破之。名制惡見論千六百頌。諸師咸曰。斯論
窮天下之勍寇也何敵當之。又東印度拘摩 羅王因奘通化。初開信門請問諸佛何所功 德。奘讚如來三身利物。因造三身論三百
頌以贈之。王曰。未曾有也。頂戴歸依。斯之三 論義府幽奧。五印度境盛傳流布。是知道風 昭著德行高明。學蘊三冬聲馳萬里。印度學
人咸仰盛德。既曰經笥。亦稱法將。小乘學 徒號奘為木叉提婆。唐言解脫天。大乘法眾 號摩訶耶那提婆。唐言大乘天。斯乃高其德
而傳徽號。敬其人而議嘉名。又戒日大王五 印臣伏。彼聞奘名遣人要請。奘初至止。王 即問云。聞彼支那國有秦王破陣樂歌舞之
曲。秦王何人致此歌詠。奘曰。即今正國之 天子也。未登皇極之前封為秦王。是大聖人。 撥亂反正恩霑六合。故有斯詠。王曰。如此
之人故天縱之為物主也。王於奘所盡心師 敬。欲使芳音布於遐邇。故於曲女城施大論 場。集五印度沙門婆羅門能言之士令奘立
論。竟十八日無敢問者。王大嗟賞施金錢一 萬銀錢三萬上氈衣一百具。悉皆不受。五 印度境戒日王等慇重請留用光玄化。奘志
存弘益傳於未聞。確擬東旋拒而不受。王重 請暫住觀七十五日大施場相。事訖辭還。王 勅所部遞送出境。并施象一頭金銀錢各數
萬。戒日拘摩羅等十八大國王流淚執別。奘 便辭而不受。諸僧勸受象施。皆曰斯勝相也。 佛滅度來王雖崇敬種種布施。未聞以象用
及釋門。象為國寶今既見惠信之極矣。因即 衲象而返錢寶。然其象也其形圓大高可丈 三長二丈許。上容八人并諸什物。緣國北
旋出印度境奘歷遊諸國觀禮聖迹及感靈應 具如大唐西域記及續高僧傳兼奘法師傳等 備顯。奘於西域請得如來肉舍利一百五十 粒。金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尺有六寸。擬摩
揭陀國前正覺山龍窟影像。金佛像一軀通 光座高三尺三寸。擬婆羅痆斯國鹿野苑初 轉法輪像。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尺有五 寸。擬憍賞彌國出愛王思慕如來刻檀寫真
像。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二尺九寸。擬 劫比他國如來自天宮下降寶階像。銀佛像 一軀通光座高四尺。擬摩揭陀國鷲峯山說 法華等經像。金佛像一軀通光座高三尺五
寸。擬那揭羅曷國伏毒龍所留影像。刻檀 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尺有三寸。擬吠舍釐國 巡城行化像。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論
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經律論一十四部。大 眾部經律論一十五部。三彌底部經律論一 十五部。彌沙塞部經律論二十二部。迦葉
臂耶部經律論一十七部。法密部經律論四 十二部。說一切有部經律論六十七部。因論 三十六部。聲論一十三部。凡五百二十夾六
百五十七部。並載之巨象還返帝城。初奘既 度葱嶺。先遣侍人齎表陳露違國化也。下勅 流問。令早相見。行達于遁以象致死所齎經
像交無運致。又上表請。尋下別勅令于遁王 給其鞍乘。既奉嚴勅駝馬相運至于沙州。又 蒙別勅計其行程酬雇價直並不受而還。自
爾乘傳二十許乘。以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 四日屆于京郊之西。道俗相趨屯赴闐 [門@壹] 數 十萬眾。如值下生。將欲入都人物諠擁取進
不前遂停別館。通夕禁衛候備遮斷停駐道 旁。從故城之西南至京師朱雀街之都亭驛 二十餘里。列眾禮謁動不得旋。于時駕幸洛
