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 Yuan Zhu Lin 法苑珠林
Scroll 4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苑珠林卷第四十五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 納諫篇第四十二
* 審察篇第四十三
納諫篇 (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0629a09] 夫納其理則言語絕。乖其趣則諍論興。然直 言者德之本。納受者行之原。所以籍言而德 顯。納受而行全。譬目短於自見必借鏡以觀
形。髮拙於自理。必假櫛以自通。故面之所以 形。明鏡之力也。髮之所以理。玄櫛之功也。 行之所以芳。蓋言之益也。是故身之將敗。必
不納正諫之言。命之將終。必不可處於良醫 也。
引證部第二
[0629a18] 如雜寶藏經云。佛言。昔迦尸國王名為惡受。 極作非法。苦惱百姓殘賊無道。四遠賈客珍 奇勝物。皆稅奪取不酬其直。由是之故國中
寶物遂至大貴。諸人稱傳惡名流布。爾時有 鸚 鵡 王在於林中。聞行路人說王之惡。即 自思念。我雖是鳥尚知其非。今當詣彼為說
善道。彼王若聞我語必作是言。彼鳥之王猶 有善言。奈何人王為彼譏責。儻能改修。尋即 高飛至王園中。迴翔下降在一樹上。值王夫 人入園游觀。于時鸚 鵡
鼓翼嚶鳴。而語之 言。王今暴虐無道之甚。殘害萬民毒及鳥獸。 含識嗷嗷人畜憤結。呼嗟之音周聞天下。夫 人苛剋與王無異。民之父母豈應如是。夫
人聞已瞋恚熾盛。此何小鳥罵我溢口。遣人 伺捕。爾時鸚 鵡 不驚不畏入捕者手。夫人 得之即用與王。王語鸚 鵡 。何以罵我。鸚 鵡
答言。說王非法乃欲相益。不敢罵王。時王問 言。有何非法。答言。有七事非法能危王身。問 言。何等為七。答言。一者耽荒女色不敬真正。
二者嗜酒醉亂不恤國事。三者貪著棊博不 修禮敬。四者游獵殺生都無慈心。五者好出 惡言初不善語。六者賦役謫罰倍加常則。七
者不以義理劫奪民財。有此七事能危王身。 又有三事俱敗王國。王復問言。何謂三事。答 言。一者親近邪佞諂惡之人。二者不附賢良
不受善言。三者好伐他國不養人民。此三 不除傾敗之期。非旦則夕。夫為王者率土歸 仰。王當如橋濟度萬民。王當如稱親疎皆
平。王當如道不違聖蹤。王者如日普照世間。 王者如月與物清涼。王如父母恩育慈矜。王 者如天覆蓋一切。王者如地載養萬物。王者
如火為諸萬民燒除惡患。王者如水潤澤四 方。應如過去轉輪聖王。乃以十善道教化眾 生。王聞其言深自慚愧。鸚 鵡 之言。至誠至
欵。我為人王所行無道。請遵其教奉以為 師受修正行。爾時國內風教既行惡名消滅。 夫人臣佐皆生忠敬。一切人民無不歡喜。爾 時鸚 鵡
者我身是也。爾時迦尸國王惡受者。 今輔相是也。爾時夫人者今輔相夫人是 也。
[0629b29] 又薩遮尼乾子經云。時嚴熾王言。大師頗有 眾生聰明大智利根有罪過不。答言有。何者 是。答言。大王即是。王甚聰明大智利根黠慧。
有大威力心不怯弱。好喜布施威德具足。亦 有罪過。王言。大師我之罪過云何。答言。大王 之罪太極暴惡。太嚴太忽太硬太卒。大王當
知。若王子性太惡者。彼為一切多人不用。 多人不愛。多人不喜。乃至父母亦不喜見。何 況餘人。是故大王。不應太惡。所為作事當 安詳不應太卒而說偈言。
若王行惡行 瞋心不見事
動則怖眾生 乃至父母畏
