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 Jin Wenji 鐔津文集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鐔津文集卷第十藤州鐔津東山沙門契嵩撰
書啟狀
與關彥長祕書書
[0697b07] 月日沙門某。謹奉書于彥長祕校。前辱彥長 關侯。得潛子輔教之說喜與已合。遺書論大 公之道百餘言。迺相稱太多。而潛子因彥長
西行。方致書丞相。盛推此道。惟恐書不盡其 意。復敘彥長見丞相。為益言之。夫大公之道 者聖人之道之至者也。大公之道行則不以
天下苟親疎。不以忠孝要勢利。蓋臣合忠子 合孝。可親者親之。可疎者疎之。是皆堯舜嘗 之者也。然故大公之道其本在乎誠與明也。
聖人存誠所以與天地通。聖人發明所以與 皇極合。猶中庸曰。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 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
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堯舜所以至其道者。蓋 能誠明而持其本也。夫誠明之道而聖人猶 難之。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丘未之逮也。而有
志焉。後世忠孝以勸慕致則以忠孝矜之逞 之。而勢利忠孝者競作紛綸漫漶交於天下。 誠忠誠孝不苟不黨者。柰何與其混淆一世。
又豈能自白。彼矜者逞者亦以自謂人之為 心而與己相類。不復信有誠之之謂也。故誠 明之道蕩然不復見矣。大公之道之本。亦不
復知之矣。況復能守而持之者也。彥長當是 獨能毅然推誠與明而持論大公之道。豈天 資自得其高遠。非習之炙之而然乎。始潛子
之書既出。而縉紳先生之徒第稱之其文善。 吾粗能讀百氏之書耳。獨彥長謂我存心於 大公。其書勤且至矣。非篤好其道相知之深。
安能若此耶。方今大聖大賢相會於朝。適以 至公之道而治天下。宜彥長振其本原。力以 誠明之道駕說。資其所以為教化。則功德勝
業效白益又大矣。勉之哉勉之哉。不宣。某謹 白。
答茹祕校書
[0697c11] 月日沙門某。謹奉書祕校茹君足下。近辱示 手筆。稱美甚盛。謙謙以未相識為恨。愚何人 也。當此大惠幸甚幸甚。愚本庸陋自度無以
處心。因求聖人之說以之為善。既治吾道復 探儒術。兩有所得則竊用文詞發之。而當世 賢豪不以其 僭 竊狂斐相拒。尚以為可語引
之與游。雖然接其游處綢繆至如朋友者。而 未嘗軒豁以盡乎心。蓋以人黨於教罕不齟 齬。雖欲道之自顧。其言豈能必信於世。故
常嗟咨悒怏。頗不自得。及觀祕校送瑩上人 序。亦謂佛教教人為善有益於世。不隨時輩 訩訩以相詆訶。此非疎達知遠窺見聖人之
深心。則何能如是之至論耶。不待相識固信 祕校識度卓卓遠出時輩。而宜吾傾懷盡心 相與語之。況又辱書。惟道與文屈節肯相愛
慕。雖盛有道德如古高世之僧。亦宜大進其 說以廣祕書之志。況吾區區當此。寧可默默 自祕耶。夫佛道大至。推而行之無所不可。以
之窮理盡性。則能使人全神乎死生變化之 外。雖三皇五帝之道。未始及之。此誠非經營 世間者所可擬議也。以之治世導俗。則能使
