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 Shu Zeng Guang Jing Tu Wen 龍舒增廣淨土文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龍舒淨土文序[0251a05]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然世之所謂修淨土者。不可以不信也。淨土乃西方極樂世界。其中種種殊勝莊嚴。阿彌陀經載之詳矣。阿彌陀乃彼中之佛。未成佛以前。有四十八願。願願度人。眾生願生彼國者。一稱其名。隨念往生。末世之人皆於命終氣絕之後。令他人稱念十聲。謂之十念。何益於事。却不知。於平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念不離西方淨土。念念願見彼佛彌陀。直至命終。不差不亂。蓮臺上品決定化生。五濁惡世更不再入。但闡提之流不信有之被惡業昏翳。既不能自修。又障他人修。此入地獄。如箭射。誠可憫也。譬如遐邦絕域之人居處服食無異禽獸。安知有中國富貴快樂。一旦或有語之者。咸以為妄。其中乃至一人聽而信之。念慕中國。大厭彼土。願身歿而生焉。今生中國之人。豈無若乎此輩。世界中。豈無遐邦絕域乎。既有南贍部洲。便有西方淨土。又安知不同在此天地之間哉。捨此生彼。亦理之常。烏得而不信。諸佛無妄語。佛語不誤人。先賢達士及禪門宗師亦多修淨土。惟龍舒王居士信之篤。修之勤。正念現前臨終明白。淨土之歸無疑矣。自利利他。又作淨土文十三卷。引三教經書為證。方便利益開導後人。可謂一念萬年歲久板翳不任披閱。吾姪元益遜齋自號康廬客。乃先兄道山左丞之子夙植善本來生我家。行已立。身靡不在道。飢寒病苦周恤有恒。道釋諸經印施饒益修行淨業。惟己自知。紛紛盆盎中。見此古罍洗。余甚嘉之。宜其咸稱為善人君子也。發心重為刊梓。欲壽其傳。願一切眾生悉歸淨土。刊至第四卷第九卷十板。鐵筆有礙。出舍利三顆。嵌罅深隱。光彩熣燦。眾驚異焉。此皆阿彌陀佛悲智示現龍舒居士願力不泯。吾姪信心堅固所致。謂佛法無靈驗西方無淨土可乎。舊板重刊善緣圓滿。諸仁者切忌。莫於紙上板上作背向兩般錯會。雖然本性彌陀惟心淨土。豈欺我耶。吁仁智之見有不同。中人以上可語也。於是乎書。
[0251b15] 延祐三年歲次丙辰中秋日。同修淨土信士奉訓大夫前江淮守處財賦都總府副總官古壽呂師說。書于潯陽寓舍之信堂。
龍舒淨土文序
[0251b22] 阿彌陀如來以大願力攝受群品。繫念甚簡。證果甚速。或者疑之。余嘗為之言。阿彌陀佛即汝性是。極樂國土即汝心是。眾生背覺合塵。淪於七趣。立我與佛天地懸隔。佛為是故。慈悲方便開示悟入。現諸無量如幻三昧。莊嚴其國。備極華好。復以辯智而為演說。令諸眾生歡喜愛樂。於日用中。能發一念。念彼如來。欲生其國。即此一念清淨堅固。還性所有與佛無異。當是念時。不起于坐。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悉皆現前。如是修習乃至純熟。幻身壞時。此性不壞。金蓮華臺由性種生往生其中。如歸吾廬。諸佛菩薩即我眷屬。性無異故。自相親愛。友人龍舒王虛中端靜。簡潔博通群書。訓傳六經諸子。數十萬言。一旦指之曰。是皆業習。非究竟法。吾其西方之歸。自是精進。惟佛惟念。年且六十。布衣蔬茹。重趼千里。以是教人。風雨寒暑弗皇恤。閒居日課千拜。夜分乃寢。面目奕奕有光。望之者信其為有道之士也。紹興辛巳秋。過家君於宣城。留兩月。始見其淨土文。凡修習法門與感驗章著具有顛末。將求信道鋟木傳焉。諉余序其書。故為之題其端。云虛中名日休。十月旦狀元歷陽張孝祥序。