何況餘非親 而當有念愛
大王應當知 智者捨瞋恚
[0629c14] 爾時嚴熾王在坐對面聞尼乾子毀訾自身。 心生不忍瞋心不喜。心生毒害即作是言。薩 遮尼乾子。汝云何於大眾中說我過患。我從
昔來無人敢正看我。汝今毀我罪應合死。作 是語已告諸臣言。汝當捉此斷其命根。尼乾 驚怖語言。大王。汝今莫卒作如是惡。我有善
言。願王暫時施我無畏聽我所說。王言。汝何 所說當速說。尼乾答言。大王當知。我亦有 罪由太實語不虛語稱事語以我如是。大惡
人前。急性人前。無慈悲人前。卒作事人前。 如是行人前說如是實語。大王當知。點慧之 人不應一切時一切處常說實語。應當善觀
可與語人不可與語人可語時不可語時。當 知實語世人不愛不善讚歎。而說偈言。
智者不知時 卒隨意說實
彼人智者呵 何況無智者
智者一切處 亦不皆實語
是實憍尸迦 實語入惡道
[0630a03] 爾時王聞尼乾子說自身過罪。即便開解歸 誠懺悔。
[0630a05] 又大莊嚴論云。佛言。我昔曾聞。有羌老母入 於林中採波羅樹葉賣以自活。路由關邏。邏 人稅之。時老母不欲令稅。而語之言。汝能將
我至王邊者。稅乃可得。若不爾者終不與汝。 於是邏人遂共紛紜。往至王所。王問老母。汝 今何故不輸關稅。老母白王。王頗識彼某比
丘不。王言。我識是大羅漢。又問。第二比丘王 復識不。王言。我識彼亦羅漢。又問。第三比丘 王復識不。王答言識。彼亦羅漢。老母抗聲
而白王言。是三羅漢皆是我子。此諸子等受 王供養。能使大王受無量福。是則名為與王 稅物。云何更欲稅奪於我。王聞是已歎未曾
有。善哉老母。能生聖子。我實不知彼羅漢 是汝子者。應加供養恭敬於汝老母。即說偈 言。
吾生育三子 勇健超三界
悉皆證羅漢 為世作福田
王若供養時 獲福當稅物
云何而方欲 稅奪我所有
[0630a24] 王聞是偈已身毛皆竪。於三寶所生信敬心。 流淚而言如此老母宜加供養況稅其物。
[0630a26] 又舊雜譬喻經云。昔有沙門行至他國。夜不 得入城於外草中坐。至夜有閱叉鬼來持之 當噉。沙門言。汝相離遠矣。鬼言。何以為遠。
沙門言。汝欲害我。我當生忉利天上。汝當入 地獄。是不為遠耶。鬼則致謝作禮而去。
[0630b02] 又摩鄧女經云。時阿難持鉢行乞食已隨水 邊行。見一女人在水邊擔水。而阿難從女乞 水。女即與水。女隨阿難視所止處。女歸告母。
母名摩鄧。女便於家內委臥而啼。母問何為 悲啼。女言。母欲嫁我者莫與他人。我於水邊 見一沙門從我乞水。我問阿誰。答字阿難。我
得阿難乃可嫁。如不得者我不嫁也。母出 行問阿難。知阿難承事佛人。母已知還告女 言。阿難事佛道人。不肯為汝作夫。女啼不食。
母知蠱道。請阿難飯。女便大喜。母語阿難。我 女欲為卿作妻。阿難言。我持戒不畜妻。復言。 我女不得卿為夫者。便欲自殺。阿難言。我師
是佛。不與女人交通。母入語女具述此意。女 對母啼言。但為我閉門無令得出。暮自為夫。 母便閉門。以蠱道法縛阿難至於晡時。母為
女布席臥處。女便大喜。遂自莊飾。阿難不就。 母令中庭地出火。牽阿難衣言。汝不為我女 作夫。我擲汝火中。阿難自鄙。為佛作沙門今
反不能得出。佛即持神心知阿難故救。還佛 所具白前事。女見阿難去於家啼哭不止。續 念阿難。女明日自求阿難。復見阿難行乞食。
隨阿難背後。視阿難足。視阿難面。阿難慚避。 女隨不止。阿難白佛言。摩鄧女今日復隨我 後。佛使追呼。佛問女云。汝追逐阿難何等所
索。女言。我聞阿難無婦。我又無夫。欲為作婦 也。佛告女言。阿難無髮汝今有髮。汝能 剃 髮。我使阿難為汝作夫。女言能 剃 。佛言。歸 報汝母 剃