人慈心潔身遷善遠罪止諍不殺平國家天 下。其五戒十善之教與夫五常仁義者。一體 而異名。此又有為者之所宜守也。古今之儒
辯之者多矣。皆不揣其本以齊其末。徒以佛 為者謂過與不及。而因之云云其相訾百端。 嗟乎舜樂取於人以為善。禹聞善言則拜。孔
子擇其善者而從之。顏子得一善言則拳拳 服膺而不敢失之。古聖賢人如此以帥于後 世。而後之人尚不能從之。至有悖亂喪性滅
身破家亡國者也。況復妄斥善道沮人。為之 如此。則何以勸于後世邪。嗚呼使後世之人 不盡為善。亦妄辯者之罪也。祕校方為國家
為政。果能推之以廣堯舜之道。則為之政為 之治。不亦愈大愈遠乎。臨風且布所懷為答。 以謝厚意。不宣。某謹白。
與章表民祕書書
[0698a19] 月日沙門某。謹奉書于祕校表民足下。某讀 所示書究其意義所歸。凡三數日。方窺見其 徼浩乎若瞰河海而莫知其源。邈乎如望星
辰而未得其故。猶弸彪而令人驚愕疑今世 之無有也。始未相識。表民來吾廬問文。以取 不肖忘其家勢貴盛。肯與枯槁沈潛者。用道
義而相往來。適見其識度智見遠矣。及他日 從之游觀。其行己誠。與人信。卓卓與時流不 同。益見表民之賢也。今得其文。又見其所以
用心。以聖賢事業為己任。詞理淵而淳。意義 約以正。誠可信而可行也。雖古之人能文者。 宜無以異於此也。將拳拳服膺之不暇。曷止
賢其賢乎哉。某山林者也。固宜默默自守。安 可論是與非。而可言而不言。亦有志者之不 忍也。吾聞君子之學欲深探其道。深探欲其
自得之也。於道苟自得之。則其所發無不至 也。所謂道者仁義之謂也。仁義出乎性者也。 人生紛然莫不有性。其所不至於仁義者不
學故也。學之而不自得者。其學淺而習不正 故也。夫聖之與賢其推稱雖殊。而其所以為 聖賢者豈異乎哉。其聖者得之於誠明。而賢
者得之於明誠。誠也者生而知之也。明也者 學而知之也。及其至於仁義一也。表民其學 切深於道有所自得。故其文詞之發也懋焉。
韓子所謂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十篇之文。 皆善而議禹辯命解。尤善視乎世之謂為文 者蔑如也。苟發之未已。將大發之掀天地揭
日月。則韓也孟也不謂無其徒矣。且謬進狂 言以回盛編。不宣。某謹白。
與章潘二祕書書
[0698b20] 具位某。致書于二名儒足下。近辱以詩見招。 而叔治繼之。其風調相高。皆宜其服人矣。某 雖欲為之報。若視喬木而高不可攀。且書此
以張其相感之意也。然表民謂余以文。而叔 治謂余以才。而相與云爾。夫文與才皆聖賢 之事。而野人豈宜與焉。如貧道始之甚愚。因
以佛之聖道治之。而其識慮僅正。逮探儒之 所以為。蓋務通二教聖人之心。亦欲以文輔 之。吾道以從乎世俗之宜。非苟虛名於世而
然也。大凡恩於人而有誠者。雖窮達不敢忘 其始。今得聖人之道而誠之至其可忘乎。貧 道常病夫庸僧輩寡識。吾道不修迨乎名作
德空紛然。以其末事求儒文字。欲為其飾。及 其致譏也。并教道而辱之。不能曉了。然復刊 之石刻之板誇於世俗。終日洋洋然以為其
德。若此輩尤宜擯於吾佛。貧道也益不得於 人。此豈宜舍吾道而自欲以區區之文之才 而竊譽於賢者。雖死不敢也。故受所惠時。幾
捐書而泣曰。方今天子大明疎通知遠。適閱 意於南宗正法。某固而自棄於草莽。終不能 以其道稍進。以上資於吾君之明聖。烏可又