龍舒淨土文序
[0251c20] 淨土之說乃超脫輪迴捷徑。龍舒居士著為成書廣行流布。蓋欲勉人以必為要人以必至。其用心誠非淺淺。凡欲披閱。須詳味其言諦思其義。若大概涉獵過目。殆亦徒然苟為他事所汩。或覺心意稍懈。姑置少時。然後再觀。則庶無遺意。否則非但意義不相屬。而信心亦無自而起。茲文如其無用。望轉施信士勿徒束之高閣。庶不負龍舒居士之用心。而予區區鋟木之勤殆亦不虛設矣。 呂元益書
重刊龍舒淨土文序
[0252a05] 如來設教之不同也。兼但對帶。顯密偏圓。三乘五行。隨自隨他。種種差別。功高易進。念佛為先。在凡具惑用三觀智顯本性佛。法智祖曰。心境叵得。故染可觀淨。不礙緣生故。想成相起。唯色唯心故。當處顯見此觀佛三昧之正訣具眼者能之。若夫稱唱瞻禮讀誦持戒。皆淨業之正因。正觀之助行。雖登臺之有金銀入品之有上下。趣無生而階不退則一也。有宋王龍舒作淨土文并附錄。總十三卷。嘉禾僧巹點校釐為十二卷。漏澤僧誦特刊行之。終日念心。終日念佛。介爾有心。三千具足。心想彼境。復了此心。念心是佛。全佛是心。然後般若德顯。解脫德彰。法身德圓。法界圓融。不思議體即此論功不在禹下。 旹
[0252a19] 成化十七年歲次辛丑佛成道日。鄞江南溪秋月序。
丞相周益公贊
[0252a24] 皇皇然而無求。惕惕然而無憂。閔頹風之將墜。攬眾善以同流。導之以仁義之以寂滅。之以樂其有作。而莫識其無為。故中道奄然。而示人以真覺。
晉軒李居士贊
[0252b05] 心焉遺塵跡則混俗。龐居士之修持而無家。何子季之精進而不肉。禪宗立言瑩澈群疑。崇蓮池之梵行。同祖佛之神機。磽然頰顴約略撫繢。湛然一性唯安養之歸。
重刊龍舒淨土文目錄
[0252b12] 第一卷
[0252b13] 淨土起信九篇
[0252b14] 第二卷
[0252b15] 淨土總要七篇
[0252b16] 第三卷
[0252b17] 普勸修持九篇
[0252b18] 第四卷
[0252b19] 修持法門十五篇
[0252b20] 第五卷
[0252b21] 感應事跡三十篇
[0252b22] 一東晉遠法師
[0252b23] 二東晉劉遺民
[0252b24] 三東晉闕公則
[0252b25] 四晉學士張杭
[0252b26] 五宋僧曇鑒
[0252b27] 六南齊僧慧進
[0252b28] 七後魏僧曇鸞
[0252b29] 八隋僧道喻
[0252c01] 九唐僧善導
[0252c02] 十唐僧懷玉
[0252c03] 十一唐啟芳圓果
[0252c04] 十二唐僧自覺
[0252c05] 十三唐僧少康
[0252c06] 十四唐僧惟岸
[0252c07] 十五唐尼靜真
[0252c08] 十六唐房翥
[0252c09] 十七唐李知遙
[0252c10] 十八唐姚婆
[0252c11] 十九唐溫靜文妻
[0252c12] 二十唐張鍾馗
[0252c13] 二十一唐張善和
[0252c14] 二十二后晉僧志通
[0252c15] 二十三永明壽禪師
[0252c16] 二十四宋僧可久
[0252c17] 二十五宋金大公
[0252c18] 二十六宋黃打銕
[0252c19] 二十七宋吳瓊
[0252c20] 二十八宋荊王夫人
[0252c21] 二十九宋觀音縣君
[0252c22] 三十宋馮氏夫人
[0252c23] 第六卷
[0252c24] 特為勸喻三十七篇
[0252c25] 一勸士人
[0252c26] 二勸有官君子
[0252c27] 三勸在公門者
[0252c28] 四勸醫者
[0252c29] 五勸僧
[0253a01] 六勸參禪者
[0253a02] 七勸富者
