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lement to Record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Lamp 續傳燈錄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續傳燈錄卷第七大鑑下第十二世
石霜圓禪師法嗣
[0505c14] 黃龍南禪師章氏諱惠南。其先信州玉山人 也。童齠深沈有大人相。不茹葷不嬉戲。年十 一棄家師事懷玉定水院智鑾。嘗隨鑾出道
上見祠廟。輒杖擊火毀之而去。十九落髮受 具足戒。遠遊至廬山歸宗。老宿自寶集眾坐。 而公却倚。寶時時眴之。公自是坐必跏趺。行
必直視。至栖賢依諟禪師。諟蒞眾進止有律 度。公規模之三年。辭渡淮依三角澄禪師。澄 有時名。一見器許之。及澄移居泐潭。公又與
俱。澄使分座接納矣。而南昌文悅見之每歸 臥嘆曰。南有道之器也。惜未受本色鉗鎚耳。 會同游西山。夜語及雲門法道。悅曰。澄公雖
雲門之後。然法道異耳。公問所以異。悅曰。雲 門。如九轉丹砂。點鐵作金。澄公藥汞銀徒可 玩。入鍛即流去。公怒以枕投之。明日悅謝過。
又曰。雲門氣宇如王。甘死語下乎。澄公有法 授人死語也。死語其能活人哉。即背去。公挽 之曰。即如是誰可汝意者。悅曰。石霜楚圓手
段出諸方。子欲見之不宜後也。公默計之曰。 此行脚大事也。悅師翠岩。而使我見石霜。見 之有得於悅何有哉。即日辦裝。中途聞慈明
不事事慢侮少叢林。乃悔欲無行留萍鄉累 日。結伴自攸縣登衡嶽寓止福嚴。老宿號賢 叉手者。大陽明安之嗣。命公掌書記。泐潭法
侶聞公不入石霜。遣使來訊。俄賢卒。郡以 慈明領福嚴。公心喜之且欲觀其人以驗悅 之言。慈明既至。公望見之心容俱肅。聞其論
多貶剝諸方。而件件數以為邪解者。皆泐潭 密付旨訣。氣索而歸念悅平日之語。翻然改 曰。大丈夫心膂之間其可自為疑礙乎。趨詣
慈明之室曰。惠南以闇短望道未見。比聞夜 參如迷行得指南之車然。惟大慈更施法施 使盡餘疑。慈明笑曰。書記已領徒遊方名聞
叢林。借有疑不以衰陋鄙棄。坐而商略。顧不 可哉。呼侍者進榻且使坐。公固辭哀懇愈切。 慈明曰。書記學雲門禪必善其旨。如曰放洞
山三頓棒。洞山于時應打不應打。公曰。應打。 慈明色莊而言。聞三頓棒聲便是喫棒。則汝 自旦及暮聞鴉鳴鵲噪鐘魚鼓板之聲。亦應
喫棒。喫棒何時當已哉。公瞠而却。慈明云。吾 始疑不堪汝師。今可矣即使拜。公拜起。慈明 理前語曰。脫如汝會雲門意旨。則趙州嘗言。
臺山婆子被我勘破。試指其可勘處。公面熱 汗下不知答趨出。明日詣之。又遭詬罵。公慚 見左右即曰。政以未解求決耳。罵豈慈悲法
施之式。慈明笑曰。是罵耶。公於是默悟其 旨。失聲曰。泐潭果是死語。獻偈曰。傑出叢林 是趙州。老婆勘處沒來由。而今四海清如鏡。
行人莫以路為讎。慈明以手點沒字顧公。公 即易之。而心服其妙密。留月餘辭去。時年三 十五。游方廣後洞識泉大道又同夏。泉凡聖
不測而機辯逸群。拊公背曰汝脫類汾州厚 自愛。明年游荊州乃與悅會於金鑾。相視一 笑曰。我不得友兄及谷泉。安識慈明。是秋北
還獨入泐潭澄公舊好盡矣。自雲居游同安。 老宿號神立者。察公倦行役。謂曰。吾住山久 無補宗教。敢以院事累子。而群將雅知公名
從立之請。不得已受之。泐潭遣僧來審提唱 之語。有曰。智海無性。因覺妄以成凡。覺妄元 虛。即凡心而見佛。便爾休去。謂同安無折
合。隨汝顛倒所欲。南斗七北斗八。僧歸舉似 澄。澄為不懌。俄聞嗣石霜。泐潭法侶多棄去。 住歸宗火一夕而燼。坐抵獄。為吏者百端求
其隙。公怡然引咎不以累人。唯不食而已。久 而後釋。吏之橫逆公沒齒未嘗言。生黃檗結 菴於溪上。名曰積翠。既而退居曰。吾將老焉。