陽。奘乃留諸經像送弘福寺。京邑僧眾競列 幢帳助運莊嚴。四部諠譁又倍初至。當斯時 也復感瑞雲現于日北團圓如蓋。紅白相映
當于像上。顯發輪光既非遶日。同共嗟仰從 午至晡。像入弘福寺方始歇滅。致使京都五 日四民廢業七眾歸承。當此一期仰之彌高
終古罕類也。謁帝於洛陽宮見于儀鸞殿。特 蒙慰問面奉天顏。談敘真俗無爽帝旨。從 卯至酉不覺時延迄于閉鼓。上即事戎旃問
罪遼左。明旦將發下勅同行。固辭疾苦不違 其請。先是中印度菩提寺僧三人送經初至。 下勅普請京城設齋。仍於弘福寺譯大華嚴
等經。不久之間奘信又至。乃勅且停待到方 譯。既見洛宮深沃虛想。即陳翻譯搜擢賢明。 上曰。法師唐梵具瞻詞理通敏。將恐徒揚
仄陋終虧聖典。奘曰。昔二秦之譯門徒三千。 雖復翻傳猶恐後代無聞懷疑乖信。若不搜 舉同奉玄規。豈以褊能妄參朝委。頻又固請
乃蒙降許。帝曰。自師去後朕奉為穆太后。 於西京造弘福寺。可就翻譯。所須人物吏力 並與玄齡商量務令優給。既承明命返迹京
師。遂召證義大德諳解大小乘經論為時輩 所推者一十一人至。即京弘福寺沙門靈閏。 沙門文備。羅漢寺沙門慧貴。實際寺沙門
明琰。寶昌寺沙門法祥。靜法寺沙門普賢。法 海寺沙門神昉。廓州法講寺沙門道深。汴州 演覺寺沙門玄忠。蒲州普救寺沙門神泰。綿
州振響寺沙門敬明等。綴文大德九人至。即 京普光寺沙門拪玄。弘福寺沙門明濬。會昌 寺沙門辯機。終南山豐德寺沙門道宣。簡州
福聚寺沙門靖邁。蒲州普救寺沙門行友。棲 巖寺沙門道卓。豳州昭仁寺沙門慧立。洛 州天宮寺沙門玄則等。字學大德一人至。
即京大總持寺沙門玄應。證梵語梵文大德 一人至。即京大興善寺沙門玄謨。其年五月 方操貝葉開演梵文。創譯大菩薩藏經。沙門
道宣執筆并刪綴詞理。又復旁翻佛地經六 門陀羅尼經顯揚聖教論。二十年春正月又 譯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次譯瑜伽師地論。
法師於論重加陶練。微有餘隙又出西域記 十二卷。沙門辯機親受時事連比前後。自前 代已來所譯經教。初從梵語倒寫本文。次
乃迴之順同此俗。然後筆人亂理文句。中間 增損多墜金言。今所翻傳都由奘旨。意思獨 斷出語成章。詞人隨寫即可披翫。于時駕返
西京。奘乃進新譯經論并大唐西域記。表請 題序。手勅答書。略云。朕學淺心拙在物猶 迷。況佛教幽微豈能仰測。請為經題非己所
聞。其新撰西域記者當自披覽。又再三表請 方蒙允許。遂謂駙馬都尉高履行曰。卿前請 朕為父作碑。今氣力不如昔。願作功德為法
師作序。不能作碑。卿知之。貞觀二十二年 春幸玉華宮。六月勅追法師赴宮見於玉華 殿。帝問比翻何經論。答近翻瑜伽師地論訖
凡一百卷。帝曰。此論甚大何聖所說復明何 義。答曰。論是彌勒菩薩說明十七地義。又 問。何名十七地。奘舉綱提目陳列大義。帝
深愛焉遣使向京取瑜伽論。帝自詳覽覩其 詞義宏遠非從來所聞。歎謂侍臣曰。朕觀 佛經譬猶瞻天望海莫測高深。法師能於異 域得是深法。朕比以軍國務殷不及委尋佛
教。而今觀之宗源杳曠靡知涯際。其儒道九 流比之猶汀瀅之池方溟海耳。而世云三教 齊致此妄談也。因勅所司簡祕書書手。寫新
翻經論為九本。頒與雍洛兗相荊楊涼益等 九大州展轉流通。使率土之人同稟未聞之 義帝先許作新經序。機務繁劇未及措意。至
此法師重啟。方為染翰少頃而成。名大唐三 藏聖教序。神筆自寫勅貫眾經之首。帝居慶 福殿百寮侍衛命法師坐。使弘文館學士上
官儀以所製序。對群寮宣讀。霞煥錦舒極褎 楊之美致。天皇在春宮奉覩聖文。又製述三 藏聖記。自此常參內禁扣問沈隱。翻譯相續
不爽法機。帝又讀法師所進菩薩藏經。美之 因勅春宮作其後序。秋七月夏罷勅賜雲納 袈裟一領妙絕今古。又勅天下諸寺各度五