[0253a03] 八勸貪吝者
[0253a04] 九勸孝子
[0253a05] 十勸骨肉恩愛者
[0253a06] 十一勸婦人
[0253a07] 十二勸僕妾
[0253a08] 十三勸農者
[0253a09] 十四勸養蠶者
[0253a10] 十五勸商賈
[0253a11] 十六勸工匠
[0253a12] 十七勸多屯蹇者
[0253a13] 十八勸骨肉怨憎者
[0253a14] 十九勸漁者
[0253a15] 二十勸網飛禽者
[0253a16] 二十一勸為厨子者
[0253a17] 二十二勸作福者
[0253a18] 二十三勸誦經者
[0253a19] 二十四勸貴人
[0253a20] 二十五勸大聰明者
[0253a21] 二十六勸賣酒者
[0253a22] 二十七勸食開店者
[0253a23] 二十八勸屠者
[0253a24] 二十九勸在風塵者
[0253a25] 三十勸罪惡人
[0253a26] 三十一勸病苦者
[0253a27] 三十二勸疾惡為神者
[0253a28] 三十三勸軍中人
[0253a29] 三十四勸惡口者
[0253b01] 三十五勸童男
[0253b02] 三十六勸室女
[0253b03] 三十七八八兒口生蓮華
[0253b04] 第七卷
[0253b05] 指迷歸要七篇
[0253b06] 一青草堂後身為曾魯公
[0253b07] 二戒禪師後身作東坡
[0253b08] 三喆老後身多憂苦
[0253b09] 四古老後身耽富貴
[0253b10] 五西方如見受官
[0253b11] 六三菩薩修兜率
[0253b12] 七法華尼後身作官妓
[0253b13] 十二緣圖
[0253b14] 三界六道輪迴圖
[0253b15] 第八卷
[0253b16] 現世感應十八篇
[0253b17] 一見殺生念佛得福
[0253b18] 二陳企念佛却鬼
[0253b19] 三鄒賓王念佛夢覺
[0253b20] 四張繼祖念佛薦亡
[0253b21] 五劉慧仲念佛安寢
[0253b22] 六阮嫂念佛眼明
[0253b23] 七閻羅王勸蔣婆念佛
[0253b24] 八邵安撫念佛脫難
[0253b25] 九念佛風疾不作
[0253b26] 十夢中念佛脫恐懼
[0253b27] 十一念佛屋不壓死
[0253b28] 十二念佛痁疾遂愈
[0253b29] 十三念佛痼疾皆愈
[0253c01] 十四綉佛舍利迸出
[0253c02] 十五佛像常有舍利
[0253c03] 十六夢佛遂得聰辨
[0253c04] 十七念佛治病得愈
[0253c05] 十八念佛孫兒免難
[0253c06] 第九卷
[0253c07] 助修上品十六篇
[0253c08] 一習說
[0253c09] 二葛守利人說
[0253c10] 三施報說
[0253c11] 四至人延年說
[0253c12] 五食肉說
[0253c13] 六戒殺盜婬說
[0253c14] 七飲食男女說
[0253c15] 八貪拆前程說
[0253c16] 九福慧說
[0253c17] 十習慈說
[0253c18] 十一為君子說
[0253c19] 十二為聖為佛說
[0253c20] 十三阿羅漢說
[0253c21] 十四楞伽經說
[0253c22] 十五二天人說
[0253c23] 十六小因果說
[0253c24] 第十卷
[0253c25] 淨濁如一十篇
[0253c26] 一情說
[0253c27] 二即是空說
[0253c28] 三六根說
[0253c29] 四真性說
[0254a01] 五心乃妄想說
[0254a02] 六五蘊皆空說
[0254a03] 七廢心用形說