頭竟來。女歸具白母知。母言。我 生汝護汝頭髮。何為欲得沙門作婦。國中大 有豪富。我自嫁汝。女言。我寧生死為阿難作
婦。母言。辱我種族。母為下刀剃頭已。女還 到佛所言。我已 剃 髮。佛言。汝愛阿難何等。 女言。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
難耳。愛阿難聲。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 淚。鼻中但有洟。口中但有涎。耳中但有矃。 身中但有 屎 尿臭處不淨。其有夫妻者便有
惡露。惡露中便生兒子。已有兒子便有死亡。 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中有何所益。女 即思念身中惡露。便自正心即得羅漢。佛知
得道。即告女言。汝起至阿難所。女即慚愧低 頭長跪佛前言。女實愚癡故逐阿難。今我心 開如冥中有燈火。如人乘船船壞依岸。如盲
人得扶。如老人持杖。今佛與我道令我心開。 如是諸比丘俱問佛。是女人何因得道。佛告 諸比丘。是摩鄧女先世時。五百世為阿難作
婦常相愛敬。故於我法中得道。於今夫妻相 見如兄如弟。如是佛道何用不為。佛說是經。 諸比丘聞已皆大歡喜。
[0630c21] 又百緣經云。佛在世時。舍衛城中有一婆羅 門名曰梵摩。多聞辯才明解經論。四韋陀典 無不鑒達。其婦生女。端正殊妙智慧辯才無
有及者。聞諸婆羅門共父論議。悉能受持一 言不失。如是展轉所聞甚多。與耆舊長宿皆 來諮啟無不通達。聞世有佛始成正覺教化
眾生諮受法昧。尋自莊嚴往詣佛所。見佛發 心求索出家。佛告善來比丘尼。頭髮自落法 服著身。成比丘尼。精勤修習得阿羅漢果。
[0631a01] 阿難見已白佛言。此須漫比丘尼。宿殖何福。 今值佛出家得道。佛告阿難。此賢劫中有佛 出世。號曰迦葉。入涅槃後於像法中有一比
丘尼心常喜樂說法教化。精勤無替。因發誓 願。使我來世釋迦牟尼佛法之中明解經論。 發是願已便取命終生天人中。聰明智慧無
有及者。今值我出家得道。多聞第一。比丘聞 已歡喜奉行。
[0631a09] 又中阿含經云。禪以聲為刺。世尊亦說以聲 為刺。所以者何。我實如是說禪有刺。持戒者 以犯戒為刺。護諸根者以嚴飾身為刺。修習
惡露者以淨相為刺。修習慈心者以恚為刺。 離洒者以飲酒為刺。梵行者以見女色為刺。 入初禪者以聲為刺。入第二禪者以覺觀為
刺。入第三禪者以喜為刺。入第四禪者以入 出息為刺。入空處者以色想為刺。入識處者 以空處想為刺。入無所有處者以識處想為
刺。入無想處者以無所有處想為刺。入想知 滅定者以想知為刺。復有三刺。欲刺恚刺愚 癡刺。此三刺者漏盡阿羅訶已斷已知。拔絕 根本滅不復生。是為阿羅訶無刺
(除此刺者是名納諫) 。
[0631a22] 又大魚事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時有 一池水饒諸大魚。爾時大魚勅小魚曰。汝等 莫離此間往他。處所備為惡人所得。爾時小
魚不從大魚教。便往至他處。爾時漁師以飯 網羅線捕諸魚。諸小魚見便趣大魚處所。爾 時大魚見小魚來。便問小魚曰。汝等莫離此
間往至他所不。爾時小魚便答大魚曰。我等 向者已至他所來。大魚便勅小魚曰。汝等既 至他所。不為羅 網 取捕耶。小魚答大魚曰。我
等至彼不為人所捕。然遙見長綫尋我後來。 大魚便語小魚曰。汝等已為所害。所以然者。 汝所遙見綫尋後來者。昔先祖父母等盡為