方是時江湖閩粵之人聞其風。而有在於是 者。相與交武竭蹶于道唯恐其後。雖優游厭 飫固以為有餘者。至則憮然自失就弟子之
列。南州高士潘興嗣延之嘗問其故。公曰。父 嚴則子孝。今日之訓後日之範也。譬諸地爾。 隆者下之窪者平之。彼將登于千仞之上。吾
亦與之俱。困而極于九淵之下。吾亦與之俱。 伎之窮則妄盡而自釋也。又曰。煦之嫗之春 夏之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之所以成
熟也。吾欲無言得乎。以佛手驢脚生緣三語 問學者。莫能契其旨。天下叢林目為三關。脫 有酬者公無可否斂目危坐。人莫涯其意。延
之又問其故。公曰。已過關者掉臂徑去。安知 有關吏。從吏問可否。此未透關者也。住黃龍 法席之盛追 嫓 泐潭馬祖百丈大智。熙寧二
年三月十七日饌四祖惠日兩專使。會罷起 跏趺寢室前。大眾環擁。良久而化。前一日說 偈。又七日闍維得五色舍利。塔于山之前嶂。
閱世六十有八。坐五十夏。大觀四年春勅諡 普覺。
[0506c13] 楊岐禪師名方會。生冷氏。袁州宜春人也。少 警敏滑稽談劇有味。及冠不喜從事筆研。竄 名商稅務掌課最。坐不職當罰。宵遁去遊筠
州九峯。恍然如昔經行處。眷不忍去。遂落髮 為大僧。閱經聞法心融神會。能痛自折節依 參老宿。慈明禪師住南原。會輔佐之安樂勤
苦。及慈明遷道吾石霜。會俱自請領監院事。 非慈明之意。而眾論。雜然稱善。挾楮衾入典 金穀。時時惷語摩拂慈明。諸方傳以為當。慈
明飯罷必山行。禪者問道多失所在。會闞其 出未遠。即撾鼓集眾。慈明遽還怒數曰。少叢 林暮而陞座。何從得此規繩。會徐對曰。汾州
晚參也何為非規繩乎。慈明無如之何。今叢 林三八念誦罷猶參者此其原也。慈明遷興 化。因辭之還九峯。萍實道俗詣山請住楊岐。
時九峯長老勤公不知會。驚曰。會監寺亦能 禪乎。會受帖問答罷乃曰更有問話者麼。試 出相見。楊岐今日性命在汝諸人手裏。一任
橫拕倒拽。為什麼如此。大丈夫兒須是當眾 決擇。莫背地裏似水底按葫蘆相似。當眾勘 驗。看有麼。若無。楊岐失利下座。勤把住曰。
今日且喜得箇同參。曰同參底事作麼生。勤 曰。楊岐牽犁九峯拽耙。曰正當與麼時楊岐 在前九峯在前。勤無語。會拓開曰。將謂同參
元來不是。自是名聞諸方。會謂眾曰。不見 一法是大過患。拈拄杖云。穿過釋迦老子鼻 孔。作麼生道得脫身一句。向水不洗水處道
將一句來。良久曰。向道莫行山下路。果聞猿 叫斷腸聲。又曰。一切智通無障礙。拈起拄杖 云。拄杖子向汝諸人面前逞神通去也。擲下
云。直得乾坤震裂山嶽搖動。會麼。不見道一 切智智清淨。拍繩床曰。三十年後莫道楊岐 龍頭蛇尾。其提綱振領大類雲門。又問來僧
曰。雲深路僻高駕何來。對曰。天無四壁。曰踏 破多少草鞋。僧便喝。會曰。一喝兩喝後作麼 生。曰看這老和尚著忙。會曰。拄杖不在且坐
喫茶。又問來僧曰。敗葉堆雲朝離何處。對曰。 觀音。曰觀音脚跟下一句作麼生道。對曰。適 來相見了也。曰相見底事作麼生。其僧無對。
會曰。第二上座代參頭道看。亦無對。會曰。彼 此相鈍置。其驗勘鋒機又類南院。慶曆六年 移住潭州雲蓋山。以臨濟正脈付守端。
[0507a26] 洪州翠岩可真禪師福州人也。嘗參慈明。因 之金鑾同善侍者坐夏。善乃慈明高第。道吾 真楊岐會皆推伏之。師自負親見慈明。天下
無可意者。善與語知其未徹笑之。一日山行 舉論鋒發。善拈一片瓦礫置磐石上曰。若向 這裏下得一轉語。許爾親見慈明。師左右視
擬對之。善叱曰。竚思停機情識未透。何曾夢 見。師自愧悚即還石霜。慈明見來叱曰。本色 行脚人必知時節。有甚急事夏未了早已至
此。師泣曰。被善兄毒心終礙塞人。故來見和 尚。明遽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無雲生嶺 上有月落波心。明瞋目喝曰。頭白齒豁猶作