[0254a04] 八用形骸說
[0254a05] 九齊生死說
[0254a06] 十我說
[0254a07] 周參政跋
[0254a08] 劉壯元跋
[0254a09] 妙喜杲禪師跋
[0254a10] 第十一卷
[0254a11] 天台智者大師勸修行人專修淨土
[0254a12] 真州長蘆賾禪師勸參禪人兼修淨土
[0254a13] 杭州永明壽禪師戒無證悟人勿輕淨土
[0254a14] 丞相鄭清之勸修淨土
[0254a15] 廬陵李氏夢記
[0254a16] 旴江聶允迪跋
[0254a17] 四明斷佛種人跋
[0254a18] 第十二卷 附錄
[0254a19] 獅子峯如如顏丙勸修淨業文(身為苦本覺悟早修)
[0254a20] 慈照宗主臨終三疑
[0254a21] 善導和尚臨終往生正念文
[0254a22] 慈雲懺主晨朝十念法
[0254a23] 讚佛偈(并)回向發願文(共四篇)
[0254a24] 超脫輪迴捷徑
[0254a25] 念佛報應因緣
[0254a26] 普勸修持
[0254a27] 口業勸戒
[0254a28] 龍舒增廣淨土文目錄(終)
龍舒增廣淨土文卷第一
國學進士王日休譔
[0254b05] 予遍覽藏經及諸傳記。取其意而為淨土 文。無一字無所本。幸勿以人微而忽其說。 欲人人共曉。故其言直而不文。予龍舒人
也。世傳淨土文者不一。故以郡號別之。
淨土起信一
[0254b10] 淨土之說多見於日用之間。而其餘功乃見 於身後。不知者止以為身後之事而已。殊不 知其大有益於生前也。何則佛之所以訓人
者。無非善。與儒教之所以訓人。何以異哉。唯 其名有不同耳。故其以淨土為心。則見於日 用之間者。意之所念。口之所言。身之所為無
適而非善。善則為君子為大賢。現世則人敬 之。神祐之。福祿可增。壽命可永。由是言之。 則從佛之言而以淨土為心者。孰謂無益於
生前乎。其次為業緣所奪而不能專志於此。 苟有志焉者。亦惡緣可以自此而省。善緣可 以自此而增。惡緣省而不已。終必至於絕其
惡。善緣增而不已。終必至於純乎善。惡既 絕矣。善既純矣。非為君子而何。非為大賢而 何。由是言之。則從佛之言而以淨土為心者。
孰謂無益於生前乎。又其次不知禮義之所 在。不知刑罰之可畏。惟氣勢之為尚。惟勢力 之為趨。苟知以淨土為心。則亦必知省己而
自咎。所為雖不能皆合於禮義。亦必近於禮 義矣。雖不能盡超乎刑罰。亦必遠於刑罰矣。 漸可以脫小人之域。而終為君子之歸。庸人
稍知佛理者。世必目為善人。此其效也。由是 言之。則從佛之言而以淨土為心者。孰謂無 益於生前乎。或曰。從孔子之言。而以儒教為
心。豈不益於生前乎。何必淨土哉。曰。此世間 法耳。非出世間法。世間法則不出於輪迴。出 世間法則直脫輪迴外。淨土既益於生前。又
益於身後者。以其兼出世間法故也。
淨土起信二
[0254c10] 淨土之說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見於日用之 間。而未甞離。前篇所言是也。論其跡。則見於 早晨一茶之頃。而不必終日泥十念法門是
也。蓋修持法門有九品。人人皆可以修。雖罪 惡之人。佛亦不棄。迴心向善則為善矣。故此 十念法門人皆可以通行。譬如久為暗室。一
燈照之則為明矣。故殺牛屠馬之人。放下屠 刀亦可以修。所以修者不難。亦不妨一切俗 事。故在官不妨職業。在士不妨修讀。在商賈
不妨販賣。在農人不妨耕種。在公門不妨事 上。在僧徒不妨參禪。凡一切所為皆不相妨。 故曰。其修持工夫見於早晨一茶之頃耳。遂
可以為萬萬劫不壞之資。人何為而不修乎。 今有販物者。一錢而得兩錢之息。則必自喜。 以為得息之多矣。行路者一日而及兩日之
