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Sheng Jing Tu Jue Yi Xing Yuan Er Men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宋耆山沙門遵式述
[0144c25] 維安養寶剎大覺攸贊。三輩高升。夕孕金華 列宿猶慚於海滴。晨遊玉沼世燈彊喻於河 沙。良以。十方爰來四生利往。雖騰光而普示。
終稽首而偏求。故其竺國皇州自今觀古。彼 則鉅賢至聖。咸舒藻以為盟 (文殊普賢 天親龍樹聖賢之儔。或別譯願 文。或著在經論非此備載)
。此則覺德鴻儒盡摛毫而作誓 (且首從晉 世東林淨社。劉雷等十八賢洎一百二十三人同誓。遺民屬詞其後冠蓋之士。德望之僧。潔志之俗富於編簡) 。目
茲迴向綿續唱和相尋。誠為道德之通衢。常 樂之直濟者也。但世多創染割截未識方隅 忽遇問津靡慚濫吹。或攘臂排為小教。或大
笑斥作權乘。以其言既反經人惑常典。易不 云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 況其邇者乎。遂輒述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
門。詞愧不文理存或當視菽麥而且辨挹涇 渭而永分。剪伊蘭之臭林。植栴檀之香幹。信 解行願原始要終不數千言。而能備舉者實 茲二門矣。
[0145a13] 第一決疑門 (一疑師。二疑法。三疑自)
[0145a14] 第二行願門 (一禮懺門。二十念門。三繫緣門。四眾福門)
[0145a15] 第一決疑門者。疑為信障。世間小善尚不能 成。況菩提大道乎。或曰。天台智者已有釋十 疑論。何須此文。然略由三意。
[0145a18] 一者上為王臣宰官生信樂者。幾務少暇難 尋廣文。今舉大綱及略出行相。易披覽故。易 修行故。二者論中多隨事釋難。唯第二第三略
附理立。且事既無盡疑亦叵窮。今直明一理 為諸法源。指源則流可識矣。三者正對說者。 反經乖理自損損他。故於第二疑法中。簡小
取大明白權實。使來者不惑。至於道安和尚 往生論六卷。懷感法師群疑論七卷。道綽禪 師安樂集三卷。慈敏三藏淨土慈悲集三卷。
源信禪師淨土集二卷。古今諸師歸心淨域 者。或製疏解經。或宗經造論。或隨情釋難。 或伽陀讚揚。雖殊途同歸而各陳所見。動盈
編帙尋究良難。今統彼百家以三疑收盡。然 文出天台止觀非敢臆說。一者疑師。二者疑 法。三者疑自。
[0145b03] 一疑師者。師有二種。一邪外 等師。倒惑化人非所承也。二正法之師。復有 凡聖因果。凡及因位容有未了。猶清辨謂今
彌勒未是遍知。俟龍華道後方復問津。即其 事也。今顯示西方令迴向者。唯果佛聖師。釋 迦如來及十方諸佛。出廣長舌說誠實言。讚 勸往生。更何所惑。
[0145b09] 二疑法者。佛法有二。一 者小乘不了義法。二者大乘了義法。大乘中 復有了不了義。今談淨土唯是大乘了義中
了義之。法也。且小乘經部括盡貝書。曾無一 字讚勸往生他方淨土。故天親論云。女人及 根缺二乘種不生。此即明據也。問小彌陀經
等。皆說彼國有聲聞弟子。及皷音王經云。佛 母名殊勝妙顏。亦應復有女人。答佛母恐指 初降生時。成正覺已國土隨淨。必無女人其
母。或轉成男子。如此方龍女。或復命終如悉 達母。有人注論引此經文。而云彼土亦有女 人者非也。聲聞如觀經疏及十疑論和會。今
明大乘復有三種。一者三乘通教。此則門雖 通大類狎二乘。又當教菩薩。雖復化他淨佛 國土。化畢還同二乘歸於永滅。淨土深理非
彼所知。非了義也。二者大乘別教。此明大乘 獨菩薩法。雖談實理道後方證因果。不融淨 土則理外。修成萬法乃不由心具。雖塵劫修
道廣遊佛剎。指彼淨土因果。但是體外方便。 斯亦未了。三者佛乘圓教。此教詮旨圓融因 果。頓足佛法之妙。過此以往不知所裁也。經
曰。十方諦求更無餘乘。唯一佛乘斯之謂與。 是則大乘中大乘。了義中了義。十方淨穢卷 懷同在於剎那。一念色心羅列遍收於法界。
並天真本具非緣起新成。一念既然一塵亦 爾。故能一一塵中一切剎。一一心中一切心。 一一心塵復互周。重重無盡無障礙。一時頓
現非隱顯。一切圓成無勝劣。若神珠之頓含 眾寶。猶帝網之交映千光。我心既然生佛體 等。如此則方了迴神億剎實生乎。自己心中
孕質九蓮豈逃乎。剎那際內苟或事理攸隔 淨穢相妨。安令五逆凡夫十念便登於寶土。 二乘賢輩迴心即達於金池也哉。信此圓談
則事無不達。昧斯至理則觸類皆迷。故華嚴 經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 無不從心造