此綫所害。汝見必為所害。汝非我兒。爾時 小魚盡為 䱷 師所捕。舉著岸上。如是小魚大 有死者 (為不受語為網所害) 。
[0631b08] 又僧祇律云。佛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城名 波羅柰。國名伽尸。時有一婆羅門。於曠野中 造立義井。為放牧行者皆就井飲。并及洗浴。
時日向暮。有群野干來趣井飲地殘水。有野 干主不飲地水。便內頭罐中飲水。飲已戴 罐高舉撲。破瓦罐。罐口猶貫其項。諸野
干輩語野干主。若濕樹葉可用者。尚當護 之。況復此罐利益行人。云何打破。野干主 言。我作是樂。但當快心。那知他事。時有行人
語婆羅門。汝罏已破。復更著之。猶如前法。 為野干所破。乃至十四。諸野干輩數數諫之。 猶不受語。時婆羅門便自念言。是誰破罐。
當往伺之。正是野干。便作是念我福德井。而 作留難。便作木罐。堅固難破。令頭易入難 出。持著井邊。然捉杖屏處伺之。行人飲訖野
干主如前入飲。飲訖撲地不能令破。時婆羅 門捉杖打殺。空中有天。說此偈言。
知識慈心語 狠 [仁-二+戾] 不受諫
守頑招此禍 自喪其身命
是故癡野干 遭斯木罐苦
[0631b28] 佛告諸比丘。爾時野干主者。今提婆達多是。 時群野干者。今諸比丘諫提婆達多者是。當 知於過去時已曾不受知識軟語自喪身命。
今復不受諸比丘諫。當墮惡道長夜受苦。
[0631c03] 頌曰。
智人受諫 愚人拒違 譬同明鏡
影照瑕疵 見過須改 慕在知機
頑戇固執 困厄何依
審察篇第四十三 (此有四部)
* 述意部
* 審怒部
* 審過部
* 審學部
述意部第一
[0631c10] 夫聖人利物審境觀心。調識情於寶所。運假 實於妄誠。故審非慧無以窮其實。慧非審 無以察其照。然則照察之源審定之要。故能
無法不緣無境不察。然後緣法察境。乃知同 趣於玄功交養於萬法也。
審怒部第二
[0631c16] 如僧祇律云。佛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婆羅 門家貧。有婦不生兒。家有那俱羅蟲。便生一 子。時婆羅門以無子故養如兒想。那俱羅子
於婆羅門亦如父想。於後婦便有身。滿月生 子。便作是念。由那俱羅生吉祥子。使我有兒。 時婆羅門欲出乞食。便勅婦言。汝若出行當
將兒去。慎莫留。後婦與兒食已便至比舍。借 碓舂穀。是時小兒有蘇酪香。時有毒蛇乘 香來至。張口吐毒欲殺小兒。那俱羅蟲便作
是念。我父出行母亦不在。云何毒蛇欲殺我 弟。便殺毒蛇段為七分。父母知者必當賞我。 以血塗口當門而住。欲令父母見之歡喜。時
婆羅門始從外來。見婦舍外便瞋恚言。我教 行時當將兒去。何以獨行。父欲入門見那俱 羅口中有血。便作是念。我夫婦不在將無殺
食我兒。徒養此蟲。即前打殺。既入門內自見 己兒 [口*束] 指而戲。復見毒蛇七分在地。時婆羅 門深自苦責。是那俱羅善有人情救我子命。
我不善觀卒便殺之。可痛可憐。迷悶躄地。空 中有天。即說偈言。
宜審諦觀察 勿行卒威怒
善友恩愛離 枉害傷良善
喻如婆羅門 殺彼那俱羅
[0632a10] 又佛說大子沐魄經云。佛告諸比丘。昔者有 國名波羅柰。王有太子。字名沐魄。生無窮 極之相。端正好潔無有雙比。父母奇之供養
瞻視。須其長大當為立字。結舌不語十有三 年。澹泊拙朴志若死灰。身如枯木。耳不聽 音。目不視色。狀類瘖瘂聾盲之人。於是父
王患而苦之。王語夫人當奈之何。此子必為 他國所笑。夫人語王。當召相師使相之。王即 召婆羅門師相之。婆羅門言。此子非世間人。