程。亦必自喜。以為及程之多矣。是於外物 小有所得。而知其喜也。或兩錢而得一錢之 價。必憂之以為喪本。兩日而及一日之程。亦
必憂之以為費日。是於外物小有所失。而知 其憂也。何於吾身之光陰有限。則日沒以過。 其失大矣。而不以為憂。於淨土之因緣難遇。
幸而知之。其得大矣。而不以為喜。是徒見小 得小失而知憂喜。及得失之大者則不能知。 何不思之甚也。況不費時刻。用力甚少。而收
功有不可盡言者。人何為而不修乎。此時不 修。可痛惜哉可痛惜哉。
淨土起信三
[0255a08] 人驟聞淨土之景象。多不信之。無足怪也。蓋 拘於目前所見。遂謂目前所不見者亦如此 而已。且如陋巷糞壤之居者。安知有廣廈之
清淨。小器藜藿之食者。安知有食前之方丈。 弊篋錙銖之蓄者。安知有天府之充溢。說處 此娑婆濁世。不信其清淨佛土。所以生長於
胞胎。不知彼有蓮苞之化生。壽不過百年。不 知彼有河沙之壽數。衣食必由於營作。不知 彼有自然之衣食快樂。常雜於憂惱。不知彼
有純一之快樂。然則佛之所言。不可以目前 所不見而不信也。況佛切戒人以妄語。必不 自妄語以誑人。世人妄語者非以規利。則以
避害。佛無求於世。何規利之有。佛視死生。 如刀斫虛空。何避害之有。是佛無所用其妄 語也。世間中人以上者。猶不肯妄語以喪其
行止。況佛乎。其言可信。無足疑者。故先賢 云。佛言不信。何言可信。昔有以忠臣為姦黨 者。刻之於石。天雷擊之。今以金寶綵色鐫刻
裝繪。以為輪藏貯。佛之言供以香花。嚴以神 龍。使其言之妄。則又甚於姦黨之碑。何為 歷千百歲。而天雷不擊之哉。以其言之誠也。
言之誠而不信。將何俟哉。是故淨土之說更 無可疑者。況自古及今。修此者感應甚多。尤 不可以不信者也。感應在第五卷。
淨土起信四
[0255b04] 儒者或以釋氏之徒無戒行故。輕其教。而因 以不信淨土。是不然。豈可以道士不肖而輕 老子。士人不肖而輕孔子。智者尚不以人廢
言。況可以其徒而輕其教乎。釋氏之教有世 間法。有出世間法。其世間法與吾儒同者。不 可以縷數。姑舉其大者言之。釋氏之所以孳
孳訓世人者。無非戒惡勸善。而吾儒何甞不 戒惡勸善哉。且以目前言之。佛以殺生偷盜 邪婬為身三業。而孔子言勝殘去殺。詩人言。
文王德及鳥獸昆蟲。是豈不戒殺哉。盜固不 在所言矣。孔子言。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詩 人刺不德而悅美色。是豈不戒邪婬哉。佛以
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為口四業。孔子謂。人而 無信。不知其可。豈不戒妄言也。謂。巧言令 色。鮮矣仁。豈不戒綺語也。書稱。爾無面從退
有後言。豈不戒兩舌也。惡口謂之惡怒之聲。 尚未至於穢語。荀子謂。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是未甞不戒惡怒之口也。佛又以貪嗔癡為
意三業。孔子謂。見得思義。是則戒貪矣。謂。 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是則戒嗔矣。謂。困而不 學。民斯為下。是則戒癡也。由此言之。儒釋未
甞不同也。其不同者。唯儒家止於世間法。釋 氏又有出世間法。儒家止於世間法。故獨言 一世而歸之於天。釋氏又有出世間法。故知
累世而見眾生業緣之本末。此其所不同耳。 欲知釋氏之所長。須看楞嚴楞伽圓覺與無 蓋障菩薩所問經。及曉金剛經之理。未能如
是而遂非之。則孔子所謂不知而作之者。可 不戒哉。誠如是。則釋氏為可信矣。其言淨土 烏可以不信哉。所謂出世間法淨土尤有要 者。不可以不勉也。