以其不肖而累於教道乎。諸君亦嘗視我以 佛教修之。其為誠不欺於天地不怍於神明。 苟謂其未至也。宜以僧德勉之。不然則已。若
謂之寄迹。專以文字見教。則不敢聞命。弊名 恐污盛集。幸為削之。其嘉章一一奉納。不 宣。
與馬著作書
[0698c19] 具位某。奉書于著作馬侯執事。辱貺獨秀石 銘敘。詞甚俊放意義高簡。若不勞思慮一舉 筆以成其文。然此宜發揮聖人之盛德大業。
豈山石游物可當其美也。執翫終日愛慕而 顧。無所能之人。何以醻酢降服。降服始此。石 與山俱溺於莽蒼中。不知其幾千百年。近世
會好事者出之。然南屏巖石大都皆奇。而此 石尤奇。其山見於世。數十年矣。獨秀石混然 與眾石不分。豈其怪特古秀非俗輩之所識
疑待其真賞精鑒以辨乎。一旦執事果以其 文發之。傳聞於人。未數日游觀者求其石而 來往往有之。此獨秀石遭遇執事不隱而顯
也。某由此乃感慨古今人有懷奇挾異終沈 棄草莽不如其石者何限。其人雖抱希世之 才識。而無知己。止與庸俗相上下。假如一遇
學者蒙其不妬且謗。亦其幸矣。況敢望其以 重語相推耶。嗟乎世不樂道人之善者眾矣。 若執事視一物不棄其美。尚以文詞稱揚於
世。信執事心量倜儻過於人百千輩。使執事 得位於朝廷。推此心於人。則天下沈淪混俗 之士。孰不得奮其才業。而執事之為德又盛
於今也。聞古者有舜與顏子。最能與人之善。 故後代歌頌其聖賢。雖萬世不休。執事果如 是決進不已。吾將見其世歌頌執事之賢之
德。洋洋乎盈四海而不已也。仍裁獨秀石古 詩一首。塵奉高意。詞句凡下極負慚靦。不宣。 某謹白。
與周感之員外書
[0699a18] 具位某。謹奉書于感之員外足下。前日欲過 所居語其新園其地甚佳。將置先父墳於其 間。既與天休公論之。其人亦喜。當時倉卒
而未悉所談。伺晚復見也。會事偶不暇接見。 先時雖聞此言。而疑感之等閒語耳。既聞於 尊官始信感之果然為之驚怪。數日來不能
自處。嗟乎感之忠孝之有稱者也。何故忽然 離其所守之如此也。始感之與吾說其先父 漸時教以骸骨歸故里與賢妣並葬。初時感
之拳拳然造次懼違遺訓。謂感之奉父之道。 雖終身不改也。然賢考意。豈不以其身長於 封。又生感之輩為南人。質直可愛。其於封為
故地亦其志耳。歸葬之志。是欲子孫懷故舊 而不忘本也。嗚呼賢父之志。亦其遠矣。苟如 他邦之地神靈清淑。能使人今日葬之明日
子孫便乃將相。若孝子孫豈肯違父母之訓 而為子孫計邪。況萬萬無此效也。感之讀書 不忘道義。寧不思易之謂葬者止取其過厚
之義也。孟子謂。孝子掩其親。但不忍視其形 之暴露也。至于三代惟恐貴賤 僭 偪奢儉失 所。故為禮經。欲人喪葬有節。不聞求山川土
地葬其親以為富貴之資。為此說者。蓋陰陽 家妄張禍福以鼓動世俗。而世俗汲汲於富 貴。不顧修德。紛紛然樂從其說望如其志。不
亦惑乎。若感之賢而有識。宜亦出拔追古之 聖賢為法。惡得與俗浮沈。此吾為感之之不 取也。聞古有周公者。其為人子孫也。有聖
德大業。相天下萬世無比。實由其祖宗累代 積德而致之。今感之為子孫計者。當念忠孝 仁義。苟有所未至則勉力至之。彼陰陽家區
區之說。奚足留意。某心素奇感之好節操慷 慨有古人之風。及此大懼有所虧損。故不敢 默默可否。益宜更酌之。若自謂有異見。我
果行其志。非蒙所敢知也。餘俟相見更論。不 宣。
答王正仲祕書書
[0699b25] 具位某。奉書祕校正仲足下。近有客自藥肆 中傳到七月所惠書一通。發讀若與正仲風 度相接。甚慰所懷也。然以我常為往來者之