人。弘福寺宜度五十人。維持聖種皆奘正言 之力也。冬十月隨駕還京。勅所司於北闕紫 微殿西。別營一所號弘法院。令奘居之。晝則
帝留談說。夜乃還院翻經。更譯無性攝論。世 親攝論。緣起聖道經。百法明門論。皇太子 奉為文德聖皇后。於晉昌里置慈恩寺。度
三百人。別造翻經院令法師移就翻譯。仍綱 維寺任給新度弟子一十五人。弘福舊處仍 給十人。皇儲親降製詩褒飾。二十三年夏四
月駕幸翠微宮仍勅陪從。既至處分之外唯 談玄論道。問因果報應及西域先聖遺芳故 迹。皆引經訓對。帝深信納數攘袂歎曰。朕
共師相逢晚不得廣興佛事。逮高宗嗣籙素 所珍敬。追入優問禮殊恒帙。永徽二年請造 梵本經臺。蒙勅賜物尋得成就。又追入內於
修文殿翻發智等論。降手詔飛白書慰問優 給。顯慶元年正月為皇太子於慈恩寺設大 齋。朝宷總至。黃門侍郎薛元超中書侍郎李
義府曰。譯經佛法之大。未知何德可以光揚 耶。奘曰。公之此問常所懷矣。譯經雖位在僧。 光價終憑朝貴。至如符秦時曇摩難提譯經。
黃門侍郎趙文業執筆。姚秦時鳩摩羅什譯 經。秦主及安成侯姚嵩筆受。元魏時菩提留 支譯經。則宣武皇帝及侍中崔光錄文。齊梁
周隋並皆如是。大唐貞觀初波頗翻譯。勅左 僕射房玄齡。趙郡王李孝恭。太子詹事杜正 倫。太府卿簫璟等監閱詳定。今並無之不
足光遠。公等能為致言則斯美可至二公許 為陳奏。尋下勅曰。慈恩翻譯文義須精。宜令 左僕射于志寧中書令來濟禮部尚書許敬宗
黃門侍郎薛元超中書侍郎李義府等時為看 閱。有不穩便處即隨事潤色。若須學士任 量追兩三人。冬十一月中宮在難。歸依三寶
請垂加祐。法師啟曰。聖體必安和無苦。然所 懷者是男。平安之後願聽出家。當蒙勅許。其 月一日皇后施納袈裟一領妙勝前者并時服
玩百有餘件。五日有勅令報法師。皇后分難 已訖。端正奇特神光滿院自庭燭天。朕歡喜 無已內外舞躍。必不違所許願法師護念。遂
號為佛光王。當即受三歸被袈裟服。十二月 五日滿月。勅為佛光王度七人。仍請法師為 王剃髮。其佛光王即中宗孝和皇帝初生之
瑞號也。創登皇極勅為法師。於兩京各置一 佛光寺并度人居之。其東都佛光寺即法師 之故宅也。復內出畫影裝之寶輿。送慈恩寺
翻譯堂中。追諡法師稱大遍覺。顯慶二年春 二月駕幸洛陽宮。法師與佛光王駕前而發。 并翻經僧五人陪從弟子各一事事公給。既
到安置積翠宮。召入大內麗日殿。翻觀所緣 等論。夏四月車駕避暑於明德宮。法師亦陪 從安置飛花殿。譯大毘婆沙等論。五月勅法
師還於積翠宮翻譯。法師初謁文帝已請於 少林寺翻經。至是秋九月復請入少林。天皇 手詔抑而不許。三年二月隨駕還京。秋七月
西明寺成。勅法師居之。令給上房一口新度 沙彌海會等十人充弟子。天皇以法師先朝 所重。嗣位之後禮敬逾隆。中使朝臣問慰無
絕。東國重於般若。前代雖翻文不周備。眾人 更請委悉重翻。然般若部大京師多務。又人 命無常恐難得了。請就於玉華宮翻譯。即以
四年冬十月徙於玉華宮。并翻經大德及門 徒等同去。其供給諸事一如京下。至彼安置 肅誠院焉。五年春正月一日起首翻大般若
經。梵本總有二十萬頌。佛於四處十六會說。 文既廣大學徒請刪略。如羅什所翻除繁去 重。法師將順眾意。於夜夢中即有極怖畏事
以相警誡。覺已驚懼向諸眾說。還依廣譯。 夜中乃見諸佛菩薩勝吉祥事。覺而喜慶不 敢更刪。至龍朔三年十月二十日功畢絕筆。
合成六百卷。合掌歡喜告徒眾曰。此經於此 地有緣。玄奘來此玉華者經之力也。向在 京師諸緣牽亂豈有了時。今得終訖並是諸
佛冥加龍天擁祐。此乃鎮國之典人天大寶。 徒眾宜各踊躍欣慶。中間又翻成唯識論 辯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品類足論等。至十一 月二十二日令弟子窺基奉表奏聞。請御製