淨土起信五
[0255c07] 世有專於參禪者云。惟心淨土。豈復更有淨 土。自性阿彌。不必更見阿彌。此言似是而非 也。何則西方淨土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能淨
其心。故一切皆淨誠。為唯心淨土矣。論其跡。 則實有極樂世界。佛丁寧詳復言之。豈妄語 哉。人人可以成佛。所謂自性阿彌者固不妄
矣。然猝未能至此。譬如良材可以雕刻物像 而極其華麗。必加以雕刻之功。然後能成。 不可據指良材而遂謂極物像之華麗也。是
所謂唯心淨土而無復更有淨土。自性阿彌 不必更見阿彌者。非也。又信有淨土而泥唯 心之說。乃謂西方不足生者。謂參禪悟性超
佛越祖。阿彌不足見者。皆失之矣。何則此言 甚高。竊恐不易到。彼西方淨土無貪無變無 嗔無癡。吾心能無貪無變無嗔無癡乎。彼西
方淨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靜則靜。欲去 則去。吾思衣而無衣。則寒惱其心。思食而無 食。則飢惱其心。欲靜而不得靜。則群動惱其
心。欲去而不得去。則繫累惱其心。是所謂 唯心淨土者誠不易到也。彼阿彌陀佛福重 山海。力挈天地。變地獄為蓮華。易於反掌。觀
無盡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尚不能自 為常。恐宿業深重墜於地獄。況乃變作蓮華 乎。隔壁之事猶不能知。況乃見無盡世界乎。
是所謂自性阿彌者誠不易到也。然則吾心 可以為淨土。而猝未能為淨土。吾性可以為 阿彌。而猝未能為阿彌。烏得忽淨土而不修。
捨阿彌而不欲見乎。故修西方而得道則甚 易。若止在此世界。欲參禪悟性超佛越祖。為 甚難。況修淨土者不礙於參禪。何參禪者必
薄淨土而不修也。大阿彌陀經云。十方有無 量菩薩。往生阿彌陀佛國。彼菩薩欲往生。我 何人哉不欲往彼。是果勝於諸菩薩乎。由此
言之。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者。大而不要。高而 不切。修未到者。誤人多矣。不若脚踏實地。持 誦修行。則人人必生淨土。徑脫輪迴。與虛言 無實者。天地相遠矣。
淨土起信六
[0256a16] 佛眼見無量劫事故。自古及今無所不見。又 戒人妄語。以不自妄語以誑人。又戒人有我。 必不自有我以夸人。故其言誠。可師法。按楞
嚴經云。有十種仙。皆壽千萬載數盡復入輪 迴。為不曾了得真性。故與六道眾生同名七 趣。是皆輪迴中人也。世人學仙者。萬不得
一。縱使得之。亦不免輪迴。為著於形神而不 能捨去也。且形神者乃真性中所現之妄想。 非為真實。故寒山詩云。饒汝得仙人。恰似守
屍鬼。非若佛家之生死自如而無所拘也。近 自數百年來。得仙唯鍾離呂公。而學鍾雖呂 公者豈止千萬。自予親知間。數亦不少。終皆
死亡埋于下土。是平生空費心力。終無所益 也。欲求長生。莫如淨土。生淨土者壽數無量。 其為長生也大矣。不知修此法門而學神仙。
是捨目前之美玉。而求不可必得之碔砆。豈 不惑哉。或云。淨土乃閉眼後事。有何證驗。答 云。淨土傳備載感應。豈無證驗哉。況神仙者
有所得。則甚祕而不傳。以謂泄天機而有罪。 佛法門唯恐傳之不廣。直欲度盡眾生而後 已。是其慈悲廣大不易測量。非神仙之可比 也。
淨土起信七
[0256b10] 人有不信因果從而不信淨土者。夫因果烏 可以不信乎。經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若不信此語。何
不以目前之事觀之。人生所以有貧富有貴 賤有苦樂勞逸有榮辱壽夭。其禍福種種不 同。雖曰天命。天豈私於人哉。蓋以人前生所