稱道所以特相推高。此似未嘗有也。吾佛氏 者又其德不足聞達。默於山林而時所不齒。 固其宜矣。何足云云。而正仲之賢。足以大自
樹立。而尚孜孜以不得志劘切為憂。如此。則 何慮其道德不至耶。昔樂正子為政。而孟子 喜之。謂其人好善。將有輕千里而以其善來
告之者也。正仲好善之意比於樂正子。豈直 千里來告乎。宜資於天下善人可矣。此雖屈 彼邑幸且勉之。其道將有所張之也。所謂文
集。此雖近成一書僅五千言。蓋發明吾道。以 正仲方專儒。恐未遑于此。不敢輒通。秋杪如 成嘉祐集。當首請於下執事者。未相見間幸 倍保衛。不宣。
受佛日山請先狀上蔡君謨侍郎
[0699c13] 右某。今者伏蒙知府端明侍郎。台造特差衙 前徐新等遠賚牋疏并帖四道就潤州。請召 某往淨惠禪院住持。今月二十日於登雲禪
寺已恭受鈞命訖。伏念某道德虛薄器識浮 淺。當預大賜實為忝竊。然而教法衰弊緇仵 墮怠。斯蓋侍郎念西聖付託之意。特欲振起 頹風。曲 采
庸聲授以師位。詞疏婉雅弘獎勤 重。惟恐不勝所舉塵累高明。且愧且幸。卑情 無任皇恐感激之至。謹具狀上謝。
與通判而下眾官
[0699c23] 某近者伏蒙特自大府遠貺移文召蒞名山授 以師位。既省己之虛薄。及聞命以驚惶。顧遜 讓之靡遑。愧忝竊而無狀。伏惟某官。道極一
貫識該九流總群言以為公。咨眾善而致治。 樂從西聖之教。廣其勝緣。榮貳東侯之藩。重 其明命。辭意斯美惠愛亦深。既被德而有由。
卜趨風而匪邈。謹先差僧馳狀上聞。兼伸咨 謝。伏惟尊慈。俯賜照察。
與諸山尊宿僧官
[0700a03] 右某。茲者偶以虛聲謬當盛命。預侯府之弘 獎。冠禪肆之上游。循省愚冥誠謂忝竊。此蓋 某人念聖法之既替。推風義以相先。曲 采 微
才容參大職。擇善德之彌在。為道力之斯充。 雖汲引以有由。愧陞陟而無狀。趨覲非遠敘 贊罔周。謹先差僧馳狀。披露下懇。仍伸上 謝。
與諸檀越書
[0700a11] 某啟。茲者輒以虛聲謬當嘉命。預府侯之獎 譽。冠叢室之茂遷。循審愚衷誠為忝冐。此蓋 某人曲雅道義俯贊佛乘。奉外護之清規。廣
難思之勝事。將趨推會以卜良辰。感載乃懷。 諸容面敘不宣。
赴佛日山請起程申狀
[0700a17] 右某。今者伏蒙知府端明侍郎台命。俾就淨 慧禪院住持。祗荷恩輝豈任感愧。以今月初 五日。已起離潤州參見在即。謹具狀申聞。
接杭州知府觀文胡侍郎先狀
[0700a21] 某此者伏審。得請北闕拜命東藩。重雨露之 殊恩。輟樞機之密任。來蘇之頌已作。坐鎮之 風聿揚。伏惟知府觀文侍郎。藝苑碩儒生靈
上哲。蹈聖人之閫奧。擅文章之師宗。灑麗藻 於詞林。發揮帝詔。儲鴻勳於樞府。增大聖功。 倚注方農請陳逾恪。惠全吳之美俗。聳故國
之榮觀。民望傾城待瞻父母。壺迎滿道願覩 旌幢。某忝主祇園濫當師仵。願惟昔日幸接 清塵。豈謂暮年獲栖貴部。念衰憊之斯甚。愧
參迓之未前。伏惟台慈俯賜念察。卑情無任 瞻望欽頌之至。
接錢唐知縣先狀
[0700b04] 某啟。伏審。榮奉詔命。光臨縣封。數百里父母 之仁。副一時雲霓之望。人樂利見。頌起來蘇。 伏惟知縣司門。才識高明器量遠大。襲奕世
之軒冕。揭名家之規模。美聲溢於盛朝。東侯 企慕。高迹著於惠政。西浙欽風。鄉原預不敢 欺。壺漿已爭先接。某濫綱禪席。塵與華疆。共
白日以傾心。仰青雲而垂蔭。謹先狀迎。伏惟 鑒念。云云。