(造通二種。一者理具名造。十界依正一念頓足。二者變起名造。全理緣起知無不為)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 無差別
(實由三無差。別方得感應道交。悲願相攝共變各變因果方成。若但知一理無差不。曉諸法互 具則。未善圓旨) 。
[0145c19] 又起信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 (直指凡心) 是心即 攝一切世間 (六凡法界) 出世間法
(四聖法界也。攝義亦二種一理具二事造並攝 十界。十界之內身土淨穢何法不在) 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摩訶衍大乘也 若非此心安堪乘運) 。
[0145c23] 十六觀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 心想中。乃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般舟三 昧經云。佛是我心是我心見佛。是我心作佛
等。談斯旨者。大乘卷中粲然可舉。至若法華 妙部。如來親記往生。華嚴頓談普賢躬陳迴 向。是知彌陀因地。觀此理而大誓普收。釋迦
果成稱此理而廣舌深讚。十方三世莫不咸 然。問如上所明妙理圓極。為世人盡須觀行 然始生耶。答此不然也。今但直決疑情。令知
淨土百寶莊嚴九品因果。並在眾生介爾心 中。理性具足方得。今日往生事用隨願自然。 是則旁羅十方不離當念。往來法界正協唯心。
免信常流執此。非彼其行願之相。正在次門 非此所。問況九品生相各有行類。上輩三品 須解須行。故文云。汝行大乘解第一義。即其
人矣。若今之學者見賢思齊。企金座而高升。 唯妙觀而是託。若其中下之流六品生因。只 是精持禁戒行世仁慈。乃至下下品生本是
惡逆。十念精誠便生彼國。但能知有淨土盡 可迴心。苟不然者。寧容九品之差降也 (世人縱云淨土 出大乘教。不能如上約教甄簡。寧逃混濫未足決疑) 。
[0146a15] 三疑自者。問曰。我是博地凡夫世緣纏蓋。云 何此身生諸淨土。入賢聖海同正定聚耶。釋 曰。若了如上法性虛通。及信彌陀本願攝受。
但勤功福寧俟問津。況十念者得生。唯除五 逆及謗正法。又定心十念逆謗亦生。今幸無 此惡。而正願志求。夫何惑矣。
[0146a21] 第二正修行願門者。略開四門。一者禮懺門。 二者十念門。三者繫緣門。四者眾福門。所以 但四門者。修行整足唯須此四。何者先禮佛
懺悔。淨除業障身心皎潔。故第一門如淨良 田。次修十念定心成行。立願要期植往生正 因。故第二門如下種子。次使繫心愛護長養
滋發芽莖。故第三門如霔以膏雨。次假眾福 助令繁茂。使速成華果。故第四門如灌以肥 膩。是知能具修此四行者。最上最勝。然相由
雖爾。若或少暇。但隨修三二一者。皆生彼國。 以四門中各有行願。皆是正因故也。又亦可 於六齋日修禮懺法。於日日中修十念法。以
十念是淨因要切必不可廢。後二門任力所 能。若不然者但隨所欲。任意行之四門今當 說。
[0146b07] 第一禮懺門者。應日日早晨於常供養道場 中。冠帶服飾端莊謹肅。以佛像前手自燒香。 合掌定心作是。唱云。
[0146b10] 一切恭謹一心頂禮常住三寶 (存心遍禮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寶。 拜起兩膝著地。手執香爐燒眾名香。唱云) 。
[0146b12] 願此香煙雲遍滿十方界。無邊佛土中無量 香莊嚴。具足菩薩道成就如來香 (唱已冥心少頃遍運香雲供養
三寶。普熏眾生咸生淨土想。已置香爐起作一禮。起已合掌曲躬懇切想面對彌陀及一切佛。而讚歎曰) 。
如來妙色身 世間無與等
無比不思議 是故今頂禮
如來色無盡 智慧亦復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歸依
大智大願力 普度於群生
令捨熱惱身 生彼清涼國
我今淨三業 歸依及禮讚
願共諸眾生 同生安樂剎 (讚願 已即便禮佛。一一存心專對唱云)
[0146b24] 一心頂禮常寂光淨土阿彌陀如來清淨妙法 身遍法界諸佛
[0146b26] 一心頂禮實報莊嚴土阿彌陀如來微塵相海 身遍法界諸佛
[0146b28] 一心頂禮方便聖居土阿彌陀如來解脫相嚴 身遍法界諸佛
[0146c01] 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阿彌陀如來大乘根界 身遍法界諸佛
[0146c03] 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阿彌陀如來十方化往 身遍法界諸佛