經序。至十二月七日通事舍人馮義宣勅垂 許。麟德元年正月一日翻經大德及玉華寺 眾。慇懃啟請翻大寶積經。法師見眾情專至
俛仰翻數行訖。便攝梵本停住告眾曰。此經 部軸與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 奘自貞觀十九年乙巳於弘福寺創啟梵文。
訖麟德元年甲子終於玉華宮寺。凡二十載。 總出大小乘經律論等合七十五部一千三百 三十五卷。又別撰西域記一部。自般若翻了
惟自策勤行道禮懺。告翻經僧及門人曰。有 為之法必歸磨滅。泡幻形質何得久停。行年 六十五矣必卒於玉華。於經論有疑者今可
速問。又謂門人曰。吾來玉華本緣般若。今經 事既終吾生涯亦盡。若無常後汝等遣吾宜從 省儉可以籧篨裹送。仍擇山 澗 僻處安置勿
近宮寺。不淨之身宜從屏遠。門徒等聞之莫 不哀鯁。奘生常以來願生彌勒及遊西域。 又聞無著兄弟皆生彼天。又頻祈請咸有顯
證。懷此專至益增翹勵。所造功德皆願往 生。至正月九日脚跌傷脛因即寢疾。開目閉 目見大蓮華鮮白而至。又見偉相知生佛前。
遂命僧嘉尚讀所翻經論名目及造像寫經施 僧濟乏然燈放生。具令讀訖自懷欣悅。總召 門人有緣並集。於是罄捨衣資。更令造像及 轉讀齋 嚫
。又命塑工宋法智。於嘉壽殿竪 菩提像骨。對寺僧門人辭訣并遣表訖。便 默念彌勒。又令傍人稱願生頌。至二月四日。 右脇累足。右手支頭。左手申髀。暨于屬纊
竟不迴轉。不飲不食至五日中夜。弟子法光 等問云。和上決定得生彌勒內眾不。答曰。 得生。言訖氣息漸微少間神逝。侍人不覺屬
纊。方委從足漸冷最後頂暖。顏色赤白怡悅 勝常。過七七日竟無改變亦無異氣。自非定 慧莊嚴戒香資被。孰能致此。又冥應眾多具
於別傳。此略不述。時坊州刺史竇師倫奏法 師已亡。帝聞之哀慟傷感。為之罷朝曰。朕失 國寶矣。時文武宰寮莫不悲咽流涕。帝言
已嗚咽悲不能勝。翌日又謂群臣曰。惜哉朕 國內失奘法師一人。可謂釋眾梁摧矣。四生 無導矣。亦何異苦海方割舟檝遽沈。闇室
猶昏燈炬斯掩。帝言已嗟惋不怡。尋下勅移 神柩歸京安置慈恩寺。葬事所須並令官給。 又勅葬日聽京城僧尼幢蓋送至墓所。法師
道茂德高。為明時痛惜故。於亡後重疊降恩 求之。古人無以加也。於是素蓋素幢浮空雲 合。哀笳哀梵氛遏人神。四俗以之悲涼七眾 惜其沈沒。以四月十五日葬於
滻 東白鹿原 西十里中。皂素彌滿其塋與兄捷公相近。苕 然白塔近燭帝城。禁中多見時傷聖慮。至總 章元年四月八日。有勅改葬 [樊/區] 川北原。與州
縣相知供給吏力乃又出之。眾咸歎異。經久 埋瘞色相如初。自非願力所持焉能致此。法 師形長七尺板身赤白色。眉目疎朗體貌端
凝。談論清華音詞遠暢。使聽者無倦瞻者忘 疲。或處徒眾。或對嘉賓。一坐半日略無傾動。 服尚乾陀裁唯細 [疊*毛] 修廣適中。行步雍容直
前而視輒不顧眄。滔滔焉若大江之紀地。灼 灼焉類芙蕖之在水。加以戒範端凝始終如 一。愛惜之志過護浮囊。持敬之堅超逾繫草。
性愛怡簡不好交遊。一入道場非朝命不出。 又聞盛暑之辰體無霑液。祁寒之際貌不慘 悽。又不夭不申不欠不啑。斯蓋未詳其地位
何賢聖之可格哉。又北宮現疾之時徵應繁 縟。將終之日色貌敷愉。亦難得而測也。及 終後月餘日。有人齎栴檀末香至。請依西國
法以塗三藏身。眾咸莫之許。其人作色曰。弟 子別奉進止師等若不許請錄狀以聞。眾從之 及開棺發殮已。人覺異香等蓮花之氣。互相
驚問。皆云若茲。向人除併殮衣唯留襯服。眾 覩三藏貌如生。人皆號絕共視。向人塗香服 殮蓋棺已俄失所在。眾疑天人焉。又其聽言
觀行名實相守。精厲晨昏計時分業。虔虔不 懈專思法務。言無名利行絕虛浮。曲識機緣 善通物性。不倨不諂行藏適時。吐味幽深辯