但熒惑耳。外為端正內懷不祥。宜國剪棄將 是不久。不可育養。宜當生埋誅而殺之。今不 除此子恐後無復立子。於是夫人即隨王所
為。王即召國中大臣共議之。一臣言。但棄於 深山之中無人之處。一臣言。投於深水之中。 一臣言。但隨師所語。掘地作深坎而生埋
之。王即召國中外障兵二千餘人。使掘地作 藏。給二十歲儲資糧。時以太子奴僕珍寶瓔 珞。盡還太子。於是夫人傷絕。我獨無相。子生
薄命乃值此殃。事不獲已。於是送太子正殿 上。五百夫人來觀太子。見太子端正好潔無 有雙比。而言。太子何以不語而當生埋。五百
婇女來觀太子。見太子端正好潔無有雙比。 而言。太子何以不語而當生埋。各為太子作 伎樂。太子默然不觀不聽。於是送太子外殿
上。五百大臣來觀太子。見太子端正好潔。馳 白大王。此子非不語之人。且見小留。語在不 久。婆羅門師不可審信。王言。此是國事非卿
所知。作藏已訖來追太子。王語其僕。使太 子乘四望象車。令國中人民使觀太子。太子 當語。若語者使載來還。於是太子乘車在路。
時國中耆艾大臣宛轉車前。太子要當一語。 若不語者以車劈我上去。諸龍虎賁扶侍使 過。時數千萬人皆圍繞於是太子復不得前。
飛鳥走獸。繞藏三匝復塞藏戶。於是太子 復不得前。便舉手住而言。正欲不語。而當生 埋。正欲發語。恐入地獄。所以不語欲令全身
避害。濟神離苦所以不語。而信欺詐之言。謂 我聾盲。為實瘖瘂。爾時人民聞太子絕妙之 音。行者為止。坐者為起。皆前叩頭願赦我
罪。其僕聞之歡喜踊躍。馳白大王。太子已語。 上徹蒼天下徹黃泉。飛鳥走獸皆來伏聽於 太子前。太子以語歡喜踊躍。王即與夫人乘
四望象車往迎太子。太子顧見父王下車避 道。四拜而起。勞屈大王遠來見迎。今父子 生相捐棄恩愛已離。其義甚乖。不可聽觀。
王語太子。不可不可。汝為智者當原不及。共 還入國。舉位與汝我自避退。太子答言。我前 身已為國王。用行漏失下入地獄六萬餘歲。
蒸煮割裂甚痛難忍。父母寧能知我苦痛以 不。我厭畏地獄。是以結舌不語十有三年。冀 望免出塵埃之外。不與罪會去道以遠。高翔
遠逝自濟於世。世間無常恍忽如夢。室家歡 娛須臾間耳。憂苦延長歡樂暫有。王知至故 惟聽學道。於是太子棄國捐王。入山求道思
惟禪定。命終即生兜率天上。福盡下生人間 為迦夷國王作太子。太子自知作佛。佛告阿 難。爾時太子沐魄者我身是也。王者悅頭壇
是也。夫人者摩耶是也。五僕者闍居輪等是 也。時婆羅門者調達是也。調達與我世世有 怨。諸天龍神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審過部第三
[0632c13] 如付法藏因緣經云。時宿羅城中有一商主。 為僧造作般遮于瑟大會。有一比丘尼得阿 羅漢。觀察眾中誰為福田。又復思惟何者僧
首。見諸羅漢及與學人久斷煩惱堪受供養。 觀一比丘名阿沙羅。未得解脫最居眾首。時 比丘尼即往語言。大德今者應自莊嚴。時 此比丘未達其意。便著淨衣 剃
髮澡浴。復 於後時此比丘尼更語嚴飾。時阿沙羅極大 瞋忿。我隨汝語甚自嚴潔。有何醜惡屢出斯 言。比丘尼曰。大德當知。此俗莊嚴非佛法
也。佛法莊嚴者。謂獲四果。奇哉大德。甚為輕 劣。長者設會多諸賢聖。汝為僧首未免生 死。以有漏心最初受供。是故我今欲相覺
寤。阿沙羅比丘聞已慘然悲泣。自惟老朽何 能盡漏。比丘尼言。佛法無時豈簡壯老。聞 此語已因向憂波毱多所。即為說法成阿羅
漢。復有一比丘。性嗜飲食。由此貪故不能得 道。憂波毱多請令就房。以香乳糜而用與之。 語令待冷然後可食。比丘口吹糜尋冷。語尊
