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Zong Jing Lu 宗鏡錄

Scroll 3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宗鏡錄卷第三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

[0623b27] 觀門二種禪宗圓教上根 直觀心性不立能所想念內外寂照
觀心現前假相如觀日觀水觀十六觀門上生經 兜率天宮彌勒內院
一字二種二觀五識五塵顯現分明 推度現量觀察者
建立推尋 第二觀察出體 出體別境慧能散亂
善淨能所 三相五蘊眷屬 五蘊

[0623c12] 相應心王心所何者 觀察

[0623c13] 心王明心八識 第六

[0623c14] 五七能緣何以

[0623c15] 五識有漏現量五塵 第八現量種子器世間 無記第七有漏第八見分
非量觀心 比量第六功能

[0623c20] 第六心王

[0623c20] 一明 意識五識五塵分明 意識引得意識
明了 名為生起夢中 睡眠

[0623c25] 何者 觀心

[0623c26] 中意現量 意識明心 五十一總分有漏
相應五識三十四心所相應 別境十一根本煩惱 第六三界三性通論
五十一心所相應第七識十八心所 遍行根本煩惱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別境第八識遍行
相應無漏二十一 相應遍行別境善法觀心 第六相應心隨心中心
二十一遍行別境十一 尋伺一法二十二 淺深推度思慧心王
二十輕安輕安一法 資身調輕安 二十一尋伺

[0624a14] 觀心 之中

[0624a15] 假相能緣見分不同有種
眼識不同心緣 中間相分自有 一有即此觀心

[0624a21] 既有

[0624a21] 心緣第七第八第六 心緣即此

[0624a24]

[0624a25] 觀心心所見分種子相分 有漏觀心無漏

[0624a26] 三量 之中

[0624a27] 定位現量比量不通非量正觀

[0624a28] 三性

[0624a28]

[0624a29] 四緣

[0624a29] 四緣第六心王 實心因緣假相等無間緣增上
增上一有 諸緣有力隨順有力增上 無力能不
無力增上增上二種違背 違背散亂心心所違背 記性

[0624b09]

[0624b09] 因緣觀心因緣 種子六根
心心所為第六 增上緣開導 心心引導心心
開導現在 假名等無間緣

[0624b16] 之中

[0624b17] 觀心異熟果第八識異熟等流果觀心 離繫果
有漏繫縛離繫果 士用果人士人為 觀心成就士用果二法
諸緣有力士夫成就 士用果增上果四果中有觀心隨順即為觀心成就 增上果