開疑議。寔當代之英賢。乃釋門之法將矣。且 其發蒙入法特異常倫。聽覽經論用為恒任。 既周行東夏挹酌諸師。披露肝膽盡其精義。
莫不傾倒林藪更新學府。遂能不遠數萬諮 求勝法。誓捨形命必會為期。發趾張掖途次 龍沙。中途艱險身心僅絕。既達高昌倍光來
價。傳國祖送備閱靈儀。路出鐵門石門。躬乘 沙嶺雪嶺。歷天險而志逾慷慨。遭凶賊而神 彌厲勇。兼以歸稟正教師承戒賢。理逐言揚
義非再授。廣聞異論包藏胸臆。致使梵侶傾 心不遺其法。又以起信一論文出馬鳴。印度 諸僧思承其本。奘乃譯唐為梵通布五天。斯
則法化之緣東西互舉。又西華餘論深尚聲 明。奘乃卑心請決隨授隨曉。致有七變其勢 動發異蹤三循廣論恢張懷抱。故得施無厭
寺三千學僧皆號智囊護持城壍。及覩其脣 吻聽其詞義。皆彈指讚歎何斯人也。隨其遊 歷塞外海東百三十國。道俗邪正承其名者。
莫不仰德歸依更崇開信。可以家國增榮。光 宅推遠獻奉歲至。咸奘之功。若非天挺英靈 生知聖授。何能振斯鴻緒導達遺蹤。前後僧
傳往天竺者。首自法顯法勇終于道邃道生。 相繼中途一十七返。取其通言華梵妙達文 筌揚導國風開悟邪正莫高於法師矣。恨其
經部不翻其數猶眾。年未遲暮足得出之。無 常奄及惜哉。
*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一卷 (序題云曇無德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見內 典錄)
* 釋迦氏略譜一卷 (或無略字見內典錄麟德二年九月十八日於西明寺撰訖)
* 釋迦方志二卷 (見內典錄永徽元年撰)
* 大唐內典錄十卷 (見內典錄麟德元年於西明寺撰)
* 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 (見內典錄前三卷龍朔元年於西明寺撰第四卷麟德元 年撰或二卷)
* 東夏三寶感通錄三卷 (亦云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見內典錄麟德元年夏六月 於清官精舍集)
* 續高僧傳三十卷 (見內典錄)
* 廣弘明集三十卷 (見內典錄)
[0562a07] 右八部八十一卷其本並在。
[0562a08] 沙門釋道宣。俗姓錢氏。吳興人也。彭祖之後 胤。宣少尋教相長慕尋師。關之東西河之南 北。追訪賢友無憚苦辛。外傅九流內精三學。
戒香芬潔定水澄漪。存護法城著述無輟。尤 工律藏刪補章儀常於終南山以堅其志。凡 所修撰並行於代。護法綱要此錄載之。餘別
行門在於內典。貞觀末年方事修緝。撰四分 刪補羯磨等八部。內典錄中更有後續高僧 傳十卷。尋本未獲故闕。
* 一切經音義二十五卷 (見內典錄)
[0562a18] 右一部二十五卷其本見在。
[0562a19] 沙門釋玄應。大慈恩寺翻經沙門也。博聞強 記鏡林苑之宏標。窮討本支通古今之互體。 故能讎校源流勘閱時代。刪稚古之野素。
削澆薄之浮雜。悟通俗而顯教。舉集略而騰 美。真可謂文字之鴻圖言音之龜鏡者也。以 貞觀之末勅召參傳綜經正緯咨為實錄。因
譯尋閱捃拾藏經為之音義。注釋訓解援引 群籍。證據卓明煥然可領。昔高齊沙門釋道 慧為一切經音。依字直反曾無追顧。致失教
義寔迷匡俗。應所作者全異恒倫。徵覈本據 務存實錄。即萬代之師宗。亦當朝之難偶也。 恨敘綴纔了未及覆疎。遂從物故。惜哉。
* 古今譯經圖紀四卷
[0562b03] 右一部四卷其本見在。
[0562b04] 沙門釋靖邁。簡州人也。以博學馳譽。大唐三 藏翻譯眾經。召充綴文大德。後大慈恩寺翻 經堂中。壁畫古來傳譯緇素。靖邁於是緝維
其事。撰成圖紀題之于壁。但略費長房錄續 逮皇朝。直述譯經餘無所紀。
