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Si Jiao Yi (The Meaning of the Four Teachings) 四教義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四教義卷第十
天台山修禪智顗禪師

[0755c07]◎五明十地聖種從此見佛中道第一義諦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四諦一實平等
法界圓融初地佛地無明約分三道初地見諦地名修道已去無學道十地
歡喜地離垢地三明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八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十通生成
佛智住持不動無緣大悲荷負一切歡喜地見道中道見佛無明見惑二身
佛世界十法界三世佛自利利他真實大慶歡喜地大涅槃經菩薩聖行滿即是
即是初地初地菩薩怖畏無不惡道惡名大眾威德涅槃經
貪欲三毒八風惡名不畏地獄惡道不畏沙門婆羅門大眾無畏
中道無二法身無不此地二十五三昧二十五有二十五有
即是實性成就三昧五行成就無畏初地就此即為五意一明二十五三昧聖行
二明梵行三明四明嬰兒五明一明二十五三昧聖行即為二十五三昧二十五
外用利物二十五三昧略為即是四悉檀而立一者隨時隨便對治
隨時譬如二十五隨時名作一字初生一字後生一字不可見大第二
如是二十五如是世諦世間名字不可二者二十五有便而立
不便是故隨便對治二十五三昧一有是故對治四者二十五
不出法性合於而立名義理實二十五三昧經文有對
二十五三昧二十五三昧一一三昧行業三昧三結三昧
一一無垢三昧破地獄即為一明尤重莫若地獄惡業見思塵沙
二明三昧無明菩薩根本戒惡業八背捨見思無生斷見
無量塵沙無明三明結成三昧破見真諦三昧惡業塵沙俗諦三昧無明
中道第一義三昧四明慈悲利物菩薩破地獄三諦三昧大慈悲法界眾生有機關於慈悲三昧
法性不動調達地獄其所說法破地獄聖行自修戒定慧自證三諦
聖行中有慈悲誓願三諦三諦惡業煩惱無垢無垢故此三昧無垢三昧因此
可知不退三昧畜生畜生無慚無愧惡業退失善道見思退失塵沙退無明退菩薩
退惡業退見思退生滅無生破見退無量塵沙退無明退見思不退三昧
塵沙不退三昧無明不退三昧修行退三不退自得三諦三昧慈悲法界
畜生有機象王其所其中說法畜生不退不退故此三昧不退三昧
三昧餓鬼餓鬼惡業纏繞貪愛飢餓見思煩惱塵沙無知無明菩薩
惡業見思生滅破見無量塵沙無明破見真諦無為三昧
惡業塵沙俗諦分別三昧無明中道常樂三昧自修行證三諦三昧慈悲
形聲飽滿說法菩薩自得是故三昧三昧歡喜三昧
修羅忿惡業見思塵沙無明菩薩持戒精進修習歡喜惡業修禪見思
生滅無生破見無量塵沙無明見思真空喜悅三昧惡業
一切眾生三昧無明三昧自修如此三諦歡喜三昧慈悲薰修
語調說法修羅得無自證歡喜是故三昧名為歡喜三昧次日
婆提出於隨便智光惡業見思塵沙無明菩薩修善
修禪定生滅無生一切智修道種智一切種智惡業禪定光伏見思
生滅無生破見無量道種智塵沙一切種智無明破見一切智日光三昧塵沙
道種智日光三昧無明一切種智日光三昧修行自證如是三諦三昧慈悲婆提應現說法其三