這箇見解。如何脫離生死。師悚然求指示。明 曰。汝問我。師理前語問之。明震聲曰。無雲生 嶺上有月落波心。師於言下大悟。師爽氣逸
出機辯迅捷。叢林憚之。住翠岩日僧問。如何 是佛。師曰。同坑無異土。問如何是祖師西來 意。師曰。深耕淺種。問如何是學人轉身處。師
曰。一堵墻百堵調。曰如何是學人著力處。師 曰。千日斫柴一日燒。曰如何是學人親切處。 師曰。渾家送上渡頭船。問利人一句請師垂
示。師曰。三脚蝦蟇飛上天。曰前村深雪裏昨 夜一枝開。師曰。飢逢王饍 (不能餐問) 如何是道。 師曰。出門便見。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擔枷
過狀。上堂。先德道。此事如爆龜文。爆即成兆 不爆成鈍。爆與不爆直下便揑。上藍即不然。 無固無必。虛空走馬旱地行船。南山起雲北
山下雨。遂拈拄杖曰。拄杖子變作天大將軍。 巡歷四天下。有守節不守節。有戒行無戒行。 一時奏與天帝釋。乃喝一喝曰。丈夫自有衝
天志。莫向如來行處行。卓一下。上堂。舉龍牙 頌曰。學道如鑽火。逢煙未可休。直待金星現。 歸家始到頭。神鼎曰。學道如鑽火。逢煙即便
休。莫待金星現。燒脚又燒頭。師曰。若論頓也 龍牙正在半途。若論漸也神鼎猶少悟。在於 此復且如何。諸仁者今年多落葉。幾處埽歸
家。上堂。臨陣抗敵不懼生死者將軍之勇也。 入山不懼虎兕者獵人之勇也。入水不懼蛟 龍者漁人之勇也。作麼生是衲僧之勇。拈拄
杖曰。這箇是拄杖子。拈得把得動得。三千大 千世界一時搖動。若拈不得把不得動不得。 文殊自文殊。解脫自解脫。參。上堂。舉僧問巴
陵。如何是道。陵曰。明眼人落井。又問寶應。 如何是道。應曰。五鳳樓前。又問首山。如何是 道。山曰。脚下深三尺。此三轉語。一句壁立千
仞。一句陸地行船。一句賓主交參。諸人莫有 揀得者麼。出來道看。如無且行羅漢慈破結 賊故。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
故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五通賢聖。曰學 人不會。師曰。舌至梵天。師將入滅示疾甚勞 苦。席 [葶-丁+呆] 于地轉側不少休。喆侍者垂泣曰。平
生呵佛罵祖。今何為乃爾。師熟視呵曰。汝亦 作此見解邪。即起趺坐呼侍者。燒香煙起遂 示寂。
[0507c22] 蔣山贊元覺海禪師。婺州義烏人。姓傅氏乃 大士之裔也。夙修種智隨願示生。父母感祥 閭里稱異。三歲出家七歲為僧。十五遊方遠
造石霜陞於丈室。慈明一見曰。好好著槽廠。 師遂作驢鳴。明曰。真法器耳。俾為待者。二十 年中運水搬柴不憚寒暑。悉己躬親求道。後
出世蘇臺天峯龍華白雲。府帥請居誌公道 場。提綱宗要機鋒迅敏。解行相應諸方推服。 丞相王公安石重師德望。特奏章服師號。公
又堅辭鼎席。結廬定林山中。與師蕭散林下 清談終日。贈師頌曰。不與物違真道廣。每隨 緣起自禪深。舌根已淨誰能壞。足跡如空我
得尋。此亦明世希有事也。僧問。如何是和尚 家風。師曰。東壁打西壁。曰客來如何秖待。師 曰。山上樵井中水。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師
曰。驢胎馬腹。問魯祖面壁意旨如何。師曰。住 持事繁。問如何是大善知識。師曰。屠牛剝羊。 曰為甚麼如此。師曰。業在其中。上堂。這箇若
是如虎戴角。這箇若不是喚作甚麼。良久曰。 餧驢餧馬珍重。元祐元年師乃遷化。丞相王 公慟哭于塔。讚師真曰。賢哉人也。行厲而容