* 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呪經二卷 (或一卷貞觀中在內譯初出與唐流志千眼千手身經同本沙門波崙製序)
* 千囀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呪經一卷 (或無經字永徽四年於總 持寺譯)
* 觀自在菩薩隨心呪經一卷 (亦云多唎心經永徽四年於總持寺譯)
* 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一卷 (永徽四年於總持寺譯見 大周錄)
[0562b16] 右四部五卷其本並在。
[0562b17] 沙門釋智通。律行清苦兼明經論。於總持門 特所留意。通以隋大業年中出家。住京大總 持寺。有遊方之志。遂於洛京翻經館。學梵書
語早通精奧。唐貞觀中有北天竺僧。齎千臂 千眼經梵本奉進。文帝勅通共梵僧相對譯 出。勒成二卷。後於天皇永徽四年癸丑於總 持寺又出千囀等經三部。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 陀羅尼經一卷
[0562b26]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0562b27] 沙門伽梵達摩。唐云尊法。西印度人也。譯 千手千眼大悲心經一卷。然經題云西天竺 伽梵達摩譯不標年代。推其本末似是皇朝
新譯。但以傳法之士隨緣利見。出經流布更 適餘方。既不記年號故莫知近遠。昇親問梵 僧云有梵本。既非謬妄故載斯錄。准千臂經 序亦云智通共出。
* 陀羅尼集經十二卷 (見大周錄永微四年三月十四日於慧日寺譯至五年四月十五日 畢沙門玄揩筆受)
[0562c07] 右一部一十二卷其本見在。
[0562c08] 沙門阿地瞿多。唐言無極高。中印度人。學窮 滿字行潔圓珠。精練五明妙通三藏。加以大 士利生無悋鄉國。志弘像教罔懼艱險。遂西
踰雪嶺東越沙河。載歷艱難來儀帝闕。以天 皇永徽三年壬子正月。廣將梵本來屆長安。 勅令慈恩寺安置。沙門大乘琮等一十六人。
英公鄂公等一十二人。請高於慧日寺浮圖 院。建陀羅尼普集會壇。緣壇所須並皆供辦。 法成之日屢降靈異。京中道俗咸歎希逢。沙
門玄揩等遂固請翻其法本。後以四年癸丑 至五年甲寅於慧日寺。從金剛大道場經中 撮要鈔譯。集成一十二卷。沙門玄揩等筆 受。于時有中印度大菩提寺僧阿難律木叉
師迦葉師等。於經行寺譯功德天法。編在集 經第十卷內故不別存也。
* 諸經要集二十卷 (顯慶年西明寺撰)
[0562c24] 右一部二十卷其本見在。
[0562c25] 沙門釋玄惲。本名世道。律學高譽慕重前 良。綴緝為務兼有鈔疏注解眾經。西明創居 召為大德。顯慶年中讀一切經。鈔諸要事撰
成一部。名諸經要集。餘如內典錄載。
* 集沙門不拜俗議六卷 (見內典錄)
[0563a01] 右一部六卷其本見在。
[0563a02] 沙門釋彥悰。識量總敏博曉群經。善屬文華 尤工著述。天皇龍朔二年壬戌有詔令拜君 親。恐傷國化令百司遍議。于時沙門道宣等
共上書啟聞于朝廷。眾議異端所司進入。聖 躬親覽下勅罷之。悰恐後代無聞故。纂斯事 并前代故事及先賢答對。名為集沙門不拜
俗議。傳之後代永作楷模。牆壍法城玄風不 墜也。兼撰大唐京師寺錄。行於代。
開元釋教錄卷第八 (總錄之八)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55 冊 No. 2154 開元釋教錄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