者言。糜已冷矣。尊者告曰。此糜雖冷汝欲火 熱。應以觀水滅汝心火。復以空器令吐食 出。既吐食已還使食之。比丘答言。涎唾以
合。云何食耶。尊者語言。凡一切食與此無異。 汝不觀察妄生貪著。汝今當觀食不淨想。即 為說法得羅漢道。
[0633a09] 又百喻經云。昔有二毘舍闍鬼。共有一篋一 杖一屐。二鬼共諍各欲得二。二鬼紛紜竟日 不能使乎時有一人來見之已而問之言。此
篋杖屐有何奇異。汝等共諍瞋忿乃爾。二鬼 答言。我此篋者。能出一切衣服飲食床褥臥 具資生之物。盡從中出。執此杖者。怨敵歸伏
無敢與諍。著此屐者。能令人飛行無有罣 礙。此人聞已即語鬼言。汝等小遠我當為爾 平等分之。鬼聞其語尋即遠避。此人即時抱
篋捉杖躡屐而飛。二鬼愕然竟無所得。人語 鬼言。爾等所諍我已得去。今使爾等更無所 諍。毘舍闍者。喻於眾魔及以外道。布施如篋。
人天五道資用之具皆從中出。禪定如杖。消 伏魔怨煩惱之賊。持戒如屐。必昇人天。諸 魔外道諍篋者喻。於有漏中。強求果報空無
所得若能修行。善行及以布施持戒禪定。便 得離苦獲得道果。
審學部第四
[0633a27] 如舊雜譬喻經云。昔有二人從師學道。俱到 他國路見象跡。一人言。此是母象懷雌子。象 一目盲。象上有一婦人懷女兒。一人言。爾
何以知之。答曰。以意思知。汝若不信前到見 之。二人俱及象。悉如所言。一人自念我與汝 俱從師學。我獨不見。而汝獨知。後還白師。師
為重開。乃呼一人問曰。何因知此。答曰。是師 常所導者。我見象小便地知是雌象。見其右 足踐地深知懷雌也。見道邊右面草不動知
右目盲。見象所止有小便知是女人。見右足 蹈地深知懷女。我以纖密意思惟之耳。師曰。 夫學當以意思穩審乃達也。
[0633b10] 又百喻經云。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 經歷日月。作小戲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輕。世 間之人亦復如是。磨大石者喻於學問精勤
勞苦。作小牛者喻於名聞互相是非。夫為學 者。研思精微博通多識。宜應履行遠求勝果。 方求名譽憍慢貢高增長過患。
[0633b16] 又智度論云。有人一切時見有異事。皆審問 之。後時曠野行道逢羅剎執捉其人。其人見 捉定死不惑。然見羅剎胸白背黑。怪問所由。
羅剎答言。我一生已來不喜見日。所以常背 日而行。故前白後黑。其人解意。急掣其手逐 向日走。羅剎迴面向日不見其人。其人得 脫。因說偈言。
勤學第一道 勤問第一方
道逢羅剎難 背陰向太陽
[0633b25] 頌曰。
審察是非 清濁難測 善觀邪正
巧施軌則 內忿濫罰 外諍何息
願澄心腑 詳審慧力
感應緣 (略引三驗)
* 博物志驗
* 白澤圖驗
* 抱朴子驗
[0633c02] 博物志曰。小山有蘷。其形如鼓。一足知禮。澤 有委蛇。狀如轂。長如轅。見之者 覇 。昔夏禹觀
河見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豈河伯也。
[0633c05] 白澤圖曰。廁之精名曰倚。衣青衣持白杖。知 其名呼之者除。不知其名則死。又築室三年 不居其中有滿財。長二尺。見人則掩面。見之
有福。又築室三年不居。其精名忽。長七尺。見 者有福。又築室三年不居其中有小兒。長三 尺而無髮。見人則掩鼻。見之有福。又火之精
名曰必方。狀如鳥一足。以其名呼之則去。又 木之精名彭侯。狀如黑狗無尾。可烹而食之。 又千載木其中有蟲。名曰賈詘。狀如豚有兩