寂。知言而能默。譽榮弗喜。辱毀弗戚。弗矜弗 克。人自稱德。有緇有白。來自南北。弗順弗 逆。弗抗弗抑。弗觀汝華。唯食已實。孰其嗣 之。我有遺則。
[0508a18] 瑞州武泉山政禪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衣成人水成田。上堂。黃梅席上海眾千 人。付法傳衣碓坊行者。是則紅日西昇。非則
月輪東上。參。
[0508a22] 南嶽雙峯省回禪師上堂。南番人泛船。塞北 人搖艣。波斯入大唐。須彌山作舞。是甚麼 說話。師元豐六年九月十七日淨髮沐浴辭
眾。偈曰。九十二光陰。分明對眾說。遠洞散寒 雲。幽 � 度殘月。言訖坐逝。茶毘齒頂不壞。上 有五色異光。
[0508a28] 洪州大寧道寬禪師。僧問。飲光正見為甚麼 見拈花却微笑。師曰。忍俊不禁。問丹霞燒木 佛。院主為甚麼眉鬚墮落。師曰。賊不打貧兒
家。問既是一真法界。為甚麼却有千差萬別。 師曰。根深葉茂。僧打圓相曰。還出得這箇也 無。師曰。弄巧成拙。問如何是前三三後三三。
師曰。數九不到九。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點茶須是百沸湯。曰意旨如何。師曰。喫盡莫 留滓。有僧造師之室問。如何是露地白牛。師
以火筋插火爐中曰。會麼。曰不會。師曰。頭不 缺尾不剩。師在同安日。時有僧問。既是同安 為甚麼却有病僧化去。師曰。布施不如還却
債。上堂。少林妙訣古佛家風。應用隨機卷舒 自在。如拳作掌開合有時。似水成漚起滅無 定。動靜俱顯語默全彰。萬用自然不勞心力
到這裏喚作順水放船。且道逆風舉棹誰是 好手。良久曰。弄潮須是弄潮人。喝一喝曰。珍 重。上堂。無念為宗無住為本。真空為體妙有
為用。所以道。盡大地是真空。遍法界是妙有。 且道是甚麼人用得。四時運用日月長明。法 本不遷道無方所。隨緣自在逐物昇沈。此土
他方入凡入聖。雖然如是。且道入鄉隨俗一 句。作麼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語此土唐言。
[0508b22] 潭州道吾悟真禪師上堂。古今日月依舊山 河。若明得去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若明 不得謗斯經故獲罪如是。上堂。師子兒哮吼。 龍馬駒
[跳-兆+孛] 跳。古佛鏡中明三山孤月皎。遂作 舞下座。上堂。舉洞山道。五臺山上雲蒸飯。佛 殿階前狗尿天。剎竿頭上煎 [飢-几+追] 子。三箇猢猻
夜簸錢。老僧即不然。三面狸奴脚踏月。兩頭 白牯手拏煙。戴冠碧兔立庭柏。脫殼烏龜飛 上天。老僧葛藤盡被汝諸人覷破了也。洞山
老人甚是奇特。雖然如是。秖行得三步四步。 且不過七跳八跳。且道誵訛在甚麼處。老僧 今日不惜眉毛一時布施。良久曰。丁寧損君
德。無言真有功。任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問 凝然便會時如何。師曰。老鼠尾上帶研槌。問 如何是真如體。師曰。夜叉屈膝眼睛黑。曰如
何是真如用。師曰。金剛杵打鐵山摧。問如何 是常照。師曰。針鋒上須彌。曰如何是寂照。師 曰。眉毛裏海水。曰如何是本來照。師曰。草鞋 裏 [跳-兆+孛]
跳。僧退。師曰。寂照常照本來照。草鞋底 下常 [跳-兆+孛] 跳。更會針鋒上須彌。眉毛水中常渺 渺。問如何是佛。師曰。洞庭無蓋。上堂。山前
麥熟廬陵米價。鎮州蘿菔更有一般。良久曰。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上堂。古 人道。認著依前還不是。實難會。土宿頷下髭
鬚多。波斯眼深鼻孔大。甚奇怪。歘然透過新 羅界。問僧。甚處來。曰堂中來。師曰。聖僧道 甚麼。僧近前不審。師曰。東家作驢西家作馬。