接大覺禪師先書
[0700b13] 某啟。近者竊聆。俯從眾命臨鎮弊山。祖席增 光吾道復振。即辰伏惟法候休粹。某僑寓龍 山。北趨尤為不便。不及遠迎舟御甚愧畏也。
謹先奉啟咨聞。不宣。
謝王侍讀侍郎
[0700b18] 某再啟。切以。知府侍讀侍郎偉器淳誠。實乃 聖世名臣。荐陞顯位奕葉貴重。而又博通知 遠弘獎佛乘。天下緇流仰為城塹。某昨者愚
不自度。輒奉私書詣闕以扶至教。侍郎念其 微效。特與薦諭。天子允從。遂成就其素志。是 蓋侍郎全成其美。鉅力贊護乃致若斯。當與
天下緇徒勵力行道。以振其大恩盛惠而不 敢忘也。卑情無任懷風詠德祝頌知歸之至。
謝沈司封提刑
[0700b27] 某啟。昨日伏蒙降重獲揖風素。殊慰久違之 思。然而幸聞鐔津風俗之差美。是乃太守仁 賢風化致然。蓋斯民之大幸也。某嘗慨彼遠
方異俗佛乘不備。雖甚衰老尚欲以能仁氏 之遺眾勸導邑子以為上善。猶賴公儀遺愛 資助。使其一二載得遂鄙志。又猛陵人俗之
幸甚。而勝緣有在也。仙舟首程顧不能出關 相送。徒益黯悒乍遠千萬乞惟善視尊履。謹 令僧馳啟參謝。
謝王密諫知府惠詩
[0700c08] 某啟。今月十四日杭州送到所賜佳什一封。 開發披讀。且驚且喜。仰戴恩輝無任感愧。伏 惟知府密諫。位尊望重。聖宋名臣。才識高遠。
臺閣師範。乃特俯念物外幽陋之人。以其荒 蕪鄙俚之言和而發之。格律雅重風韻高邁。 是謂假日月餘輝於爝火。借韶頀大音於土
鼓賁其微善勸爾小學。忝此大賜實為甚幸。 方屬居山訓領少眾。不遑躬趨下執事者。謹 先附啟上謝。伏乞台慈俯賜念察。
與瀛州李給事
[0700c18] 某惶恐啟。去歲因使者北還。嘗得上狀。諒必 已呈高明。即辰伏惟台候嘉勝。高陽政治簡 靜安衛。道氣必益得妙理。某山栖幽陋。且此
潛密。第愧違遠風儀。茲為眷然。祕校告往榮 侍輒此少申卑素之萬一。惟冀鑒念。不宣。
與廣西王提刑
[0700c24] 某啟。無狀之人輒蒙其黨相嫉且訩訩不已。 以此故不敢往來。實為彰於鄉邑之棄。昨日 幸光臨慰沃多矣。此得預大賢按部弊屬。將
製贄於路隅。先沐賜教豈深感愧。某獨立無 繫。言多忤物 (或云以言忤物) 將遠匿羅浮。藤守沈公 儀賢儒相與有期。冬杪春初決浩然南還。當
首候使車違遠尊明。萬乞為國重愛。謹上啟 少布區區。不宣。
與陳令舉賢良
[0701a04] 某啟。自湖旁冒雪相適已數月矣。別後但眷 眷然。仲秋時接所示書。乃知令舉至官甚善。 不以遷謫介意。公餘揭窓對雲而坐。道情清
勝。乃下視塵俗。超然自樂。雖白樂天九江 之時。何以過之。風聞人但景服不暇。令舉當 世賢豪更以外物自如此。其清規素德益絕
人遠矣。老弊浮雲落葉飄泊。尚若不定。雖有 陪三峽五老之興。安得遂之。猶遠高論。萬乞 善保尊履。不宣。
與潤州王給事
[0701a14] 某惶恐啟上知府給事几下。某山棲荒僻不 便。行李久闕馳狀。不勝瞻系。伏審旌珮已鎮 南徐。況彼比比數萬之家。不亦復荷大賜乎。
無任欽頌景服之至。大熱。伏乞上為國朝自 重。虔祝謹附啟上覆。不宣。
與王提刑學士
[0701a20] 某啟。伏自京師罷奉貴遊還山。雖聞廣按江 外終無以奉書。適知軒從已屆此郡。伏惟尊 履休美。某近自蘇挈書欲圖奏納。以疾未暇
前趨容稍平復。當以微意上扣。謹此先布區 區。伏惟念察。不宣。
與陸推官