[0624b26] 觀心緣生

[0624b26] 作意二種現法三根 七識四境假相五根第八識
無間緣生理事方圓觀法

[0624c01] 無生不住 天真

[0624c02] 無生向外 內觀冥合真性永嘉集 渡海上船何以
必須何以明心尚未 何日不慕進修 生死
言語道斷 心行
不能思議可謂 不問 般若
心心

[0624c14] 四句貪欲

[0624c16] 湛然如是入空故云不見
宛然觀門一心 昭彰分明冥合成行 不可一向背道行解相應
宗鏡首楞嚴經見性修行 多聞所以如來阿難歷劫 辛勤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
妙理恒河沙戲論因緣 決定明了人間多聞第一以此 熏習不能摩登伽乃至阿難白佛
世尊如是法音如來藏妙覺 明心遍十方如來十方國土清淨 妙覺如來多聞修習
猶如天王華屋 大宅如來不捨大悲 小乘如來無餘
發心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陀羅尼入佛知見是以阿難 宣說修行決定所謂攝心
名為無漏 阿難云何攝心名為世界六道 眾生生死相續
塵勞不可 禪定現前不斷魔道上品魔王 魔民下品魔女乃至妙果
皆是根本輪轉三塗 不能如來涅槃修證使身心 菩提希冀不斷
修禪定譬如有人高聲 求人此等名為不斷 禪定譬如有人欲求滿
塵劫平復不斷妄語 栴檀欲求香氣無有乃至 一者是故十方
一切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薩 火坑二者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 同名菩薩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菩薩四者是故十方 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
誅戮五者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 同名菩薩豺狼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詐同名劫殺
菩薩是故十方 如來色目怨家菩薩 鴆酒見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
惡見同名菩薩虛妄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同名菩薩霹靂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同名菩薩高山 一者見報二者
五者六識造業 惡報六根各各招引惡果臨終 無間獄明暗
不覺覺知一一 受苦無量經文。是以阿難妙覺
善逝修行 應須冥合一期 不慕進修究竟菩提無有
皆是生死根本不斷 保護業海大涅槃經爾時中有羅剎煩惱各別現行
羅剎交合三分之一行事 四重禁
破僧偷蘭 三分之一捨墮 合手突吉羅
微塵故知微細戒體 微塵是以 尤重非唯大道不出塵勞
惡業地獄 皆是一念覺心顛倒想起 隨情相續不以正觀
凡夫業道雖則一期萬劫 是以一切如來刻骨十方 可驚所以華嚴經爾時文殊
菩薩菩薩佛子 眾生受持正法除斷一切煩惱何故 受持正法不斷貪瞋癡
忿勢力無有離心受持何故心行之內 煩惱菩薩答曰佛子諦聽
如實非但多聞如來 修行多聞 修行
如是方藥不能 修行多聞如是人數修行多聞如是王宮
修行多聞如是 修行多聞如是 修行多聞
如是譬如海船修行多聞如是廣說好事 無實不行如是大寶積經佛言迦葉
有趣菩薩乘善男子善女人不能如實深信不能阿耨多羅 三菩提何以修學菩提
修學得證修習菩提 證得無上菩提何以不正行者 證得無上覺何以不正菩提
音聲言說證得無上菩提如是當作當作以此無邊眾生 成正覺永嘉集相應譏毀
相應何苦 依報相應施與劫奪不空相應愛見慈悲
不空相應枯木威儀依報 不空相應貪求資財 非空不空相應實相知見
不空非空不空相應一塵正受 三昧依報不空非空不空相應化生是以不斷四重
欲求一乘妙果塞耳難免 滿所行 心口相應何日
樂音無益故知 不行多聞寶藏王宮凍死 諸佛智海比況可知應須 不生

[0626a23] 宗鏡錄 二修云何悟入如何修行

[0626a25] 宗鏡無作三昧真如一心念念 念念圓滿無作三昧 如實不見作佛不見真修作佛
不見二修故作二修 作佛四修無作三昧 相州作佛大小乘
多用不同相州真修作佛

[0626b03]

[0626b03] 無諍水火 三昧中道第一義諦無明法性諍論言語法滅無量清淨
澄清佛性寶珠自然見佛 大涅槃

[0626b07] 問曰若爾云何

[0626b07] 大涅槃經不生不生大涅槃 不可說大乘論偏執
因緣四悉檀明證無明 中道即是入不二法門不思議解脫
不思議法門無明即是 不可得入不二法門中道 二諦自然流入薩婆若
二修真修 四句上根頓悟 或是頓悟

[0626b18] 如何二修

[0626b18] 成佛真如但是 真修正用真如一心萬行 但是福智莊嚴真如一心一切
福智真如成佛圓頓 不了修證 發行別教大乘
圓教便所有 故云發心行者

[0626b26]