頭。烹而食之如狗肉味。又上有山林下有川 泉地理之間生精。名曰必方。狀如鳥長尾。此 陰陽變化之所生。又玉之精名曰岱委。其狀
美女衣青衣。見之云桃尖刺之。而呼其名則 得之。又金之精名曰倉 [口*唐] 。狀如豚。居人家。使 人不宜妻。以其名呼之則去。又水之精名曰
罔象。其狀如小兒。赤目黑色大耳長爪。以索 縛之則可得。烹之吉。又故門之精名曰野。狀 如侏儒。見之則拜。以其名呼之宜飲食。又故 澤之精名曰 [穴/兔]
。其狀如蛇。一身兩頭五采文。 以其名呼之有使取金銀。又故廢丘墓之精 名曰無。狀如老役夫。衣青衣而操杵好舂。 以其名呼之使人宜禾穀。又故道徑之精名
曰忌。狀如野人行歌。以其名呼之。使人不 迷。又故車之精名曰寧野。狀如轀車。見之傷 人目。以其名呼之不能傷人目。又在道之精
名曰作器。狀如丈夫。善詃人。以其名呼之 則去。又故臼之精名曰意。狀如豚。以其名 呼之則去。又故井故淵之精名曰觀。狀如美
女。好吹蕭。以其名呼之則去。又絕水有金 者精名侯伯。狀如人。長五尺。五綵衣。以其名 呼之則去。又故臺屋之精名曰兩貴。狀如赤
狗。以其名呼使人目明。又左右有山石水生。 其 澗 水出流千歲不絕。其精名曰喜。狀如小 兒黑色。以其名呼之使取飲食。又三軍所戰
精名曰賓滿。其狀如人頭。無身赤目。見人則 轉。以其名呼之則去。又故水石者精名慶忌。 狀如人乘車蓋。一日馳千里。以其名呼之則
可使入水取魚。又丘墓之精名曰狼鬼。善與 人鬪不休。為桃棘矢羽以鵄羽以射之。狼鬼 化為飄風。脫履投之不能化也。又故市之
精名曰門。其狀如囷而無手足。以其名呼 之則去。又故室之精名曰孫龍。狀如小兒。長 一尺四寸。衣黑衣。赤幘大冠帶劍持戟。以其
名呼之則去。又山之精名蘷。狀如鼓一足如 行。以其名呼之可使取虎狼豹。又故牧弊池 之精名曰髠頓。狀如牛無頭。見人則逐人。以
其名呼之則去。又夜見堂下有兒被髮走勿 惡之精名曰溝。以其名呼之則無咎。又百歲 狼化為人女名曰知女。狀如美女。坐道傍告
丈夫曰。我無父母兄弟。若丈夫取為妻。經年 而食人。以其名呼之則逃走去。又故溷之精 名曰卑。狀如美女。而持鏡呼之。知愧則去 也。
[0634a29] 抱朴子曰。山中大樹能語者非樹語也。其精 名曰雲陽。以其名呼之則吉。山中夜見胡人 者。銅鐵之精也。見秦人者百歲木也。在水
之間見吏者名曰四激。以其名呼之則吉。山 中寅日有稱虞吏者虎也。稱當路居者狼也。 稱令長者貍也。卯日稱丈夫者兔也。稱東父
者麋也。稱西王母者鹿也。辰日稱雨師者 龍也。稱河伯者魚也。稱無腸公子者蟹也。已 日稱寡人者社中蛇也。稱時君者龜也。午日
稱三公者馬也。稱三人者老樹也。未日稱主 人者羊也。稱吏者麞也。申日稱人君者猴也。 稱九卿者猿也。酉日稱將軍者老雞也。稱賊
捕者雉也。戌日稱人姓字者犬也。稱城陽公 仲者狐也。亥日稱臣君者猪也。稱婦人者 金玉也。子日稱社君者鼠也。稱神人者伏翼
也。丑日稱書生者牛也。知其物則不能為害。 又熒惑火精生朱鳥。辰星水精生玄武。歲星 木精生青龍。太白金精生白虎。鎮星土精生
乘黃。抱朴子曰。山川石木井竈洿池澠皆 有精氣。人身之中亦有魂魄。況天地為物。物 之至大者。於理當有神精。則賞善而罰惡。
但其體大網疎。不必機發而響應耳。
法苑珠林卷第四十五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53 冊 No. 2122 法苑珠林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