[0146c05] 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觀世音菩薩萬億紫金 身遍法界菩薩摩訶薩
[0146c07] 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大勢至菩薩無邊光智 身遍法界菩薩摩訶薩
[0146c09] 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清淨大海眾滿分二嚴 身遍法界聖眾 (即以兩膝跪地。手執香爐燒香。至誠而唱是言)
[0146c11] 我今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悉願斷除三障 歸命懺悔 (起禮復跪地。執手爐唱云) 。
[0146c13] 至心懺悔。我弟子 (某甲) 及法界眾生。從無始世 來。無明所覆顛倒迷惑。而由六根三業習不
善法。廣造十惡及五無間一切眾罪。無量無 邊說不可盡。十方諸佛常在世間。法音不絕。 妙香充塞。法味盈空。放淨光明照觸一切。常
住妙理遍滿虛空。我無始來。六根內盲三業 昏闇。不見不聞不覺不知。以是因緣長流生死 經歷惡道。百千萬劫永無出期。經云。毘盧遮
那遍一切處。其佛所住名常寂光。是故當知 一切諸法無非佛法。而我不了隨無明流。是 則於菩提中見不清淨。於解脫中而起纏縛。
今始覺悟。今始改悔。奉對諸佛彌陀世尊發 露懺悔。當令我與法界眾生三業六根。無始 所作現作當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若憶不
憶。若識不識。若疑不疑。若覆若露。一切重罪 畢竟清淨。我懺悔已。六根三業淨無瑕累。所 修善根悉亦清淨。皆悉迴向莊嚴淨土。普與
眾生同生安養。願阿彌陀佛常來護持。令我 善根現前增進。不失淨因。臨命終時身心正 念。視聽分明。面奉彌陀與諸聖眾。手執華臺
接引於我。一剎那頃生在佛前。具菩薩道廣 度眾生同成種智 (懺悔發願已。歸命禮阿彌陀佛及一切三寶應具三說。若時促及事
迫一說亦得。次旋繞法或三匝或七匝。乃至多匝。口稱云) 。
[0147a07]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 勢至菩薩
[0147a09]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摩訶薩 (或三或七或多。如是稱念。隨意所欲 不拘遍數。次至佛前三自歸。唱云) 。
[0147a11]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0147a12] 自歸於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0147a13]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 聖眾。
[0147a15] 次至別座誦經 (誦彌陀經或十六觀經。若都不誦得經文。即一心稱阿彌陀佛名。量時而止。 或更迴向結撮亦得) 。
[0147a17] 第二十念門者。每日清晨服飾已後。面西正 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 是十氣名為十念。但隨氣長短不限佛數。惟
長惟久氣極為度。其佛聲不高不低。不緩不 急調停得中。如此十氣連屬不斷。意在令心 不散專精為功故。名此為十念者。顯是藉氣 束心也。作此念已。發願迴向云。
[0147a24] 我弟子 (某甲) 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 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 經十念頃。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
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 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我今自 憶此生已來。不造逆罪不謗大乘。願此十念
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 因增長。若臨欲命終自知時至。身不病苦心 無貪戀。心不倒散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