曰過在甚麼處。師曰。萬里崖州。師不安。僧 問。和尚近日尊位如何。師曰。粥飯頭不了事。 僧無語。師鳴指一下。上堂。普化明打暗打。布
袋橫撒竪撒。石室行者踏碓。因甚忘却下脚。 問如何是第一玄。師曰。釋尊光射阿難肩。曰 如何是第二玄。師曰。孤輪眾象攢。曰如何是
第三玄。師曰。泣向枯桑淚漣漣。曰如何是第 一要。師曰。最好精麁照。曰如何是第二要。師 曰。閃電乾坤光晃耀。曰如何是第三要。師曰。
路夾青松老。上堂舉。僧問首山。如何是佛。山 曰。新婦騎驢阿家牽。師曰。手提巴鼻脚踏尾。 仰面看天聽流水。天明送出路傍邊。夜靜還 歸茅屋裏。
[0509a04] 蔣山保心禪師。僧問。月未圓時如何。師曰。順 數將去。曰圓後如何。師曰。倒數將來。問如何 是吹毛劍。師曰。黑漆露柱。問聲色兩字如何
透得。師曰。一手吹一手拍。
[0509a08] 洪州百丈惟政禪師上堂。岩頭和尚用三文 錢索得箇妻。秖解撈蝦摝蜆。要且不解生男 育女。直至如今門風斷絕。大眾要識奯公妻
麼。百丈今日不惜唇吻。與爾諸人注破。蓬鬢 荊釵世所稀。布裙猶是嫁時衣。僧問。牛頭未 見四祖時為甚麼百鳥銜花獻。師曰。有錢千
里通。曰見後為甚麼不銜花。師曰。無錢隔壁 聾。問達磨未來時如何。師曰。六六三十六。 曰來後如何。師曰。九九八十一。問如何是祖
師西來意。師曰。木耳樹頭生。問一切法是佛 法意旨如何。師曰。一重山下一重人。問上行 下學未是作家。背楚投吳方為達士。豈不是
和尚語。師曰是。曰父財子用也。師曰。汝試用 看。僧擬議。師便打。上堂。天台普請人人知 有。南嶽遊山又作麼生。會則燈籠笑爾。不會 有眼如盲。
[0509a24] 明州香山蘊良禪師。僧問。如何是透法身句。 師曰。剎竿頭上舞三臺。曰如何是接初機句。 師曰。上大人。曰如何是末後句。師曰。雙林樹
下。問如何是學人轉身處。師曰。磨坊裏。上堂 良久。呵呵大笑曰。笑箇甚麼。笑他鴻鵠翀天 飛。烏龜水底逐魚兒。三箇老婆六隻嬭。金剛
背上爛如泥。阿呵呵知不知。東村陳大耆。參。
[0509b02] 蘇州南峯惟廣禪師上堂。一問一答如鐘含 響似谷應聲。蓋為事不獲已。且於建化門中 放一線道。若據衲僧門下天地懸殊。且道衲
僧有甚麼長處。良久曰。盡日覓不得。有時還 自來。咄。
[0509b07] 潭州大溈德乾禪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 意。師曰。水從山上出。曰意旨如何。師曰。溪 澗 豈能留。乃曰。山花似綿。文殊撞著眼睛。幽
鳥綿蠻。觀音塞却耳際。諸仁者。更思量箇甚 麼。昨夜三更睡不著。翻身捉得普賢。貶向無 生國裏。一覺直至天明。今朝又得與諸人相
見說夢。噫是甚麼說話。卓拄杖下座。
[0509b14] 全州靈山本言禪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誰 教汝恁麼問。曰今日起動和尚也。師曰。謝訪 及。
[0509b17] 安吉州廣法院源禪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 來意。師曰。磚頭瓦片。問鬧中取靜時如何。師 曰。冤不可結。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眉毛
下。曰便與麼會時如何。師曰。瞳兒笑點頭。問 如何是向上事。師曰。日月星辰。曰如何是向 下事。師曰。地獄鑊湯。問萬里無雲時如何。師
曰。猢猻忍餓。曰乞師拯濟。師曰。甚麼火色。 問古人拈槌舉拂意旨如何。師曰。白日無閑 人。曰如何承當。師曰。如風過耳。問握劍當胸