三諦三昧名為日光三昧月光三昧瞿耶尼初生西隨便月光三昧
日光三昧可知三昧北方不消無我我所
火熱無我我所心不可無我我所乃是無我我所有性人我有法真如
菩薩生滅無我人我無量四諦破法四諦真如
人空人我真諦三昧真法破法俗諦三昧真如無我
真如知非無我無我中有三昧心心寂滅菩薩自證三諦三昧
形聲北方無我我所成真三昧故此三昧名為三昧三昧閻浮提南方果報
壽命短促不定猶如幻化出生惡業煩惱無知無明一切眾生不知菩薩
三昧真諦三昧無漏破見俗諦三昧出道種智無知中道三昧一切種智無明修行
自證三諦三昧慈悲他力是故名為三昧不動三昧四天王守護國土遊行世界
則是果報見思無明一心修善不動背捨不動業果報不動破見不動無知
中道不動須彌頂無明修行自證不動慈悲故此三昧名為不動三昧三昧
十三四天即是果報見思無知無明菩薩是故果報
無生破見自行慈悲故此三昧名為三昧三昧炎摩天
虛空未有不動業未有無漏未有道種智未有中道菩薩四諦八背捨
禪悅不悅生滅無生有漏不悅無量不悅其二不悅無生真諦三昧
假稱俗諦三昧中道中道三昧自行自證三昧慈悲三昧三昧青色
兜率天果報青眼菩薩第一義得中中道
可知黃色三昧化樂天赤色三昧他化自在天青色三昧可解白色三昧初禪初禪離欲
五蓋不善即是定心見思塵沙無明菩薩三諦白法破戒可知種種三昧
梵王梵王三千大千大千品類有種種種種種種種種種中道如來藏
種種三昧可知三昧二禪二禪獨有菩薩
可知雷音三昧三禪最為第一深入蟄蟲菩薩三諦雷音驚駭
三昧四禪四禪大地種種不得不生一切善根四禪三諦三智發生
虛空三昧無想天外道無想無想涅槃小兒尿菩薩三諦無想
虛空三昧三昧那含不能鏡像菩薩鏡像分別無量
本性中道三諦三昧那含無礙三昧空處此處得出色籠無礙三諦三昧無礙見思塵沙
無明菩薩三諦三昧無礙三昧識處識相不斷無常菩薩無常
相續佛性湛然三昧不用不用菩薩三諦三觀三昧三諦三昧
三昧三昧非想涅槃菩薩煩惱不自在即是見思不自在塵沙
無明不自在三諦三昧得無隨俗自在是故三昧二十五有三昧
十五三昧一有之中三諦三昧菩薩自修三諦三昧二十五有三諦慈悲二十五有三諦由是
二十五三昧無住四悉檀二十五有三昧調直定真諦三昧愛見調俗諦三昧
調中道三昧無二調是故三昧入空不為聲聞入空三昧
菩薩得道種智三昧中道三昧稱之為二十五三昧一一中道三昧故稱二十五三昧
三昧涅槃經二十五三昧三昧王三昧一切三昧其中是故菩薩不動地二十五三昧種種
芥子吞吐出沒變通自在地獄不受身等聖行涅槃經三明外用利物所謂隱顯二種利益三昧一切三昧
其中是故一切眾生苦惱一心歸依求乞救護菩薩三昧三業解脫解脫二十五有
果報二十五有聲聞二十五有見思煩惱緣覺二十五有見思煩惱三藏菩薩二十五有見思煩惱通教三乘二十五有見思
別教菩薩二十五有恒沙無知圓教菩薩二十五有三諦無明一心解脫在此
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利益即是二十五三昧十法界眾生機緣普現色身眾生如觀普門示現
眾生佛身得度八相成道現身說法即是不思議解脫種種示現菩薩初地聖行滿足
無緣大慈大悲磁石二明梵行即是無緣慈悲喜捨菩薩大涅槃聖行得無二十五三昧大用
爾時慈悲梵行梵天四無量心三藏教通教眾生緣法慈悲菩薩爾時以此慈悲無緣無念薰修
無不梵行即是一切法涅槃經即如佛性具足佛十力三十二相四無畏如來
智力具足一切福德莊嚴梵行