[0626b27] 是故所以 不可

[0626b28] 如何

[0626b29] 頓悟頓悟 漸悟頓悟楞伽經中有 大慧白佛世尊云何自心
後說 大慧一如菴羅 眾生自心亦復如是
大地 修行 一明
譬如明鏡一切無相 一切眾生自心亦復如是 無相無所有清淨法界日月
日月顯示一切如來 習氣過患眾生亦復如是顯示 思議境界三藏譬如
分別自心安立受用境界 報佛亦復如是眾生處境 行者安處色究竟天四佛
譬如法佛佛光照耀自覺亦復如是法相有性無性惡見妄想 除滅頓悟教理首楞嚴經
頓悟依次大海波浪孩子 力量霜露漸消
前後頓悟正當宗鏡華嚴宗日照解悟證悟 一時明淨
明鏡本來拂塵 本性
故云無念 自有真知別有心體 天台智者漸漸
岷山濫觴大江千里如初雖則漸深
大江濫觴
化儀凡夫上根真法頓悟全同佛果華嚴 發心時阿耨菩提圓覺觀行即成佛
化儀成道宿世上根 一時性相事理眾生菩薩 賢聖地位諸佛初心
菩提滿菩薩華嚴 名為頓教其中諸法一心 諸法一心諸法之一性相圓融
自在不同功成豁然頓悟伐木一時 皇城步步一日
而後漸悟注意 運心漸悟
所見證悟 頓悟解悟 霜露漸消成德
初生六根志氣功用華嚴經初發心成正覺三賢次第修證真修
不從 多劫六度萬行 頓悟說上根性
總持一念不生前後 條頓 條頓荷澤無念
一念本性相應 一時頓悟 解脫師子初生師子
入佛 何以妄念我人 世間世間不捨
入涅槃頓悟猶如隨逐 不得師子故知 自心圓頓不成宗鏡
圓頓無際 萬法同時所以證道歌是以禪門了却 無生即是
解悟即是證悟頓教 海會逝多林師子三昧大眾 證法無有別異乃至滅度
拘尸那城娑羅雙樹師子吼常住 決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當作佛究竟涅槃常樂我淨安住
以此教法世尊真心流出只是凡聖一心隨緣流出展轉 遍一切處一切眾生身心之中自心
靜念如理思惟如是如是顯現宗鏡了然明白無涯之一法界無際 虛空一塵光明一念
般若無知涅槃 般若無知放光 般若無所有生滅相道行般若
所知所見無相無知 有無不知何者有所有所不知聖心無知
不知不知一切故經云聖心 無所不知是以聖人 終日未嘗耀虛心
獨覺然則 無知無知
未始終日 所以俯仰順化應接無窮 無知所知聖神
不無不可聖智何者無狀無名 無狀
無名不渝 是以聖智未始 形相未始寶積無心
現行放光不動等覺建立諸法 萬端而已是以般若 真諦
不知自知不為 何為

[0627c28] 問曰聖人真心應接
可知可知不虛 不虛無知
則是聖人 自有安得無知

[0628a07] 答曰聖人高二 不仁日月無知而已神明
可以事相聖人自有聖人未嘗聖心 何者般若清淨虛空
無知無緣無知 反照然後無知性空 三毒四倒清淨獨尊
般若所知般若所知般若所知般若未嘗無緣 般若般若清淨般若體
真淨不可以 無知無知無知是以 聖人無知般若無相真諦真諦
般若無不所以 無知無不知者

[0628a23] 是以 不能聖心無知
不知意謂無知未嘗未嘗無知 立言本意 未見何者
聖心無知無知聖心 無得

[0628b02] 答曰 無名非有 所能不能
是以聖人終日未嘗 狂言聖心微妙無相不可 不可不可無故聖智
不可名教是以 不知不知 不為不為非有故知
無知是以無知無知 聖心

[0628b12] 真諦 不測聖智故經云 般若不見真諦真諦般若

[0628b15] 知非 放光不見五陰清淨般若清淨般若五陰
所知所知所知相與 相與相與相與 無故
不能不能 因而 無知所知何者所知
真諦無相真智 所知所知所知所知 所知所知相生相生
緣法真諦中觀因緣不從因緣即真 真諦緣故無物
故經云不見有法無緣心真 真諦未嘗所知所知 無知真諦所知真智
求知

[0628c05] 無知然後無知 聖人夜遊緇素
然後

[0628c08] 答曰無知 然後能不

[0628c10] 聖心 聖心聖心無所不知

[0628c12] 答曰 無不 無不無不是故無不
故經云諸法所見

[0628c16] 聖心不能可是不是是故是以真諦 無相般若無知般若無有有相
無相無相真諦

[0628c19] 聖人無相何者無相無相無相即為 不免是以至人
不無有無不捨有無 塵勞周旋五趣寂然恬淡無為無不

[0628c25] 聖心 不差是以不可然則聖心有時有時

[0628c28] 答曰生滅生滅聖人無心生滅無心無心但是是以四時
虛無不可得不可得

[0629a03] 聖智無生 何以

[0629a04] 答曰聖智無知 所以何者聖心虛靜無知無知
可謂無知 無知般若即真是以般若真諦
無心彼此是以 不可得何者
萬法萬法不得內外相與不能無知無相內外寂然
不能是以 不異然後 不異不異
世尊無異諸法 般若諸法不一不異