時如何。師曰。老鴉成隊。曰正是和尚見處。師 曰。蛇穿鼻孔。僧拂袖便出。師曰。大眾相逢。 問從上諸聖向甚麼處行履。師曰。十字街頭。曰
與麼則敗缺也。師曰。知爾不到這田地。曰到 後如何。師曰。家常茶飯。問祖意教意是同是 別。師曰。乾薑附子。曰與麼則不同也。師曰。
氷片雪團。上堂。春雨微微簷頭水滴。聞聲不 悟歸堂面壁。上堂。若論大道直教杼山無開 口處。爾諸人試開口看。僧便問。如何是大道。
師曰。擔不起。曰為甚麼擔不起。師曰。大道。 上堂。若論此事切莫道著。道著即頭角生。有 僧出曰。頭角生也。師曰。禍事。曰某甲罪過。
師曰龍頭蛇尾。伏惟珍重。師元豐八年十月 十二晚忽書偈曰。雪鬢霜髭九九年。半肩毳 衲盡諸緣。廓然笑指浮雲散。玉兔流光照大 千。擲筆而寂。
[0509c12] 靈隱德章禪師。初住大相國寺 西經藏院。慶曆八年九月一日 仁宗皇帝 詔師於延春閣下齋。宣普照大師問。如何是
當機一句。師曰。一言逈出青霄外。萬仞峯 前嶮處行。曰作麼生是嶮處行。師便喝。曰皇 帝面前何得如此。師曰。也不得放過。明年又
宣入內齋。復宣普照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師曰。雷驚細草萌芽發。高山進步莫遲遲。曰 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曰。戴角披毛異來往
任縱橫。曰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曰。出門天 外迴流光影不真。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 曰。寒林無宿客大海聽龍吟。後再宣入化城
殿齋。宣守賢問。齋筵大啟如何報答聖君。師 曰。空中求鳥迹。曰意旨如何。師曰。水內覓魚 蹤。師進心珠歌曰。心如意心如意。任運隨緣
不相離。但知莫向外邊求。外邊求終不是。枉 用工夫隱真理。識心珠光耀日。祕藏深密無 形質。拈來掌內眾人驚。二乘精進爭能測。碧
眼胡須指出。臨機妙用何曾失。尋常切忌與 人。看大地山河動岌岌。師皇祐二年乞歸山 林養老。御批杭州靈隱寺住持。賜號明覺。
琅邪覺禪師法嗣
[0510a05] 蘇州定慧超信海印禪師桂州人。僧問。如何 是佛法的的大意。師曰。湘源斑竹杖。曰意旨 如何。師曰。枝枝帶淚痕。問如何是第一句。師
曰。那吒忿怒。曰如何是第二句。師曰。衲僧罔 措。曰如何是第三句。師曰。西天此土。上堂。 泥蛇咬石鼈。露柱啾啾叫。須彌打一棒。閻老
呵呵笑參。上堂。若識般若即被般若縛。若不 識般若亦被般若縛。識與不識拈放一邊却。 問諸人。如何是般若體。參堂去。上堂。鶯聲闌
蟬聲急。入水烏龜頭不濕。鷺 鴉 飛入蘆花叢。 雪月交輝俱不及。吽。
[0510a16] 洪州泐潭曉月禪師本州章氏子。僧問。修多 羅教如標月指。未審指箇甚麼。師曰。請高著 眼。曰曙色未。分人盡望。及乎天曉也尋常。師
曰。年衰鬼弄人。
[0510a20] 越州姜山方禪師。僧問。如何是不動尊。師曰。 單著布衫穿市過。曰學人未曉。師曰。騎驢踏 破洞庭波。曰透過三級浪專聽一聲雷。師曰。
伸手不見掌。曰還許學人進向也無。師曰。踏 地告虛空。曰雷門之下布鼓難鳴。師曰。八花 毬子上不用繡紅旗。曰三十年後此話大行。
師便打。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師曰。穿針嫌 眼小。曰出水後如何。師曰。盡日展愁眉。問如 何是一塵入正受。師曰。蛇銜老鼠尾。曰如何
是諸塵三昧起。師曰。鼈咬釣魚竿。曰恁麼則 東西不辨。南北不分去也。師曰。堂前一盌夜 明燈。簾外數莖青瘦竹。問諸佛未出世時如
