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Preface to Collection of Various Writings on the Chan Source 禪源諸詮集都序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0397b05] 不能假人不同未嘗不同不同不足以為仲尼之一老聃無為釋氏空寂異道禪教出於佛心有心自相矛盾奈何聖時師承各異明暗詆毀非但抑且簡冊世道日下何如禪師教禪著述章句旨意相符名曰使家學一佛無二無異南方尤甚安得舊習新興至此未嘗總統大師有所流傳千里相國自視何人然而平生愛慕其間大德七月崑山大序



[0397b29] 禪師法界入微非有非空實相言語真詮空寂異門統一道本於是修心破相顯性泯絕顯示真心明心江漢同歸智海調禪味至於空宗莫不指歸開示正覺末學行為頓覺成佛不覺由於聖凡心法真妄藏識不覺歷劫輪迴頓覺歸真隨順解脫雖然學者真如標月指了知畢竟智通般若證菩提南岳天台達磨宗旨無有差別大中相國手書延昌玄契吳越國朝至元十二世祖殿禪教要義帝師二十大德癸卯嗣法禪師奉旨五臺大同禪師益加考訂禪師顯正化導永久利益稱量方外隨喜讚歎次序說書閏月翰林文字同知國史院編修西



[0398a06] 禪師智識行解圓通樂施一日學佛如來妄執空有大小紛紛數百使受病一二同志恨不能博雅切當患者所以然圖示真實三大無明諸相證入提綱至元十二正月世祖皇帝延請帝師太保耆宿禪教先師西公等宸衷當時先師其弟流行參問興國一本萬壽方丈遼朝天皇太后頒行天下文士永久一言先師遺志憂世斯文學者不生古人所謂其一參學能不二師弘法利人盡心般若登彼岸翰林大夫

[0398b04] 國史

禪源諸詮集都序

綿刺史裴休

[0398b10] 禪師河東裴休未曾有自如現世隨機菩薩一代時教深淺三門真淨性相馬龍調空性二師傳達荷澤直指知見江西一切天台三觀牛頭無有一法其他空有真妄天竺中夏投機不得一同證悟盡是正真宗門十年師法戶牖各自開張經論干戈互相攻擊。(孟子豈不函人函人唯恐傷人唯恐傷人學者彼此[*]鎧甲周禮函人古字孟子)人我高低是非辨析向者世尊菩薩教宗足以後人煩惱利益大師此時不可以(仲尼詩書禮樂不得已而為之聖人久修佛法和會不得已正當和會)於是如來教義禪宗法門釵釧酥酪醍醐一味綱領(荀子五指不可勝數)會要來者(平聲周易會要六合圓教百家)學者本末真妄和合空性隱顯法義異同權實深淺是非(敘述丁寧)莫不告之(毛詩當時修德荒亂不對面向丁寧)指掌(論語之於天下也夫子手掌弟子分明)(慈悲赤子)。佛種(少善根闡提)。(毛詩慈母回頭)。水火(水火)(既有善根五欲大乘)牢固大明不能長夜慈母不能保身之子(悲智然後慈悲然後)委曲佛心大悲世尊本末遠近可謂一代時教能事(世尊至今能事)。自如未嘗大都一旦不守關防祕藏答曰法華涅槃一味不覺涅槃經迦葉菩薩諸佛密語世尊如來開發顯露清淨愚人不解祕藏智者王道佛道諸法總持(涅槃圓教和會諸法外道)不當攘臂其間嗚呼學者取信取信於人取證取證。(佛語法照丁寧深信)如是劬勞(哀哀父母劬勞過於不生無異保重)。