[0758b28]◎三明行者即是中道第一義天天然成行菩薩初地初地有所
智慧真修契理成行名為即是智慧莊嚴梵行福德莊嚴佛道是故聖行
化眾生梵行嬰兒嬰兒行者菩薩福德智慧轉增實相作意利益眾生任運
梵行眾生應有菩薩開發不能生長慈善根力磁石利行令眾生
菩薩五戒十善人天果報三十三天二百五十戒薰修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
嬰兒六度百劫相好煩惱六度菩薩無生無滅通教別教
次第相似中道皆是慈心成就嬰兒涅槃經嬰兒所謂
六度六度作佛所謂不見晝夜親疎通教菩薩第一義諦
不能造作大小諸事大事五逆小事二乘別教別教生死五逆涅槃小乘楊樹
同人五戒十善嬰兒非道因緣非道即是二乘嬰兒故知大慈善根
善方便佛慧嬰兒行者無緣大悲有病當分同生嬰兒
名為大悲眾生是故大悲熏心遊戲地獄眾生惡業調達在地三禪乃至畜生餓鬼
如是同人結業生老病死二乘見思方便附近三藏教通教菩薩如是別教塵沙
是故菩薩法界利益眾生五行即是維摩經問疾品室內初地菩薩
具足或是功德功德九地無明見惑涅槃經自此以前邪見三乘
未見邪見是以大士須菩提六師天魔外道一手在此乃至別教十信三十
未能成就無明諸菩薩在此地名修道三界智度論迦葉
迦羅不能三界五欲菩薩淨妙功德所生五欲於是不能安忍無色亦復如是大士須菩提煩惱不到彼岸
八難不得在此通名修道離垢地別教欲愛斯陀含三明
即是別教斯陀含果焰地即是別教阿那含難勝地即是別教阿那含果欲愛現前地即是別教阿羅漢
遠行地即是別教阿羅漢果別無從此無學道問曰四果經論答曰別教
四果經論不同大乘法師異地論師通教初地斷見欲愛三地無色論師
有用三地斷見須陀洹地名斯陀含第二依法地名阿那含第三依法十地等覺阿羅漢第四依法
三地斷見地名斯陀含地名阿那含地名阿羅漢有用仁王經斷見地名斯陀含地名阿那含地名阿羅漢
如是異說不同四果一往便不須問曰何故解釋不定
八不動地即是別教辟支佛地論師從此無學道未知經論不但得無生忍常用無相
用心自然法界無明惑善慧地無明分明實相法雲地慈悲智慧慈悲
一切能持十方諸佛說法無明等覺即是邊際滿玄門法雲妙覺金剛心
菩薩無垢菩薩一品死魔無明問曰通教等覺答曰界內習氣不須
等覺問曰別教經論何故處處明法之後金剛等覺自有經論十地滿便成佛南北法師
答曰等覺所以然華嚴經明法十地功德智慧土方大地若爾雖說一品無明
不可說何以後心菩薩功用一日之間能破無量無明何況瓔珞經等覺千萬玄門
凡夫是故法雲地金剛心等覺一品有無無明法雲地無礙何須
妙覺金剛後心大覺妙智無明真解脫肅然妙覺常住佛果具足一切
菩提四德涅槃名為問曰金剛智無明妙覺無明答曰涅槃經有所上士
無上士問曰勝鬘經無明住地菩提所能答曰別教十地等覺即是菩提所以者何
菩薩名為聞見十住菩薩名為眼見見佛不了無礙道不了諸佛如來了了見者即真
肅然了了別教歡喜地菩提無明乃至等覺後心圓教即是初發心
菩提無明乃至等覺後心第四別教無垢稱維摩既是一生補處大士即是法身
金剛心無垢菩薩佛性名為無明餘習有如無垢邊際滿
法界平等行化名為故云無垢稱豈可三藏通教無垢稱所以補處通教三乘別教大乘

四教義卷第十

***

【經文資訊大正藏46No.1929四教義
【版本記錄】CBETA電子佛典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網站採用CreativeCommons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中華民國)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1998-2016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