[0701a26] 某啟。自曠清談驟更良節。林木幽隱圜堵寂 寥。了亡世紛足以自得。其餘追復舊好睇想 清才。懸搖之心狀貌難盡。猶聆蒞事明敏越
於時輩。萬舌一詞所共稱賞。況在顧盻之預。 寧不欣愉。暑中萬希善保。不宣。
與張國博知縣
[0701b03] 某啟。孟夏漸熱。伏惟知縣國博尊候起居萬 福。某即日蒙廕如宜。比者伏審榮奉明命臨 鎮縣封。敦惠斯民雅副物望。某未遑參賀。卑
情無任忻慶瞻依激切之至。謹奉啟。不宣。
謝錢唐方少府
[0701b08] 具衘。右某此者伏蒙仙尉祕校特枉軒蓋臨 賞岩扃。衡宇增輝緇屬稱慶。限以夏制尚緩 趨風。愧畏良深景服徒切。謹上狀咨謝。伏惟
尊慈俯賜念察。不宣。
與仁和趙少府
[0701b13] 某啟。前日伏承臨訪山舍。無以為待不勝愧 畏。繼以佳什見寵稠重風調高雅。豈幽陋之 可攀續。不揆荒唐勉強和之。但以取笑大手
名匠。暑濕惟自重。不宣。
與沈少卿見訪
[0701b18] 某惶恐啟。昨日奉蒙降訪客舍。仰荷尊賜不 任感愧。但以老弊弗堪人事。未果即趨几下。 謹令弟子馳啟上謝。伏惟少垂鑒念。不宣。
與祖龍圖罷任杭州
[0701b22] 某啟。此者伏審知府龍圖罷鎮名藩。即日趨 詔歸闕行舟首路。某山林逋病不能遠郊馳 送。徒增黯戀。仁德慺慺奉此咨露。伏惟台慈 念察。
送詩與楊公濟
[0701b27] 某啟。不披伍來。倐越旬日春氣尚淺景色猶 寒。惟體中無恙否。近緣禪關不固習氣寧忘 因得斯謬妄。蓋適性而已。豈敢風雅可與哉。
然拙人用鎪不若智人揮钁。況足下才力有 餘。可能為我一鋤。勿使傍觀揜口胡盧而笑。
還章監簿門狀
[0701c04] 某咨。昔日伏蒙特墜清雅素賁旅寄不任感 荷。容宿恙稍痊。當走左右以承盛刺。謹具狀 上納。伏惟垂察。不宣。
與石門月禪師
[0701c08] 某啟。昨三月得公晦書并所制悲風謠後序。 慰諭勤至。非深交至友。何肯如此。於感佩萬 一也。然序文殊佳。但其德薄不任稱獎也。此
為忝耳。公晦久別所諭何老而益賢如是。喜 且非常。我但白首偃蹇不能自振。況暇於教 道也。視此得不愧乎。栖居石壁殆二年矣。雖
然自適頗樂。顧人生如夢。何足堪恃。紙衾瓦 鉢外。惟圖書雜然於室中耳。流俗所尚一無 留也。近著孝論十二章。擬儒孝經發明佛意。
亦似可觀。吾雖不賢其為僧為人。亦可謂志 在原教而行在孝論也。今以相寄。蓋以公晦 善於親也所栖雖牢落。於佛法其意亦不敢
怠。徐當為教門著一大典。但慮其功浩大。若 果就先當相聞。公晦道已振一方。吾復何云。 但善將身世此為至祝。專人還特此上聞。
與黃龍南禪師 (別副)
[0701c24] 某再啟。和尚有大勝緣。所止則學者雲從景 附。實末代之盛事。萬幸。益勉尊用。某濫主禪 席。德薄言微不為時之所信。徒勞耳目。自近
有匿羅浮之意。果行必道出江南。當拜求高 會。公晦和尚平生心交。今老在一涯二年。化 僧不至不聞其音。或因遣書乞為呼名。黃龍
古之名寺。應稱清棲。法澄每談及積翠風景。 聽之使人神動心飛。今何人得其居也。愚甥 孫早辱教誨。亦僅似人。顧小子何以報重恩。
路遠不及以麁物輒陳左右。惟拳拳欽詠耳。
答黃龍山南禪師 (次副)
[0702a06] 某稽首。雖聞祖圖宗記已辱 采 覽。而未奉評 品。鄙心得無慊然。辱賜教墨乃過形獎飾。豈 大善知識為法欲有所激勸爾。且感且愧。某
平生雖猥懦無大樹立。然亦勇聞清遠高識 之士。三十餘載徒景服道素。不得一與勝會。 此為眷眷。知復領大眾于龍山。其欽尚好善