禪源諸詮集都序之一(禪那)
沙門宗密

[0399a16] 禪門 道理文字後代故都 天竺禪那中華
思惟靜慮定慧通稱 一切眾生本覺真性佛性心地定慧通稱禪那
本源故云禪那行者 本源忘情故云
真性 華竺 真性別有眾生
方名禪定本性即非 非唯禪門萬法
眾生迷悟如來藏藏識 ( ) 諸佛佛性 (涅槃) 萬行心地
(梵網經心地法門諸佛本源菩薩道 根本大眾諸佛根本) 萬行不出六波羅蜜禪門但是 之一第五豈可真性
禪定一行最為神妙發起無漏 智慧一切妙用萬行乃至神通光 三乘學人欲求聖道必須修禪
無門至於念佛求生淨土 十六觀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真性 不垢不淨凡聖階級
外道正信因果凡夫 小乘我法二空 真理大乘
() 頓悟自心本來清淨煩惱無漏智 具足畢竟無異
最上乘如來清淨一行三昧真如三昧一切三昧根本 修習自然三昧達摩展轉
相傳達摩古來 皆是四禪八定高僧功用南岳天台三諦三觀教義
趣入門戶次第只是 行相達摩 難得成聖
塗炭先祖故且 後代有所 經論學人
佛說頓教漸教二教 二門相符 相逢胡越宗密不知宿
未解 神情 (淨名自有無有欲罷不能宿世)
為人 論疏大開戒定慧頓悟 師說本末浩博
名相 疲勞未見佛說 愛見 入山前後十年
(前後中間) 微細起滅差別法義羅列 空心日光擾擾潭水
昭昭 自心 修心虔誠教義
諸佛菩薩經論 佛經開張大千八部 禪偈就此一類
簡約理應 多義文中諸佛說經 (法體) (義理)
(三賢十地三十七品十波羅蜜) (妙用) () ( ) () (證果) 世界各異化儀不同
所立無不華嚴 世界 不見始終
得名佛教佛出世 事體各別佛教萬代 在即度脫使
意地 信解修證不為自然成就經律自然修道
求解成佛 凡夫臨終安心本來 如是用心如是
而言但是當時應當時機 法名阿耨菩提摩訶般若 所為所生
真信真修不了自心 欲求佛道豈不現見識字 釋義阿難多聞總持
聖果反照暫時無生 文字得意何必
一有 不決善知識處處
為人見聞 善巧答問教授 一方
禪教非但 使合於 不易藏經大小乘權實了義
不了義印定禪門旨趣 藏經禪門言教 (在下) 配對相符
經論所以須知經論權實 是非禪心性相解經 理事本末二禪
互相三經繩墨邪正 有權了義 七法不同
辨識八心通性同義 違反方便病故本末始祖即是釋迦
佛語諸佛心口相違 相承根本菩薩造論始末 迦葉乃至三藏提多迦
罽賓國 難經分化中間馬鳴龍樹祖師造論 釋經千萬觀風未有
達摩受法天竺中華學人得法名數解事 不在指法
不立文字顯宗 字說解脫教授得意金剛 楞伽心要弟子彼此
修心經論講說禪門 因果修證便經論不知 修證正是禪門本事聞說便
胸襟不知正是經論本意 ( 有人禪師講說以此) 不以權實經論 深淺禪宗得以二禪
互相違反百家 江西荷澤牛頭 石頭那天立宗傳法
皆是今朝分別 一切分別一切
放任拘束 經律經律非唯
和會何須 和會邪僻 彼此
和會何必 至道歸一精義無二至道 了義必須
火勢俱全 互相 如何
隨情相違誠如相和矛盾 互通自然
而言 皆是不以佛語 對於三教何以
一代善巧妙法同歸 (佛經) 三經繩墨邪正 繩墨工巧繩墨經論
經論為準 隨分指授上根圓通佛言佛見所在佛經
轉讀何必意即 其次便是有權 了義佛說
畢竟當時 大小有了不了義 圓通無礙龍藏
決擇一時見佛 西域賢聖解法
三量比量現量三佛度量升斗比量因由 遠見不見
虛妄現量親自現見不假推度自然 佛言 佛語證悟自心只是
己未取現佛語焉知邪正外道六師 功用豈知比量
聖教所見 三量決定禪宗 經論三量
十年經論大德 四禪八定上界修禪 經論上界禪定修習
修習皆是教具 禪門不依即是邪道 問曰證菩提頓悟
便成正覺佛語未可問曰禪門要旨無非 怨親不喜何以秀水
荷澤洪州參商問曰禪宗 傳授密語外傳 以為曹溪
化人密語達摩 聞者問曰 不立文字違背先祖講論傳經
問曰淨名宴坐荷澤 見人 坐禪菴羅
隨時酬對千萬各異彼此
藏經無不通徹 (相當文義一一 脚注) 七法不同辨識
諸法性相得法依法 分明顯著 工匠
器物不變即是不變 隨緣設有不變隨緣藏經論義只是
即是一切故經云無量義 一法無量義二種不變隨緣迷悟緣成凡聖煩惱
有漏無漏 寂滅真實如如設有 不變隨緣云心不變
性相皆是一心性相 互相不識真心 只是八識不知八識但是真心隨緣
馬鳴菩薩一心真如生滅二門 顯示摩訶衍心真如 心生滅不虛故云
不變故云是以中一云心真如 心生滅不識不識
會通淺聞 經論相對法義 歸一自然無諍八心通性
斷除 修習善心惡心淨心 慈心悲心云心
寂滅乃至 相違不以相對顯示 多種只是一般
梵語 翻譯紇利陀耶 (黃庭經論說) 緣慮心
能緣 (眼識乃至種子器世界阿賴耶識 一分故云) 有心善惡之中
心所善心惡心質多 云集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 (黃庭經西國外道皆是)
堅實實心真心 第八識別自但是真心不覺 妄想和合不和和合染淨
藏識不和不變真如 如來藏楞伽寂滅名為一心一心 如來藏如來藏法身勝鬘
故知同一 如來藏 (法身) 以為阿賴耶 (藏識) 不能 知藏賴耶
(真如賴耶) 如來清淨 阿賴耶展轉差別 (賴耶 真如如來藏)
同體真妄本末 性起因由 所以性相無礙一心
面向萬法文句 胸襟一心性相如何 反而經論禪門
功成豁然頓悟頓悟 漸悟 上等
有意義成佛 名為 即是煩惱未盡果德滿
即非即非故云相反如下 非唯反而互相 師資傳授病者上傳方便
開示本性修禪不易 顯性方便凡聖 功過
三十二相三十七品夢幻使修禪後學便 究竟修習門人多放
廣說讚歎勤儉調身調 次第後人本覺便 始終
有性浮淺一意 便為人本末偏執 相見南北
摸象 一本 各別不成作佛故知
傳授佛教 (有人禪師講說以此西域祖師弘經◎) 。