何。師曰。不識酒望子。曰出世後如何。師曰。 釣魚船上贈三椎。問如何是佛。師曰。留髭表 丈夫。問奔流度刃疾焰過風。未審姜山門下
還許借借也無。師曰。天寒日短夜更長。曰錦 帳繡鴛鴦行人難得見。師曰。髑髏裏面氣衝 天。僧召和尚。師曰。雞頭鳳尾。曰諸方泥裏洗
姜山畫將來。師曰。姜山今日為客。且望闍 黎善傳。雖然如是不得放過。便打。上堂。穿雲 不渡水。渡水不穿雲。乾坤把定不把定。虛空
放行不放行。橫三竪四乍離乍合將長補短 即不問。汝諸人飯是米做一句要且難道。良 久曰。私事不得官酧。上堂。不是道得道不得。
諸方盡把為奇特。寒山燒火滿頭灰。笑罵豐 干這老賊。
[0510b17] 福州白鹿山顯端禪師本州周氏子。僧問。如 何是道。師曰。九州百粵。曰如何是道中人。師 曰。乘肥衣錦。問如何。是大善知識。師曰。持
刀按劍。曰為甚麼如此。師曰。禮防君子。問如 何是異類。師曰。鴉巢生鳳。上堂。摩騰入漢肉 上剜瘡。僧會來吳眼中添屑。達磨九年面壁
鬼魅之由。二祖立雪求心翻成不肖。汝等諸 人到這裏如何吐露。若也道得海上橫行。若 道不得林間獨臥。以拄杖擊禪床一下。問如
何是無相佛。師曰。灘頭石師子。曰意旨如何。 師曰。有心江上住不怕浪淘沙。問凝然湛寂 時如何。師曰。不是闍黎安身立命處。曰如何
是學人安身立命處。師曰。雲有出山勢水無 投 澗 聲。問如何是教意。師曰。楞伽會上。曰如 何是祖意。師曰。熊耳山前。曰教意祖。意相去
幾何師曰寒松。連翠。竹秋水對紅蓮。
[0510c04] 滁州琅邪山智遷禪師。僧問。如何是琅邪境。 師曰。松因有限蕭疎老。花為無情取次開。曰 如何是境中人。師曰。髮長僧貌醜。問如何是
和尚為人句。師曰。眼前三尺。雪曰莫便是也 無。師曰。腦後一枝花。
[0510c09] 泉州涼峯洞淵禪師。僧問。如何是涅槃。師曰。 刀斫斧劈。曰如何是解脫。師曰。衫長袴短。問 諸聖不到處師還知也無。師曰。老來無力下
禪床。問離四句絕百非時如何。師曰。柴門草 自深。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師曰。松直棘曲。 問如何是佛。師曰。金沙照影。曰如何是道。師
曰。玉女拋梭。曰佛與道相去幾何。師曰。龜毛 長一丈兔角長八尺。
[0510c17] 真州真如院方禪師參琅邪。唯看柏樹子話。 每入室陳其所見。不容措詞。常被喝出。忽一 日大悟直入方丈曰。我會也。琅邪曰。汝作麼
生會。師曰。夜來床薦暖一覺到天明。琅邪可 之。
[0510c22] 宣州興教院坦禪師。永嘉牛氏子。業打銀。因 淬礪瓶器有省。即出家參琅邪機語頓契。後 依天衣懷禪師。時住興教。擢為第一座。衣受
他請欲聞州乞師繼之。時刁景純學士守宛 陵。衣恐刁涉外議。乃於觀音前祝曰。若坦首 座。道眼明白堪任住持。願示夢於刁學士。刁
夜夢牛在興教法座上。衣凌晨辭州。刁舉所 夢。衣大笑。刁問其故。衣曰。坦首座姓牛又屬 牛。刁就座出帖請之。師受請陞座。有雪竇化
主省宗出問。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遼天。出 世後為甚麼杳無消息。師曰。雞足峯前風悄 然。宗曰。未在更道。師曰。大雪滿長安。宗曰。
誰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拂袖歸眾更不禮 拜。師曰。新興教今日失利。便歸方丈。令人請 宗至。師曰。適來錯秖對一轉語。人天眾前何
不禮拜蓋覆却。宗曰。大丈夫膝下有黃金。爭 肯禮拜無眼長老。師曰。我別有語在。宗乃理 前語。至未在更道處。師曰。我有三十棒寄爾 打雪竇。宗乃禮拜。
[0511a12] 江州歸宗可宣禪師漢州人也。壯為僧即出 峽依琅邪。一語忽投群疑頓息。琅邪可之。未 幾令分座。淨空。居士郭功甫過門問道與厚。