[0629a21] 未詳般若

[0629a22] 答曰 異名無用 是以
動靜不為寶積無心無識無不覺知盡智明文聖心可知
般若無知宏綱宗鏡大體微妙難解所以引證般若無知無知
無知知者即為 不能遍知一切有所有所不知若是無相所知
遍知一切聖心無知 不知以要言之但是理事無礙即非 無知
終日 即非是以從事
事因理事交徹般若方圓有無權實豈可 聖旨所以無狀無名
何者不無有無 不可以有為無為
非有故知無知無性然後無知無知 知者無相
無名寂照無遺 真偽是以無相變動
不異無不未嘗 未嘗不無不動等覺建立諸法以此何妨如何
無知無知 聖心故知 皆是世間言語虛名無實
豈可不定名言無言 總結大意般若無知但是無心自然 緣生不住有無
能所非一妙道所以聖心名言不可以 不可以法界不大
寂寥生滅無有去來徹天智周十方不生二相森羅 妙用無心
無知之謂無知邪執論文一一一者常見二者無知斷見無知
相違四者非有知非無知戲論第一 常見聞說般若智慧 聖人凡夫有心
知見常見不了般若論主便 有心故云般若無知 不著
四句不知未嘗分別 無緣照實無知 無相境智相與寂然
故云般若無知故云是以真智 真諦未嘗所知所知般若體真淨
不可以知名有無 無相聖智中論 使無有云何有無有無既已
有無常見第二 無知斷見聞經般若無知 無緣便般若太虛無情
斷見般若論主故云 無知太虛無情 無知所以論題無知
聖心無有故云無知 真知何者般若不知不同 太虛一向無知然則斷見無知略明
一種中略十一一者太虛一向二者無情見聞
愚癡智慧不了五者癲狂 本性不能 決斷心神死人
睡眠神識無想定外道心想不行十一 滅盡定二乘心智
般若無知第三無知則是學人聞經般若 不能正解便論主
一者反照無知則是學人聖人 忘却知心自言 私自不知
二者般若性空無知則是學人謂言 般若自有性空無知 性空無知無知第三
般若無知何者學人 真諦無相 無知無知般若
無知聖智論主 所以第四非有知非無知則是 聞經般若非有
不可說不能玄旨 般若是非便非有 心量真智論主故云
是非 是非非有非非有無非何以
知非無知如此 題目無知 所以智人聞說
非有四句可謂 中分不見故云 聖人無不
無知有無 不捨有無非有知非無知 前後不同
一句四句何者即是 無不即是有無即是不捨有無 聖心四句現量可謂無知
故云無知本義般若 無知一家般若無知 二智平等大慧
般若二智 般若大慧何者般若 無權沈滯權智
般若 二智真智真諦 權智不著
無知真智 權智
二智中有未始 終日二智
有權然則權實自在事理 無不真俗空有 縱橫
不捨可謂平等大慧故云般若無知 起信論心體離念離念 等虛空界法界即是
平等法法身本覺離念 無知無知真知即是本覺本覺即是一切智無所不知
一切境界一念心中一時 真俗有無 無知無知聖心
無知即是真智遍知一切智無知 即是不知一切種智聖心 無二一智照說
不二非一天台 緣中一切智二諦一切種智 佛智二乘所見一切智
所見道種智佛智實相一切 種智三智一心一心般若無知 有無中道即是自性
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真實故云不知自知不假作意 不知自性自知
自然不依發起信心銘勞心 無知不是
然後無知若然無記 般若無知無緣無相無相真智無知境智無不
無不可謂佛智見性不能有無 不能圓照萬法
有所不知永嘉集 無緣如意如意自知 無緣無不拳手
不知自知不可無知自性 不同如意不可安然不同兔角乃至
知者不須而已引起前後斷續中間不顧 消滅既已豁然
無所得 和尚無緣禪宗無緣真智以為真道
本心妄心未有智慧 能所平等無知 空寂無生如來藏
便一心各異 修行無二是非

宗鏡錄卷第三十六

[0631a28] 丁未大藏都監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8 No. 2016 宗鏡錄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功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