禪源諸詮集都序之一

禪源諸詮集都序

沙門宗密

[0402b15] ◎上來昭然宗教 淺深禪門 教證修心泯絕
心性密意 二密破相顯性顯示真心 三教如次相對一一
然後總會一味 眾生佛性無始無明 不見輪迴生死諸佛妄想見性
了了出離生死神通自在凡聖功用 外境內心有分言教 觀心息滅妄念覺悟無所不知
勤勤拂拭 趣入方便遠離閑靜調身調息跏趺一境
此類牛頭 進趣方便大同見解 泯絕凡聖如夢
無所有本來空寂即此 不可得平等法眾生法界 假名法界
設有一法勝過涅槃如夢 可作有所皆是迷妄如此 本來顛倒
石頭牛頭徑山便心行 相應一法 怨親苦樂一切無礙因此便
一類道士儒生參禪便不知不但以此荷澤 江西天台
心性一切諸法有若 真性無相無為非一非凡 造作
種種現相中指 即今語言動作 善惡受苦佛性即此本來
天真自然不可 修道即是不可 不可不斷任運
方名解脫虛空不增不減添補隨時隨處養神聖胎增長發自 神妙即是真修諸法
如夢妄念本寂空寂 心靈即此空寂真性 自知緣生
一字無始妄執身心 善友開示頓悟空寂 無念無形我相人相諸相
無念修行妙門 在此修萬行無念 無念知見自然淡泊悲智自然
罪業自然斷除自然增進諸相 自然煩惱生死生滅 寂照現前應用無窮
同一 門戶 善巧弟子儀軌種種不同皆是二利
行門便理即 和會佛教 密意 (佛見三界六道真性但是
別自故云根鈍開悟 所見境相說法故云彰顯故云 密意)
自有人天因果 惡業因果不差三途求人天樂禪定一切善行生人天道
色界無色界名人斷惑 三界不安如火 修道隨機說法一向
邪正凡聖 眾生五蘊無我形骸 無始因緣念念生滅相
無窮涓涓身心 凡愚不覺 (名利) (情境)
(錯解非理) 三毒三毒 意識發動一切 (響應) 五道苦樂等身 () 三界
(所居共業) 造業生老病死 成住壞空劫劫生生輪迴不絕
無始無終不了不是 (皆是前人世界因果三界皆可
苦集二諦我執滅道二諦出世因果四諦) 不是 色心和合推尋分析色有水火
(領納好惡) () (造作一切) (一一了別) (五蘊) 皆是
三百六十各別皮毛 (不是) 心數 不同不是不是既有眾多
不知何者皆是 之中紛亂之外翻覆 不可得便身心
和合非一我人非我 生人 (苦集) 三界有漏善惡 (集諦) 無我觀智
(道諦) 止息證得我空真如 須陀洹果乃至滅盡阿羅漢果 (滅諦) 滅智
(阿含六百十八婆沙俱舍六百九十八 小乘前人因果不出) 識破 (境相
非唯無我上等但是情識虛妄故云識破) 說上生滅 真如眾生無始法爾
第八藏識根本 種子轉生七識能變分所 (乃至 器界)
八識無實如何我法分別熏習我法二識無明實法 (病重人物)
(夢相所見可知) 外境實有方知 及於外境亦復如是
無我 唯有心識二空唯識 四攝漸漸煩惱所知二障
真如十地圓滿八識四智菩提 真如法性身大涅槃深密 本經瑜伽唯識數百
第一密意 第三識破禪門修心 外境外境
修心我法修心 唯識唯識 時時拂拭住心
一境跏趺調身調息此等種種 便淨名不必不必機宜運心習性
高宗大帝乃至玄宗圓頓 神秀禪師漸教二京法主 全稱達摩
荷澤滅絕住心但是除法方便五祖 大師教授印可一方達摩
安心諸緣內心牆壁 入道豈不正是坐禪廬山 佛陀耶舍達摩
坐禪門戶漸次方便天台 十年知了 不了見解深淺不以調調
法義偏圓對治不須 (有人問難何以坐禪以此) 二密 顯性
(真實了義妄執無可無漏諸法真性隨緣妙用永不斷絕
一類眾生虛妄真實性難得善惡性相一切真性妙用不無而且
故云密意顯性破相不形言中故云) 虛妄能變真實心境
孤起 自生未有無心如夢