之誠何書可盡。春煦幸千萬為法自重。僧還 謹布區區。
與圓通禪師
[0702a15] 某啟。去年夏首聞移錫崇勝。喜慰喜慰。廬阜 天下勝壤宗教所出。得大知識鎮嚴。乃學者 之大幸也。珠上人至。果聆清規益舉。又喜之
也。惟久之可矣。乞罔起他方之念尤佳。某衰 老翛然客寄。弘法無力。徒欽羨於能迹耳。逾 遠風論。千萬善保。因介謹此咨露。不宣。
又與圓通禪師
[0702a22] 某啟。東林莊僕至辱手筆。知退法席專育高 趣。欽 羨 欽 羨 。但廬阜不得鎮嚴。亦禪林之不
幸。見邀虎溪之居。足仞風義盛重。但某濡滯 不能即拜雅會。殊為慊然。餘且別副未披覲 間。千萬善愛。
答圓通禪師讓院
[0702a28] 某啟。前日專人傳到華緘承已得美罷潛道 於此緣德方盛年臘相。然何遽爾驚眾耳目。 又聆黑白復請留此千萬且從輿論。某老弊
德薄。不能為之綱紀。天下共知潛道。何誤。以 此人為代。在潛道推讓之情。雖自高冠而鄙 劣之人。終何以當克。萬萬須自忘雅意為眾
少留。老弊東西南北人也。固無定迹。奉見未 期。千萬留意。
答萬壽長老
[0702b08] 某啟。專人至辱手教慰諭足仞久要之不忘 也萬感萬感。法印和尚不可救療。遂至如此。 愴感無已。索文志其塔。雖腆忝相知至於厚
善當此豈可飾讓耶。且以拙直之筆聊奉佳 命。亦表生平交契之誠耳。用舍更在裁之益 熱千萬為法自重謹此咨答。不宣。
與萬壽長老
[0702b15] 某啟。音信雖不相通。而欽服道素徒此勤切 (或云勤勤) 某無狀老更彌篤。春季間罷去佛日深 匿龍山。蕭然人不堪其憂而余之未嘗自厭。
比欲致奉問聆道。蓋淮南未還。故不果。然適 會曹君。乃知起居清勝。善慰孤迹。不肖見謀 往廬山治行。當首拜道場。冬寒未見間。萬乞 善愛謹此布區區不宣。
謝杭州寶月僧正
[0702b23] 某啟。比老以衰恙告免住持。特蒙垂訪。過形 存恤。仰荷道眷。豈勝感愧。尚以夏制未遑前 禮。謹奉啟上謝。
退金山荼筵 (回答)
[0702b27] 某啟。適早監寺至辱牋命。就所栖以預精饌。 意愛之勤。豈可言諭乃盡誠素。某雖不善與 人交。豈敢以今日之事自虧節義無煩相外
清集方當大暑告且為罷之書。謹令人回納。 伏冀慈照。
與東林知事
[0702c04] 某啟。今者伏承遠馳价使特贈書問以昔賢 勝集之所假無狀自匿之便嘉命遠至光賁殊 多。某人曲采虛聲更推高誼。循省其愚何以
當克愧以老憊。復牽事緣趨赴未皇。但深愧 忸久滯來人。益憎慊悚。价還奉狀布謝伏惟 慈念。
與楚上人
[0702c11] 今月十六日。人來獲贈筆語所喜道意清淨 不事他緣。人生世間閑為第一。此事勿使俗 眼見之。一二年來甚不喜聞也。思慮消盡無
事可堪。古云。千里同風斯之謂矣所問賢弟 不獨愚迷兼亦倒置。予為劇言。來諭如風過 樹。秖益嘈嘈耳。病在膜內無由除之。足下雖 有弟兄之情。柰何柰何。
發供養主與檀那
[0702c19] 某啟。萃茲勝侶允賴檀賢。雖素欽於令猷。尚 未披於粹表。企慕徒切揖晤未期。秋氣稍清 珍育是禱。化人行專此奉啟。不宣。
鐔津文集卷第十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52 冊 No. 2115 鐔津文集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