為不同故。今生受報亦不同。而天特主之耳。 是以此身謂之報身。報身報我前世所為故 生此身也。天何容心哉。譬如人有功罪於外。
當受賞罰於官府。官府豈私於人哉。特以有 功當賞有罪當罰而主之耳。豈以賞罰無故 而加於人。世間官府猶不以賞罰無故而加
於人。況天地造化豈以禍福無故而加於人 乎。是知以前世所為有善惡故。以禍福而報 之也。以其不能純乎善故。不得純受其福報。
乃有富貴而苦夭者。有貧賤而壽樂者。有榮 寵而悴辱者。其為果報各隨其所為。如影從 影。如響應聲。纖毫不差。故云。種桃得桃。種
李得李。未有種蔴而得荳。種黍而得稷者。唯 種時少。收獲時多。故作善惡時甚小。受禍福 之報甚大。故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人
生為善惡。果報還如此。蓋造化自然之理也。 此理可信。則淨土之說必可信。何則二者皆 佛言。佛誠言於因果。必不妄言於淨土故。因
不信因果。從而不信淨土者。此可以解其惑 矣。
淨土起信八
[0256c08] 人有見目前善惡未有報者。遂不信因果。而 因以不信淨土。殊不知善惡未有報者非無 報也。但遲速耳。佛甞謂阿難云。人有今世為
善死墮地獄者。有今世為惡死生天堂者。阿 難問。何故。佛言。今世為善死墮地獄者。今世 之善未熟。前世之惡已熟也。今世為惡死生
天堂者。今世之惡未熟。前世之善已熟也。熟 處先受報。譬如欠債急處先還。左氏謂。欒武 子有德。可以庇其子。故其子黶雖為惡。而可
以免禍。黶之子盈為善。而黶之惡乃累之。故 盈雖善而及於難。止於世間目前可見者言 之。善惡之報尚有如此者。況隔世乎。書曰。
天道福善禍淫。老子曰。天網恢恢疎而不漏。 是三教皆言此理。但有遲速耳。豈可以目前 不見果報。而遂不信因果。因以不信淨土乎。
淨土起信九
[0256c24] 或者疑之云。人此間念佛。西方七寶池中。如 何便生蓮華一朵。予告云。此不難知也。譬如 大明鏡凡有物來便現其影。鏡何甞容心哉。
以其明而自然耳。阿彌陀佛國中清淨明潔。 自然照見十方世界。猶如明鏡覩其面像。是 故此間念佛。西方七寶池自然生蓮華一朵。
無足疑也。或者又疑之云。念往生真言者。阿 彌陀佛常住其頂衛護其人。若無量世界有 無量眾生念此真言。阿彌陀佛豈能一一遍
住其頂乎。曰。亦自然耳。譬如天上一月普現 一切水中。豈不自然哉。或者修行精進疑之 云。又有臨終之時佛與菩薩來迎。且如十方
世界有無量眾生精進。烏能皆知其期而往 迎乎。曰。亦自然耳。譬如天上一日普照無量 境界。豈不自然哉。況佛之威神不止如日
月乎。則遍住其頂。遍知其期。何足疑哉。
阿彌陀經脫文
[0257a12] 襄陽石刻阿彌陀經乃隋陳仁稜所書。字畫 清婉。人多慕玩。自一心不亂而下云。專持名 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
緣。今世傳本脫此二十一字。又藏本此經亦 名諸佛攝受經。乃十方佛在養字號。今本脫 四方佛。
備說
晝必為夜 必為夜備 暑必有寒
必為寒備 存必有去 必為去備
何為夜備 燈燭床蓐 何謂寒備
衾裘炭薪 何謂去備 福慧淨土
[0257a23] 梵語阿此云無。梵語彌陀此云量。省文稱之。 寧稱阿彌。不可稱彌陀。若稱彌陀。則是量。與 無量之意相反。若稱阿彌。猶有無量之意存
焉。
龍舒增廣淨土文卷之一 (終)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7 冊 No. 1970 龍舒增廣淨土文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