所見其實同一虛妄無所有 亦復如是假託無自性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
所有皆是虛妄是故空中無色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無得無業
生死涅槃平等不住一切 無著道行般若 三論廣百論 (智度論論主
通達大小乘法相 [-+] 真性) 禪門泯絕 全同世尊菩薩云何
講習撥無因果無業邪見佛說 自有深意禪門深意
深意不解 豈可本意 相違然後一見
彼此龍樹 菩薩破相廣說空義 洞然真空真空不違空也
天親菩薩唯識教廣說名相分析 不同染淨各別 不違
若爾何故 護法論師互相乃是相成不是何者末學根器
清辨畢竟 緣起護法斷滅 乃是無性真空 意即相成
(南北禪門) 真空 二義相違互相順義冥合
相違龍樹無著相成清辨護法 違順自在無礙
諸法無不和會哀哉後學經論 相斥不異何時得證無生 亦復如是努力
西域先賢既是相成豈可 便飲水冷暖自知各各 各各不為立法 不為賢士顯示真心
(直指自心即是真性事相故云不是方便隱密故云顯示) 一切眾生 有空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
(斷惑故云 清淨自性清淨離垢清淨勝鬘自性清淨心了知煩惱
超出空有了知) 明明了了 ( 佛說) 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如來 心地
(達摩) 無始妄想 自證生死大覺出現 生死一切開示全同諸佛
華嚴經出現佛子眾生具有 如來智慧妄想執著證得 一切智自然無礙智現前譬如 大經 (佛智)
量等三千大千世界 (無邊法界) 書寫 三千大千世界一切 (恒沙功德恒沙妙用 )
大經量等大千世界 一微塵 (佛智眾生圓滿具足) 一微塵 (眾生為例) 一切
微塵如是智慧明達 (世尊) 具足 成就清淨天經卷微塵 (天眼 佛眼煩惱見佛)
諸眾生利益 (不得無不) 方便微塵 (說法) 大經 眾生饒益 (云云乃至)
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無量 無礙利益一切眾生 (書寫三千世界) 具足在於 生身 (微塵) 凡愚妄想執著不知不覺
不得利益爾時如來無障礙清淨 觀法一切眾生 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
聖道妄想執著 如來廣大智慧無異 眾生修習聖道 (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 妄想妄想
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了了何須諸佛開示 知者不是真性不同虛空
故云分別 真如自然馬鳴 菩薩真如自體真實華嚴迴向
真如照明 不通凡聖 理智菩薩文殊師利云何 佛境界 (證悟)
云何佛境界 (真心) 文殊 諸佛自在三世 (過去未來現在無不自在 無礙) 所能
(不可分別分別即非真知真知 ) 非心境界 (不可以智證真知境界不可以
智證即非真知故經云自心自心不見荷澤大師北宗
失真可看即是境界故此非心境界) 清淨 (不待離垢不待
故云清淨離垢故云清淨) 開示 群生
(不待群生本來自悟開示悟入法華開示
悟入知見出世為此使得清淨離垢清淨自性
性相本經二種清淨二種解脫離垢清淨離垢
解脫禪門自性清淨解脫教相持律坐禪調伏不知必須頓悟
清淨解脫離垢清淨解脫圓滿清淨究竟解脫釋迦佛) 。