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 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 願
(作此願已。便止不必禮拜。要盡此一生不得一日暫廢。唯將不廢自要其心得生彼國) 。
[0147b07] 第三繫緣門者。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 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及憶淨土。譬如世人切 事繫心。雖經歷語言去來坐臥種種作務。而
不妨密憶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應如是。或 若失念數數攝還。久久成性任運常憶。楞嚴 經云。譬如有人一專為憶 (譬佛常念眾生) 一人專念 (譬眾生念佛)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 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 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
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 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如此繫心任運
常遮一切惡念。設欲作惡。憶佛之故。惡不能 成。縱使隨惡作惡業時心常下耎。如身有香 自然離臭。又復覺心微起惡念即便憶佛。以
佛力故惡念自息。如人遇難。求彼彊援必得 免脫。又若見他受苦時。以念佛心憐愍於彼 願其離苦。若斷刑獄以念佛故生憫念心。雖
依王法當密作願云。我行王法非我本心。願 生淨土誓相救濟。凡歷一切境界若善若惡。 由心憶佛皆心念作願。故普賢願王云。作一
切惡皆不成就。若作善業皆悉和合。即此意 爾。如是相續念佛在心。能 辦 一切淨因功德。 恐煩披覽不復具說。誠哉此門為益最大。
[0147c02] 第四明眾福門者。普賢觀經云。若國王大臣 欲懺悔重罪者。當修行五事。
[0147c03] 一者但當正心 不謗三寶不障出家。不為梵行人作惡留難 (於持戒四眾勿行污行) 。
[0147c06] 二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0147c06] 三者正法治國不 邪枉人民。
[0147c07] 四者於六齋日勅諸境內。力所及 處令行不殺 (嚴禁漁捕及誡姦鬪。六齋日者。白月初八日四天王使者巡世。十四日四王太子巡。
十五日四天大王親巡。黑月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巡世。准上白月次第終而復始。若四王親下一切諸天星
宿鬼神俱時隨從。若遇修福齋戒者。諸天相慶。即為此人注祿添算。護持福業令其成就) 。
[0147c11] 五者當深信因果。信一實道知佛不滅。此與 十六觀經三福大同。但普賢觀正為王臣故。 特引用此。亦是三世諸佛淨土正因。若出家
四眾應具依觀經三福為行。當自檢文但隨 作一福並須。即時若心念若口言。作意迴向 方成淨因。爾勸修者於此四種法門。必須繫
日專持修習。方可自期定生淨土。此之四行 即是學習念佛三昧往生正因。經云。行此三 昧者。現身得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若人但
聞佛名二菩薩名。永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 況憶念。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 華。觀音勢至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此人現世。彼佛常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世 音化大勢至。及娑婆世界常有二十五菩薩晝 夜擁護。若行住坐臥若一切時處。不令惡鬼
得便。不受一切災難。常為國王大臣一切人 民之所宗奉。所得功德。一念之間不可算數。 如佛之辯不能稱揚。除彼不肖人。孰聞不信 樂。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7 冊 No. 1968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