及師領歸宗。時功甫任南昌尉。俄郡守恚師 不為禮捃甚。遂作書寄功甫曰。某世緣尚有 六年。奈州主抑逼。當棄餘喘託生公家。願無
見阻。功甫閱書驚喜且頷之。中夜其妻夢間 見師入其寢。失聲曰。此不是和尚來處。功甫 撼而問之。妻詳以告。呼燈取書示之相笑不
已。遂孕及生乃名宣老。朞年記問如昔。至三 歲白雲端禪師抵其家。始見之曰。吾侄來也。 雲曰。與和尚相別幾年。宣倒指曰。四年矣。蓋
與相別一年方死。雲曰。甚處相別。曰白蓮莊 上。雲曰。以何為驗。曰爹爹媽媽明日請和尚 齋。忽聞推車聲。雲問。門外是甚麼聲。宣以手
作推車勢。雲曰。過後如何。曰平地兩條溝。果 六周無疾而逝。
[0511a29] 秀州長水子 璿 講師。郡之嘉興人也。自落髮 誦楞嚴不輟。從洪敏法師。講至動靜二相了 然不生有省。謂敏曰。敲空擊木
(木一作竹) 尚落筌 蹄。舉目揚眉已成擬議。去此二途方契斯旨。 敏拊而證之。然欲探禪源罔知攸往。聞琅邪 道重當世即趨其席。值上堂次出問。清淨本
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琅邪憑陵答曰。清淨 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師領悟禮謝曰。願 侍巾瓶。琅邪謂曰。汝宗不振久矣。宜勵志扶
持報佛恩德。勿以殊宗為介也。乃如教再拜 以辭。後住長水承稟日顧眾曰。道非言象得。 禪非擬議知。會意通宗曾無別致。由是二宗
仰之。嘗疏楞嚴等經。盛行於世。
續傳燈錄卷第七 (終)
續傳燈錄卷第八目錄
大鑑下第十二世
* 天衣懷禪師法嗣八十三人
* 慧林圓照本禪師
* 法雲法秀禪師
* 慧林覺海沖禪師
* 長蘆應夫禪師
* 佛日智才禪師
* 天盋重元禪師
* 瑞巖子鴻禪師
* 棲賢智遷禪師
* 淨眾梵言首座
* 三祖冲會禪師
* 資壽捷禪師
* 觀音啟禪師
* 天童元善禪師
* 長蘆體明禪師
* 開元智孜禪師
* 澄照慧慈禪師
* 法雨慧源禪師
* 崇德智澄禪師
* 棲隱有評禪師
* 定慧雲禪師
* 大同旺禪師
* 鐵佛因禪師
* 報本法存禪師
* 開聖棲禪師
* 衡山惟禮禪師
* 顯明善孜禪師
* 啟霞惠安禪師
* 雲門靈侃禪師
* 太平元坦禪師
* 佛日文祖禪師
* 望仙宗禪師
* 五峯用機禪師
* 佛足處祥禪師
* 明因慧贇禪師
* 西臺其辯禪師
* 開元智譚禪師
* 永泰智覺禪師
* 龍華文喜禪師
* 永泰自仁禪師
* 延恩法安禪師
* 侍郎楊傑居士 (已上四十一人見錄)
* 慈雲慶璫禪師
* 靈岩洞偕禪師
* 桐城詮禪師
* 淨慧可證禪師
* 寶林光寂禪師
* 感慈道賓禪師
* 泗洲宗尚禪師
* 白塔晦禪師
* 報恩和禪師
* 偃峯簡諸禪師
* 道吾元泰禪師
* 無為楚仙禪師
* 報恩應潭禪師
* 龍門宗賁禪師
* 顯親順宗禪師
* 長耳相禪師
* 薦福惠洪禪師
* 延福恩禪師
* 景德普俊禪師
* 薦福明因禪師
* 開化惠圓禪師
* 萬壽和禪師
* 定法本和尚
* 長蘆鑑禪師
* 墨山有琦禪師
* 上藍文達禪師
* 法海來山禪師
* 同慶智珣禪師
* 上方真禪師
* 無錫應譚禪師
* 寶林种禪師
* 報恩如寶禪師
* 芙容賁禪師
* 白雲有禪師
* 法雨慧深禪師
* 淨眾擇言禪師
* 靈泉和尚
* 茶亭能和尚
* 永泰和尚
* 泗洲惠洪禪師
* 崇化珣禪師
* 全詠和尚 (已上四十二人無錄)
續傳燈錄卷第八目錄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51 冊 No. 2077 續傳燈錄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