[0405a19] 寶藏論 (有無) 有無不計 (不計有無自性無分別) 如是開示
即是真性無異顯示真心 華嚴圓覺佛頂勝鬘如來藏 涅槃四十佛性起信十地
法界涅槃十五不同 法體全同禪門第三 馬鳴本源文殊
如何破相寂滅不許真知 不許佛教 西域經論
以此迷心名為 善巧標舉 () 默示 ( ) ()
諸緣諸緣 斷滅不斷證驗 不斷了了自知不可自性清淨心
觀察畢竟 直待自悟然後 故云傳心印
相傳如此荷澤 欲求默契不遇機緣思惟 (達摩我法第六) 宗旨滅絕
明言之一學者淺深宗教不斷大法運數一類道俗感應如是
不知袈裟學徒 言說除疑經論
(傳法密語以此達摩聞者淺深 密語豈可) 如何
坐禪 厚重掉舉猛利不可 種種方便
調伏煩惱解明本教 一行三昧起信 正意不依氣息形色乃至唯心外境界
金剛三昧經即是動不動無生 法句經三昧坐禪 境界云何名為淨名起滅 威儀 (行住坐臥)
三界現身宴坐 據此三界四生夢寐 起行不住不住 下界
(上界管窺教理退) 真心染淨諸法
直指即是 虛妄故云非心 眾生四句
染淨諸法無不 乃至四生六道雜穢國界 四等六度乃至十力淨剎
既是諸法諸法即真 事事 (妄想業報修行應化)
一切法自性成就慧身不由 起信論三界虛偽唯心離心 六塵境界乃至一切分別分別自心
無相一切法楞伽寂滅名為一心一心如來藏 一切受苦
一切無非第二破相第一 全同
顯出真心 一切一切如是自在性相無礙方能一切法名為了義
有心同異言教 次第大意在下

禪源諸詮集都序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8 No. 2015 禪源諸詮集都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